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计划吧。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计划书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案全册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教学计划篇一
《花朵》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2、能结合生活实际,感受到美好。
3、会认“花、朵”写七个生字及组词,含写“火”“我”字。
二、设计思路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导学生自主读书,培养学生爱读书的习惯,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让学生享受朗读的乐趣。
三、重点难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火”“我”字的书写。
四、教学准备:
几种常见的花朵课件;带拼音课文和去掉拼音课文内容课件;布满星星的夜空课件;焰火燃放的情境课件;学生们玩耍的情境课件。
五、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进入,激发兴趣。
1、出示各种花朵课件,说出花朵的名称,感受花的美。
师:这些花美吗?它们都是些什么花?(菊花、向日葵、水仙、牡月)对,这些花都是花朵,揭示课题:(板书:1、花朵)
2、你们还见过哪些花朵,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师:同学们说的桃花、梅花、月季花等许多漂亮的花、我们都说它是(指课题)生齐:花朵。
3、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去认识三种特殊的花朵。请翻开书,自己读一读,就知道这是什么花。
二、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师:能告诉老师这三种特殊的花是什么?(板书:星星、焰火、我们)
2、同桌之间互相读,互相纠正读音。
3、指名读。
三、指导学生读,师生共同正音。
1、课件:
环节①有拼音的课文;环节②去掉拼音读课文。
①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进行认读。
②去掉拼音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注意把要求认的字和会写的`生字读正确。
2、老师示范读,学生比较,感受(感受老师读,有停顿更好听)
3、再读课文:认识逗号、句号。
师:说说课文共有几句话?你是怎样知道的?告诉学生逗号是在句子中间的停顿,句号是一个句子说完了就在后面写一个句号;一个句号就是一句话。
4、让学生感受逗号和句号的作用。(比较没有标点的句子读起来难受不好听;标上符号后句子读起来顺畅、好听)
例句:今天有许多老师来我们学校听课我们感到非常高兴。(老师一口气读完,提问:你觉得老师读得怎样?)标上逗号和句号读一遍。
今天,有许多老师来我们学校听课,我们感到非常高兴。(让学生感受有逗号和句号后读起来顺畅、好听)
5、老师带读一遍,跟着读一遍。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谁把课文读得正确,读得流利。
四、指导背诵、朗读感悟。
1、分组朗读句子(一组读一句)
2、指导朗读,背诵第一句:
①指名读句子:
师:你们见过晚上的夜空吗?是什么样的?
②出示夜空的课件:
师:什么在夜空中一闪一闪,像什么?然后闭目背一背
③指名背、齐背。
师:你觉的有星星的夜空美吗?你能不能把它背出来?
3、自学第二句:
①指导读句子:
师:你们见过焰火吗?它像什么?
②出示课件:焰火燃放的景色。(帮助学生体会背诵)
师:多美的焰火呀。燃放在夜空中就像花朵一样。
③指名背,齐背。
4、朗读体会第三句:
①齐读句了:
②出示课件:学生在操场上玩耍的情境。
师:同学后看,谁在操场上玩?玩的开心吗?
告诉学生:我们在祖国的关怀下健康成长,可爱的象花朵一样,所以说我们是祖国的花朵。(通过画面闭目感受背诵)
③全班齐背。
5、背诵课文《花朵》
小组同学互背→齐背→板书“→”符号,然后围着课题画一朵花。
6、今天晚上同学们把这篇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案全册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教学计划篇二
《丁香结》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重点理解“幽雅、浑浊、笨拙、参差、愁怨”等词语。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丁香的特点。
3.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感悟丁香结的象征意义和作者由丁香结生发的有关人生的感悟。
4.品味、积累文章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学习多角度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品读优美的句子,学会多角度描写事物的方法;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由丁香结生发的有关人生的感悟。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由事物引发联想,进而阐述自己独特感受的写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缀、幽、雅”等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宅院、幽雅、伏案”等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划分层次,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丁香的特点。
教学难点
1.正确读写生字新词。
2.理清文章的层次,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花草树木及其象征意义的图片,学生仔细观看,交流感受,进入本课的学习。
导语:同学们,看到这些图片,你是否会浮想联翩?古往今来的文学作品中,许多花草树木都被赋予某种品格,如梅花象征高洁,牡丹代表富贵,菊花寓意坚贞等。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丁香结》,去文中看一看作者又赋予了丁香结怎样的象征意义。
2.出示课题,理解课题。(板书:丁香结)
明确:“丁香结”表面指丁香的花蕾,实际指人生中的很多问题。以此为题,寓意深刻,易引起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简单介绍作者及相关写作背景。
宗璞当代女作家,原名冯钟璞。1928年生于北京,哲学家冯友兰之女。她多年从事外国文学研究,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髓,学养深厚,气韵独特。她的小说刻意求新,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红豆》,长篇小说《野葫芦引》,散文《紫藤萝瀑布》等。
2.学生自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3.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字词,指名认读,注意变色的字。教师纠正字音,学生识记生字和词语。
宅院缀满幽雅断断续续伏案浑浊笨拙眼帘
参差单薄照耀文思梦想迷蒙印象模糊恍然
愁怨顺心平淡
◆需注意的字音:
“缀”和“拙”是翘舌音;“薄”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作bó;“恍”是后鼻音,注意不要读错。
◆需注意的字形:
“雅”右边是“隹”,不要写成“住”或“佳”;“薄”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2)理解词义。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交流不理解的词语。若是小组讨论无法解决的,提出来全班讨论。
预设: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因为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识记生字、理解词义的方法,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个人自学和小组讨论来完成对生字、新词的学习。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
(1)给课文标上段序,小组合作,给课文划分层次,交流为什么这样划分,归纳出每一层主要写了什么。
(2)了解本文的内容主要分为两大主体,即描绘丁香的特点及阐述作者的独特感悟。
预设:采用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文章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只要有理有据,教师都应予以肯定和鼓励。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分别从生长环境、开放姿态、花的气味、花的形貌、花的颜色等方面描写了丁香。(主体写丁香花。)
第二部分(第4—6自然段):分别从古诗中的丁香结、作者提出的疑问、作者的感悟三个方面描写了丁香结。最后以一个反问句作为总结,点明中心,告诉了读者要以豁达的胸怀面对人生中的“结”。(主体写作者由丁香结生发的感悟。)
2.指名朗读第1—3自然段,初步感知丁香花的特点。
(1)提出问题,小组合作探究,再全班交流。
思考:这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哪些地方的丁香,它们有什么特点?找出你喜欢的描写丁香花的句子。
交流预设:
生1: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城里街旁、宅院里的丁香;第二自然段描写了城外校园里的丁香;第三自然段描写了斗室外的三棵白丁香。
生2:我知道作者从视觉、触觉、嗅觉等角度具体描写了丁香花的色彩、形貌、姿态和气味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如结合“雪白”“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淡淡的幽雅的甜香”等词可以分析出来。
生3:我知道作者赋予了丁香花灵动幽雅、纯洁无瑕、可爱芬芳的特点。
(2)教师指导朗读。
过渡:谁说草木无情?它们也各有自己的品性与精神,宗璞笔下的丁香就是如此。作者从多角度展现了丁香的形象,丰富了丁香的内涵,不禁让我们喜欢上了这一簇簇的可爱的丁香花。这是一篇清新雅致的散文,你喜欢作者笔下的丁香吗?让我们再次读一读这三个自然段。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留下悬念。
过渡: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生字新词,朗读了课文,还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划分了文章的层次。学完这节课,大家是不是也喜欢上了作者笔下的丁香?那么,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丁香花的?作者又从丁香结中生发了怎样独特的感悟?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探究。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自主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
(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高。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案全册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教学计划篇三
教学目标:
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听而不闻、焦虑、截然不同”等词,理解辨析“安静、安然”、“幽美、精美”的意思,体会用词的准确的重要性。
2.能概括课文中两个镜头的内容;能联系课文中的具体场景,感受动物之间友爱;通过句子比较,感受书面语表达的语言精炼。
3.能学习课文的描写方法,尝试(或口头或书面)介绍生活中看到过的类似课文中小镜头。
4.能对课文中的感人镜头有所感悟。
重点难点:
1.能概括课文中两个镜头的内容,能联系课文中的具体场景,感受动物之间友爱;通过句子比较,感受书面语表达的语言精炼。
2 . 语言表达方法的丰富性,懂得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不同的表达方法。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 . 在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经历过许许多多爱的故事,我们在爱的阳光下成长,我们在爱的温暖下感受快乐,感受生命的意义。同样在动物王国里,也有这种伟大的爱的存在。虽然他们不会用语言来表达,但他们以他们的方式去爱。
2 . 板书课题:22 无言的爱
3 . 齐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 出示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
(2)思考:课文记录了哪两组镜头,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两个故事。
2.交流。
(1)字词反馈:
出示词语:听而不闻、焦虑、温馨、幽美、藤蔓、截然不同、络绎不绝
※ 读准“藤蔓”的字音。
※ 理解“幽美”。(指导“幽”的笔顺)
个别读、全体读。
(2)课文内容反馈。
三、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学习“镜头之一”。
1.默读第二小节。思考:故事中的哪些场景让你感动,让你感受到了“无言的爱”?可以做一些批注。
2.围绕三个场景交流感受,指导朗读:
①当看见自己的四只小狗满院子乱跑时,被拴在树上的母狗急得绕圈狂叫,想用力挣脱绳子,这个场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为了孩子的安全而不顾一切的母亲。
②花猫见状飞奔而去,衔狗进窝,让小狗吸它的奶,安详地施展母爱。这样的场景令人称奇,使人感动。
③母狗看到儿女安然地扑到花猫怀里,才安静下来。
3. 比较句子写法,你喜欢哪一句?
媒体出示:
(1)母狗急得在树下绕圈狂叫,小狗却听而不闻,散开去往草丛里钻。
(2)母狗急得在树下绕圈子汪汪叫,小狗听见了,就像没有听见一样,散开去往草丛里钻。
(体会书面语精炼的特点。)
媒体出示:
母狗无法近前,但看到4个儿女安然地扑到花猫的怀里,它也就安静下来了。
(1)朗读句子,说说带点字意思,体会准确用词的重要性。
4.师生合作分三个场景朗读,再次感受“无言的爱”。
小结:母狗从绕圈狂叫到安静下来的情绪变化使我们感到它母性的爱;那只花猫却以自己的行动表现了它对四只小狗不分界限的爱。
5.读句子体会含义。
过渡:事有凑巧,这天刚好是母亲节,这是专门歌颂母亲的节日,主持人看到这个镜头,不禁风趣地说——
出示:今天是母亲节,到底谁是母亲呢?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二)学习“镜头之二”。
1.默读第三小节:找到令人称奇、让人感动的场景,谈谈对“无言的爱”的感受。
2.交流感受。
场景一。
出示句子:
奇怪的是4只父母鸟来去衔草,造的却是同一个窝!更让人惊奇的是,两只体态、羽毛截然不同的母鸟都在窝中产卵、孵小鸟,但相容相安,从不互侵互斗。
① 正确朗读谈感受,理解“截然不同”。板书:同处一窝,相容相安
② 比较朗读句子,进一步体会书面语的准确、精炼。
出示:
两只体态、羽毛一点儿也不相同的母鸟都在窝中产卵、孵小鸟,但它们相处在一起,平平安安,从来不你斗我我斗你。
场景二。
出示句子:
体大的幼鸟嘴巴也大,每次从麻雀嘴中取食,把麻雀连嘴带头都含在自己的口中,而麻雀送下食物,把头从它口中拔出,没有一点痛苦的样子,次次都是如此。
① 朗读并抓住“取、含、送、拔”等词复述“体大的幼鸟从麻雀妈妈嘴中取食”的场景。
②联系课文内容“幼鸟出壳了,父母鸟都衔食物来喂幼儿,感人的是它们不分彼此,谁都不只喂自己的儿女。”
③交流体会,理解“不分彼此”,“次次如此”。归纳板书:不分彼此,同喂幼鸟
3.师生合作,朗读感受:按“环境描写”、“场景一”、“场景二”的分工,合作朗读,整体感受。
场景三
出示句子:
一天,主人满脸笑容地对前来看鸟的人说:“两种不同的鸟都能这样相亲相爱,我们人类还分什么你我呢?”说着,敞开大门,备了咖啡茶点招待大家。
① 思考:这个场景写的是“邻里观鸟”,作者选取这个镜头想说明什么?
② 朗读并感受:鸟类的相亲相爱,打动了人类。
(三)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1 . 那么作者看到了这两组镜头以后把它写下来仅仅是想让我们笑一笑吗?你是从哪里读懂的?
① 理解“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感人。”一句中递进关系的作用。
② 理解“面对这感人的镜头,人类是否会有所感悟呢?” 一句中反问句的作用。
2 . 小结:文章首尾呼应。所以我们在读文的时候要特别关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往往可以帮助我们读懂文章,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3 . 这主人已经感悟了,而我们人类真正做到了没有?说说你的看法。
四、复习巩固。
1 . 师:是啊,在世界各个角落还是充斥着啼哭声。
(出示图片):炮火、饥饿、贫穷等的有关图片。
2 . 师:看了这些图片,你认为这是什么造成的呢?
3 . 交流
4 . 师小结:是呀,今日世界、战争、恐怖和暴力活动不断,十分不安定。人类一旦失去理性,自相残杀,变得比动物还不如,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课后小结
五、总结课文。
1 . 师:现在你是否明白了,课文为什么要以《无言的爱》作为题目了吗?
2.学生交流
(动物是没有语言的,但是,它们用自己的动作、神情表现了爱。)
3.师:课文巧妙地运用两组镜头记录了发生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的两件事情,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主题----爱。这种写作方式值得我们学习。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案全册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教学计划篇四
设计说明:
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本课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着“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画面。全文共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本识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同时,本课词串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出示词语
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2.出示图片,做游戏。猜猜出示的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声音、图画、颜色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顺应儿童的心理,开课伊始,创设新奇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冬翘舌音:霜
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霜和雪
(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
(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
(3)相机识记生字。认识部首“雨字头”。
(4)仔细观察,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5)教师范写生字“雪”,学生书空,并口头说出笔顺。
4.教学词串: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1)出示短语。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
(3)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4)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的感觉,读好“落”。
(5)了解“霜降”。认识部首左耳旁。交流自己积累的带有这个部首的其他字。
(6)指名说说下雪时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轻盈。
(7)有感情地齐读第二组词串。
5.教学词串:青草红花游鱼飞鸟
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
(3)出示词串三和四。
第2/5页
(4)小组合作,借助拼音等方法朗读词串,相互正音。
(5)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6.仔细观察,自主识记生字。
(1)仔细观察本课的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
(换偏旁法,如“雪”,可以通过换偏旁变成“霜”识记;比较识记法,如“入”字,通过和“人”比较识记;通过形象演变进行识记,如“飞”字,可以想象成鸟的形状等;加一加法,如“落、飘”,可以用部件加一加的方法记忆。)
(2)小组内互相交流好方法。
设计意图:教给识字方法,促进自主识字。有层次性地、有目的性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之中,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识字,在识字的同时,发展语言,提高认识能力。可以说,在语言环境中学到的字词是活的,带着感情记忆的东西是牢固的,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示范指导,书写生字
1.指导书写生字“春、冬、花、入、风、雪、飞”。
(1)学生抽读生字,复习巩固生字的读音。
(2)分析生字,记忆生字,了解结构。
(3)示范指导,学生书空笔顺,认真练写。
重点关注“春、冬”:两字的撇和捺要舒展。“冬”的两点要在竖中线上。“入”的第二笔要长,并且要出头。
“风”和“飞”的横斜钩要写得稳当。
复习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2.学生当小老师给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
3.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案全册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教学计划篇五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女、气、去、大、早、亮”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就要关心别人,为别人着想。
教学准备:两幅挂图、小黑板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师板书“心愿”,理解“心愿”,说说你有什么心愿?
2、你知道月亮有什么心愿吗?
出示图一,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出示图二,这幅图上又画了什么?(让学生充分地说,初步感知课文)
3、师总结:老师有一个发现,两幅图上,月亮的表情不一样,看了这两个小女孩的家,月亮会怎么想呢?今天我们就学习8。《月亮的心愿》(齐读)
二、感知性阅读,学习生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用“=”划出本课的生字。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读拼音、问同桌、查字表、猜一猜等)
3、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1)小黑板出示生字词(带拼音),自由读,男女生分读。
(2)擦拼音,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3)哪些字你以前就认识了?怎么认识的?哪个字你有好办法记住它?
4、小组合作读课文,在读中巩固生字,注意多音字“得”
三、读后悟,读后思
1、指名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问的?
四、再现生字,复习巩固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请一名学生带读。(或指名读)
小朋友们,月亮姐姐去了两个小女孩的家,她们在干什么呢?(自由读课文。)
二、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月亮姐姐来到了第一个女孩的家。齐读第1-2自然段。
2、(1)用“自言自语”说话。
(2)这时月亮的心愿是什么?
3、月亮姐姐来到了第二个女孩的家,读第3-8自然段。(同桌读对话)
(1)用“悄悄地”说话。
(2)月亮看了第二个女孩的家,它的心愿又是什么?
(3)指导朗读对话。
4、那么最后到底结果怎样呢?齐读最后一段,理解“艳阳天”
5、说说月亮的心愿是什么?
三、再现生字,书写指导
四、拓展练习:两个小女孩走在郊游的路上,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案全册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教学计划篇六
《草原》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毯、陈”等9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绿毯、渲染、勾勒、拘束、羞涩、摔跤”等词语。
2.自读感悟,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受到美的熏陶。
3.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4.通过理解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5.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学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9个生字,理解“绿毯、渲染、勾勒”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3.品味课文美景,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具准备
课件:歌曲《天堂》、老舍先生简介、词语解释、草原风景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教师播放腾格尔的歌曲《天堂》,请同学们欣赏。
2.播放完毕后谈话导入:这首歌唱出了什么地方的美丽景色?对,是草原。你们一定知道咱们今天要上哪一课了。(板书课题:草原)学生齐读课题“草原”。请同学们分小组交流一下自己课前了解到的关于草原的资料,谈谈自己对草原的感知。
今天,我们就和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古,走进那辽阔的大草原。
2.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老舍,原名舒庆春(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正红旗人,生于北京,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他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曾经产生过较大的国际影响。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四十多年前,老舍先生到内蒙古草原参观访问,记录了当时在草原上的所见所感。今天,我们就紧随老舍先生的脚步,走进“草原”,感受大草原无与伦比的美丽风光和淳朴热情的民族风情。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1)翠色欲流:欲流,快要流出来。形容绿色浓润得像要流淌下来似的。
(2)渲染: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染画面,使它分出层次,以加强艺术效果。比喻夸大地形容。
(3)洒脱:(言谈、举止、风格)自然,无拘无束。
(4)迂回:回旋,环绕。
(5)一碧千里:千里,形容宽广。形容十分广阔的一片绿色。
(6)襟飘带舞:衣襟和裙带迎风飘动。
(7)鄂温克: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内蒙古和黑龙江省。
(8)羞涩:有点难为情的样子。
(9)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
(10)勾勒:用线条画出轮廓。
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想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草原的?是按照什么顺序将材料串接起来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
4.教师总结。
(板书:初见草原--迎客--待客--话别)
四、细读课文,品味美景
1.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文章第一自然段,想想草原的景色到底美在哪里,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画出有关句子,并想一想这些语句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学生作批注,自我品读探究。
3.学生小组交流自学结果,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交流自己的感受。
4.教师根据交流结果归纳:(先写看到草原的景象,抓住天空、空气、小丘、平地、羊群这些景物按照从天空到地面,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来写的。后写产生的感想。)作者又是怎样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生动的语言来描绘草原的美丽景色的?
教师重点导读并理解以下语句:“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句话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体会比喻的生动形象。)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这句话写的是草原的美丽风光给作者留下的深深感慨,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草原的感叹和赞美。)(板书:风光美)
五、图片展示,欣赏美景
多媒体出示“草原风景图片”,用草原歌曲《请到草原来》或《我和草原有个约定》《辽阔的草原》等配乐,学生用感官来感受草原的美景。
六、课堂总结,布置背诵
1.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跟随老舍先生一道欣赏了草原上的美丽风景,我想大多数同学可能都有一种冲动,就是想马上到大草原去看一看,去呼吸清新的空气,去仰望蔚蓝的天空。让我们把这一切记在脑海中吧。
2.请同学们课下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探究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增强热爱草原和草原人民的感情。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检查,指名学生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2.谈话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领略了大草原的美丽风光。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跟随老舍先生走进蒙古族人民的蒙古包,去感受一下蒙古族人民的热情与友好。
二、“初入草原”,感受“洒脱”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指名读,说说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重点理解“洒脱”:
(1)“洒脱”这个词结合上下文来看可换成什么词?(自由、无拘无束……)
(2)从哪些语句看出“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3)教师描述,学生感受:“洒脱”就是没有红灯绿灯的障碍,没有行人车辆的拥堵,却有一路翠色欲流,尽收眼底,却有那忽飞忽落的小鸟相伴,这是令多少人向往的呀!
(4)指导朗读,表现“洒脱”:看谁能读出这种洒脱的感觉,大家来比一比,赛一赛。
三、深读感悟,体会热情
1.导入:草原的美景,令人陶醉;行车的洒脱,令人向往;而草原的民族风情,更是令人难忘。让我们跟老舍先生一道,走近蒙古包,去会会蒙古族同胞。
2.自由读课文2-5自然段,思考: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草原人民的特点,你想用什么?(热情好客)
3.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学生回答,教师指导纠正。
4.请同学们试试看,在这些词语的前面加上一些用“情”字组成的词,是不是会让人更深切地感受到草原人民那滚烫的心呢?(板书:人情美)
迎接、相见、款待、联欢、话别
(1)现在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课文,读完后,与小组的同学一起想想,把这些词语加在哪个词的前面最合适。
(2)学生自由发言填词,教师点拨指导。在课件上完成填空,依次填上:热情激情盛情尽情深情
(3)交流小结:
热情迎接激情相见盛情款待尽情联欢深情话别
(板书:热情迎接盛情款待深情话别)
5.我们按照老舍先生访问草原的顺序,来一步一步地感受草原人的深情?
(1)热情迎接:
①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这份热情?
“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来得真快,表现了草原人民迎接远方的客人的急切心情。
“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为什么用“彩虹”来比喻?——不仅是因为穿着各色的衣服,更重要的还是比喻一种热情。
“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想象当时车和马相遇的情景,如果你在场,会有什么感受?
②草原人民扑面而来的热情令人感动,你能否读出草原人民的热情?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激情相见:
①你能否想象当时的相见是怎样的情形──学生即兴表演,教师随机采访:刚才你们说了些什么?你听得懂蒙古族语吗?如果你听不懂,你认为他们在说什么?
②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激动、兴奋之情。
(3)盛情款待:
①主人们拿出些什么款待远方的来客?
②除了吃的、喝的,还不忘以歌助兴,宾主无拘无束,其乐融融。
③有感情地朗读。
(4)尽情联欢:
①联欢的项目有什么呢?
②说明:这些都是蒙古人最喜爱的传统项目,是能骑善射、能歌善舞的蒙古人力与美的展示。
(5)深情话别:
①出示课件:“背景为夕阳西下的草原,难舍难分的离别音乐(蒙语演唱的《蒙古人》)”响起。
②教师导引:夕阳西下,宾主双方站在蒙古包外,望着那一望无际的草原,就要分别了。耳边,悠扬的马头琴声、质朴高亢的蒙古民歌还在回响;嘴里,喷香的奶茶、鲜美的羊肉,回味无穷;脑海中,那雄健有力、明快强烈的蒙古舞蹈依然历历在目。手握着手,那样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那可真是──依依不舍,难舍难分(引导学生说出表示舍不得离别的成语)。
③这正是──“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这句话表达了怎么的感情?(这句话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的深厚情谊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让我们带着依依惜别之情集体朗读这句话。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课文具体写了作者见到的草原美景和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远道迎客、盛情款待客人的情景。草原的风光美和蒙古族人民迎客待客的人情美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草原上的美丽风光让我们深深陶醉,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更使我们深受感动。民族团结互助是大家共同的心愿。同学们,让我们为中华民族团结大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2.作业
(1)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
(2)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案全册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教学计划篇七
【教学目标】
1、认识“莲、哭”等13个生字。会写“他、她”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夏夜的美。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同学们,万物复苏,春天就要过去了,炎热的夏天即将来临。在夏天的夜晚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一去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课文,生认真听。
2、故事中都出有哪些可爱的小动物?
(教师板书。)
这些小动物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文。
三、学习生字
1、同学们自由读文,画出文中的生字词,然后读一读,学一学,要求:
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2、用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
指名读一读,同桌读一读。
3、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领读(组词)。
4、抢读,看谁读得快。
四、朗读感悟
1、刚才同学们读生字、读句子都很好,你们一定能把文章读得更好,在认真读的基础上,你喜欢故事中的哪能一个小动物?为什么?
2、把你喜欢的故事中的小动物说的话用笔画出来,再读读:
课件出示小动物的对话
⑴喜欢读同一种小动物语言的同学齐读。
⑵指名读。
⑶评价谁读得好?为什么?
3、分角色朗读。
4、同学们读得很好,老师也想读一读:
教师范读后三个自然段。
5、夏天的夜晚很美,文中小动物心灵也很美。让我们也一起来美美地读读这篇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齐读课文。
2、出示生字卡,学生认读。
3、说说识字记字好方法:
歌谣识字:
目争睁,月要腰。爪巴爬,日寸时。两字合一字,好记好认识。
猜谜识字:
根:很字两人离,木棍左边立。
非:一排小朋友,个个背着手。一排变两排,看看没有手。
其他字都可以利用多种记字方法识记。
4、完成练习“读读说说”:
让学生自己先填一填,然后全班交流读一读。
二、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1、出示6个生字:
想想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全班交流记字办法。
2、重点分析以下几个字的字形:
送、过:可联系连、远的写法。
他、她;也字的写法要作为重点。
三、扩展练习
课后也去观察观察美丽的夏夜,看看它美在哪里。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案全册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教学计划篇八
教学目标:
1、用不同的方法理解“镜头”、“络绎不绝”、“相容相安”、“截然不同”的意思,同时在句子中体会“安然、安静”的不同含义。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抓住关键词语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在阅读中通过寻找描写动物的动词感受动物之间友爱相处的温暖,初步感悟人与人之间也应该和谐相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经历过许许多多爱的故事。我们在爱的阳光下成长,我们在爱的温暖中感受快乐,感受生命的意义。同样,在动物王国里,也有这样的爱,虽然它们不会用言语来表达,但它们以自己的方式去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感人的课文。
2、板书课题:无言的爱
3、师:谁来读这句话。出示:最近有两组镜头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感人。
(个别读齐读)
师:这句话中有一个词语“镜头”,为了弄清它的意思,老师查了词典,词典中有3个解释,请你结合句子,选择正确的义项。(出示解释,理解“镜头”)
4、指名回答,读解释
5、师:课文冠以这些画面,这些充满情趣的镜头为——无言的爱(出示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师:通过预习,你们知道课文具体描写了几组充满情趣的镜头?
板书:镜头一、镜头二
2、师:打开书本,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两组镜头分别讲了什么?可以借助这样的填空说一说。
出示填空:
四只小狗满院子乱跑,母狗绕圈狂叫,花猫衔来小狗,喂奶。
麻雀和另一种比它身体大两三倍的鸟,共同衔草造窝,不分彼此,喂养儿女。
3、学生自由轻声读,准备填空。
4、交流、板书:
师:这两组镜头里出现了:
板书:小狗、母狗、花猫
板书:麻雀、大鸟
三、精读课文:
1、过渡:动物之间的爱是无言的,但镜头是有声的,这两组镜头就很好的记录下了这些动物之间的爱。让我们再次读课文2、3、4小节,思考:镜头中的哪些画面感动了你?用“——”划出相关的句子。
2、交流
镜头一:
师:让我们一起先来关注第一组镜头。在这组镜头中,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一个画面?
3、交流,出示句子:
不料花猫见状,竟飞奔而去,把四只乱跑的小狗一个个衔到狗窝里,自己拖长身子躺下,让四只小狗吸它的奶。(指名朗读,2人)
4、师:花猫和4只小狗毫无血缘关系,但花猫竟——,把——,自己——让——。花猫把4只小狗当作是自己的孩子,还让它们吸它的奶,花猫的行为是感人的,也是出乎众人的意料,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课文中用了一个字——“竟”(媒体把“竟”变红)(再一起读)
5、师:那么,花猫究竟看到了什么呢?读读上文,来说一说。
出示:
花猫看见,竟飞奔而去,把四只乱跑的小狗一个个衔到狗窝里,自己拖长身子躺下,让四只小狗吸它的奶。(生个别答)
6、出示句子:
4只小狗满院子乱跑,母狗急得在树下绕圈狂叫,小狗却听而不闻,散开去往草丛里钻。母狗的叫声更见焦虑,不住地用力,也挣脱不了套着它的绳子。
7、师:4只小狗刚学会走路就满院子乱跑,这可急坏了它们的母亲,你看母狗——
(板书:绕圈狂叫)好像在喊——,可是小狗却——,听见了像——,散开去往草丛里钻。这可如何是好,母狗不住地用了,想挣脱套着它的绳子,可怎么也——,只能干着急,母狗的叫声更见——(齐读)
8、师:不料花猫见状,竟——生读:飞奔而去。
再快一点,否则小狗宝宝就要找不到了。花猫马上——生读:飞奔而去,
把四只乱跑的小狗——生读:一个个衔到狗窝里。
温柔一点,不要伤了宝宝们。花猫把四只乱跑的小狗——生读:一个个衔到狗窝里,
自己——生读:拖长身子躺下,让四只小狗吸它的奶。
9、师:此时,4只小狗把花猫当作母亲,乖乖的不跑了。花猫安详地施展着母爱。
(板书:施展母爱)而此时的母狗无法近前,但看到4个儿女安然地扑到花猫的怀里,它也就安静下来了。
10、体会句子中的词语:
母狗无法近前,但看到4个儿女安然地扑到花猫的怀里,它也就安静下来了。
你能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安然”“安静”能否相互调换吗?
学生交流,(齐读镜头一的内容)
11、师:小结:母狗从绕圈狂叫、焦虑到安静下来的情绪变化使我们感到它母性的爱;而花猫更是以自己的行动表现出了它对4只小狗不分界线的爱。
12、师:事有凑巧,那天刚好是母亲节,那时专门歌颂母亲的节日,主持人看到这组镜头,说:(出示:今天是母亲节,到底谁是母亲呢?)话语简短但不失风趣,节目里传出一片温馨的笑声,所有的人都被这动物之间无言的爱所感动了。
镜头二:
1、过渡:镜头二中让你感动的地方又是什么呢?
2、学生读课文,交流:
1)出示:奇怪的是4只父母鸟来去衔草,造的却是同一个窝!
师评价:是啊,这两种不同的鸟儿却在为建造它们共同的家园而忙碌着,它们要同处一窝,共同生活。(板书:同处一窝)
2)师:这种状况从未见过,真是奇怪!但更让人惊奇的是:
出示:两只体态、羽毛截然不同的母鸟都在窝中产卵、孵小鸟,但相容相安、从不互侵互斗。
理解:“截然不同”——文中是指(麻雀和大鸟的体态、羽毛一点也不一样。)
师评价:虽然他们长相不同,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鸟,但它们却能同处一窝,平平安安,从来不你斗我,我斗你,这就是——(板书:相容相安),你看,作者用了“相容相安,从不互侵互斗”一正一反的词语,把两种鸟和谐相处的意思表达得十分贴切。
3)出示:幼鸟出壳了,父母鸟都衔食来喂幼儿,感人的是它们不分彼此,谁都不只喂自己的儿女。……
师:它们不分彼此,也就是说——(板书:不分彼此)
对于这个片段,文章还了详细地描述了麻雀喂食比自己体积大好多的幼鸟的情景。
4)媒体出示:
体大的幼鸟嘴巴也大,每次从麻雀嘴中取食,把麻雀连嘴带头都含在自己口中,而麻雀送下食物,把头从它口中拔出,没有一点痛苦的样子,次次都是如此。(个别读)
师引导学生质疑:此刻,你就是这只麻雀,当你把头伸进比自己大许多的幼鸟口中时,你会是什么感觉?(不舒服、难受、喘不过气来、害怕大幼鸟会咬自己)是啊,因为此时你的头被幼鸟——(生读:含在口中)(媒体“含”变红)而把头从幼鸟的口中拔出更需要使出全身力气,(媒体“拔”变红)可麻雀却没有一点痛苦的样子,次次都是如此。读到这里你有什么要问的吗?
学生交流回答:麻雀把大鸟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麻雀爱它们……
3、师:大家说的真好,带着你们的一份感动,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4、师小结:就这样,麻雀和大鸟同处一窝,共同生活着,它们相容相安,不分彼此。这奇特而又感人的情景很快在邻里间传为佳话,每天来这里观看的人很多,文中用了一个词——生:络绎不绝,
出示:一天,主人……招待大家。
5、师问:同学们,这个场景其实写的是“邻里观鸟”,作者选取这个镜头,他想说明什么?(生交流)
6、师:两种不同的鸟都能这样相亲相爱,我们人类还分什么你我呢?这是主人发自肺腑的感慨,这是主人出自真心的行动。
四、升华情感:
1、师:课文就像摄像机,记录了这两组真实而感人的镜头。相信大家一定和课文中的人们一样,在感动之余有所感悟,那么你在日常生活中、电视里、报刊上也看到过这样感人的镜头吗?
2、媒体出示:
镜头中 深深打动了我,它让我感悟到。(课文中、同学间、邻里间、看到的、听到的……)
3、交流。
评价:这是你的阅读体会。你真正明白了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
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美好愿望。
对啊,动物尚且如此,我们人类更应该互帮互助,和谐相处。
4、师:最后,让我们在优美的旋律中用心体会这一份无言的爱。
媒体出示一首小诗:
爱是最美好的语言
爱是正大无私的奉献
我们都在爱心中孕育生长
再把爱的芬芳洒播到了四方
我们要在爱心中大声地歌唱
再把爱的幸福带进每个人的身上
爱会带给你无限温暖
也会带给你快乐和健康
整体板书:
母狗绕圈狂叫
镜头一小狗
花猫施展母爱
无言的爱
麻雀同处一窝
镜头二相容相安
大鸟不分彼此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案全册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教学计划篇九
一、【学习目标】
1、通过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愉快的氛围中让学生概括相声的内容,寻找相声的特点,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
二、【学习难点】
了解相声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模拟计时表演:如果你要给好朋友打电话,约他晚上六点半在某电_门口见面,一块看电影,你会怎么说呢?这么一点儿事,有人却打了两个多小时的电话,你们信不信?让我们一起欣赏相声《打电话》。
(二)初读整体感知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通顺
2、浏览课文,这个相声中“甲”实际上打电话要说的是一件什么事?你读后有什么感受?
(三)再读深入领悟
讨论:甲、乙说话各有什么特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1、将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分角色朗读甲、乙的对话。
2、总结:
语言幽默精妙、手法夸张。
3、畅所欲言:
通过学习相声《打电话》,你受到了什么样的启迪?(不说废话,语言简洁,节约时间,尊重他人)
4、小结:
记住打电话要节约时间,自己方便的同时也要给别人方便。
四、【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比较简单,且贴近学生的生活。在教学中采用模拟情境打电话的形式导入新课,学生感到很有意思,学习的兴趣一下被调动了起来。在愉快的氛围中让学生概括相声的内容,并寻找相声的特点,以及从中受到的启发,学生都能够很顺利的完成。尤其是在分角色朗读的课文的时候,他们显出了异常的兴奋,我想这也是读懂相声“笑点”的一个表现。
由此,我觉得备课时备学生是关键,教材、教学都是为学生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