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牢记“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铭记历史、珍惜荣誉,传承好心向党、心向党中央的红色基因,更加由衷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下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几篇深刻理解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心得体会,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深刻理解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心得体会1
“根本固者,华实必茂;源流深者,光澜必章”。”认真聆听张海龙院长讲授《“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牢记“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政治轮训课程,深入学习领会“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让我更加深刻意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之纲、是民族团结之本,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之主线、是法院开展各项工作及全院民族工作之根基。我将所感所悟结合工作实际、立足本职本业,继续从政治上思考问题、以务实作风推进工作。
一是要永葆党员品格、始终把政治忠诚摆在首位。“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是对党在内蒙古地区历史作为的客观总结,符合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符合自治区发展的历史走向,符合广大干部群众的实践经验,符合新时代新征程上全区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导向要求。我将继续通过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充分利用政治轮训、“集中学习日”、微信平台等方式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努力锻炼全院干警争做忠诚、担当、干净的新时代法院铁军,锤炼全体党员不断提高自身党性修养、不负人民期望。
二是要创新宣传手段、着力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以敢创新的理念提升我院宣传工作水平,以敢突破的手段丰富宣传工作载体,注重收集、挖掘、分析、总结全院民族案例、民族事迹和民族故事,创新民族宣传的传播方式、拓宽传播渠道,以群众语言、以典型案例,共同讲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打造好我院宣传好口碑、东法金招牌。
三是要致力文化强院、构筑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聚焦全院立审执访信主责主业,做好本院民族团结文化展区的更新轮展,不断优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体活动展陈,充分展现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加大“请进来”和“走出去”力度,邀请优秀文化学者来我院开展多形式的交流,走出去学习各单位、地区先进经验做法,精心打造具有法院文化底蕴、充分汲取各民族文化营养的舞台艺术作品、美术作品等,在增强全院干警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以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凝聚共识、厚植民族团结氛围。
四是要强化干警担当、建设好中华民族团结的桥梁纽带。联合街道、社区等创新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推动各族干部和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形成各民族大团结的生动局面,有形有感有效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发挥少数民族干警的应有作用,强化为民服务的担当精神,全面提升全体干警自身能力素质,不断健全完善常态化激励评选机制,在党组团结带领各族干警共同努力奋斗下,让发展成果和荣誉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干警,不断增强各族干警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今后,我将以攀登者的坚毅、奋进者的拼搏,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宣扬讲话“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不负党和人民的期盼与嘱托,厚植司法为民情怀、坚持公正司法,让全体干警奋斗的动力更足、让新时代法院干警的形象更优,让民族工作打开崭新局面、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常盛。
深刻理解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心得体会2
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中国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苦难深重的内蒙古人民和全国人民一样,从此有了最为先进最为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初,负责党在北方工作的革命先驱李大钊同志,就直接领导和参与在蒙古族群众中传播马克思主义、培养共产主义先进分子的工作,发展了韩麟符、荣耀先、多松年、乌兰夫等一批内蒙古籍共产党人。截至1925年党的四大召开,全国党员数量只有994名,内蒙古地区第一批共产党人在其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在北京蒙藏学校,1923年成立了蒙古族第一个青年团组织,1925年成立了党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党员组成的党支部。1925年初中共北方区委在内蒙古地区先后组建了中共热河、察哈尔、绥远和包头四个工作委员会,相比其他少数民族地区都要早,广西最早的党组织中共梧州支部1925年10月建立,宁夏最早的党组织特别支部1926年冬建立,新疆最早的党组织中共新疆分局成立于1949年11月,西藏最早的党组织1959年12月建立。
自四个工委建立开始,内蒙古地区党的各级组织就如原上春草,在漫长革命战争年代的严酷环境中生生不息。内蒙古第一批共产党人产生和蒙藏学校党、团组织的建立,是“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直接成果,内蒙古地区“四个工委”的建立,是党执行革命统一战线策略的政治成就。能够较早建立党的组织,既说明党对内蒙古革命工作的重视,也说明内蒙古各族人民革命意识觉醒较早。这些较早建立的党的组织,又对内蒙古地区革命事业的推进起到了先行导引作用。
深刻理解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心得体会3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没有坚强有力的政治领导,一个多民族国家要实现团结统一是不可想象的。”回顾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时的那段历史,在当时复杂的形势下,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正确领导,就没有内蒙古自治区的建立。
自治区成立前夕,内蒙古地区的形势极为复杂,甚至面临从中国版图分裂出去的严重危险。当时各种政治力量在内蒙古地区展开角逐,有原伪蒙疆政权和伪满洲国的各级官吏,有部分蒙古族王公贵族,有投向国民党反动派的政治投机分子,有占领包头、归绥等地的国民党军队。各种势力都提出了自己的政治意图,其中不少夹杂着“内蒙古高度自治”“内蒙古独立”“内外蒙合并”等错误主张。这些主张,本质上就是想分割内蒙古、分裂国家。
就当时的情况来看,内蒙古走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在决定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面对纷繁复杂的乱局,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了内蒙古自治运动。党中央运筹帷幄,晋察冀中央局和中共中央西北局、东北局、西满分局、冀热辽分局在内蒙古都以不同方式做了大量工作,直接领导、指导、推动了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
那一个时期,习仲勋同志作为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主持召开会议研究伊克昭盟工作,作出阶段性总结和战略性部署。中国共产党通过加强政治引导、采取灵活策略,先后将在苏尼特右旗建立的“内蒙古人民共和国临时政府”、在兴安盟葛根庙建立的“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在海拉尔建立的“呼伦贝尔自治省政府”引向正确轨道,粉碎了一些政治势力“向外跑”“搞独立”的图谋。
内蒙古自治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之所以能够成立,就是因为在领导内蒙古自治运动过程中,党中央适时制定指导方针,有效指挥军事行动,牢牢把握了对内蒙古地区自治运动的领导权和主动权。当时,如果没有集宁战役中解放军的大军压境,有力牵制敌军,自治区的成立也不会那么顺利。
内蒙古现在的区划范围,也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确定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召开期间,毛泽东同志提出“恢复内蒙古历史上的本来面貌”。实现这一点,困难主要集中在解决“蒙绥合并”的问题上。当时,由于党内对内蒙古区域问题认识不一致,导致“蒙绥合并”迟迟没有实质性进展。1952年初,毛泽东同志在得知“蒙绥合并”久拖未决是因为有的领导干部不同意后指出:不能再拖了,谁不同意就撤谁。周恩来同志说,这事是中央定了的,我去做工作,请主席放心。在党中央的领导和支持下,绥远省于1954年被正式撤销建制,辖区划归内蒙古自治区。4月25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归绥市改名呼
和浩特市。随后,原属甘肃的阿拉善、额济纳,原属河北的商都也陆续被划到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统一的民族区域自治的形成,为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促进内蒙古各项事业稳定和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