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中班教学设计(模板8篇)

中班教学设计(模板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1-12 01:02:43
中班教学设计(模板8篇)
    小编:zdfb

总结是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只有通过总结才能逐渐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学生们常常考虑的问题。最后,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够给你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中班教学设计篇一

1、尝试用蜡笔和水粉笔组合进行美术创作,体验“变鱼”过程带来的快乐。

2、养成良好的作画常规。

1、水桶、毛巾、水粉笔、一次性桌布、蜡笔、手套等

2、画有海底水草的背景图一张、音乐磁带

一、开始部分

1、律动进场

指导语:今天让我们坐上潜水艇去海底探险吧!来,准备好了吗?出发吧!(幼儿跟着老师听音乐做相应的动作进场,坐成半圆形)

2、来到范画前,引导幼儿猜测

师:海底到了,咦,海底的鱼都去哪儿了?

3、出示水粉笔

这是一只魔术笔,它一定知道鱼躲在哪里?

魔术笔粘上颜料涂在纸上,鱼就出来了。

二、基本部分

1、请个别幼儿尝试作鱼

师:真神奇,我们也来试试好吗?(请个别幼儿上来涂颜料)

2、小结,作画练习的过程。

3、全体幼儿操作

师:好玩吗?你们想不想要变这样的魔术啊?

4、提出操作要求

(1)在变鱼前先要用淡色的蜡笔画出自己喜欢的鱼和水草,鱼要画得多些,画的重些。

(2)画好鱼和水草后,再用水粉笔涂上颜料就可以了。

(3)在涂色时水粉笔的水分不要太多,不然颜料会流出来。

(4)保持桌面和衣服等的干净,手脏了要及时擦干净。

5、幼儿分散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结束部分

1、评析

2、开潜水艇离开教室

师:小朋友变出了这么多的鱼,我们把自己的作品带到教室里,让其他小朋友一起看看吧!

这是一堂比较成功的美术活动,本次教学活动让我最感欣慰的应该是:这是真正属于幼儿自己的绘画活动,真正体现幼儿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整堂课环节思路清晰流畅,形式新颖,真正体现幼儿为主体这一教学宗旨。

中班教学设计篇二

1.让幼儿掌握一些地震的基本知识。

2.教育幼儿发生地震时不慌张,到安全的地方躲避。

3.让幼儿知道地震给人民带来的严重灾害。

4.培养幼儿富有爱心等良好品德。

有关地震知识的录像带、广播录音、电教设备、实验材料(制作的社区模型);

幼儿操作材料:各种半成品的“楼房”’、易拉罐、录音带等。

活动过程:

一、播放地震的录像片断,让幼儿了解地震造成的危害。如:地表裂痕图、楼房倒塌图。

小结:地震时,地面剧烈震动,房屋倒塌,地面裂开大缝。公路扭弯了,汽车被砸扁了,房屋倒了后,家里的东西都被压坏了,有时我们的生命也受到威胁。

二、小实验:地震。

现在,我们来做个小实验,看看地震的时候,周围的景物是怎样的?(教师边做实验边提问)突然地面摇晃起来。这时地震的情况怎样?(很弱)你们看,弱的时候是怎样的?(周围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我们只感受到地面动了一动)现在,地震的情况又怎样?(很强,房子倒塌……)。

三、讨论:引导幼儿怎样帮助地震区人民,培养幼儿关心别人的良好品德。

(幼儿讨论)我们怎样帮助他们?

四、教育幼儿在发生地震时,不慌张,及时躲藏。

地震虽然很厉害,但是小朋友不能慌张,在地震发生时,地面开始摇动后,有很短的时间可以用来躲避,如果在这短时间内躲到安全的地方,就不会被砸伤。

1、发生地震时,怎样做是不安全的?(幼儿讨论。看录像后,老师解释这些地方为什么不安全)。

2、发生地震时,什么地方是安全的?(幼儿讨论。看录像后,老师解释这。

些地方为什么安全)。

3、发生地震时应该怎么办?

幼儿自由发挥。

小结:为了自己人身安全请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摇晃时立即关火,

失火时立即灭火;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将门打开,确保出口;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在发生地震、火灾时,不能使用电梯;为了不妨碍避难疏散的人和紧急车辆的通行,要让出道路的中间部分;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中班教学设计篇三

1.尝试运用左右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2.结合动物的生活习性,为自己喜欢的动物设计新鞋。

1.鞋样范例七张(两双相同,三只不同),兔子、松鼠等动物玩具若干。

2.水彩笔、记号笔、油画棒。

2.为什么只有小松鼠找到了自己的运动鞋?它的鞋上有什么记号,什么花样?

3.小白兔只找到自己的一只萝卜图案的鞋子,请大家一起帮它找另一只鞋。

4.讨论:为什么其余的鞋子都不是小白兔的?

1.启发幼儿替自己喜爱的小动物找鞋。

2.启发幼儿按动物的生活习性在鞋上画出相关图案。

3.启发幼儿用左边、右边同步绘画的方式,画出左右对称的图案。

4.及时介绍色彩鲜明、有创意的作品,引导幼儿大胆创作。

因此,当教师提出“还有许多动物因找不到鞋而不能参加运动会,请小朋友帮助他们寻找”时,幼儿关注动物朋友的情感油然而生,他们愉快地投入到了对这一故事情节的延伸创造之中。教师只有在安排符合幼儿认知特点的教育内容上下功夫,才能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

中班教学设计篇四

1、初步尝试变化图形组合的方法表现长颈鹿的外部特征。

2、在想象创造各种图像中体验有礼貌地招呼同伴的快乐。

1、ppt课件、记号笔、蜡笔、绘画纸。

一、情景导入。

二、讨论演示。

1、请小朋友们想一想,长颈鹿的头上有什么?(眼、嘴、耳朵、犄角等)。

2、长颈鹿的身体下面是什么?几条腿?是什么样的?(四条腿,也是细长的)。

3、小朋友们真棒!那我们来看一看,长颈鹿的身体后面有什么?(细细的尾巴)。

4、长颈鹿身上还有什么?(花纹)花纹是什么样的?什么颜色?

总结:一个大蛋宝宝和一个小蛋宝宝用线连起来,再添上眼睛、嘴、角、耳朵、长长的腿、漂亮的花纹等,就变成了一只可爱的长颈鹿了。

三、教师示范长颈鹿的绘画方法。

1、下面请小朋友们伸出食指和我一起来画一画长颈鹿,好吗?

四、播放课件,引导幼儿想象。

1、长颈鹿一个人很孤单,于是想去森林里散散步,走着走着,看到了很多小花,就对小花轻轻地说:“小花,你早!”小花听了高兴极了,快乐地开放了,开得更加美丽了。长颈鹿继续往前走,又看见了一棵苹果树,就对苹果树轻轻地说:“苹果树,你好!”苹果树马上长出了红红的苹果。小朋友,你觉得长颈鹿是一只怎样的动物呢?(有礼貌)。

2、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用大蛋和小蛋的.方法来画长颈鹿呢?请你回忆一下长颈鹿在森林里看到了什么,请你们把长颈鹿看到的一起画出来。好吗?记住哦,画好以后要给自己的作品涂上漂亮的颜色哦!

五、幼儿边创作,教师边提示。

1、大蛋和小蛋离得很远,蛋宝宝们的大小是多大,位置在哪里才最合适呢?请小朋友们画的时候要仔细想想哦!

2、涂颜色时,要给长颈鹿以及它看到的景物涂上漂亮的颜色,颜色涂的均匀。

六、教师讲评,结束活动。

1、全体幼儿向家长朋友介绍作品内容,体验成功的喜悦。

2、教师表扬画的好的小朋友的画。

中班教学设计篇五

随着不同的季节特点,孩子柔嫩的皮肤需要得到适当的呵护。在这方面,虽然孩子也有一定的亲身体验和生活经历,但他们对于保护皮肤的重要性还认识不够,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差,一些精细动作的发展还不够好。因此,我们应给予孩子适时地引导和帮助。

1.知道皮肤的主要功能,以及对人体的重要性;

2.了解并掌握保护皮肤的简单方法;

3.知道根据不同的季节特点适当保护好自己的皮肤;

4.发展幼儿精细动作;

5.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

(一)生活活动。

1.提醒幼儿及时清洁皮肤,如:手、脸脏了要及时洗干净;

2.天冷或空气干燥时,提醒幼儿要涂点面油、手油,以防皮肤干裂;

3.进餐时要小心,不要接近烫的东西,以防烫伤皮肤。

(二)区域活动。

1.阅读区:制作一些简单、直观的小画册,让幼儿了解皮肤的功能及保护方法。

2.操作区:提供一些面油、手油,让幼儿实际操作,练习涂抹。

(1)拧瓶盖、挤面油的操作,可以丰富幼儿的生活技能;

(3)比较涂面油前后的`皮肤,可以进一步了解保护皮肤的重要性。

3.娃娃家:提供浴盆、浴巾、水、浴液、塑料娃娃等,让幼儿实际操作,练习给娃娃洗澡,掌握洗澡的方法,从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通过游戏,让幼儿了解皮肤在人体的位置。如:“小手爬爬”,幼儿随教师的指令来触摸全身的皮肤。

2.通过“请医生阿姨来做客”的活动,引导幼儿进一步认识皮肤,感知皮肤的功能,提高保护皮肤的意识,知道保护皮肤的简单方法。

了解简单的养护皮肤的方法;不接近烫的东西,若烫着皮肤,要及时告诉成人,请求帮助。

4.通过歌曲《猪小弟》,让幼儿知道干净的孩子人人爱。

(四)家园共育。

1.幼儿园要创设家园共育专栏,向家长介绍有关的保健常识和皮肤保护方法。

2.经常与家长沟通,共同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提醒家长要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如:洗漱、涂面油、洗澡等,使孩子有锻炼、成长的机会,并使一些精细的动作得到充分的尝试和练习,同时也能帮助孩子形成自我服务的能力,增强其独立性。

3.亲子活动:我干净,我漂亮。

玩法:日常生活中,家长与幼儿一同洗漱、涂面油、洗澡------。

然后比比看,谁更干净,更漂亮,让幼儿体验活动的乐趣,明确皮肤的位置和保护方法,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评价重点要素与指标。

认知:

皮肤的位置与主要功能;

知道保护皮肤的重要性。

能力:

1.掌握一些保护皮肤的简单方法。

(1)及时清洗皮肤污垢,掌握清洗方法;

(2)学会涂抹面油、手油,发展精细动作;

(3)增加适当的日光浴(上午8:00以后,可以在户外晒晒太阳,不超过两个小时),以增进皮肤健康。

2.基本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如:知道手、脸脏了要及时洗干净;定期洗澡等。

态度:

愿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日常生活中如有不良习惯,经人提醒能够及时纠正。

(二)评价指导建议。

对于皮肤的保护,应以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为主要目标。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对于已有良好习惯的幼儿,应帮助他们理解皮肤对人体的重要性以及对人们生活的重要,进一步巩固以形成的良好习惯,防止反复;对于保护意识不强,习惯养成不够全面的孩子,应分析其原因,加深认识,同时在行为上,家长与教师都要给予强化,加强有针对性地指导,对习惯的培养要长期地关注。

可以向幼儿介绍一些儿童常用的护肤品,认识其标志,知道使用假冒伪劣产品会损坏皮肤,丰富幼儿生活经验。

中班教学设计篇六

1.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押韵、直白的特点。

2.尝试用快板的方式朗诵儿歌,能注意韵脚和节奏。

1.幼儿在晨间自由打击过快板。

2.中小班幼儿入园时的不同情形的照片或录像,与儿歌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课件,快板每人2个。

3.幼儿园教学软件:快板录音《我是中班好宝宝》。

1.观看录像(或照片),比较小班、中班幼儿人园时的表现。

(1)提问:你们看-看这个小朋友怎么了?他(她)是小班的还是中班的小朋友?

(2)观看录像(或照片)后,教师让幼儿议——议、说-说中班小朋友和小班小朋友的不同。

2.聆听录音,初步感知使用快板进行朗诵的方式。

(1)播放录音,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有个小朋友要给大家表演一段快板,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提问:这首儿歌的名字叫什么?你听到了什么?里面还有什么声音?

教师注意用快板的'方式说出来,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快板表演形式。(2)教师有感情地表演,帮助幼儿感知使用快板朗诵的特点。

提问:刚才老师朗诵儿歌的方式和平时一样吗?哪里不一样?请学学。

3.再次欣赏,尝试小声地跟着朗诵。

4.边看图片边朗诵,熟悉儿歌内容。

提问:说快板时要注意什么?我们一-起来试试。

5.练习快板,感知快板的节奏和速度。

6.边打快板边朗诵儿歌,体会快板的表演方式。

7.慢速表演快板,体会其中的乐趣。

8.学习有感情地表演快板,注意语感和体态等,表现升中班的自豪感。

请幼儿结伴在语言区自由练习快板。

中班教学设计篇七

区域工作时我班大部分孩子被纸杯吸引,他们把纸杯变成机器人,又把纸杯变成很多东西,我看到孩子们对纸杯变化那么感兴趣。所以设计这节活动,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想象进一步探索纸杯的变化。

1、通过想象探索用各种方式或使用各种辅助材料是纸杯变化。

2、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1、用纸杯接一杯水喝,问:我刚才干什么了?用什么喝的水?

2、纸杯除了喝水还能干什么呢?

3、幼儿操作,教师引导。

4、评析。

5、教师总结:“生活中有很多可变的东西,只要我们爱动脑子,一定会让更多可变得垃圾变得有用。

磁铁。

小铁球或者其他可磁化的铁锡制品如:曲别针,钉子,小的饰品。(可以生锈的铁制品就是磁性金属)。

食品盘。

无毒颜料。

碗或者其他容器。

勺子。

稍厚一些的纸。

1、把颜料倒入容器中或者烤盘中。

2、把纸放入食品盘中,或者你用的盘中。

3、指导着孩子把各种小制品放入颜料中。

4、用勺子舀出这些物品,然后放在食品盘内的纸上面。

5、用磁铁在甜品盘下面不停的移动。这些小铁制品会随着甜品盘下的磁铁不停的跳舞。不久你的画就做好了,要随时补充颜料。

利用重心移动的原理(电池滚动而带动外壳翻转)。

废旧1号电池、硬卡纸、双面胶。

1、将长20厘米、宽7厘米的硬卡纸围成圆筒状,再用双面胶粘贴固定。

2、将其中一个筒口用长8厘米、宽5厘米的纸封住。

3、在圆筒内放人电池,并用同样方法封住另一个筒口。

4、用水彩笔在圆筒上画一个站立的小人。

将玩具放在斜坡上滚下来,筒上的小人会不断地翻跟斗,非常有趣。

平衡原理。

细铁丝、橡皮泥或乒乓球、硬卡纸、笔。

1、将一根长20厘米的细铁丝弯曲成m状,然后在铁丝两端插上乒乓球或等重的橡皮泥。

2、把画有小动物头形的硬卡纸贴在铁丝上。

可放在手指或笔上摇晃着玩,体验平衡的神奇。

必须符合力臂相等和两边物体等重这两个条件才能平衡。

中班教学设计篇八

《再见吧!病菌》游戏的起始源于一次手工活动,游戏的形成有很多“小故事”。在一次美工活动中,我投放了剪刀、折纸、固体胶等材料供幼儿制作剪贴画。在幼儿制作过程中,我突然发现两名幼儿“发了疯”似地手舞足蹈,本着“游戏是幼儿主动的、自愿的活动”的宗旨,我没有马上制止他们,而是偷偷在一旁观察,我发现这两名幼儿在进行一场小比赛,他们将涂了固体胶的碎纸粘贴在衣袖上,然后比赛谁先将碎纸(他们将碎纸当作脏东西)甩落,两名幼儿玩得非常入迷,都没有发现我正看着他们。我认为,教师应该抓住幼儿的兴趣点,重视幼儿喜爱的游戏,及时为幼儿提供材料,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发展。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继续投放这些材料,并不断根据孩子游戏的状况尝试做一些调整,坚持以“幼儿自主游戏”为宗旨,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时间和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相互交流并提高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有目的地观察幼儿连续几天的自主游戏后,我在观察的基础上找寻幼儿的兴趣点,进行了一些调整后,生成了本次集体性规则游戏。

1、鼓励幼儿通过扭动身体,上下跳跃等动作将身体上的“病菌”甩下来,提高幼儿身体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2、体验单独游戏和集体合作游戏的`快乐。

3、知道讲卫生爱清洁的必要性。

探索用不同的方法将身体上“病菌”甩下来。

能根据骰子的数量提示消灭病菌。

1、便利贴、音乐。

2、安全无障碍的场地。

1、首先将幼儿分成两个队伍。

2、比赛的两队相互为对方队员贴上病菌(便利贴),病菌的数量相同。

3、游戏开始,将音乐当作游戏起止信号。音乐开始,幼儿开始舞动;音乐停止,幼儿停止舞动,游戏结束。累计身上病菌剩余最少的队伍获胜,若最终剩余累计数量相同进行加时赛。

指导语:细菌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们会危害我们的健康,成为我们小朋友生病的原因之一。所以我们一定要远离病菌,不让它们侵害我们的身体。

1、”病菌”可以粘贴在身体的任意部位。

2、不可用手直接打刮身上的便利贴,不可通过身体接触摩擦使便利贴掉落。

3、音乐时间:1分钟。

1、胜利的队伍成员变身为医生,负责帮助调皮的小朋友们消灭身上的病菌(贴在身上的便利贴),用掷骰子的方式决定消灭几个细菌(从少到多),用两种颜色的便利贴代表两种不同的病菌。

2、调皮的小朋友要在逃跑的过程中保护病菌,“医生”要努力追上小朋友消灭病菌。

病菌全部被消灭的小朋友回家(休息区休息),所有小朋友细菌被消灭,游戏结束。

1、奔跑时注意安全。

2、保护病菌的幼儿不能用手直接接触病菌,在被医生抓到时,不能反抗,全部被消灭完就“回家”(去休息处休息)。

延伸活动:

谈话活动:怎样做个讲卫生、爱清洁的小朋友?

一次区域活动中,几名幼儿在美工区制作拼贴画,乐乐和唯唯突然“发了疯”似地手舞足蹈。本着“游戏是幼儿主动的、自愿的活动”的宗旨,我没有马上制止而是仔细观察,我发现他们在进行一场小比赛,他们将涂了固体胶的碎纸粘贴在衣服上,然后比赛谁先将碎纸(他们将小碎纸当作脏东西)甩落,玩得不亦乐乎,吸引了其他幼儿的目光。

教师应该抓住幼儿的兴趣点,重视幼儿喜爱的游戏,及时为幼儿提供材料,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发展。所以,在当天区域活动中的体育区,我首先投放了即时贴。因为投放了新材料的原因,幼儿十分感兴趣。在乐乐和唯唯的带领下,幼儿玩起了甩落即时贴的游戏。但是因为即时贴粘性非常大,幼儿不能将其甩落,很快就没什么兴趣了,在一旁观察的我这时候介入了游戏。

我带着他们来到户外,把材料换成了便利贴。孩子们很快进入了疯狂的游戏,随着身体的自由扭动,便利贴纷纷飘落,笑声不断,在游戏的过程中,由于便利贴便于幼儿自主粘贴,粘贴的位置也由刚开始的衣袖、胸前,逐渐转移到全身各个部位。

接着,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我又加入了节奏较快的音乐,创设情景,让孩子们尽快的抖落“病菌”,不要生病。幼儿跟着音乐,在抖落便利贴的过程加入了舞蹈动作,我也加入到“群魔乱舞”中,因为我的加入,吸引了更多小朋友的加入。

在比赛的过程中,即将成功的多多对靓靓说:“我还有1个了,你还有两个”靓靓说:“我也还有一个啊。”“不对,你肚子上一个,背后还有一个呢!”过了一会儿,靓靓说“我背后的就是抖不下来”,多多准备帮靓靓撕下来,靓靓说:“我跑你追,你来撕我的,追到我就让你撕。”于是,几个幼儿商量之后玩起了撕便利贴的游戏,幼儿将便利贴粘贴在背后,一人跑一人追,追到对方撕下便利贴后,攻守交换。幼儿开心的在场地上追逐奔跑。高强度的奔跑让幼儿很快的就累了,但是幼儿都玩得非常开心,并且幼儿还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自己制定规则“我先贴,我先跑,你在这个地方,我在那个地方。”,“我先跑,你点5个数,点完才能来追我”等等。

为了让幼儿在高强度运动前有一个放松运动,我介入到幼儿游戏中,制订了游戏规则。我制订的规则是:先进行甩掉病菌游戏,在甩掉病菌游戏中获得胜利的幼儿可以当医生,负责消灭病菌。消灭病菌游戏中病菌全部消灭的幼儿也可以当医生,直到病菌全部消灭。这时候小宇提出了一个问题:“周老师,如果小朋友想当医生,故意跑慢怎么办?”。于是我修改了规则:病菌全部被消灭的小朋友就可以回家了(到休息处休息)。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我又将“掷骰子定需要消灭病菌的数量”这个规则加入进去,这样不仅能让满足幼儿不同的运动量,又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

玩便利贴游戏持续了一个多星期,在自主游戏的过程中,他们学会了互相学习,互相合作,探究欲望和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都不断的得到了提高和发展。在游戏过程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充分的自主游戏时间,经过细心观察,及时提供材料,从兴趣到自主,从自主到创设情境和制定规则,并将认知内容凝结于集体游戏活动中。同时,通过此次游戏我们也可以看出,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孩子们有了兴趣才会主动关注,积极探索,并开心的参与到活动中去。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