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历史唯物主义(优秀14篇)

历史唯物主义(优秀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1-12 07:06:08
历史唯物主义(优秀14篇)
    小编:admin

理解古代文学作品需要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总结是个人修炼和提升的必备工具。这些总结范文涵盖了多个领域和不同主题,相信能够满足大家的需求。

历史唯物主义篇一

论文摘要:校园文化是高校德育工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价值导向功能、团队凝聚功能、性格激励功能和优势辐射功能。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当代校园文化出现功能缺失。校园文化功能性重建要在拓展文化宣传手段和建设校园文化制度两方面寻求高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

论文关键词:大学校园文化功能德育工作。

校园文化是指知识密集、人才集中的高等学府所特有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不仅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利用校园文化的多种功能,从文化教育层面上深入开展德育工作,是现阶段开辟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德育工作质量的创新点之一。

一、大学校园文化对德育工作的重要功能。

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精神和品牌的重要体现,对实现高校德育目标、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有着以下几点重要功能:。

1.价值导向功能。先进校园文化的发扬使校园内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人们树立时代精神。它熏陶和约束着广大师生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意志品质,促使广大师生提高思想境界,形成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奋斗动力,共同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不懈奋斗。

2.团队凝聚功能。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员工共同创造和认可的价值观念。由于共同创造,师生员工对它有着血肉相连的紧密感和亲切感。同时校园文化渗透进校园方方面面,对师生具有无形的不可估量的向心力和感召力,有助于学校上下同心协力,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团队,共谋学校长远发展。

3.性格激励功能。一方面,是一种对个人的性格激励作用。激励教师开拓进取,锐意创新;激励学生艰苦奋斗,立志成才;促使全校形成振奋精神、你追我赶、公平竞争、互相学习的激励环境与机制。另一方面,是一种对精神、文化的反激励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反作用于自身,从而产生深刻的自身变革,使校园文化不断自我反省、自我总结、自我提高,在一种内循环的模式下激励文化本身的推陈出新。

4.优势辐射功能。校园科技文化节、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校园文化艺术社团到农村、到社区送温暖等一系列树立学校形象、打造名校品牌的活动,充分发挥着校园文化的优势辐射作用。“走出去、引进来”为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大量资源,丰富了教育的理论基础,为进一步拓宽德育工作的发展空间提供了可能。

二、大学校园文化的功能性缺失。

面对资讯暴涨、网络崛起与传统思想文化教育的强烈碰撞,当代大学生逐渐形成了多元价值观取向,甚至存在不同程度的理想信念模糊、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校园文化的功能性缺失是造成这些情况的因素之一。

1.价值导向功能的缺失:个人主义兴起。

在文化多元化与家庭规劝力日渐弱化的背景下,部分大学生面对大量形形色色的价值目标和行为方式,由于对各种文化所蕴涵的价值观缺乏必要的甄别能力,错误地将个人本位主义和利己主义看做是时代的主流、最利自我成长的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所弘扬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受到冲击。校园文化价值导向功能部分“失灵”,个人主义逐渐兴起。

2.团队凝聚功能的缺失:个人英雄主义思想泛滥。

校园文化一直鼓励学生社团、学生创业的发展,但关注的视野更多停留在鼓励大学生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上;较少地开展针对大学生全体共同参与的思想教育活动,从全局上进行集体凝聚力、向心力、合作力的深入培养,导致团队凝聚功能的缺失。加之,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浪潮中,许多“80后”大学生将“创业”视为实现梦想的捷径,崇拜着年轻致富的同时代创业者,也做着一朝成名的美梦,但缺乏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实干精神,“邯郸学步”式地将他人的经历拿来作为自己实现梦想的手段,结果造成个人英雄主义思想泛滥。

3.性格激励功能的缺失:抗挫能力低下、责任意识欠缺。

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心理成熟度不高、抗挫能力低下、责任意识欠缺。归结起来,源于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做事目的的盲目性和滞后性。盲目认可自我导致做事急躁欠考虑,遇挫后失望沮丧情绪严重,无法自我解压、自我激励;做事滞后,不从实际出发考虑自身特点,又导致了结果失败,形成恶性循环。而校园文化没有形成对学生有效的督促,使校园缺乏一种激励环境和机制,从而导致这个大环境下的性格激励功能缺失。4.优势辐射功能的缺失:受惠环境缩小、反馈资源有限。

校园文化的关注点更多的在校园内的文化发展繁荣,既没有更多的“走出去”,向外界宣传推广校园的独特文化,又没有更多的“引进来”,将校际间的优秀文化进行交流合作,补充本校文化资源,导致了校园文化优势辐射功能的缺失,致使受惠环境缩小、反馈资源有限。

三、大学校园文化的功能性重建是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1.校园文化功能性重建,要以各种文化宣传形式作为方式手段,努力探索开展大学生德育工作。

首先,通过设立宣传思想工作主页、制作网上新闻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校刊、校报、校园广播台等一切可利用的宣传阵地的作用,贴近广大师生员工,做好热点引导,强化对外宣传,增强宣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建设起由平面到立体的广泛、深入、全面的宣传网络,将大学生德育工作全面铺开,并且有重点地对关键性问题进行反复教育指导。

其次,邀请相关专家对校园学生社团的文学、艺术等活动进行指导,举办各类文化艺术科学知识讲座和竞赛。一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能力;二是贯彻德育基本理念,变大条大框的理论道理为循循善诱,取得思想教育和文化学习的双丰收。

此外,可根据实际情况参观校史馆、烈士陵园、历史文化博物馆或利用清明节、建军节、国庆节等节日进行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教育,将爱国主义文化教育始终放在德育工作的重要位置上。

2.校园文化功能性重建,要以加强校园文化制度建设作为环境保证,保障德育工作顺利开展。

校园文化制度建设包括规章制度建设、组织机构建设和教育队伍建设3个方面。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健全完善的组织机构、勤奋能干的`教育队伍,对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1)规章制度是基础,是校园文化制度建设的根基来源。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科学的规章制度保证着校园文化活动健康深入地开展,使师生员工规范自身行为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自觉养成良好的公民意识,形成先进的校园文化。一是建立学生社团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校内学生社团,繁荣社团文化;二是建立一系列辅助校园文化活动顺利开展的制度,例如活动场馆管理制度、活动经费报销制度、活动管理安全制度等。

(2)组织机构是血脉,是校园文化制度建设的结构保障。

健全完善的组织机构,支撑着校园文化活动的正常运行,为德育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是校园文化制度建设的结构保障。首先,组织机构梯队构建要合理,上下级间的职权要分明、同级间的责任要明确;其次,建立一套详尽完备的问责制度,严格把关对每一个环节把关,将具体责任落实到人;再次,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和信息反馈制度。根据问责制建立奖惩制,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建立信息反馈制度,专人负责校内外人士的信息反馈,根据反馈信息及时地作出调整。

(3)教育队伍是灵魂,是校园文化制度建设的核心力量。

德育工作队伍主要包括思想政治辅导员、校院系思想政治工作者。他们是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者,既是学生的良师,又是学生的益友。首先,要提高思想素质、理论水平,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制观念;其次,要明确自身的职责,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骨干作用;再次,要重视自身形象建设,注意一言一行在学生中起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将自己培养成一名理论水平较高、业务能力突出、服务意识深刻、全心全意投入到培养新时代合格大学生历史任务中的高校德育工作者。

参考文献:。

[1]湛红艳.关于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思考[j].教育探索,,(10).

[2]王艳,冉鑫.谈高校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作用[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4).

历史唯物主义篇二

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独特的哲学思想,它以唯物主义为基础,以历史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学习历史唯物主义,我深刻感受到历史的发展规律和人类社会的前进方向。在学习的过程中,我逐渐体会到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下面将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历史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个人成长等方面进行阐述和探讨。

首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实践决定认识。无论在哪个历史时期,社会发展都离不开物质基础的变革。唯物主义是一种客观的世界观,认为人的认识是通过社会实践而不断发展的。在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我明白了人的认识是相对的,是在不断实践、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发展的。例如,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中,我们明白无产阶级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阶级利益,才能够站在历史的正确方向上前进。因此,学好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我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次,了解历史的发展规律,可以更好地认识人类社会的前进方向。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通过学习历史的发展规律,我明白到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落后到先进不断前进的。只有把握好历史发展的规律,才能够正确地判断社会的阶段性特征,为社会改革和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例如,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中,我们明白到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通过不断的革命、改革和发展,才能够实现社会主义的理想。因此,学好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规律,对我们认识现实社会和实现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再次,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指南。社会主义是科学的社会制度,是解决人类历史落后的基本问题的唯一正确道路。通过学习历史唯物主义,我们可以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和主要内容。只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去认识社会主义,才能够正确地把握住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和前进的动力。例如,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中,我们明白到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够实现社会主义理想和目标。因此,学好历史唯物主义,对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最后,学好历史唯物主义有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个人的命运是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和影响的,个人的一切都是历史和社会的产物。通过学习历史唯物主义,我明白到个人要想取得进步和发展,就必须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断锤炼自己,与时俱进。只有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去看待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才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够不断完善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因此,学好历史唯物主义,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学好历史唯物主义对于我们来说至关重要。通过学习历史唯物主义,我们可以认识到历史的发展规律和人类社会的前进方向,了解到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指南,同时也有助于我们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坚持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和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历史唯物主义思维能力,为推动社会进步和自身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历史唯物主义篇三

和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定义不一样,柯亨将经济基础界定为是生产关系的加总。他强调,马克思中的经济基础是没有包含生产力的。对上层建筑这个概念的澄清,柯亨并没有做太多的解释,他只是指出,上层建筑是由一组非经济的制度组合而成的,也就是法律这方面。那么,可以看出,柯亨是将艺术、道德等这些内容从上层建筑中剔除出去,这样的话就大大地缩减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范畴。

柯亨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的定义域澄清是为了建立以功能解释为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从而使过去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权威地位可以重新得到确立。这里讲的功能解释是指由解释它东西的作用来决定呗解释东西的特征。柯亨之所以在功能解释的基础上重建历史唯物主义,是因为他要牢牢抓住历史唯物主义的两个重要联系,也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个部分,保持这两部分的协调一致,从而保持了联系的稳定。柯亨指出马克思在自己的作品中大量地使用了解释性的说明方法,通过对马克思使用的这些说明方法的深入分析与探究,柯亨猜测马克思在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构建时所使用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把要解释的东西分成两部分,然后用后者来解释前者。可是,在使用这种方法的时候,马克思是没有在他的作品中对这种方法的结构进行一定的阐明,也就是说马克思没有明确指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影响机制,导致人们会对马克思的'理论思想产生误解与争议。在这种情况下,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就会出现不同的解读方法,在柯亨看来,这些种种的解读方法都没办法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冲突做出一定的确切的阐明。他强调,功能解释在研究和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柯亨的功能解释主要是以解释为基础,规定了被解释东西在解释中的排位顺序,从而保证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影响机制可以更加地明确。在这样的前提下,柯亨通过对生产力发展的情况把人类历史的进程划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阶段是无阶级的原始社会时代。柯亨指出在马克思的理论思想中,阶级社会必然包括了生产性和不是生产性这两大部分,而所谓生产性就是能够生产处超越自身价值的使用价值,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剩余价值,从而来支持不是生产性集团的生存和发展。在较前的阶级社会中,生产力仍然处在不是很高的水平下,而这种水平仅仅只能够维持人们的生存,因为那个时候是没有所谓的剩余产品可言的。而在较后阶级社会中,出现了可以支持不是生产性集团的剩余价值,这是这个阶段的重要特征之一,然而这些剩余产品还是不够用来进行资本的积累的。在第三阶段,也就是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在这个阶段中,小农经济逐渐瓦解,出现资本主义社会是历史的必然结果。接下来的第四阶段就是后阶级社会,在这个阶段中不存在原始性,同时存在大量的剩余产品,人们的生产活动不再仅仅是为了维持生存了,而是可以将自己的剩余精力与时间投入到生产财富的活动上去。

3结语。

到如今,柯亨已经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了重建,他通过使用功能解释的这个方法来清除了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矛盾与冲突。要知道,柯亨的功能解释方法可以发挥效用是因为他在此之前就对基本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的定义。可以看出,柯亨的这种重建实际上就是对历史唯物主义范围的新的界定,从而使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变得更加清晰。

历史唯物主义篇四

1、事物的联系和运动构成规律。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规律这一范畴揭示的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客观的联系。

(1)规律是本质的联系;(2)规律是必然的联系;(3)规律是稳定的联系;(4)规律是客观的联系。

2、唯物辩证法的诸范畴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现象和本质。

1、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

2、现象和本质的区别:(1)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本质则是事物的内在联系;(2)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而本质是一般的、共同的;(3)现象是多变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4)现象是丰富的,本质是比较深刻、单纯的;(5)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假象与错觉不是一回事。

3、现象和本质的统一:(1)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2)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即使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

历史唯物主义篇五

[论文摘要]近十年来我国在大学美育的功能、课程设置、实施途径、评价、改革与发展趋势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尚存在研究内容缺乏深度与宽度、研究方法缺乏整合与创新,以及大学生审美形成过程研究的缺失等问题。今后应重视大学美育的整体性研究,加强大学美育的元研究,注重大学美育的历史研究,倡导大学美育的实践取向研究。

[论文关键词]大学美育回顾反思。

与近年来中小学美育研究的热闹繁荣相比,我国大学美育的研究显得比较冷清和薄弱。其实,大学美育更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价值,它不仅关涉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关涉大学内在精神品格的提升,而且关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实现。本文主要利用“中国知网(cnki)”,以“大学美育”、“大学审美教育”、“高校美育”和“高校审美教育”为主题检索词,对2000~2010年的文献进行复合检索,共获得文献186篇。通过对近十年我国大学美育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梳理,反思和探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美育进一步研究的对策趋向。

一、近十年我国大学美育研究的回顾。

1.大学美育功能的研究。

大学美育的功能是指美育在大学教育中所能发挥的作用或功效,这是大学美育必须首先明确的问题。为此,学者们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有学者指出,大学美育重在通过感性关注成全人的生命、通过情感激发完善心理结构、通过引导体验走向自我超越、通过人文关怀发展个性。有学者从个体价值的角度进行研究,认为大学美育能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养,优化审美趣味;能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形成创新品格;能赋予大学生人文关怀,建构精神家园;能塑造大学生审美人格,促进和谐发展。还有学者基于大学美育本质的认识,指出大学美育本质上是以提高人的审美素质为目的的文化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比,它更加注重人的价值观念、人格境界、精神个性、趣味修养的培养与训练;作为一种个性教育和发展教育,它的宗旨不在于传授谋生的本领,而在于帮助人探索和寻找一条发展之路、向上之路,使人在精神的自我建构上发展个性和完善人格。

2.大学美育课程设置的研究。

大学美育课程设置主要解决大学美育“教什么”,因而也是大学美育的核心问题。有学者指出,大学美育课程设置不仅包括理论学习与艺术欣赏两部分,还应把课内课外的实践活动纳入美育主体框架之中,从而形成三者前后呼应、承上启下、纵横交错的结构模式。也有学者对大学美育课程设置进行了更为具体的层次设计,认为第一个层次是美育理论课程,包括“大学生审美修养”、“美育学概论”、“美学原理”等,主要讲授美学、美育学、艺术史、美学史、艺术评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第二个层次是艺术鉴赏课程,包括“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中国传统艺术鉴赏”等;第三个层次是美育实践课程,它是美育理论课程、艺术鉴赏课程的继续和深化,是提高大学生审美素养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3.大学美育实施途径的研究。

大学美育的实施途径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问题,也是大学美育能否卓有成效的关键。对此,有学者指出,大学美育的实施一要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加强大学美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二要结合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体悟美的理念和美的人生;三要积极开拓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四要结合各种社会资源,努力营造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社会环境,通过各种途径保障美育的有效实施,形成大学审美教育与社会文化建设相整合的良好态势。也有学者认为,应加强美育的师资、设备、设施建设,巩固美育工作的支撑点;寓美育于大学教育的各环节之中,拓宽美育的实施途径;依托艺术教育和课外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审美情趣;倡导读书优良传统,学习文化经典,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

4.大学美育评价的研究。

大学美育评价在本质上是一种审美价值判断过程,它直接针对的是大学美育的价值和效果。对此,有学者指出,大学美育评价的内容应包括思想认识评价、条件建设评价、活动组织评价和活动效果评价四个方面,评价的原则和方法应坚持以定性评价为基础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观察为基础的观察与访谈相结合和以自评为基础的自评与他评相结合。也有学者认为,大学美育评价首先要选准评价的维度,包括大学美育的构成维度和效果维度;其次要选择科学的评价方法,因为大学美育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评价的特殊性,不能用一般的评价思路或方案来评价美育,应致力于探求适合美育自身特点的评价方法,如观察评价法、追踪调查评价法和访谈评价法等。

5.大学美育改革与发展趋势的研究。

在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大学美育也要不断改革,才能彰显其活力和魅力。但对于大学美育如何改革,看法不一。有学者指出,大学美育改革要树立具有整体性、全育性、多内涵、高功能的美育理念;建立完整、开放、互动的美育体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美育;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在教师的言行中渗透美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也有学者认为,大学美育改革首先应提高认识,建立完善的美育管理体制;其次要加强和完善美育课程体系建设;第三要重视美育师资队伍建设;第四应增加资金投入,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最后要充分发挥优秀大众文化的积极作用。也有学者在对大学美育发展历程考察的基础上,指出大学美育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美育理论系统化,美育地位法规化,美育对象个性化,美育内容多样化,美育手段现代化,美育标然时代化。

二、近十年我国大学美育研究存在的.问题。

1.研究内容缺乏深度与宽度。

研究对象的性质决定研究方法,而研究方法又必然会影响研究结果。方法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工具,也是理论发展的主要标尺。任何理论观点上的分歧在很大程度上都源于研究方法上的细微差别。反思近十年我国大学美育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微观研究,即从某一视角、某一侧面进行研究,而宏观和整体性研究则相对缺乏;理论研究、经验总结研究较多,但实证研究则比较欠缺。研究方法的相对陈旧和单一,已成为制约我国大学美育研究的主要瓶颈。因此,必须注重大学美育研究方法的整合与创新,以大学美育基础理论的研究带动重大实践问题的研究,以单纯进行大学美育研究走向大学美育的整体性研究,从而推动大学美育研究的深入有效开展。

3.大学生审美形成过程研究的缺失。

大学美育是由教师和学生两种最积极、最活跃的人的因素组成的,它既包括教师传授美的过程,也包括学生接受美和形成美的过程,是两者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以往有关大学美育的研究明显过于重视教师对美的教授和灌输,过于重视教师在美育过程中主导作用的发挥,而忽视了大学生对美的接受和生成,忽视了大学生在美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大学美育的低效甚至无效。对大学生审美形成过程进行研究,由于更接近大学美育的本质和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因而更有助于大学美育功能的发挥和任务的实现,这也将会成为今后大学美育研究的突破口和热点课题。

三、今后大学美育研究的对策展望。

1.重视大学美育的整体性研究。

大学美育研究的整体性,首先是指必须把美育放在大学教育整体层面上进行研究,亦即美育是大学教育整体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大学德育、智育、体育等有何区别,又有何联系?怎样以美育为纽带实现大学各类教育的紧密结合,促成善、真、健、美的辩证统一?它对大学人才培养任务的达成究竟有何价值,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究竟如何发挥作用?只有清楚地知晓这些问题,才能真正把握大学美育的本质和规律。其次是指必须从大学美育课程体系的整体构建、大学审美环境的整体营造、大学审美文化(包括教师审美文化、课程审美文化、学生审美文化等)的整体建设、大学美育手段方法的整体运用、大学教职员工的全员参与等诸方面进行研究。最后是指应从学科综合与交叉的角度进行多学科整合性研究,这不仅能开阔我们的研究视野,拓宽研究思路,而且能克服单一化研究视角带来的盲点和误区,从而有助于大学美育研究的深入进行,并在此基础上催生新的大学美育理论。

2.加强大学美育的元研究。

元研究是指对研究的研究,也就是对研究活动本身存在的问题进行的反思性研究。元研究的兴起,带来了科学研究的逐步科学化。大学美育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也应加强其自身的元研究。大学美育研究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实际上都或多或少地与这种元研究的缺失有关。进行大学美育的元研究,应以大学美育研究本身作为研究对象,形成大学美育理论自身的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其研究内容包括大学美育研究逻辑起点的确定,大学美育理论逻辑结构的建构,大学美育研究过程的回顾和梳理,大学美育研究方法论和研究范式的反思等。大学美育的元研究能使我们形成清晰的认识和定位,有利于大学美育研究科学有效地推进。

3.注重大学美育的历史研究。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大学美育也不例外。历史研究就是从各种现象、事件和过程的具体性上考察对象发展的自然进程,在揭示对象历史的基础上再现对象的发展。从12世纪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建立兴盛到今天,大学已经走过了近千年不平凡的发展道路。在大学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学者们对大学美育这一领域进行了多视角、全方位思索和探究,形成了丰富且有价值的美育思想和理论。研究大学美育,就要对历史上已有的这些美育思想和理论进行回顾和梳理,寻找共性和规律性的东西,为今天大学美育研究提供借鉴和思路,使我们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取得更加科学的研究成果。

4.倡导大学美育的实践取向研究。

大学美育既是一种教育理论形态,更是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充满着实践智慧。注重大学美育的实践取向研究,首先是由于大学美育体系的构建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发展过程,必须坚持以点带面,通过大学美育基地的实验和实践,总结其内在的规律性,然后以典型带动全局,层层推进;其次是由于美育本身就是一个实践过程,通过实验和实践基地建设,解决美育的实践疑难和困惑,使师生都有机会体验和探索美育的实施策略和方法;最后是由于通过实验和实践基地建设,可以使那些有较高艺术天赋的大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有利于发现和培养一些高素质的艺术人才。

文档为doc格式。

历史唯物主义篇六

社会发展动力问题是恩格斯毕生探究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他晚年将研究视野从物质领域扩大到精神领域,提出了“意志合力”思想.其不仅具有理论上的方法论意义,而且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作者:李纳森作者单位:江汉大学政法系,湖北,武汉,430010刊名:理论月刊pku英文刊名:theorymonthly年,卷(期):“”(5)分类号:a125关键词:恩格斯意志合力动力系统

历史唯物主义篇七

它是哲学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套理论。历史唯物主义指出:历史的所有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质的丰富程度,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存在(即社会的系统与架构,与组成社会的各个要素)决定社会意识(即伴随体系架构产生的意识,诉求,思想等等),社会意识又可以塑造与改变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要素所有者与生产力提供者之间的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即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揭示的经济组织形式)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可以作为研究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如果以阶级的观点看待社会组织,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不同阶层的人不同利益诉求的博弈,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可能会引发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

历史唯物主义为德国哲学家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他们称它为“唯物主义历史理论”或“唯物主义历史观”。俄国哲学家列宁评价历史唯物主义为“科学的社会学”,“唯一的科学的历史观”和“社会科学的唯一科学方法即唯物主义的方法”。e·伯恩斯坦等则把它修正为经济唯物论。

特征。

方法与以前一切历史理论不同。

历史唯物主义用以观察社会历史的方法与以前一切历史理论不同。它承认历史的主体是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但历史唯物主义所说的人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和离群索居状态的抽象的人,而是处于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唯物主义指出:现实的人无非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人格化,他们所有的性质和活动始终取决于自己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物质生活条件去观察人及其活动,能准确的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描绘出人类发展的真实过程。

历史唯物主义考察问题的方法明确规定,它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以社会生活某一局部领域、某一个别方面为对象的各门具体社会科学不同,它着眼于从总体上、全局上研究社会的一般的结构和一般的发展规律。它的任务就是为各门具体的社会科学提供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主要内容。

一.生产是历史一切社会进步的尺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人类社会的进程。

二.与生产力一定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构成一定的社会形态和经济结构的现实基础,它规定着社会形态的主要特征。

三.一定的社会形态是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一定的上层建筑的统一,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更。上层建筑又服务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四.一切社会制度,社会形态都是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无穷的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暂时阶段,没有永恒的社会制度和形态,社会制度的发迹是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社会关系要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从旧社会的基础中成熟,在它们的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社会形态是不会灭亡的。

五.现实存在的具体社会形态都是复杂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既有占支配地位的社会形态,又存在着其他社会形态的残余和萌芽。

六.人类社会的一般总规律是从原始社会到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再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一个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社会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

七.人类社会历史是不以研究者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人们研究历史,探索社会规律,必须要从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出发,详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态,揭示其内在联系,得出相应的结果。

八.人类社会及其构成成分均以总体的体系方式存在,要从研究的对象的整体出发,从研究对象内部的相互作用与矛盾和研究对象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进行研究。

九.在客观历史过程中,一切社会历史因素都是相互作用的。

十.人类社会是有规律运动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它显现为历史过程,构成历史过程的各种社会现象也是运动与发展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上的一切,用辩证法的观点去把握对象的本质联系与内部矛盾,又要把研究的对象提到一定的范围之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准确的把握对象。

十一.社会历史事物的发展变化,有进化(改革)和革命两种方式。

十二.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源是其种.种复杂的内外部矛盾。

十三.在客观历史进程中,环境创造人,人又创造环境。

历史唯物主义篇八

历史是人类发展的镜子,了解历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影响。通过学习和理解历史唯物主义,我们可以更好地洞察社会的发展规律,以及人民群众的作用和主体地位。在我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它的重要性和价值,下面将从与真理、社会发展、人民群众、认识论等方面,谈一谈我对学好历史唯物主义的体会和感悟。

首先,学好历史唯物主义让我认识到了真理的客观性。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真理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通过实践不断被发现和验证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真理是客观存在的,不受主观意志的支配。在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历史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独立体,它不受人的意志和主观想法的支配,而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发展演变。只有把握住历史的客观规律,我们才能准确地认识到真理的本质和特点。

其次,学好历史唯物主义让我认识到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具有客观规律的。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引起的,而这种发展是无可避免的。通过学习历史唯物主义,我了解到,社会的发展是符合一定规律的,它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通过不断的演变和改变而实现的。只有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我们才能够真正地把握住社会的方向和趋势,从而更好地应对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再次,学好历史唯物主义让我认识到了人民群众的作用和主体地位。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主体。所有的历史和社会变革,都是人民群众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斗争实现的。通过学习历史唯物主义,我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实践者,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只有让人民群众成为历史的主体,我们才能够真正实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最后,学好历史唯物主义让我认识到了认识论的重要性。历史唯物主义认为,认识论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思维方式的总结和规律性的把握。通过学习历史唯物主义,我认识到,认识论对于我们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只有把握好认识论,我们才能够更准确地认识和理解世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

总之,学好历史唯物主义对于我个人来说具有深远的意义。通过学习历史唯物主义,我深刻认识到了真理的客观性、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人民群众的作用和认识论的重要性等方面。这些认识让我在对待历史和社会的认识上更为准确和科学,同时也激发了我更加努力学习和实践的动力。希望我能够在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继续深入探索历史唯物主义的真谛,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历史唯物主义篇九

1、含义:马克思主义包括三个部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3.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把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3、马克思主义的创立马克思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形成;《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二、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1、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这种实践基础上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和最鲜明的特征。

2、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

(1)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1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2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

2.这是一脉相承的表现;。

历史唯物主义篇十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突出表现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3)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3.阶级斗争与改革。

(1)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3)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5.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衡量标准。

(1)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2)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6.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历史唯物主义篇十一

哈贝马斯通过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两种新趋势--国家干预活动和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分析,论述了意识形态的技术统治化和阶级斗争不再存在,说明了意识形态概念和阶级斗争已不适用于晚期资本主义社会,试图以此为突破口,来说明历史唯物主义已经过时,需要对它进行重建.

作者:江荣作者单位:海军工程大学刊名:理论界英文刊名:theorycircle年,卷(期):“”(6)分类号:b1关键词:国家干预科学技术意识形态阶级斗争

历史唯物主义篇十二

新编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明确要求,高中历史教学必须“注意高中阶段的层次性”、“加强培养学生的能力”。而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规律,不仅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解析历史教学难点的锐利武器。

由于目前高三使用的《中国古代史(选修)》是在初中统编教材基础上的“急就篇”,无论是课本还是教参都存在着“失之过简”的弊端,这就给高中历史教学造成了教师难以讲解清楚,学生难以掌握的不少教学难点。加之,近年来历史高考加大了对高中难点内容的考核,如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突破难点,就成了高三历史教学的当务之急。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是一个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进步的过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始终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的`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对推动历史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杰出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运用这些基本观点,对高三历史中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作出比较全面、科学的分析和评价,教学难点也就能化难变易了。本文仅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唯物主义原理对《中国古代史(选修)》的一些难点进行解析,供参考。

一、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观点,剖析历史现象的根源。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因而一切历史现象产生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就在于社会经济发展及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如原始社会末期产生的“选贤与能”的“禅让制”,这种传说中的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其“贤与能”的标准以什么来定位?在已经出现私有财产的父系氏族公社晚期,到底谁最“贤能”呢?这是学习“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后,学生产生的一个难以解开的历史“扣结”。

[1][2][3][4]。

历史唯物主义篇十三

我们提倡儒家文化的复兴,如何复兴、复兴后所应呈现的状态成了我们探讨的重点。学者对于儒学的看法是仁智各异,不尽相同,儒学的真精神之探求始终是焦点。余英时先生在《朱熹的历史世界》里提到文化重建的问题,给我们思考问题提供了一条新路向。

多数学者共识,“宋学”即是“宋代儒学”之简称,钱穆先生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宋学精神,厥有两端:一曰革新政令,二曰创通经义,而精神之所寄则在书院。革新政治,其事至荆公而止;创通经义,其业至晦庵而遂。”钱先生言简意赅的道出了宋代儒学的基本精神,其弟子余英时先生在《朱熹的历史世界》一书中对于“宋学精神”进行了解剖分析,重新定位“得君行道”和“道理最大”两者的关系,这被很多人视为颠倒乾坤,引起了包括田浩(hoyttillman)、陈来、葛兆光、杨儒宾等多位专家学者的激烈讨论和述评。

长期以来,在现代学术研究中,我们已形成了用看待西方哲学的眼光来看待中国哲学,用研究西方哲学的方法来研究中国哲学,儒学也经常作为一种“知识”来传授,在这过程中,由于受西化视角的约束,道学从儒学中抽剥出来,道体又从道学中抽剥出来,更加形而上学化,这其实是将一种民族生活方式的文化化约为哲学,进而又将哲学化约为某一种哲学流派或哲学家,如此层层割裂,原有的一种圆融存在的民族文化便面目全非了,儒学的内在性和完整性已一步步丧失殆尽了。

学界对朱熹的关注,多是多集中在他对“心”、“性”、“理”等范畴的论述及对新儒学的体系建构的作用,他与其他学派之间的关系,朱陆之争以及对后世“尊德性”与“道问学”风气的影响等,余先生抛开这些,从朱熹“思想世界”转向“历史世界”,着力关注朱熹与宋代政治史之间的关系,把朱熹放回整个宋代的历史场景中去审视。“''历史世界''含义甚广,就朱熹个人而言,此一历史世界并非只是外在于朱熹个人的时代背景,而且是他所参与其中的生活世界;这一''历史世界''又不是指朱熹的全部个人生活史,而主要是指朱子生活所在的政治世界,即他的政治交往、政治关系、政治活动;同时,又指与朱熹相关联的国家政治生活与政治文化……”。这是很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就是说,重建儒学,时下社会的现实世界是不容忽视的,况且我们当下的世界比朱熹所生活的年代更加纷繁芜杂,更需要我们用慧眼去把握。

通过研究朱熹的“历史世界”,余先生提供了一个区别于以往的研究哲学的方法途径。在通常的哲学史研究中,人们往往将道学或理学理解为就是讲道德性命的内圣之学,在这种理解中,外王之学虽与理学并非完全不相干,但在理学中是处于边缘地位的。余先生认为,虽然理学以内圣之学张显其特色,但内圣仅是其特色而已,理学内圣的最终目的仍是在人间建立合理秩序,而这也是整个宋代儒学的目标。因此要了解理学和外王的关系,就不能简单的把理学从儒学中抽离出来,单纯研究它的特色,而要把理学重新放回宋代儒学的整个体系来理解,要把理学与政治文化充分联系在一起,还原其全貌,要完成“秩序的重建”,就涉及到一个们复兴儒学所应借鉴的“转向”的问题——秩序重建。

余先生说:“无论''上接孔、孟'',或形上系统都不是理学家追求的终点,二者同是为秩序重建这一终极目的服务的。前者为这一秩序所提供的是经典依据,后者则是超越而永恒的保证。一言以蔽之,''上接孔、孟''和建立形上世界虽然重要,但在整个理学系统中却只能居于第二序(''secondorder'')的位置;第一序的身份则非秩序重建莫属。”他在肯定过去传统叙述方式的合理性的同时,进行了隐晦婉转的批判,否定了通常意义上的“理学史”或“哲学史”的研究方法。他认为,通常对于理学和理学家的误解,都是囿于传统的思路和方法,这导致人们忽视了思想与政治的关系,误以为理学家只是空谈形而上的心性义理而游离于政治之外,他对新儒学以“道统大叙事”的方法叙述理学史的做法也有不同看法,认为“道统大叙事”把理学当做绝对超越的内圣之学或形而上学,给人感觉新儒家的为学路向仅此而已,所以招来很多新儒家人物的异议。并且,余先生放弃了他一直提倡的“内在理路”说,而强调外在政治文化在理学历史和思想研究中的中心位置,在说到朱熹、陆九渊时,避而不谈通常关于朱陆之辩的争论,在谈两人“外王”方面也就是“得君行道”方面的一致性时却大费功夫,这实际上在暗示,不管心学还是理学,并没有永恒不变的价值和意义,一切意义都必须在具体而现实的政治语境中呈现出来,这就关系到关于“得君行道”和“道理最大”哪个是第一序的问题。

对于此说,很多人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余先生的立场是有问题的,他将儒家的关怀视为秩序的重建,而所谓的秩序基本上就是政治秩序,只有现实存在的政治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而在他们看来,理学世界也是真实的世界,是高于人间世界的价值世界,两者不能分割,余在否定理学家工作同时也否定了理学家辛苦建立的绝对的、普遍的道德价值。所以余先生所说的“第一序”与“第二序”,其实应当再颠倒过来。可是这样又回了余所批评的注重“内圣”或强调哲学史脉络的一端,即强调“第二序”应是“第一序”,对此,葛兆光先生给了一个比较折中的评价,在他看来,无论在余英时还是在几位评论者的文字中,传统的''内圣''对''外王'',''道统''对''政统''、''思想''对''政治'',这种两分法仍然很明显,余英时的历史叙述固然有这种从''内圣''迴转到''外王''的倾向,而评论者无论赞同还是反对,其实也还是这种看似相反实则一致的二元倾向。这是一个比较好的看待问题的方法。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得君行道”,那些不能却又要“行道”的士大夫就要建立一个有高度知识和思想的自己家园,借助一个绝对和超越的价值概念,来确立他们批评的权威性,这是那些处于边缘的士大夫实现政治意图的唯一途径。所以“十一世纪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在政治首都洛阳正当持实用策略的一批官僚在皇帝的支持下,紧锣密鼓的推行他们的实用的、速见成效的新政策时,在文化中心洛阳,却聚集着一批一支相当有影响、却暂时没有权利的高级士大夫,他们坚守着一种高调的文化保守立场。”两者并无本质区别,无论在朝在野都在忧君忧民,抒发着自己家、国、天下的儒者情怀。所以,在宋代思想史中,虽然我们通常看到的是“理”、“心”、“性”“气”这样的语词,但是他们最终却是落足于从“正心修身”到“治国平天下”。在他们看来,这是就是普适的“最大道理”,因此,在不能实现第一序的“得君行道”时,第二序的“道理最大”就自动成为第一序。而他们也确实在影响着当政者的政策方略。当他们有机会“得君行道”时,“第一序”和“第二序”就同时发生了颠倒。

余先生强调“得君行道”这一脉络,把它概括为“秩序重建”,并且作为理学系统中的“第一序”,这使他很难回答“内圣”脉络下同行的发问,这是因为两者是站在不同的立场下的观点。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道理最大”这一想法,也并不只支持“内圣”,它还支持“外王”,在皇帝必须通过士大夫参与或与大多数士大夫共同治理天下百姓的过程中,士大夫只能借用绝对的和超越的道和理--“道理最大”来制约至高的皇权!

我们提倡儒家的复兴,并不仅仅是对一种文化的渴望,更是对“秩序重建”的渴望。因为我们对现存的秩序怀疑甚至失望,但是无法从政治上找到答案,或者对答案并不满意,希望有一种“大道理”来重新解读、建构这个秩序,于是,我们渴望以“大道理”来改变时下的境遇,儒学是中国传统的主流意识形态,在寻觅“大道理的”时候我们历史必然的想到儒学。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的儒家,其重建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和文化资源,儒家的中庸之道、中国的现代化语境和主体性民族文化认同感的需要,都使得儒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必须重建,至于重建方式,应该摒弃传统的对儒家重建方式的静态哲学观察,以动态历史代之。“创造性转化”是儒家重建的必然选择。应把一些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符号与价值体系加以改造,使经过改造的符号在变迁的同时,继续保持对新文化的认同。这里所说的改造,是指传统中有可以并值得改造的东西。改造可以吸收外国文化,却不是把外国东西全盘照搬过来。这种创造性转化主要含义包括:承认传统在现代性中的地位,承认现代性由传统转化而来,承认人的自觉性能动性和积极创造性。传统中没有的.东西,不意味着现在也不能有;传统中有的东西,现在也不一定仍然会有,即使有,也未必有存在的价值。自从新儒家形成以来就一直从事这种中国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的工作,他们的目标是儒学或儒家思想的现代化。通过儒家思想的现代化,他们艰难地接续着儒家传统,强调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文化整合,希望儒家思想成为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儒家生存的方式与特征就是反抗和重建并建的过程,因为社会整合和国家认同的不足,往往会导致国家不得不遭受现代化中断和崩溃的苦痛。历史地看,儒家重建的趋势是由简单地接受物质的现代化到认识到制度与文化现代化的重要性,由对“中体”的感性或感情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逐渐认识到经过“创造性转化”的传统不但不是现代化的阻力,反而可以作为现代化的动力和助力,起到整合社会、凝聚民族、文认同化的作用。历史学家罗荣渠就辨证地看待和积极地评价了传统的功能:“传统与现代性是现代化过程中生生不断的''连续体'',背弃了传统的现代化是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化,而背向现代化的传统则是自取灭亡的传统。适应现代世界发展趋势而不断革新,是现代化的本质,但成功的现代化不但在善于克服传统因素对现代化的阻力,而尤其在善于利用传统因素作为现代化的助力。”儒家现代化的过程应该是不断反思自身传统、吸收外来文化、并体现时代精神的过程,《论语》、《孟子》固然是中国儒学资源的最初的源泉,时至今日,儒学已经历多次重大重建过程,因新时代递变,社会新阶层迭出,各时期思想家都对原有思想进行了新认识、新诠释与新发展,必须进行动态的历史考察。

儒学的重建前景不能孤立地从儒学本身来看,作为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精神资源,儒学的思想宝库是丰富的。对人的深层次挖掘是儒学深厚的资源所在,儒家重建既需要儒者的不断反思和开启,还需要人们主体信仰的诉求。中国的哲学表明,中国文化以天地人三才之道,穷理尽性知命以至于命,知命于形而上而厚德载物,生生不息。因而能化成天下,润泽万物,这是由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质所决定,复兴中华传统文化之根本在哲学,以中国哲学为根基,从形而下的现实生命上升到形而上的德性主体,进而全面达成“得君行道”和“道理最大”的贯通,使人的生命达于圆融自在境界,是复兴儒学的主要思想脉路。

儒学重建任重道远,经过重建后的中国“新”文化将是接续中华民族传统、整合外来现代文明、体现符合中国现时语境的意识形态。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文化将在完成文化的整合和认同的提升后得以重生。

摘要:儒学复兴可以是复兴对儒学的尊重,可以是复兴儒学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状态,也可以是在继承传统文化基础上诞生的一种新的文化意识形态,这个复兴的过程不是在原有意义上的重现辉煌,而是不断反思自身传统、吸收外来文化并孕育时代精神的过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儒学将在完成文化的整合和创生后呈现出新生命之状貌,以《朱熹的历史世界》中的“序”为切入点,探析儒学重建之可能和途径。

历史唯物主义篇十四

内容摘要:音乐人类学是在反对“西方文化中心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科,它关注并尊重不同音乐文化间的差异性,为跨文化交流和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音乐教育音乐人类学跨文化交流。

音乐教育是一门古老而特殊的教育学科,它在世界教育史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今天,中国的音乐教育体系,仍然是以欧洲音乐文化作为学习的基础,大多数当代中国人学习音乐是从学习西方音乐开始的,西方的古典时期或浪漫时期的音乐也被作为“严肃音乐、高雅音乐”的代表受到“特别的”关注。甚至在专业音乐教育中,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曲式体系也作为学生音乐学习的基础和重点,并被视为一种普遍的音乐理论基础,学生学习音乐的最高评判标准是在“国际的音乐比赛”中获奖。当然这包含着西方音乐技术标准的一种成就,但是,如果音乐教育以此为标准的话,我们自己的音乐将失去其在生活世界中的文化意义。音乐人类学家布莱金曾说过:“音乐是人造的,不管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欧洲音乐家,还是非洲部落的土著人,都是人类的一员,都是音乐的制造者。不管是巴赫的弥撒,还是南非文达人的民歌,都是‘以人的方法组织的音响’,从这个角度来说,文化之间没有本质区别。我们在坚持不同文化中的音乐体系时,起点应该是平等的、一致的。”我们在尊重西方严肃音乐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时,应该看到它在世界音乐文化中的特殊性,如纯以西方音乐文化作为音乐教育的基础,我们的文化艺术领域将丧失独立性,成为西方文化的附庸,这是危险的,当然,拒绝学习和借鉴也是错误的。我国当代音乐教育应该走出西方,在21世纪一个开放性的全球文化环境中认识世界以及重构自身,这是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面向未来的一个挑战。

一、音乐人类学的世界观及对当代世界音乐教育的影响。

音乐人类学(ethnomusicology)是运用当代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对音乐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音乐人类学把音乐作为文化来研究,它既研究音乐的“声音、概念、行为”,也研究与此相关的各种文化现象。音乐人类学关注“非西方”音乐文化的研究,这对“西方文化中心论”观念的破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西方文化中心论”是在欧洲殖民主义兴起后滋长起来的一种带有殖民色彩的理论,它认为欧洲文化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巅峰,而其他文化都只相当于欧洲文化发展过程中的某一个发展阶段。在此观点影响下,一些音乐学家用西方的价值观和方法去了解、认识非西方国家、民族所具有的使他们感到万般新奇的特殊音乐文化,并极力想把这些相异于欧洲音乐传统的、且为欧洲人鲜见的音乐文化模式公之于众。这种对待“他”文化的猎奇心理和殖民心理与文化单线进化论理论有关。文化进化论注重用文化的同一性和普遍性来替代文化的.多样性,文化进化论的结果是导致了把欧洲文化的特殊性作为全人类普遍标准的结果。这种建立在“西方文化中心论”的文化观点遭到了音乐人类学界的反思和批判。音乐人类学把音乐作为文化来研究,即从音乐的文化背景和生成环境入手,进一步观察它的特征、探索它的规律及其独特的审美标准。受音乐人类学影响,“西方文化中心论”的局限性已经被当代音乐家们所关注,许多音乐学家开始走向世界各地,发掘、搜集了大量的世界民族音乐,将其制成录音、电影、录像,并写出了大量的论文、专著,在不少国家“世界民族音乐”已被纳入音乐教育体系中。

受音乐人类学的研究成果的影响,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西方的艺术音乐形式并不是人类唯一完美的音乐形式,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的价值正在为人们所认识。音乐人类学对当代音乐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音乐人类学在对“非西方”音乐文化的研究中积累了大量的文献、音响资料及理论成果,这也直接影响到国际音乐教育界对“非西方”音乐体系及其文化价值的肯定,如今,“musics”已经成为常用词汇。当今国际音乐教育界已经看到将教育的重点放在西方音乐上是不妥的行为,尊重音乐文化风格的多样性已成为音乐教育界的共识。受此观点影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已经成为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看待音乐教育的官方态度。1993年,著名音乐人类学家内特尔参与了“isme世界文化的音乐政策”小组并负责起草了《isme世界文化的音乐政策》,该政策被确立为isme对待世界各种文化的重要指南,为当代世界音乐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当人们用全球的视角来审视音乐教育时发现,西方音乐只是人类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的一部分,音乐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开始转向西方之外的音乐文化。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音乐和语言一样,各民族音乐都有自己的文化编码系统和自己的意义阐释。

二、音乐人类学对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启示。

1.音乐是人类知与行的一种不可替代的方式,音乐具备学习的价值,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应该受到合理的关注。音乐之所以在学校中,首先应该是由于音乐教育的本体价值的缘故,这是音乐在学校中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艺术和学术价值的文化体系而存在的基础。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传承人类的文化,非艺术的文理学科的传承是重要的,没有这个传承,人类的知识就会断线,音乐艺术的传承也是同样重要的,没有这个传承,人类的音乐、艺术的历史知识和精神就会消失。但是在我国普通高校教育体系中,音乐教育常作为选修课程出现,这显然没有正确地看待音乐教育的价值和意义。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后,主张全面认识和实现音乐教育的价值,提倡音乐教育应成为学校的核心课程(美国的学校教育受制于纳税者的税款资助,因此,在教育资金来源下降时,非核心学科面临被裁减的命运。同时,核心学科是受到法律直接保护的课程,它们在教学时间、条件装备投入、师资保证等地位上都优于其他非核心学科课程)。经过多年的努力,1993年美国政府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已经把艺术确定为学校的核心课程,并制定了《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和美国一样,现在许多国家都把音乐教育作为大学教育中的主要课程。我们应该看到音乐代表着人类的基本思维和行动方式,而且是人类在创造和共享活动中的主要途径之一,只有通过完整和充分的学习,才能领悟其丰富的内涵。

2.音乐是一种文化现象,音乐教育应该关注世界音乐文化的多样性。以“纯粹美学”为基础的审美的音乐教育,对我国当代音乐教育影响很大。在“审美”的音乐教育观影响下,音乐很可能被划分为“美”与“不美”或“好”与“不好”的简单的价值判断。而“审美”仅仅是音乐“生活体验”或“生活世界”的一部分,它与生活体验和生活世界不是截然分离的。音乐的起源和存在不是由于“审美”的缘故,而是以人的起源和存在为依托,人首先是存在于文化中,音乐也是反映了人类文化的存在。因此,“审美”只是由于人和文化的存在而存在,它只是伴随人与文化存在的一部分,从人类文化整体的意义上讲,“审美”不能作为音乐教育的本质,“审美”的音乐教育观是有局限性的,它体现的是受“西方文化中心论”影响的音乐教育的价值体系,如果我们把“审美”作为音乐教育的核心价值,这种音乐概念体系的西化将导致我们文化灵魂的西化,这将是中国文化的悲剧,我们的音乐教育将没有现在甚至失去未来。当代哲学与文化理论已对这种审美的音乐教育观念进行了解构,解构不是完全彻底的否定,而是一种反思和批判,是一种对文化多样性的关注。音乐是因文化不同、社会属性不同、人们的思想观念的不同而异的,音乐可以是一种表达、一种精神,也可以是一种工具。“音乐是什么”不应该有一个普遍有效的标准答案。

面对“文化中的音乐”这一观念,音乐人类学家们提出了一种认识音乐世界的文化模式,即从音乐的观念、社会组织、曲库、物质文化四个层面或围度来认识理解音乐和进行音乐教育。首先,我们要了解不同文化中关于“音乐”的概念。关于音乐的概念理解,是探索一种音乐体系的基础,这些音乐概念预示着所有人的音乐行为,没有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就不会有对这些音乐真正的理解。正如印度音乐家香卡曾说:“要理解印度的音乐就必须学习和了解印度的宗教、哲学和印度人的精神世界。一个人若不研习我们的传统和文化,那么他所演奏的印度音乐也是不真诚或虚伪的。”其次,我们应该看到世界音乐文化的多样性。今天,受“西方文化中心论”的影响,文化多样性面临着消亡的威胁。世界万物、人类都存在个体差异,文化也具有个体差异,而这种个体差异往往是独有的价值特征,正是由于这种个体差异才使世界万物、人、文化显得丰富多彩。音乐人类学关注音乐文化的多样性,认为世界上存在许多不同却平等的音乐体系,所有音乐都存在于它的文化背景中,不同音乐文化具有同样的表现和交流的作用,具有同等的价值。音乐文化多样性不仅能丰富人类的文化生活,而且每种文化都是一种集体创作的结果,每消失一种文化,人类就消失一种观察、思考、感觉的方式,同时消失的是一种适应于地球某一区域的生活方式。尊重音乐文化多样性,也是保证音乐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3.在当今这个全球互联网络时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跨文化的音乐交流能增进全球人类相互了解、减少误解,音乐教育应该关注大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随着国际间交往的频繁,对交流方式的多样化和交流能力提升的要求也日益强烈,而音乐作为增进沟通的最好方式之一,通过音乐教育,加强大学生对世界文化的了解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也是培养具备世界观点和世界胸怀的中国人的一条途径。同时,作为跨文化对话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已成为当今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主流。跨文化交流的最大障碍往往是由于对“他者”文化的误读而产生的。在跨文化交流中,首先是文化理解。人类学家哈维兰曾说过:“当代世界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社区,在这个社区中,所有的人都互相依赖;所以,生活于世界某一地区的人们的所作所为往往对生活于其他地区的人产生重要的影响。由于人类相互之间都有这种依赖性,而且在技术上都有能力给别人造成许多伤害,因此,了解‘别人’成为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人类学对当代生活所做的贡献是理解其他民族并引导人们正确看待其他民族,而这正是我们生活于当今世界所必需的基本态度。音乐人类学所强调的文化差异性、多样性、文化平等为音乐教育的跨文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也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条件。其次是文化对话。对话也是理解的过程,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进行真正的对话,通过对话又能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真正的对话必须走出自己的思维框架,进入“他者”文化的思维框架,从“他者”的逻辑观点出发来进行交流。这点对跨文化交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今天,在我们肯定世界多元文化音乐的价值的前提下,跨文化音乐对话才可能发生,音乐体系及音乐体制的差异性、音乐文化理解或阐释的独立性便可凸现出来。如果不承认差异,我们的音乐教育就会与西方的音乐教育成为同者,同者既无对话的必要,也缺少对话的可能。然而,我们作为对话的主体,如果屈从西方音乐普遍性的主张,真正的中西方音乐对话就不可能发生。

结语。

在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大多仍然以欧洲音乐体系为基础的今天,我们应该看到西方之外的音乐文化的价值,音乐教育应当引导学生理解世界范围内和不同语境下的音乐,这将帮助学生理解各种音乐,同时理解世界其他音乐文化。音乐教育在未来的学科理论和学术研究将是建立在跨文化与跨学科的基础上,只有如此,我们才能从全球多元文化视野中面对人类的未来。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