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抓住主要矛盾带动全局工作是篇一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告诉我们,党和人民事业能不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取决于我们能否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确定中心任务。”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对党善于抓住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带动全局工作作了全面分析。抓住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带动全局工作,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也是我们党一贯倡导和坚持的方法。正确认识党和国家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是我们党明确阶段性中心任务、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准确分析和把握,为正确认识党和国家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提供了重要依据。
为科学制定发展战略提供重要依据
注重分析和总结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的研究和把握,是贯穿《决议》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科学制定战略策略,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经验。
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不断向前发展的,社会主要矛盾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变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深刻认识到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进而找到中国革命正确道路。新中国成立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党的八大提出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明确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对历史方位作出新的准确判断,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
认识社会主要矛盾是把握社会发展阶段的“钥匙”。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科学论断,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深刻反映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指明了解决当代中国发展主要问题的根本着力点,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矛盾的学说,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根本遵循。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我们党科学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在此基础上抓住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带动全局工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聚焦人民群众的新需求新期待,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团结带领人民把握和解决不同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立为党的根本宗旨,创立了群众路线并将其确立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明确将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和作出决断的出发点和归宿。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强调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探索实践中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我国长期所处的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状况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长期所处的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的状况已经发生根本性改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体上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其中有很多需求过去并不是紧迫的问题,现在人民群众要求高了,我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工作水平也要相应提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为依据,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提升的过程。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以百姓心为心,增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针对性,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才能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新征程上,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更好满足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的最高境界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我们党历来重视人的发展,强调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与社会现代化的辩证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更加重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部署新要求。我们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涵养更为充沛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是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性举措。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抓住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带动全局工作,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党的长期执政基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促进共同富裕,一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举全民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把“蛋糕”做大。二要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更充分体现。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自然禀赋和发展基础存在很大差异。这意味着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在动态中向前发展的过程,不是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更不是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而要沿着从局部到整体、从量变到质变的进程逐步实现。
抓住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带动全局工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注意把握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对各种矛盾做到了然于胸,同时又要紧紧围绕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以重点突破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整体跃升,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抓住主要矛盾带动全局工作是篇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告诉我们,党和人民事业能不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取决于我们能否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确定中心任务。”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对党善于抓住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带动全局工作作了全面分析。抓住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带动全局工作,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也是我们党一贯倡导和坚持的方法。正确认识党和国家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是我们党明确阶段性中心任务、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准确分析和把握,为正确认识党和国家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提供了重要依据。
为科学制定发展战略提供重要依据
注重分析和总结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的研究和把握,是贯穿《决议》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科学制定战略策略,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经验。
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不断向前发展的,社会主要矛盾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变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深刻认识到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进而找到中国革命正确道路。新中国成立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党的八大提出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明确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对历史方位作出新的准确判断,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
认识社会主要矛盾是把握社会发展阶段的“钥匙”。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科学论断,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深刻反映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指明了解决当代中国发展主要问题的根本着力点,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矛盾的学说,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根本遵循。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我们党科学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在此基础上抓住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带动全局工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聚焦人民群众的新需求新期待,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团结带领人民把握和解决不同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立为党的根本宗旨,创立了群众路线并将其确立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明确将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和作出决断的出发点和归宿。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强调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探索实践中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我国长期所处的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状况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长期所处的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的状况已经发生根本性改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体上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其中有很多需求过去并不是紧迫的问题,现在人民群众要求高了,我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工作水平也要相应提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为依据,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提升的过程。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以百姓心为心,增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针对性,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才能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新征程上,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更好满足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的最高境界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我们党历来重视人的发展,强调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与社会现代化的辩证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更加重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部署新要求。我们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涵养更为充沛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是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性举措。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抓住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带动全局工作,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党的长期执政基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促进共同富裕,一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举全民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把“蛋糕”做大。二要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更充分体现。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自然禀赋和发展基础存在很大差异。这意味着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在动态中向前发展的过程,不是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更不是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而要沿着从局部到整体、从量变到质变的进程逐步实现。
抓住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带动全局工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注意把握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对各种矛盾做到了然于胸,同时又要紧紧围绕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以重点突破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整体跃升,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抓住主要矛盾带动全局工作是篇三
党和人民事业能不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取决于我们能否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确定中心任务。抓住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带动全局工作,既是我们党长期奋斗积累的重要经验,也是我们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要牢牢掌握的思想和工作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注重分析和总结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的研究和把握,是贯穿全会决议的一个重要内容”。百年来,我们党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抓住不同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直面矛盾、迎难而上,通过解决主要矛盾带动其他矛盾的化解,在解决矛盾过程中推动事业发展。抓住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带动全局工作,既是我们党长期奋斗积累的重要经验,也是我们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要牢牢掌握的思想和工作方法。
确保党和人民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重要前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告诉我们,党和人民事业能不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取决于我们能否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确定中心任务。”准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并据以确定中心任务,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我们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和科学战略策略的重要前提。
我们党成立后,在逐步准确把握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深刻认识到,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因此,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反帝反封建,中国首先要进行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基于这一科学认识和判断,我们党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制定了不同阶段的中心任务和主要政策,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
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党的八大提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党的八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为我们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指明了方向,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遗憾的是,党的八大的科学判断没有能坚持下来,党和人民事业因此遭遇严重挫折。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对主要矛盾的这个正确认识,为党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等奠定了重要政治和理论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发生重要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我们党应时而为、顺势而为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和政治判断,与《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界定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更加准确地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变化和不断进步的现实,更加准确地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的新形势、新特点,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指导意义。
党的历史证明,什么时候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判断准确,党和人民事业就顺利发展,否则党和人民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对党善于抓住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带动全局工作作了全面分析,对此我们要深入学习、全面领会。
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重要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复杂形势、复杂矛盾、繁重任务,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系统观念和辩证思维,既注重总体谋划、系统部署,又注重抓好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工作,从战略上统筹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与我们党善于抓住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带动全局工作紧密相关。
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矛盾存在,其中有主要矛盾,也有次要矛盾。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形态和变化。全力找出、紧紧抓住、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抓住社会主要矛盾,坚持把经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带领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不仅使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得到满足,而且为解决其他各类矛盾和问题奠定了坚实基础。进入新时代,我们党继续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毫不动摇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应该是科学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加强对经济工作的战略谋划和统一领导,作出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部署各方面改革,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更好推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新时代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为我们妥善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协同推进各方面工作打下了雄厚物质基础。
在注意解决主要矛盾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他矛盾。唯物辩证法强调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始终胸有全局,从整体上把握社会的各个方面、各种矛盾、各项任务,密切注意它们的相互关系和轻重缓急,使各方面工作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把握中心任务的同时,注重在“全面”上下功夫。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部署实施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重大举措、重大工作,以解决主要矛盾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以完成中心任务促进其他任务的完成,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
一切矛盾都处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我们要以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观点对待矛盾,密切关注它们的新变化、新特点,及时制定和实施新政策、新举措,妥善解决新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分析发展形势,明确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作出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战略判断,及时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上迈出了新步伐,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了新成效,在完成“十三五”规划的基础上实现了“十四五”的良好开局,充分展现了我们党始终以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态度推动各方面工作实现新进步的责任担当、智慧能力。
应对新形势、开辟新局面的科学工作指南
今年,中国共产党将召开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乘势而上、砥砺前行,奋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走好新的赶考之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抓住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带动全局工作。
清醒把握新形势下的各种矛盾。当今世界正处在动荡变革期,各种矛盾交织叠加,风险挑战不时袭来。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在众多矛盾面前,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各种矛盾的状况、特点和相互关系了然于胸,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从全局上把握各种矛盾的复杂关系。
扭住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不放松。统揽矛盾全局,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以重点突破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整体跃升。无论矛盾多么复杂,都要保持战略定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摆正自身工作在全局中的位置,牢记“国之大者”,不折不扣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自觉服从大局、服务大局、维护大局。既认清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又把握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努力找到政策和实际的有效结合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对于局部范围可能影响全局的问题给予高度关注,既做好工作确保全局任务完成,又防止局部矛盾对全局任务造成干扰。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前后有序,轻重有度,特别注意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注意矛盾和矛盾各个方面的转化。不同环境和条件下,主要矛盾有不同特点和表现形式,在特定条件下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还会发生转化。例如,国家划定特定区域为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在这些区域内首要任务是保护生态环境。这并非忽视主要矛盾,而恰恰是解决全局性主要矛盾的需要。要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随时掌握新情况,把握新特点,紧紧跟上矛盾转化的新形势,学习贯彻党中央最新决策部署,准确识变、科学应变,更好抓住机遇增强自身优势,推动工作迈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