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最新中国文化遗产日(优质13篇)

最新中国文化遗产日(优质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1-11 17:49:31
最新中国文化遗产日(优质13篇)
    小编:zdfb

总结是一种思考和回顾的方式,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总结需要不断学习与改进,不断探索新的方法与技巧。以下是一些培养创造力的途径,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中国文化遗产日篇一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莫高窟的壁画艺术是龙门、云冈石窟所没有的,是世界上任何石窟寺所无法相比的,它是莫高窟艺术的精髓。如果把45000平方米壁画一张张连接起来将长达25公里,要把这些壁画放在路边的话,可以构成从市区到莫高窟的一条长长的画廊。其规模之宏大,题材之广泛,艺术之精湛,被日本学者称之为“一大画廊”;法国学者称之为“墙壁上的图书馆”;正如一位学者看了莫高窟后感慨地说:“看了敦煌石窟就等于看到了世界的古代文明”。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千”这个数字在这里不指具体的数目,而是喻指很多,因为这里有许多佛教塑像、壁画的洞窟,所以俗称为“千佛洞”。

自古以来,这里的人们笃信佛教,地方的官吏、豪门贵族、善男信女以及贫苦的老百姓都拿出银两来开窟、造像、绘画作为自己的家庙来供养佛和菩萨;来往于丝绸古道的商人、使者、僧侣等为了祈佑自己能平安越过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或取福佑,死后进入天国的投资。于是在鸣沙山的崖壁上,大大小小的窟龛不断涌现。

莫高窟现存洞窟492个,洞窟大小不一,上下错落,密布崖面,每个洞窟里面都有栩栩如生的塑像,婀娜多姿的飞天,精美绝伦的壁画,构图精巧的花砖,构成了一个充满宗教氛围的佛国世界。

敦煌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珍贵的价值,有“人类文化珍藏”“形象历史博物馆”“世界画廊”之称。

中国文化遗产日篇二

“泰山”,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趣味的民间传说,在世界的文化遗产中都占有必须的地位。所以,请让我们在“云旅游”一次,来体会泰山的壮阔与宏伟吧!

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泰安市之北,为我国五岳之东岳。古以东方为万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地,故泰山有“五岳之长”、“五岳独尊”之誉。早在夏、商时代,就有72个君王来泰山会诸侯、定大位,刻石记号。秦始皇统一中国封禅泰山后,汉代武帝、光武帝,唐代高宗、玄宗,宋代真宗,清代康熙、乾隆等也都相继仿效来泰山举行封禅大典,所到之处,建庙塑像,刻石题字,为泰山留下了很多的文物古迹。

历代著名的文人学士,也都慕名相继来此,赞颂泰山的诗词、歌赋多达一千余首。杜甫的《望岳》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诗。

泰山同时又是佛、道两教之地,因而庙宇、名胜遍布全山。所以泰山不仅仅有雄奇壮丽的山势,并且有众多的文物古迹,也是一座道教名山。山顶更有四大奇观: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实乃一处名冠世界的文物宝库和游览胜地。1987年底,世界保护自然与文化资源委员会已将泰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也正因为泰山的名气大,居住人口多。所以也有着很多民间传说。

因为盘古开天辟地,造就了世界,后人尊其为人类的祖先,而他的头部变成了泰山,所以,泰山就被称为至高无上的"天下第一山",成了五岳之首。

泰山的建筑也令人称赞:泰山保存较好的古建筑群有26处、还有寺庙58座、古遗址128处、碑碣1239块、摩崖刻石1800余处,主要分布在岱阳、岱顶、岱阴及灵岩。泰山有我国惟一保存下来的秦代刻石"李斯碑",有我国最大的宫廷式古建筑群东岳神府岱庙等。

同时,泰山的自然风光更令人称奇。泰山的山在清晨烟雾缭绕,宛如仙境;山峰高耸万仞,像一把锋利的宝剑直播蓝天里去,险绝异常……所以,泰山也是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文化遗产。

泰山,是中国文化的宝库,更是中国人的宝贵遗产。在泰山中,有着珍贵的历史纪录,更有着中国人一向以来的努力和骄傲!

中国文化遗产日篇三

1、留住文化根脉,托起民族未来。

2、保护文化遗产,珍藏历史精华。

3、保护昨天的遗产就是扞卫明天的文化。

4、文化遗产是我们的财产,我们要保护我们的财产。

5、先人神力绝技,鬼斧神工天姿。

7、保护文化遗产共同心愿,和谐精神家园人人受益。

8、文化遗产,让中国更有魅力。

9、文化恒久远,非遗在人间!

10、文化传承文明,遗产不再遗憾。

11、文化遗产是稀世珍宝,一旦毁坏将万世遗憾。

13、留住文化古迹,给子孙点回忆。

14、让文化遗产完整无缺,让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15、非遗千古传,文泽天地间。

16、保护文化遗产靠大家,保护文化遗产为大家。

19、人人参与保护中华民族遗产,人人继承传统华夏文明文化。

22、保护文化遗产,共建和谐社会。

23、群策群力保护文化遗产,同心同德构建精神家园。

24、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华夏精神。

25、珍惜文化遗产,构筑和谐文化、和谐社会。

28、中华文物传承华夏文明,炎黄子孙共建和谐社会。

29、同护文明薪火,共享和谐生活。

30、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历史精华。

31、文化遗产是个宝,社会发展离不了。

32、文化成就文明,精神铸就精彩。

33、承遗风古训,传文化薪火。

34、金贵银贵文化遗产最贵,千好万好精神家园最好。

35、文化遗产,世界骄傲,宣传保护,构建和谐。

36、携手历史文化,爱我锦绣中华。

37、同撑文化遗产保护伞,共筑精神家园防火墙。

39、文化遗产,东方神韵,用心呵护,源远流长。

41、文化见证兴衰,非遗彰显魅力。

42、认识保护意义,增强保护意识,完善保护机制。

44、文化流芳百世,保护永记心间。

45、发展国民经济是硬道理,保护文化遗产是软环境。

46、凝聚历史精神,熔铸文化辉煌。

47、文化成就未来,遗产不容忘怀。

50、保护文物就是保护文脉,保护文脉就是保护国脉。

中国文化遗产日篇四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到具有人杰地灵美誉的灵地观光旅游,我是xxxx旅行社的导游,我姓黄,大家可以称我为黄导。

灵地是一块古老的土地,是山区的平川沃土,是清流南部的重要集镇,灵地有着深厚的客家文化沉淀,丰富多彩的客家民俗。我将带领大家去参观具有客特色的灵地祠堂参观游览。

这四座祠堂距今都有200多年以上的历史了。其建筑规模、结构基本相同:祠堂都是坐东朝西,空坪上的外大门朝南,祠堂上下厅左右各有一个房间,上下厅天井左右各有一间厢房,上下厅两个大屋间左右各有2纵房间,每纵8间,上下厅左右各有过道来往于各纵房屋之间。每纵屋的东西两面各开一小门与屋外相通。现在我们先来去先雕公祠看看,大家看这是先雕公祠的花坛,花坛上有两株枝繁叶茂的罗汉松。罗汉松如虬如伞,翠绿如油,成为灵地村独特的风景线。这两株古树已有200多年历史了。

相传,有一年这两株罗汉松忽然生了虫,枝枯叶落,奄奄一息。当时在祖祠内读书的学子,见状大惊,为了拯救垂危的罗汉松,他们公推一位文章写得好的同学写篇祭文驱虫。但祭文焚化之后,并不见效,罗汉松叶落如故,于是他们去请教老师陈光晋。

陈光晋是清道光年间的举人,学富五车。他听了学生的话后,命将祭文呈上一阅。阅后,陈光晋摇头叹道:这样的祭文怎能驱掉蛀虫呢?于是他亲自动笔写了篇祭文,叫学生们拿到花坛焚烧。

说也奇怪,第二天,学生们到花坛上一看,罗汉松的叶子已由黄转青,那些蛀虫也无影无踪。从此,这两棵罗汉松越长越青翠。人们都说两棵罗汉是松陈光晋先生救活的。

这两棵罗汉松左右对称,株距10米,现在这两棵罗汉松已枝叶相连,形成合拱。树干比二人合抱还大,那枝叶一束束向上伸展,显示了它奋发向上的生命力。

97年曾不断有外商来买这两株罗汉松,最高价格是30万元。但先雕公有远见的后裔们不同意出卖,要作为祖传文物永远纪念。

下面我们来去其它三处祠堂看一看。(游客自行观看)大家看了有什么感受?大家看那老祠堂屋檐雕刻得极为精美,那些年代久远的碑文,斑驳陆离,黯然无色;那些墙上、门框上张贴的对联承袭了无数的风雨,我们是否仿佛行走在时空隧道里,领略先人在岁月的长河里的无数起落;看看那些刀功精湛木刻窗花。屏风,可以看出我们的先辈是多么的勤劳与智慧。

老祠堂给人一种古朴、大方的感觉。这样风格独特的古民居建筑物如今在国内或许另外难觅踪迹了。历史上,在一幢祠堂居住着同一家族的子孙,遇有红白喜事,大家不招而至,互相帮助;或有什么急难,合族齐聚大厅商议解决办法,无形中增加了家族的凝聚力,维系着整个家族的团结,尤其是充满着浓浓的亲情。

下面我们到灵地闻名遐迩的宏伟古建筑——土楼去看看。

传说,土楼是清流灵地第十二世祖黄子良所建据族谱记载,土楼大概建于康熙初叶或中叶,距今已有300多年了。土楼东西长44米,南北宽40米,为砖木结构,楼墙全用厚砖砌成。土楼内有房子100余间,紧邻楼墙四周的房子是两层的,楼墙砌至约7米高处,四周留一条宽约2米以上的“马道”(即四周可以来往相通的大走廊),小孩可以从楼四个角上的四座楼梯走上马道去戏耍。马道周围的墙上,每隔数米还开一弓形窗户,每面5个窗,窗户距离马道约1米多高。人们走在马道上可以透过窗户了望楼外景物。如遇兵匪为患,还可以利用窗户监视敌人和射击自卫。

土楼有两座大门,一朝北、一朝西。两座大门正中的顶端,还有个方形比碗口还大的洞穴,直通马道。敌人用火或刀斧毁器朝下射击,保卫大门安全。大门的两块门板,约5寸厚,是质地最坚硬的木料做成的。

土楼在建筑上还有个别致之处,就是在缕的四周挖了一条宽5米,深2米左右的蓄水沟,使土楼易守难攻,更为安全。

看完了古老建筑,我们到充满传奇色彩的天星池去玩一玩。天星池的面积约20余亩。相传是天上陨星下坠留下的窟窿。清澈的池水犹如一面明如玻璃的镜子,蓝天白云、翠竹古樟、红花绿树倒映在池水中宛如一幅美妙无比的风景画。那古老的樟树横卧在水面仿佛是一位悠闲的老人在尽情地欣赏着微波荡漾的池水。一切的一切都显得那么清新自然。清早,傍着晨曦,勤奋好学的中小学生到池边晨读;白天,一些钓鱼爱好者在池中垂钓;傍晚,我们在这里散步,呼吸清新空气,欣赏变化莫测的晚霞;夜晚,在皎洁的月光下,三三两两的人们在池边乘凉,消遣劳累了一天的疲劳。清代清流诗人雷可升曾赋诗赞道:

大地东流水,兹池契杳冥。

月疑双镜满,天与四时青。

岸阔牛羊小,源深气化停。

曾闻垂钓者,独坐见仙灵。

虽然几百年来从未见有甚第仙灵出现,但天星池确有许多奇特的地方。

奇特之一,天星池从未干枯过。1963年,清流灵地发生百年未遇大旱,不公无法插秧,而且饮水也困难,但池中泉水仍汩汩面来积水不干。

奇特之二,天星池放养的鲢鱼,小小的鱼苗,到了3斤重以后,鱼尾巴上便会长出一颗比黄豆还大的红痣(鱼越大,痣也越大)。而近两年来,1斤多重的鲢鱼有的也会长红痣。

奇特之三,用天星池的水用来做豆腐和米粉,其出腐率与出粉率,比用河水或井水做的要高得多。据说,过去曾有人做过一个试验:用两个大小相同的水缸,一个缸装满天星池的水;另一个缸装满井水,然后两面个缸加上盖。三年之后,打开缸盖一看,装井水的缸内,水上长满小虫,而盛天星池水的那个缸内,则水清见底。原因何在,有待遇于科学家们去解谜,但这三奇却是家喻户晓。

各位游客由于时间紧,我们的旅游行程就到此结束,大家对我的服务有什么意见或是对灵地旅游景点的开发有什么好的建议,欢迎赐教。大家先回旅店休息一下,待会我们到李家农家乐去品偿独俱特色的鲜水鱼宴。

中国文化遗产日篇五

秦始皇兵马俑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陵以东1.5千米处,不仅仅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是第一批中国世界遗产。

在殷商时期,奴隶主死后,奴隶就要作为殉葬品,与奴隶主同埋。周王朝很多抑制人殉,但并未根绝。到了春秋时期,人殉复燃。及至秦国,便正式废除了人殉制度,开始以俑殉葬。

一号坑缘于1974年3月被农民挖井发现。兵马俑可分为高级军史俑、中级军史俑、下级军史俑、一般武士俑。他们个个都被雕得惟妙惟肖。有的兵马俑手握青铜长剑,准备奋勇杀敌;有的手持盾牌,拼尽全力地抵抗敌方士兵;还有的手拿弓弩,正在拉弓射箭……不知不觉间,我也有了身临其境之感。怪不得它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成了一张中国古代辉煌礼貌的金字名片呢!

二号坑最为壮观,分为4个单元。

第一单元位于俑坑东端,有弩兵俑220个,有的立着射击,有的跪着射击,起伏轮番射击,以弥弩张缓慢之虞。

第二单元位于俑坑右侧,由64乘战车组成方阵。车前驾有真马大小的陶马4匹,个个五官清晰可见。有的前蹄飞起,有的蓄势待发,还有的后腿踢着泥土,准备与敌人决一死战。

第三单元位于中部,由19辆战车、264个步兵俑和8个骑士俑组成长方形阵,共分3列。

第四单元位于军阵左侧,由108个骑士俑和180匹鞍马俑排成11列。他们都站得笔挺,目视前方。似乎只要听到将军一声令下,他们就会冲出去奋勇杀敌。我不禁感叹劳动人民的妙手。

三号坑是三个坑中唯一一个没有被项羽的大火焚烧过的,所以出土的陶俑身上的彩绘残存较多,颜色十分鲜艳。从内部布局看有一个指挥部,里面还有许多将军皱着眉头,仿佛在思考军事方案。

四号坑有坑无俑,仅有回填的泥土。据推测,这可能是秦末农民起义造成的。

兵马俑淋漓极致地展现了秦朝时的辉煌,以及劳动人民的智慧。看着这一排排的兵马俑,一股自豪感便会油然而生。

中国文化遗产日篇六

我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历史的文化古国:有宏伟的故宫;有美丽的.莫高窟;还有蜿蜒起伏的万里长城……这些都凝结着我们老祖先的汗水和智慧,这些都是我们祖国的骄傲,其中令我最感兴趣的就是栩栩如生的兵马俑了。

中国文化遗产日篇七

1、穿越时空的魔法武器——文化遗产。

3、文化遗产不可再生,加强保护刻不容缓。

4、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5、我们的古迹,我们的祖国,你不爱护,我不爱护,谁来爱护。

6、文化遗产人人保护,保护成果人人共享。

7、文化遗产保护:尊重历史,造福今天,开创未来。

8、保护古迹,责无旁贷。

9、文化遗产日:一天的提醒,每一天的行动。

10、祖先的、我们的、子孙的——请保护文化遗产。

11、古迹属于你,属于我,是我们的.共同财富。

12、有历史才有现在,唯遗产才知兴衰。

13、纵有金山银山,难买文化遗产。

14、保护水环境,节约水资源。

16、保护历史文化,启迪现代文明。

17、手牵手保护文化遗产,心连心共筑精神家园。

18、保护文化遗产,珍藏历史精华。

19、留住历史天地间,再现华夏五千年。

21、保护文化遗产,彰显文明中华。

22、文化传承文明,遗产不再遗憾。

23、文化遗产,让中国更有魅力。

24、文化遗产是个宝,社会发展离不了。

25、群策群力保护文化遗产,同心同德构建精神家园。

26、遗产是传家宝,文化是宣传机。

27、携手历史文化,爱我锦绣中华。

28、感受文化色彩,领悟遗产真谛。

29、千古文化留遗韵,一代文明展新风。

30、保护昨天的遗产就是扞卫明天的文化。

31、先人神力绝技,鬼斧神工天姿。

32、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华夏精神。

34、印证过去,见证未来。

35、文化遗产是凝聚中华民族的桥梁和纽带。

36、文化遗产,人类的精神家园拉着遗产手,文明同心走。

37、爱我中华,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

38、人人是保护文化遗产宣传员,处处是和谐精神家园风景线。

39、保护文化遗产,惠泽万代千秋。

40、保护人类的精华部分,为子孙留下教育素材。

41、保护文化遗产共同心愿,和谐精神家园人人受益。

42、传世芳华,惠泽后人。

44、神奇与伟大相映,智慧与力量天工。

45、齐心协力保护文化遗产,全心全意构建精神家园。

46、文化成就文明,精神铸就精彩。

47、保护文化遗产人人有责,享用精神财富家家受益。

48、文化,文物的灵魂,保护文物,守护灵魂。

49、你出力,我出力,保护文化遗产齐出力;你添彩,我添彩,精神家园更精彩。

51、凝聚历史精神,熔铸文化辉煌。

52、先人的智慧万古的沉淀,历史的见证后世的财产,智慧的化身历史的叠现。

53、挖掘整理文化遗产,努力造福人类文明。

54、文化遗产铸硕果,精神文明开新花。

55、守卫精神财富,保护文化遗产。

56、保护文化遗产,创造新的辉煌。

57、传承祖国文化遗产,保护中华精神家园。

58、树立大环境意识,保护生态环境。

59、欣赏荒野、回归自然。

60、青山清我目、流水静我耳。

中国文化遗产日篇八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到具有人杰地灵美誉的灵地观光旅游,我是丽丽旅行社的导游,我姓黄,大家可以称我为黄导。

灵地是一块古老的土地,是山区的平川沃土,是清流南部的重要集镇,灵地有着深厚的客家文化沉淀,丰富多彩的客家民俗。我将带领大家去参观具有客特色的灵地祠堂参观游览。

这四座祠堂距今都有200多年以上的历史了。其建筑规模、结构基本相同:祠堂都是坐东朝西,空坪上的外大门朝南,祠堂上下厅左右各有一个房间,上下厅天井左右各有一间厢房,上下厅两个大屋间左右各有2纵房间,每纵8间,上下厅左右各有过道来往于各纵房屋之间。每纵屋的东西两面各开一小门与屋外相通。现在我们先来去先雕公祠看看,大家看这是先雕公祠的花坛,花坛上有两株枝繁叶茂的罗汉松。罗汉松如虬如伞,翠绿如油,成为灵地村独特的风景线。这两株古树已有200多年历史了。

相传,有一年这两株罗汉松忽然生了虫,枝枯叶落,奄奄一息。当时在祖祠内读书的学子,见状大惊,为了拯救垂危的罗汉松,他们公推一位文章写得好的同学写篇祭文驱虫。但祭文焚化之后,并不见效,罗汉松叶落如故,于是他们去请教老师陈光晋。

陈光晋是清道光年间的举人,学富五车。他听了学生的话后,命将祭文呈上一阅。阅后,陈光晋摇头叹道:这样的祭文怎能驱掉蛀虫呢?于是他亲自动笔写了篇祭文,叫学生们拿到花坛焚烧。

说也奇怪,第二天,学生们到花坛上一看,罗汉松的叶子已由黄转青,那些蛀虫也无影无踪。从此,这两棵罗汉松越长越青翠。人们都说两棵罗汉是松陈光晋先生救活的。

这两棵罗汉松左右对称,株距10米,现在这两棵罗汉松已枝叶相连,形成合拱。树干比二人合抱还大,那枝叶一束束向上伸展,显示了它奋发向上的生命力。

97年曾不断有外商来买这两株罗汉松,最高价格是30万元。但先雕公有远见的后裔们不同意出卖,要作为祖传文物永远纪念。

下面我们来去其它三处祠堂看一看。(游客自行观看)大家看了有什么感受?大家看那老祠堂屋檐雕刻得极为精美,那些年代久远的碑文,斑驳陆离,黯然无色;那些墙上、门框上张贴的对联承袭了无数的风雨,我们是否仿佛行走在时空隧道里,领略先人在岁月的长河里的无数起落;看看那些刀功精湛木刻窗花。屏风,可以看出我们的先辈是多么的勤劳与智慧。

老祠堂给人一种古朴、大方的感觉。这样风格独特的古民居建筑物如今在国内或许另外难觅踪迹了。历史上,在一幢祠堂居住着同一家族的子孙,遇有红白喜事,大家不招而至,互相帮助;或有什么急难,合族齐聚大厅商议解决办法,无形中增加了家族的凝聚力,维系着整个家族的团结,尤其是充满着浓浓的亲情。

下面我们到灵地闻名遐迩的宏伟古建筑——土楼去看看。

传说,土楼是清流灵地第十二世祖黄子良所建据族谱记载,土楼大概建于康熙初叶或中叶,距今已有300多年了。土楼东西长44米,南北宽40米,为砖木结构,楼墙全用厚砖砌成。土楼内有房子100余间,紧邻楼墙四周的房子是两层的,楼墙砌至约7米高处,四周留一条宽约2米以上的“马道”(即四周可以来往相通的大走廊),小孩可以从楼四个角上的四座楼梯走上马道去戏耍。马道周围的墙上,每隔数米还开一弓形窗户,每面5个窗,窗户距离马道约1米多高。人们走在马道上可以透过窗户了望楼外景物。如遇兵匪为患,还可以利用窗户监视敌人和射击自卫。

土楼有两座大门,一朝北、一朝西。两座大门正中的顶端,还有个方形比碗口还大的洞穴,直通马道。敌人用火或刀斧毁器朝下射击,保卫大门安全。大门的两块门板,约5寸厚,是质地最坚硬的木料做成的。

土楼在建筑上还有个别致之处,就是在缕的四周挖了一条宽5米,深2米左右的蓄水沟,使土楼易守难攻,更为安全。

看完了古老建筑,我们到充满传奇色彩的天星池去玩一玩。天星池的面积约20余亩。相传是天上陨星下坠留下的窟窿。清澈的池水犹如一面明如玻璃的镜子,蓝天白云、翠竹古樟、红花绿树倒映在池水中宛如一幅美妙无比的风景画。那古老的樟树横卧在水面仿佛是一位悠闲的老人在尽情地欣赏着微波荡漾的池水。一切的一切都显得那么清新自然。清早,傍着晨曦,勤奋好学的中小学生到池边晨读;白天,一些钓鱼爱好者在池中垂钓;傍晚,我们在这里散步,呼吸清新空气,欣赏变化莫测的晚霞;夜晚,在皎洁的月光下,三三两两的人们在池边乘凉,消遣劳累了一天的疲劳。清代清流诗人雷可升曾赋诗赞道:

大地东流水,兹池契杳冥。

月疑双镜满,天与四时青。

岸阔牛羊小,源深气化停。

曾闻垂钓者,独坐见仙灵。

虽然几百年来从未见有甚第仙灵出现,但天星池确有许多奇特的地方。

奇特之一,天星池从未干枯过。1963年,清流灵地发生百年未遇大旱,不公无法插秧,而且饮水也困难,但池中泉水仍汩汩面来积水不干。

奇特之二,天星池放养的鲢鱼,小小的鱼苗,到了3斤重以后,鱼尾巴上便会长出一颗比黄豆还大的红痣(鱼越大,痣也越大)。而近两年来,1斤多重的鲢鱼有的也会长红痣。

奇特之三,用天星池的`水用来做豆腐和米粉,其出腐率与出粉率,比用河水或井水做的要高得多。据说,过去曾有人做过一个试验:用两个大小相同的水缸,一个缸装满天星池的水;另一个缸装满井水,然后两面个缸加上盖。三年之后,打开缸盖一看,装井水的缸内,水上长满小虫,而盛天星池水的那个缸内,则水清见底。原因何在,有待遇于科学家们去解谜,但这三奇却是家喻户晓。

各位游客由于时间紧,我们的旅游行程就到此结束,大家对我的服务有什么意见或是对灵地旅游景点的开发有什么好的建议,欢迎赐教。大家先回旅店休息一下,待会我们到李家农家乐去品偿独俱特色的鲜水鱼宴。

中国文化遗产日篇九

今天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乘坐旅游大巴行驶了1个多小时后,我和妈妈来到了世界著名文化遗产明显陵。一下车,远远地看见红墙黄瓦,金碧辉煌,不愧是皇帝的陵寝,让我惊叹不已。

明显陵坐落于湖北省荆门市钟祥市,建于1519年,虽说已有500多年历史,可明显陵却一直屹立不倒,非常坚固,建筑完好无损,还是那么壮观,那么气派。

大门前有一片非常明净的湖,这方水塘因为处在风水学中“外明堂”的位置,故称“外明堂”,湖水衬着大门,遥相呼应,让人们感觉到现世安稳,岁月静好。青绿色的湖水在微风中泛起层层涟漪,给静谧的大门增添了几分动态之美。我们吃力地爬上陡峭的楼梯,来到明显陵大门前,大门有数十米高,一共分为三层,第一层用砖石铺成的像长城一样的城墙,中间有一个拱形的大门;第二层用红砖拼成的墙面,亮得发光,也是有一个拱门;第三层也是用红砖瓦拼成的墙面,顶上有两个用石头雕刻的龙头,寓意龙凤呈祥。第二层和第三层可供欣赏观景,俯瞰世间万物。

我们穿过残破的古石道,来到一座单檐山式建筑新红门处。新红门是整个显陵的门户,传说起到护卫陵宫的作用,它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东临纯德山,西接外明堂,两侧与外罗城相连,建筑四周紧密相连,真是块风水好地。

新红门没有三道拱卷式门洞,与明十三陵中朱厚璁的永陵格外相似,门前东西两侧各有一方汉白玉制成的下马碑,碑的前后都刻着“官员人等至此下马”楷书大字,是按嘉靖权臣严嵩的手书而刻,象征哪怕皇帝到了阴间,九五之尊至高无上的皇权也不容侵犯。

我和妈妈走着走着,看到了横跨于九曲御河的三道并列的单孔石拱桥,尽管历经了500多年的风雨沧桑,石桥柱头和栏板上的雕刻依然清晰,依然漂亮。每个柱头上都有一个石狮子,它们形态各异,有的摩拳擦掌,有的欢乐摇滚,有的似乎在向我们打招呼。有的狮子身上还有幼崽在玩乐,不亦乐乎,在它们的俏皮活泼中还透露着几分庄严与神圣,让这座皇家陵寝显得更加肃穆。

历经五个多世纪的战乱沧桑,陵墓的封土上已经长出了许多橡树,这些橡树对保护宝顶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书上说大树的树冠有多大,树根就在地下占据多大地方,想象一下,这一颗拥有巨大树冠的橡树,树根在地下,纵横驰骋,交错缠绕,紧紧地扒住封土和周围的城砖,这对偌大的宝顶何尝不是一种荫庇?因此,橡树在明朝皇陵的宝顶上的出镜率极高,就像宝顶的一张名片。

傍晚的陵园内,除了我和妈妈,再无一人。我和妈妈走出陵园,站在祾恩门、恩祾殿遗址前,高大的方城明楼在夕阳下依然辉宏壮丽,四周的茂林修竹充满着生机。这绝妙的风景,为日暮下的明显陵又增添了几分古朴庄重。面对这座陵墓,我仿佛看见了明显陵全盛时辉弘壮观的宫殿建筑,又看见了明末显陵因战乱而冒起的滚滚浓烟,听见了木梁坍塌,砖石崩裂的呻吟,这呻吟的发出者不仅是战火中即将被毁的明显陵,更是无力回天的大明王朝。

余日落晖,结束了一天的游玩,我仍然意犹未尽。坐在返回的大巴上,我的心情一直很激动:这样气势辉宏的建筑凝聚了匠人们的智慧,它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当之无愧。它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将在世界遗产目录中永远光彩夺目。

中国文化遗产日篇十

中国有许多世界文化遗产,如紫禁城、黄山和泰山,我今天想说的是一个无人知晓的世界奇迹。它是长城。

长城的修建从春秋时期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保存最完好、最完整的是明长城;八达岭长城,全长约8851公里。长城东起河北省山海关,西起甘肃省嘉峪关。从远处看,它像一条蜿蜒的龙。很难想象古人是如何建造它的。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南、北京、山西等15个地区。其中,陕西是长城资源最丰富的地方,全长1838公里,真是一个奇迹!据说当宇航员进入太空时,只有长城才能分辨出地球上的风景。

修建长城是非常残酷的。以秦长城为例。为了建造它,300000人被上下使用,这个过程非常残酷。人们不得不一个接一个地搬起沉重的石头,有些石头甚至不能被今天的起重机搬动。但是残忍的秦始皇要求人们把他抬上去。如果人们不能移动,警卫就会用鞭子抽打他,强迫人们把他抬上去。许多人被压垮,疲惫不堪而死,但即使他们死了,他们的尸体也没有地方埋葬,而是被用来填满墙角。这是非常残酷的。

正因为如此,长城上有一个传说:据说秦始皇努力工作。年轻男女范希良和孟姜女结婚三天。新郎被迫去修长城。不久,他死于饥饿、寒冷和疲劳,他的骨头被埋在长城脚下。孟姜女经历了种种艰难困苦。在几千英里外的长城脚下寻找她的丈夫,她得到了她丈夫的坏消息。她在长城脚下哭了三天三夜。长城突然裂开,范锡良的尸体暴露了出来。孟姜女绝望地跳入大海,死了。从那时起,山海关就被视为孟姜女为长城哭泣的.地方,孟姜女路也已经建成。

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象征。它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目前,一些到长城旅游的人甚至做出了破坏长城的行动,比如在石头上写某某之类的东西,或者在长城上乱扔垃圾。我们应该保护它不被破坏,所以让我们采取行动保护我们的长城吧!

中国文化遗产日篇十一

在中国文化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珍贵的文化遗产。位于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就是其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一块石雕艺术的瑰宝!

龙门石窟是由50多座大、中、小石窟组成,有万佛洞、莲花洞……敬善寺、奉先寺……石窟中共有97000尊雕像,最大的有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在中国的石窟石雕艺术中规模最大,成就最高。

龙门石窟中最优美独特的就是莲花洞了。

莲花洞显示了石刻艺术的优美独特,而奉先寺凸显的是龙门石窟石雕技艺的精湛——神韵活现。

奉先寺——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群雕。其中,卢舍那大佛雕刻得最为精致逼真。她面部丰满圆润,发纹呈波状形,眉如新月,目含慈祥,高高的鼻梁,饱满的嘴巴,双耳长且略向下垂。她身着袈裟,衣纹简朴无华。站在她的脚下,仰望她那安详的神情,给人的感觉她就像一位母亲,很有依靠感——祥和、温柔、亲切……据史记载卢舍那大佛就是武则天的形象。之后,连日本也在奈良东大寺建立了卢舍那大佛以供奉……你看,那个时候我们的礼貌就已经传向世界。

湾湾的伊河水环绕着龙门山和香山,而山上的座座石窟里的尊尊佛像俯视着柔静的河水,再加上蓊葱郁茂的原始森林,奇花异草,水烟濛濛,佛隐佛现,让你身处仙境一般。

这就是中国,乃至世界石刻艺术超然至高的龙门石窟,她的石窟之多,雕像之众,规模之大,刻艺之高超在中国,甚至世界的石窟雕刻艺术文化遗产中无与伦比,她充分彰显了华夏民族杰出的艺术创造力。

中国文化遗产日篇十二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年,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020年2月,为致敬奋斗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景区在恢复运营之后,对全国所有医护人员实行免费开放,直至2020年底。5月10日,莫高窟恢复开放。

这些令中国人骄傲的世界文化遗产,凝结着我们祖先的汗水和智慧。

中国文化遗产日篇十三

长城的规模和气势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它的总长度超过6000公里,相当于地球周长的近六分之一。更令人惊奇的是,长城经历了3000多年的风风雨雨,但它从未破坏过自己的性格。风雨不能使他卑微,炮火的洗礼不能摧毁他的身体。每当我走在长城上,触摸到因时间而变得粗糙的岩石时,我都会在心里由衷地叹息。同时,我钦佩巨人的长期坚持。

长城自诞生以来,就决定了它非凡的命运。是卫报。它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敌人的剑,使得长城外的`铁骑兵难以前进,使中原各朝代得以继续过着和平的生活,礼貌与野蛮得以分离。它也是一个见证人,见证着历史的变迁和朝代的更替。它既听过委婉的汉族音乐,也听过寻魂的胡歌。长城经历了如此多的事件,似乎一切都已成为过去。做一堵墙只是一项使命。

古往今来,有多少学者和有志之士向往长城和长城的骄傲。他们弯下腰来,一次又一次地喊道:“我的孩子,我的孩子。”;如果你不能到达长城,你就不是英雄在现代,有多少年轻士兵用血肉建造了一座新的长城,以保护他们的家园和保卫他们的国家,并最终将敌人赶出了我们的土地。因此,我认为长城不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民族精神气质的象征:雄伟、端庄、乐观、不屈、团结、伟大。

如今,长城的实际功能远不如都江堰等民生项目重要,而只是作为一个风景区。然而,即便如此,不管游客们的踩踏和笑声,默默地履行他们作为一堵墙的职责,即使敌人不会出现在他的生命中,或者他不能与他在贫穷的生命中竞争。想到这里,我抬头向远处望去,隐约看到了金色夕阳映照下的长城,仿佛它比平时高得多。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