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最新苏辙(优秀11篇)

最新苏辙(优秀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1-11 18:39:45
最新苏辙(优秀11篇)
    小编:zdfb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有效的学习和工作方法,提高效率。适当地反思和自我评价有助于提高总结的质量。下面是哲学家总结的人生意义和价值观,对你的人生规划很有启发。

苏辙篇一

苏辙生于宋仁宗宝元二年二月二十日(1039年3月18日),时其兄苏轼四岁,父苏洵三十一岁,游学四方。庆历八年(1048年),苏洵因父丧居家,闭户读书,把自己以学识品行教授给苏轼与苏辙。

至和二年(1055年),娶同里史瞿之女,苏辙时年十七岁,史氏十五岁。

嘉祐元年(1056年)春,苏辙父子三人同游都城东京(今开封),经过成都时,拜访益州知州张方平。张方平以国士礼对待苏辙父子。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苏轼兄弟参加礼部会试,当时欧阳修知贡举,将苏轼、苏辙兄弟置于高等,苏辙名登五甲。苏辙中第后,创作《上枢密韩太尉书》给枢密使韩琦。四月,苏辙母亲程氏去世,苏辙父子回到蜀地。

嘉佑三年(1058年)至嘉佑四年(1059年)十月,苏辙随父苏洵在东京游历。十二月,苏辙全家至江陵,将舟中创作的诗赋一百篇整理为《南行集》。嘉佑五年(1060年),苏辙随父从江陵回到东京,父子三人将途中所作的诗赋共七十三篇整理为《南行后集》,苏辙作有《南行后集引》。三月,天章阁待制杨畋奉命根据考绩迁调官职,授苏辙为河南府渑池县主簿。杨畋又举苏辙应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苏辙与兄长苏轼在东京怀远驿读书,准备制科考试。

科举风波。

嘉祐六年(1061年)八月,苏辙参与殿试。当时仁宗已五十二岁,苏辙想他或许对政事感到疲倦,所以尽力讲政事得失,而对宫禁朝廷之事,议论尤为激切。策问试卷送上后,苏辙自认为一定被黜落。覆考官司马光将其置于第三等,初考官胡宿不同意。司马光与范镇商议后将其置于第四等,三司使蔡襄也力争。只有胡宿认为苏辙对仁宗不恭,坚持要求黜落他。仁宗说:“用直言来得人,而因直言抛弃他,天下人会怎么说我呢?”宰相不得已,把他列入下等。不久后,苏辙被任命为试秘书省校书郎、充商州军事推官。当时苏洵奉命修《礼书》,苏轼出任签书凤翔判官。苏辙要求在京城侍养父亲,获朝廷准许。

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苏辙出任大名府推官,不久受命差管句大名府路安抚总管司机宜文字。

治平三年(1066年)四月,苏洵在京师逝世,苏辙兄弟自汴河入淮,顺长江回蜀葬父。次年十月,葬父于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

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服丧期结束后,苏辙兄弟一路东游前往京师,于次年抵达。

建议新法。

熙宁二年(1069年),苏辙上书论政事,即被神宗召见于延和殿。

当时,王安石为相,与陈升之管三司条例司,命苏辙入三司条例司。吕惠卿依附王安石,苏辙和他讨论时多有抵触。王安石拿《青苗书》让苏辙仔细议论,说:“有不便之处,就告诉我不必疑虑。”苏辙说:“把钱借给百姓,使出利息二分,本意是在救济百姓,不是求利。但出入之间,吏员趁机营私作奸,即使有法也不能禁止,钱到百姓手里,即使良民也不免乱花;到交还时,即使富民也不免超过期限。这样,就怕一定要鞭打催促,州县官的事不胜其烦了。唐代刘晏掌管国家财政,从没有借钱给百姓。有责怪他的人,刘晏说:‘让百姓侥幸得钱,不是国家之福;叫吏员靠法催督还债,对百姓不利。我虽然从不发放借贷,但四方的丰收和灾荒谷价的贵贱,从来能及时知道。有谷贱处就收购,有谷贵处就发售,所以四方没有太贵、太贱的弊病,岂用发贷款?’刘晏所说的,就是常平仓法。现在此法仍在而患在不整顿,你真能有意于百姓生计,就整顿实行,那刘晏的功绩可以立刻见效。”王安石说:“你的话有理,我当慢慢思考。”从此后一月之间都不谈青苗法。

被贬出京。

河北转运判官王广廉奏请发给度僧牒几千份作为本钱,在陕西转运司私自实行青苗法,春天发放秋天收还,和王安石意见相合,青苗法便开始实行。王安石派人去寻求尚未收取的财利。朝廷内外知道这些人一定会迎合王安石心意添加事情,都不敢说。苏辙去见陈升之说:“从前嘉祐末年,派官去抚恤各路百姓,但他们各人都务求滋生事端,回来所奏的大多不可实行,被天下人耻笑。现在和此事有何不同?”他又写信给王安石,竭力陈说此事之不可行。王安石发怒,将加罪,陈升之劝阻,于熙宁二年(1069年)八月被贬出外,任河南府留守推官。

熙宁三年(1070年)二月,张方平任陈州知州,征召苏辙为陈州教授。

熙宁六年(1073年)四月,文彦博以代理司徒兼侍中出判河阳军,征辟苏辙为学官。

熙宁八年(1075年),改授齐州掌书记。

熙宁十年(1077年),苏辙改任著作佐郎,又随南京留守张方平任签书应天府判官。当时苏轼也外任徐州知州,兄弟二人在澶濮之间相遇,一同前往徐州,留在徐州一百多天,创作了《逍遥堂会宿》等诗。

元丰二年(1079年)八月,苏轼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被捕入狱(乌台诗案),责授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辙上书请求以自己的官职为兄赎罪,不准,牵连被贬为监筠州(今江西高安市)盐酒税,五年不得升调。

元丰五年(1082年),苏辙沿赣水至黄州,与其兄苏轼相聚,一道游览了黄州及其对江的武昌西山。于次年(1083年)应张梦得邀请创作《黄州快哉亭记》。

元丰七年(1084年)七月,量移为歙州绩溪县令。

返朝任职。

元丰八年(1085年),神宗驾崩,宋哲宗即位。五月,苏辙卧病,至秋痊愈。创作《病退》诗,有《病后白发》诗。八月,因旧党当政,苏辙以秘书省校书郎被召回。

元祐元年(1086年),苏辙至京师,任右司谏。当时宣仁太后垂帘听政,起用司马光、吕公著,想废除新法,而支持新法的宰相蔡确、韩缜和枢密使章惇都被苏辙弹劾去职。吕惠卿开始时谄媚王安石,到和王安石势均力敌时,就排挤陷害王安石,比仇敌还狠,世人尤其恨他。到这时,他自知不免受责,请求提举宫观以逃避贬官流放。苏辙连上三疏把他的奸恶加以揭露,以散官安置建州。

司马光因王安石免疫法之害,想恢复差役法,不知差役法之害相当于免疫法。苏辙说:“自从废除差役法几乎二十年,官吏百姓都未习惯。何况役法关系众多事务,盘根错节十分复杂,实行得慢些,方能审慎详尽。如果不深究事情的始终,轻易地立即推行,恐怕实行之后,又产生各种弊端。现在州县的免役钱,照例有累积剩余,大约够用几年,暂且依旧雇役,到今年为止。催促监督有关官员审议差役法,趁今冬成为法令,来年再行差役法。要使既实行之后,不再有人议论,那就进退都有利了。”司马光又因王安石设《诗经》、《尚书新义》来考取天下士人,想改变科举,另立新的条例。苏辙说:“进士来年秋天考试,没有多少日子了,而议论不及时决定。诗赋虽然是小技,但要讲究声律,用的功夫不浅。至于治经书,诵读和讲解,尤其不是轻易的事。总之,来年都还不能实行。请求来年的考试,一切还照旧,惟有经书的释义兼取注疏及各家议论,或提出应举者自己的见解,不专用王安石的学说。并罢去对律令释义的考试,使应举的人知道有定论,一心一意做学问,以待选拔考试,然后慢慢地议论元祐五年以后科举的条例,也不算晚。”但司马光都不听。

同年八月,被任命为起居郎,苏辙上疏请辞,旋即权任中书舍人,不久后正式担任中书舍人。

起初,神宗因西夏内乱而派兵进攻,于是在熙河增设兰州,在延安增设安疆、米脂等五寨。元祐二年(1087年),西夏派使者贺哲宗登位,使者返回,尚未出境,西夏又派使者入境。朝廷知道他们有请求兰州、五寨土地的意思,大臣讨论守或弃尚未决定。苏辙建议答应西夏所请,朝廷便允许还西夏五寨。

元祐四年(1089年),权任吏部尚书。八月,奉命与刑部侍郎赵君锡出使辽国,任贺辽国生辰国信使。

拜相参政。

元祐五年(1090年)五月,苏辙被任命为龙图阁直学士、御史中丞。十二月,任龙图阁学士。

元祐六年(1091年)二月,任中大夫、守尚书右丞。当时苏轼遭人排挤,乞求外任,苏辙也随兄连上四札,也乞外任,但未获准许。

元祐七年(1092年)四月,朝廷命苏辙代理太尉、充任册皇后告期使。六月,任太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十一月,朝廷因郊祀天地而特加苏辙护军,进封开国伯,实封食邑二百户。

连遭贬谪。

元祐八年(1093年),哲宗亲政,新法派重新得势。

绍圣元年(1094年),门下侍郎李清臣主持科考,出题批驳元祐政事。他上书反对哲宗恢复熙宁新法,被贬官,削去职名任汝州知州。过了几个月,元丰时诸臣都在朝廷任职,再贬苏辙为左朝议大夫、袁州知州。未到任,又于七月降为左朝议大夫、试少府监,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处分。苏辙治州有优异政绩,等到他被罢免离开,州里父老送别他的人都呜咽流涕,延绵数十里不断。八月,到真州时,作《阻风》诗。

绍圣四年(1097年)二月,苏辙又被贬为化州别驾,安置雷州处分。此时,苏轼也被贬为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五月十一日,兄弟二人再次相遇于藤州,苏辙送苏轼赴海南。六月十一日诀别于海滨。

元符元年(1098年),移到循州安置。元符二年(1099年),作《龙川略志序》、《龙川别志序》、《春秋传后序》。

元符三年(1100年),宋徽宗即位,苏辙移永州、岳州安置,不久受任为濠州团练副使,岳州居住。十一月,复职太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因有田产在颍川,便前往居住。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七月,苏轼在常州(今属江苏)去世,临终前以不见苏辙为憾。苏辙得知后,在悲痛中为其撰祭文,不久又作《追和轼归去来词》,其后作《东坡先生墓志铭》。

崇宁元年(1102年)五月,蔡京当国,党祸复起,苏轼等已去世的元祐党人,原追复官告并缴纳;苏辙等在世之人,并不与在京差遣。同年,削苏辙五官,降授朝议大夫。

崇宁二年(1103年),为避祸,苏辙独迁汝南。十月,朝廷罢苏辙提举太平宫之职。住在许州,又复授太中大夫退休。

潜居颍滨。

崇宁三年(1104年)正月,苏辙在颍川定居,因感元祐时人所剩无几,于是筑室曰“遗老斋”,自号“颍滨遗老”,终日读书著述、默坐参禅,谢绝宾客,决口不谈时事,将所感皆寄托于诗中。

崇宁五年(1106年)九月,撰成《颍滨遗老传》及《栾城后集序》。

大观元年(1107年),著《论语拾遗》。

大观二年(1108年),苏辙复任朝议大夫,迁任中大夫。

政和元年(1111年),撰成《栾城第三集序》。

政和二年(1112年)春,游颍昌西湖,泛赮水,并有诗作。九月,以太中大夫职致仕。十月三日(10月25日),苏辙逝世,享年七十四岁。十一月,朝廷追复苏辙为端明殿学士,特赐宣奉大夫。原拟葬苏辙于眉州祖茔,但后来仍葬苏辙于郏县小峨眉山苏轼墓旁。

南宋绍兴(1131年—1162年)年间,因其子苏迟显贵,苏辙获赠太师,封魏国公;夫人史氏赠楚国太夫人。

淳熙(1174年—1189年)年间,追谥文定。

苏辙篇二

3、有能推至诚之心而加以不息之久,则天地可动,金石可移。

4、财者,为国之命而万事之本。――苏辙。

5、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6、非举无以知其贤,非试无以效其实。

7、用人惟其才,故政无不修;考绩必以岁月,故官不失绪。

8、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9、以言责人甚易,以义持己实难。

10、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11、未有不能正身而能正人者也。

13、无以待之,则十百而乱;有以待之,则千万若一。

14、政无旧新,以便民为本。——苏辙。

15、涛澜汹涌,风云开阖。――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16、得已而不已,不得已而已之,二者皆乱也。

17、以烦手烹鱼,则鱼必溃;使学者制锦,则锦必伤。

18、示之以形,禁之以势,使之望而不敢犯,犯而无所得。

19、世未有不自下而能高,不自近而能远者。

20、早岁读书无甚解,晚年省事有奇功。

苏辙篇三

3、贵而犯法,义不得宥;过而知改,恩不废叙。——苏辙。

4、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苏辙。

5、涅于浑浊而不缁。——苏辙。

6、主大计者,必执简以御繁。——苏辙。

8、遇繁而若一,履险而若夷。——苏辙。

9、有能推至诚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则天地可动,金石可移。——苏辙。

10、专以一身任天下,其智之所不见,力之所不举者多矣。——苏辙。

11、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12、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苏辙。

13、寒暑不能移,岁月不能败者,惟松柏为然。——苏辙。

14、戒心之易忘,而骄心之易生。——苏辙。

15、世未有不自下而能高,不自近而能远者。——苏辙。

17、不为易勇,不为崄怯。——苏辙。

18、法行于贱而屈于贵,天下将不服。——苏辙。

19、示之以形,禁之以势,使之望而不敢犯,犯而无所得。——苏辙。

20、非举无以知其贤,非试无以效其实。——苏辙。

21、以言责人甚易,以义持己实难。——苏辙。

22、无事则深忧,有事则不惧。——苏辙。

23、未有不能正身而能正人者也。——苏辙。

24、以烦手烹鱼,则鱼必溃;使学者制锦,则锦必伤。——苏辙。

25、君子为国,正其纲纪,治其法度。——苏辙。

26、政无旧新,以便民为本。——苏辙。

27、兵有奇正,旋相为用,如环之无端。——苏辙。

28、无以待之,则十百而乱;有以待之,则千万若一。——苏辙。

苏辙篇四

苏轼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文学家,被誉为“苏东坡”,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而且在后世都拥有着广泛的影响力。苏轼的文学才华不仅体现在他的诗词作品里,同样也体现在他的散文之中,让我们一起探究一下苏轼的散文哲学吧。

二、苏轼的散文风格。

苏轼的散文格调大多清新自然,意蕴深邃,极富哲理性。他的文笔流畅,用餐锋利,文字运用生动形象,极具表现力。苏轼的文笔也颇具口才,作品常常自圆其说,让人信服。在他的散文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如《北山诗话》的题材极其广泛,内容十分充实,虽然包罗万象,却没有丝毫的杂乱和分散,这是苏轼的文笔流畅和文化内涵的体现。

三、苏轼的散文哲学。

苏轼的文学中融入了许多哲学思想,并展现了他的人生态度。在他的《和薛举南塘》中,他写道:“逸日长在少年头,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这句话表达了苏轼对光阴流逝的深切感受。在他的时代里,贫苦的生活使他更加感受生命的宝贵。在这段文字里,他深刻地表达了决心抓住年轻时光,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热衷于追求,展示出他追求人生价值的向往和努力。

四、苏轼的散文艺术。

苏轼的散文情感十分浓烈,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交织在其作品中。其散文风格通透自然,韵味清逸,常常达到意境妙到心领神会的效果,他的散文兼具抒情与议论两大特色。如《东坡七质》的写作手法,第一句抛砖引玉:“人之为道,虽缺乏见识之人,亦能内自心体而显之。”第二句金口玉言:“然苟居于众流之上,昏君暴政之下,则真识难以内外倾囊而发之矣。”其抛砖引玉以寓言的方式来介绍七质的象征涵义,然后利用连起来的两句话来对其进行论述,通过这种引用的手法,来阐释“行为的规范化”与“知识的最优化”之间的关系。

五、结语。

综上所述,苏轼的散文不仅在形式上美好,而且深刻地展现了他的哲学思想和内心世界,让人们深深地被它感染。在这样一个充满崎岖和磨难的时代,苏轼用他的智慧和才华打破了教条式的安逸,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他的作品告诫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坚定我们的信仰,追求充实的人生。

苏辙篇五

春风过尽百花空,燕坐笙萧起灭中。

树影连天开翠幕,鸟声入耳当歌童。

楞严十卷几回读,法酒三升是客同。

试问邻僧行乞在,何人闲暇似衰翁。

春后谁令百日阴,雨淫风横雨相侵。

天公未有惜花意,野老空存念麦心。

共怪丛均亦黄落,终怜老桧独萧森。

过中不克阳安在,夏旱前知未易禁。

绿盖红房共一池,一双游女巧追随。

镜中比并新妆后,风际携扶欲舞时。

露蕊暗开香自倍,霜蓬渐老折犹疑。

殷勤画手传真态,道院生绡数幅垂。

亲祀甘泉岁一终,属车徐动不惊风。

宓妃何预词臣事,指点讥诃豹尾中。

犀著金盘不暇尝,更须石上捣黄粱。

数钱未免河东旧,不识前朝大练光。

万里谪南荒,三子従一幼。谬追春秋余,赖尔牛马走。

忧病多所忘,问学非复旧。借书里诸生,疑事谁当叩。

吾儿虽懒教,擢颖既冠后。求友卷中人,玩心竹间岫。

时令检遗阙,相对忘昏昼。兄来试讴吟,句法渐翘秀。

暂时鸿雁飞,迭发埙篪奏。更念宛丘子,颀然何时觏。

旧俸存无几,生齿日益多。敝庐虽粗完,空廪无麦禾。

首种二顷田,奈此春旱何。谁能持只鸡,一酹邢山阿。

饥寒谁相念,幸龙未见呵。去年投虎头,叩门用干戈。

邂逅一尺雨,岂复阴阳和。幽明初不隔,诚意岂在多。

恻然上通天,矧此一盘涡。云兴雨随至,父老行且歌。

经冬无雪麦不死,秋雨过多深入土。人言来岁定无麦,农父掉头笑不许。

清明雨足麦欣欣,旋敕奴婢修破囷。大麦过期当半熟,小麦未晚犹十分。

东家西舍发陈积,十钱一饼犹难得。向来天公不为人,市人半是沟中瘠。

前望麦熟一月期,老稚相劝聊忍饥。谁令伏枕作寒热,囊中无钱谁肯医。

天公爱人何所吝,一春雨作雷不震。雷声一起百妖除,病人起舞不须扶。

苏辙篇六

月到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四十岁的苏轼在王安石如火如荼的新政变法中,被排挤出东京开封,到杭州任地方官。一个精神强大的人不会因为境遇的改变怨天尤人,苏轼在杭州甩开膀子治理西湖水患,创办救助弱势群体的福利院等一系列功在当代、泽被后世的民心工程。

三年任满,东京开封依然是乱纷纷新党旧政势如水火、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格局。他自请朝廷再次流放,条件只有一个:请求委派到离弟弟苏辙近的地方。苏轼总结弟弟:“我少知子由,天资和且清。岂独是吾弟,更是贤友生。”“嗟余寡兄弟,四海一子由。”苏辙感念哥哥:“我初从公,赖以有知。抚我则兄,诲我则师。”

苏轼性情豪爽,洒脱不羁。天然率真出语惊人,难免也会出语伤人。苏辙沉稳拘谨,内敛淡定,他是上帝特意派来守护哥哥的使者。苏辙其实和苏轼一样聪明,他们是同科进士。他们的监考老师给二人的评语:“皆天才,长者明敏尤可爱,然少者谨重,成就或过之。”性格决定苏轼一生坎坷,苏辙的人生则简单平静了许多,苏轼一次次外任、贬谪,苏辙留守家中替他膝下尽孝。兄弟鸿雁传书,谈人生谈诗词。苏辙外圆内方,总是劝哥哥遇事避其锋芒,以求自保。苏轼诗词作品各个时期都有苏辙的影子。《和子由渑池怀旧》《和子由踏青》,以及后来苏轼遭遇“乌台诗案”,绝望之中写给苏辙的《绝命诗》。

皇恩浩荡,圣眷优荣,苏轼被委派到密州(今诸城)做行政长官,苏辙在济南,相距不算太远。密州是个烂摊子,“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公私匮乏,民不堪命”。苏轼的政治才华一点都不逊色于他的艺术天分。他扑下身子励精图治,用实践和经验印证嘉佑科举成名的《刑赏忠厚论》中仁政天下的行政管理体系。一年之后,“吏民渐相信,盗贼狱讼颇衰”,成功让苏轼如此快乐,不惑之年,白发反黑,丰神俊雅。

苏轼有闲,也有生活的信心和情趣。他和同事们出城打猎。为报倾城随太守,密州人民万人空巷,与苏轼同乐。他开始怀旧,夜来幽梦,早逝的发妻王弗小轩窗,正梳妆。天人永隔,苏轼肝肠寸断。他更加思念济南的苏辙,中秋到了,皓月银辉,清淡天和,苏轼醉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亲爱的弟弟,一别七年,坎坷沉浮,羁旅漂泊,支撑我的是你的亲情。悲欢离合,阴晴圆缺,见或者不见,你一定要健康、平安。你在,就是我的奇迹,我的生命中不能没有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是苏轼送给苏辙的中秋礼物。无论岁月如何刷新,这首词总被思念置顶。

奇景如幻,其情可感。中年人生,能够互相扶住,彼此把握的是亲情。

公元1101年,苏轼客死异乡。又一个十年过去后,苏辙追随哥哥去了,“与君世世为兄弟,再结来世未了因。”苏辙记住“乌台诗案”中哥哥在狱中写给自己的诗句,要求后人把自己葬在哥哥身边。夜夜明月,这对兄弟把酒论诗,永不分离。

知识扩展:苏轼为何不爱收藏书。

北宋仁宗庆历年间,毕升发明了以活字排版的印刷法,图书也就此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各种版本的古籍以及时人的著作,都大量印刷出版,许多文人亲自校对书籍,以正谬误,然后分类收藏,由此诞生了许多的藏书名家。方兴日盛的藏书之风,对宋人的学识修养的提高,以及学术研究的进步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苏轼幼时,恰遇这一图书的革命性时期,也为他日后“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带来诸多的便利。他曾自述:“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唯恐不及。”

在苏轼之前,老一辈的读书人想要读《史记》、《汉书》这样的史籍都很不容易,煞费周章地借了回来,要赶紧抄录,然后日以继夜地诵读,生怕时间到了要把书还回去。但是,一生读书、到老不倦的苏轼,却没有像当时的许多文人名士那样,拥有充塞梁宇的藏书,可以坐读释道,卧读经史,甚至连一些常见的典籍他也没有。

苏轼曾在《海上与友人书》曰:“到此抄得《汉书》一部,若再抄得《唐书》,便是贫儿暴富。”自谓被贬谪到海南儋州以后,无书可读,只是在当地的士人家里抄录得了一本《汉书》,并想象要是再能抄到一本《唐书》,那种感觉就像是穷人于一夜之间暴富。其实,据陆游的《老学庵笔记》载,苏轼渡海至儋州的行李当中,就有好几箱的笔和墨。至于他宁可携带大量笔墨,而不是携书到孤岛上,可供随心所欲地阅读,一方面足见他的自信和旺盛的创作需求,另一方面也可见他并不竞尚风气,追随潮流而藏书。

在当时,许多文人名士都以藏书为时尚为乐事,私人藏书动辄上万卷。如晏殊之子晏几道,就以藏书多而闻名,以至于家道中落以后,每次搬家,他的妻子都要为搬书而烦恼。另外,江陵有个叫做田伟的小吏,在家里建有博古堂,藏书多达五万七千余卷。黄庭坚到他家里作客,看到他的藏书都惊呆了,叹曰:“吾尝校中秘书,及遍游江南,名士图书之富,未有及田氏者。”黄庭坚的.舅舅李常,为唐代皇室的后裔,他年轻时藏书读书的僧房,后被命名为“李氏山房”,藏书也多达九千多部。

处于这种大环境下的苏轼,也并非没有藏书之心。苏轼的《仇池笔记》载,唐太宗曾经花费重金购买晋人书帖,共收罗了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在内的书帖千卷。武则天时,宠臣张易之兄弟从内府把这些书帖偷了出来,随后又散落在宰相王涯、张延赏的手里。“甘露之变”后,王涯为禁军所杀,他家里的金银珠宝都被洗劫一空,因禁军不识这些书帖的价值,故得以幸免。后来,苏轼在宋仁宗的驸马李玮都尉的家里,看到了这批谢尚、谢鲲、王衍等晋人的书帖,心里也非常喜欢。但是,一想到这些书帖的传承过程,简直就是招灾揽祸的根源,而且除了作为书架房舍里的装饰,用以炫耀人前,也并没有其它的用处。因而,苏轼对这种貌为集古、实为矜奇立异的行为,也失去了兴趣。

借此两问,苏轼道出了时人藏书的几大弊病。一是浮慕时名,藏书只是为了获得名声,而非为了钻研学问。二是家中费尽心力收罗得来的藏书,从不阅读,全都束之高阁,只是为了在他人面前有吹嘘的资本。三是把藏书视为私产,不仅自己不读,书亦不外借他人,只是为了收藏而收藏。所以,苏轼极力夸赞李常捐赠藏书、以遗来者的义举,鼓励有志读书的人,要奋力进取,有所作为。

苏轼不追随潮流而藏书,也是他有定见、不盲从,尽量多做实事的人生态度的体现。

苏辙篇七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那么苏洵的《六国论》为我们论证了什么呢?下面跟百分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理解: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等词语的意义。

归纳: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了解使动用法。

本文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学重点是理解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要点:

2:整体感知课文

3:研习第一、二自然段,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教学课程:

一:导语设计

宋代有一位著名的散文家,其自比于贾谊,欧阳修称赞他的文章“精辩雄伟”,以为“贾谊、刘向不能过”。他的文风雄辩,与其两个儿子合称为“三苏”。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苏询(学生回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散文名篇,散文园地独放的一枝奇葩《六国论》。

二:解题

1: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北宋著名散文家,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县)人。作者生于真、仁、英宗三世。其时,宋王朝虽然尚未疲弱不堪,但北有契丹(大辽),西有西夏,它们不断骚扰,国家不得安宁。1004年,大辽举兵攻宋,当时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辽在澶州打了一仗,宋军大胜。形势如此有利,真宗却一味求和,订下“澶渊之盟”,规定宋每年向辽进贡银20万两,绢30万匹,自此,抗敌卫国只气锐减,委曲求全之风日上。后辽又连连加码,宋均慨然应答。1044年,西夏元昊上书停战求和,宋却反而给西夏银、绢、茶。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苏洵是睹之心忧,忧而思救,以为这和战国六国以地赂秦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下场更加不堪设想,于是写下了这篇醒世之文。

2.介绍背景,了解写作意图。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七雄争霸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即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大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几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朽,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苏洵生活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3.正音:

赂(lu) 率 (shuai,全都,一概) 暴(pu,暴露) 厥 (jue,他的)

洎 (ji,及、到) 为(wei,治理)国者无使为(wei,被)积威之所劫

三:整体感知课文,研习第一段。

1:研习课文第一段

(1).学生自读第一段,注意字音

注意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非兵不利:兵器,名词

或曰:有的人

六国互丧:交替,一个接一个地。

率贿秦耶:一概,全都,副词。

盖失强援:承接上文,表示对原因的解释,副词。

(2)句式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故曰弊在赂秦也。

……….也。 表判断,固定用法,古文中称为判断句。

2:理清思路,引导学生背诵第一自然段

(1) 提问: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如何提出论点的?这种方式有何好处?

学生讨论,老师点拨

明确:“弊在贿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作者排除“兵”“战”原因,归结到“赂”字上。

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2) 提问:明确中心论点后,作者从哪两个方面加以论述的?

明确:一是从赂秦的国家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二是从不赂秦的国家说--------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3) 师生共同明确思路,试背第一段。

作者先明确中心论点,然后从两个方面加以论述,最后明确观点。

-赂秦力亏

板书:弊在赂秦 故曰:弊在“赂”

不赂者以赂者丧

(4) 学生齐背第一段。

3:研习第二自然段

(1) 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注意字音

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暴霜露 pu 暴秦之欲无厌 bao

胜负之数 shu 数吕师孟叔侄shu

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cong 从散约败zong

(2)学生参照注解自译第二段

注意下列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a. 其实百倍:他的实际数量。是两个单音节词,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其实”。

b. 固不在战矣:本来、当然,副词。

c. 思厥先祖父:泛指祖辈、父辈。不同于现代汉语的“祖父”, 是两个单音节词

d. 固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分,引申为分辨、清清楚楚的意思。

e. 理固宜然;助动词,应该。

(3).理清思路,引导学生背诵第二段。

提问: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问: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

明确:a 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

“得”与“亡”的对比;“难”与“易”的对比;“有限”与“无限”的对比

b 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问: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4).学生顺思路试背第二自然段。

.学生齐背第二自然段。

四.课堂练习。

背诵第二段,完成下列题目。

1.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先将“ ”和“ ”相比,又用“ ”和“ ”相比,得出“ ”“ ”“ ”的结论。

2.接着又用两个对比,即先祖父的“ , ”与子孙的“ , , ”相比;诸侯为“一夕安寝”而“ , ”与秦国的态度“ ”形成鲜明对比,从而证明中心“ , ”。

五:课堂小结

本篇课文开门见山提出了中心论点,又列出两个分论点从两个方面辅助中心论点。第二段从秦的土地来源,点明“赂秦”的危害,只能换“一夕安寝”“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有力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六:布置作业

1:熟背第一、二自然段。

2:预习三、四、五自然段。

[教学要点]

1. 继续研习课文。

2. 掌握词类活用。

[教学过程]

一.检查一、二自然段的背诵情况

1.指名背诵(3——5名)

2.分小组背诵一或二自然段

3.学生齐背一、二自然段

二.继续研习课文内容

(一).研习第三自然段

1.学生齐读第三段,注意读准字音。

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1).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2).洎牧以谗诛

(3).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4).胜负之数

2.学生参照注解自译第三段,随时质疑,教师解疑。

迁灭:古代灭掉一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如武王灭商,迁九鼎于洛邑。迁灭即灭亡。下文的“革灭”,革是除旧,也是灭亡的意思。

义(坚守正义,名作动词用)不赂秦

斯用兵之效(功效)也

至丹以荆卿(表示对人的尊称)为计

始速(招致,动词)祸焉

向(先前)使(假使)三国名爱其地

胜负之数(命运),存亡之理(道理)

当(应当)与秦相较(抗衡),或未易量(估量)

3.理清思路,引导学生背诵

b. 提问:找出段中表述齐国灭亡的一句话。

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明确: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

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提问: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 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齐读本段。

2. 研习第四段,齐读。

a. 重要词句

并力西向(进军),则吾恐秦人食之(结构助词,无实义)不得下咽也。

为(治理)国者无(不要)使(让自己)为(被)积威之所劫(胁迫、挟持)哉。

b. 提问:前一层与上一段末句有怎样的关系?后一层有什么作用?

明确:上一段末句从消极方面来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

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

“有如此之势”——承上启下

提问:作者在本段连用了两个叹词,有什么作用?

明确:呜呼——承接上段末尾,提出六国合力抗秦的主张。

悲夫——又回到历史中,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抨击六国的政策。提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才是赂秦之根源。

作用:表达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起到连接作用,在历史与现实间快速自由转移,引导读者理清思路。

提问: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明确: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齐读、背诵。

3. 研习第五段。

a. 重要词句:

而犹(还)有可(可以)以(凭)不赂而胜之(秦国)之(的)势。

苟(假如)以天下之大,而从(追随)六国破亡之故事,是(这)又在六国下矣。

b. 提问:第五自然段在全文论述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本段议论的基础建立在作者自己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上,源于历史,但又高于历史,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三.浅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1.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2.教师点拨

本文是史论,但不是进行史学分析,也不是就史写史,而是就史立论,以古鉴今。

对中心论点的论证,运用例证、引证、假设论证,突出的运用了对比论证。

运用了多种语言表达方式。

3.明确:

(1)借古讽今,切中时弊

(2)论点鲜明,论据严密

(3)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四.课堂练习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布置

熟背全文

苏辙篇八

新破荆州得水军,鼓行夏口气如云。

千艘已共长江崄,百胜安知赤壁焚。

觜距方强要一斗,君臣已定势三分。

古来伐国须观衅,意突成功所未闻。

《喜雨》。

一旱经春夏已半,好雨通宵晓未收。

气爽暂令多病喜,来迟未解老葨忧。

力耕仅足公家取,遗秉休违寡妇求。

时向林间数新竹,箨龙腾上欲迎秋。

《七夕》。

火流知节换,秋到喜身安。

林鹊真安往,河桥晚未完。

得闲心不厌,求巧老应难。

送酒谁知我,瓢樽昨暮乾。

《记梦》。

长鱼三尺困横盆,送入清流喜欲奔。

报我金匙仅盈寸,掷还聊喜不贪存。

苏辙篇九

苏辙是中国南宋时期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诗人,他以其骈文和诗词著作广受赞誉。一直以来,我对苏辙的文学作品十分欣赏,他的文章自然流畅、文笔清新,寓意深刻,令人在阅读时不禁沉醉其中。在阅读苏辙作品的同时,我也深有体会地认识到了他在文学上的精神追求,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展开对苏辙的心得体会。

首先,苏辙的文章思想深邃,表达充分。大多数骈文作品不仅字里行间都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更是通过精湛的文艺表现手法,将自己对事物的深刻认识完美地展现在了人们面前。例如,在苏辙的《赤壁夜行》一文中,他以极其细腻的笔触,将周瑜与诸葛亮两个相互协作的形象描绘得淋漓尽致,令人无不感叹他的文学天赋和洞察力。

其次,苏辙的文章具有鲜明的个性。他的作品不同于当时的一般文学作品,更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许多句子构思独特,短小精悍,字字珠玑,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这不仅反映了苏辙在文学创作上的独立思考和个性张扬,而且也为后来同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

第三,苏辙的作品中不仅包容着深刻的思想,还蕴含着浓厚的人文情感。在阅读苏辙的文章时,我们会发现他常常以人作为文学创作的核心。例如,他的《洛阳女儿行》就是以洛阳女孩的命运为主题,通过对人物的生活经历的深入探讨,让读者了解到一个历经沧桑变迁之后的古代城市的真实情感。

第四,苏辙的文学作品中弥漫着浓厚的历史气息。随着时光荏苒,他所处的南宋时期也成为了历史记忆深处的经典时代。他的作品以其浓郁的时代气息,以及真实的历史背景吸引着人们对历史的关注,也为我们思考历史与当下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最后,苏辙的作品亦展示了当时的社会风俗和文化背景,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当时南宋的社会和文化现状。例如他的《青塘杂记》即是以笔记的形式记录当时的社会形态,道德缺失等,情节生动直观,揭露出了社会风俗的种种怪象和所涉及的种种问题,帮助了人们对于历史的理解深入深入,也引领着人们对于当代社会的关注。

总之,苏辙作为南宋文学的杰出代表,其作品带有深厚的人情和历史气息,以其丰富的内涵和优美的文体,引导着读者思考和理解历史和社会现象,对后世的影响难以估量。毫无疑问,在中国文学史上,苏辙的文学成就将留下永恒的光芒,启示着后人不懈的探索和创作。

苏辙篇十

年代:宋作者:苏辙。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2.《赤壁怀古》。

年代:宋作者:苏辙。

新破荆州得水军,鼓行夏口气如云。

千艘已共长江崄,百胜安知赤壁焚。

觜距方强要一斗,君臣已定势三分。

古来伐国须观衅,意突成功所未闻。

3.《记梦》。

年代:宋作者:苏辙。

长鱼三尺困横盆,送入清流喜欲奔。

报我金匙仅盈寸,掷还聊喜不贪存。

4.《喜雨》。

年代:宋作者:苏辙。

历时书不雨,此法存春秋。

我请诛旱魃,天公信闻不。

魃去未出门,油云裹嵩丘。

蒙蒙三日雨,入土如膏流。

二麦返生意,百草萌芽抽。

农夫但相贺,漫不知其由。

魃来有巢穴,遗卵遍九州。

一扫不能尽,余孽未遽休。

安得风雨师,速遣雷霆搜。

众魃诚已去,秋成傥无忧。

5.《读史》。

年代:宋作者:苏辙。

诸吕更相王,陈平气何索?

千金寿绛侯,刘宗知有托!

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

苏辙篇十一

1.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2.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自号道人,世称苏仙。宋代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宋仁宗嘉祐(1056—1063)年间进士。其诗题材辽阔,清爽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孤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爽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爽派代表,并称“苏辛”。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3.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自号颍滨遗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