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写总结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总结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电子版篇一
课前预习的方法:阅读新课、找出难点、温习基础。
(1)阅读新课: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
(2)找出难点:对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
(3)温习基础:作为学习新课的知识铺垫。
(1)认真听课:注意力集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当老师引入新课的时候,同学们应该注意听听老师是怎样提出新问题的?当老师在讲授新课时候,同学们应该跟着想想老师是怎样分析问题的?当老师在演示实验的时候,同学们应该认真看看老师是怎样进行操作的。当老师在对本节课进行小结的时候,同学们应该有意学学老师是怎样提炼教材要点的。
(2)记好笔记:详略得当,抓住要领来记。有的同学没有记笔记的习惯;有的同学记多少算多少;有的同学只顾记,不思考;这些都不好。对于新课,主要记下老师讲课提纲、要点以及老师深入浅出,富有启发性的分析。对于复习课,主要记下老师引导提炼的知识主线。对于习题讲评课,主要记下老师指出的属于自己的错误,或对自己有启迪的内容。或在书的空白处或者直接在书里划出重点、做上标记等,有利于腾出时间听老师讲课。此外,对于课堂所学知识有疑问、或有独到的见解要做上标记,便于课后继续研究学习。课内学习是搞好学习的关键。同学们在学校学习最主要的时间是课内。在这学习的最主要时间里,有些同学没有集中精力学习、有些同学学习方法不讲究,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学习水平的发挥。
(1)再阅读:上完新课再次阅读教材,能够“学新悟旧”,自我提高。
(2)“后”作业:阅读教材之后才做作业事半功倍。有些同学做作业之前没有阅读教材,于是生搬硬套公式或例题来做作业,事倍功半。
(3)常回忆:常用回忆方式,让头脑再现教材的知识主线,发现遗忘的知识点,及时翻阅教材相关内容,针对性强,效果很好。
(4)多质疑: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多问些为什么?能够引起再学习、再思考,不断提高对知识的认识水平。
(5)有计划:把每天的课外时间加以安排;把前一段学习的内容加以复习;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
深刻理解,自然识记;归纳口诀,有利识记;比较异同,简化识记;读写结合,加深识记。有意识记是系统掌握科学知识的途径。有意识记的方法因人而异、不拘一格。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意识记方法,从而系统掌握科学知识。
知识学习过程的完整分为三个阶段,即知识的获得、保持和再现。
归纳方法之一是点线网络法。这个方法在总结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相互转换关系法最常使用。如“硫”的一章就以h2s→s→so2→so3→h2so4为统领。
归纳方法之二是列表对比法.对比的方法常用于辨析相近的概念,对比的方法也最常用于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学习.通过对比,找到了新旧知识的共性与联系。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电子版篇二
一、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1)反应热的概念: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用符号q表示。
q0时,反应为放热反应。
2.化学反应的焓变。
(1)反应焓变δh与反应热q的关系。
对于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若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能,则该反应的反应热等于反应焓变,其数学表达式为:qp=δh=h(反应产物)-h(反应物)。
(2)反应焓变与热化学方程式。
把一个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和反应焓变同时表示出来的化学方程式称为热化学方程式。
如:h2(g)+o2(g)=h2o(l);
δh(298k)=-285.8kj·mol-1。
3.反应焓变的计算。
根据标准摩尔生成焓,δfhmθ计算反应焓变δh。
对任意反应:aa+bb=cc+dd。
δh=[cδfhmθ(c)+dδfhmθ(d)]-[aδfhmθ(a)+bδfhmθ(b)]。
二、化学平衡。
1.化学反应速率。
(1)表达式:v=△c/△t。
(2)特点:对某一具体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所得的数值可能不同,但各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之比。
2.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反应速率常数(k)。
反应速率常数(k)表示单位浓度下的化学反应速率,通常,反应速率常数越大,反应进行得越快。反应速率常数与浓度无关,受温度、催化剂、固体表面性质等因素的影响。
(2)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增大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增大,减小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减小。
增大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增大,减小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3.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经验公式。
式中a为比例系数,e为自然对数的底,r为摩尔气体常数量,ea为活化能。
由公式知,当ea0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常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也随之增大。可知,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与活化能有关。
4.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规律:催化剂大多能加快反应速率,原因是催化剂能通过参加反应,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有效提高反应速率。
(2)催化剂的特点。
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而在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催化剂具有选择性。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不能改变平衡转化率。
三、苯c6h6。
1.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有毒,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本身也是良好的有机溶剂。
2.苯的结构:c6h6(正六边形平面结构)苯分子里6个c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碳碳键键能大于碳碳单键键能小于碳碳单键键能的2倍,键长介于碳碳单键键长和双键键长之间键角120°。
3.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2c6h6+15o2=12co2+6h2o(火焰明亮,冒浓烟)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2)取代反应。
①铁粉的作用:与溴反应生成溴化铁做催化剂;
溴苯无色密度比水大。
②苯与硝酸(用hono2表示)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无色、不溶于水、密度大于水、有毒的油状液体——硝基苯。+hono2+h2o反应用水浴加热,控制温度在50—60℃,浓硫酸做催化剂和脱水剂。
(3)加成反应。
用镍做催化剂,苯与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3h2。
四、乙醇ch3ch2oh。
如何得到无水乙醇:加生石灰,蒸馏。
2.结构:ch3ch2oh(含有官能团:羟基)。
3.化学性质。
(1)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2ch3ch2oh+2na=2ch3ch2ona+h2↑(取代反应)。
(2)乙醇的氧化反应。
①乙醇的燃烧:ch3ch2oh+3o2=2co2+3h2o。
②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2ch3ch2oh+o2=2ch3cho+2h2o。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电子版篇三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电解质——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非电解质——共价化合物
注意:
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
②so2、nh3、co2等属于非电解质
③强电解质不等于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4不溶于水,但溶于水的baso4全部电离,故baso4为强电解质)——电解质的强弱与导电性、溶解性无关。
在一定的条件下,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电离平衡。
a、温度:电离一般吸热,升温有利于电离。
b、浓度: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溶液稀释时,电离平衡向着电离的方向移动。
c、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里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电解质,会减弱电离。
d、其他外加试剂:加入能与弱电解质的电离产生的某种离子反应的物质时,有利于电离。
用可逆符号弱酸的电离要分布写(第一步为主)
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在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跟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是一个常数。叫做电离平衡常数,(一般用ka表示酸,kb表示碱。)
a、电离常数的大小主要由物质的本性决定。
b、电离常数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受浓度变化影响,在室温下一般变化不大。
c、同一温度下,不同弱酸,电离常数越大,其电离程度越大,酸性越强。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电子版篇四
1.净化气体:饱和nacl溶液中,cl2溶解度减小,但hcl还可以继续溶解,溶液中还可能会有nacl晶体析出。
2、(1)含醛基物质发生银镜反应,与新制cu(oh)2反应,卤代烃水解均需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检验卤代烃水解产物中有x-,需要用hno3酸化,再加agno3;检验淀粉水解产物时,要先用碱中和硫酸,再利用新制氢氧化铜
(2)苯与液溴反应,稀苯酚溶液与浓溴水反应;
(3)nahso4固体中不存在so42-,只存在hso4-;
(4)不能用气体物质除去另一种气体;
(5)不能配制bml、ph=a的弱酸或弱碱溶液;
3、(1)有机分子结构式中有几个苯环要看清楚,千万不要认为六边形一定是苯环;
(2)so3在常温下是一种晶体,不是气体;
4、规范书写:
(1)量器书写时要注明规格,滴定管书写时要注明酸、碱式;
(2)第viii、第iva等容易写错,
(3)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时,小分子切不可丢失;缩聚、加聚反应时条件和n不要丢;
(4)书写电子式时,共价化合物不能忘了未成对电子,离子化合物中的阴离子与原子团离子不能忘了加中括号;
(5)多元弱酸电离、多元弱酸根离子水解:可逆符号和分步进行;
(6)淀粉和纤维素分子式都写为(c6h10o5)n,但不是同分异构体,所以在分子式下面要用汉字注明;
(7)常见错别字:酯化、油脂、炭化、褪色、加成、钝化、气体逸出、金刚石、铵盐;
(8)在银氨溶液中,ag(nh3)2oh是以ag(nh3)2+和oh-存在的;
(9)简答题中的一些细节,如“打开活塞和止水夹”之类的描述不可忘;(10)醛基、酯基、羧基的书写要规范:“-cho、-cooch3、-cooh”;
5.几个容易忽视的概念:
a.同系物:“必须属于同类物质---结构相似---相同官能团并且数量相等”;
b.结构式写法不同,不能误认为是同分异构。
c.计算化学反应速率时,浓度变化值除以单位时间,若求得物质的量的改变值,必须除以容器的体积,再除以时间;
d.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不一定都是醛类物质,如甲酸、甲酸酯类也可发生银镜反应;
3、baso4是难溶物质,但溶解部分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
f.固体物质溶解是一个复杂的物理(扩散)化学(水合)变化,不是单纯的物理变化;
计算时,稀释酸溶液最终ph一定≤7,稀释碱溶液最终ph≥7
7.其它易错点:
(1)涉及有机物时通常对碳原子数小于4的为气态,大于4的为液态和固态这一常识不了解
(2)求na时,由体积转化为物质的量时,一定要注意标态和气体,但由质量转化与状态和标态无关;
(3)离子方程式和化学方程式容易混淆;求物质的质量和物质的物质的量容易混淆;a、b两物质反应生成c的结构简式错写成化学方程式;
(4)有毒气体的检验和制取要在通风橱中进行,并要进行尾气处理;可燃性气体做加热条件下的实验一定要验纯,否则要爆炸;
(5)填空式计算题,缺少物理量单位,如摩尔质量单位为“g/mol”,有效数字或保留几位小数意识淡薄;
(6)要区分醇和酚:酚是-oh与苯环直接相连;
(7)al2o3、al(oh)3有两性,一般要用强酸和强碱才能溶解;
(8)nano3中加入盐酸,其实该体系中有h+、no3-,当h+、no3-共存时,具有强氧化性;
(9)做平衡类题目时,要先看清题给条件是恒压还是恒容;
(10)检验物质时,要采用常用试剂,现象明显,操作简便:例:检验还原性物质一般用溴水、碘水、酸性kmno4;检验氧化性物质常采用na2s、ki(淀粉)溶液或试纸、fecl2等(外加scn-);
(11)合金一般熔点比各组分要低,硬度比各组分大;
(12)强酸、弱酸比较要看清起始浓度相同还是ph相同;
(13)氢键通常存在于hf、h2o、nh3、ch3ch2oh分子间;
(14)牢记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阳极失电子,电解时还要注意金属电极本身失电子,写电极反应式时还要考虑到两极的氧化、还原产物与电解质溶液中的主要离子还能否发生反应;
(15)al、fe在常温下在浓硫酸、浓硝酸中发生钝化;
(16)物质相互之间反应,要注意题干中“少量”和“过量”的字样;过量物质与新生成的物质能否相互反应,我们一定要考虑;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电子版篇五
酸性、强氧化性、吸水性、脱水性、难挥发性:
化合价不变只显酸性
化合价半变既显酸性又显强氧化性
化合价全变只显强氧化性
酸性、强氧化性、不稳定性、挥发性:
化合价不变只显酸性
化合价半变既显酸性又显强氧化性
化合价全变只显强氧化性
(1)选主链,称某烷
(2)编号位,定支链
(3)取代基,写在前,注位置,短线连
①最简化原则
②明确化原则,主要表现在一长一近一多一小,即“一长”是主链要长,“一近”是编号起点离支链要近,“一多”是支链数目要多,“一小”是支链位置号码之和要小,这些原则在命名时或判断命名的正误时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标价态、列变化、求总数、定系数、后检查
一标出有变的元素化合价;
二列出化合价升降变化;
三找出化合价升降的最小公倍数,使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数目相等;
四定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系数;
五平:观察配平其它物质的系数;
六查:检查是否原子守恒、电荷守恒(通常通过检查氧元素的原子数),画上等号。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电子版篇六
1、中和热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
4、盖斯定律内容: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的反应热是相同的。
5、燃烧热概念: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
①研究条件:101kpa
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mol
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δh0,单位kj/mol)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电子版篇七
相似性递变性
性质最高价氧化物的通式为:r2o5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通式为:hro3或h3ro4
气态氢化物通式为:rh3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逐渐减弱
与氢气反应越来越困难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减弱
稳定性:nh3ph3ash3
1、分子结构电子式:结构式:n≡n(分子里n≡n键很牢固,结构很稳定)
2、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密度与空气接近(所以收集n2不能用排空气法!)
3、化学性质:(通常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只有在高温、高压、放电等条件下,才能使n2中的共价键断裂,从而与一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4、氮的固定:将氮气转化成氮的化合物,如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天然固氮
三、氮氧化物(n2o、no、n2o3、no2、n2o4、n2o5)
3no2+h2o=2hno3+no2no2n2o4(无色)302=2o3(光化学烟雾的形成)
鉴别no2与溴蒸气的方法:可用水或硝酸银溶液(具体方法及现象从略)
白磷红磷
2.颜色状态白色蜡状固体红棕色粉末状固体
3.毒性剧毒无毒
4.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溶于cs2不溶于水,不溶于cs2
5.着火点40℃240℃
6.保存方法保存在盛水的容器中密封保存
相同点1.与o2反应点燃都生成p2o5,4p+5o22p2o5
p2o5+h2o2hpo3(偏磷酸,有毒)p2o5+3h2o2h3po4(无毒)
2.与cl2反应2p+3cl22pcl32p+5cl22pcl5
转化白磷红磷
1、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易液化(作致冷剂),极易溶于水(1:700)
2、分子结构:电子式:结构式:(极性分子,三角锥型,键角107°18′)
3、化学性质:nh3+h2onh3·h2onh4++oh-(注意喷泉实验、nh3溶于水后浓度的计算、加热的成分、氨水与液氨)
4、实验室制法(重点实验)2nh4cl+ca(oh)2=2nh3↑+cacl2+2h2o(该反应不能改为离子方程式?)
发生装置:固+固(加热)→气,同制o2收集:向下排空气法(不能用排水法)
检验: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容器口(试纸变蓝)或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容器口(产生白烟)
干燥:碱石灰(装在干燥管里)
注意事项: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空气对流,影响氨的纯度)或塞一团用稀硫酸浸湿的棉花(吸收多余氨气,防止污染大气)
氨气的其他制法:加热浓氨水,浓氨水与烧碱(或cao)固体混合等方法
5、铵盐白色晶体,易溶于水,受热分解,与碱反应放出氨气(加热)。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电子版篇八
1、中和热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
4、盖斯定律内容: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的反应热是相同的'。
5、燃烧热概念: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
①研究条件:101kpa
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mol
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δh0,单位kj/mol)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电子版篇九
(1)概念: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
计算公式:
①单位:mol/(l·s)或mol/(l·min)
②b为溶液或气体,若b为固体或纯液体不计算速率。
③以上所表示的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④重要规律:
速率比=方程式系数比
变化量比=方程式系数比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内因:由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决定的(主要因素)。
外因:①温度:升高温度,增大速率
②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正催化剂)
③浓度:增加c反应物的浓度,增大速率(溶液或气体才有浓度可言)
④压强:增大压强,增大速率(适用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
⑤其它因素:如光(射线)、固体的表面积(颗粒大小)、反应物的状态(溶剂)、原电池等也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2、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
(1)在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向反应速率与逆向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状态”,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移动受到温度、反应物浓度、压强等因素的影响。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化学平衡无影响。
在相同的条件下同时向正、逆两个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通常把由反应物向生成物进行的反应叫做正反应。而由生成物向反应物进行的反应叫做逆反应。
在任何可逆反应中,正方应进行的同时,逆反应也在进行。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即是说可逆反应无论进行到何种程度,任何物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都不可能为0。
(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逆、动、等、定、变。
①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②动:动态平衡,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仍在不断进行。
③等:达到平衡状态时,正方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即v正=v逆≠0。
④定: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一定。
⑤变:当条件变化时,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会重新建立新的平衡。
(3)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①va(正方向)=va(逆方向)或na(消耗)=na(生成)(不同方向同一物质比较)
②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或百分含量不变
③借助颜色不变判断(有一种物质是有颜色的)
④总物质的量或总体积或总压强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前提: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相等的反应适用,即如对于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