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可以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同时也是对作品作者的致敬和认可。写读后感时,可以适当引用其他文献或学者的观点,丰富自己的论述,并注明引用来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
必然读后感1500篇一
和很多互联网书籍一样,《必然》一书亦是对过去的总结和对未来的预判,作者前有著作《失控》,也是引起了一波风向潮。本书总结了12个关键词:形成、知化、流动、屏读、使用、共享、过滤、重混、互动、追踪、提问、开始,在此我主要归纳为以下四大点:
其一,人类社会是进托邦而非乌托邦或者反乌托邦。进托邦意味着社会在不断发生变化,不断越来越好,因为人的欲望,但这变化不是那么明显,如大的生产力、思想的解放是循序渐进式的。同时,进托邦也意味着乌托邦所描述的极端美好与反乌托邦的极端不美好并不存在或者那会是人类发展的终点。所以,进托邦的社会要求我们勇于改变并接受改变,我们永远不知道人类的终点会怎样,就好比我们常言计划改不上变化。
其二,智能化。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人有主观能动性,动物会被迫式的学习,但人更多的会主动式去应对,作为食物链的最顶端寻求最佳生存方式。智能化可以算作是移动互联网的一个风向标,好比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然后到目前的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社会的思想、生产力都远比之前更开放、先进,但对于人类的欲望来说还不够,智能化讲究的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再次升级、解决原来不能解决的问题,比如现在的人工智能覆盖了几乎所有行业:吃住行游购娱。我们经常会听到能用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其实我想还有一句源于人类惰性且与其媲美:在比特世界,能越简单越容易越好。智能化有一方面就是减少了人力的投入,解放了生产力,对人类思想也是重大变革。所以,智能化的社会要求我们对知识的再次创造,甚至颠覆性尝试。
其三,流动与融合。人类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所以团队协作生活、思想交流都是最基础的需求,无种族语言地域年龄性别等隔阂,都会多多少少产生交集,尤其在物欲横流的今时今日。流动与融合是一个趋势,各种国际性或者行业性组织、协会的成立,甚至多民族多文化跨地域的国家的成立都是这种趋势的体现。流动与融合所要告诉我们的是愿意去接受更多新的政治、经济、文化洗礼,同时也要学会辨别,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知识碎片化时代,重叠性信息、无价值信息对时间等资源的霸占浪费,虚假信息对bvr(信念、价值观、规条)的歪曲。
——2009级3班宋逸夫。
这几天,我将《我的妈妈是精灵》读完了,文中主要讲了一个精灵和人相处的故事。
有一天,女孩陈淼淼不小心把爸爸喝的黄酒倒进了妈妈的杯子里,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她的妈妈是一个精灵。但是,对妈妈的爱恋扫除了她的害怕和恐惧心理。然而,爸爸却坚持要和妈妈离婚。她拼命的阻止,装病、装坏小孩、还在永和豆浆店过夜......于是,爸爸答应不离婚,因此变得又老又苦。精灵妈妈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关爱着陈淼淼。为她变玩具,带着她一起体验飞在蓝天的感受。用自己的超能来帮助她学习数学。后来,陈淼淼发现妈妈为了保持人形,不得不杀掉她最喜欢的动物—青蛙。便不再和妈妈接触了,妈妈最终不得不回到精灵世界,多么令人伤感啊!
与文中的主人公相比,我们是何等的幸福,我们拥有着关心我们、陪伴我们、照料我们的父母。爱是万里牵挂、爱是不离不弃。也终于明白亲情是什么?原来,亲情就是:不一定要别人爱你,你只要真正地爱着别人,不管他们对你如何,你始终都是快乐的。而且,我很佩服这个平凡的精灵,虽然遭到另眼相看,但还能一心一意地爱着自己的家人。
中国灿烂的文明正在被时光磨灭,不知在角落里边回味心酸史边唾骂历史罪人的人们是否真曾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我一直以来欣赏懂史且敢于评论批判历史的学者,而也同时认为现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的余秋雨先生是无数学者中的豪杰,他的《文化苦旅》是万千部文史学散文著作中最为出色的上品。
本书是余秋雨先生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类文学评奖中夺得首奖。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历史构成。余秋雨先生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余秋雨先生以他独特的写作魅力吸引着读者,那是一种苦涩的回忆,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他也曾在本书中像许多知青学者样深情感叹,但同样的感叹,出现在不同的地方,韵味也相差甚远。正如他所说的一样”我也可以年轻”,他的人生是富有弹性的,他总是秉持着少年的激情,享受着老年的清闲度过他充实的中年时光,所以,余秋雨先生无论何时都是个混合体。因此,他的文章,也永远夹杂着不同感觉的口气。如他对中国文化日益沦陷丧失的悲伤感慨,就饱含了年轻人对不满的辱骂,中年人对世事的无奈和老年人沧桑的惋惜。
也许有些的观览完全无心,但撰成此书的灵感源头绝对是有意的。很明显,他发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尘封点。在如今这个弘扬我国绚烂文明的蓬勃时代提出这样的悖论观点,自然更引人注意深思。中国古老的文明曾在古代创造过盛世,人们为了保留住曾经繁华便将绚烂的文化代代相传,陆续建造了莫高窟,都江堰等大型建筑,就连普通的牌坊,藏书楼也印有文化的痕迹。但人们的理想总是好的,而岁月却是逆人而行,变故也是层出不穷的,人们再想保存下来的东西到了一定的极限还是会被时间冲走,虽然也有些是出于人为,但归根结底,还是源于历史的轮盘上的空白。有些历史尘埃的东西是留不住的,不少学者在哀伤的挽回,总痛心的活在不属于他们的曾经,便永远无法活着走出来。因此,”正视过往与当下”,便是我从此书中悟出的一个当前重要的课题,我也同时认为这是余秋雨先生的研究与警世主题。因为,只有能真正认清历史风云的人才能在顺应历史车轮的基础上印出自己的车辙印。
”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废墟是进化的长链。”“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在心灵与心灵的撞击中,发出了”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的呼唤。
在这儿,已超过了时空的限制,它是一次艰难的旅行。正如在茫茫沙漠中旅行。它更是一次历史的漫游,一次文化的苦旅,是对那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的默认。读它,让我受到了灵魂的震撼,精神的洗礼,心灵的升华。
在山水解读历史,在历史中解读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让自己的心灵也受到文化的熏染,精神的洗礼,这便是我读《文化苦旅》获得的最强烈的感受。或许,我还未完全领悟作者的深意。或许,我还未真正读透这本书的内涵。然而,《文化苦旅》一起苦苦的悲怆奏响了时代的绝响,警世亦憾人!
抽一枝柳条,折一只桃枝。品一杯清茶,看一本好书。
走进余秋雨,走进《文化苦旅》。
喜欢读余秋雨先生的书,先生总是将自己独特的见解溶于文字中,领导读者理解问题,思辨问题。先生的文字逻辑性强,见解独特,含义深刻。每读一次都会让我深深地震撼。
曾在网上看过这样一句评论:余秋雨以历史文化散文而名世。余秋雨先生凭借自己丰富的文史知识功底,优美的文辞,引领读者泛舟于千年文化长河中。是的,他的这本著作《文化苦旅》也深深印在每个读者的脑海里。有人说,中国散文的天空星光灿烂,而《文化苦旅》是一条河系,其中每一颗星星都散发着一种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测的力量。有人称他是本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级的散文作家,是开一代散文新风的第一位诗人。这些话道出了我的心声。我之所以要写出来与大家分享,是想要表达我至深的敬意。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展现给我们那一处处古迹背后的辛酸和沉痛以唤醒我们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让铭记我们历史的教训!
《文化苦旅》这本书在告诉我们中国古代历史的同时,告诉了我们更深一层的道理。
跟随作者走到书中,我们不得不因那历史和文化推引,走上前去——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石像。壁画依然不言。跟随作者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千年前的一次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满意义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并非外表炫丽而是一种人性的。深层的蕴藏。
”报纸上说我书写得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苦活,一提笔就感到年岁徒增,不管是春温秋凉,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是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这是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千年之前的那场浩劫,绝不能只是过眼云烟。我们要吸取教训,将文化的精神永贮于华夏大地!
读《挪威的森林》有感。
作者:周昊。
---我在世界的中心呼唤自己《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树。
我在图书馆的卷卷藏书中几乎是机缘般的看到了书的侧面写的这一行字,手指在上面徘徊逗留,好好来读时更是觉得难以放下,好像在书中看到了很多很多的不是自己的自己,在书中,在世界的中心呼唤自己沉寂的知觉和灵魂,百感交集。
书中男主人公---渡边彻。我暂且把他定义为我心中植物系的男子。
他性子静,对万事万物和形形色色的人心里抱有尊重和敬畏。
”无论是孤僻的,热烈的,特别的,还是普通的人,他们都没有高度上的差别,只有选择上的不同。”
他曾经与最初的女主人公直子有过一段彼此需索,相依为命的爱情。他们的灵魂中有相同的敏感和孤独,如同命定的彼此咬合的齿轮。直子曾经是他最后的朋友的爱人,但他的朋友毫无预兆的选择以自杀结束掉自己一直表现出的热烈明媚的生命表象。
他像是我一直期待蜕变的那个自己,对极致的爱和恨都持有包容宽和的态度。能独自在深夜,靠着一杯威士忌,一本书,去享受这漫漫长夜带来的孤独和荒芜不定而不觉得动荡不安。他就像是沙漠中心一片绿洲,爱上他的人都与众不同。而他的珍贵,就好像夜里的星光,蛰伏在黑暗中隐痛而不愿意开灯的人才能察觉这别有洞天。
村上评价渡边彻---一种体恤式的温柔。
对岁月的变化少了喋喋不休,有包罗万象的心态和胸怀。对强者不盲目艳羡,对弱者不施以怀悯。他可以适应各种生活给他的状态,因为他心里有他自己的一方天地。
书中有这样的两个女子,直子和绿子。一个最初的爱恋,一个最后的人选择。直子和绿子在我看来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女子。却又不得不让人觉得她们是一个身体里的两个灵魂,只是用了不同的方式去践行自己的极端。
直子有超乎一般女生的敏感,之前恋人的猝然离去让她对周围、对自己充满了怀疑和不安全感,她分裂,痛苦,常常分不清楚自己爱的是死去的男友还是渡边彻。她在过去现在、生死之间挣扎。她就好像是应该被呵护在手心的茉莉,一但失去照料和支撑,她就能感受到来自外物的摧残和自我的枯萎,却无法自救,只得在无数次痛苦的挣扎之后从容赴死。
在这本书里村上有一句让我想了很久印象深刻的话:”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生”.所以他写孤独,写绝望,写死亡,却不会让人觉得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痛,而是让人有力量去直面,并且坐下来,跟自己和解。
而绿子相对直子,却有很大的不同。她更像是悬崖绝壁上的玫瑰,热烈明艳,可以从容。无论是对爱情,亲情,她都有洒脱的样子在。甚至她对父亲的去世都表现的理智。如果用冷漠去定义她应该并不准确,她对待生活和死亡有自己的认知。她明白人们坚持活下去的不易艰难却也不会认为选择死亡的人就是懦弱。她清晰直白的明白自己所需。可以随心随性看到随时有可能殃及自己家房屋的大火而纵情肆意的跟渡边彻一起在阳台上喝酒唱歌。她不畏死亡,同时也用力去活去爱。她清醒,越清醒对很多东西越能看透。她把所以的久远的经历一一说给渡边彻,所有的过往和隐秘,美梦和噩梦。
”爱一个人,是有了盔甲,也有了软肋”
直子好像渡边彻的感情之于他是软肋,让他揪心牵挂。而绿子则为他穿上盔甲,让他有力量去对抗沉堕,让他温暖。
还有一个人,忍不住想提---玲子。她是直子在疗养院期间最好的朋友。
”我喜欢有过去的女人和有未来的男人。”
玲子本身举手投足间就像一个谜。她有坎坷的经历和过去,曾经饱受流言蜚语,从不知所措到孤独的从容。她在黄昏的屋檐下弹吉他,一首一首,在午夜听直子讲她的不安,相拥而眠。她让我想起一个少女从最初的纯真简单到经历风风雨雨而变得成熟对他人多有包容和照料。在她身上,我能看到岁月带给一个女人的改变,可我始终无法对她幸福与否加以定义。
在读这本书里,我始终有一个困惑,村上的这本书里没有提到过挪威,那书名应该怎么解释呢。后来查了相关的资料,原来风靡那个年代的甲壳虫乐队有一首同名的歌,据说这首歌带给村上的感受就像是这本书的整体风格,没有杜鹃啼血用尽十分的力气去写生死和爱情,而是在平和细致的描写中有让人安心的力量。不深沉,却深刻。读《挪威的森林》没有纠结,反而觉得心里沉浸。这大概就是村上的书的魅力。
更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对疗养院阿美寮的描写,山居,少人,早起采摘野菜,清扫夜间积雪,林间散步,按时作息,甚至自给自足,与外界联系很少。有多少人难过时都希望有这样一个地方,可以躲起来。就好像梭罗的《瓦尔登湖》。
如果心里有满心的话却不敢喧哗,不知道怎样讲出来时,不如一个人,读读这本书,或是去一个这样的地方。在世界的中心呼唤自己,找到自己。
必然读后感1500篇二
前段时间把凯文·凯利的《必然》读完,读完后犹如看《未来简史》后的感觉,认为在未来的社会由于科技不断发展,把我们裹挟到一个未知的领域,这个领域的一切游戏规则可能要重来,包括道德层面。
印象最深的是屏读、使用和共享这几个关键词。
屏读--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各种互联网公司本质上都是在争夺流量,争夺消费者的注意力,那注意力最重要的入口,就是各个设备的大小屏幕。
大到电影院的大屏幕,小到手环那样的小屏幕,我们每天从睁开眼到闭上眼都是在各个屏幕中来回切换,这是我们每天做的最多事情。
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将进入到ar虚拟现实的世界,屏读的时间将会更多,而且进入虚拟现实,可能会让我们认为虚拟现实超越真正现实。
当你带上ar眼镜,你就进入了一个虚拟的世界,可能让你真正相信你所看到的和听到的。由这个虚拟世界延伸出的未知是目前很多人将难以想象,就像在互联网共享经济没有出现的时候,很难想象会有今天的经济发展和各种共享经济的现象。
使用与共享--从小到大,我们被灌输或者自己真正接触到的观念和教育是,我要拥有什么什么,比如拥有房子、车子、书籍,等一切能看到摸到的具体实物,这个实物最好是属于我的,也就是确权。
随着互联网共享经济已经如火如荼的发展后,我们发现确权不是最重要,使用才重要,因为确权的目的就是使用。
比如滴滴打车平台的出现,大家其实并不像以前一样非得拥有一部汽车,买汽车的目的就是使用,现在只要花一点小钱,就能够租用一段时间各种汽车的使用权,也可以理解为享受权。
再举个例子,亚马逊的电子书kindle,kindle就打破了数千年拥有书籍的传统观念,它轻巧又博大,几乎可以装下一个图书馆。
自从我买了kindle后,很少再去购买纸质版的书籍,都是在kindle上花钱购买,下载后直接看,而且费用极低,看到重点还可以做标记,下次直接看重点。
不为纸质书所累,想看随时看,一个kindle在手能装下大部分人一生想要看的书,这是使用权的极端体现,我并不要拥有这本书,只有拥有一个kindle设备即可。
kindle在手,书籍全有。
使用和共享在书里面,做了两个关键词来阐述,其实使用和共享并不能做分割,他们都是有关联的,共享的目的也是使用,人人使用也是人人共享,不分彼此。
《必然》总体讲的并不是有些事情是有人要刻意为之,而是由事物本身的自然延伸的发展。
用凯文·凯利的说法是,互联网全球化是必然的,选择哪种网络不是必然的;四轮汽车出现是必然的,但suv不是必然的;移动电话的发明是必然的,但iphone不是必然的。
人类从采集文明过度到农耕文明,又从农耕文明进入到工商文明,现在已经由工商文明进入到数文明时代,这个变迁是缓慢渐进到快速,我们将走出越来越快的发展节奏。
支持未来发展的一切新事物和新技术都要建立在数据的基础之上,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大数据犹如厚实的`土壤,没有丰富的土壤,很难让未来这些新事物发展壮大。
经过了数十年的互联网发展,积累了前所未有的数据,怎么用好这些数据,怎么共享这些数据,并能够把新的文明迈向更高的台阶,考验着有识之士的才能。
不管未来社会文明行为怎么发展,或者将要发展到什么程度,应该能从现有的事务发展中看出端倪。
可能未来社会还会有新的必然趋势,但更多的是在必然趋势下不断的延伸,延伸到它应有的边界。
必然读后感1500篇三
法学学科有着极为深远的历史传统,遗憾的是,在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其学科自主性的地位渐渐衰弱。究竟何为“法”?古今中外,众说纷纭。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理论问题,各法学学者或者学术流派基于不同的考量,加之自身之外的因素限制,便有许多不同的认识。一般来讲,法是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权力义务为调整内容,以人的行为为调整对象,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并由当时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社会规范。法保护或体现的价值是统治阶级认定的社会关系和价值。法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伴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才有的产物;法的产生有一个从氏族习惯到习惯法,再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发展演变过程;除此之外,法刚出现时便受到宗教和道德的极大影响,带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和道德印痕。毋庸置疑,正是因为法在社会生活中的调整作用和规范作用,我们国家的社会秩序才得以保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才有了保障。
文学是什么?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文学一种特殊的反映生活的意识形态。简言之,就其本质,文学是作家从一定的观点出发,站在一定的立场,对社会,对人生所做的一种评价,是生活的产物。但是,它与哲学、社会科学等一般的意识形态有所不同,它通过作家本身的审美体验和感受来反映社会人生,是作家审美意识的外化形式,因此,文学的反映对象具有特殊性,并有自己独特的反映方式。
现实地看,我们把文学作品从法学的理论研究中完全驱逐是不可能,也是不应该的。中西学术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通过文学作品去研究法律与社会,具体的法律研究中,文学可以弥补法律的某种不足。正如徐忠明所言:“文学作品的叙事角度虽然不乏‘正统’意识,但是,其中毕竟有着更多的民间思考、民间的视角。”文学不仅上演具体生动的典型“故事”,触动读者的同情心,体悟社会伦理意识,还会让你明白,光读《唐律疏议》、《名公书判清明集》这些是不够的,弄不好还会被蒙,不如听《红楼梦》中那门子讲“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的“护官符”来得中肯。文学作品总是会在一定程度上或者从一定的角度去挖掘社会生活的真实,即“一般地说,文学叙事是对在社会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件恰如其分的、合乎逻辑的‘真实’概括。在这个意义上,文学‘真实’依托的社会,其实与历史‘真实’凭借的社会生活是基本想通的。两者之间没有本质上的差异。”所以,文学作品长久以来是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的研究材料,当然,也能成为法学研究的重要资源。
二、比较——试从语言的视角。
“法是语言!”无论是谁,也不管他是从哪个角度给法下定义,都需要语言的支持。从理论上看,马克思主义者把法看成是统治阶级的意志,而意志需要借助语言才能呈现;持功能观的'人认为法是工具,而工具却是语言。从实践中看,立法者们立的法是意志和命令,而这都需要语言的表达;司法官们的法是判决,判决需要书写语言;普遍守法者们的法是行为规范,规范是语言。法律规范中,权力的分配与制约、权利的拥有与义务的承担以及法律对自由、正义、秩序等法价值的追求都是凭借语言实现的。具体到法律的运作环节,立法机关制定颁布法律、法令时使用立法语言,它是法律语言的重要内容。被授权行政立法的机关,其制定的法规语言使用上与法律大致相同,是准立法语言。法律解释的语言,介于法律语言与司法语言之间,更与立法语言相当,可以归为立法语言。法需要语言来诠释,文学同样是一门语言的艺术。传统的语言学认为,文学所要创造的是形象,而形象的塑造却需要一种语言的概念系统。语言是文学的媒介,文学文本总是由语言构成的,即有一定的语言行为及其产品构成,无论是作家创作还是读者阅读,都必须也只能根据这种语言特性——文学文本即便有无数种特性,也都要以这种特性为生成的基础,这就是文学的语言性。
然而,法学终究是法学,文学毕竟是文学,两者之间的价值取向是不同的。法学语言重在追求真实性、准确性、严谨性,以及由此引起的强有力的证据效果。亚里士多德告诉我们: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这一点与文学的审美道德价值追求一致。柏拉图就曾在他的《理想国》中宣扬他的政治观,即艺术的社会作用是有益与规范。可见,柏拉图的文学艺术承担了亚里士多德的法律任务。其实,广义文学在我国古代有着很强的道德教化作用,统治者十分强调文学的政治功用,提倡“文以载道”,就是要有与正统意识形态相符的价值观和社会共识,以加强对社会的控制。这种情况直到法学现代化之后才有所改观。
文学的语言则是以精神性、形象性与生动性的文学审美效果为其追求。文学语言是衡量文学作品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人们往往喜欢看到语言形式丰富、描绘形象得心应手的艺术作品。也就是需要在文学语言上琢磨,力达语言的性质要求。显然,这两者之间有明显的差异,也正是如此,我们才能深刻了解它们的语言,洞察它们的精神。
法学语言的适用性是其最大特征,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实现它的价值追求。就法的基本价值而言,主要是自由、正义、秩序,还有基本价值以外的一般价值,如效率、利益等。语言在法条里的表现通常是准确的、规范的,给人一种冷漠的感觉。自由决定了法律语言的表达要精确,否则会因表达过泛而造成对公民自由的侵犯;正义决定了法律语言必须是严肃的、中立的,这样才能树立法的权威,保证执行力;秩序决定了法律语言要合乎逻辑、富有系统性;效率则决定了法律语言最大程度的避免歧义化。法律用语的可替代性相当差。这些特点与文学语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文学是审美的学科。语言首先也是审美的,文学语言的功利性远没有法学强烈,其独特的审美价值追求,使得我们在审美认识、审美教育的过程中可以达到语言的无拘无束,在不同的语境下选择适合的表达。
当然,有一点我们是必须明确的:语言和符号都是一定的“意义之网”,一方面它不可能完全传达“真实”,另一方面也不可能完全传达表达者本人对事实的感触。这就是说,语言的表达存在局限性。法律是规范人的行为的,但它首先要受到语言的规范,只有语言上规范之后,才能更有效的规范人的行为。当我们在进行规范性研究时,什么样的法律语言能够更好的追求正义,实现权力、权利、责任等才是要甚佳考虑的。法的意义在于法律实践的语言互动之中。法条是死的,法律机构也是死的,它们只有在语言的应用中才是有意义的,法才能显示出其旺盛的生命力,其灵魂正义也才能表现出来。文学语言是不能仅仅从符号的角度来理解的,它还必须从语用的角度进行考察,只有这样它的多重性功能才能体现出来。
必然读后感1500篇四
以上的平衡点,都是人可以选择的位置点,在这样的点上,可以在不同的力量较量中获得比较稳定的环境。而我们也可以看出,当力量越多,供我们选择的位置也就越少,但是也不意味着一种单一的力量就比较好,因为在单一的力量模型中,人是完全没有自我的,是在一种力量的指引下行动的,完全没有自主性,跟随着力量的变动而变动,人也就是个行尸走肉。极度的光明和极度的黑暗是一样的,都让人看不到任何东西,找不到任何出路,在一种力量之下就如同在极度的黑暗之中,并不是理想的生活状态;而达到了四个或四个以上就需要很大的智慧对他们进行排列组合,自由排列好了才能寻找到平衡点,但是这个点是指向“单向度”(马尔库塞)的,在单向度的甬道中,生活也是找不到人自身的,就是极度的光明,纯粹的光明。而在二三个力量的主导下,可能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人们很容易找到自己的平衡点,并且在这种平衡的状态下获得比较好的发展——这也于我门狭义的“中庸”之道不谋而合。
但是,这样的模型是被亨廷顿所描述的事实否定的,他说世界上有七八种文明相互作用,重建着新的世界秩序。这么多的文明实际上真是一个很让人头疼的事情,如何排列他们可以找到发展的平衡点?如何排列他们可以得到更加稳定和平的环境,为发展提供空间?任何一个排列不好,就会出现不可预测的后果。也许有人会说,我们可不可以把这七八种文明进行整合,形成更大的两三种文明?亨廷顿说不行,那是简单化,反映的不是事实情况。
既然这七八种文明,很难寻找到平衡点,那么其冲突是否就不可避免了呢?其实也不是绝对的,至少还有三种途径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其一就是生成一种更加强大的文明,对这些进行整合,所有的文明吸收为一体,行成一个共同的文明,从而在内部消解冲突,但是整体却保持着稳定。但是这样的设想是很难行得通的,现在没有人允许这样的力量出现。其二就是好好排列这几种文明,使之可以寻找到平衡点,从而在这些平衡点中获得和平的环境,促进发展。但是这也是一个极度困难的事业,谁拥有这样的排列权威?谁拥有这样的排列能力?最后一种,就是走向另一个极端——让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分散这些文明,形成更小的文明甚至是以个体为单位的文明,就如同满天繁星,没有月亮,甚至没有突出的星星,这样的话也就没有什么平衡点可言了,也就是任何点都可以是平衡点,但是这里的平衡点完全是依靠个人的判断去寻找的,不是强制的力量,也不是盲目的追随。只要没有突出的力量出现,整体也可以保持平衡与稳定。那么如何可能做到这一点呢?只有所有文明都抛弃一统天下的野心,顺其自然发展,就有可能实现这样的局面。但是就目前而言,所有的道路基本都是行不通的。西方文明现在还野心勃勃,企图无限推广自己的文明,甚至不惜以武力为工具;中国文明,在被压抑几百年之后,也急于扬眉吐气,虽然其本身并不具备侵略性,但是也不允许无声无息的消失;还有其他的文明,也在以不同的方式寻求发展,如果说马上消解这些是几乎不可能的。
如此看来,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文明的多样性使得冲突变得不可避免,而最后文明的多样性也有可能成为解决冲突的很好选择,真是“成也萧何败萧何”。然而,世界究竟走向何方?我们还需观察,只有擦亮我们的眼睛,让将来告诉我们答案。
箫爻。
风雨书桌。
共
2
页,当前第。
2
页
1
2
必然读后感1500篇五
如果文明不具有多样性,如果真如福山所言“历史已经终结”,西方的自由民主思想在冷战结束后就以绝对的优势战胜了其他的思想,一统世界,在这样的事实之下,冲突还会发生么?而我们知道,现在的自由民主思想,一部分是建立在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之上的,这就意味着这套理论本身就是鼓励人追求利益的,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是鼓励追求个体的利益,但是我们无法保证每个个个体的利益完全一致,如此一来因利益的冲突在所难免。我们可以把这样的冲突称之为文明内的冲突,按照亨廷顿的理论,这样的冲突是不会无限扩大的,也就是很容易控制的,但是利益的冲突在所难免也成为一种事实,其根源在于自由民主思想下鼓励个性的解放,在这种个性的解放浪潮之后,每个个体的思维变得多样了,而这种多样就是造就利益冲突的原动力——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多样性与冲突之间有一种潜在的联系。同时也不能证明,文明的单一不利于维持稳定,只能说自由民主的思想体系本质,与其一统天下的野心,具有内在的张力,如果让其一统天下就不再是其自身,而是变成了另外一种思想,因此可以说自由民主这套理论注定无法完成“终结历史”的任务。
另一种没有文明多样的状态就是在世界联系成一个整体之前,各种文明各自为阵,之间几乎没有联系,没有联系就不可能有多样的前提。而在那个时代,相对而言也是相对和平的时代,虽然在中国朝代更替频繁,欧洲大陆也时有战事,但是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相比,完全是小巫见大巫,不值一提。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我们可以把文明比作一种光源,所有的人都在不同的光芒之下生存,而人投下的影子就是文明作用于人的结果,在一种单一的光源之下,人的影子也是,无论如何,影子也是单一的,所有的人可以说是一致的,这个光照向那里,所有的人都指向那里,世界不会显得杂乱无章。
共
2
页,当前第。
1
页
1
2
必然读后感1500篇六
【导语】本站的会员“weiweiyouxin”为你整理了“《必然》读后感”范文,希望对你有参考作用。
前段时间把凯文·凯利的《必然》读完,读完后犹如看《未来简史》后的感觉,认为在未来的社会由于科技不断发展,把我们裹挟到一个未知的领域,这个领域的一切游戏规则可能要重来,包括道德层面。
印象最深的是屏读、使用和共享这几个关键词。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各种互联网公司本质上都是在争夺流量,争夺消费者的注意力,那注意力最重要的入口,就是各个设备的大小屏幕。
大到电影院的大屏幕,小到手环那样的小屏幕,我们每天从睁开眼到闭上眼都是在各个屏幕中来回切换,这是我们每天做的最多事情。
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将进入到ar虚拟现实的世界,屏读的时间将会更多,而且进入虚拟现实,可能会让我们认为虚拟现实超越真正现实。
当你带上ar眼镜,你就进入了一个虚拟的世界,可能让你真正相信你所看到的和听到的。由这个虚拟世界延伸出的未知是目前很多人将难以想象,就像在互联网共享经济没有出现的时候,很难想象会有今天的经济发展和各种共享经济的现象。
从小到大,我们被灌输或者自己真正接触到的观念和教育是,我要拥有什么什么,比如拥有房子、车子、书籍,等一切能看到摸到的具体实物,这个实物最好是属于我的,也就是确权。
随着互联网共享经济已经如火如荼的发展后,我们发现确权不是最重要,使用才重要,因为确权的目的就是使用。
比如滴滴打车平台的出现,大家其实并不像以前一样非得拥有一部汽车,买汽车的目的.就是使用,现在只要花一点小钱,就能够租用一段时间各种汽车的使用权,也可以理解为享受权。
再举个例子,亚马逊的电子书kindle,kindle就打破了数千年拥有书籍的传统观念,它轻巧又博大,几乎可以装下一个图书馆。
自从我买了kindle后,很少再去购买纸质版的书籍,都是在kindle上花钱购买,下载后直接看,而且费用极低,看到重点还可以做标记,下次直接看重点。
不为纸质书所累,想看随时看,一个kindle在手能装下大部分人一生想要看的书,这是使用权的极端体现,我并不要拥有这本书,只有拥有一个kindle设备即可。
kindle在手,书籍全有。
使用和共享在书里面,做了两个关键词来阐述,其实使用和共享并不能做分割,他们都是有关联的,共享的目的也是使用,人人使用也是人人共享,不分彼此。《必然》总体讲的并不是有些事情是有人要刻意为之,而是由事物本身的自然延伸的发展。
用凯文·凯利的说法是,互联网全球化是必然的,选择哪种网络不是必然的;四轮汽车出现是必然的,但suv不是必然的;移动电话的发明是必然的,但iphone不是必然的。
人类从采集文明过度到农耕文明,又从农耕文明进入到工商文明,现在已经由工商文明进入到数文明时代,这个变迁是缓慢渐进到快速,我们将走出越来越快的发展节奏。
支持未来发展的一切新事物和新技术都要建立在数据的基础之上,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大数据犹如厚实的土壤,没有丰富的土壤,很难让未来这些新事物发展壮大。
经过了数十年的互联网发展,积累了前所未有的数据,怎么用好这些数据,怎么共享这些数据,并能够把新的文明迈向更高的台阶,考验着有识之士的才能。
不管未来社会文明行为怎么发展,或者将要发展到什么程度,应该能从现有的事务发展中看出端倪。
可能未来社会还会有新的必然趋势,但更多的是在必然趋势下不断的延伸,延伸到它应有的边界。
读后感。
必然读后感1500篇七
题:因为和谐,所以必然。
有许多物理学家,他们声名赫赫,不是因为发现,而是因为预言,这预言和古代许多未卜先知的预言家不同,因为预言家是靠直觉,而他们是靠天赋。
长期以来,我都有一个感觉,就是许多事情,你不知道那样子做会有怎样的结果,但是你那样做了,的确可以得到那样的结果。有的人会觉得,是不是你在其中有意做了什么安排?其实,没有人能确切料到即将发生的一切,他们只是比别人更知道,此刻该怎样去做。
科学家的预言,其实也与直觉有关系,那就是“和谐”,这个“和谐”是表面上简洁,对称,与完整,比如著名的质能方程:e=mc2。我了解的资料是,许多科学家对此数学和谐的形式嗅知如兰,甘之如饴。
用数字。
1、2,可以在哲学上说明许多哲理概念,比如:偶然和必然,这是一对对称的概念。许多大哲学家在建设他们的哲学框架的时候,都有他们的美学图景,否则,人类就是一群一时兴起来地球赶集的醉汉了。
其中三个希腊哲学家提出的问题:我是谁?他从哪里来?他往何处去?笔者可以这样勉强地回答其中后面两个:他从“1”来,向“1”而去,第一个问题只能求诸非逻辑来解答,因此不属于哲学范畴。
许多人承认哲学家的一个观点,就是人类会有一个理想“去处”,有的描述近乎完美,简直就是个理想化地球。其实,无论是怎样玄奥的描述,就是承认人必然要归于“1”,而这也就是承认了佛教里所讲的“缘”,也就是承认了哲学之道:偶然,其实也是一种必然,因为,只有在过程中,才有“偶然”,有其过去,也有其将来。
人此生有三个阶梯:出生、成家,和离世。
出生,是谁都不能选择的,也就是无意识的,是富是穷,是城是乡,其实,这些附属本不是造物主创造我们最重要的价值,也不是说富裕家里的孩子就一定要成败家子,也不是说穷人家里的孩子就一定要自怨自艾,或者要做得更棒,附属于生命的物质,是被人类错误得抬高得太过了,到你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多数人就会很后悔。
人一出生,睁开眼睛看到的就是母亲,接着,是各种各样比他强壮,对他有威胁的人,所以小孩子都很“自私”,你抢他小手里的苹果,他都会大哭大闹,因为苹果在他眼里,就是整个世界,其他小玩意也莫不如此,这是小孩。
接着是成家,成家是三者中你意识能决定的唯一一个,你有权决定结婚,或者单身,或者决定跟谁在一次。
结婚者与单身者,不是世界观的差别,而是世界的差别,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结婚的人多数会觉得不结婚者不好,但是多数不结婚者却冥冥得觉得自己活得很好,他们之间很少能有沟通。
结婚的男女,他们要有三种关系:爱,融合,和影响。所谓“爱”,就是特别,所谓“融合”,就是在一起有愉悦,而且能在一起,所谓“影响”,就是两人其实也是命运共同体,包括兴趣、利益、默契等。
《周易》的“咸卦”专门解释男女心理感应现象,还有一些是动胳膊动腿的描述,可能经过了后来道学家曲解。
《庄子》里有句著名的话:“子非鱼,焉知鱼之乐?”,许多单身者只能以此“遮羞”,面对结婚者,他们很难理直气壮,结婚难,离婚更难,离婚好比宫外孕,或者流产,本来婴儿就要降生来到新世界了,却要中途“打道回府”,空欢喜一场。不过,成家虽然有风险,却是每个人都乐意接受的,不论是理性还是糊涂,因为你有意识就有选择,是死是或都认了。
影响男女互相选择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是他(她),而不是别人?很多剩男剩女都有这个困惑,越是年龄大就越是相信:至少结婚这码子事情,要有点来由吧,这也是谈恋爱不能错过正常生理年龄的原有。还有一种,是每个人逃避不掉的,就是死掉。一般而言,死掉的人都希望知道他是因为什么而死的,但是,活着的人,却没有一个希望谁是因为他而死的,这个难懂的,古怪的逻辑,就导致了一个普遍价值认识,高寿者的自然死亡是一种“福”,是“喜事”的一种类型,我还知道许多高寿者每天念叨活着没意思,是不是他们正在寻找自己为什么而死的理由?这是奇特的心理现象。
有信仰者心里都有“天国”,他们会觉得这样有希冀就能平静地接受死亡这个意识和灵体“火化”的必然,许多所谓“无信仰者”(包括无概念者,或逻辑之上主义者),他们都知道每个人死前都很痛苦,很恐惧这个经验,确实,这是现实,因此他们常常以死后一无所有,来试图吓退死亡时时刻刻对他们精神的逼迫,因此他们对活着时候的态度也多这样“逞勇”。
出生,成家,死掉,伴随着意识不由自主地发生,千头万绪的缘分里偶然牵掣的过程或成家或单身,直到意识灭亡的那一刻。
中国古人常常以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的演变来解释宇宙,也是中国的数理思维根基很深,所以中国人的数理逻辑是有根基的,所谓“命理”虽然有一大部分是偏附于封建思想的,但是仍然有一大部分继承了《周易》以数理“模拟”宇宙的思想,并不是真正的玄学,其中有很多和气象等自然界周期循环(年、月、日、时刻)紧密结合,许多阐述也是基于这种自然周期寻求合理解释。
如果变成人生哲学,“1”其实就是一生,许多事情,你做成了,才叫完成这个“1”,如果有什么未能完成,意义也就是“0”,因此,我们谁能说自己离开世界的时候,是个所谓“成功者”?希望不成功,妙在不成功,也就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生何不是带着必然因素的偶然?因为我们不是直接来自开头那个“1”,也不是最终要到达的那个“1”,而是这两个“1”中间的一段“必不可少”的流程。
在这个有意识的“流程”中,你切不可每天想着星期、公假,其实,有很多是属于你特有的“假期”,在于你交往的那些有意义、有价值、特别的人,有了他们,你才与他一同获得成熟,因此,你应该感谢他们虽然没有给你一分钱,却是你特有的“照顾”。
必然读后感1500篇八
前段时间把凯文.凯利的《必然》读完,读完后犹如看《未来简史》后的感觉,认为在未来的社会由于科技不断发展,把我们裹挟到一个未知的领域,这个领域的一切游戏规则可能要重来,包括道德层面。
印象最深的是屏读、使用和共享这几个关键词。
屏读--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各种互联网公司本质上都是在争夺流量,争夺消费者的注意力,那注意力最重要的入口,就是各个设备的大小屏幕。
大到电影院的大屏幕,小到手环那样的小屏幕,我们每天从睁开眼到闭上眼都是在各个屏幕中来回切换,这是我们每天做的最多事情。
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将进入到ar虚拟现实的世界,屏读的时间将会更多,而且进入虚拟现实,可能会让我们认为虚拟现实超越真正现实。
当你带上ar眼镜,你就进入了一个虚拟的世界,可能让你真正相信你所看到的和听到的。由这个虚拟世界延伸出的未知是目前很多人将难以想象,就像在互联网共享经济没有出现的时候,很难想象会有今天的经济发展和各种共享经济的现象。
使用与共享--从小到大,我们被灌输或者自己真正接触到的观念和教育是,我要拥有什么什么,比如拥有房子、车子、书籍,等一切能看到摸到的具体实物,这个实物最好是属于我的,也就是确权。
随着互联网共享经济已经如火如荼的发展后,我们发现确权不是最重要,使用才重要,因为确权的目的就是使用。
比如滴滴打车平台的出现,大家其实并不像以前一样非得拥有一部汽车,买汽车的目的就是使用,现在只要花一点小钱,就能够租用一段时间各种汽车的使用权,也可以理解为享受权。
再举个例子,亚马逊的电子书kindle,kindle就打破了数千年拥有书籍的传统观念,它轻巧又博大,几乎可以装下一个图书馆。
自从我买了kindle后,很少再去购买纸质版的书籍,都是在kindle上花钱购买,下载后直接看,而且费用极低,看到重点还可以做标记,下次直接看重点。
不为纸质书所累,想看随时看,一个kindle在手能装下大部分人一生想要看的书,这是使用权的极端体现,我并不要拥有这本书,只有拥有一个kindle设备即可。
kindle在手,书籍全有。
使用和共享在书里面,做了两个关键词来阐述,其实使用和共享并不能做分割,他们都是有关联的,共享的目的也是使用,人人使用也是人人共享,不分彼此。
《必然》总体讲的并不是有些事情是有人要刻意为之,而是由事物本身的自然延伸的发展。
用凯文.凯利的说法是,互联网全球化是必然的,选择哪种网络不是必然的;四轮汽车出现是必然的,但suv不是必然的;移动电话的发明是必然的,但iphone不是必然的。
人类从采集文明过度到农耕文明,又从农耕文明进入到工商文明,现在已经由工商文明进入到数文明时代,这个变迁是缓慢渐进到快速,我们将走出越来越快的发展节奏。
支持未来发展的一切新事物和新技术都要建立在数据的基础之上,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大数据犹如厚实的土壤,没有丰富的土壤,很难让未来这些新事物发展壮大。
经过了数十年的互联网发展,积累了前所未有的数据,怎么用好这些数据,怎么共享这些数据,并能够把新的文明迈向更高的台阶,考验着有识之士的才能。
不管未来社会文明行为怎么发展,或者将要发展到什么程度,应该能从现有的事务发展中看出端倪。
可能未来社会还会有新的必然趋势,但更多的是在必然趋势下不断的延伸,延伸到它应有的边界。
必然读后感1500篇九
各位书友好,我是仇佳伟,今天和大家分享凯文?凯利著的《必然》,请大家批评指正。
"这些力量并非命运,而是轨迹。它们提供的并不是我们将去往何方的预测。只是告诉我们,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会向哪些方向前行,必然而然。"这句话没有高深词汇,句意也比较容易理解,这是凯文?凯利高明之处,能。
总结。
30年前事物发展的轨迹,又能告诉我们30年后前行的趋势。这好比我们知道"水"能喝,却不知道"水"是怎么产生、哪里有最好的"水",凯文?凯利找到事物的轨迹,并帮我们分析哪些会是必然。若你对变幻莫测的又渴望抓住时代脉搏的有好奇心,你可读读《必然》;若你在信息井喷又想安静地看清社会骤变轨迹时,你可读读《必然》;若你喜欢在人生长河里拾捡"星星",你也可读读《必然》。
形成。未来的科技生命将会是一系列无尽的升级,而迭代的速率正在加速。在未来,我们所有人都会一次又一次地成为全力掉队的菜鸟,永无休止,无一例外。新事物还是源源不断地被我们发明出来,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欲望,新的向往,新的需求。今天的问题昨天的成功,而对今天问题的技术解决方案,又会给明天埋下隐患,随着时间流逝,真的利益便在这种问题与解决方案同时进行的循环扩张背后逐渐积累起来。回望过去的30年,你会发现太多的不可思议,即将到来的将来会超越现在,我们都会见证这一时刻,你没有迟到。知化。人工智能廉价、强大、无处不在,拥有"改变一切"的力量。越多人使用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就会变得越聪明,它变得越聪明,越多人就会使用它,当它更聪明时,就会有更多人使用它。未来的人工智能将由三家寡头公司主导,并以基于云端的多用途商业产品为主。一类特定的心智在某些方面的表现更为出色,在其他方面就会有所欠缺,这也是现实世界遵循补偿的法制,因此我们能制造的人工心智将会是为专门任务而设计。知化中最重要的机械产品不是某样事情比人类做得更好,而是能做人类完全不了的事情;最重要的思维产品也将不是比人类想得更快、更好,而是能思考人类无法思考的事情。
流动。互联网是世界上最大的复印机。数字经济就是运转在自由流动的复制品河流中的。自由流动的复制品已经在互联网这个全球通信系统的本质中留下了烙印,网络技术需要的是没有约束的复制,复制品必然流动。在这个全新的网络世界里,任何可以被复制的东西都会被复制,而且是。经济社会里信任却不能被复制的,信任必须通过时间积攒得到,我们更喜欢和信任的人打交道。所以,信任是一种无形自唱,它在复制品泛滥的世界中具有的价值越来越高。
屏读。我们曾是言语之民(在古代,文化都是围绕言语的),当下却是书籍之民和屏幕之民。屏幕之民倾向于忽略书籍中的经典逻辑,和对书本的崇敬,更喜欢像素间的动态流动,以及在不远的将来嵌在所有平面上的大量数字屏幕所吸引,但屏幕数量的增长在继续扩展人们的阅读量和写作量。屏读是包含阅读文字、欣赏文字和阅读图像的,屏读将会改变书籍,然后改变图书馆,之后会给电影和视频动手术,再之后它会瓦解掉游戏和教育,而最终屏读将会改变每件事。书籍曾擅长培养出深思的头脑,屏幕则会鼓励更加功利性地思考,阅读书籍会增强我们的分析能力,鼓励我们一路探求到脚注,然后得出观察结论,而屏读则鼓励我们快速建立起模式,将不同的理念结合在一起,从而讲自己武装起来以面对每天数以千计的新想法,就是屏读会培养实时思想。在不远的未来,我们一天的生活将会是:从醒来就开始屏读,到上班再到闭上眼睛睡觉前一秒都会在屏读。使用。优步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出租车公司,却不拥有任何出租车辆,脸谱网作为世界上最流行的媒体平台,却不创造任何内容,阿里巴巴作为最有价值的零售公司,却没有存库。当下以及不久的将来,对事物的占有不再像曾经那样重要,而对事物的使用则比以往更加重要。现代产品都在经历减物质化;按需使用的即时性,也就是使用新事物时要做到近乎及时的传递;去中心化,互联网+的长距离即时通信的技术手段将会促成去中心化的时代;平台协同,市场渗透性边界越清晰,能够利用看不见的手来分配资源,以实现最高的效率,这就是平台;云端,云端崛起的下一步就是将不同的云端结合成一个"互联云"(intercloud),如同互联网就是网络的网络,互联云就是云端的云端。在未来的30年里,减物质化、即时性、去中心化、平台协同和云端的发展将会继续强势发展,只要科技进步使得通信成本、计算成本继续下降,这些趋势都是必然。
在还没有达到能用自己话表述出理解作者之意时,选择用整合书中部分论点做为自己读书心得,叹有读却没有"得",如有酒倒不出的困惑,唯有多学多看多思多行,对于个人来说阅读和写作将会必然而然。
必然读后感1500篇十
从昨天看完程亮先生的文章,我的头就肿得象粽子,单说文章里提到的哲学和科学方面的名人名字,要想理清他们的思想和看“一部分”他们的著作,我这辈子就没可能再做别的什么事了。要说读后感,我只敢说我自以为看懂了哪些,看不懂哪些,其实说句实话,要说看懂这篇文章,那就太牛了。所以我的第一个读后感就是“大部分看不懂”。
“自然界背后的实在究竟是一种在本质上同人类心灵所见的自然界相似的东西呢?还是一种对人和人的福利漠不关心的巨大‘机器’呢?一座山实际上是披着树木的绿袍、戴着永不融化的雪帽的一堆岩石呢?还是实质上是一批没有人的品质的小质点、一批不知何故能使人类心灵产生形式和色彩幻觉的小质点的集合体呢?”这类问题或许在普通人眼里是不需要回答的,但在哲学家眼里,这样的问题直接关系到何谓“真”,何谓“假”,是必须得认真解决的问题。否则,哲学家就会睡不着,吃不香,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吃了的食物是不是就是上帝的化身,亦或就是下一个自己……如果纯粹从唯心分析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世界变得非常诡异,一切推演皆有可能成立。于是,在每个哲学家心目中,首先要寻找和解决的问题便是“我所认为的‘真’是什么?什么才是‘必然’的”“哪些前辈或是权威的理论是我所认同的,哪些是我必须去辩驳的”,简单地说,就是树立起自己的“必然性”目标,有了必然性,就建立了严格的逻辑推演程序,也就建立了分析这个世界的方法论和认识论。
这是从大的方向上来说的哲学观和世界观(我所认同的),另一部分学者,选择了去解决不那么大的一些局部哲学问题,比如:极限问题、龟兔赛跑谬论、宇宙中心问题、政治演变、对奕结局……哲学问题只需要下一个台阶,就成了科学问题。在这种动力的驱动下,科学家可以用数学推演的方法建立起代数模型,并且以语义学的方法定义微积分,再使用代数模型和微积分从而推导出极限的解,这是牛顿、莱布尼兹和他的支持者所创立的数学流的思想,也就是本文中所述的`“莱布尼兹在构想“推理算术”的时候,提出了两种推理原则:无矛盾原则与充足理由原则。他认为数学只需遵循无矛盾原则:包含矛盾的判断为假,相反,不包含矛盾的判断则为真。但对物理学,还需要加上充足理由原则:一个事实是真实存在的,则必须有一个其为何如此的充分理由。莱布尼兹认为,对于数学这类不需要寻找理由的纯推理性的真理,我们只要将复合的命题解析为由以构成的简单命题与观念即可证明其为真。”形而下的思潮创造了辉煌的近现代科学和文明,并且这种形式还在越演越烈,现在形而下的过程继续发展,不但在科学层面,而且在技术层面,更多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成了技术流派,技巧流派之论战。
其实大多数科学家和哲学家(思路尚在清晰状态的)对自己所持的观点布满了怀疑,也对别的对立的思想和派别的思想保留赞同的意见,于是辩驳发生,哲学于是在不断的辩驳和求伪求真的过程中获得发展,辩驳的过程从来都是纵贯古今,列举无穷多的实验和观察,推演无数的公式和语义。在这个过程中,所衍生出来的问题有可被实证的,这就是本文所说的“实验分析(后验分析)”,比如亚里士多德对物体下降速度与体积或是质量无关的定义;也有可顺向推演的,这就是“先验分析”,比如达尔文对进化论的贡献;还有牛顿被苹果砸到头继而联想和推论出万有引力定律那样的“后(经)验综合”;哲学求证的过程本身就充满了方法论的实验,在西方的哲学发展历史上,哲学思想方法与科学研究方法时而分,时而合,分分合合,这中间对哲学的本体位的争论从未间断,也从未明了,引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我们仍将面对那个最可怕的奥秘,就是所谓实在(真理)”
在大多数的争论当中,我们都可以听到哲学家们一个清晰的思路,就是“我是同意你所说的观点的,但说句实话,我看不到你的观点在现实(或是逻辑)中有什么合理的地方”,一方面,哲学家们试图找到一种“先验”的方法来到达“必然真”,另一方面,当这样的方法体系能够证明已经被证明过的大多数问题并且在学术界和世界上广泛认同的时候,他们又开始怀疑这些方法,并且对这些推导出来的新的未被证明的事物或是原理表示怀疑。卡尔.波普尔在《猜想与反驳》中对处于哲学家和科学家大脑中的这种反反复复的批判和被批判作了深刻的分析,这算是对哲学本位之本位的思考。这个循环圈往复不断,推动着人类不断去思考那些黑暗的部分。由哲学体系这个思想链条上掉落下一些粉尘或是碎末来,又形成了对现实社会的无限联想,发展成为形式科学(数学和语言),或者是实验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成为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抽丝剥茧地看,本文最后一段的立意明确,导向清楚,并且不失大家风范。“澄清先验性、分析性与必然性的本义,根据不同的理论建构,我们还会有其他的关联选择,存在康德的先验综合真理和后验分析真理,也可以存在克里普克的先验偶然真理和后验必然真理,甚至还可能存在分析偶然真理和综合必然真理。”,这便是典型的中国学者的思路“管它黑猫白猫,能为我所用的都是好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