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案篇一
教育与社会发展
教学目的:
政治、经济和文化是构成社会最基本的方面,为了进一步理解教育的社会属性,本章重点分析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教育与它们之间存在着直接和间接的、正向与反向的、错综复杂的、现实的相互关系,教育社会功能的发挥依赖于对这些关系的认识。重点难点:
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 学习目标:
1.了解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经济制度、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制约、决定和影响。2.掌握教育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3.理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及其表现。4.运用教育的社会功能原理。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第一节
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
(一)制约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二)制约人才的培养规格
(三)制约教育结构和专业设置
(四)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决定
(一)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二)决定受教育权
(三)教育目的的制定
(四)教育内容的取舍
(五)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政治、经济制度上建立起来的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教育模式,它是国家管理教育活动的组织机构及其运行机制。(p.28)
中央集权式:中国、法国 地方分权式:美国、加拿大 中央、地方合作:英国
三、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一)文化传统对教育诸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二)文化水平对教育发展水平的影响
(三)文化的传递、传播和变迁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四)文化内容对教育内容的影响
第二节
一、教育的经济功能
经济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以及与其相适应的交换、分配和消费。经济发展是指物质资料生产的不断增长,它是在扩大再生产的过程中实现的。教育的经济功能是指教育对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是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反作用于经济。
教育经济功能的具体表现:
(一)教育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现实的劳动力
通过教育,可以使人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术,即把可能而尚未掌握科学技术的可能的或潜在的劳动力变为掌握科学技能的现实的劳动力,从而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的过程就是把具有潜在劳动能力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劳动力的过程,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二)教育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的“物化”
科学知识的继承和发展,必须凭借教育把前人积累的科学知识传递给年轻一代。所以,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也是科学知识扩大再生产的手段。通过教育使原来为少数人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在较短的时间内为更多的人所掌握,并不断扩大其传播范围。这种科学知识的扩大再生产,提高了全社会的科学文化水平,为新产品的推广使用,为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和提高准备了条件。
(三)教育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的创新
教育的主要职能是传递人类已有的科学知识,但它也担负着发展科学、产生新的科学知识技术的任务。高等学校的两大职能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对发展科学,并通过技术这个中介,最终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
此外,在中等和高等学校中,一般都有实验室、实验园地、校办工厂和农场,它们既结合教学进行实验和实习,又可开展科学研究,创新科学知识和技术。学校还担负着社会咨询工作,对生产上遇到的问题,可以帮助研究和解决,这都起着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生产的作用。所以,现在许多国家的高等学校,都纷纷把教学、科研和为社会服务作为自己的基本任务。由于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科学知识再生产和发展科学的重要手段,对提高生产效率和增加社会财富起着重要作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是具有生产性的。现代许多国家都把教育看作是一种生产事业,重视开发人才,大力投资于教育,积极发展教育事业,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同时,许多国家的经验也充分证明,优先发展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经济腾飞的有力保证。
二、教育的政治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
2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它产生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又给经济的发展以巨大影响。教育的政治功能来源于教育外部的社会政治和教育内部人的主观意愿。
教育政治功能的具体表现:
(一)教育为政治培养人才,维系和巩固原有的政治制度
教育的政治功能首先表现在对维护社会政治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培养、选拔政治和管理人才,维护社会政治的稳定和发展
2.通过政治思想的传播和灌输,促进社会成员的政治社会化
(二)教育可以促进国家的政治民主
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社会政治的“恒定性”是相对的,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变革,社会政治的变革也会发生。从总体上看,社会政治变革是不断趋于前进与进步。教育则是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主要因素之一。教育对于社会政治变革具有强烈的反作用。
1.教育的普及化与社会政治变革
现代社会教育的普及化是现代社会政治变革的重要标志,同时又是推进社会政治变革的重要力量。教育的普及,作为一种社会教育意识,表明社会政治的平等与开放。教育的普及,深深地蕴藏着一种变革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力量,这种力量业已在现代社会政治领域中得以展现。教育普及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将更有力地推动社会政治的变革与进步。
2.教育通过传播先进的思想、弘扬优良的道德,促进社会政治的变革
在现代社会,教育通过传播科学真理,弘扬优良道德,形成正确的舆论;同时产生进步的政治观念,以促进社会的进步与革新。教育的能动的主导作用在于它能弘扬社会政治、思想、道德领域中的正面因素,抑制与抵制腐朽、落后的消极因素,从而为推进社会政治的先进化服务。
3.教育可以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一个国家的政治是否民主,这是由该国的政体所决定的。但政治民主化是现代社会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依赖于教育的推动。民主意识又与科学意识紧密相关,缺乏科学知识素养也就无法提高民主的素养。所以,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全体国民科学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是实现社会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前提与保证。我们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注意到教育在这方面的作用。
(三)教育通过传播社会思想,形成舆论,促进受教育的“政治社会化”
总之,教育由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又对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具有反作用,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三、教育的文化功能
教育与文化是紧密联系的,教育活动的展开离不开文化,文化规定了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倾向;而文化的延续和更新又要依赖于教育。分析教育与文化两者的关系,对于认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推动教育与文化的发展,都具有深刻的意义。
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一般 3 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①价值观;②规范准则;③意义和符号;④物质文化。
狭义文化主要是指社会的精神文化,即社会的思想道德、科技、教育、艺术、文学、宗教、传统习俗等等及其制度的一种复合体。它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社会客观精神文化。它是人类主观精神的外化、客观化。如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文学艺术作品、技术知识、乡规民约、宗教教义、法律条文等等。第二层面是社会主观精神文化。它是一定文化共同体中的人类在其长期的社会活动中积淀而成的文化心理。如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道德观念、宗教情绪等等。教育学里所说的文化主要是指狭义文化。
教育文化功能的具体表现:
文化一方面影响和制约着教育;另一方面,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又依赖于教育。教育从一开始就担负着保存、传递文化的功能。
(一)保存、传递文化的功能
文化保存是指将创造出的文化积累起来以利于后人继承和延续的过程。文化保存是文化积累和延续的条件。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所创造的文化,所以能够延续下来并不断丰富扩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凭借教育。教育总是用最重要的、最基本的内容去武装年轻一代,通过设置课程、编写教材、讲评内容、指导运用来筛选、整理、评价文化,以便把人类文化的精粹用最容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的方式组织起来,指导和帮助年轻一代获取更多更有效的知识,从而实现文化的保存和延续。
(二)传播、交流文化的功能
文化传播是指文化从一个群体到另一个群体的散布过程。
教育是人类传播文化的一种社会行为,人们通过教育,掌握语言文字,获得文化信息,进行互交作用,传播文化,交流文化,使人类克服了孤立、独处和疏远的状态,使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密切。尤其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日益趋于一体化的今天,教育由于其在文化传播交流中以一些得天独厚的条件而被世界各国所重视。
教育传播文化的特点:
1.教育可以对传播的内容加以选择整理。
2.教育过程中可随时接受反馈,修正传播内容、渠道,避免所传文化的失真。 3.传播者大多是“闻道在先”的,值得信赖,易于为受传者接受。4.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可建立起稳定的、亲密的联系。
5.可利用远距离教育、班级授课等组织形式,大范围地进行文化传播。
(三)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
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是文化进步的一个重要的内在机理,因而,教育对文化也具有提升的功能。学校教育在本质上就是文化价值的引导工作。
教育对文化的选择的特点:
1.教育所选择的文化是反映一定社会的价值取向的文化。
不同性质的社会、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因而,教育对文化的选择就有很大 4 的差异。
2.教育所选择的文化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
在教育过程中所选择的文化不仅反映了一定社会的价值取向,而且这种文化要能为学生接受,要有利于他们能力的发展、知识的增长、品性的陶冶、体质的增强。
教育选择文化的主要途径:(1)通过培养目标的确定来选择文化。(2)通过对教育内容的确定来选择文化。(3)通过教师选择文化。(4)通过校园文化的选择来实现。
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是多方面、多途径的,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主动选择。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是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它促使文化的“净化”和“创造”的实现,并由此推动了文化的繁荣和进步。
(四)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
文化生产是一种特殊的创造性活动。教师通过教学,并结合教学进行科学研究,创造新的知识、新的理论和新的作品。他们不仅生产一般精神产品,更重要的是生产有文化的人去更新文化。教育不仅要再生产已有的文化,而且要生产新的文化。
文化的创新已成为现代教育最富有特色的功能,体现在:
1.学校教育不仅传递文化,还要承担创造新文化的部分任务。在学校教育的学术领域内,提倡不同流派的争鸣,使富有生命力的,对人类的认识和行为具有积极意义的新文化得以生长。
2.学校在培养人方面,要注意培养学生对已有文化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和创造新文化的能力,这是实现学校教育更新文化功能的最根本的方面。
第三节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是一种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它除了与上述的各种社会现象的密切联系外,还有它自身的特点,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教育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教育的思想、制度、内容和方法,尽管受当时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同时又是从以往的教育发展而来的,都与以往的教育有着渊源的关系,都带有自己发展历程中的烙印,也就是说,教育是具有历史继承性的。正因为如此,在同样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国度里,有着不同特色的教育;不同民族的教育具有不同的传统和特点。
(二)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5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发展,并非完全同步。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由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往往落后于存在,教育的思想和内容也往往落后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发展,当旧的政治经济制度消亡之后,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思想和内容,并不立即随之而消亡,还会残存一个时期。另一种情况是,由于认识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预见到教育发展的方向,在旧的政治经济制度下,也可能出现新的教育思想。
(三)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平行性
(四)教育在一定的条件下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
作业:
1.简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影响。 2.简述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3.论述教育的经济功能。
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案篇二
教育学教案模板范文
【篇1:教育学教案范例1】
绪 论
[教学目的要求]由教育学是一门怎样的科学?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学?怎样学好教育学?三个问题贯穿绪论。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教育、学校教育的概念;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概况;学习研究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从而对本课程有个系统的认识。
[重点难点]1、教育、学校教育的概念。2、教育的外部规律与内部规律。(难点)3、教育学的发展阶段及代表人物、代表作。
教学方法:讲授法
课时:3课时
一、什么是教育学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是一门如何培养人的科学。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十分普遍,教育学就是从这些大量的教育现象和问题中,总结出教育规律,从而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教育学所研究的对象,主要上专门组织的、以教与学为主体形态的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实践活动。在传统上,这种实践活动指的就是学校教育活动。在当代,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学所研究的教育,除了学校教育外,还包括作为终身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
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反映着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对教育实践的影响、教育实践经验的丰富积累以及人们对教育这一社会现象认识的深化。
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在中国,从春秋战国到清朝末年,在欧洲从古希腊、古罗马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前,教育学还只是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教育现象的记述描绘,散见于当时的思想家、经验家的言论和著作之中。西方的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昆体良的《雄 辩术原理》以及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许多思想家们的哲学、社会学论著。中国古代的孔子的《论语》、孟子的《孟子》、朱熹的《四书集注》、韩愈的《师说》等。值得一提的是成于战国晚期的《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教育学作品。但就其理论的系统性与深刻性而言,还没有达到科学的水平,思维与论述方式也大都采用一些机械类比、比喻、格言、寓言等方式,没有形成专门的教育学语言。
教育学的创立
独立形态阶段:
17世纪以后,在西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学文化的繁荣,教育有了相应的发展。教育实践的丰富、教育经验的积累,使人们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认识逐步深入,许多教育专著相继问世,教育学开始从哲学和其他学科中分化出来,逐渐形成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作为一种独立形态的知识领域来说,教育学有其创立的主要标志,这些标志并不是同时出现的,而是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逐渐形成的。因此,教育学的创立不是在某一瞬间完成,而是有一个历史过程,前后经历了二百多年的时间。在这一时期有影响的教育家主要有:英国学者培根,1623年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一文中,把教育学理解为“指导阅读”,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这部著作被认为是西方近代第一部系统的教育论著。它的问世,标志着教育学从哲学中分解出来,初具雏形。此外,还有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赫尔巴特。英国哲学家洛克的《教育漫话》,法国思想家卢梭的《爱弥儿》、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和葛笃德》,他们的思想对19世纪的欧洲教育和教育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多样化、深化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出现了“新教育”思潮,在美国出现敢“进步教育运动”。其共同特点是反对传统的以传递知识为教育教学中心,主张以儿童为中心,强调儿童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教育与社会生活联系等等。1960年,美国的布鲁纳(1915-)发表了《教育过程》一书,《教育过程》被一些人誉为当代“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教育著作”。其他如布卢姆(1913-)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皮亚杰(1896-1980)的《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赞科夫
(1901-1977)的《教育与发展》都对世界教育有较大的影响。教育学在中国的发展
在中国,蔡元培(1868-1940),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根据我国需要,并采各国所长,“食而化之”;形成以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急务,以道德教育为中心,以世界观为终极目的,以美育为桥梁的较为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推动了当时我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发展与革新,对近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一时期对我国近代几有重大影响的教育家还有陶行知。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
19世纪中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教育学的建立奠定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及其他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对教育问题的论述,也就是他们的教育思想;另一部分是教育学家们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现代教育一系列问题的研究成果。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
三、当代教育学的状况的面貌,有了许多新的特征:
(一)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
(二)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
(三)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层次与类型的综合(四)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日益密切
(五)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
四、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学
教育学是师范院校的专业基础课,教育学知识是每一位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在于:
(一)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
(二)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大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
(三)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
(四)提高教育实际工作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
(五)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
五、怎样学习教育学
练习:1、简述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2、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第一章教育的本质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教育的起源,理解教育的本质和教育的历史形态,重点掌握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重点难点]
1、教育的本质。
2、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3、教育的发展形态 4、教育的起源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课时:6课时
第一节 教育的本质
教育是教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和核心范畴。教育学的其他一些概念及由其所构成的教育命题都是以这一概念的某种界定为基础的,都是围绕这一概念展开的。
在我国,“教育”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一句。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在20 世纪前,人们很少把这两个字当成一个词来使用,当时用得比较多的是“教”与“学”。
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国》一书中,借助“洞穴中的囚徒”这一隐喻形象地阐释了这一概念的涵义,即把人的心灵从低处引向高处,从虚幻引向实在,从黑暗引向光明,从意见世界引向真理世界,臻达永恒的善的境界。
给“教育”下定义是对教育现象理性认识的开始,也是教育认识活动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教育学界,一般来说,人们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给“教育”下定义,一个是社会角度,另一个是个体的角度。从社会的角度来给“教育”定义,可以有几个不同的层次:(1)广义的教育,(2)侠义的教育,(3)更狭义的,有时指思想教育活动。这种定义强调社会因素对个体发展繁荣影响,把教育看成是整个社会的一个子系统,承担着一定的社会功能。从个体的【篇2:教案撰写标准格式】
教案撰写标准格式
一、标题(课时)
二、教学目的 三、教学安排
(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1、旧课复习(时间)2、新课内容(时间)3、新课小结(时间)
四、作业
五、教学后记
教案(首页)
注: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集中实践环节、实验课、公共选修课 附件3:参考教案格式
课程教案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一节或一次课写一份上述格式教案。
2.课次为授课次序,填1、2、3……等。
3.授课方式填理论课、实验课、讨论课、习题课等。
4.方法及手段如: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 教案参考格式
教案是体现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对课堂教学的总体设计和组织安排,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基础,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
为做好教案编写规范与管理工作,促进教案活动更加规范、有序,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一、教案编写的要求
(一)教案封面、扉页上的课程基本信息。
1.教案封面要求:应填写课程名称、课程编码、总学时(周学时)、开课时间、适用年级、专业、使用教材、授课教师等信息。
2.教案扉页要求:应填写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要求、考核方式等信息。
(二)设计编写教案
教案是指正文部分对教学内容做了较为详尽的表达,较为充分的体现了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设计。主要包括:章节、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习旧课、引入新课、提问与练习、小结、布置作业等。在编写教案时应突出以下要点: 第一,确定教学目的。教学目的要反映学院的办学定位、办学思路、教授知识的深度、广度、教学层次;技能训练、能力培养;思想素质教育。
第二,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
极性,及时矫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
第三,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紧紧围绕课程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了解并分析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特点。根据课程的重点、难点选定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是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某些课程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应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但多媒体课件不得替代教案,必须按要求编写教案。
第四,撰写教学后记。教学后记是教师对本章节教学效果反映的总结、分析,可
以全面审视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肯定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三)教案编写时间要求。
教师编写教案应在上课前完成,其中开学准备周前应编写完成前五周的教案;教学过程中应提前一周编写完成下一周的教案。
附件:教案编写的参考格式 200 至200 学年第 学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课程
教
案
课程编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学时/周学时: /
开课时间:年 月 日第 周至第 周授课年级、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用教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授课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3:专业课 教案模板】
广东省国防科技技师学院《公差与测量技术》课程课时计划首页
教师:张玉
教学流程图: [组织教学](3分钟)检查学生出勤、装束、精神状态。师生互相问候。调动学生激情,调节课堂气氛。(调整情绪、提起精神)[复习旧课](5分钟)(启发式教学)
(1)游标卡尺的刻线原理是什么?(2)怎样读取游标卡尺的刻度?(3)游标卡尺的类型有哪些?
(4)如何判别已加工好的零件是否合格? [导入新课](2分钟)
一般精度的零件可以用游标卡尺进行检验,但是测量比较精密的零件,我们就要换用精度更高的量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利用千分尺来检测零件吧!(给学生
设置悬念,明确新学知识的作用。)[讲授新课](35分钟)
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案篇三
第一章 教育的概念 难以界定的教育学
不同时期不同阶层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教育价值、教育方法、教育本质等),对教育有不同的认识。如: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认为教育是为美好生活做准备,而20世纪初美国的大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本身就是生活。
一、教育是人类的社会活动
1、教育字解
中国 “形象的甲骨文”
教育最早提法 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国外词解 英语educeeducation educe“引出,引发”的意思(中西差别)法语德语中 教育一次还源于“教仆”
中西共同特点:人类社会中抚育新生一代这种特殊活动的概括。教育学原理
2、思考:与动物的生存活动有何不同?动物界是否有教育,教育是植根于人的生物本性还是还是有意识的人类活动?
动物界的教育现象,如: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老猫教小猫捕鼠,老鸭子教小鸭子游泳,虎豹捕食技巧的传授等。所以有人认为,人的教育本质上和动物是一样的。如19世纪末的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雷徒诺的观点:“教育超出人类范围,早在人类出现以前就已经存在。”
沛·西能的教育起源说,认为教育扎根于本能,源于生物冲动。教育学原理
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 人类教育活动的意识性和社会性
动物:基于亲子和生存本能,传授内容限于生存需要
人类:个体在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动物:没有语言的类化功能 人类:“类”经验 教育结果迥异
总结:动物的教育:教育内容是出于生存需要的生命活动,基本处于无意识状态。一种既简单又僵硬的技能传递。与人类的教育结果迥异。
二、教育是特殊的社会活动
1、教育活动与产生“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
任何社会活动都可能对人产生影响,但并不是所有的活动都能称之为教育活动。区别的核心在于:教育活动是有意识的以人为直接对象的社会活动。教育活动产生教育影响,但产生教育影响的不一定是教育活动。教育学原理
2、教育活动特殊性:
有意识的以人为直接对象的社会活动
以对人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为直接目标
至此,可以得出教育的定义:有意识的以影 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广义教育;教育概念也在发展变化之中)详细解释:
影响(正、反):教育有好坏、积极/消极,进步/落后,革命/反动之分,如古代的封建主义理学教育、中世纪宗教教育。人:各阶段,各年龄,侧重青少年
三、狭义教育:学校教育
1、广义教育、狭义教育
2、学校教育: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有制度保证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1)与其他教育的区别:专门组织、专业教育(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具备一定资格)2)学校教育的重要性:欲灭一国,必先亡其文化,亡其文化,必毁其教育。如日本侵华对占领区的教育:奴化教育。殖民教育改革,首先是关闭了大学,延长小学,后来又在中小学取消了体育和政治课开设了日语课,待占领区稳固后又废止了所有的中国教材,该用日本文部省统一编辑的新教材,推行双语教育。第二节 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1、教育的构成要素
构成教育活动的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因素 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人)2)教育内容与教育物资(物)
2、教育者与受教育者
1)教育者――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教的责任(包括直接承担者和间接承担者)和施加教育影响的人都是教育者。(广义教育与狭义教育的教育者)
2)受教育者――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责任和接受教育的人都是受教育者。(广义教育与狭义教育的教育者)3)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相互关系 a 地位的相对性 b 地位的主体性 c 互为主客体和条件
思考:谁是教育的主体?(教育活动的承担者)a 传统观点:教育者主体论
b 以杜威的实用主义观点为代表的“受教育者主体论” c 复合主体论
3、教育内容
1)定义 :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掌握、运用的对象。内涵和外延都比较丰富(涉及范围、价值、表现形态)2)特点
a 明确的目的性与预定性 b 形成人的价值 c 教、学主体共同利用
d 学校教育内容分别与学生、教师组成复合客体
4、教育物资
1)定义:进入教育过程中的各种物质资源。分为:教育活动的场所与设施、教育媒体以及教育辅助手段
a 教育活动的场所与设施(硬件):差异性 发展性 ――一定教育观的物质体现 b 教育媒体:多种形式
思考:现代教育媒体的发展给教育带来的冲击,学校可以消亡吗? c 教育辅助手段 2)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 决定教育成效的因素:人 能否开展的决定决定因素:物 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教与学的矛盾 教学活动设计 积极参与、现场评分 分组:
第一组身份:“学生”
第二组身份:“教师”
第三组身份:“校长”
情景:
教师讲解课文(可以提问学生),学生通过提问或其他方式影响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教师解决。最后由校长评价。课文: 春日田园杂兴 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绿未成。坐睡觉来无一事,满窗晴日看蚕生。—范成大 第二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一般分为可能性因素和现实性因素。
可能性因素:
对个体发展的潜在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个体自身条件(先天,后天)、环境因素
现实性因素:
对个体发展从潜在可能转化为现实产生影响的因素:发展主体进行的实践活动。第一节 影响人的发展的可能性因素
一、个体自身条件中的先天因素
1、遗传因素 a 可遗传的特质 b 遗传造成的差异
c 遗传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程度
2、成熟机制与个体发展
a 机体生长的不平衡性、顺序性、阶段性 b 机体各部分机能发展的互补性 c 机体成熟的个别差异性
二、主体自身条件中的后天因素
1、在后来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个体身心特征 健康、智慧、情感、知识、经验、态度
2、后天因素对人的影响
三、环境因素
泛指个体生活于其中,能影响人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
1、环境因素的分类 a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b 大环境/小环境
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a 作用强度与个体发展水平有关
b 提供多种发展可能性,并作出一定限制 c 影响有正反之分
第二节 影响人的发展的现实性因素
一、现实性因素三个层次 a 生理水平上的生命活动 b 精神层面
c 社会实践水平上的二、现实性因素如何影响个体发展 △最近发展区
a 活动要求与个体发展水平的相差度 b 活动本身水平与重复程度 c 主体对活动的自主程度 d 活动成效
第三章 学校教育制度
教育系统作为构成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具有专门的机构何组织系统,并具有自身的运行规则。
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组织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其中,学校教育制度(即学制)是其基本组成部分,处于核心地位。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念
1、制度:机构或组织的系统;机构或组织系统运行的规则。
教育制度: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二是教育结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何运行的一整套规则。教育学原理
2、就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而言,教育制度不仅包括教育的各种施教机构,而且包括教育的各种管理机构与组织。
如:学校,幼儿教育机构与组织,儿童校外教育机构与组织,成人教育机构等等。就教育机构与组织的规则而言,包括各类教育法律、规定、条例等等
3、教育制度具有规范性和系统性。 第二节 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是教育系统中最基本的组织结构,学校教育制度在教育制度中居于核心地位。
学校教育制度一般简称为学制,主要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规定学校的性质、任务、学生入学条件、学校教育的分段以及不同阶段学校之间的衔接与联系。
1、小学教育制度
基础教育的第一个阶段,作为基础科学知识教育的阶段,不涉及职业训练。入学条件和修业年限因国而异,入学年龄大多在5~8岁,以6岁居多,修业年限一般5~6年。
2、初中教育制度
基础教育的第二个阶段,在义务教育制度下,小学到初中实行免试入学。修业年限一般3~4年。大部分国家尚未实施12年义务教育,因此初中到高中一般实行考试入学制度。
3、高中教育制度
高中阶段的学制较小学、初中复杂,除普通高中,还有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成人中等教育等。修业年限一般为3年,高中毕业一般要通过考试获得高等教育资格,但也有例外,如美国的sat考试将高中学习和大学入学考试分开。
4、大学教育制度
大学不同于中小学,大学除了人才培养之外,还担负着社会服务、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的重要职能。大学的学术制度、教学制度、管理制度和人事制度都是其独有的。第三节 中国的教育制度
一、旧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简介
1、癸卯学制
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制定,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由国家正式制定并颁布实施的学制。主要效仿日本,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既维护封建专制基础,尊孔读经,又极力仿效外国,重视师范教育与实业教育,学制长达26年,整体不伦不类。
2、壬子癸丑学制
中华民国第一个学校教育系统,由蔡元培主持制定。三段四级:初等教育(初小、高小,共7年),中等教育(4年),高等教育(预科,3年;本科,3~4年;大学院),年限17~18年。
3、壬戊学制
1922年颁布,主要借鉴美国,六三三分段法,小学6年,中等教育分初、高中,各三年,大学4~6年。比较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在中国学制史上属第一次,是学制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二、新中国教育发展
1、建国~1957年,主要学习苏联。1951 年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2、1958年~文革
1958年进行了一次学制改革,《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到后期出现了轻视知识分子的倾向,积累到文革时期爆发。
3、文革时期,教育遭到极大破坏。
4、1976年后,特别是80年代,我国开始教育改革。 1985年和1993年进行了两次调整。
三、我国现行教育制度
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1、学前教育
主要由幼儿园来承担,招收3—6岁儿童,贯彻“保教结合”原则,进行启蒙教育。在我国属非义务教育阶段。
国际上许多高福利国家和地区为学前儿童及家庭提供免费的1-3年不等的免费托幼服务和学前教育,但这些服务和学前教育并未全部纳入义务教育范畴。如丹麦、芬兰、韩国、美国、爱尔兰、葡萄牙、新西兰、法国、匈牙利、意大利、英国、比利时、瑞典、澳大利亚等经济发达的国家,也包括巴西、墨西哥、古巴、蒙古等发展中国家和我国澳门、台湾等地区。
其中,作为发达国家代表的丹麦、法国、芬兰 等重视通过教育法律的形式确立政府财政投入为主的免费教育原则。法国的《教育法典》、芬兰的《基础教育法》等都规定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推进免费学前教育政策。
2、初等教育
主要是指全日制小学,招收6—7岁儿童,学制5—6年,其任务是对儿童进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为他们接受中等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不分段,实行五年或六年一贯制。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入学年龄稍迟,学习年限也较普通小学略长。
3、中等教育
包括全日制普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中学、以及各种成人中等学校等。普通中等教育分为初级中等教育和高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基本为六年制三三分段,其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后备劳动力量和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初级中等教育与初等教 6
育属于义务教育,两者互相衔接,构成义务教育的两个阶段。高级中等教育是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基础上实施的中等教育。
中等专业学校以培养各种中级技术人员为目标;中等师范学校以培养学前和初等教育师资为任务,与中等专业学校均属专业教育;技术学校的任务是培养技术工人;职业中学则主要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职业技术训练,为其从事相应职业作职前准备。
4、高等教育
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高级专业教育,处于学制体系的最高阶段,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有全日制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全日制高等专科学校招收高中毕业生入学,学制一般2—3年;大学或学院的本科教育一般为4年,少数特殊学科5年或6年;研究生教育分硕士和博士两个阶段,一般分为2—3年,也有两年制无学位研究生班。
全日制高等学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骨干力量,它担负着培养高级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重要任务。实施成人高等教育的机构除成人高等学校外,部分全日制高等学校中设有专门的成人教育机构,办学形式有夜余大学和成人教育学院(或函授部)、独立的函授学院、广播电视大学、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校、职工高等学校、干部专修科、社会大学、刊授大学等。此外,我国还实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自学者通过国家举行的考试,可获得专科和本科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其学历。第四章 课程
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这里的“课程”仅仅指学习内容的安排次序和规定,即指功课及其进程。没有涉及教学方面的要求,因此称为“学程”更为准确。到了近代,由于班级授课制的施行,赫尔巴特学派“五段教学法”的引入,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程序及设计,于是课程的含义从“学程”变成了“教程”。
在西方英语世界里,课程(curriculum)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r)《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一文中。它是从拉丁语“currere”一词派生出来的,意为“跑道”(race-course)。根据这个词源,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course of study),简称学程。第一节 课程的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课程?课程有哪些类型?
课程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 而规定的所有学科(即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的总和。主要体现在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
从类型上可分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显性课程、隐形课程等;国家、地方、校本课程。
从学科上可分为工具学科、社会学科、自然学科、技艺学科。
二、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1、分科课程也称文化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定的课程。主张课程要分科设置,分别从相应科学领域中选取知识,根据教育教学需要分科编排课程,进行教学。20世纪60年代以来关于学科课程的理论主要有:即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bruner,7
j.s.)的结构主义课程论、德国教育学家瓦根舍因(wagenschein,m.)的范例方式课程论、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bahkob,j.b.)的发展主义课程论。
2、活动课程与分科课程相对,它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它也常常被称之为“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等。
一般来说,活动课程起源于19实际末20实际处欧美的“新教育运动”和“进步教育运动”,其发展历史较分科课程要迟上千年。在活动课程的发展历史中,杜威常被认为是代表人物之一。
三、显性课程与隐形课程
显性课程是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课程。
隐形课程产生于20 世纪60~70年代,是指在学校或班级情景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对学生发展起潜移默化影响的内容。
隐形课程包括除上述课程之外的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资源、环境、学校的文化建设、家校社会一体化等。
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是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地方课程是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国家课程政策,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课程。校本课程是由学校教师编制、以本校学生为实施对象的课程。附加阅读:
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课程管理模式弊端。为什么要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中国、法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瑞典等长期实行中央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国家对于全国中小学课程管理统一领导、总体规划,有利于传递共同的价值观和知识技能,便于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评价。
但其忽视了地区的差异性,忽视了学生不同的认知风格和智力特征,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也压制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课程的积极性。国家、地方和学校的三级课程管理
国家:总体规划基础教育课程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经教育部批准,可单独制定本地区使用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
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第二节 新课程改革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新课改”的全称,建国以后课改已有过好多次。上世纪末,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一、为什么要进行新课改吗?
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肯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新课改的主要改革方向:
1、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
2、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3、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
4、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
5、课程评价方面,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比如,有的学生基础较差但很用功,只考了58分,没及格,老师可以给他60分甚至65分,以促使他更有信心地学习。
6、课程管理方面,以前基本上是国家课程、教材一统天下,现在强调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充分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也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附加阅读:
作为教师,应该怎样对课程进行管理?
教师不再是课程的被动接受执行者,而是积极主动的开发者。
教师作为课程的反思性解读者,在课程实施中主动对其进行反思性解读、创造性地诠释和重构,使其不仅适应教师本人的教学风格,也能够适应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和学生的学习水平。
以一个实践性研究者的身份,直面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课程设计(教学设计): 现场作业(20~30分钟)
某校为其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开展毕业实习,将一部分同学安排在某乡村中学,其余同学则在某城市小学,实习内容为1篇语文课文,时间为90分钟,2个课时。请根据你的去向,设计该课程的教学计划,编写教案。一.课程名称(说明本课名称)
二.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三.生情分析或内容分析
四.课时分解(进度安排)
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学习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七.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
八.教学过程(教案重点,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九.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
十.课后反思
第五章 教学 第一节 教学概述 第二节 教学理论 第三节 教学原则 第四节 教学方法 第五节 教学组织 第一节 教学概述
一、什么是教学?
在一定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二、教学的意义
1、传播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2、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3、学校教育的主要工作。学校应以教学工作为中心。
三、教学的任务
一、使学生系统掌握适合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这是首要任务,是实现其他教学任务的基础。
二、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习——这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当代教学论最为关注的问题。
三、培养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积极的情感态度。
四、培养学生树立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第二节 教学理论
教学理论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从教学经验总结,到教学思想成熟再到教学理论的形成。这一进程是人们对教学实践活动认识不断深化、不断丰富和不断系统的过程,其中系统化是教学理论形成的标志。《学记》是最早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在西方教育文献中,最早使用 "教学论" 一词的是德国教育家拉特克(,1571---1635)和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将其解释为 "教学的艺术"。
一、赫尔巴特 (1776-1841)德国教育家
学生在接受新事物时,总有一条明显的思维主线,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教育性教学的条件是注意与统觉,在教学中必须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同时必须让学生在原有观念的基础上掌握新的观念,教师运用叙述教学法、分析教学法和综合教学法,使学生通过专心达到“明了”与“联想”,通过审思达到“系统”和“方法”,这就是著名的“四段教学法”。
二、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美国教育家。
在批判传统学校教育的基础上,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这个基本原则。由于人们最初的知识和最牢固地保持的知识,是关于怎样做(how to do)的知识。因此,教学过程应该就是“做”的过程。在他看来,如果儿童没有"做"的机会,那必然会阻碍儿童的自然 10
发展。儿童生来就有一种要做事和要工作的愿望,对活动具有强烈的兴趣,对此要给予特别的重视。杜威认为,"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入它使得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了起来。由于儿童能从那些真正有教育意义和有兴趣的活动中进行学习,那就有助于儿童的生长和发展。
三、赞可夫(1901~1977年),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
赞可夫一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教学与发展问题”的实验研究。从 1957年至1977年他以“教育与发展”为课题,进行长达20年的教育科研与教改实验。在国际上,赞可夫被誉为与布鲁纳、瓦根舍因齐名的当代教学论三大流派的代表。赞可夫打破了教学实际上只传授知识、技能和技巧相联系的旧模式,把教学同发展联系起来,建立了一套新的教学体系,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掌握知识和技巧的能力,把教学推上了一个新台阶,这是教学论中一次根本性的改革。根据以教学促进发展的主导思想,赞可夫在长期的实践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指导各科教学工作的五条“教学原则”,即: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的原则;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四、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1915—),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当代认知心理学派和结构主义教育思想代表人物之一。
布鲁纳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创造条件,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主的、积极的、真正有意义的思考,从而使学生的自主发现能力,独立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乃至发明创造的能力得以提高或发展。将来离开学校时,能成为一个独立地继续进行学习、思考和发明创造的人。
五、瓦根舍因 (martin wagenschein,1896年-1988),德国教育家,范例教学法创始人。
范例教学法的基本思想在于,反对庞杂臃肿的传统课程内容和注入式的死记硬背教学方法。提倡要敢于实施“缺漏”教学,让学生学习最基本的、有可能一辈子都记住的东西。理由是,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知识量剧增的情况下,要想什么都教,无异于是在从事一项毫无希望获胜的竞赛。而只有注重发展学生“有教养性”的知识能力,使之在这个基础上改变思想方法,主动地去发现知识的规则、原理、结构,才能使知识如滚雪球般地扩展,获得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因此,范例教学法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校内外活动中的独立性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养成独立地批判、判断和决定事物的能力。第三节 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它既指教师的教,也指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它反映了人们对教学活动本质性特点和内在规律性的认识,是指导教学工作有效进行的指导性原理和行为准则。教学原则在教学活动中的正确和灵活运用,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发挥着一种重要的保障性作用。
一、思想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原则
指教学要在科学的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这一原则是为了将教学中科学知识的传授学习与思想品德教育统一起来而提出的。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指教学活动要把理论知识与生活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这一原则是为了解决和防止理论脱离实际、书本脱离现实问题而提出的。
三、直观性原则
指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直接感知学习对象。这一原则是针对教学中词、概念、原理等理论知识与其所代表的事物之间相互脱离的矛盾而提出的。
四、启发性原则
指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一原则是为了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而提出的。
五、循序渐进原则
指教学活动应当持续、连贯、系统地进行。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教学活动的顺序、学科课程的体系、科学理论的体系、学生发展规律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而提出的。
六、巩固性原则
指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安排和进行专门的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牢固地掌握和保存。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教学中获取新知识与保持旧知识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
七、量力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这一原则是为了防止发生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
八、因材施教原则
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统一要求与尊重学生个别差异问题而提出的。第六章 德育 第一节 德育概述 第二节 德育原则 第三节 德育途径和方法 第一节 德育概述
一、德育概念
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教育学原理
二、我国德育的历史
德育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在阶级社会中有鲜明的阶级性。历代的统治阶级为培养忠于自己的人才﹐都十分重视德育。在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学校中﹐德育居于 12
首要的地位。西周学校教育的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礼”教是居首位的。教育学原理
孔丘强调“以德教民”﹐认为“道(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孟轲明确提出:“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孟子·滕文公上》)。他把伦理教育视为中国古代学校的教育目的。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一个特点﹐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把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道德教条“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作为德育的主要内容。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品德教育中﹐也有一些好的传统﹐具有合理的因素。如重视政治思想教育同道德教育的统一﹐进德同修业的统一﹔在德育实施上重视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因材施教﹑尚志﹑履行躬践等。
三、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
1、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中小学德育应教育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中小学德育应教育学生正确地认识与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正确认识人生价值,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科学的人生观;还要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实事求是的作风,养成尊重科学的态度,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青少年时期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道德品质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的思想、行为中的体现。中小学德育在人的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陶冶道德信念,锻炼道德意志,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第二节 德育原则
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反映了德育过程的规律性,是对德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一、理论联系生活
进行德育要把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
二、疏导原则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疏导原则就是循循善诱原则。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对小学生进行德育,要注重摆事实,讲道理,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启发他们自觉认识问题、自觉履行道德行为规范。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德育要善于把学生的积极性和志趣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
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批评和处分只能作为辅助方法。
三、长善救失原则
这一原则的核心是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具体说是:指对学生进行德育,要启发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学生思想品德中积极向上的一面,限制和克服他们思想品德中消极落后的一面,长善救失,因势利导,提高学生觉悟。
四、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马卡连柯:“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五、因材施教原则
保证所有学生的发展同社会发展的总方向相一致,又要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六、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通过集体来教育个人,又要通过个别教育来加强和影响学生集体。
七、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第三节 德育途径和方法
一、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
1、通过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的教学
2、劳动和其他社会实践
3、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
4、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活动
5、心理咨询
6、班主任工作
7、校园生活
二、学校德育的主要方法 1.说服
说服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要求学生遵守道德规范、养成道德行为,首先要提高认识、启发自觉、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就需要运用说服的方法来讲清道理,使学生明白,认识,只有学生的认识提高了,认识到道德的必要性,才能自觉去履行。说服的应用很广,无论运用哪种德育方法,都离不开提高学生的认识,都需要结合运用说服的方法,但是仅仅强调或运用说服的方法是不行的。说服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
运用说服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1)明确目的性;(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3)注意时机;(4)以诚待人。2.榜样
榜样: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榜样包括:典范、示范、评优。
运用榜样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①选好学习的榜样。②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③引导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3.锻炼
锻炼: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锻炼包括:练习、制度、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
运用锻炼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①坚持严格要求②调动学生的主动性③注意检查和坚持 4.修养
修养: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重要方法。
学生品德的提高是一个能动的发展过程,它的成效同学生个人能否自觉主动进行道德修养紧密相关,学生的年龄愈大,他们个人进行的道德修养在自身品德发展中的作用也愈大,所以德育不得不重视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提高他们的修养能力,如果没有道德的修养,个人的进步就是不可能的。
修养包括:学习、座右铭、立志、自我批评、慎独等。
指导修养时要注意:①培养学生自我修养的兴趣与自觉性。②指导学生掌握修养的标准。③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5.陶冶
陶冶: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运用陶冶时要注意:(1)创设良好的情境;(2)与启发说服相结合;(3)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6.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德育的各种方法各有特点与作用,每一种方法都是进行德育所不可缺少的,但又不是万能的,它们之间相互补充、配合,构成了德育方法的完整系统。青少年学生品德的培养,不可能通过个别方法来实现,必定是科学地综合运用全部德育方法的结果。所以教师要熟悉全部德育方法,善于创造性地运用。第七章 美育、体育、综合实践活动 本章教学方法:安排现场说课 第十章 教师
第一节 教师劳动的特点、价值与角色扮演 第二节 教师的素养及其培养 第三节 教师劳动报酬
第一节 教师劳动的特点、价值与角色扮演
一、教师职业发展 (了解)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从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从广义看,教师与教育者是同一语;从狭义看,教师专指学校的专职教师。在我国,古代原始部落的氏族首领和具有生产、生活经验的长者,为了部落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把生产知识、生活经验,特别是风俗习惯、行为准则,有意识地传授给年轻一代,于是就成为最早的兼职教授。专职教师是在学校产生后出现的。
西周时,实行政教合一,官师一体,官学中设有专职的教育官。战国时期、秦始皇时期、汉代、唐代等时期,都设有各种称呼的教育官。除官学外,春秋战国之后,私学兴起,既有官吏兼任或辞官还乡专任教师;也有名儒大师,不愿出仕,退而授徒;亦有清贫文人充任乡间塾师、书师。
近代,1897年创办的南洋公学师范院和1902年清朝的《钦定学堂章程》提出京师大学专设师范馆,标志着我国师范教育的开始,师范教育也明确作为学制的一部分。随着公共教育制度的发展,教师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角色和地位越来越重要,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代教育已成为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教师的作用也在增强和扩大。教育学原理
由上可见,教师职业沿革的基本线索是:教师从古代的由官吏兼任,到近代的教、官分离,逐渐朝着职业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教师职业的专门化,不仅是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职业地位提高的重要标志。
二、教师劳动特点
1、示范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这一本质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然具有强烈的示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劳动的基本特点和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教师劳动与其他劳动的一个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教师主要是用自身的思想、学识、能力、言行等通过示范和引导的方式去影响劳动对象。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几乎渗透在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
2、创造性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不仅程度比较高,而且有自己的特点(灵活性)。这是由于教养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情景的复杂性和难以预测性所决定的。这就意味着,教师的劳动并无固定不变的规范、程式、模式和方法可以照搬照用,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尤其是受教育者的保护和差异作出种种选择,创造性地工作。
3、系统性
培养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每个教师都是参与这项工程的建设者。学生成长是教师长期工作和相互协作的结果。由于教师的工作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存在着阶段划分、教师的影响彼此间也存在着不一致和矛盾之处以及教师的人员变动等种种原因,都说明教育是一项非常复杂和精细的工作,必须要有高度的系统性。
4、学习性
教师工作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就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挑战和学生的未来发展,教师要不断接受新的知识,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与技术。教师的劳动具有非常明显的学习特征。
三、教师角色
角色可理解为个人在特定社会群体中的身份,及其为身份所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研究教师角色,就是研究教师实际表现的特征和进入多种角色的方法和途径,是扮演好教师角色的前提。
1、学习者、研究者
教师是智者的化身,作为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学者,要学习教材、了解与教材有关的 16
信息,要以严肃的态度来研究教材、处理教材,把知识客体内化为自身的主体结构。此外,教师还要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便使教知识建立在更宽广的知识背景之上,适应学生的整体发展需要。
2、知识的传授者
教学中的基本矛盾是知与不知,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知之完善的矛盾。在解决这对矛盾中,教师无疑充当着主导者的角色,学生时接受者的角色。但古今的含义有别,以前教师的传授,多以讲、诵、问、答为主,而现代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除讲求教学的科学性之外,还必须讲求教学的艺术性和创造性。
3、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
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使教学有序进行,给教学提供良好的环境,使学生养成循序渐进的习惯,全面地完成教学任务。要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就要求教师全面把握教学的任务、教材的特点、学生的特点等要素。其次,教师在教学资源分配(包括时间分配、内容安排、学生分组)和教学活动展开等方面是具体的实施者。通过科学地分配活动时间,采取合理的活动方式,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协调学生的关系,激发集体学习的动力。
4、管理者
教师主要通过对教学活动的调控来实现其管理功能,如对教学环节的调控,对学习态度、学习活动、学习习惯、学习质量的调节,对教学偶发事件的处理等。传统的教学管理被理解为管制约束,常通过纪律的维持来实现,教师扮演“警察”、“保姆”的角色。而好的教师在教学管理活动中的角色行为是:建立各种教学常规,特别是客体教学常规、倡导学生参与管理,树立集体观念,充分发挥集体的凝聚力、通过建立自己的威信,充分发挥情感在管理中的作用,教师扮演的是“向导”、“建议者”等角色。
5、人类灵魂工程师
使学生能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较好发展的教师,才是好教师。不但教学生学习知识,而且教学生学会学习;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调整学生的不良情绪和心态;经常提醒学生仔细认真、勤奋、刻苦,培养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善于发现学生的学习差距,特别关注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并善于使学生相互帮助,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6、朋友:教师把学生当作朋友,可以使学生更亲近老师,教师爷可以更全面了解学生。教师应成为学生交心的对象,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全面成长,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往,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7、榜样:教师作为成人世界的代表,其言行举止、态度、个性等,无不对学生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榜样作用具有双重性质。好的教师榜样,给学生留下公正、正义、理智、热情、坚强、果断的印象;而差的教师的“榜样”作用会给学生留下心理上的阴影,甚至导致行为上的缺陷。
教师角色多样化的特点必然导致教师的角色冲突,需要通过调整教师的角色冲突和角色期望来缩小角色差距。包括社会协调和教师自我协调两方面。社会协调是主要的,要减少教师角色任务,使同一角色在不同情况下应承担的职责更加集中和明确,尽可能不要求教师在矛盾的角色任务中作抉择。自我协调首先是加强道德学习,其次是以专业人 17
员的角色为重,合理地使用专业权利,再次是提高自己的心理调节水平。
教师要常常表现出真我,才更亲切、真实。但出于维持秩序的需要,也要适时拾起那种威严的教师角色。“度”该如何把握,乌申斯基主张:严肃中渗着笑语,但不完全是玩笑;对人温柔可亲,但不甜得腻人;为人公正厚道,但不吹毛求疵;做人善良仁慈,但不软弱无能。
第二节 教师的素养及其培养
一、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有没有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理念,是专业人员与非专业人员的重要差别。
1、教育观:21世纪的教育应把每个学生的潜能的开发、健康个性的发展、为适应未来社会所必需的自我教育、终身教育的意义和能力的初步形成作为最重要的任务。
2、学生观:学生观是关于教育对象认识的集中体现。传统教育中对中小学学生的看法,强调的是他们缺乏知识、能力和经验的一面,即主要看到的是学生的现有状态,而不是他的潜在状态、内在的积极性和发展的可能性。
3、教育活动观: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的实践方式,它是沟通教育理想和学生发展的具有转换功能之桥,是师生学校生活的核心构成。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策划者、承担者、指导者和评价者,必须围绕活动的目的与任务,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学习中培养和发展能力,学会学习与创造提供可能、创设条件,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增强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职业态度
1、“谋生型”教师 (生存型)
这类教师把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看成是进入生活或者获取地位的一种基本手段,以次获得一份固定的收入,用以维持生计。由此,他就成了知识的搬运工,照本宣科、填鸭灌输、机械训练、题海战术是他们常常采用的办法,他的职业活动就变成了单调乏味的简单重复;这类教师从感情上提不起对教师职业的兴趣,把工作看成是无可奈何的选择;他们“身在曹营心在汉”,“这山望着那山高”,把教师职业当作寻找更好职业之前的跳板。
2、“成就型”教师 (骄傲型、享受型)
在享受状态下,教师的职业成为他们参与生活、体验人生的重要途径。他们怀着满腔的热情投入工作,并在教师这一平凡的职业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们快乐地与学生交往,欣慰地享受着自己教学中的成就。由此,这样的教师会把学生的成长当成最大的快乐,会对平凡的工作充满热爱,并在付出和给予中获得内心满足。
3、“理想型”教师 (热爱型、发展型)
在发展状态下,教师怀着崇高的服务社会的理想走进教师职业中。他们认为,教师就应该以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栋梁为己任,以学生主动积极的发展为最高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而孜孜不倦地勤奋工作。同时,教师本人也会通过自由而富于创造性的劳动实现自我的发展与完善。由此,他们会把自己看成是教育活动的反思者和研究者,以终身自我教育作为教师生涯的推动力,视教师职业为不仅给予也在收获的有意义的活动。
三、师德修养
充分调动积极的教育情感和坚定的教育意志,去践行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信念,并充分展现教师的力量。教师公正,教师把每个受教育者应该得到的合理需要、合理评价给于他。责任感,就是对社会及其群体对教师期望的认同与承担。
四、知识
精深的专业知识: 教师为了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方向。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教师既应学有专攻,又应广泛涉猎;既要精通一门学科,又要研究相邻学科。这既是由于各门学科之间的密切相关,又是由于当今的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他们迫切地希望教师能在多方面知识上满足他们的要求。
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这里包括教师应当系统地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等知识,了解教育工作的原理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5、能力
对于教师来说,语言表达能力、板书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是对教师的最起码的要求,我们还应强调:理解学生和与学生交往的能力、管理能力、教育研究能力 第三节 教师劳动报酬
一、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工资
教师工资构成中相对固定的部分,标准按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序列设置的,每一职务分别设立若干工资档次。
高校:助教(研究实习员)→讲师(助研)→副教授(副研)→教授(研究员),其他系列
中小学:三级→二级→一级→高级
二、津贴
教师工资构成中灵活的部分,与教师的实际工作量挂钩。教师津贴是为鼓励教师把主要精力用在完成本职工作任务上而设置的。高校:课时费、科研课题津贴、导师津贴等 中小学主要为课时费
对高校、科研机构从事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的部分专家级教师,还享受“特殊岗位津贴”
三、奖励制度
在教育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和科技人员,实行政府特殊津贴 对作出重大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给予不同程度的一次性重奖 普通教师经年度考核合格者,年终发放“第十三个月工资”。
四、补助工资 领导职务津贴 教龄津贴 班主任津贴
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津贴 特级教师津贴
地区津贴 其他
第十一章 班主任 第一节 班主任工作概述 第二节 班集体的培养
第三节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第一节 班主任工作概述
学校中全面负责班级学生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班级中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做班主任工作是大多数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中的必须经历。
一、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清朝于1904年1月13日公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中规定,小学“各学级置本科正教员一人”,“通教各科目”,“任教授学生之功课,且掌所属之职务”。由一个教师担任一个学级的全部学科或主要学科的教学制度,称为学级担任制,简称级任制。负责一个学级全部或主要学科的教学工作和组织管理工作的教师为级任教师。到中华民国时期,1932年才规定中学实行级任制。1938年又把中学的级任制改为导师制,负责班级组织教育工作的教师称级任导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承老解放区的传统,学习苏联教育经验,在中小学里一律设置班主任。
1、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班主任是在教育活动中行使管理和育人职责的。
2、学生成长的教育者
班主任的本职工作是对本班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肩负重要责任
3、联系各任课教师的纽带
组织、协调任课教师的教育力量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
4、班主任是沟通学校与家长、社区的桥梁
学校与家长、社区的联系主要是通过班主任沟通的。
他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对班级教育、教学的主要负责教师,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导工作的得力助手,是班集体的主要组织者,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心理相融,他要用自己的心血、才智,通过言传身教作用于全班学生。他是美的心灵的塑造者,健康个性的培养者,是学生人格的榜样、道德行为的示范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导师,是影响学生整个人生命运的人。班主任工作确实是一件既光荣而又颇具挑战的工作。
二、班主任素质的要求 1.高尚的道德品质
忠诚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关心教师集体,严格要求自己。班主任突出的品质是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热爱学生,热爱班主任工作。
2.热爱学生
班主任不仅热爱教育事业和自己所教的学科,更要热爱自己的学生。爱是教育的前提,爱生是师德的核心;以爱动其心,不仅是班主任工作的宝贵经验,而且是班主任情感的突出体现。
3.广泛的兴趣。班主任高度的责任感和对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以及对学生的多方面兴趣,决定了班主任广泛而独特的兴趣。这种兴趣主要表现在:(1)当班主任的兴趣。(2)开展活动教育学生的兴趣。(3)多才多艺。
4.突出的能力。班主任有比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班主任要带好班,没有突出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是不可能的。5.灵活的思维方式
班主任的思维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思维模式,它要随着思维客体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班主任思维方式的创造性特点表现在:班主任在处理学生问题时,思路开阔、独特、新奇。灵活性。班主任思维方式灵活性是指班主任要学会“审时度势”、“多谋善断”,既坚持原则,又灵活多变。第二节 班集体的培养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是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且稳定的基层组织。班级既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集体,是学生和班主任共同生活的集体。
一、良好的班级集体具有如下特征: 1.具有全体成员所认可的奋斗目标。
2.形成分工明确、互相配合的学生干部队伍。3.有和睦、上进的人际氛围。4.有能为大家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5.有勤奋、好学的良好班风。
二、班级集体建设工作
1.确立班级群体的共同目标。每学期举行
一、两次有意义的,难忘的班级活动。这些都对养成集体意识有大的帮助。
2.培养积极分子。培养一支有相当数量的积极分子队伍,这是形成良好班集体的重要保证。
3.调节好人际关系。这是形成良好班集体、增强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条件。必须注意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对需要个别教育的学生要不厌其烦。4.制定集体规范,形成集体舆论。5.实行民主集中的管理方式。
三、班主任与班级组织管理
班级的组织管理只有在班主任与班集体成员积极活动中才能实现。这一切能否变为现实,与班主任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有直接的关系,也与班主任自身的修养、人格以及由此而生的对学生的威信有关。
第三节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一、班主任的主要任务
2009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
第八条 全面了解班级内每一个学生,深入分析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状况。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沟通,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第九条 认真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维护班级良好秩序,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营造民主和谐、团结互助、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指导班委会和团队工作。
第十条 组织、指导开展班会、团队会(日)、文体娱乐、社会实践、春(秋)游等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第十一条 组织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指导学生认真记载成长记录,实事求是地评定学生操行,向学校提出奖惩建议。
第十二条 经常与任课教师和其他教职员工沟通,主动与学生家长、学生所在社区联系,努力形成教育合力。
二、班主任工作内容
1、调查研究学生情况
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思想品德情况,学习情况,身体情况,以及个性心理特点、兴趣特长,做好家访工作。了解班级组织,骨干队伍的组织情况和思想状况,并经常掌握发展动态。
2、组织管理班集体
班主任要依据教育方针、教育任务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本班集体建设的目标,建立班级常规,培养良好的班风,做好班主任如下的日常组织管理工作。
3、教育指导学生全面发展
4、协调各方面教育力量,沟通各种渠道
5、制定班主任计划
6、其他工作
三、班主任的工作方法与艺术 (交流、讨论)
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案篇四
1、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学记》。
4、著名的“产婆术”教育启发思想,是由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 )提出来的。
5、《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代表著作。
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形成于 (17世纪初)。
7、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一书出版,标志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诞生。
8、在教育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地位,被西方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本系统科学的教育学著作的是(《普通教育学》 )。
9、在世界教育史上,(赫尔巴特)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10、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是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述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
11、儿童心理学研究中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来的。
12、教育应以“儿童为中心”,“活动为中心”、“从做中学”,是美国教育家(杜威)的观点
13、拉伊什“实验教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与1903年出版了(《实验教育学》),系统论述了实验教育学的性质、目标、体系和方法的专门著作。
14、在我国近代史上,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理念。
15、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应当以(教育学)所揭示的客观规律作为其理论依据。1.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不均衡性)
2.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3.历史上流传的“狼孩”的故事说明,遗传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
4.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 ),心理学家提出了人的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
5.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德国)。
6.奠定了班级授课制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夸美纽斯)。
7.一定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8.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具有(
决定作用)。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教育现象最早出现于奴隶社会)。
10.哪个社会的教育具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点(古代社会)11.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这种观点过于低估了下列哪种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环境)
12.直接决定教育性质的是(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13.教育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无意识模仿)
14.西汉初期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育的( 历史性)15.在古代欧洲,曾经出现过一种旨在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的和谐教育,是(雅典教育)
16.“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这是(遗传决定论)的观点。17.“孟母三迁”反映了(环境)对人的重要性。
18.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是指(促进学生的发展尽快达到社会所需要的水平
19.在儿童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教育)。
20.教育的生物起源论与心理起源论之所以反科学,是因为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否定了教育(社会性)。
21.(教育手段)是教育活动的基本条件。
2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体现了教育的(
迟效性)。23.认为教育是超出人类社会范围之外的人与动物的本能活动,这种观点属于(生物起源论)。
24.马克思指出:“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这句话充分体现了(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25.在现代社会,教育的功能大致可以分为教育的职能和教育的(社会功能)。26.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能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传承文化;创造、更新文化和(改造文化)。
27.“„超阶级‟、„超政治‟的教育是不存在的。”这句话说明了(教育的性质是由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的)。
28.在教育落后或超越生产力的现实条件和要求时,教育对生产力不但不起促进作用,相反,常常还会起(
阻碍作用)甚至破坏作用。
29.教育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起(
加速或延缓作用)作用。
四、辨析题
1.教育只能适应儿童的发展而不能促进其发展。
错。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反过来,教育受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所制约,教育必须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但是这种适应正是为了促进其发展,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2.对人的发展来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湮,与之惧黑”,这句话是正确的。
错。人的发展不单是环境的作用,而是遗传、环境教育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综合作用的结果。片面夸大环境的作用,贬低遗传素质、教育和人的能动性的作用是错误的。
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具有决定作用。
错。人的发展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但是环境对人影响的性质和作用大小又是与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分不开的。人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人对外部环境的反映是一种能动的反映。
4.只要教育得法,任何人都可以被培养成为优秀的专门人才。
错。这种说法犯了教育万能论的错误,它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否定意识对行为的调节作用,并根本否定遗传的作用。5.个人的主观努力是人的发展的内部动力。
对。受教育者对于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的影响,从来不是全面吸收和机械的反应,而总是要经过受教育者自己的思考,根据他们自己的认识选择,按照个体的态度、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作出反应。6.教育就是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错。这种观点把教育看成是儿童的模仿本能,这就使得教育者没有了用武之地,也不可对儿童的发展起作用,因此是不正确的。7.学校教育是在原始社会末期产生的。
错。在原始社会末期就有了学校的萌芽,但是,作为独立存在的社会实践部门的学校教育,是在奴隶社会才出现的。
8.教育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所以教育的发展不能先于经济的发展。
错。教育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但同时它也对生产力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它通过培养人才、进行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再生产影响着社会的生产力,但是当教育落后于社会生产的需要时,它就不会起到促进作用,所以教育必须在现实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先于经济的发展。
9.教育对生产力起作用的程度,取决于教育质量的高低。
错。教育对生产力起作用的程度,取决它与生产状况和需要相适应的程度。适应的程度越大,促进作用越大。反之,适应的程度小促进的作用就小。10.国家对教育的控制主要是通过正确的舆论监督实现的。
错。国家对教育的控制主要通过国家机器实现的。具体体现在通过国家政权颁布法律、政策、法令,规定办学宗旨、方针,并以强制手段监督执行;同时,还通过任命教育机构的领导人和选派教师,控制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以及增加和限制教育拨款等办法,从而控制和左右教育工作发展的方向。
11.社会需求决定社会供给。因此,从根本上说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是受社会成员对文化教育的需求决定的。
错。从根本上说,社会需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求。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是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的。社会成员对文化教育的需求只是生产力发展所提出的总体客观需求的折射。
12.教育的政治功能,主要是通过培养人来实现的。
对。教育要为政治服务这是必然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教育为政治服务主要还是通过培养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来为其服务的,无论是稳定政治的功能还是变革政治的功能都是如此。13.教育功能就是指“教育干什么”的问题。
对。教育功能是指教育活动的功效和职能,是回答“教育干什么”的问题。具体包括“教育应该干什么”、“教育能够干什么”和“教育实际干了什么”三个层面的意思。
14.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只要人类社会存在,教育就会存在。
对。这是教育永恒性的体现。因为教育为社会的延续和发展所必需,任何社会都需要通过教育培养人来维系、巩固社会制度和促进社会发展,而且教育为人类的繁衍和个体的生存、发展所必需。
15.教育直接反映社会生产的需要,具有生产性。因此,它是无偿为社会生产服务的。
错。办教育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教育投资是用于教育活动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总和的货币表现。因此教育具有消费性的一面。16.现代教育和古代教育相比,更具有革命性。
对。因为现代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方法和管理制度等方面都处在不断的变革之中,向更高的方向迈进,这与古代教育的停滞性和保守性形成鲜明的对比。17.教育就是为培养人而培养人。
错。教育的根本职能是通过人的培养而促进人的社会化进程的实现。但教育不是为培养人而培养人,而是通过培养人,把其职能向前引伸一步,产生促进社会物质生产、经济、政治、科学技术、精神文明发展的社会作用。18.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只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错。教育的职能是培养人,但培养什么样的人,不仅受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的制约,而且也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19.“超阶级”、“超政治”的教育是不存在的。
对。从教育的发展史上可以看出,有什么社会形态的政治、经济制度就有什么性质的教育,阶级社会的教育都反映了统治阶级的需要,成为他们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具有明显的阶级性。所以说“超阶级”、“超政治”的教育是不存在的。20.教育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手段之一。
对。控制人口增长的手段很多,发展教育是其中之一,而且是长远起作用的手段。受教育程度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生育观:受教育水平较高的群体或个人倾向于有所节制的比较合理的生育;受教育水平较低的群体或个体倾向于不加节制特别是高数量的生育。
21.教育能够促进政治民主化。
对。一个国家的政治民主的程度直接取决于国家的政体,但也与一个国家人民的文化程度或受教育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教育不仅可以通过提高人们的一般科学文化素质来为政治的民主化提供前提与保障,而且还可以通过教育自身的民主化来培养年轻一代一定的民主意识和正确的民主观念。教育是推动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力量。
22.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
对。由于人才培养的长期性和教育工作效益的迟效性,决定了教育的发展先于经济的发展。不是要等经济发展了,再发展教育。而是要使教育的发展在适当程度上优先于经济的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所以,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
1、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是指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广泛意义上的教育目的存在于(一切教育)活动之中。
3、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受教育者自身发展)的规律。
4、(教育目的)是评价教育工作的总标准。
5、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根本标志是培养 (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6、在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中,(德育)是核心。
7、中国近代史上由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始于(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
8、素质教育的基本特点包括基础性、全体性、普通性、主体性、协同性、内化性、实践性、成功性、开放性、个性及(全面性、创造性、发展性)
9、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10、思想品德教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 )。
11、素质教育倡导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和创造性,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辩析题
1、教育目的是由人制定的,是主观的。
错。一方面,教育目的是由人制定出来的,体现着人们的主观意识,另一方面人们无论是提出教育目的还是实现教育目的必须以客观存在的现实世界为前提和根据,必须以社会对人的发展和对教育的要求来规定教育目的,教育目的具有客观性,要辩证地看。
2、教育目的是检验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
对。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归宿,教育质量的好坏最终要由教育目的来衡量。
3、全面发展就是使学生各个方面均衡发展。
错。全面发展不能理解为使学生各个方面均衡发展不能忽视个性发展,教育一方面应使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另一方面又要使每个受教育者充分发挥其特长和潜能,学有特色,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基础,个性发展又是全面发展的条件,二者是统一的。
4、基础教育就是为高一级学校打基础的教育。
错。把基础教育仅仅理解为高一级学校打基础,就会把基础教育办成大学的预备教育,或升学教育,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它既要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的新生,又要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劳动后备力量。这两个任务同等重要,不能厚此薄彼。
5、我国教育目的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现在又提出来要实施素质教育。这二者是相互矛盾的。
错。不矛盾的。我国教育目的提出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素质教育实际上就是全面发展教育,而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发展,实际上就是全面素质的发展,因此,从本质上说,素质教育等同于全面素质教育或全面发展教育,素质教育是对教育目的认识的深化,它使得教育目的具体化。
6、实施素质教育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所决定的。
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而这一切有赖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7、教育目的只由社会发展的需要所制约。
错。教育目的受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受教育者自身发展的规律双重制约。
1.广义的教育内容既包括学校教育内容也包括(学校外)教育内容。2.教育内容的构成具有(连续性)
3.学校教育内容不仅具有认识价值,还具有(形成价值)4.当前,学校教育内容的科学规范形式是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对初中阶段的课程结构提出,设置(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6.课程计划的制定要合目的性、合科学性、(合发展性)7.《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对课程评价的要求,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8.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9.课程标准的范围应该涉及作为一个完整个体发展的三个领域:(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
10.美育的内容包括大自然的美、艺术美和(生活美
四、辨析题
1.学校教育内容只具有认识价值,没有形成价值。
错,借助教育内容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认识世界,而且还可以获得或养成改造世界的能力,即学生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学校教育内容是多种形式的载体。
对,学校教育内容的重要载体是教科书。除此之外,各种报刊、杂志、声像资料等也承载着与教材相关的教育内容。同时,教师自身也是一个重要的载体。3.中小学确定智育内容的原则是考虑知识的全面性、基本性与基础性。
对,我国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基础教育,总的培养目标是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和为社会生产输送劳动后备力量。4.教育内容不受文化传统的影响。
错,教育内容属于观念形态的文化,任何社会的文化都是民族的文化。教育内容具有历史继承性,各个时代的教育内容都是那个时代人类文化的缩影,体现人类世代积累起来的成果,即使生产力、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政治经济制度相近的一些国家,在教育内容上都有着本民族历史传统和特色。
5.学校教育内容的组成与结构不用考虑学生学习方面的需要。
错,教师虽然对教育内容是已知的,但学生对教育内容是未知的或知之不多、知之不系统的,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重新研究、掌握和运用教育内容。所以,学校教育内容的组成与结构必须考虑学生学习方面的可能与需要。6.实行国家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科书多样化政策是没有必要的错,因为我国存在着地区差异和民族多样化问题,所以我国中小学教科书的编写,必须考虑各地区、民族的生产生活实际,实行国家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科书多样化政策。
1、教育途径是教育过程的基本构成要素,也具有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和(双边性 的特点。
2、在多种的教学组织形式中,(课堂教学 )的形式自夸美纽斯确立后,几个世纪来一直为各国采用。
3、教师把实物、教具呈示给学生看,或者向学生作示范性实验,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从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方法,叫做(演示法)。
4、教师向学生叙述事实材料或描绘所讲对象的讲授方式称为(讲述)。
5、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教学工作)。
6、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复式教学)
7、最早在教学理论上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是( 夸美纽斯)。
8、(创造力 )智力发展的最高阶段。
9、按照教学组织形式,教师不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老师,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老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这里的教学组织形式指的是:(道尔顿制)
10、课外教育工作与课堂教学在(教育目的)上是统一的。
11、为课外教育工作奠定基础,提供有利条件的是(课堂教学)。
12、宣传教育活动包含在(社会活动)范围内。
13、文学作品讨论会和某门学科最新动态报告会等都属于(各种类型的学科活动)、14、学校直接组织和领导的课外教育工作,通常称之为(课外活动)。
15、课外、校外教育活动与课堂教学相比较更有利于(因材施教)原则的贯彻实行。
16、课外教育工作是(课堂教学的必要的补充)。
17、课外教育工作与课堂教学工作(密切配合 ),才能产生“1+1>2”即整体大于其部分总和的作用。
18、形式多样、内容开放,是课外活动的(特点 )。
19、小组活动是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20、社会实践的一般程序是:提前准备、(拟定方案)、实施活动和交流总结.四、辨析题
1、教学就是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
错。理由: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完成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技能技巧;发展学生智能和体力,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等。
2、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
错。理由: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还要完成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技能技巧,发展学生智能和体力,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等任务。
3、全面育人必须通过知识的传授。
对。理由:知识的传授是为了全面育人,而全面育人又必须通过知识这一载体。
4、课堂上没有提问的教学不能说是启发性教学。
错。理由:无论是哪一种教学方法,只要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融会贯通的掌握知识,并发展学生的能力就可以说是启发式教学。
5、谈话法又称问答法,必然是启发式教学。
错。理由:谈话法也未必一定是启发式,如果教师的提问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不能使他们融会贯通的掌握知识,不能发展学生的能力的话就不能说是启发式教学。
6、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对。理由:教学有基本的方法,但是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固定的方法。由于教学目的和任务,学生知识基础和心理特征,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教师自身素养条件及办学条件不同等,教学方法的运用也应灵活多样。
7、教学就是智育。
错。理由:(1)教学是以知识为中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师生之间的交往活动;智育是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发展智力的教育。(2)从教学所应完成的任务来讲,智育仅是教学所应完成的一项任务,而不是唯一,另一方面教学也并不是智育的唯一途径,还有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
8、教学方法就是教师教的方法。
错。理由: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任务采用的工作方法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的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习的方法两个方面。
9、在教学工作中要侧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就只能忽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
错。理由:无论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还是培养学生的能力,都离不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的掌握。这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如果没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为前提,发展智力和体力、培养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10、在教育途径中,教学是最主要、最基本的培养人的途径。
对。理由: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形式,人的知识、技能的获得和思想品德的发展都离不开教学这个途径。
11、以教学为主,并不是教学唯一。
对。理由:学校工作要以教学为主,因为它是学校工作的中心,但也不能因此不重视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教育途径的作用,学校工作只有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才能做到高效运转。
12、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继续,而不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
错。理由:课外活动不是课堂教学的继续,而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首先在知识上做了补充,不是在知识的数量上做了补充,而是在质量上增加了感性的材料,使理论实践相结合。其次在能力上作了补充,比如组织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再次在因材施教,个性发展上作了补充,为学生未来选择职业奠定良好基础。
13、课外活动必须寓教于乐,寓教于学。
对。理由:课外活动必须具有“乐”,也就是有趣味性,对学生有吸引力,但“乐”不是根本目的,要让学生在“乐”中受到思想教育、提高觉悟、陶冶情操、增长知识、扩大视野、锻炼能力,所以要寓教于乐,寓学于乐。
14、小组活动是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人数不宜过多,一般最多五人。
错。理由:小组活动是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在人数上有一定要求,否则不便开展活动。少则三至五人,多可达二十人。
15、社会实践是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必须与实际相结合,知识分子必须与工农相结合的中介桥梁,这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理由:社会实践是实现教育“三结合”的中介桥梁,即: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必须和实际相结合,知识分子必须与工农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16、社会实践是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关键环节。
对。理由: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不能脱离社会实践。由于社会实践活动本身具有复杂性,学生在参加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常常要求他们综合地、灵活地运用所学的各种知识,这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社会实践活动还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经受磨练和考验,训练和培养他们的道德行为,把认识转化为信念并贯彻到行动中去,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是锻炼学生思想品质的有益方式。
17、社会实践活动是塑造和建构学习主体的重要途径
对。理由:通过教育,我们要逐步确立和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也即是要塑造和建构学习主体。而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不是静态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实践的动态的过程,在实践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步摆脱教师的主导性,学生以自己的自觉性、能动性和独立性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在解决社会问题中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逐步形成主体意识,这是课堂教学途径所无法比拟的。
18、社会实践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对。理由:社会实践应该开展得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才能吸引学生自觉自愿地参加到各项活动中去。这就要求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充分考虑到参加活动的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
19、社会实践要发挥学生集体和个人的自主性与创造性。
对。理由:社会实践是侧重于学生实践的教育活动,必须充分依靠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社会实践项目的确立、计划的制定、组织的建立,都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考虑学生的需要和条件,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社会实践过程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让学生自己动脑设计、动手操作、独立思考、总结提高。
1.教育制度的主体是 (学校教育制度)。
2.2.教育制度的发展方向是(终身教育制度)。 3.中世纪大学最早产生于(法国、意大利、英国)。4.世界上最早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是(德国)。
5.(单轨学制)是由横向划分的学校阶段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 6.(双轨学制)是由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7.单轨制最早产生于(美国)。
8.下列实行单轨学制的国家是(美国)。9.下列实行双轨学制的国家是(英国)。
10.最早提出终身教育概念的是(保罗·朗格朗)。
11.新中国的第一个学制是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51年颁布的《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12.义务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强制性)。 13.远距离教育的前身是(强制性)14.我国近代由国家颁布并实施的第一部学制是(癸卯学制
。15.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实施的近代学校制度是(癸卯学制)。
1、教育学的核心问题是培养人。
对 “培养人”是教育学的核心问题,全部教育学就是在研究和回答这三个字。通过“培养人”这三个字,我们就可以把整个教育学穿起来。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和谁来培养人,就构成了教育学的内在的逻辑体系。
2、教育学是纯理论的科学。
错 教育学是一门带有实用价值的理论科学。
3、只有教育工作者才有必要学习教育学。 错 教育学是一门与人人都密切联系的科学,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全面提高人的素质,需要每个人作出努力。
4、教育学的价值取向是教育要为社会培养人。
对 社会性是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既具有相对独立性,又与社会诸要素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5、教育学是研究人类社会教育现象,它是与教育同时产生的。
错 17世纪初,教育学开始从哲学中分化出来,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建立了独立的理论体系,标志着人们试图对教育这一现象的各个方面属性及其总体作出反映,标志着这门学科的正式诞生。
6、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始于17世纪是历史的偶然。
错 独立形态的教育学之所以产生于这一时期,这是教育实践的发展及唯物主义哲学和其他各门科学共同发展的必然结果。
7、一位教师如果不用多媒体课件授课,课讲得再好,也不能算作一堂好课。 错 这是典型的教育观上技术主义倾向的问题。
8、人类的教育现象从纵向上看,有原始教育现象、古代教育现象、近代教育现象和现代教育现象。
对 人类的教育现象是复杂的,从纵向上看主要分为这几种教育现象。
1.国外有人调查统计了某某家族的八代人136名家庭成员,其中有50名男子都是音乐家,认为这是遗传因素决定的。请用相关原理分析这一现象。答题思路:
(1)先说明这个观点是错误的,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2)具体回答遗传素质在人发展中的作用都是什么;(3)结合事例分析。
2.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2001年高中招生558万人··· 答题思路:
(1)从这组数据中可以看出,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是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的;
(2)具体回答生产力是怎样影响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3)结合事例中的具体数字分析。
3.有人说教育是一种消费事业,福利事业,你对此是怎样认识的? 答题思路:
这种观点显然是片面的。他没有看到教育的经济功能。因为: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它能把可能的劳动力变成现实的劳动力;
(2)教育又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3)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手段;
(4)教育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手段。由于教育的生产性具有间接性和迟效性的特点,使得人们只看到教育消费性的一面,从而误认为教育是一项福利事业。实际上,教育不仅具有消费性,更具有生产性。
1、教师对于每一个概念都须逐字逐句给学生分析讲解,不要求死记硬背,而是牢固地掌握“要点”,从本质上理解概念的含义。比如“垂直平分线”的概念,教材上是这样定义的:“垂直于一条线段并且平分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或中垂线。”它有四个要点:“垂直”、“平分”、“线段”、“的直线”,缺一不可,叫学生用黑点表示,并提问:(1)这个概念若删去“垂直”二字呢?(2)将“线段”二字改为“直线”二字可以吗?为什么?应当指出的是,教材中给概念下定义采用的形式是“„„,叫做„„”,这里叫做就是它的本质属性。在概念的叙述中若没有用专门词语“叫做”相连结,则就不是给该概念下定义。比如对于“直角”这个概念,教材中是这样定义的:“当一个角等于平角的一半时,这个角叫做直角。”若说“90度的角叫做直角”,只是描述性的表示。请用相关理论分析。答案要点:
①这个事例说明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了讲授法 ②什么是讲授法,其分类、优点 ③在这个事例中是如何运用的。
2、《青蛙的眼睛》(六年制六册)第二自然段写了一奇怪而有趣的试验:给青蛙吃许多静止的苍蝇,青蛙却活活饿死,但只要把死苍蝇拴在线上,在青蛙眼前掠过,青蛙就会立刻跳起来把死苍蝇吃了,跟吃活的一样。这是个特殊的例子,作者的目的是想通过青蛙吃动的死苍蝇,不吃静的死苍蝇这一特例,告诉人们这样一个普遍的道理:论死活,青蛙爱吃动的昆虫,不吃静的昆虫。教学中怎样体现这一特殊和普遍的联系呢?一位老师是这样处理的:师:这个奇怪的试验说明了什么?生:说明死的苍蝇青蛙也要吃,不过死的苍蝇要动起来它才会吃。师:如果不用动的死苍蝇,而用动的死蚊子、死白蛉等,青蛙也爱吃吗?生:爱吃,因为这些东西都在动。生:因为这些东西都是昆虫。师:那么这个试验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普遍道理?生:说明只要是动的昆虫,不管是死是活,青蛙都爱吃。这堂课通过青蛙吃动的死苍蝇这一特例使学生懂得了青蛙吃动的昆虫这一普遍的道理。请用相关理论分析。答案要点:
①这个事例说明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了谈话法 ②什么是谈话法,其优点 ③在这个事例中是如何运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