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优秀的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军工行业研究报告 民营企业进入军工行业篇一
航天军工行业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先锋。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七大新兴战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重任,其中蕴含了广阔的投资机会。国务院的决议将航空航天产业列在高端装备制造业第一位。经过10余年的积累后,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下,在航空航天和国防领域率先开始了新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未来10年航天军工将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也必然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投资机会。
1.中国军工业现状分析:迫切需要技术强军,技术强国
1.1中国军工行业发展史回顾及展望:进入高速发展期
我国军工行业涉及核、航天、航空、船舶、兵器以及军工电子等十大企业集团,总资产规模近1.5万亿,年营业收入近万亿,产品基本涵盖了我军所有的武器装备。
建国以来,国防经费一直在国家的财政支出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与强国比仍有差距,我国的国防经费支出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
(1950-1970)在苏联的帮助下,中国军工行业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同时中国还照搬苏联的经验模式,将军工行业臵于政府的直接控制之下。除了第六机械工业部在1982年被改组为一家国有企业——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之外,这种结构一直持续到上世纪70年代末。
(1990-2000)直到1993年,这种政企不分的状况才得以改善,大多数政府直接管理的军工行业部门也随之被重组为若干个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其名称和功能分别是: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主要负责研发和制造战斗机等航空飞行器;中国航天总公司,主要负责研发和制造导弹与太空系统;中国北方工业总公司,主要负责研发和制造地面武器系统;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主要负责生产民用和军用原子能系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主要负责制造船舶。1999年,以上5家公司各自分解成2家独立的公司,此外,还有政府直接控制的国防科工委领导下的中国核武器科研机构及由电子工业部管理的中国电子科研集团公司。目前,中国目前的军工行业主要由11家国有集团公司,另外加上核武器科研机构构成。
(2000-2010)从1999年开始,中国军费以每年12-20%的增幅开始逐年增加,从2000-2005年6年间,国防费支出从1207.54亿元增加到2475亿元翻了一番。从1999年到2010年的12年间,军费从1076亿元增加到5321亿元,增长了约4倍。
总之,看今天中国军工行业的发展,不能不看此前20多年内军工行业所走过的两个时期。第一时期,从建国后到上世纪80年代左右,随着国家战略重心由过去“早打、大打、打核战争”准备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轨道上来,军工行业随之转型。从产品上看,部分军工企业转产民品。第二时期是从上世纪90年代末至今,国家调整军工企业结构和经营模式,由过去的封闭转向开放,部分军工企业甚至上市经营。
因此,未来中国军工行业发展仍将继续秉承的基本思路:一是坚持核心性武器装备的自主创新;二是引进一定数量的武器装备,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三是与有关国家进行合作研究与生产。
1.2中国军工行业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中国的军工行业进步很快,但前进的道路依然坎坷。仍然存在如下问题:
缺乏核心武器:中国至没有专用武装直升机;不具备有效反潜作战能力;短期内不太可能拥有隐型飞机;没有美、俄、以色列等国早已拥有的外红引导超高速空空导弹;缺乏美国空军所装备的高精度空对地攻击弹药等等。
产业结构性问题:中国的军工行业一直被一些产业结构性问题所困绕,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必将制约其有效性和创新能力。在所有这些结构性问题中,有两个问题尤其突出。第一,军工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竞争。例如,所有的双发战斗机都由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制造;所有的单发战斗机都由成都飞机工业集团生产;几乎所有的空对空导弹都由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制造;所有的反舰巡航导弹都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院生产等等。正如我们在美国某些垄断行业中所发现的那样:较之竞争的环境,缺乏竞争的压力将减缓创新的步伐。第二,几乎所有的军工企业都属于国家所有。私有企业会因为资本投入而承受极大的创新压力,然而国有企业则不然。与许多国有企业一样,军工企业虽亏损严重但却不会受到惩罚。亏损军工企业不允许破产,由国家提供补贴或银行贷款以弥补收支差额。这种缺乏财务约束的行为不仅使军工企业失去了减亏动力,也难以使其形成创新动机。
缺乏创新:中国军工行业缺乏创新能力,上述所有武器系统都由他国首先研制,其中一些武器早在中国开始制造前十多年就已生产。中国从俄罗斯和以色列等国获得了许多技术上的帮助,甚至还进口了许多用于制造这些武器的整套设备。以短程弹道导弹为例,尽管中国的保有量世界第一,但并不意味着其他国家就没有能力生产部署此类武器(美、俄没有生产部署此类武器的原因之一是1987年签署的《中导条约》禁止两国部署射程在500公里至5500公里的陆基中程导弹,同时还禁止部署配备常规弹头、射程超过500公里的空基和海基导弹)。然而,并不能因为中国缺乏武器系统的独创能力就认为其军工行业脆弱不堪。一般而言,在已经开发出成熟技术方案的情况下,从他国或公司引进现成的技术和设计要远比自己闭门搞开发合算得多。由于能够从俄罗斯、以色列以及其他国家获得先进的技术援助,因此对中国来说另起炉灶意义不大。此外,尽管不断引进他国武器装备,但中国军工行业并非仅仅满足于简单引进,而是尽量对其进行消化吸收。中国确实从俄罗斯和以色列获取了重大技术援助,但是很多技术改造都是其自身努力的结果。1.3海军势力(弱):核潜艇领先,缺乏航母
中国海军1949年4月23日成立于江苏省泰州,当时是华东军区海军,现编有30万人,其中包括海军航空兵2.5万人,海军岸防部队2.5万人,海军陆战队4万人。由潜艇,水面舰艇,海军航空兵,岸防部队和海军陆战队以及各种保障部队组成。中国海军在60年坎坷的历程中曾使用过型号众多的武器装备。由于中国工业水平有限,在大部分时间里,中国海军只能通过不断改造现有装备来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其中很多型号的演进跨度长达半个世纪。
目前,中国海军的主要战斗舰艇约为90艘37万吨,其中排水量5000吨以上的驱逐舰仅11艘,与美日等海军强国差距巨大。海军约有300余艘主力舰艇(其中潜艇63多艘,驱逐舰20艘、护卫舰50余艘),550艘战斗艇(180-200艘导弹艇,100-150艘鱼雷艇),150-200艘辅助船。海军航空兵编成10个航空师(6个战斗机师,3个轰炸机师,1个训练师),共541架作战飞机(轰炸机150架,歼击机400架),还有约100架直升机。岸防部队拥有50-80座岸对舰导弹发射装臵,200-300门火炮及500-700门高炮。海军陆战队编成一个旅(5000人),一个水陆坦克团和几个特种兵侦察分队,装备有两栖坦克,装甲运输车和轻型火炮。最近五年海军每年的军费为80-110亿元,约占军费总额10%-20%。海军领导机关设有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装备技术部、装备修理部。现任海军司令员石云生海军中将,海军分北海、东海、南海三大舰队。部于分别位于青岛、宁波和湛江。
北海舰队海上防区为:连云港以北的黄海海域和渤海湾。主要任务:保卫首都的海上门户,警戒美日韩军事联盟对中国的海上威胁。舰队拥有的最好的常规潜艇是035型“明级”,共有i 型和改进型13艘。
东海舰队主要负责台湾海峡南端(广东省南澳岛至台湾省猫鼻头连线)以北、连云港以南的东海和黄海海域。舰队拥有两艘“汉”级攻击型核潜艇,四艘kilo 级常规动力潜艇,两艘“宋”级常规动力潜艇,12艘“明”级艇。就常规潜艇而言,东海舰队是三大舰队中潜艇实力最强的舰队。
南海舰队负责台湾海峡南端的西南方向海域,包括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的防务,维护中国在南中国海的海洋权益和岛屿的防卫。
瓦格良航母:中国建造航母是是大国的象征,是控制制海权必不可少的武器平台。中国至今尚无航母,苏联解体后,中国先后从俄罗斯购买了“基辅”、“明斯克”、“瓦良格”号等退役航母,并正式开始对航母的研发。中国将购买的“瓦良格”号航母修理好后作为练习用航母;然后根据修理经验再建造两艘排水量在4万-6万吨的中型航母,从而形成3艘航母的体制。中国国产的常规型航母在2009年开工,预计在2015年完成,而2020年后则开始建造两艘核动力航母,这两艘核动力航母属于6万吨级的中型航母。1.4陆军势力(中):短程常规导弹领先,高科技武器是短板
目前,中国军队额裁减到230万人。预备役50万,其中陆军总员额为106万。占总员额比例为46%,主要分属北京、沈阳、济南、南京、兰州、成都、广州7大军区,编成了18个集团军(含7个快速反应集团军)及大量不隶属于任何集团军的独立部队。野战部队包括40个师和43个独立旅(含10个装甲旅)。这些部队由42支火炮、防空部队(旅团)以及各类特种部队,侦察、直升机、工程、通信、化学、电子战和高技术部队支援。武器方面目前是以99和96系列主战坦克为代表的一批国际第三代水平装备全面形成战斗力,开始批量生产的时期。中国陆军自90年代末期以来组建了许多新型装甲部队,包括一个轻型机步师和3个两栖机械化师。重型机械化部队已占到了野战部队的40%以上,这是10年前的2倍。对比之下,美国是世界第一军事大国,美军现役部队人数约140万人,其中陆军50万人,海军和空军各35万人,海军陆战队18万人。美国作战师主要有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美国陆军主要编有:7个司令部,10个作战师,美国陆军的作战师分为三种六类:装甲师、机械化步兵师、轻步兵师、山地师、空降师和空中突击师。
中国陆军最著名的武器装备是其极具威慑力的短程常规弹道导弹。中国短程常规弹道导弹的保有量位居世界第一,导弹的战术性能也比较先进。这些导弹采用固体装药并配备公路机动发射架,具有反应迅速、机动性强、命中精度较高(最新型号的命中精度低于50米)等特点,反导弹武器很难对其锁定并实施有效攻击。
中国陆军的最大的问题是主战装备老化和战略机动能力严重不足。美国有近8000辆各型m-1坦克和齐备的辅助装甲力量(而且可以认为其保养是良好的),光从量上中国陆军就赶不上。而且美更加令人畏惧的是近5000架各型直升机的陆航力量,与之对抗的装甲集群,没等与美军坦克短兵相接就会被消耗大半。中国陆军虽然人数和武器数量上领先,但主战武器装备老化并且存在战略机动能力不足的问题,这将成为中国陆军的主要软肋。1.5空军势力(中):歼10发力,歼-20(准5代)隐形战机给力
中国空军成立于1949年,空军在中国以前一直用来作辅助作用,并不是主力军事单位。因为中国长期的“固守国土”政策注定了空军的作用是dsmt(防御支援力量)。目前,中国的主力战斗机是歼-
7、歼-8为主,驻扎在全国各个空军基地,后勤补给基地一般驻扎歼-6,歼-11和歼-10,俄罗斯进口的苏-27uk(从1992年开始)和苏-30(从2002年开始)战斗机作为中国空军的王牌是驻扎在比较大的空军基地和福建的一些空军基地,海军航空兵的战斗机主力机种仍以歼-
7、歼-8-2为主,飞豹是攻击机。轰炸机仍采用轰-6。
火控系统: 是控制射击武器自动实施瞄准与发射的装备的总称,主要由目标跟踪器、火力控制计算机、系统控制台、射击控制仪、接口设备及必要的外围设备构成。
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生产于战后的上世纪,典型战机有美国的f-80、f-86、f-100和苏联的米格-15、17、19。
第二代战斗机兴盛于1960年代,典型战机有美国的f-104、f-4和苏联的米格-
21、23,特点是追求更快的速度。
第三代战斗机在此后不足十年即开始面世,一直兴盛至今,美国的f-
14、f-
15、f-
16、f/a-18,苏联的苏-
27、米格-29,法国的幻影-2000,中国的歼-10都在其列,其特点是转为追求更强的机动性,配备了中远程空空导弹,超视距空战成为基本作战样式。
第四代战斗机: 以f-22为代表,它也定义了四代机的四个标准——隐身、超音速巡航(四代低档战机做不到,如f-35)、超机动性和信息能力。
第五代战斗机是目前发展的最先进的一代战斗机,飞机采用内臵武器的隐身设计,同时还带有能降低飞行员工作载荷、提高其状态感知的综合航电系统。第五代战斗机的特点有超声速巡航、低可探测性、使用维护简便等。目前第五代战斗机只有美国的f-22和f-35这两种。其中f-22于2005年12月达到初始作战能力,f-35则正在研制中,于2006年12月完成了首次飞行。2010年初俄罗斯五代机t50首飞,中国的五代机也于近日首飞。中国新研发的歼-20属于第四代战机,也勉强可与f22,f35,t50称作准五代战斗机,歼-20采用了“鸭翼+边条翼+升力体”综合布局结构,把全动鸭翼、边条翼、升力体三者结合一起。
中国战机的心脏-发动机: 中国空军已批准批量生产国产高端战斗机引擎ws-10a,这种引擎已经安装在中国新研制的歼11b 战机上。过去,歼11b 战机上用的是俄制al-31f 引擎,使用国产ws-10a 发动机代替原来歼10装配的俄制al-31f 型发动机。但国产ws-10a 比俄制al-31f 的性能更加优秀,中国将在5年内摆脱在军用飞机发动机方面对俄罗斯的依赖。多年以来,中国一直从俄罗斯进口两种型号的发动机;一种是价值350万美元的al-31型发动机,另一种是价值250万美元、为枭龙战斗机配装的rd-93型发动机。与此同时,中国工程师一直在致力于根据俄制al-31f 发动机创造出其中国版本。这一原型为al-31f 的中国国产发动机被命名为ws-13型发动机,同时它还将在未来代替俄制rd-93型发动机。
叶片是航空发动机最为核心和关键的零件,其加工制造是发动机制造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目前,中国已开始第四代航空发动机叶片技术攻关,预计2012年之前就可以成功研制出中国第四代航空发动机。乌克兰斯奇发动机公司可能会中国联合生产第5代航空发动机(中国称第四代发动机),从而联合研制和生产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飞机。目前,中国l-15猎鹰高级教练机采用乌克兰发动机。
1.6凤翔arj2支线与c919大客机:中国的大飞机梦
中国已是全球大飞机的主要买家,而支线航空市场更是缺口巨大,2009-2010年中国计划新开工共60多个支线机场工程,投资规模共计达4500亿元,由此将带来对arj21等支线飞机的巨大需求。中国的大飞机之梦在凤翔arj21公务机上实现了第一步,arj21翔凤客机是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的双发动机支线客机。随着arj21的批量生产,中航重机(主要从航空液压件和航空锻造件业务)、st 昌河(主要从航空照明和机载设备业务)、哈飞股份(主要从复合材料结构件业务)、中航光电(主要从航空光电连接器业务)等航空制造业上市公司都将从中受益。
arj21(翔凤)支线飞机是我国首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支线飞机,他和目前的115座单通道大飞机差别不大,在同类型飞机中性能占优,arj21飞机在70至90座级、短航程飞机中,具有适应性、舒适性、经济性、共同性、系列化“四性一化”的优势。arj21的售价为2700万-2900万美元。
2010年,c919大型客机确定了总体技术方案、制造总方案和客户服务总方案,项目供应商基本选定,包括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美国古德里奇集团公司、霍尼韦尔国际公司等13家国际航空制造企业,目前已经收到了100架的订单。2011年将转入工程发展阶段,2014年首飞,2016年交付用户。c919客机设计经济寿命9万飞行小时,以平均每天8小时计,可使用约30年。预计未来国产大飞机年产能力最终将会达到150架,20年内总量会达到2300架。c919目前正处于研发阶段,预计在投放市场后,c919将以其性能出众、售价较低等多方面的优点与空客和波音一争高下。由于c919的采购和生产、组装是由国内多家企业共同完成,因此能够使投入成本降低。c919从材料的运用来说,选用更多的轻型复合材料,使得它在同等路程的飞行时,比上述两种飞机更加省油,更符合当今时代的低碳理念。
2010年,c919大型客机确定了总体技术方案、制造总方案和客户服务总方案,2011年将转入工程发展阶段,2014年首飞,2015年交付用户。c919客机设计经济寿命9万飞行小时,以平均每天8小时计,可使用约30年。预计未来国产大飞机年产能力最终将会达到150架,20年内总量会达到2300架。
1.7北斗卫星及探月计划:中国卫星发射技术领先,探月技术落后
发射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是人类航天活动的三大领域。目前,我国已熟练掌握了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技术,完成了北斗卫星导航基本系统的建设,探月计划已经进行到了第二步—落月阶段,载人航天活动即将开展。
人造地球卫星: 人造地球卫星按用途分为科学、军事及商用三种,按航天器在轨道上的功能来进行分类,可分为观测站、中继站、基准站和轨道武器四类。目前,苏、美、法、日、中、英分别先后掌握了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技术,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我国已初步形成4个卫星系列: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
截止到1998年,中国已研制成功可供商业发射服务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有:长征一号、长征二号、长征二号c、长征三号、长征四号和长征二号e(捆绑式),中国已成功地进行了44次航天发射,共发射50颗人造地球卫星,其中包括美国、瑞典、澳大利亚、巴基斯坦、菲律宾等国家和香港地区的17颗卫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开发的区域性有源三维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cnss),是除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glonass 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致力于向全球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其建设与发展则遵循开放性、自主性、兼容性、渐进性这4项原则。2011年4月,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标志着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的基本框架建成。
我国正在建设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段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提供两种服务方式,即开放服务和授权服务(属于第二代系统)。开放服务是在服务区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为10米,授时精度为50纳秒,测速精度0.2米/秒。授权服务是向授权用户提供更安全的定位、测速、授时和通信服务以及系统完好性信息。我国计划2012年左右使北斗系统将覆盖亚太地区,2020年左右覆盖全球。我国正已成功发射八颗北斗导航卫星。根据系统建设总体规划,2012年左右,系统将首先具备覆盖亚太地区的定位、导航和授时以及短报文通信服务能力;2020年建成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探月计划: 重返月球,开发月球资源,建立月球基地已成为世界航天活动的必然趋势和竞争热点,月球已成为未来航天大国争夺战略资源的焦点。全球迄今进行了127次月球探测活动,这127次探月活动中,美国57次,苏联64次,日本、中国2次,欧空局和印度各1次。以上成功或基本成功64次、失败63次,成功率50%。中国探月是我国自主对月球的探索和观察,又叫做嫦娥工程。是从2004年启动的,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
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于2007年发射,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担研制,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完成探月计划三阶段中的第一步——绕月飞行。2009年,嫦娥一号卫星在控制下成功撞击月球,为我国月球探测的一期工程--绕月划上了圆满句号。只有在绕、落、回三个阶段完成后,中国才会考虑载人登月。中国发射的第二颗卫星---“嫦娥二号”是嫦娥一号卫星的姐妹星,卫星于2010年10月发射成功。“嫦娥二号”主要任务是获得更清晰、更详细的月球表面影像数据和月球极区表面数据,因此卫星上搭载的ccd 照相机的分辨率将更高,其他探测设备也将有所改进。为“嫦娥三号”实现月球软着陆进行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并对嫦娥三号着陆区进行高精度成像。
嫦娥三号卫星是嫦娥绕月探月工程计划中嫦娥系列的第三颗人造绕月探月卫星,计划于2013年发射的“嫦娥三号”卫星将实现软着陆、无人探测及月夜生存三大创新。“嫦娥三号”最大的特点是携带有一部“中华牌”月球车,实现月球表面探测。1.8中航工业:中国航空工业的摇篮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承载着中国航空工业的梦想,集团由原中国航空工业第一、第二集团公司重组整合而成立。集团公司设有防务、运输机、发动机、直升机、机载设备与系统、通用飞机、航空研究、飞行试验、贸易物流、资产管理、工程规划建设、汽车等产业板块。
中国一航: 2008年,为了中国的大飞机项目,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中国一航)和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中国二航)重组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被分成了一航和二航。到2008年,一航资产总额1000多亿元。主要承担军用飞机、民用飞机和航空发动机、机载设备、武器火控系统的研制生产与销售;二航总资产660亿元主要承担军用飞机、民用飞机和航空发动机、机载设备等航空产品;汽车、摩托车及其发动机、零配件及其它非航空产品等业务。
一航主要有四家上市公司:西飞国际、力源液压、贵航股份和中航精机。一航主要有四家上市公司:西飞国际、力源液压、贵航股份和中航精机。
中国一航是我国最大的航空飞机制造商,强调“军品为本”,拥有完整的军机产业链:歼击机有正在成批生产的歼
7、歼8系列,歼10系列,歼11系列;歼击轰炸机有“飞豹”;轰炸机有轰6系列;教练机有歼教
7、轰运教等。航空发动机形成了涡喷
6、涡喷
7、涡喷
13、“昆仑”、“秦岭”等系列;空空导弹形成了pl5、pl8等系列;航空机载设备基本满足整机配套需要。公司近年强调“民品兴业”,中国一航民机和国际民机国际转包业务呈快速增长的趋势,而基于研制航空飞行器所必需的设计技术、加工工艺和新材料应用的能力进行了产业链的延伸,衍生出来的能源、通信、汽车领部件及其它通用机械民品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市场竞争力。
根据集团的战略规划,中航工业集团一成立即着手进行专业化整合、资本化运作、产业化发展,计划在3年内实现子公司80%的资产和业务进入上市公司,实现子公司整体上市,5年内实现集团80%的资产和业务进入上市公司,实现整体上市。在旗下上市公司定位方面,洪都航空和成飞集成分属于防务事业部的航空板块和民品板块;西飞国际属于飞机业务板块;航空动力、成发科技、st 宇航分属于航空发动机的主机、传动和控制业务板块;st 昌河、中航精机、中航光电、东安黑豹属于航空电子、航空机电、元器件和民品业务板块;哈飞股份属于直升机板块;贵航股份、力源液压、三鑫股份分属于通用航空、重机和非航空产品板块;深天马、飞亚达、中航地产和在香港上市的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深圳中航工业集团股份()则分属于工业投资、航空贸易、贸易物流和臵业等板块;东安动力属于汽车板块。中航科工()则被定位为中航工业集团海外资产整合平台,在平台整合基础上着力打造三大军用飞机品牌。
中国二航: 中国二航成立于1999年,主要业务有直升机、运输飞机、教练机、强击机、通用飞机、无人驾驶飞行器等军民用航空器和相关发动机、机载设备等航空产品制造。公司下属洪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常州飞机制造厂、石家庄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保定螺旋桨制造厂、湘陵机械厂及荆门宏图飞机制造厂等。
中国二航已经研制成功的机型有k-
8、ec-120、直-
9、运-
8、运-12及s-92等,其中k-8由中国、巴基斯坦合作研制,已出口埃及、孟加拉等多国,市场前景很好。ec-120直升机由中国、法国、新加坡合作研制,目前,ec-120和直-9已出口马里,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运-12已出口19个国家和地区,累计88架,市场前景良好。运-8已出口6个国家和地区,累计16架,市场前景良好。s-92直升机由西科斯基飞机公司与中国景德镇直升机集团、中国台湾汉翔宇航开发中心、日本三菱重工株式会社、西班牙格曼萨公司以及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共同中国、美国、日本等合作研制。
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积极进行资本运作,成效显著。目前已拥有东安动力、洪都航空、哈飞股份、昌河股份、成发科技,南方摩托等六家上市公司。
2.内外因驱动,中国军工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2.1内因:经济实力增强,国防开始增加,促进军工行业发展
经济实力的增强是军工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经济基础一定程度决定了军事实力。2009年,世界军费开支继续大规模增长,美国、中国、俄罗斯、印度军费分别同比增长7%、15%、27%和24%。目前全球军工行业产业分布来看,美国、欧洲仍是武器主要出口地区,非洲,南美洲等地区以武器输入为主。另一方面,世界军费增长对全球军工企业的拉动作用明显,2009年,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及英国bae systems公司在内的主要军工巨头收入同比分别增长了6%和17%。
从1999年开始,中国军费以每年12-20%的增幅开始逐年增加,从2000-2005年的6年间,国防费支出从1207.54亿元增加到2475亿元,翻了一番。从1999年到2010年的12年间,军费从1076亿元增加到5321亿元,增长了约4倍。假如中国的国防预算占gdp 比例提高到世界平均水平,即3.2%-4%左右,那么2008年中国的军费就应该有9700亿-12000亿人民币之间,约合1650亿美元,而2009年预计就能够突破一万三千亿元人民币,约合1900亿美元,是09年实际军费的2.7倍,这将极大改善人民解放军的武器装备和战备训练,使中国有可能成为位列美国之后世界第二军事强国。
2009年,中国国防开支为5140亿元,同比增长15%,2010年中国国防开支为5321亿元,同比增长7.5%,这一数量仍远远低于美国6610亿美元的国防开支,目前,中国仍是世界第二大国防开支国,第3-6位国防开支大国分别是:法国、英国、俄罗斯和日本,国防开支依次分别为638、583、533和510亿美元。2011年,中国国防预算为6011亿人民币,比上年预算执行数增长12.7%,目前国防费预算占当年全国财政支出预算的6%,与前几年相比持平。
在2008年人均军费排行榜中以色列排名世界第一,美国居次席。中国与这些国家差距较大。中国国防开支占其gdp 的1.4%,目前国际平均水平是2.6%-2.8%,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今后国防开支占gdp 的比例有望上升至2.6%的国际平均水平。
军工行业可以推动高新技术发展:美国最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最关键的技术系统几乎都是在军事需求带动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比如核工业与曼哈顿计划,航天技术与阿波罗登月计划,计算机信息产业与星球大战计划。今天的互联网也是源于美国国防部原来为了抵御核进攻建立的arpanet 网。我国国防科工委曾对7项军用技术的经济开发效益进行跟踪调查,结果表明,技术转让费与技术应用后利润之比为1:9。
国防开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途径有:(1)直接增加资本投资,从而增加社会总需求,提高经济增长率;(2)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也能够增加总需求,提高经济增长率;(3)军事技术发展导致民用技术同步进步,促进社会生产率的进步,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率;(4)其他间接影响,包括增加私人财富,增加由军队带动的部分社会人群的消费等等。即通过军事部门在技术、人力资本、军工产业等方面得投资可能会间接促进到经济增长。国家对国防的投入,一方面会提高部队战斗力,增强国防实力,增大国防安全系数;另一方面,会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增长。这一结论与传统的军费是纯消耗性投入的认识大相径庭。
2.2外因:局部形式动荡,迫切需要发展军工行业
局部形式动荡客观上促使我国迫切需要发展军工强国:近年来全球范围武装冲突频繁发生的热点地区集中在中亚、外高加索、中东、南亚、东南亚以及非洲等地区,冲突的诱因主要包括领土主权争端、部族冲突、民族矛盾、宗教对立、武装叛乱和恐怖袭击。这些诱因根植于国际政治的深层矛盾,反映的是现有国际体系的自有缺陷,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2010年,全球共发生了30多起较大规模的战争和军事冲突,亚太地区成为军事热点的一个集中地。特别是2010年的韩朝冲突、韩美联合军演、索马里海盗猖獗等多个局部形式动荡,2011年美军击毙本拉登,以上事件都将会促使未来几年内中国国防事业将快速发展,以强大的国防来保卫国家领土完整和经济成果。
各国纷纷扩张军备: 国际方面来看,经济困难也不会使主要国家军费开支减少,军事投入仍将呈现增长的态势。如美国2010财年军费开支高达6360亿美元,超过2009年的6120亿美元。俄罗斯是受金融危机冲击比较严重的国家,预计2009年gdp负增长将达到7%。然而俄罗斯军费开支将持续增加,预计2010年将增长10%。印度的军费开支也连年走高,并开始自主建造航母,其第一艘核潜艇 “歼敌者”号也已经下水,向拥有三位一体的核打击力量方向发展。
2.3催化剂:民营资本参与军工热情高涨,市场开发
民间资本进入军工行业道路将更宽广: 随着我军竞争性装备采购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100多家民营企业等非公有制企业将进入多年来严控的陆军武器装备生产领域。要想成为合法的武器装备生产者,除了技术、资金等必要条件以外,还要拥有原国防科工委颁发的“三证”: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国防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认证、国家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为了进一步拓宽民营资本进入军工行业的道路,2007年,原国防科工委发布了《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指南》,明确非公有制经济可参与军工建设5大领域,即:军工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国防基础科研项目、军工配套科研项目;军品科研生产任务;军工企业的改组改制;以及采取多种方式与军工企业合作,参与军民两用高技术开发及其产业化发展。目前,包括威海广泰、奥普光电、大立科技等上市公司在内,已经有部分民企进入军工产业。《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有序参与军工企业的改组改制,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军民两用高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允许民营企业按有关规定参与承担军工生产和科研任务。
目前,民营资本进入军工行业的主要路径还是产品提供商,这一路径仍将占主导地位。如威海广泰获得《装备承制单位注册证书》并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承制单位名录》,使公司能够在承制资格许可的13个装备类别范围内全面参与军队的采购活动。据统计,2009年公司军品(主要是地面电源和方舱电站)市场签订合同额3600万元,同比增长57.8%。2010年宏图高科获得《装备承制单位注册证书》并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承制单位名录》,由此公司能够在承制资格许可的光缆、电线、电缆装备类别范围内参与军队的采购活动。另外,华力创通、欧比特等公司也是将自身定位于军品提供商,以此介入军工产业。2.4政策:十二五规划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推动军工技术进步
2006年,原国防科工委颁布了《国防科技工业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纲要》指出未来十五年,我国要实现国防科技重大跨越:一是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研制能力实现跨越;二是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发展实现跨越;三是军工制造技术实现跨越;四是国防基础与前沿技术实现跨越;五是国防科技创新保障能力实现跨越。另外还提出了八项重点任务:
一、突破新一代武器装备关键技术;
二、加强军民结合高技术及产业化研究,重点开展航天高新技术、航空产业化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核能和核燃料技术、兵器新兴产业技术、电子信息两用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等优先主题的研究,掌握一批产业核心技术;
三、推进军工制造技术研究与应用;
四、强化国防基础与前沿科技研究;
五、实施国家重大专项工程: 组织实施大型飞机、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重大专项;
六、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基础能力科技工程;
七、加快推进国防科技平台建设;
八、加强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从以上《纲要》中支出的4个跨越和8大任务中,我们总结出三条投资主线: 重大专项、装备升级和军民结合。重大专项包括涉及大型飞机、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重大专项等,在国务院公布的十六个重大科技专项工程中,军工行业牵头组织承担和参与承担的就有9个,特别是大型飞机、先进核电技术、载人航天、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嫦娥工程等,对整个国家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装备升级包括:武器装备升级及重大专项工程等,相关的上市公司将受益;军民结合包括:军用技术民用化(走出去),军工资产证券化(引进来)。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四方面的投资机会,即:重大项目、资产证券化、技术民用化和装备现代化。
3.军工行业进入资产整合密集期
3.1军工资产重组时机成熟
根据国资委2011年5月下发的《中央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十二五期间要坚持推进央企调整重组。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在航空航天、石油、石化、煤炭、电力、电信、冶金、航空、海运、建筑、商贸物流等行业和领域,要率先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在重大装备、电子信息等领域,企业要为发展成为世界一流企业打下坚实基础。
另外,国资委已明确表示“十二五”期间,中央企业的数量将减少至30-50家。这表明航天军工板块具备资产重组的背景,发展前景比较明确,国家一系列政策推动企业并购重组,央企整合将愈演愈烈,而军工将是重组大戏的主角,综合业内人士的建议,投资者可关注未来资产注入可能性比较大、盈利能力比较确定的公司。
整合并购是军事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西方军工产业从90年代初开始,先后经过了两轮与资本市场紧密结合的并购浪潮,行业内出现了一批跨平台、跨专业、跨兵种的军工集团。它们资金雄厚、技术超群,垄断了西方和全球大部分高端军工产品订单,为西方国家的全球军事和政治优势奠定了基础。在“富国强军”的历史使命下,伴随全球新军事变革的深化,中国的军工行业也将进入一个大整合重组的变革时代,这主要表现在军工集团之间的合并,军工集团内部的专业化重组,最终通过股份制改造,建立和世界接轨的军工行业新体系。
政府从政策层面大力支持军工企业改制和资产证券化。近几年,国务院、证监会、国资委先后出台了鼓励中央企业整体上市、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使优质资源向上市公司集中的政策和指导意见。2007年11月15日,国防科工局出台了《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实施暂行办法》和《中介机构参与军工企事业单位改制上市管理暂行规定》,对国内上市公司对军工企业进行收购重组进行政策放行,彻底扫除了之前制约军工行业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的主要障碍和制约因素。
军工资产证券化如火如荼: 中国资本市场融资能力日渐强大,军工集团也想通过资产证券化来实现集团的市值飞跃。目前,中航工业资产证券化率在35%左右,兵器工业集团的比例约20%,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集团证券化率在15%左右,军工集团后续资产整合空间十分广阔。其中,以中航工业待注入资源最为丰富,态度最为积极。目前,中航工业集团飞机公司已通过西飞国际基本实现整体上市,中航动控()也已经完成重组。2010年,中航工业密集启动了st 昌河、成发科技、成飞集成、航空动力、洪都航空、中航重机的资本运作。除了中航直升机公司外,所有航空制造类子公司全面启动了专业化整合和资产证券化。按照进度,2011年是中航工业集团子公司整体上市的冲刺年,资产证券化的重点将转向研究所和核心军工资产。军工重组必将对上市公司重新估值,子公司整体上市将增加每股净资产,如果注入优质军工资产,将更会具备投资价值。
军工行业内的上市公司多部分具有市值小、收入及资产规模不大的特点,而军工行业所具有的战略地位和核心技术使其具有内生增长和外延扩张的趋势。因此,具有大背景且重组预期强烈的小公司成为很好的投资标的。以中航工业旗下的哈飞股份为例。哈飞股份的主营业务中80%为军品业务,主要来自军方和政府的直9系列直升机订单,由于机型较老,性能难有突破,因此近年一直订单稳定,未能迅速增长。但哈飞股份作为中航工业直升机业务平台已经非常确定,中航工业直升机公司旗下昌河集团、保定螺旋桨厂和直升机研究所注入哈飞股份只是时间问题。
十二五将是我国军工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的军工集团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发展计划。“军民结合,以军促民,以民保军”是我国军工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之路。因此,抓住军品发展的大好时机,加快优势民品的发展,是我国军工行业发展的必然之路。通过并购重组,资源整合,加快优势资源进入上市公司是实现企业快速发展的捷径。
当然,目前军品资产注入上市公司还存在一些障碍,比如注入军品资产的审批问题,涉及军品资产的军工科研院所的改制问题,保军保密问题等,短期内较难实现。3.2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成为趋势
资本市场可使公司走上快速的做大做强的高速道路,因此,通过进行股份制改造实现上市成为很多军工企业十二五期间的重要目标。
2007年,国防科工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资委近日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推进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是中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力争用几年时间,使符合条件的军工企业基本完成股份制改造,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推动军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该政策文件要求分类推进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对关系国家战略安全等少数核心重点保军企业,必须国有独资;对从事关键武器装备总体设计、总装集成以及关键分系统、特殊配套件生产的重点保军企业在国家绝对控股前提下,可实施股份制改造。此外,对从事重要武器装备生产的其他重点保军企业,根据承制武器装备的重要程度,可实行国有绝对控股、相对控股、参股等多种形式股份制改造,鼓励引入境内资本和有条件允许外资参与企业股份制改造,鼓励符合条件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鼓励和支持以民为主,从事军民两用产品、一般武器装备及配套产品生产的军工企业引入各类社会资本实施股份制改造,具备条件的军工企业可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融资;鼓励军工集团公司之间交叉持股,经批准允许其主营业务资产整体重组改制。
推进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一是有利于打破行业、军民及所有制界限,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力量进行国防建设,提升国防科技工业整体能力和水平;二是有利于军工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三是有利于军工企业国有资本合理流动和重组,实现资源优化配臵和军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军企长期以来受原国防科工委和国资委的双重监管,军工企业股份制改制或成为激发军企活力,走上快速发展道路的催化剂。
4.军工行业投资逻辑及重点推荐公司分析
4.1军工行业投资逻辑
投资逻辑之一:军工资产注入重组题材。从估值来看,航天军工板块整体估值较高,估值优势并不明显,因此军工集团的资产重组、收购兼并和产业整合,将是军工行业最大的投资机会。大多数军工集团的核心资产仍在上市公司之外,因此未来资源整合的空间很大。军工集团的资产重组、收购兼并和产业整合,将是军工行业最大的投资机会。相关的受益公司如航空动力(600893)、哈飞股份(600038)、中航重机(600765)。
投资逻辑之二:军工企业参与民品资源题材。十二五期间,我们判断军工集团将把加快发展民品作为重大发展战略,给予政策和资金方面的大力扶持。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时期,军工集团有更强的动力和更多的资源来发展民品。十二五期间,军工集团参与民品投资将带来巨大的投资机会。相关受益公司如航天电子(600879)。
投资逻辑之三:军工热点效应题材。如2010年开始的大飞机项目,哈飞股份(600038)将直接受益,2010年末的韩朝冲突及索马里海盗事件导致海军和航母关注度提高,今年的航母下水将使中国船舶(600150)及中国重工(601989)将受益。另外,受益于低空空域开放的通用航空类上市公司海特高新(002023)。4.2重点推荐公司分析
根据以上的投资逻辑,2011年下半年我们看好的军工类上市公司如下(目前国防工业板块平均pe为60倍左右):
哈飞股份(600038)——直升机龙头+资产注入+新产品突破
公司是我国直升机和通用、支线飞机科研生产基地,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y12轻型多用途飞机、z9系列直升机、ec120直升机和转包国外航空产品四大系列产品的外向型航空骨干企业。公司专注于生产军民用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整机,也是国内两大军用直升机整机生产基地之一,拥有除军机的武器加装和试飞以外的较完整的业务链,也是中航工业直升机业务的整合平台,资产注入预期较明确。公司收入的绝大部分来自于z9机型。中航集团目前有防务分公司、中航飞机公司、中航直升机公司、中航发动机公司、中航通用飞机公司、中航系统公司。公司目前的新型航空产品主要是运12f,是中国唯一获得英、美适航认可的机种,预计2012年投入市场,可为公司带来不菲的收入。2011年公司的看点是航空工业集团很可能将100亿左右的直升机资产注入哈飞股份。
公司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22.7亿元,同比增长8.26%,实现净利润1.2亿元,同比增长48.75%,净利润增长主要是2010年销售的主要航空产品价格较高,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并且公司主要产品综合毛利率上升,同时通过实施成本管控,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成本增长的幅度,2010年公司航空类产品的营业利润率高达12.8%。公司2011年1季度实现净利润898万元,同比大幅增长。
预计公司2011年、2012年、2013年的每股收益为0.43元、0.50元、0.60元,对应的市盈率分别为54倍、47倍、40倍。
航空动力(600893)——航空发动机第一股+业绩稳定增长
公司是国内大型航空发动机制造基地企业,曾研制生产了我国第一台大推力涡轮喷气发动机、第一台涡轮风扇发动机、第一台舰用燃气轮机燃气发生器,承担过航空、航天、核工业等多项尖端科研试制任务。参与国内多个新型航空发动机的科研、制造任务如“秦岭”发动机和“太行”发动机等。公司于2010年8月22日晚公布重组方案,其拟向五家特定对象发行1.75亿股,购买预估值为41.2亿元的与航空发动机业务有关的四项资产。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完成后,公司将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新增中等推力涡喷动力装臵、直升机动力装臵的生产能力,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外贸转包生产业务的产品类型和规模也将得到进一步扩大。
业绩方面:201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8亿元,同比增长了18.7%,实现净利润2.09亿元,同比增长了35.1%,其中航空发动机类业务营业利润率为1.5%。公司2011年1季度实现净利润3811万元,同比增长了28.3%。
预计公司2011年、2012年、2013年的每股收益为0.45元、0.60元、0.8元,对应的市盈率分别为65倍、49倍、36倍。
中航重机(600765)——新能源+直升机叶片业务发力
公司是中国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高压柱塞液压泵/马达科研、制造基地,自行研制开发的30个系列300多个型号的高压柱塞液压泵/马达在国内同行业的市场覆盖面和占有率居于领先地位。公司由力源液压重组而来,作为一航重机资产的整合平台,未来中航重机一定将会有进一步的资产重组行情。
公司3月底公告:中航重机拟以15.35元/股价格,向实际控制人中航工业集团、公司控股股东贵航集团、惠阳航空螺旋桨公司以及美腾风能(香港)公司等定向增发9494.17万股,购买与新能源和锻铸业务有关的资产,具体包括贵州安吉航空精密铸造公司100%股权、中国航空工业新能源投资公司30.70%股权、中航惠腾风电设备股份公司80%的股权,及贵航集团以授权经营方式取得的12宗国有土地使用权。
业绩方面: 2010年公司实现收入41.9亿元,同比增长46.5%,实现净利润2.1亿元,同比增长5%。2011年1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1.4亿元,同比增42.5%。虽然由于成本上涨压力导致1季度公司公司净利润有所下滑,但公司在国内直升机叶片领域有绝对的技术优势,公司控股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正在黑龙江省投资建设中航龙江哈拉海乡风电场工程项目,新能源业务已被确定为公司三大业务板块之一,这将与中航工业集团公司风电产业链其他环节(如整机及设备制造等)整合和协同,以打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风电产业发展模式。加上定向增发后的新能源业务享有高估值,我们觉得公司有后程发力的潜质。
预计公司2011年、2012年、2013年的每股收益为0.55元、0.7元、0.9元,对应的市盈率分别为31倍、24倍、19倍。
航天电子(600879)——航天遥感领域垄断者+受益于民用航天
公司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旗下从事航天电子测控、航天电子对抗、航天制导的高科技上市公司,主营航天配套电子产品,可分为电子元器件、单机及系统级产品。比如高性能传感器和电连接器等。公司遥感遥测产品在我国航天卫星发射市场占有90%以上的份额,垄断优势明显。作为我国航天产业的专门配套单位,公司是我国战略导弹、运载火箭以及空间飞行器在遥感遥测、惯性导航配套分系统的唯一专业供货商,直接受益于航天活动的日益活跃以及军费开支的逐渐增加。另外,民用航天市场广阔,卫星通讯服务广泛的应用在银行、证券、经贸、海关、交通、气象、远程教育等上百个行业。公司的民用航天电子测控设备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业绩方面:201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2亿元,同比增加了12.4%,实现净利润1.6亿元,同比下降了19.8%,营业利润率高达28.3%。2010年净利润下降的原因是原材料、前端元器件产品的采购成本大幅上涨,另外由于军品价格形成机制受国家严格管控,价格相对保持稳定,公司无法转嫁成本压力,从而压缩了公司利润空间。2011年1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亿元,同比增长了14.1%,实现净利润2765万元,同比下降了12%,这显示出公司今年仍然面临这成本上涨的压力。但我们看好该公司在航天遥感领域垄断者的独特优势,以及公司在民用航天市场的增长潜力。
预计公司2011年、2012年、2013年的每股收益为0.25元、0.34元、0.45元,对应的市盈率分别为50倍、36倍、27倍。
海特高新(002023)——航空培训维修龙头+受益于低空开放
公司主要从事航空机载设备的检测、维护、修理及支线飞机、直升机及公务机中小型发动机的维修,航空技术及软件开发,航空机载设备及航空测试设备的研制和销售业务,是四川省的高新技术企业,四川省34户重点民营企业之一,是我国现代飞机机载设备维修规模最大、用户覆盖面最广、维修设备数量最大、维修项目最多的航空维修企业之一。
另外,公司还将受益于低空空域开放。通用航空将被列入新兴产业“十二五”规划,成为新兴支柱产业培育重点。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除了工业服务、农林作业外,公务飞行、商用飞行、空中救援、空中游览等正受到越来越多人青睐,通航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2010年末,中国决定放开1000米以下低空空域,到2015年建立府监督、行业指导、市场化运作、全国一体的低空空域运行体系。中信海直拥有我国最大直升机队,目前主要用于海上石油作业,未来业务将向陆地延伸。此外,公司还可通过经营私人直升机租赁等业务来提升盈利水平,北京平谷区计划2011年率先开放低空空域市场。这将使公司如虎添翼,预计到2012年,私人直升机市场的扩容给公司带来巨大的利润。
业绩方面: 公司2010年营业总收入为2.07亿元,同比下降9.1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38.98万元,同比增长5.94%;基本每股收益0.20元,与上年同期持平。2011年1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1327万元,同比增长了9.1%。
预计公司2011年、2012年、2013年的每股收益为0.35元、0.45元、0.58元,对应的市盈率分别为41倍、34倍、26倍。
中国船舶(600150)——海工设备龙头,受益航母概念
公司是中国两大造船集团公司之一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旗下的上市公司,公司通过定向增发完成收购母公司中船集团所持的上海外高桥造船100%股权,目前主要业务包括造船(含海洋工程装备)、修船、核心配套。目前中船集团旗下大型散货船、油船资产已全部注入到上市公司中,后续大型集装箱船资产注入到中国船舶的可能性很大。
我国的海军装备相对落后,至今还没有航母,正在监造的瓦格良号航母购自乌克兰目前尚在建造中。据我们推算,6万吨级别的单艘航母的造价约200亿人民币,单艘又需配套约20艘水面和水下舰艇组成一个编队,这部分成本大概在600亿元。国内目前能建造大型船只的企业屈指可数,中国船舶将率先受益于中国航母概念。我们乐观估计,2011年7月1日建党90周年或国庆节前夕,中国第一艘航母将有望下水并向外界公布。
业绩方面: 2010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98亿元,同比增长18%。净利润为26亿元,同比增长4.3%。净现金流为78亿元,同比增长118%。2011年1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7亿元,同比增长1.6%。预计公司2011年、2012年、2013年的每股收益为4.5元、5.0元、5.5元,对应的市盈率分别为15倍、14倍、12倍。
中国重工(601989)——海工+军工双轮驱动
公司隶属于我国两大造船业集团公司之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公司能够按照世界各主要船级社的规范和各种国际公约,设计、建造、改装和修理各种油船、化学品船、散货船、集装箱船、滚装船、lpg 船、lng 船、工程船舶以及包括钻井平台、浮式生产系统等在内的各种海洋工程装备,已形成年造船能力1200万吨。中船重工在国内率先进入海工装备领域,从上世纪70年代为国内承建钻井平台以来,技术实力由弱到强,产品由浅海走向深海,由国内走向国际,已累计建造各类海洋平台及fpso设备30多座,海洋工程三用工作船等特种海工船舶30多艘。
另外,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是中国海军舰艇装备制造的主要力量,随着韩美军演造成东亚形势紧张,中国海军建设进入加速发展期,中国重工将收益于高端制造业规划及中国的海军扩张。目前,公司业务包含船舶制造、船舶修理、舰船配套、海洋工程装备、能源交通装备及其他等五方面。2010年上半年,船舶配套业务收入占比为74%。公司主要业务领域包括军品、民船和海洋工程、非船三大板块。在船舶和海洋工程产业领域,中国重工拥有我国最强、最完整的研发、设计、总装建造和配套体系和能力。
业绩方面: 2010年公司实现收入204亿元,同比增长10.2%,实现净利润16亿元,同比增长7.3%。2011年1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24亿元,同比增9.7%,实现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28.6%。
预计公司2011年、2012年、2013年的每股收益为0.55元、0.70元、0.83元,对应的市盈率分别为22倍、18倍、15倍。
军工行业研究报告 民营企业进入军工行业篇二
北航论文
民营军工企业文化与管理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周年,改革开放的风风雨雨走过了20多年,民营企业特殊条件下的产生,凌乱管理企业随着历史脚步的前行,已完成了历史使命。
从今天国有军工与民营军工人的观点来看,大多民营军工在没有在国家正式批文的自情况下自我封闭发展,形成了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员工的观念、意识落后于其他企业。
一、民营军工企业的管理难点
从今天国有军工观点来看,他们始终挥之不去为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没有人提条件、讲价钱,而今随着历史的变迁,时代的进步,世界的变革,使很多企业不能适应现代化步伐,改制、破产,大部分企业退出历史的舞台,民营军工逐步代替了很多国有军工企业的位置,由于民营军工在管理体系,保密要求,责任感,人才等都没有可参照的标准,这就是民营军工企业的管理难点。
二、民营军工企业的管理任务
基于上述管理难点,笔者就职企业在管理上经过多年探索,形成了企业自己的管理模式。
笔者就职企业是一家民营军工,是从事xxx型号产品的科研生产经营的专业化企业,于2006年建成,经过5年的发展,已取得有关部门颁发的相关生产资质,已建设成为具有一定能力的民营军工骨干企业。
公司的宗旨是:确保在xxx型号产品研制生产的地位,成为中国民营军工行业专业化成员单位,致力于为军队提供高技术、高质量、高性价比的装备,保持稳定的增长率和利润,不断提供员工的收入和生活质量。
公司的战略目标:为xx提供一流xxx型号产品的产品。
公司的经营思想是:成为学习型的组织,调整适宜型的结构,坚持竞争型的 1
战略,创建诚信型的企业。
公司的价值观是:艰苦创业、顽强拼搏、求实创新、优质高效。
公司的质量方针是:质量第一、顾客至上、持续改进。
公司的管理理念是:军工品质、追求卓越。
三民营军工企业的管理实践
随着中国民营制造业在东部和沿海大规模发展,在民营企业,“生存才是硬道理”成为经营者教育员工的口头禅,员工更多的感悟到民营企业生存的不易,很多民营企业在民用产品上考虑如何做强做大时,我们民营军工还在考虑如何生存,要产品没产品,要项目没项目,一切都要自己去争取。但是由于国有军工在特殊历史背景和体制下,无法满足目前军工产品生产与配套的条件下,民营军工企业取代部分国有军工企业的理由。
如何寻求与培育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关系企业生存发展的一项战略性任务,民营军工企业要高度关注,认真抓好落实,特别是企业经营者一定要时刻牢记这是责任、是使命。
笔者公司发展的历程,是由一个生产零部件的企业发展为从事xxx小型号的科研生产经营的专业化企业,多年来所应用的发展战略就是竞争战略及补缺战略。
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要内外兼顾,经营管理者要高度关注、认真研究分析国内外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发展的形势,市场、客户的需求变化趋势,正确判断和评价本企业在行业内所处的位置和实力,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从而彻底决定自身战略。
笔者就职公司被定位为民营军工企业,从事军品生产的企业为多品种,多规格定位,可想而知生存的难度何等之大,是生是死就靠自己的竞争能力,而军品科研生产还不完全是市场经济,由于国家对民营军工在管理体系,保密要求,在很多军品上未对民营开放。公司在国内xxx型号科研生产专业化企业中,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信息不灵,企业规模不大,科研生产手段落后,综合实力排名处于后位。正是基于这种现实与清醒认识,公司的管理文化定位为竞争文化,在军品竞争中采取“三绝”策略,一是绝不放弃任何一次竞争机会,二是绝不畏惧任何竞争对手,三是绝不挑肥拣瘦。
多年来,公司一直践行这种竞争与补缺文化。
案例一是公司坚持竞争战略。我公司建立以来都是按专业化分工,分别是:xxx产品、进出口贸易,原来所有分公司做任何产品都是围绕公司,各企业都发挥不了自己的优势,只要公司能够生产的产品其它分公司就不能外协,统一有总公司协调。造成客户产品很不满意,产品质量上不去,销售直线下降,如果按照这种模式公司只有那只能是死路一条,于是公司做了重大决定,将三个产品从总公司剥离出去,重新组建三个子公司,各子公司有独立的人、财、物的权,自负盈亏的模式让他们也要谋求产品在专业上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突破也已形成的“藩篱”,从而寻求和培育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总公司选择了不干预子公司的经营的方式,冲破各种限制和束缚,只要有新的产品研发机遇,子公司都千方百计的参与竞争,竞争拿到的产品,一定要保质保量按节点提供给客户。通过培训与竞争战略的实施,培育了公司的“狼性”文化,xxc产品领域,形成了与国有军工相抗衡的局面,产品研发从单一到一百多项,产品配套覆盖了国内多种军工产品,赢得了目前生存发展的良好局面。
案例二是公司坚持补缺战略。在一次得知某军方需要xx型号,军方单位找到某大企业,但其热情不高,条件要求较高,于是公司主动与军方单位联系,并承诺不要研制费用,在规定的时间拿出新产品,公司的热情、主动、诚意打动了军方单位,该单位把这项任务交给了公司,公司拿到这项任务后,全司进行了动员,进行了周密的安排,员工夜以继日,只要零件到了就连续工作,完成自己的工序转到下一道工序,超常规作业,比正常情况节约了一半时间,保质保量拿出合格产品交付军方单位,满足了军方xxx要求,实现了自己的承诺,赢得军方单位的信任,从而与军方单位建立了很好的合作关系,从该军方单位争取到了多项产品,使公司走出了低谷,公司从销售低谷直线上升给公司后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四、民营军工企业文化的重塑
中国的民营企业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随着时代进步,军工文化要克服“文化自闭症”,中国老一辈军工人当年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怀揣一颗强烈的“爱国、强国、报国”的情怀回到祖国,以一人当五个精锐师的能力,为国家的军工事业贡献自己的毕生精力,创造了中国“两
弹一星”等奇迹。还要教育员工要突破传统观念,民营企业不能生产为军品提供配套,“干不出来,不敢干”等不良思维,积极的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去,重塑民营军工企业的新文化。
一是要培育员工的共同价值观。“上下同欲者胜”,民营军工企业要让员工清醒的认识到,怨天尤人是没有出路的,企业只有团结一心,在共同的行为准则下,个人的价值观服从于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员工对本企业要具有认同感、归属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同舟共济、荣辱与共,共同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
二是要形成开放的民营军工企业文化。民营军工企业不能再“文化自闭”,要打破过去给民营企业企业定义的“家族企业”的不好名声,积极的融入融入主流文化,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中吸纳优秀文化,重塑民营军工文化。
三是要建立企业文化建设保障体系及运行机制。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积极寻求发展是企业的中心工作,但要把文化建设同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让企业文化建设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中心工作提供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
五、结束语
文化是一种潜规则,文化是一种类宗教,没有规则任何事都做不好,没有信仰人和组织都没有方向。民营军工企业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这种文化一方面支撑着企业的生存发展,企业员工与时代的前行拉大了距离,企业管理者要带领员工进行文化突围,员工一定要调整好心态,惟有冲破传统观念,主动去学习新的文化,融入主流世界,适应新的文化,创建新的规则,民营军工企业才会有新的希望。
北航论文
军工行业研究报告 民营企业进入军工行业篇三
2012军工行业人才专场招聘会
中核西安核仪器厂(262厂)
中国航工业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72厂)西安航空动力控制有限责任公司(113厂)中航工业庆安集团有限公司(114厂)陕西航空电气有限责任公司(115厂)陕西宝成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212厂)中航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618所)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623所)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630所)
中航西安航空计算机技术研究所(631所)国营千山电子仪器厂(3327厂)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504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六研究院二一o所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九院第十六研究所 西安北方光电集团有限公司 北方通用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北方特种能源集团有限公司(213所)北方特种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庆华公司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一二研究所 西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西安北方惠安化学有限公司 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202所)
中国兵器工业试验测试研究所(051基地)兵器工业卫生研究所(521医院)
西安昆仑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847厂)西安船舶工业研究院
陕西柴油机重工有限公司(408厂)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所 中船重工第七〇五研究所高技术公司 西安东风仪表厂(87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九研究所 陕西长岭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782厂)陕西黄河集团有限公司(786厂)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西安艾力特电子实业有限公司 陕西新瑞阳科技有限公司 西安晨曦航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海通天线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中航气弹簧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海泰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国防星海消防技术工程公司 西安恒达微波技术开发公司 西安天和防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陕西宝光真空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新竹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凯信电子工程公司
西安庆安制冷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详细招聘信息请点击:
http:///logo/2012jg/
军工行业研究报告 民营企业进入军工行业篇四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克服了基础薄弱和先天不足等劣势,已然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民营企业年产值增长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远远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显而易见,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扩大城乡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制约其发展,也不容忽视。当前,几乎所有传统行业都面临着市场饱和与增长乏力的困扰,其中中国民营企业多处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在内需不振与产能过剩的双重夹击下,以往大量依靠要素投入和规模扩张的增长模式难以持续。
随着整体国力的提升以及武器装备现代化、新时期军队建设的需要,近十年来中国军费却正逐年以较快速度增长。据统计,至2015年已增至8800亿元规模,中国各类军工企业以及各相关各业,虽比不上以“吸血”著称的美国军工企业,但总体利润还是较为稳定和丰厚的。以生产军用整机、整系统为例,相关企业的利润率通常都在30%以上。而军品二、三级配套相关企业,一般也能到近20%的利润率。在世界经济整体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如此的利润率是任何一家实体企业都渴望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2016年3月审议通过《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会议再次明确“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会议强调,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是一项利国利军利民的大战略,军地双方要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认识思考问题,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把军民融合的理念和要求贯穿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全过程,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在此之前,很多民营企业已开始转向军工行业,然而军工行业毕竟进入门槛很高且对于资质要求十分严格,即使勉强进入行业内的民企,也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民营军工行业的投资是一块热土,但也蕴含着诸多风险。
2006-2015 年中国军费开支(亿元人民币)
一、民营企业参与军工行业发展趋势
为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引导优势民营企业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和维修,原总装备部于2014年下发了《关于引导优势民营企业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和维修的措施意见》,重点围绕“政策法规、市场准入、公平竞争、信息互通、过程监管”等五个方面改革创新,筹划启动32项“民参军”措施任务。军改后,依照职能使命任务由军委装备发展部负责牵头推进落实。32项“民参军”措施任务于2017年底前全部完成。
军事科学院军民融合研究中心秘书长于川信指出,随着32项“民参军”措施任务全面实施,军队装备领域军民融合迈出了更大更坚实的步伐。目前,中国有2054家单位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其中非公有制企业717家(一类许可50家)。从准入数量来看,军工单位占1/3,民用口国有企业占1/3,民营企业占1/3,民营企业增长趋势明显。未来10年内将很有可能诞生一批高速成长的民营军工企业。随着事业单位改制的进一步深入,军工重组涉入深水区,也将加速优势民营企业进入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的进程。(从美国等全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来看,民资参与武器制造研发等是国际通用做法,例如日本的主要军工产品生产都来自于民间资本。)随着各项军民融合政策的出台,民营企业进入军工领域的道路越来越宽。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曾经严格保护并且自成体系的国防工业领域“脱敏”,中国民企中出现类似于“洛克希德·马丁”的企业只是时间的问题。他说,在经济放缓和军队改革的背景下,民资进入该领
域为民间投资打开了一条新的通道,对当前民间投资下滑起到支撑作用。来自政策制定者的“红利”成为了刺激民间投资良性发展的“催化剂”。
2005-2015 年中国军民融合政策
同时,“民参军”尚处于起步阶段,兼具机制灵活、效益费用比高等诸多优点,未来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军民融合体现在‘军技民用’和‘引民入军’两个方面。”中研普华研究员危仁鹏表示,民资进入武器装备科研和维修领域旨在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国防工业,民营企业在微电子、软件和新材料等领域具有技术领先优势,参与军品配套业务。他认为,一方面可以分担国家军品研发支出,另一方面可以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国有军工集团的垄断体系。今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速持续下滑,分化明显,通过混合制改革、军民融合产业基金等方式可以更好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到新的领域当中。这些领域很多民营企业都可以参与进去,市场潜力非常大。
国家国防白皮书显示,近年国防支出中,人员生活保障费用、演习训练等活动维持和装备研制采购经费投入各占1/3比例。显然,进入这些领域的技术门槛并不高。
事实上,从目前很多民营企业的技术条件来看,已初步具备研制生产现代信息化军工装备的能力。尤其是在电子技术、计算机、高端制造和材料技术等方面,部分民企的技术水平已超过军工企业,民用产品与军用产品的通用性、兼容性不断提高。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取得军品科研生产资质的机构中,传统机构仅32%,民口单位已占68%。其中,民营单位占比近41%。
二、民营企业参与军工行业的所面临的困境
尽管政策很多,但在“民参军”开放程度有待提高。中国的民资进入军工市场仍存在不少障碍和瓶颈等问题。比如,中国国防工业为少数大型国有企业垄断,仍然是主流现象。
(一)军工行业是准入制的,门槛标准都是政府设置的
“准入制”让不少民营企业只敢隔海相望,而不敢勇往挺进。很多军工项目从前期接触、项目洽谈、签订保密协议、军方培训、各类许可证申办„„一系列过程下来,真正能拿到军工订单,可能已经一年以后了。如果中途遇到点什么情况,还可能半途而废。这对民营企业来说也是必须面临的风险,也是让很多民企不敢轻易进入的原因。浙江民企进入军工领域在全国应该是比较多的,但大部分还是后勤物品、材料供应、辅助用品、被服防化等,很多电器企业实际上也只是提供一些非核心的电器产品,严格来说不能算军工领域。
(二)民企进入国防科技领域遭遇的“三重门”:“磨砂(玻璃)门”、“弹簧门”“挤压门”
所谓的“磨砂(玻璃)门”是指,信息不透明“盲进”,主要是进入前,信息不透明造成的雾里看花。武器装备科研信息不透明是民营企业进入国防领域的最大障碍。一方面,民营企业无上级主管部门,现有的装备采购信息发布制度对民营企业有着实质性歧视,多数民营企业缺乏畅通的装备科研生产信息发布渠道来了解装备采购信息,对军品市场需求信息的掌握很少,使得民营企业在参与军品科研生产任务的竞争中丧失很多机会。另一方面,我国现行的国防知识产权专利制度,由于保密安全性等原因,暂时无法对要进入的民企提供查阅。如果民企无法了解这个信息,民企可能要预研的项目已经存在,就有可能花费大量的资源和时间,造成不必要的投入。此外,限于体制机制和保密要求的制约,很多中小
民企无法及时获取和知晓相应的军用标准。标准信息网上发布滞后的情况仍有存在,文本标准出版周期相对较长,阻碍了对军品产品质量的了解,致使民营企业承担军品任务的话,在技术的标准统一上面存在很大的困难。
而所谓的“弹簧门”是指在进入中,看似可进却被行政审批的高门槛高标准等被弹回,意即,准入高门槛“难进”。国防装备许可资质的前置认证和审批程序复杂直接导致民营企业进入军品市场门槛偏高。就目前而言,民营企业进入军品市场,必须获得“四证”:军品科研生产许可证、合格装备承制单位资格证、质量体系认证和保密体系认证等。除了这“四项认证”外,随着现代生产对环保和安全生产的要求,还要取得环保主管部门出具的环保达标证明和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出具的达标证明。另外,一些特殊领域还需要获得行业专业技术能力认证,如国家保密局组织的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单位资质等。在资格审查和认证过程中,政府和军方多头管理,审查和认证程序相对复杂,除了总装备部和国防科工局的分头认证管理外,军方内部也存在着各军兵种分头认证的情况,大大增加了企业负担。
除了“弹簧门”,还面临着“挤压门”,意即待遇不公平“悔进”。无法享受与军工企业同等优惠政策是涉军中小企业真正的杀手。不论是在税收优惠政策方面还是在公平竞争环境、资金支持方面都存在不平等的情况。
但无论如何,军民融合在趋势上已是明显提速,并且在相互渗透和融合。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3月,我国已有1000多家民营企业获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比“十一五”末期增加127%。另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以来上市公司收购的民参军标的共24个案例(不包括北京信威),2015年的平均净利润规模4714万元,其中净利润规模大于1亿元的仅有2个,即新研股份收购的明日宇航及银河电子收购的同智机电;在7000万-1亿元的仅有4家,鼎立股份收购的洛阳鹏起、华讯方舟收购的南京华讯、雷科防务收购的理工雷科、天海防务收购的金海运,扣除这6家标的外的18个案例平均净利润规模仅2868万元。
(三)小批量定制需求vs研发成本高之间的矛盾
由于军工产品受国家指令性计划的支配作用较强,生产研发工作缺乏系统规划,容易出现缺什么就要什么的情况,需求变化快速且零散。因此小批量多品种类型的军品定制需求比较常见。军方对装备质量上要求相对于民品而言更加严
格,在军方高标准要求的牵引下,民营企业在军品研发上需要花费的时间更长、投入的成本更高。
原总装备部对许多军选民用装备,通过竞争采购形成了“三自一参与”的订购模式,即企业自筹资金、自主研制、自主开发,军方参与,军方几乎没有前期投入。民营企业投入了军品科研经费,生产出的产品既可能因需求变化而缺乏长期订单支撑,也可能因通用性弱而难以产生规模效应,从而使得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偏低。
(四)前期低价入场vs企业持续成长之间矛盾
获得更高投资收益,是很多民营企业开辟军工市场的初衷。然而由于缺乏客户基础和信誉积累,大多数民营企业初期只能凭借低价优势赢得“入场券”。当前,大部分军品采购价格仍然沿用成本加上5%利润的成本加成模式。与此同时,军品在质量保障和售后服务方面提出了比民品更高的要求。民营企业需要控制生产成本、加大管理投入,才能实现“物美价廉、万无一失”的目标。
(五)追求发展空间vs难以进入核心领域之间的矛盾。
当民企“参军”后的收益趋于稳定时,必然会产生提高军品市场占有率或向附加值更高的产业链上游扩张的意愿。但是,当前军工产品中的武器装备等系统总体设计工作仍由大型国有军工企业承担,“参军”的民企绝大部分都是从事外围配套生产。大型军工企业处于统筹型号任务的总体负责地位,在配套任务的分配上,难免会向内部下属单位倾斜,造成民营企业参与军工生产的范围更加有限。从而导致民企追求扩张的雄心将不得不在“玻璃门”面前放缓脚步。
三、民营军工行业投资注意点
做好军工产业投资,需要注意如下三点:
(一)透彻理解国防军工建设需求
深度理解的基础,源于长时间浸泡和经验总结。道听途说、阅读研究报告、简单走访、十个八个的尽职调查、或者东拉西凑专家渠道很难在一两年内解决产业认知瓶颈。军工产业具有较为特殊的保密性、严肃性的特点,只有长期跟踪、深度浸泡和总结,方可系统做好军工产业投资的分析、判断和决策。
(二)强化技术与市场双线评估优势
由于产业高资本回报、强市场需求,很多企业涌入国防军工领域,历史证明,虽前赴后继,但绝大部分企业最终会折戟而归。原因有三,其一,源于对于国防军工产业需求的盲目认识。我们很多企业往往有这样的认识,认为“我有研究所孵化了某种技术,可以用于军工领域”,“我有一项防弹衣领先技术,可以替代目前军工某应用”,“我有好产品,一定有军方来买”,具有这些想法和思路的企业往往具有很强的产品和技术优势,但其折戟的概率往往也很大。任何市场经济,都离不开供需匹配的基本原则。不是你有什么,而是市场需要什么,军工产业尤其如此,不是你可以做什么,而是国家需要什么。过于强调技术,而忽略了市场的适配性。这是为什么诸多大型研究院、高校、智囊机构,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资金,储备了大量技术、产品、工程,但产业化甚微的原因之一。换句话说,国防军工不是一个大箩筐,单凭技术即希望去孵化市场的逻辑行不通。同时,我们也经常看到有部分基金以军民融合为名,为并购而并购的拼凑投资,违背市场逻辑的投资,最终免不了秋后补交学费。原因之二,“我有军方关系”,“我是大所出身”,甚至自居“我是大型科研单位”,有关系即可突破市场的片面认识,害了又一批拟进入军工领域的企业或者项目。我国有数百家军工科研院所,上千家国有单位。可谓人人有渠道、个个有关系。关系,在庄重、严肃的国防军工建设使命面前,可以锦上添花,但绝不是唯关系至上。原因之三,耐不住长跑。很多人认为军工属于冤大头,不差钱,大手笔。没错,军工产业确实是不差钱,也是大手笔,但军工需求绝非冤大头,一项好的技术和产品,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产品研制、市场验证、客户需求明确、准入资质批准、软硬件配套验收环境衔接,方可最终获得批量化采购,可谓是一 项时间、资金、技术、耐心相结合的系统性工程。
能够对于军工产业技术和市场,进行充分的双线评估,是衡量一家军工产业投资机构的核心指标之一。
(三)正确的投资时点。
掌握时点的能力,一方面来自投资机构对于产业、市场需求、企业质地的深刻认知,一方面来自投资机构对于拟投资企业的深度增值服务能力,包括产业服务、资本服务和管理服务。一般地,一家通过技术孵化进入军工产业的企业,从技术沟通到最终呈现批量采购,一般需要6-8年时间。而比较好的军工投资项
目,大多数都已经实现列装和批量生产或即将列装,这也意味着在投资当年或次年就能实现较好的盈利。一些同行机构发起了5-7年期的军工产业孵化基金,希望联合国家级产学研院所,通过技术和产品孵化,推向军工市场,进而通过资本市场变现。这样的企业通常最终只能并购给上市公司炒一把概念,因为基金到期时,这些现在还处于技术孵化计算和产品孵化阶段的项目还没有走完批产流程。而且这些技术日后的时间进度及商业化前景都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大家相当于在做早期投资。更让人着急的是,这些同行,常常把储备项目中几个产品的竞争格局都搞错了。
一句话,既要短期有极大可能性实现业绩和高增长,为出资人创造高额收益,又要在技术上与各大科研院所合作,做好长期布局。既要有耀眼的技术,又要拥有敏感的产业及商业嗅觉作为基础和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