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万历十五年》心得体会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万历十五年》心得体会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28 17:32:21
《万历十五年》心得体会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小编:CZJ2

《万历十五年》以1587年为关节点,在历史的脉络中延伸,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的历史大事与人物着手,记叙了明朝中晚期的种种社会矛盾和开始走向衰败的迹象。下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几篇《万历十五年》心得体会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万历十五年》心得体会1

《万历十五年》是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成名作,也是一本畅销的学术著作。不夸张地说,在历史里面,他的散文水平最高;在散文里面,他的历史水平最高,其地位自然不言而喻。

此书英文名为"1587,AYearofNoSignificance",可以直译为"平淡的1587年"。黄仁宇先生强调"大历史观",也就是从较长的时段来观察历史,注重历史的结构性变动和长期发展趋势。在他的范畴里,分析因果关系及其历史的合理性是主要的,对其他的细节末端不过度重视。有意思的是,该书选择了1587年,书的开场白是这样写的:"公元1587年,在中国为明朝万历十五年,论干支则为丁亥,属猪。当日四海升平,全年并无大事可叙......总之,在历史上,万历十五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作者选取了最为平淡的一年,去除了一切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帝国的运作面貌。平静之下,却隐藏着大明王朝乃至整个中国命运转变的伏笔。

从小到大的历史教科书上,我们碰到的历史人物几乎都已经失去了立体感和七情六欲,他们被平面化展现在我们眼前,变得看似很简单,但果真如此么,没人敢下定论。但在《万历十五年》中,不论是最高统治者万历皇帝,还是重臣张居正,不论是申时行,还是海瑞,不论是戚继光,还是李贽,他们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会犯错,会挣扎,会发脾气,也有自己的追求和主张,不再是之前脸谱化的他们。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几个看似关联性不大,却隐藏着大明王朝命运的人物。

一、逃避的皇帝

为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有活力、有才情的万历也曾励精图治,然而改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是因为官员无休止的争论还是朝廷上下无休止的指责?我们很难具体知道。道德的绝对控制、个人意志被彻底压制、热情被打压,官僚体制僵化桎梏,整套道德和礼制体系发展到畸形的地步。万历作为整个系统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不止不能呼风唤雨,反而是最受整套系统压制和控制的人。看着这一团乱麻的现实,备受折磨的皇帝受不了了,怎么办?逃吧。从朝廷出走,从繁杂的政事中脱身,身居内宫回避,不上朝理政。一旦觉得这样做整个人一身轻,万历就一发不可收拾了,这一逃就是二十年。万历怠政,整个朝廷一团乱,整个朝廷变为一潭死水。

二、能力悬殊的首辅

历史是必然的,也是偶然的。有时候,一个国家的历史会因为一个关键人物的出现而向不同的方向发展。张居正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姿态出现于皇帝和群臣之间,他牢牢控制着整个朝野,用大家都深谙此道的道德戒尺--明朝立国之本,来控制着群臣,使整个帝国都严格而精确地按照他设定的轨迹来运行。他几乎开创了"万历盛世",把明朝推向了辉煌的历史巅峰。然而,这个独揽朝政、励精图治、善谋划,推行"万历新政"的张居正在五年前就已经死了。这本书的第三章为:世间再无张居正,叙述的并不是张居正在首辅任内多么运筹帷幄,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叙述了整个朝廷中没有了张居正之后的种种乱象。接替他的是申时行,仅仅是个"和事佬",同文官体制妥协,被认为是牺牲原则的政客,一个缓解各方矛盾的"调解员"。而且,一旦缓冲失效,他难辞其咎,难免成为替罪羊。因而他无法也无力承担起改良振兴整个国家的大任。

三、道德模范样板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道德就是对欲望的抑制。从古到今,道德都成为统治者的重要工具,以道德治人、整人在明朝更是一件极为推崇的事情。观念治国是中国古代政治的鲜明特点,然而缺失了制度的精准管理,仅凭道德为根基的社会终究会失衡。海瑞就是这样社会里的典型。极端的廉洁、极端的诚实,有着道德上的洁癖,他这样的人就是古代社会最推崇的道德模板,也代表着明朝朝廷所希望的地方官样板。但是"他的信条和个性使他既被人尊重,也被人遗弃。这就是说,他虽然被人仰慕,但没有人按照他的榜样办事。"虽然身居要职,也无法实现其理想。从海瑞审理案件的方式来看,他一味维护穷人和弱小,依赖个人判断,而缺乏技术和证据,这使得海瑞断案很难做到客观公正。海瑞的道德洁癖使他完全忽视官场的潜规则,也使得他一再成为官场的众矢之的。最后,他的去世让整个官场大松了一口气。海瑞的悲剧,也再一次证明了道德于政府管理上的无力。正如黄仁宇先生所说:"他的一生体现了一个有教养的读书人服务于公众而牺牲自我的精神,但这种精神的实际作用却至为微薄"、"其结果是,个人道德之所长,仍不能补救组织和技术之短"。

四、孤独的将领

明朝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时代,内阁大学士逐步取代了有权无名的宰相,内阁权力的扩大,致使武将方面的五军都督府成了鸡肋。虽然武将们的官职并没有比文官差,但是实际权力被他们却低了不知多少。文官关系错综复杂并且互相抱团,但明朝的武将选拔制度几乎是世荫制,庞大的文官集团对付惹怒他们的武将丝毫不手软,几乎是群起而攻之。黄仁宇先生分析了明朝的军事制度,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明朝的军事制度不足以应对一场对外战争,尤其是后勤保障体系缺乏统一性,漏洞百出。明朝需要的是一个能打胜仗的勇将,而不是戚继光这样运筹帷幄的将帅。在明朝这个大背景下,戚继光的成功是个个例。更何况,他的成功离不开文官的支持,戚家军的练成就很大程度上得到了他们的帮助。但是,当支援他的张居正等人一个个死去之后,戚继光的命运也不可避免地急转直下,结束了一生的辉煌。

《万历十五年》中写到的每一个人都是给大明王朝陪葬的悲剧性人物。张居正呕心沥血,励精图治实行改革,然而改革才刚开始他就不在了,死后悲惨不已,被异己弄得身败名裂。海瑞严格奉行传统道德,成为全国的道德典范,却没能适应整个社会的体制,没参透官场的潜规则,终身无法施展自己的一身抱负。李贽试图改革儒家学说,却始终敌不过保守的腐老旧儒,被针对至死。而万历有心中兴,然受不了畸形制度的折磨,心如死灰,怠政二十多年。戚继光精明能干,但文武官权力失衡,张居正死后,他的势力急转直下,最终将星陨落,抱憾终身。

《万历十五年》告诉了我们现代读者一个很重要的信息:一个国家的兴衰,与制度有脱不了的关系。一个国家忽略了法制,使体制畸形发展,终究只能困住前进的脚步,而这种困境,是连张居正、戚继光等等这样的人都无法改变的。然而,在你故步自封之时,天地间却有新的力量缓缓集聚,在一个适当的时候将你取而代之。

《万历十五年》心得体会2

《万历十五年》作为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代表作,以别树一帜的风格,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历史叙事方式,多年来备受推崇。近日重温本书,将个人浅见略记如下。

本书创新之处

初次阅读就感受到其与一般史学著作的明显区别。一是体例新,化整为零。有别于传统的编年体、传记体写法,以万历十五年为切入口,集中阐述期间发生的重大事件和关键人物,史料佐证丰富,内容详实有趣。二是视角新,以小见大。选取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戚继光、李贽几位关键历史人物,浓墨重彩加以剖析,字里行间却又蕴含了对当时明朝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的思考。三是笔法新,叙议兼备。书里不局限于简单的历史叙述,还包含了大量的人物心理刻画和背景分析,使本书更具观赏性和可读性。总的来说,本书开创了一种新的历史叙事方式,更易为普通大众理解和接受,往后的许多史学畅销书如《明朝那些事儿》等,在写作风格和手法上都深受本书影响。

本书局限之处

作为非专业读者,在阅读中对本书局限性的认识,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的思考。一方面,是对历史整体性的质疑。众所周知,历史从来都是一个连贯发展的整体,截取其中某一年份作为横断面加以分析,如果没有较为全面的.历史基础知识作为支撑,难以在宏观上进行统摄性把握,容易得出有失偏颇的结论。比如文中对明代文官体制的种种分析,如果不上溯到历代统治集团和统治方式的历史演变,就难以认识到其存在的合理性、必然性,容易得出弊病丛生、毫无建树的主观印象,进而全盘否定,产生片面理解。另一方面,是对叙述客观性的质疑。本书在叙事中穿插大量的心理旁白和描述,虽然在文字上引人入胜,但平心而论,毕竟只是作者个人的主观表达。尽管基于史料作出,与真实人物心理也必定产生误差,加上作者为佐证观点而进行的选择性剪裁,很容易影响、或者说引导读者对某个人物、某个事件的独立判断,在立场的客观性打上问号。

本书启迪之处

本书对明朝的衰落进行了深刻反思,王朝治理中的痼疾显而易见:一是道德治国的高度形式化。实际运作的“潜规则”与之明显相背离,简单讲就是说一套做一套,治理体制上弥漫着虚伪与分裂的气氛。二是治理体制的随意性与模糊性。在官员选任、政绩考核、经济管理、军事建设等重要领域,职责不清、主观臆断的现象屡见不鲜。三是重人文伦理、轻技术革新的整体倾向。与高度发达的人文社会成果相比,技术进步上的革新严重滞后,且缺乏必要的生长土壤和空间,使得明朝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制度革新方面日见疲态,最终在历史兴替的浪潮中走向没落。

知古鉴今,从对道德治国高度形式化的反思,可以推导出当下建设法治国家、法治社会的必然性;从对治理体制随意模糊的反思,不难得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从对轻技术革新之沉重代价的反思,显见当前技术变革和制度创新的关键性。史镜高悬,其训朗朗,这或许就是本书最大的启迪。

《万历十五年》心得体会3

浅读《万历十五年》,只觉得看到了一条锈迹斑斑的长链,每一个人都是其中一链,就连皇帝也未能幸免。书中代表性的人物也仅仅是其中较出众一环,仅仅如此,他们无法做出任何改变,任何变动的意图都会引起其他链条的剧烈抽动而导致失败。因此,他们只能静静感受长链的涌动,目送着它的氧化。

在其中,万历皇帝尤使我感到悲哀。

从小便被浸润在儒家文化之中,万历一直都在被教育着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皇帝,而皇帝的一举一动都要符合道德规范,这个国家的制度也是由道德堆砌而成的,任何政事一有违道德便会引起言官们自持道德来批评上谏。这也许就是一切悲剧的根源。

经历过了对张居正的清算、立储风波等等,万历似乎也认清了帝国政府的原则,认清了一个皇帝真的职能,明朝文官几百年形成的传统使他成了一个帝国延续的象征,只是一个被供奉在神坛上的像,可以对他上香汇报,却绝不能让他走下神坛干预各个事务,伦理道德的重压让他压抑,让他寂寞,他想反抗,可从小被灌输的理念,让他无法像正德一样叛逆得成为一个“昏君”,因此他选择了消极怠工来对抗。也许起初只是一种报复,而后便渐渐演变成了一种厌倦。但造化弄人,他的“无为而治”竟延续了如此之久,贯穿了整个王朝的余晖,也使其没入了无际的深渊。

或许在历史上,他是个昏君,对于官员们,他只是一个必要又不需要的'存在,但切身地去看,他只是一个山穷水尽的制度的牺牲品,他只是高墙前面一个脆弱的鸡蛋。

制度,一个个王朝依靠它,从初生到风华正茂,制度的完善,却也在越来越腐朽的进程之中,令王朝从风华正茂到走投无路,进而崩溃。而这王朝的末世皇帝,只有被这制度绞杀的份。制度塑造了一代人,却又毁灭了一代人。历史也便在制度一代代轮回之中默默前行。

数百年后的我回望,只感到一种无奈,为人与制度的不相容,为人抗争的无果。

历史用寥寥几笔记下了那些孤独的站在顶端的人们,功过了然,却遗忘了他们面前的种种。泛黄的纸张愚弄,欺骗了多少人?权力背后是如此落寞苍凉,这又谁人能懂?

人,不过是制度下的产物。

《万历十五年》心得体会4

“读史可以知兴衰”,这句话出自于《旧唐书魏征传》的“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于是,我翻开了《万历十五年》。

《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先生“大历史观”的经典著作,最先出的英文版标题: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翻译过来就是:1587,无关要紧的一年。1587年,明万历十五年的中国,谈不上风雨飘摇,更不能说是病入膏肓,这一年,实在是平淡无奇。但作者从万历皇帝、首辅申时行、世间已无张居正等多个章节展开话题论述了万历年间的诸多方面,万历十五年虽看似为平平淡淡的一年,但这一年之后好多小细节的变化却掀起了巨大的时代波澜。历史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巨大成就的造就,还在于事物肇起之初处于酝酿中的有机结合和变化。下面,我从章节中的前三个人物来谈谈我的阅读感想:

首先,万历皇帝。他年幼即登上宝座、继承大统,自小聪慧过人、学习刻苦,立志成为一代明君,开创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在首辅张居正的调教下,经过多年的精心求学,取得很大的长进。一方面,张居正生前,万历皇帝对他充满尊敬之情,对他精心敬业的奉献精神大加赞扬,并且把一些名贵的珠宝和进贡上来的物产赏给他,以对这种大臣的扶持表示百般地感谢。另一方面,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对张居正的怨恨却远远盖过恩情,坚决地清算张居正各种过失,甚至恨不得鞭尸。这样的反差不仅是来自于对张居正掌权过度的强烈反弹,更是心理崩溃的一种体现。万历皇帝的职业生涯让我看清了身为九鼎至尊的皇帝也是有苦难言,更多的只是作为一个上层阶级的代理人,而不是我们印象中唯我独尊、号令天下谁敢不从的帝皇形象。例如,在立储君这一问题上,大臣与皇帝之间争执多年,最终以万历皇帝的沉默和消极抵抗结束,使整个朝廷失去了励精图治的机缘。

其次,世间已无张居正。从黄仁宇先生的描述中,不难看出张居正宏伟的政治理想抱负。他精心调教、呕心沥血辅佐万历皇帝,在施政方面大刀阔斧的改革,让死气沉沉的明王朝开始渐渐焕发生机。但是他的'改革触犯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而在行为作风道德操守方面又严重违背了当时的道德规范,对别人的苛刻要求与对自己的奢侈铺张形成鲜明对比,让他在道德层面完全地站不住脚。上到官僚阶级,下到黎民百姓,想要攻讦对立者,就要首先占领道德的高地。或许这就是集权体制下的游戏规则。虽然张有功有过,但从对当时国家的治理而言,我仍感慨可惜了张居正的改革,倘若他的改革能够进行下去,明王朝必定迎来又一繁华盛世。

最后,首辅申时行。作为张居正的继任者,申时行并没有继续张的大刀阔斧式的改革,而是实行较为和缓地施政方针政策。他认为:“作为首辅,宁可被视为大和事佬,甚至被批评为牺牲原则的政客,但他坚持他调剂折衷的原则。”他确实看透了国家为解决问题而设立文官,但国家的最大问题也就是文官。而奇怪的是,以张居正的精明练达,竟忽视了这样基本而简单的事实。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申时行有成功之处,他的和缓政策为其营造了平和的政治环境。张居正把所有的文官摆在他个人的严格监视之下,并且凭个人的标准加以升迁或贬黜,因此严重地威胁了他们的安全感。相比之下,申时行对参劾过自己的官员概不追究,甚至还建议其中的几位官员晋级。因此,申时行得以善终,而且退隐归乡后,大寿时仍受到万历皇帝的恩赐。

以德治国,道德终会成为一些人争权夺利、玩弄权术的工具。一个国家要有科学合理的政府机构,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依法行政、依法治国,才能保持政府的工作效率,国家这部机器才能更有序高效地运转、快速地发展,变得更加富强、民主。

《万历十五年》心得体会5

读史使人明智,初读《万历十五年》,心中总是愤慨万千,直至读完才明白一些其中内容,说懂只能是贻笑大方,如下只能称为一些个人心得。

“公元1587年,在中国为明万历十五年,论干支则为丁亥,属猪。当日四海升平,全年并无大事可叙,纵是气候有点反常,夏季北京缺雨,五六月间时疫流行,旱情延及山东,南直隶却又因降雨过多而患水,入秋之后山西又有地震,但这种小灾小患,以我国幅员之大,似乎年年在所不免。只要小事未曾酿成大灾,也就无关宏旨。总之,在历史上,万历十五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从万历皇帝、申时行、张居正,再到万历皇帝、戚继光、海瑞到最后的李贽,这一段几乎在每章都有写到。本书以六个历史人物的失败来起笔,然后以万历十五年为切入点,来映照整个明朝的命运。帝国的灭亡在这一些已经注定好了结局,失去了最后扭转乾坤的最后机会。

此时,帝国经历了200多年的统治,文官集团已经达到了统治的巅峰,制度已经僵化,朝廷的`管理已经失去了控制,而作为帝国的主宰万历皇帝也成为朝廷所需的一个吉祥物,以致帝国在缺少早朝的25年都能顺利运转下去。这一年万历皇帝即位已经15年,从9岁孩童,到如今正值盛年,终于有了清晰地感受,无能为力。这一年,张居正逝世已有5年,在这一个不需要丞相的时代,其人也是无可奈何。这一年申时行任首甫已有五年,依然用自己的“阴阳”之法来维持整个朝政的平衡。这一年万历皇帝才值24岁就已经成为了活着的祖宗。这一年一代清官海瑞溘然离世,坚守一生,却始终游离世界之外。这一年,一代名将戚继光也走了,文武双全,却也逃不过这时代的轨迹。

《万历十五年》心得体会6

黄仁宇用其独特的视角,将明朝晚年,即万历十五年,作为切入口,对这段历史进行了别样的解读,1587年,一个看似平平淡淡的一年,在其中发生了许多为人们易于忽视的事件。而在黄仁宇眼中,这些事件虽然表面看来无关紧要,但实质上却为明王朝最终走向没落,埋下了祸端。其新颖的视角给后人带来了新的启示。

纵观全书,每位人物都力图转变,却最终都被文官体制所束缚,以致明朝发展在万历十五年几近停滞。书中以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戚继光、海瑞和李贽等历史关键人物为代表,着重挑选具备后世参考价值和社会历史性的'事件进行阐述。

受孔子儒家思想的影响,且吸取秦朝重法而短亡的教训,自西汉以来儒家在各代王朝的地位就直线上升,但治国不能一味只用道德,还需法的约束,所以到明朝就逐渐形成了表儒暗法的治国之道,但道德还是高于法的,从明朝官员遇到不能用法决断的问题时,则用道德来衡量这一点就能看出。

但当道德在社会中占比分量太大时,就会产生表面上人人追求道德,而私底下人们都为自己谋取私利。海瑞就是典型的范例,官员一边把他标榜为人民楷模,要人人都学习其精神,一边却想把他架空,认为其是个麻烦,从书中“海瑞的死讯传出,无疑使北京负责人事的官员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因为他们再也用不着去为这位大众心目中的英雄——到处惹是生非的人物去操心作安排了”就可以看出。

我想《万历十五年》之所以能够在如今,还能受到许多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它还具有现实意义,人们不仅可以了解这段历史,还可以从中吸取经验,对当今生活进行反思和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万历十五年》心得体会7

看完了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对万历年间的历史有了一些认识。

历史书上的内容总是干巴巴的,远不如这些书内容有趣且容易被人理解。不过,总体来说,黄仁宇的说,还是相对偏学术一点,如果硬要扣字眼,读起来还是很费解的。所幸现在又不是学生,可以像晋代陶渊明一样读书——不求甚解。

整本《万历十五年》基本上是以张居正展开叙述的(万历皇帝朱翊钧反倒是无关紧要的角色)。张居正在万历年间可真是叱咤风云雷厉风行说一不二的人物啊!他的确做了那么多好事,但是,同时也积下了太多的个人恩怨,以及与文官之间难以协调的矛盾。他死后的下场,让人有一种深刻的感悟,那就是做事的时候,一定要给自己留后路,否则“连死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他的内阁身份让他权倾一时,但是,却不可以权倾一世。这也充分证明了,花无百日红,当然。他的结局,也远没有申时行好——尽管在外人看来,申时行过于老诚,稳重,懦弱,怕事。

可是,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为人处世的方式与方法。毕竟百人百xing。申时行所处的环境,以及他所受到的教育和他的修养决定了他必须采取那样一种妥协的方法,来处理文武官员之间本已不可协调的`矛盾。依我看来,这反而是最高的智慧。至少,从最后的结局来说,申时行得以善始善终。这绝对得益于他四平八稳的性格。否则,他一定会比张居正死得更惨!

得饶人处且饶人。可是张居正没有做到这一点。没办法,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改不了的。时代造就了他,但是也毁灭了他。这是《万历十五年》看后给我的最大的启示。

《万历十五年》心得体会8

《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先生的一部明史研究专著,也是他的代表作。

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当年,在明朝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

作者认为:“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作者揭示出了明朝虽然当时国力强盛,但已经开始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的原因。

有评论说:它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我们的前辈,古时候的读书人,或者叫作儒生们,是怎样作人做事的。古往今来的读书人,从经典里学到了一些粗浅的原则,觉得自己懂了春秋大义,站出来管理国家,妄断天下的是非屈直,结果把一切都管得一团糟。大明帝国是他们交的'学费,大清帝国又是他们交的学费。老百姓说:罐子里养王八,养也养不大。儒学的罐子里长不出现代国家来。万历十五年是今日之鉴,尤其是人文知识分子之鉴,希望他们读过此书之后,收拾起胸中的狂妄之气,在书斋里发现粗浅原则的热情会有所降低,把这些原则套在国家头上的热情也会降低。

通读下来,戚继光给我的印象最深。后来又读了有关戚继光的其它史料,感觉戚继光虽是个伟大的民族英雄,但他也并非刚正不阿,也惧内,也和当朝首辅张居正拉关系。总之,人无完人。英雄也是一个平常的人。

历史是一面铜镜,但遗憾的是,历史在不断地重演着,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