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蓝图,能够帮助教师提前规划教学内容和过程。教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促进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教案范文的分享能够激发教师的教学灵感,提高教学质量。
《采山》音乐教案篇一
1、通过聆听和表演本课歌曲,理解本课主题“愉快的劳动”,明白劳动光荣的道理。有感情地演唱本课歌曲。
2、能用学过的唱名填写并准确演唱,在实践中掌握音与音之间的音高关系。
3、认识和节奏,能准确地读拍。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掌握音与音之间的音高关系。
:音乐自由教学法。
多媒体、琴、打击乐、彩笔。
二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小渔篓》;编创与活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老师与学生一起随音乐《劳动最光荣》进入音乐课堂。
师:刚才我们表演了一首与劳动有关的歌曲,同学们,你们还会唱哪些与劳动有关的歌曲呢?(自由表演唱,培养孩子们自信演唱的能力;同时,培养孩子的音乐记忆力,让孩子在实践活动中多多积累好听的音乐。)。
二、表演《小渔篓》:
“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首海边孩子劳动的歌曲,大家想听吗?(多媒体播放歌曲)。
1、完整初听歌曲,让学生初步感知歌曲的音乐情绪、特点、及内容。
2、有感情的朗读歌词,体会歌曲中所表达的小朋友的心情。
3、用“la”轻声跟唱歌曲旋律,注意歌曲演唱情绪。
4、随伴奏轻声唱歌词,老师给予及时纠正。
5、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创编动作表现歌曲。
三、编创与活动:
“同学们的歌声太动听了,瞧!海边的小朋友给大家送礼物来了。”(多媒体出示带有唱名的贝壳、海星、海螺等等)。
1、划分小组进行讨论。
2、每小组讨论、填写唱名形成旋律。
3、每组派出代表演唱自己填写的唱名形成旋律。
4、比一比,哪一小组演唱的准确、流畅,旋律好听,便将哪一组选为优胜组。
(也许有些小组编写的并不流畅,老师也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因为只要每个孩子都动脑参与进来了,就是最大的收获。)。
四、课堂小结。
教学内容:
聆听《拾稻穗的小姑娘》;聆听《太阳出来喜洋洋》;编创与活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随音乐《小渔篓》边唱边律动进入音乐课堂。
(可以借此巩固复习歌曲《小渔篓》)。
二、聆听《拾稻穗的小姑娘》: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用海边小朋友送来的礼物创编出了那么多好听的旋律,有一位小姑娘可着急了,她说她也有一首好听的歌要送给大家,你们听,她唱着歌来了。”
1、完整地聆听歌曲,老师引导孩子轻轻合着音乐拍手。
“小姑娘的歌唱的多好听呀,歌中都唱了些什么内容?我们一起边听边用动作来表演,好吗?”
2、复听歌曲,边听边做动作表演。
3、分组听音乐表演,看哪一组表演的好。?
(让学生自由发挥,让每一个孩子参与到表演中来,培养他们的自我表现能力)。
三、聆听《太阳出来喜洋洋》:
1、完整地聆听歌曲。
师:“你们听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听后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用你手中的彩笔画一画。”
2、复听歌曲。让孩子随着音乐在纸上画线条,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画??
3、再次复听。让学生拍手轻轻合着音乐,老师启发学生轻轻随着歌声哼唱,看看能记住哪一句,哪一句印象最深刻。
四、编创与活动:
2、让学生将自己不同的感受用相应喜欢的色彩图画到课本上。
五、课堂小结。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p23—p24)。
1、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
3、体会加法的交换律、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一、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上个星期天,小松鼠和妈妈一起采松果,你们想去看看吗?
(出示主题图)。
讨论: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通过讨论,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一共采了多少个?
(2)、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
(3)、小松鼠比妈妈少采了多少个?
(二)、在具体情境中解决问题。
1、这些问题你能设法解决吗?(学生列出算式25+4和25-4)。
2、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生:把松鼠妈妈采的25个和小松鼠采的4个加在一起,就是两个人一共采的。(即25+4或4+25)。
生:在松鼠妈妈采的25个中减去4个,剩下的就是松鼠妈妈多采的,也就是小松鼠少采的。(即25-4)。
二、探索计算方法。
重视直观操作与语言表达相结合怎样计算25+4和25-4?
1、用小棒摆一摆,小组内交流。
2、说说你的看法。
三、用学过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出示第23页第1、第2题)。
1、引导看图:你能看懂我们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吗?
2、尝试解答:你能用我们学过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吗?试一试。
四、巩固反思。
(第23页第3、第4题)。
1、独立答题、自我反思。
2、集体交流、自主选择:交流各自的想法,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已的方法。
五、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六、拓展延伸。
在问题银行里存入一个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1、通过聆听等活动来体验音乐中的“童趣”,感受到音乐作品中快乐、活泼、有趣的音乐情绪。
2、通过分段聆听、反复欣赏,从速度、力度、音色等音乐要素来感受音乐情绪,体验童趣。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音乐,能积极的参与音乐活动,体会音乐中的趣味和美味。
1、能从不同方面来体会音乐中“童趣”。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对音乐的感受。
一、聆听《玩具交响曲》。
1导入。
“小朋友们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听一首关于玩具的歌,它的名字叫《玩具交响曲》”
2、猜想音乐情绪、表达方式。
“在听之前,你们猜猜音乐情绪是怎么养的?”
“猜猜音乐会怎么表达‘玩具’这一对象呢?”
3、聆听第一乐章,引导学生体会活泼有趣快乐的音乐情绪。
4复听乐曲,试着让学生说出音乐中有哪些特殊的声音,并用动作表示出来。
“说说你从音乐中听到了哪些玩具?”
5、完整聆听,随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
二、聆听《出发》。
1、导入(出示图片)。
“看到小狗拉着雪橇你想到什么?”
揭示曲名------------------《出发》。
2、初听音乐,感受音乐情绪。
“音乐中描绘的小朋友是怎么出发的?”
“你听到什么声音?”
3、复听时,学生随乐曲进行表演。
三、课堂小结。
1、准确掌握歌曲中的xxxx、xxx、xxx的节奏。
2、编创动作表演歌曲,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能力。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电教设备、教学光盘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歌曲,感受歌曲中表达对国旗的赞美和喜爱之情,能够养成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完整而充分的聆听歌曲,运用模仿、体验的方式,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知识与技能】。
感受2/4拍的强弱规律,并能够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重点】。
能够用有感情的声音完整地演唱歌曲。
【难点】。
感受2/4拍的强弱规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指导学生看课本上的插图,请学生找出天安门、国旗和国徽。在天安门广场,我们可爱的解放军叔叔每天早晨都会伴着雄壮的国歌将国旗升起,现在让我们也来感受一下国旗升起时的场面吧。
教师播放在天安门升国旗的视频,并请学生谈谈观看视频之后的感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板画示意图并说明各部分分别代表什么,引导学生懂得升国旗时应起立,目视国旗。我们的国旗这么美丽,所以有人给她编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首歌曲中所描绘的国旗吧!
(二)新课教授。
1、教师播放歌曲,并设问,听完这首歌曲你能想象出什么样的画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评价并总结,五星红旗飘扬在蓝蓝的天空中,那么美丽,那么雄伟和激动人心。
2、复听歌曲,并设问,歌曲的速度是什么样的?情绪又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评价并总结,歌曲的速度是中速,情绪欢快且激动。
3、教师弹琴范唱歌曲,学生跟琴轻声哼唱,提醒学生注意情绪。
4、教师运用奥尔夫教学法,用强拍拍手,弱拍拍腿的方式让学生感受2/4拍的强弱规律,并说一说2/4拍有什么样的特点?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前面一拍是强拍,后面一拍是弱拍。
5、跟随教师的示范一起拍出2/4拍的强弱规律。
6、教师弹奏钢琴,学生跟随琴声律动身体,再次体会歌曲的拍子、速度和情绪。
7、教师教唱歌谱,学生用拍手、拍腿的方式挥拍演唱曲谱。
8、学生齐读歌词后填词演唱。
唱《跳柴歌》。
延伸:为歌曲填词赞美家乡。
动:学跳黎族的“跳竹竿”。
拓展:了解黎族的文化习俗。
一、通过歌曲的欣赏与学习,感受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对黎族的歌曲、舞蹈和文化习俗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通过学习跳竹竿,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愉悦的感受和体验,并在活动中增强合作意识以及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三、能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跳柴歌》;在跳竹竿舞时,动作要求协调、合拍。
本课所选的音乐作品是一首具有黎族民族特色的《跳柴歌》,歌曲欢快活泼,极富舞蹈的韵律。结合歌曲的教学,学生欣赏和学习富有传统特色的跳竹竿。了解黎族文化的人,大多会赞叹黎族人审美的独到眼光和创造美的艺术才能。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引导学生感受黎族人民所追求的环境美、仪容美、歌舞美。
本课将要学习的是一首海南民歌,歌曲不难。但是让学生学习竹竿舞就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应注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对于少数腼腆、内向而不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学生,教学时要及时发现并予以指导、鼓励;在集体跳竹竿时要注意防止教学秩序的失控。
让学生在反复聆听中感受音乐的情绪和音乐形象。
用恰当的肢体语言表现音乐的欢快情绪,培养孩子们的韵律感。
一、听听动动――感受音乐。
1、聆听歌曲《跳柴歌》的伴奏音乐跟着老师做律动,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和韵律。
2、变换形式用打击乐器按照歌曲的节奏敲打节奏,进一步帮助学生感受歌曲的韵律。
3、教师示范跳绳(跟着音乐的节奏),让学生从中发现规律。
4、分组请学生跟着音乐的节奏做跳绳的动作,要求学生步伐一致,整齐划一。
5、初步熟悉跳竹竿的基本步伐。
要求学生一对一,面对面,蹲在地上,双手将绳子拉紧、贴在地面上反复做开、合的练习,要求与《跳柴歌》的节拍吻合,没有绳子的同学原地蹲下,模仿动作进行练习。教师有意识地从开合的绳子间跳过,完成跳竹竿的完整动作。请部分同学模仿教师的动作,从开合的绳子间跳过,为学习竹竿舞做铺垫。
二、唱唱想想――体会音乐。
1、出示大歌片《跳柴歌》,让学生跟琴声感觉旋律,问问大家有没有熟悉的感觉。
2、跟琴模唱歌谱。
3、完整地听赏歌曲《跳柴歌》,让大家在歌声中再次感受乐曲的情绪和韵律。
4、跟着伴奏练唱歌曲,努力表现歌曲的弹跳性和欢快的情绪。
5、用打击乐器敲打节奏为歌曲伴奏,要求用欢快的情绪边敲边唱,再次体会合作的快乐和满足。
三、跳跳赛赛――表现音乐。
1、通过歌片、插图、观看录象片段等引导学生讨论有关黎族的文化习俗,交流各自做了解的有关黎族的风土人情,着重介绍黎族男女跳竹竿的音乐游戏。
2、指导学生分组练习音乐游戏:跳竹竿。
教师此处可以随机知道学生的基本舞步以及动作要领。着重培养大家的集体合作精神。
3、分组表演,相互评价。
4、师生互动:师敲生跳或生敲师跳。
四、拓展延伸――升华音乐。
生:(略)。
2、通过课件帮助学生了解泰州的名胜古迹、风俗人情,为创编歌词提供依据。
3、新歌赞家乡。
分组讨论为歌曲填上新词(要求一定是赞美家乡的名胜古迹和风俗人情),同时要求每组选派一到两名同学用家乡话来唱一唱自己创编的新词,比一比,哪一组词好唱得更好。
4、在《跳柴歌》的歌声中结束教学。
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3、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的不退位减法。
1、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2、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的不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正确地口算。
教学用具:小棒。
(一)复习检查:
34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79是由()个一和()个十组成的。
(二)新课学习:
5、投影出示挂图,观察图画,提出问题。
大森林里松鼠妈妈采集25个松子,小松鼠采了4个松子,一共采了多少个?
25+4=29。
205。
6、请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7、小组活动,讨论算法。
8、用小棒摆一摆,分别说一说摆的过程。
9、根据图中已知条件,再提问题。
妈妈比小松鼠多采集几个?小松鼠比妈妈少采几个?
25-4=21。
205。
(2)分组讨论,如何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
(3)集体归纳。
(三)巩固练习。
1、看图计算:
填上适当的数。
2、直接写答案。
32+542+784-475-3。
75+264+372-238-3。
3、下面每个()里可以填什么数?
10+30〉()20+()〈2525+()=25-()。
被减数。
46。
96。
28。
36。
减数。
4
5
7
5
差
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ntent_2();。
《采山》音乐教案篇二
3、能大胆的用歌声,表演等形式表现歌曲《采山》的情绪。
能大胆的用歌声、舞蹈等表现歌曲丰富的情趣;基本掌握正确的吹奏姿势,并吹出声音。
光盘、钢琴、竖笛。
一、走进山野。
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倒过农村吗?谁能跟大伙说说农村是什么样子?学生回答。
师:今天老师带大伙到农村去看看,体验山野的美景和他们的生活。
二、山野寻乐。
(1)导:引入歌曲《采山》。
师;山野的空气新鲜,到山野去玩可能更有趣。
(2)即兴位歌曲伴奏。
学生随《采山》音乐用身体动作伴奏。
感受书山旋律的欢快情绪及典型的节奏型。
(3)随乐动一动。
学生想像雨中采蘑菇、采木耳、采山菜等情景,引出歌词。
随乐用舞蹈表演歌曲中的情境,并体验采山时的快乐,熟悉歌曲的旋律。
(4)朗读歌词。
跟师独儿歌(边做动作边读词)。
在读歌词中体现“乐”的情绪。
(5)听赏歌曲。
听范唱,看mtv。
感受歌曲的甜美与快乐。
(6)学唱旋律、歌词。
跟琴用lu或la等母音视唱旋律(学生带着音乐现象唱)。
跟琴视唱歌词。
(7)演唱歌曲。
可分师生对唱,表演唱等多种形式。
(8)创编歌词。
学生创编歌词,寻找采山时的更多乐趣,并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予以表现。
三、欣赏《牧童短笛》。
(1)创设情境(一)牧童骑牛。
师:听有一位牧童骑着牛儿,悠闲地吹着笛子,从这段音乐中你能猜出他放牛的心情吗?
这首钢琴曲模仿的是那种乐器的音色?
学生欣赏《牧童短笛》第一段。
感受乐曲的旋律和情绪。
板书:圆润、舒缓的波浪线。
跳跃、起伏较大的波浪线。
学生选择谈一谈为什么?学生可以表现牧童当时的心情等。
(一段的情绪,并描绘音乐所表现的场景及牧童骑牛吹笛的心情)。
学生在书上涂上颜色(第一段)。
(2)创设情境(二)牧童嬉牛。
a、学生听《牧童短笛》第二段。
选择哪一种节奏声波线,为什么?
b、即兴表现第二段的欢快音乐,体验愉悦的心情。
c、(第二段呈现的是牧童与牛嬉闹的场面,学生用肢体语言、表情等多种表现形式表演)。
较第一、二段的情绪,并为第二段选颜色(鲜艳、明快的色彩)。
(3)情境(三)牧童回家。
a、静听《牧童短笛》第三段。
b、想想与那一段音乐相似,并随乐哼唱。
5、引导学生选旋律线与相似的颜色。
四、课堂小结学生回家后画一幅《牧童短笛》中的一个场景。
1、继续体会《牧童短笛》,让学生图会牧童的生活情绪。
2、学习歌曲《捉泥鳅》,能用活泼、轻快的情绪演唱。
3、认识竖笛、了解其结构,并掌握演奏的姿势、试着吹出声音。
体会《牧童短笛》的音乐;认识竖笛,并吹出音乐“1”
光盘、钢琴、竖笛。
一、组织上课。
二、再次体会《牧童短笛》音乐。
学生欣赏全曲,然后学生模仿牧童吹笛的声音。
三、认识竖笛。
竖笛的构造:
吹口笛头笛身笛尾。
第六孔第五孔第四孔。
第三孔第二孔第一孔。
左手在上方,右手在下方,用手尖按住孔。
(2)尝试着吹响竖笛。
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如何才能将竖笛吹出美妙死亡音色,用“1”为准。培养学生正确的吹奏姿势,学习正确的呼吸方法(学生自己小结那种方法好)。
教师小结。
(3)听《牧童短笛》学生随音乐模仿牧童吹奏的样子一起吹奏竖笛,手指的节奏,形态等动作的模仿。
四、活动:去田野。
学生欣赏《捉泥鳅》。
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2)学生欣赏,并根据歌词表演内容。
掌握歌词所表现的内容,熟悉歌词,体验捉泥鳅的乐趣。
(3)学唱歌曲。
学生随音乐唱歌曲。
注意歌谱、歌词对好。
音准。
1=c4/4。
221225︱53323-︱665653︱444323-︱。
天边的稀泥里,到处是泥鳅。今天我等着你,等着你捉泥鳅。
“2”“4”在着两句中容易出现音准的问题,要求学生模唱。
(4)学生表演唱。
在学生掌握歌曲后,学生一边表演,一边歌唱,体会歌曲的情感。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去郊外感受了雨前山野的美,雨中山野的乐趣,同时欣赏了牧童吹笛的笛声,并学习了竖笛的结构,最后我们还去了田间,体会了小朋友捉泥鳅的快乐,农村生活太有趣了。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将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不同的音乐。
《采山》音乐教案篇三
2.认识x和xxxx的节奏,并能根据歌曲拍击节奏。
1.指导学生学习歌曲《采山》,感受歌曲轻快、活泼的情绪,能正确流畅的演唱歌曲。
2.通过游戏活动等方式,学习和掌握xxxx、x.x的节奏,并在实践中运用。
3.能从歌曲中感受劳动的愉快,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1.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用游戏带动十六分节奏地学习。
2.有感情地完整地演唱歌曲,体验歌曲的音乐意境。
3.十六分音符的学习。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想和大家一起去山里郊游,你们想去吗?
生:(好)。
师:那么我们就一起乘坐音乐大巴出发吧!
(用已经学习过的歌曲,加上想去“郊游”的心态,通过创设情境——去美丽的大山看看,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生:蘑菇、木耳、野花、山菜、树木、河流……。
师:是啊,山里树木茂盛、空气新鲜、物产丰富、真是个好地方!(简单介绍山里的事物,为学习新歌做铺垫)。
二、节奏学习、节奏模仿游戏。
1.采蘑菇比赛(幻灯片出示蘑菇图片)。
师:同学们,看老师这也有许多小蘑菇,好新鲜啊,你们想不想采蘑菇呀?
生:想。
师:那我们就来个采蘑菇比赛吧。但这些可爱的小蘑菇必须要聪明勤快的小朋友才能采到,蘑菇上面有一条节奏,如果谁能模仿出来谁就能采到可爱的小蘑菇!(出示幻灯片打节奏)。
师:这还有一个节奏需要你们自己来完成,有信心吗?
生:有。
(出示第二条节奏学生创编节奏语言)。
师:我还能为这个节奏填上词语呢!
老师边拍节奏边读歌词:采呀采蘑菇0,,你会吗?会说点别的什么吗?会的同学也可以得到一个小蘑菇。
生:菜呀才木耳,做呀做作业……。
师:你们真是爱劳动的好孩子,好多同学通过劳动都得到了蘑菇,收获真不少啊!瞧,从雨中来了一位小姑娘,高兴地唱着歌朝我们走过来了,她在唱什么呢?让我们来听一听吧!
1.初听歌曲。
师:小姑娘做了些什么?
生:采山、采木耳、采蘑菇………。
师:她为什么唱的这么高兴呀?
生:因为她采了很多东西,收获很大。
师:那你们知道什么是采山吗?
生:不知道。
师:山里的人们把进山采蘑菇、木耳、山菜、野葡萄这种活动叫采山。采山是山里的孩子非常喜欢的一种活动方式,这个小女孩唱的歌曲就叫《采山》,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板书题目采山)。
2.再次聆听。
师:大家听得真仔细,那么你们想不想和小女孩去采山啊?
生:想。
师:那让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打着节拍去采山吧。
(播放音乐)。
3.节奏复习。
师:你们猜的可真起劲,都采到了什么呀?用节奏告诉我!
生:采呀采蘑菇,……。
师:大家做的非常好,我们在听这首歌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
生:高兴。
师:下面我们就带着这种喜悦、快乐的心情把歌词按节奏读出来。
4.轻声跟唱。
师:我们随着小女孩的歌声一起小声的唱起来。
5.老师也很喜欢这首歌曲,咱们大家一起唱出来。
6.刚才咱们大家又唱了一遍,觉得哪句最难唱?我们一起战胜它。(教唱)。
7.完整演唱歌曲并进行歌曲处理,分组采用不同形式巩固练习!
a.休止符处理(故意唱成有和没有休止符的请学生指出不同意见,歌曲还轻快吗?)。
b.声音处理(小女孩的声音是清脆明亮的,像一只快乐的百灵鸟,我们也要向她那样用一种轻松、快乐喜悦的心情来演唱歌曲)。
8.有时间进行舞蹈动作创编!表演!
四、师生共同总结!
《采山》是一首活泼、轻快的歌曲,节奏鲜明、紧凑,配合着旋律音程的起伏,使歌曲具有朝气并富有动力感。配上生动形象的歌词,极易为儿童接受和喜爱,歌中描述了小朋友在濛濛细雨中去采山的愉快心情,表现了小朋友光着脚丫采山时灵巧的身影、灵活的手指,采来物产,感受丰收带来的喜悦。
在备这节课时,我首先认真研读教材,详细阅读了教参,把握了歌曲的特点,了解了歌曲的难点,确定了以体验劳动快乐为主线的教学目标。然后,我才根据教学目标安排设计了这节课!一首歌曲旋律和歌词是两个重要的部分,而在这堂课上我主要想解决的是旋律的节奏问题。因为这首歌中的歌词还是比较贴近我们的生活,不做过多解释学生也能够理解。而节奏则是旋律的主宰,也是难点,这首歌曲的旋律中出现了较多的十六分音符,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要掌握它们是一个难点。于是我就用趣味摘蘑菇(蘑菇上带有节奏)的环节引入节奏练习,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突破难点为歌曲的学习打下基础。
这节课的导入,我用猜动作的游戏导入,并且用唱的方式问学生老师在做什么劳动?然后让学生欣赏《采蘑菇的小姑娘》的一段视频猜猜老师拿篮子想去干什么?然后设置了小姑娘的“有奖问答”环节去聆听、了解歌()曲。然后通过采蘑菇一系类设计好的问题来激发同学们的兴趣,让他们在充满好奇中期待这一课。
在教唱环节中,我先让学生聆听歌曲两遍,使学生对歌曲有一定的印象,为学唱歌曲奠定了基础。然后我把比较难的地方先教给学生,学生的接受能力还是很快的,教学目标达到了。在节奏训练前我让学生自己找到采蘑菇乐句以此加深印象。在节奏训练时争取让大部分学生明白这个十六分节奏而且能打好这个节奏型。
为了熟练歌曲,在练习中我通过表演启发学生随音乐创编一些采蘑菇、采木耳、采山菜等动作来表现歌曲情绪,熟悉歌曲的旋律;通过让学生用拍手、跺脚的一些简单律动演唱歌曲,帮助他们感受歌曲的节奏和句式。
在拓展的创编歌词环节中我用了学生都熟悉的qq农场,请学生在农场上种其它植物上去,然后再按种地的步骤创编歌曲《农场》,最后总结劳动能给人带来欢乐,劳动最光荣,结束本节课。
这节课的某些细节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一、歌词排序那个环节比预想中的难,让学生觉得难度很大,她们不知道怎么去排,而且音乐播放的速度比较快,来不及贴,在这环节上花费的时间比较多,这个环节的目的是想多让学生聆听音乐,安排这个环节让学生更好地去了解歌词,但从花费的时间上和效果上觉得用处不是很大,所以考虑放弃这个环节。
二、在创编歌词的环节拓展上花的时间也相对长了些,这样显得唱歌的环节时间少了许多,而且设计qq农场这个环节,本来也是这节课的亮点,结果被我上得没出效果,但学生的兴趣又很高,让学生编的过程中我也很着急地把自己设计的词说了出来,没让学生充分地去想象,这些是我要改进的。
三、教学过渡语还不够精炼,教学时不够激情,还有就是教学的指令性语言不够清楚。
有反思,就有进步,相信自己在一次次的反思中能够成长,进步,从而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
《采山》音乐教案篇四
《采山》是一首民歌风的创作歌曲,这首歌曲欢快、活泼、清新、别致。歌曲的旋律大跳和级进音程的交替进行,节奏鲜明、紧凑,在各乐句中变换着“xxxx、xxx、xxx”节奏的运用,配合着旋律音程的起伏,使歌曲具有朝气并富有动力感。配上生动形象的歌词,极易为儿童接受和喜爱。歌中描述了小朋友在濛濛细雨中去采山的愉快心情,表达了小朋友光着小脚丫采山时灵巧的身影、灵活的手指,采来蘑菇、木耳、野果、山菜,丰收的喜悦香甜在心的感受,连做梦都要笑出声音来。这首歌词曲结合紧密,生动形象,能深深地打动每一个演唱它的。人,是一首适合儿童学唱的歌曲。
《采山》音乐教案篇五
1、聆听歌曲《拾稻穗的小姑娘》感受音乐情绪及节奏,通过音乐律动及歌曲聆听感受体会劳动辛苦,引导学生要珍惜粮食、乐于劳动。
2、能够用轻快又活泼的情绪,朝气又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采山》。并能通过音乐实践创造活动,发挥想象和创造力为歌曲伴奏。
3、认识十六分音符,能在实践活动中理解十六分音符的特点,并能准确掌握。
1、能用朝气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采山》。
2、认识并能掌握十六分音符。
1、准确地用欢快的歌声演唱歌曲。
2、歌曲伴奏的创编活动。
多媒体课件、课堂小乐器(双响筒、碰铃、串铃、三角铁)、十六音符节奏卡片。
1、课前律动《郊游》。
2、引出音乐小精灵(出示图片)。
师:小朋友,今天的音乐上,还来了一位特殊的小客人,你们想知道是谁嘛?
她就是音乐小精灵,看,她跟我们小朋友打招呼了!
过渡:小朋友们回答的真是有精神。音乐的世界真美妙,接下来,我就请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吧!
1、观看图片展示丰收的田野。观后回答:音乐小精灵带我们来到了哪里呀?
师:你都看到了什么呀?。
3、师介绍拾稻穗。从而引导学生要珍惜粮食。
4、再听歌曲,并随师简单的歌曲律动,感受歌曲节奏及情绪。师:小朋友们,让我们提起我们的小篮子,一起走进田野,参加拾稻穗的活动吧。请你带上轻快的步伐,轻松的心情,跟我一起来!
过渡:听《采山》的伴奏音乐,
师:小朋友们,快看,在欢快的音乐声中,音乐小精灵带我们来到了哪里呢?
图片出示:森林。
1、认识十六分音符。
师:那么你们就得去听听音乐小精灵送我们的神秘声音。
a、用钢琴弹奏一个短而快的音,请生听这神秘的声音有什么特点?引导生回答出这个音短而快的特点。
b、师敲奏示范十六分音符,生用短而快的击掌表示。请个别生上台试奏。
c、师:十六分音符,是个特别团结的好孩子,他经常有许多好伙伴。比如说:两个十六分音符在一起组成了请生试着击掌表示,请个别生上台敲击双响筒表示。
比如:四个十六分音符小伙伴在一起玩,就组成了请生试着击掌表示,请个别生上台敲击双响筒表示。
2、难点十六分音符解决。
师:我们的音乐小精灵,要在十六分音符上加上他的小魔语了。看看小朋友们能不能把它念准确,唱准确。
a|采呀采蘑菇采呀采木耳。
b|花呀花满篮果呀果满篮。
c、加旋律后的十六分音符演唱|采呀采蘑菇采呀采木耳。
花呀花满篮果呀果满篮。
过渡:小朋友们把音乐小精灵的魔语学的太好了,音乐小精灵非常喜欢大家,接下来,他要为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
3、初听歌曲。
设问:音乐小精灵的歌声给你什么样的印象?来到美丽的大森林里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4、复听歌曲,请生随音乐有节奏的拍手感受歌曲情绪与节奏。
师:音乐小精灵的歌声这样美妙,她希望大家用热情的掌声为她加油,并化作轻轻的有节奏的伴奏。相信大家一定能做好。
5、练唱歌曲,解决难点。
a、干脆而轻快的声音。
b、从山顶往山下走去——从高音到低音。高而轻的声音。提示:做梦又回到山顶上。不要吵醒他的美梦。
6、完整地随琴练唱歌曲。
7、完整的随音乐范唱演唱歌曲,生在心里默唱歌曲。
师:快乐的小精灵又开始歌唱了,她请大家一起来演唱歌曲。比一比谁的歌声更美!
唱后引导说一说小精灵的歌声与自己歌声的区别,找出不足之处。
8、完整的随琴演唱歌曲。演唱之前提示:坐姿、声音状态、心情等。师:许多同学都对我们的演唱提了意见,大家都有一双灵敏的音乐小耳朵,那让我们一起来练习歌曲。
9、师与生合作接唱歌曲。
师:小精灵的歌太好听了,我也忍不住想唱了,我能加入你们吗?
10、完整的随歌曲伴奏演唱歌曲。
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练习的不错,很多同学学习的非常认真,歌声也特别好听。那么就让我们随着好听的音乐,一起把歌曲演唱一遍吧!
11、介绍小乐器,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为歌曲伴奏。请个别几个小朋友上台演奏小乐器,其他生演唱歌曲。
师:这么好听的歌曲,咱们给它来点伴奏吧。今天,老师还带来了许多小乐器。
大致指导乐器的伴奏方式。
1、音乐小精灵:在送给大家的小篮子你收获了哪些有用的有趣的音乐知识?。
2、出示音乐小精灵:小朋友们,今天的音乐课就到这里,音乐小精灵要跟我们说再见了。
《采山》音乐教案篇六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教学过程。
一、组织课堂,激发情趣。
师:同学们,春天来了,阳光暖暖,春风柔柔,这个时候适合去干什么?(郊游)。
师: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郊游,同学们请起立!
(郊游律动)。
二、情境导入。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大家仔细听!(播放音乐)你能听出来,是哪里吗?(提示有什么声音)。
生:
师: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大山里郊游一番!同学们请起立,我们要步行去,跟着老师的步伐,不要掉队哦!
2/4xxxo|xxxo|xxxo|xxxo|。
一二一,走走走,一二一,走走走!
瞧!我们到了!美丽的大山就在我们的面前,我们先坐下休息一下,一起来欣赏山里的美景吧!(播放ppt,采山背景音乐)。
既然大家这么好奇,我们就来一起听一首歌,从歌中来寻找答案吧!
三、新课教授。
(播放范唱)听得真仔细,那你们知道什么是采山吗?老师来告诉你们吧。山里的孩子们在农闲时经常会到山上去采蘑菇,山菜,野果等等,他们把这种劳动称之为“采山”(板书课题)。
那小姑娘采山时心情怎么样啊?我们再来听一听,来感受感受小姑娘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
师:同学们的耳朵可真灵!你们想去采这些山货吗?
可是采山是需要方法的!我先来采,给大家做个示范。
(出示课件)做采摘动作。
我发现在我采的时候,孩子们的表情真是又羡慕又着急啊,不用急,现在你们也按照我示范的方法采一采!
(一齐表演,找个别同学表演)。
看来大家都掌握了采山的方法了,同学们太聪明了!
其实,我觉得边唱歌边采山会让我们更快乐!我也想让大家和我一起边采边唱,好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这首歌曲——采山,一起感受采山的快乐!
师:这一次进步多了!很棒!
师:大家能不能用“u”再来试着模唱一下旋律?
同学们的声音美极了,我们再用“lu”来试试行吗?(保持口型,注意舌头在嘴里的灵活)。
师:孩子们的声音美极了!
那咱们能不能用这种声音来试着有节奏的读一读歌词?打节奏,逐句教念)。
师:现在大家能不能试着跟着老师的琴声轻声的唱一唱?(纠正错误,师范唱生模仿)。
师:接下来,跟着老师逐句来学一学吧。
师:大家能不能一起完整的唱一遍!听好前奏。
师:(个别纠错)再次随琴完整来唱一遍好吗!
完整的练唱歌曲。(八分休止符演唱)刚才唱的时候我听见个别同学是这样唱的大家听对吗?看歌词,每一句旋律最后半拍都是八分休止符,唱的时候要唱的欢快,声音有弹性,不能拖长音。
一下小姑娘的心情,好吗?
(提示坐姿,声音轻快活泼,心情)随音乐有感情的唱。
师:同学们唱的太好听了,我也忍不住想唱了,我能加入你们吗?
(师生合作接龙唱)。
孩子们,刚才大家都唱的非常认真,歌声也特别好听。那么就让我们随着好听的音乐,一起把歌曲演唱一遍吧!
师:同学们唱的真不错!现在我们两组同学来比一比,看看那组同学声音最好听,表情最好看!
师:同学们的表演太棒了!如果我们能边表演边唱歌,那就更完美了!大家能不能为我们的歌曲编一编动作?(师生交流)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边唱边表演吧!
我想找两个同学来扮演采山的小姑娘,谁想来试试?
其他的同学来为她们拍手伴奏好吗?
拓展欣赏。
《拾稻穗的小姑娘》。
师:师:同学们的表现都太棒了!给自己鼓鼓掌!
静静聆听)
提问:这首歌曲是谁在什么时候演唱的?(是小姑娘在拾稻穗的时候唱的!)那听完歌曲你的心情是怎样的?(高兴的)这个小姑娘在烈日下劳动,还能唱出这么高兴的歌曲,你知道是为什么吗?(因为她拾到了好多的稻穗,心里非常的高兴)那采山姑娘采了那么多的山珍野果之后是不是也是因为心里高兴才把《采山》这首歌曲唱的那么好听的啊!(是)对了,这两个小姑娘都非常的爱劳动,也都从劳动中找到了快乐感觉!
一.德育教育,
总结。
下课。
1.爱劳动——德育。
教育。
师:老师还想好奇的问一问,你们平时参加劳动吗?都干些什么啊?(学生回答:打扫教室、擦玻璃、拖地板……)。
你们真能干!看来大家和歌曲中的两个小朋友一样,都是热爱劳动的好孩子!同学们,今天我们歌唱了劳动的旋律,体验了劳动的快乐,更品味到了劳动的光荣!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日子,能用自己的劳动换来更多的快乐!
今天,我们这节课都上到这里。孩子们,让我们再一次唱起这好听的歌曲,排好队伍,挎上篮子一起去采山咯!
《采山》音乐教案篇七
1、指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采山》,并乐于用多种艺术形式来表现歌曲,让学生明白劳动最光荣的道理。
2、能表达歌曲节奏,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
【教学重点】。
1.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朝气而有弹性的声音,完整准确的演唱歌曲《采山》。
2.能准确演唱十六分节奏。
3.能从歌曲中感受到劳动的愉快,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
1.十六分节奏的掌握。
2.学生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材分析】。
《采山》是一首民歌风创作的歌曲,采用2/4拍,徴调式,一段体结构。歌词生动形象,曲调欢快、活泼、清新,节奏比较紧凑,加上十六分音符、前八后十六、前十六后八节奏的运用,使歌曲具有朝气并富有流动感。生动的描述了小朋友采山的愉快心情。
【教学用具】。
电子琴、卡片、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感知节奏。
2、师: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姑娘把我们带到了野外,山坡上长满了大大的蘑菇,大家想不想采蘑菇。
3、师生互动复习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新授十六分音符,与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对比练习,感受十六分音符时值的长短。
先跟教师一起走上山坡吧!(课件出示四分节奏,学生边读边做动作);来到草地上,同学们高兴得又蹦又跳;(课件出示八分节奏,同学们边读边表演);发现蘑菇了,快跑去采吧(课件出示八分节奏,同学们边读边表演)。
4、(课件)加上歌词训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十六分音符。
3、师:(课件)是的,大山物产丰富,一到收获的时候,山民们就高高兴兴地去采摘他们看上的宝贝,他们称这一活动为采山(板书课题)。今天有小朋友真的要去采蘑菇,他们不仅采蘑菇还采了些什么?让我们一起去聆听《采山》中小朋友的喜悦吧!
二、师生互动、新歌教学。
1、聆听歌曲范唱。(学生感受歌曲,熟悉曲调)。
听了这首歌曲你觉得情绪怎样?(节奏欢快、活泼,让人心情愉悦)。
2、学生复听歌曲。(打拍子,在心里跟唱)。
3、老师有表情地范唱歌曲,学生体会歌曲的情绪、速度。
4、指导学生用“la”随音乐教唱曲调。
5、填词歌唱:
(1)学生自由读歌词。
(2)老师按节奏带读歌词。
(3)在演唱的时候有些地方需要停顿,你感受到了吗?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共有几处?看谁最聪明?(引导学生学复习八分休止符)。
(4)引导学生轻声随音乐填歌词演唱。
(5)歌曲处理:什么样的声音、什么样的情绪、用什么样的表情来表现歌曲?让我们就这样来练习唱一唱吧。
(6)师生随音乐完整演唱歌曲。(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三、实践体验、合作交流。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音乐(绘画、舞蹈、器乐、创编歌词)。
四、课堂小结,结束本课。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关于劳动的歌曲《采山》。在学习中我们感受到采山的小朋友在劳动中的喜悦心情和劳动所创造的成果,学完这首歌曲希望同学们都能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学生,在劳动中创造自己所需要的一切。你们有信心吗?下课!(学生随音乐走出教室)。
《采山》音乐教案篇八
3、能大胆的用歌声,表演等形式表现歌曲《采山》的情绪。
能大胆的用歌声、舞蹈等表现歌曲丰富的情趣;基本掌握正确的吹奏姿势,并吹出声音。
光盘、钢琴、竖笛。
一、走进山野。
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倒过农村吗?谁能跟大伙说说农村是什么样子?学生回答。
师:今天老师带大伙到农村去看看,体验山野的美景和他们的生活。
二、山野寻乐。
(1)导:引入歌曲《采山》。
师;山野的空气新鲜,到山野去玩可能更有趣。
(2)即兴位歌曲伴奏。
学生随《采山》音乐用身体动作伴奏。
感受书山旋律的欢快情绪及典型的节奏型。
(3)随乐动一动。
学生想像雨中采蘑菇、采木耳、采山菜等情景,引出歌词。
随乐用舞蹈表演歌曲中的情境,并体验采山时的快乐,熟悉歌曲的旋律。
(4)朗读歌词。
跟师独儿歌(边做动作边读词)。
在读歌词中体现“乐”的情绪。
(5)听赏歌曲。
听范唱,看mtv。
感受歌曲的甜美与快乐。
(6)学唱旋律、歌词。
跟琴用lu或la等母音视唱旋律(学生带着音乐现象唱)。
跟琴视唱歌词。
(7)演唱歌曲。
可分师生对唱,表演唱等多种形式。
(8)创编歌词。
学生创编歌词,寻找采山时的更多乐趣,并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予以表现。
三、欣赏《牧童短笛》。
(1)创设情境(一)牧童骑牛。
师:听有一位牧童骑着牛儿,悠闲地吹着笛子,从这段音乐中你能猜出他放牛的心情吗?
这首钢琴曲模仿的是那种乐器的音色?
学生欣赏《牧童短笛》第一段。
感受乐曲的旋律和情绪。
板书:圆润、舒缓的波浪线。
跳跃、起伏较大的波浪线。
学生选择谈一谈为什么?学生可以表现牧童当时的心情等。
(一段的情绪,并描绘音乐所表现的场景及牧童骑牛吹笛的心情)。
学生在书上涂上颜色(第一段)。
(2)创设情境(二)牧童嬉牛。
a、学生听《牧童短笛》第二段。
选择哪一种节奏声波线,为什么?
b、即兴表现第二段的欢快音乐,体验愉悦的心情。
c、(第二段呈现的是牧童与牛嬉闹的场面,学生用肢体语言、表情等多种表现形式表演)。
较第一、二段的情绪,并为第二段选颜色(鲜艳、明快的'色彩)。
(3)情境(三)牧童回家。
a、静听《牧童短笛》第三段。
b、想想与那一段音乐相似,并随乐哼唱。
5、引导学生选旋律线与相似的颜色。
四、课堂小结学生回家后画一幅《牧童短笛》中的一个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