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学习天文学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天体运行规律,预测天象变化,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如何培养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使自己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总结范文,或许能给您带来一些启示。
夯实粮食安全篇一
国家领导在向国际粮食减损大会的贺信中指出,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减少粮食损耗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当前,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粮食安全面临挑战,世界各国应该加快行动,切实减少世界粮食损耗。应对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保障粮食安全,我们要增减双措并举,做到“开源节流”,“开”增产“之源”,“节”减损“之流”。
“开”粮食增产“之源”,提高粮食产量。
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虽然近些年,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仓廪充足,粮食安全也经受住了新冠疫情的大考,但面对我国粮食需求将随人口增长而刚性增长,和世界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的双重挑战,我们必须增强粮食安全意识,通过增高粮食亩产量、强化农业生产科技支撑等方式,“开”粮食增产“之源”,提高粮食产量,做到“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食为政首,地为粮本”,提高粮食亩产量,不仅要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绝不触碰耕地红线这条“高压线”,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15.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统筹规划建成高标准农田,保护好、利用好耕地中的“大熊猫”黑土地,也要所有人一起行动起来,不为一己私欲,占用耕地,让耕地“非农化”,也不在耕地上实施任何“非粮”行为,让耕地“非粮化”。
强化农业生产科技支撑,我们要走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我们有袁隆平院士研究出的“两系法”杂交水稻和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我们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要做“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追求者和践行者,将现代化和高科技作为确保粮食安全的支撑,向生产科技要亩产、要收益。
“节”粮食减损“之流”,减少粮食损耗。
现在,粮食减损现象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并存在于粮食生产、运输、销售等各环节。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粮食减损现象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表现不同,发展中国家损失严重,发达国家浪费严重。对此,我们既要建立本国粮食减损的长效机制,也要以大国担当,推动国际社会建立国际粮食减损合作机制。
建立本国粮食减损的长效机制,要在思想上形成节约粮食意识,在实践中推广粮食减损技术。受资源和环境双重因素的影响,粮食的增产空间是有限的,我们必须树立减少粮食损耗就是节约资源的意识,纠正“自己掏钱,丰俭由我”的错误观念,拒绝“舌尖上的浪费”。推广粮食减损技术,要做到精细播种、精细收获,“颗粒归仓”,适度加工,标准物流,“颗粒少损”,将减损技术贯穿于从播种至消费的全过程。
推动建立国际粮食减损合作机制,要全球携手合作,共享信息、交流技术、培训人员,也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对粮食损失严重的国家和地区,采取提供先进技术支持,加强技术研发合作,援助多余食物等方式助其减少粮食损失;对粮食浪费严重的国家和地区,采取传播节约粮食经验做法,加强沟通交流等方式纠正浪费粮食行为,齐心协力减少全球粮食损失浪费,维护全球粮食安全。
面对全球粮食安全,我们既要端稳自己手中的饭碗,也要帮助他人端牢他们手中的饭碗。“民为国基,谷为民命。”我们要在全球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保障粮食安全的行动中,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以大国担当推动构建全球共同节粮减损的良好氛围,增强任何风险下世界粮食的安全韧性。
夯实粮食安全篇二
我们的身体健康和文明学生的良好形象!那就从文明就餐、节约粮食开始吧!
其实节约粮食,做起来很简单: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要剩饭菜;不在吃饭的时候,边说话边吃饭!不挑食,无论爸爸妈妈给我们吃的,还是学校里的饭菜,都是有利于我们身体成长的,为了自己的身心健康,我们应该从我做起节约粮食!
有一次,我刚吃完饭,从教室出来,看到一个小男孩拿着一个包子,咬了一口,随手就扔了,我见此情景就赶紧跑了过去,“你不应该把没吃完的包子扔掉呀!因为那是粮食呀!”“我想扔就扔,不用你管!”“你这么说就错了,因为那都是农民们脸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种出来的。”
“我吃饱了,再吃就吐了再说了我扔包子关你什么事,真是多管闲事!”“你这么说就错了,粮食的用处可大了,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粮食就是宝中宝。现在生活虽然好了,但是也不可以浪费啊!假如我们一天浪费一个包子,全校所有人一天浪费多少多少个包子,一年能浪费多少个包子呢?”就从小事说起吧,浪费东西就是浪费钱,你知道父母挣钱有多么不容易吗?吗“我错了,本站我以后再也不浪费东西了!”“我希望你按你说的做,再见!”通过这件事我体会到了现在的人太浪费了,我们应该重视粮食,节约粮食!
夯实粮食安全篇三
“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基层干部要探索大国“粮”策,巧解粮食安全三道难题,助力乡村振兴加速奔跑。
守牢“耕地红线”,巧解“根在哪,如何管”的难题,思“藏粮于地”之大国“粮”策。“想金山,盼银山,守住耕地是靠山。”粮食的质量和数量由耕地决定,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保护耕地的多项策略出台,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度条不断加快,盐碱地转化、复垦等手段“多管齐下”,让耕地保护力量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立足基层要增强耕地保护意识,扛起属地管理责任,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以带刺的牙齿、通电的高压线严厉查处违法占用耕地和污染破坏耕地的行为,严控耕地转为非农用地,确保粮食耕种面积只增不减,走好落实耕地保护理念的最后一公里,为稳定粮食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发动“农科引擎”,巧解“用什么,怎么用”的难题,思“藏粮于技”之大国“粮”策。“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捍卫国家粮食安全,必须用足科技工具箱。要通过科研攻关,掌握育种方面的关键核心技术,解决农业发展的“芯片”问题,不断扩大粮食产量;要大力推广农业生产机械化、智能化,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现代化水平;要组织“土博士”“田秀才”等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业生产,做到科学种田、趋利避害。这样,才能真正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加快从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基层干部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科技含量”,做“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引领者,答好乡村振兴“答卷”。
激发“种粮热情”,巧解“依靠谁,谁来种”的难题,思“藏粮于民”之大国“粮”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有大国“粮”策的加持和护航。“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做好新形势下的粮食安全工作,要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将种粮补贴、惠农贷款、灌溉设施建设、粮食收购价保护等政策落实落细,切实把“三农”工作牢牢抓住、紧紧抓好。基层党组织要用双脚丈量基层热土,不断强化宣传引导,坚持走质量兴农、品牌兴农之路,通过发展绿色有机种植、农产品深加工等特色产业,蹚出一条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新路子,不断壮大农民腰包、激发农民种粮热情,为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注入强劲动能。
夯实粮食安全篇四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首古诗上至老下至小,几乎全社会的人都能背的滚瓜烂熟,但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人们似乎被眼前的贪图所吸引,已将“节约”两个字完全抛在了脑后。
据统计,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粮食,在民间节庆时节,很多人为了不丢面子,往往造成请客的点得不少,赴宴的吃的不多,一桌宴席有一半会浪费。在________上,利用________吃喝之风盛行,有报销,国家重点贫困县江西上饶县清水乡前汪村村部乔迁庆典当天,小车沿着路边停了200米长,73辆车中还有两部警车,村小操场上,教室里共摆了53桌酒席,赴宴的人多市党政机关干部,觥筹交错,举箸买醉之间,不少食物被浪费。
一粥一饭,范文写作当思来处不易。无论时代和社会如何发展,人类所拥有的资源总是非常有限的,勤俭节约无论何时都值得提倡。节约,历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应是我们人生的必修课。因此,节约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品德;不仅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时尚,它是我国文化传承中的精华,而今因为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却已将“节约”两字抛在脑后,所以,为了将“节约”作为制约浪费的准则,我们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
首先,在民间,作为市民不需要碍于面子而造成太多的浪费,作为企业也应该提供免费餐盒,打包,袋子,方便市民打包。在________中,则应对制度令行禁止,节俭是美德,奢侈是恶性,公权力的行使也应是这样,作为公职人员,应该时刻自警自省,时刻检视自身,不能把________吃喝当作是顺理成章的事。
相信在全社会的努力下,“舌尖上的浪费”一定会改善。
夯实粮食安全篇五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全面落实县人民政府粮食安全主体责任,切实保障全县粮食安全,根据__县20__年度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考核各项指标细化方案,我乡及时安排布置,按照考核内容及考核原则,对所分解的工作任务认真进行落实。现将工作完成情况及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深入贯彻落实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一)强化粮食安全认识。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是贯彻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一项基本制度。《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是粮食流通管理体制的新突破,为全面深化粮食流通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粮奠定了重要的制度基础。认真学习领会贯彻文件精神,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不等不靠,主动作为,承担起保障粮食安全的主体责任,全面加强粮食生产、储备和流通能力建设,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落到实处。
(二)确保粮食安全底线。积极配合县级有关部门确保区域粮食安全,严格耕地红线,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落实和完善粮食扶持政策,抓好粮食收购,调动和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完善区域粮食市场调控机制,维护粮食市场稳定;健全粮食质量安全保障体系,落实监管责任;大力推进节粮减损,引导城乡居民健康消费,最终守住“种粮卖得出、吃粮买得到”的粮食流通工作底线。
二、全面提升粮食生产储备流通能力。
(一)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全乡现有基本农田面积和粮食产量基本稳定。规范耕地占补平衡,严格实行耕地“占一补一”、“先补后占”和“占优补优”。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采取综合措施提高耕地基础地力,提升产出能力。严格执行政府领导干部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离任审计制度。
(二)积极配合县农业局加快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快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实施农业节水灌溉工程,通过项目实施,建成一批灌溉水源稳定、田间设施完善、规模化、集中连片的高产稳产粮田。开展补充耕地土壤改良和培肥,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挖掘粮食增产潜力,增加粮食产量。
(三)保护种粮农民积极性。认真完善和落实粮食补贴政策,加强补贴资金监管,确保资金及时、足额补贴到粮食生产者手中。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对粮食作物保险给予支持。
(四)健全粮食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推广节本增效技术和测土配方施肥,合理开发农业资源,坚决制止过量使用化肥农药行为。严格监督工业污染排放,从源头上防治粮食污染。加强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有害生物和病虫防控等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加强对农药残留、重金属、真菌毒素超标粮食的管控,建立超标粮食处置长效机制,禁止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进入口粮市场。加快粮食质量检验监测机构建设,充实人员、落实经费,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制度和粮食质量可追溯体系,提高粮食质量安全监管能力。
夯实粮食安全篇六
受严峻的国际形势影响,今年全球粮食价格持续上涨。我国属于粮食进口大国,国内粮食稳产保供的重要性此时更加凸显出来。
10月26日,世界银行最新一期《大宗商品市场展望》报告称,作为农业生产投入品的能源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一直在推升粮食价格。2022年前三个季度,南亚地区的食品价格通胀平均超过20%。
面对国际粮油市场的价格波动,最有效的办法是国内粮食的稳产增产增加供给,金融则为其提供了强而有力的支持。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丛亮表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重要部署。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将围绕这一重要部署,和各地区、各部门一道,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实际上,在金融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过程中,对粮食稳产保供的支持是一个重要方面。2022年3月30日,央行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了加大对粮食生产全产业链信贷支持和粮食市场化收购信贷支持。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春耕备耕、粮食流通收储加工等粮食生产链上相关企业,制定差异化信贷支持措施,择优扶持一批风险可控、专注主业的粮食企业。加大对支持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稳定粮食生产能力,保证粮食产量。
同时,央行对重要农产品的供给提供更多的金融保障措施,明确了发展供应链金融服务,在主产区和重要物流节点,加大对重要农产品生产加工、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的金融支持。加大信贷投入,支持大豆和油料增产、“菜篮子”产品生产和运输的融资需求。
中国银保监会此前表示,2022年监管将引导金融资源优先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包括有效保障粮食生产金融投入、加大对乡村产业和新型经营主体的金融支持等等方面。
作为国内的“粮食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今年上半年明确了发挥政策性银行逆周期、跨周期调节作用,出台了30条措施,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全力守住“三农”基本盘。此后,在2022年秋粮收购的信贷工作会议中,先期安排了近1700亿元信贷规模专项用于秋粮的收购,并表示后续的收购需要随时增加,不留缺口,确保农民“粮出手、钱到手”。
对于国有大行,粮食稳产保供属于涉农贷款,也是银行信贷投放的一个重要领域。在近期国有银行公布的前三季度信贷投放相关数据中,涉农贷款规模增长很快,保持了两位数的增幅。
公开数据显示,工商银行涉农贷款余额已突破了3.2万亿元,增加了近6000亿元,增幅为22.6%;农业银行上半年全力做好粮食安全、农产品稳产保供、乡村产业、乡村建设等重点领域信贷投放,县域新增贷款超9000亿元;邮储银行涉农贷款余额1.7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523.77亿元。
另外,股份制银行对粮食稳产保供的信贷投放力度也在加大。光大银行方面表示,该行持续把“服务粮食安全、助力种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工作重点,依托“阳光兴农”金融服务包,持续加大信贷投放,不断丰富“阳光金种贷”“阳光金仓贷”“阳光金粮贷”等涉农金融服务,推进农业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截至9月末,光大银行发放粮食安全领域贷款余额85亿元,种业贷款余额20亿元。
兴业银行把支持农业和粮食生产作为核心业务之一,为相关企业量身打造农业生产全流程金融服务体系。数据显示,兴业银行哈尔滨分行为北大荒集团近40家成员单位提供授信150亿元,为倍丰集团、象屿集团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提供了专属化和全方位金融服务。今年以来,该分行累计发放的涉农贷款近55亿元,截至目前涉农贷款余额近70亿元。
中信银行昆明分行则通过供应链模式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稳供应链大局。该行相关人士称,针对农资流转行业经营难题,分行率先推出供应链模式“银税e贷”产品。该产品具有无抵押、高额度、线上化操作等特点,通过引入核心企业购销场景交易数据,给予上下游小微企业较高额度的信用贷款。依托该供应链产品,该行已累计向北京、乌鲁木齐、西安、青岛、长春、南宁、哈尔滨等地的中信银行分支机构推介有融资需求的经销商25户。其中,云南及新疆的2户小微企业已通过供应链模式“银税e贷”成功办理共计1000万元信用贷款。
恒丰银行围绕粮食安全全产业链各类金融需求,深入秋粮秋种生产一线,组织开展重点客群融资需求对接和存量客户融资需求摸排,并协调行内审批授信资源,对于粮食秋收秋种客户授信申请,建立阶段性优先审批通道,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有力支撑。今年9月以来,该行累计为“保秋收、促秋种”提供授信44.7亿元,其中已完成投放12.45亿元。截至9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突破1300亿元,其中普惠型涉农贷款增速超40%。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长期以来,国家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今年金融管理部门推出一系列政策支持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涉农贷款投放,效果明显。同时,强化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也是银行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的客观要求。
夯实粮食安全篇七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从吃饱饭到吃好饭,从牢牢端住自己的饭碗到中国饭碗装中国粮,粮食安全一直是关系老百姓的民生大事。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山东嘉祥县种粮大户徐小占为榜样,从加强耕地保护、发展农业科技、提升农民种粮积极性“三向发力”,积极投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火热实践,助力农民朋友端稳“金饭碗”、挑上“金扁担”。
实施图斑核查治行动,激活耕地保护“新动力”。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18亿亩耕地是吃饭的“家底子”。保障粮食安全就要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激活耕地保护“新动力”。党员干部要全力做好图斑核查整治,对“非粮化”“非农化”地图斑进行逐一会审,深入田间地头,逐一实地核查初审地块具体情况,掌握地块面积、位置、栽种作物及周边环境等基本信息,摸清整治任务底数,做到图斑摸排细、任务底数明。还要实施分类整治,出动挖掘机、装载机、播种机、旋耕机等机械入场施工,清理地表并对整改地块逐一销号,进行秸秆还田,使用生物菌肥,增加土壤肥力,组织农机对农田土地深翻深松,消灭杂草害虫,使用牛羊粪便无害化处理后的有机肥,实施复耕复种,做到靶向施策准、整治成效优。此外,更要压紧压实各方责任,下沉现场督导,举一反三,由点及面,由问题整改拓展到质量提升,自觉开展整治工作“回头看”,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耕地保护工作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抢占智慧赋能制高点,激活农业科技“新活力”。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根本出路在农业科技。党的二十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更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党员干部要激活种业原始科技创新活力,着重开展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生物育种产业化等工作,培育高产稳产、抗病抗倒的“金种子”,抢占种业科技竞争制高点,避免“断种”“卡脖子”情况,让种田农民少花钱、多打粮,实现产量高、品质优,确保中国碗装中国粮。还要大力发展智慧农业,以科创赋能农业机械,在大型农机装备核心部件生产等短板环节攻坚突破,使用新型农机全程机械化生产,配套田间智能化物联网装备,借助“机器换人”实现自动控温、自动喷滴灌、自动放风、自动施肥;借助物联网、云计算、5g等信息技术搭建智慧农业服务平台,贯通产销两端,真正让更多“好种子”长出“好果子”,让更多“好果子”卖出“好价钱”,让更多“农把式”挑上“金扁担”。
培育政策、人才“头雁”,激活农民种粮“内生力”。端稳“中国饭碗”关键是解决“谁在种地”的问题,农民是种粮主体,调动农民积极性就是保障国家“米袋子”。山东嘉祥县农民徐小占10年来从采石到种粮、从用人力到用机器、从靠经验到靠科学、从一人干到带领大家一起干……靠政策东风,凭自身努力,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当地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实践表明,互联网+”现代农业等新业态催生一批新农民,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党员干部要以徐小占等为原型树立“种粮大户”先进典型,充分激活种粮农民的内生动力。一方面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落实支农惠农富农政策,完善稻谷补贴、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等政策,牢牢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让农民愿意种粮、种粮赚到钱。另一方面,积极落实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乡村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等项目,培育一支创新创业能力强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培养一批种田能手、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农业营销人才、农业经营人才,吸引更多懂技术、懂市场、懂经营的种粮能手、年轻新农人投身现代智慧农业,进而推动种粮事业提质增效,切实保障粮食安全,生生不息赓续“禾下乘凉梦”。
夯实粮食安全篇八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__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也在10月10日启动。“保障粮食供给·端牢中国饭碗”,是今年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的主题,也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永恒课题。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民为国基,谷为民命。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粮食安全不仅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是保障国家安全的“定盘星”,更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助推器。”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广大党员干部要在粮食安全宣传周,扛起粮食安全责任,紧抓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解决好“在哪种”“谁来种”“怎么种”的三大问题,切实保障好粮食安全,守护好“大国粮仓。”
解决好“在哪种”的问题,为守护好“大国粮仓”提供耕地支持。“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坚决守住我国耕地红线,确保基础稳固可靠。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党员干部要压实“田长制”工作责任,熟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各项法律法规和管理条例,对违建大棚房、违建别墅等乱占耕地建房进行清理整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确保“农田就是农田”。农田不仅得是农田,还得是良田。只有不断提升耕地质量,让粮食产得出、供得上、供得优,饭碗才能越端越稳。党员干部做提高耕地质量的“领航人”,加强对农田改造学习,向专家学习,向书本学,向老百姓普及相关知识和政策,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地发展产业,保护耕地质量,坚持生态为先、建设为重,为粮食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牢牢地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中。
解决好“谁来种”的问题,为守护好“大国粮仓”提供人才储备。人才是第一生产力,要保证粮食安全,就要围绕粮食生产的各个环节所需,围绕农业发展大局所需,有的放矢招引农业、水利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党员干部要建立健全农村人才结对帮带机制,带领高层级人才下沉到乡村一线,开展科技下乡、人才结对、开办农技培训、田间课堂等活动,与农民群众面对面、心连心,了解掌握农业发展实际、精准解决农业生产短板和瓶颈问题,让农民群众懂政策、懂技术,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种粮积极性,帮助农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产能,为保障粮食安全贡献更多人才力量。
解决好“怎么种”的问题,为守护好“大国粮仓”提供科技力量。“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科技创新是农业的根本出路,更是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的关键支撑。推进科技赋能,才能做到“兴粮有支撑”。从袁隆平爷爷的杂交水稻,到安徽深化“科技特派员+”行动,都是盘活农业科技“创新源”的火热实践。党员干部要把科技作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支撑,积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用科技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根据气象条件、苗情长势、基层需求等,及时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务农,做好秋粮的肥水管理、病虫害防范等,确保实现“龙口夺粮”“虫口夺粮”,助力粮食安全的问题更好地解决,让我们真正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夯实粮食安全篇九
又是一个丰收年。"今年玉米大丰收,亩产1000多斤。"河南省汤阴县韩庄镇王佐村种粮大户黄海涛干劲十足,"收完玉米压茬播麦,机械化秸秆还田,犁地翻耕、播撒麦种,来年的馒头有指望!"。
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全国秋粮收获已超九成,全国秋粮丰收在望,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
新时代十年,中国饭碗端得牢、成色足,为克服各种风险挑战、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粮食连年丰收,能否高枕无忧?
"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确保粮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可靠安全和防范金融风险还须解决许多重大问题"。
"从复杂的国际形势看,粮食安全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强化底线思维,保持战略定力,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说。
从国内看,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农产品稳产保供,既要保数量,也要保多样、保质量。"当前我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总体有保障,但粮食供求仍呈紧平衡,大豆油料自给率偏低,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不足,稳产保供的基础还不牢固。要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加快构建以粮食安全为基础、以确保食物有效供给为目标的粮食安全综合保障体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程国强分析。
尽管面临各种风险挑战,但纵观基本面,大国粮仓根基稳固。
夯实粮食安全篇十
“大国粮仓”,靠得住吗?粮食够不够,打开粮仓让老百姓看一看就清楚。应对大战大考,中国粮食库存充足,手中有粮,老百姓心中不慌,这“大国粮仓”里装着的正是满满的大国底气与自信。面对新形势新情况,中国完全有信心、有底气、有条件和能力应对一切风险挑战,解决好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
粮食安全度高基于为民造福的好政策措施。
中国粮食安全度高,一组数据一目了然。4月10日,商务部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三大主粮粮食自给率高,储备、库存充裕。据统计,2010年至2018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已经连续九年保持在400公斤/人以上,201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6.64亿吨,比2018年增加0.9%,创历史最高水平,实现了“16连丰”,除此以外,我国粮食进口只占国内消费量的2%左右。在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中国粮食实现自给,粮食产量也不断创新高,应对全球疫情,中国老百姓的“米袋子”充足有保障。粮食政策好,老百姓种粮积极性才高,我国粮食安全度之所以高,离不开粮食生产领域的好政策支持,聚焦粮食收储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面落实落地,毫不放松地抓好粮食生产,把中国人的饭碗儿紧紧端在了自己手中。
粮食储备充足源于持之以恒的拓荒人精神。
此前,对于疫情有可能带来的粮食安全问题,袁隆平表示,“中国完全有实现粮食生产自给自足的能力,不会出现‘粮荒’,希望大家不要担心”。作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直在为中国和世界的粮食安全忙碌着,他说,他将在“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的事业中引领粮食产业的进步,继续为中国和世界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这就是稻田里的拓荒者精神。他一生研究杂交水稻致力于为农民增产粮食、为人民吃饱饭,并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持之以恒,最终实现了把杂交水稻的种子播撒到神州大地上的愿望,这个拓荒老人,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以及世界粮食供给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带领着神州大地上千千万万农民积极种粮,用杂交水稻高产、更高产、超高产的现实给出了“中国人能养活自己”的坚定答案,正是有了许许多多这样鞠躬尽瘁把爱国付诸于行动的中华儿女,国家粮仓才得以丰盈。
粮食供应稳定需始终保持战略定力绷紧安全弦。
未雨绸缪方能防患于未然,尽管现阶段中国暂无粮食安全风险,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应对挑战,要保证粮食供应持续稳定,还需始终保持战略定力,牢牢绷紧确保粮食安全这根弦不放松。中国是拥有14亿人口的一个大国,要牢牢把中国人的饭碗端在自己手中,任何时候任何环节都不能疏忽懈怠。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器,立足自身方能安天下、稳民心。重视农业、夯实农业是第一要事,要继续稳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长期有效的农业生产力布局,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推动产业转型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疫情当前,需扎实有序、稳步推进粮食企业复工复产,根据实际需求逐步调整粮食生产结构。要通过引导大众合理消费,防止出现粮食价格大起大落,让粮食市场规范有序、公开透明。要通过不断优化粮食储备品种,创新粮食执法监管,确保“大国粮仓”储备质量好、不愁用。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大国粮仓”才能持续靠得住!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以上这7篇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论文是来自于的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的相关范文,希望能有给予您一定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