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最新初二物理实验小论文(大全13篇)

最新初二物理实验小论文(大全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12 01:24:10
最新初二物理实验小论文(大全13篇)
    小编:BW笔侠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初二物理实验小论文(大全13篇)

初二物理实验小论文篇一

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教学效果更佳,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一些随堂演示实验。有些物理概念和定律,通过学生参与实验,让他们感知到这种现象的存在,变抽象为具体,变理论为实际。例如,在讲“力的相互作用”时,教师可以边讲边让学生做实验,每个学生发一个弹簧秤,让学生用手拉弹簧秤,学生会感觉到手的肌肉比较紧,此时此刻弹簧也发生了形变,这个时候弹簧不但受到手的拉力,手同时也受到弹簧的拉力,说明两物体之间的力是相互的,这样学生就切身感受到力的相互性。又如,在讲“两个相互作用力之间的大小关系”时,两个学生一组,一个学生用自己的弹簧秤钩住另一个学生的弹簧秤,然后用力拉,在逐渐改变力的大小的时候,观察两个弹簧秤上的示数,结果发现两个示数始终一样,并且两个力的方向相反,这样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牛顿第三定律”。这样的实验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耳、目、手、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进行创造性研究,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学生的思维培养非常重要,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的思维特征由机械模仿向支持己见过渡。对于演示实验而言,大多是教师动手操作,学生观察,由于教师课前对实验充分准备,实验技能也相对来说比较熟练,得出的实验结果都较为理想。虽然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理解物理定律和物理概念,但无形中会让学生高度认可权威,缺乏思考能力和怀疑态度,不能更好地去探索和发现问题。若将演示实验变为学生参与的实验,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良莠不齐,会出现多种实验结果,有的时候会与结论不符,这样学生就会怀疑高中物理教材的实验结论,学生会带着疑问继续做下去,直到实验成功为止。这也是学生对科学的探索过程,收获不仅仅是一个实验结论,而是一种内在的思维和能力的改善与提高,为将来的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运用实验进行自主的科学探究是分组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在这个环节中应享有比一般课堂更大的自由度。为了实现有效的科学探究和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创新精神、探究精神及实验能力,教师应根据实验的具体要求,就实验研究问题的假设与猜想、实验实施方案的制订与实施、实验结果的观察与记录等方面让学生准备实验。探索性实验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设法将一些验证性实验和测量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教材中的学生实验大部分是先知道规律,通过实验去验证规律或是利用规律去测量某一个物理量。若是让学生自己去想、去做,从而得到实验结果,学生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情感体验,才能有成就感,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在研究“单摆的振动”时,让学生探索摆长与单摆周期的'关系以及单摆的周期与摆球质量的关系。这个实验仪器比较简单,容易操作。实验过程如下:取一个摆长约1m的单摆,在偏角很小的情况下,测出它振动一定次数所用的时间,算出单摆的周期;在偏角更小的情况下,同样测出单摆的周期,学生通过比较两次所测周期的大小,得出结论:单摆的周期跟单摆的振幅没有关系。改变单摆的摆长,让学生测出此单摆的周期,学生根据自己测得的实验数据可归纳出结论:摆长越长,单摆的周期越大。教师可说明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平方根成正比的关系,得出单摆的周期公式。让学生换用大小相同、质量不同的摆球,重做测定周期的实验,学生根据自己测得的实验数据可归纳出结论:单摆的周期与摆球的质量没有关系。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探索出物理规律,学生会产生一种成就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高中生具有极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将演示实验变为学生动手的探索性实验,为学生发现问题、运用知识和创造性解决问题提供条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会得到培养,就能亲身体验到人类驾驭知识、运用知识、创造知识的自豪感。这种内在的情感体验,可激励学生再探索、再创造。

初二物理实验小论文篇二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坚持教学的科学性原则,注重对学生科学探索创新的素质培养,把课内和课外融为一体,把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统筹安排,把小制作小发明、实验竞赛、专题讲座适时调整。在实验内容上,把科学知识、生活知识全面考虑,互相渗透,把获取知识、科学观察、独立操作、培养实验技能和发挥聪明才智安排于合理的结构中,充分发挥了各部分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整体功能。

一进行多项实验活动,建立立体交叉体系

物理实验教学总的效果并不等于各个要素效果的.机械总和。物理实验教学的各个要素分为由课内到课外,由演示实验到学生自制教具和学具等方面。在实验中,把这些要素进行综合分析,课堂教学、学生实验、教具学具的制做、小发明和小创造、实验竞赛、专题讲座六个要素组成的实验教学系统的总功能不是各个部门各自直接单独地体现出来的。课堂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利用自制的学具在课外活动分小组进行实验,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学生通过自己做实验得出正确的结论,兴趣很高,增添了学生学习兴趣和进行实验的信心,会更进一步想到所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有哪些,有没有可以或需要改进的地方等问题。要求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或自己动手回答问题。这样,通过课内课外、演示实验和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有机联系,学生既学到了物理知识,又会运用于生活,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利用物理实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抓好课堂内的实验教学,寓实验课改革于趣味之中

了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在演示实验时,学生参加演示实验,培养和保护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同学们观察认真,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充分发挥小实验的作用,使学生在延伸迁移环节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通过演示实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学们跃跃欲试,但由于课堂时间限制,只能让少数同学参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学生实验就非常重视了。我们除了让学生做完课本上的学生实验外,还通过制作教具、学具,把许多演示实验也改成学生实验,给学生提供了自己动手动脑的机会。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除了要求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做好实验外,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写出实验报告,这是将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认真检查学生的实验报告,促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正确理解原理,明确实验目的,认真设计步骤,详细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特别是一些实验出现了误差后,要求学生认真讨论,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使学生逐步形成了一种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学风。

五把课外活动纳入实验教学的范围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为了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做物理实验的兴趣,在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实验技能后,应按统一计划,组织好课外活动,配合课堂实验教学。具体措施:一是根据教材实验特点和青少年的心理要求,精心设计课外活动的内容;二是抓好落实,一学期的实验内容要事先确定,建立活动小组,安排好辅导老师,以保证课外活动经常化、制度化。例如:利用课外活动演示给学生看,并让学生自己操作,在学了光学后,指导学生自制望远镜、潜望镜等。这样把课内和课外内容衔接好,课内课外就能相互补充。

六引导学生制作学具、教具,参加小发明、小制作活动,培养创造型人才

利用日常生活品做实验是实验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这些实验对学生来说感到格外亲切,可以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进行发明创造,参加自制学具的活动,一方面可巩固课内实验所学的知识,掌握基本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活动中,应始终坚持真(原理科学)新(设计新颖,采用新技术)美(设计简单合理),在整个活动中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全班动手,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理论水平,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的内容。

参考文献

[1]顾康清.论物理活动课的设计原则[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6

初二物理实验小论文篇三

摘 要:开展实验探究活动,是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教学形式之一。要有效地开展物理实验探究活动,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创设适当的实验探究情景,激发学生的实验探究兴趣。

关键词:实验探究;情景;创设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于教师或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的。因此,学习是必须在一定的情景下进行的过程。学习环境中的情景,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所以物理实验教学情景的创设是物理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著名心理学家布朗在《情景认知和学习文化》一文中提出了情景认知的观点,他认为知识是具有情景的,是在情景中通过活动与合作产生的;学习只有发生在有意义的情景中才是有效的;只有在情景中呈现的知识,才能激发学习者的知识需要,从而产生学习的动机和学习兴趣。在实验教学中创设情景使学生很容易产生解答问题的内在需要,形成探究的兴趣,对情景的结果形成积极的探究欲望。

物理新课程也将“科学探究”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并大力倡导开展实验探究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但对于农村学校,学生基础知识储备少、发散思维能力不足,学生普遍感觉实验探究很难,往往难以找到“探究点”,不知从何探究、探究什么、如何探究。但学生对物理现象有较强的好奇心,对实验表现出非常浓厚的兴趣,对身边的生活现象和与物理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以及物理学科前沿内容表现出强烈的探究欲望。因此,要具体落实物理实验教学目标,有效地开展物理实验探究教学,首要的环节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创设实验探究情景:

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是物理新课程理念之一,落实到具体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就要求设置和创设真实的生活情景,使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学习物理知识,解决真实生活情景中的物理问题。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汽化和液化》,探究水的沸腾这一节课中,首先让学生讨论煲汤时汤沸腾后是继续大火煲好还是改为小火煲好?没想到在日常生活中最为简单的“好与不好”的判断,引发了学生的热烈争论,产生了强烈的探究问题的欲望。接下来学生分成了“大火煲好”和“小火煲好”的两组对“水的沸腾”进行了探究,“小火煲好”小组的孩子还探讨了如何改变酒精灯火焰的大小,最后通过探究结果发现水沸腾后无论大火还是小火,水的温度都是保持不变的,综合分析后得出从节约能源的角度看,汤沸腾后小火煲汤好的结论。

整个探究过程学生个个热情高涨,以主人翁的身份投入其中进行自主建构。通过捕捉生活素材,把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作为孩子进行主动地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有效载体,不仅能促使师生们围绕此情景展开热烈的讨论,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还能帮助孩子获得对实验探究的积极体验与感受。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强大动力,以趣味小实验创设实验探究情景,必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例如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教学中,我首先设计了一个“举起可乐瓶”的小活动,一位力气小的女生能轻而易举地举高一个装满水的大可乐瓶;偷偷在可乐瓶外表面涂上洗洁精后,再请一位力气大的男生,结果他使出全身力气也没有把可乐瓶举起来。正如麦克斯韦所说:“一项演示实验使用的器材越简单,学生就越熟悉,就越想彻底地获得所验证的结果。”通过这个对比实验,课堂气氛迅速活跃起来,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一下被调动起来,这时再进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探究活动,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

通过实验中产生的各种现象来作为情景,更深入地来通过设计实验来研究这种现象,可使实验探究分为一层一层的研究,最终解决问题。

例如“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如果按教材一节课完成这个探究活动,我发现学生在自己探究的过程中根本不会选择合适的透镜,这样不仅时间不够,学生无法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不利于全班科学探究的课堂教学。于是整合教材的内容后,我把“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整合在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中,分成三个相互关联的实验探究进行教学。(1)结合第一节《透镜》,探究如何选择凸透镜并测量凸透镜的焦距。通过探究活动,学生掌握了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了解了凸透镜的凸起程度与焦距的关系;(2)结合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根据光具座(0—90cm)来选择合适的透镜,并在光具座上观察凸透镜成像的性质。通过探究活动学生观察了凸透镜成像的性质,顺利地得出凸透镜可成“倒立、缩小”、“倒立、放大”、“正立、放大”三种像,并提出有个位置没有像。(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有了前面两个探究活动的铺垫,大多数学生可以顺利的投入到成像规律的探究,在实验、讨论,交流中得出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自行解决了没有像的位置是焦点这一问题。

这样的科学探究活动,学生热情高涨,思维活跃,主动参与程度大大提高。

物理教育给学生以知识,物理学史教育则给学生以智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新课改的任务之一是对学生进行物理学史教育。利用物理学史创设情境,可使学生体验探究过程,体验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人文精神。

例如,九年级第十二章第五节“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原来的教学设计是教师先简单介绍牛顿第一定律的产生过程,然后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教学中我发现,虽然学生进行了实验探究,但是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仍然是停留在表面上,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于是我改进了课堂教学,先围绕“牛顿第一定律”的产生方式,提出“为何牛顿第一定律被冠以牛顿的名字,而不是伽利略或笛卡儿?”这一论题,让学生阅读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儿、牛顿的研究过程。阅读材料向学生阐述了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对力和运动关系的认识,渗透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现在看来虽然是错误的,但当时也有它的合理性,说明已有的经验和背景对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认识力和运动起了重要作用。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共同比较伽利略、笛卡儿和牛顿的研 究,学生得出了伽利略和笛卡儿只是描述了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而牛顿却揭示出了力和运动的本质关系。在充分展现“牛顿第一定律”在物理学的地位和价值中结束后,学生再进行分组实验探究,原来一节课都“探究”不出个所以然的内容,学生十几分钟就完成了,而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更加深刻。

这节课教师与学生先以阅读物理学史,再以分析和辩论等间接学习知识的形式来共同探寻知识的来龙去脉,了解科学概念、规律的产生、构建方式,但它通过模拟知识的产生过程,创设了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思维方式的情景,激发了学生实验探究的热情。

物理实验探究情景的创设可以运用多种的形式和手段来呈现,如基础物理实验、物理问题、小故事、科学史实、新闻热点、仪器实物、图片、线图、模型、影像资料和互联网等形式;投影仪、录像机、电视机、电脑及多媒体技术等手段。然而,在创设物理实验探究情景的过程中,教师应首先考虑如何有效地实现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在此基础上设计采用何种形式和手段来创设适合自己学生实际的实验探究情景,引起学生的实验探究兴趣,激发学生的实验探究热情。

[2]吴景霞 《优秀初中物理教师一定要知道的10件事》中国青年出版社 20xx年

初二物理实验小论文篇四

大学物理实验是依据大学物理而设置的实验课程,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在物理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通过实验操作和分析,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大大提高。本文以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激光波长的实验为例,在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尝试,在现有人力、物力的情况下,更好的配置大学物理实验资源,使大学物理实验在服务理论课程学习和培养实践动手能力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干涉仪

大学物理实验在培养理工科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可以把课堂上学习的物理学基础知识进行实验验证,用严谨的数据或直观的图像描述物理原理,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物理实验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不仅对学生的物理课程学习,而且对学生毕业后的工作生活等,都会有巨大的辅助作用。然而,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理论轻实验的观念导致实验教学质量和效率低下。本文以迈克尔逊干涉仪测激光波长为例,讨论如何高效运用现有实验室资源,提高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大学物理实验大部分都是验证性实验,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数据验证物理定理的正确性。在此过程中,教师往往更关注于实验数据的准确性而忽视实验操作过程。然而,在验证定理的基础上,实验过程更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需在重视实验过程的基础上提高实验操作效率。

(一)深刻理解仪器原理,教师要下工夫

大学物理实验教师不仅要掌握需要验证的物理定理和定律,还要深刻理解所用仪器的结构和测量原理,这样才能达到对整体实验了如指掌,解决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或障碍。这一过程要求教师花费精力研读仪器使用说明和原理图纸,熟悉仪器的安装调试,并能对仪器进行简单的维护和维修。以迈克尔逊干涉仪为例,设备调节螺钉较多,由于操作不当极易引起螺丝损坏,教师在实验中不仅要教给学生实验知识,还要做到维护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讲解多做设问,不照本宣科

高校大都设置实验岗位,大学物理实验教师一般每人负责固定的几个实验教学工作。由于多年从事相同实验的教学,在积累教学经验的同时,也容易产生保守的教学观念,不适合现代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如同理论教学不能照本宣科一样,实验教学也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采用启发式教学,在讲解实验的过程中做到步步提问、引人入胜,摒弃那种直接将实验过程演示给学生,然后由学生记录数据的机械式教学,更不能把学生培养成数据记录者。比如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激光波长的实验中,在光路调整、仪器调零、干涉图样形成等过程中多问学生为什么比教会学生怎样做更重要。

(三)多种手段相结合,充分利用多媒体

在大学课程的教学中,往往理论课程更强调教学手段问题,实际上,实验课程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可以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并节省教师板书时间。实验教学不单单是操作实验仪器,还包括实验原理和实验过程的讲解,一堂精彩的实验课应该是理论与实验的有机结合。然而,由于实验场所的限制,高校实验室很少设置多媒体等教学设备。近年来,随着高校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很多实验室也配置了多媒体,多媒体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专有设备。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实验原理、仪器使课程与教学用、注意事项等做成课件,以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效果,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不增加实验课时的基础上,节约更多时间供学生动手实验,从而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大大提高实验效率。特别是对于迈克尔逊干涉仪等光学实验,可将光线传输、干涉仪器原理等抽象的物理图景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仪器操作中更具针对性。

(四)适时添加相关知识,拓宽学生视野

不能简单地将实验理解为使用仪器的课程,面对静态的仪器,实验课程同样可以生动有趣。教师在备课时可以多收集与实验相关的课外知识,如该实验的历史起源、该实验在本领域的地位、该实验与日常生活中现象的关联等,讲解过程中多穿插此类课外知识,一方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知识面,拓宽学生视野。比如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激光波长的实验中,教师可以讲解激光的发现及特点、激光在医学、国防的应用,甚至可以结合新闻报道,谈谈国际上激光武器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拓展知识时间不必过长,但要把握时机。

(五)加强师生互动,实现教学相长

实验教学本身就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比理论课程更具交互学习的优势,实验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互动的特点,与学生共享实验数据验证物理理论的过程,体验物理学家探究真理的历程。在实验中,教师是学生的引导人,学生是实验的主导者,实验教学过程体现着人人参与、师生互动、平等对话,成为富有创新性的实践过程。教师在解决学生问题的时候,自身的水平也得到提高,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同样,在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实验中,应摒弃那种教师先讲解、学生做实验、教师改报告的陈旧教学方式,在实验过程中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既完成了实验教学,又增进了师生友谊。

考核是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必备环节,是检查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实验考核一般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按比例构成,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多个物理实验的平均成绩,期末成绩则为期末实验操作考试的成绩。与其他专业课考试类似,通过考核可以定量地评价学生对实验的掌握情况。然而,大学物理实验应该更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考核结果不能单单以数据论优劣。

(一)平时成绩中重视实验操作

大学物理平时成绩是某一学期所有实验成绩的平均值,包括力学、电学、光学等多个实验。平时成绩一般由预习报告、实验操作、数据处理三部分组成,其中,实验操作应是最重要的过程,包括实验仪器的调整以及实验数据的记录,考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通过考核结果引导学生重视实验操作,真正意识到在理工科学生中设置大学物理实验的目的和任务。

(二)强化数据处理过程

大学物理的验证性实验较多,大都要求通过观察的实验数据验证物理定理或定律。在实验结果中,能够准确地验证相关定理固然重要,但往往由于实验仪器的老化或误差,最终结果与理论相差较大。实验教师在考核过程中更应该看重数据处理的过程,了解学生是否会对测量得到的数据正确处理,而不仅仅是能够通过数据验证定理。明确告知学生,应该尊重原始数据,完全没有必要为了得到想要的结论,对数据进行有意筛选,实事求是地对待实验结果,认真分析产生错误或误差的原因。

(三)考核方式多样化

实验过程包括预习、操作、报告等多个环节,因此分数不能成为判定学生成功的唯一标准,在实验中,教师需要灵活掌握判定尺度,把学生操作能力和理论水平的提高作为考核是否合格的标尺,探索符合实际的实验课程考核方式。比如,在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实验中,由于仪器差别,学生得到的波长与激光实际波长会有偏差,教师应注重产生偏差的原因,不能以偏差大小作为学生成绩的标准。同时,如果学生能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应成为其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记录到最终的学习成绩中。

大学物理实验是理工科学生必修的实验课程,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承载着锻炼学生实践创新的重任。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效果关系着普通物理等自然科学课程的学习,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实验操作过程,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上多下功夫,实行切合实际的多样化考核方式,引导学生在实验中获取知识和能力。

[2]朱楠,朱光涛,王英。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背景及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xx(07):36.

初二物理实验小论文篇五

物理学中有不少实验很难演示和观察,尤其是对于聋生来讲,他们缺少了听觉,对一些抽象的物理现象很难理解。因此,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物理课堂教学,聋生很快就能掌握和理解,提高了教学效率,信息技术媒体的应用对教师素质和教学都发生了质影响,利用信息技术媒体和资源突破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例如,在讲解“光的直线传播”这节内容时,通过多媒体演示小孔成像的实验让聋生了解光的直线传播,提出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多媒体演示让聋生一目了然,学生易学易懂,记忆深刻,突破教学的难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又如,在“热机”这一节,利用多媒体显示动画课件,使学生了解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每个工作循环的环节,四个冲程的衔接都看得清清楚楚,增强了聋生的定性印象,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研读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由于听力障碍,聋生感知速度较慢,语言识记能力差,但他们的视觉优势是非常明显的,聋生可以不受噪音干扰,用眼睛感知事物,他们的观察非常细致,思维形象性较正常学生强。例如,在学习“透镜”这一节,实验凸透镜对光线有汇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将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正对着太阳,问学生在光屏上能观察到什么,实验简单易操作,学生参与性很高,焦距测量的问题也迎刃而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中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又如,在讲“密度”一节,准备一个杯子,放一个冰块,然后倒满水。提问学生当冰融化后,杯内的水会溢出来么。有一部分学生说水会溢出来,另一部分学生说不会溢出来。增加了趣味性,更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改进实验,培养聋生的发散思维

思维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尤其是聋生,思维更是关键。物理是一门逻辑思维强的学科,教学中,教师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发散、灵活思考,提升教学效果。

1.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进行猜想

郭沫若说“: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例如,在研究金属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在实验进行前,先要求学生对有可能发生的现象或者结果先进行猜想,之后再做实验,启发引导学生猜想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想,然后再利用实验对学生做出的各种预测进行检验。

2.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但许多学生,尤其是听力有障碍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被动地接受,丧失了探索的乐趣。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如,在教学“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之前,可先不进行相关规律的教学,将实验教学移到规律教学之前,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过程如下:先准备相关实验器材,让学生按照要求让重物做自由落体运动,利用打点计时器记录重物的运动情况;然后,选定纸带让学生进行分析,分别计算纸带上任意三点0、1、2所对应的动能、重力势能,并算出三点的机械能,学生根据一系列数据分析讨论就可以得出机械能守恒定律;最后,师生共同讨论重物在下落过程中系统机械能守恒的原因: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系统机械能守恒。

3.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启发引导学生设计实验,例如,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实验,先用一支短铅笔或圆珠笔做实验,再用矿泉水瓶、水、沙做实验。后者的实验方法如下:在矿泉水瓶中装半瓶水,盖上盖,先把底部朝下放在沙上,再把瓶倒转过来放在沙上,探讨“压力的作用效果跟手里面积的关系”。在矿泉水瓶中装满水,盖正放或者倒放在沙上,与前一次实验比较,探讨“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关系”,我们就地取材进行实验,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或者课外进行探讨物理规律,这样可以有力地促进物理教学。

提高聋生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有很多。要充分发挥聋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聋生在物理实验中体验应用知识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就会显著提高。

初二物理实验小论文篇六

本文对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反思,主要从教育观念、教学体系、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几个方面提出了自己对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改革的看法。

物理实验课程改革教学体系教学方法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是高校理工科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长期以来,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在体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上存在着一些弊端,使得大学物理实验无法达到其应发挥的作用,无法适应新世纪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进入21世纪,科技的发展、知识的飞速扩充,学生的特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想提高学生实验技能和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对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进行变化调整势在必行。

物理实验课程是一门涉及领域广阔、时代性、社会性十分强的课程,它时刻面对着新时代、新科技的挑战。我们在对于大学物理实验的认识不能停留在教材上,物理学本身就是一门实验科学,他的发展离不开大量的实验,所以物理实验课程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取决于学生能否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而物理实验为此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它有助于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得到发展,有助于教师的提高。我们应在教育改革思路和实践上有重大突破。传统的物理实验教材与物理知识的发展之间的脱节,传统的课堂授课的局限,实验仪器的程式化,这样都很难调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

长期以来,大学物理实验是作为理论课程的一种延伸,学生只能按照理论课的知道机械的刻板的完成实验,这样大大的限制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原本充满乐趣的实践性课程变得很枯燥乏味。大学物理实验应该是一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独立课程,大学物理的教学内容也不能仅仅限于普通物理的范围内,当前科技发展中的新方法、新技术、新手段的加入会使得基础实验又赋予了新内容,提升了实验档次。除了学生必须的基础性验证实验外,我们还要加强综合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开放性实验,开辟一种分层次实验教学的模式。其中研究性实验和开放性实验要真正的开设起来,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理解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仪器、确定实验参数、拟订实验步骤,在实验过程中完善实验结果,然后撰写实验报告。另外,研究性实验和开放性实验还可以通过教师开设的科研课题小组的形式来完成,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动手搞科研的能力,培养其科学研究的思维和科学创新精神。在学校开设物理实验课的同时,还可以并行开设一些“物理实验系列讲座”,讲述各领域的背景、思想、方法、现代技术和应用,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物理实验的思想、方法和应用,提高物理实验课的层次和水平,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首先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在传统教学方式中往往是老师把实验仪器调整好,在学生做实验前详细的讲解,甚至做出实验演示。学生只要被动地按照老师演示的步骤机械的重复实验操作,就能成功的测到数据,完成实验。学生在思想上对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不够重视,每次实验操作都是按部就班的应付了事。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科学认识的基本方法。一个完整的实验过程,包含提出问题、设计操作、数据分析和理论解释4个阶段。教学也应遵循这种过程,教师应当采用各种手段引导学生按照这种规律进行实验。

例如:实验的引入应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实验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有趣的物理史实、物理现象引起学生的注意,然后适当的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职欲望。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死板的采用教材上的事例引入,对于学生来说,这已早没有了新鲜感,这就需要教师自身积极学习,不断充实自己,要具有十分丰富的知识面和很强的科学实践能力,将枯燥的知识联系实际,形象化。另外,在不同类型的实验课上,教师应该根据实验课的特点调整不同的教学方法,灵活多变,以免使学生产生精神疲劳。在指导学生实验时,教师应当贯穿物理思想、物理方法的教育,而不是简单的解决学生当前的困难,而要让学生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灵活应用实验设计思想和方法,独立排除故障。

目前,我们学校学生的大学物理实验成绩评定分为三部分:预习成绩+操作成绩+报告成绩。其中预习成绩我们一般是针对学生写的预习报告的情况打分,实际上大多数学生仅是将教材上的内容大抄一番,并没有对实验进行必要的预习,仅仅想通过课堂上的提问检查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进一步完善物理实验的教学评价体系是非常必要的。正确的教学评价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它对教师的教学历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和导向作用。对于不同的实验类型,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评价方式,关键看学生通过物理实验课程的学习能否提高动手能力、培养科学创新精神。传统的实验报告是千篇一律的格式,学生往往按照教师的要求计算结果并进行一定的分析,实验结论和小结也仅仅是将教材中的内容重新复述一遍,这样不利于学生科研论文的写作能力。对于研究开放性实验,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撰写科研论文式的实验报告,自己收集查阅相关资料,设计实验步骤,写出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艰巨长期的工程,需要我们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丰富多层次的教学体系,改进教学方法,能够客观公正的进行教学评价,才能使物理实验课程成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上成为一个较好的平台,成为更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环境。

[1]许森东。冯元新。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探索[j].大学物理实验,2006,19(4):77~79.

[2]张宝林,朱莉。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新途径[j].长春大学学报,1999,9(5):15~16.

[3]杨建宋。对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评价的思考[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5(3):196~197.

[4]黄曙光。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6,90(4):27~28.

初二物理实验小论文篇七

摘要: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特别强的学科,主要以动手为基础、以物理现象为依据、以理论为主导。作为物理学的基础,高中物理就是让学生在原有的物理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解决物理问题。但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注重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忽略了实践,所以学生只会“用”物理,而不能掌握物理。要想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广大教师必须重视实验,认识到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实验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实验教学高中物理物理教学

物理学原本就是一门趣味十足的学科,所有的物理学家都是对物理学感到痴迷,但在目前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来说,其内容是枯燥乏味的,没有任何乐趣可言,学生只是把书本中的公式一一背诵下来,而高中阶段中物理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以及公式比较多且难度比较大,即使有些学生对物理感兴趣也会力不从心。大部分物理教师为了赶进度,在课堂中只注重怎么教,根本不会在意学生怎么学、怎么懂。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以致用,使用实验教学让学生找到高效学习的途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一、实验有利于理论教学

以往的高中物理教学会让学生背诵物理理论,然后知道在哪种题型里面运用哪种物理知识。但是因为物理知识过于广泛,相对也比较稀疏,导致高中生记忆不深。如在摩擦力的演示中,如果教师单纯地讲摩擦力就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样非常抽象,不易理解。但是如果教师用一个小车子在桌面上用力一推,小车向前走,但是最后小车会停下来。此时,老师再提问:小车子为什么会停下来?这样,“摩擦力”就会在学生的脑海中呈现出来。一个简单的物理实验,却能够让学生熟记一个概念。事实上,很多物理学家就是根据这些现象总结出来物理理论的,学生不可能从简单的文字中理解物理,现在的教学模式太过于重视质量,希望学生短时间内学会更多的知识,但效果却常常适得其反。如果让学生利用物理实验去验证一些物理结论,反而更容易加深记忆。

二、实验有利于物理理论的应用

传统的物理教学是给学生各种不同的物理模板,在不同的题目中使用不同的物理公式,对于力的分析、加速度都是从许多相似的例题中总结出来,遇到类似的题目时,学生按照以往的解题思路,做出答案。然而,学生根本不知道这道题讲的原理是什么,导致学生如果遇到稍微改动的题目时就会不知所措。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了解题的机器,在不理解物理理论的时候就开始做题目。

三、实验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对于高中生来说,教师的要求就是考取一个理想的分数。虽然这能够让学生得到一个满意大学的通知书,但不利于他们在大学的学习以及进入社会的生活,动手能力差、创新能力差会让他们丧失很多机会,学习的被动性也会让学习效果一落千丈。这样的教学模式不适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不能培养出新时代要求的科技人才。如果我们只是单纯地记忆理论,却不知道这些理论背后的汗水,我们永远不能创造出自己的理论。使用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自己发现这些理论。对一些简单的物理理论,完全可以通过使用这种先实验后讲课的模式,让学生自己发现物理现象,总结物理结论,这样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当他们再次发现不同的现象或是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们会习惯性地去解决,从而激励他们不断发现,不断创新。

四、实验有利于增加物理教学的趣味性

物理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科,很多学生听到就害怕。同时,物理又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科目,只有对它有所领悟,才能够真正成为物理的主人。实验一般都具有趣味性,好玩的现象、有趣的声音、神奇的变化,这些都会给物理蒙上一层奇幻色彩。在高中阶段,学生面临着无形的学习压力,紧张的学习氛围让他们时刻都不能放松,但是物理实验能给他们带来不同的感觉,既能摆脱课本的束缚,又能摆脱习题困扰,自由地做实验,发现物理规律,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这样一来,物理实验就为学生提供了有效空间,在休息的同时又能学到知识,一举两得。

五、实验能够增加物理的“亲民性”

部分学生认为物理是一门高深的学科,不是一般人可以掌握的。所以,在学习的时候总会产生一种距离感,部分学生还对物理产生一种敬畏感,害怕学习物理,更没有信心学好物理。这种自我否定使得学习物理的过程变痛苦,学习效率自然不会提高。物理实验可以让学生与物理减少距离,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然后再用于这些理论去解决生活中的难题,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建立起对学习物理的自信心。

六、实验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实验的过程是探索的过程,是从已知到未知的过程。物理实验传达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结论,也不仅仅是实验的操作步骤。而是学习思维的锻炼,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物理实验过程中,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换,从表面的学习到内在学习的蜕变,可以教给学生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我们物理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对物理实验教学进行全方位研究,不断激发学生探究物理理论的热情,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即定的教学目的,造就一批拥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邵冬梅.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实验效果[j].读与写杂志,20xx(12).

[2]陈勇刚.高中学生物理实验操作能力的落实[j].中国教育论坛,20xx(3).

[3]王勇.重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考试周刊,20xx(7).

[4]台州市实验中学课题组.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改进的研究[j].教学与管理,20xx(3).

[5]魏爱革.探讨关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的创造力培养[j].才智,20xx(18).

初二物理实验小论文篇八

1)缺乏教学手段在实验前,教师通过灌输式教学法把实验内容介绍给学生,学生只需做好笔记,写好操作步骤和预期结果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在实验中,指导老师通常事先安排好实验仪器,学生只需按照书中描述的方法和步骤进行操作,只要结果与书中描述的一致就算完成了实验,而不需要充分理解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长此以往,学生只会被动接受教师的指令,这不利于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2)消极对待实验由于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缺乏新意,学生片面地认为实验做不做都无所谓,只要知道结果就行了。这种学习态度导致了实验教学中经常出现学生旷课和迟到等现象。范文度还导致学生不仔细观察实验现象,不认真思考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不积极创新和改进实验方法。

3)客观条件限制影响实验教学效果的客观条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验仪器的损坏、实验场所的不足和实验经费的匮乏,这导致很多实验被迫取消;二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生既要熟悉各种实验仪器,又要进行实验操作,很难有时间分析和思考实验现象,这也影响着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随着图形图像、网络通信和面向对象建模等相关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提高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我们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引入计算机仿真技术,并利用相关软件设计了仿真实验平台。借助该平台,学生可以逼真地完成大学物理实验课中的各种实验。仿真实验平台的引入是传统实验教学的有效补充。该平台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优势:1)教师可以提前把实验要求、目的和步骤等相关知识发布在仿真实验平台上,把需要使用的实验仪器、注意事项、预期实验结果等内容提前告知学生,让学生对整个实验过程有一个直观的认识。通过仿真实验平台,学生可以重复做某一虚拟的物理实验,这大大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率。2)学生能很方便地查阅大学物理学实验的相关内容,并能长时间地了解相关实验项目。虚拟仿真技术的引入克服了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学生在仿真实验平台上的错误操作不会造成虚拟实验仪器的损坏,也不会造成学生的人身伤害,这不但避免了真实实验中的安全隐患,而且实现了实验器材的零损耗,节省了实验成本。目前,国内许多高校都在研究和开发仿真实验平台,由于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结构等存在差异,仿真实验平台也不会完全相同。根据我校的教学实际情况,我们有必要开发适合我校使用的仿真实验平台,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质量。

3.1总体架构

根据任课教师和学生提出的教学建议,我们设计了适合我校的大学物理仿真实验平台,并在该仿真实验平台上设定了三个角色:学生、教师和管理员。学生可以通过用户名和密码进入本系统中的学生模块,学生模块包括实验前、实验和实验后三部分。在实验前部分,学生通过预习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并对虚拟实验做进一步的了解,为下一步的虚拟实验做准备;在实验部分,教师组织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虚拟实验;在实验后部分,学生分析实验的结果和现象,并填写实验报告。教师可以通过工号和密码进入本系统中的教师模块,教师模块包括教学信息发布子模块、实验资料发布子模块、实验结果管理子模块和虚拟实验管理子模块。教学信息发布子模块主要用于发布教学信息,其作用是提醒学生学习相关的教学内容;实验资料发布子模块主要用于公布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大纲、相关课件和注意事项等内容,学生只能查阅教师发布后的实验资料;实验结果管理子模块主要用于教师评定学生的实验结果、实验心得和实验成绩;虚拟实验管理子模块是本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设计仿真实验平台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虚拟实验管理子模块,教师可以设置和制作虚拟实验项目。管理员可以设置实验人员的权限,限制实验人员的数量,还可以管理新闻公告模块和互动交流模块,以更好地为学校师生服务。

3.2仿真实验平台中实验项目的制作

为了保证学生做好仿真实验,教师需要制作仿真实验项目,所需要的实验素材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得到。

1)仿真实验平台中的“实验仪器”应与实际使用的实验仪器一致,这些“实验仪器”的图像通过照相机获得,再经过计算机软件处理,就可以成为仿真实验平台中的“实验仪器”。如仿真实验平台中的滑动变阻器经photoshop软件处理,得到了动态的滑片和静态背景。

2)为了实现仿真实验中学生与平台的交互性,我们增加了动态元件的响应事件。如在flash环境下,我们增加了滑动变阻器滑片的左右移动操作,设定了移动过程中不同位置所对应的电阻值。

3)实验仪器的三维图像可以通过3dmax软件得到,这种图像能显示仪器的内部结构,更好地满足物理实验教学的需求。目前,用于制作仿真实验项目的软件还有很多。除了上述软件外,我们还使用多种技术手段构建了仿真实验项目的场景,保证了这些实验项目在一般的网页中就能正常运行,满足了学生课外的学习需求。

3.3仿真实验平台的特点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把仿真实验平台安装在网络服务器上。该平台由于采用的是b/s架构,对客户端的软、硬件要求较低,学生和教师通过网络浏览器就可以访问该仿真实验平台。虽然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引入的仿真实验平台有许多优点,但它仅仅是物理实验教学的一个有效补充。众所周知,物理学中的许多定理和结论都来源于实验,而实验结果因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不会完全相同,这是在仿真实验平台上无法实现的。在真实的实验环境中,学生能操作实验仪器,观察实验现象,这与在仿真实验平台上移动鼠标、观看画面不可同日而语。因此,仿真实验平台可以帮助学生做好实验预习和课后复习,甚至完成虚拟实验,但却不能代替真实的实验。

在分析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仿真实验平台,这不但降低了设备的购置费用,而且提高了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质量。仿真实验平台为学生提供了虚拟的实验环境,且不受时间和场地的制约,学生只要能上网就能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学习大学物理实验的有关内容,并完成仿真实验。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初二物理实验小论文篇九

【摘要】所谓的实验能力,是指在掌握实验基本技能和方法后,能够自己创造实验、观察条件、进行操作、取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最后得出结论的能力。实验技能和实验能力在要求上是不同的,能力是技能的升华。实验教学是培养能力的必要手段之一,如何避免在物理教学中把实验作为一种掌握知识的方法来提倡和作为一种专业的技能来训练,科学地、正确地、有效地使用实验教学手段使学生不仅掌握了实验技能,还将技能转化为一种能力,是我们要着重研究的一个问题,下面谈谈一些关于实验教学改革的个人看法。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改革

一、正确处理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的主次关系

一般来说,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主要作用有课堂导入、激发兴趣、知识验证、情景再现、学习引导等,通过教师的演示、引导和学生的观察,最后共同得到正确的物理知识,整个过程教师是主体,学生是配角,它对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培养、基本技能的掌握有一定的效果,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有明显的不足。探究实验参与的主体是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都有学生的感官、思维的参与,全方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都有极好的培养效果,其效果远大于演示实验。因此,在整个物理实验教学中,应把演示实验放在配角地位,把学生探究实验放到主角位置上。

二、尽可能地把课本中图片内容改为学生体验性实验

八、九年级学生年龄大都在14-15岁,他们具有好动、好奇且喜欢亲身体验的本性,把课本中图片内容改为学生体验性实验符合他们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图片展示和体验性实验对学生学习掌握、理解物理概念规律、能力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两者虽都为感性认识,但后者比前者更直接,感受也更深,记忆理解也更深刻,因而根据实验条件和学生情况,将图片内容改为学生体验性实验是学生掌握知识、加深理解、发展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三、改造拓展课本内的探究性实验

课本中安排的实验因受到学生的知识水平的限制,往往都只限于“就事论事”,没把隐藏在实验中丰富的物理知识完全展现出来。如果对这些实验进行改造、拓展,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1.对知识的承启作用。如在学完滑动变阻器后,将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的改变电池节数来改变电流和电压,改为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电流和电压,既复习巩固了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这部分知识点,又加深了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开阔了他们的思维,对后面的测小灯泡功率实验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2.对知识面的拓展。如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增加一个同样形状同样光滑的橡胶块,就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材料、接触面积大小是否有关;在探究“凸透镜成像”时,当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后,在蜡烛这边能否看到另一个像,这像是怎么产生的?等等,这些知识面的拓展,不仅能克服学生由于错误的生活“经验”造成对物理知识的误解,还能巩固和提高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增加实验的趣味性。初中生最不喜欢重复老师做过的实验、验证性实验和日常常见的物理现象。如将这些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把一些常见的物理现象改为不常见的类似的实验,就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提高物理课教学的趣味性。

四、加大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树立科学的研究态度

实验设计是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能力最综合、有效的方法之一,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既有利于他们运用知识,又有利于培养他们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实验设计可分为实验理论验证设计和应用产品设计两大类:1.实验理论验证设计,指的是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现有的条件(器材)设计一套科学的实验方案,采用控制变量、等量替代等科学方法对自己的猜想、疑问进行验证与推翻,实现自我答疑,在不断的设计、完善、推翻过程中完成知识和能力的螺旋式升华。只要教师有足够的准备,完全可以大胆让学生自己独立设计课本中的每个实验,学生的能力就在设计中不知不觉中培养起来。2.应用产品设计,指的是学生通过设计,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生活生产的工具,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如在学完电磁铁后,可让他们设计一个自动控制电路。许多学生都完成了任务,设计出自动报警装置、火灾自动报警装置、防盗报警装置等等,充分体现了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

总之,我们物理教师在物理实验中应大胆创新,积极改革,把能力培养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邢耀刚.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刍议[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xx(01)

[2]周建峰.通过物理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设计[j].物理教师.20xx(04)

初二物理实验小论文篇十

1.原理: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gh=1/2mv2在实验误差范围内验证上式成立。

2.实验器材:

打点计时器,纸带,重锤,米尺,铁架台,烧瓶夹、低压交流电源、导线。

3.实验条件:

a.打点计时器应该竖直固定在铁架台

b.在手释放纸带的瞬间,打点计时器刚好打下一个点子,纸带上最初两点间的距离约为2mm。

4.测量的量:

a.从起始点到某一研究点之间的距离,就是重锤下落的高度h,则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mgh1;测多个点到起始点的高h1、h2、h3、h4(各点到起始点的距离要远一些好)

b.不必测重锤的质量

5.误差分析:

由于重锤克服阻力作切,所以动能增加量略小于重力势能减少量

6.易错点

a.选择纸带的条件:打点清淅;第1、2两点距离约为2mm。

b.打点计时器应竖直固定,纸带应竖直,先开启打点计时器,再放纸带

初二物理实验小论文篇十一

网络虚拟物理实验教学是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基础上采用的一种新型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其独特的经济性、可靠性、共享性、高效性和开放性,可以弥补实体实验的不足。将其有效地和实体物理实验相结合,可促进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网络;虚拟实验;物理实验教学;

近几十年来,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运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和通信手段将传统物理实验内容做成虚拟网络实验项目,不仅迎合现代大学生对信息技术的需求,同时作为一种新型的实验教学手段,可以弥补传统实验教学在硬件、空间和时间上的不足,拓宽实验教学新模式,使传统而又经典的物理实验教学焕发新的活力。对网络虚拟物理实验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在促进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提高物理实验教学质量和效率,推动和促进物理实验教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虚拟物理实验的经济性。

设立在计算机中的虚拟物理实验没有场地限制,学生既可以在实验室的虚拟实验室中完成,也可随时随地在任何有网络的计算机和手机上完成实验内容,没有空间、耗材使用和仪器损耗的问题,不受空间和时间等外界条件的限制,降低了实验经费。同时,虚拟物理实验项目仅需要进行定期的计算机维护,降低了实验技术人员在仪器维修和耗材购置上的人员成本。

2.虚拟物理实验的可靠性。

物理实体实验中,客观条件对实验的影响很大,例如不同的温度、湿度和气压条件,以及市电的波动,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由于学生缺乏对复杂条件下实验结果不确定的分析,不能理解不同条件下获得的不同实验结果,就会对整个实验过程产生怀疑。虚拟实验的标准条件的设置,可以克服客观条件的不确定性,使得初次进行实验的低年级学生对实验过程的原理、操作过程和实验结果有了确定性的积极认识。同时,物理虚拟实验能够克服实体实验的不安全性,虚拟实验不会因操作失误而造成人身事故。

3.虚拟物理实验的共享性。

网络虚拟实验以计算机大容量的存储介质为平台,运用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以软件实现实验的可视化和模拟操作。在传统的实体实验教学中,一方面由于单个实验项目没有实体实验人数的限制,学生无法自由地进入实验室完成所需的实验项目;另一方面,由于时间的限制,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没有更多地机会仔细研究实验内容和实验过程,实验教学效果很难得到保证,而虚拟实验则不受实验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网络虚拟物理实验作为物理实验教学的拓展和补充,展示了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特色和优势。但由于虚拟物理实验自身存在的不足,它无法替代传统实体物理实验在实验教学过程所发挥的作用。

首先,虽然虚拟实验能够完全模拟实物物理实验的环境和仪器设备外形,但学生通过视频对实验环境和仪器的感性认识不如亲临实验环境和感触仪器的真实认识;同时在虚拟实验过程,通过鼠标或触摸式搭建和操作的实验过程,也不似实体实验中仪器间接线连接和实验中旋钮旋转力度的真实感觉,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训练和强化。

其次,虚拟物理实验情境中,学生通过网络资源和虚拟实验提供的辅助材料,根据实验步骤一步一步地完成仪器的连接和实验操作,没有可能出现实体实验中种种无法预测的问题。同时,在完成虚拟实验过程中,面对毫无感觉的计算机和软件系统,对学生思维的正常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将产生负面影响。

最后,虚拟实验是通过软件实验场景和仪器图片的再现,通过程序的设置让学生按照步骤完成实验。由于软件不能穷尽实际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虚拟实验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只能简单地报错,学生可以不需要思考为什么,只是通过不断试错获得正确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实体物理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学生验证所学知识,获取新知识、方法和能力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而网络虚拟物理实验以网络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借助实体物理实验,为学生提供多角度、形象的物理模型、物理过程和物理图景。其丰富的声像图文信息,可以唤起学生对物理实验课程的学习兴趣。

1.先虚后实,提高实体实验的质量和效率。

将实体实验通过虚拟实验的形式作为学生的预习内容,有助于学生尽快熟悉实体实验。网络虚拟实验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实验知识材料,能够使学生了解实验操作全过程,学习数据记录和处理,了解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同时,也为实体实验打下基础。

2.以虚补实,完善实验课程体系。

物理实验中心由于场地和经费的限制,不能开设所有的经典物理实验来满足不同专业和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实验中心开设的都是与学校特色和优势专业相关的基础物理实验,而其他一些经典的与学校特色专业相关度不高的物理实验,则很少开设。此外,一些近代物理实验,由于仪器昂贵和占地大,所需的物理知识较多,加之实验时间长,调节和实验过程比较复杂,很多普通的工科院校没有配置这些实验。

通过虚拟实验研究探讨实体实验,不仅可以节约实验经费和实验时间,还能锻炼学生对创新实验设计、改进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科研素质。

随着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虚拟物理实验的功能将逐步完善和强大。作为传统物理实验教学的有益补充,虚拟物理实验不仅为传统的经典物理实验注入新的活力,还突破了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促进物理实验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提高物理实验教学质量和效率,推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曼。大学物理实验[m].北京农业出版社,20xx.

[2]朱敏,朱炎。虚拟实验与物理课程教学[m].东南人学山版社,20xx.

初二物理实验小论文篇十二

激发学生的物理实验兴趣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采取有效策略,不断激发学生的物理实验兴趣,具体包括: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实验兴趣;课堂中给学生充分的动手发言机会;布置课外小实验激发实验兴趣。

初中物理;实验兴趣;生活实际;动手操作

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无疑是物理教学的重中之重。但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对物理实验并不是十分感兴趣,由于兴趣低下,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物理实验的教学成效。基于此种情况,如今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纷纷投入到如何激发学生物理实验兴趣的探索和研究当中,且产生了一定理论研究成果。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关研究表明,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实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物理实验兴趣。在具体的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只要有合适的机会就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进行物理实验。这样,不同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物理实验兴趣。例如,执教《温度》一节时,我这样问道:“同学们,现在是冬天,在室外放置木头、铁及砖头等三个物体,请问这三个物体的温度是怎样的?”问题抛出后,有的学生说:“铁的温度最高”。有的学生说:“砖头的温度最低”。有的学生说:“木头的温度最高”……各种各样的答案不断地从学生们的口中冒了出来。看到学生们积极踊跃的状态,我说道:“事实上,这三样物体的温度如何?就让我们用温度计测量一下。”经过一系列实验操作,学生们最终发现三个物体的温度是一样的。通过这样的趣味实验,学生对于物理实验的兴趣也就更浓厚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设计的实验不应拘泥于课本,可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实验,从而有效激发初中生的物理实验兴趣。

在具体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很多教师为了收到良好的实验效果,往往会自己亲自动手做演示实验,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也很少给学生动手操作和发言的机会。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物理实验兴趣。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物理实验兴趣,在实验教学中必须要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及发言机会。例如,在做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时,先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然后再要求学生利用事先准备好的物品进行实验。例如,一名学生是这样进行实验操作的:在杯内盛满水后再用硬纸片把杯口盖严,手按住纸片将杯子倒置,放开手后,纸片不下落,水也不流出,这表明大气有压强。这样的动手操作机会对每一个学生均是平等的,通过动手操作他们的实验兴趣也不同程度上得以激发。除此之外,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我还要求学生踊跃发言,提出自己对实验的具体看法。这样的做法同样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物理实验兴趣。

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物理实验兴趣,物理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外小实验的积极作用。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我会布置一些课外小实验,让学生完成。例如,执教《浮力》时,在课堂结尾阶段,我这样提问道:“浮力的大小究竟与哪些因素紧密相关呢?请同学们下课之后通过课外小实验进行猜想和验证。”任务布置下去之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验验证。他们的实验方式多种多样,虽然如此但他们却最终得出了一致结论:浮力大小只与液体密度,排开液体体积有关。除此之外,只要有机会我就会布置一些课外小实验,让学生完成,这样学生的物理实验兴趣也在不同程度上得以提升。

初中物理实验对学生的物理学习来说是极为重要的。相关研究表明,学生的物理实验兴趣越高,他们参与物理实验的积极性就会越高。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开动脑筋,以学生为主体,调动一切可利用的因素,运用有效策略激发学生的物理实验兴趣,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初二物理实验小论文篇十三

物理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学科,物理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不仅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科学认识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也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汽车上驾驶室外面的观后镜是一个凸镜利用凸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和成正立、缩小的虚像的特点,使看到的实物小,观察范围更大,而保证行车安全。

汽车头灯里的反射镜是一个凹镜。它是利用凹透镜能把放在其焦点上的光源发出的光反射成平行光射出的性质做的。

轿车上装有太阳膜,行人很难看清车中人的面孔,太阳膜能反射一部分光,还会吸收一部分光,这样透进车内的光线较弱。要看清乘客的面孔,必须要从面孔放射足够的光头到玻璃外面。

由于车内光线较弱,没有足够的光透出来,所以很难看清乘客的面孔。当汽车的前窗玻璃倾斜时,反射成的像在过的前上方的空中的,这样就将车内乘客的像与路上行人分离开来,司机就不会出现错觉。

大型客车较大,前窗离地面要比小汽车高得多,及时前窗竖直装,像是与窗同高的,而路上的行人不可能出现在这个高度上,所以司机也不会将乘客在窗外的相遇路上的行人相混。现在,人类所有令人惊叹的科学技术成就,如克隆羊、因特网、核电站、航天技术等,无不是建立在早期的科学家们对身边琐事进行观察并研究的基础上的,在学习中,同学们要树立科学意识,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经历观察、思考、实践、创新等活动,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训练科学的思维方式,不久你就会拥有科学家的头脑,为自己今后惊叹不已的发展,为今后美好的甚或打下坚实的基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