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最新农村公路养护调研报告 农村公路建设管理调研报告(五篇)

最新农村公路养护调研报告 农村公路建设管理调研报告(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1 16:00:32
最新农村公路养护调研报告 农村公路建设管理调研报告(五篇)
    小编:zdfb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农村公路养护调研报告 农村公路建设管理调研报告篇一

截止2011年底,我市农村公路总里程1103.873公里,其中县道7条,109.917公里;乡道14条,84.161公里;专用公路3条,5.929公里;村道578条,903.866公里;二级公路7.694公里,三级公路78.884公里,四级公路1017.295公里。沥青混凝土路面93.504公里,水泥混凝土路面682.588公里,沥青碎石路面7.922公里,碎石路面192.927公里,土路121.261公里,其他材料铺筑路面5.671公里。

一、农村公路建设情况

近年来,我们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改变当地面貌、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产业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来抓。2008年开始至今已建成苟段公路一期、余平公路、界汤公路、界阜公路、咸兴北路及天王路等县级公路85公里。今年将开工建设西宝中线(兴平段)、兴小路建设项目,这些项目的相继建成将更大的提升我市交通通行能力。

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情况

我市农村公路养护情况为:县道7条109.917公里,平均好路率为77.3%,好路里程85公里;乡道14条84.161公里,平均好路率为83%,好路里程70公里;专用公路3条

5.929公里,平均好路率为84%,好路里程为5公里。村道

903.866公里,平均好路率83.4%,好路里程754公里。

(一)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构设置情况

1、县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设置情况

成立兴平市农村公路公路管理站,人员编制20名,事业编制,下设办公室、财务室、试验资料室、公路养护股、路政股。人员工资为县财政全额支付。设站长1名,支部书记1名,副站长2名。其职责是:承担全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拟定农村公路养护工程计划和日常养护计划,并按照批准的计划组织实施;落实县乡公路养护工程工作,组织养护工程的招投标和发包工作;检查、验收、评比、考核农村公路养护质量,负责县乡公路路政管理和路产路权保护,指导村公路的养护和路政管理工作。

2、乡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设置情况

我市共有1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分别设立乡镇农村公路管理所。人员编制3名,其中所长1名、由主管交通的副乡(镇)长兼任,副所长1名、公路专干1名。其职责是:接受农村公路管理站的行业指导,具体负责落实本辖区内村级公路的日常管理和养护工作,拟定村级公路养护工程计划和养护计划,对村级公路的养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考核、评比,并指导村级公路的路政管理工作。

3、村级公路管理机构设置情况

村级设有农村公路养护员,第一责任人为村委会主任。

按照该村村道里程每2公里不少于1人确定养管员,全市共聘用养管员511名养管人员。其职责是:在农村公路管理站、乡镇公路管理所的指导下,严格按照公路养护标准进行养护作业;提高养护质量,确保路面路肩平整坚实,路基边沟无积水、无杂物、无损坏,行道树无缺损;配合支持县乡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维护村级公路路产路权,发现重大破坏公路产权的人和事,及时制止并上报。

三、目前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农村公路的建设尽管取得了巨大成绩,五年建设了近1000多公里的农村道路,但农村公路的网络化程度和技术标准还不够高,自然村通村率还不够,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

(一)大项目建设损毁公路严重。2009年以来,由于西宝高速改扩建、西宝客专、西宝北线改扩建相继施工,运送沙石车辆对我市农村公路损毁严重,沿渭的6个乡镇尤为严重。

(二)建设、养护资金不足。关于建设资金问题,我局领导已多次在省市交通会议上提出加大补助标准,目前的补助标准只占到公路总预算的40%(按目前公路造价三级公路每公里改建造价约120万元,国家补助45万元),给地方财政造成巨大的压力过去,村级公路一直未纳入交通公路部门的管养范围,没有正常固定的养护经费来源,农村

公路养护资金得不到有效保障。目前超限运输问题严重,公路养护成本大为增加,但养护资金投入甚少。

(三)养护管理机制不完善。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机制正在建立,市、镇、村三级养管体系有待完善。

四、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根据目前农村公路建设及其养护管理的现状,进一步加快农村公路发展,改善并提高农村公路路况,实现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的正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明确责任主体,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体制

进一步健全乡镇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制,明确以政府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主体,交通局为行业管理责任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加快乡镇政府管理养护体制的建立健全,配齐养护人员,加大管理的力度,使农村公路管理在组织、制度、养护标准、考核、资金保障等各方面规范化、制度化,并将农村公路管理工作要纳入各级人民政府工作考核目标。

(二)科学规划,因地制宜。通村公路建设先易后难,只有坚持规划优先,才能确保有序发展。现在,我们重点要以“通畅”为目标,以“通客车”为标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既要利用好现有路基实施改造,用好资源,节约资金;

又要注意路网辐射面,让更多数群众受益,方便农民生产生活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路网规划还要按照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将农村公路纳入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加强与新农村规划的衔接。

(三)多方筹资,提供保障。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投入是保障,是重点,也是难点。必须千方百计筹集资金,保证农村公路建设有序地推进。要采取“五个一点”的方式筹集资金,即向上级争取一点、财政补助一点、社会捐助一点、农民群众自愿筹集一点、就地取材节省一点,广泛筹集资金。建议重点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积极向上级争取支持。凡是可以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涉农资金都可以争取用于农村公路建设。二是广泛发动社会捐助。通过动员和鼓励原籍在外成功人士、企业业主为家乡捐资修路。三是认真抓好“一事一议”。农民群众是农村公路建设的主体,是农村公路建设的最大受益者。依据国家政策,运用“一事一议”的办法是筹集部分建设资金和推进公路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

(四)实行管养分离,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利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公路养护资源,逐步建立科学、高效的公路养护运行机制。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可实行“分级管理、分级养护”的管养运行机制,逐步形成“政府监督、行业管理、主体负责、承包人实干”的四级农村公路管养保证体系。实行招标

养护、委托养护、合同养护、承包养护等模式,建立健全养护市场。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通过招投标方式选择有资质的养护施工单位;日常小修保养由行政村落实农民养护工具体负责养护。成立农村公路养护道班,负责该片区的农村公路养护;比较偏的农村公路养护,可承包给个人或家庭养护,根据农业生产特点,实行弹性养护制。农民养护工按照养路的好坏或达标率,从村委员会或镇政府领取劳动报酬。公路部门负责做好监管和技术指导,并负责培训农民养护工,真正做到:责任在镇处,实施在村组,受益在群众。

二〇一二年五月二日

农村公路养护调研报告 农村公路建设管理调研报告篇二

我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现状与对策

农村公路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直接服务于广大农民兄弟的生产生活,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近年来我市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农村公路建设以及运营质量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我市在全区率先推行了农村公路标准化管理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农村公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规模里程发展迅速,路面等级和通行能力不断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步伐。但由于受资金、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随之而来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问题也日益突出,农村公路的管养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市农村公路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新的时期下,如何巩固农村公路建设成果,把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工作引向深入,实现农村公路的科学管理、规范养护,使其真正发挥利民、惠民、富民的服务功能,从而形成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是我市面临的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根据区交通运输厅对农村公路管养的具体要求,通过借鉴其他省市的成功经验和干线公路养护办法,结合我市农村公路管养工作现状,现就当前农村公路管养工作中面临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一、当前我市农村公路基本状况

目前,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9140公里。其中:国道36公里(市交通局管养),县道1893公里,乡道4149公里,专用道51公里,村道3011公里。有铺装路面农村公路总里程1631公里。其中:县道(含国道)公路优良等路1033公里,占县道总里程的53.6%;中等路561公里,占29.1%;差等路305公里,占15.8%。乡道(含专用道)公路优良等路1836.187公里,占乡道总里程的43.7%;乡道公路中等路1458.076公里,占34.7%。村道公路优良等路1215公里,占村道总里程的29.3%。全市1655个行政村中,已通达行政村1655个,其中992个行政村已通畅。

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够,存在“重建轻养”现象,养护缺乏长效机制。长期以来,受不良政绩观的影响,建设和养护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总认为建设才能见成效、出成果,在短期内就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政绩。而养护是对已建成的公路的维护保养,不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大部分人只关心路是谁建的,而不关心是谁养的,忽视了“三分建,七分养”这句话中养护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将“建设是基础,管理养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方针摆正位臵。致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缺乏积极性。大部县(区)只能做到对县道的日常养护,乡、村道突击养护,到 年中、年底应付检查时,对重点路线进行应急养护,平时只对一些比较大的坑槽进行修补,大多乡、村道路处于失养状态。

(二)农村公路抗灾能力差、通行保障能力不足。受到建设资金投入等条件的限制,作为“通达”“通畅”工程建成的农村公路普遍性地存在技术等级偏低、抗灾能力薄弱的缺陷。我市近几年完成的“通达”“通畅”路都是标准很低的准四级公路,特别是山岭重丘区的农村公路,因没有更多的资金来完善边坡、挡墙等公路配套设施,在自然灾害来临时,极易发生塌方、挡墙倒塌等险情,给公路安全和行车安全埋下了隐患。如阳朔县葡萄至高田公路、乌龙至富马公路受今年夏季暴雨的影响,路基被冲毁,板块被架空,路基下沉、塌方造成较大损失。加之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重视力度不够,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及时性、快速性、有效性不能完全满足现行公路运输的要求。特别是乡、村两级公路,服务水平偏低,安全水平、通行能力、耐久性较弱,路况较差。

(三)养护资金不足,计划管理欠缺。现行小修保养费用标准仍维持2007年水平,随着近几年人工、材料的大幅上涨,费用定额标准已明显偏低。人工费占日常养护经费的1/3-1/2,剩余资金的主要用于水毁项目应急处理,路面修复、绿化美化、安保设施、道口处治等方面的养护基本无法 安排,基本处于被动型养护。养护经费严重不足,导致日常维护和养护大打折扣,从而预防性养护不到位,影响了公路的使用寿命。

另外部分县(区)对全年养护计划、目标及资金筹措缺乏全面考虑,对季度工作重点及月度生产计划安排随意性较大,以口头指令为主,缺乏统筹考虑,不够明确也不够具体,也不利于事后检查验收,此外,养护工作完成情况缺乏检查考核依据及标准,缺乏计划与结果之间的比较。

(四)管养任务艰巨,技术力量缺乏,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我市大多县(区)公路管理、养护人员不足。如全州县公路所技术人员每年每人平均要负责50多公里县、乡、村道路日常养护管理工作,除此之外每人还需负责2个以上项目11公里多通行政村道路的测量、设计、施工管理;阳朔县路政所在职人员5人,其中,技术人员3人(含所领导),除负责600多公里县、乡、村道路日常养护管理工作、路政管理、治超、危桥管理工作外,还要负责4条通行政村硬化道路的施工管理工作,管养任务艰巨,总体力量不足。随着农村公路里程的延伸,侵占、损坏公路的行为也随之增加,以现有的技术人员、路政管理人员的配臵和数量,不能对农村公路实行有效管理养护。另外大量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都投入到公路的建设之中,从而使养护管理人员中缺乏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导致技术青黄不接,管理经 验缺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管理养护效率和质量,制约了我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促进农村公路协调可持续发展。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公益性基础设施。要牢固树立长期管养的思想,把农村公路管养工作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乡村配合”的原则,切实加强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领导,正确处理好建设和养护的关系。在强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的同时,牢固树立“建设是发展、管理养护也是发展”的思想,坚持建养并重、管养并举的方针,切实抓好农村公路管养工作。

(二)多措并举,创新方法,着力提高农村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质量。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办法,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

1、做好年度养护计划及资金的统筹安排。一是要根据线路实际避免一刀切安排养护费用。如正在进行施工的项目,可以暂停安排养护;新近改造的项目,养护费可以少安排;路况较差一时又难以进行改造的项目,应适当增加养护费用。二是年度养护计划应当有一个连续几年的考虑,今年重点做哪些,明年重点安排哪些,要有一个连续的安排。

2、改进养护模式,探索养护。县乡公路主要由县公路管理所负责组织实施,责任到人,实行养护目标管理;乡镇公路由乡(镇)人民负责,进行季节性养护和突击性养护;农民是农村公路的直接受益者,将农民摆到农村公路建、养、管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群众在农村公路管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组织沿线受益群众对公路进行集中性养护,也可鼓励通过承包方式,承包给沿线村民进行养护。

3、强化目标考核,量化任务指标。建议县政府对乡镇的考核要纳入农村公路养护这一内容,乡镇政府对村也要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从而形成一个农村公路养护长效管理机制,实行定期目标考核,确保农村公路质量。另外对养护工人的考核,考核指标应尽可能与月度生产任务结合起来,完成的具体任务多少、完成质量如何,哪些是基本任务、哪些是超额工作要给予实事求是的评判,并根据考核结果适当调整养护工资。

(三)筹措资金,加强管理,确保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顺利开展。按照“谁受益、谁管理、谁养护”的原则,遵循“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为辅”,可采用县级财政安排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联村单位筹一点、各类企业帮一点、沿线群众凑一点的灵活多样的方式筹措资金,统筹安排,建立起乡、村、组三级管理机构,确定专门管理和养护人员,签订管、养责任书,明确责任人,并实 行目标管理,在乡镇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设立专用账户,做到专人管理、专款专用,然后根据各线的养护质量考核成绩按期计量支付。

(四)落实人员,加强培训,确保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顺利开展。要加大农村公路养护人员的队伍建设力度。一是适当增加公路管理所专业技术人员编制或聘用部分专业技术人员,积极与政府、人事部门沟通,给予增加人员编制,及时招聘专业技术员,配齐配强专业技术队伍,加大技术力量培训力度,提升技术人员管理能力,全面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技术力量;二是改善技术管理人员工作条件,根据养护作业的特点适当增加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补助,提高工作积极性。通过一系列措施,落实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岗位,真正做到“建有所养”

(五)积极引导,加强宣传,营造群众的爱路护路的良好氛围。要大力开展《公路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宣教活动,实行送法上门,让群众了解农村公路管养的大环境,提高广大群众爱路、护路、养路意识,营造良好的管养氛围,防止侵占、污染公路以及超限超载现象发生。使所有的人都来关心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工作。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赋予了农村公路建设新的历史使命。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管理养护,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新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还需大家的共同努力,只要 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充分引起重视,同心协力,切实履行职责,落实好有关措施,做到建养并重、有路必养,就一定能更好地巩固农村公路的建设成果,推动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走上良好的轨道,促进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发挥农村公路应有的作用,为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出积极的贡献。

二○一二年九月十日

农村公路养护调研报告 农村公路建设管理调研报告篇三

浅析我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

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 王琰

(2011年1月5日)

由于机构设臵和经费问题,近年来新建成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处于非正常养护管理状态。如何巩固农村公路建设成果,确保农村公路的使用功能与服务品质,充分发挥其投资效益,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显得极为重要,是当前面临的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农村公路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的基础设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阶段,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对完成“十一五”发展目标和任务,做好“十二五”交通发展规划和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农村公路养护的理论分析

1、农村公路概念

农村公路包括县道、乡道和村道及其所属的桥梁、隧道。其中,县道是指:联结县域和县内主要乡(镇),主要商品生产和集散地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国道、省道的县际间的公路。乡道是指:直接或主要为乡、村内部经济、文化、行政服务的公路和乡、村与外部联系的公路。村道是指经地方交

(1)更安全。普遍树立“呵护生命,安全第一”的理念。公路安全防护设施齐全,因公路设施破损或不完善引发的交通事故数量和损害程度大幅降低。超限超载车辆行驶公路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公路养护作业人员的安全得到可靠保障。公路救援和应急反应体系基本建立。

(2)更畅通。普遍树立“以人为本,用户至上”的理念。不同层级的公路衔接顺畅,高速公路形成网络,国省干线结构趋向合理,县乡公路技术状况显著改善。公路经常保持较高的行驶质量,服务设施较为完备,行车舒适度明显提高。面向公众的信息服务更加人性化,用户可以及时获取可靠的路况信息,保证出行时间。养护施工管理科学规范,作业快速,因养护作业造成的交通中断大为减少。基础设施抗灾能力显著增强,因自然灾害造成的中断交通时间大幅下降。

(3)更和谐。普遍树立“保护自然,节约资源”和 “规范执法、文明服务”的观念。具备条件的公路用地全部实现绿化美化。施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降到更低程度。谨慎使用自然资源,养护作业的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得到无害化处理,实现循环利用。执法规范、文明, 服务更具人性化。具有时代特征与行业特色的公路文化体系基本建立。职工队伍素质稳步提高。行业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公路管理部门与公众的关系更为融洽。

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合理把握改革的时机与节奏,平稳推进公路管理体制和养护运行机制改革。兼顾效率与公平, 最大限度地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5)坚持科技兴路、环保节约。借鉴先进养护管理技术和经验,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高科技成果对养护管理事业的贡献率。树立环保意识和循环经济理念,发展绿色公路、预防性养护和再生利用技术,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公路养护模式。

(6)坚持依法治路、保障畅通。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加大公路保护力度。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公路。把坚持依法行政与积极履行职责统一起来,提高管理效能,降低管理成本,增强管理透明度,确保公路完好畅通。

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对策研究

(一)明确责任主体,建立健全以县公路养护管理段为主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

县级人民政府是辖区内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主体。其交通主管部门是辖区内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实施主体, 具体负责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主要职责是:执行国家、省有关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行业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制定本县(市、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实施意见,编制农村公路养护建议计划,与县(市、区)财政部门共同筹集农村公路管养资金,按规定管理和统筹使用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监督公

(2)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对特殊困难地区的资金补助。(3)争取农村公路沿线受益企业或个人捐助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

(4)村民委员会通过“一事一议”方式筹集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

2、农村公路养护大中修资金来源

农村公路养护大中修(含危桥改造)经费应以县级财政支出为主,省市应按养护里程配套一定比例的资金。县财政主要负责县道的大中修资金,镇财政主要负责乡、村道大中修资金。农村公路大中修资金可建立后备基金,各级政府每年将大中修经费纳入其中,确保农村公路大中修资金来源有可靠的保证。

3、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使用

农村公路小修保养计划由县级交通主管部门负责制订, 其所属的公路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筹集的农村公路小修保养资金分别由各级财政部门拨付到县级交通主管部门;企业和个人捐助 的资金,由县级交通主管部门按要求安排使用;村民委员会通过“一事一议”所筹集到的养护资金,由村民委员会按照农村公路小修保养计划用于村道的养护。

4、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流转

县级交通部门或公路管理机构以及各镇应设立专户,经

府。该方式是专业化、市场化养护公司的雏形或者低级形式, 主要用于交通量小、等级较低的一般农村道路。优点在于易于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引进竞争降低了养护成本,且小规模零星作业方式,比较符合农村公路分布广的特点。

(3)道班养护。这是目前农村道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式。主要由县级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以道班的形式在重要农村道路沿线布设。该方式优点是具备一定的养护机械和相对固定的人员, 道路养护质量较高,基本能够完成除大中修外的农村公路和桥涵的养护工程。缺点在于养护生产与养护管理没有分开, 上述这些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管理职能,养护生产的效率较低,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养人不养路”的现象。

(4)专业公司养护。养护公司是拥有独立注册资金、相应设备及技术人员和施工资格,在工商税务部门注册登记, 具有独立资金调配和权利,与公路管理部门处于独立平等地位, 真正面向市场的实体。

2、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模式探讨

根据上述四种养护管理方式的分析,认为抓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要将群众突击季节性养护、分段承包养护、道班养护、专业公司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建立起“机构精干、体系完整、职能明确、权责一致、管理顺畅、运转协调、行为规范、有效监督、办事高效”的养护管养体制。

各方面资金,逐步实行公示、招标和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农村公路养护供给效率。在养护资金有限的条件下,实行公开招标和引入竞争机制,实现业主、养护施工、养护监理三方面相互监督、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新体制。

3、农村公路养护的具体组织形式

(1)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的组织形式, 由县级交通主管部门和公路管理机构会同乡(镇)人民政府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确定。一般应通过招标等市场化运作方式,选择有相应养护资质的单位实施。县乡道路日常养护、大中修及改善工程可由县级公路管理机构负责。村道大中修及改善工程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村道公路的养护应充分发挥乡级政府和村级组织的作用,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委托、个人(农户)分段承包等多种形式的养护方式,同时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工作,也可以通过竞争方式承包给公路沿线的村民, 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

同时,鼓励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捆绑招标, 面向社会公开择优选定具备资质条件的公路养护公司,充分发挥专业管理、施工、监理队伍在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中的作用。鼓励通过竞争方式,将油路挖补和水泥路修补等小型养护工程捆绑承包给专业化养护队伍 ,实行管理、计量支付。

(2)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行“以县为主”的体制后,要加强对新体制的研究、指导工作,努力探索农村公路大中

农村公路养护调研报告 农村公路建设管理调研报告篇四

关于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近年来,我省农村公路的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但是在农村公路不断增长的同时,养护工作严重滞后的问题也日益突出,而养护资金短缺是造成养护工作滞后的关键因素。目前,国家对公路建设、养护投入主要倾斜于国道、省道,而农村公路的建设、养护投入则得不到保障。目前,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来源主要是五小车辆养路费,而农村公路养护经费基本上没有。

二、原因分析

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村公路的养护产生了不利影响。国家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后,取消了对公路的“民办公助”、“民工建勤”

政策,因此,对农村公路的养护产生了消极影响。同时,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也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而财政支出未变,使农村公路建设、养护方面的财政投入甚微。农村公路技术提高和设施完善对养护资金的需求增加。目前,国内各地都在大力开展农村公路建设,特别是一些地区将镇与镇之间、镇村之间的砂石路改造成沥青路和水泥路后,更加提高了养护成本,使原本养护资金短缺的现状雪上加霜。

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没有稳定来源。一方面,由于农村公路的建设资金和养护资金相对短缺,有些地方为了大干公路建设,占用养护资金来弥补建设资金的短缺,而且挤占的比重相对较大。另一方面,部分地方财政对公路建设和养护投资基本不落实,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资金主要靠国家和省级补助。

三、对策建议

应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的投资。

确定各级政府提供的财政资金等资源的渠道、比例和数额,并合理分配使用。地方各级政府应积极向交通部、省交通厅争取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各地方政府应做好宣传工作,鼓励农民和沿线的机关单位参与到农村公路的建设和养护中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建立农村公路养护基金。农村公路的养护资金从养路费中切块解决,其中20%以上用于农村公路的养护。地方财政转移支付,省里再给予适当的资金配套,从而把养护资金固定下来。通过对境内高等级公路建安营业税实行市级统征,再由财政中列支,作为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的资金。

制定和完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使用管理制度。按照规范来源、足额安排、专户存储、专款专用、确保效益、接受监督的原则,制定和完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使用管理制度,使有限的养护资金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是要解决好按规定安排落实养护资金;二是要杜绝建设

资金对养护资金的占用,省县道路养护经费和乡道养护专项补助必须用于道路养护,不得私自占用、挪用,做到专款专用;三是要确保资金合理使用,防止浪费以及违规使用和腐败;四是要加强资金使用监督,定期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并向同级人大报告或向社会公布。

降低农村公路的养护成本。一要提高养护工人的素质水平。目前,从事农村公路养护的工人多为农民工,没有经过养路技术的培训,对公路的知识了解不多,不懂得技术规范和养护技术的要求,特别是对于那些养护技术含量高的公路,不经过培训和技术指导,不能进行正常的养护作业。二要根据本地区农村公路的技术等级、路面结构形式等特点,制定相应的养护技术标准,推广应用公路养护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降低养护成本,发挥养护资金效益。三要降低原材料的使用成本。改革和完善农村公路的养护机制

实行管养分开,彻底消除“吃饭财政”的问题。对现行的养护体制进行改革,明确养护主体,主体与养护作业分离,实行管养分开,事企分开,逐步形成“政府监督、行业管理、主体负责、养护企业自检”四级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并精简机构,转变机制,提高效率,建立起与现行体制相适应的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建养并重、协调发展。目前,农村公路普遍存在只建不养、重建轻养的问题。要对养护工作重新定位,正确认识养护和农村公路发展的关系,从而解决养护资金不落实的问题。

积极探索建立和健全专业养护和群众养护相结合、长年养护和季节性养护、流动性养护相结合的制度。积极推行和完善多种形式的养护承包责任制制度,将公路的养护项目落实到人并运用科学的检查制度和考核办法,将报酬与养护的数量和质量挂钩,避免常修常坏这一恶性循环,减少资金浪费,保证公路的质量。

完善制度、严格奖惩 建立公路养护、工程管理、评价办法和检查制度,减少管理中的人为因素,提高管理和决策水平。同时,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要作为对各级政府考核的重要内容。

农村公路养护调研报告 农村公路建设管理调研报告篇五

兴平市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调研报告

截止2011年底,我市农村公路总里程1103.873公里,其中县道7条,109.917公里;乡道14条,84.161公里;专用公路3条,5.929公里;村道578条,903.866公里;二级公路7.694公里,三级公路78.884公里,四级公路1017.295公里。沥青混凝土路面93.504公里,水泥混凝土路面682.588公里,沥青碎石路面7.922公里,碎石路面192.927公里,土路121.261公里,其他材料铺筑路面5.671公里。

一、农村公路建设情况

近年来,我们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改变当地面貌、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产业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来抓。2008年开始至今已建成苟段公路一期、余平公路、界汤公路、界阜公路、咸兴北路及天王路等县级公路85公里。今年将开工建设西宝中线(兴平段)、兴小路建设项目,这些项目的相继建成将更大的提升我市交通通行能力。

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情况

我市农村公路养护情况为:县道7条109.917公里,平均好路率为77.3%,好路里程85公里;乡道14条84.161公里,平均好路率为83%,好路里程70公里;专用公路3条5.929公里,平均好路率为84%,好路里程为5公里。村道903.866公里,平均好路率83.4%,好路里程754公里。

(一)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构设置情况

1、县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设置情况

成立兴平市农村公路公路管理站,人员编制20名,事业编制,下设办公室、财务室、试验资料室、公路养护股、路政股。人员工资为县财政全额支付。设站长1名,支部书记1名,副站长2名。其职责是:承担全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拟定农村公路养护工程计划和日常养护计划,并按照批准的计划组织实施;落实县乡公路养护工程工作,组织养护工程的招投标和发包工作;检查、验收、评比、考核农村公路养护质量,负责县乡公路路政管理和路产路权保护,指导村公路的养护和路政管理工作。

2、乡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设置情况

我市共有1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分别设立乡镇农村公路管理所。人员编制3名,其中所长1名、由主管交通的副乡(镇)长兼任,副所长1名、公路专干1名。其职责是:接受农村公路管理站的行业指导,具体负责落实本辖区内村级公路的日常管理和养护工作,拟定村级公路养护工程计划和养护计划,对村级公路的养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考核、评比,并指导村级公路的路政管理工作。

3、村级公路管理机构设置情况

村级设有农村公路养护员,第一责任人为村委会主任。按照该村村道里程每2公里不少于1人确定养管员,全市共聘用养管员511名养管人员。其职责是:在农村公路管理站、乡镇公路管理所的指导下,严格按照公路养护标准进行养护作业;提高养护质量,确保路面路肩平整坚实,路基边沟无积水、无杂物、无损坏,行道树无缺损;配合支持县乡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维护村级公路路产路权,发现重大破坏公路产权的人和事,及时制止并上报。

三、目前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农村公路的建设尽管取得了巨大成绩,五年建设了近1000多公里的农村道路,但农村公路的网络化程度和技术标准还不够高,自然村通村率还不够,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

(一)大项目建设损毁公路严重。2009年以来,由于西宝高速改扩建、西宝客专、西宝北线改扩建相继施工,运送沙石车辆对我市农村公路损毁严重,沿渭的6个乡镇尤为严重。

(二)建设、养护资金不足。关于建设资金问题,我局领导已多次在省市交通会议上提出加大补助标准,目前的补助标准只占到公路总预算的40%(按目前公路造价三级公路每公里改建造价约120万元,国家补助45万元),给地方财政造成巨大的压力过去,村级公路一直未纳入交通公路部门的管养范围,没有正常固定的养护经费来源,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得不到有效保障。目前超限运输问题严重,公路养护成本大为增加,但养护资金投入甚少。

(三)养护管理机制不完善。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机制正在建立,市、镇、村三级养管体系有待完善。

四、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根据目前农村公路建设及其养护管理的现状,进一步加快农村公路发展,改善并提高农村公路路况,实现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的正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明确责任主体,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体制

进一步健全乡镇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制,明确以政府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主体,交通局为行业管理责任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加快乡镇政府管理养护体制的建立健全,配齐养护人员,加大管理的力度,使农村公路管理在组织、制度、养护标准、考核、资金保障等各方面规范化、制度化,并将农村公路管理工作要纳入各级人民政府工作考核目标。

(二)科学规划,因地制宜。通村公路建设先易后难,只有坚持规划优先,才能确保有序发展。现在,我们重点要以“通畅”为目标,以“通客车”为标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既要利用好现有路基实施改造,用好资源,节约资金;又要注意路网辐射面,让更多数群众受益,方便农民生产生活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路网规划还要按照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将农村公路纳入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加强与新农村规划的衔接。

(三)多方筹资,提供保障。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投入是保障,是重点,也是难点。必须千方百计筹集资金,保证农村公路建设有序地推进。要采取“五个一点”的方式筹集资金,即向上级争取一点、财政补助一点、社会捐助一点、农民群众自愿筹集一点、就地取材节省一点,广泛筹集资金。建议重点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积极向上级争取支持。凡是可以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涉农资金都可以争取用于农村公路建设。二是广泛发动社会捐助。通过动员和鼓励原籍在外成功人士、企业业主为家乡捐资修路。三是认真抓好“一事一议”。农民群众是农村公路建设的主体,是农村公路建设的最大受益者。依据国家政策,运用“一事一议”的办法是筹集部分建设资金和推进公路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

(四)实行管养分离,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利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公路养护资源,逐步建立科学、高效的公路养护运行机制。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可实行“分级管理、分级养护”的管养运行机制,逐步形成“政府监督、行业管理、主体负责、承包人实干”的四级农村公路管养保证体系。实行招标养护、委托养护、合同养护、承包养护等模式,建立健全养护市场。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通过招投标方式选择有资质的养护施工单位;日常小修保养由行政村落实农民养护工具体负责养护。成立农村公路养护道班,负责该片区的农村公路养护;比较偏的农村公路养护,可承包给个人或家庭养护,根据农业生产特点,实行弹性养护制。农民养护工按照养路的好坏或达标率,从村委员会或镇政府领取劳动报酬。公路部门负责做好监管和技术指导,并负责培训农民养护工,真正做到:责任在镇处,实施在村组,受益在群众。

二〇一二年五月二日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