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实际情况,使之符合教学内容的要求。编写教案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活动的指导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例,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三物理教案设计篇一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产生:物体的振动;。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二、乐音与噪声。
1、区别:动听悦耳的、有规律的声音称为乐音;。
难听刺耳的、没有规律的声音称为噪声。
与情景有关,如动听音乐在扰人清梦时就是噪声。
2、声音的三大特性:响度、音调、音色。
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与离声源的距离、振幅、传播的集中程度有关。
音调:声音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快慢(频率)有关,
即长短、粗细、松紧有关。(前者音调低,后者音调高)。
例:热水瓶充水时的音调会越来越高(声源的长度越来越短)。
音色:声音的特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都不一样)。能认出是哪个人说话或哪种乐器就是因为音色。
3、噪声的防治: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
三、超声与次声。
1、可听声:频率在20hz—0hz之间的声音;(人可以听见)。
超声:频率在20000hz以上的声音;(人听不见)。
次声:频率在20hz以下的声音;(人听不见)。
2、超声的特点及其应用。
(1)超声的方向性强:声纳、雷达、探测鱼群、暗礁等。
(2)超声的穿透能力强:超声波诊断仪(b超)。
(3)超声的破碎能力强:超声波清洗仪、提高种子发芽率。
四、与速度公式联合,解题时应依物理情景画出草图。
例:远处开来列车,通过钢轨传到人耳的声音比空气传来的声音早2s,求火车离此人多远?(此时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是5200m/s)。
解1:设火车离此人的距离为s,则。
—=2解得s=727.6m。
解2:设声音通过钢轨传播的时间为t,则通过空气传播的时间为t+2,则依题意有:
340(t+2)=5200t解得t=0.14s。
则火车离此人的距离为s=vt=5200m/s0.14s=727.6m。
1、在城市道路常见如图所示的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a.鼓号乐队不能进入;b.禁止鸣笛,保持安静;。
c.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d.乐器商店的标志。
2.你的邻居搞装修十分吵闹,干扰你的学习和生活,下列哪一个是无效的:()。
a.赶快将门窗关紧;b用棉花塞住耳朵;。
c将窗打开让空气加快流通;d.将棉被挂在窗户上。
3.挑选瓷器时,常轻轻敲它一下,由声音来判断是否破损,是根据:()。
a.音调;b.音色;c.响度;d.以上都不对。
4.口琴和笛子同时演奏,我们一听便能从声音中区分出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a.音调;b.频率;c.响度;d.音色。
5.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这种有效、可行的防止噪声的措施属于:()。
a堵塞感受噪声器官b控制产生噪声的声源。
c阻隔噪声传播的途径d防止噪声产生回声。
6.吹奏笛子时,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振动引起的,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
7.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m/s,人面对山谷对面的山峰喊一声,2秒后听到回音,则人与山峰之间的距离大约是m。.
8.声音要靠传播,登月的人只能靠无线电交流,因为声音不能在中传播.
9.噪声会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试举世2个例子。
(1)__________;。
(2)。
10.现给你如下器材:钢尺一把、木梳一把、音叉、一个乒乓球(系着细线)、橡皮筋、鼓、一张纸、小锤。你任选器材设计三个有关声现象的探究实验,并按下表要求填写。
器材。
实验目的。
操作过程。
发生现象。
示例:鼓、小锤。
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
用小锤敲击鼓。
11、某同学乘坐的汽艇遥对一座高崖,他向高崖大喊一声,历时5秒他听到了回声。问:
若他喊时离高崖是875m,则汽艇行驶的速度是多少?
初三物理教案设计篇二
2、明确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4、培养学生实验、观察、推理、归纳的科学意识和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是本节的重点。
掌握并灵活运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课前提问: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是怎样的?
二、自由落体运动。
结论:第一次金属片先落下,纸片后落下,第二次几乎同时落下。
提问:解释观察的现象。
显然,空气对纸的阻力影响了纸片的下落,而当它被撮成纸团以后,阻力减小,纸片和金属片才几乎同时着地。
假设纸片和金属片处在真空中同时从同一高度下落,会不会同时着地呢?
演示2:牛顿管实验。
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显然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是:
(1)只受重力而不受其他任何力,包括空气阻力。
(2)从静止开始下落。
实际上如果空气阻力的作用同重力相比很小,可以忽略不计,物体的下落也可以看做自由落体运动。
三、自由落体运动是怎样的直线运动呢?
学生分组实验(每二人一组)。
将电火花计时器呈竖直方向固定在铁架台上,让纸带穿过计时器,纸带下方固定在重锤上,先用手提着纸带,使重物静止在靠近计时器下放,然后接通电源,松开纸带,让重物自由下落,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
运用该纸带分析重锤的运动,可得到: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重锤下落的加速度为a=9.8m/s2。
四、自由落体加速度。
学生阅读课文。
提问:什么是重力加速度?标准值为多少?方向指向哪里?用什么字母表示?(略)。
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有什么规律?
(1)在地球上同一地点,一切物体的重力加速度都相同。
(2)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重力加速度是不同的,由教材第37页表格可知,纬度愈高,数值愈大。
五、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注意式中的h是指下落的高度。
课后习题。
1、阅读《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2、教材练习(1)至(4)题。
初三物理教案设计篇三
5、认识导体和绝缘体,了解电荷的定向移动和自由电子。
二、学情分析。
摩擦起电是学生熟悉的电现象之一,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理解电现象的基础,本节作为初中电学起始课,有很重要的地位。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摩擦起电现象认识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教学难点:对电荷的认识;通过实验推理,得出只有两种电荷的逻辑推理过程。
四、教学过程。
五、教学活动。
(一)活动1导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粘”吸管比赛:用干燥的卫生纸摩擦吸管,并将吸管放在自己小组的`黑板上,看哪一组黑板上的吸管最多。
2、比赛结束,师生共同总结比赛结果,教师对表现好的小组进行鼓励。
3、设计说明: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会产生疑问:吸管为什么会“粘”在墙上?为“摩擦起电”现象的引入做好铺垫,同时通过该活动激发小组之间竞争,使学生快速进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二)活动2讲授。
1、探究一:(学生实验)用卫生纸摩擦吸管并将其靠近碎纸屑,观察发生什么现象?
思考:什么是摩擦起电?带电体具有什么性质?
教师巡视各组实验情况并进行指导,提示学生如何使现象更明显。
设计说明:带电吸管可以吸起纸屑,联系前面“粘”吸管比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学生自然明白了吸管“粘”在黑板上的原因,体验到摩擦起电的普遍性。
2、探究二:(学生实验)。
教师深入学生当中,巡回指导。请学生演示自己做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学生阅读教材33页第一、二自然段。
思考:
(1)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_____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_____电。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什么?
(3)实验说明,吸管与梳子带_____电荷。
设计说明:本环节包括学生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两部分。通过学生亲自动手,使其感受用推理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力求突出本节的重点。通过教师演示,使学生体验带电体间的作用规律。
(三)究三:(学生讨论)。
用什么方法检验一个物体是否带电?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与评价。
教师演示验电器的使用,并让学生观察验电器张角的变化,使学生通过观察现象得出正确结论。
观察思考:
(1)实验室里用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验电器箔片张开说明它们之间存在_____力,由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可知,两个箔片带____种电荷。
(2)验电器的原理是什么?
(3)用带电吸管接触验电器金属球,再用带电橡胶棒接触金属球箔片张角会变大,猜想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识记: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
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c。
设计说明:学生讨论可能会提出多种方法,教师给予评价后提出实验室中用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教师亲自演示吸管和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情况,学生较容易想到带电多少发生变化,从而顺利进入电荷量的教学。
(四)探究四:(学生讨论)。
如何利用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检验用卫生纸摩擦过的吸管带什么电?
思考:
(1)选择下列哪些器材?(橡胶棒、玻璃棒、毛皮、丝绸)。
(2)如何判断吸管带什么电?
(3)如果吸管不带电,带电体靠近它时会出现什么现象?
学生讨论结束后,请学生展示讨论结果并进行适当评价。
教师演示:用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带电橡胶管,出现吸引现象,学生顺利判断出吸管带负电。再用该玻璃棒靠近不带电的吸管,同样出现吸引现象,学生观察现象基础上,得出3、4的正确结论。
设计说明:学生讨论之后,通过观察实际现象验证自己的猜想,印象深刻。本环节力求达到学以致用,将知识逐步深入,对新知进行全面考察,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理解更深入,突破本节的难点。
(五)探究五:(学生实验)。
用卫生纸摩擦吸管,将与吸管摩擦过的卫生纸靠近碎纸屑,观察到什么现象?分析原因。
回顾现象,完成下列问题:
(1)卫生纸、吸管等物质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
(2)完成原子结构示意图。
学生完成问题后,教师分析摩擦起电的原因。
设计说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到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都带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摩擦起电的实质。
导体和绝缘体。
(六)探究六:(学生实验)。
把带电吸管的一端浸入水中再取出,将其靠近碎纸屑。
想想议议:碎纸屑能被吸起来吗?该现象说明吸管还带不带电?
(一)阅读课本34页思考:
(二)观看视频:电荷在金属中的定向移动,回答问题。
实验2中用金属棒连接两验电器,验电器a的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____,b的金属箔片__________。
电荷在金属中可以__________,说明金属是可以导电的。
回顾探究六,说明水是____导电的。
(三)设计说明:学生在操作中得出“吸管上的电荷转移到了水中”,在此基础上,探究电荷能否通过橡胶棒、金属棒转移到其他物体,并为学习导体、绝缘体做铺垫。
阅读课本35页二、三自然段,了解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用手摸验电器金属球箔片闭合,说明人体是____。
(四)小组抢答:教室中的物体,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
(五)设计说明:本环节重点是通过实验认识到电荷在金属中的定向移动,为下一节“电流的形成”做铺垫;采用抢答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
六、巩固练习运用新知。
1.关于绝缘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绝缘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导电。
b.绝缘体不容易导电,也不能带电。
c.绝缘体不容易导电,但能够带电。
d.绝缘体内没有电子,因此它不容易导电。
2.干燥的天气,用塑料梳子梳头,头发会蓬起来,如何避免这个现象?
3.加油站规定:“严禁用塑料桶装汽油”,这样规定的理由是()。
a、塑料和汽油会起化学变化,使汽油变质。
b、汽油会腐蚀塑料,造成漏油。
c、汽油与塑料桶壁不断摩擦,使塑料桶带电产生火花放电,引燃汽油造成火灾。
d、汽油与塑料桶壁不断摩擦,使塑料桶带电,人触桶外壳会造成触电伤害。
初三物理教案设计篇四
磁现象和磁场是新教材中磁场章节的第一节课,从整个章节的知识安排来看,本节是此章的知识预备阶段,是本章后期学习的基础,是让学生建立学习磁知识兴趣的第一课,也是让学生建立电磁相互联系这一观点很重要的一节课,为以后学习电磁感应等知识提供铺垫。整节课主要侧重要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磁现象的了解如我国古代在磁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生活中熟悉的地磁场和其他天体的磁场(太阳、月亮等),故本节课首先应通过学生自己总结生活中与磁有关的现象。电流磁效应现象和磁场对通电导线作用的教育是学生树立起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观点的重要教学点,是学生在以后学习物理、研究物理问题中应有的一种思想和观点。
学生分析。
磁场的基本知识在初中学习中已经有所接触,学生在生活中对磁现象的了解也有一定的基础。但磁之间的相互作用毕竟是抽象的,并且大部分学生可能知道电与磁的联系,但没有用一种普遍联系的观点去看电与磁的关系,也没有一种自主的能力去用物理的思想推理实验现象和理论的联系。学生对磁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是比较感兴趣的,故通过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能了解地磁场、太阳的磁场和自然界的一些现象的联系(如黑子、极光等),满足学生渴望获取新知识的需求。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自己总结生活中与磁有关的现象,了解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磁现象和应用,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2、通过实验了解磁与磁、磁与电的相互作用,掌握电流磁效应现象。使学生具有普遍联系事物的能力,培养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3、通过直观的多媒体手段让学生熟悉了解地磁场和其他天体的磁场及与之有关的自然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参与课前的准备工作,收集课外的各种磁有关的现象和应用。
2、在电流磁效应现象的教育中,本节课采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还原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强调学生自主参与。
3、学生对物理现象进行分析、比较、归纳,采用老师与学生双向交流感知现象下的物理规律的普遍联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对奥斯特的电流磁效应现象的教育中,要让学生知道奥斯特的伟大在于揭示电和磁的联系,打开了科学中一个黑暗领域的大门。也让学生懂得看似简单的物理现象在它发现的最初过程中是如何的艰难。
2、通过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精神,树立起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的观点。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对磁的应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3、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产生积极情感。
重点难点。
电流磁效应的研究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设计思想。
1、这是磁场章节的第一节课,教学过程应重在显示学生对磁这一知识的了解和对磁知识的生活的体验。为此,本节课采用以问题为主线、实验为基础的教学策略。问题情景的创设,是思维的启动点和切入口,而实验是物理研究的理论支持。
2、电流磁效应的研究是本节课的重点,在设计中可让学生自己讨论研究的思想,在这基础上再提出奥斯特的实验及其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困难。然后自然得过渡到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上来。
3、在天体磁场的教学中,本设计注意用多媒体手段,将大量的图片、影象资料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对地磁的应用及其它天体磁场的认识,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调查、准备。
任务:在课前请同学通过网络去获知磁有关的知识。
二、实验演示,引入新课。
1、利用磁钢堆硬币积木。
实施过程:在木凳的下方可事先藏一小块磁钢,在木凳的上方在磁钢的磁化作用下可堆起四层高的硬币积木。
2、演示“磁悬浮”小实验。
师:以上两实验的现象是如何出现的呢?具体的奥妙在那里呢?
学生非常新奇,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猜测各种原因,激起学生学习磁知识的兴趣。
三、实验探索、新课教学。
师:在初中我们已接触了一些磁有关的知识,生活中有哪些与磁有关的现象和应用?同学之间可互相讨论。
(因课前有准备,学生相对比较活跃,要充分把学生所知道的知识表述出来)。
师:对磁的认识和应用,早在我国古代就开始了。
多媒体投影补充说明磁有关的现象和应用:
1、天然磁石(成分:fe3o4)。
2、司南的照片。
东汉王充在《论衡》中写道:“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
3、磁悬浮列车。
上海磁悬浮列车专线西起上海地铁龙阳路站,东至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列车加速到平稳运行之后,速度是430公里/小时。这个速度超过了f1赛事的最高时速,车厢里上下颠簸很小,左右摇摆得相对还大一些。
4、飞鸽依靠地磁场识路等。
从学生最熟悉的磁知识着手,引出磁的一些概念:
磁铁吸引铁质物质。
5、实物投影指南针的指向。
磁性:磁体能吸引铁质物体的性质。
磁极:磁体中磁性最强的区域。从中引出n、s极的定义。
让学生从磁铁使铁质物体磁化联系到电能使铁质物体磁化,从而来说明电与磁的关系,引出奥斯特电流磁效应现象。
师:磁铁能吸引铁钉,铁钉是磁铁吗?为什么磁铁可以吸引铁钉?
学生回答:铁钉被磁化。
师问:那么在自然界中还有没有什么其他的东西能使铁质物体磁化的呢?
(请同学互相帮助想一想,然后回答)。
学生:电流可以使铁质物体磁化。
可以向学生说明:1731年,英国商人发现雷电后,刀叉具有磁性。1751年,富兰克林发现莱顿瓶放电可以使缝衣针磁化。
学生:电荷之间的作用力相似。
师:那么会不会说明两者存在联系呢?如果让你去研究电与磁的关系,你会如何去设计?
学生由于已受初中磁知识学习的影响,大部分都提出让通电导线对小磁针作用。
投影介绍奥斯特的生平。
实验演示奥斯特的电流磁效应:
老师在此说明奥斯特的生平和发现电流磁效应的历程,让学生知道每一次科学新发现是艰难的,需要付出的是前期不断的努力和对科学的执著、自信。
实验说明:通电导线会产生磁场,对磁针产生力的作用。
文档为doc格式。
初三物理教案设计篇五
(3)能用液体压强公式解释帕斯卡实验,培养学生用理论解释实验现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橡皮膜玻璃管液柱平衡实验,引导学生初步学习替代的思想,了解它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之一。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液体内部压强公式的推导,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学逻辑性强、科学严密的特点;
(2)通过帕斯卡实验的学习,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用液体压强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活动设计。
1.提出问题设计方案。
演示简易压强计的实验,引导学生回忆上堂课实验得出的结论。回忆并回答液体压强的特点。
强调:得到的这个规律是定性的,我们能不能具体测出液体内部一点上的压强是多大呢?
同学们有没有什么方案?对于定量测量,开始时,学生可能缺乏思路,在教师提醒下大胆猜想,慢慢接近主题:
提出方案环节衔接不上时,教师适当分解问题,如:
(1)橡皮膜凹进玻璃管中受到哪些力?
(2)橡皮膜受到液体给它向上的压力被压进玻璃管中去。
(3)能否从受力平衡入手来测量液体给橡皮膜的压力?
(4)可以给膜施加一个向下的力与压力平衡。测量这个力的大小就能得到液体压力的大小。
(5)压强怎么计算?
(6)压强=压力/膜的受力面积;往管内加一定的水或沙,它们的重力等于压力。
要求学生写下自己的实验方案。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综合思考形成设计方案,写在设计卡片上。
请学生报告自己的实验方案或对各个问题的回答。教师进行适当点评和改进。交流讨论实验方案,基本形成合理的定量推理思路。
2.挑选方案,推导公式画出烧杯、玻璃管的结构图,带领学生对橡皮膜进行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图,分析f水柱=g水柱=水gh水柱s。
由受力分析得:p=f水柱/s=水gh水柱。能正确分析橡皮膜的受力,推导出液体压强公式。
进行演示实验,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平衡时管内水面与烧杯水面的关系。
提示:加入水时,水柱的高度就等于膜到液面的距离,即对应位置的深度。
这也和我们以前得到的结论“越深的地方,压强越大”是一致的。注意到最终管内水柱与液面相平。
最终明确公式中常用的h即为液体该处的深度。
3.推广结论推广得出:液体内深度为h处的压强为:p=gh。
意识到公式中的h是液体的深度,该公式适合于任何密度均匀的液体。
指出推广公式的物理意义,适合于任何密度均匀的液体。结合公式,分析影响液体压强的几个因素。知道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有:液体密度、该处深度和重力加速度。
二、帕斯卡实验一定量的水改变深度将会得到不同的压强值。帕斯卡实验刚好验证了这个结论。
演示以下实验:观察现象,关注实验现象及结论。
缓慢提高漏斗,达到一定高度时,气球破裂(课前注意反复试验,把握好灌水量,不要在提高漏斗时再加水)。针对教师问题积极猜想:
(1)提高漏斗,不会有变化;
(2)提高漏斗,气球会破。
提问:气球怎么破的?是什么使它破的?
听取学生的解释,适当总结。一些同学能够根据压强公式解释现象。
引入数据讲解书上例题。积极思考例题计算过程,对实验现象及原因有更深的理解。
引申提问:生活中有没有类似帕斯卡实验的现象发生?我们是怎样利用液体这个特性的?展开讨论,举出类似的例子。或在教师提示下将关注并收集相关资料。
三、课堂小结(1)液体内h深度的压强公式;
(2)定量计算及定性解释帕斯卡实验。
四、课堂练习讨论完成“发展空间”中“自我评价”的第3题。
【实践活动】。
(1)利用身边材料,自己动手做一做帕斯卡实验,加深液体压强公式的理解。
(2)收集关于三峡大坝的相关资料,包括坝体的形状、高度、宽度等数据及坝体设计原理等,形成小型书面总结。
初三物理教案设计篇六
1、复习提问:请举例说明机械能可以转化为内能。
学生举例:打气时气筒会发热。
用锯子锯木料时锯条会发热。
2、刚才的事例都说明机械能可以转化为内能,那么反过来想内能会转化为机械能吗?
(二)进行新课。
一、探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1、演示实验:水蒸气冲开橡皮塞。
现象:在水沸腾一段时间后,橡皮塞被水蒸气冲开。
思考:这个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引导回答:说明了水蒸气的内能会转化为橡皮塞的机械能。
械能的效率较低。能不能把燃料移到内部去燃烧,来获得更大的机械能?
2、介绍书中的实验:酒精燃气冲开盖子。
学生看书中的内容,了解这个实验的做法及实验现象。
理解:这个实验说明了酒精燃气的内能快速转化为盖子的机械能。
理解:这个实验说明了把燃料移到容器的内部去燃烧,可以获得更大的机械能。
二、热机。
1、热机的原理:将燃料燃烧时放出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2、热机是热力发动机的简称。
3、阅读:“生活、物理、社会”,了解热机的发展史。
蒸汽机――内燃机――喷气发动机――火箭发动机。
三、汽油机的工作过程。
1、今天我们来学习热机中的内燃机的代表:汽油机。
内燃机:燃料在气缸内燃烧的热机。汽油机是最常见的内燃机,以汽油为燃料,
2、构造(观看活动挂图,边指示边讲解)。
进气门,排气门,火花塞,汽缸,活塞,连杆,曲轴。
(介绍名称的同时,介绍各部分的功能)。
3、冲程:活塞从气缸一端运动到另一端叫做一个冲程。
4、工作原理。(结合活动挂图的演示)。
(讲解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活塞的运动方向、气门的开闭、连杆、曲轴的运动情况)。
内燃机的工作过程以一个循环为一个单元,一个循环又分为四个冲程。
开始工作前,活塞位于气缸上端,进、排气门均关闭。工作时,活塞由上向下运动,进气门打开,排气门仍关闭。由于缸内体积增大,压强减小,空气和汽油的混合气体被吸入气缸。这是第一个冲程,吸气冲程。
活塞运动到最下端,就开始转为向上运动。这时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混合气体被强行压缩,使气体的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此时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这是第二个冲程,压缩冲程。
花,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由上向下运动,通过连杆带动曲轴转动。实现了内能向机械能的转化。这是第三个冲程,做功冲程。
做功冲程结束,活塞继续由下向上运动,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燃烧后的废气被活塞推出缸外。这是最后一个冲程,排气冲程。
此后,活塞又由上向下运动,从此进入下一轮循环。
5、重点强调能的转化。
在压缩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压缩汽缸中汽油和空气的混合气,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在做功冲程燃气对活塞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其余三个冲程靠消耗飞轮的惯性来完成。
6、热机的启动。
热机不能自行启动。开始运转时,要靠外力使飞轮和曲轴转动起来,由曲轴通过连杆带动活塞运动,以后内燃机才能自己工作。
7、热机的应用。
汽油机比较轻巧,常用在汽车、飞机和小型农业机械上面。柴油比较便宜,但柴油机比较笨重,主要用在载重汽车、拖拉机、坦克上面。
初三物理教案设计篇七
3.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会在实验中记录必要的数据,能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演示用:两端开口的玻璃圆筒、侧壁开口的玻璃圆筒、橡皮膜、压强计、水、盐水、200ml的量筒、玻璃板、第三节练习第2题和习题第9题装置。
学生用:压强计、200ml的量筒、水、盐水(以上器材,每两位学生一组)。
1.什么叫压强?写出压强大小的计算公式。
2.压强的单位是什么?15帕斯卡表示什么意思?
3.以上问题,由学生回答,回答有错的请另外的学生纠正或补充,然后由教师评讲。
问题的提出:。
放在水平面上的固体,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对支承它的物体表面有压强。液体也受到重力作用,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能流动,盛在容器内对容器底部、侧壁和内部有没有压强?如果有压强,会有哪些特点呢?(板书课题:第二节实验:研究液体的压强)。
1.演示、讲述。
(1)演示实验:将少量水倒在平放在桌上的玻璃板上,水在玻璃板上散开;将水倒入上端开口、下端扎有橡皮膜的玻璃圆筒内(倒水前,让学生观察橡皮膜表面与筒口相平),请同学们说一说,观察到什么现象?(橡皮膜向下凸出);把水倒入侧壁开口处扎有橡皮膜的圆筒(倒水前,也让学生观察橡皮膜表面与侧壁筒口相平),又请同学说一说,观察到什么现象?(橡皮膜向外凸出)。
(2)讲述:根据以上实验表明,液体由于受重力作用,对容器底部有压强;对阻碍液体散开的容器壁也有压强。(教师板书)。
2.学生分组实验:。
(1)讲述设问: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有没有压强?如果有压强,这个压强有什么规律呢?下面请同学们通过实验,自己来研究,找出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2)介绍压强计:介绍时,用手指轻轻按一按金属盒口的橡皮膜(不宜重按,避免u形管中的水冒出管口),请同学们观察压强计u形管中两管液面出现的高度差,力稍大点,两管液面的高度差也增大,表明:u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差越大,橡皮膜表面受到的压强也越大。
(3)讲述实验步骤:。
一面讲述,一面演示。接着请同学们阅读课文中的“实验步骤”,弄清楚应当怎样做实验,通过实验要研究什么问题。实验时,注意金属盒口朝着什么方向,并要保持橡皮膜在液体(水或盐水)中的深度相同的同时,观察u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差,认真做好记录。
(4)学生按步骤进行实验(一部分同学用水做,另一部分同学用盐水做)。
实验中,教师注意指导、检查,着重检查橡皮膜所朝的方向、记录数据和u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差,以免得出错误的结论。
3.课堂讨论(教师问,学生答)。
问:当把压强计连着的扎有橡皮膜的金属盒放入水中(或盐水)时,在u形管中观察到什么?(学生答:u形管的两管液面出现高度差)。
问:出现这个高度差,说明什么问题?(学生答:表明液体内部有压强)。
问:把橡皮膜朝不同的方向,u形管两管液面还有没有高度差?又说明什么问题?(仍有高度差,表明液体内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问:将橡皮膜保持在同一深度,朝着不同的方向,这个高度差是否相等?说明什么问题?(学生答:这个高度差相等,表明液体内同一深度处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问:橡皮膜在3厘米、6厘米、9厘米处时,这个高度差有什么不同?又说明什么问题?(学生答:6厘米处这个高度差比在3厘米处大,9厘米处这个高度差更大,表明液体内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问:用水和盐水做实验的u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差,在同一深度为什么盐水比水大?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答:因为盐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表明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越大的压强也越大)。
4.小结:。
教师根据刚才的课堂讨论、师生对话,简要进行归纳,表扬同学们认真做实验的情况,鼓励同学们对问题的研究精神,然后教师再把刚才讨论所得的结论简述一遍,分别把各点结论进行板书。
1.讲述:这节课通过老师演示实验和同学们分组实验,知道了液体压强的产生和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同学们很有收获,今后还要继续努力,发扬这种研究问题的精神,认真学好物理知识。
2.请同学们整理好自己桌上的器材。
1.演示第三节课文后练习第1题和章后习题第9题的实验。
2.课堂讨论,学生举手发言回答对演示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最后由教师进行小结。
1.课后把刚才所做的两个演示实验(即第三节后练习第1题和习题第9题)的解释写在课本上题目的旁边。有条件的同学回家可把这两个实验做一做。
2.把第三节课后练习第2题和习题第8题做在作业本上。
初三物理教案设计篇八
说教材: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摩擦起电现象;
2、知道电荷的种类;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知道验电器的工作原理;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摩擦起电实验现象,从而对电荷的探究产生兴趣,最后能主动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静电小实验。
教学重点: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
教学难点:电荷的认识及作用规律。
说教法:
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讨论归纳法。
说学法:
优点:本节课以生活中的电现象为引导,再加以实验为主导的教学结构,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接受,从而便于学习。
缺点:知识点较为抽象,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由于学生基础较差,应以简单明了,深入浅出的步步引导。
说过程:
1)新课导入:有小游戏导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兴趣)。
2)新课讲解:
i.小组实验探究法(如何让塑料尺子吸引小纸片)。
ii.讨论、归纳法(得到摩擦起电概念)。
iii.自主合作探究法(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
iv.实验探究、讨论法(验电器原理和电荷量)。
3)评价教学效果: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能提高实践能力,也能达到学习预期效果。
4)归纳总结:结合简单板书,让学生小结。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我感觉自己存在的问题还很多,一上课自己有点紧张导致自己口误比较多,教学设计上不是很合理,把两节课内容融合成一节课课堂容量比较大,时间把握的不准确训练题没有来得及做,本节课最大的缺点是有的演示实验没有做成功,有硬件上的不足,最主要的问题是自己准备不充分,总之自己需要改进和学习的地方还比较多,今后还需向各位同事请教。请各位老师提出批评意见!
初三物理教案设计篇九
《电荷》是人教版八年级第五章第一节,本节的教学内容有: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验电器、电荷量及其单位、原子结构、原子核、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其中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是教学重点,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同时又是教学难点。摩擦起电是人类最早发现的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是进一步深入学习电流概念的关键,因此本节课作为初中电学起始课,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初三物理教案设计篇十
2、理解杠杆的概念,能准确作出杠杆的力臂;。
3、经历概念的建立过程,感受归纳的研究思想;。
4、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科学的价值,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杠杆的概念、力臂的概念。
力臂的'概念和作图。
木板、图钉、螺丝刀、扳手、羊角锤、撬棒等等。
一、前提测评:
1、力是xxxxxx对xxxxx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xxxxxxxx的。
2、力一般用符号xx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xxxxxx。
二、新课教学:
(一)什么是杠杆?
日常生活中我们在完成某项任务时,必须用到某些工具,例如:
1、在开酒瓶时,要用酒瓶扳手。
2、用撬棒将地上的石块撬起。
3、用铡刀切纸。
4、用筷子夹住菜。
初三物理教案设计篇十一
2.惯性及惯性定律。
3.运动和力的关系。
4.摩擦力。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理解要注意:第一.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中,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原来静止仍静止,原来运动的仍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第二.自然界中绝对孤立,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这里所说的“不受外力作用”,实际上是指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
2、惯性: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惯性的含义: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性质,即使物体状态不改变的性质,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不是力,物体惯性大小跟物体是否受外力作用没有关系,惯性大小是由物体质量大小来决定,质量越大,惯性就越大,质量越小,惯性就越小,所以惯性是物体质量的量度。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即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不等于零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就要发生改变,可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运动状态是指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彼此平衡(即合外力等于零),那么,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不改变,实际上,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有人认为维持运动要有力的作用,这是错误的,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物理教案《浙江版初三物理运动和力的关系二教案》。
4、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即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物体受力作用不平衡时,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
5、摩擦具体可分为:静摩擦、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静摩擦:一个物体有沿着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的趋势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所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叫做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静摩擦力随着外力的增大而增大,它的值等于外力大小。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滑动摩擦力;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滑动的力,叫做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滑动摩擦力大小跟接触物体之间的压力大小有关,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6、滚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滚动时产生的摩擦,滚动摩擦的特点是,滚动摩擦力大小比滑动摩擦力大小要小得多。在生活中和生产中,要设法增大有益的摩擦和减小有害的摩擦,增大有益摩擦的主要方法是增大压力和把物体之间的接触面弄粗糙些,减小有害摩擦的主要方法是用滚动代替滑动和加润滑油等。
初三物理教案设计篇十二
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采用实验探究和信息学习的方法.实例如下。
实验探究: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图书馆、互联网查阅有关半导体方面的资料,小组讨论,总结半导体和导体、绝缘体的区别.
【板书设计】。
1.半导体。
概念。
与导体、绝缘体的区别。
2.半导体材料。
3.半导体的电学性能。
初三物理教案设计篇十三
1.了解什么是凸,什么是凹,了解的焦点、焦距。
2.了解凸和凹对光的作用。
3.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4.通过实验观察得出凸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和凹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
教学用具。
一、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入新课。
问:在前一章光现象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有所了解的镜子是什么?
生: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
问:那么生活中你们还知道哪些镜子?
生:(比如老花镜,近视镜)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
问:你们讲到的这些镜与我们第一章所讲到的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有什么不同?`。
(分别出示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老花镜、近视镜、放大镜)。
观察后得出结论: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都是面镜,不能透过光线,光线在面镜的反射面上发生反射。老花镜、近视镜、放大镜则能够透过光线,凡是类似的这一些片我们都叫做。
还有哪些是我们经常看见和接触到的呢?(图片展示:照相机的镜片,望远镜的镜片、显微镜的镜片等等)。
二、进行新课。
[生]包括两种:凸和凹。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在形状上与刚才的这两块有稍许不同,你们怎样区分它们,通过什么方法来区分它们。
[师]先看我投影出来的这几块分钟是什么,辨认一下。
学生讨论。
[师]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辨认它们的?对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反之则是凹。
(发下一组,其中既有凸也有凹,让学生自行辨认它们。简单的直观的通过触摸来辨别。)。
[师]凸和凹是怎么画出来的?
课件演示。
我们看到两个交的球形的公共部分就是一块凸,这两个球心的连线叫做主光轴这块凸的中心叫做光心。
两个未相交但相互接近的球形的中间部分就是一块凹,这两个球心的连线叫做主光轴这块凸的中心叫做光心。
主光轴和光心是我们研究的两个常用科学术语。
[师]下面我们来探究凸对光线的作用。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56,“想想做做”
演示实验。(用平面镜取光做凸使光线会聚的实验并记录在白纸上得到的最小最亮的光斑到凸的距离。然后取出另一块不同的凸让一位学生模仿刚才的实验做一次看结果是否相同。最后换用凹,重做以上实验,看有什么结果。)。
学生讨论。
得出实验的结论:
凸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不同的凸对光线的会聚能力不同。
凹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
(课件演示光路图)。
由于凸对光线起会聚作用,所以我们看见太阳光是一束平行光,通过之后会聚于一个小而亮的点。我们把这个点叫做焦点。(这时太阳光与主光轴平行,焦点恰好在主光轴上)我们把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实验中我们看到不同的焦距是不同的。
凹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光路图)。
从光路图出发我们来研究几条特殊光线通过后的走向。
(分别演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光线恰好通过光心,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凹的情形。然后由前面所学过的光路可逆的原理出发画出逆向射入的光线光路图)。
动手动脑学物理1、2小题作为课堂练习。
作业:物理套餐的相应内容。
板书设计:。
第三章及其作用。
一、
1.凸和凹。
2.有关的几个名词: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3.(1)凸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凹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初三物理教案设计篇十四
内容分析本节主要介绍的是生活中常用的透镜,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透镜及其成像的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作准备。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经常使用的照相机、放大镜、投影仪、望远镜等光学仪器比较熟悉,但大多数并不知道它们的主要部件都是透镜。
技能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过程与方法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模拟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愉悦。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重点难点透镜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策略方法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的方法及透镜式教学方式。
课前准备课前预习预习本课。
教学媒体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
课后记。
教学程序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复习提问。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1、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
2、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是什么?
照相机、放大镜、投影仪等光学仪器的主要部件都是透镜。
这一节我们就来学习生活中的透镜。
初三物理教案设计篇十五
知识目标。
(1)知道热机的效率。
(2)了解提高效率的途径。
能力目标。
用物理图表分析问题的能力,联系实际思考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感受技术与社会的联系,建立废物利用的观念.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从提出问题入手,让学生思考热机中的效率指的是什么,讲解了热机的效率并指出了蒸气机的效率很低,内燃机的效率较高.又详细分析了内燃机的能流图,并说明了其中损失的能量是哪些,而有用的机械能只占其中的一部分.对于火电站教材也利用能流图详细的'介绍了各个过程中的能量损失,而转化为电能的部分也是其中一部分.并指出了造成能量损失的一些原因.
在此基础上,教材联系实际情况,分析了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人们利用损失的能量开阔思路用于其他的用途,达到了又节省能源又废物利用改善了环境.
教法建议。
本节内容建议用学生实验探究和自主学习的方法,利用能流图分析问题还是首次接触,可以结合图解帮助学生想像,提高学生观察能能力,分析能力.本节的一个较大特点是紧密联系实际,考察了能量在具体过程中的损耗,要注意让学生细致的分析问题,养成缜密的思维形式.注意联系实际的教学,学生要能够利用所学到的提高效率的方法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解决简单的问题.教学中要结合技术和社会的关系,了解热电站相比一般的火电站的优点,并结合所生活的社区,思考关于节能和环境保护的问题.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热机的效率。
【重难点】热机的效率及影响热机效率大小的主要因素,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和意义。
【教学过程设计】。
方法1、说明热机不能把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利用,其中有一部分散失了,从而得出热机的效率,可以画饼图分析出热机效率的定义。教师提供资料,说明一些机械的效率,例如蒸汽机、汽油机、柴油机等的实际效率。
教材中有内燃机和火电站的能流图,学生观察内燃机能流图,思考哪些是做有用功的能量,哪些是散失的能量,对于火电站也可以思考哪些是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哪些是损失的能量。
方法2、教师在介绍完热机的效率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课本上的内燃机和火电站的能流图来画出饼图,从饼图中分析出哪些是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哪些是损失的能量。
学生可以自行收集信息,说明一些机械的效率,并从中分析出内燃机的发展趋势,这种方法适用于教师要有宽广的知识面,并善于控制课堂。
二.热机效率的应用。
教师提供资料,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分析和探究的参考问题有:如何提高热机的效率;热电站是怎样提高燃料的利用率的。
探究活动。
实验探究:汽油机的效率。
【课题】调查汽油机的效率。
【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
【活动流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调查汽油机的效率,并就其不合理的地方尽量提供建议.
【备注】1、写出探究过程报告.
2、发现新问题。
初三物理教案设计篇十六
1、运动的相对性。
一个物体对参照物的位置如果发生改变则称该物体运动,若对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则称该物体静止。
例:教室相对于行走的人是运动的。龙舟相对于河岸是运动的。
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龙舟相对于舟上的人是静止的。
2、长度的测量。
选:选择一个清晰的刻度开始测量。
放:放正刻度尺、紧靠被测物。
看:测量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读: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分度值:刻度尺里面最小的刻度值)。
记:记下数值和单位。
例:图中测出的该物长度是1.00cm.
3、长度单位换算。
1km=103m1m=10dm=100cm=103mm=106m=109nm。
例:45m=4.510-5m0.23dm=2.3107nm。
4、速度的计算。
公式:v=s/t其中:(1)计算时将s和t的单位化成m/s或者km/h。
(2)式中三个物理量应对应于同一个物体。
(3)懂得将题中的物理情景画成简图,找出相应的方程。
解:5秒内人走的路程为:s船=v船t=100m/s5s=500m。
5秒内声音走的路程为:s声=v声t=340m/s5s=1700m。
如右图可知:他喊时离高崖的距离为:s=(s船+s声)/2=1100m。
5、平均速度。
严格按公式v=来计算,切勿利用v=来计算。
例:汽车在长100m的公路上行驶,前50m的速度为20m/s,后50m的速度为10m/s,汽车在这100m公路上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
解:前半段时间为:t===2.5s。
后半段时间为:t===5s。
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13.3m/s。
[应用练习]。
1.小明同学坐在行驶的公共汽车内:(选填“运动”、“静止”)。
(1)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__的;以行驶的公共汽车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_的。
(2)小明对公共汽车的驾驶员来说是_____的,这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
(3)小明对马路上的行人来说是________的,这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
2.一只小球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它在2s内通过的路程是5m,则它通过20m路程后的速度是________m/s。
3.作直线运动的某物体,在开始5s内通过的路程是20m,接下来的15s时间内作速度为5m/s的匀速直线运动,那么物体在这20s时间内作的是_______运动,整个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合___________km/h。
4.下列关于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
b.以太阳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
c.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d.以地球上的树木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5.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个物体,它们的运动时间之比是1:6,运动路程之比是3:2,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a.9:1b.1:9c.4:1d.1:4。
6.某同学坐在一辆以速度20m/s匀速直线行驶的车里观察路边的电线杆,从第1根电线杆在他的眼前经过算起,经1分钟时间共有41根电线杆从他眼前经过,则每两根电线杆之间的平均距离为()。
a.30.8mb.30mc.29.3md.28.6m。
7.以乙为参照物,甲作匀速直线运动。以丙为参照物,乙静止不动。那么以丙为参照物,甲作_____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变速”)。
8.某商厦安装有自动扶梯,当扶梯不动时,人走上去需要2分钟。当扶梯运行时,人走上去只需40秒。当人站在运行的扶梯上,由扶梯送上楼,需要_________分钟。
9.某物体以8m/s的速度通过全程的2/3,通过剩余1/3路程的速度是21.6km/h,求全程的平均速度。
初三物理教案设计篇十七
一、电阻的定义: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
二、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
三、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大小是由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决定的,还与温度有关。在其它因素相同的情况下,导体越长电阻越大;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大多数导体温度升高时电阻增大,少数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四、变阻器。
1.滑动变阻器:(1)构造;(2)原理;(3)用途;(4)连接;(5)注意。
2.电阻箱:拔插式电阻箱和旋盘式电阻箱,优点是可直接读出连入电路中的阻值。
五、电工材料:导体、绝缘体。
2、绝缘体(1)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2)原因:缺少自由移动的电荷。
六、欧姆定律的表述:导体中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七、数学表达式及变形公式:i=u/r,u=ir,r=u/i。
九、欧姆定律的应用。
电流(i)电压(v)电阻(r)。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第十五章电功电热。
一、电功。
1.定义:电流所做的功。
2.电流做功的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的过程,电功是电能转化的量度。电功是过程量,电流做功时,总伴随着能量状态的变化。电流通过用电器所做的功的数值与该用电器此时消耗的电能数值完全相同。
3.电功的公式及其变换式:w=uit(变换式w=u2/rt,w=i2rt),即电流在某段电流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4.电功的单位;焦耳(j)、千瓦时(kwh)。
5.电功测量:电能表是测量电功的仪表。
二、电功率。
1.定义及意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电功率。电流做功不仅有大小而且有快慢之分。用电器的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电功率大的用电器只能说明用电器电流做功快,并不表示电流做功的多少。
2.公式:p=w/t=uit=ui,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电器。
3.单位:瓦特(w),千瓦(kw)。
4.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额定电压是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额定功率是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5.测小灯泡的电功率:(1)实验原理;(2)实验电路图;(3)实验步骤;(4)数据处理。
三、焦耳定律。
1.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2.焦耳定律的数学表达式:q=i2rt。
四、熟记电学中基本量的规律和特点,进行电功、电功率和电热的计算。
物理量(符号)公式单位(符号)串联电路特点并联电路特点。
电功(w)。
电功率(p)。
电热(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