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明确目标、分析现状、确定行动步骤,并在面对变化和不确定性时进行调整和修正。怎样写计划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计划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个人今后的计划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居民健康管理 居民健康档案工作计划篇一
职责 1 、 院长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第一责任人, 全面负责本辖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
2、 搞好项目工作总体规划, 整合资源, 统筹安排, 实行倾斜政策, 突出公卫工作地位, 对公共卫生服务在人力、 物力、 财力提供强力保证。
3、 搞好重点人群体检、 疾病普查活动的医疗服务保证。
4、 建机制、 强措施、 压担子、 给动力、 大力支持公卫院长全力开展项目工作。
5、 加强对项目工作的组织领导, 全面协调项目工作开展。
6、 负责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7、 完成上级布置的其它工作任务。
二、 分管公卫副院长(公卫办副主任)
职责 1 、 分管公卫副院长为项目直接责任人。
具体负责工作计划及村级考核方案、 标准的制定。
负责项目的工作安排部署及各项活动的组织实施。
2、 负责统筹管理和协调具有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的相关科室。
3、 负责辖区内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
的管理、 督导及工作效果评价与考核等。
4、 依据考核结果及经费兑现办法、 标准, 核定并下拨村级项目补助经费。
5、 负责乡 、 村两级公卫人员的工作绩效考核, 落实工资报酬及奖惩兑现,搞好公卫人员奖评, 对责任心差、 能力差、 成绩差的“三差”人员及时提出调整、 解聘意见。
6、 负责公卫项目经费的监管, 协助院长搞好项目管理经费的分配和使用。
7、 完成县局及县公卫管理股交付的其它工作任务。
三、 公卫管理专职岗位人员工作职责 负责居民档案管理、 老年人、 重性精神病人管理三个项目, 作为直接责任人, 对该项目的组织、 管理和督导、 落实和实施效果负责。
(一)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1 、 按照规范要求, 负责宣传组织辖区内常住居民, 通过健康检查为辖区居民建立个人健康档案, 包括完整的纸质档案及电子化健康档案。
2、 负责辖区健康档案的管理, 作到资料完整, 内容翔实, 分类合理, 排放有序, 查找方便。
3、 负责健康档案的更新与电子信息的录入, 针对每个居民主要健康问题和卫生服务需求填写相应记录, 及时录入计算机。
对居民年度体检、 就诊、随访指导信息予以及时更新。
4、 按照国家有关专项服务规范要求记录相关内容, 记录内容应齐全完整、真实准确、 书写规范。
各类检查报告单据和转、 会诊的相关记录应粘贴留存归档。
5、 健康档案管理要配置必需的档案保管设施设备, 按照防盗、 防晒、 防高温、 防火、 防潮、 防尘、 防鼠、 防虫等要求妥善保管健康档案, 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健康档案管理工作, 保证健康档案完整、 安全。
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服务对象的个人隐私。
和完整性。
(二)
3、 针对老年人生活习惯、 卫生行为进行有效的干预, 和健康指导。
组织开展老年人健康教育活动。
4、 掌握辖区老年人基本情况, 各种资料齐全、 底数清。
(三)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 1 、 协助专业精神卫生机构对本辖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排查, 并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 建立健康档案。
3、 对辖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及其患病情况实施有效监控, 建立重性精神病排查登记、 报告制度及分类处置、 心理干预、 综合防治机制。
对易肇事肇祸精神患者的且发病的患者要做到及时发现, 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
5、 掌握辖区老年人基本情况, 各种资料齐全、 底数清。
6、 组织开展精神卫生宣传教育活动。
7、 及时的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精神卫生工作。
(三)
负责分管项目的检查督导。
对所分管的三个项目, 实施全程督导,辖区村每月至少督导一次, 做到检查及时、 督导具体, 有督导, 有整改。
四、 疾病预防控制岗位人员工作职责
负责传染病、 慢性病、 计划免疫三个项目。
作为直接责任人, 对该项目的管理与业务指导, 督导考核与实施效果负责。
(一)
传染病管理 1 、 负责制定本辖区传染病防治规划、 计划和工作方案, 落实传染病防控措施。
2、 负责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的收集和报告, 参与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居民健康管理 居民健康档案工作计划篇二
1、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记录、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和其它卫生服务记录。
2、建档工作方式。通过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日常门诊、健康体检服务,医务人员入户调查等多途径的信息采集方式,遵循自愿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为辖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3、确定建档对象。以孕产妇、0~36个月儿童、老年人群、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等慢性病人群为重点,逐步为全体居民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
4、填写档案表单,发放信息卡。按照《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健康档案填写要求,填写居民基本信息,记录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并发放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详细说明用途与保管要求。初次建档,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表、信息卡。要求记录内容齐全完整、真实准确、书写规范,基础内容无缺失。
5、表单记录归档。健康档案相关记录表单装入居民健康档案袋,以家庭为单位,统一存放于乡镇卫生院。负责建立健康档案的村卫生室,定期向乡镇卫生院报送已建立的健康档案,以便归档。
1、健康档案记录补充更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要在居民复诊、医护人员入户服务时,调取、查阅健康档案,由接诊医生或入户服务的人员根据居民健康状况,及时更新、补充健康档案相应内容。其它医疗机构在居民就诊、转诊、会诊时负责填写接诊、转诊、会诊等服务记录,通过例会等形式定期进行信息沟通,保持资料的连续性。对需要转诊、会诊的居民,由接诊医生填写转诊、会诊记录,负责向社区转诊医疗卫生机构双向反馈。
2、及时分析居民健康问题。乡镇卫生院至少每半年整理、分析辖区内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的有关信息,列出各类人群健康状况、主要健康问题、重点管理对象。
3、制定辖区居民健康管理工作计划。乡镇卫生院制定辖区居民健康管理工作计划,明确主要健康管理对象、主要健康问题、干预办法。
4、实施辖区健康问题干预和效果评价。乡镇卫生院要有计划有重点地采取相应的适宜技术和措施,组织实施辖区健康问题干预,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咨询、预防、保健、医疗和康复等健康管理服务,并及时实施干预效果评价。
5、农村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可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相结合。利用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居民发病情况信息,进行居民健康问题分析和干预等健康管理;利用居民健康档案管理项目整理分析的居民主要疾病发生状况,指导合作医疗报销范围和比例等政策的制定,逐步提高疾病干预能力和医疗保障水平。
1、配备健康档案管理人员。乡镇卫生院健康档案管理人员要符合《执业医师法》、《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接受本项目的培训,并且成绩合格。
2、统一居民健康档案编码。采用16位编码制,以国家统一的行政区划编码为基础,以乡镇(街道)为范围,村(居)委会为单位,编制居民健康档案唯一编码。同时以建档居民的身份证号码作为身份识别码,为在信息平台下实现资源共享奠定基础。
3、严格健康档案使用的管理。居民健康档案为社会公共信息资源,健康档案管理和服务人员在使用、管理、考核等工作中有权使用健康档案,其它机构或个人需要使用健康档案时,必须向健康档案管理机构提出书面申请,管理机构批准并经居民本人或其监护人同意后,方可使用。使用健康档案要保护服务对象的个人隐私。
4、严格健康档案保存与保管。要为居民终身保存健康档案,要遵守档案安全制度,不得造成健康档案的损毁、丢失,不得擅自泄露健康档案中的居民个人信息以及涉及居民健康的隐私信息。除法律规定必须出示或出于保护居民健康目的,居民健康档案不得转让、出卖给其他人员或机构,不能用于商业目的。
5、强化档案管理基础设施建设。配备档案室和基本设备,按照防盗、防光、防高温、防火、防潮、防尘、防鼠、防虫等要求妥善保管健康档案,保证健康档案完整、安全。
居民健康管理 居民健康档案工作计划篇三
1、认真贯彻执行《xxx传染病防治法》及其相关法规,以及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制定的有关传染病防治工作的要求和规定。
2、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办法,建立和健全医院疫情管理和报告制度,组织制定各项疾病预防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3、做好医院传染病疫情管理和报告工作,负责全院传染病报告卡的收集、审核、上报、订正(查重)工作,定期检查、指导和督促各科室做好医院疫情管理和报告以及死亡病例报告工作。
4、每天到各科室进行签收传染病疫报卡,并在签收的同时审卡填报内容,保证内容完整;对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以及某些特殊病例可及时对病人进行调查,在不能排除的情况下,及时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本院领导报告疫情;对于结核病、乙肝等容易多次入院就诊的病人,经过调查,排除一年内重复上报的可能,及时上报。
5、每月末,查阅全院本月的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出院病历、放射科检查结果及检验科检验结果,发现漏报及时补报。
6、每季度在全院通报上季度疫情报告情况(包括疫情动态,迟报、漏报的检查结果)并做出惩罚通告。
8、每月与医务科核对死亡病例登记,发现漏报及时补报。
9、规范计划免疫工作。
10、认真做好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的疫情管理和报告的检查工作,配合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搞好疫情调查工作。
11、认真做好全院健康教育工作,做好病人健康教育评价表的评价工作,并做好记录。
12、定期对各病区进行“无烟医院”督导、检查工作,并有记录。
居民健康管理 居民健康档案工作计划篇四
1、到20xx年底,辖区基本建立统一、科学、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实现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信息化。以健康档案为载体,为城乡居民提供联系、综合、适宜、经济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2、20xx年底全乡居民规范建档率达到88%以上。65岁以上老年人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群规范建档率达90%以上。孕产妇、0—6岁儿童规范建档率达90%以上。电子档案建档率达总建档人群的80%;健康档案合格率达90%以上。
二、主要任务
1、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记录、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和其它卫生服务记录。
2、建档工作方式。通过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日常门诊、健康体检服务,医务人员入户调查等多途径的信息采集方式,遵循自愿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为全镇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3、确定建档对象。以孕产妇,0~6岁儿童,老年人群,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等慢性病人群为重点,逐步为全体居民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4、填写档案表单,发放信息卡。按照《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健康档案填写要求,填写居民基本信息,记录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并发放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详细说明用途与保管要求。初次建档,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表、信息卡。要求记录内容齐全完整、真实准确、书写规范,基础内容无缺失。妇幼保健科室医务人员在新生儿访视时建立0~6岁儿童健康管理和预防接种服务专项档案;在早孕诊断确认后建立孕产妇保健服务专项档案;医疗技术人员填写初建健康档案个人基本信息、实施健康体检并填写体检表。
5、表单记录归档。健康档案相关记录表单装入居民健康档案袋,以家庭为单位,统一存放于乡镇卫生院。按照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实施步骤和要求,及时将有关信息录入电子健康档案。
(二)健康档案记录补充更新
1、健康档案记录补充更新。辖区卫生院(村卫生室)要在居民复诊、医护人员入户随访时,调取、查阅健康档案,由相关人员根据居民健康状况,及时更新、补充健康档案相应内容。所有服务记录由责任医务人员或档案管理人员统一汇总、及时归档。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2、制定辖区居民健康管理工作计划。乡镇卫生院制定辖区居民健康管理工作计划,明确主要健康管理对象、主要健康问题、干预办法。
1、配备健康档案管理人员。乡镇卫生院健康档案管理人员要符合《执业医师法》、《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接受本项目的培训,并且成绩合格。
2、统一居民健康档案编码。采用17位编码制,以统一的行政区划编码为基础,以村委会为单位,编制居民健康档案唯一编码。同时以建档居民的身份证号码作为身份识别码,为在信息平台下实现资源共享奠定基础。
3、严格健康档案使用的管理。居民健康档案为社会公共信息资源,健康档案管理和服务人员在使用、管理、考核等工作中有权使用健康档案,使用健康档案要保护服务对象的个人隐私。
4、严格健康档案保存与保管。要为居民终身保存健康档案,要遵守档案安全制度,不得造成健康档案的损毁、丢失,不得擅自泄露健康档案中的居民个人信息以及涉及居民健康的隐私信息。居民健康档案不得转让、出卖给其他人员或机构,不能用于商业目的。
5、强化档案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中心卫生院负责为健康档案管理提供必要条件,配备档案室和基本设备,按照防盗、防光、防高温、防火、防潮、防尘、防鼠、防虫等要求妥善保管健康档案,保证健康档案完整、安全。
居民健康管理 居民健康档案工作计划篇五
1.完成辖区常住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电脑信息录入。以妇女、儿童、65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精神病人为重点人群,逐步扩展到一般人群。建立统一、科学和规范的健康档案,并录入电脑实行微机化管理。
2.使健康档案及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70%以上,健康档案合格率达到xx0%以上。健康档案使用率达到60%以上。
1.组织领导:
成立健康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定期检查如有不能达到规定的数量将列入年底绩效考核中。
2.培训宣传:
居民健康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各站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居民健康档案的科学建立、有效使用和规范管理,同时,采用多种方式在各社区范围内进行相关宣传,取得广大群众的支持配合。
3.建档方式:
(1)门诊接诊:采用患者前来就诊,填写健康档案,健康档案的首页。
(2)在各村卫生室工作人员的配合下,到辖区采集居民个人基本信息等,取得健康档案建立的第一手材料。其中包括居民个人基本信息。
(3)入户调查:采用下乡到村民家中采集方法。在入户采集的时候,为了得到辖区居民的配合,应加多宣传,加深辖区居民之间的沟通了解。同时,可以在村卫生室工作人员的配合下,与村卫生室工作人员一起到家中采集信息。
(4)健康体检:通过下乡入户调查对居民进行简单的体格检查并做登记,利用每年的妇女检查、儿童随防、慢非病人随访、老年人健康检查等方式进行采集。
4.建档要求:
(2)坚持循序渐进,从重点人群起步,逐步扩展到一般人群;
(3)健康档案记录内容应齐全完整、客观真实准确、书写规范、字迹工整、基础内容无缺失。
5.信息录入:开始信息录入前对所有相关人员进行统一培训,使其掌握信息录入的基本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健康档案的录入由各卫生站医生负责各自辖区内的档案录入。
并保证录入的档案合格率达到xx0% 。
秦都区马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xx年1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