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成长的阶段性记录,每一个阶段都值得被留存。对于那些边界模糊的情况,我们应该如何确定其分类?以下是一些关于总结的经典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人际交往心理论文篇一
摘要:人总是处于一定的情绪状态中,面对压力、挫折是人生的常态,设计好心理健康课情绪单元的教学,可以更有效地帮助高职学生培养健康的情绪,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与挫折。
健康的情绪是积极、乐观、愉快、稳定的情绪状态,具有健康情绪的人情绪反应适度,具有对情绪的调控能力。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随着人们价值观的冲击碰撞,随着各种诱惑、冲突的呈现,人们的内心环境不再平静,人们需要不断调集心理状态、不断调控情绪应对各种刺激。尽管如此,各种情绪障碍还是与日俱增,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健康。高职学生还要承担社会评价较低等更多的心理压力,因此,培养学生健康的'情绪,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与挫折,是高职心理健康课的重要目标。笔者从四个方面探讨高职心理健康课情绪单元的教学设计。
一、以实际应用为目标组合教学内容。
传统的教学内容安排,大多把情绪、压力、挫折分在三个章次,并且前后没有关联。这样安排不利于学生更深入、集中地解决实际问题,而且三个内容分散教学的时间成本也过高。关于情绪、压力、挫折这三个心理学概念,在学术领域有不同的理解,但如果把时间花在辨析概念上则得不偿失。心理健康课要帮助学生获得心理成长,自然离不开培养健康情绪,应对压力、挫折等内容。情绪、压力、挫折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情绪是个体受到某种刺激所产生的一种身心激动状态;压力是个体对刺激所产生的身心紧张状态;挫折是实现目标受阻而产生的消极情绪体验,压力和挫折都属于情绪范畴,都是对刺激所产生的身心反应。所以,情绪单元的教学设计不仅包括情绪的内容,还应包括压力、挫折的内容,将三者组合成一个单元进行教学,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学设计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情绪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情绪的主观性特性。同样的刺激作用于不同的人,不一定产生同样的情绪反应,原因在于不同的人对同样的刺激解释不同,这就是情绪的主观性特性。正是由于每个人所体验到的刺激的性质是主观的而不是客观的,人们才有可能很好地调控情绪,情绪调控的方法才有意义,人们也才能有效地应对压力和挫折,进而培养健康的情绪。为此,在课程导入时,可以用寓言故事、案例和学生自身的经历,从体验、感受入手。例如,在狐狸与葡萄的故事中,同样是饥渴难耐的狐狸,在看到葡萄又摘不到时,有的想办法爬梯子吃到了葡萄,有的吃不到葡萄抑郁而死,还有的愤怒而死,也有去找其他充饥的食物等,这使学生认识到应对同一刺激的方式不同,结果也不同。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心理学的方法来调控情绪。
情绪单元的教学难点是掌握情绪调控和应对压力、挫折的方法。例如,在学习合理情绪abcde法时,先运用实例引出方法,再对方法进行描述,并让学生当堂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做好教学活动的设计。
情绪单元安排两次课进行教学,第一次课主要学习情绪的相关知识和合理情绪abcde法,第二次课主要学习应对压力和挫折的知识和方法。
第一次课安排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心态的结果”,先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情绪的认识,学生通常说出的是情绪的种类。教师从某一种情绪是如何产生的引出情绪定义,并把关注点放在情绪的主观性特性上。可以运用故事、案例、个人真实经历等,并进一步提出健康情绪的含义。第二个活动是“我的情绪我做主”,主要学习运用合理情绪abcde法,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合理情绪,并进行分析,最终消除不合理情绪,培养健康的情绪。
第二次课安排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直面压力与挫折”,主要分析压力、挫折的来源和学生采用的有效的应对方法,并进行评估,帮助学生学习积极有效的应对方法。第二个活动是“学会放松”,让学生体验冥想等放松方法。第三个活动是“快乐芯”,使用软件让学生在游戏中通过呼吸控制心跳,从而让心情平静。
四、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情绪单元的活动主要是分析和体验。分析可以采用头脑风暴的方法,激发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完善。在活动中学生精力较为集中,分析效果会比较好,教师及时引导、点拨、纠正也至关重要。体验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例如,冥想放松时有的学生睡着了,有的学生则通过冥想使精神更加饱满,这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后者是最佳的放松状态。在“快乐芯”中有一个名为“菩提树”的游戏,游戏前教师告诉学生调整呼吸控制心跳的方法。如果学生方法正确,软件中的菩提树就会逐渐长得枝繁叶茂,在游戏中学生学会了调整呼吸的方法。第二次课结束时,也可以组织学生共唱《真心英雄》,让学生在高昂的情绪体验中结束课程。
人际交往心理论文篇二
摘要:人际交往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是当代学生心理问题中比较严重的方面,本文主要从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问题的分析及应对策略来探讨当代学生的人际交往,以期对学生人际交往问题能给予有效的指导以及对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执行与实施给予好的建议。
主观原因分析及调适当代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除了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因素之外,最重要的还是个人的主观原因。作为心理咨询的一些专家或是老师、同学主要还是要从个人的心理因素方面进行分析和帮助。
1.认知方面。
人际交往的认知成分反映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对人际关系状况的了解,是人际知觉的结果,是理性条件。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常出现对自我评价的认知失调,如过高地评价自我或是过低地评价自我。前者产生自傲心理,居高临下[2]:后者是自卑心理,自我封闭,害怕与人交往,恐惧交往失败。过度的自我中心化,觉得任何事情都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与人相处时,不分时间、场合,不顾及别人的情绪,任意表达自己的意见,随意表露个人的不良情绪,影响到他人的情绪和利益而恶化人际关系。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实际上是为了更多受到别人的关注,但要获得这种尊重和关注必须先尊重别人,关注和帮助别人,才能有好的效果。对人际关系的过度理想化,有些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因为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对人际关系的判断过于简单化,理想化,因而在最初与人交往中受到挫折和伤害,从而产生不信任感或是与人沟通困难的心理。或是认为人际交往相当于市场的交换,而伤害别人的感情。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应该充分认识到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并以友谊情感至上的原则与人交往,一方面要认识别人的各个方面,同时也要认识到人际交往中的一些技巧,以增进友谊,改善人际关系。
2.情感方面。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个人需要的一种态度体验,情感成分是关系双方在人际交往中人际关系的满意程度和亲疏关系,是人际关系的基础。情感在人际交往中对个人的行为起着动力作用,人际交往中若有积极的情感产生则推动人际交往的行为,个人人际交往更积极主动:消极的情感则阻碍正常的人际交往,个人表现出孤僻、自卑或是自我中心化,从而导致人际关系恶化[3]。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情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正确全面地评价自我,超越自卑、恐惧心理,调整自负怀疑心理,并且在人际交往中掌握一些交往的技能和技巧。
3.社交知觉及归因方面。
社交知觉中包括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光环效应、投射效应及社会刻板影响影响到我们对别人客观全面的评价和认识,应该尽量避免。这些社交知觉同时也会影响到个人的归因,归因是指个体习惯上倾向于做出怎样的解释,它也影响着个人的人际交往,如在人际交往中遇到挫折时就会把失败归因于环境不好、运气差、人际交往太复杂等复杂的外界因素,却很少考虑内在的因素,从而导致人际归因失误而形成人际交往障碍或人际交往的一些心理问题,产生消极的人际知觉和情感而自我封闭退却,或是沉迷于网络游戏。常见的归因偏差有认知性偏差、动机性偏差以及性别性偏差。当代学生的归因风格和归因偏差会影响到学生人际交往,所以对学生应该进行归因的训练。
4.行为、能力方面。
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缺乏足够的阅人经验及交往经验,所以在交往过程中容易出现行为不当而影响人际关系,或是语言表达能力欠佳,表达不妥或是词不达意而让别人误解,给人际交往造成不好的影响。在这些方面,当代学生应该多看或是学习一些交往的技巧,要善于表达自我,真诚地去赞美别人,同时也要提升个人各个方面的能力,以自己的独特魅力吸引别人。
5.自我意识及价值观。
自我意识是个人对自我以及自己与周围关系的认识,并依靠这种认识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活动,使个体与环境保持动态平衡。在对学生自我意识与人际关系的调查中发现内在自我对人际关系有很大预测作用,内在自我与人际关系困扰成负相关,即内在自我意识水平越低的人人际关系困扰越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首先应该积极全面地评价自我,充分地认识自我,相信自己有不同于别人的特长,克服自卑自负心理,敢于超越自我和挑战自我,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充分地感受人际交往中的温暖,从而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价值观的一致性是人际吸引的一个要素,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价值观是调动个人交往积极的动力,如在人际交往中不能简单认为人心叵测,人心自私,或是受相互利用等不良的价值观的影响,而应该积极正确地看待人际交往。
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法当代学生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心理问题的解决办法除了从主观上分析解决外,还应该从客观上采取具体措施,如:
(一)重视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创造宽松的校园环境,优化人际交往氛围。
利用课堂教学、团队活动、文体活动、宣传活动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建立奋发进取、团结友善的校风、班风、学风,提高学生人际信任度,创造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通过团队的一些活动扩大学生的交往范围,在交往实践中得到锻炼,并体会到良好的人际交往带来的收获和乐趣。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不去斤斤计较人际交往中的个人得失。
(二)心理咨询工作的老师或是学习心理学的专业人士应该做的。
1.对新生心理健康的普查、跟踪及指导。
很多新生因为适应不良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的出现有可能是人际适应不良所造成,心理的不健康从而也会加剧人际关系的恶化。所以对于新入校学生要格外重视,无论是心理学的专家和老师,还是搞学生工作的一些人员都要重视这一点。
可开设一些有关人际交往的课程,让他们更有效地掌握人际交往的知识和技巧,并懂得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一些心理学知识。在其他任何课堂上都可以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知识的传授和分析。一些研究确实表明那些学过心理学的人或是懂得心理学知识的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或是人际交往适应不良情况更少[4]。对一些做学生工作的老师或行政人员进行心理学方面或人际交往知识的定期培训,如拓展训练,对于任何类型的成人或是学生都是适合的,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力量,以及深刻体验人和人相互信任支持和帮助的伟大作用,以达到对当代学生人际交往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积极全面的指导。
3.重视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及心理咨询方法的适当运用。
学校可开展组织一些公益性的心理咨询活动,对学生人际交往的一些知识进行宣传、教育和指导。当代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大多是来自于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在咨询过程中重视从学生人际交往这条主线入手,找到学生心理问题的关键症结所在,有效地帮助其解决问题。在咨询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是咨询与辅导的前提与基础;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是学生心理咨询的核心;训练学生交往技能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手段,如可以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主动热情地待人,以及把每个人的感受都看成是最重要的,重视别人的感受,尊重别人赞美别人,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接纳和认可,从而改善人际关系。
除了对个别学生进行单独的咨询和指导之外,还应该利用团体咨询的方法,以及朋辈的辅导是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方式。团体心理咨询是专门为帮助那些有共同发展课题和相似心理困扰的人维护心理健康,克服成长中的种种困难和障碍,迈向自我实现的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方法[5]。团体心理咨询在团体情境中进行,强调人际交互影响,注重团体内的交流,并利用团体精神影响个人的行为。人际交往本来就是在人与人的互动中进行相互影响,团体心理咨询是辅导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更全面地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接纳自我,更全面客观地认识别人,调整和改善人际关系的有效途径。团体咨询与辅导具有高效率、高感染力的特点,利用团队精神去影响每一个人,提高人际交往的技巧和能力,改善人际关系。
朋辈辅导是学校心理咨询模式之一,是帮助学生摆脱心理困境、获得外部支持的一种重要方式。朋辈辅导是指由一些受过半专业训练的学生或是学习心理学专业的在校学生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互动交流,对同辈提供倾诉、支持或咨询的服务。因为朋辈有更接近相似的价值观、生活理念等,所以在学生人际交往的咨询中更容易被接受,也更有说服力和影响力,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及正确的人际交往理念。
4.加强家庭功能,亲情的付出和感化。
很多学生在恋爱上容易出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家庭功能的弱化。如早恋或是恋爱中出现的种种不良问题,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以及交流和沟通不良造成的。学生失去了家庭中亲情的支持和理解,就容易寻求同伴的交流,误以为这是一种良好的恋爱,甚至是一种可以走入家庭的恋爱。而实际上学生对恋爱的责任心及后果认识得并不是很清楚,甚至不知道自己在这种特殊的人际交往中真正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而盲目交往。作为学生的家长应该对孩子进行早期的预防和疏导,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责任和温暖,培养孩子积极的责任心,是预防学生恋爱中出现问题的关键。
总之,当代学生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是学生心理问题中比较严重的一方面,仅次于强迫症,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问题直接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甚至会直接影响到个人社会化的发展与成熟,应该值得重视。清楚当代学生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明确原因,并从主客观方面努力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改善人际关系,以利于当代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更顺利地被社会所接纳。
[参考文献][1]刘博雅。学生与学生的人际交往[j].中国市场,2011,(31).
[2]张小玲。重视学生人际交往,提高学生认知水平[j].龙源学院学报,1999,(s1).
[3]窦胜功。智商与情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4]冯江平,安莉娟。青年心理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人际交往心理论文篇三
心理健康对个人发展与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越来越被广泛认识,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已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高职心理健康活动课是实施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要加强课程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必须深入研究、精心设计课程。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虽然开设了心理健康课,但由于课时少、教师不专业、缺少专业设施等原因,很难在课程教学设计上有所突破。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具体,缺少针对性,只能应付开课。不少学校只是把几个班的学生集中起来讲心理健康知识,教学方法单一,考核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即使有学生对心理知识感兴趣,也很难把心理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由此看来,心理健康课的教学设计对发挥课程的作用意义重大。
高职心理健康活动课设计基于高职心理健康活动课教学模式,该模式是指以学生为中心,以课堂活动为载体,以20人左右小班为教学单位,以专用教室为教学环境,以过程化考核方式考查学生学习效果,教师对学生引导、促动,对教学内容总结、提升,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活动,获得体验、感悟和成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进而提升教学效果。课程为公共必修课,旨在帮助学生深化自我探索,获得自我成长,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健康人格。高职心理健康活动课课程教学设计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结合课程调研的结果选取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中心,采用活动体验、案例分析、研讨交流、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学生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心理能力,理解、掌握心理调节的理论与方法,解决心理困惑与问题,获得心理成长。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借鉴团体心理咨询的形式,以20人左右为一个教学单位,在专用教室进行授课。
一、课程目标设计。
心理健康活动课的一般目标是通过自我探索过程,借助团队的力量,在与其他成员的沟通交流中,增强解决问题和抉择的能力,探索和发现一些可行而有效的途径来处理生活中的一般发展性问题,解决冲突矛盾,评估、澄清个人的价值观,并对此做出相应修正与完善,从而获得自我成长。
针对用人单位需要、学生需要、人的成长需要、学生的年龄特点、群体特点等,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成长、自我完善。学生具体的'学习目标确定为以下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
1.能够融入高职生活即学生能够更积极主动地进入新环境,感受由此带来的愉悦,找到自己在新环境中的位置,觉察进入高职后在适应方面尚未解决的问题,相互启发,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2.能够觉察自我。
即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觉察自我,更全面、准确地认识自我,发现自己的独特性,提升自己生命的价值,从而更好地发展自我。
3.能够意识到人的潜能。
即学生能够关注自己的正向信息,体验自信的效用,觉察不自信的方面,分析原因。
4.能够感受生命的意义。
即学生能够澄清价值观,意识到什么是生命中最重要的。能够感受生命的短暂,珍惜生命、珍惜时间,提高生命的质量,过充实精彩的人生。
5.能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即学生能够了解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学现象,能够觉察与周围人交往中的困惑与问题。
6.能够学会感恩与宽容。
即学生能够具有感恩的态度和感恩的行为,并由此培养宽容的心态。
7.能够培养健康情绪。
即学生能够觉察引发不良情绪的不合理信念,掌握调控情绪的方法。
8.能够学会应对压力。
即学生能够面对压力,学会放松,能够觉察面对压力时的反应,分享有效的压力应对方法。
在心理健康活动课中,学生应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了解有关适应、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情绪控制等方面的心理学理论与方法。
二、课程结构设计。
心理健康活动课整体设计以“我与环境”为主题与线索,分为初始课、主题活动课、回顾课和结束课四个模块。初始课用于教师对学生、学生对学生、学生对课程的了解,用于帮助学生融入高职生活,帮助学生了解课程,约定课程活动规范,并提取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资料以便了解学生、评估课程效果,并由“融入高职生活”引出课程“我与环境”的主题。
主题活动课是心理健康活动课的主体部分,以“我与环境”为主题和线索,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环境中的我”,二是“我面对环境”。“环境中的我”部分帮助学生觉察自我、提升自信,分为四个单元,即:自我面面观,我是独特的,我可以更好,生命的意义。“我面对环境”部分帮助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积极情绪,学会面对压力,分为四个单元,即:交往有方法、感恩与宽容、积极与乐观、压力我应对。
回顾课用于解决学生生活中有代表性的实际问题,安排在课程结束之前,主要让学生在学习解决心理困惑与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与之相关的自身的困惑与问题,借助团队的力量,求得自我成长,促进心理健康活动课向生活的延伸。
结束课主要用于效能评估,学生展示并分享学习成果,处理分离情绪,提取课程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资料以便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课程内容设计。
在课程结构的4个模块下,课程共设计了15个单元的内容,每个单元设计1至2个核心活动,再根据需要和实际教学情况设计热身活动和辅助活动,整个课程共设计20多个活动。
例如,主题活动课“环境中的我”部分,设计了“自我面面观”单元,目标是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觉察自我,更全面、准确地认识自我。该单元设计了2个核心活动,一是“我是谁”,二是“立体我”。“我是谁”主要由学生进行自我探索,“立体我”主要通过学生之间互动,相互进行评价,而后填写表格。最后,小组进行讨论,各组派代表在全班分享,分享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意识的内涵、明确的自我意识及认识自我的途径等。
具体活动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师的特点等进行设计。
四、课程教学方式方法设计。
心理健康活动课要让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成长,就必须要影响到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投入到课程中,因此,在教学方式方法设计上采用活动课形式,活动课的基本步骤是:首先根据实际情况安排热身活动,帮助学生进入活动状态,保证活动课的有效启动;主要安排核心活动,旨在帮助学生深化自我探索,引导学生发掘积极的个人特质,关注积极的主观体验,觉察并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获得自我成长,更乐观、自信、向上地生活,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活动过程中和活动后,要对心理健康知识与基本理论进行讲授与讨论;最后进行总结,分享心得与巩固活动成果。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心理健康活动课以体验式教学为主要特征,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如小拓展活动、纸笔活动、角色扮演、头脑风暴、课堂讨论与分享、案例分析等。
五、课程考核设计。
课程的考核注重过程化,学生参加课程、参与活动的积极程度,学生发言、学习心得、学习总结报告所体现的思考、成果等,都能反映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都要计入课程考核成绩。
学生参与活动、课堂分享、活动记录、完成量表、活动心得等作为平时成绩,以60%计入学期总评成绩,学生心理情景剧表演、课程总结报告作为考核成绩,以40%计入学期总评成绩。课程总评成绩为平时成绩与考核成绩之和。
考核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4个等级,基本考核标准如下。
优秀:出席课程,参与活动很投入,活动体验深刻,积极分享活动感受,能够流畅地表达观点,能够掌握和运用相关心理学理论与方法,活动结果在高职学生中具有较好的示范作用。
良好:出席课程,积极参与活动,能够分享活动感受,能够较流畅地表达观点,能够努力学习相关心理学理论与方法。
合格:出席课程,能够参与活动,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能够基本把握相关心理学理论与方法。
不合格(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不合格):未出勤,无组织纪律,抄袭,观点明显错误。
六、课程教学环境设计。
心理健康活动课对教学环境有特殊的要求,教室整体设计要宽敞明亮,色彩协调,气氛温馨、舒适,能够营造活动气氛;使用活动桌椅,方便活动实施;可以提供活动的相关道具。教学环境要能够提供专业支持,如舞台、灯光、音响,用于播放轻松的音乐、快乐的教学软件等。
七、课程教学组织设计。
心理健康活动课安排在高职一年级第一学期,每周2课时,共30课时。课程理论授课与活动教学的比例约为1∶2。以20人左右小班为教学单位,以5至6人为活动基本单位。
八、课程设计对教师、学生的要求。
心理健康活动课要求教师了解学生,有足够的经验与阅历,有团队工作资历与能力,能够帮助学生进入活动情境或案例情境,促进学生获得活动体验,针对学生存在的普遍性困惑与问题,引导学生借助团队的力量,获得自我的成长。
心理健康活动课要求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对自我有一定反思的能力,能够放开自我、具有自我探讨的愿望与能力和一定的表达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团队合作意识,能够倾听他人的发言,具有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之,心理健康活动课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教学目标明确具体,以活动构建内容,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方法,使用专用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发挥学生之间相互的启发促进作用,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提升了心理健康课的教学效果。
人际交往心理论文篇四
为了让学生体验人与人交往的相互性,可以安排“支撑”活动:让学生坐在椅子上围成一个圆,前面的同学倒在后面同学的腿上,以此类推,然后撤掉所有人的椅子,让大家靠着彼此的力量相互支撑。多数学生在第一次做这个活动时都会感到很神奇,当成功完成活动时,学生都能够强烈地体验到自己没有倒下是因为有别人在支撑,同时自己也在支撑着别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相互支撑的关系。为了让学生了解人际吸引的因素和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现象,可以安排“朋友树”活动:让学生画一棵树,再画上果实,有几个要好的朋友就画几个果实,并在果实上写上好朋友的名字,然后思考与好朋友最初是怎样成为朋友的,友谊持久的原因是什么,思考后小组分享,最后进行归纳总结,达成课程目标。为了帮助学生学习感恩的态度,可以安排“互助之旅”活动:一部分学生用眼罩蒙上眼睛,然后让其他学生引领着通过一系列障碍,蒙上眼罩的同学首先感到行走于障碍中的无助,再感受被人引领通过障碍的温暖,从而产生对引领的同学的感恩之心。活动后学生分享感受,并由此引发对更多人的感恩之心。为了引导学生积极解决生活中人际交往的困惑和问题,可以设计生活场景,让学生来表演,将经过小组讨论的解决办法表演出来。这样,对表演的同学来说强化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对其他看表演的同学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
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自身的资源,使学生在充分参与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人际交往问题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出现最多的问题,也是心理健康课学习过程中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借助学生自身的资源,为学生的心理成长服务。比如,在培养爱的能力的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思考自己的恋人标准,并进行分享,从学生的分享中可以发现学生不同的恋爱观,并可由此总结什么是爱情,学习恋爱三因素论,使学生对爱情有进一步的理解。在探讨爱的能力的内涵时,可以先让学生讨论几个与恋爱相关的问题,如被一个异性喜欢怎么办,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自然会列举出不同的情况。被异性喜欢时可能自己也喜欢对方,也可能自己并不喜欢对方,对前者如何接受,对后者如何拒绝,学生自己的经验中有好的或不好的应对方式,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爱的能力包括接受爱的能力和拒绝爱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推荐学生在课外阅读相关书籍或观看有关影视作品,推动学生进一步开展学习。
文档为doc格式。
人际交往心理论文篇五
现代社会心理问题涉及各个方面,比如人的流动产生对新环境的适应问题,信息爆炸时代引发的学习和竞争压力,或者人际关系问题。人们由于生活压力增大,缺少对他人足够的包容、认识、理解和沟通,进而带来很多的人际难题。在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心理学知识。
人和人要认识、相互喜欢,必须在居所、学习或工作场合等方面有近距离接触。两个人距离越近,认识和接触的机会越高,越有机会去培养对方的好感。重复接触和面对,只要是中性的刺激,你对他没有特殊的反感,那么看得越多,接触越多,对他越易有积极的评价,这是心理学中的“邻近效应”。中国有一句俗话叫“日久生情”,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掌握了这一规则,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调节你和他人的物理环境,如果你想结交朋友,就要拉近你和想结交者的物理距离,寻找机会,重复多次出现在目标对象面前,跟他打一个招呼或者给他一个微笑,让他留意到你,那么在他的潜意识当中有了你的影子,当有一天你没有出现的时候,他可能会想起你来。
心理学当中还有一个词叫“自我监控能力”,表示个体根据外部的环境、别人的反应等调整自己行为的能力。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自我监控能力,高自我监控的人会随着外界环境变化和人的不同调整自己的行为和言行;而低自我监控的人比较严守自我原则和标准,不会灵活变通。高自我监控的人通常人际关系非常融洽,也易赢得更多的合作和别人的认可,但容易流于圆滑和无原则;低自我监控者我行我素,和人相处的时候,不会去讨好别人,甚至容易得罪人,但是低自我监控者也不是没有优点,他们善于独立的思考,有创造力,比如一些性情古怪的天才发明家和科学家,对于这类人群,我们需要更多的包容和忍让、接纳和理解,才能够让他们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总体而言,自我监控能力在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我们应在合理的范围内适当调整自己的言行,以满足周围人的需要。
取悦他人,让别人有一个好心情是博取好感最有效的一个途径。研究发现,当人们处于好心情的时候,通常更加乐于助人,更加愿意提供帮助。同时,自己经常保持积极的情绪,也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加强,使自己和别人的交流更加愉快和轻松。
表情和肢体语言是获取他人内在心理感受的一个重要渠道。我们说话的时候可以言不由衷,把心理的想法隐藏起来,但是肢体语言和表情,难以隐藏内心的真实想法,如果你是一个会察言观色的人,你会从中发现他人内心的真实反应。
心理学中有许多原理和策略有助于我们知己知彼,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但是策略是其次,关键是要真诚地对待他人,才可以获得别人真诚的回报。所以设身处地,理解和顾及别人的需要和感受,对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非常重要。人就像一块磁铁,吸引跟你思想相近、志同道合的人,如果你想要结交慷慨之人,自己要先做这样的人,才可以接受和吸引这样的人,所以你的个性就像一个磁场,可以把性格相同的人吸引到身边,最终成为你的朋友。
轻诺寡言必遭人弃。有些人不那么看重朋友间的某些约定,对于朋友们的活动总是姗姗来迟,对于朋友之求当时爽快应承,过后又中途变卦。也许你真有事情耽误了一次约好的聚会或没完成朋友相托之事,也许你事后轻描淡写解释一二,认为朋友间应当相互谅解宽容,区区小事何足挂齿。孰不知朋友们会因你失约而心急火燎,扫兴而去。虽然他们当面不会指责,但必定会认为你在玩弄朋友的友情,是在逢场作戏,是反复无常、不可信赖之辈。所以,对朋友之约或之托,一定要慎重对待,遵时守约,要一诺千金,切不可言而失信。
当你有事需求人时,朋友当然是第一人选,可你事先不作通知,临时登门提出所求,或不顾朋友是否情愿,强行拉他与你同去参加某项活动,这都会使朋友感到左右为难。他如果已有活动安排不便改变就更难堪。对你所求,若答应则打乱自己的计划,若拒绝又在情面上过意不去。或许他表面乐意而为,但心中就有几分不快,认为你太霸道,不讲道理。所以,你对朋友有求时,必须事先告知,采取商量口吻讲话,尽量在朋友无事或情愿的前提下提出所求,同时要记住:办事强人所难,非交友之道。
当你上朋友家拜访时,若遇上朋友正在读书学习,或正在接待客人,或正和恋人相会,或准备外出等,你也许自恃挚友,不顾时间场合,不看朋友脸色,一坐半天,夸夸其谈,喧宾夺主,不管人家是否早已如坐针毡,极不耐烦了。这样,朋友一定会认为你太没有教养,不知时务,不近人情,以后就想方设法躲避你,害怕你再打扰他的私生活。所以,每逢此情此景,你一定要反应迅速,稍稍寒暄几句就知趣告辞,珍惜朋友的时间和尊重朋友的私生活如同珍重友情一样可贵。
人都有一种炫耀的心理。有时你在大庭广众面前,为炫耀自己能言善辩,或为哗众取宠逗人一乐,或为表示与朋友之“亲密”,乱用尖刻词语,尽情挖苦嘲笑讽刺朋友或旁人,大出其洋相以搏人大笑,获取一时之快意,殊不知这样会大伤和气,使朋友感到人格受辱,认为你变得如此尖酸刻薄,后悔误交了你。你也许还不以为然,会说朋友之间开个玩笑何必当真,岂不知你已先损伤了朋友之情。所以,朋友相处,尤其在众人面前,应和蔼相待,互敬互慕互尊,切勿乱开玩笑,用恶语伤人。
人际交往心理论文篇六
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生活都生活在人际关系网中,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依存于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开放的社会需要开放的社会交往。对于正在学习、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人际交往是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老乡之间、室友之间、个人与班级以及和学校之间等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构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网络系统。培养良好的人际效能力,不仅是大学生活的需要,更是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一个没有交际能力的人,就像陆地上的船是永远不会漂泊到壮阔的大海中去。
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有了强烈的成人感可又无法真正独立。青春的萌动使人坐立不安,充满寂寞,孤独茫然。而青少年的心智又不足以凭借自身的力量来摆脱成长中的困惑和烦恼。父母对青春期的子女小心翼翼、唯恐一不小心让“性”字脱颖而出,恨不得捂得紧紧地让它永不能见光亮;而教师的主要精力全集中到知识的传授上,对学生的情感发展表现出无能为力般的忽略。因此,青少年要想摆脱因成长带来的烦恼,只能借助于与自己有着相同心态、相同需求的同龄人。性别差异使青少年充满好奇和想往,彼此之间需要倾听和聆听,需要安慰和寄托。而这种倾诉和聆听、安慰和寄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青春的焦虑和不安。中学生之间的交往是日常生活中人际交往的主要内容;而异性同学间的交往又是其中不可避免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心理的迅速发育,从而进入“思春期”,男女之间有一种情感的自然吸引,有彼此接近的心理需要。对方在他们眼里是神秘的,他们更渴望男女同学之间能够进行自然而正确的交流,以便消除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和困惑。健康、正常的异性交往有重要意义呢。
青春期男女间正常的接触与交往,是很自然很美好的事情,也是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的需要。但是,由于他们对身心的急剧变化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再加上缺乏成人必要的指导和帮助,难以一下子适应突如其来的变化,无法及时做好自我调整,在各种矛盾和冲突中显得无所适从,出现害怕、惊慌、紧张等消极情绪反应。同异性交往也不够稳定,表现出既向往又惊恐,既好奇又羞怯,既有一点朦胧的性意向又不了解其真谛,导致异性交往中各种特有的情绪震荡和行为偏差。早恋、恐惧、冲动、过敏是这一时期异性交往中最常见的心理问题。
所谓早恋,即过早地涉入爱河,在身心还没有成熟的年龄堕入情网。这种过早出现的恋情,如果不能及时稳妥地加以处理,轻则会影响青少年正常的生长发育,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重则会直接造成青少年的情绪障碍和行为失范,危及心理健康。
恐惧是青春期异性交往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的心理反应。青少年在异性面前表现出一定的不安和拘谨,并不足怪,但有些青少年却表现出过度的紧张和恐惧,严重的甚至害怕看到异性,只要异性在场,或与异性目光接触,就会局促不安、心慌意乱。典型的异性交往恐惧症,会使他们丧失与异性交往的机会和能力,给心理的正常发育及以后的恋爱、婚姻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处于青春期的男女非常容易冲动,而且常常不考虑后果,在同异性的交往中,很难完全从性本能的冲动中解脱出来,听到会激发性兴奋的语言,看到或触到异性的性感部位,甚至闻到异性身体散发的气味,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冲动。这本身并不是下流无耻的事情,但是如果控制不好,就可能导致侵犯性的性冲动,如行为过激、语言粗俗下流、性骚扰等。
过敏与恐惧不同,过敏是由于个人感受性太强,易受暗示引起的交往障碍。表现在与异性交往中,他们过分注重异性的评价及交往中的每个细节,处处谨小慎微,步步设防,斤斤计较,使交往无法深入,难以建立深厚的友谊。
种问题。认知、情绪及人格因素,都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建立。一旦在这一过程中受挫,就可能表现为自我否定而陷入苦闷与焦虑之中,或因企图对抗而陷入困境,并由此产生心理问题。
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尤其是异性交往的障碍,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造成了负面影响。如何端正异性交往心理,显得尤为重要。
在生理上,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7~25岁,性生理已处于成熟阶段,比较容易出现性冲动,这是正常现象。性成熟使大学生开始萌发性意识,引起心理上的巨大变化。男生如果主动和女生交往,就会给女生造成“有性行为的企图”心理;而女生如果和男生主动交往呢,则会被认为“性意识比较开放”。在这些心理意识影响下,人们开始变得谨慎起来,不轻易地和异性交往,总和异性保持一定的距离。难怪不少同学感叹,男女同学之间交往太少,太拘束了,更无从谈起造成亲切的气氛。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异性交往都带着“性”的因素,许多大学生交往的动机是纯洁的,大都期望的是“精神交往”。在异性交往这方面,没有人敢肯定地说,在这个世上,没有真正的男女之间的纯洁友谊“一对一”的异性交往心理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对情侣关系(爱情关系)和异性关系的混淆。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把和异性交往的关系视为对情侣关系的破坏,常怕背上“第三者”或“外遇”的名声。这得从爱情说起。爱情具有专一性、排他性;男女双方一旦建立了爱情,就排斥他人分享他们之间的感情,任何第三者的插入和男女双方任何一方充当第三者都被认为是不道德的,有辱爱情的神圣和纯洁。
这些无不说明了大学生谈恋爱是非常普遍的,这种普遍可能会导致个人和异性交往人数的减少因为:一方面,“有些大学生坠入情网后便不能自拔,陷入彼此卿卿我我的狭小天地里„„疏远冷落了同学和朋友”;另一方面,情侣主体外的人对这对情侣的疏远。
情侣关系的热度遮盖了异性的关系。异性交往在没有男朋友或女朋友在的时候,许多人选择了中断交往,以免让人产生误会。
王怡红的观点认为,即使现代社会,男人与女人可以更为自由地待在一起,可是囿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们就是找不到爱情的感觉,也是常有的事;但他们仍可以在一起发展关系,做一个朋友或者做一个好朋友。显然,“一对一”的异性交往心理不符合健康交往的需要。
如何把握“恋爱”的度:
青春期,随着生理的迅速发育与成熟,性知识的不断增长,少男少女之间必定会彼此表示好感,互相接近。悄悄地观察他(她)的变化,开始用欣赏和友好的态度与他(她)交往;有意或无意地渴望他(她)成为自己最亲密的朋友,并且尝试着去吸引他(她),希望得到对方的赞赏……所有这些都是这时期少男少女的健康而正常的感情体验,因而我们不必因为喜欢谁或关注谁而内疚、不安。在有些青少年朋友看来,两个人只要合得来就行,只要有了“爱”,就可以什么都不在乎了,其实不然。因为青少年朋友还不能完全判断这个“爱”到了什么程度,很容易头脑一热,心血来潮,在幼稚的不成熟的思想意识支配下任由感情的野马狂奔,从而酿出苦酒。因此,我们说,喜欢异性、爱慕异性是正常的,也是人之常情,但要把握好这个“度”。在家长或校方看来,中学阶段的异性交往不要超过一起学习、一起谈天、一起郊游、相互关心和安慰,避免过分亲近,避免影响身心健康和正常学习。因为中学阶段正是增长知识,增强体质的大好时光,如果把时光消磨在个人情感的世界里,岂不是白白误了青春的时节吗?同时,这一时期少男少女之间的相互吸引,相互依恋,还不一定是真正的“爱情”,它具有相当大的盲目性和偶然性。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责任感和道德感的增强,青少年会对“朋友”、“友谊”、“伴侣”、“爱情”的涵义理解得更深更透,从而正确地把握自己的情感世界。
人的成熟标志之一,就看他把握自己的感情程度。成熟的爱,需要成熟的条件,就像一棵树的成长,需要浇水灌溉,需要施肥,需要修剪,需要除害虫一样,这都需要时间和精力。两颗虽然赤诚却不冷静的年轻的心是无法一下子承担这么多的。有的人对爱情的理解很单纯,认为爱就是爱,不附加任何社会因素,而对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以及爱情所包含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知之甚少。青春期是个不同于儿童期而又迥异于成人期的独特的时期,此时,两性之间的感情纯洁而又朦胧。古今中外,不知多少大家在此大作文章,有的称之为“不该吃的禁果”,也有的形象描述为“感情的暴风阶段”和“犯个美丽的错误”等等。
它们都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它的美好和诱惑力;一个是它的不成熟。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尤其谆谆告诫,循循善诱,虽然大多数学生都能把自己的精力转移到学习上来,把自己那份纯洁而美好的情感珍藏起来,但遗憾的是,仍有少数的少男少女们还徘徊于危险的边缘。爱情这杯酒是醇厚甜美的,但现在还不是品尝它的时候。与其匆匆步入爱河,不如我们静静地等待它的成长。
少男少女之间互相吸引,互相欣赏,这是少年朋友走向成熟的表现,是无可厚非的。事实上,的确有些学生开始恋爱。正在恋爱的青少年朋友应当注意:首先,不要把这种感情当成生活的惟一重心,应多参加丰富的课外活动,结识更多的良师益友……更好地把握自己,发展自己,千万别把自己封闭在狭窄的“二人世界”里。其次,行为上不要过分亲热,因为过分亲热不但不雅观,而且会让他人,尤其是成年人产生误会,父母或老师更会不理解或不允许。再次,不要把婚后的事提到婚前做,否则会使双方陷入困境而不能自拔,会严重影响学习和正常生活。青少年在与异性交往时要适度,在恋爱时更要把握“度”,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要求,适合自己的年龄特点和学生身份。
怎样得到异性朋友的尊重和信任:
青春期与同龄朋友的关系比和父母师长的关系要亲密。相似的经历使同龄朋友彼此结成了“盟友”。同伴之间将友谊当做“至高无尚”的追求,讲“义气”,守“信用”,以至于在犯错误时也互相包庇或为朋友打抱不平。青春期,随着“成人感”、“独立感”和“自我意识”的日趋增强,青少年开始发现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和改善自我。他们通常很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很注意自己在大庭广众之下的形象,能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对自己要求较高;有强烈的求知欲,兴趣爱好广泛,关注一切新异事物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个性逐渐发展起来了。
异性交往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既然社会群体是由男女两种性别组成,并形成分工合作,当然就会有异性交往。况且社会的基本单位棗家庭就是由两性组成的。因此,只要你生活在人类社会,无论是个人家庭生活还是集体生活都必然要与异性打交道。
异性交往的成功先要符合人际交往的原则。据调查,人缘好的人都待人真诚,守信用;待人宽容,善理解;待人友善,好助人;而且尊重他人,谦虚好学,兴趣广泛,温文尔雅,风趣幽默。人缘不太好的人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狂妄自大,不诚实守信,不尊重他人,不求上进,好猜疑、报复,粗鲁,学习好但不肯帮助别人,或学习不努力。
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要取得异性的信任,如果忽视了自身的品格修养,往往得不到异性的尊重。如果把做错事而不肯承认错误认为是坚强不屈,把打架、骑车抢行等违章行为认为是勇敢无畏,把抽烟喝酒认为是男子汉的成熟,把忸忸怩怩、矫揉造作认为是女性的温柔,把涂脂抹粉认为是女性的魅力,把不尊重他人、骄横无理认为是活泼开朗,那你恐怕会失去异性朋友。
如果在与异性交往中注意言谈举止文明、顺畅,既不轻浮,又不拘谨,像对同性那样对待异性,而且交往的程度和方式多数人也感到自然适度,你一定能在异性心目中确立较好的地位,得到异性的尊重、信任与好感。
人际交往心理论文篇七
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连山民族中学李念。
首先,国家教委颁布的德育大纲明确提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分。
其次,根据国内的大量调查,我国学生存在着类型各异,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并且人数占学生比例超过10﹪,这导致许多我们日常生活中不愿看到的情景,像逃学,犹豫,强迫症等,严重的甚至引起了学生的逃避社会和自杀行为。成了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
再之,从身边的人群去观察,确实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人在心理上的障碍,对我们美好的生活造成了或多或少的影响,为了避免不好的结果,为了更好地维护我们心理的一个健康状态。我觉得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具有很大重要性的一件事。
一、关注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是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还要以“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老师”的身份深入学生的心灵进行教育。如果教师本身存在心理问题,又怎么能教育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呢?我们作为教师,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比学生的人生经验丰富得多,我们可以冷静地思考、反省,寻找自己的不足,有改善自我,调控自我的能力。所以作为教师,要积极调整自我的心态,创造宽容、乐观、和谐的“体内环境”,开辟一块宽敞明亮的心灵绿地,用心去思索学生,竭力寻找他的优点,采取正面的教育,将会从中体会到教育是一种“享受”。
二、认真分析学生受挫的原因。
造成学生受挫主要原因有生理、心理两大因素,原因集中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一是家庭出现变故。如父母感情不和,父母离异或长期分居,家庭重新组合或家中有亲人亡故。二是家庭教育方式不当。个别家长缺乏教育常识,不尊重孩子的人格,对子女要求过高或放任自由,溺爱娇惯或简单粗暴。三是居住条件较差,环境恶劣,经济情况拮据,或家庭条件过于优越。当然社会大气候的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一些陈规陋俗,污泥浊水,以及不当的宣传,网吧等起了反面的影响,和学校里的正面教育往往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影响了辨别能力较差学生的上进心和责任感。
正确的认识和分析学生受挫的原因,目的在于帮助受挫学生从不变的情绪中迅速解脱,调整和防止受挫情绪进一步发展与恶化,同时也有助于类似的学生避免相同的受挫。
三、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正常健康、全面发展的保证。青少年时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正是学生的“过渡时期”。在小学阶段的高年级,学生个体开始从儿童进入青少年,其身心变化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性成熟的开始,身体的发展,让学生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甚至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出现独立的需要。产生这种矛盾,学生特别需要心理健康的教育和疏导。许多独生子女的家长,对孩子在物质上做到应有尽有,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保护,学习上过分计较成绩,而对孩子的心理需求漠不关心,甚至不以为然。这种情况会导致孩子形成不良的人格,进而产生了心理障碍。学生的心理发展一般是正常和健康的。但是学生还是有时候会存在一些小困惑——在我们眼中的小事。如果困惑没有及时解决,让它越积越多,当它超过了自己的承受力,就会很容易产生自暴自弃、自卑乃至妒忌、憎恨等不健康心理,从而形成孤僻、懦弱、粗暴等人格阻碍。有调查表明,在我国中小学生中间,约1/5左右的儿童青少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等种种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儿童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
记得在我就读师范的时期,班上有一位同学与大家很不一样,具体表现在性格上的异常孤僻。平时几乎没见他与什么人交流,都是早早来到教室早早离开学校,几年后分道扬镳,班里连知道他家里是住在哪里的同学都难找一个,当时并不懂得很多心理上的问题,只认为他是孤僻不想与人交流,所以大家也就忽视他了。后来在同学聚会上才知道了一些关于他的事情:生活在一个复杂的家庭,父亲整天打麻将,赌钱,母亲是他唯一可以倾诉的亲人,可是一个朴素的农村妇女在工作之余还要照顾着三个孩子,谈不上对这个孩子更多的心理关注。这个同学后来走上工作岗位,由于孤僻的性格,他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出现了很大的与人交往的障碍。
我们思索着,如果有老师给予他及时的心理辅导和心理教育,或者朋友间多多去接触他,给及他心灵上的温暖和心理苦闷释放,相信他的生活会是另外一番模样。
四、平等对待学生,诚心尊重学生是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楷模,他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产生较大影响。所以,教师办事要公平、公正,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同时,教师还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观、人才观;学习辩证唯物主义,一分为二地对待问题。对优等生,多看缺点,对后进生多看优点。不可感情用事,要认识到只有一视同仁对待学生,学生才会从情感深处,萌发对老师的尊敬和信任。我们可以在心里欣赏成绩好、能干、听话的学生,但我们绝不能把这种偏爱用行动展示在全班同学的面前,甚至说某某同学成绩好、某某同学成绩差、某某同学品行不端正,而做出不公平的决定。例如:每天我都有安排同学值日,同样也有安排组长负责检查,但有些组长会认为:我聪明能干,成绩好,老师赏识,让我当组长,我可以不用值日,只是负责检查,要求同学做好就行了。对于这些学生,背后还得跟他谈谈心,让他明白自己也是班中的一分子,班里的事务责任、有义务去完成。又如:有个同学突然没有按时完成作业。我会摸摸他的头,弯下腰,低声说:“你作业没能按时做完,昨天应该好累吧?说说给我听,是什么事?”让他解释完后,再说:“那现在你打算怎么做呢?”在新的教育环境下,教师只有转变心态,以亲切的面孔、用平等、和谐的口吻与学生交往,缩短师生间的“心距”,学生才能在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理解、行为得到鼓励、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围中,尽情释放自己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向上意识,逐渐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学生需要为出发点,尊重与理解学生,力求让学生的人格得到健康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部分,现代教育,不能没有心理健康教育,它时时、处处渗透到学校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由此可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际交往心理论文篇八
何文锦。
浅谈中学生自卑心理的现象。
何文锦。
湛江基础教育学院英语系。
【正文】自卑感,是指学生对自己的品质和能力做出过低评价,或对自身的智力和能力怀疑所产生的心理感受。又称自我否定意识,表现为消极的自我评价。可见,自卑心理是人们自己看不起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及心理品质作出偏低的评价的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通常这种评价并不符合本人的实际情况。我们常会发现这样的学生,他们对自己的智力、能力、长相、气质等评价偏低,在同他人比较时,总感觉自己比别人矮半截,自己某方面有不足之处,就全面否定自己,甚至对自己的学习和前途悲观失望,还有些学生把学习成绩不好归结为能力低、笨、命不好等等。这类学生的表现是典型的自卑。自卑感严重影响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为此,我就中学生自卑心理的表现、危害、成因及对策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中学生自卑心理的表现中学阶段是自卑的多发期。几乎大部分中学生都有程度不同、类型各异的自卑感受。中学生由于缺乏对人、对人生、对人性等的深刻了解,往往容易拿自己的缺点和别的同学的优点进行比较,极容易掉进自卑的陷阱,从而瞧不起自己,这样就失去了进取的决心和动力,极大的影响了学生身心与学业的发展。自卑心态的表现形式和行为模式:
1.孤僻怯懦型。深感自己处处不如别人,“谨小慎微”成了这类人的座右铭。他们像蜗牛一样潜藏在“贝壳”里,不参与任何竞争,不肯冒半点风险。即便是遭到侵犯也听之任之、逆来顺受、随遇而安,或在绝望中过着离群众索居的生活。
2.咄咄逼人型。当一个人的自卑感在最强的时候,采用屈从怯懦的方式不能减轻其自卑之苦,则转为好争好斗方式,脾气暴躁、动辄发怒,即便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会寻求各种借口挑衅闹事。
3.滑稽幽默型。扮演滑稽幽默的角色,用笑声来掩饰自己内心的自卑,这也是常见的一种自卑的表现形式。美国著名的演员费丽丝-蒂勒相貌丑陋,她为此羞怯、孤独、自卑,于是她运用笑声,尤其是开怀大笑,以掩饰内心的自卑。
4.否认现实型。这种行为模式是自己不想看到,也不愿意思考自卑兴趣产生的根源,而采取否认现实的行为来摆脱自卑。如借酒消愁以求得精神的蚕食解脱等方法。
5.随波逐流型。由于自卑而丧失信心,因此竭尽全力使自己和他人保持一致,为空有雨众不同之处。害怕表明自己的观点,放弃自己的简介和信念,努力寻求他人的认可,始终表现出一种随大流的状态。
二、中学生自卑心理的危害。
1、影响人的心理健康。在自卑者中,一些不良的情绪(如悲伤、恐惧等)很常见,长此以往,就会使其产生心理问题,甚至产生心理障碍。
2.影响人的身体健康。长期的自卑会使人产生生理方面的变化,造成某些器官受损,导致各种身心疾病,如消化性溃疡、高血压等。3.影响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因为认知能力欠缺使人不能正确地对待问题,所以,自卑的人很难与人相处,也很难取得成功。
三、中学生自卑心理形成的原因。
中学时代是人生的花季,可为什么有些同学会生活在自卑的阴影中呢?原因则是多方面的,常见的最基本的因素有以下几种:
1、生理缺陷。一些身材矮小,相貌丑陋,身体有残疾的学生,他们常常体验着不能与常人相比的失望与痛苦,往往产生自轻自贱的情绪,并由此陷入孤独、沉默、神经过敏的自卑境地。
2、家庭条件差。父母社会地位低微、没有文化或有生理缺陷,家庭经济收入不高等等,经常受人嘲笑,造成部分学生产生心理自卑。
3、能力不强。先天或后天能力相对弱者(如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气质、风度等)。在能力强者面前往往感到自愧不如,加上强者锻炼机会明显多于弱者,一些弱者因为自卑心理的影响即使有锻炼机会也不敢抓住,或者有机会却因一次失败而永远望而生畏,恶性循环,强者更强,弱者还弱,差距越来越大,自卑心理也愈来愈烈。
4、从小没在体验到足够的父爱、母爱,在学校又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
5、缺少成功体验,平时做事成功率不高,受过多挫折的影响。
6、自我认识不足。过低地估计自己,拿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相比,越比越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越比越泄气;或者过高地评价自己,当所处的环境发生变化,拥有的光环在群星闪烁中不再那么耀眼时便产生一种失落感,随之而来的则是潜伏在内心深处的自卑感的萌发。
7、消极的自我暗示抑制了自信心。
8、社会消极文化的影响、舆论的压力。中国传统文化中“不怕人笑话,就怕自己夸”的消极因素为自卑心理的形成提供了合适的土壤;社会对学生中的个别差异品头论足,说长道短,使得一些中学生心理压力加大,诱发自卑心理。
四、中学生自卑心理的克服对策。
1、全面地、辩证地看待自己,正确地认识、评价自己。不仅要如实地看到自己的短处,也要恰如其分地看到自己的长处,切不可因自己的某些不如人之处而看不到自己的如人之处和过人之处。
2、学会正确地归因。不能因一次失败,就认为自己能力不行。殊不知这次失败的原因很可能是多方面的,不一定是能力不足造成的。
3、提高自信心。当你在干一件事之前,首先应有勇气,坚信自己能干好。但在具体施行时,应考虑可能遇到的困难。这样即使你失败了,也会由于事先在心理上做了准备而不致造成心理上的大起大落,导致心理失调。
4、体验成功。经常回忆因自己努力而成功了的事,或合理想象将要取得的成功,以此激发自信心。
5、运用积极的自我暗示。当遇到某些情况感到信心不足时,不妨运用语言暗示:“别人行,我也能行。”“别人能成功,我也能成功。”从而增强自己改变现状的信心。
6、建立新的兴奋点。当你处于劣势或面对自己的弱项时,可以通过有意转移话题或改做别的事情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如可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感兴趣的也是最能体现自己才能的活动中去,以淡化和缩小弱项在心理上造成的自卑阴影,缓解压力和紧张。
7、正确地补偿自己。为了克服自卑心理,我们可以进行两方面的补偿:一是以勤补拙。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有缺陷,不背思想包袱,以最大的决心和顽强的毅力去克服这些缺陷。二是扬长避短。例如苏格拉底其貌不扬,于是在思想上痛下功夫,最后在哲学领域大放异彩。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注意自我调节,“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扬长避短,克服自卑。
8、注意自我激励。自卑的人一般都比较敏感脆弱,经不起挫折的打击。因此应当注意,要善于自我满足,知足常乐。在学习上,目标不要定得太高。适宜的目标,可以使你获得成功,这对自己来说是一种最好的激励,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自信心。之后,可以适当调整目标,争取第二次、第三次成功。在不断成功的激励中,不断增强自信心。
9、选准参照系。在与别人比较时,为了避免自卑心理的产生,我们应该选择与自己各方面相类似的人、事比较。否则与自己悬殊太大,或者拿自己的弱点与别人的优点相比,总免不了自卑感。与人比较时要讲究“可比性”,选择适当的参照系,否则只有“人比人,气死人”。所以应该看到,自卑是要求自强的表现,往往有比平常同学更强的自尊心和更强的表现自我的欲望。当你一旦在学习上或其它方面获得成功,那种喜悦的心情不仅能激发你的自强信念,还能使你摆脱自卑的阴影,增强自信心,获得走向自强的启示。
参考文献:
1、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2、郑雪:《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3、林建华:《中小学生心理教育原理与教程》,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刘学兰、何先友:《中小学生学习辅导》,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人际交往心理论文篇九
[摘要]大学生人际交往对其大学学习、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关系到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对其在未来社会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处理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当前,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一些障碍和不足,这与大学生社会需求、认知程度和性格特点有关。应当从提升大学生全面素质出发,加强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教育和引导,促进他们人际关系的协调。
[作者简介]马亚平(1968-),女,回族,宁夏银川人,中央民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北京100081)。
高校在人才培养中,既要重视大学生学习、学业,也要重视他们的思想道德、人格的发展,关注他们的素质的全面培养。在大学生素质结构中,人际交往能力是衡量大学生社会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是大学生个性品质和社会生活能力的重要标志。大学时期正是学生个性心理品质趋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应根据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实际,尤其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应对的教育和培养策略,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其特定的学习生活经历、年龄特点,特定的社会生活环境,决定了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特定的交往动机、心理状态、情感需求,这使得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呈现出一定的目的性、方向性甚至是功利性,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一些方面的障碍和不足。
1.人际交往中的自我封闭。大学生生活在现代生活条件中,环境较为优越,大部分好奇心强,待人热情,愿意与人接触,乐于与人沟通,交往大方,交际面广。然而,也有为数不少的大学生却表现为另一种状态,即不愿与人接触、交往,将自己封闭起来。这些学生往往来自于较为封闭的家庭中,自小生活圈子小,接触面小,缺乏人际交往的实践,在与人接触时往往胆怯、紧张,不知所措,羞于启口。在学校活动中,他们不愿意“表现”自己、“突出”自己。也有些学生自小由于缺乏亲人的关爱,缺失家庭的温暖,使得心理上造成了创伤,导致他们自闭、自卑和孤独的心理。他们没有体验过人际交往中相互信任、彼此鼓励、互动交流的快乐,因此在心理上对外部世界的感觉是冷漠的,虽然愿意尝试与他人交往,但又害怕遭到拒绝,这些学生往往在与人接触初期惴惴不安、心理焦虑、情绪紧张,也有的不愿意与人接触,不愿意与人沟通,我行我素、独来独往,将自己封闭起来。
2.人际交往中的功利追求。当今大学生之间的交往大多都建立在共同的性格、兴趣、爱好、志向和地缘关系上,大学生之间的交往大多是真诚、健康的,他们因为共同的大学生活而相聚在一起,相互交流,彼此鼓励,是一种建立在纯洁情感基础上的同学之间的友谊。然而,也有一些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功利化追求的倾向。受“金钱至上”的影响,往往表现出与同学间、老师间的感情淡漠,在谋求入党、评优、评定奖学金等方面的利益时,有的学生从搞好“群众关系”出发,刻意与他人、老师拉关系,一旦获得了自己想得到的利益,就表现出对人的冷漠。
3.人际交往中的嫉妒情绪。大部分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是友爱、宽容、平和的,他们以同学取得好的成绩而感到骄傲,以同学表现突出而感到光荣。但也有一些学生对优秀学生产生嫉妒心理,本来平常关系很要好的同学,但当对方在某些方面超过了自己时,就产生心理的落差,不能承受,由此与这些同学关系疏远、排斥,甚至施以挖苦、讥讽、打击报复的态度。这些同学在同学关系中表现出对人尖刻,不能宽容人、理解人,往往造成同学关系紧张。
4.人际交往中的层面单纯。中国有句古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因为“志同”而“道合”。大学生因某种共同的联系而在一起相互交往。这些志同道合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容易形成同学间的友谊。但这种交往的层面是单纯的,也存在负面作用,如人际交往中的“志同道合”的另一方就是“臭味相投”。一些人因不好的习惯、不良的嗜好、目标,而走在了一起,这将越发强化其不良的思想、道德发展,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这种人际交往层面的单纯性也使人际交往的社会作用受到限制,因为人只有与自己不同类型,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经历、学识的人交流,才有机会相互学习,相互取长补短,互相进步。
人际交往是一种个性品质的表现,受个体遗传素质的影响,也受后天教育和培养的作用。从大学生的社会心理、社会需求来看,其人际关系中存在的障碍和不足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1.目的的指向性不同导致对人际交往的影响。从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来看,要维系社会关系的存在,必须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假如没有人际交往,人类社会也就不复存在了。处于社会生活的人,人际交往首先是为了生存,使自己维系与社会的关系,也就是说是为了安全的需要,进而为了实现自身发展和精神的满足。因此,必须承认人际交往存在的目的性。这种目的性在大学生身上有诸多表现。首先,大学生为了不脱离与同学的关系,或多或少地要与他们进行交往,以获知学校的信息,了解学校的动态,保持自己应对周围学习环境的变化,而在其中有些心理自卑的学生,其人际交往必然是少量的、不足的,因而他们在发展上也将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憾,可以说人际交往是大学生最基本的需求。其次,由于个体差异的不同,有的大学生需求强烈,希望了解更多的外界信息,因此这些学生人际交往的主动性较强,而带有一些功利目的学生,更是在人际交往面向的人群和精力投入上显现出与其他同学的不同,这也导致部分学生人际关系的畸形化发展。而存在嫉妒心理的学生,其原因在于社会交往中对情感需求强烈,希望他人对自己有较好的评价,但当他人超过自己时,就容易产生心理失衡现象。
2.认知结构的缺失对人际交往造成的影响。由于每个人的社会经历不同,积累的知识不同,因此他们在对外部世界进行观察、分析时,就有不同的视角,有些人由于视野的狭窄,认知结构的缺失,会造成对事物的认识存在偏颇。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会具有不同的影响。大学生正处于知识学习和视野开阔时期,其认知结构是不完善的,思维和认知被限定在了较小的圈子内,其在人际交往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种种缺失。在很多情况下,大学生由于认识的不足,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常常出现脱离实际,主观臆断,具有浓重的理想主义色彩,因而容易造成与其他同学关系判断的失误,引起同学间的误会和关系紧张。
3.个体成才背景的差异导致对人际交往的影响。社会是千差万别的,大学生个体之间也存在着很多不同性格、爱好,不同地域、不同家庭成长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学生,他们在价值观念、道德情感、为人处世、表达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多的不同,这些都影响大学生之间的相互认同、互相交往。一些来自经济条件较好家庭的学生可能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落落大方、热情豪放,但有的学生也因此表现出孤傲、盛气凌人;另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可能在人际交往中出现拘谨甚至自卑的心理。但无论哪种情况,都有可能造成人际交往的障碍。
4.个体性格差异对人际交往的影响。应当承认,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个体的差异,这对人际交往必然会造成影响。尤其在性格差异方面,性格活泼开朗的人与人交往能够在短时间内拉近与人的距离,但有时可能出现脾气急躁,容易造成他人的反感或冲突;而性格内向的人,往往不善言谈,对人冷漠,不利于建立相互了解、彼此顺畅沟通的关系。有些人的情绪容易激动,在很多方面容易引起矛盾冲突,而有的人自私、嫉妒、自以为是,这些都容易造成人际交往中的矛盾与障碍。
三、从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出发,加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教育引导。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其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关系其在校期间的全面发展,也对其未来步入社会后的人际关系处理具有深刻的影响。因此,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教育和引导,促进他们形成和谐、友爱、包容、互助、健康向上的人际关系。
1.重视大学生全面素养的培养,提高其人际交往的人格魅力。大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成功与否,受大学生人格魅力的影响。而人格魅力又来源于大学生的全面素质,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密切相关,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知识掌握、能力体现紧紧相连。这就要求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平台,增强对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他们的人格魅力。
2.提高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认识,端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动机。虽然在人际交往中要承认交往的目的性,但作为高校要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关系导向,使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建立在增进友谊、相互学习、彼此进步上。因此,大学生交往中要杜绝功利主义,抛弃庸俗的人际关系观念,端正人际交往的动机。
3.增强大学生的自信,鼓励大学生主动交往。增强大学生的自信有利于大学生在交往中突破心理障碍,大胆交往,更容易取得交往的成功。而鼓励大学生在交往中积极主动也是使大学生争取交往的主动权,获得交往成功的关键。因此,要通过大学生素质的提高、交往技能的训练来增强大学生的交往自信,通过自信心的增强来促使大学生主动交往,使大学生在主动交往中,突破自我、突破僵局,主动出击。
4.教育学生懂得做事“讲分寸”,使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掌握“适度”原则。距离产生美。在某种情况下,人与人之间要保持必要的距离,给对方留有自己的空间。在人际交往中,语言、行为要文明、有度,接触的频率应适当。同样,在交往范围上也要适度,既不能与什么人都交往,导致自顾不暇,也不能对什么人都非常谨慎,排斥与他人的交往。
5.教育学生有容人之量,使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学会宽容理解。在现实社会关系中,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别,因此在人际交往中,难以避免产生人际关系的摩擦或造成矛盾。作为大学生要有容人之量,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对方的态度,正确看待对方的异常情绪,学会包容、忍让。要引导学生以宽阔的胸怀处理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冲突。特别是当对方情绪激动,或事出有因时做出不恰当举动时,要有涵养,用包容赢得友谊,以关怀取得对方的认同。
6.教育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确立自己正确的交往角色。一个人认识他人不易,但在某种程度上认识自我更难。对自我的认识和正确的评价,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保持良好的情绪处理人际关系。同时,大学生通过对自己的优势、劣势的理性认识,有利于在人际交往中把握自己的角色,恰当地表达自己,从而更容易取得交往对方的认同。
[参考文献]。
[1]陈庆国。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调查与培养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
[2]李军,张殳。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探讨[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
[3]李燕冰,骆风。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生活素质的影响――广东六所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调查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7).
[4]秦海燕。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0(4).
[5]温永慧。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及人际交往技巧[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7(5).
[6]郑锐华。谈大学生的人际交往[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3).
人际交往心理论文篇十
摘要:人的心理、生理在中小学生阶段进入了快速的发展阶段,开始出现了质的飞跃。但是随着身心的发展,中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情感世界、人际交往等方面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中小学生开始以大人的角色来看待自己,却因大人们的不以为然和现实的不肯定,而出现对各种事情的敏感度增强,对各种事情都极端化看待。所以对中小学生的心理辅导至关重要。
关键词:中小学生、心理辅导、利害关系。
中小学生是人发展的重要时期,但这个时期的中小学生也会出现众多心理的问题,对中小学生的成长发展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这就需要我们作为老师、家长对中小学生进行辅导、关心,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
一、中小学生心理辅导的必要性。
1、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中小学生最突出的心理特征,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本身及其与客观世界关系的一种意识。青少年时期是自我意识发生突变的时期,是自我意识的第二个飞跃期,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有以下特点:
(1)对自我的发现和对自我形象的关注(2)自我体验强烈。
2、随着青少年的社会性、敏感性、闭锁性的发展,青少年容易出现叛逆的心理,叛逆心理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引起:
(1)大脑的发育健全,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大大增强,思维的视角已经已经不满足于老师与课本给出的解释,不轻信别人的观点,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但同时又不容易接受正确的,容易形成固执的想法。
(2)个性意识、独立意识、成人意识的发展,是他们认为自己是“小大人”开始漠视大人们的意见,觉得自己可以管理好自己,按对大人们的要求做,总觉得很不甘心,由于对社会的了解太少,又不愿意与家长交流,所以,一发生冲突就容易形成叛逆的心理,用各种方法来证明自己与外界的平等地位。
(3)青少年表现出生理上成熟和心理上不成熟的矛盾。由于阅历和经验不足,造成其认识上的不坚定性和易动摇性;他们的思维虽然具有独立性、批判性,但对问题的认识仍存在片面、偏激、固执和极端化。对成人的正常教育往往从对立面去思考,把成人的劝说、提醒、督促等看成是“管”、“卡”、“压”,是和自己过不去,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且这个时期,青少年容易受到怂恿,做一些不该做的事情。
(4)情绪与理智的矛盾。青少年情感非常强烈,情感体验有明显的两极性。在生活中容易感情用事,缺乏冷静的思考,难以及时地用理智控制自己,容易走向极端。还有好奇心的驱使,对新事物有好奇心,对新的事物禁不起诱惑。一种满足心理,总是希望自己的愿望能够得到满足,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是想要。因此很多叛逆具有盲目性,一事当前,无论其正确与否都盲目的加以抵制,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凡事不考虑可行还是不可行,只要他想干就干,随心所欲,不考虑后果。
(5)青少年如今面临的各种压力也很多,比如交往的压力、学习压力以及生活中的无聊情绪等,为对抗压力,逃避现实,往往就导致叛逆心理的产生。
3、青少年的行为与行为控制。
青少年的社会认知与行为方面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求新、求异、偏激,其控制行为方面的特点有:
(1)冲动、行为易越轨(2)行为的坚持性不强(3)承受能力较低(4)受暗示性较强。
由于青少年的行为与行为控制的这些特点,以至于青少年的行为容易受到别人的吹捧、煽风点火的影响而做出一些不计后果的事情。
青少年期是人的一生中的敏感时期,随着青少年期的到来,或许许多家长都会感慨,以前四多么听话、孝顺、乖巧、学习多么好的孩子,现在却变得叛逆、桀骜、脾气暴躁的一个人,谁的话都听不进去。或许到那时候我们就应该要反思了,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子,到底是什么事情触发他那条在心底的导火索。这就应该要知道青少年期孩子的心理特性,作出相应的措施来应对,把孩子引导回正途。
二、中小学生心理辅导的措施。
1、专业知识辅导。
运用适当的方法,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处理中小学生所遇到的困境,有专业知识的引领,能够更加恰当地解决中小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常用的专业方法有以下几种:
(1)成就动机训练。
成就动机是一种较高级的社会动机,是指个体积极地从事某种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成就动机训练是运用测验、讨论、游戏、阅读、教学等方法,使被青少年认识自己的动机与抱负,明白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对社会、对未来都是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体验成功的喜悦,勇于去追求成功。
(2)归因训练。
通过一定的环境控制、说服、讨论、示范与强化矫正等途径,使青少年明白自己失败、遭遇挫折的原因,究竟是能力不足、自身努力、任务的难度、运气、身心状态,还是其它因素。明白自身的不足,在加以强化、引导就能得到更好的效果。
(3)自信心的训练。
针对一些特殊的学生,尝试让他们的身份发生转变,会让他们重拾自尊自信。
2、创设良好的环境。
(1)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学校几乎是学生待得时间最长的地方,一个和谐、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有利于激发青少年的多种经验,诱发青少年活动的积极性。创设一个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能够唤起青少年对生活的热爱,陶冶青少年的情操,充实青少年的生活,激发青少年的求知欲,培养青少年的探索精神与生活情趣。
(2)创设平等、民主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学校关系中最为重要的关系,一个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更能激发学生向上、积极的学习心态。师生心理交融的基础是感性的交情,也是爱的投入,教师应该重视那些存在各种缺点的学生,多关心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常常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压抑,失去平衡,性格比较孤僻,心理上也比较脆弱。所以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善于与学生沟通,进行谈心、交流,进而开导学生呵护每一个学生。
(3)培养良好的课堂氛围,高质量的课堂教学,需要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带动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减少学习上的压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体验,心灵得到沟通,理念得到认同,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训练,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能学得懂、学得好、学得轻松。
3、向学生传授心理自我调节策略。
(1)避开、转移:把一些不愉快的念头、感情和冲动置于一边,或把消极情绪转移到有意义的方面去,使自己在不知不觉中保持心境的宁静。
(2)合理解释:搜集合乎自己内心需要的理由,减轻心中的烦恼和困扰。这种心理又称为“酸葡萄”心理。
(3)克制情绪,理智处理:在感情冲动不能冷静时,要及时反思,理智地处事,避免过激的举动或做后悔的事。如在进入初中以后,对异性初恋的处理。
(4)宣泄、松弛:将心中积压的消极情绪进行适当的释放,以松弛紧张的肌肉,缓和焦虑情绪。过度伤心时,不妨大笑一场;郁闷时,不妨找个亲人或挚友倾诉。
(5)模仿学习,加入集体行列之中:选择适当的学习榜样,并加入集体活动之中,弥补自己的不足,使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如不合群和孤僻性格的学生,可多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中积极发展自己,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辅导是整个生命的流露”,是人格的力量的体现,而不仅是用技巧、语言、耳朵、眼睛在辅导。因此,教师、家长的人格力量与自身素质占居着首要地位。教师、家长的人生经验、社会阅历、丰富的知识、生活态度、个性品质等都是影响辅导的重要因素。教师、家长应运用恰当的方法对孩子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孩子度过难关,重塑自信心让孩子追求更美好的人生。
人际交往心理论文篇十一
大学期间,学生们本身处于一个较为特殊的成长阶段,这期间大学生的心理影响因素比较多,有积极的影响,有消极的影响。这就需要对大学生人际关系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够正确的辅导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得大学生能有一个较为良好的环境,促使他们在大学期间心理发展阶段有一个较为健康的发展环境。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和人际沟通的行为对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好的环境能够使得大学生们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健康生活状态,不好的心理健康只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很容易导致大学生在生活中做出较为极端的选择进而对社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因此,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环境的分析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大学生家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中的主要家庭成员对大学生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作用,家庭成员是大学生最亲近的人,家庭成员和大学生之间具有血缘关系,这种关系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因此,大学生对家庭成员的信任度也是最高的,家庭的生活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家庭成员的一些行为方式直接在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如果一个家庭成员在生活中有一些不良的行为方式,比如说父母经常在大学生面前吵架,父母和大学生之间的矛盾不及时沟通等,这样只会使得大学生的心理有阴影,要是不能够采取方式帮助他们,他们会有极大的心理障碍,这样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消极的影响。如果大学生有一个较为良好的家庭环境影响,这样可以让大学生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理,对以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二)大学生的教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大学生在刚刚进入大学的校园中的时候,第一个接触的长辈应该就是老师了,在面对新的学习环境和新的生活环境,大学生更依赖于教师们的讲解,教师们给大学生的印象对大学生以后的生活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相对于大学生以前遇见的教师们来说,大学的老师的管理比较疏松,大学生不经常见到老师,老师们一般只会对特殊的学生主动进行沟通,对他们进行一些心里上面的教育。除此之外,大学生一般不会主动和老师之间进行沟通。因此,大学生和教师之间缺乏一定的沟通,在大学生心理遇见问题的时候不能够及时的帮助他们疏散不良的心情进而使他们能够建立一个健康的心理。大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是需要老师和大学生们共同主动努力才能够有成果的。
(三)大学生周围的同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大学生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是大学人际关系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大学这个特殊的阶段中,家长和教师只是大学生活中的小部分,大学生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和同学在交往。同学之间更加容易建立起密切的关系,密切的同学关系能够使得大学生们形成比较稳定的交往和心理依附关系。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
(一)加强家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
在进入大学之后,学生和家长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情感上的不平衡,情绪变化对另一方有偏见。一方面,父母经常把情感上的负担寄托给孩子,并给予很高期望。另一方面,大学生希望摆脱对父母的依赖,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一方面他们必须离开他们家庭所在地,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开始新的学习和生活,迫使他们去学习独立面对各种问题;另一方面,尽管他们想要独立,但由于外部世界和许多的限制,他们不能完全独立。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关系,需要大学生与父母调整和适应与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需要彼此之间更多理解和信任,建立一个和谐的家庭关系,有利于自身的健康发展。
(二)提高教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的措施。
但由于大学教育的特殊性,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比较分散,导致大学教师倾向于关注教知识,忽视了意识形态方面的沟通,组织咨询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适当召开大多数学生干部会议,然后让他们传递信息给大部分学生。师生之间的理解可以在对话的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人文价值交换,改变过于强调书本知识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科学思维、注意和所有的学生交流,经常去了解大部分学生的情况,真的做“学生导向”逐步发展人文精神,建立一个好老师形象,对学生起到好的影响。
三、结语。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辅导,使大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对以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能够拥有一个好的素质,帮助社会建立和谐发展的文明环境;一方面又能够自主发挥自己的个性,使得社会产生新的资源,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促进社会上面新能源的踊跃出现。若大学生的心理存在着一定的隐患问题,进入社会后,很可能会做出极端的事情,影响社会文明的发展。由此可得,辅导大学生使他们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对于以后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建立一个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对于辅助大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具有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环境可以促进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够达到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宋娟,孙艳平。论心理健康与创造力的关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xx(07).
[2]张建梅。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和人际主观因素研究[j].传承,20xx(28).
[3]田代亮。高职大学生人际关系、人格特质、应对方式及其关系研究[j].曲阜师范大学,20xx(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