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搭建营销培训交流平台的意义篇一
以人为本搭建学院外事交流平台
作者:刘 伊
来源:《新一代·上半月》2010年第08期
摘要:如何提高外事工作效率的方法和建议,从而达到全校外事一体化,搭建以学院为主体的外事交流平台,外事处与各学院通力合作,共促外事发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创造平台;一体化管理;外事工作效率;国际交流深入化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8-0026-01
随着世界全球化、一体化趋势的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了当今高等教育发展不可逆转的方向。作为高等教育的载体,“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目标要求高等院校必须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融入到世界发展的最新潮流,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加速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拓宽高等教育市场,以及促进高等教育体制变革和创新等。经济的全球化,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wto促进了成员国教育市场的开放,这些因素必然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有力的保障。
在这样一个急剧发展和变革的时代,中国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发展并逐渐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一个大国之姿,(教育)国内外高校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零距离”的接触,无疑为高校与世界一流教育资源接轨提供了契机,价值取向等方面形成了挑战,站在国际交流第一线的外事部门及工作人员首当其冲。外事部门是高校连接国际社会的桥梁,是迎接国际关系挑战的“第一战队”,如何应对新形势下的新问题并取得积极的成果,是外事部门和人员面临的巨大考验。笔者从事了几年高校外事特别是国际交流与接待方面的工作,经验尚不丰富,现在就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见解粗浅,希望与前辈们和广大同行共同探讨摸索出更加高效的工作发展道路。
笔者所在的大学身处国际大都市-上海,并且是以城市命名的大学,担负了宣传的职责和重要窗口的作用,上海大学以一种开放的姿态迎接着远道而来的客人。如今,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识,是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提高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是国内的高校在寻求国际伙伴,国外的大学也都纷纷积极拓展新的海外合作对象,在他们将目光投向迅速崛起的亚洲板块时,拥有巨大人才资源和学生基数的中国无疑成为了他们的第一选择。
外事处,目前是大学国际化最主要的力量和管理机构,为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搭建好与国外联系的纽带与桥梁,是一个管理与服务并重的部门。一般综合性大学的外事处有工作人员几到几十人不等。再经过一系列分工,真正在负责外宾来访和交流合作的往往只有几人,怎样能够在与外宾短时间的交流中高效地促合作、求发展,的确是个难题。
比如,从外事处工作人员的个人能力和实际情况来说,就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一所综合性的大学,学科完备,有庞大的体系。就拿笔者所在的上海大学来说,有24个学院和独立的系,几百个专业,而每个专业又分很多的方向,尤其是理工科,专业词汇很多,实在难以完全了解,而且外事工作的人员人手紧,大多又是外语或者国际关系等文科出身,对理工科涉猎不多,知识面有限;其次,精力与记忆力有限,信息量有限。学校的各个学院往往是相对独立,各自为政,有自己的运行机制,很多与国外的高校已经建立了某些联系,但外事处无从得知。有些教授或讲师(有的)有在外留学或任教背景,有的经常去参加国际会议,已经积累了比较深厚的人脉关系和国际资源,但是没有反馈到外事部门,与外事部门沟通,导致有些外宾来访时我们无法有的放矢,通知到合作的关键人物,无形之中就可能错过了一些机会。
这种种情况又造成了接待外宾来访中的一些问题。外宾来访通常只停留很短的一段时间,要在短时间内产生最高的效率,达到最好的效果,我们必须抓重点,找主要负责人。在外宾来访前,我们一般会了解来访者的身份与背景,然后与本校相对应学院分管外事的院领导联系参与会谈。由于中外高校在某些学科分类与层次上的差异,有时来参与会谈的外事院领导并不是很清楚对方所谈及的内容,无法提出决策性的意见,也不清楚是否学院已经有教师与对方有某种形式的交流;有的因为一些理念上的分歧,在某些学科或方向没有合作的兴趣,只是泛泛地客套一下;而有些真正想要交流,需要合作的教师却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一场合。外事处牵线搭桥,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却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形成了外事处 “一厢情愿”的局面。
目前,国际交流访问的数量已经上去,接待批次越来越多,分布越来越广,交流的“广泛”程度已有,但如何“深入”,取得实际的合作,除了一些体制、模式上的客观原因以外,单从外事的角度来说依然有漫漫长路要走。笔者在工作中也深切感觉到有几个方面急待解决和改善,以迎合新形势下外事发展的需要,权当是一点小小的建议。
第一,在校内搭建一个能够全方位互动的平台,每个教师建立自己的英文网页,学院的主网页上的教师介绍能够直接链接到每一个人。有个英文介绍,外事工作人员看起来也非常直观,在与来访外宾进行会谈“配对”的时候更容易,更快捷,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学院在自身建设的同时,在国际交流方面有哪些需要,比如国外先进的科研资源,可以合作的一流学校,共建实验室等,及时向外事部门反映,沟通信息,有助于外事人员迅速有力地捕捉机会,适时推荐,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第三,外事工作人员要加强学习,时时保持与各个学院、部门的联络,加深了解,才能掌握他们国际交流开展的最新动态,合作的需求,使外事接待时更加目标明确,做到言之有物,富有成果。国际交流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促使高校必须在把握自己的同时扩大自身影响,以外促内,平衡发展。如此庞大的工程单凭外事处的一己之力来推动是远远不够的,各个部门和学院须团结协作,整合资源,创造平台,共同把外事水平推动到新的高度,需要全校人事组织、教学科研、后勤保卫、学生管理等多方面、多院系共同努力,互相配合、互相协调、集中统一才能做好。今年上海要举办举世瞩目的世博会,并且将持续半年时间。上海的高校想必
即将迎来新一轮的访问浪潮,前所未有的考验摆在了每一位外事人员的面前,也给高校带来了无数的机会,要把握时机,必须要发挥出真正以“人”为基础的院系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的主体作用,外事处做架设好桥梁,共同创造蓬勃发展的外事新局面。
搭建营销培训交流平台的意义篇二
多措并举搭建人力资源交流平台 缓解节后“用工难、就业难”现象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假期过后各工业企业陆续开工,同时广大求职者涌向社会。一方面,用工单位采用各种招工宣传渠道以及提高员工待遇的方式进行招工和宣传以弥补空缺岗位,另一方面,求职者也往往会在新的一年去重新选择工资更高、环境更优的企业去就业,所以每年春天各个地区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用工难,就业难”的两难矛盾的社会现象,这种社会现象在东部沿海尤为突出。近几年,随着我师“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这种现象在哈密地区和十三师也呈明显趁势,所以如何缓解“用工难、就业难”现象也成为我师就业服务中心急需解决的课题。
随着十三师这几年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增加,许多国内大中型企业集团进驻我师,落地二道湖工业园区和团场工业园区,使我师快速走上工业化强师的道路。未来几年,哈密地区以及十三师将成为我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和能源储备的主战场。进驻企业为我师及整个哈密地区的广大求职者提供了大量的用工岗位,有效的解决了我师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就业问题。而我们更应该做好对用工企业提供更优质的发展环境和服务工作,尤其是人力资源部门更应该主动为企业做好招聘信息发布、职业介绍、职业职导和规范用工管理工作。
国家倡导“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总体方针。十三师各企业为招到更多适合的人才,每年春节过后,纷纷想尽各种办法,最大限度拓宽招工宣传渠道,以弥补春节长假产生的大量空缺岗位,恢复正常生产运营。很多带有一定体力、技术性不高的岗位在本地很难招到稳定踏实的员工,用工企业联合甘肃、青海、宁夏等地人力资源部门招收外地农民工充实基层员工队伍,也不乏利用增加工资水平、增加奖励办法和优化用工环境的方法吸引求职者。一直以来,十三师就业服务中心千万百计帮助企业更广泛发布用工信息,企业向就业服务中心上报用工信息后,就业服务中心会第一时间通过十三师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网、人力资源市场电子屏和游动字幕屏、人力资源管理qq群、团场及社区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公示栏张贴、经办窗口介绍多种方式来同步宣传,使用工信息更加广泛的宣传至广大求职者。最近一年来,随着微信使用人数迅速增加,我师就业中心近期已开通了十三师人力资源微信公众帐号,即搜索“十三师人力资源”或“sssrlzy”添加关注,即可第一时间获得最新用工信息、求职信息和就业政策解读,更加方便了用工单位和求职者获得人力资源市场动态信息。
为促进我师新成长劳动力和团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我师以转变少数民族富余劳动力的就业观念为目的,2013年结合就业困难人员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和高
校毕业生就业援助月等活动主题,与企业、团场密切配合,利用团场赶集日分别在黄田农场、柳树泉农场、火箭农场、红星一场和红星二场举办了5场现场招聘会,提供了58个企业的岗位信息2930个。方便了求职人员就近求职,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为解决十三师企业长期紧缺专业技术类岗位问题,师职业技术学校每年招收上百名初、高中应届毕业生,开办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先后培养了一批批技术过硬的中等技术人才,很大程度的缓解了我师缺少中等技能人才的局面。十三师就业服务中心每年也会进入工业园区进行调研,征求工业企业意见,与十三师驾校、兵团技师学院、省外技工院校等教育培训机构联合,不定期开办各种紧缺岗位的免费职业技能培训,为工业园区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专业技能人才。
为解决十三师职工子女就业和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师就业服务中心陆续出台各项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吸纳本师职工子女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即吸纳未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并与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的,给企业补贴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的60%,吸纳本师未就业职工子女或持《就业失业登记证》的未就业人员给予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的50%。各团场也纷纷出台对本场职工子女到企业就业的,每月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和火食补贴。极大的促进了职工子女、团场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2014年是经济快速发展转型的关键一年,也是十三师工业化道路走向里程碑意义的特殊时期。工业企业为十三师工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十三师也应该拿出最好、最优的服务来回报企业,值此新春伊始、万象更新之际,十三师就业服务中心所有工作人员将以真诚的工作和饱满的热情,多措并举搭建人力资源市场交流平台,有效缓解春节长假过后“用工难、就业难”现象,为十三师及哈密地区广大用工企业和求职者坚持不懈的做好人力资源沟通服务。
搭建营销培训交流平台的意义篇三
搭建营销培训交流平台 营造吉林市场健康氛围—吉林证监局举行“吉林辖区证券经纪业务营销培训及经验交流会”
为进一步提升吉林辖区证券经营机构经纪业务合规管理水平,加强先进营销理念的学习和交流,根据吉林辖区证券经营机构经纪业务营销活动模式特点,近日,吉林证监局举行了“吉林辖区证券经纪业务营销培训及经验交流会”。
会议共分为四个部分:一是结合中国证监会关于证券经纪业务营销活动的规定,对2007以来吉林辖区证券经纪业务营销活动的发展与监管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根据辖区证券经营机构采取的营销模式,对员工从事证券营销活动应遵守的法律、法规进行了讲解;二是邀请业内知名公司及辖区证券公司、营业部代表介绍本机构对选择适当的营销模式的认识和理解,在营销理念、营销策略、营销体系、营销的合规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和体会;三是请吉林省证券业协会对近期自律检查情况进行了通报,对辖区自律公约执行情况进行了总结;四是在法规培训和经验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统一认识,对证券经营机构经纪业务营销活动的规范管理提出了工作要求。
会上专家及辖区证券公司、营业部代表的发言,不仅使大家对无论采取证券经纪人制度还是员工营销所应遵循的法律法规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对选择适当的营销模
式,树立正确的营销理念、完善营销服务体系、实现营销与合规的有机结合有了更为清醒的把握。
会后,吉林证监局万玲玲副局长结合与会人员的发言,进行了总结。她首先对吉林辖区证券机构对员工营销模式的选择谈了看法,指出:选择哪一种营销模式,应分析不同营销模式的利弊得失,建立在劳动关系之上的员工营销有利于增强营销人员的归属感、荣耀感、忠诚度,有利于提高营销人员的素质,形成营销团队,减少违规行为。在与客户关系方面,有利于加强客户服务,做好投资者教育。此外,选择哪一种模式,还要考虑模式的成熟性,目前,证券经纪人制度是一项新的制度,现有制度框架的完备性和实施者的管理能力还有待实践检验,而我们辖内几年来员工营销的实践证明,这种营销模式是成功的,也是相对成熟的。
此外,万玲玲副局长对各证券经营机构选择员工营销模式开展营销活动的前景以及辖区市场良性秩序的保持充满了信心,她认为以下四点原因将有利于员工营销模式在吉林辖区的推进和发展:一是辖内证券经纪业务市场具有相对独立性,监管政策能够统一、有效适用;二是各证券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素质较高,经营理念日益成熟和理性;三是辖内有良好的自律传统,已经形成了有利于市场、有利于行业、有利于公司和客户的自律公约作为基础,在内、外部执行上已
初步形成了良好、有效的机制;四是监管部门的监管既是弹性监管也是互动式监管,有利于良性竞争秩序的保持。
最后,根据辖区证券经营机构选择营销模式的共识,万玲玲副局长就辖区证券经营机构员工营销管理提出四点要求:一是理念方面,要树立正确的营销理念,开发客户、服务客户,要着眼于建立长期稳定的客户关系,避免客户从事超越市场认知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活动,改变以往“重营销,轻合规,重效益,轻服务,降佣金”的原始形态营销模式,在客户服务、投资者教育、承担社会责任等方面形成特色,形成优势;二是制度方面,要加强营销方面的合规管理,把合规制度覆盖到营销的所有环节、各个方面。同时,省证券业协会也要组织会员,加强对自律公约与相关制度的梳理,完善相关规定,堵塞漏洞,使制度更易于执行,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三是机制方面,要强化实施,各证券经营机构要完善合规管理体系,营业部要设立合规专员,加强营销方面的合规管理。省证券业协会要加强自律公约的实施,在现有的机制上,可以考虑完善具体做法,提高检查频率,增强违反公约行为的惩戒。监管局层面,既要直接检查营销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看营销及合规管理效果,也要加强对公司在营销合规内控方面的检查,看公司如何合规营销;四是创新方面,要适时而变,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观察周围的形势变化,在理念、制度、机制方面进行创新。
这次会议进一步强化了辖区证券经营机构对证券营销活动的法律意识、合规意识和责任意识,使大家在相互交流中学习了经验、提升了理念、达成了共识,积极推动了辖区证券经纪业务营销活动的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