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寒假新闻的感想 寒假感想周记篇一
这个寒假我过得很开心,去过了许多好玩的地方。比如漩门湾国家湿地公园。
一进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海上长城,真不愧是海上长城啊!长得让人一眼忘不到尽头。公园也好大,我们必须要乘坐园内免费的观光巴士才能到各个景点去游玩。
我们首先来到了游船码头,刚一下车,我们就发现这里正在举行海上长城健身走活动。游戏规则是只能走不能跑,只要参与就有奖品。于是我们一家三口都报了名。
比赛开始了,十六位选手一位没少。大家你追我赶地往前走,走了几百米后,大家都有些累了,我排在第七名的位置。快到终点时,我想再努力一下超过前面穿黄衣服的小男孩,可是他发现我想超过他,就开始小跑,我大喊:“有人犯规啦!”他就不敢跑了,可是到最后我也没超过他。最后是爸爸得了第一名,礼物是一个炖宝。我和妈妈也都获得了参与奖,我们都很开心。
然后我们又搭乘观光巴士来到科普展馆,看到了很多海鸟和野鸭的标本,参观了房车,还观看了春节期间的文艺演出。
一天很快就过去了,这一天我玩得很开心,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我还要再来玩。
寒假新闻的感想 寒假感想周记篇二
今年寒假,组织我校学生在寒假开展系列教育活动,使学生度过一个欢乐而有意义的寒期。
二、加强领导,落实措施:
三、重视假期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确保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
1.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2.高度重视寒假期间的安全保卫和值班工作。
3.严格请销假制度,保证通讯的畅通,加强节日期间信息报送工作。
四、继续开展“我们在成长”现代公民教育,立足于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小学生的公民意识,提高公民技能,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假期教育指导。
(1)争做文明好少年。
(2)争做感恩好少年。学校将把感恩教育作为创建“文化校园”的一个重要内容,并将活动主题化、系列化。
(3)争做勤学好少年(各班成立社会调查小团队)。
2.开展“爱我市南”主题系列教育活动。
(1)创造性地开展“童眼看市南做首善之区小公民”社会实践活动。
“童眼看市南”活动是我区德育的品牌活动,各班可创造性的开展有关主题活动。第一,通过学生的视角,创新开展“不良环境、不规范用字、不文明行为、不环保现象”社会调查,为“强居民素质,做文明市民”活动的开展提出意见和建议。第二,通过学生及时捕捉市南变化的新面貌,感悟同创共享的文明市南、健康繁荣的文化市南、优美洁净的生态市南、安居乐业的和谐市南,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家乡之情,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第三,倡导践行“低碳生活”,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节约每一滴水、节约每一粒粮食、节约每一度电做起,一起来共同保护和建设好美好的市南。(责任部门:团委。责任人:张x)
(2)积极参加xx年全市中小学生寒假征文活动
要积极组织参加xx年全市中小学生“我的低碳小窍门”主题寒假征文活动(具体征文办法见附件2)。成立学校“寒假征文活动指导组”,专门负责、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征文活动。坚持“人人参与、抓好普及、重点修改、多出精品”的原则,做好寒假征文的组织发动、专题指导、修改收交工作,确保征文的数量和质量(责任部门:教导处、团委、语文组责任人:张x)
3.开展“和谐新年”系列活动。
(1)“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节”主题教育活动。
寒假新闻的感想 寒假感想周记篇三
为确保寒假期间学校的安全稳定,维护校园正常秩序,让师生医务员工过一个安全、愉快、祥和的春节。公安处全体安保人员,认真贯彻放假前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值班制度,坚守岗位,以“服务师生,确保安全”的理念,努力做好学校各类安全防范工作,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确保了寒假春节期间安全稳定。
公安处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放假前,在学院自查、学校统一检查的基础上,专门组织人员对各校区教学楼宇、体育场(馆)、食堂、图书馆、学生宿舍等公共场所的消防、安防、人员值班等情况进行重点检查;校领导亲自带队对各校区分别进行安全检查,深挖细查校园安全方面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针对冬季火灾易发区域进行安全检查,特别是对实验室、在建工程现场、食堂、配电室等重点场所进行了地毯式排查,全力做到“不放过任何一个漏洞,不丢掉任何一个盲点”。对检查中发现的各类隐患督促及时整改,一时不能整改到位的要求完善安全防护措施,以确保安全。公安处各校区组织消防、监控视频、网络、安保队员、楼宇等各类值班人员进行针对性业务培训,明确职责,加强指导,确保学校假期安全。
放假前后和春节期间,公安处通过“平安山大”微信公众号及时推送寒假安全指南,普及留校、实习、出行、通讯等各类安全常识,提高师生医务员工安全意识;推出系列寒假安全课,发布寒假安全预警,为师生医务员工快乐过节保驾护航。公安处还会同学校相关部门对寒假留校的学生进行合理安排,加强了安全教育管理,提醒学生注意外出期间的安全防范,切实增加学生的安全意识。
。
假前,公安处专门召开假期安全会议,研究部署学校寒假期间的安保工作,制定应急方案,明确要求,落实责任,安排假期24小时值班制度。要求每天有一名处领导带班,假期期间各校区双岗值班。对学校的消防、技防设施设备进行了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根据寒假、春节的特点,公安处还加大学校重点区域的巡逻密度,严禁燃放烟花爆竹,配合地方公安部门做了各种安全宣传。为加快学校综合智能安防平台建设,加班加点进行现场勘查和设计论证。中心校区、洪家楼校区、软件园校区利用假期升级改造视频监控系统,增加人脸识别、星光摄像机覆盖范围。趵突泉校区持续推进教学5楼简易喷淋系统安装,全力改善校园消防、技防设施,提高安全因子。强调校园110值班,为留校师生做好安全服务,妥善处置校园各类事件。加强外来人员管理,严控外来车辆及人员进入校园,启用中心校区人脸识别速通门,让校外人员逐渐习惯校园的严格管理措施。及时办理发放教职工20xx版车辆通行辅助证,确保教职医务员工车辆正常出入。调整更新部分路障、警示标识,科学规划交通停车区域;加强校内快递、外卖送餐等非机动车辆管理,限制出入通道和行驶速度,加强交通管理。
春节期间,校内外各类走访慰问、调查研究活动较多,公安处与相关单位密切配合,大力协同,周密部署,细化安保方案,认真组织落实,确保了学校多项活动顺利开展。2月3日,校领导对坚守在安全工作一线的值班人员进行走访慰问,并向全处值班人员致以节日问候,公安处全体人员表示一定坚守岗位,认真履行职责,确保节日期间校园安全。
寒假新闻的感想 寒假感想周记篇四
我不得不承认我的实习更接近于一次独立学习,而不是一份真正的工作。这次香港有线新闻台的实习是我大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经历,香港媒体的工作态度和专业精神让我更加感受到作为一个记者的使命感和态度。
有线电视新闻台简介:有线新闻台是全球首个全日二十四小时以广东话广播的新闻频道,包括《重点新闻台》、《财经资讯台》、《24小时新闻台》、《直播新闻台》四条频道,拥有五百多人的新闻团队,每天24小时为客户提供最新最快的新闻资讯。有线电视新闻台更是香港首间建造“全数码新闻中心”的媒体,率先带领香港进入全数码广播。
因为有线新闻台没有在内地落地,所以在之前一直没有看过它的节目。也可以说对它根本不了解。上网所能查到的资料也很有限。对它的了解,也是停留在学院老师对它的介绍。不过,在出发前,多留意有关香港的新闻,看tvb和亚洲电视的新闻,不但助于多了解香港最近的新闻热点,还可以对新闻媒体的制作模式有个初步的了解。
另外,去香港实习临出发前,还要注意检查好自己的证件是不是已经办好,行李是不是带齐。这些出发前的准备工作,如果不做好,那么就会给实习带来很大的麻烦。
这次能去香港有线电视新闻台实习,对于我来说是一次十分难得的机会。因为对于读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生来说,应该多实践。多出去外面看看其他地方的媒体运作方式。而在香港这样一个宽松,自由的新闻环境,有线新闻台是我们更进一步学习的理想平台。第一天去新闻台报到的时候,港闻部的采访主任黄庆州先生第一句告诉我们的就是:“你在实习的过程中,能学到什么取决于你的态度。”而且他还补充说,来实习的意义,就是把我们在学校里面学到的东西表现出来,电视台不会从头开始教我们。这翻话,是个指引,也是个提醒,他让我明白到,在以后的五个星期内,能学到什么东西,都是靠自己。而且我们也不仅仅是代表我们自己,我们所代表的也是我们学院,还有他们对内地学生的印象。
港闻部——每天都像是打仗
说港闻部(也叫assignment desk)是整个新闻台最忙碌的地方一点都不为过。每半个小时更新一次的新闻,几乎每一条新闻都要有follow up。有时候,一条新闻,又需要几个记者采访不同的部分,而这些新闻又是耽搁不得的。在assign desk里,真的可以充分感受到什么叫做跟时间赛跑。
在港闻部实习的三个星期里,我们一般都是以观察为主,高等法院,政府总部,教统局和立法院是我跑得最多的地方,其实就是法庭、教育和政务这几个线条的新闻跟的最多。跑多了,也自然而然的跟负责这些方面的记者渐渐熟落起来,看多了他们问问题的形式,以后独自做采访,也上手得比较快。
每天晚上十点左右,记者就要打回台里查自己的assignment,知道自己第二天要采访什么新闻。在新闻量多的时候,一个记者一天内做五条新闻也是很正常的事,这是在内地媒体实习的时候绝对无法想象到的。
而team work对于电视媒体来说也是很重要的,这点,在我们上课的时候,也是经常强调的一点。一条新闻的出来,不是记者一个人或者是编辑一个人的功劳。它需要全部人都很优秀,如果是在拍摄环节中,摄影师拍得不好,挤不到好位置,那么无论记者的稿写得有多好,画面不好看,这不是一条好新闻。又或者,如果负责开车的司机,不熟悉路段,稍微开错了几个路口,或者是错了几个红红绿灯位,那么新闻做得再好,被其他电视台先播出了,那也是输了。所以,即便是看起来很小的一个环节,如果这个team work里的成员不合作,做得不够好,那么都会直接影响到这条新闻的质量,长远来说,会影响到整个台的形象。这也是为什么新闻台里面不强调英雄主义的原因。
另外,香港的电视新闻有自己的特色和要求。他们不喜欢在新闻中出现具体的时间,这是因为有些重要的新闻在整天甚至隔天都要重播,如果新闻里面出现“今日早上”,“今日下午5点”这样的时间词,就会混淆观众。香港媒体的新闻较之内地短,一般都是每天1分钟到1分半钟。在半个小时的新闻内,所含的资讯量就会加大,也是为了适应香港人节奏快,对资讯的要求快,准,好的习惯。
在观察了三天之后,我得到了第一次自己实践的机会:在一个公开场合上采访教统局局长李国章。
因为在整个实习的过程中,香港教改一直是个热点关注的新闻,所以每逢教统局长李国章出现的公众场合,都会聚集一大批媒体的记者在外等候。当我到达了会场时,教统局的io(information officer)在一开始就说李先生今天大概都不会接受媒体采访了,大家都似乎认为今天也是不不会有收获。但是大家也还是继续等李国章出来,准备突击采访。
教统局的io又表示说李国章愿意接受媒体的采访。我们又马上把麦克风插上,等待李国章出来接受采访。在采访完毕后,记者们大多数都会聚集在一起,互相参考大家所记录到的笔记和听回录音,来确保自己没有漏掉任何的信息,有些不确定的还会反复问。而相互之间也会参考一下这条新闻怎么报。再打电话回各自的台里向采主报料。在这次报料过程当中,我自己也犯了一个错误,我向采主说李国章没有回应我们问的`问题。因为这样的说话,我是听到另外一个媒体的记者这样报料回她的台里的,所以我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想当然的觉得也应该是没有回应的,就这样跟采主说了。采主当时没有说什么,就是叫我把派到的beta带和音频先传回台里,让他听。等新闻出了以后,采主再打给我说,其实李国章从他的问题中已经是回应了我们问的问题了的,只是说得方式比较婉转,所以以后的采访一定要经过自己的分析,要注意听被采访对象回答的问题,如果遇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还要继续跟进下去。有时候,新闻的角度和内涵,就是这样靠记者挖掘出来的。
后来渐渐多了自己采访的机会,每次的采访回来,都会有不同的问题出现,幸好记者们都很乐意帮助我,告诉我哪些地方做的不够好,需要改进,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例如说,刚开始采访时,问的问题关联性不够强,不够针对,有时问问题又过于绝对,令到被访对象只回答是或者不是,又或者问完一个问题后没有跟进。这些问题,在课堂上老师都有强调过要避免的,听的时候好像很容易,但是到了自己真正操作的时候,经常都是遇到一些自己不熟悉的题目和采访对象,手忙脚乱,一拿麦克风,学到的东西就丢掉了一半,心里紧张得被访对象回答什么都记不清楚,也无法说按照他们的回答继续跟进问下去。后来自己总结的时候,也认为,在实习的过程中,保持平稳的心态也是很重要的,不能遇到什么自己不熟悉的采访对象时,就慌慌张张的。
港闻部里,给我感受最大的一点就是压力。无时无刻都感受到压力。在香港一个这么小的地方就有那么多的媒体,一条新闻做得好不好,大家都有目共睹。做得好的记者,通常都是行家争相交流的对象,在业内很受尊重。
当一个记者,在体力和脑力上要付出很多,当一个香港的记者,要付出的是双倍的体力和脑力,这也是香港媒体竞争的激烈情况所决定的。记得年前在维多里亚公园,做特首曾荫权的直播的时候,记者和摄像师就像洪流一样,围着曾荫权,大家都是想要抢到一个好位置,我和同行的记者都被踩烂了鞋子,甚至连裤子都被扯破了。
专题部——专供我啃带子的圣地
专题部一周出两档节目,一个叫《香港刺针》,由梁文道主持。专门针对热门的事件,主持和嘉宾一起探讨这个问题。形式有点类似凤凰台的《锵锵三人行》,不过不同的是,《香港刺针》的节目里面还会插入记者对这个谈论的题目做制作的外拍,另节目的内容更加丰富,而不是单纯的talk show。另外一个是《时事宽频》,是类似于香港电台的《铿锵集》的一档专题节目,相对《香港刺针》来说,《时事宽频》的题材更为广泛,可以是当前的新闻热点,也可以是历史人文,科学技术等等。
在专题部的实习时间只有一周,但是对于我来说,这一周的收获特别的丰富。专题部对于我来说,像是一个巨大的图书馆,让我静下心来吸收他们前人做过的专题片。每天一早上班,我就是抱着一叠有小山高的纪录片,跑去剪片室看。一天下来,可以看差不多7、8个小时的片,但是自己都不觉得累,反而一边看,满心欢喜的写笔记,抄下他们好的制作方式。一个星期下来,写满了一个笔记本。
有时,在记者们有空的时候,会跟他们交流国内和他们不同的制作方式,看到一些他们做的很棒的专题,例如中国戏曲、sars系列,医护前线系列,还有一些国内目前还没有办法涉及的区域的专题片,都会问他们整个制作的方式,如何采访,怎么确定整个片的结构,等等。
在专题部的实习过程中,实践的机会很少。但是在看的过程中,吸收了很多新的知识,新的专题片制作方法。少了出去跑的时间,更可以静下心来回顾实习过程中,自己的不足和把之前来不及消化的东西,重新消化。对于我来说,这一周,也是自己进步最大的一周。
在整个的实习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采访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在学校总以为自己学的不错,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这时才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含义。
实习后感:例如说,刚开始采访时,问的问题关联性不够强,不够针对,有时问问题又过于绝对,令到被访对象只回答是或者不是,又或者问完一个问题后没有跟进。这些问题,在课堂上老师都有强调过要避免的,听的时候好像很容易,但是到了自己真正操作的时候,经常都是遇到一些自己不熟悉的题目和采访对象,手忙脚乱,一拿麦克风,学到的东西就丢掉了一半,心里紧张得被访对象回答什么都记不清楚,也无法说按照他们的回答继续跟进问下去。后来自己总结的时候,也认为,在实习的过程中,保持平稳的心态也是很重要的,不能遇到什么自己不熟悉的采访对象时,就慌慌张张的。
港闻部里,给我感受最大的一点就是压力。无时无刻都感受到压力。在香港一个这么小的地方就有那么多的媒体,一条新闻做得好不好,大家都有目共睹。做得好的记者,通常都是行家争相交流的对象,在业内很受尊重。
当一个记者,在体力和脑力上要付出很多,当一个香港的记者,要付出的是双倍的体力和脑力,这也是香港媒体竞争的激烈情况所决定的。记得年前在维多里亚公园,做特首曾荫权的直播的时候,记者和摄像师就像洪流一样,围着曾荫权,大家都是想要抢到一个好位置,我和同行的记者都被踩烂了鞋子,甚至连裤子都被扯破了。
专题部——专供我啃带子的圣地
专题部一周出两档节目,一个叫《香港刺针》,由梁文道主持。专门针对热门的事件,主持和嘉宾一起探讨这个问题。形式有点类似凤凰台的《锵锵三人行》,不过不同的是,《香港刺针》的节目里面还会插入记者对这个谈论的题目做制作的外拍,另节目的内容更加丰富,而不是单纯的talk show。另外一个是《时事宽频》,是类似于香港电台的《铿锵集》的一档专题节目,相对《香港刺针》来说,《时事宽频》的题材更为广泛,可以是当前的新闻热点,也可以是历史人文,科学技术等等。
在专题部的实习时间只有一周,但是对于我来说,这一周的收获特别的丰富。专题部对于我来说,像是一个巨大的图书馆,让我静下心来吸收他们前人做过的专题片。每天一早上班,我就是抱着一叠有小山高的纪录片,跑去剪片室看。一天下来,可以看差不多7、8个小时的片,但是自己都不觉得累,反而一边看,满心欢喜的写笔记,抄下他们好的制作方式。一个星期下来,写满了一个笔记本。
有时,在记者们有空的时候,会跟他们交流国内和他们不同的制作方式,看到一些他们做的很棒的专题,例如中国戏曲、sars系列,医护前线系列,还有一些国内目前还没有办法涉及的区域的专题片,都会问他们整个制作的方式,如何采访,怎么确定整个片的结构,等等。
在专题部的实习过程中,实践的机会很少。但是在看的过程中,吸收了很多新的知识,新的专题片制作方法。少了出去跑的时间,更可以静下心来回顾实习过程中,自己的不足和把之前来不及消化的东西,重新消化。对于我来说,这一周,也是自己进步最大的一周。
在整个的实习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采访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在学校总以为自己学的不错,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这时才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含义。
实习后感: 在实习结束的最后一天,采访主任请我们几个实习生聚餐。在餐上,他对我们说了一番话,我到现在还记得很深刻很深刻。他说,记者这个行业就像是参加一个马拉松比赛,很艰苦,奖品再丰厚也只能到了终点才能拿。起跑的快慢并不重要,在于的是你去跑的这个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不会有人去帮你,是不是能胜利,都是靠你自己。他曾经见过不少人,在刚起跑的时候,跑得比别人快,但是中途因为诱-惑太多,而中途退出,或者是被人追上。相反,有很多一开始跑不快的选手,他们一直都在坚持着,跌倒了再爬起来,跌倒了再爬起来,一直跑到终点。
我想,这段话,不单单是对于一个记者来说,也是对于人生来说的。人生也就是一场马拉松,怎么跑,都在于自己。要送给自己一个怎么样的人生,完全都是靠自己。
寒假新闻的感想 寒假感想周记篇五
放假,一个多么诱人的字眼。包含了许多,有些包罗万象之感。
假期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是比较舒服的。(.)无约束,没有时间的危机感。轻松、快活,活的自由令人向往。相信许多人都同我一般,可干的事儿很多,或泡网或出游,或读书或看报,或写生或描摹,或骑车或散步,或躺或卧,或坐或立……一切都美好自在过的充实。可坐在窗台看日出,可立在阳台瞧日落雁归,随心所欲。
润。夕下至晚间并无这般悠闲了,总是这时漫步,多了一分凄凉,多了一分孤独,忘却不了这感觉。观赏夕阳,爱上了它身旁的那抹云,看似松软的云被夕阳染上了绚丽的色泽,好暖。独占这一美景,实不如好友一起打闹嬉戏者走在放学的路上,起码心不会冷。
假期,有美好也有忧伤,有充实也有空虚,有滋润也有凄凉,这些可以从不同的方面看,不同的角度想,但它们都是我的假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