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心中的理想课堂 理想课堂中的六维度篇一
“理想的课堂”在我眼里第一条就是要有“理性”。没有了理性的课堂,盲
目随着时代的风向游走,忽视了课堂本来固有的不变的东西,那就成了天上的飘絮、水上的浮萍,再怎么改革最终会成为空中的楼阁、海市的蜃楼。
我认为就语文课而言,一定要充满浓浓的语文意识。如果实现不了对语言文
字和语言形式的有机积累与运用,语文教学必然是劳而无功。感情和思想是在语言本身魅力的基础上生成起来的。另外,教师本身也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眉飞色舞的动作,是一种语文的表达和启发。教师的语言感染,应努力达到文学性和启发性,乃至上升到文化的味道。当然,还有恰当的运用课件等等。总之,让这些因素在语文课堂上锦上添花。这就像给人美容、给屋子装潢一样。所以,面对今天的改革,我们要理性的认识到:任何课堂,该改变的必将会改变,不应变的永远也不会变。
再者理性的一条重要的标志,是要实实在在。无论你怎么创新、无论你怎样
热闹,给我们的能力、情感、思考等,最终的结果是要沉甸甸的,要我们必须有真实的收获。
我认为好的语文课堂还应该是充满诗意,饱含情意,富有创意,彰显写意的课堂。
好的语文课像一首诗,这里的“诗”,并不是指那些在书上供人反复吟咏的作品,而是指那些在课堂上让师生感受到的生命的绽放、灵感的闪亮,或者情感的激荡。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师应当承载起放飞诗意这美丽的重任,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是流淌着诗情余韵的海洋。
好的语文课堂里一定洋溢着情意。那里飘满自由呼吸的空气,教师引领学生
去采摘一路美丽的风景和幸福的体验,学生浑身上下都淋漓酣畅、妙不可言;那里洋溢着人文的光辉和理性的阳光,令人心驰神往、悠哉游哉;那里不再是复制的作坊,而是创造的乐园,充满温馨、生趣和美感„„师生一道激动、平静、愉快、悲哀、得意、紧张、悠闲,当喜则喜,该怒则怒,整个课堂“情意”浓浓。
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语文教学就是要设置一个具
体可感的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去感悟,去体会,从而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
好的语文课是动态的,流动着诗意之美;好的语文课是生成的,闪耀着理性之辉:好的语文课更是生命的,激荡着灵魂和精神。作为语文教师,要以入情入境者视角,引领学生走进更为亲近、更为清朗、更为生动、更富有启发的文本世界,播撒智慧的同时,更要注重精神的传递与启迪
课堂是师生互动、共同成长的时空;是拨动我们心弦、奏出美妙音符的舞台;是思维碰撞、情感交融的场所;是带领我们向未知方向挺进的航船;是叩开童心世界、充满灵性的旅程……让我们拥有理想的课堂,享受教育的幸福。
自然和谐,达到教学资源的共生,达成语文课堂之教师、教材、学生三者的共赢共生。
我心中的理想课堂 理想课堂中的六维度篇二
我的理想课堂
进入大学,我觉得一切的生活和以前高中的完全脱轨了,是一种以我以前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
我对大学生活充满了好奇,希望在大学里有个完全不一样的生活风格
刚开始上大学的时候我真的是规规矩矩,上课的时候也是认真听,总是想着自己要多学知识,可是事实好像超出了我的预料,我越来越觉得大学也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甚至,我有时都在怀疑我上大学的正确性。
记得有一次在学校听一个讲座,其实我并不爱听讲座,我觉得听讲座真的没有什么意思,可是我还是要去听,因为这算是一个任务吧......可是那一次我去听的很多,其中有一句话我记的真的是很清楚,觉得也很对。那个老师说,从你毕业之后,走上社会岗位,你会发现,在你以后的人生里,那个讲师说在你以后的人生中,能联系的人不会超过一百个,能真正帮你的人不会超过十个,你真正的知己不会超过三个,我觉得很对,其实这已经是个很大的范围了。可是我想在我以后的人生中能有几个人能真真正正的帮助我呢?
在学校里,我和室友之间,我很珍惜我们之间的友谊,我们相处了三年,突然觉得我们之间的生活点滴,每一个都很温馨,我觉得,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她们。
那个老师说了很多,我们走上社会之后,我们应该如何去处理好人际关系等等。我又觉得做学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因为,我们暂时不需要去考虑很多
但是,我们现在已经大三,时间不多了,可是,我突然觉得,我没有好好珍惜我在大学的时光,我觉得我还有好多东西没有学,我还有好多东西都没有学好,我还有好多好多的事情没有做完,可是时间就是这么的不等人,我们就这样一步一步的从大一走到了大三,如今,我们快要离开了,我们快要毕业了,快要离开了这个学校,我突然觉得,我很舍不得,我甚至都觉得我没有好好地把我们的学校给欣赏一下,没有好好的走过校园的每一寸土地。
现在,我每次上课,我看着老师,我觉得,就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没有了交界线,在以后的将来,我想我会怀念我大学的课堂
我现在觉得,大学真的是一个很大的课堂,它教的不是我们书本上或者是技能上的知识,而是在大学里,我真的成长了很多,学会了很多,也接触了很多社会的另一面。我知道,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它是一个社会的综合体。你从大学里可以看到美与丑,可是看到很多的真诚和感动,也可以看到很多鲜花与掌声,也可以看到很多婉惜与无奈。
三年,弹指一瞬间。
我们真的就要这样各自奔天涯了……
在此,我们绽放开,枯萎过,张扬过,低调过,笑过,哭过,追逐过,舍弃过,将自己的棱角慢慢的磨圆。现在到了瓜熟蒂落的时候了,他马上就要走上社会,就要用自己的肩膀担起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这三年,我们想的很多,我们有太多太多的话想说......冬近了,离别的日子越来越近,心里总也会有淡淡的伤感。是啊,三年了,人生当中有多少个三年啊,而且还是这样刻骨铭心的三年。时间淡如流水,但我们却不能心如止水。这三年,已经深深的刻进我们生命的碑文里。我相信,无论什么时候想起来,我们都会非常感动。三年,那从儿时都想拥有的四年,那绽放绚烂青春的四年,在记忆里永远也不会褪色的三年
是真的要离开这里了,说不定是一个新的开端,走出一片浮躁的土地,走入血与火的战场
离开这里,也要做一颗流星,作一颗明亮的在心中永不消逝的流星。
姓名:徐明月
系部:信息工程系
班级:计算机信息管理 联系方式:***
我心中的理想课堂 理想课堂中的六维度篇三
我的理想课堂
【摘 要】:理想课堂一直是我们一线教师所追求的。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呢?朱永新老师提出了他关于理想课堂的思考。理想课堂的“六个维度”,一是课堂的参与度;二是课堂的亲和度;三是课堂的自由度;四是理想课堂的整合度;五是理想课堂的练习度;六是理想课堂的延展度。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构建有效教学的课堂框架(模式);第二重境界: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的内在魅力;第三重境界: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
【关键词】 小学数学 理想课堂
远到孔孟,近到杜威,再到我们现在的新课程、新教育,教育界对理想课堂(或理想教学)的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过,但至今仍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时代背景变迁、地域文化不同、学生基础高低、学科文理之别、教师专长各异„„如此众多的可变因素,使得每一节课都会有自己的个性,每一位教师都会有自己的课堂理解与教学选择。为理想课堂寻找一个标准答案,也许注定了永远只能是一个“理想”。一出戏是否理想,应该是观众说了算;一首歌是否理想,应该是听众说了算;一道菜是否理想,应该是食客说了算。一堂课是否理想,不应仅听教育专家或教师本人的一厢情愿,我们应更多地关注最有评价权的听众——学生的感受。
一、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
中国有句成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以及孟母三迁这个典故,都说明环境对人成长的作用。大量的研究表明,良好的环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重要的影响,因此,社会应努力营造教育环境,教师应努力培养营造开放的教学环境,促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交流、相互激励,形成创造性的学生群体。
1、轻松的课堂气氛
在传统课堂中,司空见惯的是考试、评分、评等级。轻松的课堂是相对传统课堂而言的,它的基本特征是空间上的灵活性、学生对活动的选择性、学习材料的丰富性、课程内容的丰富性。这样的课堂有助于促进进行批判的探究、好奇心、冒险精神和自我学习,合作学习而不是分等级的或权威的教学。大量的研究表明,开放式的课堂比传统课堂更有助于促进受教育者创造力的发展。
2、良好的师生关系。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要深入学生、接触学生,多给他们微笑与鼓励,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到自己与教师是平等相处的,从而一起探索、一起研究,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不断地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二、激发学生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爱学、乐学、会学、善学,从而增进知识,增长才干。导入新课时,我采用表演游戏、编讲故事、制造悬念、创造情境等,具体教学中可根据班级学生情况掌握。
教师要充分运用自身的魅力、数学的魅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学习。以趣生疑,要想方设法激起学生乐学的火花,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我在讲《可能性》时,先设新年联欢会的情境,用利用多媒体展示联欢会时会场布置及活动内容。再进行抽签活动,将事先准备好的三张分别写有唱歌、跳舞、讲故事的纸条拿出来,由一名学生抽签,抽签前先表达自己的意愿后抽签,其他学生进行猜测,再揭示结果。说明,根据时间,活动可选择多人参与。进而引导学生用“可能”一词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初步感知可能性的存在。三个纸签里抽一个,可能是唱歌,也可能是跳舞,还可能是讲故事。并不是我们想表演哪一个节目就一定能抽到这个签,结果是不确定的。当时在讲的时候,学生机积极性非常高,都很踊跃来试试,看看自己可能会抽到则什么节目。有了好的开始,这堂课的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俗话说:“真知来源于实践。”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就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刚才的教学案例中,我给学生留有一定的实践空间,所以,那堂课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三、创造思维训练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般创新能力的核心要素,是创新人才最突出的思维特征。因此在创新教育实践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开放性、求异性、非显而易见性。在平时的教学中,以课本为本,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新思维教学的素材,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发散思维的培养与训练
发散的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或扩散思维,是指对已知信息进行多方向、多角度的思考,从而提出新问题,探索新知识或发现多种解答和多种结果的思维方式。它具有灵活性,对推广问题,引申知识,发现新方法等具有独特的作用。培养发散思维有助于克服思维定势。
(1)一题多解。由于它具有灵活性,对于同道题,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途径去分析、思考,从而寻找多种方法求解,可使学生对问题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如三年上册里,关于时间的计算:某餐厅的营业是上午10时到晚上9时,问每天的营业时间是多少小时?这道题我是用两种方法给同学们讲解的。第一种方法,在上午10时和晚上9时之间找一个特殊的时刻:中午12时,这样就把上午10时和晚上9时分成了两个时间段,从上午10时到中午12时,同学们都知道经过了2小时,从中午12时到晚上9时,同学们也能很轻松的得出是经过了9小时。这样,从上午10时和晚上9时,经过时间就是2小时加9小时,等于11小时。第二种方法:将上午10时、晚上9时换算成二十四时记时法,即10时、21时,用结束时刻减去开始时刻,就是中间经过的时间,21时减去10时等于11小时。
(2)一题多变。抓住数学习题中本质的关系,巧妙变题,这样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使学生养成勇于探索的精神。
如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一个数除另一个数的余数是5,则这个数最小是几?这就要用到除法里“余数要比除数小”这个知识,反过来,除数就要比余数大,比5大的最小的数时6,所以,这个数是6。当接完这道题以后,为我们可以把已知条件变一变,变成余数是
7、是8······解题的本质任然是“余数要比除数小”这个知识点,通过一题多变的形式,进一步巩固应用了之个知识。
(3)一题多问。在教学中,要学生尽可能多地提问,充分
挖掘习题的潜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如,二年级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一张方桌坐4人,现在有27人,需要几张方桌?这是一道常规的用除法计算的题。当学生已经算出需要7张桌子的时候,我会追问一句,那你们再仔细想想,最后那张桌子坐满了?当学生回答没有时,我再追问,那做了多少人呢? 就这样,在不断的追问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4)举一反三。对知识点的深切理解,就能触类旁通。如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一个数除以6,商是90,余数是5,这个数是多少?当学生会解决了这道题以后,再出一道:一个数除以7,商是50,余数是4,这个数是多少?看学生是否真的会应用“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2、逆向思维的培养与训练
逆向思维是相对正向思维而言的。逆向思维的本质特征是同事物常理相逆,它是创造性思维中最活跃的成分之一。运用逆向思维时,首先要明确问题求解的传统思路,然后从这相对的反面去思考问题,以求得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二(1)班有男生8人,女生的人数是男生的2倍,二(1)班共有学生多少人?在讲解这道题时,我总会让孩子们再读读问题,问的是“这个班共有学生多少人”,然后追问“这个班人数的组成分成哪些部分?”当孩子回答“男生和女生”,再追问“男生的人数告诉没有?女生的 人数告诉没有?”“那女生的人数怎么求?与我们的人数有关?通过那句话可以求出”就这样,从问题入手,倒退到已知条件,就能准确的解决这道题。
3、横向思维的培养与训练
横向思维是指利用逻辑推理直上直下思考受阻时,大脑急转弯所产生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是利用“局外”信息来发现解决问题的。历史上就有曹冲称象的故事。在数学教学中,有的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就可不按常规直接解决问题,而是转换成侧面问题来思考。
如,这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求周长时,用大长方形的周长减去两个长为5厘米的边;求面积时,用大长方形的面积减去小长方形的面积,就是u形图的面积。
4、直觉思维的培养与训练
小学阶段要培养学生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的能力,即培养逻辑思维的阶段,但直觉思维是基础,某些灵感是凭直觉思维大胆猜测而产生的,故对直觉思维的培养很有必要。如让学生利用对称图形设计一幅美丽的图案,看谁的设计最美丽,而且有一个动听的名字。学生既有兴趣,又可尽情发挥他们的空间创造能力。
不同教师的教学特长不一样,有的长于语言,有的长于设计,有的长于互动,有的长于引导,有的长于激情,有的长于唯美,有的长于风趣„„。无论该教师是何种特长,只要在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中,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就是理想的课堂。
参考文献:
《2011版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
肖云龙《创新教育论》,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2月版 顾冷玩《教学实验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年
我心中的理想课堂 理想课堂中的六维度篇四
我心中的理想课堂
南关小学 王文清
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仁:你们好!我演讲的题目是《理想与现实》。课业革命的号角吹响了邯郸大地,各个中小学校奏响了畅想理想课堂的乐章。对于理想课堂,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说:“理想的课堂是一个舒展轻松的过程”,也有人说:“理想的课堂是一种感受幸福的体验”,还有的人说:“理想的课堂是一个充满智慧的理想王国”。而我要说,理想课堂应该是真实的、高效的、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
理想的课堂应当是常态下的课堂,即真实的课堂
我们都曾经看到过许多公开课、竞赛课,教师为了追求最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设计时都把追求完美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为达到这个目标,不惜课前训练学生,甚至,课中“诱导”学生,此时的教学变成了演戏,此时的课堂成了表演的舞台。这种追求教学本质以外的表演课,只会使课堂走样,只能给学生成长带来负面影响。要知道,真实的才是最动人的,真实的也才是最美丽的。所以,理想的课堂必须是学生全面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的常态下的课堂,也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永远焕发出青春的活力与真实的生命力。
理想的课堂应当是实现高效率的课堂,即双赢的课堂
美国耶鲁大学的门口两侧各有一组浮雕,描绘的是老师给学生上课的情景,一组是台上老师侃侃而谈,台下学生昏昏欲睡,另一组正好相反,老师酣然入梦,而学生却在台下争辩得不可开交。应当说两种课堂教学都不是我们期望的理想状态。(见《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河北人民出版社)
那么,我们期望的理想状态是怎样的课堂教学?那就是现在教育界谈
论最热的话题——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相对于传统课堂,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地在自由自在的探索中飞翔。这样的课堂是师生“双赢”的课堂。
凡是教师泛泛而讲,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课堂,绝对算不上理想的课堂。凡是学生在课堂上争辩得不可开交,没有教师的积极组织和引导,同样算不上理想的课堂。
有人说有理想才会有追求,有追求才会有收获。20年来,我一直行走在教育的理想与现实之间,一直在求索,一直在努力。
让教书和学习都成为一种享受,是我心中期望的理想课堂。让教书和学习成为一种享受,就是教师与学生双方要以热情的投入、和谐的交流、愉快的心境来完成“教”与“学”的任务。这样的课堂充满诗意,教师用诗人的激情,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点燃学生创造的激情。这样的课堂充满人文的关怀,教师的人格魅力如冬日的暖阳,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快乐,是一种享受。
因此,有教育专家说,高效课堂是知识的超市,是生命的狂欢,是教师毕生追求的理想,我期待着在践行高效课堂的实践中和学生一起实现“双赢”、“双发展”。
三、理想的课堂是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即智慧的课堂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钱守旺曾经说过:“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我举双手赞同!
我们强调课堂教学的务实,但坚决反对课堂教学的呆板,更加反对用铁的纪律给学生的身心自由发展套上枷锁。课堂之所以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就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预设、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
因此,我们教师,首先要遵循教育规律,把我们的学生当成活生生的人来看待,尊重我们的学生,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切莫把我们的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考试的机器,成绩的爬梯。如若不然,我们的暂时的所谓的成绩,一定会抹杀学生的创造力,抹杀学生的想象力。(最近,《邯郸晚报》上登载“21个国家调查显示:中国中小学生想象力倒数第一”用准确的数据向我们说明,我们的教育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本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想象力也越来越丰富,但其实不然。问题在我们的教育中,一直教孩子寻找标准答案,束缚他们独立的思想,不允许孩子有异常的想法,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所以,最有改革激情的教师,决不会让自己占领所有的课堂时间,而不顾学生的感受的。新课改强调: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课堂上学生全员参与,他们的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就能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这样的课堂,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黑板上是学生的“名言”,是他们自己的感悟、体会,是他们发自内心感悟的真情流露。课堂上师生平等对话,学生思维敏捷,教师也魅力四射。在这样的课堂上,会多一些笑声欢语,多几分幽默,多一些轻松,多几许神采飞扬。
当我们把教学视为自己的生命活动的时候,我们所面对的文字就充满了灵性和活力,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就充满了智慧和激情。课堂就成了智慧的课堂,我们不再只是教书匠,而是要影响学生一辈子的灵魂工程师。
总之,课堂兴,则教育兴。理想是一种追求,是一种目标,是一种方向。也许每个人,每个教师对理想课堂的描绘和“影像”是不一致的,但为了一切孩子的发展,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和积极寻求的愿景是相同的,让我们在共同追求理想课堂的旗帜下,在课业革命的行动中,一齐携手共勉,追求和实现这个美好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