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高三古诗文阅读鉴赏 教案篇一
等值线作用:等值线是在地图上反映地理事物空间分布规律的方式,种类多样。除了以上分析的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等压线图外,还有等潜水位线、等降水量线图、等深线图、等太阳辐射线、等年太阳辐射量图、等人口密度线图等。无论何种等值线图,在判读时都要注意走向、弯曲形态、疏密状况、形状变化及影响分布的主要因素。
但有共同的规律和分析方法,分析等值线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数值分布规律,向哪个方向递增或递减,影响因素是什么。
2、等值线闭合处的数值和反映的问题是什么。
3、等值线密度及反映的问题。等值线密度大,单位距离内差值大。
4、等值线弯曲及反映的问题。等值线弯曲凸向高值方向,反映弯曲处比两侧数值低,反之则高,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原因。
一、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方法总结如下:
1、判断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小:
等降水量线密集——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稀疏——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小 如下图,b地区等降水量线比a地密集,b地区降水分布差别比a地大。
2、判断等降水量线延伸方向。
(1)受海陆影响: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降水自沿海向内陆减少。如下图是我国辽宁省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状况,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
(2)受地形影响,等降水量线与等高线大致平行。如新疆天山南北的降水分布。
3、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 多雨——迎风坡 少雨——背风坡 例题:读某区域等降水量图(单位:mm),回答(1)~(2)题。
(1)图示区域位于
a.非洲西海岸 b.北美洲西海岸c.南美洲西海岸 d.欧洲西海岸
答案:a点拨:东西经分界线为0度经线,结合经纬度分布可以判断该地位于非洲西海岸。(2)图中b处等降水量线向北凸出的原因是
a.受地形地势的影响 b.沿岸海域有暖流经过 c.沿岸海域有寒流经过 d.受低气压控制 答案:c点拨:非洲南部西部海岸有寒流经过,使经过地区降水减少。
二、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基本知识及判读技巧
1、等太阳高度线图是一种比较新颖的等值线图。这种示意图用等太阳高度线(由太阳高度角相等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反映某一时刻太阳高度的全球分布状况。等太阳高度线图判读的基本内容主要有: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和纬度的判读、各地地方时的推算、各地太阳高度的大小的推算和比较、昼夜长短的变化及与图示时间和季节相关的地理现象等。判读时掌握以下一些技巧有助于正确解答问题:
(1)如果没有特殊的数字标注,等太阳高度线图中最大的圆圈就是太阳高度为0°的等太阳高度线,即为晨昏线;而图中其余部分各地的太阳高度角均大于0°,因此也可以说图中所示的半球全部为昼半球。在这种图上,一般来说太阳直射经线以东最大的半圆为昏线,以西最大的半圆为晨线。但在有数字标注的图上,其最大的圆圈并不一定表示太阳高度为0°的等太阳高度线,因此也就不是晨昏线。这种局部等太阳高度线图表示的只是昼半球中太阳高度的一部分。
(2)示意图的中心点为太阳直射点,所以通过该点的经线地方时为12点正;通过该点的纬线即为此日太阳直射的纬线,其太阳高度为90°。根据该纬线可以推知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及季节。
(3)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太阳高度角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
(4)在判读时要注意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高度的区别;地方时、北京时间和世界时的区别等。
例如:下面为地球上某一时刻太阳高度分布图,图中粗线为等太阳高度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与北京处于同一日的地区约占全球范围的。a、一半 b、三分之一 c、四分之一 d、五分之一
(2)等太阳高度线c的数值是,d点的经纬度位置为。(3)图中a、b两点间的距离约有多少千米?(写出推理和计算过程)(4)下面的四幅日照图中,日期与上图最接近的是。
答案:(1)b(2)67° 67°n,120°w(3)a、b两点间距与b、n两点间距相同,而b、n在同一条经线上,根据纬度1°的经线长约110千米,可算出b、n间距约为110×67=7370(千米)
(4)a 点拨:(1)此时东经60°为0点,与北京处于同一日的地区从60°e顺着自转方向到180°,跨120个经度,占全球的三分之一。
(2)赤道上白昼正好为一半,等太阳高度线c切于赤道,在太阳直射点所在的西经120度经线上,等太阳高度线c与直射点纬度差为23度,故太阳高度为90-23=67°。
(3)b点位于该图正中心,圆圈为以b为圆心的正圆。线段ba=bn长度,b、n纬度差为67°,纬度1°的经线长约110千米,可算出b、n间距约为110×67=7370(千米)。
(4)本图表示北纬67°到北极点之间出现极昼现象,故a对。c图中,北极圈内大部分地区只是昼长夜短,只有北极点附近有极昼现象。
三:潜水等水位线的应用
(1)判定潜水的流向:垂直于潜水等水位线从高水位指向低水位的方向,即为潜水流向。(2)潜水面的坡度(潜水水力坡度):确定潜水流向之后,在流向上任取两点的水位高差,除以两点间的实际距离,即为潜水面的坡度。
(3)潜水埋藏深度:等水位线与地形等高线相交点,二者高程差即为潜水埋藏深度。若所求地点位置不在等水位线与地形等高线交点处,则可用内插法求出该点地面与潜水面高程,潜水埋藏深度即可求得。(4)潜水与地表水的相互关系:根据潜水流向来判定。
(5)利用等水位图合理地布设取水井和排水沟:为了能最大限度地使潜水流入水井和排水沟,一般应沿等水位线布设水井和排水沟。
例题1:潜水等水位线图就是潜水面等高线图,它是根据潜水面上各点的水位标高绘制成的,一般绘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绘制的方法与绘制地形等高线的方法类似。读潜水等水位线图,完成(1)~(2)题。
(1)图中四口井中,水面离井口最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点拨:水面离井口距离用等高线数值-等潜水位线数值,比较即可。(2)下列根据图中信息推断,正确的是:
a.潜水位随着地势的高低起伏而起伏 b.山脊的潜水比山谷的潜水埋藏浅
c.山脊是潜水的补给区,山谷是潜水的排泄区 d.潜水的运动方向是从山谷到山脊
答案:a点拨:图中显示出等潜水位线基本与等高线起伏相似,说明潜水位随着地势的高低起伏而起伏。从等高线弯曲可以看出,左侧为一个山脊,中间是一个山谷,等潜水位线垂直穿过山脊和山谷,不能说明山脊的潜水比山谷的潜水埋藏浅。潜水的运动方向是垂直于等潜水位线,从高到低。
例题2:黄河多年平均年输沙量达16亿吨,居世界大江大河之冠,而黄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仅为500多亿立方米,黄河水沙极不平衡。使黄河下游河道不断向 “二级悬河”发展。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四幅图中,可表示黄河下游的是(实线为河流,虚线为潜水线,单位:米):
答案:b点拨:黄河下游位于华北平原,海拔高度不会到达500米,故c、d错;b图潜水位线弯曲表明,黄河经过地区的地下水位高于两侧地区,说明黄河水补给地下水,为地上河。
(2)黄河水输沙能力强大,主要取决于:
a.黄土高原土层疏松 b.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低c.黄土高原中下游落差大 d.黄河终年水量丰富 答案:c点拨:河水输沙能力取决于水流的速度,而水的流速又取决于河流落差,黄河中游地区为高原,下游为平原,落差大,水流速度快。
4(3)当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后,黄河中游大雨后的流量曲线将会是下图中的:
答案:c点拨: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后,大雨后下渗能力加强,地表水减少,水流变得平缓。
高三古诗文阅读鉴赏 教案篇二
高三总复习练习一
语文
题号
等级
高三古诗文阅读鉴赏 教案篇三
高三化学总复习实验专题复习体会
作者:项莉
实验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训练是学习、理解和掌握重要化学概念和理论的必要途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思维、分析、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的最佳手段。同时,在高考试题中实验内容分值一般在15%—20%,有时高达30分,所以说搞好高三化学实验复习是有效提高学生高考成绩的一个重要途径。下面我针对近五年的高考和自己的复习谈一点体会。(不对之处请多批评指正)对近年来高考实验试题的分析,可以看出以下三项是高考实验题考试的重点:
1、实验基本操作和技能
这类试题的特点通常是给出限定的仪器、药品和一些操作步骤,要求正确完成某项实验操作,在考题中既有常见仪器的使用,又有正确操作的辨别,着重考查考生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2、正确运用实验原理和正确认识实验装置
这类试题通常是给出限定的实验装置、反应条件、实验现象和有关数据,要求考生根据实验原理及试题中所给予的信息,结合元素化合物知识,选用仪器药品,正确认识、选择装置,说明装置中某些仪器的作用,描述实验现象,写有关化学方程式,进行数据分析.指出实验中必须注意的某些问题等等,主要考查考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及评价的能力。
3、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验设计或处理
这类试题的特点多是利用给出装好药品的单个实验装置,根据实验要求进行正确连接,或给出全部或部分实验环节,根据实验要求安排正确的实验步骤或补充实验。主要用于考查考生实验综合能力和评价能力。
根据对近年来高考实验试题的分析,高考实验试题以下特点:
1、源于课本
从近5年高考化学卷实验试题以及近4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实验试题看,几乎每一道试题都能在课本相应的地方找到出处。而且,有些试题所涉及的实验直接取材于课本中的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值得指出的是,虽然试题内容出自课本的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但试题所考查的内容并不是课本实验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通过对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实验问题等方面的内涵作深度挖掘,以方法、仪器、装置的改进;变换仪器、药品、原理、方法和问题角度;原理、方法和新信息的迁移等的形式来命题,从而考查学生对实验的深层次的掌握情况。(2)、突出基础
随着命题指导思想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高考化学对实验能力的考核要求也将越来越高。虽然近年高考化学实验试题具有形式比较新、反应装置新、化学反应新、设问角度新、题目立意高、隐蔽性强等特点,但从答题内容看,回答问题所需的知识仍然属于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大都源于中学化学教材,很好地体现基础性.(3)、强调综合
从近年试题走向可以看出,试题很好地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特点,即以实验为中心,将化学实验与其他化学知识有机地结合于一体,着重考查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特别是思维能力的考查。(4)、联系实际
重视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教育是当今教育的一个发展趋势,也是《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高中化学教学的一个要求。分析近年的高考化学实验题,可以发现在实验题中渗透了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知识。测试内容可以涉及药品的选取、装置的设计、实验的现象、化学反应原理、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能、实验实施的步骤等。试题很好地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5)、注重创新
注重创新是近年高考化学试题的又一个特点。近年高考化学实验试题在学生已有实验知识(学生实验或演示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创设新情景,提出新问题,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
针对高考化学实验考查内容的特点和重点,在化学总复习实验专题复习备考过程中应注意:
第一、归纳总结、对比分析,掌握常见仪器装置的用途 根据实验目的要求、合理选择实验用品是进行化学实验的前提。要正确选择实验用品,首先必须明确实验仪器等的用途。因此在实验复习过程中必须重视仪器装置的用途的复习。在中学化学实验中,有不少实验都会使用到同一种仪器。复习时,必须把使用同一仪器的多个实验放在一起,通过对比分析,理解其中的道理,就能够较好地掌握该种仪器的用途。例如,在测定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实验、制取乙烯的实验、制取硝基苯的实验、、石油分馏实验等都要用到温度计,但由于要测定温度的物质或环境不同,因此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也不同。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可以提高复习效率。
在一些实验过程要多次用到同一仪器或装置,由于该仪器或装置处于不同的实验阶段和位置,其作用也有所差异。复习过程中也必须对它们依次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作到系统的掌握。比如,在粗盐提纯实验中,在粗盐溶解、过滤和蒸发结晶过程中三次用到玻璃棒,由于玻璃棒所处的实验阶段不同,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在复习过程中也必须进行对比分析和归纳总结。
此外,许多仪器具有相同的功能,如作量具的仪器有量筒、量杯、容量瓶、滴定管等。虽然都可用于量取液体的体积,但由于它们的精度不同,因此要根据具体实验的需求来选择;同样的,象可以用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烧杯、蒸馏烧瓶、蒸发皿、坩埚等,但加热的方法有所不同(有的能够直接加热,而有的则要垫上石棉网才能加热),在不同的实验中的需求也是不同的,要根据实验要求合理选择。在复习过程中也必须予以归纳总结,对比分析,突出特点和规律。
第二、深入挖掘、分析研究,科学规范地进行实验操作复习科学规范的实验操作是顺利进行化学实验的可靠保证,在复习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对实验操作的复习,必须结合具体的实验,努力从以下四个维度进行认识:1)对操作原理的认识(解决实验操作理论依据的问题);2)对操作方法的认识(解决如何操作的问题);3)对操作目的的认识(解决为何要安排这样的操作);4)对错误操作造成后果的认识(解决为何要这样操作的问题)。只有按照四个维度对实验操作进行挖掘和研究,才能深刻领会实验操作的实质与内涵。比如,对于过滤操作,不仅要明确操作时要遵循“一角、二低、三靠”的原则,而且还要研究如果没有这样做,将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又如,在用氢氧化钠和硫酸亚铁制取氢氧化亚铁的实验过程中,必须掌握:①向硫酸亚铁中滴加氢氧化钠时,胶头滴管应该如何操作(胶头滴管必须插入硫酸亚铁溶液中再挤压乳胶头);②为什么要这样操作(避免胶头滴管在滴加氢氧化钠时,氢氧化钠与空气接触而溶解氧气);③不这样操作会产生怎样的后果(由于滴入的氢氧化钠溶解了空气中的氧气,促使得到的氢氧化亚铁沉淀氧化变质)。如果在复习过程中有进行这样的挖掘,那么就可以顺利地解答03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33题。
有些实验操作的方法会因实验仪器装置等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这就必须抓住实验操作原理、结合具体实验来确定正确的操作方法。例如,装置气密性检查操作,凡涉及气体制备、收集和气体反应的仪器装置,都要进行这一操作。操作检验所依据的原理为:通过气体发生器和附设的液体构成密封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产生、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仪器装置是否密封。但由于不同实验仪器装置的差异,检验所采用的操作与方法也有所区别,有的采用微热(加热)法,操作程序:利用热源(手或酒精灯等)对仪器装置微热——观察是否有气泡——移开热源——观察是否形成水柱。
第三、重视仪器装置功能的开发,培养创新能力
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对于同一仪器或装置,通过不同的操作或一定的组合、改进,就可以实现仪器装置功能的拓展。例如,右图装置,采用不同的操作,可开发出不同用途:(1)用作排气集气装置;(2)用作排水集气装置;(3)可用于测量化学反应中产生气体的体积;(4)可用作安全装置;(5)可用作尾气吸收装置;(6)可以用作观察气体排放快慢的装置;(7)可用作净化和干燥装置;(8)可以用作反应器,等等。
此外,在高考化学实验试题中,常常要求考生根据题目指定的一些常规的仪器,通过对常规仪器的组合或改装,设计出符合题目要求的装置,以此考查考生“对试题所给的单件仪器或小的装置先行识别,然后再装配成整体装置”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如启普发生器原理实验装置、防止倒吸装置的创新设计。象这样对仪器功能的开发与拓展,实际上也体现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开发与培养。总复习时,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第四、全面分析课本实验,挖掘内涵,提高应试变通能力。上面已经分析,高考试题具有“回归基础,在教材中学生实验或演示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创设新情景,提出新问题,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的特点,这就为总复习指明方向和方法。在总复习过程中,我认为中学阶段几个重要的、有代表性的实验必须重做:
⑴粗盐提纯、萃取与分液、中和滴定(含标准液配制)、蒸馏石油等操作实验
⑵氨气、氢气、氯气、乙酸乙酯等制取实验
⑶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的理论实验
⑷氯气、硫酸、硝酸、铝和铁及其化合物、乙醛等物质的性质实验 通过重做以上实验,进一步巩固实验基本操作以及掌握物质制备、物质性质和化学理论研究(探究)等实验的实验技术和要领。当然,重做这些实验并不是简单重复地做一遍,而是要求用新视角重新观察、审视已做过的这些实验。具体地说,就是要重做这些实验时,要求对每个重做的实验做到 “ 一个了解、五个会 ”。即了解实验目的、步骤和原理;学会控制条件、学会使用仪器、学会观察分析、学会解释结果得出相应结论以及学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同时还要培养七种意识,即:①动手操作意识;②安全意识;③规范化意识;④环保意识;⑤质量意识;⑥定量意识;⑦创新、质疑意识。如:对氨气制法及喷泉实验的复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回顾:(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实验原理、操作原理、收集原理;(1)能否用nh4no3、naoh固体共热制氨气?为什么?(3)有人提出可以用浓氨水和固体naoh制取氨气,为什么?请设计一个用上述药品制取氨气且可控制产生氨气速度的实验装置。(4)用倒置漏斗装置吸收尾气,可以防止氨气倒吸,为什么?(5)指出氨气“喷泉”实验的原理。还有那些措施可以引发喷泉?(6)若“喷泉”实验中烧瓶的体积为250ml,导管长35cm,胶头滴管中水的体积为0.5ml。要是“喷泉”实验能够成功,那么,在常温常压下,烧瓶中气体的溶解度至少要多大?
第五、训练文字表达能力,答题要明确、简练。
从这两年高考的评卷结果来看,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差表现在不切中要害,含糊不清,不具体明确,化学术语不规范。所以我们要特别注意严格要求学生实验简答题的语言文字表达规范化,尽可能明确化,简练化,能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从感性到理性,从本质上说明问题。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尽管涉及到的知识和能力点是分散的,但高考试题中实验考查的内容和形式是较为稳定的,这给实验复习中突出重点提供了可能。实验复习可根据考纲和上述几方面内容设计一定的专题加以重点复习,这样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高三化学总复习要重视化学实验,注重优化实验复习模式、优化实验复习过程,立足于教材上已有的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特别是新教材中增加的实验内容,以基础实验为基点,从实验的基本操作、仪器的正确使用、实验方法、现象的观察入手,训练文字表达能力,并拓宽课本实验,紧紧与元素化合物知识相结合,培养其发散思维,简单实验原理与基本实验仪器的活用、多用与巧用,要在清楚原理的基础上进行多方位的思考和设计,注重对实验知识进行重点的系统类比归纳,以求同存异、灵活把握。采用归纳、对比、总结规律等复习方法,由点到面,形成知识网络,对于一些较完整的典型实验,应予以全方位的规范复习,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
高三古诗文阅读鉴赏 教案篇四
唐诗之“边塞诗”
边塞诗
一、什么是边塞诗
边塞诗兴盛于唐代,与田园诗恰成对比。其兴起的原因,由于唐代国力强大,不断拓展疆域,许多青年投身塞外,同时有若干仕途失意的文人,把立功塞外视为求取功名的新途径。而塞外的风光迥异,黄沙、孤城、衰草、胡尘、羌笛、边月,种种新的生活经验与不同的视野,刺激了写诗的灵感。
其中主要的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王翰等。以岑参、高适为最著名,故又称“高岑诗派”。
二、边塞诗中常见的意象
1、边塞诗中常见的景物意象: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长云、雨雪、风沙;
2、边塞诗中常见的器物意象:金鼓、旌旗、烽火、辕门、戈矛剑戟、斧钺刀铩、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
3、边塞诗中常见的地名:碛西
轮台 龟兹
夜郎;天山、阴山、受降城、玉门关、关山、阳关、凉州、楼兰;胡
羌
羯
夷(指少数民族)
4、边塞诗中常见的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角、鼓; 反映边塞军旅生活的乐曲《折杨柳》,《梅花落》,《关山月》
三、边塞诗表达的主要思想感情
1、批评边将无能、腐败,反对统治者穷兵黩武,厌恶连年征战。
例: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曹松《己亥岁》)
2、表现戍边生活的艰苦,征战生活的残酷,表达对征人及其家人的同情。
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塞下曲》 李白)
誓扫凶奴不顾身,五千貂裘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陇西行》)
3、表现战士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表达对将士英勇威猛的赞美。
例: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塞下曲》李 白)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其四)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南园》李贺)
4、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例: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锺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5、表现雄奇壮丽的边塞风光。
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送武判官归京》)唐诗之“边塞诗”
四、边塞诗常用的艺术手法
1、融情入景,以景衬情。
例: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
2、虚实结合
例: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3、对比
例: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
4、用典
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
5、还有比喻,夸张等其它手法
五.根据边塞诗选材角度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类
1、从戍边将士的角度或写战争的惨烈,或写报国的豪情,或写戍边的愁思。以王昌龄的《从军行》为例: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首诗以戍边战士的视角,既让我们想见战争的残酷激烈、战事的频繁不断,又让我们看到了战士誓死报国的豪情壮志,以及最后必胜的坚定信念。
王昌龄的《从军行》 :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2、从闺中思妇的角度写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形成独特的边塞闺怨诗。以金昌绪的《春怨》为例: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3、从旁观者的角度控诉战争的罪恶。以杜甫的《兵车行》为例: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怨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战争使得无数的家庭支离破碎,使得无数的征人变成累累白骨!
六、鉴赏边塞诗的一般方法
1、关注诗歌的作者,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2、关注诗歌的意象,弄清景物描写与所抒之情的关系。
3、抓住直接抒情议论的句子。唐诗之“边塞诗”
高三古诗文阅读鉴赏 教案篇五
高三总复习之古诗词的整体感知阅读教案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辨析古诗词的题材、情感。
2、教会学生关注标题、序、注。
3、让学生学会找古诗词的关键词或句子。
4、教会学生知晓特殊意象营造的意境。
5、学会用通顺的语言把古诗词的内容表达出来。教学重点:
1、辨析古诗词的题材、情感。
2、梳理古诗词表现的内容。教学难点:
1、学会找古诗词的关键词或句子。
2、教会学生知晓特殊意象营造的意境。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古诗词鉴赏是高考题型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同学们失分最严重的部分。高中选用的古诗词,都是古今传诵的经典。
二、整体感知古诗词要点:
1、阅读整首古诗词。通过第一遍读古诗词,先大体了解诗歌内容。
2、辨析诗词的题材、情感。古诗词题材的种类不同,所表达的情感也不同。①田园诗:热爱、向往悠闲、平静、自由的生活,表达恬淡闲适的心情。如: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②写景诗:描绘春夏秋冬、山川美景,或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赞美之情,或抒写自己的内心情感,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③送别诗: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留恋,深挚的思念劝勉安慰,坦陈心志。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④边塞诗:表达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决心,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苦闷、久居边关、思念亲人的忧伤、孤独,如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范仲淹的《渔家傲
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⑤咏物诗:特点在于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通过对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如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⑥羁旅诗:游子飘泊在外的孤独寂寞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如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⑦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表达感慨兴衰。如辛弃疾的《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⑧闺怨诗: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的忧伤,或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如李清照的《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3、关注标题、序、注。
①细品标题。有些古诗词的题目为整体感知诗词思想内容提供了线索。如:题目中带有“送”“别”字样,一般都属于送别诗。“塞”“军”“征”“凉州”“关山月”等都暗示这首诗属于边塞诗。像《边塞》《从军行》等。
②关注题序。一些古诗词的前面有一个不长的“序”,有的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奠定了诗词的感情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如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一词的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其中的“中秋” “怀”交代了写作缘由和思想内容是“中秋望月怀人。”
③莫忘注释。部分诗词在呈现给读者的时候,会在诗词的结尾处给出注释,或解释特定词语的含义,或交代特定的创作背景,或给予某种阅读提示,因此不能忘读注释。
4、抓住诗词的关键字、句。
古诗词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字、一词或一句就能成为全诗的线索,构成全诗的感情基调,抓住它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诗词中关键字词或关键句往往透露出作者独特色感悟以及作者的感情走向。如: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乡关”即是“故乡”,从诗中的关键词就可推断出此诗表达了诗人因思乡而引发了愁绪。
5、知晓特殊意象。
意象是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也是读者走进诗人思想感情的桥梁。古诗词中的意象丰富,但有一些意象常有特定的含义。如:“明月”隐喻思乡或怀人之情。“大雁”“鸿雁”多传达想家思归、离愁、孤寂的情感。如:“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三、结合具体古诗词做具体分析。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张先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注〕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注〕笋柱:竹制的秋千架。(1)请赏析首句中“竞”字的妙处。
(2)“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两句写景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2、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越调 】天净沙·闲题
吴西逸
楚云飞满长空,湘江不断流东。何事离多恨冗?
夕阳低送,小楼数点残鸿。
(1)开头两句写景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2)“何事离多恨冗”一句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师生根据诗词整体感知的要点梳理诗词的内容,然后结合题型采用答题技巧完成练习。
四、总结。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国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考生只有完整感知诗词内容才能更好的完成古诗词的鉴赏题。因此,教师要运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来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五、布置作业。
用我们归结的整体感知诗词的方法感知刘因的《入山》、吴宽的《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