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如何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挫折和压力?在总结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典型的错误和不足之处,从而避免自己犯同样的错误。
粮食的作文篇一
教师平时教导我们,要养成各种美德。教师说:“一个具有良好美德的人,才是最美丽的。”
尊敬师长,礼貌礼貌都是美德的最好体现。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一位女同学。她叫董书君,每次见到教师都面带微笑主动向教师问好,看到地上有纸屑总会主动捡起来,在餐厅她从不大声喧哗,在走廊她不跑也不闹。这就是小学生应具备的一种美德,我也要向她学习。团结友爱,乐于助人也是美德的体现。看看我们班的张亚男。放学时他看到坐在第一排的李靖椅子还没有搬到桌子上,他自我悄悄的走到李靖的身边笑着对她说:“你去站队吧,我来帮你。”说着便用劲搬起椅子轻轻地放到了桌子上。美德在他的身上闪光。
我决定从此刻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在自我的成长路上学会更多的美德,使自我因拥有美德而变得更美丽。
粮食的作文篇二
中国人口超过13亿,人均耕地面积不到1.5亩,是世界人均值的1/4,如此宝贵的耕地,每年还以千万亩的速度在消失。我国东部600多个县(区)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75亩的警戒线。而我国由于设备和管理落后,粮食在收获、储存、调运、加工、销售和消费中的总损失高达18.2%,也就是说,我国每年的产后粮食约有850亿公斤被白白浪费掉。稍微关心时政的人都知道,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且进口数量逐年增加。在每年为此花费巨额外汇的同时,粮食安全问题也已经成为从中央高层到社会舆论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在这种背景下,触目惊心的浪费粮食现象,更令人担忧。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还有必要从一粒米上节约吗?有的同学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
表面上看,掉几粒米是小事,可世界上的任何财富,都是劳动者以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创造的。
珍惜这种创造的成果,不仅是对社会财富的爱护,也是对劳动的尊重、对创造的尊重、对劳动者的尊重。
粮食是劳动者付出辛勤劳动、大自然消耗大量资源产生的财富,浪费它就是白白丢弃劳动成果、无端牺牲生态环境,最终受害的还是人类自己。
一位学者就曾指出:“可持续发展,这句话在今天的世界上首先是指粮食。
”我们浪费一粒米,扔掉一个馒头,实际上丢弃的是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丢弃的是对劳动人民的一片真挚情感,丢弃的是做人的一种品格和精神。
我国现在还不富裕,在一些贫困地区还有将近3000万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
人皆有食,也并不是每个公民都曾实现了的梦想。
世界性缺粮的状况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也不会得到根本转变。
因此,浪费一粒粮食也是很可耻的行为。
节约粮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有了节约意识,做起来很简单: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菜。尊重劳动成果、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已成为现代人的一种自觉意识。珍惜粮食吧,这是在珍惜你的生活!
建设节约型社会,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节约资源,健康生活,让我们从珍惜粮食开始做起吧。
珍惜每一粒米。
提到粮食,你一定会想到香喷喷的米饭,好吃的馒头吧!粮食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仅能解决我们的温饱问题,还能为我们的身体带来最基本的营养和能量!
从我懂事时,爸爸妈妈就教导我要勤俭节约,要珍惜每一粒米,每一滴水!
在刚刚过去的5.12汶川大地震中,我们失去了一座座美丽的城市、一条条宝贵的生命、还有那一块块田地!现在灾区的人们过着缺水缺粮的困难生活,可是我却在生活中发现有不少浪费粮食的现象发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勤劳动换来的,爱粮节粮就是对农民伯伯劳动的尊重!我们不仅要从自身做起,还要带动身边人爱惜、节约粮食。
在这三天的实践中我总结了几点节粮小窍门:
1、平时做饭买菜时要适量算好吃饭的人数计算好需要的量。
2、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尽量不剩饭菜。
3、在饭店吃饭时点菜要适量,不要浪费,吃不完的打包带回家。
4、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习惯,既可以让自己的身体得到营养,同时也避免了浪费的隐患。
5、节粮爱粮,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
只有经历过后,才能牢记在心;只有不断反省,才能不断长大。
——题记。
直到那一天,我懂得了节约——。
那次,我和我父母去了桃园摘桃子。我抬起头,桃树上红彤彤的桃子让我馋涎欲滴。我飞一般地拿起了篮子,冲进了那个大桃园,开始了“摘桃之旅”。
在我摘桃子的过程中,我想,反正我们摘下来的桃子要付钱的,一定要挑最好的,不能吃亏!于是只要摘到小的或者有点烂的桃子,就毫不犹豫地丢到地上——让我惊奇的是,那时的我竟让没有一丝的内疚。
突然,眼前出现了一个皮肤黝黑的小男孩。他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双眼,手上拿着一个绿色的布袋子,里面好像有什么东西。只见他弯下腰捡起了一个个桃子。我奇怪地问:“你为什要把桃子捡起来呢?”“因为还能吃啊!哥哥,你不知道,我爹妈为了种这片林子花了很多心思!”这时我才知道他是果园的“小老板”。
他又嘟囔着:“一人扔一个,那得浪费多少个,坏了一点削削也能吃……”
这让我想起我刚才做得“见不得人的事”,脸“刷”的一下红了起来。小男孩拿起一个桃子,往身上擦了擦,津津有味地吃起来,我的脸更红了,“自私、浪费”等一系列的字眼浮现在我眼前……唉!我已经是中学生了,却把老师常提到的“勤俭节约”扔到了脑后。
收敛了自己的行动,我也懂得了“节约”,节约是一种美好的品德,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正如一位哲人说的,“一个人节约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这个美丽的世界!”
粒粒皆辛苦。
古人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一直在我耳边回响。
往事点点,汇成了我记忆的海洋。心中,每每泛起几多银白的浪花,让我回味,让我珍藏,让我体会出人生的真谛与乐趣。
记得有一次,吃饭时,我由于饭菜不好吃,所以就没吃多少。爸爸只见我碗里一粒粒的.饭,语重心长地说:“粮食来之不易,可要好好珍惜啊!农民伯伯种出这些粮食是很辛苦的。”接着,爸爸给我讲了农民伯伯是怎么种出稻子的,并且说要带我去田地里转转,感受农民伯伯的艰辛。
田野一片绿色,就像是一块块绿色的大毯子铺在那里,在这绿色的毯子上,有着许多人在忙碌的干着农活,有的在耕田,有的在挑秧苗,有的……你瞧,那边一个三十多岁的农民伯伯在抛秧,他从一块奇特的板子上拿出翠绿色的秧苗,撒到田中,让它们自己成长。他每撒一把秧苗,手臂上的汗珠都随着秧苗飞洒向田中。此外,还有一个农民婆婆在除草,婆婆轻轻的弯下腰,用那洁净的双手去接触那肮脏的杂草和污泥,虽然杂草出去了,却脏了自己洁净的双手。火似的太阳照射在每个农民的后背上,汗珠湿透了他们每一个人的衣服,每一个农民从田里走出来,都是一身污泥一身汗。
忽然,我看到了六十岁的一个老人也在地里干活,他弯下腰大概只有五六分钟又站起来伸伸腰,并不断地用手捶打着自己的腰。太阳火辣辣的烤着,满头的汗珠都来不及擦,正一滴一滴地落在田里。这时,我不禁想起了一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记得爷爷以前跟我说过,他们小时候为了充饥,经常吃一些树皮、野菜,如果谁家的粗粮能填饱肚子,那就非常好的了。当时爷爷最大的愿望就是以后能够吃饱,能够餐餐吃上一碗白米饭。听他这么说,我突然一下子醒悟了,决定以后要好好珍惜粮食不能浪费。
为了粮食,农民冒着严寒酷暑,在田间地头辛勤地劳作;为了粮食,文人曾一遍又一遍地吟咏出了“粒粒皆辛苦”的感人诗句。
今后,每当我吃着香喷喷的米饭时。不由自主地就会想到农民伯伯一滴一滴的汗来换取的粮食。
我们好好的珍惜农民伯伯辛苦耕种出来的、粒粒都和着汗水的粮食吧。
粮食的作文篇三
战争就是打钱粮,粮食送给人民军队,战胜日寇得解放;和平也需粮保障,粮食普济天下灾民,人人温饱喜洋洋。内容如下。
节约粮食——一个听了不知有多少遍的词语。中国拥有13亿人口,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我国的耕地面积呢?仅仅占世界耕地面积百分之七,却养活着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也许有许多人不知道。从古人“锄禾日当午”,直到现在人们统计的精确数字,无一不表明粮食的来之不易。从播种至收割多少道程序,多少辛苦汗水,多少双饥饿的眼睛在渴望……再回头看看,又有多少不珍惜粮食的人,将热蒸蒸的白米饭倒入到垃圾袋。看到学校里的同学们淡漠的不屑的脸,丝毫不犹豫的动作,不禁有些心寒。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节约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美德,是中国人永远不会弯曲的背脊,是大家坚信的理念。但是现在我们的行为为什么会变质了,节约不再被认为是美德,却被当成小气、抠门的意思。
现在似乎说到节约,大家就会不由想到低碳这个词。而低碳日的成立也是势在必行了,低碳日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在这一天,我们将动员地球村普通居民,通过个体和群体行动,参与创建国家及全球层面解决气候变化等紧迫问题的方案,并在各地展开大规模社区性“。
低碳生活。
”活动的具体构想。全球变暖,对于人类既是挑战,也是创造新时代、新经济、新文化的良机,是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价值创新的动力。
我们需要改正的机会,浪费可耻,从某种意义上说简直是“犯罪”。凡事贵在坚持,节约要从点滴做起,尤其需要坚持。一天两天可以,一年两年呢?更长的时间呢?不仅仅是对粮食,要让节约内化为自觉,成为习惯。我们更不能把眼光拘泥在这短短的一周——所谓的每年的粮食周,其实只要我们愿意每一天都可以是节约粮食日。节约粮食和低碳不仅仅是一种。
口号。
不仅仅是因为我们和所有人的号召与呼吁我们希望它是一种情结熔铸在你与我的心中从而自觉的作到。
马克思说过:“节约无异于增产。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也正是基于对中国国情和家底的清醒认识。无论从人均资源量或政府、企业、家庭的财政情况来看,我们手头其实都很紧。在我们这样一个并不富裕的国家,能否在节约的问题上进入到人生更高的境界,事关社会和谐乃至中国社会的未来。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只有当节约成为一种生活态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内心需要的时候,我们才离真正的节约型社会不远了。”
“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朗朗的读书声透着活力,希望我们可以把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
读完了,同学们要节约粮食哦!
粮食的作文篇四
粮食节,是世界各国政府每年在10月16日围绕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举行纪念活动的日子。“民以食为天”,粮食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始终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地位。1972年,由于连续两年气候异常造成的世界性粮食歉收,加上苏联大量抢购谷物,出现了世界性粮食危机。
联合国粮农组织于1973年和1974年相继召开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粮食会议,以唤起世界,特别是第三世界注意粮食及农业生产问题。敦促各国政府和人民采取行动,增加粮食生产,更合理地进行粮食分配,与饥饿和营养不良作斗争。1981年10月16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创建纪念日,此后每年的这一天都作为“世界粮食日”。
世界粮食日的确立促进了人们重视农业粮食生产,增强了公众对于世界饥饿问题的意识,加强了国际和国家对战胜饥饿、营养不良和贫困的声援以及关注粮食和农业发展方面的成就。
因此,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而不是说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费得起就可以浪费。浪费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只要存有节约的意识,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应该剩饭菜;在餐馆用餐时点菜要适量,而不应该摆阔气,乱点一通。记住:节约粮食应该从我做起!
节约粮食的名言。
1、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
3、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
4、饮水要思源,吃饭当节俭。粒粒盘中餐,皆是辛苦换。
5、倒下的是剩饭,流走的是血汗。
6、民以食为天。
7、盘中粒粒皆辛苦!
8、饱时不忘饿时饥!
9、爱惜粮食,从娃娃抓起!
10、爱惜粮食,从我做起!
11、生命诚可贵,粮食价更高!
12、粮食是血汗换来的`!
14、珍惜劳动成果反对浪费粮食。
15、请记住:粮食来得不容易!
16、浪费粮食是最大的犯罪!
17、爱惜粮食,人人有责!
18、省下一颗粮食,已许可以救活一个人的生命!
19、爱惜粮食就是爱惜生命!
20、人人节约一粒米,拯救世间千万人。
21、一米一谷,都是春夏秋冬滴汗水的收获,请珍惜!
22、节约粮食给未来生活多一点机会!
23、粮食是用来满足温饱的不是用来浪费的。
24、节约粮食,远离浪费。
25、节约粮食,从我做起。节约粮食,现在做起。
26、也许温饱在某个角落还是难题,请珍惜手中的粮食!
27、树立节粮意识,珍惜劳动成果。
28、饱食终日,粒粒可馨。
29、成由勤俭败由奢。
31、爱惜粮食就是热爱生活。
32、粒米虽小你别扔,勤俭节约留美名。
33、节粮从我做起,建设节约型社会。
34、崇尚节粮风气,促进可持续发展。
35、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
36、粒米虽小君莫扔,勤俭节约留美名。
37、食不净则多病,食不尽则多蝇。
39、节约粮食,造福人类。
40、节约光荣,人见人赞;浪费可耻,谁闻谁恶。
粮食的作文篇五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平时节约粮食吗?节约粮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中午到食堂里吃饭,看见有些同学很浪费粮食,白花花的米饭和香喷喷的`菜被倒掉,真是让人心疼呀!
就拿浪费粮食的行为来说吧。低年级有的同学很是挑食,吃了几口饭就倒掉了,说这饭菜是自己不喜欢吃的;有的同学风风火火,盛汤的时候,走路慌张把饭汤洒在地上;有的同学吃饭把许多米粒留在桌子上,掉在碗里。这些都是在浪费粮食!也许你认为浪费这一点点算不了什么,可是,如果大家都浪费这一点点,那么就是一个惊人的损失了!难道要等到我们饥饿、贫困的时候才想起米饭的香甜可口吗?这时,我不禁想起了李绅的一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其实节约粮食,做起来很简单:吃饭时不要剩饭菜,不要掉饭粒。
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同学们,让我们手拉手互相监督,共同爱惜粮食吧!
粮食的作文篇六
有一天下午,爸爸和我到超市买东西,恰巧遇到他在鲜奶公司当配送员的朋友。当时叔叔正在送货,叔叔将新鲜的牛奶运送到超市,又从超市后方,将一堆优酪乳、布丁、鲜奶……放在推车上,要将它们推向冷藏货车。
叔叔无奈的告诉爸爸:这些过期商品都要拿回去销毁,经济不景气,不仅生意变差,报废商品也愈来愈多。接着叔叔指着正在冷藏柜旁选购鲜奶的小姐说:消费者愈来愈精了,我才刚上架放在后排的鲜奶,就马上被拿走。下次我再送货时,那几瓶放在前排快到期的鲜奶,可能又要成为报废品。说完,叔叔摇着头并且深深叹了口气。顿时,我红了脸,望着这堆报废品,我觉得我也是凶手一样。
接着,我和爸爸选购了明天早餐要喝的优酪乳,我特地拿起摆放在第一排的,爸爸和我不约而同相视一笑。我检视着保存期限,距到期日还有五天,以往这是我不会选择的。其实这瓶优酪乳明天一早,就会被我们全家喝光,而这都是在保存期限以内。
最近几年,住在地球的人们开始重视地球暖化的问题,也发现节能减碳的重要性。很多习惯只要身体力行,每个人都会是环保的尖兵。就饮食而言,现在我购买食品,已经改变了习惯,虽然会注意保存期限,但会尽量挑选前排的。我也会一次购买少量,不会一次将一堆食品搬回家,不但增加冰箱耗电量,还常常放到过期,最后不得不丢进垃圾桶。
报废牛奶故事。我的这群善良同学认同了我的想法——只要是立即食用的食品,我们可以选择接近保存期限的。就这样,我带领了更多的节约标兵了。
“节约”,是近年来很流行的一个词,几乎随处可见: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用纸等等。节约,是一种美德。例如,节约粮食。
因为我的爷爷奶奶是农民,我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所以,我要提倡“节约粮食从我做起”
其实,在我刚看到“节约粮食,从我做起”这8个字的时候,我的脑海中曾经闪过一丝疑惑,节约二字说的容易,可是做起来会不会很难呢?节约粮食对农民伯伯来说是否有好处呢?不过,很快我就想明白了,节约其实做起来并不难,相反可以说还很简单,只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来就可以了,比如说在出去玩的时候赶紧吃完碗里剩下的那几粒米,几根面,几口馒头就可以了,这样,即便是对农民伯伯没有任何的好处,对我们来说渐渐的也会养成一种好的习惯,而且还不会让农民伯伯那一滴滴的汗白流,那一口口气白喘,那一声声的`“好累”白说,那一份份的力气白使,那一次次望着庄稼成熟的笑容白笑。
粮食,是农民伯伯的汗水浇灌而成,是农民伯伯一次次辛勤施肥而成,是农民伯伯,总之,这一切的一切都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粮食的来之不易,希望大家从自己做起,从而影响身边的人,让大家都懂得节约粮食。
锄禾日中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这是在很早的时候,古人写一首诗叫《悯农》,如果先不看内容,光看诗名,悯农就是怜悯农民的意思,这里的怜悯并不是可怜的意思,而是要理解农民的辛苦,他们每年辛勤播种,灌溉,施肥,除草,杀虫,可是即使这么的辛苦,有时候遇上天灾,收的粮食也就只能够一年的生活,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说农民虽然是生活在社会最低层的人,但是他们却是最伟大的人。
所有的种种就是希望我们不要浪费一点一滴的粮食,因为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据调查,每年我们浪费在家里的粮食足够1500万人吃一年,每年我们浪费在食堂里的粮食足够3000万人吃一年,每年浪费餐馆里的粮食足够2亿人吃一年。如果我们停止浪费,一年就可以省下约1000亿斤的粮食,这足够养活3。5亿人。
虽然我们现在生活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但是大家知道吗?当我们随手扔掉一块馒头的时候,我们是否想到世界上还有许多人正在为一餐饭而辛苦奔波。我们是否想到世界上有许多人正在为一餐而辛苦奔波,还有许多人正因饥饿而在死亡的边缘挣扎。以前我吃东西常常挑三拣四,吃不玩就随手扔掉,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浪费,以为这不算什么。可是当我在电视上看到那些非洲难民因饥饿,瘦骨嶙峋·饥不择食,最饿死在街头那惨不忍睹的情景。还有我国的边远山区,人们吃不饱,穿不暖,小孩子们还没有地方上学。要是一个月能吃一次肉啊,那就是谢天谢地了!
这时我才觉得我们的生活是那么的幸福,有爸爸妈妈的疼爱,有大房子住,上学放学都有车接送……想到这,我感到非常惭愧,我真是太不应该了!从现在起,我一定要改掉我的坏习惯,节约每一粒粮食,再也不浪费了!
节约是美德,节约是责任。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节约每一滴油·每一滴水·每一粒粮,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富有,我们的祖国才会更加的繁荣昌盛!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物资。每年的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节约粮食是全人类共同推崇的一种美德,尤其是在我们中国,更是有着节约的优良传统。
我是从小被泡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全家人整天众星捧月似的惯着我,他们把我捧在手心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事事都依着我、顺着我,渐渐的我成了家里名副其实的小公主。
在家人的宠爱下,我逐渐养成了一种坏习惯,那就是顿顿吃饭总爱剩饭。每当这个时候,爷爷奶奶会无奈地摇着头,唉声叹气地说:“唉!现在的孩子,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你看看,这么好的饭菜就这么扔了,多可惜啊!想当年咱们小时候哪吃过这些东西啊,连一顿饱饭都吃不着!”小时候,听了这些话我感觉不以为然。后来,我学习了《悯农》这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才明白了粮食的来之不易。于是,我下定决心要改掉这个坏习惯,绝不再浪费粮食了。
同学们,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继承中华民族厉行节约的优良传统,力争做一个珍惜粮食的好学生吧!
粮食的作文篇七
我的站在漫无边际的荒原,周边是凄冷的寒风,卷着无助的残叶,地上是斑驳的昏黄,偶尔踩到,嘎嘎作响,如人骨断裂般清脆决绝。
这是天路的一角,我看见大地上人们的无助和痛苦。他们面黄肌瘦,偌大的天地间溢满哀嚎和呻吟。我看见那些孩子,那些和我一样大的孩子,他们空洞的眼神,枯瘦的手臂,他们干裂的嘴唇;我看到那些老人,那些像我爷爷奶奶一样年长的'老人,他们奇怪的歪侧着的身子,他们气若游丝的喘息;我看见那些中年人,像我的爸爸妈妈一样大的中年人,他们仅有厚茧包裹着的手,他们怀中夭折的婴孩。
唯一的,仅有的生气,是偶尔的几只飞不起的椋鸟,几只没有毛的乌鸦。
你以为我在讲故事,你以为我在复述一部战争片么?
你都猜错了,我在说事实。
或许你会感到怪诞,感到荒谬甚至感到可笑:怎么可能!
可是你想过么,他们就是我们的后代,承蒙我们的照顾,他们无辜挨下了一切。
或许也不能说是无辜,毕竟自作孽不可活,既然作孽的人已不复存在,那便让他的后代不可活。
没错,我是说,他们的痛苦,是我们造成的。
各位,你们有没有想过,你到底浪费过多少。你的时间,你的金钱,你的生命,人类的粮食。
你的一切,你大可以挥霍,只要你挥霍的起,可是粮食,是人类的,你挥霍不起,你也不能挥霍。
随着生活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随之对粮食的浪费也越来越大。“舌尖上的浪费”现象越来越严重。据调查,人们在餐桌上造成的浪费相当于大约一亿人一年的口粮。多么可怕的数字啊!且不说以后,现在就有很多吃不上饭的人。那些在偏远山区的孩子们,他们哪里能向我们一样,今天要吃这个,明天要吃那个,这个咬两口就扔掉,那个碍于面子买多了却还吃不完,大包大包的扔掉!与他们而言,能每顿都有饭吃就是上天对他们最美丽的馈赠。可惜,可悲,认识到这一点的人并不多。浪费粮食的现象随处可见。
或许,你,或我站在天路的一角,满眼是万顷的良田,天间是快乐的人们,是向我们一样有着美丽童年的孩子和安享晚年的老人。
为了最美丽的一起,节约粮食,杜绝浪费。
粮食的作文篇八
上幼儿园时,我觉得粮食取之尽,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浪费什么就浪费什么。
上小学了,让我知道了一些西北小孩吃不上粮食,饿死的新闻,让我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但是,还是会浪费一些自以为不喜欢的菜。
我也看过一位正上大学的大姐姐吃一些特别”难吃”的饭,边吃边说:”这个饭菜特别好吃。”这一句都让我惊呆了。
每当我饭里还有几粒米饭的时候,奶奶对我说:”把这几粒米饭吃掉,千万不能浪费,浪费可耻呀!”所以奶奶的饭碗经常是连米粒子印几乎都没有。
从小到大,从幼到老,每个人对粮食都不同的态度和感受。
幼时的童真,压根都不知道粮食从哪里来的,不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以为粮食从天上掉下来的哩!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
长大了,上小学了,知道了粮食的来之不易,在小学中很多人搭理宣传不要浪费粮食,那又有什么用呢?心中总是蹦出一种莫名的”优越”感,脑中想这种难吃的东西是人吃的吗?不喜欢吃的就统统浪费掉。无法控制这种”优越”感只能听从——浪费。
到了高中大学,我看见过一些哥哥姐姐一般到高中大学里几乎每次吃饭都会把饭菜统统吃光,也看过哥哥姐姐们吃一些难吃的菜也会吃光。这种”优越”感就渐渐消失了,而且对这个粮食取之不易的理解更高一等,粮食也就没有浪费了。
老年呢!这要谈起20世纪50年代,老百姓那时候,都吃着粗粮,细粮很少吃,穷人吃个馒头也算是心满意足了,奶奶便是在那个时代出生的,经历过,把不浪费的理念始终奉行,在那时候有个几乎不会有人得的病——营养过剩,而现在呢?很多人得了这病,不是他们太苦,而是我们太幸福。
我是这么认为的,你呢?
粮食的作文篇九
去年暑假的一个周末,我到好朋友家去玩,朋友的妈妈烧了一桌美味佳肴端上了桌,我们吃的正香时,同学想起动画片《果冻三剑客》马上就要开播了,同学连忙放下饭碗,跑到客厅里,打开电视,津津有味的'看起电视。
过了一会,我吃了饭,顺手牵羊地拿起同学的饭碗,跑到他面前说:“你看看你,有这么多饭没吃完,你还是中队长吗?我小队长都比你好。”
同学毫不在意地说:“不就几粒米饭嘛,不用你操心。”我正经地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同学急冲冲地说:“我知道,我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说完,同学就接过饭碗,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我高兴地说:“这才对嘛!
这件事情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我们要爱惜粮食,要知道米饭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我们要争当一个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