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后感中,我们可以表达对作品的喜爱、对作者的认同,或者对其中的思想和观点的赞同与否。写读后感时,要坚持真实性和独特性,展现自己的个性和独特的观察力。接下来是一些优秀的读后感,或许能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思考和感悟。
赤壁赋读后感篇一
这样失意的他,泛舟于赤壁之下。你以为他会看到波涛汹涌而遮住了月亮的光华吗?如果你那样想,你就错了。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多么大气的景象啊!只有这么大气的人才写得出来。他的确是个大气的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是我对他最真实的评价。真的,我觉得我做不到他那样。超出世外,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化作彩云飘去。只有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他孤独吗?也许不,有江上清风和山间明月与他作伴。但我觉得他孤独,孤独如幼童的灵魂。我该怎样才能与这灵魂接近?逝者如斯,我希望你来世仍作这么旷达的人,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边云卷云舒。
我们是沧海一粟,与神奇奥妙的大自然相比,的确算不了什么,但我们有思想。雄伟的大山存在着,也许已经存在了几千年,或许还将存在个几千年,但它们却不知道自己存在着,好悲哀呀!这样的存在有什么意义呢?生老病死是我们必须经历的,现在我已经能够看开了,不开心就努力让自己开心。既然每个人的生命都会归结于死亡,而生命的过程却又是那么的短暂。我们怎么活就是怎么活,每一分每一秒,下一秒就会成为历史。时间永是流驶,等我们老了,伸出手来,看着掌心纠缠密集的曲线。你会想到那曾经年轻的岁月里留下的什么痕迹呢?所以把每一秒过好,每一分过好,每一小时过好,每一天过好,每一月过好,每一年过好,把一生过好。珍惜时间,升华价值。
滚滚长江东逝水白发渔樵江楮上浪花淘尽英雄惯看秋月春风是非成败转头空一壶浊酒喜相逢青山依旧在古今多少事几度夕阳红都付笑谈中...曾经的我,曾一度迷惘,为自己也为他人。现把我以前的一篇小日记打给你看:我觉得我是一个坏女孩。上帝作证,我绝对是一个坏女孩。我自私,我脾气暴躁,我喜怒无常,我常常喜欢埋怨别人,却不检讨自己,我好吃,我懒惰,我对别人要求严格,而那些要求我自己都做不到,我喜欢无端生气,我喜欢无端感伤。我也不知道我是什么时候变成了这样一个十恶不赦的坏女孩的,也不知道是怎么变成的。我也不想知道。坏女孩就坏女孩吧!我觉得我很累,很累。即使是和朋友在一起。我希望我能变成一个冷漠的女孩,真的很希望。(呵呵,现在不希望了。)那样,我就能少却很多烦恼了。我不要再为别人的冷漠烦恼,我也不要在为自己的真诚付出得不到真诚的感谢而烦恼,我不要~~~~~~记忆是一切惆怅的根源。如果有一天我离去了,就永不再回来。一个被冷漠包围的人,是最坚强最无坚可摧的吗?(我觉得是)微笑并不是最美的表情。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随时可以泄露心里的秘密。所以,无论你在想什么,让眼睛微笑。
赤壁赋读后感篇二
这篇文章主要写苏轼在赤壁之下游玩,因当时自己处境窘迫,而想到人生的短暂,生命的渺小。之后,又以辩证的思维说我们与万物都是无穷的。
有人说,苏轼的世界观是放达而积极的;有人说,最后苏轼想明白了,豁然开朗。我却觉得那释然与轻松是暂时的。
此篇文章中,苏子化身为客,来阐述自己内心的苦闷,后来文中苏自用变与不变的角度解释给客说:物与我皆无尽也。若说这句话是说给客听的,倒不如说是苏轼用来说服自己的,使自己释怀,我认为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正在于此。与其说是解脱,到不如说是无奈与屈服。
不过,最后作者还是获得了暂时的快乐与轻松。
赤壁赋读后感篇三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这几天,爸爸迷上了苏东坡的文章,于是让我也一起背。他的爱好经常变,一会是这个,一会是那个。这篇文章是写他与朋友们一起乘小舟在赤壁厢会,饮酒作赋。
那是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苏轼和朋友们在船上聊天,吟唱诗歌,唱道:“桂槕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他的客人中有一位道士会吹洞箫,吹的声音十分凄凉。苏轼问道:“为什么吹得声音这么悲伤?”客人说道:“想当年,曹操就是在这个地方和周瑜大战。当时的风流人物都已逝去。所以感叹生命短暂,吹出了这样的曲调。”
苏轼说:“如果从变化的角度来看,世界没有东西是恒定不变的。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万物都是无穷无尽,人与自然是融为一体的。”
客人听了转忧为喜。大家继续喝酒聊天,一直到天亮。是啊,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
赤壁赋读后感篇四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是一种自在。
喜欢赤壁赋,喜欢作者的这种淡然的处世态度,喜欢他洒脱的处事情怀,喜欢他对回归自我,寻找心灵净土的那种执着的追求。大自然,是造物者出色的杰作,心向往之处,在大自然中徜徉时,让我有了物与我同在,遨游于天地的感觉。有时候觉得活着挺累,每天学会笑脸迎人,没笑强笑,干着不喜欢干的事,没有自我,接触大自然,就可以卸下了虚伪的面具,纯真的笑容,在脸上显现。在自然中,可以什么都不用想,什么都不用烦,大自然帮助我们回归自我,找到心灵的那份净土。与大自然的幽静,清雅相比,这个世界就有点疯狂了。
当今世界物欲横流,人们都在追求那些所谓的金钱,权利,由此,啃老族出现了,富二代出现了,人人渴望自己的爸爸是李刚;穿名牌的多了,穿不起名牌,就穿假名牌,因为名牌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它可以满足人们的虚荣心,脚踩李宁耐克鞋,就像踩着别人似地,简直高人一等,结婚买钻戒,越大越好,有面子,攀比之风愈演愈烈,名牌、钻戒被人捧起来了,价格越来越高,人们追求她的意愿也越来越强烈,然后就开始不择手段的挣钱,捞钱,管他贪不贪,犯法不犯法,这年头有钱就是大爷,有几个能像比尔?盖茨那样搞个裸捐什么的,把自己挣得钱回馈社会。
同时追风的多了,在网络上,凤姐以一种恶作剧的形式登场,是炒出来的名人,好多人开始关注凤姐,开始想,凤姐为什么会红?应为她能够有看点,恶搞的力量也挺强的,大家纷纷效仿,也来网络恶搞,哎,一切的背后都是名和利,而后,网络红人越来越多了,农民工旭日阳刚上了春晚,搞网络有前景了,商家纷纷投入网络市场,获取利益钱财的地方,就是人最多的地方。
追求过后就会发现,人生如梦,一切都是过眼云烟,也许你就需要转一下身,回顾想一下经历的,你所追求的,是不是你没想要的。浪子回头金不换,及时的回归自我,活出自己,才是对的。之所以向往赤壁赋中苏轼描绘的生活,是因为他能够自由自在的生活,无拘无束,没有压迫,没有烦恼,心态平和,满足生活,人生由自己主导,为自己而活,当今社会不再是充满战争火焰的社会,我们国泰民安,不用像保尔一样,整个一生都要祖国的解放而奋斗,我们可以幸福的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不必每天去追逐名利,追逐金钱,有吃有喝就好,做点自己喜欢的,有意义的事情,何必执着与那些如过眼云烟的东西呢?一个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何必执着于追逐那些带不走的东西呢?人生又是何其短暂,就像小沈阳说的,两眼一睁,一闭,一辈子过去了,浮华尘世,唯有守住心灵的那份净土,不被世俗浑浊所污染,才能无怨无悔的走过一生。
赤壁赋读后感篇五
(赤壁赋》是一篇怎样的作品呢?初读它的人,会为其文辞华美而打动;再读它的人,会为其体现的哲学人生观而打动。但假如读者能再多一些知识,懂得运用孟子“知人论世”的方法,就会进一步为苏东坡的人格而折服。
写《赤壁赋》时,苏轼正处于他一生多次贬官生涯之初: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中一些不利于百姓的措施而贬官黄州。事实上,苏轼和王安石是好朋友。但是,正如夫子所言,“君子群而不党”,苏轼就不愿加人“新党”,并且由于新法实施中出现诸多弊病,他抗言直谏,就被贬了官。(不过,后来新党倒台,司马光等旧党上场,召回苏轼,而苏轼又因为反对旧党全废新法而再度被贬?到海南食芋饮水去了。真不知王安石对此作何感想。)贬了官的人应该很郁闷啊,但是苏轼不,他又是吟诗又是吊古,又为百姓做了不少实事,丝毫不以处江湖之远为苦。(赤壁赋》就是他第一次游赤壁时写下的。虽然大家现在都说这个赤壁搞错了、真正的赤壁应该在哪儿哪儿,可苏东坡不知道呀,他也不必知道,只要有这份心情,哪里都可以是赤壁。
于是苏子就这样与客泛舟于“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赤壁之下了。风月无边,他觉得自己仿佛如渡江一般,羽化登仙则是道家的说法。此情此境中,苏轼既达到了“离形去知,同于大道”(《庄子》)的境界,又有了释家“体无”的体会。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什么呢?听起来像《离骚》。“望美人兮天一方”,这就说到自己贬官的处境了,难怪客人吹洞箫以和之,而作凄怨之声。但这并不是东坡的本意。他抒发的是良辰美景中淡淡的优郁,而不是对人生无常的`悲叹。针对客人“哀吾生之须臾”的虚无的人生观,他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这又令人想起(庄子·大宗师》里河伯见海神的一段。苏轼不是没有体会到个人的渺小,但他是将渺小的自我同于无,而通于道,与自然同化,而追其生于永恒。这样的人生观,是释、道两家人生观的核心,有这样的处世态度,苏东坡才不会拘泥于个人境遇之得失,处江湖之远而不改其乐也。
苏轼的身上,体现的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理想人格。他乐观而不圆滑,人世而不拘泥,用世而不苟且;身处政治漩涡中而不结党不营私,保持自己的独立品格;贬滴蛮荒之地而不伤不怨,不自怜自叹,坚持自己的道德修养。胸襟豁达,如光风界月。他身上融会贯通了儒、释、道三家精神,千古之下,依然具有人格魅力。
我们现在总是说要建立知识分子的道德准则,要保持知识分子人格的独立性,苏轼就是最好的榜样。只是保持独立人格,谈何容易,要做好两边不讨好的心理准备。这就不但要有苏轼的胸襟。更要有他的勇气!
赤壁赋读后感篇六
今天读完《赤壁》原文、注释和评析,总的感受,这首诗虽短短两句,但写的很有气势,涉及的历史和地点、人物都交代得比较清楚,使人仿佛看到了三国时期火烧赤壁的画面。
从这篇文章的背景说明我还得知,文中所写的的赤壁有两处地方:一是三国时期周瑜破曹操处,在今天湖北的蒲圻县西北长江南岸;另一处是作者做刺史的黄州城外的赤壁矶,山岩为赭红色,所以叫赤壁。
周瑜这个人很聪明,精通用兵的策略,年纪轻轻就当了蜀吴的联军统帅,加之他的机遇也很好,上天很照应他,恰在攻打曹操水军时,刮起了东风。记得曾经读三国时,说周瑜和诸葛亮都曾夜观天象,两人同时在手上写出了攻打方法,那个字就是火。由此我想到,周瑜的成功是天资聪颖、军事、天文、组织等多方面能力的体现。
通读这篇七言绝句,我的感想:作为一个人,不管是学生还是成年人,如果想要取得成功,仅有天资聪颖是不够的,天时、地利、人和、机遇都很重要的;在外部条件不具备的时候,我们可以做好准备,加强各方面的学习和修养,使自己具备成功需要的基本条件,在机遇到来时可以精准把握,而不会像杜牧一样觉得怀才不遇,空发怨愤与感慨。
希望自己一生中像周郎一样有一些精彩,当年老时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青壮年朋友和学子,你们是否有这样的感受呢?欢迎讨论!
赤壁赋读后感篇七
我看了一个《孙刘联合战赤壁》的故事,里面讲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基本统一北方之后,便挥兵南下,欲成就霸业。孙权与刘备维保各自疆域,决定联合抗曹。孙刘联军利用曹操军队北军南下,远征疲惫,水土不服等弱点,在赤壁大败曹操,巩固了各自在南方的势力和地位。
看了这个故事,我发现诸葛亮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舌战群儒,说得孙权的幕下的二十多位谋士哑口无言,不在言降。我发现周瑜是个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人。赤壁之战结束之后,周瑜收兵点将,正准备庆祝胜利,而刘备这边,已经依据早先的计划,一方面和孙吴的.特使鲁肃顾左右而言他,拖延时间,并且分散周瑜的注意力,一方面指派赵云攻取南郡,张飞袭取荆州,关羽也取得襄阳。气得周瑜大叫,誓言必杀孔明,以消心中怨气。
我觉得孙权和刘备联手,前者是被动的,后者才是出于主动。被动的人常常对于事情的发展没有长远规划;主动的人才会专去投入,不但看得长远,而且考虑周全!
赤壁赋读后感篇八
以往的游记散文,大多以纪游写景或于纪游中借景抒情为主,而东坡的不少散文,却开创了一种新的写法。在这些文章中,作者并不着意写景,而是以阐明哲理,发表议论为主。借题发挥,借景立论的独特风貌贯串于字里行间。《赤壁赋》就是这种新型游记的一篇代表作。
子的对答把全文的主旨表露出来,"变"与"不变"的理论和"物各有主"的观点好似一剂"愀然"的灵丹妙药,使客人终于"喜而笑"。
《赤壁赋》通篇以景来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全文紧扣风、月来展开描写与议论。以风、月之景开卷,又于文中反复再现风、月形象。歌中的"击空明兮泝流光"则是由景入论的转折。客的伤感起于曹操的"月明星稀",终于"抱明月而长终"、"托遗响于悲风"的悲哀,仍然不离"风"、"月"二字。苏子的对答,亦从清风、明月入论: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景物的连贯,不仅在结构上使全文俨然一体,精湛缜密,而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起伏变化。起始时写景,是作者旷达、乐观情状的外观;"扣舷而歌之"则是因"空明"、"流光"之景而生,由"乐甚"向"愀然"的过渡;客人寄悲哀于风月,情绪转入低沉消极;最后仍是从眼前的明月、清风引出对万物变异、人生哲理的议论,从而消释了心中的感伤。景物的反复穿插,丝毫没有给人以重复拖沓的感觉,反而在表现人物悲与喜的消长的同时再现了作者矛盾心理的变化过程,最终达到了全文诗情画意与议论理趣的完美统一。
之所以说《赤壁赋》是苏轼散文的代表作,是因为这篇文章几乎包揽了苏文的主要风格特点。宋元明清以来,不少文人纷纷指出,苏文的风格是"如潮"、是"博",也有的说是"汗漫",是"畅达",是"一泻千里、纯以气胜",确实都很有道理,但又都不够全面、确切。从《赤壁赋》来看,苏文的风格乃是一种自由豪放,恣肆雄健的阳刚之美。
文中无论说理,还是叙事、抒情,都能"随物赋形"、穷形尽相,写欢快时可以羽化登仙、飘然世外;述哀伤时,又能拿动蛟龙、泣嫠妇作比;而苏文的舒卷自如、活泼流畅,在《赤壁赋》中也不难发现,像"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这样的句子真是一气呵成,如同"行云流水",挥洒自如。至于语言的精练生动、词简情真,就更是可以在文章中信手举来,毫不费力。"徘徊于斗牛之间"的"徘徊";"渺沧海之一粟"的"渺",都是一字千钧,读来似铿锵作金石声。《赤壁赋》一文还充分体现了苏轼散文自然本色、平易明畅的特色,那种纯真自然之美给古往今来的无数读者带来了多么难忘的艺术享受。
赤壁赋读后感篇九
初读题目“前赤壁赋”,心中不免感想到——这应是篇怀古吊今之作吧?带着疑问,我读了下去。
苏轼的词向来以豪迈著称,本首也不例外,一开头便给人以磅礴苍穹之感。一叶扁舟,泛于江上,“浩浩呼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美景佳人,怎会少了酒相助,这不,过了一会儿,正喝尽兴了,便传来歌声。歌声是美好的,可一加上箫声,便顿时给人一种凄凄惨惨慽慽之感,或许是箫本身的音色,或许是作者的内心萧瑟,听——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这大环境的壮阔再加上箫声的凄寂淡意,作者的内心,由一开始“涌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转到“苏子愀然,正襟危坐”便有理有据了”。
噫!“乌台诗案”一发,苏子被贬黄州,满心的愁苦只在游山玩水间被深深咽下去,那心底的压抑遇上一个大环境便发挥的淋漓尽致。周瑜、曹操,两位三国时期风云人物,周瑜在此将曹操大败,如今苏子同游赤壁,也悲叹道:“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或许苏子想借此抚慰自己,一时政治上的失意也没什么大不了,于此,作者怀古吊今的感叹发挥到了极致。人寄天地,投身山水,再加上大英雄的落败,苏子内心的渺小与落寂融为一体——“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一粟。”人生之短暂,人的渺小与天地而言,不过一霎,低头望水,抬头望月,竟心生羡慕之情“羡长江之无穷”,“抱明月而长终”,但却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内心写照应是——想施展自己的政治才能、手脚,但却无奈不可多得,希望落空,失望来临时,似乎连一开头的“清风徐来”都变成了“秋月悲风”了。
然而,经历了大起大落之后,苏轼却依然保持着旷达乐观,积极豪迈的心情。再次低头望水,抬头望月,竟也发现了些许不同。水滚滚向前逝去,未曾回往,而月,却最终没有丝毫增减。自变与不变,往往就在一瞬,大概是自己变化的人观看,则天地连一瞬间都不尽相同;自己不变化的人观看,则物与我都没有尽头,又何需羡慕呢?如此说来,苏子是自变者,潜移默化中,作者转变了自己的思想——既然万物皆有主,如若不是自己的,即使是一分毫也不能取得,借自然哲学之理,打消了自己从政念头。“惟江上之清月,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啊,也只有这山水,为天下人共有之物,取之不禁,用之不竭,又何怕终止的那一天呢,不如趁现在,不负光阴年华,好好去游一游,赏一赏这“造物者之无尽藏”。想必此时,原本的寂廖与落寞一扫为空,作者又回到了赏景之中了,此时的喜,比最开始欣赏美景之喜,又多上一层深意吧。
作者旷达,积极、乐观,一大部分是从自然之中获取的。而最后的“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又给人以随意洒脱,豪迈肆恣结尾,果然,从前那个东坡又回来了。
此词与《小石潭记》很大的一点共通之处,便是以空寂廖落的环境触发自己内心深处的压抑,但最后,东坡悟得真经,柳宗元却没有,如此说来《前赤壁赋》不失为一篇佳作。不只有怀古吊今的悲慨,亦有自己对人生,对自然道理的悟彻。
赤壁赋读后感篇十
当水面上的最后一缕残阳渐渐隐去,白日里充满活力的赤壁江水重归平静,仅剩那一叶小舟上的一点微光。
就在这小舟之中,苏轼和客人举杯赋诗,把酒言欢。不久,明月知东山升起,在漫天星斗中徘徊,将清冽的银辉,洒在江面,洒在小小的船篷之上,令两人仿佛身临仙境。
欣喜过后,一股孤独与忧伤油然而生。幽寂的洞箫声萦绕船舱,余音袅袅,再添一丝凉意。
苏轼注意到了朋友的异样,急忙询问,可客人只是颓丧的说:“曾经的曹操,叱咤风云,不可一世,如今也只剩枯骨。明月和江水亘古不变,我们人类却只是沧海一粟……”
苏轼辩驳,虽然从江与月的角度看,我们很渺小,但毕竟还有几十年的大好时光,况且,江上清风,山间明月,谁也不能真正拥有,此刻却被我们尽收眼底,我们还不幸运吗?友人茅塞顿开,又举起了酒杯,醉意阑珊,不觉天明。
人类的生命确实短暂,但这不是消极避世的借口,我们更应活得有意义,有价值。
有人创造了历史,有人读着、思考着历史,却也成为了历史。古人的情感与哲思,被封在文字凝成的琥珀之中,随时光的江水流向遥远的彼方。
赤壁赋读后感篇十一
少时吟诵东坡之前赤壁赋,如杭一苇于流水之上,随波转折,任意西东,进退无不宛转如意,疑乃御风。文章佳妙,字字如珠如玑,如檀如麝,见之忘俗,读之解忧,清音不绝,齿颊余香。沐江上之清风,玩山间之明月,乐趣无穷,吾心欣欣然,虽千载也,亦得共享造化之无尽藏也。
数载间复吟前赋,方其稍悟东坡真义所在。又读后赋,始茫茫然,隐有栗栗之感。明月不改,山川依旧,然心之所见,浑不若前。前赋得一清字,后赋得一寒;前文妙在逸,后文佳于虚。清拔轻逸固难为,正是翩翩少年之态。然由实转虚,自明月远箫至山谷长啸,寒意弥满,木叶萧萧,窥桓宇之秘奥,悟天地之真宗。然莫可名状,无以言传,一鹤蹁跹,缟衣玄裳。君得之否?此东坡之仙笔,东坡之谐谑,亦东坡之真趣矣。
予今夏亦曾往赤壁一游,是时江流疾速,芳草青青,夕阳在山,暮霭满天,绝壁千寻,静立无语。正乃“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争不教人心生岁月无情,人生若梦之叹?漫天愁绪,袭面而来,一时无端。风霜渐历,年岁已长,再吟前赋,无复少时飞扬之感。少年心性,吾思之甚矣!呜呼!江边一望楚天长,征鸿飞杳杳,流水去茫茫。
赤壁赋读后感篇十二
这一小节每句都依次第先后而写成,不容移置。“少焉”以下写月出,由“出”而“徘徊”。“白露”二句是月出后所见,由水上而天空,由近而远。“纵一苇”句是写主观的游者,“凌万顷”句是写客观的江面。“浩浩乎”句写泛舟江上的现象,“飘飘乎”句则写舟中人的心情感受。笔势流畅,宛如信手拈来,词语皆有出典,却不着堆砌痕迹。
从“于是饮酒乐甚”至“泣孤舟之嫠妇”是第二段。这里面自然分作两层,歌词是一层,萧声是又一层。作者描绘箫声属于“体物”,但“体物”却是为了“写志”。苏轼在这篇赋中以“哀”“乐”对举,借主客问答以写志抒情,其实是作者本人矛盾心情的两个方面。最后,“乐”战胜了“哀”,主客同达于“共适”之境界。而“哀”的流露全借助于箫声。故作者在这里用全力刻画它。
我个人认为,这一篇立意的主句全在此歌的后二句,即“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美人”比君,这两句写出了苏轼的忠君之殷切。忠君诚然是局限,但在苏轼身上却应一分为二地对待。忠君思想正是苏轼思为世用,希望为宋王朝分忧,对功业有所建树的动力。这里面含有积极因素。下文“哀吾生之须臾”与“共适”于“无尽藏”的江山风月,都从此生发出来,妙在并不着痕迹。一个人既出仕做官,思用于世,遇到小人谗谤,自然有“哀”的一面。但如果从此消极颓唐,不思振作,那就谈不到完成忠君的目的。于是当客观形势对自己最不利时,便力求胸襟豁达,顺乎自然,以适应逆境;同时并不放弃忠君用世的一贯精神,即使在身遭贬谪之际也还要“望美人兮天一方”,这正是苏轼的主要的、始终如一的生活态度。作者的歌词中并没有“哀”的成分,甚至是在“饮酒乐甚”的情况下无心流露出来的,所谓“渺渺兮予怀”,正是思忠君用世而不可得的表现,因此才不得不“望美人兮天一方”。吹箫的“客”是理解歌词内容的,所以把这一方面的感情加强,用箫声倾诉出唱歌人内心的哀怨。这样一来,矛盾就公开亮出来了,于是引起下文,借主客对话把复杂的思想活动和盘托出,却又泾渭分明。文章构思之巧妙,竟到了使人不易觉察的程度,这不能不说是苏轼才华洋溢的体现。
写箫声也是一段精彩文字。“怨”“慕”“泣”“诉”四字抓住了箫声的特点,也写出了“哀”的特点。“呜呜”写初吹,字面用《史记李斯列传》;“怨”“慕”“泣”“诉”化用《孟子》;“舞幽壑”句,暗用《国史补》里吹笛事;“孤舟嫠妇”暗用白居易《琵琶行》。“如怨如慕”二句,写箫声吹人精彩动人处,使听者情不自禁联想到人的七情六欲。“余音”二句写箫声结束。然后再加上两句夸张性的比喻,以摹绘其出神人化。
第三段是伤时忧国的正面文字,却从怀古方面落笔,乃见笔力。怀古又先从诵古人诗句写起,“月明星稀”两句正从当前江月之景联想而得,似有意,若无意。从心中的诗句推展开去,然后写到目中所见之地形,然后把古人曹操推到背景的正面。“方其”以下八句,是推测,是想象,却全力以赴,大肆渲染,此即所谓“铺”,乃作赋之正规写法。这样就从勾勒背景进而塑造了曹操的形象。“方其”以下,从曹操兵力的强大和地盘的扩张写出了声势和气派,然后以“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八字勾画出曹操本人的形象,显得格外饱满,有立体感。不这样写,人物的形象就不易突出。难在“固一世之雄”句的一总,“而今安在哉”的一跌,最见功力。上一句所谓顿挫以蓄势,下一句所谓折落以寄慨。“一世之雄”四字看似容易,实为千锤百炼而出,对曹操这个历史人物确是千古定评。这是本段的上一节,其实也正是《念奴娇》中“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意,却用了另一种手法,便使人应接不暇了。从“况吾与子”以下至“托遗响于悲风”,是第三段的下一节,虽为客语,实反映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极面。意思是说,像曹操那样的英雄人物,在当时也逃不脱失败的命运,那么在今天这种逆境之中,还有什么必要去建功立业!这一节只是出世思想和消极情绪的反映,而作者却渲染成如此一段文章,既有古文家所谓的辞采,又不落前人的窠臼,通过形象描写,还使人不致于产生消沉之感,正是文字有魅力处。“挟飞仙”二句想象奇绝,却跌入“知不可乎骤得”一层意思中来,于文义为倒装,于文势为逆挽,变化无方,起落随意;以形象、比喻相对比,用意十分醒豁,但又毫无说教者习气,也没有抽象的空论,而悲从中来,想超脱尘世又无法逃避现实,真是哀伤到极点了。所以结语“托遗响于悲风”一句写出不得不“哀”的一片苦衷。文字写到这里,真疑山穷水尽,无路可走;不想下一段柳暗花明,用带有理趣的逻辑思维来反驳这一消极出世思想,把在人意料之中的一点意思写得出人意料之外,这真神奇了。
第四段是比前一段深入一层的正面文字,虽与前一段属于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却并非平列的。若从其结构看,又与前文不同。这一段本来只有一层意思,却化作两层来写。水和月同为比喻,作用和性质是一样的,作者乃把它们分作两层来说;作者在这一段里所要阐明的只是“不变”这一层意思,却以变与不变两者相提并论。这就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逝者”句用《论语》“子在川上”一章之意,“盈虚”二句用《庄子秋水》“消息盈虚,终则有始”。水虽东流长逝,但川上之水仍源源不断;月虽有圆缺盈虚,周而复始,但月亮还是千古不变的那个月亮。所以用“盖将自其变者”两句轻轻一驳,便不再照应,却把重点放在后面两句“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所以再反问一句:“而又何羡乎!”不说“而又何哀”,反说“而又何羡”,针对上文“羡长江之无穷”而言,文笔总在不断变化。盖有“哀”才有“羡”,无“羡”自然也就没有必要去“哀”了。上文说“吾生须臾”,此则说“物与我皆无尽”。物无尽,人们能理解;“我”亦无尽,就不易分晓。作者之意,乃是指不朽而言,即所谓“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苏轼所追求的也正是这个“不朽”。所以其生活态度归根结蒂还是积极的。下面“且夫天地之间”四句,看似宿命论,其实作者却是用来对待功名富贵、得失荣辱的,所以其内在涵义并不错。接下去从“惟江上之清风”直到“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是作者的正面主张,认为应抓紧时机,享受大自然所给予的美的景物。末句的“吾与子”正好同上文“客”所说的“吾与子”遥相呼应。有人说,这不过是及时行乐的思想,诚然。但其所乐者乃在陶然于自然景物。这就比东汉人所追求的“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古诗十九首》)要高尚多了。可见作者的精神境界并不那么庸俗低级。他所追求的是精神上的解脱而非物质上的享受。他执著于不朽的事业,而对功名利禄却比较看得超脱,这就同一般的及时行乐思想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了。
第五段仍用简短的叙事作为全篇的结尾。“客喜而笑”的“喜”和“笑”,与前文“饮酒乐甚”的“乐”,以及“怨”“慕”“泣”“诉”“愀然”“哀”“羡”等描写感情变化的词语是联属一气的。这是全文情感发展的线索,直贯通篇。以下的描写与“饮酒乐甚”句相辉映,而最后两句则写尽“适”字之趣,文章亦摇曳生姿,得“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之妙。
赤壁赋读后感篇十三
大家应该都都知道,在三国里,有一场轰轰烈烈的"赤壁大战".看完三国后,我一直对这场战争记忆犹新,难以忘怀。现在,就让我告诉你们我看了"赤壁之战"的读后感吧!
赤壁之战的主人公是周瑜和诸葛亮。他们都是三国历史上的风云人物,也是我的偶像。这一场赤壁之战,更是使他们闻名天下,也更加坚定了在我心中的位置。尤其神的是诸葛亮竟然"借"到了东风。
看完赤壁之战后,我对周瑜和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们什么都算好了,就连东风也"借"到了。这一仗,可是把曹操的"百万雄狮"给"烧"得一无所有。曹操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节节败退,看着自己多年来的心血被化为乌有,最后在几个旧部的掩护下狼狈逃走。周瑜与诸葛亮都是绝世英才,只可惜周瑜心胸狭隘,嫉妒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在他之上,一直想要加害于他,最后因中箭伤而死。说实话,我觉得周瑜的才干并不在诸葛亮之下,可惜他就是没有诸葛亮那样博大的胸怀,太可惜了。
赤壁之战将令世人永记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