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望》教案十分钟篇一
师:今天学习《律诗二首》。这课咱们没上过,把两首诗放在一起上,会有另外一种韵味在里面。诗歌最重要的学习方法是朗读。
老师板书:朗读
下面请两位同学将《春望》和《过零丁洋》分别读给老师听一下。
1、生甲朗读《春望》;生乙朗读《过零丁洋》
2、老师评价指点
3、学生齐读《春望》《过零丁洋》
师:读文言诗词,重要的是吟读。 (板书:吟)
吟读,是按照诗的个性来读,按照自己的体会来读。要读得比较慢,有时候有拖音。吟读和朗读的味道可不同啦。你们听老师把《春望》吟读一遍。(老师示范吟读《春望》)
师:你们看,吟诗和朗读,吟读的味道就是足一点。下面请同学们学着吟读《春望》。
(学生大声地自由吟读《春望》)
师:“深、心、金、簪”是押韵的。
(学生齐吟《春望》)
师:评价吟读的效果,对重点的句子作好指导,然后: 再次吟读《春望》
师:同学们带着这种体会,揣摩揣摩,自己吟读《过零丁洋》。
学生自由吟读——老师请一女生吟读《过零丁洋》——老师评价指点吟读——齐声吟读
老师板书:译读
师:大家不要以为“译”很容易,老师给你们出个难题,什么叫译读呢?[以诗译诗,译出来的现代文也要有点韵脚,也要像一首诗]。下面请同学们做一下“预备动作”,将两首诗的注释好好读一下,然后根据注释口头翻译课文。
(学生们各自进行译读活动)
师:现在咱们再做一个“预备动作”,老师先以《春望》为例进行示范。大家读,老师译,注意听老师对“押韵”的处理。
(学生吟读一句,老师示范一句)
生: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师:国都已破,山河依旧,那春天的京城呀,满目荒凉,杂草丛深。
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师:感伤时事,鲜花流泪,那清脆的鸟鸣声呀,如泣如诉,闻而惊心。
生: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师:漫天烽火,阳春三月,那漫漫的长道呀,一封家书,片纸万金。
生: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师:缕缕白发,越搔越短,那稀疏的白发呀,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师:下面你们来译《过零丁洋》。我来读诗,你们译。先来试一下,看看它应该押什么韵。
(学生依据课文注释译诗)
师:建议你们翻译的时候,将“星”、“萍”、“丁”、“青”用来押韵,但不一定用这几个字,那么怎样翻译仍保证押韵呢?想一想,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就可以以诗译诗了。
(学生讨论——老师吟诗——学生再译)
师:“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生:……
师:“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生: ……
师:“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生: ……
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生:……
师再范译一下
师:以诗译诗可以培养同学们的情味。大家完成的很好!
三、背读
老师板书:背读
师:老师把这两首律诗放在一起教学,肯定有原因。原因是什么呢?这两首律诗有很多相同和相似的地方,同学们想一想,同桌商量一下。然后大家说一说。
(学生商量、讨论——交流回答 )
师:你们看,根据这样的思路,我们背诵这两首诗不是很容易了吗?
(学生齐声背读)
四、说读
老师板书:说读(说读是对诗人说话,就是把诗意扩展开来,在原诗句的基础上增加很多自己描写的内容,然后对诗人说。)
师:你看“国破山河在”只五个字,我们可以把它说成一个长句子——……这就要有丰富的
想像。
师:我现在做一个示范,我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进行这样的“说读”——
诗人啊,
你看现在正是流光溢彩的阳春三月,鲜艳的花朵吐露芬芳,清脆的鸟鸣婉转悠长,但如
今你国破家亡,美丽的花儿,令你不禁落泪,无心欣赏;悦耳的鸟鸣,让你心惊,更添
离别的惆怅!
师:同学们准备分小组说读《过零丁洋》,每一个小组就只说读一联。
(学生分组讨论,每小组分别选派一名代表说读)
师:“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组一名学生:诗人啊,……
师:“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组一名学生:诗人啊,……
师:“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组一名学生:诗人啊,……
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组一名学生:诗人啊:……
师:对诗人说话特别有趣,刚才同学们说得……。
师:同学们,我们这一节课实际上是一节学法课。老师给它取了个名字:一诗四读。(板书:一诗四读)以后你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读古诗。这是文言诗词的一种学法。(板书)
作业:
组长组织,同组同学之间说读《春望》,对诗人说话。
附板书:
律诗二首
朗读
译读
背读
说读
《春望》教案十分钟篇二
诗歌教学重在引导学生体味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和韵律美。在缓歌慢唱、密咏恬吟中感悟作者通过外在的客观物象所表达出来的内在的思想情感,欣赏他们为创设美好意境、抒发内心哀乐所运用的高度凝炼的语言,把握诗的用韵、节拍、停顿,声调的轻重缓急,字音的响沉强弱,语流的疾徐曲折,从而濡染心灵,陶冶性情,培养文学趣味。诵读是教学诗歌的一种很好的方法。那种善于倾注强烈感情的诵读既能让我们体会“无地-沙鸥”的凄凉落魄;又能使我们回味苏轼李白的豪放不羁……
初二学生具有一定的形象思维的能力,他们的知识储备,生活阅历都较以前大大改变。因此,在教学这四首诗时,本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体能动作用和创新精神的原则,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体会诗中的爱国深情,培养他们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以期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2.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3.加强合作学习,养成自主、探究、交流的良好习惯。
1.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1.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对名句的深入理解。
2课时(40分钟×2)
讨论交流为主,多媒体教学,配以幻灯片,背景音乐等。
1.反复诵读四首诗,结合对诗人身世、写作背景的了解,准确理解诗中深沉的爱国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1.导入语。
2.学生活动:
举手发言,列举中国爱国名人名言或他们的爱国事迹1例。
3.切入本课,明确目标:学会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主题,并学会对名句进行赏析。[幻灯片出示本堂课学习目标]
1.范读:
1)多媒体画面、诗文、配乐朗诵。
2)学生活动:静静地欣赏,并正音正字,正确把握诗句的朗读节奏,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小组讨论交流:
1)四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怎么知道的?[投影]
2)学生活动:4人一组,各抒己见,并努力使对方接受。如对方不接受,则应竭力反驳。
注意:陈述理由或反驳意见要有依据。
提示:可查阅资料了解写作背景、诗人身世,探究诗中意境,体味真情实感。[明确:《春望》抒发诗人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泊秦淮》抒发诗人心中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表达自己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愿望;《过零丁洋》慨叹抗元事业的失败,表达了宁死不屈的坚强决心。]
3.组织班级交流。
1) 学生活动:每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在班级发言。
2) 教师适时点评,加以引导。[在交流中穿插幻灯投影,介绍背景材料,帮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诗人身世,正确理解诗歌内涵。]
4.变换角色,模仿诗人,学会有感情地朗读。
1) 如果你是诗人,此情此景,此时此刻,你会带着怎样的情感分别吟诵这四首诗呢?
2) 学生活动:
①走进那个时代,把自己当作诗人,用诗的语言抒发心声。
②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
③小组之间开展朗诵比赛,比哪一组朗读得最有感情,最为流畅。[播放背景音乐]
3) 同学互评,教师点拨,适当进行比较鉴赏。[明确:《春望》(忧伤)、《泊秦淮》(忧愤)、《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悲怆豪壮)、《过零丁洋》(慷慨悲壮、正气凛然)]
1) 跟读。
2) 教师小结:诗歌是激情的产物,不是带着强烈感情的人是朗读不好诗歌的。要有感情地朗读好诗歌,我们必须做到以下两点:正确理解诗歌主题,深入体会诗人情感;采取多种朗读手段,充分调动自身激情。
你最喜欢哪一首诗?为什么?
1.思考。
2.交流、点评。[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有创新者,只要合理,都给予肯定。]
本节课通过讨论交流我们理解了四首诗的思想内容,学习了有感情地朗读这四首诗。希望同学们今后多加练习,养成良好的朗读诗歌的习惯。
1.反复诵读,进一步加深对诗歌主题的理解。
2.品味诗歌字里行间的爱国深情,提高鉴赏古诗的能力。
3.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引发热爱家园、报效祖国的热情。
品味名句,体会真情。
[课前播放张明敏的歌曲《我的中国心》,营造课堂学习的良好氛围。]
1.导入语:
[音乐停]上节课,同学们饱含深情地朗读了四首古诗,理解了诗歌的思想主题,并在朗读中学会了审美,提高了文学欣赏的水平。不知道同学们还能不能背诵这四首古诗?
2.集体有感情地背诵四首古诗。
1.这四首诗都写于国家危难之时,诗中都蕴含了诗人深深的爱国情怀。你认为四首诗最能体现爱国深情的词或句子分别是什么?为什么?
2.自由朗读,边读边思,并结合有关资料,在书旁写下自己的想法。
3.小组讨论交流,各抒己见,请同学点评。
4.组织班级交流,教师适当点拨加以引导。
内容摘要: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个“深”字写尽山河破碎,人民离散。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因为感时伤怀,加之久别思家之苦,即便是面对鸟语花香的春景,
不但无心赏玩,反而落泪心惊。“溅”“惊”二字,在句中都是使动用法,意思是花使我的泪水飞溅,鸟使我的心灵惊悸。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连三月”见战祸之长。“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足见思家之苦。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苦痛无法排解,搔头更增哀叹。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一个“寒”字,不但让人想到时值深秋,更在心头掠过一丝寒意。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人指责商女,其实是一种曲笔,真正该汗颜的是座中那些点歌的人。足见诗人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僵卧孤村”四字,写出了诗人当时的处境:年老久病,无所作为。但“不自哀”则引出诗人对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现实转入梦境,自然而巧妙,满腔爱国热忱化为豪壮的诗句。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干戈寥落”四字,包含多少辛酸与遗憾!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以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与个人的命运。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来抒写诗人的忧虑不安,孤苦伶仃。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激励人心的议论表现出诗人高尚的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有创新者,只要合理,都给予肯定。]
方法指导:
①发挥想象,感受意境。②联系实际,体会真情。③品味语言,学会鉴赏。
5.集体朗读一遍。
运用已学知识朗诵并赏析自己课外收集到的爱国诗歌一首。
1.在小组里有感情地朗读自己课外收集的爱国诗歌,并请别的同学点评。
2.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推荐课外收集的爱国诗歌,并说出推荐理由。
3.学生互评,教师小结,以肯定成绩、鼓励为主。
1.回归课文,再读古诗四首。
思考:吟动人诗篇,品诗中深情。古人触景伤怀,为国忧思,这给了你哪些启发?
2.交流、点评。
[音乐声起(同课前)]
同学们,如今我们的祖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家日益强盛,人民团结奋进。在这样和平安定的年代里,我们更爱我们的祖国。从现在起,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树立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勤奋刻苦,踏实进取,努力学习,为振兴中华打好坚实的文化基础。
愿同学们早日成材,梦想成真!
《春望》教案十分钟篇三
教学目标:
1、领会诗歌的丰富内涵和精美语言,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和诗歌的修辞方式。
2、朗读并且背诵全诗
3、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朗读并且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体会蕴含在诗作中的思想感情以及诗作的“诗史”特点。
教学过程:
1、你会读加点的字注音吗?将字音写在括号内
岱宗( ) 决眦( ) 搔更短( ) 不胜簪( )
2、填空
杜甫,字 ,是我国 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广泛而尖锐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矛盾,内容深刻。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朝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 ”。
1.学习《望岳》
1)情境导入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2)介绍作者有关知识。
3)检查预习情况
4)整体感知
a、播放录音《望岳》,学生朗读。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感。
b、指名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教师从节奏、语调、情感等方面加以指导。
c、师生同读,同时多媒体显示朗读节奏、重音,要求学生读出感情。
d、分组朗读交流,理解诗歌的意境美。
5) 探究赏析《望岳》
a、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点拨(多媒体投影):
b、全诗中最让你感到心胸激荡的两句?说说偏爱这两句的理由。
c、作者当时为什么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呢?
d、合作探究: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2学习《春望》
1)整体感知
a、播放录音《春望》,学生朗读。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感。
b、指名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教师从节奏、语调、情感等方面加以指导。
c、师生同读,同时多媒体显示朗读节奏、重音,要求学生读出感情。
d、分组朗读交流,理解诗歌的竟境美。
2)、 学生分组讨论与交流:这首诗与《望岳》在内容上有哪些不同?诗歌风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分别以这两首诗的题目为上、下联的开头,试写一组对偶句。
4)、 有人将“国破山河在”一句中的两个字调换了一下位置,便成了一条保护环境的警示语,你能写出这个句子吗?
5)、 把这两首诗译成现代诗歌,尽量做到押韵。
6)、朗读背诵这两首诗。
1、给下面的诗句划分节拍。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教案十分钟篇四
1、知识目标:理解诗歌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反复朗读,背诵课文;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爱家爱国的思想感情。
通过分析诗歌的意象,结合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1课时
朗读感知法,情境品味法
以中东地区许多国家内部动乱,频发战争,人民苦难相关内容导入。
(安史之乱)、作者杜甫。
1、反复朗读。要求:读准正音、节奏、语气语调。
2、检查朗读情况,引导学生正确译读。
3、引导学生背诵。
1、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再现形象,把握物境。
①诗歌的首联写了哪几个形象?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学生明确:写了国都、山诗、城、草木四种形象。这是一幅论陷长安城的破败景象:国都论陷,城地残破,山诗依旧,乱草丛生,满目凄然。
②颔联写了几个形象,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明确:写了花、鸟。春花盛开,鸟儿和鸣,但诗人在视听上并没有愉悦之情,因他与家人的别离感伤所致。
③让学生想象颈联、尾联的形象及画面。
明确:烽火连天,兵荒马乱,诗人盼望得到家书,可一直都大失所望,由此而焦虑忧愁,满头白头,头发稀疏得不能插簪。
2、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把握情境。
提问①: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全诗抒发了诗人优国思亲的情感。
提问②:全诗抓住哪些词语和意象来表达心情?
明确:国“破”——国家支离破碎 草木“深”——更令人满目凄凉、花溅泪,鸟惊心——衬托诗人因国破家亡而产生强烈伤痛的感情。 “抵万金”——表达诗人对妻子儿女及家中亲人的思念。 “搔”——不胜簪:头发稀疏不能插针簪,衰老得快,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默写课文
板书设计
肖联写景 心生伤痛
颔联抒情 离愁别恨 借景抒情
春望 颈联叙事 眷家思亲 寓情于物
尾联描写 忧国伤时
本教学的朗读贯穿整个教学环节,根据达成目标和内容的呈现分层次有序地采取不同的朗读方式,以读促思,以读促说,以读悟意;在朗读感知读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和意象的研读和赏析,结合背景去理解诗歌的深刻意蕴。整个教节环节紧凑有序,教法指导得当,知识内容正确,容量适量,难易适度,板块清晰,能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尊重学生独特的见解上进行正确引导,逐步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整个课堂教学时效高,教风民主,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春望》教案十分钟篇五
1、深入体会古诗词的韵律。
2、记忆名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理,做到学以致用。
3、领略古诗词的凝练姜、意境美、音律美和含蓄美。
4、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重点:
1、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
2、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难点:
1、理解诗句蕴含的情理
2、作者作诗的背景或心境
1课时
杜甫诗之沉郁,无不令我们爱不释手,浮想联翩,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诗。
1、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扫除文字、词语障碍。
抵,值,相当;
浑,简直;
簪,古人用来别发连冠的首饰。
2、了解作者写作时的背景或心境。
杜甫《春望》背景
《新唐书?肃宗纪》载:这年正月,“安庆绪将伊子奇寇睢阳郡,张巡败之”。二月,“李光粥及安庆绪之众战于太原,败之”,“关西节度兵马使郭英x()及安庆绪战于武功,败缕。庆绪陷冯翊郡,太守萧贲死亡”,“庆绪将蔡希德寇太原”,“郭子仪及安庆绪战于永丰仓,败之”。《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九载,这年三月,“尹子奇复引大兵攻睢阳”,”安守忠将骑二万寇河东,郭子仪击走之”。整个春季三个月,战争不息。
这首诗是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三月,杜甫在长安时所作。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荒凉。诗人触景生情,抒写了伤乱的感慨。
诗的前四句写春天的长安城的败象,包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高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触目惊心,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坠泪惊心。
前四句诗人俯仰瞻观,由近而远,由远而近,从城到山河,由满城草木到花鸟。感情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亲人的惨威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更增一层悲哀。
1、这首诗写于国家危难之时,诗中都蕴含了诗人深深的爱国情怀。这首诗最能体现爱国深情的词或句子是什么?为什么?
提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个“深”字写尽山河破碎,人民离散。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因为感时伤怀,加之久别思家之苦,即便是面对鸟语花香的春景,不但无心赏玩,反而落泪心惊。“溅”“惊”二字,在句中都是使动用法,意思是花使我的泪水飞溅,鸟使我的心灵惊悸。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连三月”见战祸之长。“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足见思家之苦。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苦痛无法排解,搔头更增哀叹。
2、诗歌的首联写了哪几个形象?这些形象各有什么特点,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明确:写了国都、山河、城、草木四种形象。国破,山河依旧,城春,草木深。这是一幅沦陷中长安城的破败景象: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使人满目凄然。
3、颔联写了哪几个形象,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明确:烽火连天,兵荒马乱,“家书”承载着亲人的牵挂和眷念。诗人盼望得到一封家书,然而终归是失望,我们仿佛看到诗人满头白发如冰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
4、诗中常使用反衬手法,即以甲物之是来衬乙物之非。杜甫的《春望》开头两句就使用了这一手法,你能够说说自己的理解吗?
“国”是指都城,即长安——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繁华热闹可以想见。但是,目前的长安,惟有山河存在,这不就意味着过去的繁华都城已被叛军糟蹋殆尽,剩下的只有山山水水了吗?春天来了,城里到处都是“草木深”,不就意味着人烟稀少才让草木丛生吗?
5、如何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的意思?
课本的注解是:“感时花溅泪”——感伤国事,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恨别鸟惊心”——伤心离别,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其实在这里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意思为:由于为国事而感到伤心,为离别而感到遗憾,所以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
6、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前四句抒发了诗人面对国都沦陷,山河破碎而产生的沉痛和忧伤之情,颈联抒发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牵挂之情,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叹息衰老,又多了一层悲哀。
7、名句品评。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奥妙在哪里?
关于诗歌语言的意义美。“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举手搔头,意欲解愁,可是搔头解愁愁更愁,稀疏短发,几不胜簪,顿觉衰老,更增一层悲哀。
《春望》集国优、家愁、人衰之情于一体,读后让人百感交集。诗人借景抒情,言为心声,真切动人的玑珠般的词句,牵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故国沦亡,空对着山河依旧,春光寂寞,荒城中草木丛深。
感伤时局,见花开常常洒泪,怅恨别离,闻鸟鸣每每惊心。
愁看这漫天烽火,早又阳春三月,珍重那远方家信,漫道片纸万金。
独立苍茫,无言搔首,白发稀疏,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的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淡浅深,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写得铿然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春望》教案十分钟篇六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自《诗经》起,经两汉、六朝、唐宋元明清,到现在,将这些诗堆叠排列起来就像那蜿蜒起伏的长城,读这些诗就像长城那样绵延不绝。诗歌是情感的产物,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都会产生不同的心情,创造出不同的诗篇。今天就让我们来踏寻古人的足迹,推测名人心情,欣赏名作之境界。
1、听配乐朗诵。2、全体学生配乐齐读。
3、学生结合注释试着理解全诗。
4、由学生提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解答并翻译全诗。
译诗参考:
国都残破,山河依旧,长安的春天草木深深。感伤国事,见花而溅泪;怅恨离别,闻鸟而惊心。战乱烽火已持续三个月,一封家书可抵万两黄金。忧而搔头,白发一天天短少,简直挂不住束长的簪针。
5、学生齐读全诗。
6、品味全诗。
⑴本诗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春望》写于安史之乱之后。当时,唐朝首都长安已被叛军安禄山占领,唐玄宗带着杨贵妃逃往四川。诗人目睹破碎衰败的祖国,黯然神伤,抒发了国破家亡、忧国思亲的沉痛悲苦之情。
⑵本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诗的首联写望中所见。长安城被叛军攻破后,遭到了惊人的破坏。叛军焚烧军宫室,杀戮无辜,人民朝不保夕,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破山河在”,山河依旧,世事全非,失陷后的长安“城春草木深”。春天本是明媚的,然而战乱中的长安城却是草木丛生,一片凄风苦雨。诗意形象生动,情感极其沉痛。
诗的颔联是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睹物伤情,见到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怆溅泪;听到鸟儿的啼叫,也禁不住魂悸心惊。
“烽火连三月”,烽火连天,杀伐不断,诗人远离家眷,由于战事紧张,音信隔绝,更觉“家书抵万金”,在那种兵荒马乱的岁月,一封普通的家书是多么难得、多么珍贵啊!
诗的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刻画了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诗人满头白发如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这一细节描写,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⑶本诗的情感是通过什么来抒发的?
明确:全诗触景伤怀,将忧国思亲的情怀蕴含在形象的描写之中,情景交融,感人肺腑。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
整体感知。问: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
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岱宗”两句。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能找到他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么?
学生自由发言。
《春望》赏析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浓淡淡,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
2、揭露官吏的横暴
3、同情人民的苦难
教学重、难点:
体会老妇的话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介绍背景。
2、简介作者。
◆《石壕吏》简案第1页共2页◆
1、质疑,画出难懂的句子。
2、谈谈你的初步感悟。
1、根据图画找出对应句。
2、有人认为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一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象吏与妇对话的情景。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六、复述课文——“走进石壕村”
七、合作探究:
石壕村这户人家,留下的老翁、儿媳、幼孙三人以及
老妪的命运将会怎样呢?
八、感受今天美好生活
欣赏音乐《家和万事兴》。
石壕吏
课题
石壕吏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通过叙述故事、刻画人物反映社会现实、表达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
2、学习通过写景、定物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
3、认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体会自然风光、名胜佳处各具独特美景。
教材分析
概述
《石壕吏》这首叙事诗,叙述官吏夤夜捉人,老妇啼诉语言和她的被捉,表现出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造成的严重灾难,体现了诗人对苦难人民的深刻同情
重点
难点
差吏夤夜捉人的凶残,老妇形象的凄苦,她家遭遇的悲惨,诗篇社会意义的深刻,诗人对苦难人民的同情。
教具
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法
设计
朗读法、引导法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
1、由教学过的赞美古代巾帼英雄的《木兰诗》,引出将教学的反映战乱中人民苦难的《石壕吏》(板书诗题)。
2、结合注释①简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情况。
这首诗创作于唐肃宗乾元年(759)。当时唐军60万在邺城被叛军打败,127;唐王朝为了补充兵力,便在四处大肆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杜甫在安史之乱爆发以后,曾被叛军俘虏,夹在难民当中奔走,和人民一起负荷着时代的痛苦,思想感情和人民贴得更紧。这一年,他从华州往洛阳探视,在返回华州途中亲见差吏将老人、少年、结婚才一天的青年,都统统抓去当兵,心情沉痛激愤,就创作出了《三吏》、《三别》。这组诗篇镜子般地反映了当时的战乱社会现实,《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
3、要求学生参看注释,理解词义、句意、全诗大意。
4、指定学生一人朗读全诗。
要求读音准确,读出节奏。
5、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诗。
(1)指定学生朗读第1段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段。
①第1段第一句在诗篇中起着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暮投石壕村”,由诗人投宿地点,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表明诗人目击耳闻了故事的始末(板书:目击耳闻)。
②哪一句是关键句?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有吏夜捉人”是诗篇的关键句。是“捉人”,而不是“征兵”、“招兵”,已经表明差吏强抓老百姓当兵;前面又加上一个“夜”字,更表明差吏时常抓人,以致白天难以抓到,就趁夜深人睡来搞突然袭击,凶狠残酷。这一句揭开了故事的序幕,故事也循此而展开(板书:凶残夜捉揭开故事序幕)。
③三、四句表明了什么情况?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表明差吏夜间抓人,连老翁也一样抓走,已经屡见不鲜;所以老翁夜间一闻捶门声音,就顾不得年迈体衰、腿脚不灵,赶紧爬墙逃走,而由老妇出门应付。这深刻地揭示出战祸连绵、差吏残酷抓人、人民睡卧不得安宁的情景,揭示了老妇一家悲惨遭遇的社会环境。
(2)指定学生朗读2、3段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两段。
①第2段两句诗的用词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127;在这两段中起着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一“怒”,一“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两个“一何”,加强了感情色彩:既表现出“吏呼”咆哮如雷,“妇啼”悲伤凄苦,又体现了诗人强烈憎恶差吏、深刻同情老妇的感情。这两句诗统领着第3127;段老妇苦啼申诉的记叙(板书:苦啼申诉)。课本编者把这两句诗独立成段,也是意在强调吏之怒、妇啼之苦和统领后文的作用。
②第3段只是叙述了老妇的苦啼申诉。127;差吏是在一直静听老妇的苦啼申诉而没有怒呼咆哮吗?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差吏决不是一直静听老妇的苦啼申诉而没有怒呼咆哮。这里是实写老妇的苦啼申诉,虚写差吏的怒呼咆哮,以实现虚,在老妇苦啼申诉的几层意思之间暗含着差吏的怒呼咆哮。
③老妇的苦啼申诉包含几层意思?从中体现着什么样的进程?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老妇的苦啼申诉包含三层意思,从中体现着老妇不断苦啼申诉,差吏不断怒呼咆哮的进程。
④第一层申诉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表明老妇的三个儿子都上了战场,两个儿子已经战死,她家已为那场战争作出巨大牺牲,论理论情都不应再到她家捉人了。“且偷生”,表明“存者”也生命毫无保障,更无生趣;“长已矣”,表露了对死去亲人的无限哀思。老妇沉痛地申诉这些,意在唤起差吏的恻隐之心,高抬贵手。但是差吏不为所动,继续怒呼,逼着要人,逼出老妇进一步的苦啼申诉。
⑤第二层申诉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表明老妇家中只有个吃奶的小孙子一个孤儿,和因乳孙而未去的衣服破烂的一个寡媳,家庭情况倍极凄惨(板书:家庭凄惨)。老妇申诉这些,意在唤起差吏的怜悯之情,网开一面。但是凶狠差吏仍然不为所动,继续怒呼,逼着要人,甚至要捉走寡媳,逼得老妇说出下面的话。
⑥第三层申诉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表现出老妇为了避免年迈丈夫、乳孙寡媳被捉,被逼得只能挺身而出,自请应役了(板书:被逼自请应役)。
(3)指定学生朗读第4段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段。
①这一段前两句的遣词造句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从寡媳低微悲苦的哭泣声,暗示出老妇已被捉走(板书:老妇被捉)。“夜久”,反映出差吏不满足于捉走老妇,百般威逼,老妇再三啼请自己应役的漫长过程,“如闻”,表现出诗人一直在关切倾听幕惨剧的发展,彻夜未能入睡。
②后两句的遣词造句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呼应开篇的“暮投”,一个“独”字,表明昨暮投宿,老翁老妇双双接待,今晨登程,只有老翁一个相送,老妇已被去承担那根本不应由她承担的徭役了。相送者、被送者的凄惨心情都无法表述。言简意深,凄情绵绵无尽(板书:惨别老翁凄情绵绵无尽)。
(4)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诗的写作特点,社会意义。
诗人怎亲以目击耳闻者的身份写出这首诗?产生着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开篇句“暮投石壕村”,为以目击耳闻者身份叙述故事作好了铺垫;结尾段“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一直在关切倾听故事的发展:表明了诗人确是故事的目击耳闻者。除中间主体部分用两个“一何”表达憎恶差吏、同情老妇的强烈感情以外,通篇都只是平实地叙述故事情节、人物语言,再没有什么议论抒情的诗句。通过故事情节、人物语言,展现出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塑造出老妇的凄苦形象,控诉了官府捉人的凶狠残酷,反映了黑暗渗淡的战乱现实,表现了对苦难人民的深刻同情(板书:反映战乱现实同情苦难人民)。
6、指定学生一人朗读全诗。
要求缓急得当,读出沉痛凝重的感情。
布置作业
背诵这首诗,进一步品味平实叙述当中的深刻内涵。
板书设计
石壕吏
目击耳闻凶残夜捉揭开故事序幕
苦啼申诉家庭凄惨被逼自请应役
老妇被捉惨别老翁凄情绵绵无尽
反映战乱现实同情苦难人民
杜甫诗三首
杜甫诗三首
教学要求:
1、了解诗人生平。
2、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3、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望岳
一、导入。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二、读读讲讲问问。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
整体感知。问: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
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岱宗”两句。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三、总结。
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能找到他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么?
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设计:
远望
望岳近望
细望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春望》赏析
教学过程: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浓淡淡,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板书设计:
春望
忧国———————————————思亲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石壕吏》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
2。揭露官吏的横暴
3。同情人民的苦难
教学重、难点:
体会老妇的话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简介作者:
1、介绍背景。
2、简介作者。
二、出示教学目标:
三、整体感知:
1、质疑,画出难懂的句子。
2、谈谈你的初步感悟。
四、看图理解课文:
1、根据图画找出对应句。
2、有人认为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一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象吏与妇对话的情景。
五、说一说: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六、复述课文——“走进石壕村”
七、合作探究:
石壕村这户人家,留下的老翁、儿媳、幼孙三人以及
老妪的命运将会怎样呢?
八、感受今天美好生活
欣赏音乐《家和万事兴》。
板书设计:
石壕吏
差吏夜捉人
老妇哭诉苦难战争给老百姓的灾难深重
老妇自请服役
教学后记:学生对诗人生平的了解,对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理解较好。能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综合性学习五:莲文化的魅力
训练要求:
1、欣赏莲花,了解莲花。
2、描画莲花。
3、写作。
训练时间:7课时
《春望》教案十分钟篇七
既然是是通过诗歌这种体裁来表现爱国情怀这这一主题,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就应该抓住“诗歌”和“爱国”者两个重点来确定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体会古诗的韵律,领略古诗的音韵美,凝练美,意境美和含蓄美。
过程与方法:体会其中蕴含的情理,做到学以致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感。
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在诗歌的学习方面也有了一定的基础积淀,所以在这堂课中我觉得应充分的贯彻老师作为辅导者,学生才是主体,将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在教法上,老师主要还是要通过讲授的方法来行课引导学生的学习,而学生在的学法上主要是通过诵读和讨论来学习这首诗歌,来体会诗歌中的爱国情感。
1、新课导入
杜甫是学生已经接触过的诗人,所以我觉得在导入这个环节选择介绍作者来导进课文。一方面,先让学生说出现在他们对杜甫的一些了解,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相互学习和积累文学常识,而且还可以让老师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和掌握情况,再者课堂一开始的师生互动,能够使得课堂能够融洽些,学生也能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在学生回答完后,老师再对学生的回答的内容作总结和补充,提出学生要掌握的文学常识,并且抓住其中的一个要点来引入正课,而这个要点自然是要抓住爱国情感这个点来过渡到正课。
2、诗歌讲解
诗歌的讲解评析是课堂的主题部分,在这个部分我想不仅要讲解诗歌也要教会学生怎样的分析诗歌和记忆诗歌。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们要抓住个线索来分析这首诗歌,而在这里我想抓住情感这个线索来分析,在了解学习完字词后先让学生尝试朗诵一下这首诗歌,当然这时学生还没能很好的把握这首诗歌的情感,所以就需要进一步的分析这首诗歌了,由此正式进入诗歌。所在这一部分我想有以下的几个部分。
(1)了解字词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等解决生字词:抵:值浑:简直胜:承受簪:zān
(2)初读诗歌及介绍诗歌的写作背景,引出把握诗歌情感这个线索。
(3)分析讲解诗歌
a、学生先结合课下的注解以及小组的讨论尝试翻译下诗歌。
b、请一为同学翻译下诗歌的首联和颔联
c、讲解诗歌的首联和颔联,确定首联和颔联的联系,首联:一幅国破后的衰败凄凉的画面
颔联:以“花”“鸟”作为主体的观画伤情。有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在分析诗歌的诗歌可将这一思想贯彻在分析中,首联是勾勒出了一幅衰败的景象,通过和学生一起的分析出这幅画面,而紧接的颔联我们可看到“花”“鸟”
两个物象说到“花溅泪”“鸟惊心”那么就可由此提出问题:花为何溅泪,鸟又是为何惊心?这样两联的联系也就确立了。
所以在这里主要的提问有:
首联向我们展示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花为何而溅泪,鸟又是为何而惊心?
d、分析完两联之后可让学生朗诵首联,朗诵时可在脑海中勾勒出刚才的分析出的画面,然后再由勾勒的画面尝试背诵这两联。
e、请学生翻译诗歌的颈联和尾联
f、讲解颈联和颔联,确定这两句的联系。颈联:国家战乱,思念家人尾联:一个频频搔头的白发老人的形象,颈联的结果。“白头搔更短”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战争的残酷的痛恨。所以以此作为连接点建立两联之间的联系。
主要的提问设计:
为什么会“家书抵万金”;体现了什么?
为什么会“白豆搔更短”?
g、学生根据两联之间的联系朗诵颈联和尾联,脑海中浮现一个频频搔首的老人形象,然后再由这个老人形象老尝试背诵这两联。
h、据刚才的分析,尝试背诵全诗。
3、探究感悟
a、分析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讲解互文修辞手法。
互文: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两个部分,看似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情。
诗句理解:由于为国事担忧,为离别感到遗憾,花儿也不禁落泪,鸟儿也为此惊魂。
b、分析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中的典型的爱国人物形象。
艺术形象:诗人满头白发如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这一细节含蓄而又深刻的表达诗人的内心世界。
4、课堂总结
这是一首抒发(爱国情感)的诗歌,他刻画了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他充满了怎样的情感,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来诵读这首诗歌?
本诗歌的名句是哪句,它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根据脑海中的画面有感情的背诵诗歌
5、课后练习
再搜索一首杜甫表现爱国情感的诗歌,并对其进行分析,体会是怎样表现爱国情感的。
板书设计要求简介扼要,要能清晰明确的反映教学的重点,所以在板书设计的方面,我选择板书各联描述的主要内容,并使这些内容能够建立起联系,使得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够浑然一体,而且通过这个板书能够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
画面,而由这幅画面能够背诵出这首诗歌,做到所谓“诗中有画,花中有诗”。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首联:一幅国破的衰败凄凉的图画↑↓画→观画
颔联:以“花”“鸟”为主体观画伤情
颈联:国事战乱,思念亲人
《春望》教案十分钟篇八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六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七月杜甫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俘至长安,次年(至德二年)写此诗。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萧条零落,身历逆境,忧国思家,不免感慨万端。头两句诗即直写眼前景物: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山河依旧,却已江山易主,乱草遍地,林木苍苍,满目荒芜。三、四句是触景生情:眼望春花却流出离别之泪,久别的苦情使人听到鸟儿叫也心惊。五、六句则以家书久绝的夸张描写,表现了离乱中的思亲之情,写出了“家书抵万金”这一千古传诵的名句。最后两句是由上面的一切所引出作者苦痛之状,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白发,几不胜簪。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操。
1.认识3个生字,会写2个字。
2.感悟诗情,理解诗人的爱国情怀。
3.朗读背诵这首诗。
理解诗意,感受诗歌意境,体会诗人忧国忧民与爱民的思想感情。
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体会其蕴含的思想内涵。
两课时
公元756年7月,爱国诗人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好,去投奔肃宗。可是途中被安史之乱的叛军俘虏,带到已经失守的长安,他亲眼目睹了沦陷后的长安之萧条零落,身历逆境,忧国思家,不免感慨万端,于第二年的三月写下了《春望》。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春望》这首古诗。
1、范读,学生注意字音。
2、自读,准确流利。
注意读准下列字音:抵 搔 浑 簪
3、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扫除文字、词语障碍。
抵,值,相当;
浑,简直
簪,古人用来别发连冠的首饰。
结合预习、书下注释、相关资料等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诗歌大意。
(诗歌大意:国家已经破碎不堪,只有山河还在。长安城里又是春天了,但是经过叛军的烧杀抢掠,早已满目荒凉,到处长着又深又密的草木。虽然春花盛开,但看了不是使人愉快,而是让人流泪,觉得花好像也在流泪;虽然到处是春鸟和鸣,但心里由于和家人离别而忧伤,听了鸟鸣,不仅不高兴,还让人惊心。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讯,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一万两黄金那么宝贵。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来越稀少,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住了。)
这首诗是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三月,杜甫在长安时所作。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荒凉。诗人触景生情,抒写了伤乱的感慨。
诗的前四句写春天的长安城的败象,包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高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触目惊心,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坠泪惊心。
前四句诗人俯仰瞻观,由近而远,由远而近,从城到山河,由满城草木到花鸟。感情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亲人的惨威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更增一层悲哀。
1、这首诗写于国家危难之时,诗中都蕴含了诗人深深的爱国情怀。这首诗最能体现爱国深情的词或句子是什么?为什么?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个“深”字写尽山河破碎,人民离散。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因为感时伤怀,加之久别思家之苦,即便是面对鸟语花香的春景,不但无心赏玩,反而落泪心惊。“溅”“惊”二字,在句中都是使动用法,意思是花使我的泪水飞溅,鸟使我的心灵惊悸。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连三月”见战祸之长。“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足见思家之苦。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苦痛无法排解,搔头更增哀叹。 )
2、引导学生说说每句都描写了什么?这些形象各有什么特点,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写了国都、山河、城、草木四种形象。国破,山河依旧,城春,草木深。这是一幅沦陷中长安城的破败景象: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使人满目凄然。)
3、颔联写了哪几个形象,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烽火连天,兵荒马乱,“家书”承载着亲人的牵挂和眷念。诗人盼望得到一封家书,然而终归是失望,我们仿佛看到诗人满头白发如冰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 )
4、深入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的意思
“感时花溅泪”——感伤国事,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恨别鸟惊心”——伤心离别,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其实在这里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意思为:由于为国事而感到伤心,为离别而感到遗憾,所以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
5、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前四句抒发了诗人面对国都沦陷,山河破碎而产生的沉痛和忧伤之情,颈联抒发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牵挂之情,尾联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叹息衰老,又多了一层悲哀。)
6、名句品评。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奥妙在哪里?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举手搔头,意欲解愁,可是搔头解愁愁更愁,稀疏短发,几不胜簪,顿觉衰老,更增一层悲哀。
《春望》集国优、家愁、人衰之情于一体,读后让人百感交集。诗人借景抒情,言为心声,真切动人的玑珠般的词句,牵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春望
杜 甫
景 情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忧国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思亲
浑欲不胜簪
《春望》教案十分钟篇九
【】
1、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2、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概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2、咀嚼和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情绪和意象,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滋养。
3、通过两首古诗的对比参读,欣赏不同形态的雨,激发学生对祖国诗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1、自由读这两首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读后借助注释,试着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概意思。(同桌可以互相交流)
2、指名说说读古诗有什么要求。自由练读。
3、指名朗读古诗,一人读一首。听听是否读得字正腔圆。
4、默读两首古诗,边读边想:两首古诗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读后交流:相同的地方:都是写雨的。不同的地方:①作者、朝代不同(简要介绍作者)
②字数、句数不一样(简要介绍五言律诗、七言绝句)
③下雨的时间不同(白天、黑夜)
④雨不同。
1、诗人杜甫为什么喜欢这场春雨?从哪里可以看出他的喜欢?
2、自由读,结合注释思考,讨论。
3、交流讨论:围绕以下几点
①知时节:说明雨下得及时。简介诗人当时情况。(指导读出欣喜之情)
②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a.出示朱自清《春》的片断,教师配乐读,体会润字。
b.同样是表现春雨的轻轻,悄悄,杜甫只用了几个字?(10个)如果让你圈出两个字,你圈哪两个字?(潜、润)(指导用换字的方法体会潜的精妙)
③、花重锦官城
找出描写花的句子。这句里哪个字给你留下深刻印象?(重、湿、红等)你仿佛看到了(出示图片)体会湿和重。
4、整合读《春夜喜雨》。
1、这是一场什么样的雨?(大雨、急雨)从哪儿体会到的?
2、交流讨论:
①白雨跳珠乱入船
a.斟酌跳珠
b.斟酌乱
②黑云翻墨未遮山
(1)你仿佛看到了
(2)(出示黑云翻滚的图片)吟诵
(3)师生对读,体会雨的大、急。
③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雨来得匆匆,去呢?谁来读?
(2)你能想象得出水如天是怎样的画面吗?(生说,读)
(3)出示图片引导读,想象,再读。
3、此时此刻,诗人仅仅是因酒而醉吗?(雨、景)回读全诗。
4、简介诗人此时处境。历史上无数诗人在失意或悲伤的时候,总会借酒消愁,吟诗抒怀。(出示其他不同情怀的雨的诗句)指导读。
5、经历了如此大的挫折,而诗中却不见愁情,这是怎样的陶醉啊!齐读全诗。
《春望》教案十分钟篇十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诗的思想内容及其中所蕴涵的诗情,能准确流畅地背诵,春望教案。2、学会诗歌赏析的方法,培养读诗兴趣,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3、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美点。
【教学重点】
1、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及诗的思想内容。
2、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时伤国、忧国思亲的感情。
3、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感情,品味诗歌的美点。
【教学难点】
1、解诗的思想内容及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时伤国、忧国思亲的感情。
2、品味诗歌的美点。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加强朗读教学,以读激情,让学生进入诗歌氛围,体会诗歌的意境。
2、问题探索法。在整体感知诗歌的基础上,重在品味诗歌的精妙之处。
3、小组讨论法。小组讨论,归纳要点,抒发感想。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源远流长的中国古典文学中,诗歌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从《诗经》到现在,诗歌一刻也没停止它前进的脚步。从小我们就会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还有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可以说,诗歌是伴着我们成长的。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抽背),领略了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那么现在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另一种风格:杜甫《春望》。
二、学习《春望》
(一)请学生介绍杜甫,教师补充。(课件显示)
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人尊称他为诗圣,他的诗多沉郁顿挫,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历史,故被誉为诗史(李白诗仙),著有《杜工部集》。我们曾学过他的《登高》(学生回忆),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二)创作背景。
安史之乱爆发后,安史叛军攻下当时的都城长安。作者带着报国之心投奔唐肃宗,不幸在路上被安史叛军所俘,最终被留居在沦陷的都城长安。此诗就是杜甫在长安时所作,诗人目睹祖国如此破碎衰败的景象,黯然神伤,这首诗是他当时心情的真实写照。
(三)正音(课件显示)
溅(jiàn)搔(sāo)浑(hún)胜(shēng)簪(zān)
(四)范读,指导朗读,全班齐读课文。(课件显示)
(五)诗歌最主要的阅读能力是联想,给2分钟学生讨论从此诗中联想到什么?学生描绘诗歌画面。(注意引导学生要把自己想象成杜甫,想象他当时的心情。)
(六)课文分析
(引导读诗的方法:抓关键词,通过关键词构建画面,由画面表述引导到作者的心情,体会诗歌的精妙。(课件显示内容分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首联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在描写景物之中蕴涵作者的思想感情:诗人处于沦陷后的长安,一片忠心,无限悲愤,对以往岁月的回忆,对眼前山河残破的悲怆。作者的这种感情并没有一一写出,只写了山河依旧而都城已经陷落,春色又降但却满目荒芜,多少感情只寄寓在景物中,这是一种什么写法?(问)
答: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这一句中,应抓住破深字来体会:由破字想到了什么?脑海中浮现了一个废墟的场面,残垣缺瓦,到处显得非常的萧条。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使我们仿佛看到一个杂草丛生的荒凉地。草木深,不仅表明人迹罕见,而且说明抛荒已久,明为写景,实为写感。简单的一个破深字把一幅满目凄然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诗意形象生动,情感极其沉痛。可见诗歌之精妙。(读诗可抓住关键词来体会)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颔联是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这是一种拟人的写法,意思是由于战乱,都城破败,仿佛花也因感叹时事而落泪,鸟也因人世间的离别而惊心。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由于感慨时政,国都残破,与亲人离别之恨,反而使诗人对花流泪,闻鸟而惊心。通过写鸟和花的感时恨别,更加烘托出作者此时此刻的感时恨别之情,这是看到景物触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属于哪种写法呢?(问)
答:触景生情
这两句可浓缩为感时恨别,一个感字,恨字把作者的感慨时政,国都残破,与亲人离别之恨的内心痛苦表露无遗。因此我们从这可看出感时的时即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二句;恨别的别即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二句,也可见颔联是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使首联进一步深化,又顺理成章地引出颈联。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学生根据教师前面的方法自己赏析,教师补充。)
颈联是对感时恨别的进一步发挥:自安史叛乱以来,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同时,我们也可认为诗人珍视的家书,还包含有对北地消息的关心,及盼望王师平定中原混乱的急切愿望。这两句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信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烽:古代边境上遇有敌情,就升起烟火作为警报,这里借指战争。古代的烽是用狼粪烧的。
连:说明战争时间长,百姓生活痛苦不堪,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学生根据教师前面的方法自己赏析,教师补充。)
尾联总写了忧国思家的感情,诗人经过战乱的煎熬,半年多的陷身长安,由国想到家,再由家想到自身,白发越搔越少,简直连簪子也簪不住了。白头两字刻画了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一位满头白发,因焦虑忧思而频频搔头的形象跃然纸上。写这首诗时,诗人才45岁,但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可见诗人忧思之深。白发为愁所致,搔为解忧,结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一生活细节描写,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白头搔更短,可见愁乱苦思家已到极致的地位。浑欲不胜簪,则是前一句的结果。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更增一层悲哀。
(七)总结全诗:(课件显示)
《春望》这首诗是诗人忧乱伤春之作。诗的前四句即前半部分是诗人感时忧国的内容,都统在望中。诗人视域由远而近,由大而小,从山河到草木,再到花鸟,视象也由整体到部分,由混沌到清晰。借景抒情,由景见情,而不直抒其情,其情由隐到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层层袒露。从景与情的变化,使人可以想象诗人由翘首远望,慢慢地转入了低头沉思,从而进入了诗的后半部分--思家念亲。诗的后四句,是前半部分触发而出,又进一步有所发展。由前面的景,写到自己的情,又描出自身的形。诗人眺望春景,想望亲人,盼望军官,最后以望者的形象作结--一位稀疏白发的诗人,站在残破的长安城头,面对遍地草木,心思远方的亲人,老泪纵横,忧心忡忡,叫人怆然泪下。将前面感时、恨别之情概括无遗,又给人以实感,这也是诗人所擅长的写法。
三、拓展: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比较:(学生讨论)(课件显示)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一)本诗写了作者听到胜利的喜讯后怎样的心情?(课件显示)
答:写了作者热泪纵横、惊喜万分,归心似箭的心情。
(二)一悲一喜,但却表达了作者同样的思想感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问(课件显示)
答:表达了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忧国忧民,眷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诗的思想内容及其中所蕴涵的诗情,能准确流畅地背诵。2、学会诗歌赏析的方法,培养读诗兴趣,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3、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美点。
【教学重点】
1、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及诗的思想内容。
2、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时伤国、忧国思亲的感情。
3、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感情,品味诗歌的美点。
【教学难点】
1、解诗的思想内容及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时伤国、忧国思亲的感情。
2、品味诗歌的美点。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加强朗读教学,以读激情,让学生进入诗歌氛围,体会诗歌的意境。
2、问题探索法。在整体感知诗歌的基础上,重在品味诗歌的精妙之处。
3、小组讨论法。小组讨论,归纳要点,抒发感想。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源远流长的中国古典文学中,诗歌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从《诗经》到现在,诗歌一刻也没停止它前进的脚步。从小我们就会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还有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可以说,诗歌是伴着我们成长的。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抽背),领略了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那么现在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另一种风格:杜甫《春望》。
二、学习《春望》
(一)请学生介绍杜甫,教师补充。(课件显示)
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人尊称他为诗圣,他的诗多沉郁顿挫,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历史,故被誉为诗史(李白诗仙),著有《杜工部集》。我们曾学过他的《登高》(学生回忆),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二)创作背景。
安史之乱爆发后,安史叛军攻下当时的都城长安。作者带着报国之心投奔唐肃宗,不幸在路上被安史叛军所俘,最终被留居在沦陷的都城长安。此诗就是杜甫在长安时所作,诗人目睹祖国如此破碎衰败的景象,黯然神伤,这首诗是他当时心情的真实写照。
(三)正音(课件显示)
溅(jiàn)搔(sāo)浑(hún)胜(shēng)簪(zān)
(四)范读,指导朗读,全班齐读课文。(课件显示)
(五)诗歌最主要的阅读能力是联想,给2分钟学生讨论从此诗中联想到什么?学生描绘诗歌画面。(注意引导学生要把自己想象成杜甫,想象他当时的心情。)
(六)课文分析
(引导读诗的方法:抓关键词,通过关键词构建画面,由画面表述引导到作者的心情,体会诗歌的精妙。(课件显示内容分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首联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在描写景物之中蕴涵作者的思想感情:诗人处于沦陷后的长安,一片忠心,无限悲愤,对以往岁月的回忆,对眼前山河残破的悲怆。作者的这种感情并没有一一写出,只写了山河依旧而都城已经陷落,春色又降但却满目荒芜,多少感情只寄寓在景物中,这是一种什么写法?(问)
答: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这一句中,应抓住破深字来体会:由破字想到了什么?脑海中浮现了一个废墟的场面,残垣缺瓦,到处显得非常的萧条。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使我们仿佛看到一个杂草丛生的荒凉地。草木深,不仅表明人迹罕见,而且说明抛荒已久,明为写景,实为写感。简单的一个破深字把一幅满目凄然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诗意形象生动,情感极其沉痛。可见诗歌之精妙。(读诗可抓住关键词来体会)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颔联是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这是一种拟人的写法,意思是由于战乱,都城破败,仿佛花也因感叹时事而落泪,鸟也因人世间的离别而惊心。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由于感慨时政,国都残破,与亲人离别之恨,反而使诗人对花流泪,闻鸟而惊心。通过写鸟和花的感时恨别,更加烘托出作者此时此刻的感时恨别之情,这是看到景物触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属于哪种写法呢?(问)
答:触景生情
这两句可浓缩为感时恨别,一个感字,恨字把作者的感慨时政,国都残破,与亲人离别之恨的内心痛苦表露无遗。因此我们从这可看出感时的时即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二句;恨别的别即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二句,也可见颔联是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使首联进一步深化,又顺理成章地引出颈联。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学生根据教师前面的方法自己赏析,教师补充。)
颈联是对感时恨别的进一步发挥:自安史叛乱以来,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同时,我们也可认为诗人珍视的家书,还包含有对北地消息的关心,及盼望王师平定中原混乱的急切愿望。这两句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信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烽:古代边境上遇有敌情,就升起烟火作为警报,这里借指战争。古代的烽是用狼粪烧的。
连:说明战争时间长,百姓生活痛苦不堪。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学生根据教师前面的方法自己赏析,教师补充。)
尾联总写了忧国思家的感情,诗人经过战乱的煎熬,半年多的陷身长安,由国想到家,再由家想到自身,白发越搔越少,简直连簪子也簪不住了。白头两字刻画了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一位满头白发,因焦虑忧思而频频搔头的形象跃然纸上。写这首诗时,诗人才45岁,但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可见诗人忧思之深。白发为愁所致,搔为解忧,结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一生活细节描写,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白头搔更短,可见愁乱苦思家已到极致的地位。浑欲不胜簪,则是前一句的结果。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更增一层悲哀。
(七)总结全诗:(课件显示)
《春望》这首诗是诗人忧乱伤春之作。诗的前四句即前半部分是诗人感时忧国的内容,都统在望中。诗人视域由远而近,由大而小,从山河到草木,再到花鸟,视象也由整体到部分,由混沌到清晰。借景抒情,由景见情,而不直抒其情,其情由隐到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层层袒露。从景与情的变化,使人可以想象诗人由翘首远望,慢慢地转入了低头沉思,从而进入了诗的后半部分--思家念亲。诗的后四句,是前半部分触发而出,又进一步有所发展。由前面的景,写到自己的情,又描出自身的形。诗人眺望春景,想望亲人,盼望军官,最后以望者的形象作结--一位稀疏白发的诗人,站在残破的长安城头,面对遍地草木,心思远方的亲人,老泪纵横,忧心忡忡,叫人怆然泪下。将前面感时、恨别之情概括无遗,又给人以实感,这也是诗人所擅长的写法。
三、拓展: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比较:(学生讨论)(课件显示)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一)本诗写了作者听到胜利的喜讯后怎样的心情?(课件显示)
答:写了作者热泪纵横、惊喜万分,归心似箭的心情。
(二)一悲一喜,但却表达了作者同样的思想感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问(课件显示)
答:表达了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忧国忧民,眷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春望》教案十分钟篇十一
1、 理解诗歌表达的感时伤怀、忧国思家的感情;
2、 在反复朗读中对名句深入理解,品位诗歌的美点;
一、导入课文
1、字正腔圆
2、读出感情
3、辅以技巧
二、初读诗歌 感知诗情
听教师范读,思考你联想到什么?试着描述画面
三、 再读诗歌 品味诗句
(一) 走近诗人 走进历史
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多沉郁顿挫,真实反映了唐朝由开元盛世转向分裂衰败的历史过程,被誉为“诗史”。
这首《春望》写于公元757年的三月。诗人看到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荒凉,写下了切身感受。
(二) 揣摩诗意 品味诗情
从 , 我读到了诗人 。
读诗的方法:抓关键词,通过关键词构建画面,由画面表述引导到作者的心情,体会诗歌的精妙。
例:“国破山河在”中由“破”字想到满地废墟,残垣缺瓦,到处显得非常的萧条。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明为写景,实为写感。简单的一个“破字把一幅满目凄然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诗意形象生动,情感极其沉痛。可见诗歌之精妙。
(三)融情诵读 产生共鸣
安史起狼烟,
国破不长安。
感时泪四溅,
亲人何日还。
四、 拓展阅读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 本诗写了作者听到胜利的喜讯后怎样的心情?
2、 一悲一喜,但却表达了作者同样的思想感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五、 当堂训练
1、背诵全诗
2、当堂默写
小结:
赠君一言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我爱这土地》
《春望》教案十分钟篇十二
1.了解有关古体诗、近体诗的一些常识。
2.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3.了解三首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准确流畅地背诵这三首诗。
4.初步了解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
1.掌握一些古诗朗诵的常识,读出节奏,读出韵律,逐步提高诗歌朗读水平。
2.加强朗读教学,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中的美点。
3.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1.学习《望岳》,感受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学习他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学习《春望》《石壕吏》,深切感受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众、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操。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美点。
3.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1.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
2.初步掌握一些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
1.朗读教学法。反复朗读、吟诵,感知诗歌的声韵美,通过想像与联想,把握诗的景与情。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鉴赏的主体。教师尽量少讲,以读代讲,以讲促读。
3.古诗五步教学法。《望岳》采用这种教法,从知诗起,经历说诗、想诗、悟诗、品诗等四个阶段,引导学生知内容,想意境,悟情感,品特色。
4.诗歌境界教学法。教读《春望》,打算采用这种教法,引导学生想像形象、把握物境;体验情感、把握情境;品味意蕴,把握意境。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春望》教案十分钟篇十三
1、朗读;
2、赏析;
3、探究;
4、拓展。
1、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诗歌内容;
2、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情感。
活动性阅读教学法。
一课时。
一、活动导入
1、作者简介;
2、回忆以前学过的杜甫的诗歌;
3、写作背景: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诗人杜甫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第二年(757年)三月,春回大地,草木茂盛,鸟语花香,长安城处处呈现出一派生机。而诗人与家人久别,存亡未卜,此景只能增添杜甫的痛苦和伤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五言律诗──《春望》。
二、赏析活动(读懂诗意、品味诗情)
1、学生结合注释试着理解全诗。
2、学生质疑,领悟全诗内容(由学生提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解答)。
三、探究活动
1、诗中常使用反衬手法,即以甲物之是来衬乙物之非。杜甫的《春望》开头两句就使用了这一手法,你能够说说自己的理解吗?
国是指都城,即长安——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繁华热闹可以想见。但是,目前的长安,惟有山河存在,这不就意味着过去的繁华都城已被叛军糟蹋殆尽,剩下的只有山山水水了吗?春天来了,城里到处都是草木深,不就意味着人烟稀少才让草木丛生吗?
2、如何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的意思?
课本的注解是:感时花溅泪──感伤国事,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恨别鸟惊心──伤心离别,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其实在这里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意思为:由于为国事而感到伤心,为离别而感到遗憾,所以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
四、朗读活动(读出诗韵)
1、给学生2分钟左右,自由朗读;
2、老师范读;
3、学生试读;
4、由男生和女生分联交错齐读全诗;
5、集体朗读。
五、拓展活动
比较阅读──赏析《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本诗写了作者听到胜利的消息后怎样的心情?
2、《春望》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两诗,虽然一悲一喜,然而所表达了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样的。是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六、教师小结
七、作业
1、以家书抵万金为话题说几句话,你想说些什么?
2、根据老师教的赏析诗歌方法,自选一首你最喜欢的写景抒情诗进行赏析。
《春望》教案十分钟篇十四
1. 了解《春望》这首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准确流畅地背诵这三首诗。
2.学习《春望》深切感受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众、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操。
3.通过赏析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学习名句赏析方法。
4.通过归纳这首诗歌的中心,学习归纳中心的方法。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3.掌握诗歌名句赏析的方法和掌握归纳中心的方法。
1.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
2.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3.掌握诗歌名句赏析的方法和掌握归纳中心的方法。
1课时
另外简单介绍律诗和绝句的区别,使学生加深对诗歌体裁的认识。
让学生在听朗读感受诗文的同时解决一些字词的读音问题。
抵(dǐ)搔(sāo)浑(hún)簪(zān)胜(shēng)
让学生在朗读同时感受诗歌声韵美。
国:国都
破:沦陷
城:长安城
感时:感伤时局
恨:遗憾、不满意
烽火:古时边疆在高台上为报警点燃的火。诗中指战乱。
抵:相当于。
浑:简直。
胜:能承受。
簪:用来绾住头发的一种针形首饰。
让学生说说对全诗内容的理解(小组讨论)
教师在过程中加以引导,并说说自己的意见。
课文题目是春望,作者望的是什么事物呢?
引导学生说出每联描写的事物。
答案:国破、城春、草木、花、鸟、烽火、家书、白头。(借景抒情,借物抒情)
带领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师说为主,在说的同时引导学生更深入理解诗文内容和感情)
在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再次朗读课文,使学生更好地领会全诗感情,并让学生发现本诗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一)引导学生找出本诗中的名句
(二)向学生介绍名句赏析小方法
(三)让学生赏析名句
向学生介绍通过__表达__这个概括中心思想的句式,并让学生用此句式概括本诗的思想感情
首联 国破 城春 草木↘
感时 忧国
颔联 花 鸟 ↗
颈联 烽火 家书 ↘
念家 悲己
尾联 白头 ↗
通过___表达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