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员令是为了激励他人积极行动起来并共同达成某个目标而发布的一种书面通知。如何正确理解和分析新闻报道,提高信息获取和辨析能力。以下是一些写作范例供参考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汇报篇一
同志们:
现在开会。
今天这次会议是经党工委、管委会研究决定召开的十分重要的会议,既是安排部署会,也是加压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总书记视察调研南阳指示精神,以及全国乡村振兴系统建设和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第二次推进会精神,总结前段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下半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出席今天会议的区领导有:
参加会议的有:
会议共有项议程,内容很重要。请大家将手机调至静音状态,自觉遵守会场纪律。
下面,会议进行第一项,请同志宣读我区“四提四稳”专项行动情况通报;
下面,会议进行第二项,请吴冰峰主任作重要讲话,大家欢迎!
……。
同志们,刚才,同志宣读了全区“四提四稳”专项行动情况通报,吴主任站位全局,着眼长远,既充分肯定了我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取得的成绩,又深刻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既明确提出了我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又强调了保障措施,思路非常清晰,要求十分明确,为我们做好下一步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指明了努力方向。希望大家深入学习、认真领会、准确把握,不折不扣抓好落实。下面,就贯彻好、落实好会议精神,我再强调三点。
一是思想认识要到位。重视不重视,关键在认识。我们经常讲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我们来说,当前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问题,就是我们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体现。反之,如果我们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上出了问题,出现严重失误,我们就没法向党中央交待,没法向人民群众交待,没法向历史交待。我们在年初工作会上提出的乡村振兴“走在前列、全面推进”也只能是一句空话。所以,我们必须站在讲政治、讲大局高度,不折不扣地来认识、来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各乡办务必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坚决做到机构调整上优先考虑、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民生项目上优先安排,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压力感传导到各级各部门每一名党员干部身上,要召开不同层次的会议,进行动员安排部署。
二是协同配合要到位。无论是“四提四稳”专项行动,还是防返贫监测帮扶、扶贫资产监督管理、脱贫攻坚档案收集整理、谋划乡村振兴基础性工作,都需要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形成合力,这样才能高质量完成任务。特别是教育、住建、医保、人社、卫健、民政、水利等涉及“三保障”重点行业部门以及乡村两级,任务更重,在工作落实方面务必要出真招、实招、好招,发现问题共同解决,遇到困难协商推进,确保各项重点工作落实落细落小。
三是督导问责要到位。区扶贫办要会同区相关部门,对下一步重点工作,特别是围绕“四集中”、防返贫监测帮扶、产业就业、扶贫资产监督管理、脱贫攻坚档案收集整理乡村振兴前期基础性工作谋划等重点工作,聚焦重点问题,开展常态化专项暗访督导;各乡办也要加强对各村(社区)和机关相关部门的督导指导,责任组长、包村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严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行为。以严格的纪律要求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扎实开展、不走过场,确保8月份全市的评比中我们我们能排在前列。
最后,各乡办贯彻落实会议情况于7月16日(周五)前报xxx中心。
散会!
昆寨苗族彝族白族乡位于纳雍县西北部,距纳雍县城58公里,距杭瑞高速公路巴雍出口24公里,总面积89.83平方公里,辖17个村103个村民组(其中2019年4月设置易地移民安置点和丰社区),2020年未总人口数为6641户27632人,居住着苗族、彝族、白族等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6%;昆寨乡沟壑纵横,山高坡陡,土地破碎,海拔2280米的雾嘎大山是最高海拔,海拔1333米的碓窝河是最低海拔,平均海拔1700米。很多土地不成片,较为贫瘠,耕种成本高,投入多产出少,生产成本较高,昆寨乡是全市18个级贫乡之一。
2020年昆寨乡脱贫攻坚工作在省市县各级各部门倾力帮扶下,取得了决定性成绩,全乡1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整乡实现脱贫摘帽,2255户11432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省级第三方评估验收过程中,以“零问题”赢得大考,12月份顺利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验收,撕掉了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标签。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始终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扣“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奋力攻坚克难,农村基础设施、农业产业革命、村庄人居环境等方面取得较好成绩,教育、医疗、住房和安全饮水全部保障到位,群众满意度达99.87%,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是建成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完成建新河流域新民村角开大桥、长春村汪家寨大桥建设,巴雍至昆寨二级公路、维新至昆寨s211省道路面提质改造工程全面完工通车,纳赫高速公路昆寨段已全面开工建设,建成通村通组公路104条128.699公里,实现村村寨寨通硬化路。完成全乡16个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新建及改造农村电网10余千米,完成国家新一轮农网和通讯网络改造升级,实现村村通动力电,4g网络全覆盖。二是培育了一大批特色产业。全乡累计种植玛瑙红樱桃、蚕桑、脆红李、皂角、药用银杏等经济林共计30450亩,森林覆盖率提升到77.91%,名列全县第一。建成全省最大茶叶育苗基地800亩,建成规模化肉牛养殖场4个,规模化养殖安格斯肉牛1049头,建成5万羽以上蛋鸡养殖场2个,2000头生猪养殖场2个。三是补齐了一大批脱贫短板。完成昆寨中学、昆寨中心小学、治沟小学“薄改”工程建设,完成长春小学、大德希望小学、夹岩梦想小学、岩上小学、长春幼儿院、高峰幼儿园及村级校点提质改造。完成16个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落实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100%,全面落实三重医疗保障,实现应报尽报、应助尽助,切实让群众有“医”靠。集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老旧住房透风漏雨整治、人畜混居整治等共计3173户,实施院坝和连户路硬化1341户,全面解决住房安全问题和改善人居环境。
在昆寨乡奋战脱贫攻坚征程中,全体干部舍我忘家,抛洒汗水,经过决战洗礼,干部作风得到锤炼,能力得到提升,实干业绩得到组织认可,2019年昆寨乡先后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6名干部得到省市表彰,先后有4名同志走上副县级领导岗位,8名股级干部得到提拔为副科级。全乡干部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成果,涌现出了不少决战故事和典型做法:扶贫特岗黄满“祖孙三代人”驻村,一家人全力支持她奋战脱贫攻坚;市委办派驻永新村驻村干部高学恒三次推迟婚期,只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更有善于开群众会凝聚民心的新民村党支部书记向杰;作茧自缚是为羽化成蝶的种桑致富带头人谢晓露;想群众之所想、思群众之所思,差点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的扶贫特岗张桢等不一而足。他们用实际行动凝聚人心、托举民心,积极引导广大群众主动发展脱贫致富。金珠村、夹岩村建设法治广场助力脱贫攻坚,大寨村传承苗族文化发展苗族刺绣服饰建设扶贫车间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等典型做法为脱贫攻坚添砖加瓦、纯化成色。
一是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响应机制。成立乡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领导小组,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开展定期检查、动态管理,重点监测其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建立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分层分类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实行动态清零。建立农户主动申请、部门信息比对、基层干部定期跟踪回访相结合的易返贫致贫人口发现和核查机制,实施帮扶对象动态管理。坚持预防性措施和事后帮扶相结合,精准分析返贫致贫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确保不出现返贫。
二是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摘帽不摘责任,防止松劲懈怠;摘帽不摘政策,防止急刹车;摘帽不摘帮扶,防止一撤了之;摘帽不摘监管,防止贫困反弹。坚持帮扶干部每个季度开展一次走访排查,对边缘易致贫户和脱贫监测户建立定期走访制度,建立完善档案,逐户研判制定帮扶措施,消除致贫风险。
三是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紧盯就业保障,定期对脱贫户就业情况进行动态抽查,用好就业扶持政策,确保收入稳定。紧盯教育保障,继续落实双线包保、送学上门等政策,确保脱贫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紧盯基本医疗保障,重点对因病、突发事故产生大额医疗支出的家庭实施动态管理,落实分类资助参保政策,有效防范因病返贫致贫风险。紧盯住房安全保障,重点对因灾农户房屋进行动态检测,及时采取措施保障基本住房安全。紧盯饮水安全保障,加强已建农村供水工程和净化设施后续管护,做好枯水季节应急供水,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四是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抓实就业扶持,继续用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劳务输出政策,动员安置点劳动力外出务工;依托小花苗服饰扶贫车间,扶持手工假发加工坊,增加不能外出劳动力收入。抓实思想文化建设,继续完善“新市民·追梦桥”品牌创建工程,落实‘搭五桥、建五家’“四点半课堂”等工作举措,让搬迁社区更有人情、更有温度、更有热度。完善后续扶持政策体系,持续巩固易地搬迁脱贫成果,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区全力抓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少,主要表现为:。
一是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我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虽然在不断增加,但总体规模偏小、产业钱条短,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辐射带动力不大,农业产业化进程仍需进一步加快。
二是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突出。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有资金不足,区级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的资金有限,农业金融机构贷款门槛高、担保难、时间短、额度小,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难以扩大经营规模。
四是乡风文明建设有待加强。力不强,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意识。部分农村存在娱乐活动单一、文化阵地建设滞后、示范带动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与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雪求还有不小差距。
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综合考虑各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位条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等情况,将全乡所有村分为三类:新民等5个村为引领示范村、高峰等7个村为重点推进村、岩上等5个村为夯实基础村,按时序分类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一是探索乡村振兴“支部联建”,形成基层党建合力。通过“强联强、强联弱、大联小、近联远”方式,进行乡内支部联建、帮扶协作单位支部与结对帮扶村支部联建、东西部帮扶企业支部与结对帮扶村支部联建,打通地域、行政、行业限制,利用各支部优势,解决基层党组织能力参差不齐、地区发展差异较大的问题。
二是实施乡村振兴“产业联合”,助推农业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中,按照“产业同质联营”方式,探索推行产业联合。根据分布在7个村的5000亩蚕桑、分布在3个村的800亩茶苗基地、分布在8个村的5500亩玛瑙红樱桃、分布在2个村的152个大棚和分布在7个村的7个养殖场,在“支部联建”的基础上,各支部合作社资源联享,乡合作联社与引进龙头企业联合管理、销售,逐步形成优势产业联合发展。同时继续推动好食用菌、天麻等林下产业,切实增加群众收入,助推群众生活富裕。
三是抓实乡村振兴“10户联管”,营造良好振兴环境。利用疫情防控“10户联动机制”,将农户进行区域划分管理,每10户组成一个“联管体”,选好“联管长”,实行“10户联管”,“联管长”负责所管户的政策宣传、卫生发动、“党建+积分”、合作医疗收取,群众会动员等,大大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治理效率。同时继续用好“10+n”人员,大力推进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完善村规民约,扎实推进乡风文明、治理有效。
四是谋划乡村振兴可行项目,打造生态文旅示范。依托建新河河堤风光、经果林、梯田等资源,谋划实施生态河堤、庭院提质、乡村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打造以新民村为中心辐射长春、千秋两个村的沿河生态文旅乡村振兴示范点。依托金珠水库在建工程,结合昆寨乡丰厚的彝族文化底蕴,将新搬迁移民点谋划建设成为一个彝族风情乡村振兴示范点。
五是以生活富裕为根本,提高乡村民生保障水平。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此次到贵州视察指示精神,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市委二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书记这次调研慰问指示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积极发展乡村产业,全力抓实“四个留下”,完善防贫返贫监测体系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全力以赴备战乡村振兴,切实筹备好基层换届选举确保农村工作有效接续不断档,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过硬的作风,全力以赴推动昆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绝不辜负您的关心厚爱、绝不辜负市县部门倾情帮扶、绝不辜负昆寨人民期盼重托!
一、基本情况。
昆寨苗族彝族白族乡位于纳雍县西北部,距纳雍县城58公里,距杭瑞高速公路巴雍出口24公里,总面积89.83平方公里,辖17个村103个村民组(其中2019年4月设置易地移民安置点和丰社区),2020年未总人口数为6641户27632人,居住着苗族、彝族、白族等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6%;昆寨乡沟壑纵横,山高坡陡,土地破碎,海拔2280米的雾嘎大山是最高海拔,海拔1333米的碓窝河是最低海拔,平均海拔1700米。很多土地不成片,较为贫瘠,耕种成本高,投入多产出少,生产成本较高,昆寨乡是全市18个级贫乡之一。
二、脱贫攻坚情况。
2020年昆寨乡脱贫攻坚工作在省市县各级各部门倾力帮扶下,取得了决定性成绩,全乡1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整乡实现脱贫摘帽,2255户11432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省级第三方评估验收过程中,以“零问题”赢得大考,12月份顺利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验收,撕掉了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标签。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始终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扣“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奋力攻坚克难,农村基础设施、农业产业革命、村庄人居环境等方面取得较好成绩,教育、医疗、住房和安全饮水全部保障到位,群众满意度达99.87%,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是建成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完成建新河流域新民村角开大桥、长春村汪家寨大桥建设,巴雍至昆寨二级公路、维新至昆寨s211省道路面提质改造工程全面完工通车,纳赫高速公路昆寨段已全面开工建设,建成通村通组公路104条128.699公里,实现村村寨寨通硬化路。完成全乡16个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新建及改造农村电网10余千米,完成国家新一轮农网和通讯网络改造升级,实现村村通动力电,4g网络全覆盖。二是培育了一大批特色产业。全乡累计种植玛瑙红樱桃、蚕桑、脆红李、皂角、药用银杏等经济林共计30450亩,森林覆盖率提升到77.91%,名列全县第一。建成全省最大茶叶育苗基地800亩,建成规模化肉牛养殖场4个,规模化养殖安格斯肉牛1049头,建成5万羽以上蛋鸡养殖场2个,2000头生猪养殖场2个。三是补齐了一大批脱贫短板。完成昆寨中学、昆寨中心小学、治沟小学“薄改”工程建设,完成长春小学、大德希望小学、夹岩梦想小学、岩上小学、长春幼儿院、高峰幼儿园及村级校点提质改造。完成16个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落实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100%,全面落实三重医疗保障,实现应报尽报、应助尽助,切实让群众有“医”靠。集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老旧住房透风漏雨整治、人畜混居整治等共计3173户,实施院坝和连户路硬化1341户,全面解决住房安全问题和改善人居环境。
在昆寨乡奋战脱贫攻坚征程中,全体干部舍我忘家,抛洒汗水,经过决战洗礼,干部作风得到锤炼,能力得到提升,实干业绩得到组织认可,2019年昆寨乡先后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6名干部得到省市表彰,先后有4名同志走上副县级领导岗位,8名股级干部得到提拔为副科级。全乡干部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成果,涌现出了不少决战故事和典型做法:扶贫特岗黄满“祖孙三代人”驻村,一家人全力支持她奋战脱贫攻坚;市委办派驻永新村驻村干部高学恒三次推迟婚期,只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更有善于开群众会凝聚民心的新民村党支部书记向杰;作茧自缚是为羽化成蝶的种桑致富带头人谢晓露;想群众之所想、思群众之所思,差点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的扶贫特岗张桢等不一而足。他们用实际行动凝聚人心、托举民心,积极引导广大群众主动发展脱贫致富。金珠村、夹岩村建设法治广场助力脱贫攻坚,大寨村传承苗族文化发展苗族刺绣服饰建设扶贫车间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等典型做法为脱贫攻坚添砖加瓦、纯化成色。
一是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响应机制。成立乡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领导小组,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开展定期检查、动态管理,重点监测其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建立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分层分类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实行动态清零。建立农户主动申请、部门信息比对、基层干部定期跟踪回访相结合的易返贫致贫人口发现和核查机制,实施帮扶对象动态管理。坚持预防性措施和事后帮扶相结合,精准分析返贫致贫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确保不出现返贫。
二是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摘帽不摘责任,防止松劲懈怠;摘帽不摘政策,防止急刹车;摘帽不摘帮扶,防止一撤了之;摘帽不摘监管,防止贫困反弹。坚持帮扶干部每个季度开展一次走访排查,对边缘易致贫户和脱贫监测户建立定期走访制度,建立完善档案,逐户研判制定帮扶措施,消除致贫风险。
三是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紧盯就业保障,定期对脱贫户就业情况进行动态抽查,用好就业扶持政策,确保收入稳定。紧盯教育保障,继续落实双线包保、送学上门等政策,确保脱贫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紧盯基本医疗保障,重点对因病、突发事故产生大额医疗支出的家庭实施动态管理,落实分类资助参保政策,有效防范因病返贫致贫风险。紧盯住房安全保障,重点对因灾农户房屋进行动态检测,及时采取措施保障基本住房安全。紧盯饮水安全保障,加强已建农村供水工程和净化设施后续管护,做好枯水季节应急供水,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四是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抓实就业扶持,继续用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劳务输出政策,动员安置点劳动力外出务工;依托小花苗服饰扶贫车间,扶持手工假发加工坊,增加不能外出劳动力收入。抓实思想文化建设,继续完善“新市民·追梦桥”品牌创建工程,落实‘搭五桥、建五家’“四点半课堂”等工作举措,让搬迁社区更有人情、更有温度、更有热度。完善后续扶持政策体系,持续巩固易地搬迁脱贫成果,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区全力抓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少,主要表现为:。
一是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我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虽然在不断增加,但总体规模偏小、产业钱条短,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辐射带动力不大,农业产业化进程仍需进一步加快。
二是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突出。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有资金不足,区级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的资金有限,农业金融机构贷款门槛高、担保难、时间短、额度小,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难以扩大经营规模。
四是乡风文明建设有待加强。力不强,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意识。部分农村存在娱乐活动单一、文化阵地建设滞后、示范带动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与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雪求还有不小差距。
四、下步乡村振兴工作打算。
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综合考虑各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位条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等情况,将全乡所有村分为三类:新民等5个村为引领示范村、高峰等7个村为重点推进村、岩上等5个村为夯实基础村,按时序分类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一是探索乡村振兴“支部联建”,形成基层党建合力。通过“强联强、强联弱、大联小、近联远”方式,进行乡内支部联建、帮扶协作单位支部与结对帮扶村支部联建、东西部帮扶企业支部与结对帮扶村支部联建,打通地域、行政、行业限制,利用各支部优势,解决基层党组织能力参差不齐、地区发展差异较大的问题。
二是实施乡村振兴“产业联合”,助推农业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中,按照“产业同质联营”方式,探索推行产业联合。根据分布在7个村的5000亩蚕桑、分布在3个村的800亩茶苗基地、分布在8个村的5500亩玛瑙红樱桃、分布在2个村的152个大棚和分布在7个村的7个养殖场,在“支部联建”的基础上,各支部合作社资源联享,乡合作联社与引进龙头企业联合管理、销售,逐步形成优势产业联合发展。同时继续推动好食用菌、天麻等林下产业,切实增加群众收入,助推群众生活富裕。
三是抓实乡村振兴“10户联管”,营造良好振兴环境。利用疫情防控“10户联动机制”,将农户进行区域划分管理,每10户组成一个“联管体”,选好“联管长”,实行“10户联管”,“联管长”负责所管户的政策宣传、卫生发动、“党建+积分”、合作医疗收取,群众会动员等,大大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治理效率。同时继续用好“10+n”人员,大力推进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完善村规民约,扎实推进乡风文明、治理有效。
四是谋划乡村振兴可行项目,打造生态文旅示范。依托建新河河堤风光、经果林、梯田等资源,谋划实施生态河堤、庭院提质、乡村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打造以新民村为中心辐射长春、千秋两个村的沿河生态文旅乡村振兴示范点。依托金珠水库在建工程,结合昆寨乡丰厚的彝族文化底蕴,将新搬迁移民点谋划建设成为一个彝族风情乡村振兴示范点。
五是以生活富裕为根本,提高乡村民生保障水平。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此次到贵州视察指示精神,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市委二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书记这次调研慰问指示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积极发展乡村产业,全力抓实“四个留下”,完善防贫返贫监测体系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全力以赴备战乡村振兴,切实筹备好基层换届选举确保农村工作有效接续不断档,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过硬的作风,全力以赴推动昆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绝不辜负您的关心厚爱、绝不辜负市县部门倾情帮扶、绝不辜负昆寨人民期盼重托!
昆寨苗族彝族白族乡位于纳雍县西北部,距纳雍县城58公里,距杭瑞高速公路巴雍出口24公里,总面积89.83平方公里,辖17个村103个村民组(其中2019年4月设置易地移民安置点和丰社区),2020年未总人口数为6641户27632人,居住着苗族、彝族、白族等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6%;昆寨乡沟壑纵横,山高坡陡,土地破碎,海拔2280米的雾嘎大山是最高海拔,海拔1333米的碓窝河是最低海拔,平均海拔1700米。很多土地不成片,较为贫瘠,耕种成本高,投入多产出少,生产成本较高,昆寨乡是全市18个级贫乡之一。
2020年昆寨乡脱贫攻坚工作在省市县各级各部门倾力帮扶下,取得了决定性成绩,全乡1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整乡实现脱贫摘帽,2255户11432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省级第三方评估验收过程中,以“零问题”赢得大考,12月份顺利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验收,撕掉了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标签。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始终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扣“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奋力攻坚克难,农村基础设施、农业产业革命、村庄人居环境等方面取得较好成绩,教育、医疗、住房和安全饮水全部保障到位,群众满意度达99.87%,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是建成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完成建新河流域新民村角开大桥、长春村汪家寨大桥建设,巴雍至昆寨二级公路、维新至昆寨s211省道路面提质改造工程全面完工通车,纳赫高速公路昆寨段已全面开工建设,建成通村通组公路104条128.699公里,实现村村寨寨通硬化路。完成全乡16个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新建及改造农村电网10余千米,完成国家新一轮农网和通讯网络改造升级,实现村村通动力电,4g网络全覆盖。二是培育了一大批特色产业。全乡累计种植玛瑙红樱桃、蚕桑、脆红李、皂角、药用银杏等经济林共计30450亩,森林覆盖率提升到77.91%,名列全县第一。建成全省最大茶叶育苗基地800亩,建成规模化肉牛养殖场4个,规模化养殖安格斯肉牛1049头,建成5万羽以上蛋鸡养殖场2个,2000头生猪养殖场2个。三是补齐了一大批脱贫短板。完成昆寨中学、昆寨中心小学、治沟小学“薄改”工程建设,完成长春小学、大德希望小学、夹岩梦想小学、岩上小学、长春幼儿院、高峰幼儿园及村级校点提质改造。完成16个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落实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100%,全面落实三重医疗保障,实现应报尽报、应助尽助,切实让群众有“医”靠。集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老旧住房透风漏雨整治、人畜混居整治等共计3173户,实施院坝和连户路硬化1341户,全面解决住房安全问题和改善人居环境。
在昆寨乡奋战脱贫攻坚征程中,全体干部舍我忘家,抛洒汗水,经过决战洗礼,干部作风得到锤炼,能力得到提升,实干业绩得到组织认可,2019年昆寨乡先后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6名干部得到省市表彰,先后有4名同志走上副县级领导岗位,8名股级干部得到提拔为副科级。全乡干部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成果,涌现出了不少决战故事和典型做法:扶贫特岗黄满“祖孙三代人”驻村,一家人全力支持她奋战脱贫攻坚;市委办派驻永新村驻村干部高学恒三次推迟婚期,只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更有善于开群众会凝聚民心的新民村党支部书记向杰;作茧自缚是为羽化成蝶的种桑致富带头人谢晓露;想群众之所想、思群众之所思,差点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的扶贫特岗张桢等不一而足。他们用实际行动凝聚人心、托举民心,积极引导广大群众主动发展脱贫致富。金珠村、夹岩村建设法治广场助力脱贫攻坚,大寨村传承苗族文化发展苗族刺绣服饰建设扶贫车间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等典型做法为脱贫攻坚添砖加瓦、纯化成色。
一是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响应机制。成立乡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领导小组,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开展定期检查、动态管理,重点监测其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建立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分层分类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实行动态清零。建立农户主动申请、部门信息比对、基层干部定期跟踪回访相结合的易返贫致贫人口发现和核查机制,实施帮扶对象动态管理。坚持预防性措施和事后帮扶相结合,精准分析返贫致贫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确保不出现返贫。
二是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摘帽不摘责任,防止松劲懈怠;摘帽不摘政策,防止急刹车;摘帽不摘帮扶,防止一撤了之;摘帽不摘监管,防止贫困反弹。坚持帮扶干部每个季度开展一次走访排查,对边缘易致贫户和脱贫监测户建立定期走访制度,建立完善档案,逐户研判制定帮扶措施,消除致贫风险。
三是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紧盯就业保障,定期对脱贫户就业情况进行动态抽查,用好就业扶持政策,确保收入稳定。紧盯教育保障,继续落实双线包保、送学上门等政策,确保脱贫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紧盯基本医疗保障,重点对因病、突发事故产生大额医疗支出的家庭实施动态管理,落实分类资助参保政策,有效防范因病返贫致贫风险。紧盯住房安全保障,重点对因灾农户房屋进行动态检测,及时采取措施保障基本住房安全。紧盯饮水安全保障,加强已建农村供水工程和净化设施后续管护,做好枯水季节应急供水,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四是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抓实就业扶持,继续用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劳务输出政策,动员安置点劳动力外出务工;依托小花苗服饰扶贫车间,扶持手工假发加工坊,增加不能外出劳动力收入。抓实思想文化建设,继续完善“新市民·追梦桥”品牌创建工程,落实‘搭五桥、建五家’“四点半课堂”等工作举措,让搬迁社区更有人情、更有温度、更有热度。完善后续扶持政策体系,持续巩固易地搬迁脱贫成果,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虽然我区全力抓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少,主要表现为:。
一是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我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虽然在不断增加,但总体规模偏小、产业钱条短,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辐射带动力不大,农业产业化进程仍需进一步加快。
二是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突出。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有资金不足,区级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的资金有限,农业金融机构贷款门槛高、担保难、时间短、额度小,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难以扩大经营规模。
四是乡风文明建设有待加强。力不强,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意识。部分农村存在娱乐活动单一、文化阵地建设滞后、示范带动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与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雪求还有不小差距。
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综合考虑各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位条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等情况,将全乡所有村分为三类:新民等5个村为引领示范村、高峰等7个村为重点推进村、岩上等5个村为夯实基础村,按时序分类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一是探索乡村振兴“支部联建”,形成基层党建合力。通过“强联强、强联弱、大联小、近联远”方式,进行乡内支部联建、帮扶协作单位支部与结对帮扶村支部联建、东西部帮扶企业支部与结对帮扶村支部联建,打通地域、行政、行业限制,利用各支部优势,解决基层党组织能力参差不齐、地区发展差异较大的问题。
二是实施乡村振兴“产业联合”,助推农业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中,按照“产业同质联营”方式,探索推行产业联合。根据分布在7个村的5000亩蚕桑、分布在3个村的800亩茶苗基地、分布在8个村的5500亩玛瑙红樱桃、分布在2个村的152个大棚和分布在7个村的7个养殖场,在“支部联建”的基础上,各支部合作社资源联享,乡合作联社与引进龙头企业联合管理、销售,逐步形成优势产业联合发展。同时继续推动好食用菌、天麻等林下产业,切实增加群众收入,助推群众生活富裕。
三是抓实乡村振兴“10户联管”,营造良好振兴环境。利用疫情防控“10户联动机制”,将农户进行区域划分管理,每10户组成一个“联管体”,选好“联管长”,实行“10户联管”,“联管长”负责所管户的政策宣传、卫生发动、“党建+积分”、合作医疗收取,群众会动员等,大大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治理效率。同时继续用好“10+n”人员,大力推进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完善村规民约,扎实推进乡风文明、治理有效。
四是谋划乡村振兴可行项目,打造生态文旅示范。依托建新河河堤风光、经果林、梯田等资源,谋划实施生态河堤、庭院提质、乡村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打造以新民村为中心辐射长春、千秋两个村的沿河生态文旅乡村振兴示范点。依托金珠水库在建工程,结合昆寨乡丰厚的彝族文化底蕴,将新搬迁移民点谋划建设成为一个彝族风情乡村振兴示范点。
五是以生活富裕为根本,提高乡村民生保障水平。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此次到贵州视察指示精神,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市委二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书记这次调研慰问指示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积极发展乡村产业,全力抓实“四个留下”,完善防贫返贫监测体系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全力以赴备战乡村振兴,切实筹备好基层换届选举确保农村工作有效接续不断档,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过硬的作风,全力以赴推动昆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绝不辜负您的关心厚爱、绝不辜负市县部门倾情帮扶、绝不辜负昆寨人民期盼重托!
2021年以来,县乡村振兴局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部署要求,坚持把防止规模性返贫作为头等大事,把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最紧迫的任务,着力在巩固、拓展、衔接上下功夫、见实效,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一是守住底线,防返贫致贫机制有效健全。坚持科学谋划、统筹安排、靶向施策。抓好预警监测,建立农村低收入人群信息比对工作联动机制,分类设定“红黄”监测标准,强化数据采集和分析应用,每月常态化开展动态监测排查和低收入人口帮扶。截至目前,全县共发现xx户xx人符合监测标准的突发严重困难户。同时,对教育、医疗、住房、饮水开展督导排查,实现动态清零。抓好重点帮扶,对患大病和无发展能力的,强化农村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综合性兜底保障措施。目前,全县xx名已脱贫人口中,xx人获低保保障,xx人获特困供养保障;xx名边缘易致贫人口中,xx人纳入低保保障,xx人纳入特困供养保障。
二是深化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稳定。坚持以发展产业、促进就业为主要途径,拓展提升收入水平。抓好产业帮扶,xx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脱贫户xx户,xx户脱贫户发展xx个自种自养项目且达标,均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抓好稳岗就业,大力实施“春风行动”,全县脱贫劳动力已务工就业xx人,占比去年xx%,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xx个,和去年基本持平。抓好资金项目建设,推动项目早实施、早建成、早见效。全县共安排各级各类资金xx万元,全部匹配到位。截至8月31日,全县共匹配衔接资金项目数90个。项目已开工数xx个,开工率xx%,其中已完工xx个;已拨付资金xx万元,财政衔接资金支出率xx%。
三是健全机制,乡村振兴衔接工作有序推进。调整县扶贫工作机构设置,县扶贫办重组为县乡村振兴局,6月xx日与市里同步挂牌。全面梳理现行脱贫政策,谋划制定“2+n”政策体系,出台《关于贯彻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保持过渡期内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及时调整充实帮扶力量,在原有xx个驻村工作队基础上增加xx个队,第八批选派干部驻村已全部到位开展工作。
虽然我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从7月份省乡村振兴局组织的暗访调研以及平时我们督查暗访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与不足。一是责任落实不到位。部分乡村干部认为脱贫攻坚圆满收官,有撤摊子、松口气的想法,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新形势新要求理解不深,思路不清,责任心不强,业务不熟,办法不多。部门之间统筹协调力度减弱,对乡村基层的督导指导不够,没有形成工作合力。二是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不到位。部分基层干部、帮扶责任人联系群众较少,甚至没有走访和电话询问;集中排查流于形式,网格化管理不完善,监测对象排查不彻底,台账资料不规范,问题整改没有针对性。三是“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成果巩固不到位。部分拆迁农户现有住房存在安全隐患甚至是危房,部分脱贫户前几年搬入新居后原有老房至今未拆除。部分农户因农村建设出现供水管网损坏导致供水不足等。四是精准帮扶不到位。制定的帮扶措施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落实帮扶措施不及时,更多停留在纸面上或口头上,长时间都没有落地。五是重点工作推进不到位。衔接资金项目不愿谋划、不会谋划,有的乡村进度滞后,长时间没有进展;动态监测中对符合条件的农户不愿报,又没有跟进帮扶措施,甚至不管不顾;有的村公益性岗位管理不规范,未按时签订协议,无纸质考勤记录、管理办法;部分乡镇今年以来的发放的小额贷款为0,进度缓慢;一些地方基层基础工作不扎实,扶贫手册未及时更新,户档资料更多停滞在去年的内容。六是资金项目管理不到位。扶贫资产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部分乡镇重视程度不够,村里未规范建立台账。七是乡村建设不到位。部分村存在改厕建后管护不到位,有的村组不通水泥路,一下雨泥烂路滑。部分农户家中杂物乱放,人居环境较差,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作为乡村振兴部门来说,当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仍然是首位的工作,是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我们将严格落实上级部署要求,用足用好脱贫攻坚以来形成的好机制、好措施,高质量推动衔接期内各项工作。
一是进一步抓好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进一步加强网格化动态监测,结合“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问题动态清零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农户及时履行程序纳入监测对象并分层分类做好常态化帮扶。对脱贫户和边缘易致贫户,保持常态化联系帮扶,继续填写帮扶手册,确保在10底前所有帮扶措施全部落实到位。
二是进一步抓好“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成果巩固。加强对脱贫户和边缘易致贫户“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的排查力度,全面摸清底数,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做到动态清零,坚决守住“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底线,持续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三是进一步抓好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县乡村振兴局会同民政、卫健、医保、人社、教体、信访委等部门加强协作配合,实行信息月报送制度,做好低收入人口信息比对,对发现的困难人群,要及时实行线上实时比对监测、线下定期实地摸排,共享突发性大额医疗支出、自然灾害、收入骤减、支出骤增等信息,分层分类实施帮扶措施,实现对农户易返贫致贫风险点的早发现、早研判、早帮扶、早清零。
四是进一步抓好产业发展。科学合理谋划产业布局,因地制宜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依托xx等特色主导产品,大力发展生态、绿色、有机高品质农产品,打造一批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农业品牌。持续做实乡村特色产业,深化消费帮扶,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不断丰富乡村经济业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村集体经济和农民稳定增收,让农民富起来。
五是进一步抓好稳岗就业。认真落实稳岗就业各项政策措施,确保“两个不低于”目标任务顺利完成。摸清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相关信息,确保系统录入数据与相关人员务工就业实际保持一致。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和规范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不断提高就业技能,确保“按需设岗、以岗定员、岗需互选、人岗匹配”。
六是进一步抓好扶贫资产管理。全面摸清扶贫资金项目底数,严格执行扶贫资产“运行、维护、处置”管理制度,落实管护主体,明确管护责任,定期对扶贫资产运行情况进行核查,做到账实相符。建立经营性扶贫资产经营主体风险预警机制,定期核查经营状况,消除经营性扶贫资产风险漏洞,严防资产流失和侵占,确保长期发挥效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七是进一步抓好金融帮扶。加大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的宣传解读和贯彻落实,继续推广“一自三合”信贷模式,对有资金需求的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监测对象开展小额信贷新增、续贷、展期工作,确保应贷尽贷。
八是进一步抓好社会帮扶。全力做好驻村工作队日常管理工作,确保驻村工作队履行好职责。深化县域结对帮扶,与xx县共同谋划中长期帮扶规划,开展多层次、多类别干部挂职和人才交流。开展定点帮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定期开展走访慰问、救助帮扶,凝聚全社会帮扶力量。
九是认真做好迎接后评估工作。今年11月-12月之间国家和省将开展脱贫攻坚后评估工作,是把前几年的第三方评估和交际考核结合起来,在总体要求、结果运用等方面与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的差别不大,是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硬性考核。我们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像对待脱贫攻坚考核一样来对待此次后评估工作,紧紧围绕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成果巩固4个方面10项指标(即“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落实“四个不摘”、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就业稳岗、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产业发展、收入支出变化、巩固脱贫成果认可度)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确保今年底后评估工作不出问题。
按照中共***委***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周办字【2021】3号)文件精神和县扶贫办相关要求,现就我委主要任务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积极做好制度建设。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按照规划引领全局的总基调牵头制定了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同时按照省市苏陕协作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相关工作要求,拟定并印发了我县《2021年苏陕协作工作要点》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要点》,两个要点中分别明确了各职能部门任务,夯实各项主体责任。目前正在积极编制《***“十四五”乡村产业发展规划》《**县乡村振兴防止返贫规划(2021-2025年)》,现已经完成讨论稿,待县委县政府审定后下发,做到规划引领、制度先行。
(二)扎实推进问题整改。按照《**省2020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方案》的要求,及时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任务,针对反馈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通过召开专题会,下发排查整改通知,深入实地现场督导等形式扎实推进反馈问题的整改。截止目前2020年中央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的**协作方面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方面的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
(三)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为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们统筹考虑区域整体资源优势,通过“县域一盘棋”统筹乡村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等,引导“业态相近、地域相邻”的村庄实现集聚发展。抢抓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创建机遇,成功申报陕西省猕猴桃产业集群,争取中央补助资金4000万元。申报省级**协作资金1640万元。为促进贫困群众就业增收,积极争取中省以工代赈项目资金和县级涉农整合资金,今年申报的**县沙河湿地公园七号坝涵洞桥工程争取到中省资金420万元,申报的**社区工厂二期项目争取到县级涉农整合资金552万元,各类资金的争取到位为我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全力抓好项目建设。**协作方面:按照省市县**协作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积极谋划2021年苏陕协作项目,项目征集主要聚焦我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严格项目申报条件,主要从备案、土地、环评等手续是否齐全、是否具备开工条件、利益联结机制是否稳定、项目可行性与必要性等多个方面把关,规范项目申报程序。目前征集的24个苏陕项目已联合县财政局、扶贫办进行了联评联审。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方面:加快推进**社区工厂二期项目、**社区工厂建设,进一步完善项目手续,力争项目尽早建成投产,吸纳移民搬迁户就近就业,增加搬迁户工资性收入。
(五)积极开展就业帮扶。县人社局组织8户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分赴各移民社区安置点,积极引导具有劳动能力的易地搬迁户赴东部结对地区、省内及其他地区稳岗就业。举办3场就业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500多个(其中面向50周岁以上的大龄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超过200个),发放各类招聘简章和政策宣传单1200多份,提供务工信息和政策咨询服务100多人次,16人达成了就业意向,25人登记了就业创业技能培训意向。
(六)持续加大宣传力度。多渠道宣传后续扶持有关政策,起草了《致全县“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一封信》,就户籍迁移政策及户籍迁出后的产权、林权、合疗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说明,打消群众心中疑虑。整理出了户籍迁移所需的资料清单和办理流程,方便群众迁移户籍。
(一)社区服务仍有短板。前期我们着力补齐了基础设施短板,但从目前社区管理和群众诉求来看,文化氛围营造不够浓厚,社区精神文明等软环境建设仍有待提升。因资金原因,群众文化娱乐场所、社区党建活动场所匮乏,3个社区都没有文化大礼堂等公共服务设施,社区服务中心需要进一步改造提升。
(二)社区管理难度较大。搬迁群众来自很多镇村,受地域、习俗等影响,融合需要一个过程。群众户籍意识淡薄,认为迁不迁户籍无所谓,迁了还可能对原已享受的林权、地权造成一定影响,迟迟不愿将户籍迁入居住地,同时搬迁群众都属于县域内搬迁,按照公安机关有关规定,不予办理居住证,给社区管理带来了诸多困难。
(三)**项目实施任务重。省市6月上旬才下达了**协作资金计划,按照计划要求,11月底前完成项目建设任务不低于90%,因项目必须完成相关确定程序后下达投资计划。且开工建设前必须履行相关程序,苏陕协作项目受各种因素影响目前来看时间紧迫,任务重。
(一)提高社区管理水平。强化党建引领作用,以党建为切入点,逐步完善社区管理制度,协调民政局、文体局等部门,加大对社区便民服务、老年人日间照料、文化娱乐等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完善社区功能设置和配套设施,科学合理设置办事窗口,方便群众办事,丰富文化生活。计划组织社区干部到示范社区参观,提升社区管理水平。安富园社区是目前全市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也是我县后续扶持工作的重点,下一步将加强部门协作,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将安富园社区打造成全市“十三五”后续扶持工作的亮点。
(二)强化群众内生动力。协调人社部门,逐步完善社区就业服务站,系统性收集就业创业及培训意愿,多渠道开展就业创业优惠扶持政策宣传。利用好高新区集贤园及各社区工厂,主动搭建平台,促进搬迁群众实现就近就业。鼓励搬迁群众依托当地资源禀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自主创业的方式发展壮大产业,完善造血功能,确保搬迁群众“逐步能致富。”
(三)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督促相关镇(主管部门)积极协调解决苏陕项目在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完善和规范项目资料,扎实做细前期工作,确保项目规范实施。加快推进专家评审、报政府常务会研究、公示公告等程序,及时下达投资计划,推进项目尽早开工建设。同时,加快**社区工厂二期建设,协助项目单位办理前期手续,及时下达投资计划,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围绕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就业等重点领域,积极策划包装项目。协调县级有关部门,加大与省、市对口部门对接力度,积极申报项目,引导各行业领域专项资金、政策向移民社区倾斜。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汇报篇二
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报告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答复上级机关询问的公文。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朱阳关镇位于卢氏县东南,距县城65公里,总面积137.5平方公里,耕地7299亩,原辖13个行政村,2018年行政区划调整合并为现在9个行政村、122个居民组、5326户16975人,是卢氏第二大盆地和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涵养区、天然林保护区、革命老苏区重点乡镇和扶贫开发重点乡镇。自全镇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朱阳关镇党委、政府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扛牢肩上责任,建立健全防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决遏制返贫致贫现象产生,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脱贫攻坚基本情况。
全镇共有贫困村8个,截止2019年年底,全镇8个贫困村均实现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达标,退出贫困村序列。常住居民共有5326户16975人,精准识别之初贫困人口就有1086户4217人,贫困发生率24.8%,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坚强领导、社会各界大力帮扶下,贫困人口逐年递减,尤其是2020年攻克难中之难,实现剩余72户136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降为0%,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全镇目前共有“两类人群”65户190人(边缘易致贫32户88人,脱贫不稳定户33户102人),其中2020年底前共识别“两类人群”45户132人(边缘易致贫户19户52人,脱贫不稳定户26户80人),通过强化帮扶,目前返贫致贫风险已经全部消除。在2021年1月份至今的动态监测帮扶工作中,通过“两发现”、“两核实”共新识别“两类人群”20户58人(边缘易致贫户13户36人,脱贫不稳定户7户22人)。为加强帮扶力量,对两类人权均实行双重帮扶责任人,因户施策,一户一帮扶计划,帮扶措施及时跟进,将“两帮扶”落到了实处,后期将持续加大帮扶力度,确保收入持续增收,生活生产条件明显改善,返贫致贫风险及时消除。
二、学习贯彻国家、省、市、县有关会议精神。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好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精神;深入领会中央2021年1号文件、省委2021年1号文件精神和县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会议精神。镇领导班子每月至少一次召开研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认真梳理2021年工作要点,积极推进重点项目进度,指导各行政村产业布局、产业发展,有序开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一)建立健全防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
一是主动作为,早发现早纳入。发挥党员联户作用,乡镇、村组干部开展经常性走访,及时掌握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情况,对于发现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严重困难的人口,按“四议”识别程序及时纳入“两类人群”。早到早发现早纳入,确保应纳尽纳,不漏一户、不漏一人。二是充分发挥大数据作用,做到精准识别。结合县民政、残联、医保、教育、应急管理等行业部门每月反馈的信息监测预警名单,建立预警监测台账,安排包村干部、村两委工作人员逐户上门核实,确认脱贫户是否存在返贫风险、非贫困户各类特殊困难群体是否存在致贫风险。三是及时跟进帮扶措施,因户施策,精准帮扶。对于新识别纳入的20户58人“两类人群”均实行双重帮扶责任人、一户一计划、因户施策、精准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主要落实产业、就业、金融、扶志扶智等措施,帮助增强发展动力;对没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以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为基础,落实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兜底保障政策。目前享受就业岗位提供、就业扶持等就业帮扶政策的两类人群有14户20人,产业帮扶的有12户45人,低保、五保等兜底政策的有20户29人,合作医疗参保、签约家庭医生等健康扶贫均实现全覆盖。尽锐出战、帮扶力量、帮扶力度持续加强,确保致贫返贫风险及时消除,坚决防止致贫返贫现象出现。
(二)狠抓问题整改,补齐短板弱项。一是集中精力统筹整改。根据卢氏县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卢氏县2020年省级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方案的通知》卢脱贫办〔2021〕5号文件要求,立即制定《朱阳关镇关于对2020年省级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的整改方案》,及时下发各镇直部门、各行政村,按照反馈问题清单,在全镇范围内举一反三,自查整改,截止目前共自查问题*条,已建立自查整改台账,确保问题限期整改到位。二是问题整改“回头看”。对2016年以来的国家及省市县反馈的问题整改结果进行“回头看”,一看资料是否齐全,二看整改是否真实,针对历次整改列入台账中的问题,逐村逐户逐人逐项目现场进行查看了解整改落实情况,坚决防止因问题整改不到位而出现反弹、引发事件,确保排查出的问题整改彻底、结果真实。做到所有问题真整改、出实效。以问题整改促进工作作风转变,促进工作质量提高,提升群众满意度,增强发展动力。
(三)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等重要指标,守牢脱贫底线。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防止反弹”的要求,加大工作力度,稳定住、巩固好“三保障”成果。义务教育保障方面:确保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建档立卡学生资助政策,做到“应助尽助”;持续加强控辍保学,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学生失学辍学;各类教育补助资金按时发放到位。实施教育扶贫,有效阻断了贫困代际传递,为脱贫致富提供智力保障。医疗保障方面:2021年全镇贫困人口、“两类人群”基本医保参保率达到100%;贫困村标准化村卫生室、合格乡村医生配备和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率均达到100%;全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意外伤害补充保险参保率达到80%以上。脱贫群众及低保群众合作医疗参保补助及时发放到位。住房保障方面:开展农村危房动态监测,对2016年以来实施危房改造的435座房屋开展危房改造质量“回头看”,确保质量达标;对一般农户的住房情况进行排查鉴定。目前全镇农户住房安全均已得到保障。安全饮水方面: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营管护为重点,明确管水员、水费收缴标准,对全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水、末梢水全面检测,确保群众饮水水质安全放心。全镇所有居民安全饮水均已达到安全饮水标准,生活用水得到充分保障。易地搬迁后续管理方面:一是加强组织保障。镇朝阳社区通过选举,成立3人组成的党支部委员会,3人组成的居委会,成立6个居民小组,实行网格化管理,实现搬迁群众自主管理,“一站式”服务;二是认真做好户籍迁移工作。为全镇十三五期间386户易地搬迁完成户籍迁移,保障群众权益,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感;三是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成立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建立幼儿园1座,方便搬迁群众子女就近入学;四是加大搬迁人口就业产业发展力度,社区成立金融服务部1个,便利群众利用金融活水浇灌产业之花,村组干部通过逐楼逐户加大宣传务工信息,鼓励群众就近发展食用菌等方式,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四)加强扶贫资产管护,确保效益持续发挥。
一是建立扶贫资产管理台账。在确定权属基础上,由镇产业办、扶贫办对各行政村2016年以来所形成的扶贫资产进行分类登记造册,建立明细台账,实地查看扶贫资产,完善扶贫资产确权台账内容,确保所有扶贫资产应确尽确、应登尽登。二是建立健全扶贫资产后续管护制度。对于确权移交到村的扶贫资产项目,督促指导各村建立项目管护制度,明确管护人员,不定期对项目运营、管护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扶贫项目能够充分发挥效应,壮大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三是突出抓好资产收益扶贫。坚持因地制宜探索推进资产收益扶贫工作,进一步规范项目收益分配,完善减贫带贫机制,鼓励村级集体的扶贫资产收益实行二次分配,用于失能弱能贫困人口的补助、增设益贫岗位、发展和维护小型公益事业、扶持边缘易致贫户和脱贫不稳定户等带动贫困户等。带动贫困户、边缘户参与产业发展并通过劳动获得稳定收入,完善巩固脱贫长效机制。
四、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情况。
(一)续好脱贫攻坚曲,保持扶贫政策总体稳定,继续做好帮扶机制落实。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的要求,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保持现有的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和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各级定点帮扶和帮扶责任人继续做好帮扶对接工作,继续坚持和完善驻村工作管理制度,加强对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教育、培训与管理。确保在新政策出台实施前,原有政策不退、帮扶队伍不撤、帮扶力度不减。
(二)绘好项目建设画,加快推进重点项目施工进度,确保效果如期发挥。
2021年全镇重点项目7个,总投资达1.5亿元左右。为加快推进醒目建设进度,如期实现项目建设目标,早日发挥项目效益,一是倒排工期,细化施工任务。按照施工量、完工时间,对项目建设内容进行分解,制定施工计划,细化到每一季度,每一月。按照施工任务表,稳步高效推进项目进度。预计2021年10月底项目竣工率可达70%以上,12月底所有项目均可竣工。二是抽调精干力量,专人专班推进。实行重点项目领导班子亲自负责制,由领导班子成员亲自牵头,抽调镇直部门精干人员组成项目推进组。及时跟进项目建设进度,协调解决施工问题,保障项目建设高质高量如期完成,确保重点项目效益早日发挥,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三)下好产业发展棋,力促产业振兴,夯实乡村振兴基础。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围绕全镇“一镇一业一带”总体布局,一是做强做大食用菌产业,实现食用菌产业规模化生产。规划建设食用菌菌棒生产、菌种生产、食用菌分拣等食用菌生产加工工厂,形成香菇产业从产品制棒到产品加工、销售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延长产业链条,增加菇农收入。成立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等食用菌生产经营主体,依托产业扶持政策,鼓励菇农积极参与合作社生产,实现食用菌生产规模化、专业化,提高本镇食用菌市场地位。二是积极发展其他产业,实现“百花齐放”。在做强做大食用菌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连翘等中药材产业,猕猴桃、蓝莓、大樱桃、玉露香梨等种植产业。实现多种产业同台竞秀、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强劲的产业发展势头已经形成,产业振兴也将为乡村振兴夯实坚定基础。
五、下步打算。
(一)扛牢政治责任,坚决防止返贫致贫现象发生。
建立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措施和帮扶机制,坚持通过“两发现”、“两核实”、“两帮扶”“一消除”“两类人群”工作法及早发现、及早识别、及早纳入、及早帮扶、及早消除返贫致贫风险,时刻绷紧防止返贫致贫这根弦,坚守工作底线,坚决遏制返贫致贫现象出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坚持规划先行,以点带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立足全县、全镇发展全局谋划本镇乡村振兴发展蓝图。以朱阳关村、岭东村作为朱阳关镇乡村振兴试点村,积极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模式,积累乡村振兴宝贵经验,为全面深入推进全镇乡村振兴工作起好步、开好局。
(三)持续扩大招商,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立足全镇实际,发挥县西南中心乡镇的区位优势和独特资源优势,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多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带动全镇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衔接乡村振兴的起步之年。今年以来,xx县持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总体部署,围绕“清底、谋局、守线、起步”的总体工作思路,全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努力为建党一百周年做出新的贡献。
充分把握今年以来工作调整和政策衔接的空窗期,对攻坚期内推开的扶贫项目资产、扶贫档案、问题整改等工作进行全面清底,不留尾巴。一是全面开展攻坚期扶贫资金项目清理规范,在2020年基本完成扶贫资产确权登记的基础上,对脱贫攻坚期间所有的扶贫资金、项目全面清理规范,完成xxxx个项目的清理核查,进一步厘清资金来源、查清资金去向、核清项目情况、规范运营管护、规范项目档案。二是全面展开精准扶贫档案收集整理,完成xx个部门、xxx个贫困村、xxx个非贫困村及xx万卷一户一档的资料整理,全部完成后,将以乡镇为单位集中移交县档案馆。三是全面进行攻坚期政策落实核查及问题整改,重点对小额信贷、光伏补贴、雨露计划、孝老爱亲等到村到户政策进行全面盘点,发现有缺项漏项的及时兑现。共核补小额信贷xx户、雨露计划xx户、孝老爱亲xx万元。同时,对照国考反馈问题进行举一反三排查,发现的xx个问题第一时间进行了整改落实。四是全面推进脱贫攻坚总结表彰,总结形成《xx县脱贫攻坚成效汇编》《xxx县贫困村脱贫档案》《xx县百户脱贫案例》等三本资料汇编,全景式再现、全程式记录过往五年的脱贫攻坚工作;xx村第一书记xxx得到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
始终把“重心转移、做好衔接”作为今年的工作重心,努力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一是深入调研,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对全县xx个乡镇所有脱贫村开展了“深入基层、问计于民”专题调研,为下一步制定政策、指导工作、推动落实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全局谋划,出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关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对当下甚至未来5年工作作出顶层设计和详细部署。三是及时部署,连续召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驻村(乡镇)工作推进会,对重点工作作出安排部署,确保工作不掉线、不断档。四是政策衔接,按照“四个不摘”总要求,强化各级党政领导抓脱贫攻坚成果巩固的政治责任,抓好过渡期各项帮扶政策的调整、优化、宣传、落实,县级财政安排衔接乡村振兴专项资金xxx万元、保持了上年水平。五是常态帮扶,确定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xx个、乡村振兴示范村xx个、搬迁安置村(点)xx个,派出xxx名第一书记和驻村(乡镇)工作队,同时出台《xx县驻村工作队管理办法(试行),确保管理跟得上、作用能发挥。六是深化改革,根据省市扶贫机构调整及全县事业机构改革安排,调整县扶贫开发服务中心为县乡村振兴发展中心,将县扶贫开发办公室重组为县乡村振兴局,x月xx日正式挂牌。
紧紧盯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建立健全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是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由村到乡到县自下而上建立动态监测预警机制,确定390名乡村两级信息监测员,返贫风险每月监测;与医保、残联、民政、教育、水利、住建等部门,自上而下建立信息共享预警机制,重点数据每月调度。二季度动态调整后,脱贫人口自然减少xx人、新增xx人,全县脱贫人口变更为xx户xx人。二是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集中排查,新确定监测对象xx户xx人;原有“两类户”按照xxx元收入标准重新归类后,边缘易致贫户xx户xxx人、脱贫不稳定户xxx户xxx人、严重困难户xxx户xxx人。三是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集中开展控辍保学专项行动,上半年资助学生xxx人次、xxx万元;实施饮水安全工程xxx处,涉及xx个乡镇xxx个行政村xxx万人;实施农村危房改造xxx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xxx户、低保户xxx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户xx户、贫困残疾人家庭xx户、贫困边缘户xx户;1-8月住院xxxx人次、综合报销xxxx万元、报销比例xxx%,慢性病报销xxx人次、xxx万元、报销率xxx%,双签约服务xxx户次。五是接继推进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向x个易地搬迁安置村派驻工作队xx支,联合移民党支部或迁入村基层党组织进一步加强公共服务和社区治理;新安排资金xxx万元,对移民小区后续产业进行扶持,充分吸纳搬迁劳动务就业,有劳动力xxx户搬迁家庭,实现就业劳动力xxx人,达到了有劳动力的搬迁家庭一户至少一人就业的要求;开展易地扶贫搬迁质量安全排查和产业就业保障行动,发现的xx条疑似问题全部整改销号。
围绕脱贫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衔接,对标中央和省市的政策举措,全面推动特色产业发展、保证务工就业、乡村建设推进等方面工作落实,努力在乡村振兴上迈好第一步、破好第一局。一是科学谋划产业项目,安排资金xxx余万元,重点支持旅游康养、中药材产业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特别是在成功进行xx、xx等村试点示范的基础上,借助全市建乡村振兴示范带政策机遇,重点支持xx个村发展旅游康养产业,促进脱贫地区全面发展,带动农民稳定增收。二是切实补齐发展短板,安排专项资金xxx万元,对包括非贫困村在内的农村饮水安全、道路建设、网络信号等问题进行支持,特别是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对中心村和空心村分类支持,逐步解决视觉贫困问题。三是全力推动务工就业,一方面,强化逆周期调节,扎实推进稳岗就业,脱贫劳动力务工人数xx人,比上年增加xxx%;一方面,把欠发达乡村扶贫车间发展作为破解就业难题的一项重要措施,重点扶持xx个乡村就业车间,切实解决农村弱劳力、半劳力就业困难问题。四是加强光伏扶贫项目管理及运营维护,收益资金实行账户归口管理,完善收益分配办法并全部录入系统,落实管理和运维主体,按持证上岗要求对管护管理人员进行集中岗前培训。五是持续实施保险防贫政策措施。优化完善面向“三类对象”的综合保险、面向边缘户的防贫责任险和面向种植户的特色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三项保险共安排财政资金xxx万元。
总结工作的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市决策部署,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规模性返贫要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把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乡村治理作为重要的工作抓手,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强化作风能力建设,推动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2021年以来,县乡村振兴局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部署要求,坚持把防止规模性返贫作为头等大事,把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最紧迫的任务,着力在巩固、拓展、衔接上下功夫、见实效,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一是守住底线,防返贫致贫机制有效健全。坚持科学谋划、统筹安排、靶向施策。抓好预警监测,建立农村低收入人群信息比对工作联动机制,分类设定“红黄”监测标准,强化数据采集和分析应用,每月常态化开展动态监测排查和低收入人口帮扶。截至目前,全县共发现xx户xx人符合监测标准的突发严重困难户。同时,对教育、医疗、住房、饮水开展督导排查,实现动态清零。抓好重点帮扶,对患大病和无发展能力的,强化农村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综合性兜底保障措施。目前,全县xx名已脱贫人口中,xx人获低保保障,xx人获特困供养保障;xx名边缘易致贫人口中,xx人纳入低保保障,xx人纳入特困供养保障。
二是深化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稳定。坚持以发展产业、促进就业为主要途径,拓展提升收入水平。抓好产业帮扶,xx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脱贫户xx户,xx户脱贫户发展xx个自种自养项目且达标,均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抓好稳岗就业,大力实施“春风行动”,全县脱贫劳动力已务工就业xx人,占比去年xx%,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xx个,和去年基本持平。抓好资金项目建设,推动项目早实施、早建成、早见效。全县共安排各级各类资金xx万元,全部匹配到位。截至8月31日,全县共匹配衔接资金项目数90个。项目已开工数xx个,开工率xx%,其中已完工xx个;已拨付资金xx万元,财政衔接资金支出率xx%。
三是健全机制,乡村振兴衔接工作有序推进。调整县扶贫工作机构设置,县扶贫办重组为县乡村振兴局,6月xx日与市里同步挂牌。全面梳理现行脱贫政策,谋划制定“2+n”政策体系,出台《关于贯彻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保持过渡期内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及时调整充实帮扶力量,在原有xx个驻村工作队基础上增加xx个队,第八批选派干部驻村已全部到位开展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虽然我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从7月份省乡村振兴局组织的暗访调研以及平时我们督查暗访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与不足。一是责任落实不到位。部分乡村干部认为脱贫攻坚圆满收官,有撤摊子、松口气的想法,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新形势新要求理解不深,思路不清,责任心不强,业务不熟,办法不多。部门之间统筹协调力度减弱,对乡村基层的督导指导不够,没有形成工作合力。二是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不到位。部分基层干部、帮扶责任人联系群众较少,甚至没有走访和电话询问;集中排查流于形式,网格化管理不完善,监测对象排查不彻底,台账资料不规范,问题整改没有针对性。三是“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成果巩固不到位。部分拆迁农户现有住房存在安全隐患甚至是危房,部分脱贫户前几年搬入新居后原有老房至今未拆除。部分农户因农村建设出现供水管网损坏导致供水不足等。四是精准帮扶不到位。制定的帮扶措施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落实帮扶措施不及时,更多停留在纸面上或口头上,长时间都没有落地。五是重点工作推进不到位。衔接资金项目不愿谋划、不会谋划,有的乡村进度滞后,长时间没有进展;动态监测中对符合条件的农户不愿报,又没有跟进帮扶措施,甚至不管不顾;有的村公益性岗位管理不规范,未按时签订协议,无纸质考勤记录、管理办法;部分乡镇今年以来的发放的小额贷款为0,进度缓慢;一些地方基层基础工作不扎实,扶贫手册未及时更新,户档资料更多停滞在去年的内容。六是资金项目管理不到位。扶贫资产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部分乡镇重视程度不够,村里未规范建立台账。七是乡村建设不到位。部分村存在改厕建后管护不到位,有的村组不通水泥路,一下雨泥烂路滑。部分农户家中杂物乱放,人居环境较差,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作为乡村振兴部门来说,当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仍然是首位的工作,是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我们将严格落实上级部署要求,用足用好脱贫攻坚以来形成的好机制、好措施,高质量推动衔接期内各项工作。
一是进一步抓好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进一步加强网格化动态监测,结合“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问题动态清零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农户及时履行程序纳入监测对象并分层分类做好常态化帮扶。对脱贫户和边缘易致贫户,保持常态化联系帮扶,继续填写帮扶手册,确保在10底前所有帮扶措施全部落实到位。
二是进一步抓好“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成果巩固。加强对脱贫户和边缘易致贫户“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的排查力度,全面摸清底数,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做到动态清零,坚决守住“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底线,持续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三是进一步抓好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县乡村振兴局会同民政、卫健、医保、人社、教体、信访委等部门加强协作配合,实行信息月报送制度,做好低收入人口信息比对,对发现的困难人群,要及时实行线上实时比对监测、线下定期实地摸排,共享突发性大额医疗支出、自然灾害、收入骤减、支出骤增等信息,分层分类实施帮扶措施,实现对农户易返贫致贫风险点的早发现、早研判、早帮扶、早清零。
四是进一步抓好产业发展。科学合理谋划产业布局,因地制宜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依托xx等特色主导产品,大力发展生态、绿色、有机高品质农产品,打造一批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农业品牌。持续做实乡村特色产业,深化消费帮扶,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不断丰富乡村经济业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村集体经济和农民稳定增收,让农民富起来。
五是进一步抓好稳岗就业。认真落实稳岗就业各项政策措施,确保“两个不低于”目标任务顺利完成。摸清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相关信息,确保系统录入数据与相关人员务工就业实际保持一致。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和规范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不断提高就业技能,确保“按需设岗、以岗定员、岗需互选、人岗匹配”。
六是进一步抓好扶贫资产管理。全面摸清扶贫资金项目底数,严格执行扶贫资产“运行、维护、处置”管理制度,落实管护主体,明确管护责任,定期对扶贫资产运行情况进行核查,做到账实相符。建立经营性扶贫资产经营主体风险预警机制,定期核查经营状况,消除经营性扶贫资产风险漏洞,严防资产流失和侵占,确保长期发挥效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七是进一步抓好金融帮扶。加大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的宣传解读和贯彻落实,继续推广“一自三合”信贷模式,对有资金需求的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监测对象开展小额信贷新增、续贷、展期工作,确保应贷尽贷。
八是进一步抓好社会帮扶。全力做好驻村工作队日常管理工作,确保驻村工作队履行好职责。深化县域结对帮扶,与xx县共同谋划中长期帮扶规划,开展多层次、多类别干部挂职和人才交流。开展定点帮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定期开展走访慰问、救助帮扶,凝聚全社会帮扶力量。
九是认真做好迎接后评估工作。今年11月-12月之间国家和省将开展脱贫攻坚后评估工作,是把前几年的第三方评估和交际考核结合起来,在总体要求、结果运用等方面与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的差别不大,是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硬性考核。我们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像对待脱贫攻坚考核一样来对待此次后评估工作,紧紧围绕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成果巩固4个方面10项指标(即“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落实“四个不摘”、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就业稳岗、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产业发展、收入支出变化、巩固脱贫成果认可度)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确保今年底后评估工作不出问题。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x委、x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和x委新决策新部署,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头等重要位置来抓,按照“一三三”工作思路,推动脱贫攻坚政策举措和工作体系逐步向乡村振兴平稳过渡,用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脱贫攻坚胜利果实,稳步推动“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这条底线。
一是建立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持常态化开展访贫问扶大走访,持续加强排查,定期检测,全x“两类户”共x户x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x户x人,边缘易致贫户x户x人,主要的致贫返贫风险类型为家庭成员患病和劳动力较弱两类。针对主要致贫返贫风险,分类落实帮扶措施,确保脱贫不稳定户扎实巩固,边缘户不再陷入贫困。对有发展产业条件和有劳动力的家庭,逐户逐人落实产业就业帮扶措施;对弱劳力或发展能力相对不足的,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资产收益分红、集体经济组织帮带等办法稳定增收;对患大病和无发展能力的,强化低保医保、养老保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残疾人帮扶等综合性兜底保障措施,符合低保条件的及时纳入社保兜底,做到应保尽保;继续为全x所有脱贫户投保返贫责任保险、意外伤害险,构筑最后防线。目前,x户“两类户”落实产业就业帮扶措施x户,纳入社会兜底的x户,返贫险投保率达到x%,已全部解除返贫致贫风险。
二是做好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全力抓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积极拓宽“扶贫车间”“居家就业”“公岗就业”“劳务就业”等增收渠道,不断完善产业带贫益贫机制和社会帮扶措施。积极推进“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加大搬迁群众技能培训,建好搬迁群众“一卡一库一台账”(培训卡、岗位信息数据库、就业创业信息台账),做实就业创业服务,推动有劳动能力的搬迁群众全员培训,实现就地就近就业,确保有劳动能力家庭实现一人以上稳定就业。截至目前,全x脱贫人口就业x人,其中:省外务工x人,省内县外务工x人,县内务工x人。用好用活后续产业扶持、光伏收益等资金,有效提高搬迁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社会保障水平,协调小区物业公司,争取环卫、绿化、保安等公益性岗位,尽量让60岁以上群众有合适就业岗位,截止目前,全x公益性岗位安排就业x人。积极推进迁出村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创新探索农业生产托管模式,xx率先实施万亩土地托管服务项目,着力解决搬迁后“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难题,实现农户与服务组织双赢,产业和生态共同发展,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三是扎实开展“两不愁三保障”排查整改。按照中央、省、市的安排部署,以“三实三清”工作举措,扎实开展“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排查整改工作。责任压实,目标任务清楚,x月x日我x召开了安排部署会议,启动了排查整改工作,出台了《实施方案》,对目标任务责任进行了细化,将“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排查整改工作作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具体行动,将问题整改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工作紧密结合,把解决问题的过程变成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过程。排查扎实,短板弱项清底,由行业部门牵头负责,乡村为排查主体,所有乡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全部参与,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薄弱环节,逐户走访、逐户查验、逐户摸排,切实摸清问题底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教育部门组织各学校逐村逐人进行排查,全x不存在适龄儿童因家庭经济困难失学辍学的现象,x名残疾儿童全部实行送教上门;住房安全情况正在排查中。整改务实,问题隐患清零,对排查发现的问题,实行台账管理,能立行立改的,立即整改到位;需要一段时间整改的,制定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人,限期整改,跟踪督办。x医保局针对常年卧病在床的贫困人员,联合x人民医院专家进行上门鉴定,确保全x符合慢性病标准x名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x水利局对全xx个乡镇x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回头看”,对隔离措施不完善等日常维护管理方面问题,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加强后续管护,做到“动态维护、静态清零”。
抓好巩固衔接,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与“转型出雏型”相适应的“三农”发展新格局提出的新要求。我xx创新开拓发展思路,多措并举抓好有效衔接,健全完善“三个机制”,确保政策衔接不留空白,工作对接不留空档。
一是完善政策衔接机制,巩固拓展“三保障”成果。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根据目标任务变化,对现有帮扶政策按照“三个一批”进行优化调整。特别是对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根据脱贫人口实际困难给予适度倾斜。在义务教育方面,积极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持续巩固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成果,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确保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逐步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在基本医疗方面,接续落实健康扶贫、慢病诊疗等帮扶政策,健全完善分级诊疗、基本医疗保障等工作制度,对返贫风险较高的已脱贫户做到“应管尽管”。在住房安全方面,严格执行《xx省农村自建房规划管理办法(试行)》,强化乡村两级住房安全责任,深入开展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做好脱贫人口住房安全动态保障,建立脱贫人口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确保动态保障基本住房安全。在饮水安全方面,稳步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行动“回头看”,加大农村供水保障工作力度,启动实施应急水源地建设工程,有效解决好水源性、季节性缺水问题,全力保障脱贫群众供水安全。
二是完善项目衔接机制,巩固拓展资产收益成果。坚持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切实抓好已实施扶贫产业项目的资产管理。特别是经营性扶贫资产的扶贫项目,根据实际运行现状分类管理。对当前产权明晰、运行良好、效益明显的经营性扶贫资产,保持现有经营模式,重点做好后期的风险防控;对长期闲置、效益差甚至亏损的经营性扶贫资产,在突出带贫益贫目标的基础上,采取承包、租赁、托管、流转、入股等多种形式进行入市改革、盘活利用。建立动态监管机制,常态化开展综合评估,确保长期稳定发挥效益。同时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按照全x“xxx”的整体布局,抓好项目包装策划,建好项目库,今年以来,共批复巩固提升项目x个,其中产业类项目占比x%。
三是完善产业衔接机制,巩固拓展产业扶贫成果。深入实施“特”“优”战略,打造x个商贸物流交易平台,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真正用市场牵引拉动两大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扩面提质。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做好优势品牌的宣传包装策划,以品牌促发展,以品质促增收。积极实施龙头引领工程,培育壮大x户家庭农场、x个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x户农业龙头企业,带动特优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发展。
按照“二十字方针”总要求,坚持“因村制宜、分类施策、压茬推进、整体提升”的原则,深入实施“三大工程”,打造典型、串点成线、辐射扩面、整体推进,努力实现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村更富的目标。
(一)实施乡村建设提升工程。坚持系统观念,把握发展规律,以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为抓手,全力打造乡村振兴先行地。远近结合抓规划。结合5年过渡期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加快完成我x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分类布局,有序推进重点村“多规合一”实用性规划编制,统筹做好乡(镇)村体系和村庄建设规划,统筹产业发展和生态功能,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的规划体系。补短强弱抓建设。坚持把农村“路、水、暖、气、电、数、链、废”等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首位,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扎实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从形式上的普惠向实质上的公平转变,不断创优发展“软实力”,不断厚植民生福祉。统筹兼顾抓改革。扎实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回头看”,完成x个村的集体经济组织规范运行管理试点任务,健全收益分配制度,让农民的“股权证”变成“分红册”。深化农村土地改革,有序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前期准备,进一步创新土地流转模式,鼓励x个搬迁村整村流转,解决搬迁群众后顾之忧,拓宽搬迁群众增收渠道。
(二)实施农村环境提质工程。以“田园美、生态美、家园美、生活美”为目标,持续打造“宜居宜业”的农村人居环境,大力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五年整治提升行动,重点打造x个示范村和x个衔接样板村,以点带面,串点连线,以区域性打造带动整体性发展。加大“三化一改善”力度,着力推动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厕所改造、绿化美化。创新污水处理市场化运作,加快推进社城、郝北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积极推进x个村的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着力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分类化、资源化处理。健全农村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强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有效改善农村面源污染,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常态化、制度化、持续化、精细化,着力增强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力”。
(三)实施乡村治理提效工程。坚持“三个狠抓”,把夯实农村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奋力开创乡村治理新局面。第一,狠抓党建引领,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持续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做好村“两委”换届工作,选优配强“两委”班子。持续开展“xx”活动,进一步夯实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激发党员干部干事热情。持续深入开展“三创”活动,大力引才回乡,重点在“能人”选育用管上下功夫。持续做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选派工作,以“五大培训工程”为抓手,强化教育培训,提升履职能力,充分发挥头雁引领作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第二,狠抓自治创新,夯实村民自治基础。着力构建“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的工作格局,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健全完善《xx农村干部管理细则(试行)》等制度。持续推行爱心超市、孝善养老等机制办法,弘扬社会新风正气。全x成立红白理事会和道德评议会,启动殡葬改革,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第三,狠抓法治建设,夯实依法治理基础。树立法治理念,发挥“德治润化”作用,努力实现以“三治”成效促“三零”创建。持续推进“三治三零”工作创建,加快“全科网格”建设,坚持关口前移、力量下倾,落细落小网格治理服务单元,确保实现“三零”达标村(社区)达到x%以上的目标。持续提升网格服务管理水平,推行“网格+x”模式,缩网赋能提质,管理服务做到“网”尽百姓事、服务“零距离”。持续推进“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打通农村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督导为契机,继续发扬脱贫攻坚期间形成的苦干实干作风,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易地搬迁后续帮扶、社会兜底保障等重点工作,凝心聚力,接续奋斗,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奋力谱写xx“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和头等大事,不断提高政治领悟力、政治判断力、政治执行力,始终胸怀“两个大局”,牢牢把握“国之大者”,以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的实际成效来践行“两个维护”,努力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见实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发力推进整改。今年,是建党xxx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做好问题整改工作意义重大。我县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把省委巡视、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等问题统筹起来一体整改,把个性问题与共性问题结合起来解决,做到一体谋划部署、一体推进落实,一条一条细化整改措施、一件一件明确整改目标,全力推动整改措施落地落细、见责见效。一是强化领导,高位推动。为进一步传导压力和压实责任,我县先后多次召开整改调度会,对整改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并及时掌握整改工作进度,积极协调解决整改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x月xx至xx日,县脱贫攻坚专项督导组根据整改工作开展情况,适时开展了调研督导,督促指导解决问题,倒逼脱贫攻坚和问题整改的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二是制定方案,认真查摆。对反馈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认真制定整改方案,列出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坚持从本级抓起,以下看上查问题、列清单,以上率下定措施、抓推进,形成县、乡、村上下联动、各部门左右衔接的工作格局,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推进整改。针对省委巡视涉及的x个问题,中央、省成效考核反馈的xx个问题,逐一确定责任单位,逐项细化整改措施,逐个确定责任人,共细化为xx条整改措施。三是从实整改,销号管理。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和时限要求,倒排工期,落实整改报告、对账销号制度,县、乡(镇)整改办分别对本级整改问题负责销号管理。截止目前,省委巡视涉及的x个问题,xx个整改子项;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指出我省问题以及省对市县考核发现xx个问题,共计xx条整改措施,已全部整改落实到位。
(二)坚持细化举措,构建返贫监测防线。一是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县实施“扫码申报,帮扶无忧”、“干部摸排,包村到户”、“筛查预警,合力监测”和“跟踪记录,巩固成果”四项举措,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重点监测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继续精准施策。二是全面开展分层分类精准帮扶。对全县xx户xxx人边缘易致贫户和x户xx人脱贫不稳定户根据主要风险原因因户施策、制定针对性帮扶措施,落实帮扶责任人,并发放《南城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监测登记证》,跟踪记录“两类人群”每个季度政策落实、帮扶举措、“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收支等情况,既突出帮扶,又强调监测,做到及时发现监测对象是否存在返贫致贫风险,两类人员风险是否可以消除,帮扶措施是否到位。截止目前,筛查预警和入户调查共完成四期xxxx人;全县摸排监测现有边缘易致贫户xx户xxx人,脱贫不稳定户x户xx人,今年纳入x户x人边缘易致贫户,还有x户xx人正在走纳入程序准予纳入。
(三)加大扶贫力度,做好后续巩固文章。一是做好稳岗就业帮扶。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建立健全就业扶贫长效机制促进贫困户稳定脱贫的指导意见》,定期开展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就业务工情况监测,摸清就业需求,实施就业信息动态监测,并将就业信息,就业需求等信息录入就业监测系统,截止当前,现有脱贫户劳力xxxx人,已外出务工xxxx人,占比xxxx年xxx.x%。同时加强扶贫车间运行监测认定和公益性岗位管理工作,今年新增认定扶贫车间两处,全县累计开发脱贫人口公益性岗位xxx个。二是拓宽消费扶贫渠道。今年以来,我县不断将消费帮扶行动引向深入,积极引导激励全县各机关单位和干部职工不断加大帮扶产品采购力度,帮扶产品销售渠道不断加宽,交易金额持续增加,截至x月x日,全县累计采购帮扶产品xxx万元。全县通过消费扶贫工作系统认定帮扶产品xx个,共上架x馆帮扶产品xx个。三是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我县xxxx年规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xx个,投入扶持资金xxxx万元,截至当前开工率达到xx%,竣工率达到xx%,在建项目实施进度均达到xx%以上,近期主汛期过后,我县将加大压实项目建设实施进度,确保扶持资金项目按时保质完成建设、确保资金发挥应有扶持效益。四是做好农村改厕工作。协调组织乡村干部、扶贫干部、驻村干部,配合农业农村、卫健部门开展农村改厕入户调查和数据录入工作,开办农村改厕系统录入培训班两期,确保排查无盲区、统计无错漏,截至当前全县已完成xxxxx户改厕信息录入工作。
我县虽然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与上级要求和兄弟县区有较大差距,还有许多不足和短板。一是农村高素质人才不够多。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当下农村尤其山区,从业人员数量不断减少、年龄不断老化、素质不断降低,经营主体尚处于初步发育阶段,农村技术人才、经营人才、管理人才普遍缺乏。以现有的人力资源实现乡村振兴,实在是“小牛拉大车”,力不从心。农村人力资源日趋匮乏,已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突出瓶颈。二是扶贫产业、扶贫车间带动性不够强。市场主体与贫困户两者之间缺乏对接的有效平台,“企业需要什么”与“贫困户发展什么”无法链接,导致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作用也不明显。三是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普遍不够强。部分村集体主要依靠政策性、补偿性收入,自身造血能力不足,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
下一步,我县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按照会议部署和要求,深刻分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面临的艰巨任务,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持续帮扶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促进脱贫群众稳岗就业增收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再创新的业绩。
一是持续开展返贫预警监测。充分运用防返贫监测预警系统,定期开展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这“三类人员”的重点监测,持续跟踪“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监测收入变化,对存在致贫风险的农户实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实行动态管理,有效化解返贫、致贫风险。
二是大力培育引进农村人才。围绕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发挥好职业技术学院作用,开展种养技术、经营管理培训,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深入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高素质农民和“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育工程,培育一批扎根农村、从事农业、服务农民的致富带头人。畅通优秀人才返乡下乡渠道,鼓励高端人才在农村创新创业,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队伍。
三是大力推进增收路径步伐。把扶贫车间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载体,整合相关项目资金,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品,有重点、有步骤地发展扶贫产业,确保扶贫车间不断档、扶贫产业不停步。
四是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丰富村级集体经济业态,积极发展土地流转服务、股份合作等多种经营,形成收入持续增长的良性机制,确保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过xx万元,培育一批过xxx万元的经济强村。我县一些集体经济强村如五里庄村账面上有很多资金因投资风险等原因闲置着,闲置的资金是无法钱生钱的。要探索利用闲置资金进行投资理财,由县财政部门牵头,工创投、农业农村局及各乡镇协助,把全县各村闲置的可利用资金集中起来,投入到县工创投公司,在县工业园区投资兴建厂房形成固定资产出租,按照各村出资比例,给予租金分红。
按照中共***委***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周办字【2021】3号)文件精神和县扶贫办相关要求,现就我委主要任务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积极做好制度建设。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按照规划引领全局的总基调牵头制定了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同时按照省市苏陕协作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相关工作要求,拟定并印发了我县《2021年苏陕协作工作要点》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要点》,两个要点中分别明确了各职能部门任务,夯实各项主体责任。目前正在积极编制《***“十四五”乡村产业发展规划》《**县乡村振兴防止返贫规划(2021-2025年)》,现已经完成讨论稿,待县委县政府审定后下发,做到规划引领、制度先行。
(二)扎实推进问题整改。按照《**省2020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方案》的要求,及时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任务,针对反馈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通过召开专题会,下发排查整改通知,深入实地现场督导等形式扎实推进反馈问题的整改。截止目前2020年中央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的**协作方面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方面的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
(三)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为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们统筹考虑区域整体资源优势,通过“县域一盘棋”统筹乡村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等,引导“业态相近、地域相邻”的村庄实现集聚发展。抢抓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创建机遇,成功申报陕西省猕猴桃产业集群,争取中央补助资金4000万元。申报省级**协作资金1640万元。为促进贫困群众就业增收,积极争取中省以工代赈项目资金和县级涉农整合资金,今年申报的**县沙河湿地公园七号坝涵洞桥工程争取到中省资金420万元,申报的**社区工厂二期项目争取到县级涉农整合资金552万元,各类资金的争取到位为我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全力抓好项目建设。**协作方面:按照省市县**协作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积极谋划2021年苏陕协作项目,项目征集主要聚焦我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严格项目申报条件,主要从备案、土地、环评等手续是否齐全、是否具备开工条件、利益联结机制是否稳定、项目可行性与必要性等多个方面把关,规范项目申报程序。目前征集的24个苏陕项目已联合县财政局、扶贫办进行了联评联审。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方面:加快推进**社区工厂二期项目、**社区工厂建设,进一步完善项目手续,力争项目尽早建成投产,吸纳移民搬迁户就近就业,增加搬迁户工资性收入。
(五)积极开展就业帮扶。县人社局组织8户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分赴各移民社区安置点,积极引导具有劳动能力的易地搬迁户赴东部结对地区、省内及其他地区稳岗就业。举办3场就业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500多个(其中面向50周岁以上的大龄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超过200个),发放各类招聘简章和政策宣传单1200多份,提供务工信息和政策咨询服务100多人次,16人达成了就业意向,25人登记了就业创业技能培训意向。
(六)持续加大宣传力度。多渠道宣传后续扶持有关政策,起草了《致全县“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一封信》,就户籍迁移政策及户籍迁出后的产权、林权、合疗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说明,打消群众心中疑虑。整理出了户籍迁移所需的资料清单和办理流程,方便群众迁移户籍。
(一)社区服务仍有短板。前期我们着力补齐了基础设施短板,但从目前社区管理和群众诉求来看,文化氛围营造不够浓厚,社区精神文明等软环境建设仍有待提升。因资金原因,群众文化娱乐场所、社区党建活动场所匮乏,3个社区都没有文化大礼堂等公共服务设施,社区服务中心需要进一步改造提升。
(二)社区管理难度较大。搬迁群众来自很多镇村,受地域、习俗等影响,融合需要一个过程。群众户籍意识淡薄,认为迁不迁户籍无所谓,迁了还可能对原已享受的林权、地权造成一定影响,迟迟不愿将户籍迁入居住地,同时搬迁群众都属于县域内搬迁,按照公安机关有关规定,不予办理居住证,给社区管理带来了诸多困难。
(三)**项目实施任务重。省市6月上旬才下达了**协作资金计划,按照计划要求,11月底前完成项目建设任务不低于90%,因项目必须完成相关确定程序后下达投资计划。且开工建设前必须履行相关程序,苏陕协作项目受各种因素影响目前来看时间紧迫,任务重。
(一)提高社区管理水平。强化党建引领作用,以党建为切入点,逐步完善社区管理制度,协调民政局、文体局等部门,加大对社区便民服务、老年人日间照料、文化娱乐等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完善社区功能设置和配套设施,科学合理设置办事窗口,方便群众办事,丰富文化生活。计划组织社区干部到示范社区参观,提升社区管理水平。安富园社区是目前全市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也是我县后续扶持工作的重点,下一步将加强部门协作,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将安富园社区打造成全市“十三五”后续扶持工作的亮点。
(二)强化群众内生动力。协调人社部门,逐步完善社区就业服务站,系统性收集就业创业及培训意愿,多渠道开展就业创业优惠扶持政策宣传。利用好高新区集贤园及各社区工厂,主动搭建平台,促进搬迁群众实现就近就业。鼓励搬迁群众依托当地资源禀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自主创业的方式发展壮大产业,完善造血功能,确保搬迁群众“逐步能致富。”
(三)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督促相关镇(主管部门)积极协调解决苏陕项目在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完善和规范项目资料,扎实做细前期工作,确保项目规范实施。加快推进专家评审、报政府常务会研究、公示公告等程序,及时下达投资计划,推进项目尽早开工建设。同时,加快**社区工厂二期建设,协助项目单位办理前期手续,及时下达投资计划,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围绕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就业等重点领域,积极策划包装项目。协调县级有关部门,加大与省、市对口部门对接力度,积极申报项目,引导各行业领域专项资金、政策向移民社区倾斜。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汇报篇三
**县地处渭北旱塬沟壑区,位于陕西中部、咸阳北部,总面积1811平方公里,辖9镇1办、179个行政村、30万人。2014年,全县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村112个、贫困人口13532户49054人。2019年5月7日,省政府公告**正式脱贫摘帽。2015—2017年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考评a级县,2016年被评为全省扶贫绩效考核优秀县区,2017年在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名列第一方阵,2018年进入中国扶贫效率“百高贫困县”前10名,2019年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综合评价为好等次,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为优秀,2020年度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位居咸阳市第一。**分别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今年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省市有关会议精神,坚持责任不松动,力度不减弱,政策不断档,久久为功,持续发力,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起步良好,开局顺利。
(一)紧盯责任落实不放松,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突出责任落实,层层传导压力,全力推动工作落地落实。一方面抓主体责任落实。坚持把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责任抓在手中上、扛在肩上,强化主业主责意识,充分发挥县委理论中心组平台作用,全面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要论述,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两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准确把握新形势、新标准、新要求,进一步增强了做好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及时召开了全县农村工作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村现代化安排意见》《关于扎实做好当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工作的通知》,明确县级领导、牵头部门目标责任,细化分解任务,层层传导压力,确保了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有序推进。继续推行“总队长负责制”“联席会议”“报账制工作法”等制度,以完善的责任机制倒逼工作落实。另一方面抓帮扶责任落实。坚持和完善驻村帮扶工作机制,选强配强村级班子,从严管理四支队伍,确保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从严管理“四支队伍”。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日报告制度”,采取现场检查、随机暗访、查阅资料、考勤系统抽查、电话查岗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县四支队伍到岗履职情况开展4次专项检查。从优选强村级班子。突出“双好双强”,围绕忠诚担当好头雁、务实重行好班子、风清气正好氛围、干事创业好环境、高质发展好动力“五好目标”,高效率高质量完成了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3月11日至13日,在马栏干部学院举办了新一届农村党支部书记“学党史、提能力、促振兴”专题封闭培训班,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二)紧盯政策落实不断档,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围绕巩固拓展“两不愁三保障”成果,持续强化措施、细化任务,确保主要帮扶政策不中止、不断档、不留空白。
一是做实产业扶贫夯基础。坚持“有特色、可持续、能受益”原则,大力发展以苹果为代表的果业,以生猪养殖为代表的畜牧业,以棚室养殖为代表的设施农业,以中锋养殖、中药材为主的特色产业,坚持支持到户产业,促进脱贫人口产业健康发展。围绕冬春季果园管理、畜牧养殖等重点工作,组织邀请专家、教授、种养殖能手,开展适时管用的技术培训。完成2021年产业扶贫项目库建设,推进产业集群化和三产融合发展。截止目前,拨付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共计2614万元,重点扶持以苹果、生猪、蔬菜为主的主导产业,以玉米、中药材、羊、鸡、兔等为主的特色种养业发展。
二是做实稳岗就业促增收。依托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活动,举办线上招聘会6次,线下招聘会3次,达成用工意向72人,成功转移就业23人,其中脱贫劳动力3人。开展“点对点”行前服务、组织返岗运输、做好抵达地交接等农民工返岗复工保障工作,确保广大农民工安全有序返岗,节后先后4车次“点对点”输送务工人员123人。组织开展“提供至少3次以上职业培训信息、推送至少1次培训政策咨询、推荐至少1个适合培训项目”的送技能优质服务,支持鼓励劳动者参与线上职业技能培训。2月份,共组织开展稳岗留工培训650人。
三是做实教育扶贫促攻坚。坚持常态化开展控辍保学,夯实“七长”责任制,确保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的家庭义务教育适龄儿童不失学,辍学。深入推进“三秦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专项行动”,继续组织教师采取“一帮一”“一帮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生活指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建立完善全县建档立卡家庭学生信息库,开展常态化监测预警,加强风险排查研判,及时跟进帮扶机制,不断筑牢因学返贫致贫保障网。
四是做实健康扶贫防返贫。县域内各医疗机构继续严格落实了贫困人口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政策,有效缓解脱贫住院患者垫付压力和费用负担。将2021年脱贫人口签约服务时间、频次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签约服务有机结合,继续将脱贫人口全部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围。继续组织对30种大病患者进行摸底排查,建立大病摸底台账,确保大病患者各类信息准确性。充分发挥全国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监测预警模块功能,对系统标注因病返贫风险较高的脱贫人口,认真核实、精准帮扶。
为有产业基础、劳动能力、有意愿的易地扶贫搬迁户进行产业扶持。同时,落实搬迁群众的教育、医疗等帮扶措施,做到搬迁政策不脱钩,确保搬迁群众享受公平公正的教育、医疗等民生保障。继续落实农户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发现一户危房改造一户,确保农户住房安全不出问题。
六是做实生态扶贫促双赢。扎实践行“两山”理念,既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又增加脱贫人口收入,切实抓好生态护林员动态管理,严格执行全县502名生态护林员月考核制,按月兑付护林员补助43.7万元,已发放至2月底。
保障农村低保5378户16786人,发放资金652.7万元。救助困难群众42户,发放资金15.7万元。
积极开展帮扶单位助销、工会福利直销、“八进”对接承销、社会力量带销、“三专”建设专销、电商平台促销等活动,借助“扶贫832”、公益中国、陕西扶贫消费采购等平台,拓宽扶贫产品销售渠道,巩固推展脱贫攻坚成果,2021年扶贫产品销售额达到480万元。四是持续深化苏陕协作。强化人才交流,两地互派挂职干部7人,泰兴选派援旬专业技术人才12人。正在积极争取江苏3家企业来旬落地投产。截止目前,陕扶贫协作完成消费扶贫销售额671.1万元。
(四)紧盯执纪监督不缺位,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聚焦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切实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是加强联动查处机制。进一步运用纪检监察机关与职能部门联动协调机制,县扶贫、财政、审计、公安、检察、法院、农业等职能部门按月梳理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建立扶贫领域问题线索专项台账,做好数据统计分析和汇总上报工作,形成从线索受理到查处再到统计管理的联动机制。运用案件复核复查机制,对批转的扶贫领域问题线索为初核了结的由县纪委监委启动复核机制,对核查出违纪违法问题的从严追究初核人员责任,夯实案件查办责任。二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拓展线索来源渠道。充分发挥群众来电、来信、来访等信访主渠道作用,积极利用网络、微信等现代信息技术及有奖举报投诉电话,重点受理扶贫领域弄虚作假、优亲厚友、虚报冒领、贪污截留、克扣挪用、挥霍浪费等问题的举报投诉。搭建扶贫领域问题线索“绿色通道”,快速交办。目前,开展全员培训2期,情景模拟1期,干部夜校3期,督导检查5次,共查处扶贫领域问题3件,实施第一种形态4人次。三是加大审查调查力度。实行问题线索办理领导包抓制,强化责任担当,加大压力传导,压实压紧责任,采取“一对一”精准指导、下发督办函、现场跟进督办的模式,快速办结,确保扶贫领域问题线索按时限要求办结,清零见底。规范线索处置,对扶贫领域线索留存处置不过夜,并建立了扶贫领域案件线索台账,案件监督管理室及时跟进督办案件,确保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在1个月内办结。对查处的带有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举一反三,在所涉及领域开展专项排查。严查违纪违法问题,聚焦产业扶贫、教育资助、医疗救助、社会保障等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严查项目审批、资金监管、政策落实中欺上瞒下、优亲厚友、弄虚作假,以及扶贫干部工作作风等问题行为,持续加大审查调查力度。
虽然我县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还不扎实。领导干部都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学习,深入扎实学习,学思践悟,但是一般干部学习不够扎实,对“三新”的丰富内涵掌握不够全面,干事。
创新。
的热情不够高涨。二是个别工作推进不够平衡。由于今年“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加之恰逢各级扶贫部门机构改革,职能划转,相关配套政策正在研究制定,相关职责正在进一步明确,导致个别工作进展不够快。三是财政保障能力还不强。我县作为脱贫摘帽县,也是典型的农业县,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在中省市配套资金到位前,依靠县级财政难以保障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所需资金投入。四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我县地处渭北旱塬,自然条件差,农业设施落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农业生产受霜冻、旱涝等自然灾害的风险交大。
创新。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不断完善后续产业带贫益贫机制,推动扶贫产业提质增效。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汇报篇四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和头等大事,不断提高政治领悟力、政治判断力、政治执行力,始终胸怀“两个大局”,牢牢把握“国之大者”,以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的实际成效来践行“两个维护”,努力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见实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发力推进整改。今年,是建党xxx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做好问题整改工作意义重大。我县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把省委巡视、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等问题统筹起来一体整改,把个性问题与共性问题结合起来解决,做到一体谋划部署、一体推进落实,一条一条细化整改措施、一件一件明确整改目标,全力推动整改措施落地落细、见责见效。一是强化领导,高位推动。为进一步传导压力和压实责任,我县先后多次召开整改调度会,对整改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并及时掌握整改工作进度,积极协调解决整改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x月xx至xx日,县脱贫攻坚专项督导组根据整改工作开展情况,适时开展了调研督导,督促指导解决问题,倒逼脱贫攻坚和问题整改的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二是制定方案,认真查摆。对反馈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认真制定整改方案,列出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坚持从本级抓起,以下看上查问题、列清单,以上率下定措施、抓推进,形成县、乡、村上下联动、各部门左右衔接的工作格局,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推进整改。针对省委巡视涉及的x个问题,中央、省成效考核反馈的xx个问题,逐一确定责任单位,逐项细化整改措施,逐个确定责任人,共细化为xx条整改措施。三是从实整改,销号管理。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和时限要求,倒排工期,落实整改。
报告。
对账销号制度,县乡(镇)整改办分别对本级整改问题负责销号管理。截止目前,省委巡视涉及的x个问题,xx个整改子项;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指出我省问题以及省对市县考核发现xx个问题,共计xx条整改措施,已全部整改落实到位。
(二)坚持细化举措,构建返贫监测防线。一是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县实施“扫码申报,帮扶无忧”、“干部摸排,包村到户”、“筛查预警,合力监测”和“跟踪记录,巩固成果”四项举措,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重点监测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继续精准施策。二是全面开展分层分类精准帮扶。对全县xx户xxx人边缘易致贫户和x户xx人脱贫不稳定户根据主要风险原因因户施策、制定针对性帮扶措施,落实帮扶责任人,并发放《南城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监测登记证》,跟踪记录“两类人群”每个季度政策落实、帮扶举措、“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收支等情况,既突出帮扶,又强调监测,做到及时发现监测对象是否存在返贫致贫风险,两类人员风险是否可以消除,帮扶措施是否到位。截止目前,筛查预警和入户调查共完成四期xxxx人;全县摸排监测现有边缘易致贫户xx户xxx人,脱贫不稳定户x户xx人,今年纳入x户x人边缘易致贫户,还有x户xx人正在走纳入程序准予纳入。
(三)加大扶贫力度,做好后续巩固文章。一是做好稳岗就业帮扶。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建立健全就业扶贫长效机制促进贫困户稳定脱贫的指导意见》,定期开展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就业务工情况监测,摸清就业需求,实施就业信息动态监测,并将就业信息,就业需求等信息录入就业监测系统,截止当前,现有脱贫户劳力xxxx人,已外出务工xxxx人,占比xxxx年xxx.x%。同时加强扶贫车间运行监测认定和公益性岗位管理工作,今年新增认定扶贫车间两处,全县累计开发脱贫人口公益性岗位xxx个。二是拓宽消费扶贫渠道。今年以来,我县不断将消费帮扶行动引向深入,积极引导激励全县各机关单位和干部职工不断加大帮扶产品采购力度,帮扶产品销售渠道不断加宽,交易金额持续增加,截至x月x日,全县累计采购帮扶产品xxx万元。全县通过消费扶贫工作系统认定帮扶产品xx个,共上架x馆帮扶产品xx个。三是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我县xxxx年规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xx个,投入扶持资金xxxx万元,截至当前开工率达到xx%,竣工率达到xx%,在建项目实施进度均达到xx%以上,近期主汛期过后,我县将加大压实项目建设实施进度,确保扶持资金项目按时保质完成建设、确保资金发挥应有扶持效益。四是做好农村改厕工作。协调组织乡村干部、扶贫干部、驻村干部,配合农业农村、卫健部门开展农村改厕入户调查和数据录入工作,开办农村改厕系统录入培训班两期,确保排查无盲区、统计无错漏,截至当前全县已完成xxxxx户改厕信息录入工作。
我县虽然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与上级要求和兄弟县区有较大差距,还有许多不足和短板。一是农村高素质人才不够多。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当下农村尤其山区,从业人员数量不断减少、年龄不断老化、素质不断降低,经营主体尚处于初步发育阶段,农村技术人才、经营人才、管理人才普遍缺乏。以现有的人力资源实现乡村振兴,实在是“小牛拉大车”,力不从心。农村人力资源日趋匮乏,已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突出瓶颈。二是扶贫产业、扶贫车间带动性不够强。市场主体与贫困户两者之间缺乏对接的有效平台,“企业需要什么”与“贫困户发展什么”无法链接,导致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作用也不明显。三是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普遍不够强。部分村集体主要依靠政策性、补偿性收入,自身造血能力不足,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
下一步,我县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按照会议部署和要求,深刻分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面临的艰巨任务,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持续帮扶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促进脱贫群众稳岗就业增收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再创新的业绩。
一是持续开展返贫预警监测。充分运用防返贫监测预警系统,定期开展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这“三类人员”的重点监测,持续跟踪“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监测收入变化,对存在致贫风险的农户实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实行动态管理,有效化解返贫、致贫风险。
二是大力培育引进农村人才。围绕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发挥好职业技术学院作用,开展种养技术、经营管理培训,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深入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高素质农民和“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育工程,培育一批扎根农村、从事农业、服务农民的致富带头人。畅通优秀人才返乡下乡渠道,鼓励高端人才在农村创新创业,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队伍。
三是大力推进增收路径步伐。把扶贫车间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载体,整合相关项目资金,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品,有重点、有步骤地发展扶贫产业,确保扶贫车间不断档、扶贫产业不停步。
四是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丰富村级集体经济业态,积极发展土地流转服务、股份合作等多种经营,形成收入持续增长的良性机制,确保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过xx万元,培育一批过xxx万元的经济强村。我县一些集体经济强村如五里庄村账面上有很多资金因投资风险等原因闲置着,闲置的资金是无法钱生钱的。要探索利用闲置资金进行投资理财,由县财政部门牵头,工创投、农业农村局及各乡镇协助,把全县各村闲置的可利用资金集中起来,投入到县工创投公司,在县工业园区投资兴建厂房形成固定资产出租,按照各村出资比例,给予租金分红。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汇报篇五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x委、x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和x委新决策新部署,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头等重要位置来抓,按照“一三三”工作思路,推动脱贫攻坚政策举措和工作体系逐步向乡村振兴平稳过渡,用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脱贫攻坚胜利果实,稳步推动“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这条底线。
一是建立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持常态化开展访贫问扶大走访,持续加强排查,定期检测,全x“两类户”共x户x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x户x人,边缘易致贫户x户x人,主要的致贫返贫风险类型为家庭成员患病和劳动力较弱两类。针对主要致贫返贫风险,分类落实帮扶措施,确保脱贫不稳定户扎实巩固,边缘户不再陷入贫困。对有发展产业条件和有劳动力的家庭,逐户逐人落实产业就业帮扶措施;对弱劳力或发展能力相对不足的,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资产收益分红、集体经济组织帮带等办法稳定增收;对患大病和无发展能力的,强化低保医保、养老保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残疾人帮扶等综合性兜底保障措施,符合低保条件的及时纳入社保兜底,做到应保尽保;继续为全x所有脱贫户投保返贫责任保险、意外伤害险,构筑最后防线。目前,x户“两类户”落实产业就业帮扶措施x户,纳入社会兜底的x户,返贫险投保率达到x%,已全部解除返贫致贫风险。
二是做好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全力抓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积极拓宽“扶贫车间”“居家就业”“公岗就业”“劳务就业”等增收渠道,不断完善产业带贫益贫机制和社会帮扶措施。积极推进“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加大搬迁群众技能培训,建好搬迁群众“一卡一库一台账”(培训卡、岗位信息数据库、就业创业信息台账),做实就业创业服务,推动有劳动能力的搬迁群众全员培训,实现就地就近就业,确保有劳动能力家庭实现一人以上稳定就业。截至目前,全x脱贫人口就业x人,其中:省外务工x人,省内县外务工x人,县内务工x人。用好用活后续产业扶持、光伏收益等资金,有效提高搬迁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社会保障水平,协调小区物业公司,争取环卫、绿化、保安等公益性岗位,尽量让60岁以上群众有合适就业岗位,截止目前,全x公益性岗位安排就业x人。积极推进迁出村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创新探索农业生产托管模式,xx率先实施万亩土地托管服务项目,着力解决搬迁后“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难题,实现农户与服务组织双赢,产业和生态共同发展,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三是扎实开展“两不愁三保障”排查整改。按照中央、省、市的安排部署,以“三实三清”工作举措,扎实开展“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排查整改工作。责任压实,目标任务清楚,x月x日我x召开了安排部署会议,启动了排查整改工作,出台了《实施。
方案。
》,对目标任务责任进行了细化,将“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排查整改工作作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具体行动,将问题整改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工作紧密结合,把解决问题的过程变成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过程。排查扎实,短板弱项清底,由行业部门牵头负责,乡村为排查主体,所有乡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全部参与,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薄弱环节,逐户走访、逐户查验、逐户摸排,切实摸清问题底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教育部门组织各学校逐村逐人进行排查,全x不存在适龄儿童因家庭经济困难失学辍学的现象,x名残疾儿童全部实行送教上门;住房安全情况正在排查中。整改务实,问题隐患清零,对排查发现的问题,实行台账管理,能立行立改的,立即整改到位;需要一段时间整改的,制定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人,限期整改,跟踪督办。x医保局针对常年卧病在床的贫困人员,联合x人民医院专家进行上门鉴定,确保全x符合慢性病标准x名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x水利局对全xx个乡镇x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回头看”,对隔离措施不完善等日常维护管理方面问题,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加强后续管护,做到“动态维护、静态清零”。
抓好巩固衔接,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与“转型出雏型”相适应的“三农”发展新格局提出的新要求。我xx创新开拓发展思路,多措并举抓好有效衔接,健全完善“三个机制”,确保政策衔接不留空白,工作对接不留空档。
一是完善政策衔接机制,巩固拓展“三保障”成果。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根据目标任务变化,对现有帮扶政策按照“三个一批”进行优化调整。特别是对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根据脱贫人口实际困难给予适度倾斜。在义务教育方面,积极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持续巩固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成果,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确保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逐步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在基本医疗方面,接续落实健康扶贫、慢病诊疗等帮扶政策,健全完善分级诊疗、基本医疗保障等工作制度,对返贫风险较高的已脱贫户做到“应管尽管”。在住房安全方面,严格执行《xx省农村自建房规划管理办法(试行)》,强化乡村两级住房安全责任,深入开展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做好脱贫人口住房安全动态保障,建立脱贫人口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确保动态保障基本住房安全。在饮水安全方面,稳步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行动“回头看”,加大农村供水保障工作力度,启动实施应急水源地建设工程,有效解决好水源性、季节性缺水问题,全力保障脱贫群众供水安全。
二是完善项目衔接机制,巩固拓展资产收益成果。坚持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切实抓好已实施扶贫产业项目的资产管理。特别是经营性扶贫资产的扶贫项目,根据实际运行现状分类管理。对当前产权明晰、运行良好、效益明显的经营性扶贫资产,保持现有经营模式,重点做好后期的风险防控;对长期闲置、效益差甚至亏损的经营性扶贫资产,在突出带贫益贫目标的基础上,采取承包、租赁、托管、流转、入股等多种形式进行入市改革、盘活利用。建立动态监管机制,常态化开展综合评估,确保长期稳定发挥效益。同时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按照全x“xxx”的整体布局,抓好项目包装策划,建好项目库,今年以来,共批复巩固提升项目x个,其中产业类项目占比x%。
三是完善产业衔接机制,巩固拓展产业扶贫成果。深入实施“特”“优”战略,打造x个商贸物流交易平台,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真正用市场牵引拉动两大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扩面提质。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做好优势品牌的宣传包装策划,以品牌促发展,以品质促增收。积极实施龙头引领工程,培育壮大x户家庭农场、x个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x户农业龙头企业,带动特优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发展。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汇报篇六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就相关工作开展情况作一汇报。经过几年坚持不懈攻坚,我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户*人如期脱贫,*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持续关心关注关爱扶贫事业,通过人大议案、专题调研等方式深度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市人大再次来我局开展调研座谈,帮助我们把脉问诊、鼓劲加油。在此,我代表市乡村振兴局,对*主任一行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
*月*8日,*书记为市乡村振兴局重组揭牌并提出明确要求,为我们锚定了接续奋斗的前进方向。今年以来,面对“三农”工作进入重心转移、机构转型、角色转变、职能转换的新形势新任务,全市乡村振兴系统认真落实***和省、市各项部署要求,乘势而上、持续发力,扎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序推进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工作推进情况。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
第一,抓学习教育,保持奋进态势“不松劲”。一是以深学细悟凝聚共识。深入学习贯彻************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在***农村工作会议、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市有关会议精神,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学习、调研、讨论,进一步统一思想、明晰方向,保持队伍、作风、干劲不变,不折不扣落实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决策部署。二是以典型引路激发斗志。编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篇章》,完成全国、省脱贫攻坚表彰和全省乡村振兴(扶贫)系统表彰评选推荐工作,共有*名个人、*个集体获得表彰。开展“感恩******、奋进新时代”脱贫攻坚主题活动,做好“记录小康工程”专题展览,6月30日,市委书记*带领四大班子成员参观“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主题展暨全市‘纪录小康工程’专题展”。目前,全市共有*家单位*人次参观展览,进一步弘扬了脱贫攻坚精神,激发锐意进取、接续奋斗的激情热情。三是以专项培训提能增效。围绕项目资金、集中排查、网格员管理开展专项培训。开展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网上专题班学习。今年以来,市县(区)共开展各级各类培训*个班次,累计培训*人次。
第二,抓巩固成果,筑牢返贫致贫“防火墙”。一是夯实“三保障一安全”成果。全面落实好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资助义务教育阶段困难学生*人,全市贫困人口综合医保支出*万元,危房改造持续动态清零,完成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项目*处,覆盖服务人口*万人。二是开展集中大排查。按照省局要求,确定我市2021年家庭人均收入6000元以下的农户为监测范围,针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基本生活严重困难户开展集中排查和动态监测,新识别出监测户*户*人。加强对农村低收入人口的监测,针对近期汛情、疫情,落实有关工作部署,原系统内*户边缘户、脱贫不稳定户风险消除稳定,目前未出现返贫致贫。三是实施产业就业帮扶。衔接资金50%以上用于发展产业,投入特色产业发展资金*万元,实施到户项目*个,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个,带动贫困户*户。今年发放全市小额信贷*万元。认定消费帮扶重点企业*个、重点产品*个,累计销售金额*亿元,今年以来销售*亿元。乡村公益性岗位在岗*人,全市脱贫劳动力已返岗就业*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四是狠抓问题整改清零。梳理2020年度省脱贫攻坚各类考核反馈问题*个,落实整改措施*条,所有问题全部整改到位。针对大排查中发现的*条问题,督促*县认真整改,目前全部完成整改。五是强化项目资金管理。保持投入力度总体稳定,出台市级财政衔接资金管理办法,全市(含三区)已投入各级衔接资金*亿元,其中*县到位衔接资金*亿元,资金支出率为*%,已批复的*个项目全部开工,资金安排率、支出率、项目开工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开展2016年以来扶贫资产核查登记确权,梳理扶贫资产*亿元。
第三,抓平稳过渡,传好有效衔接“接力棒”。一是推进政策稳步衔接。组织市县局去*县、*市等地学习考察。对照省制定的“1+33+n”衔接政策体系,调整优化教育、医疗、社保、民政、财政、金融、国土等方面政策,兜底救助累政策和财政保障类政策继续保持稳定,产业、就业等发展类政策进一步细化调整,编印《*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汇编》,织密织全政策“衔接网”,确保把政策“含金量”转化为巩固成果、平稳衔接的“生产力”。二是推进工作稳步衔接。出台我市《加快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为先行示范区,*为正常推进区,调度县区制定“五大振兴”行动方案,细化《五个专项行动小组重点任务清单》,压实各方责任。紧盯大排查、防范返贫、“三保障一安全”、平稳衔接、项目资金等关键环节,开展4次综合调研督导,倒逼县区狠抓工作、责任落实。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纳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范围,建立协调顺畅、调度有方、推进有序、齐抓共管的工作体系。以市乡村振兴局挂牌为新起点,树牢“一盘棋”思想,建立市县(区)乡村振兴局定期座谈制度,实行双周一调度,推动县区对标先进、固强补弱,做到县区联动并进。配合市农业农村局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农村户厕摸排整改工作督导指导。三是推进帮扶稳步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第八批*名选派干部赴脱贫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和重点推进村等*个村任职,并开展集中培训。起草市级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已征求完部门意见,待下发实施。细化2021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到户帮扶“户方案、人措施”,累计录入帮扶措施*万条、户均*条,调整优化帮扶措施*条。统筹推进定点帮扶、企业帮扶、消费帮扶等社会帮扶,凝聚强大帮扶合力。全面建立县区自然村全覆盖的网格体系,将全村分为若干个小网格,建立村组网格,网格员对网格内所有农户,定期开展走访,收集信息、发现问题、反映情况、及时整改,目前全市共设立网格*个,网格员*人。
二、存在的问题困难。
一是工作机制衔接不够。目前,国家和省乡村振兴局的“三定”方案还没有出台,组织保障、协同配合、统筹规划等机制尚未明晰,导致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系统性衔接机制还不完善,全方位、多层面振兴乡村的大格局尚未形成。省级相继出台的*项政策,市级部门还没有完全细化调整到位,对已出台的政策宣传解读不够。
二是基层力量相对薄弱。三区乡村振兴工作机构编制不明确、人员不足,虽然区级乡村振兴局已经挂牌,但人员很少,只有两至三人,力量配备严重不足。全市镇村两级乡村振兴工作站还没有挂牌,还是依靠原有的工作人员从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专职人员较少,兼职人员较多,加之待遇低、工作强度大、人员流动快、队伍不稳定,势必造成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打折扣。村干部服务乡村振兴能力不强,优秀“头雁”数量依然较少,农村各类技术人才资源匮乏。
三是精准帮扶没有找准发力点。新选派的帮扶干部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政策、新任务、新要求不够熟悉,对如何进一步落实帮扶措施、促进有效衔接等方面认识不清、重点不明。尤其是新排查出的新监测户,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帮扶措施,帮扶工作落实不够到位。
四是乡村建设欠账较多。乡村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引领,农村道路、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医疗、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建设与群众期盼和生产生活需求还有一定差距。
五是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较少。当前,推进乡村振兴主要还是依靠政府性投资和财政资金直接划拨,撬动社会资本投向乡村振兴工作尚处起步阶段,投入渠道单一、规模较小,直接影响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开展。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抓核心指标巩固提升。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监测,强化排查预警,发现问题、动态清零。严格落实行业主管部门工作责任,在健全控辍保学、防止因病返贫致贫风险、农村脱贫人口住房安全动态监测、农村供水工程长效管理四项机制上下功夫,持续提升“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水平。
二是抓精准帮扶落地落细。进一步完善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对已录入系统的监测对象,落实“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帮扶计划,消除返贫致贫风险。组织驻村工作队、网格员培训,抓好到户到人帮扶,提高帮扶实效。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引导各方力量将资源逐步投入到乡村振兴中来。
三是抓项目管理提质增效。健全资金管理体系,落实监管责任,确保资金高效使用。调整优化入库项目,系统谋划论证一批整体性、综合性项目,提高项目总体效益。加快项目施工进度,确保早完工、早见效。实施乡村特色产业提升行动,推进特色种养业提升、光伏提升、乡村旅游提升、农村商贸流通提升、消费帮扶提升五大工程,确保持续发挥稳定增收作用。
四是抓政策调整平稳衔接。吃透***和省有关政策精神,科学编制实施“十四五”时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调度相关部门根据上级已经出台的衔接政策,抓好我市衔接政策措施的细化和落实,有针对性地解决突出问题。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汇报篇七
20xx年,市民政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部署安排,扎实履行政治责任,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充分发挥了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深化特殊困难群体关爱帮扶等工作的重要作用。
(一)落实党组织责任。
市民政局通过党组会、党组(扩大)会、党组中心学习组、党组中心学习组(扩大)、工作例会等,全年共计召开xx余次会议,学习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和中央、省、xx市、xx市决策部署,以及重要会议和重要文件,定期研究、部署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相关工作,进一步强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政治责任。
(二)落实班子成员责任。
民政局党组安排x名优秀干部到xx镇xx村、xx镇xx村、xx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主动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第一政治责任,把主要精力放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所有班子成员不定期到联系村开展调研活动,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做到每月x个工作日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切实履行好各自职责。
(三)落实驻村帮扶责任。
民政局党组选派x名优秀干部组建x个工作队驻xx镇xx村、xx镇xx村、xx村开展帮扶,坚持“五天四夜”驻村工作要求,帮扶责任人坚持每月上门开展帮扶走访活动,宣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政策,因户因人施策,开展脱贫人口“回头看”,确保脱贫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切实到位,巩固提高脱贫质量。
(一)落实社会救助政策。
一是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全市共纳入农村低保对象xx户xx人,20xx年x至xx月累计发放农村低保资金xx万元。二是落实农村特困供养政策。全市共纳入农村特困供养对象xx户xx人,20xx年x至xx月累计发放农村特困供养资金xx万元。三是落实临时救助政策。全市累计开展临时救助xx人次,20xx年x至xx月累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xx万元。四是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20xx年累计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xx人xx万元。
(二)落实兜底保障政策。
实现了巩固拓展社会救助兜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脱贫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脱贫人口xx人,按规定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20xx年x至xx月累计发放社会救助专项资金xx万元。其中:农村低保xx人xx万元;农村特困xx人xx万元。对符合条件的脱贫人口及时给予临时救助xx人xx万元。
(三)落实兜底保障标准。
落实社会救助标准量化调整自然增长机制,采用“消费支出法”动态制定和调整了社会救助标准,确保农村低保和农村特困供养标准不低于扶贫标准。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20xx年全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特困人员(含孤儿)救助供养标准的通知》(x政办发〔20xx〕xx号)规定,20xx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出现经济下滑现象,城乡居民收入及消费支出不同程度下降。按照“标准不降”的原则,xx市20xx年农村低保保障标准为xx元/人/年;农村特困供养标准为xx元/人/年。
(一)落实推进监测救助。
开展社会救助兜底脱贫“回头看”,对未在救助范围内的收入不稳定、持续增收能力弱、存在返贫风险的已脱贫人口以及边缘易致贫人口等重点对象共计xx人开展了摸排核查,及时将符合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等条件的x人纳入社会救助范围。
(二)落实推进精准救助。
一是完善了社会救助对象审核确认,制定了《xx市城乡困难居民家庭入户调查、收入核定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低保和特困人员死亡书面报告制度,开展了社会救助年度全面核查,提高了对象精准度。二是从20xx年x月起,推行了新申请社会救助家庭银行存款等金融产品查询工作。三是继续运用省纪委大数据开展了常态化监督检查,进一步巩固农村低保专项治理成果。20xx年省厅运用省纪委数据源比对社会救助发放对象反馈问题线索对象共计xx人,经调查核实共计取消不符合条件对象xx人。
(三)落实推进高效救助。
一是畅通求助渠道,确保救助服务热线畅通,推动了救助热线与“xx”平台对接。20xx年共计收到xx市政府公共服务“xx”热线平台交办xx件,所有信访件处理情况均与信访人进行了反馈,并进行了解释沟通,做到了信访人满意或理解。二是实行了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有关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公布了低保对象认定、特困人员认定、临时救助对象认定证明事项告知承诺书,申请人承诺后,通过部门自行核查,无需申请人提交证明。低保申请只需提供“一证一书一表”,即:身份证、申请及授权书、申请家庭经济状况信息表,促进社会救助申请受理高效便民。三是充分发挥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的作用,对急难型困难群众实行“快速响应、先行救助”,有效解决了困难群众遭遇的突发困难。20xx年x至xx月累计发放临时救助备用金xx人xx.x万元。四是利用大数据缩短低保申请审核确认时限。充分利用大数据资源开展低保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实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优化低保审核确认流程,简化办事程序,取消民主评议环节,将低保申请审核确认时限由xx天缩短到xx天以内,加快低保审核确认进度和频率,提高办事时效,进一步方便服务困难群众。
(四)落实推进温暖救助。
一是全面建立了分散供养特困人员、重病重残低保对象等重点人员联系帮扶机制,落实了监护或包保责任人,落实了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服务镇、村、照料人、对象“四方”协议,明确了各方权利义务和相关职责,不断提升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服务水平和生活质量。二是开展温暖救助行动,共走访慰问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中的重病、重残人员以及生活困难的退役军人党员、万元;协调xx农商银行,在每次发放救助补助金时标注资金项目名称,推送“党和政府关心关爱困难群众,救助金已发放”等体现温度的公益短信。
(五)落实推进关爱救助。
一是落实“三留守”关爱服务。为全市xx名农村“三留守”、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人员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留守儿童xx人;留守老人xx人;留守妇女xx人;孤儿xx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xx人)。二是关爱留守老人。各乡镇(街道)落实村干部、党员、帮扶工作队、志愿者等与农村留守老人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做到每一名留守老人都有专人联系,20xx年依托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设立了农村留守老人活动中心xx个,为留守老人免费提供文化娱乐活动场所,排解留守老人寂寞。三是关爱留守儿童。全市共选配xx名乡镇(街道)儿童督导员和xx名村(社区)儿童主任,通过电话了解、上门探望等方式每季度定期对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进行了家访,对其学习、生活、安全进行全面了解并给予帮扶。四是关爱留守妇女。开展了两癌免费检查、就业技能培训、普法宣传教育、家教讲座服务。五是发放了20xx年x至x季度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费xx万元。
(六)落实推进创新救助。
一是开展“物质+服务”照料护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从社会救助专项资金中安排xx.x万元,委托第三方机构,选择蒲圻街道、x马港街道,对共计xx名社会救助人员开展为期一年的照料护理服务改革试点工作,包括日常看护、生活照料、住院期间的护理;提供困难帮扶、社会融入、心理疏导、资源链接、社会康复、权益维护等专业服务。二是开展了农村福利院管理改革工作。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xx市农村福利院管理改革总体方案》(x政办发〔20xx〕xx号),加快推进农村福利院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理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主管、乡镇配合”的管理体制,实行乡镇农村福利院市级直管。目前,对基础设施较弱、居住环境较差、服务水平较低的xx镇、xx镇农村福利院完成了撤并,其中:xx镇农村福利院并入xx镇农村福利院,计划将xx镇农村福利院建设成区域性的失能半失能特困供养服务机构;xx镇农村福利院搬迁至xx村农村福利院。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汇报篇八
情境是一个名词,发音为qíngkuàng指的是这种情况。从赵的妻子的墓志铭。情境也意味着事物的背景。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朱阳关镇位于卢氏县东南,距县城65公里,总面积137.5平方公里,耕地7299亩,原辖13个行政村,2018年行政区划调整合并为现在9个行政村、122个居民组、5326户16975人,是卢氏第二大盆地和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涵养区、天然林保护区、革命老苏区重点乡镇和扶贫开发重点乡镇。自全镇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朱阳关镇党委、政府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扛牢肩上责任,建立健全防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决遏制返贫致贫现象产生,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脱贫攻坚基本情况。
全镇共有贫困村8个,截止2019年年底,全镇8个贫困村均实现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达标,退出贫困村序列。常住居民共有5326户16975人,精准识别之初贫困人口就有1086户4217人,贫困发生率24.8%,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坚强领导、社会各界大力帮扶下,贫困人口逐年递减,尤其是2020年攻克难中之难,实现剩余72户136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降为0%,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全镇目前共有“两类人群”65户190人(边缘易致贫32户88人,脱贫不稳定户33户102人),其中2020年底前共识别“两类人群”45户132人(边缘易致贫户19户52人,脱贫不稳定户26户80人),通过强化帮扶,目前返贫致贫风险已经全部消除。在2021年1月份至今的动态监测帮扶工作中,通过“两发现”、“两核实”共新识别“两类人群”20户58人(边缘易致贫户13户36人,脱贫不稳定户7户22人)。为加强帮扶力量,对两类人权均实行双重帮扶责任人,因户施策,一户一帮扶计划,帮扶措施及时跟进,将“两帮扶”落到了实处,后期将持续加大帮扶力度,确保收入持续增收,生活生产条件明显改善,返贫致贫风险及时消除。
二、学习贯彻国家、省、市、县有关会议精神。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好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精神;深入领会中央2021年1号文件、省委2021年1号文件精神和县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会议精神。镇领导班子每月至少一次召开研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认真梳理2021年工作要点,积极推进重点项目进度,指导各行政村产业布局、产业发展,有序开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一)建立健全防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
一是主动作为,早发现早纳入。发挥党员联户作用,乡镇、村组干部开展经常性走访,及时掌握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情况,对于发现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严重困难的人口,按“四议”识别程序及时纳入“两类人群”。早到早发现早纳入,确保应纳尽纳,不漏一户、不漏一人。二是充分发挥大数据作用,做到精准识别。结合县民政、残联、医保、教育、应急管理等行业部门每月反馈的信息监测预警名单,建立预警监测台账,安排包村干部、村两委工作人员逐户上门核实,确认脱贫户是否存在返贫风险、非贫困户各类特殊困难群体是否存在致贫风险。三是及时跟进帮扶措施,因户施策,精准帮扶。对于新识别纳入的20户58人“两类人群”均实行双重帮扶责任人、一户一计划、因户施策、精准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主要落实产业、就业、金融、扶志扶智等措施,帮助增强发展动力;对没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以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为基础,落实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兜底保障政策。目前享受就业岗位提供、就业扶持等就业帮扶政策的两类人群有14户20人,产业帮扶的有12户45人,低保、五保等兜底政策的有20户29人,合作医疗参保、签约家庭医生等健康扶贫均实现全覆盖。尽锐出战、帮扶力量、帮扶力度持续加强,确保致贫返贫风险及时消除,坚决防止致贫返贫现象出现。
(二)狠抓问题整改,补齐短板弱项。一是集中精力统筹整改。根据卢氏县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卢氏县2020年省级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方案的通知》卢脱贫办〔2021〕5号文件要求,立即制定《朱阳关镇关于对2020年省级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的整改方案》,及时下发各镇直部门、各行政村,按照反馈问题清单,在全镇范围内举一反三,自查整改,截止目前共自查问题*条,已建立自查整改台账,确保问题限期整改到位。二是问题整改“回头看”。对2016年以来的国家及省市县反馈的问题整改结果进行“回头看”,一看资料是否齐全,二看整改是否真实,针对历次整改列入台账中的问题,逐村逐户逐人逐项目现场进行查看了解整改落实情况,坚决防止因问题整改不到位而出现反弹、引发事件,确保排查出的问题整改彻底、结果真实。做到所有问题真整改、出实效。以问题整改促进工作作风转变,促进工作质量提高,提升群众满意度,增强发展动力。
(三)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等重要指标,守牢脱贫底线。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防止反弹”的要求,加大工作力度,稳定住、巩固好“三保障”成果。义务教育保障方面:确保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建档立卡学生资助政策,做到“应助尽助”;持续加强控辍保学,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学生失学辍学;各类教育补助资金按时发放到位。实施教育扶贫,有效阻断了贫困代际传递,为脱贫致富提供智力保障。医疗保障方面:2021年全镇贫困人口、“两类人群”基本医保参保率达到100%;贫困村标准化村卫生室、合格乡村医生配备和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率均达到100%;全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意外伤害补充保险参保率达到80%以上。脱贫群众及低保群众合作医疗参保补助及时发放到位。住房保障方面:开展农村危房动态监测,对2016年以来实施危房改造的435座房屋开展危房改造质量“回头看”,确保质量达标;对一般农户的住房情况进行排查鉴定。目前全镇农户住房安全均已得到保障。安全饮水方面: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营管护为重点,明确管水员、水费收缴标准,对全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水、末梢水全面检测,确保群众饮水水质安全放心。全镇所有居民安全饮水均已达到安全饮水标准,生活用水得到充分保障。易地搬迁后续管理方面:一是加强组织保障。镇朝阳社区通过选举,成立3人组成的党支部委员会,3人组成的居委会,成立6个居民小组,实行网格化管理,实现搬迁群众自主管理,“一站式”服务;二是认真做好户籍迁移工作。为全镇十三五期间386户易地搬迁完成户籍迁移,保障群众权益,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感;三是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成立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建立幼儿园1座,方便搬迁群众子女就近入学;四是加大搬迁人口就业产业发展力度,社区成立金融服务部1个,便利群众利用金融活水浇灌产业之花,村组干部通过逐楼逐户加大宣传务工信息,鼓励群众就近发展食用菌等方式,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四)加强扶贫资产管护,确保效益持续发挥。
一是建立扶贫资产管理台账。在确定权属基础上,由镇产业办、扶贫办对各行政村2016年以来所形成的扶贫资产进行分类登记造册,建立明细台账,实地查看扶贫资产,完善扶贫资产确权台账内容,确保所有扶贫资产应确尽确、应登尽登。二是建立健全扶贫资产后续管护制度。对于确权移交到村的扶贫资产项目,督促指导各村建立项目管护制度,明确管护人员,不定期对项目运营、管护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扶贫项目能够充分发挥效应,壮大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三是突出抓好资产收益扶贫。坚持因地制宜探索推进资产收益扶贫工作,进一步规范项目收益分配,完善减贫带贫机制,鼓励村级集体的扶贫资产收益实行二次分配,用于失能弱能贫困人口的补助、增设益贫岗位、发展和维护小型公益事业、扶持边缘易致贫户和脱贫不稳定户等带动贫困户等。带动贫困户、边缘户参与产业发展并通过劳动获得稳定收入,完善巩固脱贫长效机制。
四、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情况。
(一)续好脱贫攻坚曲,保持扶贫政策总体稳定,继续做好帮扶机制落实。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的要求,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保持现有的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和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各级定点帮扶和帮扶责任人继续做好帮扶对接工作,继续坚持和完善驻村工作管理制度,加强对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教育、培训与管理。确保在新政策出台实施前,原有政策不退、帮扶队伍不撤、帮扶力度不减。
(二)绘好项目建设画,加快推进重点项目施工进度,确保效果如期发挥。
2021年全镇重点项目7个,总投资达1.5亿元左右。为加快推进醒目建设进度,如期实现项目建设目标,早日发挥项目效益,一是倒排工期,细化施工任务。按照施工量、完工时间,对项目建设内容进行分解,制定施工计划,细化到每一季度,每一月。按照施工任务表,稳步高效推进项目进度。预计2021年10月底项目竣工率可达70%以上,12月底所有项目均可竣工。二是抽调精干力量,专人专班推进。实行重点项目领导班子亲自负责制,由领导班子成员亲自牵头,抽调镇直部门精干人员组成项目推进组。及时跟进项目建设进度,协调解决施工问题,保障项目建设高质高量如期完成,确保重点项目效益早日发挥,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三)下好产业发展棋,力促产业振兴,夯实乡村振兴基础。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围绕全镇“一镇一业一带”总体布局,一是做强做大食用菌产业,实现食用菌产业规模化生产。规划建设食用菌菌棒生产、菌种生产、食用菌分拣等食用菌生产加工工厂,形成香菇产业从产品制棒到产品加工、销售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延长产业链条,增加菇农收入。成立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等食用菌生产经营主体,依托产业扶持政策,鼓励菇农积极参与合作社生产,实现食用菌生产规模化、专业化,提高本镇食用菌市场地位。二是积极发展其他产业,实现“百花齐放”。在做强做大食用菌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连翘等中药材产业,猕猴桃、蓝莓、大樱桃、玉露香梨等种植产业。实现多种产业同台竞秀、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强劲的产业发展势头已经形成,产业振兴也将为乡村振兴夯实坚定基础。
五、下步打算。
(一)扛牢政治责任,坚决防止返贫致贫现象发生。
建立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措施和帮扶机制,坚持通过“两发现”、“两核实”、“两帮扶”“一消除”“两类人群”工作法及早发现、及早识别、及早纳入、及早帮扶、及早消除返贫致贫风险,时刻绷紧防止返贫致贫这根弦,坚守工作底线,坚决遏制返贫致贫现象出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坚持规划先行,以点带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立足全县、全镇发展全局谋划本镇乡村振兴发展蓝图。以朱阳关村、岭东村作为朱阳关镇乡村振兴试点村,积极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模式,积累乡村振兴宝贵经验,为全面深入推进全镇乡村振兴工作起好步、开好局。
(三)持续扩大招商,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立足全镇实际,发挥县西南中心乡镇的区位优势和独特资源优势,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多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带动全镇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根据上级相关工作要求,现把xx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xx县以攻势、促攻坚,在连续作战中扩大了脱贫战果。截至20xx年底,全县xx户xx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稳定脱贫,xx个贫困村于20xx年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由xx%降为0。截至2021年x月底,国办系统内我县脱贫人口xx户xx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xx户xx人),边缘易致贫户xx户xx人。20xx-20xx年,全县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xx亿元,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基层公共服务水平,全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得到全面保障。20xx年x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共xx万元,村均xx万元。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xx年的xxx元增加到20xx年的xx元,曾经的贫困村变成了小康村、示范村。
二、工作开展情况。
2021年以来,xx县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头等大事,全力谋划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工作的有效衔接,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主动仗”。
(一)四措并举防返贫,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
一是强化动态监测。重点监测“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农村低保户、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导致收入骤减支出骤增户”四类人员家庭收入支出、“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分户家庭子女条件等情况,对基本生活存在困难、年人均纯收入低于6000元的建立台账,每月监测跟踪、落实包保责任、动态清零问题。二是强化信息比对。建立农村低收入人群信息比对工作联动机制,由县扶贫办牵头与民政、教育、卫健等x家部门共享数据,对镇村申报的“四类人员”,实行线上实时比对监测、线下定期实地摸排,共享突发性大额医疗支出、自然灾害、收入骤减、支出骤增等信息,及时消除致贫返贫风险。截至目前,共xx户因大病和缺劳力导致收入困难的群众纳入信息共享,经核实后按需提供帮扶措施。三是强化帮扶举措。完成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制定并录入省办系统,根据监测对象的返贫致贫风险、资源条件、发展需求和真实意愿,优化完善帮扶措施。同时,对xx户脱贫户及“四类人群”开展拉网式走访,共享突发性大额医疗支出、自然灾害、收入骤减、支出骤增等信息,及时消除致贫返贫风险。经排查,未发现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方面存在问题,累计xx户低收入人群纳入动态监测,存在困难已全部解决。四是强化兜底保障。截至x月上旬,全县xx人已脱贫人口获低保保障待遇,xx人获农村特困供养保障待遇;xx名边缘易致贫人口中xx人纳入农村低保保障,xx人纳入特困供养保障。
(二)点面结合固成果,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
一是做细产业帮扶。印发《关于开展2021年发展特色产业脱贫户摸底工作的通知》,组织各乡镇(园区)指导所辖村居全面开展具备特色产业发展条件脱贫户的摸排工作。截至目前,经摸排确定,我县今年xx户自种自养脱贫户发展产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xx户自种自养脱贫户增收,其中缴纳租金或分红超过xx万元的产业基地xx个。持续做好光伏运维工作,截至x月底,xx县2021年度村级电站累计发电收益xx万余元,同比20xx年度的xx万元,增收比达到xx%,切实提高了光伏扶贫电站发电效能,提高了脱贫人口的收入。二是做深务工就业。大力开展“春风行动”,多渠道动态发布岗位信息约xx条,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xx个、临时性公益岗位xx个;支持引导扶贫车间、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吸纳就业。截至x月底,全县脱贫劳动力已务工就业xx人,占去年年底数xx%。三是做实项目建设。今年已安排各级各类资金xx万元,其中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xx万元(中央xx万元,市级xx万元,县级xx万元)、债务资金xx万元,目前已匹配项目xx个,匹配资金xx万元。四是做精小额信贷。积极做好小额信贷续贷和展期管理,对脱贫攻坚期内发放的扶贫小额信贷在过渡期内到期的续贷或展期1次,切实满足脱贫人口的信贷需求。截至x月底,我县小额信贷累计办理展期xx户xx万元,新增贷款xx户xx万元、无逾期余额。四是做优消费帮扶。自20xx年开展消费帮扶至今,共xx家扶贫经营主体申报xx个扶贫产品通过国家认证;开展各类直播展销会xx场次,通过政府采购、宣传推介等方式共帮助贫困户或带贫经营主体销售扶贫农产品xx亿元,截至20xx年底“三专一平台”累计销售额达xx万元。
(三)齐抓共管建机制,确保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一是抓政策优化。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过渡期内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制定出台《关于扎实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工作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目标任务,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提供了遵循。二是抓力量接续。印发关于《关于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定点帮扶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单位帮扶责任人尽快调整落实,并主动协助乡村制定“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截至目前全县帮扶责任人已全部到位;印发《关于开展专项走访活动的通知》,要求驻村工作队、脱贫户帮扶责任人和边缘致贫户联系人开展为期5个月的走访活动,截至目前,全县共有xx家单位xx名干部参与,对xx户脱贫户和xx户边缘易致贫户进行上门或电话访问;我县已启动第八批选派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县直单位选派干部名单已确定并报送省市。三是抓督查整改。成立档案督导组自x月初对各乡镇开展脱贫攻坚档案督导工作;对照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指出的xx大类xx个具体问题,初步认领xx大类xx个具体问题,逐项逐条研究制定xx条整改措施,加强对整改全过程的跟踪督导,确保整改成效。目前,xx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县扶贫办将全面落实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做好防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推进社会协同参与、完善政策保障等工作,确保实现从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一是突出抓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把深入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工作作为当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首先任务抓实抓细,重点监测收入支出情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情况,对预计人均年收入低于6000元且生活陷入困难的及时报县扶贫办备案,及时分类帮扶,确保有效消除致贫返贫风险。
二是扎实组织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集中排查。结合20xx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发现问题整改成果巩固,坚持举一反三,围绕脱贫人口和边缘易致贫人口在“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产业发展、务工就业、帮扶政策和措施落实等方面,积极组织动员,进村入户全面排查,形成问题台账,制定整改措施,建立问题、措施、责任、时限“四项清单”,依单推进,逐项逐条核实销号,并进行全面总结。
三是继续抓好产业、就业、金融帮扶。实施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稳定并加强产业扶贫政策,强化产业服务支撑。多措并举,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就业帮扶工作,摸清帮扶需求,推动产业吸纳,加强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强化技能培训,促进转移就业。继续推广“一自三合”信贷模式,对有资金需求的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开展小额信贷新增、续贷、展期工作,确保应贷尽贷。
四是全力推进项目实施,规范财政资金入股扶贫项目管理和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分配。加强项目建设调度,加快推进项目实施和资金拨付进度。加强市级巡察、审计和20xx年度扶贫资金绩效自评及重点评价反馈问题整改,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入股扶贫项目流程,物化资产管理,做好资金风险防控和到期资产管理。切实加强和规范光伏扶贫资产管理、运维管理、收益使用管理、公益性岗位设置管理,建立规范台账。做好2021年已批复项目和光伏收益分配信息在国办信息系统中的录入工作。
五是继续抓好社会帮扶工作。一是做好第八批驻村帮扶工作,保证驻村帮扶工作有序衔接。二是开展定点帮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定期开展走访慰问、救助帮扶。三是开展县域结对帮扶,及时有序推进帮扶措施落地见效。
一、基本情况。
昆寨苗族彝族白族乡位于纳雍县西北部,距纳雍县城58公里,距杭瑞高速公路巴雍出口24公里,总面积89.83平方公里,辖17个村103个村民组(其中2019年4月设置易地移民安置点和丰社区),2020年未总人口数为6641户27632人,居住着苗族、彝族、白族等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6%;昆寨乡沟壑纵横,山高坡陡,土地破碎,海拔2280米的雾嘎大山是最高海拔,海拔1333米的碓窝河是最低海拔,平均海拔1700米。很多土地不成片,较为贫瘠,耕种成本高,投入多产出少,生产成本较高,昆寨乡是全市18个级贫乡之一。
二、脱贫攻坚情况。
2020年昆寨乡脱贫攻坚工作在省市县各级各部门倾力帮扶下,取得了决定性成绩,全乡1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整乡实现脱贫摘帽,2255户11432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省级第三方评估验收过程中,以“零问题”赢得大考,12月份顺利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验收,撕掉了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标签。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始终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扣“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奋力攻坚克难,农村基础设施、农业产业革命、村庄人居环境等方面取得较好成绩,教育、医疗、住房和安全饮水全部保障到位,群众满意度达99.87%,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是建成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完成建新河流域新民村角开大桥、长春村汪家寨大桥建设,巴雍至昆寨二级公路、维新至昆寨s211省道路面提质改造工程全面完工通车,纳赫高速公路昆寨段已全面开工建设,建成通村通组公路104条128.699公里,实现村村寨寨通硬化路。完成全乡16个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新建及改造农村电网10余千米,完成国家新一轮农网和通讯网络改造升级,实现村村通动力电,4g网络全覆盖。二是培育了一大批特色产业。全乡累计种植玛瑙红樱桃、蚕桑、脆红李、皂角、药用银杏等经济林共计30450亩,森林覆盖率提升到77.91%,名列全县第一。建成全省最大茶叶育苗基地800亩,建成规模化肉牛养殖场4个,规模化养殖安格斯肉牛1049头,建成5万羽以上蛋鸡养殖场2个,2000头生猪养殖场2个。三是补齐了一大批脱贫短板。完成昆寨中学、昆寨中心小学、治沟小学“薄改”工程建设,完成长春小学、大德希望小学、夹岩梦想小学、岩上小学、长春幼儿院、高峰幼儿园及村级校点提质改造。完成16个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落实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100%,全面落实三重医疗保障,实现应报尽报、应助尽助,切实让群众有“医”靠。集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老旧住房透风漏雨整治、人畜混居整治等共计3173户,实施院坝和连户路硬化1341户,全面解决住房安全问题和改善人居环境。
在昆寨乡奋战脱贫攻坚征程中,全体干部舍我忘家,抛洒汗水,经过决战洗礼,干部作风得到锤炼,能力得到提升,实干业绩得到组织认可,2019年昆寨乡先后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6名干部得到省市表彰,先后有4名同志走上副县级领导岗位,8名股级干部得到提拔为副科级。全乡干部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成果,涌现出了不少决战故事和典型做法:扶贫特岗黄满“祖孙三代人”驻村,一家人全力支持她奋战脱贫攻坚;市委办派驻永新村驻村干部高学恒三次推迟婚期,只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更有善于开群众会凝聚民心的新民村党支部书记向杰;作茧自缚是为羽化成蝶的种桑致富带头人谢晓露;想群众之所想、思群众之所思,差点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的扶贫特岗张桢等不一而足。他们用实际行动凝聚人心、托举民心,积极引导广大群众主动发展脱贫致富。金珠村、夹岩村建设法治广场助力脱贫攻坚,大寨村传承苗族文化发展苗族刺绣服饰建设扶贫车间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等典型做法为脱贫攻坚添砖加瓦、纯化成色。
一是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响应机制。成立乡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领导小组,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开展定期检查、动态管理,重点监测其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建立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分层分类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实行动态清零。建立农户主动申请、部门信息比对、基层干部定期跟踪回访相结合的易返贫致贫人口发现和核查机制,实施帮扶对象动态管理。坚持预防性措施和事后帮扶相结合,精准分析返贫致贫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确保不出现返贫。
二是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摘帽不摘责任,防止松劲懈怠;摘帽不摘政策,防止急刹车;摘帽不摘帮扶,防止一撤了之;摘帽不摘监管,防止贫困反弹。坚持帮扶干部每个季度开展一次走访排查,对边缘易致贫户和脱贫监测户建立定期走访制度,建立完善档案,逐户研判制定帮扶措施,消除致贫风险。
三是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紧盯就业保障,定期对脱贫户就业情况进行动态抽查,用好就业扶持政策,确保收入稳定。紧盯教育保障,继续落实双线包保、送学上门等政策,确保脱贫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紧盯基本医疗保障,重点对因病、突发事故产生大额医疗支出的家庭实施动态管理,落实分类资助参保政策,有效防范因病返贫致贫风险。紧盯住房安全保障,重点对因灾农户房屋进行动态检测,及时采取措施保障基本住房安全。紧盯饮水安全保障,加强已建农村供水工程和净化设施后续管护,做好枯水季节应急供水,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四是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抓实就业扶持,继续用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劳务输出政策,动员安置点劳动力外出务工;依托小花苗服饰扶贫车间,扶持手工假发加工坊,增加不能外出劳动力收入。抓实思想文化建设,继续完善“新市民·追梦桥”品牌创建工程,落实‘搭五桥、建五家’“四点半课堂”等工作举措,让搬迁社区更有人情、更有温度、更有热度。完善后续扶持政策体系,持续巩固易地搬迁脱贫成果,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区全力抓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少,主要表现为:。
一是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我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虽然在不断增加,但总体规模偏小、产业钱条短,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辐射带动力不大,农业产业化进程仍需进一步加快。
二是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突出。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有资金不足,区级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的资金有限,农业金融机构贷款门槛高、担保难、时间短、额度小,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难以扩大经营规模。
四是乡风文明建设有待加强。力不强,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意识。部分农村存在娱乐活动单一、文化阵地建设滞后、示范带动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与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雪求还有不小差距。
四、下步乡村振兴工作打算。
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综合考虑各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位条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等情况,将全乡所有村分为三类:新民等5个村为引领示范村、高峰等7个村为重点推进村、岩上等5个村为夯实基础村,按时序分类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一是探索乡村振兴“支部联建”,形成基层党建合力。通过“强联强、强联弱、大联小、近联远”方式,进行乡内支部联建、帮扶协作单位支部与结对帮扶村支部联建、东西部帮扶企业支部与结对帮扶村支部联建,打通地域、行政、行业限制,利用各支部优势,解决基层党组织能力参差不齐、地区发展差异较大的问题。
二是实施乡村振兴“产业联合”,助推农业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中,按照“产业同质联营”方式,探索推行产业联合。根据分布在7个村的5000亩蚕桑、分布在3个村的800亩茶苗基地、分布在8个村的5500亩玛瑙红樱桃、分布在2个村的152个大棚和分布在7个村的7个养殖场,在“支部联建”的基础上,各支部合作社资源联享,乡合作联社与引进龙头企业联合管理、销售,逐步形成优势产业联合发展。同时继续推动好食用菌、天麻等林下产业,切实增加群众收入,助推群众生活富裕。
三是抓实乡村振兴“10户联管”,营造良好振兴环境。利用疫情防控“10户联动机制”,将农户进行区域划分管理,每10户组成一个“联管体”,选好“联管长”,实行“10户联管”,“联管长”负责所管户的政策宣传、卫生发动、“党建+积分”、合作医疗收取,群众会动员等,大大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治理效率。同时继续用好“10+n”人员,大力推进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完善村规民约,扎实推进乡风文明、治理有效。
四是谋划乡村振兴可行项目,打造生态文旅示范。依托建新河河堤风光、经果林、梯田等资源,谋划实施生态河堤、庭院提质、乡村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打造以新民村为中心辐射长春、千秋两个村的沿河生态文旅乡村振兴示范点。依托金珠水库在建工程,结合昆寨乡丰厚的彝族文化底蕴,将新搬迁移民点谋划建设成为一个彝族风情乡村振兴示范点。
五是以生活富裕为根本,提高乡村民生保障水平。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此次到贵州视察指示精神,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市委二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书记这次调研慰问指示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积极发展乡村产业,全力抓实“四个留下”,完善防贫返贫监测体系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全力以赴备战乡村振兴,切实筹备好基层换届选举确保农村工作有效接续不断档,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过硬的作风,全力以赴推动昆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绝不辜负您的关心厚爱、绝不辜负市县部门倾情帮扶、绝不辜负昆寨人民期盼重托!
朱阳关镇位于卢氏县东南,距县城65公里,总面积137.5平方公里,耕地7299亩,原辖13个行政村,2018年行政区划调整合并为现在9个行政村、122个居民组、5326户16975人,是卢氏第二大盆地和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涵养区、天然林保护区、革命老苏区重点乡镇和扶贫开发重点乡镇。自全镇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朱阳关镇党委、政府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扛牢肩上责任,建立健全防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决遏制返贫致贫现象产生,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全镇共有贫困村8个,截止2019年年底,全镇8个贫困村均实现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达标,退出贫困村序列。常住居民共有5326户16975人,精准识别之初贫困人口就有1086户4217人,贫困发生率24.8%,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坚强领导、社会各界大力帮扶下,贫困人口逐年递减,尤其是2020年攻克难中之难,实现剩余72户136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降为0%,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全镇目前共有“两类人群”65户190人(边缘易致贫32户88人,脱贫不稳定户33户102人),其中2020年底前共识别“两类人群”45户132人(边缘易致贫户19户52人,脱贫不稳定户26户80人),通过强化帮扶,目前返贫致贫风险已经全部消除。在2021年1月份至今的动态监测帮扶工作中,通过“两发现”、“两核实”共新识别“两类人群”20户58人(边缘易致贫户13户36人,脱贫不稳定户7户22人)。为加强帮扶力量,对两类人权均实行双重帮扶责任人,因户施策,一户一帮扶计划,帮扶措施及时跟进,将“两帮扶”落到了实处,后期将持续加大帮扶力度,确保收入持续增收,生活生产条件明显改善,返贫致贫风险及时消除。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好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精神;深入领会中央2021年1号文件、省委2021年1号文件精神和县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会议精神。镇领导班子每月至少一次召开研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认真梳理2021年工作要点,积极推进重点项目进度,指导各行政村产业布局、产业发展,有序开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一)建立健全防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
一是主动作为,早发现早纳入。发挥党员联户作用,乡镇、村组干部开展经常性走访,及时掌握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情况,对于发现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严重困难的人口,按“四议”识别程序及时纳入“两类人群”。早到早发现早纳入,确保应纳尽纳,不漏一户、不漏一人。二是充分发挥大数据作用,做到精准识别。结合县民政、残联、医保、教育、应急管理等行业部门每月反馈的信息监测预警名单,建立预警监测台账,安排包村干部、村两委工作人员逐户上门核实,确认脱贫户是否存在返贫风险、非贫困户各类特殊困难群体是否存在致贫风险。三是及时跟进帮扶措施,因户施策,精准帮扶。对于新识别纳入的20户58人“两类人群”均实行双重帮扶责任人、一户一计划、因户施策、精准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主要落实产业、就业、金融、扶志扶智等措施,帮助增强发展动力;对没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以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为基础,落实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兜底保障政策。目前享受就业岗位提供、就业扶持等就业帮扶政策的两类人群有14户20人,产业帮扶的有12户45人,低保、五保等兜底政策的有20户29人,合作医疗参保、签约家庭医生等健康扶贫均实现全覆盖。尽锐出战、帮扶力量、帮扶力度持续加强,确保致贫返贫风险及时消除,坚决防止致贫返贫现象出现。
(二)狠抓问题整改,补齐短板弱项。一是集中精力统筹整改。根据卢氏县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卢氏县2020年省级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方案的通知》卢脱贫办〔2021〕5号文件要求,立即制定《朱阳关镇关于对2020年省级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的整改方案》,及时下发各镇直部门、各行政村,按照反馈问题清单,在全镇范围内举一反三,自查整改,截止目前共自查问题*条,已建立自查整改台账,确保问题限期整改到位。二是问题整改“回头看”。对2016年以来的国家及省市县反馈的问题整改结果进行“回头看”,一看资料是否齐全,二看整改是否真实,针对历次整改列入台账中的问题,逐村逐户逐人逐项目现场进行查看了解整改落实情况,坚决防止因问题整改不到位而出现反弹、引发事件,确保排查出的问题整改彻底、结果真实。做到所有问题真整改、出实效。以问题整改促进工作作风转变,促进工作质量提高,提升群众满意度,增强发展动力。
(三)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等重要指标,守牢脱贫底线。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防止反弹”的要求,加大工作力度,稳定住、巩固好“三保障”成果。义务教育保障方面:确保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建档立卡学生资助政策,做到“应助尽助”;持续加强控辍保学,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学生失学辍学;各类教育补助资金按时发放到位。实施教育扶贫,有效阻断了贫困代际传递,为脱贫致富提供智力保障。医疗保障方面:2021年全镇贫困人口、“两类人群”基本医保参保率达到100%;贫困村标准化村卫生室、合格乡村医生配备和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率均达到100%;全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意外伤害补充保险参保率达到80%以上。脱贫群众及低保群众合作医疗参保补助及时发放到位。住房保障方面:开展农村危房动态监测,对2016年以来实施危房改造的435座房屋开展危房改造质量“回头看”,确保质量达标;对一般农户的住房情况进行排查鉴定。目前全镇农户住房安全均已得到保障。安全饮水方面: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营管护为重点,明确管水员、水费收缴标准,对全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水、末梢水全面检测,确保群众饮水水质安全放心。全镇所有居民安全饮水均已达到安全饮水标准,生活用水得到充分保障。易地搬迁后续管理方面:一是加强组织保障。镇朝阳社区通过选举,成立3人组成的党支部委员会,3人组成的居委会,成立6个居民小组,实行网格化管理,实现搬迁群众自主管理,“一站式”服务;二是认真做好户籍迁移工作。为全镇十三五期间386户易地搬迁完成户籍迁移,保障群众权益,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感;三是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成立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建立幼儿园1座,方便搬迁群众子女就近入学;四是加大搬迁人口就业产业发展力度,社区成立金融服务部1个,便利群众利用金融活水浇灌产业之花,村组干部通过逐楼逐户加大宣传务工信息,鼓励群众就近发展食用菌等方式,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四)加强扶贫资产管护,确保效益持续发挥。
一是建立扶贫资产管理台账。在确定权属基础上,由镇产业办、扶贫办对各行政村2016年以来所形成的扶贫资产进行分类登记造册,建立明细台账,实地查看扶贫资产,完善扶贫资产确权台账内容,确保所有扶贫资产应确尽确、应登尽登。二是建立健全扶贫资产后续管护制度。对于确权移交到村的扶贫资产项目,督促指导各村建立项目管护制度,明确管护人员,不定期对项目运营、管护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扶贫项目能够充分发挥效应,壮大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三是突出抓好资产收益扶贫。坚持因地制宜探索推进资产收益扶贫工作,进一步规范项目收益分配,完善减贫带贫机制,鼓励村级集体的扶贫资产收益实行二次分配,用于失能弱能贫困人口的补助、增设益贫岗位、发展和维护小型公益事业、扶持边缘易致贫户和脱贫不稳定户等带动贫困户等。带动贫困户、边缘户参与产业发展并通过劳动获得稳定收入,完善巩固脱贫长效机制。
(一)续好脱贫攻坚曲,保持扶贫政策总体稳定,继续做好帮扶机制落实。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的要求,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保持现有的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和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各级定点帮扶和帮扶责任人继续做好帮扶对接工作,继续坚持和完善驻村工作管理制度,加强对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教育、培训与管理。确保在新政策出台实施前,原有政策不退、帮扶队伍不撤、帮扶力度不减。
(二)绘好项目建设画,加快推进重点项目施工进度,确保效果如期发挥。
2021年全镇重点项目7个,总投资达1.5亿元左右。为加快推进醒目建设进度,如期实现项目建设目标,早日发挥项目效益,一是倒排工期,细化施工任务。按照施工量、完工时间,对项目建设内容进行分解,制定施工计划,细化到每一季度,每一月。按照施工任务表,稳步高效推进项目进度。预计2021年10月底项目竣工率可达70%以上,12月底所有项目均可竣工。二是抽调精干力量,专人专班推进。实行重点项目领导班子亲自负责制,由领导班子成员亲自牵头,抽调镇直部门精干人员组成项目推进组。及时跟进项目建设进度,协调解决施工问题,保障项目建设高质高量如期完成,确保重点项目效益早日发挥,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三)下好产业发展棋,力促产业振兴,夯实乡村振兴基础。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围绕全镇“一镇一业一带”总体布局,一是做强做大食用菌产业,实现食用菌产业规模化生产。规划建设食用菌菌棒生产、菌种生产、食用菌分拣等食用菌生产加工工厂,形成香菇产业从产品制棒到产品加工、销售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延长产业链条,增加菇农收入。成立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等食用菌生产经营主体,依托产业扶持政策,鼓励菇农积极参与合作社生产,实现食用菌生产规模化、专业化,提高本镇食用菌市场地位。二是积极发展其他产业,实现“百花齐放”。在做强做大食用菌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连翘等中药材产业,猕猴桃、蓝莓、大樱桃、玉露香梨等种植产业。实现多种产业同台竞秀、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强劲的产业发展势头已经形成,产业振兴也将为乡村振兴夯实坚定基础。
(一)扛牢政治责任,坚决防止返贫致贫现象发生。
建立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措施和帮扶机制,坚持通过“两发现”、“两核实”、“两帮扶”“一消除”“两类人群”工作法及早发现、及早识别、及早纳入、及早帮扶、及早消除返贫致贫风险,时刻绷紧防止返贫致贫这根弦,坚守工作底线,坚决遏制返贫致贫现象出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坚持规划先行,以点带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立足全县、全镇发展全局谋划本镇乡村振兴发展蓝图。以朱阳关村、岭东村作为朱阳关镇乡村振兴试点村,积极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模式,积累乡村振兴宝贵经验,为全面深入推进全镇乡村振兴工作起好步、开好局。
(三)持续扩大招商,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立足全镇实际,发挥县西南中心乡镇的区位优势和独特资源优势,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多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带动全镇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就相关工作开展情况作一汇报。
经过几年坚持不懈攻坚,我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x户x人如期脱贫,x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持续关心关注关爱扶贫事业,通过人大议案、专题调研等方式深度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市人大再次来我局开展调研座谈,帮助我们把脉问诊、鼓劲加油。在此,我代表市乡村振兴局,对x主任一行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
x月x日,x书记为市乡村振兴局重组揭牌并提出明确要求,为我们锚定了接续奋斗的前进方向。今年以来,面对“三农”工作进入重心转移、机构转型、角色转变、职能转换的新形势新任务,全市乡村振兴系统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部署要求,乘势而上、持续发力,扎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序推进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第一,抓学习教育,保持奋进态势“不松劲”。一是以深学细悟凝聚共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市有关会议精神,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学习、调研、讨论,进一步统一思想、明晰方向,保持队伍、作风、干劲不变,不折不扣落实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决策部署。二是以典型引路激发斗志。编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x篇章》,完成全国、省脱贫攻坚表彰和全省乡村振兴(扶贫)系统表彰评选推荐工作,共有x名个人、x个集体获得表彰。开展“感恩共产党、奋进新时代”脱贫攻坚主题活动,做好“记录小康工程”专题展览,x月30日,市委书记x带领四大班子成员参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暨全市‘纪录小康工程’专题展”。目前,全市共有x家单位x人次参观展览,进一步弘扬了脱贫攻坚精神,激发锐意进取、接续奋斗的激情热情。三是以专项培训提能增效。围绕项目资金、集中排查、网格员管理开展专项培训。开展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网上专题班学习。今年以来,市县(区)共开展各级各类培训x个班次,累计培训x人次。
第二,抓巩固成果,筑牢返贫致贫“防火墙”。一是夯实“三保障一安全”成果。全面落实好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资助义务教育阶段困难学生x人,全市贫困人口综合医保支出x万元,危房改造持续动态清零,完成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项目x处,覆盖服务人口x万人。二是开展集中大排查。按照省局要求,确定我市2021年家庭人均收入6000元以下的农户为监测范围,针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基本生活严重困难户开展集中排查和动态监测,新识别出监测户x户x人。加强对农村低收入人口的监测,针对近期汛情、疫情,落实有关工作部署,原系统内x户边缘户、脱贫不稳定户风险消除稳定,目前未出现返贫致贫。三是实施产业就业帮扶。衔接资金50%以上用于发展产业,投入特色产业发展资金x万元,实施到户项目x个,培育新型经营主体x个,带动贫困户x户。今年发放全市小额信贷x万元。认定消费帮扶重点企业x个、重点产品x个,累计销售金额x亿元,今年以来销售x亿元。乡村公益性岗位在岗x人,全市脱贫劳动力已返岗就业x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四是狠抓问题整改清零。梳理2020年度省脱贫攻坚各类考核反馈问题x个,落实整改措施x条,所有问题全部整改到位。针对大排查中发现的x条问题,督促x县认真整改,目前全部完成整改。五是强化项目资金管理。保持投入力度总体稳定,出台市级财政衔接资金管理办法,全市(含三区)已投入各级衔接资金x亿元,其中x县到位衔接资金x亿元,资金支出率为x%,已批复的x个项目全部开工,资金安排率、支出率、项目开工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开展20xx年以来扶贫资产核查登记确权,梳理扶贫资产x亿元。
第三,抓平稳过渡,传好有效衔接“接力棒”。一是推进政策稳步衔接。组织市县局去x县、x市等地学习考察。对照省制定的“1+33+n”衔接政策体系,调整优化教育、医疗、社保、民政、财政、金融、国土等方面政策,兜底救助累政策和财政保障类政策继续保持稳定,产业、就业等发展类政策进一步细化调整,编印《x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汇编》,织密织全政策“衔接网”,确保把政策“含金量”转化为巩固成果、平稳衔接的“生产力”。二是推进工作稳步衔接。出台我市《加快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x为先行示范区,x为正常推进区,调度县区制定“五大振兴”行动方案,细化《五个专项行动小组重点任务清单》,压实各方责任。紧盯大排查、防范返贫、“三保障一安全”、平稳衔接、项目资金等关键环节,开展4次综合调研督导,倒逼县区狠抓工作、责任落实。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纳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范围,建立协调顺畅、调度有方、推进有序、齐抓共管的工作体系。以市乡村振兴局挂牌为新起点,树牢“一盘棋”思想,建立市县(区)乡村振兴局定期座谈制度,实行双周一调度,推动县区对标先进、固强补弱,做到县区联动并进。配合市农业农村局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农村户厕摸排整改工作督导指导。三是推进帮扶稳步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第八批x名选派干部赴脱贫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和重点推进村等x个村任职,并开展集中培训。起草市级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已征求完部门意见,待下发实施。细化2021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到户帮扶“户方案、人措施”,累计录入帮扶措施x万条、户均x条,调整优化帮扶措施x条。统筹推进定点帮扶、企业帮扶、消费帮扶等社会帮扶,凝聚强大帮扶合力。全面建立县区自然村全覆盖的网格体系,将全村分为若干个小网格,建立村组网格,网格员对网格内所有农户,定期开展走访,收集信息、发现问题、反映情况、及时整改,目前全市共设立网格x个,网格员x人。
一是工作机制衔接不够。目前,国家和省乡村振兴局的“三定”方案还没有出台,组织保障、协同配合、统筹规划等机制尚未明晰,导致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系统性衔接机制还不完善,全方位、多层面振兴乡村的大格局尚未形成。省级相继出台的x项政策,市级部门还没有完全细化调整到位,对已出台的政策宣传解读不够。
二是基层力量相对薄弱。三区乡村振兴工作机构编制不明确、人员不足,虽然区级乡村振兴局已经挂牌,但人员很少,只有两至三人,力量配备严重不足。全市镇村两级乡村振兴工作站还没有挂牌,还是依靠原有的工作人员从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专职人员较少,兼职人员较多,加之待遇低、工作强度大、人员流动快、队伍不稳定,势必造成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打折扣。村干部服务乡村振兴能力不强,优秀“头雁”数量依然较少,农村各类技术人才资源匮乏。
三是精准帮扶没有找准发力点。新选派的帮扶干部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政策、新任务、新要求不够熟悉,对如何进一步落实帮扶措施、促进有效衔接等方面认识不清、重点不明。尤其是新排查出的新监测户,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帮扶措施,帮扶工作落实不够到位。
四是乡村建设欠账较多。乡村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引领,农村道路、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医疗、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建设与群众期盼和生产生活需求还有一定差距。
五是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较少。当前,推进乡村振兴主要还是依靠政府性投资和财政资金直接划拨,撬动社会资本投向乡村振兴工作尚处起步阶段,投入渠道单一、规模较小,直接影响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开展。
一是抓核心指标巩固提升。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监测,强化排查预警,发现问题、动态清零。严格落实行业主管部门工作责任,在健全控辍保学、防止因病返贫致贫风险、农村脱贫人口住房安全动态监测、农村供水工程长效管理四项机制上下功夫,持续提升“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水平。
二是抓精准帮扶落地落细。进一步完善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对已录入系统的监测对象,落实“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帮扶计划,消除返贫致贫风险。组织驻村工作队、网格员培训,抓好到户到人帮扶,提高帮扶实效。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引导各方力量将资源逐步投入到乡村振兴中来。
三是抓项目管理提质增效。健全资金管理体系,落实监管责任,确保资金高效使用。调整优化入库项目,系统谋划论证一批整体性、综合性项目,提高项目总体效益。加快项目施工进度,确保早完工、早见效。实施乡村特色产业提升行动,推进特色种养业提升、光伏提升、乡村旅游提升、农村商贸流通提升、消费帮扶提升五大工程,确保持续发挥稳定增收作用。
四是抓政策调整平稳衔接。吃透中央和省有关政策精神,科学编制实施“十四五”时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调度相关部门根据上级已经出台的衔接政策,抓好我市衔接政策措施的细化和落实,有针对性地解决突出问题。
五是抓乡村建设改善条件。加快推进农村道路提质、农村供水保障、农村电网巩固提升等工程建设,逐步提高农村生产生活设施便利化水平。加强乡村基本公共服务县(区)域统筹供给,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便利化水平。加大人居环境改善力度,持续开展“五净三规范”,提高村容村貌和家中环境整洁度,继续做好农村存量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巩固等工作。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衔接乡村振兴的起步之年。今年以来,xx县持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总体部署,围绕“清底、谋局、守线、起步”的总体工作思路,全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努力为建党一百周年做出新的贡献。
充分把握今年以来工作调整和政策衔接的空窗期,对攻坚期内推开的扶贫项目资产、扶贫档案、问题整改等工作进行全面清底,不留尾巴。一是全面开展攻坚期扶贫资金项目清理规范,在2020年基本完成扶贫资产确权登记的基础上,对脱贫攻坚期间所有的扶贫资金、项目全面清理规范,完成xxxx个项目的清理核查,进一步厘清资金来源、查清资金去向、核清项目情况、规范运营管护、规范项目档案。二是全面展开精准扶贫档案收集整理,完成xx个部门、xxx个贫困村、xxx个非贫困村及xx万卷一户一档的资料整理,全部完成后,将以乡镇为单位集中移交县档案馆。三是全面进行攻坚期政策落实核查及问题整改,重点对小额信贷、光伏补贴、雨露计划、孝老爱亲等到村到户政策进行全面盘点,发现有缺项漏项的及时兑现。共核补小额信贷xx户、雨露计划xx户、孝老爱亲xx万元。同时,对照国考反馈问题进行举一反三排查,发现的xx个问题第一时间进行了整改落实。四是全面推进脱贫攻坚总结表彰,总结形成《xx县脱贫攻坚成效汇编》《xxx县贫困村脱贫档案》《xx县百户脱贫案例》等三本资料汇编,全景式再现、全程式记录过往五年的脱贫攻坚工作;xx村第一书记xxx得到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
始终把“重心转移、做好衔接”作为今年的工作重心,努力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一是深入调研,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对全县xx个乡镇所有脱贫村开展了“深入基层、问计于民”专题调研,为下一步制定政策、指导工作、推动落实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全局谋划,出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关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对当下甚至未来5年工作作出顶层设计和详细部署。三是及时部署,连续召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驻村(乡镇)工作推进会,对重点工作作出安排部署,确保工作不掉线、不断档。四是政策衔接,按照“四个不摘”总要求,强化各级党政领导抓脱贫攻坚成果巩固的政治责任,抓好过渡期各项帮扶政策的调整、优化、宣传、落实,县级财政安排衔接乡村振兴专项资金xxx万元、保持了上年水平。五是常态帮扶,确定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xx个、乡村振兴示范村xx个、搬迁安置村(点)xx个,派出xxx名第一书记和驻村(乡镇)工作队,同时出台《xx县驻村工作队管理办法(试行),确保管理跟得上、作用能发挥。六是深化改革,根据省市扶贫机构调整及全县事业机构改革安排,调整县扶贫开发服务中心为县乡村振兴发展中心,将县扶贫开发办公室重组为县乡村振兴局,x月xx日正式挂牌。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汇报篇九
同志们:
今年是我们党成立100周年,是进入“十四五”时期、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年。在这个重要历史交汇点,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向全党全社会发出明确信号:“三农”工作在新征程上仍然极端重要,须臾不可放松,务必抓紧抓实。习近平总书记继2013年12月、2017年12月之后,第三次出席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就“三农”问题作出战略指引;2月25日,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深刻总结了脱贫攻坚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深刻阐述了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为我们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大庆肩负着贯彻总书记重要政治嘱托和“9·26”贺信精神的重大责任使命,必须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聚焦“两个确保”“两个要害”“两个开好局起好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推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落地见效。
一、站位“两个大局”把握“三农”工作。
“十三五”时期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决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核心要务,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建设,加快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特别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三次台风”等严重自然灾害影响,各级各部门“抗疫情、稳生产、攻脱贫、促振兴”,在大战大考中交出了一份优异的“三农”答卷。一是脱贫攻坚圆满收官。累计投入资金8.24亿元,建成产业扶贫项目383个,带动贫困户增收1.18亿元,现行标准下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市贫困发生率降至为0,杜尔伯特县和林甸县综合评估位居全省同期摘帽县前列。二是乡村振兴成效明显。彻底消灭年收入低于5万元的薄弱村、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超过90%,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大幅改善、中小学校基本实现楼房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率达到100%,农民观看文艺演出数量提高33个百分点,乡村公路、文体设施、网络通讯全面覆盖,建成美丽乡村示范点100个、国家级法治示范村5个。三是农业产业质效齐升。五年建设高标准农田310万亩、总量达到550万亩,全市粮食产量实现“22连丰”,伊利、伊品、宏福等重点项目裂变升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63家,绿色有机认证标识达到259个,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8%,全产业链经营收入突破1000亿元。四是乡村环境显著改善。高质量完成问题“大棚房”整治、河湖“清四乱”、违建别墅清理任务,改造农村危房5.4万户、安全饮水工程1383处,垃圾、厕所、污水、能源、菜园和村庄清洁“5+1”整治模式全面实施,秸秆、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提高到89.7%和83%,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到100%。五是农村改革纵深推进。全市农村土地确权颁证率97.65%、流转面积达到726万亩,486个村及村级单位全部组建股份经济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到1.9万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到2.1万个,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发展到16家,国家级标准化示范牧场发展到30个。六是农民生活长足进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3202元提高到18584元、增长40.8%,年均增速持续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和全市经济增速,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6:1缩小到2.3:1,大庆入选新时代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优秀城市。纵观农业农村发展,这一时期是我市农业生产稳步提升、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生活条件显著改善的时期,是脱贫攻坚取得胜利、乡村振兴赋能提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出坚实步伐的时期,全市“三农”工作取得了新成效、跨上了新台阶。
当前,农业农村进入新发展阶段,抓好“三农”工作是促振兴、谋复兴的历史必然,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坚实基础,是扩内需、畅循环的重要抓手,也是大庆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我们要站位“两个大局”、胸怀“国之大者”,对标“十四五”农业农村工作定位、聚焦今年“三农”工作目标,全力以赴抓重点、抓要害、抓落实,力争在重要任务和关键环节上取得新的更大突破。要瞄准“转”的方向,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基础上,做好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把“三农”工作重心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来;要加大“保”的力度,抓住耕地和种子这两个关键,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保数量提质量,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要深化“提”的内涵,大力推进科技兴农、畅通成果转化渠道,持续放大农村改革效应,促进强农惠农政策落地见效;要创新“融”的模式,积极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产加销全链提升、三产融合发展,实现要素资源向乡村流动并优化配置,拓展乡村产业增值收益空间;要改善“治”的水平,加快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加强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切实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二、围绕乡村振兴推进“三农”工作。
准确把握“三农”工作新的历史方位、发展定位和战略地位,加强规律性认识、注重创造性落实,不断开创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局面,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一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经过多年接力奋斗,我们与全国、全省一道,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但也要看到“全市仍有边缘户400户807人、重点监测对象18户37人”,基本都是因病、因残致贫人员,这类群体脱贫基础还比较薄弱;有些地方扶贫产业初具雏形,技术、资金等支撑不够有力,抗风险、稳收入能力还不强。要发扬“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全面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调整优化市县(区)两级扶贫工作机构职能,用足用好5年过渡期政策,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适时组织开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后评估”工作,确保脱贫成果更加稳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二要稳步提升粮食产能。我市粮食产量基本稳定在90亿斤左右,用不到全省5%的耕地产出6%的粮食,这相对于“中低产田占比超过50%”的实际生产条件来说,非常不容易。从目前形势来看,保证粮食稳产增产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价格”,现在玉米收购价持续上涨、已经达到1.5元/斤、创2014年以来历史高位,农民种粮积极性非常高;另一个是“人力”,受疫情和市场用工需求影响,部分青壮年选择留乡,劳动力供给相对充足。要紧紧抓住这个有利时期,以实施种植结构调整“62111”工程为牵动,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既要牢牢守住1100万亩耕地“红线”,严格落实黑土地保护措施,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力争在打造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上有更大提升;又要多措并举推动粮食产量质量“双升”,突出“良种、良法、良技”结合,优化调整玉米、水稻、大豆、杂粮等重要农作物面积,为全省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作出大庆贡献。
三要持续深化农村改革。这几年,大庆农业改革基本保持“小步快跑”的推进节奏,农村土地确权、集体产权制度等多项改革走在全省前列。要牢牢把握农民与土地的关系这条主线,以抓好“两块地”为重点,牵动农村改革全局。一块是宅基地,这项改革涉及到农民切身利益、情况非常复杂,必须在做实调查摸底、确权颁证等基础性工作前提下,稳慎推进杜尔伯特县宅基地改革试点,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有效路径、推动取得实质性试点成果;一块是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随着《土地管理法》修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法律障碍已经破除,但在交易要求和程序、权能完善、收益分配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明确,如果在这方面先人一步作出成功探索,就能够高效激活农村最大的“沉睡”资本。同时,还要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农业支持保护等重点改革,创新农村产权交易、乡村建设债券等制度措施,扎实做好农村改革“后半篇文章”。
四要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今后一个时期是乡村形态快速演变的阶段,我们一定要顺应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大趋势,科学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分类、加快编制重点村实用性建设规划,有序推进县城建设补短板、强弱项工作,选择一批具备条件、有代表性的中小乡镇和村庄开展示范建设,总结推广可行模式、扎实迈好第一步。要把“基础硬件”建设好,既注重整村覆盖、又突出向户延伸,全力实施5g、物联网等乡村新基建项目,全面提升水、电、路、气、讯等设施条件,使农村宜居更宜业。要把“服务软件”开发好,推动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资源在县域内优化配置,把乡镇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城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要把“环境要件”管护好,持续开展五项革命和村庄清洁行动,综合运用政策、法律、宣教等手段,加快村庄绿化、屯内净化、庭院美化,让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五要全面加强乡村治理。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对乡村治理也是一次大考,特别是前段时间省内多地出现的局部聚集性疫情,基本都是“农村包围城市”,暴露出的治理短板在大庆也有所体现。比如,有的地方责任落实不细,开展工作走过场、敷衍了事;有的地方缺乏精准措施,执行政策一刀切、简单粗暴;还有的地方陋习久治难除,在防控紧要时期还发生聚众赌博现象,等等。要深入开展法治乡村、平安乡村建设,巩固扩大农村“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依法打击村痞村霸、宗族势力和利用宗教邪教干预农村公共事务行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要深化精神文明创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完善传承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长效机制,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推动农村移风易俗。要持续加强农村生态治理,重点抓好土壤污染、地下水超采等治理修复,把农村打造成为美丽的绿色田园。
六要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去年,我市县域经济占比为18.6%、加上大同区能够达到22%,尽管比重有所提升,但整体实力不强。前几天,省里公布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排名,我们四个县都处在“中下游”,肇州县是第20位、肇源县是第23位、杜尔伯特县是第35位、林甸县是第50位。大庆经济要振兴,县域经济必须先振兴。要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稳财源、富百姓、促繁荣的关键突破口,进一步完善“全要素、全地域、全产业链”城乡融合发展机制,赋予县级更多资源整合使用自主权,打通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性通道,缩小城乡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各县区要坚持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坚定不移推进招商引资、加强项目建设、提升产业链水平,持续推动重点产业、龙头企业向县域产业园区集中,力争每个县区都培育形成1-2个主导产业,切实把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发展起来、壮大起来。
三、紧扣高质量发展提升“三农”工作。
坚持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定不移实施科技兴农、绿色促农、品牌强农战略,加快推动农业生产由总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从根本上打牢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发展基础。
一要坚持市场化导向,高效配置要素资源。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资源要素市场化,基本路径就是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目前,全市482个行政村及4个村级单位拥有村级资产33.9亿元,折股量化资产12.4亿元,认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131万人,推进“三变”空间广阔、潜力巨大。这两年,我们在全市确定了13个“三变”改革试点村,生成产业项目39个、引进承接主体27个,流转土地1.2万亩、引入资金4000多万元,年纯收益达到630多万元。要系统总结“三变”试点经验,充分借鉴贵州六盘水等地先进做法,进一步建立健全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等农村市场体系,以“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引导集体经济组织主动进入市场,加快农村土地、资金、劳动力的股份化、资本化,使产业经济组织与农户结成联系紧密的利益共同体,真正让农业“不只是营生、更是经营”。
二要树立产业化思维,加快三产互动融合。农业全链条产业化,直观地讲就是“一产起步、接二连三”。比如,肇州县依托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平台优势,成立“肇州糯玉米”产业联盟,高标准建设“老街基食品产业园”,订单种植基地面积达到1.75万亩,2020年销售总额突破1.8亿元,在“接二”上迈出了新步伐;大同区林源镇规划4处总面积近4000亩的药旅观光基地,药材花海成为网红旅游打卡点、年接待游客5万人次,在“连三”上取得了新突破。要坚持全域化、全链条模式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宏福、北园、鲶鱼沟等龙头企业做大种养基地、延伸体验功能,带动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观光花园、采摘乐园、市民农园等多元业态,配套提升农产品冷链加工和运输体系,集中打造一批生产基地、特色小镇、生态园区综合体,最大限度延伸农业产业链、壮大市场供应链、提升产品价值链。
三要实施品牌化战略,构筑区域竞争优势。品牌是产品溢价、获取利润的重要砝码。一般来说,经过“三品”认证的农产品比普通产品价值至少提高20%以上,特别是地理标志农产品以地域冠名,既传承农耕文化、寄托风土记忆,又具备品质保障、拥有市场认同。比如,肇源大米品质优良、“食味品质值”达到世界顶级的89分,过去一直没有形成品牌效应、产品价值长期被市场低估。近些年,肇源县成立了大米协会,加大了品牌塑造、营销力度,不仅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还两次获得国际大米节银奖,今年春节期间肇源大米日外销量达到1900吨、成为大庆最抢手的年货。要深入实施品牌强农战略,在全面发展绿色有机生产的基础上,有序组织企业申报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区域公用品牌名录,积极参加农业博览会、产销与电商大会等大型展会,综合运用电商平台开展整体包装和品牌推介,切实把品质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和经济优势。
四要用好科技化手段,充分释放发展潜力。总的来看,大庆农业生产走过了依靠地力、肥力、政策、种力、推力、科技和投入、综合技术7个发展阶段,正向着以生物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迈进。这些年,我们除了在测土配方施肥、综合机械装备等传统领域保持优势外,也在现代科技育种等新技术领域有所突破。比如,我市庄稼人种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吉源香1号”水稻品种亩均增产100多斤,荣获2020年第三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鉴评”金奖。要继续向科技基础运用环节聚焦发力,坚持一手抓技术装备,提升大马力深耕等现代农机普及水平,补齐烘干仓储、冷链保鲜等物质装备短板,加快物联网、卫星遥感监测等信息技术试点示范应用,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一手抓技术推广,依托省农科院大庆分院、八一农大和市县乡村四级信息服务网络,通过集中培训、远程培训、一对一培训、新媒体培训及考察学习“五位一体”模式,打通种植养殖、检疫防疫、防灾减灾等农业技术进村入户通道。
五要搭建组织化载体,培育现代服务体系。抓农业既要抓生产效益、也要抓市场风险防控,核心是搞好生产成本控制,关键是创新经营方式、健全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把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起来、办起来不划算的事交给社会化服务组织来办。比如,林甸县润琦集团发起组建果蔬、玉米、农机和奶牛养殖4个合作社,吸纳农户2600余户,为当地农民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促进农民增收2800多万元;杜尔伯特县恒盛农业为托管地块购买大灾保险,最高赔付额可达每亩900元,有效规避玉米现货价格下滑风险。要鼓励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牵头组建一体化农业经营组织联盟,创新实施无人机“飞防”、庄稼医院、测土施肥等社会化服务,全面开展土地全程托管示范创建,确保全市全程托管经营面积达到130万亩以上,推动小农户与大农业衔接、小主体与大市场对接进程大幅提速。
四、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保障“三农”工作。
全面贯彻《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深入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工作导向,进一步优化农村工作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提供坚强保证。
一要强化党建引领。完善党委全面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建立市县两级党委和政府负责同志乡村振兴联系点制度,县委书记要当好“一线总指挥”,构建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体系。市县两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深入研究解决瓶颈问题,各级党委农办要履行好政策指导、推动落实等职能。现在,乡村换届已经启动。要突出思想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引领发展能力强、依法治理能力强、服务群众能力强“两好三强”标准,加大从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等群体中推荐力度,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打造一支作风硬、能力强、干劲足的农村工作队伍。
二要加大政策投入。“十三五”期间,我们通过优化项目摆布、加强基础配套等多种方式,累计投入资金181.7亿元助力乡村振兴,取得了明显效果。要牢牢抓住今后15年这个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窗口期,研究把握农业农村领域重大政策导向,对可纳入规划的布局要“咬定青山不放松”,能争取的项目尽最大可能争取,该配套的资金积极有效投入,不断加强与省农信联社等金融机构合作,充分发挥市农业投资公司等融资平台作用,用足用好国家和省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金、涉农企业股权融资、农业保险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同时,要健全完善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市县两级要加大农业、粮食、畜牧、水利、农机等领域资金打捆使用力度,持续放大政策集成效应。
三要夯实人才支撑。据媒体报道,2019年东三省常住人口净减少42.73万人、其中我省占51%,引不进人、留不住人已成为乡村振兴的痛点难点。虽然我们通过实施“村级千名后备力量”计划,公开选拔包括113名本科生在内的优秀人才978人到村任职,一定程度缓解了村级组织后继乏人问题,但引才留人工作形势依然严峻。要将乡村人才振兴纳入全市工作大局,统筹乡镇事业编制和涉农企业用工需求,加大常态化“打捆引才”力度,吸引大学毕业生到乡村工作;整合组织、人社、农业等培训资源,依托驻庆高校、职业院校和各级农广校等平台载体,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落实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挂职兼职、离岗创业等制度,鼓励引导大庆籍优秀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等回乡就业创业。
四要健全考评机制。坚持把抓好乡村振兴考核评估工作纳入县区党委和政府、涉农部门绩效考评体系,作为领导干部年度考核、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真正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市级层面要因地制宜建立客观反映乡村振兴进展的指标和统计体系,充分赋予县区更大工作自主权;四县和大同区要结合实际制定更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目标考评制度,让胡路、龙凤、红岗三个区要立足“只有1个乡镇”的区情探索精准化考评机制,推动乡村振兴工作落实到位;各级审计、财政、发改、农业农村等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对乡村振兴资金安全和绩效情况进行监督,及时整改纠正发现的问题。
当前,重点抓好几项工作。一是抓好农村常态化疫情防控,结合内外部形势变化,精准落实“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措施,一旦出现散发病例,第一时间阻断传播链、扑灭疫情;二是抓好春耕生产,扎实推进种子、化肥、柴油等物资下摆,支持农民多措并举筹集资金、合作社广泛拓展“订单”渠道、作业单位抢前抓早开展设施检修,高质量完成春播任务;三是抓好春季动物疫病防控,加强畜禽养殖、屠宰、运输等全过程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备足备齐防疫、灭病、消杀等物资;四是抓好维护稳定和安全生产,强化政治意识和政治担当,压实落细主体责任、监管责任和属地属事责任,确保全国“两会”等重要敏感时期不发生有影响的安全稳定事件;五是抓好秸秆禁烧任务落实,引导采取秸秆还田等方式科学整地,鼓励生产企业加快秸秆收购存储,提高综合利用效率;六是抓好向上对接争取工作,结合全市“十四五”农业农村领域重要项目谋划,及时向国家部委和省相关部门请示汇报,力争将更多涉农项目纳入市级规划盘子。同志们,一年之计在于春,拼搏奋进正当时。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为大庆“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以更加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县地处渭北旱塬沟壑区,位于陕西中部、咸阳北部,总面积1811平方公里,辖9镇1办、179个行政村、30万人。2014年,全县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村112个、贫困人口13532户49054人。2019年5月7日,省政府公告**正式脱贫摘帽。2015—2017年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考评a级县,2016年被评为全省扶贫绩效考核优秀县区,2017年在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名列第一方阵,2018年进入中国扶贫效率“百高贫困县”前10名,2019年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综合评价为好等次,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为优秀,2020年度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位居咸阳市第一。**分别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今年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省市有关会议精神,坚持责任不松动,力度不减弱,政策不断档,久久为功,持续发力,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起步良好,开局顺利。
(一)紧盯责任落实不放松,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突出责任落实,层层传导压力,全力推动工作落地落实。一方面抓主体责任落实。坚持把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责任抓在手中上、扛在肩上,强化主业主责意识,充分发挥县委理论中心组平台作用,全面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要论述,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两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准确把握新形势、新标准、新要求,进一步增强了做好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及时召开了全县农村工作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村现代化安排意见》《关于扎实做好当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工作的通知》,明确县级领导、牵头部门目标责任,细化分解任务,层层传导压力,确保了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有序推进。继续推行“总队长负责制”“联席会议”“报账制工作法”等制度,以完善的责任机制倒逼工作落实。另一方面抓帮扶责任落实。坚持和完善驻村帮扶工作机制,选强配强村级班子,从严管理四支队伍,确保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从严管理“四支队伍”。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日报告制度”,采取现场检查、随机暗访、查阅资料、考勤系统抽查、电话查岗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县四支队伍到岗履职情况开展4次专项检查。从优选强村级班子。突出“双好双强”,围绕忠诚担当好头雁、务实重行好班子、风清气正好氛围、干事创业好环境、高质发展好动力“五好目标”,高效率高质量完成了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3月11日至13日,在马栏干部学院举办了新一届农村党支部书记“学党史、提能力、促振兴”专题封闭培训班,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二)紧盯政策落实不断档,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围绕巩固拓展“两不愁三保障”成果,持续强化措施、细化任务,确保主要帮扶政策不中止、不断档、不留空白。
一是做实产业扶贫夯基础。坚持“有特色、可持续、能受益”原则,大力发展以苹果为代表的果业,以生猪养殖为代表的畜牧业,以棚室养殖为代表的设施农业,以中锋养殖、中药材为主的特色产业,坚持支持到户产业,促进脱贫人口产业健康发展。围绕冬春季果园管理、畜牧养殖等重点工作,组织邀请专家、教授、种养殖能手,开展适时管用的技术培训。完成2021年产业扶贫项目库建设,推进产业集群化和三产融合发展。截止目前,拨付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共计2614万元,重点扶持以苹果、生猪、蔬菜为主的主导产业,以玉米、中药材、羊、鸡、兔等为主的特色种养业发展。
二是做实稳岗就业促增收。依托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活动,举办线上招聘会6次,线下招聘会3次,达成用工意向72人,成功转移就业23人,其中脱贫劳动力3人。开展“点对点”行前服务、组织返岗运输、做好抵达地交接等农民工返岗复工保障工作,确保广大农民工安全有序返岗,节后先后4车次“点对点”输送务工人员123人。组织开展“提供至少3次以上职业培训信息、推送至少1次培训政策咨询、推荐至少1个适合培训项目”的送技能优质服务,支持鼓励劳动者参与线上职业技能培训。2月份,共组织开展稳岗留工培训650人。
三是做实教育扶贫促攻坚。坚持常态化开展控辍保学,夯实“七长”责任制,确保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的家庭义务教育适龄儿童不失学,辍学。深入推进“三秦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专项行动”,继续组织教师采取“一帮一”“一帮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生活指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建立完善全县建档立卡家庭学生信息库,开展常态化监测预警,加强风险排查研判,及时跟进帮扶机制,不断筑牢因学返贫致贫保障网。
四是做实健康扶贫防返贫。县域内各医疗机构继续严格落实了贫困人口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政策,有效缓解脱贫住院患者垫付压力和费用负担。将2021年脱贫人口签约服务时间、频次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签约服务有机结合,继续将脱贫人口全部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围。继续组织对30种大病患者进行摸底排查,建立大病摸底台账,确保大病患者各类信息准确性。充分发挥全国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监测预警模块功能,对系统标注因病返贫风险较高的脱贫人口,认真核实、精准帮扶。
为有产业基础、劳动能力、有意愿的易地扶贫搬迁户进行产业扶持。同时,落实搬迁群众的教育、医疗等帮扶措施,做到搬迁政策不脱钩,确保搬迁群众享受公平公正的教育、医疗等民生保障。继续落实农户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发现一户危房改造一户,确保农户住房安全不出问题。
六是做实生态扶贫促双赢。扎实践行“两山”理念,既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又增加脱贫人口收入,切实抓好生态护林员动态管理,严格执行全县502名生态护林员月考核制,按月兑付护林员补助43.7万元,已发放至2月底。
保障农村低保5378户16786人,发放资金652.7万元。救助困难群众42户,发放资金15.7万元。
积极开展帮扶单位助销、工会福利直销、“八进”对接承销、社会力量带销、“三专”建设专销、电商平台促销等活动,借助“扶贫832”、公益中国、陕西扶贫消费采购等平台,拓宽扶贫产品销售渠道,巩固推展脱贫攻坚成果,2021年扶贫产品销售额达到480万元。四是持续深化苏陕协作。强化人才交流,两地互派挂职干部7人,泰兴选派援旬专业技术人才12人。正在积极争取江苏3家企业来旬落地投产。截止目前,陕扶贫协作完成消费扶贫销售额671.1万元。
(四)紧盯执纪监督不缺位,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聚焦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切实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是加强联动查处机制。进一步运用纪检监察机关与职能部门联动协调机制,县扶贫、财政、审计、公安、检察、法院、农业等职能部门按月梳理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建立扶贫领域问题线索专项台账,做好数据统计分析和汇总上报工作,形成从线索受理到查处再到统计管理的联动机制。运用案件复核复查机制,对批转的扶贫领域问题线索为初核了结的由县纪委监委启动复核机制,对核查出违纪违法问题的从严追究初核人员责任,夯实案件查办责任。二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拓展线索来源渠道。充分发挥群众来电、来信、来访等信访主渠道作用,积极利用网络、微信等现代信息技术及有奖举报投诉电话,重点受理扶贫领域弄虚作假、优亲厚友、虚报冒领、贪污截留、克扣挪用、挥霍浪费等问题的举报投诉。搭建扶贫领域问题线索“绿色通道”,快速交办。目前,开展全员培训2期,情景模拟1期,干部夜校3期,督导检查5次,共查处扶贫领域问题3件,实施第一种形态4人次。三是加大审查调查力度。实行问题线索办理领导包抓制,强化责任担当,加大压力传导,压实压紧责任,采取“一对一”精准指导、下发督办函、现场跟进督办的模式,快速办结,确保扶贫领域问题线索按时限要求办结,清零见底。规范线索处置,对扶贫领域线索留存处置不过夜,并建立了扶贫领域案件线索台账,案件监督管理室及时跟进督办案件,确保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在1个月内办结。对查处的带有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举一反三,在所涉及领域开展专项排查。严查违纪违法问题,聚焦产业扶贫、教育资助、医疗救助、社会保障等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严查项目审批、资金监管、政策落实中欺上瞒下、优亲厚友、弄虚作假,以及扶贫干部工作作风等问题行为,持续加大审查调查力度。
虽然我县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还不扎实。领导干部都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学习,深入扎实学习,学思践悟,但是一般干部学习不够扎实,对“三新”的丰富内涵掌握不够全面,干事创新的热情不够高涨。二是个别工作推进不够平衡。由于今年“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加之恰逢各级扶贫部门机构改革,职能划转,相关配套政策正在研究制定,相关职责正在进一步明确,导致个别工作进展不够快。三是财政保障能力还不强。我县作为脱贫摘帽县,也是典型的农业县,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在中省市配套资金到位前,依靠县级财政难以保障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所需资金投入。四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我县地处渭北旱塬,自然条件差,农业设施落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农业生产受霜冻、旱涝等自然灾害的风险交大。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落实省市委决策部署,以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韧劲,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取得实效。一是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推动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落实落细,并根据脱贫人口实际困难给予适度倾斜。二是全面落实动态监测和帮扶防返贫致贫。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主要指标,统筹政府、市场和社会资源,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动态帮扶工作机制,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三是健全社会兜底保障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低保标准制定和动态调整机制,科学认定农村低保对象。及时有针对性地给予困难群众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做到精准识别、应救尽救。四是完善扶贫项目资产管理机制。按照“资金清、项目清、底数清”的思路,稳妥有序做好扶贫资产确权、移交、运营管护等工作。建立健全各行业主管部门资产管护制度,强化资金、人员、制度“三重保障”。五是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以“马栏红”苹果为主导,因地制宜发展畜牧养殖、中蜂养殖、玉米、中药材、烤烟、食用菌、油料、杂粮、花椒等特色产业,形成多元化特色产业体系,多渠道促进脱贫群众持续增收。六是大力促进稳岗就业。坚持就业实名制台账管理,积极搭建用工信息平台,推动人岗对接,加大有组织劳务输出力度。统筹用好生态护林员、护路员、护水员等各类公益岗位,促进就近就业。七是狠抓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完善“1+7”后续帮扶政策,加强16个搬迁安置点周边产业建设,大力发展社区工厂,确保搬迁群众每户都有产业扶持项目,有劳动力的家庭至少一人稳定就业。八是持续改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条件。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继续加大对退出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全面加快农村通讯、电力、供热、燃气、水利、卫生室、图书室、便民服务室等镇村公共服务水平,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积极建设宜居家园。九是提升教育医疗保障水平。持续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统筹发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教助三重保障制度综合梯次减负功能,继续对特困人员、低保对象和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倾斜保障措施。十是持续推进全民教育和扶志扶智工作。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作用,把“扶志、扶智、扶德、扶技、扶勤”教育贯穿巩固拓展工作全过程,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十一是进一步拓展消费帮扶工作。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原则,发挥好“三专一平台”作用,积极开展消费扶贫产品展销、直播带货等活动,推动城乡生产与消费有效对接。十二是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巩固拓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成果,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不断完善后续产业带贫益贫机制,推动扶贫产业提质增效。
同志们:
按照县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统一要求,今天给大家进行一次统一集中培训。前期围绕给大家讲什么,镇党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思来想去,还是围绕我镇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情况,给大家讲一讲。“乡村振兴”总体上级要求高、群众期盼高、战略意义高,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需举全镇之力集中攻坚,需各级干部担当作为,需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党委有责任把意义讲明白、把任务讲清楚、把担子压肩上。下面,根据镇党委研究的意见,给大家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为什么要干这件事。改革开放以来,改革率先在农村拉开序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响了第一枪,由此推动农村经营体制、农业农村、城乡社会结构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随着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呈现许多新情况新特点。一是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已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农产品消费需求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不再是满足吃饱饭,而是要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安全,造成部分农产品库存大幅增加而优质产品需求得不到满足,调优农业结构迫在眉睫。二是城乡关系发生了变化,已由二元结构转变为加快融合发展。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能力不断增强,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和农村改革不断深化,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条件逐步具备;同时,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突出,阻碍城乡之间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合理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三是农业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已由大量富余转变为结构性、区域性短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打工,既为推动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也带来农业生产者素质结构性下降,呈现农户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的趋势,关键农时缺人手、现代农业缺人才、农村建设缺人力问题比较普遍。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传统的“三农”工作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形势需要,必须用新的思维和方式去谋划推动农业农村发展。针对这些问题,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其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并将其确定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乡村振兴战略被庄严写入党章,必将掀起新一轮改革热潮。
(二)乡村振兴什么样。乡村振兴战略的蓝图,就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就是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具体到我们前曹镇来讲,就是我们的农业产业不仅是种植单纯的粮食作物,而是集种植、加工、销售、观光、旅游、体验为一体的三产融合“新六产”;我们的居住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部分农村居民将上楼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保留下来的村落有景、有水、有乡愁,老年人像生活在花园里一样安度晚年;乡风文明得到显著提高,邻里融洽、尊老爱幼、妻贤子孝,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天价彩礼“一动不动”等不良习气得到有效遏制,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村级治理得到全面加强,地痞、流氓、无赖、宗族恶势力无处藏身,基层微腐败治根治本,整个社会和谐稳定;农民收入渠道拓宽,年年领分红,家门口挣钱养家,不再奔赴他乡就可以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同志们,习总书记说过“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以上这些美好图景不是空谈,这是新时代交给我们每一个人的光荣任务,也是我们这一届党委政府为之不懈奋斗的目标,通过一代接着一代干,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最近一段时间,我镇围绕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下足了功夫谋思路,确定了“党建引领、融合发展、要素支撑”三位一体,“内生动力、外部助力”两处发力,“乡村振兴前曹样板”一个目标,“三二一”工作思路。党建引领,就是将党的建设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把我们的领导班子、机关干部、农村党员干部,打造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主心骨”;融合发展,就是坚持新的发展理念,城乡空间融合构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生态环境人文环境融合改善,用新理念、打破旧思维、推动新发展;要素支撑,就是强化人才、民生、政策三个要素保障,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以上三个方面构成我镇推动乡村振兴的总体框架,三位一体、有机结合、密不可分,必须整体推进。内生动力,就是充分挖掘本土人才和在外人才的潜在资源,鼓励吸引他们回乡创业,形成内生动力;外部助力,就是确立全新的招才引智思维,把方向瞄准大企业、大院所,借助外力促振兴,通过内外两方面共同发力,形成乡村振兴的整体合力,最终实现“乡村振兴前曹样板”的工作目标。
同时,我们下足了气力搞动员,农业龙头企业引进破题上路,中天玫瑰、唯一水产两个项目已经成功落户;在外人才回乡创业掀起热潮,前李村办起了正喜园家庭农场、大孙寨组建了绿康种植专业合作社、小张村成立了无人机飞防俱乐部、西马村搞起了西红柿种植基地。可以说,我们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思路、正确的方向、较好的开局。下一步,我们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推动土地向合作社集中实现量变。2017年,我们在郑庄村试点开展了党支部领创办土地股份合作社,付出了很大的心血,承担了很大的压力,郑庄村试点满两周年,整体运行良好,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探索了宝贵的经验。截至目前,全镇17个村庄领创办了合作社,入社面积达到了1万亩。两年来,通过先进村庄的勇于挑战、敢于担当,积累了应对各类风险的宝贵经验,事实证明这条路是成功的,样板经验是成熟可复制的。如果大家现在再有“谁干谁傻谁受累,多干不如少干,干事不如混事”的想法,不妨扪心自问一下,自己是否对得起干部这个身份、党委对你的信任、群众对咱的期待,领创办土地股份合作社已经不是选择题,而是作为一个村干部的必答题。下一步要由分管领导牵头,对没有开展的村进行一次摸底调查,看看到底是不是村干部的原因没有开展,如果是,那就把他放到“再教育党小组”来处理。在这个问题上,镇党委政府的计划是,五年内,围绕合作社开展培育“四个100”:成立100村党支部领创办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实现10万亩土地整合;吸引有头脑的农民成立100支为农专业服务队,为合作社经营提供全产业链专业化服务;承接100项农业科研成果转化,通过双招双引使合作社与农业龙头企业和大专院校积极对接,并承接科研成果转化;注册100个农产品商标,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发挥引领作用,瞄准“高品质”和“超有机”,把前曹镇打造成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可以说,党支部领创办土地股份合作社,为我们发展现代农业找到了突破口,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奠定了基础。
(二)推进产业结构向多元化调整实现质变。千百年来农民难以脱贫致富,根本原因是农业的小农户小生产小作坊生产方式,组织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差,与市场体系距离远,不可能致富。关键的问题是,我们没有找到“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这种发展模式。打个比方,农民过去的生产方式,如同一个小舢板在家门口的小水塘里面划一划,翻了可以拉起来;如果要到大江大河甚至海洋里去,他没这个本事,得靠大船把他带到大江大海里去。这个大船,就是我们的市场主体。现在让农民买一张船票,搭上你这艘船,到大市场的广阔天地里面去,这样农民就致富了,农村就致富了。对此,结合现在产业发展的趋势,我们计划五年内,在全镇拿出2万亩土地发展农业特色种植,一手抓农业龙头企业的引进,一手抓特色产业发展,形成特色产业百花齐放、龙头企业落地生根的产业发展燎原之势。一是要注重在和市场对接中发展产业。不要认为我们自己吃黄瓜、豆角、西红柿,就认为市场上只能卖黄瓜、豆角、西红柿。下一步,镇党委政府将加强与更多农业现代化企业的强强合作,发展更多的订单农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二是要注重在打造品牌中发展产业。要种植新品种,立足现有嘉欣草莓、春之恒盆栽蔬菜、簸箕张蝴蝶兰等特色种植,在已组建合作社村庄探索种植糯玉米、西红柿、玫瑰等经济作物。要采用新技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采用现代化设施农业技术,积极进行“三品一标”认证,打造高品质农产品供应基地。要发展新业态,在现有鸣店、西马大棚西红柿,春之恒盆摘菜、嘉馨草莓采摘的基础上,推进实施好西马庄村西红柿嘉年华乡村旅游项目,提升好春之恒、嘉鑫“一棚多样,四季采摘,吃住采摘观光为一体”的都市农业项目,为产业振兴提供有力支撑。三是要注重招引龙头企业在一二三产融合中发展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就是指一产农产品种植基地,二产流水线加工厂,三产观光、旅游、休闲、体验,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产品最大销售效益。因为1+2+3等于6,1×2×3也等于6,所以又叫“新六产”,是当前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的新趋势。实现新六产,要转变招商引资理念,从以前的注重工业项目,更加注重农业龙头企业的引进。现实证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农民,他们有市场、有技术、有资金,单靠我镇现有的农业经营主体,由于原始积累较少,很难带动群众增收、开创工作亮点。下一步,在这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立足于我镇区位交通区位和土地利用规划的优势,加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引进和培植力度,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速升级。
(三)推动能人回乡创业实现聚变。为充分挖掘在外人才、能人大户这一宝贵财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回乡创业,镇党委政府研究制定了回乡创业“百千万计划”,即“吸引百名青年回乡创业、培养千名新型职业农民、实现万户家庭增收致富”,目前正在研究制定鼓励性政策文件。初步想法是,1、对回乡发展特色种植、订单农业等现代农业的,流转土地面积200亩以上,或固定资产投资300万元以上,吸纳本地劳动力就业20人以上,持续正常运营1年以上的,一次性给予1万元创业奖励。2、对回乡发展特色种植、订单农业等现代农业的,流转土地面积500亩以上,或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吸纳本地劳动力就业50人以上,持续正常运营2年以上的,一次性给予5万元创业奖励。3、对回乡发展特色种植、订单农业等现代农业的,流转土地面积1000亩以上,或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吸纳本地劳动力就业100人以上,持续正常运营5年以上的,一次性给予10万元创业奖励。4、对回乡创办或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被认定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一次性给予5万元奖励,被认定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一次性给予10万元奖励,被认定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一次性给予20万元奖励。5、对创办农民合作社或家庭农场的,被认定为国家级示范农民合作社或家庭农场每个给予5万元奖励,省级示范农民合作社每个给予2万元奖励,省级示范家庭农场每个给予2万元奖励。6、对利用农村空闲农房发展民宿、文创等美丽经济的,协议期在五年以上、符合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进行房屋立面改造整治的,按每户1万元的标准给予奖补。7、对利用农村空闲农房发展农家乐,协议期在三年以上,取得工商执照和餐饮业食品卫生许可证,成功创建省高星级农家乐的,一次性给予1万元资金补助。8、对市民下乡租赁农村空闲农房,开办民间博物馆,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创办农村实体书屋开展农民阅读活动,开展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的,一次性给予1万元资金补助。9、对符合以上条件要求的回乡创业项目,优先安排各类涉农优惠资金的使用。对回乡创业的个人或企业员工,给予教育、医疗、住房方面的基本保障。10、对引进项目的村庄“两委”干部,在年终考核中进行加分,并与绩效工资相挂钩,优先进行评先树优。每个村回去以后都要开展一次在外人才、能人大户的调查摸底,每个村建一个回乡创业的微信群,镇上建一个总的微信群,宣传镇党委政府回乡创业的优惠政策,在全镇掀起在外优秀人才返乡创业的热潮。
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对于我们乡镇这一级而言,国家以往实施的战略,相对离我们较远,但乡村振兴战略的“舞台”就在我们乡镇、就在我们的村庄,这个“舞台”上的“主角”就是在座的每一名党员干部,机遇抓住了,就是前曹历史上的“功臣”,机会错过了,就会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就会辜负组织重托、人民期望。为此,我们要全镇一盘棋,突出抓好领导班子、机关干部、农村党员干部三支队伍建设,舞龙头、带龙身、摆龙尾,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前曹镇落地生根。
(一)领导班子,当好龙头引领振兴。一要坚持分线作战、全线推进的工作机制。书记、镇长牵头抓总,其他班子成员分别独挡一面,围绕年初制定的重点工作计划和全镇乡村振兴推进会议部署要求,对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抓好分管领域的乡村振兴工作。二要坚持主动担当、敢闯敢试的工作作风。班子成员本事要强起来,当“施工队长”,善于把方向、出思路、提措施、严管理,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所在,时刻思考谋划分管工作。肩膀要硬起来,当“冲锋队长”,敢于承担、敢于面对、敢于问责、敢于担责。对自己分管的工作,只要是有利于全镇的发展,只要是有利于工作的推动,只要是有利于群众的幸福,就要带头谋划、带头创新,冲在前面,干出成绩。落实要狠起来,当“督导组长”。镇党委政府制定的工作计划、会议部署等重大决策,班子成员要带头抓好落实,对重点任务重点环节要加强督导,以上率下以身作则,下狠手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三要坚持创新创造、协同作战的工作方法。要在分线作战的基础上做好结合的文章,探索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结合、美丽乡村和移风易俗结合、脱贫攻坚和基层党建结合等多种工作模式,形成最大推进合力。要用创新的思维解决工作中的困难,树立精品意识和一流目标,高标准定位、高效率执行、高质量完成,每名班子成员在各自分管领域,都要打造一个乡村振兴的工作亮点。
(二)机关干部,担当龙身推进振兴。一要搭建对标学习近平台,提升工作标准、作风和精神。今年以来,我们多次组织机关干部、村支部书记、合作社负责人等到烟台、济南平阴等地市以及龙门、桃园、恩城等先进兄弟单位开展对标学习,总的感受就是“眼红、脸热、心跳”,看到先进地区的大手笔、大项目感到眼红,反思自己的工作感到脸热,思索前曹未来的发展感到心跳。下一步,要继续分期分批组织开展对标学习,瞄准追求极致、精益求精的工作标准,以上率下、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高度负责、艰苦奋斗工作精神三个方面的学习,每个部门每名机关干部,都要明确一个对标学习的目标,学真本领,学真本事,立足岗位,干出成绩。二要树立先进模范典型,激发比学赶超的干劲。继续开展“每月之星”评先树优活动,对部门负责人、中层干部要比成绩、比担当,注重其在全县各业务战线工作成绩的考核,加班加点忙忙碌碌不代表先进,敢争第一、能拿第一才算先进。对普通干部比贡献、比作为,注重其在本职工作、重点工作中工作贡献的考核。每月召开一次专题评选大会,旗帜鲜明的表彰优秀机关干部,优先安排优秀干部到县直部门进行交流学习,大胆启用年轻干部到重要岗位进行实践锻炼,为干累活、打硬仗的干部撑腰鼓劲,让干事创业的干部受尊重、得实惠。
(三)农村党员干部,摆好龙尾实干振兴。一是以落后村整治转化为抓手,确保基层和谐稳定。一个支部涣散、组织落后的村庄,是不可能获得大的发展的,前后任矛盾、干群矛盾、信访问题等不稳定因素,只会消耗村庄发展的动力。开个会没人组织,改个厕所没人带头,落个项目没人服务,最终这个村只会越来越落后,看着人家隔壁的村越修越好,越建越好,吃亏的还是本村的老百姓。下一步,要按照年初制定的方案继续推进落后村整治转化,发挥“再教育”党小组和“红黄牌”督导机制作用,把落后村这个乡村振兴的“绊脚石”坚决去除,对不配合开展工作的村干部进行再教育,直至撤职问责。二是以党支部领创办土地股份合作社为抓手,增强为民服务真本领。早干是经验、晚干是任务。在2018年的全县七一表彰大会上,已经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村,支部书记直接奖励1个星级,县委组织部拿出经费,给每个创办合作社的村免费安装了一台空调,郑庄村党支部还获得全市干事创业好班子荣誉称号,郑庄、大孙寨、董集等村已经在合作社的规模经营的基础上,引进了特色产业,村庄发展进入了新的快车道。所以说,大家要认清新形势,完成好常规性工作任务是最起码的要求,能否带领全村人民组建合作社、调整产业结构才是真本事。三是以村事阳光报告会和规范小微权力清单为抓手,确保清正廉洁好形象。村事公开,是消除村内隐患矛盾,树立干部良好形象的有效方法。我们的村干部眼光要放长远一些,工作的格局要再提高一些,不要总是想着给自己人发展个党员,给承包地再续个合同,给自家地多报点小麦直补这些占小便宜吃大亏、违法违纪的事。现在的村干部,要善于利用三务三资阳光报告会、规范小微权力清单、党员活动日等多种形式,做到事事公开透明,赢得群众信任的良好形象。
同志们,乡村振兴正当时,前进的号角已吹响,干事创业的战鼓已擂鸣!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图景一定能如期实现。
同志们:
今天,我们隆重召开大会,通报表彰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优秀个人,激励和动员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再接再厉、接续奋斗,以更加有力的措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努力开创新时代紫阳“三农”工作新局面。
在这里,我代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奋战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的广大干部群众,表示崇高的敬意!向长期关心支持紫阳脱贫攻坚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xx特困地区,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深度贫困县,摆脱贫困是千百年来紫阳人民的美好愿望。长期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干部群众为之不懈努力、不懈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2015年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全县上下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最大发展机遇、最大民生工程,勠力同心、苦拼实干,举全县之力攻坚深度贫困堡垒,夺取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如期兑现了“军令状”,向全县人民交上了一份优异答卷。
一是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创造了减贫摘帽好成绩。始终坚持脱贫标准,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1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3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020年2月27日,省政府发布公告紫阳退出贫困县序列,全面消除绝对贫困,打赢了这场艰苦卓绝的脱贫攻坚战,必将载入紫阳发展史册。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汇报篇十
朱阳关镇位于卢氏县东南,距县城65公里,总面积137.5平方公里,耕地7299亩,原辖13个行政村,2018年行政区划调整合并为现在9个行政村、122个居民组、5326户16975人,是卢氏第二大盆地和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涵养区、天然林保护区、革命老苏区重点乡镇和扶贫开发重点乡镇。自全镇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朱阳关镇党委、政府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扛牢肩上责任,建立健全防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决遏制返贫致贫现象产生,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全镇共有贫困村8个,截止2019年年底,全镇8个贫困村均实现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达标,退出贫困村序列。常住居民共有5326户16975人,精准识别之初贫困人口就有1086户4217人,贫困发生率24.8%,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坚强领导、社会各界大力帮扶下,贫困人口逐年递减,尤其是2020年攻克难中之难,实现剩余72户136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降为0%,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全镇目前共有“两类人群”65户190人(边缘易致贫32户88人,脱贫不稳定户33户102人),其中2020年底前共识别“两类人群”45户132人(边缘易致贫户19户52人,脱贫不稳定户26户80人),通过强化帮扶,目前返贫致贫风险已经全部消除。在2021年1月份至今的动态监测帮扶工作中,通过“两发现”、“两核实”共新识别“两类人群”20户58人(边缘易致贫户13户36人,脱贫不稳定户7户22人)。为加强帮扶力量,对两类人权均实行双重帮扶责任人,因户施策,一户一帮扶。
计划。
帮扶措施及时跟进将“两帮扶”落到了实处后期将持续加大帮扶力度确保收入持续增收生活生产条件明显改善返贫致贫风险及时消除。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好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精神;深入领会中央 2021年1号文件、省委2021年1号文件精神和县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会议精神。镇领导班子每月至少一次召开研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认真梳理2021年工作要点,积极推进重点项目进度,指导各行政村产业布局、产业发展,有序开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一)建立健全防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
一是主动作为,早发现早纳入。发挥党员联户作用,乡镇、村组干部开展经常性走访,及时掌握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情况,对于发现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严重困难的人口,按“四议”识别程序及时纳入“两类人群”。早到早发现早纳入,确保应纳尽纳,不漏一户、不漏一人。二是充分发挥大数据作用,做到精准识别。结合县民政、残联、医保、教育、应急管理等行业部门每月反馈的信息监测预警名单,建立预警监测台账,安排包村干部、村两委工作人员逐户上门核实,确认脱贫户是否存在返贫风险、非贫困户各类特殊困难群体是否存在致贫风险。三是及时跟进帮扶措施,因户施策,精准帮扶。对于新识别纳入的20户58人“两类人群”均实行双重帮扶责任人、一户一。
计划。
因户施策精准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主要落实产业就业金融扶志扶智等措施,帮助增强发展动力;对没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以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为基础,落实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兜底保障政策。目前享受就业岗位提供就业扶持等就业帮扶政策的两类人群有14户20人,产业帮扶的有12 户45人,低保五保等兜底政策的有20户29人,合作医疗参保签约家庭医生等健康扶贫均实现全覆盖。尽锐出战帮扶力量帮扶力度持续加强,确保致贫返贫风险及时消除,坚决防止致贫返贫现象出现。
(二)狠抓问题整改,补齐短板弱项。一是集中精力统筹整改。根据卢氏县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卢氏县2020年省级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方案的通知》卢脱贫办〔2021〕5号文件要求,立即制定《朱阳关镇关于对2020年省级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的整改方案》,及时下发各镇直部门、各行政村,按照反馈问题清单,在全镇范围内举一反三,自查整改,截止目前共自查问题*条,已建立自查整改台账,确保问题限期整改到位。二是问题整改“回头看”。对2016年以来的国家及省市县反馈的问题整改结果进行“回头看”,一看资料是否齐全,二看整改是否真实,针对历次整改列入台账中的问题,逐村逐户逐人逐项目现场进行查看了解整改落实情况,坚决防止因问题整改不到位而出现反弹、引发事件,确保排查出的问题整改彻底、结果真实。做到所有问题真整改、出实效。以问题整改促进工作作风转变,促进工作质量提高,提升群众满意度,增强发展动力。
(三)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等重要指标,守牢脱贫底线。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防止反弹”的要求,加大工作力度,稳定住、巩固好“三保障”成果。义务教育保障方面:确保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建档立卡学生资助政策,做到“应助尽助”;持续加强控辍保学,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学生失学辍学;各类教育补助资金按时发放到位。实施教育扶贫,有效阻断了贫困代际传递,为脱贫致富提供智力保障。医疗保障方面:2021年全镇贫困人口、“两类人群”基本医保参保率达到100%;贫困村标准化村卫生室、合格乡村医生配备和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率均达到100%;全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意外伤害补充保险参保率达到80%以上。脱贫群众及低保群众合作医疗参保补助及时发放到位。住房保障方面:开展农村危房动态监测,对2016年以来实施危房改造的435座房屋开展危房改造质量“回头看”,确保质量达标;对一般农户的住房情况进行排查鉴定。目前全镇农户住房安全均已得到保障。安全饮水方面: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营管护为重点,明确管水员、水费收缴标准,对全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水、末梢水全面检测,确保群众饮水水质安全放心。全镇所有居民安全饮水均已达到安全饮水标准,生活用水得到充分保障。易地搬迁后续管理方面:一是加强组织保障。镇朝阳社区通过选举,成立3人组成的党支部委员会,3人组成的居委会,成立6个居民小组,实行网格化管理,实现搬迁群众自主管理,“一站式”服务;二是认真做好户籍迁移工作。为全镇十三五期间386户易地搬迁完成户籍迁移,保障群众权益,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感;三是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成立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建立幼儿园1座,方便搬迁群众子女就近入学;四是加大搬迁人口就业产业发展力度,社区成立金融服务部1个,便利群众利用金融活水浇灌产业之花,村组干部通过逐楼逐户加大宣传务工信息,鼓励群众就近发展食用菌等方式,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四)加强扶贫资产管护,确保效益持续发挥。
一是建立扶贫资产管理台账。在确定权属基础上,由镇产业办、扶贫办对各行政村2016年以来所形成的扶贫资产进行分类登记造册,建立明细台账,实地查看扶贫资产,完善扶贫资产确权台账内容,确保所有扶贫资产应确尽确、应登尽登。二是建立健全扶贫资产后续管护制度。对于确权移交到村的扶贫资产项目,督促指导各村建立项目管护制度,明确管护人员,不定期对项目运营、管护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扶贫项目能够充分发挥效应,壮大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三是突出抓好资产收益扶贫。坚持因地制宜探索推进资产收益扶贫工作,进一步规范项目收益分配,完善减贫带贫机制,鼓励村级集体的扶贫资产收益实行二次分配,用于失能弱能贫困人口的补助、增设益贫岗位、发展和维护小型公益事业、扶持边缘易致贫户和脱贫不稳定户等带动贫困户等。带动贫困户、边缘户参与产业发展并通过劳动获得稳定收入,完善巩固脱贫长效机制。
(一)续好脱贫攻坚曲,保持扶贫政策总体稳定,继续做好帮扶机制落实。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的要求,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保持现有的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和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各级定点帮扶和帮扶责任人继续做好帮扶对接工作,继续坚持和完善驻村工作管理制度,加强对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教育、培训与管理。确保在新政策出台实施前,原有政策不退、帮扶队伍不撤、帮扶力度不减。
(二)绘好项目建设画,加快推进重点项目施工进度,确保效果如期发挥。
2021年全镇重点项目7个,总投资达1.5亿元左右。为加快推进醒目建设进度,如期实现项目建设目标,早日发挥项目效益,一是倒排工期,细化施工任务。按照施工量、完工时间,对项目建设内容进行分解,制定施工计划,细化到每一季度,每一月。按照施工任务表,稳步高效推进项目进度。预计2021年10月底项目竣工率可达70%以上,12月底所有项目均可竣工。二是抽调精干力量,专人专班推进。实行重点项目领导班子亲自负责制,由领导班子成员亲自牵头,抽调镇直部门精干人员组成项目推进组。及时跟进项目建设进度,协调解决施工问题,保障项目建设高质高量如期完成,确保重点项目效益早日发挥,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三)下好产业发展棋,力促产业振兴,夯实乡村振兴基础。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围绕全镇“一镇一业一带”总体布局,一是做强做大食用菌产业,实现食用菌产业规模化生产。规划建设食用菌菌棒生产、菌种生产、食用菌分拣等食用菌生产加工工厂,形成香菇产业从产品制棒到产品加工、销售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延长产业链条,增加菇农收入。成立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等食用菌生产经营主体,依托产业扶持政策,鼓励菇农积极参与合作社生产,实现食用菌生产规模化、专业化,提高本镇食用菌市场地位。二是积极发展其他产业,实现“百花齐放”。在做强做大食用菌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连翘等中药材产业,猕猴桃、蓝莓、大樱桃、玉露香梨等种植产业。实现多种产业同台竞秀、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强劲的产业发展势头已经形成,产业振兴也将为乡村振兴夯实坚定基础。
(一)扛牢政治责任,坚决防止返贫致贫现象发生。
建立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措施和帮扶机制,坚持通过“两发现”、“两核实”、“两帮扶”“一消除”“两类人群”工作法及早发现、及早识别、及早纳入、及早帮扶、及早消除返贫致贫风险,时刻绷紧防止返贫致贫这根弦,坚守工作底线,坚决遏制返贫致贫现象出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坚持规划先行,以点带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立足全县、全镇发展全局谋划本镇乡村振兴发展蓝图。以朱阳关村、岭东村作为朱阳关镇乡村振兴试点村,积极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模式,积累乡村振兴宝贵经验,为全面深入推进全镇乡村振兴工作起好步、开好局。
(三)持续扩大招商,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立足全镇实际,发挥县西南中心乡镇的区位优势和独特资源优势,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多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带动全镇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汇报篇十一
全镇共有贫困村8个,截止2019年年底,全镇8个贫困村均实现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达标,退出贫困村序列。常住居民共有5326户16975人,精准识别之初贫困人口就有1086户4217人,贫困发生率24.8%,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坚强领导、社会各界大力帮扶下,贫困人口逐年递减,尤其是2020年攻克难中之难,实现剩余72户136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降为0%,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全镇目前共有“两类人群”65户190人(边缘易致贫32户88人,脱贫不稳定户33户102人),其中2020年底前共识别“两类人群”45户132人(边缘易致贫户19户52人,脱贫不稳定户26户80人),通过强化帮扶,目前返贫致贫风险已经全部消除。在2021年1月份至今的动态监测帮扶工作中,通过“两发现”、“两核实”共新识别“两类人群”20户58人(边缘易致贫户13户36人,脱贫不稳定户7户22人)。为加强帮扶力量,对两类人权均实行双重帮扶责任人,因户施策,一户一帮扶计划,帮扶措施及时跟进,将“两帮扶”落到了实处,后期将持续加大帮扶力度,确保收入持续增收,生活生产条件明显改善,返贫致贫风险及时消除。
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好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精神;深入领会中央2021年1号文件、省委2021年1号文件精神和县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会议精神。镇领导班子每月至少一次召开研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认真梳理2021年工作要点,积极推进重点项目进度,指导各行政村产业布局、产业发展,有序开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一)建立健全防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
一是主动作为,早发现早纳入。发挥党员联户作用,乡镇、村组干部开展经常性走访,及时掌握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情况,对于发现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严重困难的人口,按“四议”识别程序及时纳入“两类人群”。早到早发现早纳入,确保应纳尽纳,不漏一户、不漏一人。二是充分发挥大数据作用,做到精准识别。结合县民政、残联、医保、教育、应急管理等行业部门每月反馈的信息监测预警名单,建立预警监测台账,安排包村干部、村两委工作人员逐户上门核实,确认脱贫户是否存在返贫风险、非贫困户各类特殊困难群体是否存在致贫风险。三是及时跟进帮扶措施,因户施策,精准帮扶。对于新识别纳入的20户58人“两类人群”均实行双重帮扶责任人、一户一计划、因户施策、精准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主要落实产业、就业、金融、扶志扶智等措施,帮助增强发展动力;对没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以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为基础,落实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兜底保障政策。目前享受就业岗位提供、就业扶持等就业帮扶政策的两类人群有14户20人,产业帮扶的有12户45人,低保、五保等兜底政策的有20户29人,合作医疗参保、签约家庭医生等健康扶贫均实现全覆盖。尽锐出战、帮扶力量、帮扶力度持续加强,确保致贫返贫风险及时消除,坚决防止致贫返贫现象出现。
(二)狠抓问题整改,补齐短板弱项。一是集中精力统筹整改。根据卢氏县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卢氏县2020年省级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方案的通知》卢脱贫办〔2021〕5号文件要求,立即制定《朱阳关镇关于对2020年省级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的整改方案》,及时下发各镇直部门、各行政村,按照反馈问题清单,在全镇范围内举一反三,自查整改,截止目前共自查问题*条,已建立自查整改台账,确保问题限期整改到位。二是问题整改“回头看”。对2016年以来的国家及省市县反馈的问题整改结果进行“回头看”,一看资料是否齐全,二看整改是否真实,针对历次整改列入台账中的问题,逐村逐户逐人逐项目现场进行查看了解整改落实情况,坚决防止因问题整改不到位而出现反弹、引发事件,确保排查出的问题整改彻底、结果真实。做到所有问题真整改、出实效。以问题整改促进工作作风转变,促进工作质量提高,提升群众满意度,增强发展动力。
(三)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等重要指标,守牢脱贫底线。
按照***总书记“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防止反弹”的要求,加大工作力度,稳定住、巩固好“三保障”成果。义务教育保障方面:确保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建档立卡学生资助政策,做到“应助尽助”;持续加强控辍保学,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学生失学辍学;各类教育补助资金按时发放到位。实施教育扶贫,有效阻断了贫困代际传递,为脱贫致富提供智力保障。医疗保障方面:2021年全镇贫困人口、“两类人群”基本医保参保率达到100%;贫困村标准化村卫生室、合格乡村医生配备和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率均达到100%;全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意外伤害补充保险参保率达到80%以上。脱贫群众及低保群众合作医疗参保补助及时发放到位。住房保障方面:开展农村危房动态监测,对2016年以来实施危房改造的435座房屋开展危房改造质量“回头看”,确保质量达标;对一般农户的住房情况进行排查鉴定。目前全镇农户住房安全均已得到保障。安全饮水方面: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营管护为重点,明确管水员、水费收缴标准,对全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水、末梢水全面检测,确保群众饮水水质安全放心。全镇所有居民安全饮水均已达到安全饮水标准,生活用水得到充分保障。易地搬迁后续管理方面:一是加强组织保障。镇朝阳社区通过选举,成立3人组成的党支部委员会,3人组成的居委会,成立6个居民小组,实行网格化管理,实现搬迁群众自主管理,“一站式”服务;二是认真做好户籍迁移工作。为全镇十三五期间386户易地搬迁完成户籍迁移,保障群众权益,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感;三是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成立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建立幼儿园1座,方便搬迁群众子女就近入学;四是加大搬迁人口就业产业发展力度,社区成立金融服务部1个,便利群众利用金融活水浇灌产业之花,村组干部通过逐楼逐户加大宣传务工信息,鼓励群众就近发展食用菌等方式,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四)加强扶贫资产管护,确保效益持续发挥。
一是建立扶贫资产管理台账。在确定权属基础上,由镇产业办、扶贫办对各行政村2016年以来所形成的扶贫资产进行分类登记造册,建立明细台账,实地查看扶贫资产,完善扶贫资产确权台账内容,确保所有扶贫资产应确尽确、应登尽登。二是建立健全扶贫资产后续管护制度。对于确权移交到村的扶贫资产项目,督促指导各村建立项目管护制度,明确管护人员,不定期对项目运营、管护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扶贫项目能够充分发挥效应,壮大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三是突出抓好资产收益扶贫。坚持因地制宜探索推进资产收益扶贫工作,进一步规范项目收益分配,完善减贫带贫机制,鼓励村级集体的扶贫资产收益实行二次分配,用于失能弱能贫困人口的补助、增设益贫岗位、发展和维护小型公益事业、扶持边缘易致贫户和脱贫不稳定户等带动贫困户等。带动贫困户、边缘户参与产业发展并通过劳动获得稳定收入,完善巩固脱贫长效机制。
(一)续好脱贫攻坚曲,保持扶贫政策总体稳定,继续做好帮扶机制落实。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的要求,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保持现有的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和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各级定点帮扶和帮扶责任人继续做好帮扶对接工作,继续坚持和完善驻村工作管理制度,加强对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教育、培训与管理。确保在新政策出台实施前,原有政策不退、帮扶队伍不撤、帮扶力度不减。
(二)绘好项目建设画,加快推进重点项目施工进度,确保效果如期发挥。
2021年全镇重点项目7个,总投资达1.5亿元左右。为加快推进醒目建设进度,如期实现项目建设目标,早日发挥项目效益,一是倒排工期,细化施工任务。按照施工量、完工时间,对项目建设内容进行分解,制定施工计划,细化到每一季度,每一月。按照施工任务表,稳步高效推进项目进度。预计2021年10月底项目竣工率可达70%以上,12月底所有项目均可竣工。二是抽调精干力量,专人专班推进。实行重点项目领导班子亲自负责制,由领导班子成员亲自牵头,抽调镇直部门精干人员组成项目推进组。及时跟进项目建设进度,协调解决施工问题,保障项目建设高质高量如期完成,确保重点项目效益早日发挥,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三)下好产业发展棋,力促产业振兴,夯实乡村振兴基础。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围绕全镇“一镇一业一带”总体布局,一是做强做大食用菌产业,实现食用菌产业规模化生产。规划建设食用菌菌棒生产、菌种生产、食用菌分拣等食用菌生产加工工厂,形成香菇产业从产品制棒到产品加工、销售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延长产业链条,增加菇农收入。成立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等食用菌生产经营主体,依托产业扶持政策,鼓励菇农积极参与合作社生产,实现食用菌生产规模化、专业化,提高本镇食用菌市场地位。二是积极发展其他产业,实现“百花齐放”。在做强做大食用菌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连翘等中药材产业,猕猴桃、蓝莓、大樱桃、玉露香梨等种植产业。实现多种产业同台竞秀、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强劲的产业发展势头已经形成,产业振兴也将为乡村振兴夯实坚定基础。
(一)扛牢政治责任,坚决防止返贫致贫现象发生。
建立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措施和帮扶机制,坚持通过“两发现”、“两核实”、“两帮扶”“一消除”“两类人群”工作法及早发现、及早识别、及早纳入、及早帮扶、及早消除返贫致贫风险,时刻绷紧防止返贫致贫这根弦,坚守工作底线,坚决遏制返贫致贫现象出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坚持规划先行,以点带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立足全县、全镇发展全局谋划本镇乡村振兴发展蓝图。以朱阳关村、岭东村作为朱阳关镇乡村振兴试点村,积极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模式,积累乡村振兴宝贵经验,为全面深入推进全镇乡村振兴工作起好步、开好局。
(三)持续扩大招商,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立足全镇实际,发挥县西南中心乡镇的区位优势和独特资源优势,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多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带动全镇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汇报篇十二
(一)继续落实各项帮扶政策。
我镇严格落实“四不摘”的要求,让老百姓吃“定心丸”,保持现有的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一是开展走访帮扶活动。要求帮扶责任人每月开展不少于一次的走访帮扶活动,结合“感恩共产党奋进新时代”脱贫攻坚主题活动,为脱贫户开展“算好五笔账活动”(脱贫政策、脱贫收入、生活变化、社会帮扶、环境改善)、“说说我村(家)新变化活动”、“激发内生动力系列活动”等。二是继续落实帮扶政策。为xx脱贫人口继续代缴新农合,为xx户符合条件的脱贫人口申请扶贫小额贷款xx万元,为xx名xx至xx周岁的脱贫人口购买银龄安康保险,为xx人符合申报一次性交通补贴条件的县外务工人员申报一次性交通补贴xx元等。
(二)落实低收入人口监测及帮扶。
对全镇所有脱贫人口、边缘人口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造成的其他低收入人口等重点人群开展排查监测,重点排查他们的家庭收支、“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确保无返贫致贫风险。排查的重点是将大病户、重残户、20xx及20xx年脱贫户的20xx年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xx元的纳入监测对象,目前列入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对象的有xx户,其中xx户脱贫户、xx户边缘户、xx户一般农户。并对其中xx户一般农户安排帮扶责任人、后期调整为边缘户享受边缘户政策,同时持续跟踪低收入人口收入变化、“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对于易返贫致贫人口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
(三)巩固发展产业。
我镇今年谋划的产业项目仍采取村申报,镇集中统建,效益按比例分配到村的形式,这样既能规避经营风险,又能重点集中倾向低污染和人口密集型企业。xx镇江拐扶贫基地(一期),投入产业扶贫资金xx万元,预计建成后综合投资回报率xx%,其租金收益将增加xx镇xx个村的集体经济收入,通过收益分红和务工带动低收入人口增收,防范返贫风险。
(四)做好脱贫人口的稳岗就业。
今年以来,我镇持续监测脱贫户及边缘户务工情况。目前,全镇共有脱贫户及边缘户务工人员xx人,其中县外务工人员xx人,通过持续监测,确保全镇脱贫人口务工情况与上年相比总体保持稳定。同时为外出务工人员办理一次性交通补贴。
(五)规范光伏管理。
我镇严格规范光伏扶贫电站运维管理,不断提高光伏扶贫电站发电效能,按照“xx%用于脱贫劳动力、易返贫致贫劳动力承担公益岗位任务的工资和参加村级小型公益事业建设的劳务费用支出,鼓励支持脱贫劳动力、易返贫致贫户就地就近就业增收”标准要求,各村均设置项目管护员、秸秆禁烧员、护路护渠员和保洁员等公益岗位,并履职到位,xx月份全镇共安排xx个公益岗位,预计打卡工资xx元。
(六)整理精准脱贫档案。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精准扶贫档案管理,确保精准扶贫档案的完整性和延续性,自启动精准扶贫档案整理归档工作以来,通过强化组织领导、队伍建设、业务培训等,明确具体负责人和完成时限,将责任落实到人。目前,档案整理已大头落地,xx月底能全部完工。
二、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延续脱贫攻坚期间人才力量支持政策,配齐配强镇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力量,特别是村级干部力量,各村办公室,由一名村“两委”干部担任专职办公室主任,选聘一名扶贫专干。脱贫攻坚以来,共有xx名村扶贫专干进入村“两委”,对于xx个村扶贫专干进行考试、考核,评出优秀、称职等级,并于绩效、用人等挂钩;xx个村两次聘用的扶贫专干都进入村“两委”,经推荐推荐、考核、公示已经全部选聘到位。并为所有扶贫专干重新签订了为期五年的劳动合同,确保队伍稳定。
(二)规范扶贫资产管理。
我镇坚持完善做好项目、资产、管护、分配和处置五本台账,确保扶贫资产持续发挥效益。对资产管理台账和资产实情进行对照清查,做到账实相符。进一步加强扶贫资产运行管护,要落实管护主体,明确管护责任,防止资产流失和被侵占,确保持续发挥效益。对经营性资产收益进一步规范经营性资产收益分配,收益重点用于项目运行管护、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村级公益事业等,做到及时分配使用。
(三)加强项目实施管理。
万元,为了使项目早落地、早实施、早完工,镇里成立项目管理组,由人大主席牵头,各相关部门参与,从项目选址、勘察、设计、预算、招投标及施工中管理,一一到位,即规范手续,也保证工期和质量。
(四)完善基层基础资料。
各村继续更新扶贫手册,规范脱贫户户内资料袋,对照脱贫户家庭情况,不断更新扶贫手册、国办和省办系统基础错误信息,做到“四线合一”。进一步提升数据质量。
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发扬“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接续推进巩固拓展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汇报篇十三
**县地处渭北旱塬沟壑区,位于陕西中部、咸阳北部,总面积1811平方公里,辖9镇1办、179个行政村、30万人。2014年,全县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村112个、贫困人口13532户49054人。2019年5月7日,省政府公告**正式脱贫摘帽。2015—2017年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考评a级县,2016年被评为全省扶贫绩效考核优秀县区,2017年在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名列第一方阵,2018年进入中国扶贫效率“百高贫困县”前10名,2019年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综合评价为好等次,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为优秀,2020年度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位居咸阳市第一。**分别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今年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省市有关会议精神,坚持责任不松动,力度不减弱,政策不断档,久久为功,持续发力,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起步良好,开局顺利。
(一)紧盯责任落实不放松,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突出责任落实,层层传导压力,全力推动工作落地落实。一方面抓主体责任落实。坚持把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责任抓在手中上、扛在肩上,强化主业主责意识,充分发挥县委理论中心组平台作用,全面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要论述,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两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准确把握新形势、新标准、新要求,进一步增强了做好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及时召开了全县农村工作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村现代化安排意见》《关于扎实做好当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工作的通知》,明确县级领导、牵头部门目标责任,细化分解任务,层层传导压力,确保了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有序推进。继续推行“总队长负责制”“联席会议”“报账制工作法”等制度,以完善的责任机制倒逼工作落实。另一方面抓帮扶责任落实。坚持和完善驻村帮扶工作机制,选强配强村级班子,从严管理四支队伍,确保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从严管理“四支队伍”。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日报告制度”,采取现场检查、随机暗访、查阅资料、考勤系统抽查、电话查岗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县四支队伍到岗履职情况开展4次专项检查。从优选强村级班子。突出“双好双强”,围绕忠诚担当好头雁、务实重行好班子、风清气正好氛围、干事创业好环境、高质发展好动力“五好目标”,高效率高质量完成了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3月11日至13日,在马栏干部学院举办了新一届农村党支部书记“学党史、提能力、促振兴”专题封闭培训班,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二)紧盯政策落实不断档,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围绕巩固拓展“两不愁三保障”成果,持续强化措施、细化任务,确保主要帮扶政策不中止、不断档、不留空白。
一是做实产业扶贫夯基础。坚持“有特色、可持续、能受益”原则,大力发展以苹果为代表的果业,以生猪养殖为代表的畜牧业,以棚室养殖为代表的设施农业,以中锋养殖、中药材为主的特色产业,坚持支持到户产业,促进脱贫人口产业健康发展。围绕冬春季果园管理、畜牧养殖等重点工作,组织邀请专家、教授、种养殖能手,开展适时管用的技术培训。完成2021年产业扶贫项目库建设,推进产业集群化和三产融合发展。截止目前,拨付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共计2614万元,重点扶持以苹果、生猪、蔬菜为主的主导产业,以玉米、中药材、羊、鸡、兔等为主的特色种养业发展。
二是做实稳岗就业促增收。依托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活动,举办线上招聘会6次,线下招聘会3次,达成用工意向72人,成功转移就业23人,其中脱贫劳动力3人。开展“点对点”行前服务、组织返岗运输、做好抵达地交接等农民工返岗复工保障工作,确保广大农民工安全有序返岗,节后先后4车次“点对点”输送务工人员123人。组织开展“提供至少3次以上职业培训信息、推送至少1次培训政策咨询、推荐至少1个适合培训项目”的送技能优质服务,支持鼓励劳动者参与线上职业技能培训。2月份,共组织开展稳岗留工培训650人。
三是做实教育扶贫促攻坚。坚持常态化开展控辍保学,夯实“七长”责任制,确保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的家庭义务教育适龄儿童不失学,辍学。深入推进“三秦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专项行动”,继续组织教师采取“一帮一”“一帮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生活指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建立完善全县建档立卡家庭学生信息库,开展常态化监测预警,加强风险排查研判,及时跟进帮扶机制,不断筑牢因学返贫致贫保障网。
四是做实健康扶贫防返贫。县域内各医疗机构继续严格落实了贫困人口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政策,有效缓解脱贫住院患者垫付压力和费用负担。将2021年脱贫人口签约服务时间、频次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签约服务有机结合,继续将脱贫人口全部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围。继续组织对30种大病患者进行摸底排查,建立大病摸底台账,确保大病患者各类信息准确性。充分发挥全国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监测预警模块功能,对系统标注因病返贫风险较高的脱贫人口,认真核实、精准帮扶。
为有产业基础、劳动能力、有意愿的易地扶贫搬迁户进行产业扶持。同时,落实搬迁群众的教育、医疗等帮扶措施,做到搬迁政策不脱钩,确保搬迁群众享受公平公正的教育、医疗等民生保障。继续落实农户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发现一户危房改造一户,确保农户住房安全不出问题。
六是做实生态扶贫促双赢。扎实践行“两山”理念,既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又增加脱贫人口收入,切实抓好生态护林员动态管理,严格执行全县502名生态护林员月考核制,按月兑付护林员补助43.7万元,已发放至2月底。
保障农村低保5378户16786人,发放资金652.7万元。救助困难群众42户,发放资金15.7万元。
积极开展帮扶单位助销、工会福利直销、“八进”对接承销、社会力量带销、“三专”建设专销、电商平台促销等活动,借助“扶贫832”、公益中国、陕西扶贫消费采购等平台,拓宽扶贫产品销售渠道,巩固推展脱贫攻坚成果,2021年扶贫产品销售额达到480万元。四是持续深化苏陕协作。强化人才交流,两地互派挂职干部7人,泰兴选派援旬专业技术人才12人。正在积极争取江苏3家企业来旬落地投产。截止目前,陕扶贫协作完成消费扶贫销售额671.1万元。
(四)紧盯执纪监督不缺位,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聚焦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切实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是加强联动查处机制。进一步运用纪检监察机关与职能部门联动协调机制,县扶贫、财政、审计、公安、检察、法院、农业等职能部门按月梳理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建立扶贫领域问题线索专项台账,做好数据统计分析和汇总上报工作,形成从线索受理到查处再到统计管理的联动机制。运用案件复核复查机制,对批转的扶贫领域问题线索为初核了结的由县纪委监委启动复核机制,对核查出违纪违法问题的从严追究初核人员责任,夯实案件查办责任。二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拓展线索来源渠道。充分发挥群众来电、来信、来访等信访主渠道作用,积极利用网络、微信等现代信息技术及有奖举报投诉电话,重点受理扶贫领域弄虚作假、优亲厚友、虚报冒领、贪污截留、克扣挪用、挥霍浪费等问题的举报投诉。搭建扶贫领域问题线索“绿色通道”,快速交办。目前,开展全员培训2期,情景模拟1期,干部夜校3期,督导检查5次,共查处扶贫领域问题3件,实施第一种形态4人次。三是加大审查调查力度。实行问题线索办理领导包抓制,强化责任担当,加大压力传导,压实压紧责任,采取“一对一”精准指导、下发督办函、现场跟进督办的模式,快速办结,确保扶贫领域问题线索按时限要求办结,清零见底。规范线索处置,对扶贫领域线索留存处置不过夜,并建立了扶贫领域案件线索台账,案件监督管理室及时跟进督办案件,确保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在1个月内办结。对查处的带有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举一反三,在所涉及领域开展专项排查。严查违纪违法问题,聚焦产业扶贫、教育资助、医疗救助、社会保障等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严查项目审批、资金监管、政策落实中欺上瞒下、优亲厚友、弄虚作假,以及扶贫干部工作作风等问题行为,持续加大审查调查力度。
虽然我县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还不扎实。领导干部都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学习,深入扎实学习,学思践悟,但是一般干部学习不够扎实,对“三新”的丰富内涵掌握不够全面,干事创新的热情不够高涨。二是个别工作推进不够平衡。由于今年“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加之恰逢各级扶贫部门机构改革,职能划转,相关配套政策正在研究制定,相关职责正在进一步明确,导致个别工作进展不够快。三是财政保障能力还不强。我县作为脱贫摘帽县,也是典型的农业县,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在中省市配套资金到位前,依靠县级财政难以保障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所需资金投入。四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我县地处渭北旱塬,自然条件差,农业设施落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农业生产受霜冻、旱涝等自然灾害的风险交大。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落实省市委决策部署,以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韧劲,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取得实效。一是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推动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落实落细,并根据脱贫人口实际困难给予适度倾斜。二是全面落实动态监测和帮扶防返贫致贫。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主要指标,统筹政府、市场和社会资源,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动态帮扶工作机制,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三是健全社会兜底保障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低保标准制定和动态调整机制,科学认定农村低保对象。及时有针对性地给予困难群众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做到精准识别、应救尽救。四是完善扶贫项目资产管理机制。按照“资金清、项目清、底数清”的思路,稳妥有序做好扶贫资产确权、移交、运营管护等工作。建立健全各行业主管部门资产管护制度,强化资金、人员、制度“三重保障”。五是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以“马栏红”苹果为主导,因地制宜发展畜牧养殖、中蜂养殖、玉米、中药材、烤烟、食用菌、油料、杂粮、花椒等特色产业,形成多元化特色产业体系,多渠道促进脱贫群众持续增收。六是大力促进稳岗就业。坚持就业实名制台账管理,积极搭建用工信息平台,推动人岗对接,加大有组织劳务输出力度。统筹用好生态护林员、护路员、护水员等各类公益岗位,促进就近就业。七是狠抓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完善“1+7”后续帮扶政策,加强16个搬迁安置点周边产业建设,大力发展社区工厂,确保搬迁群众每户都有产业扶持项目,有劳动力的家庭至少一人稳定就业。八是持续改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条件。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继续加大对退出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全面加快农村通讯、电力、供热、燃气、水利、卫生室、图书室、便民服务室等镇村公共服务水平,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积极建设宜居家园。九是提升教育医疗保障水平。持续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统筹发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教助三重保障制度综合梯次减负功能,继续对特困人员、低保对象和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倾斜保障措施。十是持续推进全民教育和扶志扶智工作。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作用,把“扶志、扶智、扶德、扶技、扶勤”教育贯穿巩固拓展工作全过程,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十一是进一步拓展消费帮扶工作。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原则,发挥好“三专一平台”作用,积极开展消费扶贫产品展销、直播带货等活动,推动城乡生产与消费有效对接。十二是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巩固拓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成果,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不断完善后续产业带贫益贫机制,推动扶贫产业提质增效。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衔接乡村振兴的起步之年。今年以来,xx县持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总体部署,围绕“清底、谋局、守线、起步”的总体工作思路,全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努力为建党一百周年做出新的贡献。
充分把握今年以来工作调整和政策衔接的空窗期,对攻坚期内推开的扶贫项目资产、扶贫档案、问题整改等工作进行全面清底,不留尾巴。一是全面开展攻坚期扶贫资金项目清理规范,在2020年基本完成扶贫资产确权登记的基础上,对脱贫攻坚期间所有的扶贫资金、项目全面清理规范,完成xxxx个项目的清理核查,进一步厘清资金来源、查清资金去向、核清项目情况、规范运营管护、规范项目档案。二是全面展开精准扶贫档案收集整理,完成xx个部门、xxx个贫困村、xxx个非贫困村及xx万卷一户一档的资料整理,全部完成后,将以乡镇为单位集中移交县档案馆。三是全面进行攻坚期政策落实核查及问题整改,重点对小额信贷、光伏补贴、雨露计划、孝老爱亲等到村到户政策进行全面盘点,发现有缺项漏项的及时兑现。共核补小额信贷xx户、雨露计划xx户、孝老爱亲xx万元。同时,对照国考反馈问题进行举一反三排查,发现的xx个问题第一时间进行了整改落实。四是全面推进脱贫攻坚总结表彰,总结形成《xx县脱贫攻坚成效汇编》《xxx县贫困村脱贫档案》《xx县百户脱贫案例》等三本资料汇编,全景式再现、全程式记录过往五年的脱贫攻坚工作;xx村第一书记xxx得到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
始终把“重心转移、做好衔接”作为今年的工作重心,努力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一是深入调研,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对全县xx个乡镇所有脱贫村开展了“深入基层、问计于民”专题调研,为下一步制定政策、指导工作、推动落实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全局谋划,出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关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对当下甚至未来5年工作作出顶层设计和详细部署。三是及时部署,连续召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驻村(乡镇)工作推进会,对重点工作作出安排部署,确保工作不掉线、不断档。四是政策衔接,按照“四个不摘”总要求,强化各级党政领导抓脱贫攻坚成果巩固的政治责任,抓好过渡期各项帮扶政策的调整、优化、宣传、落实,县级财政安排衔接乡村振兴专项资金xxx万元、保持了上年水平。五是常态帮扶,确定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xx个、乡村振兴示范村xx个、搬迁安置村(点)xx个,派出xxx名第一书记和驻村(乡镇)工作队,同时出台《xx县驻村工作队管理办法(试行),确保管理跟得上、作用能发挥。六是深化改革,根据省市扶贫机构调整及全县事业机构改革安排,调整县扶贫开发服务中心为县乡村振兴发展中心,将县扶贫开发办公室重组为县乡村振兴局,x月xx日正式挂牌。
紧紧盯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建立健全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是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由村到乡到县自下而上建立动态监测预警机制,确定390名乡村两级信息监测员,返贫风险每月监测;与医保、残联、民政、教育、水利、住建等部门,自上而下建立信息共享预警机制,重点数据每月调度。二季度动态调整后,脱贫人口自然减少xx人、新增xx人,全县脱贫人口变更为xx户xx人。二是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集中排查,新确定监测对象xx户xx人;原有“两类户”按照xxx元收入标准重新归类后,边缘易致贫户xx户xxx人、脱贫不稳定户xxx户xxx人、严重困难户xxx户xxx人。三是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集中开展控辍保学专项行动,上半年资助学生xxx人次、xxx万元;实施饮水安全工程xxx处,涉及xx个乡镇xxx个行政村xxx万人;实施农村危房改造xxx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xxx户、低保户xxx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户xx户、贫困残疾人家庭xx户、贫困边缘户xx户;1-8月住院xxxx人次、综合报销xxxx万元、报销比例xxx%,慢性病报销xxx人次、xxx万元、报销率xxx%,双签约服务xxx户次。五是接继推进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向x个易地搬迁安置村派驻工作队xx支,联合移民党支部或迁入村基层党组织进一步加强公共服务和社区治理;新安排资金xxx万元,对移民小区后续产业进行扶持,充分吸纳搬迁劳动务就业,有劳动力xxx户搬迁家庭,实现就业劳动力xxx人,达到了有劳动力的搬迁家庭一户至少一人就业的要求;开展易地扶贫搬迁质量安全排查和产业就业保障行动,发现的xx条疑似问题全部整改销号。
围绕脱贫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衔接,对标中央和省市的政策举措,全面推动特色产业发展、保证务工就业、乡村建设推进等方面工作落实,努力在乡村振兴上迈好第一步、破好第一局。一是科学谋划产业项目,安排资金xxx余万元,重点支持旅游康养、中药材产业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特别是在成功进行xx、xx等村试点示范的基础上,借助全市建乡村振兴示范带政策机遇,重点支持xx个村发展旅游康养产业,促进脱贫地区全面发展,带动农民稳定增收。二是切实补齐发展短板,安排专项资金xxx万元,对包括非贫困村在内的农村饮水安全、道路建设、网络信号等问题进行支持,特别是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对中心村和空心村分类支持,逐步解决视觉贫困问题。三是全力推动务工就业,一方面,强化逆周期调节,扎实推进稳岗就业,脱贫劳动力务工人数xx人,比上年增加xxx%;一方面,把欠发达乡村扶贫车间发展作为破解就业难题的一项重要措施,重点扶持xx个乡村就业车间,切实解决农村弱劳力、半劳力就业困难问题。四是加强光伏扶贫项目管理及运营维护,收益资金实行账户归口管理,完善收益分配办法并全部录入系统,落实管理和运维主体,按持证上岗要求对管护管理人员进行集中岗前培训。五是持续实施保险防贫政策措施。优化完善面向“三类对象”的综合保险、面向边缘户的防贫责任险和面向种植户的特色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三项保险共安排财政资金xxx万元。
总结工作的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市决策部署,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规模性返贫要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把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乡村治理作为重要的工作抓手,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强化作风能力建设,推动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根据上级相关工作要求,现把xx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xx县以攻势、促攻坚,在连续作战中扩大了脱贫战果。截至20xx年底,全县xx户xx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稳定脱贫,xx个贫困村于20xx年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由xx%降为0。截至2021年x月底,国办系统内我县脱贫人口xx户xx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xx户xx人),边缘易致贫户xx户xx人。20xx-20xx年,全县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xx亿元,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基层公共服务水平,全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得到全面保障。20xx年x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共xx万元,村均xx万元。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xx年的xxx元增加到20xx年的xx元,曾经的贫困村变成了小康村、示范村。
二、工作开展情况。
2021年以来,xx县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头等大事,全力谋划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工作的有效衔接,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主动仗”。
(一)四措并举防返贫,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
一是强化动态监测。重点监测“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农村低保户、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导致收入骤减支出骤增户”四类人员家庭收入支出、“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分户家庭子女条件等情况,对基本生活存在困难、年人均纯收入低于6000元的建立台账,每月监测跟踪、落实包保责任、动态清零问题。二是强化信息比对。建立农村低收入人群信息比对工作联动机制,由县扶贫办牵头与民政、教育、卫健等x家部门共享数据,对镇村申报的“四类人员”,实行线上实时比对监测、线下定期实地摸排,共享突发性大额医疗支出、自然灾害、收入骤减、支出骤增等信息,及时消除致贫返贫风险。截至目前,共xx户因大病和缺劳力导致收入困难的群众纳入信息共享,经核实后按需提供帮扶措施。三是强化帮扶举措。完成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制定并录入省办系统,根据监测对象的返贫致贫风险、资源条件、发展需求和真实意愿,优化完善帮扶措施。同时,对xx户脱贫户及“四类人群”开展拉网式走访,共享突发性大额医疗支出、自然灾害、收入骤减、支出骤增等信息,及时消除致贫返贫风险。经排查,未发现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方面存在问题,累计xx户低收入人群纳入动态监测,存在困难已全部解决。四是强化兜底保障。截至x月上旬,全县xx人已脱贫人口获低保保障待遇,xx人获农村特困供养保障待遇;xx名边缘易致贫人口中xx人纳入农村低保保障,xx人纳入特困供养保障。
(二)点面结合固成果,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
一是做细产业帮扶。印发《关于开展2021年发展特色产业脱贫户摸底工作的通知》,组织各乡镇(园区)指导所辖村居全面开展具备特色产业发展条件脱贫户的摸排工作。截至目前,经摸排确定,我县今年xx户自种自养脱贫户发展产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xx户自种自养脱贫户增收,其中缴纳租金或分红超过xx万元的产业基地xx个。持续做好光伏运维工作,截至x月底,xx县2021年度村级电站累计发电收益xx万余元,同比20xx年度的xx万元,增收比达到xx%,切实提高了光伏扶贫电站发电效能,提高了脱贫人口的收入。二是做深务工就业。大力开展“春风行动”,多渠道动态发布岗位信息约xx条,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xx个、临时性公益岗位xx个;支持引导扶贫车间、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吸纳就业。截至x月底,全县脱贫劳动力已务工就业xx人,占去年年底数xx%。三是做实项目建设。今年已安排各级各类资金xx万元,其中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xx万元(中央xx万元,市级xx万元,县级xx万元)、债务资金xx万元,目前已匹配项目xx个,匹配资金xx万元。四是做精小额信贷。积极做好小额信贷续贷和展期管理,对脱贫攻坚期内发放的扶贫小额信贷在过渡期内到期的续贷或展期1次,切实满足脱贫人口的信贷需求。截至x月底,我县小额信贷累计办理展期xx户xx万元,新增贷款xx户xx万元、无逾期余额。四是做优消费帮扶。自20xx年开展消费帮扶至今,共xx家扶贫经营主体申报xx个扶贫产品通过国家认证;开展各类直播展销会xx场次,通过政府采购、宣传推介等方式共帮助贫困户或带贫经营主体销售扶贫农产品xx亿元,截至20xx年底“三专一平台”累计销售额达xx万元。
(三)齐抓共管建机制,确保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一是抓政策优化。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过渡期内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制定出台《关于扎实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工作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目标任务,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提供了遵循。二是抓力量接续。印发关于《关于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定点帮扶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单位帮扶责任人尽快调整落实,并主动协助乡村制定“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截至目前全县帮扶责任人已全部到位;印发《关于开展专项走访活动的通知》,要求驻村工作队、脱贫户帮扶责任人和边缘致贫户联系人开展为期5个月的走访活动,截至目前,全县共有xx家单位xx名干部参与,对xx户脱贫户和xx户边缘易致贫户进行上门或电话访问;我县已启动第八批选派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县直单位选派干部名单已确定并报送省市。三是抓督查整改。成立档案督导组自x月初对各乡镇开展脱贫攻坚档案督导工作;对照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指出的xx大类xx个具体问题,初步认领xx大类xx个具体问题,逐项逐条研究制定xx条整改措施,加强对整改全过程的跟踪督导,确保整改成效。目前,xx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县扶贫办将全面落实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做好防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推进社会协同参与、完善政策保障等工作,确保实现从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一是突出抓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把深入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工作作为当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首先任务抓实抓细,重点监测收入支出情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情况,对预计人均年收入低于6000元且生活陷入困难的及时报县扶贫办备案,及时分类帮扶,确保有效消除致贫返贫风险。
二是扎实组织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集中排查。结合20xx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发现问题整改成果巩固,坚持举一反三,围绕脱贫人口和边缘易致贫人口在“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产业发展、务工就业、帮扶政策和措施落实等方面,积极组织动员,进村入户全面排查,形成问题台账,制定整改措施,建立问题、措施、责任、时限“四项清单”,依单推进,逐项逐条核实销号,并进行全面总结。
三是继续抓好产业、就业、金融帮扶。实施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稳定并加强产业扶贫政策,强化产业服务支撑。多措并举,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就业帮扶工作,摸清帮扶需求,推动产业吸纳,加强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强化技能培训,促进转移就业。继续推广“一自三合”信贷模式,对有资金需求的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开展小额信贷新增、续贷、展期工作,确保应贷尽贷。
四是全力推进项目实施,规范财政资金入股扶贫项目管理和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分配。加强项目建设调度,加快推进项目实施和资金拨付进度。加强市级巡察、审计和20xx年度扶贫资金绩效自评及重点评价反馈问题整改,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入股扶贫项目流程,物化资产管理,做好资金风险防控和到期资产管理。切实加强和规范光伏扶贫资产管理、运维管理、收益使用管理、公益性岗位设置管理,建立规范台账。做好2021年已批复项目和光伏收益分配信息在国办信息系统中的录入工作。
五是继续抓好社会帮扶工作。一是做好第八批驻村帮扶工作,保证驻村帮扶工作有序衔接。二是开展定点帮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定期开展走访慰问、救助帮扶。三是开展县域结对帮扶,及时有序推进帮扶措施落地见效。
六是继续做好脱贫巩固宣传总结工作。完成扶贫档案整理户档资料更新工作。x月底前全面完成脱贫攻坚档案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并做好扶贫档案审核验收准备工作。完成“感恩共产党奋进新时代”脱贫攻坚主题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强化主题活动总结宣传,积极挖掘选树典型,总结推广经验做法,为接续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就相关工作开展情况作一汇报。
经过几年坚持不懈攻坚,我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x户x人如期脱贫,x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持续关心关注关爱扶贫事业,通过人大议案、专题调研等方式深度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市人大再次来我局开展调研座谈,帮助我们把脉问诊、鼓劲加油。在此,我代表市乡村振兴局,对x主任一行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
x月x日,x书记为市乡村振兴局重组揭牌并提出明确要求,为我们锚定了接续奋斗的前进方向。今年以来,面对“三农”工作进入重心转移、机构转型、角色转变、职能转换的新形势新任务,全市乡村振兴系统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部署要求,乘势而上、持续发力,扎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序推进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第一,抓学习教育,保持奋进态势“不松劲”。一是以深学细悟凝聚共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市有关会议精神,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学习、调研、讨论,进一步统一思想、明晰方向,保持队伍、作风、干劲不变,不折不扣落实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决策部署。二是以典型引路激发斗志。编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x篇章》,完成全国、省脱贫攻坚表彰和全省乡村振兴(扶贫)系统表彰评选推荐工作,共有x名个人、x个集体获得表彰。开展“感恩共产党、奋进新时代”脱贫攻坚主题活动,做好“记录小康工程”专题展览,x月30日,市委书记x带领四大班子成员参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暨全市‘纪录小康工程’专题展”。目前,全市共有x家单位x人次参观展览,进一步弘扬了脱贫攻坚精神,激发锐意进取、接续奋斗的激情热情。三是以专项培训提能增效。围绕项目资金、集中排查、网格员管理开展专项培训。开展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网上专题班学习。今年以来,市县(区)共开展各级各类培训x个班次,累计培训x人次。
第二,抓巩固成果,筑牢返贫致贫“防火墙”。一是夯实“三保障一安全”成果。全面落实好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资助义务教育阶段困难学生x人,全市贫困人口综合医保支出x万元,危房改造持续动态清零,完成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项目x处,覆盖服务人口x万人。二是开展集中大排查。按照省局要求,确定我市2021年家庭人均收入6000元以下的农户为监测范围,针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基本生活严重困难户开展集中排查和动态监测,新识别出监测户x户x人。加强对农村低收入人口的监测,针对近期汛情、疫情,落实有关工作部署,原系统内x户边缘户、脱贫不稳定户风险消除稳定,目前未出现返贫致贫。三是实施产业就业帮扶。衔接资金50%以上用于发展产业,投入特色产业发展资金x万元,实施到户项目x个,培育新型经营主体x个,带动贫困户x户。今年发放全市小额信贷x万元。认定消费帮扶重点企业x个、重点产品x个,累计销售金额x亿元,今年以来销售x亿元。乡村公益性岗位在岗x人,全市脱贫劳动力已返岗就业x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四是狠抓问题整改清零。梳理2020年度省脱贫攻坚各类考核反馈问题x个,落实整改措施x条,所有问题全部整改到位。针对大排查中发现的x条问题,督促x县认真整改,目前全部完成整改。五是强化项目资金管理。保持投入力度总体稳定,出台市级财政衔接资金管理办法,全市(含三区)已投入各级衔接资金x亿元,其中x县到位衔接资金x亿元,资金支出率为x%,已批复的x个项目全部开工,资金安排率、支出率、项目开工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开展20xx年以来扶贫资产核查登记确权,梳理扶贫资产x亿元。
第三,抓平稳过渡,传好有效衔接“接力棒”。一是推进政策稳步衔接。组织市县局去x县、x市等地学习考察。对照省制定的“1+33+n”衔接政策体系,调整优化教育、医疗、社保、民政、财政、金融、国土等方面政策,兜底救助累政策和财政保障类政策继续保持稳定,产业、就业等发展类政策进一步细化调整,编印《x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汇编》,织密织全政策“衔接网”,确保把政策“含金量”转化为巩固成果、平稳衔接的“生产力”。二是推进工作稳步衔接。出台我市《加快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x为先行示范区,x为正常推进区,调度县区制定“五大振兴”行动方案,细化《五个专项行动小组重点任务清单》,压实各方责任。紧盯大排查、防范返贫、“三保障一安全”、平稳衔接、项目资金等关键环节,开展4次综合调研督导,倒逼县区狠抓工作、责任落实。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纳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范围,建立协调顺畅、调度有方、推进有序、齐抓共管的工作体系。以市乡村振兴局挂牌为新起点,树牢“一盘棋”思想,建立市县(区)乡村振兴局定期座谈制度,实行双周一调度,推动县区对标先进、固强补弱,做到县区联动并进。配合市农业农村局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农村户厕摸排整改工作督导指导。三是推进帮扶稳步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第八批x名选派干部赴脱贫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和重点推进村等x个村任职,并开展集中培训。起草市级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已征求完部门意见,待下发实施。细化2021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到户帮扶“户方案、人措施”,累计录入帮扶措施x万条、户均x条,调整优化帮扶措施x条。统筹推进定点帮扶、企业帮扶、消费帮扶等社会帮扶,凝聚强大帮扶合力。全面建立县区自然村全覆盖的网格体系,将全村分为若干个小网格,建立村组网格,网格员对网格内所有农户,定期开展走访,收集信息、发现问题、反映情况、及时整改,目前全市共设立网格x个,网格员x人。
一是工作机制衔接不够。目前,国家和省乡村振兴局的“三定”方案还没有出台,组织保障、协同配合、统筹规划等机制尚未明晰,导致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系统性衔接机制还不完善,全方位、多层面振兴乡村的大格局尚未形成。省级相继出台的x项政策,市级部门还没有完全细化调整到位,对已出台的政策宣传解读不够。
二是基层力量相对薄弱。三区乡村振兴工作机构编制不明确、人员不足,虽然区级乡村振兴局已经挂牌,但人员很少,只有两至三人,力量配备严重不足。全市镇村两级乡村振兴工作站还没有挂牌,还是依靠原有的工作人员从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专职人员较少,兼职人员较多,加之待遇低、工作强度大、人员流动快、队伍不稳定,势必造成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打折扣。村干部服务乡村振兴能力不强,优秀“头雁”数量依然较少,农村各类技术人才资源匮乏。
三是精准帮扶没有找准发力点。新选派的帮扶干部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政策、新任务、新要求不够熟悉,对如何进一步落实帮扶措施、促进有效衔接等方面认识不清、重点不明。尤其是新排查出的新监测户,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帮扶措施,帮扶工作落实不够到位。
四是乡村建设欠账较多。乡村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引领,农村道路、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医疗、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建设与群众期盼和生产生活需求还有一定差距。
五是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较少。当前,推进乡村振兴主要还是依靠政府性投资和财政资金直接划拨,撬动社会资本投向乡村振兴工作尚处起步阶段,投入渠道单一、规模较小,直接影响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开展。
一是抓核心指标巩固提升。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监测,强化排查预警,发现问题、动态清零。严格落实行业主管部门工作责任,在健全控辍保学、防止因病返贫致贫风险、农村脱贫人口住房安全动态监测、农村供水工程长效管理四项机制上下功夫,持续提升“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水平。
二是抓精准帮扶落地落细。进一步完善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对已录入系统的监测对象,落实“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帮扶计划,消除返贫致贫风险。组织驻村工作队、网格员培训,抓好到户到人帮扶,提高帮扶实效。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引导各方力量将资源逐步投入到乡村振兴中来。
三是抓项目管理提质增效。健全资金管理体系,落实监管责任,确保资金高效使用。调整优化入库项目,系统谋划论证一批整体性、综合性项目,提高项目总体效益。加快项目施工进度,确保早完工、早见效。实施乡村特色产业提升行动,推进特色种养业提升、光伏提升、乡村旅游提升、农村商贸流通提升、消费帮扶提升五大工程,确保持续发挥稳定增收作用。
四是抓政策调整平稳衔接。吃透中央和省有关政策精神,科学编制实施“十四五”时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调度相关部门根据上级已经出台的衔接政策,抓好我市衔接政策措施的细化和落实,有针对性地解决突出问题。
五是抓乡村建设改善条件。加快推进农村道路提质、农村供水保障、农村电网巩固提升等工程建设,逐步提高农村生产生活设施便利化水平。加强乡村基本公共服务县(区)域统筹供给,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便利化水平。加大人居环境改善力度,持续开展“五净三规范”,提高村容村貌和家中环境整洁度,继续做好农村存量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巩固等工作。
一、基本情况。
昆寨苗族彝族白族乡位于纳雍县西北部,距纳雍县城58公里,距杭瑞高速公路巴雍出口24公里,总面积89.83平方公里,辖17个村103个村民组(其中2019年4月设置易地移民安置点和丰社区),2020年未总人口数为6641户27632人,居住着苗族、彝族、白族等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6%;昆寨乡沟壑纵横,山高坡陡,土地破碎,海拔2280米的雾嘎大山是最高海拔,海拔1333米的碓窝河是最低海拔,平均海拔1700米。很多土地不成片,较为贫瘠,耕种成本高,投入多产出少,生产成本较高,昆寨乡是全市18个级贫乡之一。
二、脱贫攻坚情况。
2020年昆寨乡脱贫攻坚工作在省市县各级各部门倾力帮扶下,取得了决定性成绩,全乡1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整乡实现脱贫摘帽,2255户11432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省级第三方评估验收过程中,以“零问题”赢得大考,12月份顺利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验收,撕掉了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标签。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始终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扣“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奋力攻坚克难,农村基础设施、农业产业革命、村庄人居环境等方面取得较好成绩,教育、医疗、住房和安全饮水全部保障到位,群众满意度达99.87%,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是建成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完成建新河流域新民村角开大桥、长春村汪家寨大桥建设,巴雍至昆寨二级公路、维新至昆寨s211省道路面提质改造工程全面完工通车,纳赫高速公路昆寨段已全面开工建设,建成通村通组公路104条128.699公里,实现村村寨寨通硬化路。完成全乡16个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新建及改造农村电网10余千米,完成国家新一轮农网和通讯网络改造升级,实现村村通动力电,4g网络全覆盖。二是培育了一大批特色产业。全乡累计种植玛瑙红樱桃、蚕桑、脆红李、皂角、药用银杏等经济林共计30450亩,森林覆盖率提升到77.91%,名列全县第一。建成全省最大茶叶育苗基地800亩,建成规模化肉牛养殖场4个,规模化养殖安格斯肉牛1049头,建成5万羽以上蛋鸡养殖场2个,2000头生猪养殖场2个。三是补齐了一大批脱贫短板。完成昆寨中学、昆寨中心小学、治沟小学“薄改”工程建设,完成长春小学、大德希望小学、夹岩梦想小学、岩上小学、长春幼儿院、高峰幼儿园及村级校点提质改造。完成16个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落实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100%,全面落实三重医疗保障,实现应报尽报、应助尽助,切实让群众有“医”靠。集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老旧住房透风漏雨整治、人畜混居整治等共计3173户,实施院坝和连户路硬化1341户,全面解决住房安全问题和改善人居环境。
在昆寨乡奋战脱贫攻坚征程中,全体干部舍我忘家,抛洒汗水,经过决战洗礼,干部作风得到锤炼,能力得到提升,实干业绩得到组织认可,2019年昆寨乡先后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6名干部得到省市表彰,先后有4名同志走上副县级领导岗位,8名股级干部得到提拔为副科级。全乡干部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成果,涌现出了不少决战故事和典型做法:扶贫特岗黄满“祖孙三代人”驻村,一家人全力支持她奋战脱贫攻坚;市委办派驻永新村驻村干部高学恒三次推迟婚期,只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更有善于开群众会凝聚民心的新民村党支部书记向杰;作茧自缚是为羽化成蝶的种桑致富带头人谢晓露;想群众之所想、思群众之所思,差点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的扶贫特岗张桢等不一而足。他们用实际行动凝聚人心、托举民心,积极引导广大群众主动发展脱贫致富。金珠村、夹岩村建设法治广场助力脱贫攻坚,大寨村传承苗族文化发展苗族刺绣服饰建设扶贫车间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等典型做法为脱贫攻坚添砖加瓦、纯化成色。
一是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响应机制。成立乡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领导小组,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开展定期检查、动态管理,重点监测其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建立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分层分类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实行动态清零。建立农户主动申请、部门信息比对、基层干部定期跟踪回访相结合的易返贫致贫人口发现和核查机制,实施帮扶对象动态管理。坚持预防性措施和事后帮扶相结合,精准分析返贫致贫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确保不出现返贫。
二是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摘帽不摘责任,防止松劲懈怠;摘帽不摘政策,防止急刹车;摘帽不摘帮扶,防止一撤了之;摘帽不摘监管,防止贫困反弹。坚持帮扶干部每个季度开展一次走访排查,对边缘易致贫户和脱贫监测户建立定期走访制度,建立完善档案,逐户研判制定帮扶措施,消除致贫风险。
三是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紧盯就业保障,定期对脱贫户就业情况进行动态抽查,用好就业扶持政策,确保收入稳定。紧盯教育保障,继续落实双线包保、送学上门等政策,确保脱贫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紧盯基本医疗保障,重点对因病、突发事故产生大额医疗支出的家庭实施动态管理,落实分类资助参保政策,有效防范因病返贫致贫风险。紧盯住房安全保障,重点对因灾农户房屋进行动态检测,及时采取措施保障基本住房安全。紧盯饮水安全保障,加强已建农村供水工程和净化设施后续管护,做好枯水季节应急供水,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四是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抓实就业扶持,继续用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劳务输出政策,动员安置点劳动力外出务工;依托小花苗服饰扶贫车间,扶持手工假发加工坊,增加不能外出劳动力收入。抓实思想文化建设,继续完善“新市民·追梦桥”品牌创建工程,落实‘搭五桥、建五家’“四点半课堂”等工作举措,让搬迁社区更有人情、更有温度、更有热度。完善后续扶持政策体系,持续巩固易地搬迁脱贫成果,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区全力抓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少,主要表现为:。
一是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我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虽然在不断增加,但总体规模偏小、产业钱条短,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辐射带动力不大,农业产业化进程仍需进一步加快。
二是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突出。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有资金不足,区级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的资金有限,农业金融机构贷款门槛高、担保难、时间短、额度小,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难以扩大经营规模。
四是乡风文明建设有待加强。力不强,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意识。部分农村存在娱乐活动单一、文化阵地建设滞后、示范带动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与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雪求还有不小差距。
四、下步乡村振兴工作打算。
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综合考虑各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位条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等情况,将全乡所有村分为三类:新民等5个村为引领示范村、高峰等7个村为重点推进村、岩上等5个村为夯实基础村,按时序分类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一是探索乡村振兴“支部联建”,形成基层党建合力。通过“强联强、强联弱、大联小、近联远”方式,进行乡内支部联建、帮扶协作单位支部与结对帮扶村支部联建、东西部帮扶企业支部与结对帮扶村支部联建,打通地域、行政、行业限制,利用各支部优势,解决基层党组织能力参差不齐、地区发展差异较大的问题。
二是实施乡村振兴“产业联合”,助推农业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中,按照“产业同质联营”方式,探索推行产业联合。根据分布在7个村的5000亩蚕桑、分布在3个村的800亩茶苗基地、分布在8个村的5500亩玛瑙红樱桃、分布在2个村的152个大棚和分布在7个村的7个养殖场,在“支部联建”的基础上,各支部合作社资源联享,乡合作联社与引进龙头企业联合管理、销售,逐步形成优势产业联合发展。同时继续推动好食用菌、天麻等林下产业,切实增加群众收入,助推群众生活富裕。
三是抓实乡村振兴“10户联管”,营造良好振兴环境。利用疫情防控“10户联动机制”,将农户进行区域划分管理,每10户组成一个“联管体”,选好“联管长”,实行“10户联管”,“联管长”负责所管户的政策宣传、卫生发动、“党建+积分”、合作医疗收取,群众会动员等,大大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治理效率。同时继续用好“10+n”人员,大力推进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完善村规民约,扎实推进乡风文明、治理有效。
四是谋划乡村振兴可行项目,打造生态文旅示范。依托建新河河堤风光、经果林、梯田等资源,谋划实施生态河堤、庭院提质、乡村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打造以新民村为中心辐射长春、千秋两个村的沿河生态文旅乡村振兴示范点。依托金珠水库在建工程,结合昆寨乡丰厚的彝族文化底蕴,将新搬迁移民点谋划建设成为一个彝族风情乡村振兴示范点。
五是以生活富裕为根本,提高乡村民生保障水平。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此次到贵州视察指示精神,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市委二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书记这次调研慰问指示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积极发展乡村产业,全力抓实“四个留下”,完善防贫返贫监测体系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全力以赴备战乡村振兴,切实筹备好基层换届选举确保农村工作有效接续不断档,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过硬的作风,全力以赴推动昆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绝不辜负您的关心厚爱、绝不辜负市县部门倾情帮扶、绝不辜负昆寨人民期盼重托!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汇报篇十四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尊敬的x组长,各位考评组领导:
今年是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十四五”规划良好开局、乡村振兴顺利开启之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五年过渡期的第一年,也是国家首次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过渡期的第一次“国考”,面对“国考”,x旗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党委政府系列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盟委、行署工作安排,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以“万无一失、一失万无”的底线思维,聚焦聚力目标定位,从细从实做好准备,不折不扣落实任务,以“开好新局、首战必胜”的信心,强化责任,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形成合力,切实增强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真正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实,坚决守住脱贫攻坚胜利成果,全面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力争在后评估考核中交出一份“好”的答卷。按照考核评估工作要求,现将x旗2021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旗位于大兴安岭南麓、x沙地北端,是x最南端的一个旗,也是x盟唯一的畜牧业旗。北与科右前旗、突泉县为邻,东与吉林省x县、x市接壤,南与x旗相连,西与x旗、x市以及x毗邻。境域呈狭长状,南北长x公里,东西宽x公里,总土地面积x平方公里(合x万亩),全旗辖x个苏木镇,x个嘎查、464个艾里,总人口x万,其中农牧户x户、x人口,由x个民族构成,其中x族人口占总人口的x%,是全区x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少数民族聚居旗。
x旗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旗,2011年被纳入到x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现由中宣部、x个自治区厅局级单位、x个盟直部门定点帮扶,x市x区结对帮扶,是自治区省级领导联系的贫困旗县之一。经过五年多的奋力攻坚,201x年x月,x旗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全旗x个重点贫困嘎查全部出列,x户、x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标准,实现整体脱贫摘帽。2021年全旗预计实现生产总值x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x元、x元,脱贫攻坚助力旗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良好开局。
二、工作落实情况。
“五个振兴”相关部门,制定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方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所有旗直部门包联1—2个嘎查,与苏木镇党委政府任务同担、奖惩同步。四是持续增强驻村工作。制定印发《乡村振兴中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工作方案》《调整帮扶点和选派驻村干部的通知》等文件,选准配强驻村队伍,在基层一线锻炼培养干部,对全旗x个嘎查重新调整了帮扶单位,精准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和苏木镇联络员x人。先后召开专题培训会4期,累计培训2100余人次,不断提升驻村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
(二)立足一个导向,聚焦政策落实,确保“高质量”。始终以强化兜底保障,普惠民生福祉为导向,全面做好政策落实衔接,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一是确保倾斜支持政策落实到位。准确把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总体要求,过渡期内确保项目资金、“三保障”和安全饮水等各项政策连续和总体稳定。2021年,全旗整合各类资金x亿元,京蒙帮扶资金x亿元,中宣部定点帮扶协调项目和资金x亿元,统筹用于全旗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任务衔接。聘请第三方机构开展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将政策和项目全面纳入绩效管理。二是确保各类保障政策总体稳定。教育保障方面,全面落实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保障和资助政策,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上得起学,享受公平、优质的教育。今年以来,针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共发放各类资助金x万元,受益学生近x万名,为全旗x名应往届大学生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x万元。中宣部帮助协调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专业讲师为我旗x余名教育管理人员和教师开展集中培训,促进本地教育质量内涵提升。医疗保障方面,坚决落实医保兜底保障政策、基本医疗保障便民措施,优化医疗保障服务,全旗各苏木镇卫生院、嘎查卫生室全部实现标准化建设。健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由旗级公立医院骨干医生、苏木镇卫生院全科医生和嘎查卫生室乡村医生三级医疗机构为主体的签约服务团队x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x万人。全面实施“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服务,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增强贫困户就医获得感,有效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截止目前,累计结算x人次。借助海淀医疗资源帮扶优势,协调海淀区航天中心医院、中关村医院、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分别与我旗人民医院、蒙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建立结对关系,进一步深化服务内涵,提升服务水平。住房安全方面,持续开展农村牧区房屋安全隐患排查,建立健全住房安全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对六类重点对象(农村易返贫致贫户、农村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家庭、其他脱贫户、农村低保边缘家庭)危房及时纳入年度改造计划,确保贫困户住房安全。饮水安全方面,按照饮水安全指标和评价标准,对贫困户饮水安全开展逐户排查,坚持边查边改、立行立改,全面提升用水质量,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今年以来,共排查出x个取水点设施损坏并已全部完成整改。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全面推进2021年度饮水安全集中供水维修项目,对21处集中供水工程进行了维修,受益人口x万人。完成全旗x个苏木镇、x个嘎查、x个艾里的水质检测工作,出具检测报告x份,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兜底保障方面,全面开展低收入人口摸底排查及救助帮扶工作,加强农村低保动态人口与“三类人员”常态化检测,及时足额发放保障资金,有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截至目前,全旗城乡低保x户x人,发放保障资金x万元,发放供养金x万元,发放救助金x万元。三是确保产业、就业政策有效衔接。坚持产业发展优先,整合各类资金优先用于持续增收的产业发展项目,进一步提高整合资金用于产业项目占比,持续优化完善产业项目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脱贫人口就业增收。充分结合地方特色优势解决就近就地就业问题,通过发展肉牛全产业链、农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优势特色产业,带动低收入人口就业增收。今年,通过京蒙帮扶协作,以搭建用工对接平台、京蒙帮扶车间用工、龙头企业带动等方式,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x人,其中帮助脱贫人口实现就业x人,全面完成x年京蒙协作协议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脱贫人口就业指标任务。
(三)扭住一个核心,聚焦工作落实,确保“零死角”。始终以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持续跟踪帮扶管理为核心,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后续帮扶零死角全覆盖。一是抓好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严格落实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指导意见》,加强监测预警,完善申报程序,推进数据共享比对机制,重点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三类人员开展动态管理和定期核查,截止目前,全旗现有监测“三类人员”x户、x人,其中2021年新识别x户x人。全面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持续跟踪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情况,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动态清零。今年,“防贫保”救助x户x人口,金融扶贫小额贷款发放x万元。二是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积极做好移民搬迁群众的后续扶持和发展工作,将后续扶持工作与安置住房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推进,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三是抓好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围绕“做牛文章”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包括繁育、育肥、改良、饲草、交易、加工在内的肉牛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促进产业扶贫向产业兴旺有效衔接,带动养殖户增收致富。截止目前,全旗肉牛存栏达到x万头,较比2020年的x万头,增加x%。肉牛养殖户x万户,肉牛养殖合作社x家,带动建档立卡脱贫户x户,户均肉牛存栏x头。围绕“念文旅经”发展思路,深化“文旅活旗”发展战略,培育发展数字农牧场、田园综合体和农家乐牧家游等特色小镇旅游示范点,实现带动农牧户x万人,年均增收x元以上。加大推进旅游景区和旅游景点基础设施建设,整合住宿、餐饮、特色产品销售,对贫困户进行就业帮扶,帮助实现旅游业就业,截止目前,已在各大景区景点安置贫困户就业x余人。依托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等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光伏扶贫,壮大村集体经济,2021年带动x个嘎查,平均集体经济增收x万元,众多建档立卡贫困户保持稳定收益。截止目前,享受光伏收益脱贫户x人,实现人均增收x元以上。四是抓好脱贫人口就业帮扶。结合地方特色刺绣产业优势,建立刺绣产业基地,创办刺绣扶贫车间、蒙古族刺绣文化博物馆,形成“企业+协会+基地+农牧户”的产业运营模式,打造特色产业带动扶贫就业典型,截止目前,参与刺绣产业农牧户x万名,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x人,人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刺绣脱贫产业带动人x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多措并举解决劳务输出难题。通过推送就业岗位、就业技能培训、打工直通车等方式劳务输出x人,其中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x人。以提升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实现稳定就业为导向,开发公益性岗位助推就业扶贫,今年共开发护林员岗位x人、保洁员岗位x人。五是抓好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全面启动乡村振兴规划工作,委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编制全旗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在内的x个专项规划,同时对x个自治区级示范嘎查进行系统规划。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制定印发《x旗农村牧区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工作实施方案》,开展拉网式、全方位大排查,确保整改工作取得实效。紧紧围绕集中整治的总体目标,深入开展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集中行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进康洁公司,推动农村牧区环境卫生市场化运营,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六是抓好帮扶资金和资产管理。紧盯资金项目管理,从资金安排、资金使用、项目库建设、项目推进、公示公告等方面,全面加强扶贫项目管理,提升使用效益。今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涉牧资金x亿元,安排项目x个,截至目前,所有项目已全部开工,项目资金拨付率达100%。全面核查扶贫资产,进一步加强经营管理和监督,在旗、苏木镇、嘎查层面建立了扶贫资产“三本账”,通过摸清底数、明晰产权、规范管理,实现扶贫项目资产底数清、权属清、管护清、责任清。截止目前,累计核查各类扶贫资金x亿元,已清查出形成资产资金规模x亿元,其中公益类资产x亿元,经营类资产x亿元,到户类资产x亿元。七是抓好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按照主动排查、主动发现、主动纳入的工作方针,对我旗动态识别长期监测的易致贫边缘户、突发严重困难户、脱贫不稳定户主动排查核实,对所有未纳入兜底保障的困难群众符合条件的全部纳入社会救助保障范围。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兜底作用,对遭遇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困难的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一般困难户、易致贫边缘户、突发严重困难户、脱贫不稳定户等困难群众给予临时救助。继续执行已脱贫低保人口中“四类人员”提高补助水平的政策,对已脱贫低保人口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残、重病人员执行在原有补助标准的基础上给予提高一档。八是抓好督查发现问题整改落实。制定印发《中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督查调研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方案》《全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督导调研发现问题整改方案》,逐条对照检查,建立整改清单,层层压实责任,全面推进中办督察、国家、自治区督导调研指出的问题整改工作。截至目前,2020年度国家、自治区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对标查摆出的x个问题、国家乡村振兴局暗访反馈对标查摆出的x个问题、自治区督导调研自查认领的x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中办督查提出的x项问题整改任务,已完成x项问题整改,剩余x项正在有序推进。
农牧民消费支出x元,增长3.3%;
家庭经营收入人均达x元,较去年人均增加x元。二是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继续加大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核心的“三农”工作投入,切实抓好安居工程和富民工程,持续跟踪脱贫地区、脱贫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情况,建立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落实好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保障的普惠性政策,持续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努力提升百姓生活质量。三是防范化解因灾返贫致贫能力显著增强。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提前采取干预措施,精准施策,补齐短板,及时消除返贫致贫风险,确保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强化乡村振兴、应急管理、民政、住建、水利、气象等部门协调联动,及时开展风险排查,摸清灾害对农牧户特别是脱贫户、易返贫致贫户等重点人员“三保障及安全饮水”、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及直接经济损失情况,未出现因灾导致返贫致贫现象,无因灾情产生安全饮水及危房问题。四是农牧民群众认可度满意度不断提升。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抓好各项民生实事,制定7类党史学习教育任务清单,确定47项旗级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努力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深入开展党员干部走基层、送服务走访慰问、农牧民素质提升等活动,逐村逐户送温暖、送政策、送技术、送信息,切实提高了群众政策知晓率和满意度。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把惠民各项要求落实落细落到位,努力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坚持扶贫扶志相结合,持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不断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持续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村容村貌显著提升,庭院环境进一步改善,文明素质持续提升,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五是“三大思路”带动“五大振兴”发展不断深入。吃好“生态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抓好“三禁”力度,厚植生态优势,让良好生态成为“稳巩固、促振兴”的基础,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造福人民的金山银山。目前,全旗沙化土地有效恢复比例达到x%以上,森林覆盖率和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大幅提升,分别从2017年的x%和x%,提高到x%和x%。今年,在中央宣传部的积极协调下,我旗被成功列入2022年度水利部和财政部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名单,为巩固拓展生态建设成果提供了强大支撑。做好“牛文章”。把发展肉牛产业作为优势主导产业,在中央宣传部的积极协调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盟委行署的大力支持下,与山东阳信县架起了产业扶持的桥梁,在引进企业、协调贷款、争取项目上做足功夫、做好文章,先后争取自治区现代农牧业产业园、中小养殖场提升改造、粮改饲补助、肉牛保险试点地区等多项倾斜政策,项目总资金达到x余万元,有力推动了肉牛全产业链建设。今年,我旗被列入全国肉牛全产业链典型县。念好“文旅经”。充分发挥“一旗九乡五非遗”和“山水林田湖草沙”资源优势,做好文旅产业发展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加快项目建设,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吸引更多优质文化企业、影视平台、剧组落地x旗。今年,在中央宣传部定点帮扶协调下,中央宣传部先后选派x名挂职干部,直接安排扶贫资金x余万元,协调项目资金超过x亿元,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成功举办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兴安盟委宣传部联合主办,中国摄影报社、兴安盟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科尔沁右翼中旗委员会宣传部承办的中国兴安盟五角枫摄影大展,x旗“枫林马镇”名片更加响亮。与华侨城集团、中影集团、中青旅公司等国内知名企业合作,构建1个旅游核心区和3条精品旅游线路的全域旅游格局,我旗被评为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摆脱贫困之后推进乡村振兴,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未来发展任重而道远,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迎来的既是充满挑战的五年,也是充满机遇的五年,更是充满希望的五年。下一步,x旗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树牢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始终坚持“吃生态饭、做牛文章、念文旅经”发展思路,按照“生态立旗、农牧稳旗、产业强旗、文旅活旗、科教兴旗”的战略定位,聚焦“三农”事业、聚力乡村振兴,全面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积极推动经济稳中有进、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努力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奋力擘画“十四五”开局新画卷、不断谱写x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