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精神心得体会篇一
读了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感到眼睛一亮,精神为之一振。这篇重要讲话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指导性,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它是习近平同志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奋斗史,中国共产党近百年奋斗史,把握当今国际国内各种错综复杂、斗争尖锐的局势,向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发出的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的动员令。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应当振作起来,把总书记关于“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的号召落实到思想上和实际工作中。
古今中外,任何一个真理、任何一项伟大事业,都是从斗争中产生并在斗争中发展壮大的。马克思主义刚一出世,就受到种种敌对势力的攻击和咒骂,正如《共产党宣言》所说,“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左、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马克思主义正是在同多种敌对思想、敌对势力的斗争中发展起来而普及到全世界的。中国共产党也是在斗争中发展、壮大的。我们党经历了几次革命战争,正是在同各种敌人、各种艰难困苦的斗争中,同党内外的各种错误思想的斗争中逐渐走向成熟,由一个最初只有几十人的小党发展成为一个领导14亿人口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全党有那么一种气势,要压倒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年代,我们党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战天斗地,干成了许多像“两弹一星”这样的大事业,建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到了改革开放年代,全党发扬解放思想、破除迷信,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一个彪炳千秋的奇迹。
我记得在《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出版的时候,邓小平同志对这一卷的内容作了一个概括,叫作“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斗争是为人民的伟大事业而斗争,斗争就是为了人民事业的胜利。而敢不敢胜利,则是有没有信心的问题。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力量对比十分悬殊,所以存在一个敢不敢胜利的问题(除了有正确路线指引)。但是,要取得胜利,不能光凭着斗争精神,还要善于斗争,学会斗争本领,掌握斗争艺术。没有斗争精神,干不成大事业。只有斗争精神,没有斗争本领和艺术,就会流于蛮干,导致事业的失败。我很希望我们的党员干部在主要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同时,能结合学学《毛泽东选集》,从那里可以学习到斗争精神、斗争意志、斗争策略、斗争艺术,学习到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毛主席是无产阶级的斗争大师,既有斗争的勇气、魄力,又有斗争的高超艺术。皖南事变之后,他很快提出“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以后又提出一系列的斗争策略。正是在这些策略方针指导下,我们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壮大,最大限度地孤立了国民党顽固派,最大限度地团结了爱国、进步、民主的社会力量,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并且为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里,还要强调的是,斗争口号、斗争策略提出的时机也很重要。比如说,“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为什么在1947年10月提出?如果提早了,广大群众特别是中间力量还没有完全看清蒋介石的反动真面目,这个口号的社会动员力就有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果提晚了,就会落后于广大群众的意志和要求,起不到应有的动员和领导作用。1949年蒋介石提出和平谈判,明摆着是假的,他想争取一个喘息时间,然后卷土重来,消灭人民的革命力量。提出国共和平,在当时很能迷惑一些人。这个时候,怎么应对蒋介石的假和谈?毛主席有办法:要和谈,那好,我们就提出一个惩办战犯的名单,头一名就是蒋介石。更妙的是,当时正要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和平解放北平谈判的傅作义,也被列入这个名单。后来傅作义问毛主席:为什么把我放在战犯名单里?毛主席说,这是保护你,如果不把你放在里头,蒋介石会把你干掉的。1945年抗战胜利以后,毛主席到重庆谈判,大家很担心,都不想让他去。毛主席说了一句话:你们的仗打得越好我就越安全。事实果然如此,上党战役一胜,国民党就“老实”了许多,不敢对毛主席动手。这就是毛主席的大智慧。毛主席说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这个话讲得非常深刻。事实就是这样,即使路线、方向正确,如果政策策略错了也还是要失败的。
习近平同志说:“共产党人的斗争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大方向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这是习近平同志整篇讲话的核心和灵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从毛泽东到习近平历届中央领导核心所强调、所坚持的两条基本原则。这两条基本原则,是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全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根本保证。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在这两个基本原则问题上,不能有丝毫的动摇和含糊。应当通过学习和思考,从理论和逻辑上,从历史和现实上,从今天到明天的发展大趋势上,把这两个基本问题真正想清楚弄明白。想清楚弄明白了,信心就坚定了,就有了维护两条基本原则的斗争意志、斗争精神。
最近,美国一些政客公开挑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血肉联系,攻击和抹黑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国内的敌对势力遥相呼应,打着“人民卫士”的旗号进行反党活动。他们里应外合搞颠覆活动,不是证明他们强大,恰恰反映了他们的焦虑和虚弱。他们就怕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因为这样一来,他们对社会主义中国就没有办法了。对于他们的颠覆活动,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进行坚决斗争。
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连续讲了五个风险挑战,它们是:危害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危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危害我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则,危害我国人民根本利益,危害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些风险挑战,都涉及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绝对不能妥协退却的。他说:风险挑战“只要来了,我们就必须进行坚决斗争,而且必须取得胜利”。“领导干部要主动投身到各种斗争中去,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机困难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坚决斗争。”这些话讲得十分精彩,掷地有声,发人深省,鼓舞人心,应当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座右铭。
我们在讲发扬斗争精神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斗争决不是无条件、无原则的。把斗争扩大化、绝对化,不但不会取得胜利,反而会搞乱自己,使自己陷于孤立,使自己的事业归于失败。习近平同志指出,斗争要“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合理选择斗争方式、把握斗争火候”,“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斗争中争取团结,在斗争中谋求合作,在斗争中争取共赢”。这些论断是共产党人斗争智慧、斗争艺术的科学总结,我们应当牢牢记取。
习近平同志说:“斗争精神、斗争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领导干部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真正锻造成为烈火真金。”强调这一点,十分重要、十分及时。我们长期生活在和平年代、太平盛世,过着越来越好的日子,时间久了,在我们的党员干部中,难免要出现意志消磨、精神萎靡、贪图安乐、不思进取的问题。这样的精神状态,怎能适应当前的斗争形势?怎能取得斗争的胜利?由此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到:发扬斗争精神对于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对于干部队伍的培养,对于保证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旺发达,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多么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精神心得体会篇二
选调生作为基层干部的一份子,在党的引领下直面挑战,在不同实践经历中磨练意志,充分彰显选调生本色,为基层谱写了一曲“实干”的青春赞歌。
吹响“抗疫”集结号。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广东省蕉岭县选调生们迅速响应号召,冲在防疫第一线。有的不分昼夜配合镇村干部入户排查外来人口、宣传防疫知识,在村内重要卡口设点排查外来车辆、防控流动人员;有的配合县疫情防控指挥中心的安排,抽调至人手紧缺的防疫点或复工复产第一线,有序引导企业恢复生产。他们克服恐惧,战胜严寒,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防疫阻击战中,努力用自身的光和热点燃人民群众战胜疫情的信心,切实守好农村战疫防线。在这次疫情中,有无数“先行者”做出榜样,钟南山、李兰娟院士等医务人员以生命赴使命,在形势最严峻的时候挺身而出,用逆行而上的行动诠释了舍生忘死和生命至上。无数镇村(社区)干部及志愿者一线工作者主动扛起政治责任,以坚定的信念为我们筑牢了防疫的直接防线,展现了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的品质,是选调生们在未来面对重大风险挑战时的“指明灯”。唯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勇气和坚毅,方能真正成长为一面为人民群众遮风挡雨的城墙。
奏响“脱贫”新乐章。选调生大多驻扎于省定贫困村、软弱涣散村,贫困现状严峻。面对艰巨的脱贫任务,刚走出校门的他们第一次面对工作任务繁重、环境艰苦、所学专业不对口、工作经验缺乏等困境,不但没有临阵退缩,反而凭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虚心向第一书记学习脱贫致富的法子,和镇村干部学习群众语言、走家串户亲近群众,了解实情,结合贫困户的实际情况,想办法、找出路。在脱贫攻坚这条道路上,不理解不配合的群众有之,伸手要小康的贫困户有之,吞下其中的苦,扛下这份难,用真心、耐心和热心酿出脱贫致富的甘露,啃完最后难啃的“硬骨头”,才能算走到终点。当我们看到五保户家里喝上自来水、看上有线电视,看到贫困学子拿回家的“三好学生”奖状,看到美丽乡村建设下干净整洁的村道,就能深刻领会到习近平总书记对贫困地区人口的那份挂念,明白中国共产党大力实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战略的深远意义。广大选调生不仅要身在基层,更要心在基层,要出于公心,珍惜难得的机会,为乡村建设挥洒汗水、奉献青春。
唱好“服务”主旋律。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善于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不能在农村最后“一公里”失去落脚点。遍布于广阔农村大地上的选调生,是宣传基层政策的“大喇叭”,更是推动这些好政策真正造福百姓的“引线人”。人居环境整治、土地确权、森林防火、人口普查、换届选举……这些看似平凡的工作涵盖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若有一环疏忽,容易“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发干群矛盾。要将每件看似平凡的工作,当成关系百姓幸福感和获得感的大事来完成,提升服务意识,知群众之所盼,解群众之所忧。初出校门的选调生犹如一颗充满希望的种子,播种到农村的土壤里,不仅要学会适应不同“酸碱度”,不断俯下身子倾听百姓的心声、体察民意,更要用双脚丈量黄土大地、经风雨见世面,从中吸取养分,在基层一线成长为参天大树。
跨过艰难坎坷的2020年,我们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为未来五年和中长期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奋斗目标越宏伟、斗争形势越复杂,越要求我们牢记党和国家的嘱托,时刻把基层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选调之路只是开始,未来漫漫“实干”之路还很长,选调生们将以最赤诚的初心、最热血的青春,奏响“实干”协奏曲,在中国大地上挥洒青春正能量。
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精神心得体会篇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这一庄严的宣告,感动了全党,感动了全国人民,许多国家对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的伟大胜利给以盛赞,感动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精神和丰功伟绩。
感动于惊人的“中国数字”。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新改建农村公路110万公里;累计建成集中安置区3.5万个、安置住房266万套,960多万人“挪穷窝”;8年来,全国累计选派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惊人的数字彰显伟大的力量,伟大的力量造就伟大的奇迹。这些数据既反映了中国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和光辉历程,也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感动于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把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作为奋斗目标,为此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努力。”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基层干部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是中国脱贫攻坚伟大奇迹的书写者、奋斗者、奉献者。从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到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还有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千千万万扶贫人以生命赴使命、用热血铸忠魂,在脱贫攻坚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建立了永不磨灭的历史功勋,铸造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
感动于党和政府“人民至上”的初心。中国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是扶贫干部和人民群众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成果。当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庄严地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亿万国人为之振奋。如此大规模的减贫实践,既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再次彰显了我们党“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初心。广大扶贫干部用行动谱写了史诗般波澜壮阔的扶贫攻坚奇迹,铸就了永不磨灭的历史功勋。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感动于中国对世界做出的卓越贡献。脱贫攻坚战的伟大胜利,使中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这个成绩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力量。外国政要盛赞中国脱贫攻坚“这是21世纪最伟大的故事之一,将成为全球减贫的教科书。”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总干事祝贺中国政府在消除贫困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功。中国人民创造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惠及人口最多的减贫奇迹,为推进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重要启示和有益借鉴。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继续发扬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征程上接续奋斗,干出新业绩,再铸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