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鸡兔同笼教学案例设计篇一
南城县建昌镇中心小学
徐建翔
教学内容: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尝试与猜测第一课时《鸡兔同笼》教材80~81页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掌握用尝试法、假设法解决问题,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性策略。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用不同的方法(列表举例、作图分析、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过程,明确数量关系。 教学重点:明确鸡兔同笼问题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性。 教学过程
一、历史激趣,导入新课(3分)
导语:老师早就听说我们班的同学最喜欢看书,最善于思考,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部一千五百年前的数学名著《孙子算经》(课件出示古书动画打开书出现原题),在这里记载着许多有趣的数学名题,其中有这样一道题请看: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这句话中,你们有不明白的词语吗?谁来说一说,这道题目是什么意思?谁能用现代文翻译一下:(这道题目是说,现在有一些野鸡和兔子,关在同一只笼子里,从上面看,共有35个头;从下面看,共有94只脚。问有多少只野鸡、多少只兔子。)
师:古代人对这样的题目有着自己独道的见解,我们把类似于这样的问题,统称为:“鸡兔同笼”。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数学趣题 “鸡兔同笼问题”。(板书课题:鸡兔同笼)
2、我们先从简单一些的问题入手,来探讨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
【设计意图:这一引入,给数学课堂带来了浓厚的文化气息,让我们的学生感受到我国数学文化的源远流长,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合作探究,构建新知(15分)
1、请同学们看一幅鸡兔同笼的情景图(课件出示)你能猜出这笼子里有几只鸡和几只兔吗?
请看题目,鸡兔同笼,有20个头,54条腿,鸡、兔各有多少只?你从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这道题里还有隐藏的数学信息吗?
2、先猜一猜,可能只有一种动物吗,为什么?
学生猜测,汇报。不可能都是鸡,因为如果都是鸡就会有40条腿,而题目中是54条腿。也不可能都是兔,因为如果都是兔就会有80条腿。
3、独立思考:
(1)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生举手,师:不着急说,先自己想一想!学生静想10秒。
鸡兔可能各有多少只?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找几名同学说一说解决的办法。
同学们可以借助表格清晰明了的呈现出你的解题方法,如果有其他解题方法,请写在答题纸上。
【设计意图:尊重教材;不束缚限制任何学生的思维,养成专注倾听的习惯拓宽学生思路,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倡导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4、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5、学生汇报:
1)、(假如有采用逐一列表法的)请一个采用逐一列表法解决的同学汇报,汇报讲出理由(你是如何确定第一组数据的,验证后发现了什么问题,怎样进行调整的也就是调整的方法),并且说一说调整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因为鸡和兔的只数是固定的,每增加一只兔子减少一只鸡,腿的总只数就增加2。)
还有哪些同学与他的方法相同或类似?补充说明理由和发现的规律。(课件贴出表格)
你们认为这种方法有什么特点?请这些同学为他们的方法命名。(板书:逐一列表法)
2)、哪个同学与他们的列表方法不同?(汇报,说出是如何确定第一组数据的,验证后发现了什么问题,你的调整策略,在调整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当计算验证腿数多时说明什么?应该怎样调整?相反呢?)
还有那些同学与他的方法相同或类似(你是怎样想到这种方法的),补充调整方法和策略以及自己的发现。(课件贴出表格)
请同学们为自己的方法命名。问:你们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简便、快捷)
(板书:跳跃列表法)
3)、哪个同学还有不同的列表方法呢?你是怎样想到这种列表法的(说出理由)
还有那些同学与他的方法相同或类似,你们认为这种方法有什么优势?请同学们命名。(课件贴出表格)
( 板书:取中列表法.)
4)、回顾一下我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相机板书:猜测、验证、调整)
师:用列表法解决问题,要想做到又快又准确,你们认为应该要注意些什么
问题?
5)、同学们还有其他的方法解决这道题吗?
直观画图法:谁听懂他的方法了?能再说说吗?你觉得这样做怎么样? (画图的方法非常便于观察、非常容易理解。) 还有什么方法吗?
6)算术法启发学生思考;展示学生的个性解法并以学生的名字来命名。„„
初步小结:同学们,刚才我们用很多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你觉得这些方法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假设。所以鸡兔同笼问题又叫假设问题。)
【设计意图:在问题情境中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给学生足够的空间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猜测—验证—调整—再验证—再调整的过程,从而得到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一般策略。】
三、历史激趣、巩固新知 (9分)
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人是如何解答鸡兔同笼问题的吗?刚才的题目(出示):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书中给出了一种巧妙的解法,今译为:
94÷2-35=12(头)
„„
兔的头数
35-12=23(头)
„„
鸡的头数 这就是最早的鸡兔同笼问题。
看了这段资料,你有什么想法,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为我们的祖先感到骄傲,其实老师也为你们感到骄傲,)你们在这么短的时间
内就想出了这么多解决问题的办法,你们很了不起! 。
过渡语:同学们有信心运用自己喜欢的列表方法解决1500多年前《孙 子 算经》中的原题吗?出示: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学生汇报:
你采用的是那种列表方法?
为什么要选用这种列表方法?
谁有不同的列表方法?同学们有什么新发现
(学生汇报后,教师追问:就这道题而言,你认为哪种方法解决最好?)日本人说的【设计意图:史书解题方法意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励学生;解决原题巩固一道基本题型,进行解决问题方法的优化,对于数目较大的题目采用取中或跳跃列举法更为合适。】
四、分析应用,提高升华(5分)
过渡语:后来鸡兔同笼问题由我国传到了日本变成了龟鹤问题,日本人说的龟鹤和我们说的鸡兔有联系吗?抓住数学的本质,这里的鸡不仅仅代表鸡,这里的兔也不仅仅代表兔,那还可能是什么问题呢?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去看一看,请看题;(课件)
【设计意图:学数学用数学,引领学生抓住数学的本质,学习鸡兔同笼问题并非单纯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分析两道生活中的鸡兔同笼问题,目的在于进一步明确类似鸡兔同笼问题的数量关系,为解决问题垫定基础。】
1、在我们日常生活消费中的鸡兔同笼问题,那么它与鸡兔同笼问题有什么联系:
全班38人去游湖,共租8条船,每条船都坐满了,大船限坐6人小船限坐4人,大船、小船各租了几条?
(生:4人相当于鸡的两条腿,8人相当于兔的四条腿, 8条船相当于鸡兔的总头数,38人相当于腿的总条数;)
2、在活动安排中的鸡兔同笼问题,那么它与鸡兔同笼问题有什么联系:
新星小学“环保额、卫士”小分队12人参加植树活动,男同学每人植树3棵,女同学每人植树2棵,一共植树32棵,男女同学各多少人?
实践应用,解决问题
3、重解《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问题(5分)
尝试运用你喜欢的方法独立完成此题
学生汇报:
你采用的是那种列表方法?
为什么要选用这种列表方法?
谁有不同的列表方法?
过渡语: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耐心细致的做每一件事请。
【设计意图:此练习题的出示目的是使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明确逐一列举法的有势好处。】
五、生活拓展、谈谈收获(3分)
生活中随处可见鸡兔同笼问题,愿意告诉老师这节课你的学习收获吗? 作业:创编一道生活中的鸡兔同笼问题。(要求: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创编得体是否正确合理,同桌交换解决。)
【设计意图:希望同学们留意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
结束语:数学无处不在,我相信同学们只要敢于猜测尝试、并且不断的实践验证、调整创新,任何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板书设计:
鸡兔同笼
猜测
验证
调整
逐一列举法
跳跃列举法
取中列举法
直观画图法
假设算术法
假设方程法
鸡兔同笼教学案例设计篇二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西师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89页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体会假设和列方程的一般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向学生渗透模型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渗透模型思想,用假设法和方程法解决这一类问题
难点:理解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的算理,渗透模型思想。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习题单
2.前置任务(见预学单):头一天发给每个学生让他们独立完成,目的是了解学生的真实起点。
教学过程:
一、呈现作品,感受共性。
师:(课件出示图片)同学们,看到这个画面,你能猜到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是什么课题吗?
预设:鸡兔同笼
师:对,咱们今天就研究这个课题。(板书课题:鸡兔同笼)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数学趣题,大约在1500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家就研究了这样的问题,它最早记载于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名著《孙子算经》当中,这么古老的问题能流传至今,肯定有其独到之处,咱们一起来看看。
师:一起读一读题目,熟吗? (课件出示前测题)
师:这个问题我们在课前已经自主研究了,一起来看看你们自己的研究成果?
呈现学生1的作品:(列举法)
师:你摘录的条件是:
生:说出自己摘录的条件。师适时补充
摘录条件:( )+( )=8只,(知道两个数量的和)
鸡的只数×( )+兔的只数×( )=26只脚。(鸡的只数×( 2 )也可以说是鸡的数量的2倍,兔的只数×( 4 )也可以说是兔的数量的4倍,也就是说还知道两个数量若干倍的和)
要解决的问题:鸡和兔各有几只?(要求两个数量分别是多少?)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你的解决方案。
预设:5只兔20条腿,3只鸡6条腿,总共是26条腿,符合条件,所以是对的。
师:答案是对的,对于这个算式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5只兔子是怎么来的?
预设:我是凑了几次后找到结果的,然后列式计算刚刚好。
师:先试一试,再验证,挺不错的方法。那你先用几只兔子去试的?
预设:先用1只,再用2只,试到5只就可以了。
师:有序地去试,很好的学习方法,大家想一想这种试的方法,有没有一种让人一目了然的写法?课件出示:列表法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位同学的方法,你能看懂他解决问题的方法吗?
出示学生2的作品:(列表法)
师:列表格是一下子就找到答案了吗?
预设:也要试好几次。
师:(把学生作品并列在一起)你们有什么发现?虽然方法不一样,但都是用的什么办法。
预设:试一试
预设:就是先假设,再验证。】
师:(小结)对,试一试是我们数学中常用的方法,或者也可以说先假设一个答案后再验证,并不断进行调整,直到找出符合条件的正确答案为止。
二、理解画图,沟通算式。
师:有位同学画了一幅图,谁能读懂他的意思?
出示学生3作品:(画图法)
师:还有同学是列式计算得出结论的。
出示学生4作品:(假设法:假设全是鸡)
师:你们看明白了吗?请作者来解释一下。
预设:我是先假设笼子里关的全是鸡,这样就有16条腿,比原来少了10条腿。于是我就把一些鸡换成兔,要把5只鸡换成兔就行了。所以,兔有5只,鸡有3只。
师:老师听到一个关键的词语“假设”,刚才我们在画图时也用到了“假设”,大家思考一下,画的图和列的算式有联系吗?
学生开始静静地思考,慢慢有部分学生开始举手。
预设:有联系,它们其实是一样的。
师:一样的?看来很多同学都有疑惑呢!这样吧,我来画图,一个同学根据图来列算式,大家一起来观察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
教师在黑板上按照假设法的思路一步一步画图,学生根据老师画的图列式。
预设:(估计会有学生)我明白了!
师:你明白什么了?
预设:它们其实是一样的,列算式的过程就是画图的过程。
师生再次交流,探讨关键细节。
师:这里的“2”是怎么来的?
预设:4-2=2
师:兔是多少只?如何列式?(逐步分析完善计算)
师:同学们很棒,发现了图和算式之间的联系。有一位同学画的图有点不一
样,她又是怎么想的呢?
呈现学生5作品:(假设全是兔)
生:她是假设笼子里全部是兔,然后慢慢去掉腿。
师:这幅图你能用算式表示吗?
学生列式。
呈现学生6作品:(方程解)
师:你们看明白了吗?请作者来解释一下,你是怎样设未知数的?又是怎样表示另一个未知量的?根据哪一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的?
预设:
三、回顾反思,联系运用。
师:我们是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教师运用课件再次还原画图和列式之间的联系,并板书:假设→调整→验证;方程解法
师:两种方法你们都掌握了吗?
师:想不想知道古人是怎样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预设:想)播放微视频。“你知道吗?”
四、引入趣题,感悟模型。
师:看懂了吗?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道千古名题
(出示《孙子算经》中的名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能读懂吗?和我们解决的问题有联系吗?你还用画图吗?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好!请同学们课后把这道题解答出来。
师:同学们,我们用了这么多的时间来讨论这个“鸡兔同笼”问题,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生活中谁会把鸡和兔装在同一个笼子里呀,就是装了,谁会傻到去数它们的腿玩啊,数头不就完了吗?那我们干嘛还要研究它呢?看来,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生活中我们能找到这一类型的问题,不信,打开习题单去研究研究。
学生自主研究完成。
全班交流。
师:研究到这里,我们一起来回头看。从“鸡兔同笼问题”到“车轮问题”,再到“人民币问题”,虽然问题的情境都不一样,但它们的结构怎么样?
课件整体呈现结构:
1.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几只?
结构:( )+( )=8个,鸡的只数×( )+兔的只数×( )=26只脚。
2.用18个轮子组装了三轮车和四轮车共5辆,三轮车和四轮车分别有几辆?
结构:( )+( )=5辆,三轮车×( )+四轮车×( )=18个轮子。
3.张叔叔有2分、5分硬币共9 枚,一共33分。2分、5分硬币各有多少枚?
结构:( )+( )=9枚,2元币个数×( )+5元币个数×( )=33元。
师:结构一样,是怎样的一个结构呢?
预设:已知两个数量的和,还知道这两个数量若干倍的和,求这两个数量。
师:是这样的吗?
课件呈现:
x+y=m ①
ax+by=n ②
a、b、m、n代表已知数量,x、y表示未知数量。
预设:是
师: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预设:都可以用假设调整法和方程法来解决。
师:下面这些些问题都是鸡兔同笼问题吗?
课件呈现:
1.笼子里有一些鹤和龟,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条腿。鹤和龟各有多少只?(日本的龟鹤问题)(中国古代数学在数学史上一直处于领先的位置,刚刚同学们解决的古题流传到了日本,只不过在日本不叫鸡兔同笼而是变成了龟鹤同游了。)
2.小船每只坐4人,大船每只坐6 人,导游租了10只船,都坐满了共48人。 两种船各租了几只?
3.小船每只坐4人,大船每只坐6 人,导游租船,都坐满了共48人。导游两种船各租了几只?
4.某班有学生45人,选取男生人数的和女生人数的共15人组成合唱队。这个班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师:第3题为什么不是呢?既然第1、2、4题属于鸡兔同笼问题,请同学们课后去解决吧!其实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还有很多,课后大家可以去网络上寻找资料,我们下节课继续交流。"
鸡兔同笼教学案例设计篇三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教学设计
卫辉市太公镇东陈召完小
李露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在解决“鸡兔同笼”的活动中,尝试用列表、假设、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鸡兔的数量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迁移思维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的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进而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鸡兔同笼”的问题。 【教学难点】:渗透假设的思想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咱们一起来做一做“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的游戏吧。(学生游戏)同学们的小火车开的真是呜呜叫呀。其实在动物的身上还蕴含着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比如鸡和兔。哪位同学能用数字描述一下鸡和兔的特征?你描述的真清楚。(学生回答,老师画图)。同学们请看图,如果老师想把鸡变成兔子,该如何变?(学生回答,老师画图)那如何把兔子变成鸡呢?同学们一起说吧。(学生答,老师画图)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道趣题----“鸡兔同笼”。(板书课题)
二、提出问题
其实早在1500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就研究过这个问题了,这个问题记载在我国的古典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大家想不想走进这部数学名著,共同探讨一下这个流传了上千年的数学趣题?(课件展示)指名说一说题目意思,全班齐读题。
这就是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为了便于同学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先来研究一道数据较小的“鸡兔同笼”问题。(课件展示)请同学们快速读题,找一找这道题中的已知条件吧。 ⑴鸡和兔共8只。⑵鸡和兔共有26条腿。 ⑶鸡有2只脚。⑷兔有4只脚。(课件展示)
三、共同探究。
1、列表法
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回答)那么老师来猜一猜,我猜鸡6只,兔5只,可以么?(引导学生进行有依据的猜测,并指名猜测。)用什么办法可以将我们的猜测展现出来,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引出列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27页,按顺序填一填这张表吧。
学生反馈,引出“列表法”,老师板书。 2.1、假设法:假设全是鸡
①提出问题
可是如果有几百甚至几千只动物,还用列表法是不是有点麻烦呢?有没有其它方法呢?(让学生感受到列表法不是唯一解决“鸡兔同笼”的方法,而且不是最简单的,引导学生寻求新的突破。)
②引导探究
我们先看表格中左起的第一列,8和0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说得真好,就是有8只鸡,没有兔子。那我们能不能用假设的方法,先假设笼子里8只动物全是鸡,然后用添脚、去脚的方法解决问题呢?(课件展示,引导学生用假设的思路去解决问题)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讨论一下吧。
③学生汇报
学生汇报解题步骤,老师边板书边提问。 ④老师讲解
你的思路真清晰。同学们听明白了么?我们一起回顾一遍吧。老师带领学生跟着ppt的图示,解说每一步的思路,进一步渗透假设法。
⑤指名验算 算出来后,我们还要检验算的对不对,谁愿意口头检验。(学生回答,提醒学生验算的重要性)写上答语,引出 “假设法”。(板书)
⑥学生理解
同学们想明白了么?请同学们看着黑板和图示,同桌互相说一说解题思路吧。
2.2、假设法:假设全是兔
①提出问题
刚才我们假设笼子里全是鸡,如果全是兔,又该如何算呢? 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算一算吧。
②学生汇报
指名回答,并说一说解题思路,老师板书。 2.3、假设法:找规律
如果假设笼子里全是鸡,首先算出来的是兔子的数量; 如果假设笼子里全是兔,首先算出来的是鸡的数量。
3、方程法
刚才还有同学说用列方程的方法,这是我们五年级学过的知识,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吧。(课件展示,引导学生根据等量关系列等式,进而求出答案)
四、实际应用
下面我们就来解决一下《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问题吧。请同学们在几种方法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指名回答,说一说解题思路。)没有学生用列表法,说明当数据较大时,假设法和方程法比较实用。
五、巩固提高
出示 “龟鹤算”问题。①学生读题,引导学生用图示表示龟和鹤,然后自己解答。② 学生反馈,说方法,说答案。
出示植树问题,引导学生用图示演变成“鸡兔同笼”问题,然后解答。
六、全课总结:
以上就是我们这节课研究的“鸡兔同笼”问题,对于这类问题可以用列表法、假设法、方程法来解决,真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呀!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鸡兔同笼”的问题,只要我们留心观察,一定会收集很多这样的问题的。今天的作业就是请同学们搜集生活中的“鸡兔同笼”的问题,并且解决这些问题。
今天同学们表现的都很好,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一如既往地像今天一样多动脑、肯思考,这样我们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将越来越强。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下课。 (附)板书设计
鸡兔同笼
(一)列表法
(二)假设法:
假设全是鸡
假设全是兔 2×8=16(只)
4×8=32(只) 26-16=10(只)
32-26=6(只) 4-2=2(只)
4-2=2(只)
兔:10÷2=5(只)
鸡:6÷2=3(只) 鸡:8-5=3(只)
兔:8-3=5(只)
答:兔5只,鸡3只。
答:兔5只,鸡3只。
(三)方程法
鸡兔同笼教学案例设计篇四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实验小学 李海琼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03~105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经历和体验用列表法和图解法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结合图解法渗透假设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的数学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画图分析、列表举例、假设计算等方法理解数量关系,体会数形结合的方便性,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2)让学生体会到数学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而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
(3)了解我国古代数学的光辉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以鸡兔同笼问题为载体,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数学问题的思维方式。
【教学难点】理解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问题的联系,掌握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国古代民间流传着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让我们穿越历史的长河,到一千五百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名著 《孙子算经》中记载了一道这样的有趣的数学题“雉兔同笼”题为:“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关,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生读),问:什么意思?今天我们就来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板书课题:鸡兔同笼
(二)新授 1.出示例1:
你能从中找到什么数学信息?你还能找出一些隐含的信息?这道题与平时所解决的问题相比,感觉怎么样?老师可以帮大家,把数量改小一些,我们先从简单的入手,看能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让学生试一试。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 设计意图:情境图的呈现,一方面借助古代数学问题让学生感知我国古代数学文化的源远流长,在感受数学文化的同时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另一方面,让学生经历猜测结果、尝试调整的过程,恰当的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为下一步引导学生“化繁为简”的解题策略做好铺垫。] 2.探究解决的方法: (1)猜测法:
兔4只,鸡4只,8个头,24只脚。调整后,可得兔有5只,鸡有3只。(板书) (2)列表法: 课件出示表格:(略)
① 学生独立完成表格,展示结果。 ② 仔细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每增加1只兔子,鸡会减少1只,腿数就会增加2条。 (3)画图法:
谁还有不同的方法?(画图指导) (4)算式法: ①师演示并板书: • • • • • • • 假设笼子里都是鸡:
共有 8×2=16(只)脚 少了 26-16=10(只)脚。 一只兔少了 4-2=2(只)脚。 兔有 10÷2=5(只)兔。 鸡就有 8-5=3(只)
答:鸡有3只,兔子有5只。
②刚才假设全是鸡,还可以假设全是兔,让学生试做,展示答案。 小结:刚才用了几种方法?这些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思想——假设。 [ 设计意图:由于假设法是本课学习的难点,在解决假设鸡兔脚的只数一样来初步感知调整策略时,需要老师适时地站出来引领学生进行探索,通过一些有效的数学模型,来帮助学生建立一个个解决问题的台阶,使他们的研究有强力的后盾。我通过教师演示、课件的生动演示,搭建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桥梁,再由学生动手用简单的符号画一画,搭建平台,帮助学生建立解决问题的台阶。既突破了难点,又掌握了方法,还体验了成功。]
3.试着用已掌握的方法解决《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问题 (1)学生试做。 (2)汇报展示。 4.拓展延伸
①看看古人是怎么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 学生阅读教材105页的“阅读资料”,谈谈感受。 ②动画展示“抬腿法”。
(三)课后小结: 【板书设计】(略)
鸡兔同笼教学案例设计篇五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初步感知
数数:(同学们:还记得一年级我们练习数数时朗诵过的这首儿歌吗?)
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 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 四只青蛙四张嘴,八只眼睛十六条腿。 „„
在动物身上有许多数学信息和值得研究是数学问题。如在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孙子算经》书中有这样一个题目:“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师:知道这是什么问题吗?
生:鸡兔同笼问题 师:都知道呀!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鸡兔同笼问题 板书课题:鸡兔同笼
二、自主探索、寻找方法
师:从这些文字中你能知道那些数学信息:
师:那么同学们想一想,面对一个比较复杂的新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怎样的方法来解决呢?
生:可以从比较简单的数来寻找规律。
师:说的非常好,那么同学看这样一道题目,大家能试着自己来完成吗?
笼子里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看哪一组的方法多,而且最实用?好吗? 小组合作:学生汇报
刚才老师在巡视过程中发现大家找到了很多方法,哪一组愿意先汇报:
1、列表法
生1:我们一个一个地试,把结果列成表格,最后得出7只鸡、3只兔。
生2:我们组得出的结果也是只13鸡、7只兔,但我们不是一个一个地试,这样太麻烦了,我们是5个5个地试。 生3:我们是先按鸡兔各一半来算的。
2、画图法
我们利用画图凑数的方法:
①先画10个头。
②每个头下画上两条腿。
数一数,共有40条腿,比题中给出的腿数少54-20=14条腿。
③给一些鸡添上两条腿,叫它变成兔.边添腿边数,凑够54条腿。
每把一只鸡添上两条腿,它就变成了兔,显然添14条腿就变出来7只兔.这样就得出答案,笼中有7只兔和13只鸡。
3、假设法
生1:因为鸡、兔共20只,我们先假设鸡、兔各10只,这样共有60条腿,比54条腿多6条,说明假设的兔多了3只,鸡少了3只,于是兔只有7只,鸡有13只。
生2:假设20只都是鸡,那么兔有:(54-20×2)÷(4-2)=7(只),鸡有20-7=13(只)。
生3:假设20只都是兔,那么鸡有:(4×20-54)÷(4-2)=13(只),兔有20-13=7(只)。
4、方程
生1:设鸡有x只,那么兔有(20-x)只。 2x+4(20-x)=54,x=13,
20-13=7(只) 即鸡有13只,兔有7只。
三、比较梳理、优化策略
看来倾听的作用真的很大,同学们每一个人都会好几种方法了,那么大家能用这种方法来解决一下这道中国名题吗? 师:谁愿意说一说自己的怎么做的?
师:下面请大家认真观察、比较一下这些算法,有什么优缺点,看看你更喜欢哪一种方法?
四、揭示本质、类比建模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学会了鸡兔同笼问题,那么外国也有类
似的问题,同学们知道吗?
有龟和鹤共40只,龟的腿和鹤的腿共有112条.龟鹤各有多少只? 师:日本人说的“龟鹤”和我们说的“鸡兔”有联系吗?
生:是一样的意思:龟就相当于兔,都是四只脚;鹤就相当于鸡,都是两只脚。
师:抓住了数学知识的本质!看来这里的鸡不仅仅代表鸡,这里的兔也不仅仅是指兔!
师:下面同学们看这样一首童谣: 一队猎人一队狗, 两队并成一队走。 数头共有三百六, 数脚共有八百九。
师:读了这则民谣,你有没有什么话想说? 师:看来鸡兔同笼不仅仅可以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换成乌龟和仙鹤,换成人和狗也是可以解决的。
五、拓展练习、深化应用 生活中的鸡兔同笼问题
1、刘老师带着37名队员去儿童公园 划船,共租了8条船,恰好坐满,每条 大船坐6人,每条小船坐4人,问大船 和小船各租了几条?
2、小松鼠采蘑菇,晴天每天可以采20个,
雨天每天可以采12个。6天后共采集蘑菇88 个。求晴天有多少天?雨天呢?
六、同学们,这节课你认为自己的表现怎么样呀?你高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