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保护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演讲稿(优质12篇)

保护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演讲稿(优质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1-14 09:20:17
保护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演讲稿(优质12篇)
    小编:雁落霞

演讲稿是一种能够帮助演讲者更好地控制演讲进度和内容的工具。练习演讲稿的朗读和演绎是提高演讲效果的重要手段。演讲稿是一种通过口头表达来传达观点和想法的一种文体形式,要想写一篇完美的演讲稿,首先需要充分准备,对主题进行全面的了解。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演讲稿范文,欢迎大家一起欣赏。

保护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演讲稿篇一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好!

同学们,烈日炎炎的夏天,当你拧开水龙头,舒舒服服地冲着凉水澡时,你们知道吗?你洗澡所用的水是缺水地区几十人的日用水量;当你冲洗马桶时,你一次用水量当于发展中国家人均日用水量;当粗心的你没有拧紧水龙头,它一个晚上流失的水,相当于非洲或亚洲缺水地区一个村庄的居民日饮用水量?这些事例决不是耸人听闻,而是联合国有关机构多年调查得来的结论。

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一个贫水国家,人均淡水只有2240立方米,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居世界第109位,被列为世界13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由于缺水,我国农村粮食产量减少,西北沙漠化严重,沙尘暴频繁发生。节约用水对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已是当务之急。

但是,环顾四周,破坏水资源,污染水资源的现象屡见不鲜,就拿我们身边的桃溪河来说吧!据老人们说:很久以前,我们的桃溪河是那么清澈,那么美丽,犹如一条碧绿的玉带,为千年古镇张渚平添一抹秀色,河里,鱼虾快活的游动,岸边,人们愉快地生活。大家喜欢直接饮用那干净的河水,品尝肥美的鱼虾,夏天,河里满是尽情嬉戏的人们。几十年过去了,我们的桃溪河变了,河水不再清澈,鱼虾几乎绝迹,人们也不再直接饮用河水。是什么原因才使得桃溪河变化如此之大呢?人类!我们人类是罪魁祸首!几十年来,人们胡乱地向河里倾倒垃圾,工厂、作坊不断地向河里排泄废水,医院大肆向河里排放污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的母亲河——桃溪河,已变得浑浊不清、伤痕累累!有的地方河床甚至成了堆放垃圾的臭水沟。夏天,人们再也不敢在河里尽情的游戏?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类破坏水资源的恶果!

同学们,“黄金有价水无价”。为了我们自身的健康,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安宁,为了人类今后的生存和发展,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节约用水,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水资源,做一个惜水如金的“环保小公民”吧!让“地球上最后一滴清水,将是人类的眼泪”这样的广告语言,永远只成为广告吧!

保护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演讲稿篇二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好!

地球上的水资源仅十分之三是淡水,且大多数分布在南极、北极。如果我们不节约用水,肆意浪费水资源,过不了多久,地球上所有生灵将残遭灭绝,美丽的地球将成为一片废墟。最后就算有水,那也只能是人类的一滴眼泪。因此,我们在使用水时一定要做到:洗完手立即关闭水龙头,拖地时不要用太多的水,拖完地板的水还可以冲厕所。

我们是校园的主人,校园是我们成长的乐土。可是,有的同学为了走近道不惜践踏草坪,玩耍时不慎打碎窗玻璃,疯狂时弄坏楼梯栏杆,教室的桌椅上有我们的笔迹甚至刻痕同学们知道吗?学校里的东西都是国家给我们的,学校是我们所有同学共同的家园,我们应该爱护校园里的一草一木。如发现有人破坏公物,应立即制止或告诉老师。

地球上的森林资源,正在以每年一千六百万公顷的速度消失,人类虽年年高呼保护森林资源,森林仍一年一年地消失。我们所用去的每一张纸,无不是森林的隐形杀手!我们处在求知的黄金时间,也是用纸的高一峰期,不用纸不行,但节约用纸应该是摆放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没用完的纸,切不可随意丢失,我们可以装订成草稿本,这样既环保又不浪费。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是人类的摇篮。我们应该行动起来,为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共创美好家园尽一份力!

保护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演讲稿篇三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好!

很高兴能站在这里为大家演讲“珍惜资源崇尚节约”。

如果有人问我:“我们每天最需要什么?”那么,我会毫不犹豫的说:“是水”。不是吗?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就诞生在海洋里。是水,让碧绿的草地变的勃勃生机;是水,让朵朵鲜花竟相绽放;是水,让参天大树变的更加伟岸挺拔。水,奏响了我们地球上最美丽的生命乐章。如果没有水,地球上将不存在生命,更不会有我们人类的存在。

日常生活中我们哪一处能离得开水啊?庄稼的生长离不开水,工业的生产离不开水,我们洗衣、做饭、饮用更离不开水,对于我们来说,水是多么的重要啊!

然而,人类不但不保护水,还毫无节制地浪费、破坏水资源:有人只不过是洗洗手就把水龙头开的很大,一下用去好几盆清水;卫生间里无人使用的水龙头还在哗哗地流淌着;原本清澈的小河却变成泛着水沫的臭水沟。

难道说水就那么不值钱吗?

看看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十三个严重缺水国”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全国的600多座城市中就有400多座城市严重缺水。水已经成为许多地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在遭遇旱灾的沂蒙山区,村民们用一根很长的绳子拴在一个七八岁孩子的腰上,把他送到深深的井底,为的就是让他从快要干涸的井底用水瓢舀水。

大家都知道,水是人类的生命线,水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生命线,节约用水就是保护生命之源。

地球是我家,节约靠大家。节约每一滴,幸福千万家。建设节约型社会,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节约本就人人有责。

最后我要说的是:

让我们用最真诚的心去感化身边还未觉醒的人们。

用集体的力量去呵护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用无言的行动去美化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携子之手,共建和谐节约型社会!

保护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演讲稿篇四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作为我国法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其教学模式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向社会输送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人才的优劣。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运用传统教学模式所产生的问题,已成为阻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

一般认为,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从联系实践方面讲,教学模式作为一种结构,至少包括特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结构或程序以及相配套的教学方法等要素。具体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中,则指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所建立起来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结构、教学程序以及教学方法等要素的有机联合体。作为教学模式,它应该能够从宏观上把握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活动的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关系和功能,同时还应该突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同时,面对社会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教学模式也应该是一个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独有特征、社会对环境法律人才需求类型的客观变化与传统教学模式滞后之间的矛盾是导致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缺陷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如下:

(一)传统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市场对环境法律实用人才的需求。

传统教学模式培养人才的侧重点在理论方面,面对当前市场经济对环境法学人才的需求,有着先天的不足。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与传统部门法相比,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传统教学模式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科技性、客体的综合性、公益性等特征,均缺乏再现的能力,对知识的传授具有明显的传输障碍。

(三)传统教学模式缺乏像法律人一样思维的训练。

从目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来看,大多都是填鸭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缺少主动思考的过程。在整个法学课程的设置上也仅有逻辑学教程一门课程,而在该门课程的讲授中,大多数逻辑学老师也多从逻辑学的公式进行推理,且该门课程的设置也都在大学一年级的上学期,很少结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实际去进行法律思维的训练。因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在教学方法上应向“授之以渔”的路径发展。

(四)传统教学模式缺少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成分。

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对法律的解释与学说的介绍,其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和理解法律,进而知道法律条款的意思。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能以自己对法律的切身感受和学理认识来传授学生,最终只能使学生复述讲授的课程。学生只是被动学习,从而使学生失去了法学教育中对法律批判精神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五)传统教学模式缺乏对学生进行法律伦理道德的训练。

法律的生命在于适用它的人以一种严谨的态度来贯彻其所蕴含的法律精神,否则便不可能有健全的司法。而目前受到我们法学教育所重视的部分仍然仅是从事法律行业的知识能力而非道德品格与实务经验,这从我国大多数法官、检察官的从业状态就可得知,法官、检察官的法律伦理道德与法律经验在目前的社会从没有收到过重视。这从司法职业资格考试的报名条件要求上可以略见一斑,不管你以前是学什么专业的,只要你能考过司法资格证书,你就能从事法律行业。然而有很多人是在短短几个月就通过司法考试的,有谁能够说该人具备真正的法律伦理道德呢?因为法律伦理道德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而不是通过短训才能获得的。

(六)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学生职业能力的匮乏。

面对学生知识单一,社会经验不足;缺少实践能力,不能快速独立承担具体环境法律工作;对新兴领域的环境法律知识知之较少,以及随着市场对实践性环境法律人才需求的旺盛,要求我们必须对学生承担起环境法律职业能力的培养。

调整对象的特殊性、调整范围的综合性、科学技术性以及公益性等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本质特征。而培养学生的环境法理念、向学生传授环境法律知识、训练学生的环境法学研究方法、为社会培养和输送环境法实务人才则被认为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的主要目的。

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模式的推进,应以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本质特征、课程教学目标体系、学生知识结构、社会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人才的实际需求等为逻辑起点,来寻求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桥梁与途径,以适应社会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人才的需求。

必须兼顾环境法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两个方面,引进新的教学元素来完善旧有教学模式的不足。

(一)理论教学方面的改革与创新。

在理论教学模式方面,我认为应当将问题导入教学模式、法学pbl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综合运用。

所谓问题导入教学模式,是指课堂教学中从大家熟知的环境问题和案例入手,从而引导出解决问题的环境法知识与理论,再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其进行法律解释与学说介绍。所谓法学pbl教学法,是指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是基于现实世界的问题,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莫式。它与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完不同,pbl强调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为主。

基于环境法的许多方法源自环境科学原理、环境哲学等内容,如果不注意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过多地运用政策或者自然科学解释以及学说对比,会给人一种“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法学更多的属于自然科学的印象”,进而影响该学科在整个法学课程中的地位。因此,我们在进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过程中,应当从学生熟知的环境问题和案例着手,从而引导出环境法的理论并展开解释,这更容易促进学生对环境法律制度及其存在问题的理解和把握。其优点是,课堂信息量大,学生能够百分百的接触到需要学习的知识,缺点是学生被动学习,整个过程中没有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术成分。

适当运用pbl教学法则,正好弥补了讲授式教学法的上述不足。,pbl教学法诞生于加拿大mcmast大学的医学院。目前已发展到美国、澳大利亚、欧洲、南美洲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在学习过程上,pbl教学法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论题或案例),然后学生找到自己不懂的知识,通过对自己不懂知识的学习使自己能够解决该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和学生的角色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老师变成了辅助教学者,而学生却变成了主动学习者,学习的重心发生了转移。获取知识是传统教学模式的重心,而pbl则将学习过程变成了学习的重心,其目的则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和态度。优点是: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大为提高,锻炼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术。缺点是:掌握的知识量要少于传统模式和问题引导模式。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教学模式上应当这样进行:

1.以教材的章为小的教学单元,以教材的编为大的教学单元,以教材的全部为总教学单元。每个单元的学习先用问题引导模式进行,然后再将传统的法律解释、学说对比模式贯穿始终。这样,既能把学生的目光导入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领域,又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全面的把握。

2.在每个教学单元后边运用pbl教学法作为补充,以弥补学生主动学习的不足,提高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的把握程度,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

(二)实践教学方面的改革与创新。

在实践教学模式方面,采取诊所式教学方法,具体如下:

1.建立环境受害者法律援助机构以解决案源不足问题。采用诊所式环境法教学模式,案源是关键,而目前,群众环境法律意识不高,对自身周围存在的环境危害熟视无睹,对法律诊所的概念比较陌生,不知道什么叫法律诊所,作用如何,采用建立环境受害者法律援助机构的方式弥补了上述不足。

2.多方面筹措环境法律诊所的运行经费。法律诊所本身具有公益性,运行的主体又是在校学生,经济较为匮乏。一方面要求学生自费办案,显得与实际不符。另一方面,环境法律诊所所接触的环境纠纷,因其本身存在的科技性、复杂性等特点使其对经费的要求也相对较高。若不能有效解决经费问题,环境法律诊所便举步维艰。因此,必须积极寻求多元化的资金来源。

3.建立双师型环境法教学队伍。环境法律诊所对指导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水平要求均高,只有建立一支具有环境法执业经历的律师、教师队伍,才是环境法律诊所式教学模式才实现的真正途径。

保护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演讲稿篇五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好!

由于人类向自然界过度的索取,已经导致了大自然无情的报复:飓风暴雨暴风雪洪涝干旱虫害酷暑森林大火地震等灾情不期而至,全世界因干旱等原因而造成的迁移性难民预计到20xx年达到1亿人。我国北部地区,由于过度的开垦和放牧,每到春夏两季,都有扬尘气候呈现,此刻我国首都北京也时有沙尘暴呈现,沙尘暴来临时,乾坤间一片苍茫浑浊。人们宛如到了世界的末日。这些都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破坏环境造成的。水,是人类生命之泉,可是,此刻又有多少条江河受到污染呀!近年来,黄河流域污染非常严重,每年排入黄河干支流的污水量达42亿立方米,很多河段流淌着的都是污水。

惨痛的生态教训,已经引起世界各国和全人类的重视,国际奥委会评估团视察申奥城市,就把生态环境改善列为其中重要的内容。我们国家高度重视环保工作台,先后出台了许多保护环境的政策和法规,开展了许多保护环境的工作和活动。“绿色校园创建活动”就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在我们学校,有人乱丢纸屑食品袋废弃物。不时还能够发此刻走廊的墙上有深深的脚印。

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环保意识是现代人的重要标志。我们应当切实地树立起时代责任感。心系全球,着眼身边,立足校园。多弯弯腰捡捡果皮纸屑,首先是不要随地乱扔乱丢;多走几步,不要穿越我们生活区绿化带,践踏绿地。

老师们,同学们,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原来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气可亲。假如我们再不保护她,我们便将失去家园,毁灭自己。让我们一起从一点一滴的环保行为做起,解救一片绿色,唤醒一片蓝天,保存一弘清水。自觉做到绿色生活绿色工作绿色生产,让环保走进我们的生活吧!

保护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演讲稿篇六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为了应对环境问题而产生的一个新的法学部门。由于产生与发展的时间短,以及环境法律规范的复杂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理论研究当前还停留在比较基础的阶段,《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教学也面临诸多问题。为了促进和加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教育部高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列入法学核心课程。如何适用新的形势和要求,提高《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教学效果,成为近几年学界探讨的热门话题。

一是教学理念比较落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传统教学理念主要体现为以教师为主体,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主导,以传授知识为方向,以学生学会为目标。当然,这也是我国法科教学的传统模式。我国属于大陆法系,注重法律的抽象性、结构性和体系性,因此必须首先由教师以指定教材为基础,进行系统课堂讲授,才能使学生对法学的整体架构和基本内容形成整体性的知识架构。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一门综合性、发展性、实践性、应用性学科,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已不能适应其教学要求。

二是教学设计比较固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传统教学的课程设计一般是选定一本教材,按教材编排的顺序拟定相应的教学大纲,然后按教学大纲的设计进行按部就班的课堂讲授。在教学内容上,也有很多教师加入案例讨论和外出考察等特色内容,但总体依然趋于固定化。

三是教学方式比较保守。当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教学还停留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阶段,教学方式比较陈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大量涉及污染控制、环境标准、技术规范等自然科学以及经济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知识,显现出高度的专业化,因此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理解和运用,依靠单纯的课堂讲授性理论教学无法实现的,很容易产生填鸭式满堂灌的负面效果。

四是考核方式比较僵硬。“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虽然于20被教育部确定为16门法学核心课程之一,但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依然定性为考查课,其课程考核方式一般是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分相结合,平时考核占20%-30%,期末考核占70%-80%。平时考核注重到课率和课堂参与度,期末考核一般采取开卷考试或撰写论文的形式。最终总成绩经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加总后得出,90分以上者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70~79分为“中等”,60~69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此种课程考核方式为法学类考查课的通例,但日趋僵化,不能契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学科特点,对教学效果的检验流于表面。

和制度的构建、健全、完善、理解和应用。同时,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服务于环境法制建设和环境保护实务的需要,是体现在环境立法、环境执法、环境司法、环境守法、环境法律监督等方面,并最终作用于我国的环保实践。

二是现实性与前瞻性兼顾。“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教学的现实性是指“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的教学应立足于我国环境法制建设发展的实务需求,适应当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学科理论发展需要,从而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契合现实需要,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相关的理论研究与法律实务提供基本的知识储备与学理支撑。“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教学的前瞻性是指“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的教学还应反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领域理论与实务发展的最新趋势,因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个新兴学科,现实需求又较为急迫,所以理论层面和实务层面的知识内容的更新频率相对较快,只有时刻关注其发展前沿,才能够更好地培养符合现实发展需要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人才。

三是普适性与独特性结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的教学的普适性是指“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当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制度和基本方法进行全覆盖,保证学生受到比较系统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育,满足学生毕业后从事环境资源保护法学研究和法律实务工作所需。同时,“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的教学还应具有独特性。独特性是指“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的教学中,要因地制宜、有的放矢,不同的开课院校、不同的上课老师与不同的授课对象,都会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教与学形成不同的侧重点。这是地方性知识理论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中的体现。

一是教学理念的更新。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课程特点出发,我们认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在教学理念上应努力实现五个转变,由以教师讲授为主变为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由以教材为主变为教材和课外资料并重,由以课堂为主变为课堂与课外相结合,由以传授知识为主变为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兼顾,由以学会为目的变为以会学为目的。

二是课程设计的调整。按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等教学理念,“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的课程设计为四个关键环节:首先是创设问题情境,将每个教学单位的相应内容都体现到具体的问题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次是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梳理总结,鼓励学生按自己的知识结构形成自己的理解,诱发学生思维火花;再次指导学生进行相互辩驳,并在此基础上对所学知识形成更深入认识;最后通过扩展讨论,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更多实际例子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

三是教学方式的改进。如前所述,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已不适应“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课程教学的需要,应转变为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式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通过把学习内容设置到相应的问题背景中,让学生自己通过努力解决真实性的环境法律问题,从而形成解决环境法律实际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在案例教学中最能得到充分体现。比如以当前社会比较关注的新安特大水污染案为例,首先让学生自行查阅案例相关资料,然后布置相应的问题:污染是怎么产生的?污染主体应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污染受害者应该如何索赔?政府应该如何处理?相关应对的环境法律规范是否存在不足,应该如何完善?这些问题由学生分组探讨并提出自己的解答思路,然后再课堂组织讨论。

四是考核方式的完善。为了充分反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应对当前的课程考核方式予以进一步完善。传统的考核方式配合了“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式,而“老师引导、学生主体”的新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学习表现主要体现在平时的研讨中,因此应由期末考核为主变为以平时考核为主,由考核识记、理解能力为主变为考核运用能力为主,由考核课堂表现为主变为课内与课外表现并重。

四、结语。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突出的学科,也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性的综合学科,同时,它还是一门历史短、基础薄弱的新兴法学部门。这些特点决定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教学面临着与其他法学学科相比更为复杂和艰巨的挑战。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教师只有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地更新观念、创造特色,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的思路和方法,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保护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演讲稿篇七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我们生活在这个美丽的地球上。地球母亲创造了我们人类,并无私地为我们提供资源。然而,我们人类对它进行了不人道的折磨,它的慷慨奉献是对人类的浪费。所以,为了让地球变得更加美丽,让我们能够在更好的环境中生存,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绿色是时尚的代名词,是树木、溪流、花草枝叶的代名词,象征着活力。

树是人类的朋友。他们供氧吸入二氧化碳,为人类净化空气,维持生态平衡,抵御沙漠化、沙尘、赤潮。但是人是怎么回报的呢?砍伐森林意味着沙漠面积在逐渐增加,绿洲在减少,所以人类生存的范围也在缩小。

你对乱砍滥伐的人有没有一颗像样的良心?

水滋养万物,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水是甜的。但有时是苦的;水很宝贵,但有时会泛滥;水很清澈,但有些地方变脏了;所有生物都离不开开水,但在一些特别需要水的地方,就变得那么小气。

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中的作用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保护野生动物不仅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全社会都要积极行动,不乱抓野生动物,不乱杀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远离餐桌,做一个文明守法的公民。

看完以上,你有什么犹豫?让我们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绿色环境,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保护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演讲稿篇八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高等院校面向环境类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实用性强,知识丰富,不但综合了法学知识,而且综合了许多法学以外的知识,主要培养学生运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范进行诉讼和处理环境与资源纠纷的能力。该课程一直采用传统授课方法,单纯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并通过演绎推理来传授知识,概念和理论结构的正式阐述成为其逻辑起点。然而应用传统教学模式讲授该课程的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对理论的学习仅限于书本知识和教师填鸭式的灌输,缺乏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仅仅依靠理论知识的传授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无法实现对学生解决实际环境纠纷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的应用模拟事件真实情景,面对问题由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解决,打破了理论和实践教学脱节的尴尬局面,显示出该教学模式的独特优势。本文将案例教学引入该课程教学实践中,主要探讨其适用性及实施方案等问题。

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中心故事而构建的学习方法,这里的教学案例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明确目标而创作的,它涵盖了广泛的科学主体与思想[1]。案例是指对典型意义的事件所作的客观记录和具体描述。案例教学是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应用适宜的案例材料,通过对具体案例内容进行情景分析、研究和讨论,提出并解决问题,均有助于增强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自1980年进入我国后,日渐受到重视,目前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实践教学当中[2]。

探讨环境教育中案例教学的理论基础,对明晰案例教学的范式,推动环境教育的顺利进行具有现实意义[3]。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模式,既符合该课程特点,又对推动环境教育改革有着现实意义。

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案例教学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案例要求精挑细选,应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真实的情景所引发的问题和悬念能激发学生内部动机和真切感受。第二,教学进程要自上而下,即首先呈现整体性案例,让学生对此案例进行分析,明确完成整体性任务所需要的子任务,以及完成各级任务所需的各种知识技能,带着问题重新学习理论知识和技能,最终解决问题。第三,教学内容要有侧重,针对教材重点内容多次开展案例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性和独立性,每个学生经验不同,会从不同角度和深度分析案例,要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相互促进交流,形成合作学习的氛围。

1.案例教学的教学方法。

在课程教学中,应该把案例研讨放在首要位置,注重掌握理论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相结合。首先教师要把理论知识脉络梳理清晰,挑出重点内容讲深讲透;其次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充分做好准备工作,课上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带着问题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不断尝试探讨分析复杂案例;最后,分析总结课上学生提出的创新观点。

2.案例教学组织。

案例教学中教师角色、学生角色和师生关系与传统教学相比发生了重大变革。具体表现为教师从课堂主导者变成指导者,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从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学习的潜能被更好地激发;师生关系也由独白到对话交往[3]。下面笔者结合案例教学经验,探讨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中开展案例教学的实施方案。

第一,课前准备,教师认真收集整理案例。例如在讲授环境民事责任内容时,利用网络资源,筛选我国近三年来环境侵权民事赔偿的案例并设置多个问题。提前给学生分发案例复印件,让学生熟悉案情并积极搜寻相关法理知识,为课堂做好准备。将学生分成几组,每组选出案例陈述代表和记录员,课前公布评分标准,如知识灵活应用能力、自身综合素质(包括口头表达、仪容仪表、讲解能力等)、团队协作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几个评分标准,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及课后作业综合评分。

第二,课堂组织。小组分工完成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并由陈述代表上台陈述、评论案例,集合小组意见对问题做出回答,最后做结论性陈述。记录员则全程记录案例讨论过程。每小组讨论时间控制在一定范围以内,超时扣分。小组讨论后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后给予正确回答的小组适当加分。最终由教师做总结发言,评价每个小组的表现,总结班级最终讨论结果,并对案例给予正确的分析。

第三,课后总结。根据每组记录员的原始记录,由本组成员共同整理归纳,结合班级最终讨论结果,完成最终的案例分析报告。报告内容可涉及背景材料补充,不限篇幅,提倡简洁。案例分析表现和案例分析报告成为教师评判成绩的主要依据。最后筛选最优秀的案例分析报告作为示范留给下届学生学习参考,并作为该课程的经典文献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二、应注意事项。

1.案例的收集和撰写。

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起步较晚,目前该课程高质量的教学案例资源还很缺乏,典型性和创新性成为教学案例收集和撰写的难点。而案例的撰写工作更为繁重,实施该工作是把某个实际情景真实描述,是把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相结合,同时提升教学工作的专业化水平。但需注意,收集和撰写都应紧扣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理论研究的两大主题——市场化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例如案例排污权交易的理论与制度创新、环保产业的市场化、公害民事侵权救济中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举证责任倒置和因果关系推定的公平适用的法理基础,等等。

2.时间的把握。

案例教学有很大的灵活性,师生应共同参与教学,利用好有限的课堂时间。课前教学组织设计非常重要,分组数目不宜过多,规定并控制学生的讨论时间。

3.完善考核体系。

采用案例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应采用全新、完善的考核体系。新的考核体系下,要注意作业与考试、口试与笔试的结合。学生参与案例分析和总结,根据课堂表现获得平时成绩,课后案例分析报告记为作业成绩,没有上台陈述但参与集体协助讨论也要在平时成绩中获得加分。最终该课程总成绩由闭卷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和作业成绩三部分组成。

综上所述,采用新的案例教学方法不但提高了课堂生动性,而且有助于加强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显著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仅作出了初步探讨,望与同行们共同学习,不断促进该课程的发展。

保护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演讲稿篇九

我们生活的地球变得越来越拥挤,环境污染变得越来越严重,资源也变得越来越匮乏。保护环境,就是拯救我们人类自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环境资源保护演讲稿,欢迎借鉴参考。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现在有许多人打着“建设家园”的旗号大量砍伐树木,排放有毒气体。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为什么这么多人都肆无忌惮地破坏环境?难道他们没有一点羞耻之心?以强凌弱,以大欺小,以多欺少。这是人干的事吗?我们也是大地的一部分啊,为何我们要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为何有这么多人认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是有多傻,傻到毁灭自己啊!

任何破坏地球的人都将受到大自然的谴责,这一点我们不是不明白。可是我们为什么愿意为了那所谓的名利,地位,权势不惜冒着毁灭人类的风险而破坏环境?目前石油,矿产等资源可供人类使用100到220xx年,生态环境方面地球正不断遭受破坏,如果放任不管继续下去,未来100多年全球气候将急剧变化,海平面将大大上升,土地沙漠化,南极和北极的冰川将融化成水,到时候地球被淹没,我们人类也会毁灭。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节约资源,珍爱地球,保护环境,做一名合格的环保小卫士!

相信很多人一定听说过“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3月31日,雷锋塔下一场难忘的篝火晚会异常美丽,蜡烛摆成“60”字样象征着这美妙的一小时,今年“地球一小时”的活动主题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位环保家。

我们曾经这样自豪地歌颂过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河壮丽!大家知道,我国是当今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极为庞大。温家宝曾提出了这样寓意深刻的乘除法:“多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得很大,多么大的经济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得很小。”举个例子,我国淡水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这本来就不富有,除以13亿之后,人均淡水资源更是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生机勃勃的森林是非常富饶的,有“地球之肺”的美誉,但是我国的人均森林面积位于世界120位之后,而现在更是以每年1800万公顷以上的速度急剧减少。森林的减少,使得气候变坏,水土流失严重。原先被誉为中华母亲河的黄河变成了一个十足的“暴脾气”。

我们要节约每一滴水。记得随手关好水龙头,不要以为水笼头滴几滴水算不了什么,一个水笼头每秒钟滴一滴水,一年就是白白流掉36方水。我们要积极寻找生活中节水的“金点子”:比如把洗菜的水用来浇花、涮拖把、冲厕所等等,加以循环利用。

我们要节约每一度电。随手关灯,合理使用空调,寻找节电小常识,并尝试着去实践。积极使用太阳能、风力发电、潮汐发电等清洁能源。我们要节约每一张纸。要做到作业纸双面使用,多用手帕,少用纸巾。假如我们每人每天节约一张纸,全国一年可以节约4745亿张纸,一年可以少砍伐158。1666万棵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节约用纸,也就是制造森林。

我们要倡导绿色出行。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会使地球产生“温室效应”。少开一天汽车,多骑一天自行车,既能使空气更清新,又能使我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我们要推广使用环保袋。因为塑料袋的焚烧会产生很多的毒气,污染大气,而且不容易降解,会破坏我们的土地,所以我们要尽量减少“白色污染”。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需要每一个人的力量,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名节约资源,珍爱地球的环保小卫士!

朋友们:

读过美国著名作家欧·亨利小说《最后一片叶子》的人,想必还记得这句话:“当最后一片叶子落下时,生命就都结束了,我也得离开这个世界而去了。”酷爱生活的女画家约翰西,患了肺炎濒临大限时,“害怕在她轻轻抓着这个世界的手越来越乏力的时候,她会真的像一片轻轻的、纤弱的叶子那样,随深秋的寒风飘逝而去”。初读这篇小说时,少年不识愁滋味,对主人公那仿佛病态的痴语我并不以为然,而正是在人类对绿色顶礼膜拜,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电脑、绿色冰箱、绿色建筑被人们广为崇尚的今天,重读小说《最后一片叶子》,才感悟到,这分明是一个寓言故事,约翰西的心语,分明是警世之言,大籁希声。

就在欧·亨利自己的国家美利坚合众国的土地上,不是就有过深刻的历史教训吗?著名总统罗斯福对梅花鹿可谓情有独钟,从这点小小的总统私人利益出发,他便下令对北利亚桑纳州一片茂密的大森林进行大规模扫荡,大批鹿的天敌——狮子、狼等食肉动物被捕杀殆尽。四千多只鹿于是生物爆炸一般,呈几何级数迅猛增长,十几万只伸着长脖子的可爱精灵们,吃光了树上的叶子,仿佛只在转眼间,著名的大森林就从地球上消失了,最后剩下的,只有几头病鹿。鲁迅先生说过,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在我省南部,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她向来就被人们称为镶嵌在我们这个植物王国皇冠上的一颗绿宝石。她的美丽,当然是绿色赋予的。可是,就在这绿宝石之上,有8家红砖厂的大烟囱,不分昼夜地喷吐着氟化物和二氧化硫严重超标的浓烟,致使1262亩的天然橡胶林受害,三万零五百株橡胶树为之枯死,胶民们虽然怨气沸腾,却眼睁睁地奈何不了它。无独有偶,在同一纬度的广西某地,也上演过惊人相似的一幕,如果说那一幕还有点不同的话,就是红砖厂的废气除了使大面积胶林枯死外,还造成50多亩芒果只开花不结果,出现果荒。我们知道,天然橡胶是目前地球上极为少有的自然资源,仅生长在赤道附近,我们也知道,芒果是公认的“水果之王”,那么何以会出现上面那样的情况呢?——因为红泥巴变成砖块,只需要几天的时间,远比橡胶芒果来钱要快!

绿色是和平和生命的象征,在很小的时候,我的心便融进了一个绿色的海洋。穿了十几年国防绿的我,在老山战区那片阳光充足,绿色最浓的亚热带丛林中,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一段年华。就是在那样一个空气、阳光、风雨充足的天然大氧吧里,我步入了而立之年。此生最难忘的,能维系我生命的,大概就只有那特殊的一片绿色了。而事实上,那片我魂牵梦萦的土地至今还不富裕,一些地方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发育程度不高,边民的农事,至今还离不开刀耕火种,纵火烧荒。我曾目睹过两个边民合伙买一盒火柴平分的事,开始想当然地以为他们太穷,买不起一盒囫囵的火柴,后来才发现,在他们的生活里,四季灶膛火不断,一根火柴烧一年,大树小树变成灰。我能给他们的,就是一个毫无用处的忠告:可别把咱的林子都烧光了呀。

我的一个同事的办公桌上,摆着个木制的水杯,是什么木呢?红豆杉。昆明植物研究所的专家们,从世界珍稀植物红豆杉树皮里,提出了纯度达999%以上的抗癌新药紫杉醇,可没料到的是随后发生的事,竟会令这些专家们痛心疾首,老泪纵横,滇东北相当数量的红豆杉被人剥光了树皮,砍光了枝叶,连树根也被拔走。因为一个商业秘密被公开,1克紫杉醇在国际上可卖到1万美元,那些人还相信一个神话,红豆杉做成的水杯、容器,甚至根雕可以防癌。

在99昆明世博会期间,谈论这样沉重的话题,或许不太合时宜。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我们知道,当今世界性的十大环境问题,即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等,这其中就有9项是因绿色植被遭破坏直接导致的。楼房越盖越高,生活越来越好,绿色却越来越少,越来越远,有感于此,我曾写下过这样的诗句:烟囱长成了森林/钢筋和混凝土切断了视线/我的瞳孔里就再没有了绿色/那天空的湛蓝呢/那海水的碧绿呢/那河流的清亮呢/那空气的爽朗呢。

绿色锐减,吞噬绿色的,正是人类自己,是人类发展模式中那种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破坏性开采。人类对绿色的无尽索取仍在威胁着生态平衡,破坏着生态的结构。据(一个保守的数字)统计,全世界每年有20xx万公顷森林横遭盲目砍伐,这是5700个昆明市的面积啊。这已经造成了全球性的“温室效应”,与之相连,全世界每年有近5万个物种濒临灭绝,有近2700万公顷的农田蒙受沙漠化之灾,就连海底也日趋沙漠化,就不必再说那令我们痛心的去年在华夏大地发生长江、松嫩大灾了吧,也不必说我省的泥石流,山体滑坡了吧。如此盲目的行动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制止和改变,势必爆发可怕的生态危机,而一旦它的爆发超出了人类控制的极限,其后果不堪想象。那时,我们都会明白,最后一片落叶将带走人类的命运,也决不是危言耸听。

聪明的作家欧·亨利是以其“欧·亨利式的结尾”著称于世的,那最后一片不凋的叶子,带来的是一个危亡病人的新生。我想,我们也会创造出另一个欧·享利式的结尾,迎来人类新生的。坐以待毙,从来就不是人类的选择,人类既已觉醒,就会在危机面前积极行动起来,把握历史机遇,化压力为动力,保卫绿色,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

面对现实,我们迎接挑战,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

谢谢朋友们!

保护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演讲稿篇十

亲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学生们:

大家好!

如今十分发达的地球,虽然环境情况看起来十分乐观,但是却有十分重大的隐患,这都是人为制造出来的:大肆砍伐树木、建立化工厂、胡乱排放有害液体。“对人类威胁较大的气体,世界每年的排放量达6亿多吨;估计到下个世纪中叶,地球表面有三分之一的土地面临沙漠化的危险,每年有6平方公里的土地沙漠化,威胁着60多个国家。”看见这一组组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人类,你们有何感想?从2300万年到1800万年前森林古猿的出现到现在人类高度发达的文明时代,对于每个人从未停止过的索取,大自然都是“有求必应”的,这更滋长了人类的贪欲。

举一个例子:我国的木兰溪,在50年代初本是一个清澈见底的河流,但现在它已是鱼虾绝迹的污河,又为我们的地球母亲添多一道疤痕。这,不是给人类重重地敲响了警钟吗?由此,我郑重地向仍未觉悟的人们建议:

第一,人类要想征服可怕的`大自然,就必须尊重自然。对于改造自然理应慎之又慎,又要大刀阔斧,勇于实践和改良,才能控制自然,使自身利益与自然协调发展,决不能重蹈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

第二,要从我做起,首先选择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善待我们的家园、善待地球,共创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

1、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1)节水为荣,随时关上水龙头,防止滴漏。

(2)慎用清洁剂,尽量用肥皂,减少洗涤剂中的化学物质对水的污染。

2、绿色消费,环保选择。

(1)用无铅汽油、无镉铅电池、无磷洗涤剂,减少水与空气的污染。

(2)购买低砩家用制冷器具、无砩发用摩丝,减少对臭氧层的污染。

3、重复使用,多次利用。

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多使用耐用品。如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和餐盒,减少白色污染;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我们要做到保护资源爱护环境才能长久地生存,让我们一起动起来吧!

保护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演讲稿篇十一

新兴学科《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涉及的学科较多,如法理学、行政法、民法和刑法等法学学科,还涉及生态学、环境工程学、环境经济学等理工类学科。为了让使学生掌握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理,学会运用环保法的知识与技能,熟悉各种法律法规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实现对“环境诉讼”、“环境与资源纠纷”处理能力的提高。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具有综合性和技术性的特征。在制定上,需要结合有关法律法规,同时在对于法律法规的运用上,在问题的处理时,需要结合理工科知识,如生态学原理、环境学规律、环境工程技术等。对于法学知识薄弱的生态环境类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想全面系统地掌握环境法的法律法规是有一定难度的。

二、实际工作中,需要环境法专业人员与技术人员有机配合。

现实中,环境法专业人员,必须与懂得相关技术的人员有机配合;需要生态学、环境科学或环境工程专业的技术支持。同样的,具备生态学理科专业的学生,也要学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法律基础,在对于相关法律有所了解的情况下,才能给予技术支持的针对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在污染治理措施的实施过程中是生态保护措施的可靠保障。可见,生态环境类专业的学生学习并掌握《资源与环境保护法学》的相关法律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在一些大学中,《资源与环境保护法学》被列为必修课或专业选修课。但该课程在生态环境等专业的教学模式方面还需深入地探索和完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可以让学生掌握和了解环境与保护法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熟悉各种规范和各类法律法规之间相互的联系,以提高根据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进行的诉讼与纠纷的运用能力,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程,也是环境与法学相互交叉的学科。

(一)目的体系。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教学目的决定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方法的运用,该学科是在解决实际环境问题中产生的,充分体现出实践推动的特色。针对生态环境专业的学生,环境法学教学也应充分体现其实践性,应向学生传授全面系统的环境法律知识,使其具备在环境法律实践中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目前的教材编写目的多以理论体系为主,主要针对法学专业学生所编,对生态环境专业学生而言,缺乏简明易懂的实践案例和相关内容,对该专业学生的理解和运用造成一定困难。因此,针对环境法律实践的教学应更多地注重运用环境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理论知识和方法论的讲授主要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服务。

(二)教学内容。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课程教学内容与所用的教材版本有很大关系。《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一般是针对法学专业的学生编写的,这对其他专业学生的学习来说还存在很大的欠缺。

首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材内容的理论体系完整,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性质与特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体系、立法、原则、法律制度、法律责任等做了全面系统的阐述,为法学专业学生从事相关工作或深入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但对其他专业的学生而言,本课程理论知识强,学习理解较困难,影响了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很难达到教学目的。

其次,教材中有大量介绍生态学或环境科学专业知识的篇幅,而这些内容生态学与环境相关专业的学生已在其他课程里系统学习了,如果教师没有全面掌握所教授专业的课程体系,就容易出现教学内容重复、教学效率降低的情况,有碍学生对该课程全面正确的认识。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材内容应由法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学科专家联合编写,这样才适合于环境类专业学生的需要。在教材内容上,法律条文要精简提炼,以普及环境污染防治法和自然资源保护法,使学生具有根据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进行诉讼和处理环境与资源纠纷的能力,强调应用性而降低理论性,根据知识要点列举相应案例并进行具体分析,优化教材内容,避免重复赘述,使该课程符合环境类专业学生的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为学生今后的工作或深入研究奠定相关的法律基础。

(三)教学方法。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内容广泛,信息量大,光靠黑板与粉笔的板书,是不够的,至少这样的模式在有限的学时内,传授给学生的信息量小,不能激发出学生对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学习兴趣。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电教化的教学方式,通过多媒体的声形并茂的特点,直观生动地展示课程内容,帮助学生对法学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单一的理论教学,仅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概念和理论体系的阐述是其逻辑起点;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仅限于书本和教师的灌输,对知识的.掌握是靠强行记忆的方式,缺乏学习热情,不但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更无法实现对学生解决实际环境纠纷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应用真实事件的情景,教师起着讲解作用,学生作为主体具体分析解决,将理论教学和案例分析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现实问题的解决能力。通过开展主题讨论,不同的组别分选主题,组员去查阅资料,进行小组合作,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加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度,因为只有对知识充分把握了,才能在解决问题中游刃有余。我们选择的教学案例既要具有客观真实性和多样性,还要与时俱进。我们应选择有助于对最新环境与资源相关法律的掌握、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发展中有代表性的案例来进行分析,或利用专题与讲座的形式导入课堂。我们还应用多样化的讲述形式,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讲解为辅,并且采用小组与小组之间来辩论、讨论的方式,最后教师来总结。充分提倡学生的小组探究式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来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这样,教学效果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保护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演讲稿篇十二

亲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学生们:

大家好!

旅行期间,风景充满了美丽的花朵和鸟儿。但是也有白蓝红蓝的塑料袋在飞。他们在飞,对着风喊,他们在叫:“我们要去哪里?”

塑料袋,曾经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然而,塑料袋虽然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但也成为环境管理的关键问题之一。

其实很容易破坏我们的地球,一个普通的塑料袋就够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它足以污染1平方米的土地。废弃塑料袋的处置成本是生产成本的5倍以上,由全体纳税人和地球共同承担。此外,全球每人每天10只动物的平均消耗量为每年24万亿只,是人类第二大污染源。然而,拯救我们的地球并不难。如果每人每天少用一个塑料袋,一年可以保护一个篮球场大小的土地免受污染。除了一年节约的环境成本,至少可以种植三棵树,人类第二大污染源总量可以减少十分之一。

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并不难。即多次使用。比如购物的时候,尽量把所有东西都放在一个塑料袋里,不要分开放在一个塑料袋里装一件物品,这样可以延长塑料袋的使用寿命。

减少塑料袋使用的方法不仅仅是多次使用同一个塑料袋,还要提醒妈妈买菜的时候提篮子是一个很棒的方法。因为食品市场那么多人,只要每个人用一个塑料袋,塑料袋的数量就会增加。用菜蓝方便多了。即使买的东西多了,也可以减少塑料袋的使用,提菜篮也比塑料袋方便。

此外,我们可以减少使用它的机会,例如,不要在外面打包食物,尽量在家里吃。这样,除了减少塑料袋的使用,还可以安全健康的饮食。

习惯是慢慢养成的。既然可以习惯塑料袋的存在,也可以习惯塑料袋的不存在。

纸上谈兵是没有用的,应该通过你的行动来实现。沙漠变成绿洲,你的行动可以创造绿洲。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