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两癌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篇一
(重点传染病预防知识)
预防艾滋病核心信息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大、病死率高的严重传染病,但它是可以预防的。目前艾滋病尚无有效疫苗和治愈药物,但已有较好的治疗方法,可以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产生传播危险行为的人群主要是:性服务工作人员、嫖客、感染艾滋病毒的孕妇、吸毒(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者)及输入带有艾滋病毒血液的人。
预防: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接触感染艾滋病和性病的根本措施;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避孕套),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必要时使用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合格的血液和血制品,并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经过严格消毒的器具;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及时采取抗病毒药物干预、减少产时损伤性操作、避免母乳喂养等预防措施,可大大降低胎、婴儿被感染的可能性。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是(vct)及早发现感染者和病人的重要防治措施。关心帮助和不歧视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鼓励他们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是控制艾滋病传播的重要措施。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
肺结核防治知识
1.肺结核是我国发病、死亡人数最多的重大传染病之一。
肺结核是结核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2.肺结核主要通过咳嗽、打喷嚏传播。
“近距离咳嗽喷嚏传染”,是肺结核传播的主要方式。
3.勤洗手、多通风、强身健体可以有效预防肺结核。
4.咳嗽喷嚏掩口鼻、不随地吐痰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
5.如果咳嗽、咯痰2周以上,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及时诊治肺结核,患者症状较轻,对身体造成的伤害较小,康复较快。
6.我国在结核病定点医疗卫生机构对肺结核检查治疗的部分项目实行免费政策。肺结核诊治优惠政策不受户籍限制。
元潭乡卫生院宣二0一三年十二月十日
两癌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篇二
健康教育培训宣传资料
一、常见的传染病
根据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分为以下几类:
1、肠道传染病:霍乱(二号病)、痢疾、伤寒、甲肝、戊肝、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感染性腹泻等;
2、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结核、流行性感冒、麻疹、流脑、流行性腮腺炎、白日咳、白喉、猩红热、风疹等;
3、血源性传染病:乙肝、丙肝、丁肝、艾滋病等;
4、虫媒传播及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鼠疫、狂犬病、钩体、乙脑、疟疾、登革热、黑热病等;
5、其它:炭疽、布鲁氏菌病、急性出血性眼结膜炎(红眼病)等。
二、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1、有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原虫、蠕虫等;
2、有传染性:传染病病人必须隔离治疗;
3、有流行病学特征:不同传染病的发病时间、地区、人群等方面有各自的分布特点;
4、有感染后免疫:人体感染病原体后,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可抵抗相同的病原体。
三、肠道传染病的预防
(一)什么是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一组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常见的主要有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甲型肺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等。肠道传染病病人的病原体从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中排出,污染了周围环境,再通过水、食物、手、苍蝇、蟑螂、等媒介经口腔进入胃肠道,在人体内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发病,并继续排出病原体再传染给其他健康人。
(二)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1、经水传播
由于生活饮水源被肠道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中排入水中或洗涤病人的衣裤、器具、手等造成了水源污染,可引起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的暴发流行。
2、经食物传播 在食品的加工、储存、制作、运输的销售等过程中被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污染,可造成局部的流行和暴发流行。
3、接触传播 通过握手、使用或接触过病人的衣物、文具、门具、门把手、人民币等造成病原体传播。
4、昆虫传播 有些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可在人体内存活一段时间,通过到处活动的苍蝇、蟑螂等昆虫进行传播。
(三)预防措施
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要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预防工作。
1、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对粪便、垃圾和污水的卫生管理,发动群众灭蝇、灭蟑螂。
2、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腐烂变质食物,生吃蔬菜、瓜果一定要洗烫、剩饭、剩菜要煮后再吃,食具要经常消毒。饮食服务行业、食品加工销售单位和集体食堂,要认真执行食品卫生法。
3、搞好饮水卫生。不喝生水,喝开水。保护好水源,严防污染。饮水用具要定期消毒,保证饮水卫生。
4、讲究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常剪指甲、勤换衣服。食堂、饮食业工作人员更要讲究个人卫生,定期体格检查,发现有传染病,应及时调离工作岗位。
四、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
(一)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1、主要表现:起病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一般超过38℃,可伴有畏寒、关节酸痛、肌肉酸痛、乏力、腹泻,一般无鼻塞、流涕,可有咳嗽,多为干咳,少痰,可有胸闷,严重者出现呼吸加速或呼吸困难。
2、传播途径:主要与病人近距离接触而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的痰、气管分泌物、粪便或被其污染的物品传播。
3、预防方法:生活、工作场所保持通风;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用肥皂、洗手液、流水洗);不与患者或疑似患者接触。
(二)流脑
1、主要表现:起病急,高热,剧烈头痛,呕吐,皮肤黏膜出现淤点淤斑,少数严重患者可出现休克、昏迷甚至死亡。
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咳嗽、喷嚏等经飞沫直接从空气传播。
3、预防方法:接种流脑疫苗;搞好环境卫生,保持室内通风,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不与病人接触。
(三)流行性感冒
1、主要表现:起病急,畏寒发热,头痛,全身乏力、酸痛,体质较弱的患者如老人、儿童可出现肺炎,剧烈咳嗽,呼吸急促。
2、传播途径:主要经飞沫传播
3、预防方法:搞好环境卫生,保持室内通风,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不与病人接触;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加强锻炼,在每天洗脸时用冷水刺激鼻部,可以提高抵抗力,增加对寒冷的适应能力。接种流感疫苗。
(四)麻疹
1、主要表现:发热,全身不适,食欲减退,咳嗽,打喷嚏,流涕,眼结膜充血、畏光、流泪,口腔黏膜出斑,皮肤出疹等。
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直接传播。
3、预防方法:接种麻疹疫苗;搞好环境卫生,保持室内通风,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不与病人接触。
五、血源性传染病的预防 病毒性肝炎
1、种类: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等。
2、主要表现:
(1)急性肝炎:起病急,畏寒、发热、全身乏力、厌油、恶心、呕吐、皮肤巩膜黄染;
(2)慢性肝炎:疲乏、厌食、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肝区不适等。
3、传播途径:
(1)甲肝、戊肝:主要通过肠道传播,即进食被病毒污染的食品或水而感染生病;
(2)乙肝、丙肝、丁肝:主要经血液传播,可通过输血、不安全注射、血透等途径传播,亦可经由母亲传给新生儿。
4、预防方法:
(1)接种甲、乙肝疫苗可有效预防甲、乙肝;
(2)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吃生、冷、变质食物,生食、熟食要分开存放,剩饭菜要热透(尤其是热天),不随便到不卫生的摊点、饮食店就餐,防止病从口入。(3)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不与他人共用针头(包括针灸);尽量避免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患乙肝或携带乙肝病毒的妇女分娩时应加强对婴儿的防护,避免传给孩子,新生儿生下24小时内注射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不接触病人的血液及被血液污染的物品;不与病人共用食具、洗刷用具、剃须刀等。
六、虫媒传播及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的预防
(一)狂犬病
1、主要表现:早期表现为被狗或其它动物咬、抓伤后愈合的伤口及其周围有痒、痛、麻及蚁走等异样感觉,继而患者出现恐水、怕风、怕光、怕声等症状,绝大部分患者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2、传播途径:主要因被带狂犬病病毒的狗、猫或其它动物咬、抓伤而感染生病。
3、预防方法:避免被狗咬、抓伤,被狗咬、抓伤后要立即用20%肥皂水冲洗伤口半小时以上,并在24小时内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的动物咬伤门诊进一步处理伤口和接种狂犬病疫苗,切不可掉以轻心,狂犬病可防不可治。
(二)乙脑
1、主要表现: 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部分患者会留有严重的后遗症。
2、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3、预防方法:灭蚊、防蚊是预防控制乙脑的重要措施,接种乙脑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方法,乙脑疫苗的接种对象为6个月~6岁儿童。
两癌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篇三
健康教育宣传资料
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
(一)什么是甲型h1n1流感?
甲型h1n1流感为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为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
(二)传染源有哪些?
甲型h1n1流感病人和无症状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
(三)传播途径是什么?
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直接或间接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造成传播。
(四)哪些人易感染? 人群普遍易感。
(五)感染甲型h1n1流感有什么临床表现?
甲型h1n1流感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1-3天,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的临床早期症状与普通流
感类似,通常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咯痰、流涕、鼻塞、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部分病例出现呕吐和/或腹泻。约10%病例可不发热。体征主要包括咽部充血和扁桃体肿大。可发生肺炎等并发症。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患者原有的基础病亦可被诱发加重,呈现相应的临床表现。病情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
(六)甲型h1n1流感的传染期有多长?
甲型h1n1流感的传染期是自病人出现症状前1天,至发病后7天,或至病例症状消失后24小时(以两者之间较长者为准)。
(七)什么是甲型h1n1流感的密切接触者? 密切接触者是指在未采取有效防护情况下接触传染期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人群,具体包括:诊断、治疗或护理、探视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人员;与
病例共同生活、工作或有过近距离(一般指2米范围内)接触人员;接触过病例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的人员。
(八)怎样预防甲型h1n1流感?
1.保护自己远离甲型h1n1流感,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病人。
2.养成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经常使用肥皂和流动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打喷嚏或者与病人接触后。保持良好的健康习惯,包括睡眠充足、吃有营养的食物、多喝水、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
3.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如出现高烧、咳嗽或喉咙痛,应尽量避免与他人接触,与他人至少保持1米距离;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用完后的纸巾应处理妥当;室内应保持空气流通。4.如果出现发高烧,咳嗽和(或)喉咙痛,应及时
到当地设有发热门诊和感染性疾病科的医院就医。5.尽早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
肺结核防治知识
1、肺结核的严重性:
肺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全年均可发病。病原体为结核分枝
杆菌,被感染结核菌后,约1/10的人终身有可能发病。
2、肺结核病是如何传播的?
肺结核病是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病人(尤其是痰涂片阳性未经治疗者),当病人咳嗽、喷嚏或大声说话时,肺部病灶中的结核杆菌随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后发生结核感染,形成原发病灶发生结核病。一般每个排菌的肺结核病人一年可传染10-20个人。
3、感染上结核菌后就一定发病吗?
被结核菌感染并不一定发病,传染性的大小与病人病情的严重程度、排菌量的多少、咳嗽的频度、房间的通风情况及接触者的密切程度和机体抵抗力有关。
4、肺结核病一般是什么症状?
主要表现有:低烧乏力、食欲减退、盗汗、妇女有月经不调等全身症状,肺部有咳嗽、咯痰、咯血、胸痛或不适、呼吸困难等表现。
5、治疗肺结核病是否要到专门的机构?
是的,目前,我国已经实行对肺结核病人进行免费检查和对所有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免费抗结核药物治疗。病人可到当地的结核病防治机构接受免费检查和治疗。免费检查的范围包括:胸部透视、x光胸片和痰涂片检查。免费抗结核治疗的范围包括:规定治疗方案中的抗结核药物,而其他检查和治疗费用仍需自付。
6、肺结核病可以治愈吗?
只有痰涂片检查呈阳性的肺结核病人才会有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开始接受正规药物治疗后2-3个星期传染性就会逐渐消失。痰中没有查出结核杆菌的肺结核病人,凭当地结防机构的证明,就可以参
加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只要进行正规治疗(6-8个月的疗程),90%以上的病人都是可以治愈的。
7、学校如何预防肺结核病?
(1)积极发现并治愈在校学生中的肺结核病人。如果发现连续咳嗽、咳痰两个星期以上或者有咯血等症状的学生,就要及时报告学校领导和校医,及时督促学生到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检查。
(2)一旦确诊学生或教职工得了肺结核,一定要休学或者休假接受正规治疗,等到经过检查确认没有传染性了,凭结核病防治机构的证明就可以复学、上岗。
(3)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努力改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对教室和集体宿舍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4)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在咳嗽、打喷嚏的时候应该将手、纸巾捂住嘴巴和鼻子,避
免结核病菌通过飞沫传染其他人。
(5)加强体育锻炼,生活要有规律,注意饮食营养和睡眠充足,增强机体抵抗力,尽量减少发病机会。
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知识
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好发季节。常见的疾病包括流脑、水痘、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单纯疱疹、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和甲型h1n1流感。这些传染病大多经呼吸道传染,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
一、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引起的经呼吸道传播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发病年龄主要是15岁以下儿童,以冬、春季发病较多,发病急,传播快,病死率高。
1、传染源:带菌者和流脑病人是本病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患者咳嗽、打喷嚏、说话等
由飞沫直接从呼吸道传播。
3、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发病率高。
4、主要表现:早期症状和感冒差不多,不同之处在于流脑初期的发烧、头痛、流鼻涕、浑身乏力等症状持续时间非常短。经过几个小时或1-2天后,患者皮肤和口腔黏膜、眼结膜开始有出血点出现,出血点小的如针尖,大的则成片状。病情严重时,会颈项强直、频繁呕吐、怕光、狂躁等症状。而暴发性流脑病情发展更快,患者常在24小时内发生休克,重者危及生命。
5、预防方法:
1)、免疫接种是预防流脑的主要措施,接种对象为1~15周岁儿童。
2)、保持居室通风,每天开窗3—4次,每次约15分钟左右,勤晒被褥、衣服。
3).及时发现病人,早期隔离、治疗。在流脑流行
季节,一旦发现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咽喉痛等症状的病人,应提高警惕。若病人出现高烧不退、剧烈头痛、喷射呕吐等,应立即送医院检查,确诊者应隔离治疗。病人污染的环境、用品等要严格消毒,以防扩散。
4).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按时作息,保证睡眠,经常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尽量少去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根据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感冒。
二、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出疹性急性传染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其中以冬春季为多。
1、传染源:水痘患者为主要传染源,自水痘出疹前1~2天至皮疹干燥结痂时,均有传染性。
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在近距离、短时间内也可通过健康人间接传播。
3、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2~10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但可发生带状疱疹。
4、临床表现:水痘的平均潜伏期14—21天。病初症状较轻,可出现微热,全身不适,发热的同时或1—2日后,躯干皮肤、粘膜分批出现和迅速发展为斑疹、丘疹、疱疹与结痂。本病一般预后良好,极少数人出现严重并发症。部分病人恢复后体内可潜伏病毒,成年后某些诱因可引起复发成为带状疱疹。
5、预防措施:
1).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以免交叉感染。
2).冬春季节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流通。
3).发现水痘患者应及时报告,患病学生必须在家隔离治疗,隔离期一般为发病至疱疹全部结痂或出
疹后7天(自发病起21天左右)。
4).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水痘的有效手段,接种疫苗后15天产生抗体,30天时抗体水平达到高峰,抗体阳转率95%左右,免疫力持久。
三、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多发。
1、传染源:麻疹病人自发病前2日至出疹后5日内,眼结膜分泌物、鼻、口、咽、气管的分泌物中都含有病毒,具有传染性。
2、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3、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婴幼儿,但近年来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
4、临床表现:潜伏期为10—14天,临床以发热,皮疹及两眼发红、流泪、畏光、喷嚏、流涕、咳嗽为主要症状,并以颊黏膜出现麻疹斑为特征。病程
中可出现肺炎、喉炎、脑炎等并发症。患病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5、预防措施:
1).尽量减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属接触,提高人群免疫力是预防麻疹的关键,故对易感人群实施计划免疫十分重要,应按时接种麻疹疫苗。2).室内空气流通,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3).煅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四、流行性感冒
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威胁最大。
1、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
2、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3、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对同型的免疫力可维持较久,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
4、临床表现:流感病毒主要侵入呼吸道,但其毒素对全身器官有广泛的毒性作用,临床上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与白细胞减少等症状。少数情况下,病毒也可能进入血液累及全身而引起呼吸道以外的病理改变和临床征候。体弱多病者易发生流感病毒性肺炎或继发感染而死亡。该病潜伏期短,一般1~3日,最短数小时,最长4日,传染性强,传播迅速。
5、预防措施:流感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多见。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常洗手。病毒可以在患者手摸过的地方存活3个小时,所以你应经常洗手。隔离病人是减少传播的有效途径,隔离期为1周。
2)、搞好环境卫生,办公室、居室多通风换气。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不与病人接触;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公共集会,3)、多喝水。多喝水可以将病毒从身上冲走,并防止脱水症的发生。不要总揉鼻子,揉鼻子容易把手上的病毒直接揉在你身上这个最易被传染上的地方。
4)、每天进行30—45分钟的有氧锻炼。如散步、骑车、跳舞,都可以极大地增强你抵御感冒的能力,避免患上呼吸道传染病。
5)、多吃维生素e和c。维生素e在人的免疫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它多存在于动物脂肪和植物油当中。维生素c有减轻感冒症状及程度的作用,所以可以口服一些,但别过量。
6)、保持营养均衡和避免过度劳累,要有充足的睡眠。
7)、一旦发生流感,主要是加强护理(发病后卧床休息,多饮水,进食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必要时给予对症处理,防止出现并发症。
8)、可通过疫苗预防,常用的疫苗有减毒疫苗和灭活疫苗,每年应加强免疫一次,用于体弱、老幼、多病者。
五、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措施
1、防控呼吸道传染病,关键要做到 “四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学校教室、宿舍等人员集中的场所每天应开窗通风数次(冬天要避免穿堂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次应在半小时以上。
3、勤洗手: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有可能通过手接触分泌物,传染给健康人,因此特别强调注意手的卫生,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
巾擦手。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
4、多喝水:让鼻黏膜保持湿润,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体内环境。
5、要坚持体育锻炼和耐寒锻炼,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因为运动不仅能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对我们的呼吸系统也是一个很有益的锻炼。(但雾天不要晨练,因为浓雾中不仅含有大量有害物质,而且水汽较多,会影响人体肺部的气体交换)。
6、补充营养,适当增加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生活有规律、保证睡眠、不吸烟、少饮酒,并注意保暖防止感冒,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7、可进行免疫预防:流行季节前可进行相应的预防
接种,如流感、麻疹、流脑等疫苗预防相应的呼吸道传染病。
夏季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
一.什么是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一组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常见的主要有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甲型肝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等。二.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1、经水传播:由于生活饮水源被肠道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排入水中或洗涤病人的衣裤、器具、手等造成了水源污染,可引起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的暴发流行。
2、经食物传播:在食品的加工、储存、制作、运输的销售等过程中被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污染,可造成局部的流行和暴发流行。
3、接触传播:通过握手、使用或接触过病人的衣物、文具、门具、门把手、人民币等造成病原体传播。
4、昆虫传播:有些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可在人体内存活一段时间,通过到处活动的苍蝇、蟑螂等昆虫进行传播。
三、预防措施
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要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室内外卫生,清除垃圾,疏通污水沟,消灭苍蝇、蚊子、老鼠、蟑螂等肠道传染病的传播媒介。
2、注意饮食卫生。食堂、饮食业工作人员要讲究个人卫生,定期体格检查,发现有传染病,应及时调离工作岗位;烹调时,餐具应该严格消毒,生熟食品用的炊具要分开;最好不要在路边露天饮食小摊点就餐;吃熟食,少吃凉拌菜,不吃腐败变质的食
物,病死的家禽、家畜、不新鲜的食品不要购买;尽量少食用易带致病菌的食物,如螺丝、贝壳、螃蟹等水海产品,食用时要煮熟蒸透;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盐淹后直接食用的方法都不可取,生吃蔬菜、瓜果一定要洗烫;吃剩的食物应及时储存在冰箱内,且储存时间不宜过长,食用前要加热,以热透为准。
3、搞好饮水卫生。不喝生水,喝开水。饮水用具要定期消毒,保护好水源,严防污染。
4、讲究个人卫生。常剪指甲、勤换衣服,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洗手是最重要的个体预防措施,工作结束、外出归来、饭前便后洗洗手,可以将手上90%左右的微生物洗干净,大大减少污染的机会。个人注意劳逸结合和保证充足的睡眠,提高自身免疫力。
5、如果发现患有上吐下泻等症状, 要立即就医,以便
早诊断、早治疗。
四、夏季腹泻的种类和防治
1、细菌性痢疾
简称菌痢,人在食用了被痢疾杆菌污染的食品或饮用了被污染的饮料等就可能发病。痢疾杆菌进入体内后,侵入结肠黏膜上皮细胞,破坏细胞的屏障,使结肠黏膜发生溃疡、脱落、出血。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腹痛。患者有肛门坠胀、大便想拉又拉不出的感觉。腹泻患者,特别是出现脓血便者要及时化验大便,一旦确诊要及时用抗生素治疗。有痉挛性腹痛者,不可随意使用解痉剂或抑制肠蠕动的药,以免导致大量毒素和细菌滞留在肠道而加重中毒症状。
2、病毒性腹泻
大多由轮状病毒等病毒感染引起。病毒直接侵袭肠黏膜,使受损的肠绒毛变平变短,吸收面积减少,吸收功能发生障碍而导致腹泻。大便稀薄,儿童的病毒性腹泻,大便会稀得像蛋花汤似的,每天五六次,同时会伴有发热和食欲减退。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病毒的药物。同时要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服用口服补液盐。此外,要给患者吃些容易消化吸收的清淡食物,如面条、米粥、肉汤等。不能乱用抗生素,抗生素不会杀病毒。同时,在人的肠道中生长着许多种细菌,它们按一定的比例组合,在肠道内形成一种相对平衡的生态环境,维护着人体的健康。乱用抗生素,会把对人体有益的细菌杀死,导致菌群失调,那些对抗生素不敏感的葡萄球菌、条件致病性大肠杆菌等会失去制约,乘机大肆繁殖,引起菌群失调性腹泻。
3、不洁食物引起的腹泻
食物被大肠杆菌等致病菌污染后变质,人体摄入这些食物后发病。粪便稀软或呈水样,排出量大,每日数次甚至十数次,极易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这种腹泻是细菌毒素引发细胞分泌功能亢进、大量肠液聚积于肠腔所致。患者常伴有恶心、呕吐、左下腹痛等症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肠道感染的药物,以抑制肠道细菌而达到止泻的效果。有人急于服用止泻药,认为只要止住腹泻就好了。其实不然。因为服用止泻药后,表面看来大便次数减少了,腹泻缓解了,但这样会使病原微生物滞留在肠道内不被排出,导致细菌等产生的大量毒素被肠黏膜吸收,引起严重后果。
4、受冷引起的腹泻
食入过多冷饮冷食、在空调房穿露脐装,或在健身运动后洗冷水澡等都容易引起腹泻。有脐周疼痛、肠鸣,排出稀水样黄便。多数患者排出几次后可自愈,也有多达十来次的。这种腹泻是因肠道受到寒冷刺激后蠕动加快,进食的水分来不及吸收,形成稀便排出体外。预防的关键是注意腹部保暖,进食冰箱冷食要有节制。疼痛厉害时可以用些解痉药或收敛药。如水泻次数较多,可以口服补液,以补充水、盐。不必使用抗生素。
5、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
因进食过多或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引起。患者排出溏薄酸臭的大便,伴有恶心、嗳气、腹胀、排臭屁等等。应节制饮食并服用含有消化酶的制剂。这种腹泻并非肠道细菌感染所致。如果服用抗生素不仅无效,还会破坏原来肠道菌群的平衡,甚至可能继发真菌性肠炎、伪膜性肠炎等。
两癌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篇四
健康教育宣传资料
肺结核防治知识
1、肺结核的严重性:
肺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全年均可发病。病原体为结核分枝杆菌,被感染结核菌后,约1/10的人终身有可能发病。
2、肺结核病是如何传播的?
肺结核病是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病人(尤其是痰涂片阳性未经治疗者),当病人咳嗽、喷嚏或大声说话时,肺部病灶中的结核杆菌随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后发生结核感染,形成原发病灶发生结核病。一般每个排菌的肺结核病人一年可传染10-20个人。
3、感染上结核菌后就一定发病吗?
被结核菌感染并不一定发病,传染性的大小与病人病情的严重程度、排菌量的多少、咳嗽的频度、房间的通风情况及接触者的密切程度和机体抵抗力有关。
4、肺结核病一般是什么症状?
主要表现有:低烧乏力、食欲减退、盗汗、妇女有月经不调等全身症状,肺部有咳嗽、咯痰、咯血、胸痛或不适、呼吸困难等表现。
5、治疗肺结核病是否要到专门的机构?
是的,目前,我国已经实行对肺结核病人进行免费检查和对所有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免费抗结核药物治疗。病人可到当地的结核病防治机构接受免费检查和治疗。免费检查的范围包括:胸部透视、x光胸片和痰涂片检查。免费抗结核治疗的范围包括:规定治疗方案中的抗结核药物,而其他检查和治疗费用仍需自付。
6、肺结核病可以治愈吗?
只有痰涂片检查呈阳性的肺结核病人才会有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开始接受正规药物治疗后2-3个星期传染性就会逐渐消失。痰中没有查出结核杆菌的肺结核病人,凭当地结防机构的证明,就可以参加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只要进行正规治疗(6-8个月的疗程),90%以上的病人都是可以治愈的。
7、学校如何预防肺结核病?
(1)积极发现并治愈在校学生中的肺结核病人。如果发现连续咳嗽、咳痰两个星期以上或者有咯血等症状的学生,就要及时报告学校领导和校医,及时督促学生到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检查。
(2)一旦确诊学生或教职工得了肺结核,一定要休学或者休假接受正规治疗,等到经过检查确认没有传染性了,凭结核病防治机构的证明就可以复学、上岗。
(3)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努力改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对教室和集体宿舍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4)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在咳嗽、打喷嚏的时候应该将手、纸巾捂住嘴巴和鼻子,避免结核病菌通过飞沫传染其他人。(5)加强体育锻炼,生活要有规律,注意饮食营养和睡眠充足,增强机体抵抗力,尽量减少发病机会。
1).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以免交叉感染。2).冬春季节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流通。3).发现水痘患者应及时报告,患病学生必须在家隔离治疗,隔离期一般为发病至疱疹全部结痂或出疹后7天(自发病起21天左右)。4).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水痘的有效手段,接种疫苗后15天产生抗体,30天时抗体水平达到高峰,抗体阳转率95%左右,免疫力持久。
三、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多发。
1、传染源:麻疹病人自发病前2日至出疹后5日内,眼结膜分泌物、鼻、口、咽、气管的分泌物中都含有病毒,具有传染性。
2、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3、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婴幼儿,但近年来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
4、临床表现:潜伏期为10—14天,临床以发热,皮疹及两眼发红、流泪、畏光、喷嚏、流涕、咳嗽为主要症状,并以颊黏膜出现麻疹斑为特征。病程中可出现肺炎、喉炎、脑炎等并发症。患病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5、预防措施:
1).尽量减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属接触,提高人群免疫力是预防麻疹的关键,故对易感人群实施计划免疫十分重要,应按时接种麻疹疫苗。
2).室内空气流通,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
3).煅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四、流行性感冒
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威胁最大。
1、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
2、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3、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对同型的免疫力可维持较久,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
4、临床表现:流感病毒主要侵入呼吸道,但其毒素对全身器官有广泛的毒性作用,临床上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与白细胞减少等症状。少数情况下,病毒也可能进入血液累及全身而引起呼吸道以外的病理改变和临床征候。体弱多病者易发生流感病毒性肺炎或继发感染而死亡。该病潜伏期短,一般1~3日,最短数小时,最长4日,传染性强,传播迅速。
5、预防措施:流感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多见。隔离病人是减少传播的有效途径,隔离期为1周。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常洗手。病毒可以在患者手摸过的地方存活3个小时,所以你应经常洗手。
2)、搞好环境卫生,办公室、居室多通风换气。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
夏季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
一.什么是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一组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常见的主要有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甲型肝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等。二.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1、经水传播:由于生活饮水源被肠道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排入水中或洗涤病人的衣裤、器具、手等造成了水源污染,可引起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的暴发流行。
2、经食物传播:在食品的加工、储存、制作、运输的销售等过程中被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污染,可造成局部的流行和暴发流行。
3、接触传播:通过握手、使用或接触过病人的衣物、文具、门具、门把手、人民币等造成病原体传播。
4、昆虫传播:有些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可在人体内存活一段时间,通过到处活动的苍蝇、蟑螂等昆虫进行传播。
三、预防措施
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要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室内外卫生,清除垃圾,疏通污水沟,消灭苍蝇、蚊子、老鼠、蟑螂等肠道传染病的传播媒介。
2、注意饮食卫生。食堂、饮食业工作人员要讲究个人卫生,定期体格检查,发现有传染病,应及时调离工作岗位;烹调时,餐具应该严格消毒,生熟食品用的炊具要分开;最好不要在路边露天饮食小摊点就餐;吃熟食,少吃凉拌菜,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病死的家禽、家畜、不新鲜的食品不要购买;尽量少食用易带致病菌的食物,如螺丝、贝壳、螃蟹等水海产品,食用时要煮熟蒸透;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盐淹后直接食用的方法都不可取,生吃蔬菜、瓜果一定要洗烫;吃剩的食物应及时储存在冰箱内,且储存时间不宜过长,食用前要加热,以热透为准。
3、搞好饮水卫生。不喝生水,喝开水。饮水用具要定期消毒,保护好水源,严防污染。
4、讲究个人卫生。常剪指甲、勤换衣服,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洗手是最重要的个体预防措施,工作结束、外出归来、饭前便后洗洗手,可以将手上90%左右的微生物洗干净,大大减少污染的机会。个人注意劳逸结合和保证充足的睡眠,提高自身免疫力。
5、如果发现患有上吐下泻等症状, 要立即就医,以便早诊断、早治疗。
四、夏季腹泻的种类和防治
1、细菌性痢疾
简称菌痢,人在食用了被痢疾杆菌污染的食品或饮用了被污染的饮料等就可能发病。痢疾杆菌进入体内后,侵入结肠黏膜上皮细胞,破坏细胞的屏障,使结肠黏膜发生溃疡、脱落、出血。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腹痛。患者有肛门坠胀、大便想拉又拉不出的感觉。腹泻患者,特别是出现脓血便者要及时化验大便,一旦确诊要及时用抗生素治疗。有痉挛性腹痛者,不可随意使用解痉剂或抑制肠蠕动的药,以免导致大量毒素和细菌滞留在肠道而加重中毒症状。
2、病毒性腹泻
大多由轮状病毒等病毒感染引起。病毒直接侵袭肠黏膜,使受损的肠绒毛变平变短,吸收面积减少,吸收功能发生障碍而导致腹泻。大便稀薄,儿童的病毒性腹泻,大便会稀得像蛋花汤似的,每天五六次,同时会伴有发热和食欲减退。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病毒的药物。同时要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服用口服补液盐。此外,要给患者吃些容易消化吸收的清淡食物,如面条、米粥、肉汤等。不能乱用抗生素,抗生素不会杀病毒。同时,在人的肠道中生长着许多种细菌,它们按一定的比例组合,在肠道内形成一种相对平衡的生态环境,维护着人体的健康。乱用抗生素,会把对人体有益的细菌杀死,导致菌群失调,那些对抗生素不敏感的葡萄球菌、条件致病性大肠杆菌等会失去制约,乘机大肆繁殖,引起菌群失调性腹泻。
3、不洁食物引起的腹泻
食物被大肠杆菌等致病菌污染后变质,人体摄入这些食物后发病。粪便稀软或呈水样,排出量大,每日数次甚至十数次,极易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这种腹泻是细菌毒素引发细胞分泌功能亢进、大量肠液聚积于肠腔所致。患者常伴有恶心、呕吐、左下腹痛等症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肠道感染的药物,以抑制肠道细菌而达到止泻的效果。有人急于服用止泻药,认为只要止住腹泻就好了。其实不然。因为服用止泻药后,表面看来大便次数减少了,腹泻缓解了,但这样会使病原微生物滞留在肠道内不被排出,导致细菌等产生的大量毒素被肠黏膜吸收,引起严重后果。
4、受冷引起的腹泻
食入过多冷饮冷食、在空调房穿露脐装,或在健身运动后洗冷水澡等都容易引起腹泻。有脐周疼痛、肠鸣,排出稀水样黄便。多数患者排出几次后可自愈,也有多达十来次的。这种腹泻是因肠道受到寒冷刺激后蠕动加快,进食的水分来不及吸收,形成稀便排出体外。预防的关键是注意腹部保暖,进食冰箱冷食要有节制。疼痛厉害时可以用些解痉药或收敛药。如水泻次数较多,可以口服补液,以补充水、盐。不必使用抗生素。
5、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
因进食过多或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引起。患者排出溏薄酸臭的大便,伴有恶心、嗳气、腹胀、排臭屁等等。应节制饮食并服用含有消化酶的制剂。这种腹泻并非肠道细菌感染所致。如果服用抗生素不仅无效,还会破坏原来肠道菌群的平衡,甚至可能继发真菌性肠炎、伪膜性肠炎等。
两癌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篇五
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大全
http:// 2011年09月08日 来源:互联网
一、健康的含义是什么?
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均处于良好状态。
二、健康教育的含义是什么?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促使人们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通过健康教育,能帮助人们了解哪些行为是影响健康的,并能自觉地选择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
二、健康教育的目是什么?
1、增强人们的健康,使个人和群体实现健康的目的;
2、提高和维护健康;
3、预防非正常死亡、疾病和残疾的发生;
4、改善人际关系,增强人们的自我保健能力,使其破除迷信,摒弃陋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三、常见的有损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是什么?
吸烟、酗酒、不良饮食习惯、缺乏体育锻炼、心胸狭窄、性乱交等。
春季防病知识
春天气温多变,气候变化无常,冷暖不稳定且多风,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便会乘机肆虐,易造成一些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如流感、流脑、水痘、风疹等等;同时不稳定的气候往往会使人情绪波动,影响到人的内分泌及生物钟,导致心血管及精神病的发生。另外,春暖花开,空气中飘浮各种花粉、颗粒、尘埃、尘螨,对过敏性体质者易诱发变态反应引起过敏性皮炎、过敏性鼻炎、麻疹等。我们应及时做好预防工作:
4、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少参加剧烈和刺激的运动,控制饮食。根据天气变化适当保暖,平时生活要有一定规律。老年人如有心血管方面的疾病要经常测量血压、血脂,不可以参加激烈的运动。肉少吃,多响蔬菜水果,提倡低脂、低钠、低糖饮食。
狂犬病防治知识
狂犬病又称恐水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有恐水、怕风、光、声等临床症状,病死率几乎100%。带有狂犬病毒的狗、猫等动物及患狂犬病的人是主要的传染源,被其咬伤、抓伤皮肤或被其舔粘膜而感染。
此外,狂犬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据有关资料显示,最短的5天,最长可达19年或更长,一般为1-3个月。
预防狂犬病最有效的途径是给猫和狗注射疫苗。3个月以上的狗,就要注射疫苗。人被咬伤后应该先作伤口处理,首先不要止血,让血流出来,再用20%的肥皂水或1/1000—1/500的新洁尔灭溶液反复冲洗10—20分钟,再用大量清水冲净10分钟,最后涂上碘酒消毒,伤口不要包扎。然后立即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程注射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一般来说,被咬的伤口越深越严重,部位越靠近头、面,越危险,必须立即注射狂犬疫苗和免疫血清。
流感防治知识
流感是呼吸道传染病,传染病性强,传播速度快。由于流感是病毒性传染病,没有特效的治疗手段,因此预防措施非常重要。专家对公众提出如下建议:
(转载自中国健康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
●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每天开窗通风数次(冬天要避免穿堂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四有害健康的八种行为是什么?
四有害健康的八种行为是什么?
1、吸烟;
2、饮酒过量;
3、不恰当的服药;
4、缺乏经常的体育锻炼,或突然运动量过大;
5、热量过高或多盐饮食、饮食无节制;
6、不接受科学合理的医疗保健;
7、对社会压力产生适应不良的反应;
8、破坏身体生物节奏的生活方式。
四有害健康的八种行为是什么?
1、吸烟;
2、饮酒过量;
3、不恰当的服药;
4、缺乏经常的体育锻炼,或突然运动量过大;
5、热量过高或多盐饮食、饮食无节制;
6、不接受科学合理的医疗保健;
7、对社会压力产生适应不良的反应;
8、破坏身体生物节奏的生活方式。
坏身体生物节奏的生活方式
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
●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也可减少感染的机会或减轻流感症状。
●流感防治误区:
1、服用维生素抗流感。各种维生素好处多多,这显而易见、毋庸置疑。但它们却不能使人远离流感。包括使用抗病毒药和各种维生素在内的综合诊治才是最理想的疗法。
2、户外可减少得流感风险。这种论点并不完全正确,因为我们在户外,比如在大街上常常会遇到很多人,而他们中间就完全可能有流感病人。至于说户外空气新鲜,流感传播风险相对不高,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封闭场所内如聚集很多人,流感传播风险随之便会高出成十上百倍。
艾滋病的防治
艾滋病的医学名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aids), 是一种病死率很高的严重传染病。“艾滋”是它的英文缩写“aids”的音译。它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所引起的、具有一系列复杂症状的综合症,但对个人来讲是可以预防,其主要预防措施是:
(1)不发生婚前性行为;
(2)不以任何方式吸毒;
(3)不轻易接受输血和血制品。(如必须使用,要求医院提供经艾滋病病毒检测合格的血液和血制品);
(4)不与他人共用针头、针管、纱布、药棉等用具;
(5)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或其他场所打针、拔牙、穿耳朵眼、纹身、纹眉、针灸或手术;
(6)避免在日常救护时沾上受伤者的血液;
(7)不与他人共用有可能刺破皮肤的用具,如牙刷、刮脸刀和电动剃须刀。
您可以访问中国健康网()查看更多与本文《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大全_保健知识_中国健康网》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