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湖南政府工作报告(大全9篇)

湖南政府工作报告(大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1-12 13:43:58
湖南政府工作报告(大全9篇)
    小编:XY字客

报告是一种对研究、调查或事件等内容进行客观描述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可以向读者传递相关信息。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可以运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和软件工具,提高分析的准确性。阅读这些范文可以扩大我们的知识面,培养我们的思考能力和写作技巧。

湖南政府工作报告篇一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8年工作回顾。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中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突出高质量发展要求,紧扣“六稳”工作重点,以“五先五市”为总抓手,聚焦聚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总体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782亿元(预计数,下同),比上年增长8.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3%;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5.8亿元,同口径增长8.5%;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2%。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胜利,全市贫困发生率降到1.35%,安化县通过贫困县摘帽省级实地检查验收。

——常益长高铁建设顺利推进,马安高速提前一年建成通车,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360公里,中心城区绿色公交全面实现。

——工业经济增速明显加快,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自5月份以来连续8个月领跑全省。

——现代农业“131千亿级产业”工程亮点纷呈,茶产业综合产值增长20%,稻虾等生态种养面积达78万亩,每亩平均增收3000元以上。南洲稻虾米进入香港市场。

——宇晶股份成功上市,全市主板上市企业达6家,居全省第4位。

——“益山益水·益美益阳”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成功举办第二届生态农业智慧乡村互联网大会、第二届“汇智聚力·建设益阳”恳谈会、第十届中国竹文化节、第四届黑茶文化节、第二届涂鸦艺术节、第二届洞庭湖生态文化旅游节。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积极推进,荣获“2018年中国城市治理智慧化优秀奖”“互联网+政务服务”走在全省前列。

——益阳海关获批成立,发展开放型经济取得突破性进展。

——成功创建全国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

——消除大班额1238个,其中超大班额922个,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

一年来,我们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打好三大攻坚战。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成效明显。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停缓调撤”要求,全面清理政府性投资项目,多渠道筹集资金还本付息,平台公司转型平稳推进,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市本级财政绩效综合管理连续两年获得全省最高评分。加大处非工作宣传和隐患排查力度,妥善处置4起非法集资存案,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精准脱贫实现既定目标。制定实施产业兴市暨产业扶贫三年行动计划,扎实开展“脱贫攻坚百日会战”,“六个一批”“六大建设”有力推进。全市投入脱贫攻坚资金20.6亿元,建成51个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完成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1445公里,8.2万人实现安全饮水。10.08万贫困人口脱贫,122个贫困村出列。污染防治取得重大进展。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以河长制湖长制为总揽,以“一江两湖”、6大片区水环境治理为重点,统筹推进洞庭湖生态环境整治、资江流域锑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4个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打好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狠抓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和总河长令落实,彻底解决下塞湖矮围问题,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11个、信访办结153件;办理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29个、信访办结400件。饮用水源和中心城区规划区山体水体保护、黑臭水体治理、黑杨清理、黏土砖厂和“两围”整治、造纸企业引导退出等重点工作全面推进。资江益阳段总体水质为优,大通湖水质逐步改善,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明显提升。

二、着力抓好产业建设。

“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扎实开展。全力实施省“5个100”和市“6个10”工程。新开工项目242个,新投产项目216个,奥士康第三科学园、艾华二期、佳纳能源等项目顺利开工,顺祥水产二期、口味王赫山基地、芙蓉云数据中心、软通动力、福德电气二期等项目投产运营。新型工业化快速发展。全力推进十大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建设,深入开展企业帮扶、品牌建设和质量提升行动,着力提高工业发展质效。规模工业企业新增127家,总数达到1132家。工业用电量增长14.2%,增速居全省第二。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5%,新增标准化厂房115.8万平方米。现代农业稳步发展。突出抓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省现代农业改革试验市建设,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50.8亿元,增长3.5%,增速稳居全省前列。新增“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65个,赫山兰溪大米等5个农产品获国家级登记认证。安化黑茶产业园和桃江楠竹产业示范园获批国家级称号,南县被评为“中国虾稻米之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分别新增950家、586家,省级以上星级休闲农庄达67家。有力防控非洲猪瘟,“大棚房”清理整治工作有序推进。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天意木国、凤凰酒店等重点旅游项目建成开业。安化黑茶小镇、茶乡花海、桃花江旅游度假区建设顺利推进。全市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收入分别增长29.7%、35%。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930亿元和1065亿元,新增贷款152亿元,存贷比提升5.4个百分点。电子商务加快发展,实现线上交易额550亿元,中南电商园获评第二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快递进出港业务量突破1亿件,增长39.1%。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投资和商品房销售面积分别增长10%、5%。

三、着力加强城乡建设。

四、着力推进改革开放。

各项改革不断深化。新一轮机构改革顺利推进,83项改革事项稳步实施。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市本级行政许可事项压减至106项,向园区下放90项、向东部新区下放29项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农村土地确权颁证通过省级验收,增量配电改革积极推进。创新活力明显增强。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6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18.5%,全社会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达1.48%,每万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3件。荣获第十届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8项,创历史最佳成绩。新增国家、行业、地方标准18项,企业标准426项。对外开放取得突破。与孟加拉国拉杰沙希市缔结友好城市。节会签约项目117个,合同引资396亿元,签约落地500强企业投资项目14个。引进市域外资金形成固定资产投资578亿元,增长15%。实现进出口总额11亿美元,增长39.2%,获评“全省发展开放型经济优秀单位”。

五、着力增进民生福祉。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12项重点民生实事全面完成。新增市场主体2.7万个、城镇就业3.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十大创新创业活动深入开展,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挂牌运行。五大社保参保870万人次,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完成城镇棚户区改造2.25万套、农村危房改造1.6万户。残疾人关爱、社会救助、移民避险解困等工作统筹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推进教育强市建设,新建、改扩建学校77所,培养公费定向师范生820名。职业教育取得新进展,船舶工程技术和健康养老服务专业列入省一流特色专业群项目。湖南城市学院获批省应用特色学科6个。30位教育工作者被授予第二届教育突出贡献奖。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联体和专科联盟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41家涉改公立医院全面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传染病疫情得到有力控制,基本公共卫生和计划生育综合服务措施有效落实。农村贫困患者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市妇幼保健院搬迁项目主体工程建成,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顺利推进。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和省医养结合模式创新奖。加快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举办第七届花鼓戏汇演,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积极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承办全国羽毛球冠军赛等重大赛事,在第六届湖南艺术节和十三届省运会上取得良好成绩。社会治理持续深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破获一批涉黑涉恶案件,抓捕一批犯罪嫌疑人,形成有效震慑,人民群众拍手称快。三年禁毒大行动取得成效,平安益阳创建深入推进。全面实施打非治违“百日行动”和安全监管“强执法防事故”行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公路“治超”取得实效,道路安全管理力度加大,交通安全形势明显改善。扎实开展“信访法治建设年”活动和涉访“四大攻坚”。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408件。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工程,全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志愿者行动深入开展,群众参与度和获得感明显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引导破除陈规陋习,积极推动殡葬改革,戒奢崇俭新风尚逐步形成。

六、着力强化自身建设。

政务服务进一步提效。“互联网+政务服务”强力推进,被确定为全省创新示范市。市、县一体化平台建成运行,审批服务便民化取得实效,申请类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8%,办理时限平均压缩50%以上。权力运行进一步规范。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积极落实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01件、政协委员提案236件,办理质量明显提升。坚持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制度,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严格落实行政执法监督暂行办法,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驰而不息纠“四风”。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加强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廉政风险防控,严肃查处一批民生保障、脱贫攻坚、环境保护、项目建设、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违法违纪案件,政风行风进一步好转。

国防动员、武警、消防、人防和军民融合等工作不断加强。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和食品药品监管不断强化。第四次经济普查扎实推进。供销合作、民族宗教、住房公积金、公共资源管理、科协、档案、保密、对台、地震、气象、水文、地方志、红十字会、援疆等工作不断进步。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表彰100名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益阳工匠,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各位代表,2018年是我们团结拼搏、励精图治的一年,也是我们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一年。2018年的这份答卷,是在应对经济下行复杂形势、顶住风险隐患增多重重压力、克服各种现实困难情况下完成的,实属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驻益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向中央、省属驻益单位,向热心支持益阳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发展中仍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新旧动能转换不快;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发展质效与高质量发展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较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尚未得到有效缓解;政府性债务进入还本付息高峰期,风险防控任务仍然繁重;环境污染防治任务仍然艰巨;民生保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少数干部发展观念、工作作风、精神状态与创新开放要求不相适应,等等。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抓住主要矛盾,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2019年工作安排。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年。2019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坚持创新引领开放崛起,坚持“五先五市”总抓手,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持续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聚力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园区经济,全力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保持定力、提振信心、担当作为、奋发进取,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以优异成绩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

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5%,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5%,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更加注重以下指标: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达到82.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8.8%以上;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92%;制造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37%;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0%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省定目标以内。

完成上述目标任务,必须切实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践行新发展理念,奋力打好三大攻坚战。

突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重点战役,为高质量发展扫清障碍、腾出空间、夯实基础。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底线。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意见》,妥善防控政府债务风险,切实做到坚定、可控、有序、适度。执行负面清单管理,严格规范ppp与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加快推进平台公司转型发展。积极创建金融安全区,强化薄弱环节监管,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金融违法犯罪行为,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风险和大规模群体性事件两条底线。坚决完成脱贫攻坚年度任务。强化责任、工作、政策“三落实”,巩固脱贫成果,突出产业扶贫,继续实施产业兴市暨产业扶贫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开展“万企帮万村”“互联网+社会扶贫”工作,动员全社会参与脱贫攻坚。加强扶贫领域资金监管,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确保3.5万贫困人口脱贫、34个贫困村出列。坚决整治污染突出问题。以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为重点,继续打好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夯实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基础,巩固提升“三长一站”工作机制,强化四级河长责任。深入推进洞庭湖生态环境整治和资江流域锑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实施10大领域和6大片区集中治理,着力抓好大通湖流域治理试点、饮用水源保护、入河口排污和非法采砂整治、湿地修复及造纸产能引导退出等重点工作。继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完善防治体系,巩固提升全国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创建成果。加快光大环保二期、西部和北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垃圾和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项目建设,新建16个乡镇污水处理厂。推进城乡黑臭水体整治,中心城区建成区消除比例达90%以上,县城和农村完成省定整治目标任务。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二、聚焦高质量发展,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

推动工业经济加快发展,工业投资增长10%以上,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00家以上。发展壮大优势产业。深入实施十大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推进方案,围绕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在延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继续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推进省“5个100”和市“6个10”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注重引进一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着力实施一批重大技改项目,推动奥士康第三科学园、艾华二期、中联重科沅江智能制造工业园、佳纳能源和湘易康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做好益阳电厂三期扩建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突出抓好“一中心三基地”建设,着力引进一批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企业落户益阳,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上迈出坚实步伐。继续推进园区建设大会战。抓好向园区下放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决定的落实,推进“园区事园区办”和“一站式服务”,支持园区聚焦聚力招商引资和产业建设,减轻园区社会事务负担,防止园区出现行政化倾向。推动益阳高新区加快发展、做大做强,发挥国家级高新区引领带动作用。强化规划引领,完善公共服务配套,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提高园区单位产出和税收贡献。按照打造“135”工程升级版要求,加快军民融合“一园两基地”等特色园区建设,新增园区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以上,新开工、新投产工业项目各100个以上。着力发展实体经济。贯彻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相关政策,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持续开展企业精准帮扶行动,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将政银企对接活动贯穿全年,深入开展金融服务进园区进企业、促融资促发展“两进两促”主题活动。充分发挥市融资担保公司作用,新增担保业务10亿元以上,努力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规范涉企执法行为,切实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继续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企业品牌建设。实施中小企业“小巨人”培育计划,培育壮大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坚持把企业上市作为发展实体经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性举措,支持条件成熟的企业上市融资加快发展。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加快推动我市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打造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持续推进现代农业“131千亿级产业”工程,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打造区域公用品牌。落实粮食生产责任制,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稳定粮食生产。优化种养结构,提升产出效益,推动稻田综合种养面积向100万亩进军。积极推进南县、赫山、沅江“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县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抓好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推进标准化、绿色化、规模化生产,新增“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50个。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重点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探索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精心打造体验农业、创意农业、观光农业等新型业态。推进农村土地规范有序流转,引导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继续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扩容提质,新增市级示范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示范社各20家。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引进和培育,推动农业实用技术科研攻关,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提质升级。加强农机农艺融合,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建好智慧农业平台,加快农业现代信息技术推广应用,深入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因地制宜、因村制宜,科学编制村庄规划。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和“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重点抓好厕所革命、农业面源污染、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等工作。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实施防护林建设、石漠化治理等重点工程,提升村庄绿化美化水平。新增县级以上美丽乡村示范村30个。加强乡村文明建设。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短板。扩大禁放范围,推进殡葬改革,狠刹人情歪风,持续发力破除陈规陋习,推动移风易俗,引导建设良好家风,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

四、培育新兴业态,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五、突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城乡发展水平。

着眼长远,破解发展瓶颈,夯实发展基础。高水平抓好城镇建设。统筹做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开展闲置土地清理专项行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深入实施东接东进战略,加快融入长株潭一体化发展。落实《益沅桃城镇群城镇体系规划(2016-2030年)》和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加大益沅桃城镇群建设力度。加快推进一园两中心、资江风貌带建设。实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年度重点项目。改善城区路网结构,完成康富路、文昌路、贺家桥路等道路提质改造,加快推进城市西环线、关山路、团圆南路建设。完善公共交通体系。抓好海绵城市建设,因地制宜推进新老城区雨污分流和城市“双修”,继续实施“三微”项目。强力推进“铁锤行动”,坚决遏制新增违建,加快消除存量违建,健全长效管控机制。深化城管体制改革,完善路(巷)长制,提升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加强县城和重点镇建设,推广新型城镇化省级试点经验,培育一批特色小镇。力争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3%以上。继续实施交通建设大会战。完成交通建设投资80亿元。全力支持常益长高铁建设,编制“高铁新城”片区规划,启动高铁站房和路网建设。加快推进长益复线、官新、宁韶、伍益高速公路建设,确保南益高速全线建成通车。加快推进s238东坪至渠江、g234长春至谢林港、s322漉湖至乐园、s221大通湖互通至河坝、g207桃江武潭改线工程等干线公路建设。完成农村公路建设和提质改造915公里。不断完善水利信息能源基础设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25亿元。加快兰溪河引水工程建设,完成五七运河、沱江、大通湖垸东南片补水工程。抓好堤防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小型农田水利、沟渠塘坝清淤增蓄等项目建设,强化质量监督管理。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创新运行管理模式。做好赫山、安化国家气象观测站迁建工作。实施通信基础设施能力提升行动,推进电信普遍服务和5g网络建设。完善供气设施,推动城东天然气站建设。全力实施电网供电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加速推进电网改造升级。支持发展新型清洁能源,加快热电联产集中供热项目建设。

六、深化改革开放,持续激发发展动能。

深入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坚持解放思想不停步,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全面深化各项改革。以机构改革为重点,完成年度各项改革任务。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精简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深化财税改革,强化税收协控联管,提升征管质效。加大教育、国资、农村土地制度、市场监管等领域改革力度,推动改革成果全民共享。积极推进创新发展。严格执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一法一办法”,落实推进科技创新各项政策,扩大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以上。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鼓励企业设立研发准备金,推动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力促专利技术成果转化。指导帮助企业申报科技项目,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省计划。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双打”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实施更加积极灵活的人才政策,营造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着力提升开放实效。坚持走开放崛起之路,高水平引进来,大踏步走出去,提高对外开放度。加强与国外友好城市交流合作,推动中以合作示范城市建设。深入推进“五大开放行动”,主动对接国家大战略,对接500强,对接北上广,着力开展精准招商,引进一批发展前景好、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好项目、大项目,着力抓好重大签约项目跟踪服务,切实提高履约率。精心承办2019年湖南经济合作洽谈会暨第九届湘商大会,充分发挥“汇智聚力·建设益阳”恳谈会平台作用,吸引湘商来益、益商回归。依托益阳海关等外贸服务机构,大力实施“破零倍增”计划,引导企业参与“湘品出湘”“湘企出海”行动,推动对外贸易取得新突破。

七、强化民生保障,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发展更有温度、更有质感。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统筹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去产能职工等群体就业,拓宽就业渠道,保持就业帮扶动态“双清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农村劳务经纪人制度。开展创业服务能力提升行动,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建设,鼓励支持各类群体自主创业、带动就业。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落实阶段性降低社保费率政策,开展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护航行动”,减轻企业参保负担。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异地直接结算机制。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精准救助农村低保和社保兜底扶贫对象,做到应救尽救、应养尽养。落实军人优待政策,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做好城镇困难群体脱困和移民避险解困工作,关爱留守儿童、失独家庭、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加强残疾康复服务,发展残疾人事业。推进生命文化园建设,积极探索乡村公墓建设模式。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切实加大教育投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扩大学位供给,促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合理统筹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协调发展。加快中心城区“四建五促十二扩”学校建设,完成消除大班额年度任务。切实改善高中学校办学条件,鼓励高中教育优质多样发展。支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和高校“双一流”建设。全面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加大定向师范生培养力度。开展校外培训专项整治行动,全面强化校车安全、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食品安全、疾病防控等安全管理,让孩子安心、让家长放心。推进“健康益阳”建设。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加强医联体建设,完善“三医联动”机制,推进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加强妇幼保健服务,严格控制出生缺陷发生率。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强化传染病监测预警和联防联控。加强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基层医疗机构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实施远程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减轻群众就医负担。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强化食品药品质量监管,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抓好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推进群众文化权益均等化。挖掘文化资源,创新文化产品,发展文化产业。办好第八届花鼓戏汇演,做好第八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积极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承办中国新能源汽车拉力锦标赛等体育赛事,着力建设“运动益阳”。提升应急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持续推动消防基础建设,增强城市防灾减灾能力。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两大主题活动”,全面提升安全监管能力,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坚决遏制安全生产事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严惩各类黑恶势力,坚决斩断利益链、冲破关系网、打掉保护伞。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推进雪亮工程、一村一辅警、城市快警建设。保持对毒品犯罪高压严打态势,全力以赴打好新一轮禁毒人民战争。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排查化解管控机制。深化信访制度改革,压实信访工作责任,推动依法就地解决合法诉求。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法律援助,维护困难弱势群体合法权益。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加大普法力度。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推动民族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健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做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建设诚信益阳。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开展“六大专项整治”行动,提升市民素质,倡树文明新风,促进社会和谐。

八、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打造高效法治廉洁政府。

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职能、优化服务,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建设高效政府。大兴学习之风、调查研究之风,努力提升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政务服务的第一标准,增强责任意识、担当意识、作为意识,雷厉风行、“马上就办”,不断提高办事效率。着力优化政务环境,坚决打通“中梗阻”,切实做到为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只设“路标”、不设“路障”。进一步规范检查考核工作,减轻基层负担,让大家有更多时间抓工作落实。完成市县两级机构改革,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机构职能体系。加强政务服务场所建设,落实“一门办理”要求,推动系统互通、数据共享,全面落实“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要求,确保“互联网+政务服务”持续走在全省前列。着力建设法治政府。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虚心听取和采纳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建议,重视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让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支持人大立法,落实地方法规。支持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推进依法行政,健全科学决策机制,强化行政行为监督,加强合法性审查,防范行政决策风险,确保政府工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着力建设廉洁政府。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坚持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以永远在路上的恒心和韧劲推进正风肃纪。着力做好巡视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切实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确保权力运行不越位、不错位、不空位。强化审计监督,加强财政资金支出、工程项目建设、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堵住廉政风险漏洞。严厉惩治各类腐败行为,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坚决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坚决消除权力寻租的空间,坚决斩断伸向群众利益的“黑手”。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以重商的自觉、亲商的底气、安商的情怀,把益阳这方山水流淌着的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人文血脉,转化为优化营商环境的人文魅力,以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汇聚起推动益阳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各位代表,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不忘初心,方能回答时代之问;牢记使命,才能交出满意答卷。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只争朝夕、锐意进取,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8年工作回顾。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中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突出高质量发展要求,紧扣“六稳”工作重点,以“五先五市”为总抓手,聚焦聚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总体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782亿元(预计数,下同),比上年增长8.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3%;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5.8亿元,同口径增长8.5%;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2%。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胜利,全市贫困发生率降到1.35%,安化县通过贫困县摘帽省级实地检查验收。

——常益长高铁建设顺利推进,马安高速提前一年建成通车,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360公里,中心城区绿色公交全面实现。

——工业经济增速明显加快,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自5月份以来连续8个月领跑全省。

——现代农业“131千亿级产业”工程亮点纷呈,茶产业综合产值增长20%,稻虾等生态种养面积达78万亩,每亩平均增收3000元以上。南洲稻虾米进入香港市场。

——宇晶股份成功上市,全市主板上市企业达6家,居全省第4位。

——“益山益水·益美益阳”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成功举办第二届生态农业智慧乡村互联网大会、第二届“汇智聚力·建设益阳”恳谈会、第十届中国竹文化节、第四届黑茶文化节、第二届涂鸦艺术节、第二届洞庭湖生态文化旅游节。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积极推进,荣获“2018年中国城市治理智慧化优秀奖”“互联网+政务服务”走在全省前列。

——益阳海关获批成立,发展开放型经济取得突破性进展。

——成功创建全国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

——消除大班额1238个,其中超大班额922个,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

一年来,我们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打好三大攻坚战。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成效明显。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停缓调撤”要求,全面清理政府性投资项目,多渠道筹集资金还本付息,平台公司转型平稳推进,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市本级财政绩效综合管理连续两年获得全省最高评分。加大处非工作宣传和隐患排查力度,妥善处置4起非法集资存案,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精准脱贫实现既定目标。制定实施产业兴市暨产业扶贫三年行动计划,扎实开展“脱贫攻坚百日会战”,“六个一批”“六大建设”有力推进。全市投入脱贫攻坚资金20.6亿元,建成51个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完成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1445公里,8.2万人实现安全饮水。10.08万贫困人口脱贫,122个贫困村出列。污染防治取得重大进展。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以河长制湖长制为总揽,以“一江两湖”、6大片区水环境治理为重点,统筹推进洞庭湖生态环境整治、资江流域锑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4个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打好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狠抓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和总河长令落实,彻底解决下塞湖矮围问题,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11个、信访办结153件;办理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29个、信访办结400件。饮用水源和中心城区规划区山体水体保护、黑臭水体治理、黑杨清理、黏土砖厂和“两围”整治、造纸企业引导退出等重点工作全面推进。资江益阳段总体水质为优,大通湖水质逐步改善,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明显提升。

二、着力抓好产业建设。

“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扎实开展。全力实施省“5个100”和市“6个10”工程。新开工项目242个,新投产项目216个,奥士康第三科学园、艾华二期、佳纳能源等项目顺利开工,顺祥水产二期、口味王赫山基地、芙蓉云数据中心、软通动力、福德电气二期等项目投产运营。新型工业化快速发展。全力推进十大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建设,深入开展企业帮扶、品牌建设和质量提升行动,着力提高工业发展质效。规模工业企业新增127家,总数达到1132家。工业用电量增长14.2%,增速居全省第二。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5%,新增标准化厂房115.8万平方米。现代农业稳步发展。突出抓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省现代农业改革试验市建设,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50.8亿元,增长3.5%,增速稳居全省前列。新增“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65个,赫山兰溪大米等5个农产品获国家级登记认证。安化黑茶产业园和桃江楠竹产业示范园获批国家级称号,南县被评为“中国虾稻米之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分别新增950家、586家,省级以上星级休闲农庄达67家。有力防控非洲猪瘟,“大棚房”清理整治工作有序推进。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天意木国、凤凰酒店等重点旅游项目建成开业。安化黑茶小镇、茶乡花海、桃花江旅游度假区建设顺利推进。全市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收入分别增长29.7%、35%。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930亿元和1065亿元,新增贷款152亿元,存贷比提升5.4个百分点。电子商务加快发展,实现线上交易额550亿元,中南电商园获评第二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快递进出港业务量突破1亿件,增长39.1%。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投资和商品房销售面积分别增长10%、5%。

三、着力加强城乡建设。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益马、马安高速公路和g234南县至茅草街等12条干线公路建成通车,s324东坪至梅城等11个项目有序推进。新建和改扩建农村公路2104公里,行政村全部开通客班车。常益长高铁启动征地拆迁,完成高铁站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编制。水利冬春修完成投资34.1亿元,整修各类水利工程4万余处,完成33座水库除险加固,五七闸补水工程建成启用,中央财政农田水利建设项目扎实推进,防汛抗旱实现“五个确保”目标。500千伏益阳东变电站等5项重点输变电工程顺利实施,357个自然村完成农网升级改造。益阳电厂分布式光伏发电等4个新能源项目并网发电。华容-南县-安乡天然气管道竣工投产,长沙-益阳天然气管道一期主体工程完成。行政村光网和4g覆盖率达100%。城乡建设加快推进。《益沅桃城镇群城镇体系规划(2016-2030年)》获批。国家森林城市复查顺利通过,西流湾大桥建成通车,实施“三微”二期项目346个,梅林路建设及竹山湾片区排水改造工程如期完成。智慧教育、智慧城管、雪亮工程等新型智慧城市重点项目稳步推进。制定《益阳市中心城区资江风貌带管理暂行办法》,“铁锤行动”拆除违建73万平方米,中心城区货车禁限行、户外广告整治成效明显。县城和重点镇建设步伐加快,出台《益阳市农村村民住房建设管理条例》,创建县级以上美丽乡村示范村129个,获批中国传统村落5个,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有效提升。

四、着力推进改革开放。

各项改革不断深化。新一轮机构改革顺利推进,83项改革事项稳步实施。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市本级行政许可事项压减至106项,向园区下放90项、向东部新区下放29项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农村土地确权颁证通过省级验收,增量配电改革积极推进。创新活力明显增强。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6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18.5%,全社会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达1.48%,每万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3件。荣获第十届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8项,创历史最佳成绩。新增国家、行业、地方标准18项,企业标准426项。对外开放取得突破。与孟加拉国拉杰沙希市缔结友好城市。节会签约项目117个,合同引资396亿元,签约落地500强企业投资项目14个。引进市域外资金形成固定资产投资578亿元,增长15%。实现进出口总额11亿美元,增长39.2%,获评“全省发展开放型经济优秀单位”。

五、着力增进民生福祉。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12项重点民生实事全面完成。新增市场主体2.7万个、城镇就业3.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十大创新创业活动深入开展,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挂牌运行。五大社保参保870万人次,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完成城镇棚户区改造2.25万套、农村危房改造1.6万户。残疾人关爱、社会救助、移民避险解困等工作统筹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推进教育强市建设,新建、改扩建学校77所,培养公费定向师范生820名。职业教育取得新进展,船舶工程技术和健康养老服务专业列入省一流特色专业群项目。湖南城市学院获批省应用特色学科6个。30位教育工作者被授予第二届教育突出贡献奖。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联体和专科联盟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41家涉改公立医院全面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传染病疫情得到有力控制,基本公共卫生和计划生育综合服务措施有效落实。农村贫困患者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市妇幼保健院搬迁项目主体工程建成,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顺利推进。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和省医养结合模式创新奖。加快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举办第七届花鼓戏汇演,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积极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承办全国羽毛球冠军赛等重大赛事,在第六届湖南艺术节和十三届省运会上取得良好成绩。社会治理持续深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破获一批涉黑涉恶案件,抓捕一批犯罪嫌疑人,形成有效震慑,人民群众拍手称快。三年禁毒大行动取得成效,平安益阳创建深入推进。全面实施打非治违“百日行动”和安全监管“强执法防事故”行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公路“治超”取得实效,道路安全管理力度加大,交通安全形势明显改善。扎实开展“信访法治建设年”活动和涉访“四大攻坚”。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408件。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工程,全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志愿者行动深入开展,群众参与度和获得感明显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引导破除陈规陋习,积极推动殡葬改革,戒奢崇俭新风尚逐步形成。

六、着力强化自身建设。

政务服务进一步提效。“互联网+政务服务”强力推进,被确定为全省创新示范市。市、县一体化平台建成运行,审批服务便民化取得实效,申请类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8%,办理时限平均压缩50%以上。权力运行进一步规范。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积极落实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01件、政协委员提案236件,办理质量明显提升。坚持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制度,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严格落实行政执法监督暂行办法,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驰而不息纠“四风”。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加强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廉政风险防控,严肃查处一批民生保障、脱贫攻坚、环境保护、项目建设、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违法违纪案件,政风行风进一步好转。

切实抓好国防动员、国防教育、兵役征集、“双带双促”、人民防空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工作。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支持主流媒体做优做强。继续抓好第四次经济普查、第三次国土调查和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统筹推进国家安全、住房公积金、老龄、援疆、地方志、档案、保密、地震、气象、水文等各项工作。

八、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打造高效法治廉洁政府。

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职能、优化服务,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建设高效政府。大兴学习之风、调查研究之风,努力提升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政务服务的第一标准,增强责任意识、担当意识、作为意识,雷厉风行、“马上就办”,不断提高办事效率。着力优化政务环境,坚决打通“中梗阻”,切实做到为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只设“路标”、不设“路障”。进一步规范检查考核工作,减轻基层负担,让大家有更多时间抓工作落实。完成市县两级机构改革,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机构职能体系。加强政务服务场所建设,落实“一门办理”要求,推动系统互通、数据共享,全面落实“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要求,确保“互联网+政务服务”持续走在全省前列。着力建设法治政府。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虚心听取和采纳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建议,重视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让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支持人大立法,落实地方法规。支持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推进依法行政,健全科学决策机制,强化行政行为监督,加强合法性审查,防范行政决策风险,确保政府工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着力建设廉洁政府。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坚持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以永远在路上的恒心和韧劲推进正风肃纪。着力做好巡视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切实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确保权力运行不越位、不错位、不空位。强化审计监督,加强财政资金支出、工程项目建设、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堵住廉政风险漏洞。严厉惩治各类腐败行为,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坚决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坚决消除权力寻租的空间,坚决斩断伸向群众利益的“黑手”。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以重商的自觉、亲商的底气、安商的情怀,把益阳这方山水流淌着的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人文血脉,转化为优化营商环境的人文魅力,以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汇聚起推动益阳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各位代表,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不忘初心,方能回答时代之问;牢记使命,才能交出满意答卷。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只争朝夕、锐意进取,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各位代表,2018年是我们团结拼搏、励精图治的一年,也是我们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一年。2018年的这份答卷,是在应对经济下行复杂形势、顶住风险隐患增多重重压力、克服各种现实困难情况下完成的,实属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驻益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向中央、省属驻益单位,向热心支持益阳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发展中仍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新旧动能转换不快;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发展质效与高质量发展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较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尚未得到有效缓解;政府性债务进入还本付息高峰期,风险防控任务仍然繁重;环境污染防治任务仍然艰巨;民生保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少数干部发展观念、工作作风、精神状态与创新开放要求不相适应,等等。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抓住主要矛盾,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2019年工作安排。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年。2019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坚持创新引领开放崛起,坚持“五先五市”总抓手,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持续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聚力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园区经济,全力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保持定力、提振信心、担当作为、奋发进取,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以优异成绩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

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5%,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5%,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更加注重以下指标: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达到82.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8.8%以上;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92%;制造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37%;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0%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省定目标以内。

完成上述目标任务,必须切实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践行新发展理念,奋力打好三大攻坚战。

突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重点战役,为高质量发展扫清障碍、腾出空间、夯实基础。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底线。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意见》,妥善防控政府债务风险,切实做到坚定、可控、有序、适度。执行负面清单管理,严格规范ppp与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加快推进平台公司转型发展。积极创建金融安全区,强化薄弱环节监管,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金融违法犯罪行为,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风险和大规模群体性事件两条底线。坚决完成脱贫攻坚年度任务。强化责任、工作、政策“三落实”,巩固脱贫成果,突出产业扶贫,继续实施产业兴市暨产业扶贫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开展“万企帮万村”“互联网+社会扶贫”工作,动员全社会参与脱贫攻坚。加强扶贫领域资金监管,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确保3.5万贫困人口脱贫、34个贫困村出列。坚决整治污染突出问题。以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为重点,继续打好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夯实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基础,巩固提升“三长一站”工作机制,强化四级河长责任。深入推进洞庭湖生态环境整治和资江流域锑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实施10大领域和6大片区集中治理,着力抓好大通湖流域治理试点、饮用水源保护、入河口排污和非法采砂整治、湿地修复及造纸产能引导退出等重点工作。继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完善防治体系,巩固提升全国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创建成果。加快光大环保二期、西部和北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垃圾和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项目建设,新建16个乡镇污水处理厂。推进城乡黑臭水体整治,中心城区建成区消除比例达90%以上,县城和农村完成省定整治目标任务。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二、聚焦高质量发展,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

推动工业经济加快发展,工业投资增长10%以上,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00家以上。发展壮大优势产业。深入实施十大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推进方案,围绕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在延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继续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推进省“5个100”和市“6个10”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注重引进一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着力实施一批重大技改项目,推动奥士康第三科学园、艾华二期、中联重科沅江智能制造工业园、佳纳能源和湘易康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做好益阳电厂三期扩建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突出抓好“一中心三基地”建设,着力引进一批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企业落户益阳,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上迈出坚实步伐。继续推进园区建设大会战。抓好向园区下放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决定的落实,推进“园区事园区办”和“一站式服务”,支持园区聚焦聚力招商引资和产业建设,减轻园区社会事务负担,防止园区出现行政化倾向。推动益阳高新区加快发展、做大做强,发挥国家级高新区引领带动作用。强化规划引领,完善公共服务配套,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提高园区单位产出和税收贡献。按照打造“135”工程升级版要求,加快军民融合“一园两基地”等特色园区建设,新增园区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以上,新开工、新投产工业项目各100个以上。着力发展实体经济。贯彻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相关政策,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持续开展企业精准帮扶行动,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将政银企对接活动贯穿全年,深入开展金融服务进园区进企业、促融资促发展“两进两促”主题活动。充分发挥市融资担保公司作用,新增担保业务10亿元以上,努力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规范涉企执法行为,切实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继续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企业品牌建设。实施中小企业“小巨人”培育计划,培育壮大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坚持把企业上市作为发展实体经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性举措,支持条件成熟的企业上市融资加快发展。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湖南政府工作报告篇二

2015年1月27日在湖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省人民政府省长杜家毫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过去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按照中共湖南省委决策部署,我们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有针对性地出台实施系列政策措施,努力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不利影响,基本实现全年预期目标,为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全省发展步入新阶段。发展平台实现新突破。以国务院批复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和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标志,初步构筑“三大平台、四大板块”的发展格局。主要经济指标迈上新台阶。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7万亿元,增长9.5%;投资规模突破2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存贷款余额分别达3.03万亿元、2.08万亿元。交通枢纽地位得到新提升。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分别达到1296公里、5493公里,分别居全国第一位、第五位;欧美航线、货运班列开通取得突破;黄花机场旅客吞吐量达1800多万人次,居中部首位;黄花机场至高铁南站的中低速磁浮工程顺利开工,黔张常、怀邵衡、蒙华铁路湖南段等项目全面启动。

二是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比调整为11.6:46.2:42.2,第三产业比重提高1.4个百分点。粮食总产稳定在600亿斤以上,“百千万”工程进展顺利,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各类种植基地8300万亩,联结农户950万户。实施亿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867项,蓝思科技新材料、华菱汽车板等重大产业项目正式投产;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汽车、轨道交通等产业均保持15%以上增速,园区工业占全省工业比重首次超过50%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新兴服务业分别增长120%.105.8%.21.9%。投资结构继续改善,基础设施、坐态环境和民生工程投资增速分别高于全省4.2个、11.6个、21.2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比提高3.2个百分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分类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新进展,城镇化率提高1.32个百分点,美丽乡村建设有力推进。

三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网络计算的模式及基础理论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超级杂交稻百亩连片平均亩产1026.7公斤。高性能计算、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获国家批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达74个。国内首条、世界第二条8英寸igbt专业芯片生产线投产,长沙超算中心投入使用。高技术产业增长27.8%,占规模工业比重提高1.3个百分点。

更多信息请加入:湖南军转干交流群231606996。

四是改革开放加快推进。长株潭试验区十大重点改革不断深化,排污权交易范围扩大,民用阶梯式水电气价制度、绿色出行、绿色建筑推广到全省。省级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公开实现全覆盖,省级专项压减率超过50%,政府购买服务和ppp模式试点有序开展,政府性债务预警机制不断完善。省政府机构改革完成,市、县政府机构改革有序推进;取消和下放68项省级行政审批事项,公布省级行政许可事项和全部涉企收费目录。深化国企改革工作全面启动,混合所有制试点取得积极进展,市州上轮国企改革基本完成。商事制度改革有序推进,新登记企业户数、注册资本(金)分别增长34.7%和89.1%。教育、医疗卫生等改革积极推进。27家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完成剥离转企改制,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超过1500亿元。主动参与国家“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的实施,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承接产业转移、湘品出湘、环境保护等方面开展对接合作。综合保税区、口岸等平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友城合作积极开展,南美、东盟、非洲等新兴市场有力开拓,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企业的重大境外投资成效明显。实现进出口总额310.3亿美元,增长23.1%;实际利用外资102.7亿美元,增长17.9%。

五是生态建设力度加大。湘江保护与治理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完成目标,湘潭竹埠港片区率先实现重化企业全部关停退出,全省淘汰关闭涉重企业1147家,退出规模养殖1351家,拆除栏舍67.9万平方米,湘江流域水质整体为优。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建立健全,30万千瓦以上火电机组和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全部完成脱硫脱硝设施建设。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力度加大,启动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及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试点。完成全年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基本建立生态保护与建设的责任、治理和监管机制,启动自然生态空间统一确权登记和生态红线划定试点,28个县(市、区)开展整县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7%以上,湿地保护率达69.3%。

六是民生工作有力有效。保障投入大幅增加,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达3314.8亿元。占总支出的66%。保障政策不断完善,落实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原民办代课教师及老年乡村医生生活困难补助、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救治和老工伤人员社保等政策;全省低保标准由平均线调整为保底线,实施农村月人均165元和城镇330元的最低标准,贫困地区农村低保保障率达到7.4%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发放社保待遇支出971.4亿元,增长9.8%;城乡居民医保年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40元。保障成效更加明显,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26570元、10060元,分别增长9.1%、11.4%;全面完成15项26个为民办实事项目,新增城镇就业82.7万人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8万人,解决368.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超额完成“两房两棚”、“两供两治”建设任务;圆满完成粮食托市收购。精准扶贫取得积极进展,减少贫困人口100万,全面完成贪困人口识别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扶贫攻坚项目1672个,完成投资1100亿元;重点贫困县的城乡居民收入、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入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社会事业继续发展,教育惠民力度加大,医疗卫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加强,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体育等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食品药品及质量安全形势总体平稳。社会治理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信访维稳工作力度加大,保障平安的能力得到提升。

更多信息请加入:湖南军转干交流群231606996。

七是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成效。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实践,广泛开展思想道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充分吸纳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建议,办理省人大代表建议1244件、省政协委员提案658件。完成第九次村委会换届选举。

八是政府自身建设加强。深入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九项规定,干部作风明显好转。政务服务和政务公开深入推进。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定工作加快。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挂牌运行。政府法制建设加强,全面清理1978年以来省政府制定下发的规范性文件,在全国率先分类实施依法行政考核。行政监察、经济责任审计和社会监督加强。

国防和后备力量建设取得新成绩。国防动员工作制度不断健全,民兵预备役调整转型初见成效。双拥共建和“双带双促”活动深入开展,军政军民团结局面进一步巩固。驻湘解放军、武警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工作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必须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保持定力,精准发力,努力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充分激发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必须坚持转方式调结构,加快经济发展的战略转型;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千方百计改善民生、保护环境,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必须坚持依法行政,把法治思维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发展成绩,是党中央、国务院以及中共湖南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人民同心同德、凝聚起强大正能量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人民,向驻湘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指战员,向中央驻湘单位,向支持湖南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海内外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要紧密关注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一是部分指标没有达到预期。受宏观经济形势严峻、市场需求疲软、投资扩张动能不足等影响,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工业增加值等指标增速没有达到年初预期。二是经济转型仍然较慢。发展方式比较粗放,新的增长点还在培育发展之中,传统产业发展面临较大困难。三是改革力度仍需加大。等待观望现象仍然存在,涉险滩、啃硬骨头的主动性、创造性有待增强。四是经济运行仍然存在风险。部分企业经营困难,房地产、地方债务、金融等方面长期累积的风险有待化解。五是安全产形势仍然严峻。去年下半年发生了三起重特大事故,部分行业和地区安全生产基础还较差。六是政府部门作风建设成效有待进一步转化。有的地方和部门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现象,投资环境不优的问题仍然存在。对此,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5年的形势和主要工作。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

态、抢抓新机遇,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认识和判断上来,把建设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及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作为我省未来发展的三大战略支撑,努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和增长带;要适应新常态、培育新动力,坚决破除体制机制束缚,把转型发展、创新驱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平衡;要引领新常态、战胜新挑战,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平衡点,准确把握近期目标和长期发展的平衡点,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结合点,为谱写中国梦的湖南篇章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以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按照省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一带一部”战略定位,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大力促进“三量齐升”、“四化两型”,分类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加突出转方式调结构,更加突出改革攻坚,更加突出创新驱动,注重底线思维,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努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进出口总额增长12%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左右,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以上,万元gdp能耗下降1%左右。主要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平衡。

积极培育内需新增长点。不断扩大有效投资。力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万亿元,实施50个重大工程;推进1000个重大项目。交通,力争新增通车高速公路210公里以上,建设干线公路1800公里;加快湘江、沅水等高等级航道及重点港口建设;推进长沙中低速磁浮工程、黔张常、怀邵衡、蒙华铁路湖南段和娄邵铁路扩能等项目建设,争取启动张吉怀、常岳九等铁路项目前期工作;推进长沙航空枢纽建设,加快实施市州支线机场项目。能源,新增装机容量419万千瓦,推进大型电源点和核电项目建设,积极发展风电和光伏发电。水利,加快洞庭湖综合治理、涔天河水库扩建、莽山水库重点工程建设,全面推进水库除险加固。城市建设,加快长沙轨道交通、长株潭城际铁路,以及长株潭与益阳、岳阳之间的干线公路建设,完善市州城市主干道、洪水、排水等设施,推进城市防洪工程建设。信息,重点推进4g无线网络、宽带提速、老城区光纤改造和基站,以及主要场所无线局域网建设。增强消费的基础作用。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发展,稳定住房消费;巩固汽车等大件商品消费,培育移动互联网、文化旅游、数字家庭、节能环保等新的消费增长点;深入推进百城千镇县乡流通再造工程和邮政便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商贸物流园区和标准化配送中心建设;继续推进湘品出湘。多渠道提升保障能力。加快建设煤炭储备基地和输煤输电通道,继续推进成品油、天然气管道及储备基地建设,大力实施“气化湖南”工程;盘活存量土地,强化供地率考核,保障重大基础设施、产业转型升级、民生改善等项目用地。

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扶持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3d打印、北斗应用、通用航空、两型住宅等产业。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促进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跨界融合,引导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向中高端迈进。加快推进上海大众长沙生产基地、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吉普车、中联重科农业机械、三一重工产品研发项目、中兴通讯研发基地、中航湖南通用发动机、蓝思科技三期、泰富重工二期、igbt优化提升、格力电器宁乡生产基地等重大项目。实施创新创业园区“135”工程,推动科研、生产、服务、销售全产业链集群发展。大力扶持小微企业,实施涉企收费目录清单管理,帮助解决融资难、融资贵,以及用工、社保等问题。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稳定大宗农产品生产,确保粮食总产保持在600亿斤左右。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加快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抓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大型灌溉泵站更新改造、“五小’’水利等重点项目建设。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重点打造粮食、畜禽、果蔬三大千亿产业,做强做优油料、茶叶、竹木等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壮大10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行农业标准化清洁生产,完善节水、节肥、节药的激励约束机制,严控农村面源污染,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重大技术推广,提高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健全农业产业化信息服务平台,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机制,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培育新兴业态,推动电子商务、文化创意、互联网金融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培育一批知名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和平台。积极发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融资租赁、信息技术服务、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提升矿物宝石、汽车和农业等国际博览会办会水平。改造提升商贸流通、住宿餐饮、家政服务、健康养老、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扩大技术、文化艺术、中医药等领域的服务出口和国际合作,积极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业务。促进旅游产业升级发展,加强以旅游交通、智慧旅游为重点的服务体系建设,构建资源优化、空间有序、产品丰富、品牌鲜明的旅游体系。

(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全社会发展活力。

加快新一轮国企改革。坚持“因企制宜、一企一策”,推进国有资本运营平台组建、企业重组整合、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等试点工作。着力解决上轮国企改革遗留问题。推进国企、政资分开,基本完成党政机关、承担行政职畿的事业单位与下属企业脱钩。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稳步推进“营改增”试点每资源税改革。建立全口径预算管理、跨预算平衡机制和透明预算制度,进一步公开财政专项资金的申请、审批和执行结果。编制省级重大基础设施债务预算,控制政府性债务规模,完善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在环保、交通、水利等领域试行省市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省级财政专项压缩到100项以内。开展县级统筹整合涉农资金试点。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加强国库资金调度与管理。

更多信息请加入:湖南军转干交流群231606996。

推动投融资体制改革和金融创新。建立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探索符合省情的ppp、资产证券化、股权融资等投融资模式。规范预算内投资管理。加快民营银行、省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建设。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启动金融资产交易所、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中心建设。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支持设立村镇银行,实现融资担保服务县域全覆盖,扩大贫困地区信贷规模。规范发展小额信贷公司。完善大宗和特色农产品保险制度。加强金融风险防控,引导和规范民间融资。

深化农村各项改革。有序引导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开展农民合作社信用合作和担保、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农房抵押融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宅基地制度改革等试点。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基本完成国有林场改革。

统筹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加快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完善学生安全保障机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和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推动基本药物制度向县级以上和非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村卫生室延伸;研究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全面开展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深化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健全重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推动不动产统一登记,建立配套制度体系。

大力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探索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进一步放开非公资本投资领域。鼓励有条件的非公企业创新经营和管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依法保障非公企业合法权益。继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加强改革后的市场监管。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发挥“一带一部”区位优势,大力推进水、路、空、铁四网联动,积极对接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港澳台,建设高铁沿线地区经济增长带,发展临港、临空经济,主动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加强与京津冀地区的经济联系,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稳定扩大外贸规模,培育加工贸易产业集群和出口基地,增加能源资源和关键设备技术的进口。提高引进外资质量,完善重大招商项目推进机制。整合对外交往资源,支持企业“走出去”,完善境外投资风险预警和信息服务机制,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向外拓展。加快综合保税区项目入驻和配套,建设运营好各类进口口岸、加工贸易平台、跨境电商监管中心,拓展国际国内航班航线。推动口岸通关便利化,推进区域通关一体化合作。

(三)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全面启动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把示范区建设作为实现动力转换、结构优化、产业升级的重大战略机遇,在科研院所转制、科技成果转化、军民融合发展、科技金融、文化科技融合、人才引进、绿色发展等方面先行先试。加快创新型城市群建设,完善创新活动组织、创新资源配置和创新制度供给的统筹协调机制,集聚创新要素,整合创新力量,完善创新生态,提升创新品质,努力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科技体制改革先行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更多信息请加入:湖南军转干交流群231606996。

以产业化创新培育新的增长点。加强工程机械及汽车零部件、轨道交通、动力电池、高性能数字芯片等关键技术的集成攻关,促进互联网技术向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环节渗透,向管理、营销环节延伸,加快把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发展成新的增长点。

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建立由市场决定创新项目、经费分配和成果评价的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体系,开展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权试点。建设技术服务、成果交易、金融支持、科技企业孵化等服务载体,把创新成果转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企业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鼓励全民创新创业。弘扬湖湘文化敢为人先的创新传统,完善人才评价、引进、培养、使用、激励机制,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落实支持创新创业的财税金融政策,完善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营造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让创新创业精神蔚然成风。

(四)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统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

建设更加秀美富饶的大湖经济区。以推进生态文明为主题,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着力保障生态安全、水安全和国家粮食安全。大力发展沿江环湖产业,努力构建和谐入水新关系、现代产业新格局、统筹城乡新福地、合作发展新平台。发挥岳阳作为融入长江经济带“桥头堡”的作用,将其培育成全省发展的新增长极。建设以洞庭湖区中心城市为枢纽、以环湖公路为纽带的综合交通体系,培育发展常德、益阳、津澧新城等中心城市,努力把洞庭湖区建设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统筹推进长株潭、湘南和大湘西地区发展。提升长株潭城市群的核心地位,申报建设湘江新区,把长株潭培育成为中西部地区发展新的增长极。以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试点县、重点县为平台,建设湘粤开放合作试验区,把湘南打造成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门户。发挥大湘西地区生态资源和沪昆高铁优势,发展生态经济和特色产业,培育怀化、吉首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开拓西部大市场。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继续实施特色县域经济发展工程,培育充满活力的县域经济。

加快扶贫攻坚步伐。继续把自治州作为全省扶贫攻坚主战场,全面推进武陵山和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加大基本公共服务和扶贫济困力度,织好最低生活保障、新农合、新农保、农村义务教育“四张网”,保障贫困人口基本生活。实施精准扶贫,推动各种扶贫资源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贫困村聚集。实施整村推进、雨露计划、危房改造等重点工程,推进水、电、路、气、房、环境整治“六到户”。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突出发展特色种养、特色加工、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建设一批省际边界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健全社会扶贫组织动员机制,完善干部驻村帮扶制度,建立贫困县考核、约束、退出机制。抓好库区移民后扶工作。

界和生态红线的刚性控制,促进城区功能提升与山水生态保护、历史文化传承相结合。推进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县级市和县城发展水平,推动重点镇加快发展。开展长沙、株洲和资兴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强化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运营和管理,完善城市应急管理、治安防控、救济救援体系。开展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改革试点,所有城镇原则上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将新落户人口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城乡一体规划、同步建设,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衡配置。保护乡土文明,整治村容村貌和乡镇集市,建设一批美丽乡村。

(五)加快两型社会建设,共建共享美丽家园。

多管齐下开展污染防治。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全面完成湘江保护与治理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养殖污染等源头防控,实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加大株洲清水塘、湘潭竹埠港、衡阳水口山、郴州三十六湾、娄底锡矿山,以及邵阳龙须塘等其它重点区域的污染整治。大力推进雾霾治理,降低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严控建筑工地和道路扬尘,推广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汽车,提高城市污染物扩散和消纳能力,抓好长株潭等重点地区的大气污染防治。完成重金属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继续实施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及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试点。

坚持不懈推进节能减排。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因地制宜发展绿色能源。突出分业施策和减量调整,严格执行节能节地节水和环境、技术、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遏制产能盲目扩张。加快推进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加强污染治理设施日常运行监管。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和资源综合利用,推进节能改造和节能技术产品产业化。支持环保企业发展,培育环保产业集群。

持之以恒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完成长株潭试验区第二阶段改革。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全面推行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探索建立水权交易制度。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推进“一市两县一片”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和武陵山片区、湘江源头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创新昭山生态绿心保护发展模式。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节约集约用地和水资源管理制度,对山水林田湖统一保护、统一治理,修复治理矿山生态,在重点生态敏感区域实施禁伐限伐,推进裸露山体复绿。加强两型标准体系建设和认证,完善节能环保监测监管机制,实行重大环境问题责任追究。倡导生态文明理念,推行低碳生活方式。

(六)切实改善民生,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积极扩大就业。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和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依法保障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就业。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构建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完善税收优惠、收费减免、金融扶持等政策,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微企业、非公经济发展,扩大吸纳就业的容量。

及乡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作补贴制度。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和工资指导线制度,增强刚性约束。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落实同工同酬,增加农民和低收入者收入。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加快推进医保城乡统筹,巩固完善医疗保险市级统筹,深化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全面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继续做好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工作。推进全民参保登记试点和五险合一征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贴标准和个人缴费水平。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保障特殊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规范保障性住房分配和管理。加快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关心和支持残疾人事业,加快发展公益慈善事业。

坚持为民办实事。重点实施2015年基本公共服务清单,抓好15项24个重点民生实事项目。

1、建设农村公路5000公里,完成1.5万公里普通公路安保设施建设;。

2、解决36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3、新增城镇就业70万人;。

4、建设义务教育合格学校500所,建设农村公办幼儿园200所;。

7、帮助5000名0-7岁残疾儿童实施抢救性康复;。

8、救治救助贫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1.1万人,改护建精神卫生服务机构20家;。

9、新增社会治安视频监控摄像头3万个;。

10、建设社区矫正中心50个;。

11、新增养老服务床位2万张;。

12、标准化改造300个农贸市场;。

13、推进1200个行政村环境综合整治;。

14、实现40个县的行政村广播“村村响”;。

15、改造600个行政村的配电网。

(七)统筹发展社会事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建设教育强省,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启动新一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义务教育资源向农村和老少边穷地区倾斜,支持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着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健全教师培训和流动机制。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加强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完善教育资助政策,保障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出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启动省级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深入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加快省博物馆改扩建等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加强文艺精品创作。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大力发展广播、电视、出版事业,建设中部地区工业创意中心和全国性互联网文化产业基地。推进老司城申遗。加快华声在线和体坛传媒上市。

康产业园区建设。稳妥实施“单独两孩”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深入开展全民健身,发展壮大体育产业。实施gdp统一核算等统计制度改革,做好人口抽样调查。推进气象、地震等工作。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支持人民政协参政议政,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积极采纳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调研成果。发展基层民主,健全基层选举、议事、公开、述职、问责等机制,做好第九次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深入开展全民普法,提升社会法治化水平。推动民族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

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暴力恐怖等违法犯罪活动。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做好社区矫正和法律援助工作。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工作机制和责任体系,深入推进“四大三基”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强化公共安全保障,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加快建立覆盖全过程的食品药品监管制度,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重点专项整治,以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保证食品药品安全。建立群众诉求依法有序表达、及时就地解决的机制,深入推进涉法涉诉信访改革,依法终结信访事项。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创新社区治理服务方式,发挥乡规民约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加强虚拟社会管理,依法规范网络行为。

加强国防和后备力量建设。统筹推进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武警、人民防空及军事设施保护工作。深化兵役制度改革,提高兵员质量。广泛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和双拥共建活动,认真落实军转安置任务。

三、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努力建设法治政府。

坚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能力,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推进行政机关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治化。全面公开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合理划分和依法规范各级政府事权。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许可等审批事项。完成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和省直行政类事业单位改革。

完善行政决策机制。推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严格执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及责任倒查机制。发挥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等智库作用。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

改革行政执法体制。健全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工协作的行政执法管理机制,推广相对集中执法权,推进综合执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在省直部门率先开展行政许可裁量权基准制订工作。

更多信息请加入:湖南军转干交流群231606996。

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强监督体系建设,支持监察、财政、审计、法制等部门开展监督,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监督全覆盖。完善政府内部层级监督,改进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监督。完善行政复议制度和纠错问责机制。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加强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持续加强作风建设。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形成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完善“三公”经费、楼堂馆所、办公用房、会议经费、节庆活动、评比达标、招商引资、领导干部职务消费等管理制度。推进公务用车改革。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集中治理和解决办事难、乱检查、乱收费、乱处罚等问题。严肃廉政纪律,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招投标、项目审批、公共资源交易、国有资产处置等规定,坚决杜绝违法干预和插手工程、项目建设等行为,依法严厉查处腐败案件。

科学编制“十三五”规划是今年的一项重大任务。要从我省实际出发,深入研究新常态下的发展规律,准确把握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科学提出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和任务,使规划成为凝聚力量、指引发展的任务书,路线图。

1.“三大平台、四大板块”: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等三大国家级发展平台,长株潭地区、洞庭湖地区、湘南地区、大湘西地区等四大区域发展板块。

2.“百千万”工程:“百企千社万户”现代农业发展工程、“百片千园万名”科技兴农工程和“百城千镇万村”新农村建设工程。

:实现电能转换和控制的电力电子器件。:公私合营(public-private-partnership)。5.“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6.“两房两棚”:公共租赁房建设和农村危房、城市棚户区、工矿棚户区改造。7.“两供两治”:城市供水、供气和城镇污水、垃圾治理设施建设。

更多信息请加入:湖南军转干交流群231606996。

8.“一带一部”: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

9.百城千镇县乡流通再造工程:在全省100个左右县级城市、1000个左右乡镇建设流通综合体。

10.创新创业园区“135”工程:扶持创新创业园区100个,建设标准厂房3000万平方米以上,引进创新创业企业5000家以上。

11.离岸服务外包业务:跨境服务外包或国际服务外包。

12.“一市两县一片”:张家界市、石门县、江华瑶族自治县、南岭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片区。

2015年军转干更多信息请关注:

更多信息请加入:湖南军转干交流群231606996。

湖南政府工作报告篇三

湖南省政府近日发布了2021年度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详细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工作成绩,同时提出了未来一年的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通过仔细阅读报告,我对湖南省政府在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收获了一些思考和体会。

首先,湖南政府工作报告对经济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报告中指出,湖南将坚定不移地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目标突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通过提升产业结构、优化投资环境等措施,为广大市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来源。而且,报告还强调了全省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性,特别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还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推动城乡经济共同发展。

其次,湖南政府工作报告对民生改善给予了充分的关注。报告中提出,湖南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医疗、就业等领域的投入,努力提升百姓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其中,教育改革是报告中的一大亮点。湖南政府将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推进素质教育。这对于培养更多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报告还强调了加强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这些措施的实施将直接惠及广大市民,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再次,湖南政府工作报告对环境保护给予了重要地位。报告中提出,湖南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大生态修复力度,推进绿色发展。这一目标体现了政府对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湖南是资源相对匮乏的省份,因此,保护好有限的自然资源显得尤为重要。湖南政府在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对环境污染的防治,推动建设美丽湖南。这些举措的实施将为后代留下更好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最后,湖南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到了加强社会治理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的问题。报告中指出,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社会治理能力。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提高社会稳定性,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此外,报告还强调要保护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对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湖南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政府对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环境保护等问题的高度重视。报告中提出的各项工作措施将为湖南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高民生福利水平,保护生态环境创造条件。作为湖南省的一名居民,我对政府的工作报告充满信心,也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和配合政府的各项工作。

湖南政府工作报告篇四

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是每年一次的权威性文件,以总结去年工作为起点,规划和展望明年发展为重点,对于推动湖南的经济、社会和改革各项事业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此次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引人瞩目的重点和亮点将在以下的五段式文章中展开。

第一段:总体概述。

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是湖南一年一度的重要事件,该报告的首要任务是对过去一年湖南省各项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并为即将到来的一年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在今年的工作报告中,报告中全面总结了去年的工作,提出了今年湖南省的目标任务,同时也标明了湖南省政府的工作重点,为湖南省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第二段:经济发展。

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经济发展的内容令人振奋。报告中指出,湖南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稳住了发展的脚步。该报告强调要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推动湖南省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此外,报告中还强调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省级经济圈的构建等重要举措。这一系列政策措施预示着湖南经济将有更加强劲的发展动力。

第三段:社会民生。

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在社会民生方面的关注点让人感到暖心。报告中提到,要加大力度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实现贫困人口脱贫全覆盖,提高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此外,报告中还强调了加大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这些措施体现了湖南政府对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福祉的关切,为解决社会民生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第四段:生态环境保护。

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报告中指出,要坚决打击污染和重特大安全事故,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实施“湿地湖泊、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此外,报告中还要求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加强水资源管理和治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这些举措表明湖南政府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第五段:改革与创新。

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了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性。报告中要求加快改革开放,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全面创新改革。报告中还提到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此外,报告中还强调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龙头企业,打造优秀创新创业环境。这些措施展现了湖南政府积极推动改革与创新的决心,为促进长远发展和经济繁荣奠定了基础。

在总结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之后,可以看到湖南省政府在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生态环境保护和改革创新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和成就。作为湖南的一员,我们也应该积极支持湖南政府的工作,并争做建设湖南的合格建设者和参与者。只有坚持不懈地付出努力,湖南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湖南政府工作报告篇五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我省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我省克难攻坚、取得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成就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各族人民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贯彻国家扩内需保增长一揽子计划,按照中共湖南省委的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深入推进“一化三基”,迎难而上,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取得明显成效,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提速,综合经济实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对外影响力明显增强。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2930.7亿元,增长13.6%;财政总收入1504.6亿元,增长14.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695.4亿元,增长3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13.8亿元,实际增长21.1%;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0.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5084元、4910元,实际分别增长9.5%和9.3%;新增城镇就业60.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25%;人口自然增长率6.05‰;森林覆盖率56.43%。全面完成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新型工业化迈出重大步伐。全省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4250.1亿元,增长20.5%,效益稳步提高,产品销售率98.4%;实现利润571.9亿元,增长46.1%。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实现增加值7099.2亿元,增长15.1%,占全省生产总值的54.9%。结构调整亮点纷呈,长远竞争力显著提升,“9+3”重点产业调整振兴方案启动实施,“四千工程”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4.6%;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产业加速发展;千亿产业新增轻工、旅游,达到7个;骨干企业快速发展,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相继建成投产;长丰与广汽集团实现战略重组,广汽菲亚特轿车落户湖南,成为国家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实施后首个跨区域联合重组项目,比亚迪汽车落户长沙,陕汽重工长沙基地、北汽株洲基地建成投产,北汽福田、吉利汽车快速发展,长株潭有望成为全国又一个重要汽车产业基地;湖南有色控股与中国五矿集团战略重组,有望进入世界500强。循环经济试点积极推进,已探索形成多种循环发展模式。湘江重金属治理列入国家专项治理规划。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关停小火电机组以及淘汰炼钢、炼铁、水泥落后产能力度加大,化学需氧量减排超额完成目标,二氧化硫提前完成“十一五”减排任务,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完成计划。

(二)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全年发放农业生产补贴78.6亿元;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262.6亿元,增长23.6%。水利建设加快步伐,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375座,洞庭湖综合整治工程全面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大力推进,环湖千万亩基本农田建设启动实施,连续10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实施新增粮食产能工程取得积极进展,粮食总产600亿斤,实现连续6年增产。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速,全年销售收入增长23.3%,其中315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500亿元,增长25.5%。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试点取得新的成效。休闲农业成为农民致富新渠道,完成经营收入47亿元,增长23.7%。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总数达9275个,加入农户140万户。县域经济发展加快,长沙4个县市进入全国百强县。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工程”扎实推进。

(三)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投资力度不断加大。连续两年新开工高速公路33条、3072公里,通车里程已达2227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2.4万公里,乡镇、建制村通达通畅率稳步提高;武广客运专线正式通车,新开工杭长客运专线等6个铁路项目;新增电力装机容量212万千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实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及家电以旧换新成效明显,房地产和汽车市场稳定发展,旅游、通信、文化等消费热点快速发展。实现旅游总收入1099.5亿元,增长29.1%;商品房销售3513.7万平方米,增长32.3%;家电销售82.5亿元,增长30.3%;汽车保有量达178.2万辆,其中2009年新增36.8万辆。现代物流成为新的增长点,全省物流业实现增加值910亿元,占gdp的7.04%。国土资源保障能力增强,依法批准建设用地创历年新高。地质找矿取得重大成果。

(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的进展。顶层设计全面完成,总体改革方案和区域规划开始实施,12个专项改革方案和17个专项规划陆续出台。“3+5”城市群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城际轨道建设规划全面完成,城镇体系规划获原则性通过。长株潭三市通信实现并网升位、同城收费,首开国内先河,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和品牌效应。“十城千辆”公交混合动力节能环保车推广使用全国领先。十大改革全面启动。长沙、株洲、湘潭、益阳四市加入联合国契约组织。实施湘江流域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已整治到位819家企业。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一批项目建成或投产。“两型”产业取得重大进展,长株潭城市群进入全国七大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长沙高新区进入国家级创新型科技园区行列,湘潭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广泛争取国家及各部门、中央企业对长株潭试验区建设的支持,与30个部委开展共建、30多个部委达成合作意向。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增长极作用日益突出,预计三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5%,“3+5”地区增长14.1%。湘西地区开发加快,增长12.7%;湘南地区增长14.6%,成为区域发展的新亮点和新增长点。

(五)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区域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及重大科技专项大力推进,新建3个国家级、3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国家级、17个省级重点(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技术创新服务平台,5个国家级、16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个省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中科院湖南技术转移中心启动运转。全年共取得国家科技成果奖30项,居全国第三位;完成省级及以上新产品开发项目2841项,增长116%;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1.6万件和8309件,增长13.8%和35.5%;成功研制“天河一号”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超级杂交稻第三期亩产900公斤目标取得重大进展。轨道交通高速机车变流技术形成优势。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5件。大功率机车、高压电抗器、220吨电动轮自卸车等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新产品成功投产。

(六)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一批酝酿多年的重要改革启动实施。通过结构性减税和取消行政收费,为企业和城乡居民减轻负担160亿元;成品油税费改革顺利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式启动,基本药物制度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开始实施;省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市州政府机构改革正在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发证完成过半;省属国企改革阶段性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增值税转型全面实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序推进。对接央企成效明显,已与70户央企对接项目187个,投资总额累计3800余亿元,其中2009年新增10户、项目39个,涉及金额1808亿元。国内外客商看好湖南,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不断向湖南聚集,立体口岸体系初步形成。长沙黄花机场旅客吞吐量达1128万人次。承接产业转移保持良好态势,全年新增承接项目2054个,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3.3亿美元,增长近1.8倍。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5.98亿美元,增长14.8%;引进内资1443亿元,增长17.3%。实施“走出去”战略取得丰硕成果,实际对外投资10.1亿美元。华菱集团成功收购澳大利亚矿业公司fmg股权,为高品质钢材生产提供了原料保障;中联重科并购意大利cifa整合效应显现,混凝土机械产量居全球第一;三一重工在德国建设研发中心及制造基地。成功举办“粤港澳招商活动月”、湘商大会、湘台经贸洽谈、“两型社会”国际高层论坛等重大招商引资活动。

(七)金融支撑发展的能力增强。信贷投放大幅增加,全年新增贷款2527.6亿元,银行业利润207.8亿元,均创历史最高水平。企业直接融资取得突破,总额达442.2亿元,新增9家企业上市,其中爱尔眼科、中科电气在创业板成功上市。发行企业债券136.8亿元,超过历年企业债券融资总和;发行地方政府债券82亿元。融资平台建设取得积极成果,有3家产业创投基金获批启动运行。保险业快速健康发展,实现保费收入348.5亿元,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等取得积极成效。农村信用社改革继续深化,村镇银行达到5家,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正式启动。北京银行、广发银行等金融机构相继落户湖南。

(八)改善民生和社会建设成效显著。全年各级财政用于教育、社保、就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民生领域的支出增长22.3%,达1212.9亿元,为民办实事34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全面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帮扶困难群体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32万人;城镇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大学应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基本稳定,对就业困难的大学应届毕业生通过公益性岗位实施托底援助;5600户渔民上岸定居实现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10万人,实现劳务收入960亿元。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稳步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顺利实施,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加快推进,参保参合人数达6415万人,覆盖率94%。城乡低保、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优抚对象、灾民等人员的生活扶助及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临时生活困难救助制度全面建立。廉租房建设力度加大,保障户数累计达到28.55万户。恢复重建灾民住房3.98万户,帮助2.33万户农村贫困居民实施危房改造。扶贫帮困,重点帮助特困群体解困,大力实施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定点帮扶。民生水务建设加强,解决316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教育强省迈出坚实步伐,农村合格学校建设全面推进,职业教育培训机制不断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进一步完善;文化强省建设步伐加快,成功打造一批文化艺术精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95%,建成730个乡镇文化站和4100个农家书屋;邮政普遍服务积极推进;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疾病防控取得明显成效;低生育水平进一步巩固,出生人口素质提高;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强。民族、宗教、侨联、对台、引智、参事、文史、档案、保密、统计、移民、气象、测绘、地震、人防、老龄、残疾人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九)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绩。“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以及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等创建活动积极开展。和谐社区建设大力推进。成功举办一系列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湖南和平解放60周年等纪念活动以及群众性重大文艺活动。深入学习和宣传先进典型活动广泛开展。成功举办首届“三湘读书月”活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加强,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取得积极成果,出版物市场进一步净化。在十一届全运会上取得18块金牌的优异成绩。

(十)依法行政取得明显进步。自觉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认真执行其决议、决定;积极支持政协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主动接受民主监督。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198件、政协委员提案826件,办复率100%。密切联系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认真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进一步健全,行政决策听证会制度积极推行,法律援助网络不断健全。第七次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全面完成,农村社区建设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深入推进。应急处臵机制进一步完善,省应急救援总队完成组建。坚持突出抓信息、抓预警、抓苗头、抓薄弱环节,不断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积极预防和妥善处臵群体性事件。始终保持对各种违法犯罪的严打整治高压态势,社会治安秩序总体保持平稳。安全生产执法、隐患治理和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总体形势保持稳定。深入推进廉政建设,严厉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案件。实施《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成效明显,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继续推进,下放审批权限74项;精减和取消省本级年检年审项目32项,精简41%。规范性文件管理更加严格,清理规范性文件7.7万件,废止1.1万件,宣布失效2.5万件,行政效能和政务公开、政务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行政执法和审计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制定出台规范行政裁量权办法,政府绩效评估逐步开展。

国防动员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建设质量整体提升。全民国防教育不断深化,“双拥”工作取得新成效,军政军民团结不断巩固。驻湘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预备役部队和民兵积极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世界经济陷入深度衰退,我们面对的局面极其严峻,面临的形势极其困难,取得的成绩极其不易。在应对金融危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坚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湖南实际,坚决而又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实施“一化三基”战略,着力为长远发展蓄能量、打基础,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瓶颈;坚持政府和市场作用有机结合,既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又有效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坚持把握湖南发展所处的阶段性特征,注重谋划关系全局的重大产业、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坚持凝聚强大合力,在中共湖南省委的领导下,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省军区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全省各级各部门、中央驻湘单位和广大干部群众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形成了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在此,我谨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广大工人、农民、干部和知识分子,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湘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指战员、政法干警,向中央驻湘单位,向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和台湾同胞以及海外侨胞、国际友人,向国家各部委、兄弟省市区,向广大企业家及海内外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民间投资不活跃,居民消费后劲不足,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强;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大,环境保护任务繁重,发展方式有待进一步转变;财税减收增支因素增多,收支矛盾和压力加大;进出口下滑、外需萎缩;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安全生产基础还比较薄弱;有的公务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较为突出;政府职能需要进一步转变,行政效能需要进一步提高,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加大解决力度,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推进“一化三基”战略,统筹推进经济强省、文化强省、教育强省建设,特别是要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着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改善民生和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着力转变政府职能和推进依法行政,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总体要求是:转方式、调结构、抓改革、强基础、惠民生。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12%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以上;外贸进出口稳定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分别增长8%、7%;新增城镇就业6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3‰以内;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必须坚持把握全省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大力转变发展方式;必须坚持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坚持速度、质量和效益相统一,真正把发展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进效益的基础上;必须坚持扩大有效投资,推进消费结构升级,促进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必须坚持不断改善民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二、2010年面临的形势和主要目标任务。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之年,面临的形势仍然极其复杂。从总体上看,今年的经济发展环境要好于去年,全球主要经济体已经出现好转迹象,世界经济有望恢复性增长。但各国经济政策调整步伐不一,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有所发展,全面复苏将是缓慢复杂的过程,我们有可能遇到外部市场难以预料的冲击,而且,国内经济回暖向好的基础还不巩固。国际金融危机昭示,世界经济增长模式调整势在必行,全球经济发展已进入创新密集和产业结构调整时代,这场经济结构调整的考验,必将对我省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与此同时,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国家仍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进一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政策,这是我们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坚强支撑;全省人民心更齐、气更顺、劲更足,昂扬向上、充满信心,这是我们谋取新发展、创造新业绩的巨大动力;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力强的基础设施、基础产业项目正极大改善我省的发展条件,这是我们实现经济腾飞、加快富民强省的坚实基础。我们一定要面对新的形势、在更高的起点上谋划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

合理引导投资,优化投资结构。坚持扩大有效投资,今年完成投资9400亿元左右。坚持政府预算内基建投资重点向“三农”、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社保、保障性住房、节能环保、自主创新、技术改造等领域和欠发达地区倾斜,重点加强薄弱环节建设,资金安排主要用于项目续建和扫尾,力争尽早建成并发挥效益。坚持多渠道拓展资金来源,完善和落实鼓励民间投资的相关政策,着力扩大民间投资;进一步加强银企合作,保证重点项目建设需要;规范发展各类资本市场,积极扩大直接融资。产业发展,突出抓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推进一批优势工业园区、骨干企业技改和高新技术产业重大项目建设。重点推进中联重科生产线扩建、三一集团平地机及配套园、广汽菲亚特轿车、比亚迪汽车城、北汽现代、华菱汽车板及电工钢、湖南中烟公司技改、岳阳炼化一体化等优势产业项目,中电软件、湘投金天钛业高性能钛板带、科霸动力电池组等新兴产业项目建设。基础设施,突出抓好交通、能源、水利、城建和信息设施建设。交通:重点加快38条续建高速公路建设,确保长株、衡邵、潭衡西等建成通车,新开工益娄衡等高速公路;加快衡茶吉、湘桂复线、杭长客运、石长复线等铁路项目建设,新开工长昆客运、黔张常、怀邵衡、荆岳等铁路;加快国省干线改造;抓紧包茂高速龙山至吉首段项目前期工作。能源:继续加强电网建设改造,争取试点建设智能电网,重点抓好华能岳阳三期、宝庆、株洲煤电一体化等电厂建设,加快建设益阳桃花江核电、南山风电等新能源项目,建成铜湾等5个大中型水电站。城建:重点加强各市州城市主干道及快速环道建设,完善城市公共设施配套。信息:重点实施超级计算中心、数字电视平移及通信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应用工程。农林水利:重点抓好油茶产业基地、洞庭湖综合治理、涔天河水库扩建、259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四水”流域沿岸城市和35个山丘区市县城市防洪堤建设。加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建设;继续抓好退耕还林。民生工程,以教育、卫生、文化、安居、安全为重点,推进公共和基层医疗卫生预防体系、广电村村通、安全饮水工程等项目建设;加大普通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投入。完善重大项目推进协调机制,确保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超前谋划、储备、开发一批带动作用强、辐射范围大、发展后劲足的重大项目。坚决控制产能过剩行业投资,从严控制楼堂馆所建设。切实加强对政府投资尤其是中央投资项目的稽查,防止出现劳民伤财的“半拉子”工程、豆腐渣工程和不切实际的政绩工程,确保资金安全。

着力扩大市场需求,促进消费持续增长。突出提高消费能力,优化消费结构,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认真落实收入分配的各项改革措施和政策,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力争城乡居民收入增幅与人均生产总值增幅基本同步;扎实做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落实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适当调高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及抚恤标准,加大救济解困力度,让低收入家庭实实在在得到好处;倡导健康的消费文化,引导消费观念更新,扩大消费信贷。积极开拓农村消费市场。进一步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继续实施家电、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增加农机购臵补贴,扩大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试点品种和范围;加强农村商品市场和售后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和“双百”市场工程,加强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发展农村邮政物流,重点发展直营连锁农家店和配送中心。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稳定和扩大住房消费,加大对城市棚户区、工矿棚户区、煤矿棚户区以及国有林场和农村危房改造的支持力度,增加中低价位和限价商品房供应。不断优化消费环境。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监管,强化消费维权,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市场欺诈、欺行霸市行为,抓好涉农、涉企、能源、交通、教育、医药等领域价格收费的监督检查,全面清理涉及居民生活的各种垄断性经营服务收费,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不断培育消费热点。合理引导和促进汽车消费,大力发展汽车销售、租赁、维修、装饰美容等连锁服务;打造湘菜千亿工程,扩大和提升餐饮消费;积极发展网络、动漫、会展等新型文化消费;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广成熟电子商务运作模式,培育一批网上零售企业;广泛推动中国移动电子商务,支持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发展多种形式的电子商务。发展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实施旅游精品战略,推进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复合型转变,旅游产业向规模与质量并重转变,旅游品牌向国际旅游目的地转变;支持张家界建设世界旅游精品和邵阳崀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加强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和旅游产业一体化建设,大力开发城郊乡村休闲旅游。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认真落实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着力做大做强现代物流、金融、信息、科技、商务、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推进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重点抓好长株潭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完善产业园区、产业集群、骨干企业生产配套服务体系和重大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物联网,全面推进现代区域物流中心建设,加快改造和提升商贸流通业,支持发展大型商贸流通集团,完善网点布局和业态结构,提升服务功能。依托城市规划布局和产业园区,以长株潭城市群为核心、“3+5”城市群为辐射区,重点培育湖南创意产业园、长沙软件园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增强集聚效应,促进现代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大力发展市政公用、社会保障、娱乐休闲等面向群众生活的服务业,大力推进社区就业、社区卫生、计划生育、养老托幼、家政服务等服务体系建设。

四、突出转变发展方式。

加快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抓住国际和沿海产业加速转移、资源重新配臵的机遇,加大“9+3”产业调整和振兴方案实施力度,促进优势资本、战略资源、生产要素进一步向优势产业集中,推动结构调整,尽快建成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快采用先进适用技术、设备、工艺和高新技术,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换代,重点支持机械、有色、石化、食品等千亿产业提高精深加工水平和产品附加值,推动工程机械、精品钢材、有色金属材料以及冶金、建材、纺织等产品产业上规模、强品牌、增效益。积极推动产业整合,支持华菱集团、五矿有色、中联重科、三一重工、湖南中烟、湖南烟草等优势企业以资本、技术、资源为纽带,加快兼并重组,迅速做大做强主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大矿产资源勘探力度,增强资源支撑能力。严控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盲目扩张,继续抓好水泥、造纸等行业落后产能淘汰工作。

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瞄准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前沿,选择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中的关键产业作为主攻方向,使之尽快成为全省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坚持立足产业基础和科技支撑,大力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重点发展核能、再生能源,提升太阳能光伏产业、风电等能源设备制造水平,形成从原材料、零部件到整机的完整产业链,形成装备与材料配套的产业集群。扶持碳碳复合材料等新材料加快发展,尽快做大做强产业。积极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发展,着力培育现代中药、创新药物、生物医学工程,集中力量扶持生物医药重点产业化项目及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信息技术产业,积极支持企业加大信息技术应用力度,加快发展网络经济,培育发展软件、消费类整机、新型显示器件和数字动漫等信息产业,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电子商务产业集群。提高电动汽车等产品研发和生产能力。加大环保产业支持力度,积极发展环保装备制造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洁净产品制造业和环境服务业,扶持发展一批环保骨干企业。大力发展核能、航空航天、爆破器材、精细化工、船舶等军民两用优势产业,着力培育长沙航空工业园、株洲航空产业园、益阳轻型特种装备产业园等10大军民融合产业基地。

坚持以园区为平台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原则,突出抓好长株潭“3+5”城市群国家综合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园区建设,积极支持长沙高新区向全国高新区十强迈进,发展提升长沙经开区、浏阳生物园、株洲高新区、湘潭高新区,支持岳阳城陵矶临港产业新区、永州蓝宁道加工贸易走廊建设。依托园区大力推进产业集聚、项目集群,培育发展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效应大、抗风险能力强的骨干项目,着力打造在全国有影响的重大产业集聚基地。重点支持长沙工程机械打造成千亿产业集群,支持岳阳石油化工,长沙电子信息及新材料,娄底薄板、硅钢、汽车板,株洲电力机车、轨道车辆,湘潭宽厚板,中电48所太阳能和湘潭电机风力发电,衡阳特变电等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支持湘潭九华台湾工业园建设成为国家级台商投资区。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园区,在项目审批、用地安排、产业扶持等方面实行差异化政策,重点扶持园区内能带动形成产业集聚的龙头企业,扶持能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的配套项目。

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坚持抓住最有潜力的产业,选择具有一定优势和基础的关键领域,突出核心技术原始创新,集中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着力突破一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产品。坚持依托高校和重点科研院所,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重点构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国家实验室。支持组建国家轨道电力牵引等工程实验室,提升技术引领能力,建设国内一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轨道交通装备基地。积极搭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或物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平台,着力强化企业的自主创新地位,推动形成以优势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紧密协作的产学研体系,构建产业技术合作及创新联盟。支持长沙市开展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进一步提高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促进科研投入重点向企业倾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产学研专项和重点科技项目。从财税、金融、政府采购等方面,完善支持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大力培育技术市场、风险投资等科技中介机构,不断改善科技创新的支撑条件。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加快培养和引进一大批高技能创新人才、创新团队和知识型企业家队伍,使湖南真正成为人才辈出、人才聚集、人才创业之地。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全面完成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现设市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加快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60座。加快推进节能项目建设,切实抓好燃煤锅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建筑节能等重点节能工程,推进224个工业污染减排项目的实施。深入开展“百家企业节能行动”,积极促进建筑、交通、商业、民用等领域的节能推广,引导使用太阳能等高效节能技术和产品。进一步抓好6家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和省内17家企业、7个园区循环经济试点,推进矿产资源、固体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以及再生资源、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推进煤矿瓦斯的综合治理和利用,严格水资源管理,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建立完善推进节能减排的价格及补偿机制,对居民用电、用水实行阶梯价格,适当提高排污费、污水和垃圾处理费征收标准,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试点。探索完善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措施,推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鼓励使用环保产品。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农业科技进步为支撑,加快构筑现代、高效、绿色、生态、安全的农业产业体系。完善现代农业区域布局,深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都市农业和外向型农业,集中发展优势短缺农产品,提升大宗农产品生产能力。加大传统农业的改造提升,实施优质种苗、农产品加工主导以及品牌提升、质量安全等计划,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升级,提高农产品良种覆盖率、加工转化率和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加快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步伐。大力发展现代养殖业,提高标准化养殖水平,确保生猪产业平稳发展,推动草食动物、名优水产健康发展,加快发展环洞庭湖生态渔业经济。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建设现代农业中的主力军作用,培育壮大唐人神、熙可、省茶业公司等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扶持发展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改善以水利为重点的现代农业基础设施条件,突出抓好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和骨干山塘清淤扩容。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服务业,重点扶持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五、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继续落实加强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加快实施“沃土工程”,加大对基本农田尤其是中低产田的改造投入,集中抓好环洞庭湖千万亩基本农田整理和涔天河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建设。进一步优化粮食生产结构,大力发展优质稻和超级稻,力争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优质稻占水稻面积60%以上、超级稻面积突破1300万亩。积极推进大型商品粮基地、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丰产工程建设,实施新增46亿斤粮食产能规划,抓好52个新增粮食产能项目县的粮食基地建设,使粮食总产稳定在600亿斤左右。认真落实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坚决执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粮食补贴机制。培育发展大型粮食流通企业,鼓励种粮大户和粮食加工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建立主要农产品收储制度。

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重点加强农村水、电、路、气、通信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改造和维护管理,今年建成农村公路1.4万公里。继续抓好农村小水电建设和农村电网改造,积极推广沼气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深入开展农村生态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大力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开展农村危房改造试点,积极实施“农村安居工程”。全面完成3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建设任务。继续抓好新农村办点示范。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抓好现代农业示范县和城乡一体化示范县建设。

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以确保农民增收为主线,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有效整合各项涉农资金,建立稳定的财政支农投入增长机制,切实加大“三农”投入。加大农民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组织培训农民工50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0万人。进一步优化返乡农民工创业环境,鼓励和引导积累一定资金、技能的返乡农民工自主创办各种实体,实现由劳务向创业转型。实施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并逐步扩大范围,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切实保障农民各项合法权益。

六、推进试验区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

加快长株潭试验区改革建设步伐。围绕增强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增长极的辐射带动力,坚持先行先试培育改革创新优势,力争在构建“两型社会”体制机制框架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突出体制机制建设,全面推进各项综合配套改革,以节水节地节能节材等为重点,创新资源节约机制;以整治环境污染为重点,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以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为重点,创新土地管理体制;以建立公共财政均等化转移支付为重点,探索完善财税体制;以打造区域金融中心为目标,创新投融资机制;以探索城市群管理新模式为重点,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以有效整合各方面资源为目标,加强“两型社会”建设的国际国内合作。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完善长株潭现代交通网络,加快“七纵七横”城际主干道、“3+5”城市群城际轨道以及铁路、港口站场建设,加快黄花机场的提升改造,加快航道疏浚,推进长沙湘江综合枢纽等“五港一枢纽”建设;率先推进电信网、互联网和广电网三网融合;大力实施湘江综合治理,确保全面完成世行贷款项目湘江防洪景观道路建设任务,重点实施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流域截污治污、城市洁净和生态建设工程。加快构建“两型”产业体系,在工程机械、电动汽车、轨道工程、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节能环保等方面,集中实施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着力推进高新技术基地建设,重点建设梅溪湖高科技园区、岳麓山大学城等产业功能区,积极搭建“两型”专业化公共技术研发和推广服务平台,推动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设备、软件等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发展,使试验区成为高新技术的集聚地、孵化地。大力培育现代物流、文化创意、金融保险、信息咨询和会展等服务业,重点规划建设长沙空港、株洲石峰、湘潭九华、岳阳城陵矶等一批省级物流园区。着力打造以长株潭为核心的区域消费中心。高起点推进示范区建设,大胆创新、大胆突破。

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积极推动城市群的培育和发展,着力拓展长株潭试验区的空间和外延,突出支持一批发展潜力大、区位条件优越的县级市发展成为中等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不断完善以“3+5”城市群为核心、其他市州中心城市为重点、县城和中心镇为依托,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城市发展格局。坚持把着力点放在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县城扩容提质和边界中心城镇上,科学整体规划全省县城、小城镇,创新城市发展思路,提高城镇土地集约利用以及基础设施、商住区、产业区建设水平,完善城市管理,加强城市公共服务。积极探索以bt、bot方式推进城市建设。着眼增加城乡就业、带动区域发展,因地制宜发展城市产业,形成资源集约利用、发展优势互补、带动效应明显的城市产业格局。完善落实促进农民工在城镇落户的政策措施,统筹引导农业人口到城镇就业和定居,鼓励有稳定职业和收入的农民工及其子女转为城镇户口,纳入城镇社会公共服务体系。

着力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加强规划和引导,形成各具特色、分工明确、联系紧密、互补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强力推进城陵矶临港产业新区建设,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打造与长三角联系、深化与东部沿海省市合作、加强与中原腹地经贸交流的重要基地。推进湘西地区大开发与开拓西部大市场紧密结合,继续把湘西自治州作为全省扶贫攻坚主战场,抓好第二轮省级规划产业项目扫尾,启动规划第三轮湘西大开发产业项目建设。继续实施退耕还林专项规划,加大扶贫开发和以工代赈力度,加快建设怀化等面向西部的区域商贸物流中心。着力推进衡阳、郴州和永州等湘南三市的开放开发,支持创新开放合作模式,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与粤港澳经济的融合。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扶持政策,支持贫困地区解决融资难等问题,促进老、少、边、穷、库区加快发展。

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坚持把县域经济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着力点,大力推进体制创新,继续简政放权,加快建立以服务“三农”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县域经济发展机制。坚持培育和突出特色,选择适合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和项目,走“专、精、特、新”的路子,大力发展品牌经济,培育县域特色支柱产业。坚持产业集聚发展,大力发展和提升园区经济,打造县域产业板块,形成一批区域经济次中心。

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入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推进新一轮省属国有资本布局调整,促进国有资本向优势行业和领域集中,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机制,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改善以重大事项管理为主的宏观管理,扩大董事会建设试点范围。探索建立股权期权激励机制。完善国有企业内部管控体系,开展全面预算和全面风险管理试点,强化业绩考核和债务风险监控,完善总会计师职责和外派监事职能,提升管理水平。建立健全总法律顾问制度。逐步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和国有资产处臵监督体系。

深化财税金融和投融资体制等各项改革。财税方面,着力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推进财政省直管县改革,扩大县市自主权,强化县市在资金分配、使用、监管等方面的职责,增强县域发展活力。深化部门预算、国库管理和政府采购改革。健全公共财政监督体系,加强税收征管和非税收入管理。完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推进政法经费保障机制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推进大用户直购电试点。投资方面,规范政府投资决策程序,大力推行投资评审和绩效评价,完善项目审核备案制。推行政府预算内投资项目公示制、专家评议制和代建制。金融方面,加快“四行一社”改革重组区域性商业银行,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推进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积极搭建长株潭系统性融资平台,争取尽快设立长株潭场外交易市场(otc);培育上市后备资源,支持企业进入主板、创业板上市融资;加强稻谷、油菜籽和棉花期货交割库建设,积极争取设立钢铁、铅锌期货交割库;鼓励发展各类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构建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推进保险改革创新,积极开展科技创新保险试点;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优化金融发展环境。农业方面,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促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发展农村贷款担保机构;继续开展水稻、棉花、森林等政策性保险试点;基本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发证任务,扩大国有林场改革试点。

凡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文禁止的领域,都要允许民间资本进入,积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制改造,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领域,从招投标、政府采购等方面保障非公企业的平等参与权,切实保护民间资本的合法权益。坚决清理和禁止一切不合理收费和政策,促使非公企业平等获得发展所需的各类生产要素和资源。深入实施“一法一办法”,进一步完善财税、信贷、技改等政策,健全信用担保体系,扩大中小企业基金规模,加大信贷倾斜力度,探索建立中小企业直接债券融资体系,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支持中小企业加快技术改造,促进转型升级。进一步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完善公共服务平台,重点扶持小企业和微型企业加快发展。继续实施“百千万”工程,支持一批有实力、有规模、有前景和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大力鼓励全民创业,继续抓好30个创业示范基地建设,支持一切有创业愿望和能力的人士自主创业、兴办企业。

着力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坚持开拓国际市场与扩大国内市场并举、“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对外贸易稳步回升。用好国家调整出口退税、出口信用保险和贸易融资等政策,重点优化进出口结构,稳定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鼓励创新出口方式,扩大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国际竞争力强的产品和服务出口,支持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烟花爆竹、陶瓷等产品出口。鼓励进口先进技术装备。发挥长沙金霞保税物流园、郴州出口加工贸易区的平台作用,大力发展保税物流。建立国际电子商务平台、海外营销服务体系和贸易保障预警机制。提升引资质量和水平。把招商引资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结合起来,更加注重引进先进生产要素。加强外资投向引导,进一步扩大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利用外资的规模。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突出抓好重点承接地和重点承接县、试点县、示范园区建设。以湘南三市为重点,完善规划配套,打造以制造业为主的加工贸易承接基地,促进加工贸易向高端环节集群、集约发展。充分发挥供港澳农产品检验基地和国际物流园的平台作用。大力推进服务业开放,积极承接和发展服务外包,引进国际服务业大公司和知名品牌,加快把长株潭打造成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群。坚持靠大联强,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强与世界500强企业、港澳台大企业、央企和大型民营企业对接合作,重点引进一批高端制造、战略研发环节的项目。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吸引更多跨国公司在湘设立区域性、功能性总部。充分发挥湘商和湖南异地商会以及中介组织在招商引资中的作用。优化贸易投资环境。着力解决土地、融资、能源等瓶颈制约,改善物流、交通和口岸大通关条件,健全海关、检验检疫、电子口岸、电子商务、投资促进等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不断深化区域经济合作。积极培育区域合作新的增长点,积极参与泛珠三角及中西部地区经济技术合作。以上海世博会为契机,加强与长三角区域的合作交流。办好沪洽周、欧洽周、台湾湖南周等重大活动,推动国际经贸、科技和文化交流。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骨干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投资境外能源、资源开发,设立营运基地,扩大境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推进国际交流合作。积极拓展援外项目。加快培育本土跨国公司和国际品牌。加强对外投资法律服务和风险防范。

八、加强民主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深入推进依法治省。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依法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自觉接受监督。积极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认真办理人大代表的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的提案。认真落实邀请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参加重要内外事活动和对口联系制度,主动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加强工青妇等群团工作,做好民族、宗教、侨务工作,促进民族关系、宗教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发展。加强参事参政咨询工作,发挥院士专家等咨询研究机构和社会听证、网络民意在决策中的作用。按照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原则,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公示制、过错责任追究制、执法督察制和依法行政考核机制。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发展基层民主。扩大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厂务公开的范围和内容,保障人民享有更多的知情权。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严格落实维护稳定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大问责力度,切实落实维护稳定第一责任。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依法及时妥善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积极预防和妥善处臵群体性事件;加强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和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提高综合应急处臵能力。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改进和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加强社会闲散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管理,加强社会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宗教组织管理。深入推进平安创建活动,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切实强化安全监管,严格落实主体责任,突出抓好矿山、建筑施工、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和消防等重点领域的安全整治,推进道路、消防安全管理社会化,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牢固树立国家安全意识,坚决开展反分裂、反恐怖、反渗透、反颠覆斗争,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利益。

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加强“诚信湖南”、“诚信社会”、“诚信政府”建设,增强全社会诚实守信意识。突出思想教育内涵,着眼增强公民、企业、各种组织的社会责任,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继续开展“五下乡”、“四进社区”、演艺惠民和高雅艺术鉴赏等活动,大力发展社区、广场、企业、机关、校园、节庆等群众文化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保护古城古寨,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努力建设和谐社区和美好家园。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大力推进学习型湖南建设,提高全民素质。

支持国防现代化建设。积极支持驻湘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建设,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人防工作。认真落实军人军属优待抚恤政策,通过政策安臵、自主就业、自主创业等多种途径,切实做好军队转业干部、复员退伍军人、随军家属安臵等工作。深入开展“双拥”创建活动,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九、注重改善民生推进社会建设。

坚持不懈为民办实事。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最大责任。今年重点在社会保障、法律援助、扶贫、移民、医疗、饮水、环保等方面继续为民办实事、解难事,健全工作机制,落实保障措施,严格目标考核,强化后续管理,真正让人民群众长期得实惠,共享发展成果。

积极扩大就业。以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为重点,强化就业公共服务,继续加大就业资金投入,实现城乡就业统筹。进一步完善就业援助制度,落实大学生就业扶持政策,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重点帮扶就业困难群体,巩固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成果。坚持以创业培训为重点,完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启动实施“创业扶持计划”,力争今年职业技能培训超过150万人。

切实提高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坚持按照“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的总体原则,加快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制,推进城乡统筹,逐步实现各类保险全覆盖。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提高覆盖面和保障水平,确保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参合率稳定在90%以上;今年财政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120元,切实保障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建立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实施药品网上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抓好36个县市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支持株洲市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以14个试点县(市、区)为重点,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探索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促进新农保制度与现行各项保障政策相衔接。巩固城乡低保应保尽保成果,建立健全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物价涨幅联动机制。加大对特殊贫困群体的扶持力度,努力做好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臵和救灾应急工作,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加强福利公益设施建设。加强重大疾病防控,进一步加强血吸虫病和职业病防治工作。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和产品质量监管。

大力推进教育强省建设。坚持把教育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健全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深入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高等教育质量与创新等专项重点计划。重点建设1000所以上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加快城市义务教育学校扩容改造步伐,提高学前三年教育和高中教育普及程度,扩大职业教育规模,重点办好县级职教中心和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加强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促进高校招生培养与产业发展联动。鼓励支持民办教育事业。加强教师培训,做好中小学特级教师、名师、名校长与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培养。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坚持立德树人,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积极改善农村和贫困地区办学条件,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重视民族教育,努力保障与促进教育公平。大力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加强学校安全教育管理,保障师生安全。

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加强文化发展规划和政策引导,促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同步发展、共同繁荣。积极实施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强化公共文化服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大力推进省博物馆改扩建工程,精心规划和建设省文化艺术中心、省美术馆等一批标志性基础文化设施。加快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项目建设任务。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切实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重点培育现代演艺、数字媒体、手机动漫、手机购物、媒体零售、网络游戏等新兴文化业态,发展壮大现代传媒业、新闻出版业、动漫业、文化娱乐业,着力扶持湖南广电、中南传媒、华强集团等跨行业、跨地区、跨媒体的文化产业集团,打造一批文化产业旗舰企业和知名品牌。

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积极备战广州亚运会,发展壮大体育产业。建立健全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利益导向、群众自治等长效工作机制,有效稳定低生育水平。继续做好统计、老龄、地震、档案、文史、红十字会、残疾人等工作。认真组织和做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

十、创新政府管理提高行政效能。

坚持按照“为民、务实、清廉、高效”的要求,以依法行政为主线,切实加强自身建设,致力建设服务政府、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和廉洁政府。

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市县政府机构改革任务,加快形成权责一致、运转高效、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优化政府机构设臵,理顺部门职责,健全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机制,着力解决机构重叠、权责脱节、政出多门等问题。逐一梳理政府行政职能,主要职能突出为市场主体服务和改善发展环境,更多精力、更多资源投入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积极推进政企、政资、政事、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充分发挥行业商会、协会的作用。积极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扩大试点范围,不断增强基层政府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探索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深入实施行政程序规定,依法规范行政裁量权,建立健全依法行政考核机制。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审批流程,精简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加强对行政审批各环节的监管,真正做到审批少、效率高、服务好。深入实施政务公开,完善机制、创新方法、拓展范围,把公开透明原则贯穿于政府决策行政全过程,提高政府公信力。加强行政服务平台建设,健全岗位责任、限时办结、服务承诺等制度,将行政服务中心真正建设成为集信息公开、政务服务、效能监督等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的源头规范,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管理。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充分发挥政府网站的作用,开展网上办公和网上服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政府的组织和管理,提高电子政务应用水平。

大力改进工作作风。各级政府工作人员要不断增强用科学发展观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坚持加强调查研究,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始终坚持求真务实,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各级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少应酬、多学习,少开会、多干事,少办论坛、多办实事,真正形成支持干实事、重用干实事公务员的良好氛围。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着力推进反腐败制度建设,进一步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领域和思路,严厉惩治各种腐败行为。坚持勤俭办事、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大手大脚,真正把有限的资金、资源用到加快发展上,用到民生项目上。

各位代表,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是今年的一项重大任务,事关今后五年湖南发展全局。要广泛凝聚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加强重大课题研究,深入分析“十二五”发展所处的新背景、面临的新情况,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在全球及全国发展大局中科学谋划湖南的发展,提出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和重大战略任务,使规划真正立足湖南实际,反映湖南特色和阶段性发展特征,符合全省人民的愿望。

各位代表!

站在新起点,谋求新发展,实现新突破,是全省人民的共同期待,是我们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中共湖南省委的领导下,坚定信心,奋力拼搏,齐心协力,开拓创新,把富民强省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湖南政府工作报告篇六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按照中共湖南省委的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稳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战胜历史罕见严重干旱,建设“四化两型”,促进“三量齐升”,守住“四条底线”,基本完成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发展。面对国内外严峻的经济形势,先后出台发展县域经济、扶持重点产业、推进重大项目以及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等系列政策和意见,克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等困难,下半年经济逐月回升。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5万亿元,增长10.1%;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8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8900亿元,进出口总额完成251.6亿美元;应对严重干旱等自然灾害有力有效,粮食生产好于预期,实现总产585亿斤;公共财政收入超过330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023.6亿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23414元、8372元。蓝思科技(长沙)、中联重科麓谷环卫机械工业园、北汽(株洲)等重大项目投产,大众汽车(长沙)、富士康(衡阳)大彩电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125公里,总里程突破5000公里,排名全国第四;新改建国省干线2000公里;新建、改造农村公路8000多公里;湘桂高铁复线、衡茶吉铁路建成通车。完成2000多座重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新增电力装机220万千瓦。

(二)转方式调结构深入推进。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7∶47∶40.3,其中第三产业比重提高1.3个百分点。工业实力增强,全部工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3万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比重上升1.3个百分点,电子信息、新材料、汽车等优势产业加速发展。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5740亿元。科技创新力度加大,超级杂交稻创百亩连片平均亩产988.1公斤新纪录,新上3d打印、锑清洁冶炼等12个科技重大专项。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民间投资超过1万亿元,占比提高到62%以上;产业投资占34.7%。

(三)改革开放继续深化。省属国企改革阶段性目标基本完成,市州国企改革攻坚扫尾力度加大。国库集中支付、“营改增”和资源税改革试点等财税体制改革顺利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农村土地确权颁证稳步开展。林业、水利、医药卫生、户籍,以及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等改革积极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57.9%。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增长20.2%,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9.6%;衡阳综合保税区一期通过国家十部委验收,湘潭综合保税区成功获批。

(四)两型社会建设步伐加快。湘江流域综合治理、资源性产品价格和金融改革等多项改革经验获国家有关部门肯定和推广,率先推行民用阶梯水价、电价、气价改革,首创两型产品政府采购制度,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范围扩大到湘江流域八市所有工业企业及全省火电、钢铁企业。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开。解决370多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湘江保护与治理列为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新启动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228个,关停淘汰重金属污染企业127家。长株潭城际铁路、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建设加快。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生态建设加快推进,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7%以上,湿地保护进一步加强。

(五)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涉及民生的财政支出超过3000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超过65%。21项30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设以及各类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超额完成任务。新增城镇就业80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4万人,城镇零就业家庭和纯农户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保持动态清零。城乡医疗、养老保险进一步扩面提标,连续9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研究制定全省统一的城乡低保指导标准,做到应保尽保,实现社会保障托底;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残疾人保障等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农村五保供养标准稳步提高。大力推进武陵山和罗霄山片区扶贫攻坚,实施重点项目2200个。

(六)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教育强省深入推进,教育投入稳定增长,政府对教育后勤服务的保障得到加强。文化事业和产业改革发展加速,第二批42家非时政类报刊基本完成转企改制;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演艺动漫等稳步发展。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得到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卫生监督和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扎实开展,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平安湖南建设取得新成效,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较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大幅下降。信访维稳工作不断加强。城乡社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水平提高。

(七)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推进。自觉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主动接受省政协民主监督,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院士专家和社会各界的意见,举办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听证会31次。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5件,制定省政府规章2件。法治湖南建设不断推进,“六五”普法深入开展。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系统全年在线办理事项达到500多万项。大力推进居委会和村委会依法自治达标工作。

(八)国防和后备力量建设取得新成绩。规范人民武装委员会、国防动员机构设置。积极遂行抗旱救灾、抗洪抢险、维稳处突等急难险重任务。完善优抚激励机制,做好优抚对象解困工作。深入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双拥共建和“双带双促”活动。广州军区国动委第九次全体会议在湖南召开,军队、武警后勤保障进一步加强。军民融合产业加快发展。驻湘解放军、武警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九)转变政府职能取得实效。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九项规定,坚持“转作风、解难题、抓关键、见实效”,围绕解决“四风”问题,稳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成省本级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出台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实施意见和配套政策。对接国务院精简下放行政审批项目,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175项,向长沙市下放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45项。取消评比达标表彰评估项目214项。全面启动工商注册资本认缴制。实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十条禁止性规定。办公性行政经费、“三公”经费实现零增长。

各位代表,在过去一年的工作中我们积累了一些认识和体会,主要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狠抓落实;坚持一张蓝图抓到底,加强分类指导,持之以恒地促进经济总量、发展质量和人均均量同步提升;坚持底线思维,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增强政府的执行力、公信力。

各位代表,我省持续发展、和谐团结的大好局面,是党中央、国务院以及中共湖南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人民齐心协力、锐意进取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人民,向驻湘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指战员,向中央驻湘单位,向支持湖南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海内外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各位代表,我们必须紧密关注、认真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发展动力仍然不强。重大项目储备不足,消费持续增长的势头减弱,外贸依存度偏低。二是发展方式仍然粗放。高耗能行业比重较高,资源环境制约日益突出。三是发展效益仍然不佳。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较低,城乡居民收入总体水平低、地区差异大。四是发展环境仍然不优。行政审批项目和环节过多,行政效能不高,索拿卡要和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现象不同程度存在。五是生态建设仍需加强。部分地区工矿污染、农业面源污染,以及水、大气、土壤等污染的治理任务还较重。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解决。

二、2014年的形势和主要工作。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攻坚之年。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更加复杂,存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将延续缓慢复苏态势;我国经济处于换挡期,下行压力较大。在全球经济深度转型调整时期,挑战和机遇并存。我们要认真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抓住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机遇,抓好中央重大改革措施的细化和落实,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我们要认真落实总书记视察湖南时,关于充分发挥湖南作为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的区位优势的要求,把改革发展与扩大开放紧密结合起来,加快构建结构合理、方式优化、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我们要以分类指导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抓手,分区域布局、分类别考核、分梯次推进,奋力谱写湖南改革发展新篇章。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及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省委统一部署,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坚持分类指导,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四化两型”,促进“三量齐升”,努力实现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发展。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2%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12%;财政总收入增长12%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增幅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万元gdp能耗下降2%。主要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落实改革开放目标任务。

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出台全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基本完成市州和县级国企改革。大力推进政企分开,推动国有企业剥离社会职能,分类对经营性国有资产实施统一监管。深化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注重长效的激励约束分配机制。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的具体办法,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削减资质认定项目,在长沙、郴州试点先照后证,取得经验后在全省推行。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落实扩大民间投资各项政策,制定分行业的鼓励和扶持措施,实施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统筹抓好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和行业系统改革,2015年底之前完成承担行政职能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改革;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工作流程,按照本届政府任期内财政供养人员总额不增加的原则,严控机构编制数量。进一步下放行政审批权,实施行政审批权力清单,年内完成省本级行政审批事项的清理。政府部门办公司要与所在部门全部脱钩。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加强对政府性资金使用绩效评估,并及时进行动态调整。

深化财税、金融、农村等各项改革。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县级基本财力和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清理整合规范专项资金,省级项目减少三分之一以上,原则上不设立新的专项;扩大预算公开范围。加快推进“营改增”试点扩围和资源税改革。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完善债务预警和“红线”规定,有效控制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进一步扩大债券市场融资规模,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鼓励民间资本参与设立村镇银行,推进民营银行建设;引导外资银行和国内各类金融机构来湘发展;推进国家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革试点,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加强金融风险防范和管控。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坚持规划先行,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农民自建住房财产权、林权的交易和抵押贷款有效途径。深化生产要素市场改革。推进居民水电气阶梯价格改革。继续推进水利、国有林场改革。

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鼓励传统优势产品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扩大出口,加大成套装备、资源能源和关键技术的进口。加快建设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支持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南车株机等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并购、重组,设立境外产业园、研发中心和营销网络体系。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主动对接长三角、珠三角,引导各地承接产业转移和发展加工贸易。开展专业化、产业链、点对点招商,健全外商投资重大项目、重点企业跟踪服务和调度机制。深化央企对接合作,吸引更多企业来湘建立集团和区域总部,以及研发、结算、数据、采购中心。支持湘商回湘发展。加快衡阳、湘潭综合保税区建设,加大项目入区和服务力度,建设原油、农产品、汽车等专业性进口平台。深入推进口岸大通关、区域通关一体化,促进贸易便利化。

(二)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以优化产业结构、消化过剩产能、增强产业竞争力为重点,制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案,出台支持汽车及零部件、工程机械、先进装备制造与再制造、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轻工食品、节能环保、石油化工、钢铁有色等重点产业的政策措施,培育3d打印、工业机器人、两型住宅、北斗应用等新产业。抓好上海大众30万辆乘用车、泰富重工、蓝思科技三期,以及高端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升级、华菱汽车板等重大项目。促进产业园区提质升级,实施园区倍增计划,依托重点园区打造产业链长、带动力强、集聚度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强化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加强工业控制系统软件开发、产品和信息技术研发。加快数字湖南建设,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深化信息技术在生产制造、服务业、经营管理、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领域的应用。支持军民两用技术应用和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加大千亿产业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引导有条件的重点企业兼并重组。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部署,保障粮食、油料、生猪等大宗农产品稳定供给,粮食总产稳定在600亿斤左右。加快实施高标准农田、优质粮食产业和沃土工程等重大项目,抓好环洞庭湖、娄邵盆地等土地整治,确保全省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推进衡邵干旱走廊综合治理,启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五年行动方案。延伸粮食、畜禽、果蔬、油料、茶叶、竹木、棉麻、烟草、花卉、苗木、水产、食用菌等主导产业链,继续培育粮油千亿产业,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园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生态农业,重点扶持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注重农产品生产源头治理和产销全程监管,培育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品牌。实施“百企千社万户”现代农业工程,完善“企业基地农户”的农企连结机制,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启动实施“百片千园万名”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加强节水高效农业、农作物高产栽培等技术集成配套和推广。鼓励发展合作经济,引导各类组织为农业生产提供社会化服务。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创新服务业技术、管理和商业模式,培育新的服务门类、运营方式和服务品种。发展研发设计、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科技服务、检验检测等高技术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金融、商务会展、节能环保、会计咨询等服务业,进一步提升文化创意、数字出版、新媒体、移动互联网等新型服务业。支持企业承接软件和信息服务、文化、建筑等服务外包业务。完善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发展第三方物流,引进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促进现代交通、邮政快递、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的对接、配套、融合。落实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政策,重点实施“农贸市场改造”等工程,加快建设大型区域性交易中心。充分发挥我省山水风光秀丽、民族风情多样、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与周边省区旅游线路的开发合作,集中力量建设若干条精品旅游线路和景点集群,深化旅游综合改革,强化旅游市场配套服务和营销管理。建立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巩固生活性消费,发展养老、健康、文化、培训等服务业,推进电子商务可信交易保障试点,扩大“湘”字号消费品牌影响。落实服务业用水、用电与工业同价等政策。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价格欺诈等不法行为。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依托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等研发平台,加强超级杂交稻、igbt芯片及模块、超薄平显玻璃、盾构装备、高效太阳能电池及生产装备等重点技术和产品,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攻关。积极争取长株潭三市高新区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科技投入机制,大力引进和发展科技风险投资、股权投资,加大对创新型科技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和专利权、商标权、股权等质押支持力度。开展科技保险工作。支持企业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建设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完善股权激励,健全技术转移机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让创新成果得到保护、创新权益得以实现。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力争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万亿元以上。其中:交通,争取建成通车高速公路400公里,新改建国省干线1500公里;实施洞庭湖航道升级工程,推进湘江土谷塘航电枢纽、湘江长沙综合枢纽等水运项目建设;加快沪昆客运专线湖南段、怀邵衡、黔张常等铁路项目建设;推进长沙机场飞行区东扩及支线机场改扩建,发展省内支线航空和国际航线。能源,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120万千瓦以上,推进西气东输三线湖南段建设,加快新一轮农网、主网输电网架及县城电网改造。城建,重点建设各市州城市供水、供气、污水垃圾治理、地下管网、公共交通和绿化、美化、净化等工程。信息,重点推进第四代移动通信、光纤宽带网络、局域传感网络和云计算网络等设施建设。水利,重点加强洞庭湖和“四水”流域综合治理,以及东江湖等水源工程建设。生态,继续抓好退耕还林和生态林建设,开展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民生,大力推进城乡安居工程和环境治理等项目建设。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加大普通商品房供给。

强化要素保障。争取将更多项目纳入国家投资计划,积极试点发行地方债券,开展知识产权、应收账款、动产、股权、订单、仓单质押等抵质押贷款业务,重点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加快煤炭储备基地和输煤输电通道建设,继续推进成品油管道、天然气管道网和油气储备库建设,加快实施“气化湖南”工程。继续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低丘缓坡未利用地开发、城镇低效利用地再开发。以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为重点,提高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选冶和加工水平。依托重大科研、工程、产业项目,培养引进高层次、高技能和实用人才。

(四)深入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加快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综合配套改革与建设步伐。继续推进长株潭试验区十大改革,推广十大清洁低碳技术。推进城乡统筹、土地管理、行政管理、金融管理等制度和机制创新,重点开展土地空间使用权确权登记、政府管理创新和考核评价体系改革。建设长株潭城市群基础设施、环境治理等一体化跨区域项目,加强生态绿心地区保护。加快衡阳水口山、株洲清水塘、湘潭竹埠港、娄底锡矿山等重点污染区域整治。谋划培育湘江新区等新的增长极。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研究出台非居民超计划、超定额用水、用电、用气办法,加大差别电价和企业直供电实施力度。加快节能技术改造和淘汰落后产能项目建设,努力完成火电、水泥、钢铁、石化、有色等行业企业脱硝设施建设,着力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和居民生活等领域的节能降耗。大力发展合同能源管理。推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和环境服务业改革试点,扩大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范围。进一步完善城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的配套,加强环保设施运行监管,推动环保设施运营市场化。

全力推进湘江保护与治理等重点生态环保工作。以水更清为重点,抓紧实施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理顺湘江流域管理体制,在长株潭地区全面实行水务一体化;突出对重要水源涵养区、饮用水源区和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的保护。以山更绿为重点,强力推进山体修复、尾矿库治理和“矿山复绿”行动;建立健全土壤环境保护工作机制,启动重金属污染严重耕地的修复利用和作物结构调整试点工作。以天更蓝为重点,加大雾霾防治的工作力度、投资力度和政策力度,推进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完善长株潭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和监测网络,分批启动其他市州城市、重点工矿城市大气监测网络建设;加强汽车尾气治理,推广新能源交通工具,对所有机动车实行绿色标志管理;加大建筑工地粉尘管理力度。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落实国家生态补偿机制,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绿色湖南建设推进机制,持续抓好生态城市、乡镇和村庄建设。大力植树造林,发展林下经济。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严格用途管制,强化节地考核。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三条红线”指标体系和考评机制。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

(五)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

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把生活更美好作为城市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科学布局、绿色发展、文化传承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科学编制城镇和农村规划,促进长株潭等城市群发展,推动市州区域性中心城市、县级市和县城,以及小城镇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省际边界中心城镇,致力形成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坚持产业兴镇,推动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加强城市管理,完善城市应急处置、治安防控、救济救援体系,下大力气解决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环境脏乱、城市内涝等突出问题。保护好名居、名镇、名胜。建立透明规范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允许和规范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把进城落户农民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

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保障农民工同工同酬;开展地方特色农业保险,推行政府担保和农户联保,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推动教育、医疗、社保、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统筹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启动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全省域覆盖工作,推进“百城千镇万村”新农村建设工程。把县域经济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完善县域经济发展机制,继续实施特色县域经济发展工程,加强县城城区、工业园区和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继续推进扩权强县试点。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坚持分类指导,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严格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完善差异化的区域配套政策。充分发挥长株潭产业、人才、科技等优势,引领和示范全省转型创新发展。充分发挥湘南地区毗邻珠三角优势,推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形成开放发展新格局。充分发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通江达海优势,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推进区域交通、水利、环保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大湘西地区资源生态优势,加强保护和开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文化旅游,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坚持以自治州为扶贫开发主战场,全面落实武陵山和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推进老少边穷库区和高寒山区脱贫致富。坚持精准扶贫,实行一乡一策、一村一策,一户一个脱贫计划。强化产业扶贫,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加大相关地市与自治州挂钩支援力度,省级专项扶持向湘西等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倾斜。统筹保障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坚持整村推进、连片扶持与重点帮扶特困村、特困户相结合,促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推动水、电、路、气、房、环境整治“六到户”。抓好贫困地区教育工作,实施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加强资金和项目监管。

(六)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继续为民办实事。围绕“两房两棚”建设、“两供”、“两治”等人民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集中力量办好15件实事。

1、新建、改建农村公路8000公里。

2、解决36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3、新增城镇就业75万人。

4、建设新农村示范村100个、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社100个。

5、建设义务教育合格学校500所、农村公办幼儿园200所,为农村寄宿制学校添置学生床位42万个。

6、完成农村危房改造8万户、城市棚户区改造18万户、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3万户,新增公租房(含廉租房)15万套。

7、实现30个市县供水厂出厂水水质全面提升,新增城镇管输天然气用户15万户。

8、县以上城镇污水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8%和87.5%。

9、改扩建农村敬老院150所,确保农村五保年分散供养标准不低于2640元。

10、确保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不低于330元/月和165元/月。

11、完成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000户,抢救性康复贫困残疾儿童3000名。

12、改扩建精神卫生服务机构20家,救治救助贫困重性精神病患者5000人。

13、新增社会治安视频监控摄像头2万个。

14、确保省级以上公益林管护面积到位率和补偿资金发放到位率均达到100%。

15、建设农民健身工程3000个、室外健身路径工程200个。

抓好就业这个民生之本。继续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产业发展,努力解决用工结构性短缺问题。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和退役军人就业,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做好企业下岗人员再就业工作。完善落实高校毕业生、科技人员、返乡农民工创业政策,加强创业基地建设。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重视残疾人就业保障。

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扩大参保缴费覆盖面,重点做好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等群体参保工作,大力推进工伤保险参保全覆盖。完善社会保险跨地区转移接续政策,建立健全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和正常调整机制。积极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进一步完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推动国有企业老工伤人员纳入统筹工作。加快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基本养老服务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

多途径增加居民收入。健全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进一步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完成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扫尾任务。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

(七)统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发展。

加快文化事业改革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健全文化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文化行政管理机构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以及政府部门与所属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继续推进非时政类报刊和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推动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建立法人治理结构,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突出抓好重点文化企业、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依托长沙后湖文化艺术园等文化产业基地,促进文化与科技、旅游、体育等多种业态融合发展。加快建设省美术馆、省博物馆、省图书馆和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重大文化设施,大力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直播卫星户户通等工程,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做好永顺老司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

健全社会事业发展机制。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动普通高中、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健康协调发展,推进考试招生制度和研究生教育改革,促进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改革发展。统筹均衡配置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积极引进境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加快完善重特大疾病医疗和救助制度,有序推动基本药物制度逐步向村卫生室和非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延伸;深化城市和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继续加强重点传染病防范和精神卫生工作。稳妥实施“单独两孩”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大力发展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完善残疾人权益保障和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发展公益慈善事业。做好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

推进民主法制建设。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支持和保障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健全社会普法教育机制。支持司法机关独立公正司法,推动司法体制改革。发展基层民主,畅通民主渠道,健全基层选举、议事、公开、述职、问责等机制。做好第九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

创新社会治理机制。依法惩治犯罪、强化法律约束、加强道德教育、规范社会行为,健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做好社区矫正和法律援助工作。加强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衔接联动。依法加大网络管理力度,创新虚拟社会管理。健全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切实做好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加强信访基层基础和网上信访工作,落实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真正脱钩。持之以恒抓好安全生产,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严格按国家规定,有序关闭9万吨/年及以下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煤与瓦斯突出等灾害严重、发生较大及以上责任事故的煤矿。理顺食品药品监管体系,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舌尖上的安全”。提高公共安全保障和突发事件应对能力。贯彻党的宗教和民族政策,促进宗教关系、民族关系和谐。

统筹推进国防和后备力量建设。加强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武警、应急动员和人防及军事设施保护工作,不断提高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依法规范兵役工作,提高兵役工作质量。认真落实军转安置任务。加大全民国防教育力度。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各位代表,全面完成今年各项改革发展任务,必须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按照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提出的,加快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的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要增强宗旨意识,加快建设服务政府。逐步建立全省统一规范的政务服务平台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严格执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十条禁止性规定,坚决落实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少三分之一的目标,加大重大决策部署、重要民生事项、重大投资项目和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的信息公开力度。要增强问题意识,加快建设责任政府。认真落实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责任,改革绩效评估考核体系,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产能过剩、科技创新、安全生产、新增债务等指标的权重,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要增强制度意识,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及时修改或废止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加快完善、严格执行行政决策专家咨询、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会商沟通、社会公示与听证、政府法律顾问等制度,相对集中执法权,推进综合执法,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要增强纪律意识,加快建设廉洁政府。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坚决纠正“四风”,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洁从政有关规定,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和审计监督,认真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全面清理和规范公务用车、办公用房,全面规范公务接待,全面停止新建政府性楼堂馆所。从今年起,全省行政经费“零增长”,“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并全部公开。

各位代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已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新篇章,三湘大地即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我们要满怀信心、攻坚克难,战胜前进道路上的风险和挑战,以全心全意的努力,兑现向人民作出的承诺。我们要奋发有为、锐意进取,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抢抓机遇、敢为人先,全面深化各项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我们要持之以恒、只争朝夕,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抓落实、见实效,有始有终、善作善成。我们要守望相助、同舟共济,以众志成城的坚守,一任接着一任干,最广泛地凝聚推动科学发展的正能量。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湖南省委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湖南政府工作报告篇七

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是每年一度的重要会议,它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工作成绩,分析了当前的形势与问题,确定了未来的目标和任务。今年的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既展现出湖南发展的良好态势,又提出了一系列的目标和任务。在报告中,我看到了湖南政府的决心与勇气,也深深体会到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能力和工作作风。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来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对湖南政府在改善民生方面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报告中提到了把民生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仅在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对人民群众进行了保障和改善,还着力解决了一些长期困扰人民群众的平价商品问题。湖南省政府以群众的需求为导向,积极推进了农村危房改造,提高了农村居民的住房条件。这些举措显示出了湖南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和关爱,为人民群众创造了更好的生活条件。

其次,我对湖南政府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工作给予了肯定。报告中提到了湖南经济保持了稳定增长,GDP增速在全国排名中名列前茅。湖南省政府推进了一系列的重大项目,如高铁、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一步加强了湖南和其他省份之间的连通性。同时,湖南省政府还鼓励各地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此外,湖南积极推进科技创新,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为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供了坚实支撑。

第三,我对湖南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努力表示赞赏。报告中提到了湖南省政府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治理大气污染方面,湖南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工业排污源治理、推广清洁能源等。此外,湖南还重视水环境保护,加强了水环境治理和水资源管理,保护了湖南的宝贵水资源。这些努力让湖南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好的生活环境。

第四,我对湖南政府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支持和推动给予了肯定。报告中提到了湖南省政府推进了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提出了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的目标。湖南省政府还加大了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提高了教师待遇和工作环境,进一步激发了教师的创新和工作热情。此外,湖南还加强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了文化事业的繁荣。湖南政府给予了文化教育的重视,使得湖南的人文氛围更加浓厚。

最后,我对湖南政府注重党风廉政建设表示赞赏。报告中强调要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活动,坚决惩治腐败问题。湖南省政府注重党风廉政建设,以身作则,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根本上压制了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这些实际行动充分体现了湖南政府的决心和勇气,为政府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总而言之,湖南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湖南在过去一年中取得的成绩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改善民生、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和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湖南政府都取得了显著成就。相信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湖南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湖南政府工作报告篇八

周强:。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我省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我省克难攻坚、取得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成就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各族人民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贯彻国家扩内需保增长一揽子计划,按照中共湖南省委的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深入推进“一化三基”,迎难而上,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取得明显成效,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提速,综合经济实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对外影响力明显增强。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2930.7亿元,增长13.6%;财政总收入1504.6亿元,增长14.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695.4亿元,增长3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13.8亿元,实际增长21.1%;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0.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5084元、4910元,实际分别增长9.5%和9.3%;新增城镇就业60.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25%;人口自然增长率6.05千分之;森林覆盖率56.43%。全面完成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新型工业化迈出重大步伐。全省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4250.1亿元,增长20.5%,效益稳步提高,产品销售率98.4%;实现利润571.9亿元,增长46.1%。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实现增加值7099.2亿元,增长15.1%,占全省生产总值的54.9%。结构调整亮点纷呈,长远竞争力显著提升,“9+3”重点产业调整振兴方案启动实施,“四千工程”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4.6%;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产业加速发展;千亿产业新增轻工、旅游,达到7个;骨干企业快速发展,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相继建成投产;长丰与广汽集团实现战略重组,广汽菲亚特轿车落户湖南,成为国家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实施后首个跨区域联合重组项目,比亚迪汽车落户长沙,陕汽重工长沙基地、北汽株洲基地建成投产,北汽福田、吉利汽车快速发展,长株潭有望成为全国又一个重要汽车产业基地;湖南有色控股与中国五矿集团战略重组,有望进入世界500强。循环经济试点积极推进,已探索形成多种循环发展模式。湘江重金属治理列入国家专项治理规划。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关停小火电机组以及淘汰炼钢、炼铁、水泥落后产能力度加大,化学需氧量减排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二氧化硫提前完成“十一五”减排任务,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完成年度计划。

(二)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全年发放农业生产补贴78.6亿元;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262.6亿元,增长23.6%。水利建设加快步伐,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375座,洞庭湖综合整治工程全面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大力推进,环湖千万亩基本农田建设启动实施,连续10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实施新增粮食产能工程取得积极进展,粮食总产600亿斤,实现连续6年增产。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速,全年销售收入增长23.3%,其中315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500亿元,增长25.5%。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试点取得新的成效。休闲农业成为农民致富新渠道,完成经营收入47亿元,增长23.7%。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总数达9275个,加入农户140万户。县域经济发展加快,长沙4个县市进入全国百强县。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工程”扎实推进。

(三)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投资力度不断加大。连续两年新开工高速公路33条、3072公里,通车里程已达2227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2.4万公里,乡镇、建制村通达通畅率稳步提高;武广客运专线正式通车,新开工杭长客运专线等6个铁路项目;新增电力装机容量212万千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实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及家电以旧换新成效明显,房地产和汽车市场稳定发展,旅游、通信、文化等消费热点快速发展。实现旅游总收入1099.5亿元,增长29.1%;商品房销售3513.7万平方米,增长32.3%;家电销售82.5亿元,增长30.3%;汽车保有量达178.2万辆,其中2009年新增36.8万辆。现代物流成为新的增长点,全省物流业实现增加值910亿元,占gdp的7.04%。国土资源保障能力增强,依法批准建设用地创历年新高。地质找矿取得重大成果。

(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的进展。顶层设计全面完成,总体改革方案和区域规划开始实施,12个专项改革方案和17个专项规划陆续出台。“3+5”城市群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城际轨道建设规划全面完成,城镇体系规划获原则性通过。长株潭三市通信实现并网升位、同城收费,首开国内先河,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和品牌效应。“十城千辆”公交混合动力节能环保车推广使用全国领先。十大改革全面启动。长沙、株洲、湘潭、益阳四市加入联合国契约组织。实施湘江流域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已整治到位819家企业。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一批项目建成或投产。“两型”产业取得重大进展,长株潭城市群进入全国七大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长沙高新区进入国家级创新型科技园区行列,湘潭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广泛争取国家及各部门、中央企业对长株潭试验区建设的支持,与30个部委开展共建、30多个部委达成合作意向。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增长极作用日益突出,预计三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5%,“3+5”地区增长14.1%。湘西地区开发加快,增长12.7%;湘南地区增长14.6%,成为区域发展的新亮点和新增长点。

(五)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区域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及重大科技专项大力推进,新建3个国家级、3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国家级、17个省级重点(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技术创新服务平台,5个国家级、16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个省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中科院湖南技术转移中心启动运转。全年共取得国家科技成果奖30项,居全国第三位;完成省级及以上新产品开发项目2841项,增长116%;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1.6万件和8309件,增长13.8%和35.5%;成功研制“天河一号”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超级杂交稻第三期亩产900公斤目标取得重大进展。轨道交通高速机车变流技术形成优势。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5件。大功率机车、高压电抗器、220吨电动轮自卸车等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新产品成功投产。

(六)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一批酝酿多年的重要改革启动实施。通过结构性减税和取消行政收费,为企业和城乡居民减轻负担160亿元;成品油税费改革顺利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式启动,基本药物制度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开始实施;省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市州政府机构改革正在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发证完成过半;省属国企改革阶段性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增值税转型全面实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序推进。对接央企成效明显,已与70户央企对接项目187个,投资总额累计3800余亿元,其中2009年新增10户、项目39个,涉及金额1808亿元。国内外客商看好湖南,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不断向湖南聚集,立体口岸体系初步形成。长沙黄花机场旅客吞吐量达1128万人次。承接产业转移保持良好态势,全年新增承接项目2054个,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3.3亿美元,增长近1.8倍。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5.98亿美元,增长14.8%;引进内资1443亿元,增长17.3%。实施“走出去”战略取得丰硕成果,实际对外投资10.1亿美元。华菱集团成功收购澳大利亚矿业公司fmg股权,为高品质钢材生产提供了原料保障;中联重科并购意大利cifa整合效应显现,混凝土机械产量居全球第一;三一重工在德国建设研发中心及制造基地。成功举办“粤港澳招商活动月”、湘商大会、湘台经贸洽谈、“两型社会”国际高层论坛等重大招商引资活动。

(七)金融支撑发展的能力增强。信贷投放大幅增加,全年新增贷款2527.6亿元,银行业利润207.8亿元,均创历史最高水平。企业直接融资取得突破,总额达442.2亿元,新增9家企业上市,其中爱尔眼科、中科电气在创业板成功上市。发行企业债券136.8亿元,超过历年企业债券融资总和;发行地方政府债券82亿元。融资平台建设取得积极成果,有3家产业创投基金获批启动运行。保险业快速健康发展,实现保费收入348.5亿元,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等取得积极成效。农村信用社改革继续深化,村镇银行达到5家,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正式启动。北京银行、广发银行等金融机构相继落户湖南。

(八)改善民生和社会建设成效显著。全年各级财政用于教育、社保、就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民生领域的支出增长22.3%,达1212.9亿元,为民办实事34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全面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帮扶困难群体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32万人;城镇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大学应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基本稳定,对就业困难的大学应届毕业生通过公益性岗位实施托底援助;5600户渔民上岸定居实现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10万人,实现劳务收入960亿元。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稳步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顺利实施,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加快推进,参保参合人数达6415万人,覆盖率94%。城乡低保、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优抚对象、灾民等人员的生活扶助及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临时生活困难救助制度全面建立。廉租房建设力度加大,保障户数累计达到28.55万户。恢复重建灾民住房3.98万户,帮助2.33万户农村贫困居民实施危房改造。扶贫帮困,重点帮助特困群体解困,大力实施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定点帮扶。民生水务建设加强,解决316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教育强省迈出坚实步伐,农村合格学校建设全面推进,职业教育培训机制不断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进一步完善;文化强省建设步伐加快,成功打造一批文化艺术精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95%,建成730个乡镇文化站和4100个农家书屋;邮政普遍服务积极推进;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疾病防控取得明显成效;低生育水平进一步巩固,出生人口素质提高;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强。民族、宗教、侨联、对台、引智、参事、文史、档案、保密、统计、移民、气象、测绘、地震、人防、老龄、残疾人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九)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绩。“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以及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等创建活动积极开展。和谐社区建设大力推进。成功举办一系列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湖南和平解放60周年等纪念活动以及群众性重大文艺活动。深入学习和宣传先进典型活动广泛开展。成功举办首届“三湘读书月”活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加强,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取得积极成果,出版物市场进一步净化。在十一届全运会上取得18块金牌的优异成绩。

(十)依法行政取得明显进步。自觉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认真执行其决议、决定;积极支持政协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主动接受民主监督。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198件、政协委员提案826件,办复率100%。密切联系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认真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进一步健全,行政决策听证会制度积极推行,法律援助网络不断健全。第七次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全面完成,农村社区建设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深入推进。应急处置机制进一步完善,省应急救援总队完成组建。坚持突出抓信息、抓预警、抓苗头、抓薄弱环节,不断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始终保持对各种违法犯罪的严打整治高压态势,社会治安秩序总体保持平稳。安全生产执法、隐患治理和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总体形势保持稳定。深入推进廉政建设,严厉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案件。实施《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成效明显,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继续推进,下放审批权限74项;精减和取消省本级年检年审项目32项,精简41%。规范性文件管理更加严格,清理规范性文件7.7万件,废止1.1万件,宣布失效2.5万件,行政效能和政务公开、政务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行政执法和审计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制定出台规范行政裁量权办法,政府绩效评估逐步开展。

国防动员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建设质量整体提升。全民国防教育不断深化,“双拥”工作取得新成效,军政军民团结不断巩固。驻湘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预备役部队和民兵积极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世界经济陷入深度衰退,我们面对的局面极其严峻,面临的形势极其困难,取得的成绩极其不易。在应对金融危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坚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湖南实际,坚决而又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实施“一化三基”战略,着力为长远发展蓄能量、打基础,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瓶颈;坚持政府和市场作用有机结合,既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又有效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坚持把握湖南发展所处的阶段性特征,注重谋划关系全局的重大产业、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坚持凝聚强大合力,在中共湖南省委的领导下,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省军区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全省各级各部门、中央驻湘单位和广大干部群众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形成了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在此,我谨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广大工人、农民、干部和知识分子,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湘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指战员、政法干警,向中央驻湘单位,向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和台湾同胞以及海外侨胞、国际友人,向国家各部委、兄弟省市区,向广大企业家及海内外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民间投资不活跃,居民消费后劲不足,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强;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大,环境保护任务繁重,发展方式有待进一步转变;财税减收增支因素增多,收支矛盾和压力加大;进出口下滑、外需萎缩;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安全生产基础还比较薄弱;有的公务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较为突出;政府职能需要进一步转变,行政效能需要进一步提高,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加大解决力度,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推进“一化三基”战略,统筹推进经济强省、文化强省、教育强省建设,特别是要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着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改善民生和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着力转变政府职能和推进依法行政,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总体要求是:转方式、调结构、抓改革、强基础、惠民生。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12%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以上;外贸进出口稳定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分别增长8%、7%;新增城镇就业6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3千分之以内;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必须坚持把握全省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大力转变发展方式;必须坚持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坚持速度、质量和效益相统一,真正把发展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进效益的基础上;必须坚持扩大有效投资,推进消费结构升级,促进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必须坚持不断改善民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二、2010年面临的形势和主要目标任务。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之年,面临的形势仍然极其复杂。从总体上看,今年的经济发展环境要好于去年,全球主要经济体已经出现好转迹象,世界经济有望恢复性增长。但各国经济政策调整步伐不一,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有所发展,全面复苏将是缓慢复杂的过程,我们有可能遇到外部市场难以预料的冲击,而且,国内经济回暖向好的基础还不巩固。国际金融危机昭示,世界经济增长模式调整势在必行,全球经济发展已进入创新密集和产业结构调整时代,这场经济结构调整的考验,必将对我省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与此同时,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国家仍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进一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政策,这是我们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坚强支撑;全省人民心更齐、气更顺、劲更足,昂扬向上、充满信心,这是我们谋取新发展、创造新业绩的巨大动力;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力强的基础设施、基础产业项目正极大改善我省的发展条件,这是我们实现经济腾飞、加快富民强省的坚实基础。我们一定要面对新的形势、在更高的起点上谋划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

合理引导投资,优化投资结构。坚持扩大有效投资,今年完成投资9400亿元左右。坚持政府预算内基建投资重点向“三农”、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社保、保障性住房、节能环保、自主创新、技术改造等领域和欠发达地区倾斜,重点加强薄弱环节建设,资金安排主要用于项目续建和扫尾,力争尽早建成并发挥效益。坚持多渠道拓展资金来源,完善和落实鼓励民间投资的相关政策,着力扩大民间投资;进一步加强银企合作,保证重点项目建设需要;规范发展各类资本市场,积极扩大直接融资。产业发展,突出抓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推进一批优势工业园区、骨干企业技改和高新技术产业重大项目建设。重点推进中联重科生产线扩建、三一集团平地机及配套园、广汽菲亚特轿车、比亚迪汽车城、北汽现代、华菱汽车板及电工钢、湖南中烟公司技改、岳阳炼化一体化等优势产业项目,中电软件、湘投金天钛业高性能钛板带、科霸动力电池组等新兴产业项目建设。基础设施,突出抓好交通、能源、水利、城建和信息设施建设。交通:重点加快38条续建高速公路建设,确保长株、衡邵、潭衡西等建成通车,新开工益娄衡等高速公路;加快衡茶吉、湘桂复线、杭长客运、石长复线等铁路项目建设,新开工长昆客运、黔张常、怀邵衡、荆岳等铁路;加快国省干线改造;抓紧包茂高速龙山至吉首段项目前期工作。能源:继续加强电网建设改造,争取试点建设智能电网,重点抓好华能岳阳三期、宝庆、株洲煤电一体化等电厂建设,加快建设益阳桃花江核电、南山风电等新能源项目,建成铜湾等5个大中型水电站。城建:重点加强各市州城市主干道及快速环道建设,完善城市公共设施配套。信息:重点实施超级计算中心、数字电视平移及通信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应用工程。农林水利:重点抓好油茶产业基地、洞庭湖综合治理、涔天河水库扩建、259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四水”流域沿岸城市和35个山丘区市县城市防洪堤建设。加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建设;继续抓好退耕还林。民生工程,以教育、卫生、文化、安居、安全为重点,推进公共和基层医疗卫生预防体系、广电村村通、安全饮水工程等项目建设;加大普通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投入。完善重大项目推进协调机制,确保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超前谋划、储备、开发一批带动作用强、辐射范围大、发展后劲足的重大项目。坚决控制产能过剩行业投资,从严控制楼堂馆所建设。切实加强对政府投资尤其是中央投资项目的稽查,防止出现劳民伤财的“半拉子”工程、豆腐渣工程和不切实际的政绩工程,确保资金安全。

着力扩大市场需求,促进消费持续增长。突出提高消费能力,优化消费结构,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认真落实收入分配的各项改革措施和政策,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力争城乡居民收入增幅与人均生产总值增幅基本同步;扎实做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落实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适当调高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及抚恤标准,加大救济解困力度,让低收入家庭实实在在得到好处;倡导健康的消费文化,引导消费观念更新,扩大消费信贷。积极开拓农村消费市场。进一步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继续实施家电、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增加农机购置补贴,扩大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试点品种和范围;加强农村商品市场和售后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和“双百”市场工程,加强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发展农村邮政物流,重点发展直营连锁农家店和配送中心。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稳定和扩大住房消费,加大对城市棚户区、工矿棚户区、煤矿棚户区以及国有林场和农村危房改造的支持力度,增加中低价位和限价商品房供应。不断优化消费环境。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监管,强化消费维权,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市场欺诈、欺行霸市行为,抓好涉农、涉企、能源、交通、教育、医药等领域价格收费的监督检查,全面清理涉及居民生活的各种垄断性经营服务收费,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不断培育消费热点。合理引导和促进汽车消费,大力发展汽车销售、租赁、维修、装饰美容等连锁服务;打造湘菜千亿工程,扩大和提升餐饮消费;积极发展网络、动漫、会展等新型文化消费;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广成熟电子商务运作模式,培育一批网上零售企业;广泛推动中国移动电子商务,支持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发展多种形式的电子商务。发展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实施旅游精品战略,推进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复合型转变,旅游产业向规模与质量并重转变,旅游品牌向国际旅游目的地转变;支持张家界建设世界旅游精品和邵阳崀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加强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和旅游产业一体化建设,大力开发城郊乡村休闲旅游。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认真落实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着力做大做强现代物流、金融、信息、科技、商务、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推进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重点抓好长株潭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完善产业园区、产业集群、骨干企业生产配套服务体系和重大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物联网,全面推进现代区域物流中心建设,加快改造和提升商贸流通业,支持发展大型商贸流通集团,完善网点布局和业态结构,提升服务功能。依托城市规划布局和产业园区,以长株潭城市群为核心、“3+5”城市群为辐射区,重点培育湖南创意产业园、长沙软件园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增强集聚效应,促进现代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大力发展市政公用、社会保障、娱乐休闲等面向群众生活的服务业,大力推进社区就业、社区卫生、计划生育、养老托幼、家政服务等服务体系建设。

四、突出转变发展方式。

加快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抓住国际和沿海产业加速转移、资源重新配置的机遇,加大“9+3”产业调整和振兴方案实施力度,促进优势资本、战略资源、生产要素进一步向优势产业集中,推动结构调整,尽快建成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快采用先进适用技术、设备、工艺和高新技术,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换代,重点支持机械、有色、石化、食品等千亿产业提高精深加工水平和产品附加值,推动工程机械、精品钢材、有色金属材料以及冶金、建材、纺织等产品产业上规模、强品牌、增效益。积极推动产业整合,支持华菱集团、五矿有色、中联重科、三一重工、湖南中烟、湖南烟草等优势企业以资本、技术、资源为纽带,加快兼并重组,迅速做大做强主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大矿产资源勘探力度,增强资源支撑能力。严控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盲目扩张,继续抓好水泥、造纸等行业落后产能淘汰工作。

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瞄准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前沿,选择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中的关键产业作为主攻方向,使之尽快成为全省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坚持立足产业基础和科技支撑,大力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重点发展核能、再生能源,提升太阳能光伏产业、风电等能源设备制造水平,形成从原材料、零部件到整机的完整产业链,形成装备与材料配套的产业集群。扶持碳碳复合材料等新材料加快发展,尽快做大做强产业。积极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发展,着力培育现代中药、创新药物、生物医学工程,集中力量扶持生物医药重点产业化项目及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信息技术产业,积极支持企业加大信息技术应用力度,加快发展网络经济,培育发展软件、消费类整机、新型显示器件和数字动漫等信息产业,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电子商务产业集群。提高电动汽车等产品研发和生产能力。加大环保产业支持力度,积极发展环保装备制造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洁净产品制造业和环境服务业,扶持发展一批环保骨干企业。大力发展核能、航空航天、爆破器材、精细化工、船舶等军民两用优势产业,着力培育长沙航空工业园、株洲航空产业园、益阳轻型特种装备产业园等10大军民融合产业基地。

坚持以园区为平台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原则,突出抓好长株潭“3+5”城市群国家综合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园区建设,积极支持长沙高新区向全国高新区十强迈进,发展提升长沙经开区、浏阳生物园、株洲高新区、湘潭高新区,支持岳阳城陵矶临港产业新区、永州蓝宁道加工贸易走廊建设。依托园区大力推进产业集聚、项目集群,培育发展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效应大、抗风险能力强的骨干项目,着力打造在全国有影响的重大产业集聚基地。重点支持长沙工程机械打造成千亿产业集群,支持岳阳石油化工,长沙电子信息及新材料,娄底薄板、硅钢、汽车板,株洲电力机车、轨道车辆,湘潭宽厚板,中电48所太阳能和湘潭电机风力发电,衡阳特变电等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支持湘潭九华台湾工业园建设成为国家级台商投资区。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园区,在项目审批、用地安排、产业扶持等方面实行差异化政策,重点扶持园区内能带动形成产业集聚的龙头企业,扶持能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的配套项目。

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坚持抓住最有潜力的产业,选择具有一定优势和基础的关键领域,突出核心技术原始创新,集中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着力突破一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产品。坚持依托高校和重点科研院所,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重点构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国家实验室。支持组建国家轨道电力牵引等工程实验室,提升技术引领能力,建设国内一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轨道交通装备基地。积极搭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或物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平台,着力强化企业的自主创新地位,推动形成以优势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紧密协作的产学研体系,构建产业技术合作及创新联盟。支持长沙市开展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进一步提高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促进科研投入重点向企业倾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产学研专项和重点科技项目。从财税、金融、政府采购等方面,完善支持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大力培育技术市场、风险投资等科技中介机构,不断改善科技创新的支撑条件。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加快培养和引进一大批高技能创新人才、创新团队和知识型企业家队伍,使湖南真正成为人才辈出、人才聚集、人才创业之地。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全面完成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现设市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加快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60座。加快推进节能项目建设,切实抓好燃煤锅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建筑节能等重点节能工程,推进224个工业污染减排项目的实施。深入开展“百家企业节能行动”,积极促进建筑、交通、商业、民用等领域的节能推广,引导使用太阳能等高效节能技术和产品。进一步抓好6家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和省内17家企业、7个园区循环经济试点,推进矿产资源、固体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以及再生资源、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推进煤矿瓦斯的综合治理和利用,严格水资源管理,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建立完善推进节能减排的价格及补偿机制,对居民用电、用水实行阶梯价格,适当提高排污费、污水和垃圾处理费征收标准,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试点。探索完善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措施,推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鼓励使用环保产品。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农业科技进步为支撑,加快构筑现代、高效、绿色、生态、安全的农业产业体系。完善现代农业区域布局,深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都市农业和外向型农业,集中发展优势短缺农产品,提升大宗农产品生产能力。加大传统农业的改造提升,实施优质种苗、农产品加工主导以及品牌提升、质量安全等计划,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升级,提高农产品良种覆盖率、加工转化率和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加快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步伐。大力发展现代养殖业,提高标准化养殖水平,确保生猪产业平稳发展,推动草食动物、名优水产健康发展,加快发展环洞庭湖生态渔业经济。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建设现代农业中的主力军作用,培育壮大唐人神、熙可、省茶业公司等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扶持发展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改善以水利为重点的现代农业基础设施条件,突出抓好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和骨干山塘清淤扩容。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服务业,重点扶持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五、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继续落实加强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加快实施“沃土工程”,加大对基本农田尤其是中低产田的改造投入,集中抓好环洞庭湖千万亩基本农田整理和涔天河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建设。进一步优化粮食生产结构,大力发展优质稻和超级稻,力争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优质稻占水稻面积60%以上、超级稻面积突破1300万亩。积极推进大型商品粮基地、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丰产工程建设,实施新增46亿斤粮食产能规划,抓好52个新增粮食产能项目县的粮食基地建设,使粮食总产稳定在600亿斤左右。认真落实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坚决执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粮食补贴机制。培育发展大型粮食流通企业,鼓励种粮大户和粮食加工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建立主要农产品收储制度。

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重点加强农村水、电、路、气、通信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改造和维护管理,今年建成农村公路1.4万公里。继续抓好农村小水电建设和农村电网改造,积极推广沼气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深入开展农村生态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大力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开展农村危房改造试点,积极实施“农村安居工程”。全面完成3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建设任务。继续抓好新农村办点示范。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抓好现代农业示范县和城乡一体化示范县建设。

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以确保农民增收为主线,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有效整合各项涉农资金,建立稳定的财政支农投入增长机制,切实加大“三农”投入。加大农民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组织培训农民工50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0万人。进一步优化返乡农民工创业环境,鼓励和引导积累一定资金、技能的返乡农民工自主创办各种实体,实现由劳务向创业转型。实施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并逐步扩大范围,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切实保障农民各项合法权益。

六、推进试验区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

加快长株潭试验区改革建设步伐。围绕增强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增长极的辐射带动力,坚持先行先试培育改革创新优势,力争在构建“两型社会”体制机制框架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突出体制机制建设,全面推进各项综合配套改革,以节水节地节能节材等为重点,创新资源节约机制;以整治环境污染为重点,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以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为重点,创新土地管理体制;以建立公共财政均等化转移支付为重点,探索完善财税体制;以打造区域金融中心为目标,创新投融资机制;以探索城市群管理新模式为重点,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以有效整合各方面资源为目标,加强“两型社会”建设的国际国内合作。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完善长株潭现代交通网络,加快“七纵七横”城际主干道、“3+5”城市群城际轨道以及铁路、港口站场建设,加快黄花机场的提升改造,加快航道疏浚,推进长沙湘江综合枢纽等“五港一枢纽”建设;率先推进电信网、互联网和广电网三网融合;大力实施湘江综合治理,确保全面完成世行贷款项目湘江防洪景观道路建设任务,重点实施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流域截污治污、城市洁净和生态建设工程。加快构建“两型”产业体系,在工程机械、电动汽车、轨道工程、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节能环保等方面,集中实施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着力推进高新技术基地建设,重点建设梅溪湖高科技园区、岳麓山大学城等产业功能区,积极搭建“两型”专业化公共技术研发和推广服务平台,推动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设备、软件等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发展,使试验区成为高新技术的集聚地、孵化地。大力培育现代物流、文化创意、金融保险、信息咨询和会展等服务业,重点规划建设长沙空港、株洲石峰、湘潭九华、岳阳城陵矶等一批省级物流园区。着力打造以长株潭为核心的区域消费中心。高起点推进示范区建设,大胆创新、大胆突破。

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积极推动城市群的培育和发展,着力拓展长株潭试验区的空间和外延,突出支持一批发展潜力大、区位条件优越的县级市发展成为中等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不断完善以“3+5”城市群为核心、其他市州中心城市为重点、县城和中心镇为依托,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城市发展格局。坚持把着力点放在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县城扩容提质和边界中心城镇上,科学整体规划全省县城、小城镇,创新城市发展思路,提高城镇土地集约利用以及基础设施、商住区、产业区建设水平,完善城市管理,加强城市公共服务。积极探索以bt、bot方式推进城市建设。着眼增加城乡就业、带动区域发展,因地制宜发展城市产业,形成资源集约利用、发展优势互补、带动效应明显的城市产业格局。完善落实促进农民工在城镇落户的政策措施,统筹引导农业人口到城镇就业和定居,鼓励有稳定职业和收入的农民工及其子女转为城镇户口,纳入城镇社会公共服务体系。

着力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加强规划和引导,形成各具特色、分工明确、联系紧密、互补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强力推进城陵矶临港产业新区建设,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打造与长三角联系、深化与东部沿海省市合作、加强与中原腹地经贸交流的重要基地。推进湘西地区大开发与开拓西部大市场紧密结合,继续把湘西自治州作为全省扶贫攻坚主战场,抓好第二轮省级规划产业项目扫尾,启动规划第三轮湘西大开发产业项目建设。继续实施退耕还林专项规划,加大扶贫开发和以工代赈力度,加快建设怀化等面向西部的区域商贸物流中心。着力推进衡阳、郴州和永州等湘南三市的开放开发,支持创新开放合作模式,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与粤港澳经济的融合。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扶持政策,支持贫困地区解决融资难等问题,促进老、少、边、穷、库区加快发展。

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坚持把县域经济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着力点,大力推进体制创新,继续简政放权,加快建立以服务“三农”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县域经济发展机制。坚持培育和突出特色,选择适合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和项目,走“专、精、特、新”的路子,大力发展品牌经济,培育县域特色支柱产业。坚持产业集聚发展,大力发展和提升园区经济,打造县域产业板块,形成一批区域经济次中心。

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入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推进新一轮省属国有资本布局调整,促进国有资本向优势行业和领域集中,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机制,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改善以重大事项管理为主的宏观管理,扩大董事会建设试点范围。探索建立股权期权激励机制。完善国有企业内部管控体系,开展全面预算和全面风险管理试点,强化业绩考核和债务风险监控,完善总会计师职责和外派监事职能,提升管理水平。建立健全总法律顾问制度。逐步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和国有资产处置监督体系。

深化财税金融和投融资体制等各项改革。财税方面,着力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推进财政省直管县改革,扩大县市自主权,强化县市在资金分配、使用、监管等方面的职责,增强县域发展活力。深化部门预算、国库管理和政府采购改革。健全公共财政监督体系,加强税收征管和非税收入管理。完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推进政法经费保障机制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推进大用户直购电试点。投资方面,规范政府投资决策程序,大力推行投资评审和绩效评价,完善项目审核备案制。推行政府预算内投资项目公示制、专家评议制和代建制。金融方面,加快“四行一社”改革重组区域性商业银行,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推进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积极搭建长株潭系统性融资平台,争取尽快设立长株潭场外交易市场(otc);培育上市后备资源,支持企业进入主板、创业板上市融资;加强稻谷、油菜籽和棉花期货交割库建设,积极争取设立钢铁、铅锌期货交割库;鼓励发展各类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构建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推进保险改革创新,积极开展科技创新保险试点;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优化金融发展环境。农业方面,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促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发展农村贷款担保机构;继续开展水稻、棉花、森林等政策性保险试点;基本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发证任务,扩大国有林场改革试点。

凡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文禁止的领域,都要允许民间资本进入,积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制改造,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领域,从招投标、政府采购等方面保障非公企业的平等参与权,切实保护民间资本的合法权益。坚决清理和禁止一切不合理收费和政策,促使非公企业平等获得发展所需的各类生产要素和资源。深入实施“一法一办法”,进一步完善财税、信贷、技改等政策,健全信用担保体系,扩大中小企业基金规模,加大信贷倾斜力度,探索建立中小企业直接债券融资体系,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支持中小企业加快技术改造,促进转型升级。进一步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完善公共服务平台,重点扶持小企业和微型企业加快发展。继续实施“百千万”工程,支持一批有实力、有规模、有前景和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大力鼓励全民创业,继续抓好30个创业示范基地建设,支持一切有创业愿望和能力的人士自主创业、兴办企业。

着力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坚持开拓国际市场与扩大国内市场并举、“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对外贸易稳步回升。用好国家调整出口退税、出口信用保险和贸易融资等政策,重点优化进出口结构,稳定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鼓励创新出口方式,扩大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国际竞争力强的产品和服务出口,支持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烟花爆竹、陶瓷等产品出口。鼓励进口先进技术装备。发挥长沙金霞保税物流园、郴州出口加工贸易区的平台作用,大力发展保税物流。建立国际电子商务平台、海外营销服务体系和贸易保障预警机制。提升引资质量和水平。把招商引资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结合起来,更加注重引进先进生产要素。加强外资投向引导,进一步扩大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利用外资的规模。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突出抓好重点承接地和重点承接县、试点县、示范园区建设。以湘南三市为重点,完善规划配套,打造以制造业为主的加工贸易承接基地,促进加工贸易向高端环节集群、集约发展。充分发挥供港澳农产品检验基地和国际物流园的平台作用。大力推进服务业开放,积极承接和发展服务外包,引进国际服务业大公司和知名品牌,加快把长株潭打造成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群。坚持靠大联强,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强与世界500强企业、港澳台大企业、央企和大型民营企业对接合作,重点引进一批高端制造、战略研发环节的项目。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吸引更多跨国公司在湘设立区域性、功能性总部。充分发挥湘商和湖南异地商会以及中介组织在招商引资中的作用。优化贸易投资环境。着力解决土地、融资、能源等瓶颈制约,改善物流、交通和口岸大通关条件,健全海关、检验检疫、电子口岸、电子商务、投资促进等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不断深化区域经济合作。积极培育区域合作新的增长点,积极参与泛珠三角及中西部地区经济技术合作。以上海世博会为契机,加强与长三角区域的合作交流。办好沪洽周、欧洽周、台湾湖南周等重大活动,推动国际经贸、科技和文化交流。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骨干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投资境外能源、资源开发,设立营运基地,扩大境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推进国际交流合作。积极拓展援外项目。加快培育本土跨国公司和国际品牌。加强对外投资法律服务和风险防范。

八、加强民主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深入推进依法治省。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依法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自觉接受监督。积极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认真办理人大代表的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的提案。认真落实邀请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参加重要内外事活动和对口联系制度,主动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加强工青妇等群团工作,做好民族、宗教、侨务工作,促进民族关系、宗教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发展。加强参事参政咨询工作,发挥院士专家等咨询研究机构和社会听证、网络民意在决策中的作用。按照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原则,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公示制、过错责任追究制、执法督察制和依法行政考核机制。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发展基层民主。扩大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厂务公开的范围和内容,保障人民享有更多的知情权。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严格落实维护稳定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大问责力度,切实落实维护稳定第一责任。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依法及时妥善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加强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和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提高综合应急处置能力。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改进和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加强社会闲散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管理,加强社会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宗教组织管理。深入推进平安创建活动,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切实强化安全监管,严格落实主体责任,突出抓好矿山、建筑施工、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和消防等重点领域的安全整治,推进道路、消防安全管理社会化,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牢固树立国家安全意识,坚决开展反分裂、反恐怖、反渗透、反颠覆斗争,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利益。

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加强“诚信湖南”、“诚信社会”、“诚信政府”建设,增强全社会诚实守信意识。突出思想教育内涵,着眼增强公民、企业、各种组织的社会责任,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继续开展“五下乡”、“四进社区”、演艺惠民和高雅艺术鉴赏等活动,大力发展社区、广场、企业、机关、校园、节庆等群众文化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保护古城古寨,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努力建设和谐社区和美好家园。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大力推进学习型湖南建设,提高全民素质。

支持国防现代化建设。积极支持驻湘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建设,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人防工作。认真落实军人军属优待抚恤政策,通过政策安置、自主就业、自主创业等多种途径,切实做好军队转业干部、复员退伍军人、随军家属安置等工作。深入开展“双拥”创建活动,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九、注重改善民生推进社会建设。

坚持不懈为民办实事。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最大责任。今年重点在社会保障、法律援助、扶贫、移民、医疗、饮水、环保等方面继续为民办实事、解难事,健全工作机制,落实保障措施,严格目标考核,强化后续管理,真正让人民群众长期得实惠,共享发展成果。

积极扩大就业。以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为重点,强化就业公共服务,继续加大就业资金投入,实现城乡就业统筹。进一步完善就业援助制度,落实大学生就业扶持政策,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重点帮扶就业困难群体,巩固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成果。坚持以创业培训为重点,完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启动实施“创业扶持计划”,力争今年职业技能培训超过150万人。

切实提高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坚持按照“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的总体原则,加快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制,推进城乡统筹,逐步实现各类保险全覆盖。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提高覆盖面和保障水平,确保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参合率稳定在90%以上;今年财政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120元,切实保障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建立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实施药品网上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抓好36个县市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支持株洲市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以14个试点县(市、区)为重点,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探索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促进新农保制度与现行各项保障政策相衔接。巩固城乡低保应保尽保成果,建立健全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物价涨幅联动机制。加大对特殊贫困群体的扶持力度,努力做好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救灾应急工作,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加强福利公益设施建设。加强重大疾病防控,进一步加强血吸虫病和职业病防治工作。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和产品质量监管。

大力推进教育强省建设。坚持把教育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健全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深入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高等教育质量与创新等专项重点计划。重点建设1000所以上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加快城市义务教育学校扩容改造步伐,提高学前三年教育和高中教育普及程度,扩大职业教育规模,重点办好县级职教中心和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加强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促进高校招生培养与产业发展联动。鼓励支持民办教育事业。加强教师培训,做好中小学特级教师、名师、名校长与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培养。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坚持立德树人,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积极改善农村和贫困地区办学条件,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重视民族教育,努力保障与促进教育公平。大力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加强学校安全教育管理,保障师生安全。

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加强文化发展规划和政策引导,促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同步发展、共同繁荣。积极实施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强化公共文化服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大力推进省博物馆改扩建工程,精心规划和建设省文化艺术中心、省美术馆等一批标志性基础文化设施。加快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项目建设任务。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切实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重点培育现代演艺、数字媒体、手机动漫、手机购物、媒体零售、网络游戏等新兴文化业态,发展壮大现代传媒业、新闻出版业、动漫业、文化娱乐业,着力扶持湖南广电、中南传媒、华强集团等跨行业、跨地区、跨媒体的文化产业集团,打造一批文化产业旗舰企业和知名品牌。

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积极备战广州亚运会,发展壮大体育产业。建立健全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利益导向、群众自治等长效工作机制,有效稳定低生育水平。继续做好统计、老龄、地震、档案、文史、红十字会、残疾人等工作。认真组织和做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

十、创新政府管理提高行政效能。

坚持按照“为民、务实、清廉、高效”的要求,以依法行政为主线,切实加强自身建设,致力建设服务政府、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和廉洁政府。

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市县政府机构改革任务,加快形成权责一致、运转高效、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优化政府机构设置,理顺部门职责,健全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机制,着力解决机构重叠、权责脱节、政出多门等问题。逐一梳理政府行政职能,主要职能突出为市场主体服务和改善发展环境,更多精力、更多资源投入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积极推进政企、政资、政事、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充分发挥行业商会、协会的作用。积极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扩大试点范围,不断增强基层政府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探索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深入实施行政程序规定,依法规范行政裁量权,建立健全依法行政考核机制。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审批流程,精简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加强对行政审批各环节的监管,真正做到审批少、效率高、服务好。深入实施政务公开,完善机制、创新方法、拓展范围,把公开透明原则贯穿于政府决策行政全过程,提高政府公信力。加强行政服务平台建设,健全岗位责任、限时办结、服务承诺等制度,将行政服务中心真正建设成为集信息公开、政务服务、效能监督等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的源头规范,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管理。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充分发挥政府网站的作用,开展网上办公和网上服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政府的组织和管理,提高电子政务应用水平。

大力改进工作作风。各级政府工作人员要不断增强用科学发展观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坚持加强调查研究,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始终坚持求真务实,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各级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少应酬、多学习,少开会、多干事,少办论坛、多办实事,真正形成支持干实事、重用干实事公务员的良好氛围。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着力推进反腐败制度建设,进一步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领域和思路,严厉惩治各种腐败行为。坚持勤俭办事、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大手大脚,真正把有限的资金、资源用到加快发展上,用到民生项目上。

各位代表,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是今年的一项重大任务,事关今后五年湖南发展全局。要广泛凝聚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加强重大课题研究,深入分析“十二五”发展所处的新背景、面临的新情况,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在全球及全国发展大局中科学谋划湖南的发展,提出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和重大战略任务,使规划真正立足湖南实际,反映湖南特色和阶段性发展特征,符合全省人民的愿望。

各位代表!

站在新起点,谋求新发展,实现新突破,是全省人民的共同期待,是我们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中共湖南省委的领导下,坚定信心,奋力拼搏,齐心协力,开拓创新,把富民强省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湖南政府工作报告篇九

一、2008年工作回顾。

2008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共湖南省委的决策部署,团结奋斗,克难攻坚,开拓进取,全面完成了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任务,富民强省迈出坚实步伐。

(一)成功抗击低温雨雪冰冻等罕见自然灾害并克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多重困难。面对年初百年不遇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全省军民众志成城、沉着应对、迅速行动,全力保交通、保电力、保民生,确保了京珠高速公路和京广铁路湖南段在最短时间内恢复通畅,确保了电力主网安全和郴州电网紧急抢修恢复,确保了市场供应和受灾群众安置。灾后迅速展开重建、安排群众生活、恢复生产,努力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这场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斗争,铸造了湖南人民“科学应对、万众一心、顽强拼搏、勇于担当”的抗冰精神。面对百年不遇的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我们感同身受,与灾区人民同舟共济,全力支援抗震救灾。面对第三季度持续能源和电力供应紧张,我们加强协调,全力调煤保电,为确保经济运行逆势向上、平稳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面对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重大决策,研判准、动手早、措施力,积极应对、知难而进,经受住严峻挑战和考验,抢抓住发展机遇。

(二)经济实力跨上新的台阶。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历史性迈上万亿元台阶,达到11000亿元,增长12.8%(预计数)。新型工业化取得新进展,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3500亿元,增长18.4%;50个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占规模工业的60%,继2007年机械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过1000亿元,去年新增食品加工、石化、有色三个过1000亿元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30%,占生产总值比重达10%,光伏产业、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等加速发展,7个手机品牌落户湖南,原创动漫产量保持全国第一。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连续9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粮食总产创历史新高,达到594亿斤,增产12亿斤左右;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增长19%;新农村建设涌现一批村民富、村庄美、村风好的典型,新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50个。新型城市化加速推进,城市化率达42.15%,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开局良好,设市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提高5.7和6.8个百分点。市场消费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4100亿元,增长22%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控制在6%。服务业发展迅速,旅游业总收入增长12.7%。金融支持经济发展力度加大,全年新增贷款1285亿元,增长20.9%;各项存款余额突破万亿元,达到10972亿元,增长19.8%;各级财政安排农业保险补助资金9.42亿元;资本市场融资271.8亿元。发展效益提高,实现财政总收入1308.6亿元,增长1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21元,增长12.4%;农民人均纯收入4512元,增长15.6%,增加608元,创历史最高水平。

(三)发展基础进一步增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80亿元,增长30%。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建设加强,新开工京珠复线岳阳至湘潭、衡阳至临武,二广高速永州至蓝山、安化至邵阳、澧县至常德、常德至安化,包茂高速吉首至怀化、怀化至通道,杭瑞高速岳阳至常德,厦蓉高速、随岳高速湖南段,以及长沙至浏阳、衡阳至南岳(大源渡)、炎陵至睦村、道县至贺州、张家界至花垣、益阳绕城高速、娄底至新化等18条高速公路,常吉、韶山高速建成通车,省会长沙与其他13个市州全部实现高速公路相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2001公里;洞庭湖区国省道主要渡口改渡为桥;新开工湘桂复线改造、衡茶吉铁路等6个铁路项目;长沙、张家界机场改扩建顺利进行;岳阳1000万吨炼化一体化、湘钢5米宽厚板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新增电力装机容量231万千瓦,桃花江核电站核准开展前期施工;改造县乡公路及乡镇到村水泥(沥青)路2.38万公里,解决169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新建农村沼气池15.87万口,完成1200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环境保护取得进展,补植补造冰灾毁损林地500万亩,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250.5万亩;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地质找矿取得一批重要成果,国土资源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增强。

(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实质性推进。完成城市群试验区顶层设计,总体改革方案和规划于去年底获国务院批复实施。试点示范工作稳步推进,积极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债券融资、排污权交易、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等试点;大河西、云龙、昭山、天易、滨湖五大示范区全面启动。基础设施共建取得突破,芙蓉大道长潭段、红易大道顺利开工;长株潭通信一体化取得重大进展,三市实现通信同费。环境同治有力推进,启动实施湘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纳入整治项目1377家(个),湘江风光带建设深入推进。产业支撑能力增强,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为国家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

(五)改革开放继续深化。省属国有企业改革完成阶段性目标,已与61家央企实施对接合作项目166个;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占全省生产总值的56%左右;农村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范围扩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铺开;要素市场、投资、财税以及行政体制、人事制度等改革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取得重大突破,岳阳城陵矶、长沙机场获批成为对台直航港口和直航航点,新增长沙至大阪境外航线和至台北地区航线;长沙金霞保税物流中心正式运行;进出口总额达到125亿美元,增长29%;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0.05亿美元、增长22.5%,利用内资1230亿元、增长16.8%。承接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加工贸易额增长38%;服务外包执行额1.18亿美元,增长3.8倍。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新批境外投资企业61家;部分优势企业开始成为本土成长的跨国公司,中联重科成功收购意大利cifa公司,成为世界最大的混凝土工程机械制造供应商;华菱与安赛乐·米塔尔开展战略合作,引进电工钢、汽车板、不锈钢三项世界先进技术;湘潭电机与美国铁姆肯公司合作制造风力发电机主轴承;南车时代收购加拿大dynexpower公司,成为亚洲最大的高功率半导体制造基地;成功举办“沪洽周”、“深洽周”、湘商大会、湘台经贸合作等重大招商引资活动。

(六)社会建设加快推进。为民办实事29项目标全面完成。就业和再就业扩大,新增城镇就业76.06万人,县以上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4910户,援助农村贫困家庭转移就业15.53万户;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08万人,实现劳务收入950亿元。人才强省、质量兴湘成效显著。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共取得各类科技成果990项,获国家级科技奖励19项。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免费义务教育覆盖城乡,农村教育经费保障水平提高,全年落实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经费39亿元;农村合格学校建设全面启动,高等教育质量与创新能力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加强。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639万多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4501万多人,完成409个乡镇卫生院建设;城乡救助体系建设加快,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295万人次,帮助倒房灾民重建住房25.3万间,城乡低保应保尽保,新建及改扩建272所乡镇敬老院;住房保障加强,建成和筹集440.7万平方米廉租住房,2.6万户农村安居房建设项目竣工。加强对农资、教育、医疗等重点民生价格的监管,规范涉农价费秩序。食品、药品等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加大。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得到新发展,体育健儿勇夺3枚北京奥运会金牌,2枚残奥会金牌。人口与计生工作加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4‰以内。民族、宗教、对台、工商、质检、外事、侨务、贸促、引智、参事、文史、档案、保密、审计、统计、气象、测绘、地震、人防、老龄、残疾人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七)优化政务环境迈出新的步伐。大力削减行政审批,取消64项行政性收费和工商“两费”;取消行政审批项目215项,精简23%。积极推行投资项目审批代理制试点。认真清理规范性文件,废止和宣布失效的规范性文件占省政府规范性文件总数的24%。电子政务建设加快,首开国内第一家省政府英文门户网站,改版提升中文门户网站,网上政务信息发布力度加大,网上办公和无纸化办公积极推行。

(八)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认真贯彻执行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主动接受省政协和各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注重加强行政监督、审计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依法行政取得重要进展,在全国率先出台并实施《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159件、政协委员提案805件,办复率100%。全面完成第七次村委换届选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步发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积极推进,违纪违法案件受到严肃查处。安全生产形势基本稳定。全面加强社会管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不断增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社会大局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全民国防教育不断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取得新成效。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预备役部队和民兵积极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在抗冰救灾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积极推进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军政、军民关系更加密切。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历程令人难忘,经验弥足珍贵。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坚持科学发展,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扭住发展不放松,努力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水平。二是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新体制机制,努力开创新的发展局面。三是坚持“一化三基”,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抓手,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突出抓投资和重大项目不动摇,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四是坚持改善民生,使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五是坚持凝聚人心,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氛围,形成推动发展的整体合力。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与经验来之不易。这是全省人民团结拼搏的结果,是全国人民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广大工人、农民、干部和知识分子,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湘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指战员、政法干警,向中央驻湘单位,向热心支持湖南改革发展的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和台湾同胞以及海外侨胞、国际友人,向大力支持我省抗冰救灾的国家各部委、兄弟省市区、广大企业以及海内外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我们要清醒认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综合竞争实力还不强,经济结构调整还不快,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农业抗灾避灾机制不健全,农民持续增收困难增大;经济增长放缓、农民工返乡、新增就业人数增加,就业形势较为严峻;财政刚性支出增加,政策性减收和大幅取消行政性收费,财政收支平衡的困难加剧;政府职能需要加快转变,行政效能需要进一步提高,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人民群众和企业对发展环境反映强烈;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特别是尾矿库治理任务重、难度大;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尚需进一步理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任务相当繁重。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9年面临的形势和发展目标。

2009年,是面临严峻挑战的一年,也是蕴含重大机遇的一年。我们要深刻认识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必须看到,国内外的严峻形势对我省的冲击和影响越来越大,我们保增长、保就业、保稳定的任务和压力越来越大。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极不寻常,金融市场动荡将加速在全球范围扩散,欧美发达国家经济衰退已成定局,国际通货紧缩压力将继续加大,世界经济存在前所未有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和突发性风险,何时见底尚难预料;我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经济运行将面临更加困难的局面;世界金融经济危机的不利影响正从沿海向内地加深扩散,对我省商品市场开拓和部分产业、部分企业的发展已造成较大冲击。忧则兴,预则立。我们一定要正确研判形势,积极应对挑战,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统一到省委的决策上来,深刻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仍在深入发展,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仍在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一定要增强必胜信心,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一定能够群策群力,战胜困难。我们一定要看到实现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利于我省把握新的发展机遇,实现平稳较快增长;我省正处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作加强,有利于在应对危机和困难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危机意识、忧患意识,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措施准备得更周密一些,趋利避害、因势利导,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调动全省上下谋发展、促发展的积极性,心无旁骛地推进我省改革发展稳定和现代化建设。

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一化三基”战略,坚持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坚持优化结构和自主创新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动力,坚持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坚持依法行政,大力推进富民强省。主要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12%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以上;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2%以上,外贸进出口增长1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分别增长7%和6%;新增城镇就业5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8%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5%;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减少2%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8‰以内。

完成上述目标任务,必须针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坚持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强基础,着力破解发展难题,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把保增长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抢抓发展机遇,拓展发展空间,千方百计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排忧解难,尽快出台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环境,提供财税、融资、用电、用地、绿色通道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和优质服务,努力实现全省人民加快发展的迫切愿望。把扩内需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有效扩大投资,积极扩大消费,形成主要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把调结构作为保增长扩内需的主攻方向,坚持好中求快、又好又快,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实现更长时间、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把促就业作为改善民生的主要着力点,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发展战略,千方百计创造就业机会,积极扶持创业,完善就业服务,尽最大努力帮助城镇新增劳动力、大学毕业生、返乡农民工、下岗工人就业,不断扩大就业规模。把强基础作为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三基”的带动、支撑和保障作用,引导生产要素投向改善发展条件、增强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发展质量的领域。

三、努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持把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今年工作的重点和主要任务,积极扩大内需,大力推进“一化三基”,着力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结构,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一)不断扩大投资促进消费。

千方百计扩大投资。积极用好、用足、用活国家扩大投资的政策,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一是着力推进重点领域项目建设。进一步调整优化投资结构,集中抓好改善民生、基础设施、生态环境、自主创新和产业发展、灾后重建等方面的项目建设。改善民生,着力提高民生质量,力争完成投资235亿元。增加农村安全饮水、农村沼气、通乡通村公路、农村电网工程、扶贫开发等投入,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等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设施、广播电视、电话村村通和社会福利工程等项目建设。基础设施,着力提高承载能力,力争完成投资1480亿元。继续以交通为重点,构建内外通畅的现代立体交通运输网络。高速公路:重点建设邵永、衡邵、潭衡、永蓝、厦蓉高速湖南段、安邵、长浏、吉怀、常安、娄新、京珠复线及益宁城际干道等项目,争取今年再开工建设凤凰至大兴、醴陵至攸县等14条、1012公里高速公路;航道港口:加快推进益阳至芦林潭航运工程、城陵矶新港、霞凝港等项目建设;铁路:加大武广客运、湘桂复线、衡茶吉建设力度,完成焦柳铁路张家界段电气化改造,争取杭长、长昆客运、石长复线、娄邵、荆岳等5条铁路开工建设;空港:集中抓好长沙、张家界国际机场建设,扩建和提升常德、芷江支线机场,加快衡阳机场前期工作;能源:力争建成涟源电厂和金竹山电厂扩建工程,加快桃花江核电厂及风电等新型能源建设,加大电网改造完善力度;水利设施:尽快启动涔天河水库工程,突出抓好375座大中型及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通信设施:加快推进十大信息工程和移动电子商务示范省、移动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构建数字湖南。生态环境,着力增进生态优势,力争完成投资200亿元。加快推进生活和工业污水处理,重点抓好洞庭湖区综合治理以及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试点工程,加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重要湿地恢复保护工程建设。自主创新和产业发展,着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力争完成投资2300亿元。重点推进岳阳1000万吨炼化一体化、中联重科泉塘工业园、湘电重装、大型电动轮自卸车产业化、湘钢技改、中钢衡阳重机、三一集团娄底铸造基地、建滔化工、薄膜晶体管新型平板显示器件以及湖南西部中药谷、国家优质粮食工程、油茶丰产林、超级杂交稻等项目建设。灾后重建,着力提高抗灾避灾能力,力争扩大投资规模。重点提高电源点和电网建设标准,建设保电通道;加快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加大对农林业保险的扶持;进一步加强应急能力建设,依托交通干线和生产、能源、粮食基地增设应急系统;加强气象、水文与地质灾害预测预警系统建设。二是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根据国家投资方向和重点,加强衔接,争取国家对我省有更多的投入。探索建立稳定的政府投资增长机制,增加省财政预算内基建投入,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入,争取今年银行发放贷款1300亿元以上。加大企业债券发行和上市融资力度,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运用票据融资、公司债、企业债特别是中小企业集合债等形式,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加大内联引资和利用外资力度,拓宽民间资本投资渠道,培育发展产权市场,力争今年引进外资45亿美元、内资1375亿元。加强资金监管,确保资金安全,提高投资效益。

三是加大项目的开发、储备和管理。抓项目就是抓发展。坚持把项目作为扩大投资的重要载体,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开发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大项目。大力支持核心企业同央企对接项目开发,着力推出一批前景好、成长性强的对接合作项目。运用兼并重组、合资合作、共同投资等方式,与跨国公司、国内大型民营企业,共同开发建设一批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及时跟踪国家政策和产业导向,不断充实和调整重大项目库。加强项目建设,严格责任,严格标准,严格管理,加强对重大项目的跟踪审计,确保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杜绝和严查“豆腐渣”工程。

一是增强城乡居民消费能力。认真落实国家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有关政策,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和城乡低保保障水平;提高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收入,扩大即期消费。倡导现代消费理念,积极发展消费信贷,提高发展型消费特别是精神文化产品在消费中的比重。

二是完善流通网络体系。重点加强大型批发市场、公益性服务消费平台、仓储物流等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社区商业网点,壮大连锁经营,发展新型流通业态;实施“万村千乡工程”、“双百工程”,在重点销区和产区新建或改造一批农产品批发和农贸市场;进一步扩大补贴品种范围,加大“家电下乡”推广力度;完善城市社区便民服务设施,选择一批菜市场进行标准化改造;促进城市耐用品消费升级换代,规范并大力发展旧货市场;支持大型流通企业跨区域兼并重组,支持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加快发展。

三是努力改善消费环境。深入研究当前的市场特点和消费规律,稳定消费预期,增强消费信心。不断改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市政、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促进消费升级。加大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的开发建设,鼓励居民购房,促进房地产业稳定健康发展。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大力促进节假日和会展消费,合理引导发展汽车、文化、保健、互联网等新兴消费。认真落实鼓励赊销等政策,促进信用消费。切实加强价格控和监管,加强以食品药品为主的产品质量监管,推进药品诚信体系、农村药品“两网”和规范化药房建设,健全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严厉打击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四是积极发展服务业。发展提升餐饮、住宿、美容、健身、家电维修等服务业,规范发展家政服务,完善居民生活服务体系。支持引导老字号创新产品和经营模式,提供特色突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大力实施商标战略,积极推介湘菜、湘烟、湘绣、湘酒、湘茶,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竞争力强的品牌。围绕培育壮大旅游支柱产业,整合旅游资源,改善设施条件,加大市场促销,重点发展高端旅游,培育旅游精品,建设一批深受国内外游客喜爱的旅游目的地。大力发展互联网电子商务、移动电子商务,加快3g网络建设,积极发展终端设备制造和运营、信息服务。促进现代物流优势与网络优势相结合,改善物流设施条件,支持物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重点抓好长沙金霞保税物流中心、湘潭九华现代物流基地以及长沙空港、烟草、粮食等现代物流园区建设,积极发展商务、文化、创意设计等服务业,规范发展会计、法律、经纪等中介服务。

(二)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着力增强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抓住当前调整优化结构、推进产业升级的契机,大力推进“两型”产业项目建设,促进优势资源向产业链核心环节、价值链高端环节集聚,促进产业向高端化、高新化、“两型”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一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快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重点扶持中电科技集团48所、南车时代、省电子信息、长城信息等龙头企业,培育太阳能光伏、软件与信息服务、移动通信手机等消费类整机、新型显示器件产业集群;重点扶持生物医药、新材料、动漫、电动汽车、新能源设备、节能环保等产业聚集发展;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管理技术、制造技术的融合,支持钢铁、有色、建材、食品、石化、林纸、陶瓷、烟花等传统产业加大技改,力争完成技改投资1700亿元以上。二是坚持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集中发展一批千亿产业。着力培育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消费品产业,改造提升资源性产业,培育壮大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轨道交通、电工电器等优势产业。今年集中力量抓总量规模过千亿元的产业,重点培育具有过千亿潜质的高成长性产业和产业集群。三是着力推进产业整合,做优做大做强一批骨干企业。重点扶持华菱集团、长岭炼化、巴陵石化、湖南中烟、有色控股、南车集团、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湘煤集团等企业加快发展。鼓励核心企业按照主导产品集约化、一般零部件市场化的模式,以提供工艺、技术、品牌、质量标准等方式,拓展、延伸产业链条。支持中央在湘企业加快发展,增强对地方企业的带动力。加强国防科技工业,促进军民结合型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四是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原则,整合、建设和提升各类园区。加快长沙、株洲国家级高新区和长沙经开区扩区步伐,推进湘潭火炬创新创业园省部共建,抓好国家批准的新材料、生物、航天航空、新能源、机电一体化以及省电子信息产业园等高新产业园区建设,提升衡阳(深圳)工业园、郴州有色工业园和湘潭(台湾)工业园。以园区为平台和载体,积极承接国际及沿海产业转移,着力引进一批“两型”产业项目。

狠抓节能减排。严格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加强对减排项目的跟踪督办和目标考核。认真落实节能减排综合实施方案,提高钢铁、有色、电力、石油加工、化工、建材等6大高耗能行业的能效水平,进一步抓好企业节能行动,抓紧实施184个减排项目。加快重点节能项目建设,深入开展能效水平对标活动。建立完善节能减排标准体系,实施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加强节能减排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推广。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坚决杜绝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益项目,抓好节能减排示范项目。依法大力推进建筑节能、交通节能,引导商业和民用节能。

(三)加快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严守耕地底线,防止耕地抛荒,稳定播种面积,依靠科技提高粮食品质、单产水平和复种指数,扩大双季稻种植。抓紧落实我省新增粮食产能建设规划,继续实施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种三产四丰产工程”,力争优质稻扩大到4000万亩、超级稻扩大到1200万亩,扩大优质杂交玉米、马铃薯等旱杂粮种植,努力确保粮食稳定增产,为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推广保护性耕作,实施新增粮食产能建设规划高标准粮田、巩固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和沃土工程等重大项目,开展环洞庭湖千万亩基本农田整理和涔天河耕地后备资源基地建设。发展粮食和菜籽油期货,提高商品率和转化率。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发展,推进高效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建设。优化农产品结构,突出发展特色产业,稳定发展生猪等养殖业,加快发展油菜、油茶、食用菌、中草药、柑桔、水产、茶叶、竹木、烟草、园艺产业,加强集种植、养殖、加工、生产、休闲于一体的生态农业园区建设。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过50亿、100亿元的加工龙头企业。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农技推广,力争在良种培育、生物技术、疫病防控、精深加工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加强社会化服务,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外来有害生物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和良种繁育体系。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建设优质农产品出口基地,抓好杂交水稻境外推广。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加强洞庭湖和湘、资、沅、澧四水治理,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引导支持农民广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项目建设。发展设施农业、工程农业,提升农机装备水平。继续完善农村电网设施,进一步提升山洪地质灾害防御能力。坚持办点示范、点面结合、成片推进,继续实施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工程,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深入开展农村爱国卫生运动,扩大乡村清洁工程示范建设规模,整村推进田水路林综合整治。深入开展万企联村扶村,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

(四)切实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今年是试验区建设的关键一年。要突出全面实施试验区建设规划、全面启动“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以长株潭试验区建设带动全省“两型社会”建设。

全面实施试验区建设规划。充分发挥长株潭三市在全省的核心增长极作用,全面启动以“两型”为主导的产业支撑工程、综合交通为先导的基础设施工程、湘江治理为重点的生态修复工程、城镇为节点的城乡统筹工程、创新为核心的示范区建设工程,确保取得突破性进展。着力推进区域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市场体系、社会发展等六个一体化进程,加大三市共建项目建设力度,尽快开工建设城际轻轨、长沙地铁和洞株、铜霞、天易、坪塘、九华等一批城际干道项目,推进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建设,启动湘江风光带建设二期工程,统筹建设长株潭组合港和岳阳港,加快长株潭通信并网同号升位等一体化实施进度,积极推进大河西等五个示范区建设。抓紧启动长沙梅溪湖创新科技园建设。

全面启动“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坚持加快改革与促进发展相结合,抓紧制定试验区改革建设行动计划,完善专项改革试验方案,力争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土地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启动实施一批重大改革,配套推进财税、金融、对外开放、统筹城乡和行政管理体制等改革。积极开展“两型社区”、“两型学校”、“两型机关”等创建活动。以试验区综合配套改革带动全省“两型社会”建设。一是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并实行先补后占,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强化执法监管,促进建设用地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深入整顿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加大对重点矿区、重点矿种和超深越界等问题的专项整治力度。推进矿产资源管理制度创新和资源整合,建立健全矿产资源有序、持续、规模开发的长效机制。加强地质工作。加强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统一管理。二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继续开展株冶、智成化工、汨罗循环经济工业园和株洲清水塘、永兴、泰格林纸集团等国家循环经济试点,抓紧启动省内20家企业、7个园区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提高工业废物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水平,重点在钢铁、有色、造纸、纺织、化工、建材等行业推广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三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重点培育和引进环保骨干企业,支持永清、凯天等一批环保企业集团发展壮大,推行环境污染治理的企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运营。四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认真实施湘江流域水污染整治方案,综合治理冶金、采选、化工和畜禽养殖等污染;加快实施全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三年行动计划,完成设市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强化污染源控制,开展污染源普查,加强自动监控建设。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按主体功能区的不同要求,提高环境准入门槛。限制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和资源性产品出口。加强农村污染防治,严控重污染企业和落后产能向农村转移。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继续搞好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巩固退耕还林、退田还湖成果,加强水土流失治理,保护森林、湿地生态系统。抓好长沙、株洲、常德、邵阳、怀化、张家界、湘西生态市(州)创建工作。大力倡导绿色消费模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五是按照建设“两型社会”的要求,在“3+5”区域乃至全省积极探索建立一批省级改革试验区。

(五)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提升中心城市带动区域发展。坚持规划引导、改革推动、产业支撑,推动人口、产业、技术、资金、信息等资源要素向中心城市集聚,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条件,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推进新型城市化步伐,提高中心城市首位度,发挥城市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坚持以长株潭城市群为核心、市州中心城市为重点、县城和中心镇为依托,建设“3十5”城市群,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城市发展格局。依托湘南三市毗邻沿海和岳阳城陵矶港通江达海,联通“珠三角”、“长三角”,加快建立开放型城市产业体系,加快湘南地区的开放开发。着力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加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完善城镇管理体制,加强以城镇规划、建设用地、生态环境等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管理,促进城市实现科学发展。

进一步增强县域经济活力。以创新机制、培植财源为突破口,着力打造一批全国“百强县”、“千强镇”,增强县城及中心镇对农村发展的带动力。坚持立足县域优势资源和产业基础,提升县域工业园区,培育壮大县域支柱产业,加快建设经济强县步伐,增强统筹城乡发展的能力。完善落实发展县域经济的政策措施,创新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加大技术、资本等要素投入,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形成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的机制。继续推进湘西特别是贫困地区开发。加快湘西地区基础设施、产业开发、技能培训、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推进第二轮175个省规划产业项目建设。继续把湘西自治州作为全省扶贫攻坚主战场,认真落实各项扶贫措施,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把尽快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首要任务。整合扶贫资源,继续实施区域协作扶贫、驻村扶贫和对口帮扶。坚持整村推进、连片开发,重点支持1366个村加快扶贫开发,推动贫困村整体脱贫。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库区发展,做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

(六)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认真做好省属国企改革扫尾工作,着力解决遗留问题。大力推进国有经济战略布局调整,运用兼并、收购、划拨等多种方式,推动资源、人才、技术等要素向具有比较优势的重要行业、关键领域、新兴产业集中,向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集中。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监督有效运行制衡的机制,提高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健全业绩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出资人财务监督和产权管理,加强资产、资本营运管理,逐步实现监管向企业战略管理、风险控制、产权代表管理转变。

完善财税、金融和投融资体制。积极做好增值税转型改革。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积极探索财政省直管县试点,逐步建立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深化预算制度和部门预算改革,完善国库管理制度,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继续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继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简化政府投资审批程序,大力推行公示制、专家评议制和代建制管理。做大做强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合作银行,积极推进城市商业银行改革重组为区域性商业银行,大力引进外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私募基金。继续推动银企合作,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扩大有效信贷投入。鼓励上市公司实施债券融资,引导企业通过境外融资、短期融资券或中期票据等方式筹措资金。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金融监管,维护金融债权,改善金融生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发展技术、人才、产权、土地等要素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不折不扣落实有关改革政策,积极稳妥推进能源、资源、环境价格改革。

大力推进农村制度改革创新。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逐步建立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增强乡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规范农村土地管理,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农村宅基地制度和征地制度。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规模经营。努力化解乡村债务,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加强规范指导和政策扶持,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深化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信贷担保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努力解决农村贷款难问题。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国有农场税费和基层水管体制改革。

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鼓励有实力的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造重组,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重点扶持自主创业、就业容量大的非公有制企业,加大信贷和财税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建立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信用担保体系。实施全民创业计划,完善创业平台,鼓励全民创业,重点建设好30个创业示范基地,引导和支持一切有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的人士依托创业基地、工业园区开展创业。健全综合服务体系,建立创业风险化解机制。建立扶持发展中小企业的服务体系,搭建政策、法律、信息、信贷等服务平台,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重点满足符合产业和环保政策,有市场、有技术、有发展前景的企业流动资金的需求;增加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重点扶持具有良好潜质的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引导支持中小企业围绕大企业延伸配套服务,抓好“小巨人”计划和“成长工程”企业改造提质,支持加强产业配套、自主品牌、新产品开发等项目建设。加大对信用担保公司的支持,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更加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坚持长期、全面、互利的开放,形成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良性机制。重点抓好郴州、岳阳、益阳、永州4个重点承接地和一批重点承接县、试点县、承接园区建设,提高加工贸易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加快发展服务外包业务,争取将长沙服务外包基地城市扩延为长株潭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群。加大引万商入湘力度,吸引更多跨国公司区域总部、营运中心、研发中心等落户湖南;进一步加强与央企合作,力争引进一批高新技术、新型能源项目,在我省设立区域总部和产业板块总部。积极参与泛珠三角、中部六省经济技术合作,充分利用长三角、北部湾等国际化平台,融入世界市场。认真办好承接产业转移“港洽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国际合作高层论坛、中国杂交水稻技术援外与合作部长级论坛、2009年湘商大会、第五届湘台经贸交流合作等重大活动。优化投资环境,着力解决土地、融资等瓶颈制约,改善物流、交通和口岸大通关条件,加快铁海、江海、陆空联运和“五定班列”等配套设施建设。不断拓展国际市场,优化进出口结构,扩大重大关键设备、先进技术、资源性产品、原材料产品进口,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产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加强进出口特殊监管平台建设,争取郴州出口加工区叠加保税物流功能,长沙、岳阳获批国家出口加工区。积极稳妥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力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交流,重点支持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有色冶金、文化传媒等优势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培育更多本土跨国公司和国际品牌。

四、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扩大内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一)继续开展为民办实事。进一步加强富民工程建设,使人民群众持续获得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今年全省安排资金350亿元,在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棚户区改造、道路畅通、环境治理、河塘清淤等方面着力实施一批民生工程。

(二)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发展战略。全面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政策扶持对象覆盖范围,健全就业服务和援助体系。继续实行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帮助农村零就业家庭、贫困家庭和被征地农民家庭至少有一名适龄劳动力转移就业。鼓励重点工程吸纳城镇未就业退役人员、关闭破产独立工矿区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就业。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鼓励和引导他们面向农村、面向基层就业。采取减免税收、提供资金技术支持以及提高职业培训补贴等措施,促进更多劳动力实现自我就业。

(三)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进并继续完善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逐步提高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统筹层次。加快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面解决全省国有困难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集体企业和关闭破产企业的80万退休退养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险金。积极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在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全部县区、其他每个市州选择一个县(市、区)开展试点工作。加快出台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具体实施办法,将省内转移就业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纳入养老保险范围。继续完善城乡社会救助服务体系,巩固城乡低保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确保城市低保对象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生活水平。全面推进农村低保制度的实施,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家庭全部纳入低保范围,确保农村五保户供养水平达到当地村民生活水平。加强敬老院建设,加大救济救助力度,建立灾民、留守儿童、孤寡老人、流浪儿童等困难群体救助机制,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推进老龄、残疾人事业加快发展,完善军烈属、伤残退伍军人等优抚对象抚恤标准自然增长机制。

(四)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实施教育强省战略,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负债,推动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倾斜,加快合格学校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农村中小学经费保障水平,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大力推进特殊教育学校新建、改扩建工程和中小学校舍改造安全工程。加强城市义务教育设施配套建设,保障城市适龄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稳步开展高中阶段学校布局调整工作。深入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继续推进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快建设一批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把发展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重点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推动校企合作,支持每个县(市、区)办好一所以上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或职教中心,重点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办学兴教。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继续免费定向培养一批本专科层次农村小学教师和民族地区中学教师,培养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积极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落实好助学贷款等政策,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推进教育对外合作交流,认真办好“汉语桥”活动。

(五)继续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力争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高重大疾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大对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重大传染病、地方病的防治力度。开展妇科病普查普治。加快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重点中医院建设。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低收入人群和大病患者实施医疗救助,今年将参合农民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80元。健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推动优质卫生资源流向社区卫生机构。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开展免费婚前检查,健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降低出生人口缺陷率,提高出生人口质量,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等问题。

(六)着力推进文化建设。重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和谐文化。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加强网络建设和管理。充分挖掘民族文化精髓,生产更多体现民族特色、反映时代精神的文化艺术精品。加强文物保护、修缮和利用,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地方志编纂、档案编研和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文明的社区文化活动,发展公益文化事业。提高湖湘文化软实力,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打造文化品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壮大动漫产业,创新发展数字产业。突出抓好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文化惠民工程,切实加强城市社区、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村通广播电视、农家书屋等工程建设,完善邮政网点。大力发展体育事业,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提高竞技水平,力争在十一届全运会上再创佳绩。

(七)努力营造和谐社会环境。深入开展城乡和谐社区创建活动,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大力弘扬尊老爱幼、互助互爱、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不断夯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认真落实部门综治工作责任制,全面加强综治防控体系建设,推进综合治理信息化,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深化专项打击斗争,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建立健全矛盾纠纷预防、排查、调处、化解机制,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配套机制。加强信访工作,落实信访责任制,抓好各类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健全群众利益维护机制。依法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商业贿赂和非法金融活动。严厉打击传销,严格规范直销。提高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坚决防范和打击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活动。严格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一岗双责”制,深化隐患排查,完善安全监管,强化对尾矿库、煤矿、非煤矿山的安全整治,加大对重点工程、交通运输、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和消防监管,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

全面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积极支持驻湘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建设,抓好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广泛开展国防教育。认真落实军人优待抚恤政策,做好军队转业干部、复员退伍军人接收安置工作。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增强军政军民团结。

五、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富民强省,必须不断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一)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依法报告工作,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的作用。认真办理人大代表的议案、建议、批评、意见和政协委员的提案。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政务、厂务、村务公开,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认真落实调查研究、专家论证、公众参与、合法性审查和集体决策制度。严格按照行政程序规定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行政执法、层级监督、行政复议、规范性文件管理等政府法制工作。完善行政监督机制,实行重大项目审批制、公示制和责任追究制,健全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工作。

(二)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认真组织实施政府机构改革,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整合部门职能,规范机构设置,理顺职责关系。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削减行政审批事项,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坚持政企、政资、政事、政社分开,政府与行业协会、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公共管理、公共服务中的作用,切实加强和改善市场监管,维护社会公正和秩序,把重点放到为市场主体服务、营造发展环境上,把政策的着力点更多地放到解决民生问题上。

(三)创新政府管理,着力提高行政效能。不断创新政府管理理念和方式手段,增强抢抓机遇谋发展的能力,增强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增强为人民谋取更大福祉的能力。加强机关效能建,积极开展政府工作绩效评估,出台政府绩效评估意见和评估方案,不断提高政府执行力。规范和优化办事程序,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开展网上办公和网上服务。加强公共应急体系建设,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处置突发事件和应对特大自然灾害的能力。

(四)切实改进作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坚持求真务实、精益求精,以更加精细的管理、更加科学的方法、更加有力的措施,落实好国家扩内需保增长的各项政策。建立科学的政府信息公开机制,全面清理行政审核职权,完善行政决策规则和程序,推行审计结果公示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厉查处执法环节的不作为、乱作为,严肃查处各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加强对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国有资产转让等公共资源管理权的监督。不断改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服务环境,大力整治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坚决依法处理侵害投资者利益的人和事,努力营造公正、公开、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增强环境竞争力。

(五)坚持执政为民,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增强公仆意识和宗旨意识,带头过紧日子,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行政支出实行零增长,削减公务购车和出国(境)经费;严格控制以各种名义兴建楼堂馆所,决不允许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坚持为民、务实、清廉,加强廉政建设,·全面落实廉政责任制,严肃查处各种腐败行为,始终保持昂扬向上、锐意进取、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关心爱护基层干部,激发公务员的工作热情。

各位代表!回顾2008年,我们共同经历,难以忘怀。展望2009年,机遇与挑战并存,危机蕴含契机,我们充满期待,充满信心。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中共湖南省委的领导下,万众一心,求真务实,开拓进取,迎难而上,埋头苦干,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报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其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在语言运用上要突出陈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显示内容的真实和材料的客观。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
报告是指向上级机关汇报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工作情况、做法、经验以及问题的报告,通过报告,人们可以获取最新的信息,深入分析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下面我给大家整
总结是学习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能够帮助我们不断进步和成长。怎样才能写出一篇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的总结呢?这些总结范文涵盖了不同主题和背景,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
报告是对某一特定问题或情况进行详细说明和分析的一种正式书面陈述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问题的背景和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报告可以用于各个领域,比如学术研究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物业工作防疫工作汇报篇一各
报告应当以客观、准确和清晰为原则,避免主观偏见和模糊表达。报告的撰写需要注意保护相关信息的机密性和隐私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学校规划报
报告的格式和结构应根据具体要求和读者需求而定。报告的撰写可以参考一些优秀的范文或样本,从中学习和借鉴有益的写作技巧。通过阅读范文,可以借鉴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提
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怎样写报告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报告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报告文章怎么写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怎样写报告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报告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通过报告,人们可以获取最新的信息,深入分析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报告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
对某一单位、某一部门工作进行全面性总结,既反映工作的概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缺点,也要写经验教训和今后如何改进的意见等。写总结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
报告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找出解决方案,并提供对未来工作的建议和规划。报告的语言应该简明扼要,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化的术语,以确保读者的理解。报告是一种系统性的书面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掌握报告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对于个人和组织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提高。在写总结时,可以结合具体事例和数据,增加说服力和可信度。希望这些范文能够为大家的总结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安
总结可以激发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动力,让我们更有信心和动力前行。在写总结时,可以采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突出重点,避免冗长和啰嗦。接下来是一些关于总结写作的经验和方法,
报告的撰写需要仔细搜集和整理相关资料,确保内容的可信度和可靠性。在撰写报告的同时,我们应该注意文体和语气的选择,确保与受众的需求一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
报告是一种常见的书面形式,用于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学术研究、商业管理、政府机构等。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我
报告是一种常见的书面形式,用于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学术研究、商业管理、政府机构等。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我
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怎样写报告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报告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
报告在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报告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年
报告可以是研究报告、市场调研报告、项目进展报告等。在报告的撰写过程中,要注重信息的整理和筛选,将重点放在最关键、最有价值的内容上。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报告展示,您可
工作学习中一定要善始善终,只有总结才标志工作阶段性完成或者彻底的终止。通过总结对工作学习进行回顾和分析,从中找出经验和教训,引出规律性认识,以指导今后工作和实践
报告是在工作和学习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沟通工具,它可以帮助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和做出决策。我们应该运用恰当的语言和术语来表达我们的观点和理解,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晦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来为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计划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计划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计划书
计划是一种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制定的有条理的行动方案。写计划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计划书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小
总结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内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进行归纳及反思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写总结之前,可以进行大量的资料收集和信息整理,以便增加内容的丰富度和准确性。以下是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通过报告,人们可以获取最新的信息,深入分析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下面是小编给
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
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掌握报告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对于个人和组织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
报告是一种正式的文件,可以帮助我们传达信息和展示成果。在撰写报告之前,我们应该对相关领域进行充分的背景研究和资料收集。报告是一种对特定主题或问题进行详尽说明和分
方案可以帮助我们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明确目标的具体内容和实现路径。方案能够帮助到我们很多,所以方案到底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划范文,供大家
报告是指向上级机关汇报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工作情况、做法、经验以及问题的报告,怎样写报告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报告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报告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报告。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报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
宠物是一种给人们带来快乐和陪伴的伙伴,它们能够减轻压力,增加幸福感。为了写出一篇较为完美的文章,我们需要经常反思和自我审查,以便不断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接下来是
报告在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怎样写报告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报告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优秀的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
报告是一种常见的书面形式,用于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学术研究、商业管理、政府机构等。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
总结是对工作和学习的一种自我监督和评估,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不足,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改进。在写总结时,我们应该注重事实和数据的准确性,同时注意语言的精炼和流畅。那么,
报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其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在语言运用上要突出陈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显示内容的真实和材料的客观。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
报告,汉语词语,公文的一种格式,是指对上级有所陈请或汇报时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报告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报告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能够
制定方案之前,我们需要对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估。在制定方案时,可以借鉴过去的经验和已有的成功案例。总结范文展示了不同领域和行业的方案,可以扩展我们的思维和视野。县森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潜力和优点。总结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比如从学习成绩、工作效率、人际关系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总结。我为大家搜集了一些优秀的
报告是一种常见的书面形式,用于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学术研究、商业管理、政府机构等。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
报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其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在语言运用上要突出陈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显示内容的真实和材料的客观。优秀的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
在现在社会,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优秀的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报告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优秀的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
报告是指向上级机关汇报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工作情况、做法、经验以及问题的报告,通过报告,人们可以获取最新的信息,深入分析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下面是小编带来
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报告吗?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报告的写作可以采用逻辑结构,如引言、正文和结论,以确保信息传达的连贯和完整。报告的语言要简练明了,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句子结构。报告的内容和形式应该与
报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其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在语言运用上要突出陈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显示内容的真实和材料的客观。报告帮助人们了解特定问题或情
报告在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报告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报告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报告的范文模板,希望能够帮到你哟!
报告在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掌握报告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对于个人和组织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报告的范文模板,希望能够帮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报告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报告范文,仅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
报告是指向上级机关汇报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工作情况、做法、经验以及问题的报告,报告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报告。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
围绕工作中的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进行的专门性总结,总结某一方面的成绩、经验。优秀的总结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个人今后的总结范文,欢迎
报告在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报告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报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掌握报告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对于个人和组织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报告的范文
培养创新思维是培养未来人才的关键,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总结要有重点,突出关键信息,将重要的经验和教训提炼出来。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一些总结的写作思路和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通过报告,人们可以获取最新的信息,深入分析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报告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写报告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
通过报告,可以向读者传达复杂的概念和观点,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意见。在准备报告之前,要充分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息,并对其进行筛选和整理。在这份报告中,我们对当前教育领域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报告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报告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报告的范文模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通过报告,人们可以获取最新的信息,深入分析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下面是我给大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写方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
总结的内容必须要完全忠于自身的客观实践,其材料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允许东拼西凑,要真实、客观地分析情况、总结经验。优秀的总结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报告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报告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报告范
在总结过程中,我们可以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找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为将来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经验。在总结中,可以采用逻辑清晰、简明扼要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考和观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自己、他人、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和感悟。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高中孩子军
在现在社会,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报告的范文模板,希望能够帮到你哟!银行六稳
总结是对前段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回顾、检查的文种,这决定了总结有很强的客观性特征。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总结书优秀范文,希望大
报告可以帮助我们向他人传达复杂的观点和发现。在报告中,我们需要对相关的数据和信息进行详细和准确的分析和解释。通过阅读这些范文,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类型报告的写作要点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通过报告,人们可以获取最新的信息,深入分析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报告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报告的作用是帮助读者了解特定问题或情况,并提供解决方案或建议。下面我就给大家讲
报告,汉语词语,公文的一种格式,是指对上级有所陈请或汇报时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报告帮助人们了解特定问题或情况,并提供解决方案或建议。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报告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
报告在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报告吗?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报告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审视自己在学习和工作生活中的表现。总结应该详实、客观,避免主观臆断和情绪用词。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通过努力学习,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步。这给了
总结不仅仅是总结成绩,更重要的是为了研究经验,发现做好工作的规律,也可以找出工作失误的教训。这些经验教训是非常宝贵的,对工作有很好的借鉴与指导作用,在今后工作中
报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其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在语言运用上要突出陈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显示内容的真实和材料的客观。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
总结的内容必须要完全忠于自身的客观实践,其材料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允许东拼西凑,要真实、客观地分析情况、总结经验。怎样写总结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总结应该怎么
总结能够激发我们对工作、学习或生活的热情和动力,鞭策自己不断进步。一篇完美的总结应该具备逻辑性和条理性,使读者能够清楚地了解我们的工作和成果。通过阅读这些范文,
报告是指向上级机关汇报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工作情况、做法、经验以及问题的报告,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管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