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鱼我所欲也》乐乐课堂 鱼我所欲也课堂笔记篇一
一、文学常识:
本文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孟子,名柯,字子舆,被后人称作“亚圣”,战国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长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的学说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
我们学过他的文章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是记录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散文家孟轲及其弟子万章等人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现存七篇。261章,3.5万多字。也是“四书”之一,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
二、解题
孟子主张“行善论”,他认为人生而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生和不义可耻到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重要,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事情来。他对比了两种生死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和力,不要失其本心。
三、注释:
欲:想要,喜欢。
所欲:想要的东西。
亦:也
兼:同时
舍:舍弃
生:生命
取:选择,选取
义:大义
甚:超过,胜过
苟得:不合理的取得。指苟且偷生。
恶:厌恶
患:祸患,灾难。
辟:通“避”,躲避。
如使:如果,假使,者,„„的手段。
何不用也:只为求利益而不择手段
是故:因此
独:只,仅。
贤者:贤能的人
心:想法
是:这样
丧:丢失
勿丧:没有丧失
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豆:古代食器,有木制,陶制等,用来
盛肉或其它食品。
羹:用肉或菜做的带汤的食物
弗:不
呼:呼喝,轻蔑的对人不尊重
尔:语气助词
与:给
蹴:踢
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万钟:优厚的俸禄
辩,同“辨”,辨别。
何加:有什么益处。加:增益
宫室:住宅穷乏者:贫穷的人
奉:侍奉。得,通“德”,感激
与,同“欤”,语气助词,译为“吗”。乡,通“向”,原先,从前。已;休,罢,停止。
本心:天性,天良。是故:这样的原因,因此。
能:能够。
四、理解性默写
1.本文的中心论点: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
3.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4.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5.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6.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而挺身而出?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7.不辨礼仪接受万钟是为了: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8.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近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9.“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中的“是心”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
死者。
10.《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舍生取义、嗟来之食。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与本文观点相似的孟
子曾说过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五、主旨、写法特色、写作思路
(一)主旨
“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阐明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
(二)写法
1、论证方法:开头比喻论证,2处举例论证,对比论证2-3段【总体-具体】。
道理论证
2、a孟子散文特点:b排比作用,对比手法句式作用,比喻
(三)写作思路
首先,用比喻论证的方法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舍生取义,然后,从正反两方面讲道理论证论点,接着,举“穷者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从正面论证论点,最后,举“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事例,从反面论证论点。
七、阅读理解:
1、孟子是怎样提出和论证他的主张的?
以具体的鱼和熊掌比喻抽象的生和义,以“舍鱼而取熊掌”巧妙比喻“舍生取义”。比喻论证,类比推理,生动形象地论证生和义的关系,并指出“生”和“义”孰轻孰重的关系,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舍生取义。
2、比喻论证的作用?
运用比喻论证,引出下文舍生取义的观点,使所讲道理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形象通俗,容易接受,又使文章有文学趣味。
3、生活中常用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来说明什么道理?
人们所喜爱的两种事物,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如,名和利益,要择优而取。
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是心”是指什么?“贤者”是指什么人?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1)“是心”指羞恶之心,即“义”舍生取义
(2)“贤者”指那些不为利动,不为势驱,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坚守义,舍生取义的人。
(3)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与生俱来具有善的本性,只是后来受到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才
变化的,但是贤者却能不受恶习的影响,保持高尚的操守而不丧失天性。
5、作者说舍生取义之心,人皆有之的意图何在?
说明所有人都怀有义,人应保持正义,激励众人崇尚道义。
6、为什么不能做苟且偷生的事。为什么有的祸患不能躲避。
因为苟且偷生的事往往违背道义,如果背信弃义去做,就会被人们唾弃,有的祸患如果躲避了就违背了道义,因为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义。
7、贤者和普通人的区别在于?
是否能固守道义,贤者能坚持操守不丧失。
8、本文写作的目的?
针对世人大都被物欲所蒙蔽,而不能舍生取义的情形,提出了舍生取义的观点,并号召人人保持本心,做到舍生取义。
9、孟子在文中赞扬哪些人,哪些精神;叱责了哪些人,哪些精神?
赞扬了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舍生取义的精神
叱责了苟且偷生,贪图富贵,见利忘义的人,批判了“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贪利忘义的丑恶现象。
10、文章结尾说:“此之谓是其本心”本心是指什么?有什么目的?
(1)本心指天性天良,羞恶之心,即舍生取义之心。
(2)这句话突出贪利忘义的严重后果,失去了做人的基本道德标准,以此突出舍生取义的重要性
11、面对“弗得则死,得之则生”的情形,(1)为什么行道之人弗受,乞人不屑?
(2)举例行道之人和乞人不是嗟来之食的目的?
(3)面对这种不受的现象,你怎么看待?
(1)这是侮辱性的施舍,受之有损人格,失其本心,违背道义。为了维护道义而不接受。说明人们把义看的比生命更重要,二者不可得兼时,就应舍生取义。
(2)说明连行道之人和乞人都可以为守义而舍生,一般人更应如此,以此做事实论据,说明舍生取义的重要性。与下文例举的“不辨礼仪接受万钟”的事例做对比,说明见利忘义的现象,应该停止,有警示世人的作用。
(3)看似微不足道的东西,当关系生死时,却能考验人的品格,即便是乞人,也要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所以我们更应该坚持道义,做到舍生取义。
12、从文中找出对比的句子说明好处?
第一段:“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
好处:通过对比,使句式更加音韵,和谐,整齐,读起来声调铿锵,显得有气势,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词锋犀利,说理透彻,论证更加严密。
第二段:“一箪食,一豆羹”和“万钟”作对比“乡为”和“今为”作对比。
作用:认识到不顾礼仪,贪图富贵的人是多么可耻,醒悟到本心的丧失是一渐变过程,人应该时时反省自己,舍生取义。道理说的更清楚,给人深刻印象加深文章说服力。
1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排比句?作用?
加强语势,增强感情,显示说话的人义正言辞,理直气壮,把孟子对一些人丧失本心的痛心和遗憾表达的淋漓精致,也体现孟子散文气质充沛,感情强烈的特点,充分体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性格,表现孟子雄辩善辩的才华。
14、如何理解评说孟子的义?
孟子的义有特定的阶级内容,是儒家提倡的伦理道德,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经人们的充实和阐发,已经超过了儒家的思想范围,今天我们给予了它新的意义,一切正义和道德规范都是义,为了正义和真理,应该牺牲个人的利益,直至生命,义已经是中国传统美德之一。
15、本文中怎样论证中心论点的?
首先用比喻论证的方法提出论点舍生取义。
然后以正反两方面道理论证论点。
接着以行道之人和乞人不是嗟来之食的例子从正面论证论点。
最后以不辨礼仪接受万钟的例子从反面论证论点。同时形成对比论证。
以见利忘义之人,已失其本心,总结全文。
16、本文在思想内容上有何进步性和局限性?
①本文的观点舍生取义,赞扬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叱责了苟且偷生贪图富贵,见利忘义的人,这种思想显然有他的进步性。②孟子在文中阐发了唯心主义的“性善论”,“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有阶级局限性③又说那些“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是后来失之本心,这样理解没有强调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它唯心主义性善论的表现。
17、人最宝贵的莫过于生命,作者提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如何理解?
义是人格的基石,在生与义相冲时,贪生者是懦夫,舍生取义方显大丈夫所为,生命固然重要,但道义高于一切,在生与义发生冲突时,我们不能贪生怕死,应为国家民族献身,舍生取义。
18、孟子指责“万种---受之”的现象①在当时和现在有什么意义?②举例说明。③你从中获取什么启示?
①对当时的黑暗政治和贪官污吏,有揭露和批判的意义,提醒后人应该时时刻刻警惕和反省自己,不要贪图富贵,做不合礼义的事。
②有些人在民族存亡和革命成功之时,能够宁死不屈,舍生取义,而在革命成功,天下太平之时,违法乱纪,追名逐利。如,解放初期的贪官张子善;现代原安徽副省长王怀忠等人。就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他们是丧失了原来的立场和品德。
③孟子认为这是丧失本心的表现,启示我们要时时警惕和反省自己,不要贪图名利而丢失任个、尊严,做出不该做的事情,不能见利忘义,要恪守本心。
20、从本文看出孟子是怎么的人?
孟子主张舍生取义,坚守道义,不趋炎附势,拒绝“万钟”有大义凛然的性格和气概,是是天下为己任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21、请对本文第二段的内容写一段评注性的文字?
主要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证中心论点“舍生取义”。接着以行道之人和乞人不是嗟来之食的例子从正面论证论点。最后以不辨礼仪接受万钟的例子从反面论证论点。赞扬舍生取义之人,批评见利忘义的人,以见利忘义之人,已失其本心,总结全文。
22、孟子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又认为那些人“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是失其本心,这样解释——没有强调后天和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他唯心主义性善论的表现。
23.那些“万钟不辨礼义而受之”的人,当初宁肯饿死也不愿受侮辱,现在却为了这些身外之物而不顾廉耻,是什么原因是他们这样的呢?
他们为了“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德我”而丧失了立场和品德,失其本心
24、孟子对舍生取义精神的颂赞,对“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批判,对后世的影响?
(1)历史上有许多志士仁人把舍生取义奉为行为的准则,把“富贵不能淫”作为道德的规范,对国家和民族作出了贡献。
(2)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现代无产阶级烈士夏明翰《就义歌》中写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3)这样都是与舍生取义精神,一脉相承。音调铿锵,意境优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25、孟子所说的“义”与江湖所说的义气有什么不一样?
孟子所说的“义”指道义、礼义,是封建道德规范,江湖义气的“义”指小集团的狭隘有时不分是非的团结,今人的正义指为追求真理和为广大人民谋福利的高尚情操。
26、孟子散文特色?
(1)语言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很少使用生僻词汇。(2)使用对偶句,排比句,文章读起来生动,有节奏感,富有文采和气势。(3)善用比喻,使所讲道理易于接受。又使文章有文学趣味。(4)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有说服力,充分表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个性和雄辩善辩的才华
27、.当今社会人民提倡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与舍生取义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孟子主张“舍生取义”是在“生”和“义”发生冲突时做的抉择,并非不热爱生命。
28、孟子主张“舍生取义”,千百年来许多仁人志士用他们的生命践行了这一主张。但是,强盗有时也讲“义”,例如二战时期的日本军人为了效忠天皇而“杀身成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区别正义与非正义呢?正义是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通常指人们按一定道德标准所应当做的事,也指一种道德评价。在汉语里,它通常与公平、公道、正直、正当、公利、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崇高的理想、高尚的品德、人格的自尊、自爱等相连。在日本的教育体系里没有是非、没有善恶,只有忠诚、利益和对强者的崇拜。因此日本人的“杀身成仁、为国捐躯”,并不是反抗侵略压迫的正义之举、而是指对天皇无条件效忠和为大日本帝国利益不惜一切代价。
29.学习本文你受到怎样的启迪?
生命固然重要,但道义高于一切,在生与义相冲突时,我们不能贪生怕死,见利忘义,而应该为国家利益,民族利益,集体利益,勇于舍生取义。
30、全方位、直通车习题
八、1、孟子的名言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尽信书不如无书
2.列举舍生取义的人及诗句
文天祥在敌人的高官厚禄、威胁利诱面前视死如归,抗元失败后,不动摇民族气节,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流传千古。
陈毅:取义成仁今日事,人生便种自由死
3、.对联
1.生切勿苟得 义不可窃取
2.生莫贪小利 义不存私心
1. 生是天下众人欲 义为世间贤者求
2. 生于浮尘莫偷生 义在凡间莫丧义
3. 生不食嗟来之食 义勿失浩然正气
《鱼我所欲也》乐乐课堂 鱼我所欲也课堂笔记篇二
《鱼我所欲也》课堂实录
作者:徐江 讲课时间:2010年1月12日 讲课地点:天津九十五中学
一、“尽信”或“不尽信”要在思辨之后决定
师:今天的课堂教学是《鱼我所欲也》的第二课时,即品读课。上一节课已经完成了对文本字、词乃至本义的认识与探究,今天的品读是讨论如何在眼下的现实生活中实践孟子所讲的人生道理,要很有智慧地履行这些有关的人生哲学。在未进入实际的讨论之前,先问一下同学们,你们知道孟子这样一句话吗?“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生:不知道。
师: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书》本指古代的一本文献——《尚书》。但我们今天可以作扩展理解,即指代一般的书。“尽”,是一个副词,即全部的意思。孟子说这句话的意思是让人们开动脑筋,对书中的事或理要思辨,不要以为凡是写进书本中的东西都是可信的。同样,对《孟子》一书中的东西,我们也要思辨,包括孟子这句话。当我们面对一本书的时候,先不要有“尽信”或“不尽信”的看法,而是要认真地阅读,理解其本义,然后再思索。之后,自然而然就会有自己的判断,“尽信”或“不尽信”。现在我们就对《鱼我所欲也》这篇课文作思辨,当我们结束今天的品读时,你们自然就会有明确的态度——“尽信”或“不尽信”。明白老师讲这番话的意思吗?请说一说你们的理解。
生:明白,就是说,先不要有“尽信”或“不尽信”的态度、想法,而是要以思辨的精神对待书中所讲的东西。
师:这才是正确理解或者说把握了孟子所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要旨。请注意,这里的“书”就是指广义的“书”了。
二、《鱼我所欲也》思辨要点
师:读《鱼我所欲也》一文,哪些话给大家的印象最深?教育意义最大?
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师:孟子为了说明要坚持这一精神,还讲了“行道之人”和“乞人”对待“食”的态度,他是怎么说的?
生: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师:好了。我们这节课的思辨就从上边的话语开始。这一节课,老师要和大家讨论孟子这些人生哲学,特别是在现实生活中怎么实践它。是“尽信”呢,还是“不尽信”呢?不能为读古文而读古文,要联系现实的生存来解读它。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义”,请问“义”是何义?
生:义,指合乎道理,指正义、公正,它是人们应该遵守的一种道德。
师:很好。义,大体就是这个意思。孟子在《告子章句》中说过:“义,人路也。”很显然,孟子的“义”是指人们遵守的东西,是人们应该走的“路”。这是道德性的东西。关于“义”,我们理解到这一层面就可以了,再具体说下去会偏离我们的讨论话题。
三、“一箪食,一豆羹”该不该食
师:我们的思辨就从“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这段话开始。请问,“行道之人”和“乞人”,他们果真“弗受”,维护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生:维护了个人的自尊和面子,失去的是生命。
师:他们“受”了呢,又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生:他们得到了生存的机会,失去了个人的自尊和面子。
师:那么,一个人这点儿自尊和面子与其生命相比较,哪一个“甚于”哪一个?用孟子开始的话来比喻,哪一个是“鱼”?哪一个是“熊掌”?
生:个人的生命“甚于”个人的自尊和面子。
生:很显然,个人的生命是“熊掌”,个人的自尊和面子是“鱼”了。师:连你们这些娃娃都会算的账孟子真的不会算吗?
生:孟子是看重“义”的,他把“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师:你说得很对。孟子把“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但我们是否把孟子的话照单全收呢?在现实生活的实践中怎么去实践孟子的“义”与“生”关系说呢?我的看法是需要对“义”有所思辨。我们不能笼统地说“义”与“生”两者不可得兼时就要舍“生”而取“义”。这就是我们现在这节课思辨核心之所在。
生:那么,请问老师,您遇上孟子所说的这“一箪食,一豆羹”怎么办呢?
师:吃呀,受呀!我会把“蹴来食”捡起来,把“呼来食”端走。尽管那是“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但人家毕竟是给了食物。也许人家嫌乞讨人脏,也许人家有其他心烦事情绪不好,但作为乞讨人的我并不计较这些。甚至这里面真的有些侮辱性的伤害,有点儿恶作剧,但我要给自己抓住这保存生的机会。我将舍自尊、面子之“鱼”而取“生命”之“熊掌”。
因为他孟子就说到“所欲有甚于生者”,不苟且地活着;但“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也就是说,既然所追求的东西没有生命重要,如维系自己的自尊和面子,那么,为了保存生命,就没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包括用个人的那点儿自尊和面子去换取生的机会。“何不用也”,我解释为“有何不可用的呢”?
生:这不是孟子的意思。
师:是的,不是孟子的本意。是老师读《鱼我所欲也》之后想到的话,读别人的书要有自己的看法。宋代的大儒程颐在《河南程氏外书》卷六中说:“善学者要不为文字所梏,故文义虽解错而道理可通行者,不害也。”我们不能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
四、走向合题——辨“义”而行之
师:德国有个哲学家叫黑格尔,马克思很尊重他。这个黑格尔有一个哲学主张,即思想发展“辩证三段式”:
原有的思想或现象是“正题”,对它的质疑是“反题”,两者的对辩、斗争会产生新的思想或行动,这新产生的思想或行动就是“合题”。
而“合题”又会成为新阶段的“正题”,人们又会对它进行质疑、思辨而提出新阶段的“反题”,两者又会在新形势下进行对辩、斗争,结果会产生第二个“合题”。当第二“命题”产生时,人们的思想已经升华到第三台阶。
下面,让我们共同总结今天的这番讨论,提出读《鱼我所欲也》关于“生”、“义”两者关系的新“合题”。
我们要对孟子的“义”进行思辨,像孟子那样以生命为参照点,以孟子的原话“甚于”和“莫甚于”为关键词作比较。我说上句,同学们回答下句。
“义”需辨也,参之生以度之,有—— 生:有甚于生之义。师:亦有——
生:亦有莫甚于生之义。
师:甚于生之义与生两者不可得兼—— 生:舍生取义者也。
师:莫甚于生之义与生两者不可得兼—— 生:舍义而取生者也。
师:我们不仅要从理性上有这样的“合题”认识,下面请同学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情况作具体的解说。
生:汶川大地震,解放军战士冒着强烈的余震抢救废墟下的群众,他们所坚守的义就是大于自己生命的义,我们要效仿。
生:小偷偷自行车,有坏人挡道要我们的包,本来也应该和他们斗争,揭露他们,制止他们,伸张正义,但应该是先保证自己安全才做这些事,这些事就属于小于生命的义,为此牺牲生命,不值得。
师:说得好,尤其是你们,《未成年人保护法》都有规定,不提倡未成年人在力所不能的情况下见义勇为,做危险的事。遇上坏人挡道要包包,给他,要啥给啥,不反抗,只要留下条裤衩子跑回家就行。
所以,我们要善于辨“义”而行事。这样说来,那“行道之人”、“乞人”吃“呼来食”、“蹴来食”是无耻行为,还是忍耻行为呢?
生:是忍耻行为,不是无耻行为。
师:那么,“无耻”与“忍耻”有何区别?
生:“忍耻”,自己知道面临的处境里有某种耻辱与伤害,为了自己的一定目标,情不得已去接受。当然,这个目标是正当的。自己不仅承担这些耻辱,同时还要记着这一切,为了将来不再重蹈这一切。
“无耻”,自己知道面临的处境里有某种耻辱与伤害,但心甘情愿,对此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甚至乐此不疲,麻木不仁。
师:那么,在不碍大义的前提下,蒙羞而生者是懦夫还是勇者?
生:是勇者。因为死,是容易的。但在逆境中忍受磨难而生存下去是很难的。
师:所以,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没有食“呼来食”和“蹴来食”的勇气和韧的精神,我们同样是难以生存的。然而,当你把食“呼来食”、“蹴来食”当作一种经历,一种激励,“呼来食”、“蹴来食”尚且能食,我有何困难不能克服?法国电影《爱之物语》有句话说:“生存本身就是胜利。”
最后,请同学们根据今天所思辨的问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选一题):
1.忍耻者勇 2.假如不食嗟来食的饿者能食嗟来食 附:学生作文及评析 学生作文1:
忍耻者勇
天津九十五中学(初三)王珍珍
生命给人一种厚重的感觉,因为它承载着责任、信念、爱,以及恨与屈辱等人所具有的一切情感,每一样我们都无法摆脱。生命也正因有了厚重感,才让人感觉到它的真实。因此,每个人都应学会承受生命之重,只有负重才不会被打翻,特别是背负屈辱。
忍耻者勇。只有承受住生命之重,学会忍耻,才有可能走出生命的低谷,登上人生的巅峰。
南非民族斗士曼德拉,因为领导反对白人种族隔离政策而入狱,并被关在冰冷的海水里捞取海带,还要做采石灰的工作,受到白人统治者残酷的非人虐待。然而曼德拉以他坚强的意志承受了生命的重压,忍住了耻辱。负重让他学会了控制情绪,让他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下来。因为他忍住了耻辱,他才会在27年铁窗生涯后,赢得摘取南非领袖桂冠的机会,走上权力与荣誉的巅峰,成就他独具一格的美。
王洛宾忍受了19年的铁窗重压,所以更坚强,更勇敢,更懂得用歌声迎接一切。
韩信忍受了胯下之辱,忍辱负重,才得以保全自己,终成一代名将。越王勾践忍受亡国之痛,卧薪尝胆,东山再起,才得以流芳千古。生命正因为有了这种忍耻的气概,才变得壮美。
然而,如果生命不能忍辱负重,就会葬送一世英名,置生命于万丈深渊。纵然历史铭记了项羽在巨鹿之战的潇洒,在鸿门之宴上的大度,但历史也忘记不了项羽在垓下的绝望。从“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悲歌中我们听出了英雄的绝望。如果项羽能忍耻,带江东父老卷土重来,结果未必是现在的定论。因为他不能忍耻,乌江自刎,留给了历史太多的遗憾和惋惜,是不勇的表现。
如果说生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那么,忍耻就是让自己的存在变得更有意义,更有重量。学会忍耻,生命才不会像浮萍那样随波逐流。忍耻者勇。
评析:
《忍耻者勇》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并且是一篇具有思想深度的命题作文。它作为《鱼我所欲也》文本解读的延伸性实践练习题目,承载着总结和开拓本课所讲关于“义”和“生”之关系的辨析任务。为大义而死固然可敬,但是,为大义而在艰难的情况下活下去恐怕要比“舍生”更不容易为之,特别是蒙羞蒙辱而生。
王珍珍同学的文章很好地诠释了这则命题,作为一个初三的学生,她从上述人生高境界理解了本课所讲的内容,理解了这则命题的内涵。特别是文章开头那些富有哲理的话语,讲出了生命之“重”,其中还包含着“背负屈辱”,这是人生“无法摆脱”的“真实”生活。这就阐明了“忍耻”的意义,即“负重才不会被打翻”。
之后,小作者非常具体地指出“学会忍耻”,“才有可能走出生命的低谷,登上人生的巅峰”。为证明这一点,她举出了曼德拉、王洛宾、韩信、勾践的事例。
文章至此,初步阐明了“忍耻者勇”的内涵。但小作者并未停止自己的论述,她又以项羽为反面例子,说明不能“忍耻”而使自己的人生留下了失败。项羽不愿过乌江见江东父老,自刎而死,留给历史“太多的遗憾和惋惜”。虽然,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有“绝句”云:“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但小作者更倾向于让项羽过江重整旗鼓。“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然而项羽未能如此,让后人唏嘘不已。文章论述颇有感情,这就从反面补证了“忍耻”的意义。这是一种反事实假设论证,即赋予历史一种非存在的对立面,在“已然”和“可能然”的比较中去认识“忍耻”缺失而造成的诸多悲剧。小作者可能还不懂得反事实假设思维理论,但她的写作实践已证明她有这种创造思维能力。
在这样正反相结合的论证基础上,文章最后再次强调“忍耻”会让人生“更有重量”,与开头的“厚重感”之说遥相呼应。
当然,我们还应看到文章的不足。这是对教师最大的考验,也是学生对教师最大的需要。许多语文教师的问题就出在这里,他们不能为学生写作给予有效的指导,只会虚浮地夸奖“你真棒”。
文章的瑕疵出现在第二自然段指出“忍耻者勇”之后,接后边的论证时缺少必要的过渡性联系话语,显得很是生硬。倘若这样处理——“忍耻者勇。其勇在于为自己的理想而活下去的生命历程中,能以韧的生存意识面对常人无法承受的肉体和精神两个方面的摧残和折磨。”有了这样的过渡解释,那么,后边讲“承受住生命之重,学会忍耻”,为攀登人生的高峰而努力,这就很自然了。至于更为理性的阐述,那不是一个初中生所能的,就不要苛求了吧!
此外,文中“被关在冰冷的海水中”应改为“被逼着在冰冷的海水中”,“关”字不当。“忍受了19年的铁窗重压”应改为“忍受了19年的铁窗监禁”,“重压”不当。“带江东父老卷土重来”,应改为“带江东子弟卷土重来”,因为“父老”不能打仗。
学生作文2:
人要有点蒙耻的承受力 天津大港一中(高一)王钰茜
古之有骨气者不食嗟来之食,至死不灭的是一种所谓高昂的正气。惋惜的是他缺乏站起来的能力。其实,活着是一种勇气。
然而,生命只给每个人一次选择。或生,或死。
活着,道路也许是崎岖的,死了长已矣,但一切皆会归入尘土而去。在残酷和复杂的人世间,生生死死是渺茫的,却又是现实的。就像每天都由白天和黑夜组成,我们的生活也永远不会只是阳光。风雨的袭击会使任何生命显得无力,然而风雨过后又是一片绿草青青,群芳争艳。这也许就叫承受吧。
生存本是一种压力,任何人在命运面前都会成为弱者,懂得生存是一种胸襟。有人曾这样说过:“一个有胸襟的人不是去报复别人对你的轻视,而是接着去做好你该做的事。成功才是最好的报复。”世界不只是你,而你也不是整个世界,人生不只是一种期望,更是一种坚持,一种承受和一种选择。
大丈夫当能屈能伸。人要有点蒙耻的承受力,这不是无耻,这是忍耻。一次的侮辱不是一生。假如吃了这口饭,就可以活下来,并能尽其所能实现人生抱负,若终有所成,人们留存于记忆的将是生的价值,而受侮辱的过去将更有光彩。可是死亡使人们记住的只能截止于这次侮辱。
活着,这种勇气,应让它每一分的存在都是一种价值。跌倒了,可以再站起来;放弃了,永远会被人踩在脚下。我们要像一颗树的种子,即使被某些人恶性地踩到泥土里,仍然要吸食泥土的养分,活下去,长起来。当你长成参天大树,遥远的地方,人们就可以看见你,走近你,而你也能给人们带来一片绿色,一片阴凉。这就是承受的价值。在逆境中,死不是首选,能在逆境中生,让生的价值得以绵延,才能去呵护更多的尊严,擎起生命这片天空!
评析:
这是一篇富有抒情意味的哲理性小议论文。
作者对古代那位不食嗟来食而死的饿者给予了既温柔又惋惜的批评。在这样的批评之后,论者明确地回答了能食下那口嗟来食“就可以活下来”,就有可能“有所成”,“留存于记忆中的将是生的价值,而受侮辱的过去将更有光彩”,作者的话说得是何等好呀!这是一个学生的话语,真的叫人震惊、振奋。尤其是文章在结尾部分,论者没有像一般学生那样掉书袋,什么勾践、韩信等等又搬上文本,而是以被人恶性踩入泥土中的树种为喻,在屈辱中仍然顽强地吸食土壤中的养分,“活下去,长起来”,给人“一片绿色,一片阴凉”。这是用一种美妙的文学意象生动地诠释了反事实假设论证法的基本操作公式——“假如不„„,而是„„,那么就会„„”,也就是“假如不拒绝嗟来食,而是吃下去,那么就会活下来,就有可能成就一番事业,将生的价值留存在历史的记忆中”。
文章仍然体现出一种可贵的反事实假设思维,因而极大地扩展了思想视野。
【教学档案】
什么是教?教是努力给学生带来可学的。“努力”是教育的态度问题。“可学的”是教的内容,即值得学的东西。一个好的语文教师,要努力地给予学生值得学的东西,使被教育者真正被教育。
因此,面对一篇课文,教者要有超越它的意识,不能仅仅是说明它,让学生知道、明白,而是要将教者自己的思想带给学生。尤其是学生的生存实践智慧方面,使之有所得,有所悟。
正是本着这样的理念,这一节课设计了“《鱼我所欲也》合题教学”。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令教者感慨的是,面对天津市城乡结合部一所普通中学的初中学生施教时,他们听课十分专注,回答问题切中肯綮,师生对话十分顺畅,尽管是和他们不熟悉的大学老师进行讨论。很显然,这种情景的出现得益于“合题式教学模式”设计,这样做切中了学生关注的问题,特别是从现实生存的角度来讨论课文,而不仅仅是孤立地讲解课文。“合题教学模式”是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它可以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在思、辨、是、非、断各个思维环节中的思维主动性。从而使文本解读走向衍生,产生新的思想。有心计的中学教师不妨把“合题教学模式”当作一个课题进行系列化的研究,即选择若干篇富有质疑性的课文,设计好讨论话题,分类探究,总结规律,并向有关部门申报立项。这个课题的题目可叫作“‘合题教学模式’专题研究”。本课就算抛砖引玉性的示范吧!
《鱼我所欲也》乐乐课堂 鱼我所欲也课堂笔记篇三
《鱼我所欲也》优秀课堂实录
【教学依据】
生命是可贵的,但生命的意义绝不只仅停留于“活着”。当一个人面临生死抉择时,应该怎样做出自身的决定?孟子在《鱼我所欲也
》一文中,提出了自身的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
那么究竟什么是“义”呢?“义”的内涵有多宽、多深?孟子作了这样的论述:“羞恶之心,义也”。(《告子上》)他在《万章下》中又说:“义,路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孟子认为自身做了坏事感到羞耻,他人做了坏事感到厌恶,这就是“义”;而“义”还是有道德的君子所必需遵循的正确之路。
作者在本文中先从正面阐发自身的观点:“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在提出这个主张之前,孟子是用了一个人们都熟知的事物作比的,那就是:“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在此,孟子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认为义比生命更珍贵,就像熊掌要比鱼珍贵一样,很自然地也就引出了“舍生取义”的主张,这一个主张,也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孟子就是这样,在文章的开篇之处,鲜明地亮出了自身的观点、主张。
孟子在鲜明地亮出自身的观点之后,紧接着就罗列出了让人折服的论据,让道理、事实来充沛支撑自身的主张。
首先,孟子从正面在道理上进行论述:“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这是从正面论述论证了义比生命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紧接着作者又从反面论述道理:“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作者在讲述了正、反两方面道理后,综合论述道理,充沛证明了为什么要“舍生取义”。
作者认为:若只是论述道理,还不能让人完全折服,还需要有事实加以证明,“事实胜于雄辩”嘛!所以他又列举了“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的事例,论证有骨气的穷人就是饿死,也不接受嗟来之食!这是最平常的“义”的体现,也是最困难的选择。然而,只要是有正气的人,即使穷困潦倒,他也能做到!接下来,作者又列举第二个事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此之谓失其本心”。从而论证了有些人为了身外之物,为了一时的虚荣之心,就不顾廉耻,欣然接受。其实,这/ 7 些东西与生命相比,是那么的微缺乏道,那么欣然接受的人与当初宁肯饿死也不愿受侮的人相比,就显得多么的卑劣了!接着,作者从道理上作了分析,那是“失其本心”所致!
孟子就是这样用正、反、客观三方面的道理以和具体的事例对“舍生取义”进行了严密的论证,使自身的主张凸现于世人的面前,并成为千百年来仁人志士的座右铭,也成为后人评判正人君子的重要规范之一。
【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引导学生与作品、作者对话,理解作者的思想,考虑现代人生。
《鱼我所欲也》是战国中期继孔子之后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孟子的作品。作者离我们久远,作品又是用文言文的形式进行表述的,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引领着学生们走进作品,与作者、作品进行多角度的对话,从而真正意义上理解作者的思想,理解作品的主题。同时,考虑在我们面临许多重要抉择的时候,应做出正确的选择,要以“义”为重。
2、过程与方法:
⑴ 强化朗读背诵,积累文言词语。
⑵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首先可让学生自主学习文本,去发现一些他们自身认为值得探究的问题,并做一定的探究。之后,把自身探究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与小组同学或全班同学合作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巩固已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新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文,充沛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和舍生取义的道理,考虑:当一个人面临生死抉择时,应该做出怎样的决定?
(教师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难点
1、对重点语句和中心论点的理解。阅读议优秀论文的重点之一就是要理解文中的一系列重点语句以和正确地理解中心论点。由于本文是文言文,对重点语句和中心论点的理解、品赏、玩味就显得更为重要了,要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来完成或者说突破这一难点,真正理解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的内涵,以和这一论点在实际社会中的意义。
2、对论证方法的理解。《鱼我所欲也》是一篇非常规范的议优秀论文,它在开篇即提出了自身的主张:“舍生而取义者也”,紧接着从道理上,从正、反、/ 7 客观三方面进行论证,然后又列举具体的事例,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论证。也就是讲道理、摆事实的基本(核心)的论证方法在本文的行文中得到了充沛体现,要引领学生去体会、品味、掌握这一方法的要领。
〖教学方式
1、诵读式。
2、对话讨论式。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构思
第一课时
一、内容出现
1、导语:(略)
2、学生快速默读文本,扫清文字障碍,整体掌握课文
内容。(可借助一定的工具书)
3、学生自由、放声朗读课文二至三遍,读后体会孟子在文章中提出了怎样的主张,用了哪些论据对自身的主张进行了怎样的论证。
还有哪些问题自身弄不懂,记录下来。
4、教师协助学生解决一些诵读上的障碍,并和学生一齐诵读文本。熟悉文本。
5、能用自身的话讲述课文。
第二课时
二、师生互动,交流对话
话题:
1、孟子在文中提出了怎样的中心论点?是采用什么方式提出来的?
2、孟子为了说明自身的观点,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3、“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什么意思?
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是什么意思?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和“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
6、作者使用比喻、排比、对比等方法进行论证,有什么好处?
三、学生与学生对话
在小组内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对话交流,提出疑问,进行探究。
四、教师与学生对话 / 7
学生将在小组中交流未能解决的问题,带到全班与全体同学和老师交流、合作探究。
五、链接生活/ 7 / 7 / 7 / 7
《鱼我所欲也》乐乐课堂 鱼我所欲也课堂笔记篇四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 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⑵ 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⑶ 强化朗读训练,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⑷ 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做一个大写的“人”。【教学重点】
比喻、对比的论证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论证层次,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方法】
1、诵读法这是文言文教学最实用的教法,可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如默读、齐读、跳读、精读、美读等。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熏陶。
2、质疑法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自己不懂的地方提问,或对文章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或就论证过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大胆质疑。鼓励学生自主质疑,有利于发展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教学课时】
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这天寒地冻的时节,同学们来还在上课,真不容易!但如果让你们自己做出选择的话,你们仍然会选择上课吗?在人的一生中,我们要做出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选择,尤其是在对待象“生”和“死”这样重大的问题上。当我们必须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的时候,这对任何人都是一个严肃的人生考验。今天学习的《鱼我所欲也》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我们应怎样作出选择。(多媒体显示课题)
二、作家作品简介(多媒体显示)
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题目是编者加的。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的思想、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留在《孟子》一书中。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
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三、解题
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更重要,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事情来。他对比了两种生死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本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引譬设喻,生动形象;排比铺陈,气势恢弘。体现了《孟子》一书的文笔特点。
四、朗读课文
要求:注意不读错音,读好句子的节奏和重音,要读得流畅,朗朗上口,读出语言气势和感情。(多媒体显示字音及部分句子节奏)
1、故不为苟得也(wéi)
2、今为宫室之美为之(wèi wéi)
3、所恶莫甚于死者(wù)
4、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5、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6、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五、质疑解疑,疏通文意
1、你问我答学生提出翻译中的疑难问题请同学解答,可指名回答,也可自由回答。
2、生问师答对学生不能解答的问题,教师酌情给予点拨。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多媒体显示)
⑴ 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故患有所不辟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
⑵ 辨析黑体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鱼,我所欲也 此之谓失其本心
故患有所不辟也
乡为身死而不受
贤者能勿丧耳
妻妾之奉
蹴尔而与之
万钟于我何加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是亦不可以已乎
⑶ 翻译下列句子:
①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②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③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④ 此之谓失其本心。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梳理本文论证思路,列出提纲。第二课时
一、检查课文背诵情况
二、导入新课学习
上节课,我们已翻译了全文,疏通了文意。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主题和写作特色。
1、分析第一段:
⑴ 学生划出层次,教师点拨可以分成四个层次。
讨论并归纳:
第一层(“鱼,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第一句话以鱼和熊掌比喻“生”与“义”这一对概念。鱼是美味,人人可食;熊掌也是美味,但其美远远胜过鱼,且不易得,因此舍鱼而取熊掌。孟子以鱼喻“生”,以熊掌喻“义”,形象地区分了“生”与“义”的价值高下。第二句是由第一句的设喻引出来的论点:“舍生而取义者也”,这是本文的主旨。
第二层(“生亦我所欲”──“故患有所不辟也”)。从正面阐述,说人们把“义”的价值看得高于生命,所以不能苟且偷生,宁愿赴死也不愿行不义。这里所说的“甚于生者”就是指“义”,“甚于死者”就是“不义”。
第三层(“如使人之所欲”──“所恶有甚于死者”)。正反对比,进一步阐述“义”重于“生”的道理。先从反面论述,用两个假设复句反问,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接着用“由是”开头的句子做正面论述,说明事实上人能不贪生,不避患;最后用“是故”两句得出结论,证明“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因而人能舍生取义。
第四层(“非独贤者”──“贤者能勿丧耳”)。这句话运用了递进论证法,前文已论证“义”字的存在,这里使主题升华,证明“义”字不只是少数贤者具备,而是人人皆具备,它似乎成了一种充塞天地之间的正气,无处不有,只是贤者更能保持罢了。
⑵ 纵观第一段,作者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讨论并归纳: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正反论证)
⑶ 教师小结本段:
孟子认为人的本能固然是求生而恶死,但世上还存在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也存在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那就是“义”与“不义”。“义”是人类最宝贵的一种品德,为了“义”,人们可以不避祸患,直至献出自己的生命。一个真正的人,决不能因贪生怕死而行不义之事。孟子从“性善说”出发,认为人生来就具有羞恶之心,这是一种善心,它可以帮助人们在“义”与“不义”之间作出正确的选择。
2、分析第二段:
⑴ 根据教师提示,学生把本段可分为三层。
讨论并归纳:
第一层(“一箪食”──“乞人不屑也”)。从正面举例,以“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呼尔”、“蹴尔”而与之,则“行道之人”与“乞人”也不屑接受,这就是“羞恶之心”。以食“嗟来之食”为“羞’,这就是“义”的观念。
第二层(“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从反面举例,说明不辨礼义而收万钟之禄,是失其羞恶之心,是为求“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这些比生死都轻的身外之物,这样的做法,不过是见利忘义。
第三层(“乡为身死而不受”──“此之谓失其本心”)。运用排比句,以“乡”与”今”对比,指出为得到宫室之美、妻妾侍奉、穷人感激而见利忘义,就是丧失了“本心”。结尾一句话,归纳了此段,照应了开头,这“本心”就是“羞恶之心”,就是“义”。
⑵ 在本段中,作者又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讨论并归纳:举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
⑶ 教师小结:
本段运用了举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作者将“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作对比。按财富的数量来说,“万钟”自然是多的,但是“万钟”决定的是“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一箪食,一豆羹”决定的却是生命,自然要比“万钟”更重要。然而,无论是“万钟”’,也无论是“一箪食,一豆羹”,与“义”字比较起来都是次要的。两次举例及在举例中对比论证法的运用,再一次深刻地论证了“舍生取义”这一论点。
三、延伸思考
思考、讨论:
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四、教师总结全文
1、文章主旨:
本文是一篇论述道德标准和政治节操的说理散文。作者以严肃的态度,庄重的言语,阐述生死与“义”的关系,指出“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一个正直的人,有道德修养的人,应当为义而生,为义而死,在必要时要“舍生取义”,而不能“见利忘义”。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足取的。
2、写作特点:
⑴ 议论严密,层层深入:
文章围绕“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立论,从正面论述生死与“义”的关系,指出舍生取义是人的本心;从反面论述见利忘义是丧失人的本心,从而再次重申文章论点。结构严谨,层层深化。
⑵ 善用比喻:
开篇以鱼和熊掌设喻,引出中心论点。第二段以“行道之人弗受”,“乞人不屑”比喻守义不辱,形象生动。
⑶ 善用对比:
第一段正反对比阐述“义”重于“生”的道理,从反面假设推理,又从正面事实说明人能不贪生,不避患。第二段举例论证,以正反两个事例进行对比,说明人们对待利欲引诱的不同态度,批判为追逐个人名利而丧失羞恶之心的人,重申中心论点。
五、布置作业
1、《走进名校》之《鱼我所欲也》。
2、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几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几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惠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⑴ 用“||”画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每句只画两处)
①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②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⑵ 解释下列黑体的词语。
① 故不为苟得
② 二者不可得兼
③ 如使人之所欲
④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⑶ 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
① 故患有所不辟也。
② 贤者能勿丧耳。
⑷ “非独贤者有是心”文中的“是心”指。
⑸ 作者在文中提出了
的主张。
【板书设计】
鱼我所欲也 《孟子》
论点:舍生而取义者也
写作: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举例论证
议论严密,层层深入
《鱼我所欲也》乐乐课堂 鱼我所欲也课堂笔记篇五
《鱼我所欲也》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
2、了解本文运用比喻和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3、重点积累“欲”“舍”“甚”“恶”“患”等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对文中的其他实词和虚词进行一般的学习和复习。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是本文所运用的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逻辑推理论证等方法。
2、难点是第一段的逻辑推理论证过程。[教学对象]九年级学生 [教学设想]
教材把握:《鱼我所欲也》是一篇经典的传统课文,教师应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充分的自信,允许他们提问,提倡进行探究性学习。其次,在文言文的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诵读。教学方法: 1.诵读法2.质疑法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解题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被称为亚圣。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主张性善和仁政。
二、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扫除正读障碍。2.教师带读全文。
3.请两名学生朗读课文的两个小节,读后请其他学生指出读错的字词。
4.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有不懂之处可以勾划出来,准备进行质疑
三、分步品味
1.质疑及交流。这篇文章所要论证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
2.齐读课文。
3.读后让学生进行自由质疑或说说文中有哪些出彩的句子。
4.教师提问:文中两次提到“心”,在第一节中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在文章最后又说:“此之谓失其本心。”句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请依据原文回答。
四、小结在人生面临抉择时,应当具备怎样的价值标准?孟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应当摒弃自私自利之心,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所学内容 1.抽查朗读情况。
2.检查对字词的理解。或者由学生相互出题,考查对字词及语句的理解情况。
二、朗读训练,体会文意
1.分组朗读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甸式美;尝试删除某个句子,而后再读,体会文章论说的气势;进行演讲式背诵,感受其表达效果。
2.找出为论证中心论点,作者使用了哪些不同的论证方法,并思考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明确:①论证方法:比喻论证,道理论证(第一节)、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第二节)。②作者的写作意图:赞颂在面临人生的抉择时,将正义放在首位,而摒弃利己私心的做法。3.齐读全文。
三、课堂拓展
1.速读课文第二节,说说本节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面临人生抉择时应将正义放在首位的。2.可以应证本文观点的名人名言。
材料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材料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材料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材料四: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名人实例:文天祥,朱自清,闻一多。
[板书设计]
引论:譬喻引出中心论点:舍生取义 本论: 正面进行因果推理 义重于生
反面进行假设推理
正面举例
义重于利
反面对比举例
结论:此之谓失其本心 [小结]
本文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了“舍生 取义”的中心论点。他对比了两种人生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 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不辨礼义而 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延伸思考]
思考、讨论: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解说: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