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初中物理力和运动知识点总结(5篇)

初中物理力和运动知识点总结(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1 12:47:56
初中物理力和运动知识点总结(5篇)
    小编:zdfb

当工作或学习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回过头来对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以便进一步做好工作,并把这些用文字表述出来,就叫做总结。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总结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物理力和运动知识点总结篇一

1、什么是力?力的单位是什么?用什么符号表示?

答: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2、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两个方面?运动状态的改变表现为哪些方面。

答: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方面。即力能够改变物体的形状;力能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表现为运动快慢的改变或运动方向的改变。

3、力的三要素是哪三要素?什么叫力的图示?

答: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

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要满足那些条件?

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刚好倒置)

5、什么叫弹性形变,什么叫塑性形变?

答:弹性形变: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是能恢复原来的形状(橡皮筋、弹簧等)塑性形变: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是不能恢复原来的形状(橡皮泥、面团等)

6、什么叫弹力?产生弹力的必要条件是哪几个方面?

答: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来的形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施加的力叫弹力。要产生弹力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物体要发生弹性形变;

2、俩物体要相互接触。

7、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什么关系?

答;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在弹性限度范围内,拉力越大,伸长越长。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该原理来工作的。

8、什么叫万有引力?什么叫重力?

答:宇宙间任意两个有质量的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的相互作用力叫万有引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属于万有引力。

9、重力的方向如何?

答: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10、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什么关系?用公式表示

答:物体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什么关系:即g=mg(g=9.8n/kg)

11、重力的等效作用点重心的位置与什么因素有关?

答: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情况及物体的形状有关。对于质量分布均匀,有规则形状的物体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初中物理力和运动知识点总结篇二

初中物理知识点及典型例题汇总--力和运动

知识点1:力是,出现一个力必然有两个物体: 物体和 物体。力的三要素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

应 用:人向后用力划船,船却向前走,原因是,使船向前运动的力是。

知识点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也可以改变物体。应 用:

1、下列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a、匀速右转的汽车; b、匀速圆周运动的小球; c、滑梯上匀速滑下的小孩; d、进站的火车

知识点3:力的测量工具是:,它的制作原理是:。

应 用:

1、甲、乙两人各用20牛顿的力拉某测力计, 测力计不动, 则测力计示数为:()a、0牛; b、20牛;

c、40牛; d、15牛

知识点4:力的合成:(1)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方向 ;(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方向。

应 用:

1、重50n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当它受到20n的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仍处于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的合力等于30n b.物体受到的合力等于70n c.物体受到的合力等于零 d.物体受到的拉力跟重力是平衡力 知识点5:重力的定义:。大小计算:,方向:,作用点:。施力物体是。

应 用:

1、小华是一位喜欢运动的学生,质量为50kg,他现在正在斜坡上滑雪,请在上面右图中作出他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 知识点6:摩擦力(1)静摩擦力产生的特点:。静摩擦力的大小:,方向。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方向。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和。增大方法:

。减小方法:。

应 用:

1、用50牛力将重10牛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物体匀速下滑, 物体受摩擦力为:()a、10牛;

b、40牛;

c、50牛;

d、60牛。

2、用20牛的水平拉力拉重100牛的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牛。若运动中拉力变为15牛,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牛,木块的速度将。

3、体操运动员比赛前总要向手上涂些镁粉,其作用是 ;外科医生戴乳胶手套前总要在手上涂些滑石粉,其作用是。

知识点7:牛顿第一运动定律:。(1)实验方法:。(2)实验结论:。

(3)实验推论:。

应 用:为了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做如下实验:同一辆小车,从同样高的斜面a处滑下来,使它在三种不同的表面上分别停在图所示的b、c、d位置上,(在毛巾表面时,小车在教育部重点推荐学科网站、初中物理新课标教学专业性网站---《初中物理在线》。一万余个精品课件、几万套精品教案、试卷,让您的每一节课都能在这里找到合适的教学资源。

b处停下;在棉布表面时,小车在c处停下;在木板表面时,小车在d处停下)试问:(1)为什么要用同一辆小车从同样高的斜面滑下?

(2)小车在不同表面上前进的距离不一样,说明了什么?

(3)从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

知识点8:惯性

(1)定义:。

(2)决定因素:。

应用:坐在行驶的汽车上的人,如果突然向后倾倒,是因为,人向左倾倒是汽车在向 转弯。知识点9:二力平衡条件

(1);(2);(3);(4)。

应 用:1关于二力平衡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若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一定只受到一对平衡力作用;

c、只要两个力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并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d、只要两个力的合力等于零, 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2、一架质量为2吨的轻型直升飞机,静止在空中时,螺旋浆向上的升力是()牛。当飞机匀速下降时,螺旋浆向上的升力是()牛。知识点10:力和运动的关系

(1)当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保持 或。(2)当物体受平衡力时,将保持 或 ;

(3)当物体受非平衡力时,运动状态将。应 用:

1、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则肯定受到力的作用;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物体运动得越快,所受的外力一定越大; d、静止的物体,一定没有受任何外力作用。

2、静止的升降机里挂着一个弹簧秤,秤钩上挂一重物,读数为g牛;升降机匀速上升时读数为f1;升降机匀速下降时,读数为f2;三个读数比较:()

a、g>f1>f2; b、f1>f2>g; c、f2>g>f1;d、f1=f2=g。

教育部重点推荐学科网站、初中物理新课标教学专业性网站---《初中物理在线》。一万余个精品课件、几万套精品教案、试卷,让您的每一节课都能在这里找到合适的教学资源。

初中物理力和运动知识点总结篇三

我说课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第一册,第十二章“力和运动”中第五节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设计理念

克服以教师为中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中来,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精神,获得新知识的能力,与交流合作的能力,实现师生,生生积极互动,使学生在质疑,调查,探究中接受新知,培养学生充分的自主性与独立性。

一、教材分析:环节一,地位与作用。

地位:牛顿第一定律是经典力学中三大定律之一,是整个力学中的基础。如果我们把所有力学现象看作一座大厦,那么牛顿三大定律则是这个大厦的奠基石,牛顿第二定律又是在牛顿第一定律定义的惯性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牛顿第二定律建立在牛顿第一定律基础上。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是三大定律基础的基础,是否领会这一物理规律,不仅影响学生对这一章的学习,而且会影响整个物理课程中力学部分的学习。

作用:前面我们学习了简单的运动,又知道力学一些简单知识,牛顿第一定律正是基于此基础上将运动和力联系起来的一条纽带一座桥梁,是进一步分析和处理直线运动和力学问题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册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本节、本章的重点。

环节一:学习状况分析:牛顿第一定律是由部分实验结果,部分外推假设、部分定义所构成的一个复合体,就其定义本身的表述学生不难记住,但初二学生由于接触物理时间比较短,学生平均年龄比较低,抽象思维能力及认知结构上尚不成熟,因此在接受牛顿第一定律上有一定的难度,怎样形成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及这一概念的建立使其认识由直观的感觉上升到科学理性认识则是本节的难点。

环节

二、目标、重点、难点确定: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教材和大纲。

本节重点:牛顿第一定律及理解,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确定本节教学目标、难点:了解理想实验推得物理规律方法。

目标:

1、知识目标。

2、能力德育目标。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而是在大量经验事实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概括,推理总结出的一条规律。

(2)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3)了解理想实验推得物理规律的方法。

牛顿第一定律是一节物理规律教学课。

2、德:培养学生以事实为基础,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学习方法,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的思维

3、情感目标:注意师生间沟通,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知识目标上针对本节特点对学生提出,了解、理解、知道三个层次,以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清脉络,把握重点部分。以往教学实践中证明,物理规律是物理基础知识部分比较难学的部分,学生往往只注意背定义、记公式、做习题而忽视了对物理概念及规律的理解,以至于丰富的物理含义被形形色色的数学符号所淹没。面对这一现象在这一节教学中突破重点上我主要采取了如下方法。

(1)首先在引题上创设情境,以毛主席诗词“坐地是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为开端,引导学生从宏观上复习运动现象,故而知新,提供新旧知识联系的支点,使学生感到新知识并不陌生,便于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识结构中,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有利于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2)通过物理实验进行启发诱导/ a:做课本中小车演示实验,让学生对此实验进行认真、仔细观察以获得足够的感性材料。

每次实验前向学生交代清楚实验的条件和做法,使学生找出实验中哪些条件不变,变化的是什么条件,不变:同一小车、同一斜面、让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上滑下,变化:三种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再针对实验结果,提出问题,让学生运用渗透比较,分析综合等研究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引导起变化的原因,使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动脑筋思考问题,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得越远”为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提供了一定的感性材料。

b:其次通过上面的演示实验,简单介绍伽利略的推理方法和得出的结论。突出他的理想化实验和推理方法,理想化实验虽然不能实现,但都有可靠的事实基础,因而推理是合理的。

c:在此基础指出牛顿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以事实为依据总结出一条经得起时间和实践检验的一条真理,牛顿第一定律。

3:在教学突出重点中,对定律中关键词语进行说明,各种易犯的错误进行分析,纠正学生头脑中原有的错误生活观念以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由于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实验和观察基础上大胆而合理的确良外推,它只是一种基础假设,由于不存在绝对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因此这条定律无法直接用实验来证明,它的正确性在于它推得结果与客观事实相吻合,形成对比知道知识的发展过程由错误

正确

完善学生一目了然地看清其框架,把握重点和关键。投影

牛顿第一定律

一、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物体就要静止下来(错误)

二、运动物体如果不受任何外力作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永远运动下去。(正确)

三、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完善)

环节五:难点突破

牛顿第一定律虽已建立,但学生对其建立过程仍比较生蔬,常不能予以接受因此造成了对牛顿第一定律理解不深入,不透彻,形成难点针对此现象采取了,实验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使直观实验与抽象受力分析相结合的起来,这样做到了使其难点先简后繁,先定性,后定量;先具体后抽象;先特殊后一般的解决方法,使其难点被逐步得以解决,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这样有利于培养其思维能力和理想实验推得物理规律方法。

二程序安排

本节课在程序安排上针对学生特点主要采取了如下程安排:

1、引题,创新情境,复习提问导入新课。形成新旧知识互相联系、互相渗透。

2、重视物理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猜想,推导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3、重视各种变成恰当的应用,对其定律中学生不易接受的地方和关键词语进行解释,使牛顿第一定律得以巩固,理解定义、特定的含义。

4、在此引导说明,对其进行加深,从而形成深刻印象,通过不同层次联系,加强基础与习题的配备,能够及时反馈学生认知情况,从而调整教学加经改进,体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5、归纳总结。由学生回忆本节学到了什么为主线,使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识更加清晰,明确、系统,从知识结构上把握新内容,达到巩固和提高的目的,经过这一回顾,让学生会用科学方法去研究问题,从而进一步发展了思维能力设计。

6、定量作用:让学有余力的同学进一步提高,学习困难的同学加深对本节特点及基础知识理解认识,为之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进行如下设计。

(1)明确目标,激发动机(在复习运动和力基础上)

(2)新旧联系,指引注意。

(3)创设情境,提供感性材料(实物、小车实验)

(4)讨论分析形成结论。如果物体不受摩擦力作用,那么物体运动情况又会怎样呢?让学生思考,讲座得出结论,从而养成学生动口,动手的能力。

(5)反馈强化,通过对定律本身说明及习题配备,使定律得以巩固和深化。

确定教学目标

导入课题

提供感性材料

分析推理

形成定律

反馈强化

巩固应用

小结综合以上是我将在牛顿第一定律这一课时上进行授课的总体思路和主要设计,重点、难点确定方面及其怎样突破的基本方法和手段,由于经验有限,还存在上一些不足之处,望大家给予指导和帮助。

初中物理力和运动知识点总结篇四

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

一、运动的描述

1:运动是宇宙中普遍的现象。

2: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3: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4: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二、运动的快慢

1: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

公式: v=s/t

速度的单位是:m/s;km/h1 m/s =3.6km/h

2: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

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

三、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1:时间的测量工具:钟表.秒表(实验室用)

单位:sminh

2: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

长度单位:mkmdmcmmmumnm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2).用刻度尺测量时,厚的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在被测物体上.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4).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5).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3: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四、力

1: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接触的物体不一定产生力的的作用,不接触的物体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3:力的单位是:牛顿(n),1n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4: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就叫力的示意图,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表示力的大小.五、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2: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3: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质量的大小有关。

六、二力平衡

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二力平衡: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 3: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4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

初中物理力和运动知识点总结篇五

(考查范围:浮力及其应用)

附:本章知识小结(一)本章词语解释

1.上升: 物体在液体中向液面运动的过程.2.下沉: 物体在液体中向容器底部运动的过程.3.漂浮: 物体独自静止地浮在液面上,有一部分体积在液面下为v排,有一部分体积在液面上为v露.4.悬浮: 物体独自静止地悬在液体中任何位置,此时v排=v物.5.沉底: 物体在液体中沉到容器底,容器底对它有一个支持力.6.浸没: 物体全部浸在液体中,此时v排=v物.7.浸入: 物体部分或全部浸在液体中.8.浮体: 凡是漂浮或悬浮在液体中的物体.(二)重难点分析

1.浮力的三要素

2.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f浮=g排或f浮=ρ液gv排)a.原理中“浸入液体里的物体”指两种情况

b.能区分g物与g排;v物与v排;ρ物与ρ液的意义.c.明确此公式的适用条件:既用于液体也适用于气体.d.由此式理解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即:物体浸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液体(气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气体)的体积有关,而跟物体本身的体积、密度、形状以及物体浸没在液体(气体)中的深度等无关.因此,在用f浮=ρ液gv排计算或比较浮力大小时,关键是分析液体的密度ρ液和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的大小.3.怎样判断物体的浮沉及浮沉的应用

a.物体的浮沉条件 浸没在液体里的物体若只受重力和浮力的作用,由力运动的关系可知: 当f浮>g物(ρ液>ρ物)时,物体上浮→漂浮(f'浮=g物).当f浮=g物(ρ液=ρ物)时,物体悬浮.当f浮

技术上为了实现浮沉总是设法改变重力与浮力的“力量对比”,来达到目的.若保持浮力不变,可改变自身的重力,实现沉浮;若保持重力不变,可改变排开液体(气体)的体积来实现沉浮.a 轮船采用”空心”办法,使它排开水的体积增大,达到增大浮力.b 潜水艇 浮力不变,通过改变“自重”来实现上浮、下沉的.c 气球与飞艇 用小于空气密度的氢气或氦气充入气球和飞艇中,通过改变气球和气囊的体积而改变浮力的大小,实现升降.d 密度计用来测定液体密度的仪器.它利用漂浮原理:g密度计=f浮=ρ液gv

排,即ρ液大,v排就小,密度计露出部分大而做成的.4.关于液面升降的问题.分析 其实质是比较变化前后的v排.例: 一块冰浮于水面,如图.那么当冰熔化前后,其水面将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解: 冰熔化前:

由于漂浮,f浮=g物.则v排=m冰g/ρ水g=m冰/ρ水.冰熔化后:由于m水=m冰,由ρ=m/v得 v化水=m水/ρ水=m冰/ρ水 因 v排水=v化水,即冰熔化成水后,刚好填满原来被冰排开的水的体积,因此,水面保持不变.扩展一

① 若上题中的冰包含有气泡,则冰熔化后液面将如何变?

② 若上题中的冰包有一小木块(ρ物<ρ水),则冰熔化后液面又将如何? ③ 若上题中的冰包含有一小石块(ρ物>ρ水),则冰熔化后又如何? 扩展二

如图甲,铁块a叠放在木块b上,然后放在水缸中当将铁块从木块上拿下,并放在水缸底部时,水面高度将()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无法确定 5.如何用浮力知识来测固体或液体的密度.a.测固体的密度

例一 请利用弹簧测力计、水、烧杯测出一块小石头(ρ物>ρ水)的密度.① 实验原理 f浮=g-f拉(称重法)② 步骤

a 用弹簧测力计先测出小石块在空气中的重力记为g石;

b 用弹簧测力计悬吊着小石块,使之浸没在水杯中,并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拉;

c 由f浮+f拉=g可求得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f浮=g石-f拉; d 由f浮=ρ液gv排和g=mg=ρ物gv物及v物=v排得ρ石= ρ水

例二 利用量筒、水、细针测出不沉于水的蜡块(ρ物<ρ水)密度.① 实验原理 f浮=g(漂浮法)② 步骤

a 先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为v0;

b 然后往量筒中放入小蜡块,待小蜡块静止后,记下水面现在所对应的刻度为v1,即蜡块漂浮时v排=v1-v0;

c 用细针将蜡块全部按入水中,记下现在水面刻度为v2,此时蜡块的体积为v蜡=v2-v0;

d 利用漂浮条件f浮=g,即ρ水gv排=ρ蜡gv蜡得出ρ蜡=ρ水

b.测液体的密度 第一

原理 f浮=g-f拉和f浮=ρ液gv排.(称重法)器材 弹簧测力计、烧杯、适量的水、适量的待测液体和一个密度大于水和液体的物体.过程 用上述器材分别测出物体在水中和待测液体中的浮力,则有

即:ρ液=

第二

原理 f浮=g物(漂浮法)

器材 量筒、水和待测液体、一个密度比水和待测液体小的物体.过程 用上述器材分别测出物体在水中和待测液体中的v排即可,即:由g物=f

浮水和g物=f浮液可知

ρ水gv排水=ρ液gv排液,也即ρ液=

6.掌握计算浮力大小的四种方法.a.称重法.利用弹簧测力计两次读数不等来计算浮力.基本公式 f浮=g-f拉(式中的g和f拉分别为称在空气中的物体和称在液体中的同一物体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适用范围 此式适用于液体中下沉的物体.常用于题中已知用弹簧测力计称物体重的情况.b.压力差法.利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来计算浮力.基本公式 f浮=f向上-f向下.适用范围 此法用于判断物体是否受到浮力或计算浸没深度已知的规则物体所受的浮力.c.原理法.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来计算浮力.基本公式 f浮=g排液或f浮=ρ液gv排液.适用范围 普遍适用.d.平衡法.利用物体漂浮或悬浮的条件来计算浮力.基本公式 f浮=g物、f浮+n支=g物、f浮=g物+f拉.适用范围 漂浮体、悬浮体、沉底、连接体等.其中称重法、原理法、平衡法是常用的计算浮力的方法.其它方法一般都要与原理法联合使用,才能顺利完成浮力问题的解答.7.求解浮力问题的一般步骤 a 明确研究对象

b 明确研究对象所处的运动状态.(漂浮、悬浮、沉底、上浮或下沉等)

c 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受力示意图.(除分析重力、浮力外,还要注意是否有其它相关联的物体对它有拉力、压力等)

d 列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下的力的平衡方程(在展开方程时,应注意抓住题中的关键字“全浸”、“部分浸”、“漂浮”、“沉底”、“露出水面”等)e 解方程求出未知量.1、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纳粹一潜水艇在下潜过程中,撞到海底被搁浅而不能浮起来,这是因为()a.有浮力,但浮力小于重力 b.有浮力,且浮力等于重力 c.潜水艇底部没有水进入,不产生浮力 d.机器坏了,不产生浮力

2.一艘轮船从东海驶入长江后,它所受到的浮力()a.变小 b.不变 c.变大 d.不能确定

3.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3∶5,密度之比是3∶10,若把它们浸没在同种液体中,则它们所受的浮力之比是()a.3∶5 b.3∶10 c.1∶2 d.2∶1

4.如图所示,体积相同的甲、乙、丙三个物体浸没在水中。甲上浮、乙悬浮、丙下沉,在甲露出水面之前,关于它们所受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受到的浮力 b.乙受到的浮力大

c.丙受到的浮力大 d.甲、乙、丙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7.如图所示,浸没在烧杯底部的鸡蛋所受水的浮力f1小于鸡蛋的重力,现将适量的浓盐水倒入烧杯中,鸡蛋所受的浮力为f2,则f1与f2的关系是()a.f1>f2 b.f1

9.潜水员从水下15m的地方上浮到距水面lm的地方,则潜水员所受的浮力和压强()a.压强和浮力都将变大 c.压强和浮力都将变小 b.压强减小,浮力不变 d.压强不变,浮力变小

10.一个边长为a的立方体铁块从图(甲)所示的实线位置(此时该立方体的下表面恰与水面齐平)下降至图中的虚线位置,则图(乙)中能正确反映铁块所受水的浮力的大小f和铁块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关系的图像是()a f f f f 2a 水 0 a 2a h 0 a 2a h 0 a 2a h 0 a 2a a b c d 11.将质量相等的实心铁块、铝块和木块放入水中,静止时,比较它们受到的浮力(ρ铁=7.8g/cm3、ρ33铝=2.7g/cm、ρ木=0.4g/cm)()a.铁块受到的浮力最小 b.铝块受到的浮力最小

c.木块受到的浮力最小 d.铁块和铝块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12.如图所示,是一位先生巧用物理知识将帽子送给楼上女士的情景。此

过程中应用的关键知识是()

a.气球受到重力 b.帽子质量大于气球质量 c.帽子密度大于气球密度 d.空气对物体有浮力作用

13.悬浮在水中的潜水艇排出水舱中的一部分水后,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受到的重力,潜水艇将()

a.下沉 b.上浮 c.悬浮在水中 d.先下降后上升

14.打捞江底的沉船,下面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a.使沉船与水底淤泥尽量分离 b.使用费力的机械把沉船拉起来

c.清除船体中的泥沙,使船变轻 d.将浮筒与船绑在一起,再排出浮筒内的水

15.将一实心物体先后投入足量的水和酒精中,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分别为6n和5n,判定物体在水、酒精中的浮沉状态可能是(ρ3酒=0.8×10kg/m3)()a.在水中漂浮,在酒精中漂浮 b.在水中漂浮,在酒精中沉底 c.在水中悬浮,在酒精中漂浮 d.在水中沉底,在酒精中沉底

16.质量相等的木块和蜡块,漂浮在同一盆水中,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是()a.木块受浮力大 b.木块和蜡块受浮力相等 c.蜡块受浮力大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17.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a.b.c三个小球,放在同一液体中,结果a球漂浮,b球悬浮,c球下沉到容器底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果三个小球都是空心的,则它们的体积可能相等 b.如果三个小球的材料相同,则a.b两球一定是空心的

c.如果三个小球都是空心的,则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为fa>fb>fc d.如果三个小球都是实心的,则它们密度的大小关系为ρa>ρb>ρc

18.如图所示,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丙三种液体;将三个完全相同的铜球,分别沉入容器底部,当铜球静止时,容器底部受到铜球的压力大小关系是f甲>f乙>f丙,则液体密度相比较()

a.甲的最小 b.乙的最小 c.丙的最小 d.一样大 19.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实心物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f,如果把物体浸没在水中央,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5,则该物体的密度是()a.1.0×103kg/mb.0.8×103kg/m3

c.1.5×103kg/m3

d.1.25×103kg/m3

20.如图所示,将两只同样盛满水的溢水杯放在天平的两盘时天平平衡。将一木块放在右盘的溢水杯中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并将溢出的水取走,此时天平()a.右边上移 b.保持平衡 c.右边下移 d.无法确定 21.用一个量筒、水、一根细针做实验来测木块的某些物理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能测木块的体积 b.只能测木块所受的浮力 c.只能测木块的体积,质量和密度 d.木块的体积,所受的浮力,质量和密度都能测量

三、填空题

22.潜水艇充满水时,可以悬浮在海水中静止不动.此时,它在竖直方向上受到_______ 力和_________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合力是_________。

23.如图所示,卷成团的牙膏皮弄成空心后,立在水中受到的重力________,排开水的体积__________,受到的浮力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4.水下6米深处有一条体积为300厘米3的鱼,它受到的浮力为______牛,这条鱼若再向下游5米,则它受到的浮力将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5.一金属块在空气中称重27n,把它全部浸没在水中称弹簧秤读数为17n,则该金属块受到水对它的浮力是______n,浮力的方向是_________,物体的体积3为______m。

26.如图所示,重为3×105牛的飞艇静止在空中,飞艇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____牛,方向竖直___________。

27.一个重5n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它受到的浮力为 ___________ n,它排开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_m3.28.一个质量、体积均可忽略不计的塑料袋(不漏水)装上1千克的水后再放入水中,它们受到水的浮力是_____n.(g=1on/kg)29.如图所示,将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实心球形和碗形,分别放入相同的甲、乙两杯水中,静止时甲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___________乙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________杯中水面升高得多。

30.如图所示,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如果直接将该物体投入水中,该物体将______(填“上浮”、“悬浮”或“下沉”);从图乙、丙可以看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_______有关.31.小明把一块地瓜放进杯中的水里,结果地瓜沉到杯底,如图所示,请参考表中数据判断,下面哪个办法能使地瓜浮出水面.32.一个物体所受的重力为10n,将其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它所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为20n,此时它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_____n,放手后物体将_____________(填“上浮”、“下沉”或“悬浮”),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为______________n.33. “五·一”黄金周期间,小明与家人到我省大英县的“死海”游玩,这“死海”其实就

是咸水湖,当人完全浸没水中时,人受到的浮力_______________人受到的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所以人就会自然向上浮起;当人漂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时,人受到的浮力___________人受到的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4.在如图所示的装有水的杯中漂浮着一块冰,冰块内有一实心小铁块.当

冰全部融化后,杯中的液面将会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5.体积是125厘米3的正方体石块,浸没在水中某处时,受到的浮力大小是_______牛,如果此时正方体的上表面受到向下的压力是2.5牛,则下表面受到向上的压力是_______牛。(g=10牛/千克)

36.一只质量是790克的实心铁球放入水中受到的浮力是______牛,放入水银中静止后受到的浮力是______牛。(ρ=7.9×103千克/米3)

37.体积为50厘米,质量为48克的生橡胶块放入足够深的水中静止后,水对它的浮力是_________牛。(g=10牛/千克)

38.将同一小石块分别浸没在水和某种液

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小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kg/m3,,这种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 kg/m3.(g取10n/kg)

39.轮船进港卸下货物后,吃水深度减少0.5m,如果轮船在水平方向上的平均截面积约

为5400m,那么,卸下货物的质量大约是_________.

40.一艘轮船满载时的排水量是7500t,轮船受到的浮力是

n;满载时轮船排开水

3的体积是

m。在水面下3m深处,水对船体的压强是

pa(轮船的排水量是指轮船排开水的质量)

41.将一个密度为0.9×103kg/m3的实心小球,先后放入水和酒精当中,则小球排开水的体积与排开酒精的体积之比为 ________;小球在水和酒精中所受浮力之比是______

(ρ酒=0.8 ×l0kg/m)

42.一个空心铜球质量为89g,它能漂浮在水中,且有1/3个球露在水面上,已知铜的密度为8.9×103 kg/m3,则此铜球的体积为________cm3,,其空心部分的体积为_______cm3.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