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中班建构区教案篇一
1.能听清信号,做相应的动作。
2.动作敏捷,反应灵敏。
1.遥控器一个。
2.设置游戏场景:活动场地四周分别放四筐皮球、山洞(塑料圈)两根绳子做小河、划两条线做小沟、垫子做草地。
1.听话的机器人。
幼儿板牙机器人找空的地方四散站立。
师:你们见过机器人吗?机器人最听谁的话?机器人最听主人的话,主人一下命令,它就会去做各种各样的事情,让我们一起来做机器人吧!
师:现在你们是一群听话的机器人,我是你们的主人,只要我一按遥控器,机器人就会帮我做很多的事情。
教师按遥控器说:“机器人,跳起来摘苹果(幼儿跳起来,做摘苹果的动作);机器人快速搬运西瓜(幼儿迅速将皮球拿来,放入筐内)。
(2)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听清教师的指令,再做相应的动作。
2.机器人执行任务。
(1)执行任务前的准备。
师:现在我要请机器人去执行一项任务,但是我们先要来把身体锻炼一下。(请幼儿听老师要求,做相应的动作,如:游过小河,跳过小沟,钻过山洞,爬过草地。)
师:现在我们的身体练的棒棒的了,可以去执行任务了。现在有几只小猫遇到了危险,我们要一起去救出小猫。
(2)游戏:救小猫。
幼儿扮演机器猫人,教师按遥控器后,幼儿立即爬过草地,跨过小河,钻过山洞,跳过小沟,再从原路返回。(分组进行)由最后一个幼儿将小猫(皮球)抱回来。
师:小猫终于得救了,他们说多亏了机器猫耳朵灵,本领大,动作快,谢谢机器猫。
3.机器人们随着音乐跳舞庆祝胜利。
中班建构区教案篇二
1、有兴趣观察风雨、雷等自然现象,注意它们的不同变化。
2、感受天气的变化,了解天气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3、比较四季的明显不同,初步了解四季轮换顺序。
4、感受季节的不断渐变以及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5、了解四季中常见树木花草和它们的变化。
6、乐于参加照顾树木花草的活动,体会爱护它们的意义
1、和孩子一起关注最近的天气和风、雨、云等自然现象,帮助孩子们感受天气的变化,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配合引导孩子多渠道地获得天气预报的信息,并和孩子一起进行观察与记录。
3、帮助孩子收集有关“春夏秋冬”的照片及资料,了解收集信息的几种渠道和方法,培养幼儿收集、保存、展示信息和在集体面前进行表达表现的能力。
4、鼓励幼儿积极表现自己的收获和感想。
1、会变的天气
语言:云彩和风
2、四季轮换
语言:魔法奶奶的电话
计算:四季数学
音乐:春天在哪里
数:雨天上幼儿园
科学:雨从哪里来
3、四季的树和花
语言:花儿向着大家笑
数: 插花
音乐:柳树姑娘
中班建构区教案篇三
1、认识5以内的序数,学习序数词“第几”。
2、能从不同的方向找到物体排列的位置。
3、发展观察能力、判断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1、贴绒教具:五节车厢的火车图片,小狗、小猫、小兔、小猪、小猴图片各一张。
2、小狗、小猫、小兔、小猪、小猴的动物卡每个幼儿一套。
3、幼儿人手一套1-5的数字卡。一个小圆片。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二)以“小动物去旅游”活动,学习5以内的序数。
(1)出示贴绒火车和小动物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这是什么?数数这辆火车一共有几节车厢?(引导幼儿数一数)
(2)教师边操作边提问,让幼儿说说有哪些小动物要乘火车去旅行,什么动物坐第几节车厢。
(3)教师小结:要知道每只小动物坐的位置,可以数一数,数到几,就是第几节。
(4)游戏“找小动物”要求幼儿能正确迅速地说出“xx动物坐在第x节车厢”。(老师说动物,幼儿举数卡)
(三)、幼儿操作游戏,了解从不同的方向找到物体排列的位置。
玩游戏:
(1)、给小动物排队。教师要求幼儿将桌上的小动物排成一排,然后分别说说排在第一到第五的小动物分别是谁。每个幼儿排的顺序可以不一样。
(2)、给小动物传球。教师让小朋友将求传给第几个小动物,幼儿就将桌上的小圆片传给第几个小动物。
(3)、要求幼儿将1-5的数字按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的顺序摆在桌子上,然后教师说将哪个小动物排在第几,幼儿就迅速将该小动物找出放在第几个数字下面 个小动物。
中班建构区教案篇四
1、体验观察毛豆的兴趣,产生对生活中常见蔬菜观察的兴趣。
2、学会由外及内的观察事物,并用完整的话语表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3、能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毛豆的特征并了解毛豆的生长过程。
毛豆4筐、毛豆植株一盆、记录表、马克笔。
导入:直接呈现毛豆,引发幼儿的兴趣
1、幼儿分组自主观察毛豆的外部特征
(1)4人一组观察一筐毛豆,教师适当指导幼儿的观察
(2)引导幼儿应用视觉、触觉和听觉去观察毛豆
2、交流观察结果
(1)让幼儿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
师:你看到的毛豆是什么样子的?你们发现了什么?让幼儿分别回答
(2)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多种感觉。
师:毛豆摸起来是什么样?刚才有小朋友摇了摇毛豆你发现了什么?
3、观察毛豆的内部特征
师:毛豆鼓鼓的肚子里有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找一个小朋友上来拨毛豆
4、认识毛豆的生长过程
(1)呈现毛豆植株,观察毛豆的果实
师:毛豆长在什么地方?
(2)了解毛豆的生长过程
5、让大胆预测并验证自己的观察结果
师:在小眼睛的下面我们给毛豆照个相,猜一猜这个毛豆有几个豆宝宝?这是一个能干的小手,我们用它把毛豆数开来看看到底有几个豆宝宝。
小朋友还想知道更多毛豆成长的故事么?回去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探讨吧。
中班建构区教案篇五
鞋盒、木棒、乒乓球、可乐瓶、石头、电线、布条、卡纸、透明胶、剪刀及教师事先制作的布制龙等。
1.用鞋盒制作张开的龙嘴并用透明胶或双面胶固定2.用乒乓球当龙眼,用旧电线折成龙须,用卡纸剪成龙的牙齿和舌头,用布剪成龙的鳞片固定在鞋盒上。
3.教师在可乐瓶中间挖两个对称的洞,幼儿将木棒插进洞里并用透明胶固定,做成一节龙身。以同样的方法制作其余部分。
4.将小石头放入可乐瓶。
5.在龙背内侧每间隔1米缝上一根彩色布条,将布条与每一节龙身绑在一起。
6.在龙背前端和龙头处各戳两个洞,用铁丝串连并固定。
1.舞龙游戏
2.将龙身上的可乐瓶解下,可玩“高尔夫球”“木马”“拨浪豉”等游戏。
3.将解下的可乐瓶插在草蒲羽上玩“套圈”游戏。
中班建构区教案篇六
1、初步体会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不同形状正确的判断观察者所在位置。
2、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件、积木、小茶壶、勋章、小五星。
动物王国有一名著名的小狗侦探,这几天动物王国出了一系列的盗窃案,大象博士家的一把名贵茶壶丢失了。让我们一起来破案好吗?
小狗侦探已经忙了好几天了,也找到了4把与丢失的茶壶差不多的茶壶,这是他拍回来的照片,下面让我们一起帮小狗侦探把丢失的茶壶找出来吧。
(一)方法呈现。
1、小朋友4人小组交流,取出准备好的小茶壶,每个人在观察后说说自己看到的形状,然后交换位置说说看。找出那把失窃的茶壶。
2、小朋友观察、讨论结果,并说说为什么。
3、教师引导小朋友小结观察中发现的内容,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小狗侦探:谢谢大家帮我找回了丢失的茶壶。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和我一样做个名侦探?做一个好侦探的一个首要条件就是要有敏锐的观察力,下面就让我来考考大家。做得又对又快的小朋友,我就给他带上一颗“智慧星”。
(二)体验方法。
1、第一排的物体与第二排的哪个图形有联系?说说有什么联系?
2、摆摆、说说,从哪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是一样的?
3、想想、画画。(从上面看是什么图形、从前面看是什么图形)
4、比一比看谁的方法最多。用6块积木摆两个图形,你能摆出几组从上面往下面看一样的图形吗?
小狗侦探:小朋友们可真聪明啊!我现在就带你去破案,你们愿意吗?表现最出色的小朋友,在破案后我要授予他小狗勋章。
1、我已经在小偷房子外边埋伏好几天了,终于找到小偷藏脏物的房子的门。其中三扇有机关,只有一扇门很安全,那是哪一个门呢?
2、终于走进小偷藏脏物的房子了,可是小偷将茶壶装在箱子里,房子里又有许多箱子,究竟在哪里呢?这是我在藏有名贵茶壶的箱子上面、前面、左面拍到的照片。让我们一起根据这些照片找到大象博士的茶壶吧。
3、我们用集体的智慧终于找到了丢失的茶壶,下面让我们一起去抓小偷吧。快看,小偷逃跑了。我拍到了两张照片,请你想一想小偷有可能跑到哪儿去了?
(评选出本课最出色的小朋友,授予小狗勋章)
中班建构区教案篇七
1、用普通话朗诵儿歌,练习发准“蚕、睡、吃、花儿”等字词的读音。
2、初步了解豌豆、蚕豆从开花到结成豆荚,加工成豆制食品的过程,喜欢吃豆类食品。
:用普通话朗诵儿歌。
:念准字的读音。
1、幼儿用书《豌豆蚕豆》。
2、各类豆制食品。
活动过程:
1、品尝食品导入活动:
出示豆制食品供幼儿品尝:
——“你吃过这些食品吗?味道如何?它是用什么东西加工成的?”
出示豌豆、蚕豆,帮助幼儿小结:
——“这些食品都是由豌豆、蚕豆加工成的。”
2、欣赏诗歌,理解豌豆、蚕豆从“花——豆荚——豆米”的过程。
教师有节奏地朗诵儿歌。
幼儿阅读图书《豌豆、蚕豆》,按顺序观察、理解画面。
引导幼儿用诗歌里的语句表达:
——“诗歌里的豌豆、蚕豆是怎样长大的?都能做成哪些食品?”
3、学念诗歌:
教师和幼儿一起学习朗诵儿歌。
帮助幼儿发准“蚕、睡、吃、花儿”等字词的读音。(鼓励幼儿分句接龙念儿歌。)
上午活动二:
蔬菜的一家(艺术)
活动目标:
学习用几何图形组合的方法画正面直立人物,并会区别人物的'高矮、大小和颜色。
活动重点:区分人物的高矮、大小和颜色。
活动难点:用几何图形组合画人物的正面图。
活动准备:
记号笔、蜡笔、画纸、范画“西红柿的一家”、幼儿用书《蔬菜的一家》。
活动过程:
1、欣赏作品,展开讨论:
舒适范画,引出话题:
——“在农业开发区里,搬来了一户人家,是谁?”
欣赏作品,并讨论:
——“这一家,谁是爸爸?谁是妈妈?谁是宝宝?”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教师引导幼儿多角度地观察、比较。
2、幼儿创作,教师个别指导。
引导幼儿根据蔬菜的不同造型进行创作。
3、互相欣赏作品,并讲评。
幼儿作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