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最新幼儿园户外活动反思简短(十八篇)

最新幼儿园户外活动反思简短(十八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2-13 13:50:54
最新幼儿园户外活动反思简短(十八篇)
    小编:zdfb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户外活动反思简短篇一

为什么频繁地发生这种现象呢?我进行了反思,觉得有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我班部分幼儿性格外向,顽皮好动,这与他们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如:崔金旺父母平时基本上是放任他玩耍,养成他好动,攻击性强的性格。张一博父母对其宠爱有加,平时孩子会有不安全的举动,没有给与及时的纠正和教育,造成他对危险的动作没有任何意识,不知道有些动作是危险的不能做,老师一不留神没看住,他就会从滑梯下端往上爬。郑立文的父母对孩子很顺从,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想跑就跑,想爬就爬,并且运动量较大。因而,在户外活动时,小朋友都能进行正常的运动,而部分幼儿则是你追我赶,“野”性十足。

二就是教师自身指导方面的原因。幼儿的自由分散活动,让幼儿自由地选择玩具,分散地活动,但这时教师不能因为是让幼儿自由分散活动而其放任自如,若是幼儿有了问题或发生矛盾要及时去解决。再则,教师要做一个活动的参与者,要以参与者的身份加入幼儿的活动,这样才能在活动时及时地发现幼儿危险动作的苗子,并通过活动形式的调整而及时地去消除危险,不让危险动作发生。如小朋友用圈圈作方向盘开着特快车,两个幼儿就互相追逐进行,而第三,第四位幼儿看见了,他们也会加入追逐的行列,这样人多了就会发生挤或撞的危险动作。如果当时老师作为一名旁观者制止他们的行为,不仅压制了幼儿自由活动的兴趣,而且也使幼儿活动兴致受到破坏。即使当时幼儿停止了追逐,过一会儿他们还会依旧如故,问题仍得不到最终解决;如果此时老师作为一个活动的参与者加入幼儿的活动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将注意力转移到别的活动形式上,使危险的苗子及时地得到制止,而幼儿活动的兴趣仍然维持高涨。

我想,幼儿的运动要继续下去,及时地预防危险的发生则是我们教师必须做好的职责。在以后几次的户外活动中,我就采用了与幼儿共同游戏的方法或转移幼儿活动形式的各种方法。在运动中,虽然有的幼儿特别顽皮,如,户家博、李东帅等仍不时要去攻击其他小朋友,但我大多都能及时地发现并加以制止,这样小朋友发生对撞,摔跤等现象就明显减少了许多。

安全是保教工作中的重要环节,让每个幼儿安全,愉快地进行活动是我们所有教师的心愿。因此,我仍然在每次的户外活动中进行不断地观察,不断地反思,将保教工作做得更好。

幼儿园户外活动反思简短篇二

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每日户外体育活动不得少于两小时。”因此,积极地开展户外体育活动是每个幼儿园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组织好幼儿的户外活动就成了我们每个幼儿老师的主要工作,对于如何开展户外活动我总结了几点心得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一下。

一、确保幼儿的活动时间,开展内容丰富的活动

在一日活动中我们充分利用晨间、午餐后、下午户外活动时间,为幼儿提供多种多样的游戏材料,组织幼儿开展户外活动。在晨间活动中我们除了为幼儿准备自制的体育玩具外还开放体育器材室,他们自由选择玩具,自由结伴,按自己的喜爱和意愿进行游戏;午餐后,我们给孩子们准备比较安静的游戏,如餐后散步、走迷宫、走小路等;在下午的游戏活动我们会为孩子们准备有趣、好玩的体育课,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得到相应的锻炼,培养孩子们的合作能力、创造能力。每一次活动,孩子们都积极参与,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二、确保幼儿的活动时间,开展内容丰富的活动。

观察孩子的玩耍,了解他们的活动和兴趣,从中知道通过增加玩的材料和孩子的需要来进一步开发新的玩法。就这点我观察到我班幼儿在晨间锻炼玩跳圈的时候,大部分幼儿对此已不感兴趣了,我就把本来是摆成直线的圈摆成弧形或蛇形等,通过不断的变换圈的摆放形式并且适当的增加圈的数量,这时我发现幼儿对跳圈又感兴趣了,又喜欢玩了而且玩的很投入。变换游戏的方法可以增加儿对游戏的兴趣可以慢慢的引导幼儿自己去发现、创造新的玩法。在体育活动中,教师的自我创新能力是不容忽视的。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用创造性的教育思想武装自己,才能更好的来实施教育活动。

三、让幼儿带着愉快情绪参加体育活动。

在体育活动中,我们让幼儿自由选择同伴,让幼儿教幼儿,使他们在活动中能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评价,让幼儿带着愉快的情绪参加体育活动,有了良好的情绪体验,幼儿活动的时间就会自然延长,从而提高了幼儿活动的持久性。

在组织幼儿开展体育活动时,我们会根据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制定分层次目标,设计和安排难度不一的活动,提供不同指导和帮助,使能力强的孩子得到进一步提高,使能力弱的孩子能在其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在活动中,我们应做到在言语和行为上处处照顾每一个幼儿,多用肯定和鼓励的语言与幼儿交流。对于那些活动能力差的幼儿,我们应在言语上和情感上给予鼓励和支持。如在“摘果子”的游戏中,我们根据孩子们的身高、弹跳力的不同,设置了不同的高度,使每一个幼儿在游戏中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

以往开展的户外活动常常以教师为中心,由教师制作、提供活动材料;设置、安排活动场地;示范、指导某一基本动作并评价总结活动情况,致使幼儿在活动中的主动性未能得到充分得发挥。我认为在户外活动中,幼儿应当有充分的自主选择玩具和玩法的权利。所以在每次准备活动材料时,我们都会请孩子们和我们一起准备、一起收集、共同制作,让他们体会其中的喜悦,增加他们对体育器材的兴趣,学会珍惜体育器材。

其次,在活动过程中发挥幼儿创造性,鼓励幼儿一物多玩。一个藤圈不仅是用来跳的,可以连环套着当车跑,可以立着当圈滚。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并不意味着教师成为旁观者或提醒者,作为教师自身的积极参与更直接影响幼儿活动的兴趣和质量。

五、根据幼儿的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研究表明,幼儿在活动中坚持的时间长短取决于幼儿对该活动的兴趣的强弱。因此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安排幼儿感兴趣的体育活动,以培养幼儿的坚持性。

幼儿园户外活动反思简短篇三

《3-6岁儿童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为了让孩子们积极参与户外游戏活动,促进身体健康,我主张要组织情境化的户外游戏活动。

1、要求情景化的原因是孩子们的年龄小,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在户外游戏中容易出现难组织的问题,如果咱们如果单纯强调纪律,又会让孩子产生厌烦情绪。所以才会要求进行情境化的户外游戏,吸引幼儿的参与兴趣。

2、情境化的具体要求是:通过场景的创设,让孩子们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的扮演,让孩子们在充满趣味性的的游戏情节中,依赖游戏材料的支持,主动、愉快地进行基本动作的练习。同时也能让让幼儿在扮演角色中获得真实的内心体验,在动作技能锻炼的同时获得情感的熏陶。所以游戏本身的情节设计才是最主要的,它是促进孩子们主动积极有兴趣的参与游戏的关键。像汪裕芳老师上的音乐游戏,就是通过设置火车从火车站开往各地的情境,并且配上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使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在游戏中得到升华。

3、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学艺术就是在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就肯全力用脑去做事情。”情境教学就是一种促使教学过程变成能引起幼儿极大兴趣,激发幼儿不断探索的教育方法。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应根据班级幼儿的身心特点,运用故事、游戏、音乐等形式,以及现实生活中的典型场景,创设情境引导幼儿在愉悦的环境中进行锻炼。

一、运用故事创设情境

幼儿活泼好动、思维活跃,且注意力易分散,重复动作技能的练习会使他们易于疲劳,产生厌烦情绪,以致经常出现教师难以实施教学的现象。因此,把体育活动的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故事,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展开体育教学,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在人景动情中促进各项教学目标的达成。比如,在执教小班体育活动内容“练习手膝着地向前爬、往后爬”时,设计拟人化的“小蚂蚁运粮”故事情境,构思了有趣的故事情节——蚂蚁宝宝跟着蚂蚁妈妈出门玩,在草丛里发现了粮食,但在把粮食运回家的路上遇到了种种困难,如遇到打雷下雨的天气、遇到大甲虫等。在富有趣味的故事情境中,“蚂蚁宝宝”时而兴奋、时而紧张,积极主动地完成了一系列动作锻炼要求。

二、运用游戏创设情境

游戏是幼儿特别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可选取优秀的游戏内容,创设有趣的游戏情境,让幼儿以不同的角色,借助体验角色情感、探索角色生活和创造性地表现角色行为等方式来满足自己身体、心理发展的需要。因此,在体育活动中往往要根据一定的体育任务来设计游戏情境,将身体动作、情节、角色以及规则组成等融入其中。比如,大班体育活动“勇敢的士兵”,其主要目标是综合练习幼儿的投掷、跨跳、侧身钻、匍匐前进等能力,培养幼儿勇敢的精神。为此可以创设如下游戏情境:过封锁区(跑)——爬越电网(垫上匍匐前进)——跳过矮墙(跨越)——跳跃雷区(单脚交替跳)——钻隧道(侧身钻)——扫射敌机、夺碉堡。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幼儿既掌握了基本动作,达到了锻炼效果,又发展了动作想象力。又如,在体育活动“飞快行动”中,将教学任务贯穿于“动物大营救”的游戏情境之中,幼儿扮演小救护员,抬着担架,走过独木桥(积木)、跳过小河(绳子)、钻过树林(椅子),将受伤的小动物抬回救护所。在这样的游戏情境中,幼儿根据游戏情节的变化、自我角色的参与,自然地进入活动状态,走、跑、跳、绕、抬等动作得到练习,并能体验到完成某一任务所带来的成功感。

三、运用仿生物声形动作创设情境

运用仿生物声形动作创设情境,让幼儿模仿象行、马奔、兔跳、鸟飞等工作,能达到入景动情、寓教于乐的目的。比如,在进行大班跳跃教学时,针对跳跃的某个动作让幼儿模仿某种动物的动作。如侧跨跳动作,引导幼儿模仿蜜蜂在花丛中从这朵花飞到那朵花的动作。又如蹦跳动作,引导幼儿想象草地上有许多蹦蹦跳跳的小兔子,有的在吃草,有的在玩耍……并让幼儿把小兔蹦跳时的动作模仿下来。诸如此类情境的创设能调动幼儿的思维,促使幼儿在有趣的动作模仿中习得动作。

当然,体育活动中可运用的情境教学法远不止上述三种。教师在体育活动中设计情境时要注重把握幼儿的兴趣和年龄特点,并根据教学需要把握住情境创设的三个时机:

1.开始阶段创设情境。在体育活动一开始教师就创设情境以导入活动或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比如,主动提出开一个小动物运动会,让幼儿戴上相应的动物头饰进入后续的活动情境之中。

2.基本阶段创设情境。在体育活动的基本部分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情境。比如,大班体育活动“搭障碍练跳跃”的教学内容就是跳过障碍物。为此,可以设计学青蛙跳田埂(小长凳)、小河(绳子)等游戏情境。

3.结束阶段创设情境。在体育活动的结束部分一般采用欢快的音乐跟基本部分的情境联系起来设计情境。比如,“小蚂蚁运粮”游戏结束部分,采用了欢快的音乐《洗澡歌》来调节幼儿的情绪,渲染了洗澡放松的情境,从而达到放松身体、消除疲劳的目的,让幼儿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

幼儿园户外活动反思简短篇四

户外活动时,孩子们自由的玩着跳绳,有的孩子还没学会怎样去跳,正仔细的琢磨着方法;有的孩子刚学会了一点点,正反复地练习,争取赶快熟练;有的孩子似乎对跳绳已经很熟悉,开始一个一个的去寻找挑战对手……大班的户外活动就是这样,一个比较简单、自由、放松的活动,他们不再需要太多的引导,只要是能自主,能玩的开心、有趣,那就是孩子们心里所期望的。活动一直正常的顺利进行着,可是慢慢地我发现,断断续续,孩子们都纷纷散开,有的孩子已经被一旁中班小朋友的跑步比赛给吸引住了,有的孩子聚在一起聊聊天,还有的孩子则选择坐在旁边的台阶上双手托着下巴静静地看着什么……此时,练习跳绳的孩子越来越少,到最后已是寥寥无几……孩子们的思路早已经“各奔东西”了。

面对这样的场景,有时候真会给人一个措手不及。说实话,在户外活动上,其实不管是安排什么样的活动器械,这样的现象还是时不时的发生。每次活动孩子们都能够快速的适应并使用活动器械,他们对器械的了解并不是只停留在于表面,而是一再研究各种玩法后所积累的经验,对器械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久而久之,大班的户外活动就经常会出现一些类似的“闲杂人等”,他们会表现得很无聊,难道是真的不想玩吗?还是对户外活动不再感兴趣。

新《纲要》中提出了“身心并重”的幼儿健康观,并将幼儿健康放在了五大领域的首位。结合我园的生活课程我们认为一日之计在于晨,合理地安排户外活动,可以使幼儿肢体得到舒展,促使幼儿心情愉快,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幼儿园一日活动是由锻炼拉开帷幕的,因此锻炼开展是否顺利对一天的活动也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为了更好的让那些无聊的孩子重新回到快乐的游戏中,我认为我们应该学习以下几点:

1.教师要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有效地开展户外活动会使幼儿有个好的精神状态。如果教师没有高度重视,同时也没有意识到户外活动的重要性,即将丢失的就不仅仅是孩子的快乐了。

2.教师要设计有趣的游戏,以游戏带动活动,也带动幼儿积极性。孩子是最喜欢游戏的,利用游戏来引起幼儿参与户外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体育锻炼项目融入到好玩、有趣的游戏当中,设计一定的游戏情境,再加上配套的游戏器械和各种小道具等等,既能玩又能锻炼身体。让孩子高高兴兴地游戏,快快乐乐地成长。

3.器械的“一物多玩”能激发幼儿主体积极性,游戏活动是孩子创造爱好与享受快乐的活动,同时,活动器材是激发幼儿积极性的最基本的前提,只有以幼儿感兴趣的方式使用活动材料,才能维持幼儿的兴趣;只有幼儿对活动器材感兴趣,才能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与运动。

4.一个户外活动仅仅围绕着一个游戏进行,那也会导致孩子失去兴趣,如果有意识的多准备一个活动,两者交替进行,那孩子体验的就是不一样的乐趣。根据大班的年龄特征需求,合作竞赛的形式比较适合大班的幼儿,他们喜欢挑战性的游戏,设计一些比赛性质的游戏,幼儿可以自行结伴游戏,也可小组之间进行游戏,比比看哪一组最厉害。既培养了伙伴间的合作能力,也激发了自己的兴趣和竞争意识。

5.我们要学会分享快乐,不管是因为什么事,成功都是值得让人高兴的事情,有时候孩子的一个小小成功,他最想得到的是老师的肯定和欣赏,如果我们用“不屑一顾”来回应孩子的成功,那么孩子会多扫兴呢,如果是简单的一句“你真棒!”,也许换回来的不仅有孩子的笑容,还会有他的自信。相信,学会了分享和肯定也能挽回活动的生机。

最后,教师要善于总结,孩子在活动中探索了很多丰富的经验,但单凭幼儿自身发展还是不能够在活动中得到提升,这时需要教师将幼儿的经验加以整理,使幼儿的经验得到提升和巩固。教师要记住孩子始终是游戏的主人,他们是快乐的传递者,而教师只要做好了适当的引导,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兴趣基础,在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轻轻松松地游戏。

幼儿园户外活动反思简短篇五

教师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过程中的反思性评价,是指与教师日常教育工作同时进行的,运用幼儿发展知识、学前教育原理等专业知识于教育实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种针对教育活动过程的评价具有明显的独特性,既有目的性又有随机性,既要追求科学性又要体现灵活性。既要关注之前的计划又要重视之后的反思,既是为达到既定目标又是为改进具体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自觉地运用评价手段。了解教育活动对幼儿发展的适宜性和有效性。以利调整、改进工作,提高教育质量”。这种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同时进行的评价主要包括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是对教育活动的计划、内容、实施和效果的评价.二是对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状况的观察与评估。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其主要目的是改进教育和课程,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和优化幼儿的发展和学习。因此,教师不仅要在日常教育中观察幼儿,还要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反思和调整。只有这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体现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实质意义。

教师的反思性自我评价,即教师对自己的教育计划和教育行为的价值判断和分析。这种价值判断应根据教育目标和学前教育原理等专业知识和原则标准,以及通过对幼儿反应的观察,在了解教育活动效果的基础上进行。教师只有在日常教育实践中通过评价和分析,不断地反思和调整,才能更有效地解决实践中不断出现的实际问题,更好地积累成功经验和吸取教训,使教育活动更具教育性、适宜性和有效性。除了教师的自我评价之外,幼儿园组织的教师的相互评价和集体讨论,也有助于达到调整和改进教育活动的目的。

高质量的幼儿园教育要求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持续性地进行调整和改进。在日常教育工作中不断地纳入自我反思过程,及时发现自己工作中的成功之处和需要改进的方面,是不断提高教育效果和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说过:“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窄的经验,只有经过反思,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并对后继教学行为产生影响。”因此,现代幼儿教师学会反思性自我评价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自我反思习惯,是其专业成长道路上不可缺少的重要过程。

教师的反思性自我评价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自由度。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自我动机才可能坚持实施反思性自我评价,幼儿园也可以用各种形式鼓励和考察这种反思性评价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以下例举一些与教师自我反思有关的思路或问题提示,以供参考。利用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对照自己的工作实践,启发自己的思考和反省,以便改进工作。经过反思性评价发现问题之后,可以通过自我调整,集体讨论,相互交流启发,寻求改进措施,提高教育质量。

一、教师反思性自我评价的一般思路或问题

1.对《规程》和《纲要》的理解程度如何?对主要的原则性观点是否已心中有数?还有哪些难以理解之处?(及时提出作为教师讨论会的话题,或寻求其他帮助)

2.对所执行的课程的理论基础.要达到的目标,教育活动的内容、要求与方法的熟悉程度如何?在日常工作中我是否能既准确又灵活地贯彻课程的要求?感觉哪些地方做得比以前好些,哪些方面还是不能得心应手?哪些方面有困难需要寻求帮助?

3.在制定教育活动计划时,是否既考虑到本班幼儿的一般能力和兴趣,又考虑到个体幼儿的特别需要?

4.对班上的每个幼儿的了解程度如何?是否有意识、有计划地观察幼儿的学习和进步?

5.最近的教育活动中,哪些最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为什么?如何进一步去做?

6.最近的教育活动中,哪些活动幼儿似乎不太感兴趣?为什么?如何改进?

7.在对幼儿的发展状况作出结论之前,我是否全面系统地收集该幼儿的情况(如向家长、同事、幼儿了解情况,作必要的检测或诊断等)?

8.是否与家长经常交流孩子的情况和听取家长的意见,注意与家长配合进行教育?

9.最近哪几个孩子在某方面进步较大,如何进一步鼓励发扬?

10.最近哪几个孩子在某方面显现问题,如何进一步帮助引导?

二、对幼儿园教育活动各个方面的反思问题

1.环境和材料的提供

1)各种活动角安排是否特点明显,动静交替,既利于教师观察,又便于幼儿活动?

2)是否有幼儿仅仅反复重复单一的活动,或者无所事事?

3)是否有幼儿特别抵制与其他幼儿分享玩具,或破坏性使用玩具?

4)是否有幼儿特别依赖成人的帮助,或不肯参与收拾?

5)玩教具是否放在幼儿可及的高度和位置,便于幼儿自己取放?

6)各种常用的物品是否放在规定的、便于取放的地方,并有图片标示?

7)是否有专门的展示幼儿作品的地方?幼儿是否容易看到并经常鉴赏?

8)教室布置是否与当前教育主题相联系?环境布置能否引起幼儿的兴趣?

9)是否提供具有各种难度、各种质地的材料,供有不同需求的幼儿使用?

10)能否保证所有玩具物品清洁无毒?

11)是否对教育活动所需使用的科技产品(如电脑软件,学习机等)进行适宜性评估,并指导家长和幼儿正确使用之?

2.教育活动的计划和实施

1)是否提供机会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从事探究活动?

2)新的学习经验是否建立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水平和经验的基础上?

3)活动的难度安排是否循序渐进?

4)活动中是否根据幼儿的反应和其他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计划?

5)是否让幼儿充分利用感官和全身各部位的活动来获取知识经验?

6)是否为幼儿提供机会让他们自己计划和改变计划,观察和探索事物?

7)是否允许幼儿犯错误和提供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机会?

8)是否了解班上的每一位幼儿,尊重个体幼儿的需要和选择?

9)是否允许有足够的小组活动和自选活动时间?

10)幼儿是否有机会用自己的方式(如美工、表演、讲故事、建构等)表达自己的想法?

11)是否通过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引导?

12)是否提出与教育活动有关的问题,鼓励幼儿思考和表达他们对这些问题的想法,并接受各种不同的答案,从而激励创造性思维?

13)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有意义的教育活动是否占有合适的比例?

14)我怎样评价幼儿的学习和进步?

15)是否仅采用书面测验来确定幼儿的认知水平?

16)是否通过重复练习来提高幼儿的数学能力?

17)是否要求全班幼儿达到同一

个标准?

18)是否不仅评价幼儿的学习结果,而且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

19)鼓励幼儿之间的合作,还是相互竞争?

20)对幼儿行为的管理方式主要是正面引导,转变注意力,提供其他的选择和行为范式,还是单纯地否定或批评?

21)是否制定明确的易于幼儿理解的行为规范并在必要时向幼儿解释,帮助他们做到自觉执行和自我控制?

3.教育活动中幼儿的反应

1)幼儿在学习活动中是否感到安全、自信、有兴趣,对活动保持热情?

2)幼儿能不能专注于所从事的活动,并持续一定的时间?

3)幼儿是否能为了共同的目标而相互合作?

4)幼儿是否乐意尝试新的活动?

5)幼儿能不能遵循必要的规则?

6)幼儿能不能自己产生规则?

7)幼儿是否对别的幼儿或老师提出建议和意见?

8)幼儿是否乐意从事日常性活动?

9)幼儿是否愿意接受并执行维护环境的任务(如收拾、喂小动物、给花浇水等)?

4.师幼互动

1)是否每天主动跟每一位幼儿有言语性交往,并鼓励幼儿跟老师说话?

2)跟幼儿谈话时,我是否蹲下,与孩子视线等高?

3)是否及时对幼儿的问题作出正面的回答?

4)是否尊重每个幼儿的情感和意见,以鼓励和表扬为主?

5)是否坚持一贯的行为规则.让幼儿清楚所允许的行为规范?

6)是否鼓励幼儿合作友爱,互交朋友,相互关心和帮助,并接受不同意见?

7)是否鼓励幼儿自己解决问题和冲突,鼓励他们完成挑战性任务?

8)是否尽量找机会与幼儿个别谈话,或在小组里和他们交往?

9)是否能公平地、有策略地解决幼儿的纠纷?

10)是否注意到有些孩子不爱说话,所以有意识地给他们发言的机会?

11)如何对待有缺陷、有疾病,或不利家庭的幼儿?

12)能否建立相互信任的师幼关系,提供机会让幼儿发泄情绪和焦虑,对老师表达个人的需求与情感。

5.与家长合作

1)是否热情地与家长打招呼?

2)是否定期向家长报告幼儿的发展情况?

3)是否鼓励家长在家里观察孩子的情况,并与家长交流?

4)在学年期末,我根据什么对幼儿的发展做出结论?

5)是否向家长解释各种测验结果和分数的正确含义?

6)是否定期让家长了解教育计划并寻求配合?

7)是否经常征求并尊重家长的需求、意见与建议?

8)是否充分利用家长资源,鼓励他们发挥经验和专长,丰富教育活动内容?

9)家长是否愿意并积极参与幼儿园的活动?

10)家长是否主动与教师联系,反映孩子的情况和需要?

11)有时是否抱怨家长干扰了幼儿园的正常教育活动?

12)是否有家长提出不合理要求,我是如何解决的?

13)家长是否把教师视为专家,完全依赖教师教育孩子?

14)家长是否对家长会没有兴趣,所以出席率不高?

6.健康与安全

1)是否帮助幼儿和家长克服分离时的情绪问题?

2)是否经常和家长交流孩子的情况,出示孩子在园参与活动的照片等,让家长放心?

3)是否提供机会鼓励幼儿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学习和发展自我意识,鼓励表达情绪情感?

4)是否对幼儿进行健康安全卫生教育,如身体各部分功能,卫生、营养、锻炼、生病和吃药,紧急时拨打110,等等?

5)是否以身作则,在健康卫生方面做幼儿的榜样?

6)是否向家长了解幼儿的健康卫生、生活习惯等信息?

7)是否向家长提供必要的健康卫生知识,以便配合对幼儿的教育?

8)安全起见,是否在某些活动之前先征求家长同意?

9)如何处理家长的抱怨、批评或建议?

10)是否充分利用当地社区的健康卫生设施?

7.游戏

1)幼儿每天是否有充足的自由游戏时间?

2)每天是否安排各种类型的游戏并提供丰富的材料?

3)是否指派幼儿的游戏内容?幼儿能否自由地选择游戏?

4)幼儿是否愿意并能够轮流玩喜欢的游戏?

5)有些幼儿是否总是游离于游戏,需要老师将之拉回到游戏中去?

6)幼儿游戏时,我是否仅仅旁观或看管而已?

7)幼儿游戏时,我是否积极参与或帮助,或对幼儿进行观察?

8)是否每天记录每个幼儿参加了哪些游戏?

9)幼儿游戏时,是否表现出自发的快乐和好奇?

10)幼儿游戏时,是否表现出友好合作?

8.建构活动

1)如何利用积木等建构材料在大小、形状、质地等方面的特征启发幼儿的学习?

2)在幼儿使用积木建构时,是否鼓励他们说说有没有计划,想建构什么东西?

3)是否采用问题的方式,激发幼儿动脑筋思考,产生新的玩法?

4)是否鼓励和启发幼儿用语言讨论他们的作品?

5)是否鼓励和引导幼儿互相合作?

6)是否利用积木学习判断和比较距离、空间及大小,练习手眼协调?

7)是否在建构活动中激发幼儿角色游戏的欲望和主题?

9.语言和阅读准备活动

1)是否在教室里精心布置图书角,并设法定期更换图书?

2)幼儿是否喜欢经常到班上的图书角去?

3)是否利用儿歌、故事等激发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4)是否教给幼儿如何看书,读书上的故事给他们听,把他们说的话写下来?

5)是否跟幼儿讨论他们看过的书或听过的故事,并提出各种问题激发讨论?

6)是否让幼儿在猜谜、填词、完成句子等游戏形式中学习阅读准备技能?

7)是否在幼儿感兴趣的时候,让他们自己“读书”和“写字”?

8)是否总是对孩子们发明的故事和文字表示赞赏?

9)是否采取各种方式鼓励幼儿的语言发展,如商量鼓励,以身作则使用正确语法、句型、礼貌用语等。

10.主题活动

1)是否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幼儿所熟悉的生活内容选择活动主题?

2)在计划主题活动之前,是否广泛研究和收集有关的资料?

3)在计划主题活动时,是否鼓励幼儿和家长的参与?

4)在计划主题活动时,是否考虑如何评价教与学两个方面的过程与效果?

5)主题活动中是否纳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个方面发展的活动内容?

6)主题活动所需的材料是否适宜充分?

7)教室环境和活动角的创设是否与主题密切联系?

8)是否在主题活动中有计划地观察幼儿的参与情况和有关的反应?

9)主题活动期间是否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和能力及时调整计划?

10)是否评价主题活动的效果以便今后的改进?

11)最近结束的主题活动中,哪些效果较好?哪些效果不好?为什么?

12)作为教师,我感觉这次的主题教育中自己在哪些方面有了进步?

13)对同一个主题,下次再开展时我将作何改进?

幼儿园户外活动反思简短篇六

半年一次的幼儿园见习活动已经结束了,本次我带的幼儿园是长安区第四幼儿园。这是一所由长安区教育局管理的公办幼儿园,是一所美丽的幼儿园,园中设备完善,环境优美,教具、玩具一应俱全。其中设有11个教学班,每班配有1名主班教师,两名保育员,并采用保教结合的方式进行班级管理。

本次实习学生一共有21名,其中10名学生实习教养员,11名学生实习保育员。幼儿园范主任按照每个教学班配备一名教养员、一名保育员的方式将学生分到了11个教学班中。

由于对实习学生不是很熟悉,为了管理得更加规范,我将见习学生按照年级、班级制作了联系方式表格与考勤表,这样能够将学生的情况如实记录,也避免了学生给幼儿园请假不给带班教师请假的情况。

在带园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下面我将针对这些问题一一进行阐述。

1、实习学生对幼儿园活动的了解不足。

这个问题主要发生在刚到幼儿园的时候。刚到幼儿园的时候,因为学生的经验不足,到了幼儿园以后不知道该干什么,没有头绪。而幼儿园的主班教师也因为抹不开面子,不好意思去指使我们的学生。这就造成了幼儿园教师都在忙自己的工作而我们的学生无事可做的一个尴尬局面。所以我希望我们学校能够让我们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抽出一两天到幼儿园去参观,将学到的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

2、实习生的能力不足。

“都是一些孩子们,他们在家里都不干活,来到这能让他们干点啥啊,以后慢慢就好了。”确实,现在的孩子们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在家都没有干过活,所以很多的事情都不会做。但是,我想,既然我们学校是以学前教育为龙头专业的学校,为了我们的学生毕业后就能够直接走向幼儿园的岗位,那么我们可否减少学生到幼儿园工作时的适应时间,增强我们学生的竞争力?我们学校能否加强一下学生自理、自立的能力,真正能使我们的学生有独挡一面的能力与勇气?

3、学生与幼儿的亲和力不足。

不止一次幼儿园跟我反映,说我们的学生与幼儿的亲和力不够,不能真正融入到幼儿的生活中去。这其中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中一点是学生跟幼儿相处的时间短,学生对幼儿、幼儿对学生的了解还不够多。另外一点就是我们有些学生性格不够开朗,不能够讨幼儿开心,每天干完活以后就休息,不交流、不学习,成为了一个机器人。希望我们的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能够提高一些。

4、我们的学生相当害怕讲课。

首先,我们的学生不会写教案,不知道上课前要将教案准备好。教案是我们课堂的预设。写教案的过程也是我们思维发散的过程,再经过我们不断地修改与完善,能够增强我们的信心。随着教案的完成,对于教材和知识点的把握更加有力度,更有利于我们的讲课。所以,教案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其次,我们的学生教学能力、班级管理、课堂管理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有时准备的内容很好,但是课堂的效果不好,课堂很乱,而我们的学生却不知道如何处理。而幼儿也不知道如何去接受实习生所教授的知识。

这两点原因造成了我们的学生害怕讲课,所以我们能不能在学校多多训练一下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比如增加试讲的机会,或是有讲课的比赛?

另外,还有一些问题我还没有解决,例如:有的学生向家长撒谎,向幼儿园的带班教师请假,向学校的指导教师与班主任请假,私自出去玩耍。

总之,这次带园还是比较顺利的,幼儿园总体评价好于往年,但也有个别学生表现不是很好。在此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发挥优势,能够再接再厉,以更加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社会,同时也祝愿我们的学校越办越好。

幼儿园户外活动反思简短篇七

《美丽的春天》活动反思

我们在进行主题活动《春天来了》的过程中,很多孩子表现出对春天发生的自然现象很感兴趣,但是图片和老师的讲解已经不能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和兴趣了,于是在设计这个教案时,我就注意到这几天的天气,一直是以晴好的天为主,所以我就设想了在室外上这个活动。开始上课时,我就很神秘地对孩子们说:“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外面上课,你们想不想去?”安排孩子在草坪阴凉的地方坐好以后,我就引导孩子说“你们抬头看看,春天的天气好吗?”孩子们都说“好”,我套用歌曲的歌词第一句话“春天天气真好”引导孩子说话,我说“公园真好看,你看到公园里哪里好看?”引导幼儿说出“花儿都开了,杨柳树枝对着我们弯弯腰”。

同样的方法我又引导孩子们说出第二段的歌词“蝴蝶姑娘飞来了,蜜蜂嗡嗡叫,小白兔儿一跳一跳又一跳”。

接着我就对孩子们说“春天真好,老师把刚才你们说的话,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我把歌曲完整的唱一遍后,问“孩子们歌曲里你听到了有什么?”当唱第二遍时就请孩子们跟着老师轻轻的唱,这时我用很慢的速度再请孩子一起轻轻的唱,同时请孩子们跟我做简单的动作,边唱边做。最后我就请配班老师放歌曲《春天》的录音磁带,我就领着孩子们一边围着草坪学蝴蝶飞,一边唱。不知不觉中一节课就在我和孩子说说唱唱做做中结束了。由此次活动后我发现:

(1)充分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活动开始,就请幼儿去户外有阳光有树荫的地方,使得孩子对这个活动很期待。通过老师的提问和引导,孩子们会很欣喜的看到,原来歌曲中的内容竟然是平常看到的东西,他们就在我们的身边,而且活动积极性也提高了,不是一节普通的音乐课所能达到的效果。而教师的作用也不再是简单的教授知识的人,而是孩子们的玩伴,就在旁边适当引导,把孩子说的话整理一下,然后编成完整的歌曲。

(2)创设良好的环境,让幼儿边玩边学。蓝天白云,红花绿草,暖暖的阳光使孩子沉静在大自然的和谐中,身心可以放松。老师改变以往的教育者的身份以同伴出现在孩子面前。时而用神秘的声音,时而用欢快的声音吸引着孩子。给孩子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可以没有顾虑的边做边唱,不怕说错,不怕唱错,能开心地跟着老师唱起来做起来就已经达到教学目的了。

(3)选择合适的环境很重要。

到户外上音乐课对于我们托班的孩子来说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的,虽然大部分的孩子能够做到有始有终上完课,但是一小部分的孩子容易出现自由走动涣散的现象,所以除了要请配班老师做好配班工作外,场地的选择也很重要,要避免吸引孩子注意力的人和物出现,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

幼儿园户外活动反思简短篇八

一、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认识周围世界,获取知识与经验的重要途径。

在科学教育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我注意到几点:

①活动来源于孩子们的生活,用他们的生活经验来促进目标的实施。并以目标为出发点和归宿,内容要为实现目标服务;

②内容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新颖有趣,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

③各阶段内容循序渐进,呈层次性,不同阶段提出不同的要求。

二、科学教育的目标强调幼儿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作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我为幼儿提供足够的丰富的操作材料,创设一种宽松融洽的氛围,引导幼儿主动积极的参与活动,直接操作、反复体验,主动探索,通过玩一玩、说一说、记一记、想一想、找一找、做一做等多种形式,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感受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探究的乐趣。

三、科学活动组织要求教师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和对活动过程有足够预测。

一点对我来是个很大的挑战,尽管在组织活动前我准备了多种应变方案和策略,但在实际活动由于过度追求活动效果,当孩子在探索中出现了教师预测之外的新疑问时,我只给予了简单的回应,错失了一些教育的契机,因此觉得有不少的遗憾。

幼儿园户外活动反思简短篇九

活动目标:

1: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并学习诵读。

2:发挥想象力,感受儿歌意境美。

活动准备:

哑剧表演、轻音乐、与儿歌相关图片若干及完整的图谱。

活动过程:

一:以观看哑剧表演"月亮下来吧"引入,调动幼儿学习热情。

二:引导幼儿展开想象,共同猜猜哑剧表演中的动作,并根据幼儿讲述内容出示图片。

三:在轻音乐的伴奏下欣赏儿歌,感受儿歌意境美,初步了解儿歌内容,。

1:提问:你们听完这首儿歌有什么感受?

儿歌中还有什么是我们刚看完哑剧表演没有猜到的呢?

2:添补幼儿未猜到的图片。

四:结合图片,再次欣赏儿歌,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儿歌内容。

1:提问:儿歌中月亮都被变成了什么?(球、镜子、小船)2: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把月亮变成形状不一的球、镜子、小船呢?并出示月相变化图。

师小结:月亮有时是弯的,有时是圆的。它在每个月月初时是又弯又小,随时间一天天过去,它渐渐变圆,当它再变到又弯又小时,一个月就过去了,所以我们每天看到的月亮形状其实是不一样的。

3:提问:当它变成球、镜子、小船时,谁都把它怎样了?(小弟弟把它拿在手中玩,小妹妹拿在手中照,小弟弟小妹妹坐它到天上。)4:出示与儿歌相关的完整图谱。

五:通过完整的图谱,学习诵读儿歌。

1:根据图谱,师幼共同诵读儿歌。

2:请个别幼儿自由选择图片读。

3:引导幼儿用好听的声音配乐读。

4:请幼儿为儿歌配上动作完整诵读。

六:活动结束:请幼儿来当魔术师,发挥想象,看看月亮还能变成什么,把它画下来,比比谁变得多,画得美。

幼儿园户外活动反思简短篇十

随着社会生活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现代生活给幼儿带来的潜在危险日益突出,像火灾、溺水、拐骗、突发事件等一系列危险时刻威胁着年幼的孩子。中班幼儿年龄小,还处在未成年期,缺乏生活经验和自我保护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发生意外伤害。然而,孩子的安全是幼儿园的首要任务,我们不可能整天跟着孩子转,只有教给他们学会自我保护的能力。在围绕着幼儿园课题"充分挖掘幼儿、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这一主线,我设计了本次社会活动--《神奇的电话号码》,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让每个幼儿都能真正动起来,使每个孩子都主动、积极地去记住这些报急电话,才能使幼儿自己遇到紧急问题时会使用这些号码,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首先,在本次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能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注意内容的综合性、趣味性,寓教于生活和游戏之中。

新《纲要》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孩子是社区的一分子,在社区这个大环境中的一切人和事物,也都对孩子起着无声的教育作用。我发现在生活中,幼儿虽然知道了一些急用电话,但还不会正确使用,为此,我利用经常发生在孩子周边的生活经验,专门组织了本次专门教育活动,对孩子进行教育,让幼儿掌握正确的报警知识。从而,真正体现《纲要》中提出的将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精神。

众所周知,这些安全知识比较抽象,光靠枯燥无味的讲解,幼儿是没有兴趣的,也更是不可能掌握的。我们都知道兴趣是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幼儿探求知识的动力,它会使幼儿产生学习需要,是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首先引导幼儿将日常社会生活常发生的具体事件进行分类,知道当突发事件发生时会迅速求助相关部门。再而,利用游戏、情景表演等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学习拨打110、120、119电话进行求救的正确方法。

活动中,教师观察到幼儿已掌握了初步的报警知识的,便设置了游戏活动-- "打电话"是小朋友常见而感兴趣的,所以,整个学习过程中幼儿热情高涨,兴趣很浓,积极参与整个游戏活动,乐意的表现自己,达到了活动目标,学具的提供满足了孩子动手的需要。从而,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真正体现是学习的主人,发挥主体作用,使报警知识得到强化、内化。

其次、为幼儿提供相互交往、共同活动的机会与条件。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努力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在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积极互动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引导幼儿与别人讨论,充分调动幼儿看、听、说、动脑等各种感官进行探究问题。当老师提问:"该怎么办,我们一起来想想办法?""我们应该怎样正确拨打电话呢?"……让幼儿相互讨论,教师、幼儿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形成合作学习机制。连平时胆小的都忘乎所以地和同伴讨论,幼儿充分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

另外,中班幼儿年龄较小,对这些报急电话号码不一定全记住,只有通过反复练习、强化,才能牢记。因此,在延伸活动中,我在活动室摆放许多电话玩具,供幼儿游戏时练习拨打电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随时提醒幼儿、教育幼儿,并争取家长的配合和支持。

幼儿园户外活动反思简短篇十一

前不久,在《都市报》和《商报》上刊登了一则另我们所有的人都感到震惊新闻_孩子由于在幼儿园午睡的时间哭闹不肯入睡,班级老师怕影响其他小朋友午睡,不仅用巴掌打孩子,还用“胶带纸”封住孩子的嘴巴。

当时我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我在深思,这位老师她有资格当老师吗?她配当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么?难道她不知道这样做是在摧残一个健康孩子的心灵吗?她难道不知道这是在侮辱一个孩子的尊严吗?

以上这位老师,对幼儿采取的教育方法,构成了体罚和变相体罚,损害了幼儿的人格尊严,但她却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严重后果。

《幼儿园工作规程》也提出要尊重、爱护幼儿,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侮辱幼儿人格等损害幼儿身心健康的行为。如情节严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由此可见,幼儿园应大力学习宣传法律知识,指导规范教师的行为,单凭工作经验是不够的。同时还应该认识到“淘气、调皮”是成人对孩子的一种看法,不是孩子的错。

我个人觉的我们身为幼儿园的老师是培养新一带的接班人,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幼儿教师是孩子启蒙的老师,更应该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每个孩子。虽然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身子女,又是爷爷奶奶的“心肝宝贝”,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所以,有个别孩子的脾气性格可能是比较古怪、倔强、偏激。但我相信聪明的孩子是夸出来的,而不是体罚出来,所以我相信如果只要老师有耐心、有责任心,相信没有教不会的孩子,只有不会教 的老师。能否给孩子们一个美好的童年,全都掌握在老师的手中,好的老师能教育出好的孩子,当然要教育别人,首先要树立好的榜样以身作则,多为别人着想,大胆无私的奉献你的爱。只要坚持积极鼓励孩子、启发诱导的正面教育方法,我相信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最后我希望正在工作一线的幼儿园教师以及所有的老师们,努力做好一切力所能及的事。尽力做一个合格优秀,孩子们心中的好老师吧!

幼儿园户外活动反思简短篇十二

《神奇的圈》是中班主题《弯弯绕绕》中的一节生成的美术活动。缘于孩子们对弯弯绕绕物体的认识和感受。语言《什么东西弯又弯》、科学《植物的弯曲运动》等活动的开展为这个活动做了一个前期铺垫,所以基于幼儿的认知能力,生成了这个美术活动。

如何开展这个活动呢?我把活动目标定位在:

1、积极主动参加绘画活动,体验表现圆形变化过程中产生的快乐情绪。

2、结合生活经验,大胆想象,自主创作图形的变化。

3、用不同的绘画方式在圈圈上添画,使其变成不同的物体。

中班的孩子对于想象画还接触的不多,主要是自己的生活经验不足,还有就是绘画技能的缺乏。那么如何引导孩子展开合理的想象呢?首先我把自己的语言风格定位在简洁、直接。其次在教师出示的范例上进行分析、考量,争取尽多的吸引幼儿。活动中我改变以往美术活动先出示一幅成品范例的模式,而是用16k的画纸粘贴成一本画册,每页画纸上按圈数的数量递增画好。开始出示时,幼儿看见的是白纸上只有一个圈,这个圈对于幼儿的概念来说只是一个单一的圆,幼儿的兴趣并不是很大,所以我直接给了他们一个经验-----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圈,也可以叫圈圈。接下来,我给了幼儿一个变式,在幼儿闭眼数到三的时候一个圈圈变成了一朵漂亮的花朵。于是在幼儿的惊奇和感叹中,又翻出了第二页。第二页上,还是一个圈,由于第一个圈圈的直观引导,所以幼儿的兴趣大增,一下子想出来好多可以变化的圈圈图案,如太阳、手镯、棒棒糖----有了这个想象的基础,在出示两个圈、三个圈、四个圈时幼儿的想象较快,幼儿充分利用了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想象,把这些圈圈融入自己认识的物体中。

这样一路下来,孩子的想象思路打开了,在观看老师添画的过程中感知了添画的技巧,为亲身操作提供了基础。

在幼儿操作中,我也领略到了孩子们想象能力之丰富,一串飘动的风铃、电话机上一个个数字按钮,一条条蠕动的毛毛虫、一只只飘舞的蝴蝶都跃然纸上,一个简单的圈圈在孩子的笔下演绎成了一幅幅优美的画作。在活动最后环节中,一般都是以评价孩子的作品后结束活动。这次活动中,我还安排了一个小环节,就是在孩子自我介绍了作品中的圈圈画后,出示了两幅老师的范例。在这两幅精心准备的范例中,老师把不同的圈圈画物体进行了合理布置,成了两幅画面完整、结构合理的绘画作品。我想通过这两幅作品不仅让幼儿欣赏圈圈画的各种变化,重要的是传递给幼儿一个"美"的概念,让幼儿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同时,促使幼儿画面布局和建构能力的提升。

幼儿园户外活动反思简短篇十三

细心的父母可能会发现,孩子在独自游戏时,常常会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还常常自言自语,时而与这个角色对话,时而又与另一个角色对话,好像他正在和一些“伙伴”一起玩耍似的。有些父母便会担心起来,怀疑孩子是否患上了某种心理疾病。其实,这是儿童正常的行为表现,这里的“不同角色”是幼儿假想的游戏伙伴,“自言自语”是幼儿的游戏言语。

一、幼儿的游戏言语

三口之家的现代家庭结构,决定了大部分孩子在童年时期往往有较多时间是独自在家里游戏,这时就常常会出现年轻父母担心的幼儿游戏言语。皮亚杰认为,这是幼儿的一种自我中心言语。正确地理解幼儿的游戏言语,能帮助家长更直接更清晰地了解到幼儿的内心需要。在结构游戏和绘画活动中,经常可以听到幼儿边玩边说:“这是把大手枪,‘叭叭叭’……”“哎呀,坏蛋被我打死啦!”“小朋友在过生日呢,祝你生日快乐……”儿童常常用这种言语来表达他难以用动作表达的内容,这种言语往往比较完整,富有情感和表现力。皮亚杰指出:“幼儿游戏言语是内部语言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过渡形式,有外部语言的特点,又有内部语言的特点。”因此,我们可以知道,幼儿的游戏言语是其思维的有声表现,它伴随着游戏进行,反映行为过程中的问题和行动结果。家长由此可以进一步理解幼儿的外部行为。

二、幼儿假想的游戏伙伴

假想的游戏伙伴是儿童游戏的精神伴侣,无形的朋友。据研究,约有15%~3o%的儿童会出现这种现象,一般在2.5~6岁之间发生。一般地说,这个现象到了入学年龄,随着幼儿社会交往的增多会渐渐消失,个别也可能延续至10岁左右。按皮亚杰的理论,这时幼儿的思维正处于“前运算阶段”。其特点是幼儿的思维开始从具体的形象思维,慢慢地过渡到开始利用表象进行思维。幼儿与假想伙伴的游戏,正是头脑中伙伴表象的再现。

正因为如此,不少儿童都有假想伙伴、无形朋友。这些假想伙伴、无形朋友也许是以前和他一起玩耍过的,但眼前不在身边的朋友;也许是记忆深刻的画报杂志中的偶像;也许是某个动物或某个卡通人物形象。当孩子独处时,为了解除孤独感,头脑中就会产生这些伙伴形象,并且把想像中的人或动物当作真实存在,与“他”说话,和“他”一起玩,还会在谈话中提及“他们”。有假想伙伴的儿童,通常也能和其他儿童玩得很好,他们在和其他儿童玩耍时,就不再带上他们的假想伙伴了。

在这里,我们自然会想到,独生子女更有可能有假想伙伴。这表明他们找到了排除孤独和寂寞的巧妙方法。与缺乏创见的儿童相比,富有创造性的儿童更可能有假想伙伴。

幼儿的游戏体验是愉快的。虽然幼儿渴望与人交往,但不能简单地认为孩子一个人玩是可怜的。幼儿独自游戏也可以是愉快的。那些具有假想能力的幼儿正体味着独自玩的快乐。随着意志能力的悄悄萌发,你会惊喜地发现他正集中注意力独自思考或是和他的假想伙伴开心地交流呢。此时,家长直在一旁暗中保护和观察,给幼儿一个独立游戏思考的空间,在他出色地完成游戏后再加以表扬鼓励。

当然,家长应尽可能为幼儿提供条件,促使其与同伴之间的正常交往。事实证明,现实中“受欢迎的儿童”,多是在交往中主动、独立的幼儿,他们往往表现出较强的能动性和适应能力。当然,有独自游戏经验,并在游戏中有假想能力的孩子,在集体活动中也往往表现得更主动、更积极。

幼儿园户外活动反思简短篇十四

目标:发现物体的对称性,根据提供的已有图形,画出与物体相对称的另一半。

准备:具有两组相对称的图形若干,幼儿活动材料第二册第19页《有趣的对称图案》、水彩笔。人手一张长和宽为4厘米和3厘米的彩色纸、剪刀、水彩笔。已拼插好一半对称图案的玩具或插粒若干套,玩具、插粒若干。

过程:一、后面躲着谁(教师先出示已折成一半的图形或实物,让幼儿猜猜后面会是什么。再是让幼儿折对称图形)

二、找朋友(展示图形片,请幼儿在提供的图形中找找每个图形的朋友,说说它们为什么是朋友,再集体观察两个图形的异同:形状、颜色、图案相同,左右位置相反,感知理解对称的意义)。

三、找一半(让幼儿说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对称物体和自己身体上有没有对称的地方,指导幼儿操作活动材料,找出对称的图画并涂色请幼儿观察已经拼好一半的图案,用相同的玩具材料拼出相对称的另一半)。

修改后活动方案:

目标与上面同。

准备:三张对称图片:三角形,花朵,小鸟。

对称及不对称图片若干。

操作纸每人一张:有找对称涂色的,有画对称图形的。

过程:一、猜一猜(分别出示三张对称图片的一半,让幼儿猜出后面是什么。三张全出示后引导幼儿观察左右两过的异同:形状、颜色、图案相同,左右位置相反,感知理解对称的意义)。

二、找一找(先出示若干半张图片,让其寻找对称的另一半。再在自己身上寻找对称的部位)。

三、做一做(用自己的身体做对称的动作)。

四、画一画(在操作纸上先找对称图案,再涂色对称图案,最后画对称图案的另一半)。

活动设计的反思:

这是一个对“对称”含义理解的活动,而“对称”的物体、图案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只要告诉幼儿“对称”的条件,幼儿能容易找到,但是这种方法回到了原来的“灌输、传授”式,幼儿在活动中永远是处于被动者。

所以如何让幼儿主动学,乐意去寻找发现,这是活动设计的关键。如今有了首席备课人,但设计的活动思路不属于自己,要使这活动尽量减少纰漏,那就精心的构思活动方案,琢磨活动过程,把握每个活动中每个环节,活动后进行反思。因此活动前我仔细琢磨了原活动方案,总觉得不是自己的不能得心应手去实施,因此对活动进行了修改调整,让幼儿在“猜一猜、找一找、做一做、画一画”的几个环节中,引导他们发现了“对称”所需的条件,每个环节清晰、明了,重点突出。

活动目标的反思:活动的目标实而在,不空不广也不难,并已在过程中很好的体现,特别是“发现物体的对称性”我觉得非常好,都是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而得到的正确答案。是一种主动学习的反映。

活动过程的反思:

“猜一猜”是活动的第一环节。而“猜”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去“找”。我要让幼儿在快乐的“猜一猜”后,自己去寻找左右两边的异同点,这就是重点。在猜的过程中孩子们兴趣高涨,因为我对幼儿的猜测答案都没肯定也不否定,所以他们就特好奇,给下面的“寻找”增加了更大的兴趣。在我的鼓励下,他们都积极主动的寻找着每张图片两边的相同点与不同,最终自然的发现了“对称”的条件:形状、颜色、大小、图案相同,方向相反。然而就在让他们找不同点时,我提出了一个带有误导性的问题:“找一找两边有什么不一样”,因此幼儿就从细微之处找不同,还真的找到了线条不直、圆圈不圆之类,没有一个幼儿会从方向上去观察,我也就只能半提醒着他们“看看小鸟吧朝哪边”,幼儿才恍然大悟“方向相反”了。显然这是我的提问出现了问题而导致的。这环节让我满意的是话比较简洁不多,灵活的面对幼儿的“猜测”。让我遗憾的就是:问题设计不妥,带来了误导或多或少的耽误了教学活动的时间。

“找一找”是对“对称”含义的理解后的初次应用。我就请班上学习、接受能力中偏下的幼儿回答,结果是多数幼儿对“对称”已理解,也能找到相同的另一半,但还有极少幼儿有些模糊而出现错误,因此就在他们的错误中提出问题并极时帮他们解决了问题,使幼儿更加理解了对称的意思。

“做一做”是为了增加一点趣味性,前二个环节都是以说为主,而做一做即是让他们巩固“对称”的理解,又是能让他们好动的身体能得到轻松片刻。虽是动的一刻,但师幼配合非常默契。

“画一画”的操作活动有看、想、找、涂色、画的过程,是前面学习的综合反映。在此中我觉得不足的是:在幼儿操作前没有再次或是小结一下对称条件,也没有示范,因此很多幼儿出现了对称的颜色没有用上,他们只是涂色而已,如果能提一提,也许幼儿涂色时会主意到色彩的变化与对称。

这就是我对“有趣图案”整个活动的全面反思,只有在仔细深入的反思中才能找到或者是接近有效完美的教学途径。

幼儿园户外活动反思简短篇十五

诗歌《我喜欢》是我园胡玲教师的获奖作品,诗歌虽短,但温暖美好、意蕴深刻,是非常好的情感教育素材。当我们了解到胡玲老师的创作过程时,更觉得源于生活的作品真的是具有生命力的。诗歌的创作灵感来源于胡玲老师和他们班保育员女儿贝贝的一段对话。孩子说::"我最喜欢妈妈了。"胡老师追问:"你喜欢妈妈哪里呢?""我喜欢妈妈的手"胡老师又问:"为什么喜欢妈妈的手呢?" "妈妈抱着我。"胡老师又问:"那你还喜欢妈妈哪里呢?"孩子天真无邪的具有童真童趣的回答,经过整理加工就成了今天朗朗上口的儿歌。

"我喜欢妈妈的____,因为____"是个倒装因果句。这个儿歌如果单纯朗诵学习,小班幼儿也是可以掌握的。如果要安排仿编句子,在小班就有难度了,于是经过研修团队的分析,我们决定在中班试教。目标定位在:帮助幼儿理解学习诗歌的基础上,能够仿编其中的句式。经过几个班的试讲,总结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表现,证明我们的选题方向是正确的,因为孩子们最熟悉的是妈妈,最喜欢的是妈妈,所以他们也最爱谈论妈妈。但是幼儿对妈妈爱的表达是漫无天际的,中班幼儿也很难表达的很完整,为了让孩子在本次活动中能够把爱妈妈的原因进行联想并表述清楚,我们借助这首诗歌的句式给孩子提供了表达爱的支架--我喜欢妈妈的____、因为妈妈的____可以……。

一、身体部位与幼儿经验的链接是这节活动的难点。

如果你问孩子:"你喜欢妈妈吗?"相信回答是一致的。如果你再问:"你喜欢妈妈的什么地方呢?"相信回答是五花八门的。这样就会给活动的展开带来困难。

策略:

1.首先执教老师以贝贝小木偶与孩子们玩的语言游戏开始,把身体各部位的名称自然引出,帮助幼儿巩固了对身体各个部位的了解,增加了知识的储备,为孩子们的"敢说"提供帮助,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乐趣。

2.下一个环节是让幼儿倾听儿歌,在听之前老师把一个问题抛给幼儿:"你在诗歌里听到了什么?"一方面从游戏转为倾听,加上一个任务意识会让幼儿更专注。另外让幼儿谈论诗歌中的内容说出身体的各个部位做了很好的铺垫。

3.紧接着,在教师温柔优美的完整朗诵中,表达爱的"支架"出现在孩子面前:"喜欢妈妈的____,因为妈妈的____可以……。"让幼儿理解,妈妈的每个部位都能给我们温暖和爱护,进而诗歌所要抒发的情感也渗透给孩子,让孩子想要表达的对妈妈的爱不再漫无天际、摸不着头脑。然而我们在试教过程中,孩子们很难把已有经验与妈妈爱自己的方式用语言完整的表达出来。于是我们采取的解决策略是让幼儿先学习理解,再进行模仿改编。在感受诗歌情感时,通过老师问、孩子答;男孩问,女孩答;在音乐伴奏下齐诵的形式,反复练习句式"我喜欢妈妈的____,因为妈妈的____可以……",形式多样的朗诵形式突出了本次活动的教学重点。

4.在分析诗歌时,我们选择了"妈妈的额头和我玩顶牛牛"的游戏,通过让幼儿重温这个游戏,唤起幼儿联想与妈妈互动的经验,为幼儿改编句子做了铺垫。

有了对身体部位的了解加上对诗歌的模仿学习,孩子们知道可以仿照诗歌中的句式,并结合身体部位与妈妈的互动的经验可以表达出喜欢妈妈的原因了,这个教学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让每个幼儿都能在一节活动中有机会表达是所有语言教学活动的难点。

策略:

1.选图讲述,寓教于乐,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

老师提供给孩子一些妈妈身体部位的卡片,让幼儿自由选择,自由讲述。采取自己练习、同伴讲述的讲述让每个孩子得到练习的机会。

2.我们运用了第二个游戏"开火车",让自由讲述好的幼儿和老师的火车头连接,组成一列完整的小火车进行集体讲述,展开了让幼儿主动学习的阵势,这样幼儿就有了参与完整仿编诗歌的机会,我们的目标也就达成了。

三、研修磨课,在反思中提高认识,效果显著。

这次教学展评活动给了我们学习、提高的契机,通过团队研修,集体的智慧加上执教老师的创意,在努力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各样的思维进行碰撞,所提出的策略我们都在试教中看成效。结果发现,我们的有些策略既繁琐又偏离了语言活动的主线。

1.由繁到简:比如我们刚开始的火车游戏是让幼儿自己选择粘贴好几个身体部位,结果发现孩子们的注意力都在粘贴这个活动上,而用诗歌的句式进行表达就被冲淡甚至给冲走了,无论老师怎么引导,幼儿还是沉浸在黏贴的过程中很难自拔。也使教学效果受到影响。于是我们就换了几次学具,终于可以把幼儿的选择和自由表达给连接上了。

2.由次到主:教师有趣的引导更能试幼儿把自己创编的句子与诗歌连起来:"小朋友我们编的这首我喜欢的诗歌可真长呀,就像一列火车,你们愿意上火车吗,那就选一选,编一编吧"但是每次老师在把握这个环节时都怕时间拉长而草草收场,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也进行了反复讨论,这个环节是幼儿主动学习的主体部分,不能简单的当成一个结束环节。

幼儿园户外活动反思简短篇十六

语言活动的目的是要创设适宜的语言环境,提供机会让幼儿多想,多看,多说等。根据我们教参的安排,我选择了《痒痒树》这节语言活动。刚开始看到中个题目,我自己也搞不太懂,我真的也没有听说过真的有痒痒树,为了让自己有个知识方面的准备,我就上网查资料,了解到底有没有痒痒树。查资料得知:痒痒树是一种很漂亮的花树,它的名字叫"紫薇树",它的叶子是椭圆形的,它开出的花朵非常漂亮,有红色的,粉色的,还是紫色的。你只要轻轻地碰碰它的树皮,它的枝叶就会摇动起来,可有趣了。

成功之处:

1、课前的知识准备充分,为本次活动奠定了基础。

2、目标定位明确。这个活动的目标是让幼儿能够在故事中从内心深处感受"痒痒树从快乐到伤心再恢复快乐"整个过程的情绪变化,积极帮助痒痒树治疗。

3、教学方式多样性。采用了分步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猜测痒痒树为什么要哭,并大胆想象.有的说"他开始落叶了,"有的说"小朋友都不找他玩了"......这样有利与幼儿的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从内心深处想说。

4、注重让孩子多说,多想。在活动中并不是只注重说,与其他领域的相互联系。如:让小朋友在讨论帮助痒痒树的方法的时候,知道了要爱护树木的意识。让小朋友讨论霞霞很痒想笑,而看见痒痒树流泪没有笑的原因时,让小朋友懂得"别人伤心时,笑是不礼貌的"的道理。延伸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当有小朋友遇到事情哭了,我们不能笑,而要想办法去帮助他.

5、注重对孩子的环保教育。从痒痒树的变化过程中,让幼儿更加深刻爱护花草树木,不是从保护环境的大道理上,而是从我们与树木之间的感情,我想幼儿故事的美就在他可以将任何事物拟人化的描写了,让幼儿从情感上接受.

不足之处:

1、对孩子的关注不太够。

2、孩子的语言发展能力不均衡,差距较大。

3、我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缺乏了科学逻辑性,感受是因人而异的,有写幼儿感受较浅,不能体会出来,或者表达出来,那么我也应该让他们有个说的机会,复述别的幼儿的感受,但是我忽略了。在以后的语言活动中,我希望我能尽量让每个孩子都能"说"到。

幼儿园户外活动反思简短篇十七

这节语言课是根据绘本《想吃苹果的鼠小弟》、《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还有结合中班幼儿实际情况来设计的。说起绘本,之前我也是对绘本一无所知,直到上次上到这节课,才去了解绘本的。绘本,顾名思义是一种适合幼儿阅读的,以图画文字为辅,甚至完全没有文字而全是图画的书籍。绘本以它独有的精妙的语言文字和明快引人的画面,引领着幼儿们飞翔在一个个神奇梦幻的空间里。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丰富的绘本为幼儿打开了认识世界的窗口;多彩的绘本让幼儿天马行空的想象得以满足。绘本对儿童情感、想象力、灵敏度,以及审美的启迪,正是幼儿日后成功与快乐的源泉。在这样的背景下,绘本教学悄悄地进入我们的视线,为幼儿的语言教学带来了鲜活的生机,同时也大大增强了幼儿在阅读活动中的兴趣。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先通过出示一棵苹果让孩子说说是什么,其主要原因是树和来了一只鼠小弟,通过对鼠小弟的打招呼,幼儿对主人公加深了印象,并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猜想,引出故事名称,有利于培养幼儿仔细看,注意细节观察的良好阅读习惯。当我问到:鼠小弟站在高高的苹果树下,会想些什么呢? 在活动中,各种动物的出场我采用了不同的形式:直接出示、描述特征、叙述声音等,紧紧抓住孩子们的注意力。同时在给他们基本的语言框架的前提下,让孩子们自由想象:他是怎样摘到苹果的?他会做什么动作?说什么话?我发现我的这个活动的确有一些值得反思的东西。

1、对于故事主旨的渗透和诠释不足:

鼠小弟又矮又小,在他的身上并没有想其他动物身上有的本领,但是他并不放弃,锲而不舍地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遇到困难没有后退,而是勇敢地尝试,在活动中我没有很好地将这种精神传递给予幼儿,这是我在活动中应注意的一个地方。

2、提问的有效性。

幼儿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而良好、有效的提问是组织好活动的关键所在。在本次教学的组织过程中,我分析自己在提问的预设和技巧上存在明显的不足,也就所谓的语言不精练。在教学活动中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其指向性不够强,有的笼统,有的死板。当幼儿给予他们的反应或答案(特别是一些能力较强幼儿的超前回答)时,我的变通能力就不够好,依旧把自己在教案中所设计的下一个问题按部就班地提出来。这不仅大大延长了本次教学活动的时间,而且从中妨碍了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我对于此感悟到,有效的提问需要教师对幼儿的回答有一个很充分的预设过程。当幼儿的回答是预设中的某一项时,那么对下一个问题的提出就会从容、自然,更有逻辑性,从而符合"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提问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而掌握和提高提问的技巧,需要反复的锻炼和总结,这样才会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而精彩,以致更好的完成所预设的活动目标。而在遇到这样的情况时,随机应变的能力还不够,不能及时抓住一些信息做为教育的契机。

幼儿园户外活动反思简短篇十八

一、认真反思,教学工作抓紧抓勤。

在新《纲要》的指引下,我园实施了新课程《幼儿园整合课程活动》。作为一名工作多年的教师,虽说有很多教学经验。但是,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我还是遇到了许多困惑。什么是整合?怎样整合?等等。于是,我首先抓紧时间仔细阅读新的教材。了解教材的纲领、结构、内容和形式。接着,加紧设计教学活动、布置相应的区域活动环境。每当一次活动完了之后,我又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认真的反思。找出适宜的行为,下次继续实施;找到不适宜的行为,分析原因。在下次教学过程中彻底改进。不仅如此,最重要的是勤学习、勤反思,写好反思笔记,做好案例分析,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二、加强学习,教研组工作抓实抓细。

作为教育工作者,想要在专业发展上有新的收获,就必须不断地学习。所以,在自身发展学习的同时,我也努力做好教研组的工作,带领全体教研组教师一起学习新《纲要》、新课程的要求和精神。组织每一次教研活动时,大家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互相帮助着设计教学形式,分析教材特点等。

正是这样的齐心协力,使得我们的教研活动频繁而精彩。我们的家委会成员是在教研活动中评选产生的;我们的健康宝宝也是在教研活动中评选产生的;还有我们年级的体育节项目、家访信息反愧家长会座谈内容、郊游注意事项及安排、区域环境的布置等都是通过教研活动来完成的。特别是我们的家教园地设计版面清楚明快、内容精彩新颖、形式赋予变换,获得领导和老师的一致好评。可见,要想有成绩,教研组的工作必须抓实抓细。

三、增进联系,兴趣班工作抓头抓尾。

园内的兴趣班工作一直是我在负责的。今年,虽然我们的活动形式进行了改进,但是活动的实质并没有改变。我们依旧本着为家长服务、为幼儿发展的精神来组织兴趣班的工作的。新学期开始了,如何让家长朋友放心的让孩子参加兴趣班活动呢?我认为必须抓好宣传,也就是抓好这个“头”。

所以,开学初我就给每位家长发了兴趣班活动的通知书,全园的教师也大力地宣传和动员,使得报名的家长不断增加。我们开了一个好“头”。在兴趣班活动的整个学期里,我也会和老师互相交流心得、反馈一些教学信息;和家长交谈、了解他们的想法等。当然,每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新的想法、设想我们都会交换意见,使我们的兴趣班活动更有成效。最后,我们还要抓好兴趣班教学的汇报工作,就是要抓好“尾”。邀请家长来观摩自己孩子的兴趣班活动,让孩子在家长面前展示自己的本领,给予每位孩子表现的机会。这样的形式更能为家长所接受、也更能吸引家长,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