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为了实施教学活动而设计的一种系统性的教学计划和指导材料。编写教案需要合理选择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这些教案是经过多次实践验证的,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指导性。
狼教案三课时篇一
能抓住文中重点词语品读感悟,体会作者借写童年摇桂花的乐趣所表达的思乡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文中父亲所写的诗。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2、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金秋十月,桂子飘香,桂花走进了无数大诗人的诗篇,也走进了台湾女作家琦君的童年生活。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桂花雨》学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学生看书上的插图)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说说桂花的外表是怎样的?
2、可就是这并不起眼的桂花却让琦君最为喜欢,那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一到四自然段,想一想。用几个字眼就来概括。
3、学生交流,师小结:
板书:香。
乐
三、花香四溢。
1、细细读读全文,找找作者描写桂花香的句子,然后说说自己的体会。
2、组织交流:
(1)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抓住词语“迷人”,联系生活实际,感受花香。)。
(2)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体会“浸”妈妈洗衣服的时候把衣服浸在水里,这里是什么浸在什么里?,一个“浸”字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师小结:一个简单的字眼都被琦君如此巧妙的运用,
(3)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设疑:桂花是在金秋飘香的,但为什么在这个村庄里全年都有呢?
a、自由读第四自然段,然后说一说。
b、师小结:那浓浓的桂花茶沁人心脾,那甜甜的桂花糕让人唇齿流芳,这桂花香久久不散,这桂花香了四季,香了人们的生活。
c、让我们一起吟诵: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
四、乐在其中。
过度:在竞收桂子期间谁最快乐?
1、自由读一读第三自然段,感受一下。
2、体会第一句。抓住“缠”
作者说摇桂花对她来说是件大事,于是,他总是“缠着”母亲去问。从“缠”子,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心情?想象他当时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然后和小伙伴们演一演。
3、学习摇桂花的乐。
过渡:终于盼到摇桂花那激动人心的时刻了。
(1)终于可以摇桂花了,这下我可乐了,乐在哪呢?好好读读这段话,你从哪儿体会到了作者的快乐?(特别起劲:帮着铺、帮着抱、使劲摇;高兴地喊起来了)。
相机指导朗读:
读出摇桂花的乐。
这桂花雨一定淋着你了吧,…读好这一句。
(2)整体读这一段:作者通过动作、语言的描写,使我们身临其境,与作者一同感受着摇花的无穷乐趣。让我们读好这些动作、语言,读出自己的快乐来。(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多美,多有趣的桂花雨啊,老师仿看到了那点点桂花雨如同调皮、可爱的孩子扑入我的怀抱,亲吻我的脸。多快乐呀。一起吟诵:
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五、思乡情浓。
1、过渡:多少年过去了,琦君离开了故土到了外地,从此一家人其乐融融摇桂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以后琦君从外地回家总要捧一大带子桂花给母亲,可母亲却常说:
出示句子“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2、读一读这句话,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同是桂花,难道真是家乡的金桂比外地的桂花香吗?你知道母亲为什么这么说吗?
(母亲爱自己的家乡,所以特别爱家乡的桂花。)。
4、师适时小结并板书:这浓浓的思乡情哟,时时刻刻在我与母亲的心头萦绕,读:(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板书:思乡情。
六、阅读引航。
1、吟诵思乡的古诗,如李白、王维。
狼教案三课时篇二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善于与人交往,交往中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赞美他人,努力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2、能力目标:初步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交往技能,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3、知识目标:了解基本的交往技能,初步掌握人际交往和沟通的技巧。
学会倾听、学会赞美他人。
交往的技巧。
案例教学法、讨论法、问题驱动法。
播放歌曲《最近有点烦》和一封中学生来信导入新课《交往有艺术》。
1、学会倾听。
故事感悟。
(1)故事片段1。
最后,有一位退隐的老臣说他有办法。老臣胸有成竹地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这稻草从第一个金人的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金人的嘴巴里直接掉了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默默无语每年都按时向中国进贡表示臣服。
出示问题: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畅所欲言)。
(2)故事片段2。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什么呀?”小朋友天真的回答:“嗯……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
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
小朋友想了想:“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听罢,在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
林克莱特继续注视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没想到,接着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这才使得林克莱特发觉这孩子的悲悯之情远非笔墨所能形容。
于是林克莱特问他说:“为什么要这么做?”小孩的答案透露出一个孩子真挚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我还要回来!”。
出示问题:你认为认真倾听会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带来哪些帮助?(倾听的重要性)(小组交流讨论)。
(3)故事片段3。
在倾听的过程中,甲听众睡着了,乙听众说:“你讲的还不如我讲的好”,丙听众左顾右盼,丁听众注意力集中、认真倾听,不断与讲话者进行目光交流,偶尔点一下头,还不时做一些记录。
出示问题:请评析四位听众的表现。(如何倾听?)。
2、学会表达。
(1)看视频:《晏子使楚》出示问题:这个视频说明了什么?表达的重要性?
(2)看材料:《快乐女声—曾轶可》。
出示问题:将心比心:如果你是曾轶可,会接受什么样的点评呢?为什么?(表达的技巧?)。
3、学会赞美。
(1)故事片段4《春天后母心》。
出示问题: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赞美的重要性?
(2)看生活体验后思考问题:赞美的技巧有哪些?
4、交往是门艺术,除了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赞美他人,还要学会什么呢?请用具体事例说明。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的收获是:
1、下列做法中,令人欣赏的是()。
a、张浩说话语速很快,别人对他提意见,他不在乎,还声称这样才“酷”
b、开会或上课,小明总爱嘀嘀咕咕,窃窃私语。
c、梅梅在课余为炫耀自己知识渊博,爱说一些令人恐怖的故事。
d、当自己与别人的意见有分歧时,杰杰总是说“你的想法不错,但我这样认为……”
2、今天是星期六,小明在家做作业时,电话铃响了,小明赶紧跑过去接听电话。你认为懂礼仪的小明选的言行是()。
a、烦死了!星期天也不让休息,打什么电话。
b、喂!你是谁。
c、您好,请问您找谁?
d、讲电话拿起来放在一边,又去做他的.作业。
3、在下列家庭交往的实例中,对聆听艺术运用正确的是()。
b、从网吧回家,爸爸“你还回家干什么?”——爸爸不要我了。
d、家长会后,爸爸:“考这点分,还有什么脸见人?!”——我不知羞耻。
1、在教学中我能根据学情,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
2、能有效利用ppt辅助教学,使教学环节流畅有序。
3、在教学展示环节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准备,大胆展示。
4、课堂教学亮点:在班级展示中,同学们能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和补充,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使课堂生成效果显著。
5、不足:有些学生不敢大胆展示,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多多培养学生这一方面的能力。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中,我们课题组成员能充分考虑抓住交往艺术的三个突破点——学会倾听、表达、赞美,进而确定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品表演、故事创设情境,既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又能发挥学生作为活的教学素材的参与机会,开发利用学生这一活生生的素材,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并且结合新课改理念,给学生更多合作、展示、交流的机会,这节课是课题组精心准备的一节课,有雷馥蕊老师执教,教学效果比较好。
狼教案三课时篇三
备课时间:年9月12日。
教学时间:9月17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修饰文字字号、字体、字颜色等格式的方法。
【能力目标】。
1、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练习,在掌握文字美化的基础上能够使文字颜色搭配合理、大小搭配适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注重对学生审美观的培养。
2、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3、继续培养学生“先选定,后操作“的操作规范。
教学重点:
1、文字字体、字号的设置方法;字号的表示方法及大小比较。
2、文字颜色的设置方法。
教学难点:
1、对文字进行合理的美化。
2、各种文字格式的搭配。
课 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复习文字的选定操作。运行word,打开上节课的文档“倡议书”。
2、教师提问: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文字的选定方法,下面请同学们思考各种文字选定的方法,并总结:
选定——行文字。
选定——段文字。
选择几个字。
3、学生活动:打开文档“倡议书”,按要求操作,教师跟堂观察。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屏幕广播:倡议书修饰前后的对比。
2、教师提问:大家认为哪一筱样式比较好?为什么好?
3、学生活动:观察、小组讨论,选出代表学生发表观察结果。
4、教师概括:第二个倡议书进行了文字的修饰,使得倡议书文字醒目、重点突出。
5、引入新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就是修饰倡议书文字。
三、讲授新课。
1、设置标题格式。
(1)提出任务:首先我们看标题文字,修饰后的倡议书标题显得突出,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主要是国为对它进行了字体和字号的设置。
(2)教师演示一:选定标题文字,单击[格式]工具栏上的[字体]右边的下拉按钮,从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字体。
(2)学生活动:观察教师演示。
(3)教师强调:操作之前一定要先选定需要修饰的文字,即“先选定,后操作”。
(4)学生活动:打开自己的倡议书,对标题进行字体设置。
(5)教师提问:大家直接运行word,并输入几个汉字,看看此进是什么字体?
(6)学生活动:输入汉字,查看字体。
(7)教师小结:在不做任何字体设置的情况下,文字的字体为“宋体”,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为“默认”,也就是汉字的默认的字全是“宋体”,英文默认字体,大家按同样的方法可能得知是“timesnewroman”。
(8)教师讲解:我们仔细观察[格式]工具栏上的按钮,当鼠标指针移动到上面时,下面会出现按钮的名称,表明这个按钮是用来设置字号的,它的操作方法和字体的设置是一样的,大家自己试一下。
(9)学生活动:根据教师的提示,设置标题字体、字号和颜色。
(10)教师巡视:点评,提出不足之处。
2、设置正文格式。
(1)提出任务:标题需要设置字号较大些,正文则相比较标题要小一些。
(2)学生活动:自主实践,设置正文。
(3)讲解演示二:介绍字体颜色设置时,字的颜色不能过于浅,以免影响观看。
(4)学生活动:观察演示过程,领会操作技巧。
3、设置结尾格式。
(1)讲解演示三:相同的格式设置,还可以用“格式刷“帮助快速设置。
(2)学生活动:观察演示过程,领会操作技巧。
(3)学生练习:设置倡议书结尾部分格式。
三、小结、练习。
检验自己的学习情况,完成“试一试”部分练习。
狼教案三课时篇四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苦练基本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明白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解题,介绍梅兰芳生平。
3、学习词语:学艺。
二、初读课文。
1、自由练读课文。
2、要求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词,找出难读的句子。
3、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1)出示小黑板。
(2)指名认读词语。
(3)抽读生字卡片。
4、试读课文。
5、指名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6、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7、教师范读。
8、填空,出示小黑板。
这篇课文讲的时梅兰芳小时候拜师,苦练(),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的故事。
三、作业:
1、练读生字词。
2、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3)不是唱戏的料子是什么意思?
(4)师傅为什么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
(板书:不是料子)。
2、细读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3)理解:世界闻名、大师。
(4)学过第一段和第三段,你有什么想法?
3、细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
(2)初步理解句意。
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3)进一步理解句意。
在什么情况下,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这说明什么?
梅兰芳是怎么做的?
梅兰芳为什么看空中的鸽子?看水底游动的鱼?
紧盯、注视是什么意思?这里可以换成看吗?
常常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
梅兰芳的眼睛渐渐灵活起来,好像会说话,这说明了什么?
4、再读第三自然段。
(1)齐读课文。
(2)说说文中那个词语概括了第三段的意思。
(3)指导朗读。
(4)勤学苦练、终于、世界闻名要重读。
三、指导背诵。
1、齐读课文。
2、看板书逐段背诵。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有感情朗读课文。
2、指名逐段背诵课文。
二、教学生字词,指导书写。
1、教学或。
出示或,认读。教学戈,戈字旁。
指导书写、学生描红。
2、出示兰、者、注。
要求学生用熟字记忆生字。
3、出示:底、脸、神。
学生自由练习书写。
教师范写、指导学生描红。
4、指导书写。
或、者、兰:要居中写,结构要匀称。练、注、神:左窄右宽。紧:上中下三部分要写紧凑。
5、学生进行描红。
狼教案三课时篇五
《龟兔赛跑》。
课型欣赏教学。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认知:欣赏管乐合奏曲《龟兔赛跑》,了解乐曲表现的故事情节。
技能:通过欣赏、形体动作模仿等音乐活动,感受乐曲中的节奏、旋律、速度的变化,知道由不同乐器的音色所表现的兔子和乌龟的音乐形象。
情感:知道顽强的自信心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对成功的重要性。
小班化教育“主动-有效”驱动单。
“主动-有效”的追求目标。
主要“教学策略”
教学重点。
能够分辨龟、兔这两个音乐音乐形象的不同。
教学难点。
并能随音乐表演《龟兔赛跑》的故事。
课前准备。
音乐、课件、小动物头饰。
教学。
环节。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导入二、听赏乐曲三、创作新《龟兔赛跑》1.出示兔子和乌龟的图片,学生用语言或形体动作描述差异 2.跟着两段不同的音乐用形体动作表现乌龟和兔子的形象 3.介绍大管和单簧管,看图片,结合乐器音色特点联系所要表现的龟兔形象 1.听“早晨”的场景音乐,感受宁静祥和的氛围,引出故事 2.聆听主题旋律,听出主题所表现的形象,找出两者音乐要素的不同点,完成p18页上的“听听连连”3.听“赛跑”乐段,感受乐曲热闹而稍带紧张的气氛,以及随故事情节发展而引发的音乐要素的变化4.听“森林舞会”乐段,感受乐曲所展示的欢快愉悦的场景1.观看迪斯尼的动画片《龟兔赛跑》,与老的故事做比较,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2.以小组为创作群体,创作新版《龟兔赛跑》3.展示作品学生用语言或形体动作描述差异 跟着两段不同的音乐用形体动作表现乌龟和兔子的形象听介绍大管和单簧管,看图片,结合乐器音色特点联系所要表现的龟兔形象听“早晨”的场景音乐聆听主题旋律,听出主题所表现的形象,找出两者音乐要素的不同点,完成p18页上的“听听连连听“赛跑”乐段听“森林舞会”乐段观看迪斯尼的动画片《龟兔赛跑》以小组为创作群体,创作新版《龟兔赛跑》展示作品从感受龟兔的形象入手,用生动逼真的形体动作和乐器音色,强化感性认识。在这一环节中,主要是加强对音乐形象与段落情绪的听辩,由感知着手渗透音乐要素的知识。创作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是创作新版的故事,但一定要围绕体现顽强自信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对成功的重要性这个主题进行创作,决不可偏离主题。
唱《我是一粒米》。
课型。
歌曲新授。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认知:通过复习儿歌《小小鸡》,进一步提升学生节奏感和多声部配合能力,并且通过儿歌朗读处理,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
技能: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我是一粒米》。
情感:通过歌表演及演唱形式的变化体验粮食的来之不易,倡导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风尚。
小班化教育“主动-有效”驱动单。
“主动-有效”的追求目标。
主要“教学策略”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教学。
环节。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导入:二、复习节奏儿歌《小小鸡》三、学唱歌曲《我是一粒米》四、教师小结教师可以即兴的带领学生跳一些简单的律动。(一)复读儿歌《小小鸡》(二)为儿歌中动物叫声加入强弱变化(一) 教师指导学生用不同朗读形式朗读儿歌(一) 学唱导入——古诗吟颂《锄禾》(二)感受歌曲1.以歌曲《我是一粒米》旋律作为背景音乐,教师借助多媒体介绍粮食种植过程2.引出小米粒与小淘气两个角色,教师进行范唱(三)分段学唱歌曲 1.用听唱法学唱各段歌曲2.歌曲处理——根据每段歌曲不同情绪和内容,自然地融入动作、表情和音色变化(四)创编演唱形式 1.按书本提示,用领唱与齐唱形式演唱歌曲 2.学生自编各种演唱形式结合:倡导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风尚律动——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边听《我是一粒米》的伴奏音乐边手拉手一起用跑跳步进入教室,教师可以即兴的带领学生跳一些简单的律动。复读儿歌《小小鸡》为儿歌中动物叫声加入强弱变化用不同朗读形式朗读儿歌古诗吟颂《锄禾》听教师介绍粮食种植过程用听唱法学唱各段歌曲演唱歌曲自编各种演唱形式歌曲《我是一粒米》曲调篇幅较长、变化较多,所以教师应创设多听的机会让学生反复感受。听琴入室环节就把握时机、单刀直入,让学生聆听感受。复习环节除了对已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外,教师更可以细化要求,把教学做深做透。另外,复习环节更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此处加入朗读形式的变化旨为后面创编各类演唱形式做铺垫。用和歌曲相同主题的古诗作为导入,使学生及时准确把握本课所倡导的节约风尚。教师的设计始终围绕“兴趣为动力”、“听赏领先”的教学理念,创造一切聆听的机会,牢牢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针对歌曲《我是一粒米》各段词曲搭配的不同,教师可采用分段学唱法,尤其应指导学生唱准每段歌曲结尾。在边学边唱中加入表演和音色处理,帮助学生记忆歌词和准确把握各段歌曲情绪。用不同歌唱形式演唱歌曲,既增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帮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歌唱表现手法。
课 题创编 《我是一粒米》。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四、教师小结、结合德育形式。(三)相互评价、改进,再次表演小结相互评价、改进,再次表演学生初步尝试表演唱,教师应创设评价平台,利用相互评价帮助学生提高表演能力,逐步使学生积累成熟、规范的表演经验。【教学反思】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创造内容中的其中一项是:与音乐有关的发掘学生潜能的即兴创造活动——要求学生能够创编同歌曲内容、情绪一致的律动,并参与表演。本节课中创编表演唱《我是一粒米》正是歌曲学唱的延伸与拓展,通过歌唱——讨论——创编——合作表演等环节,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歌曲内容,体验歌曲的情感内涵。由于设定的创编内容面向全体学生,创编要求贴近学生实际,并且充分给予学生创造空间与自由,因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涨,各项活动参与都很投入,最终的表演效果与预设也基本一致。教师在教学中值得注意的是,在创作表演时,应提醒学生别光顾着动作与形式,而忽略了歌唱,教师可把歌曲演唱作为评价标准之一;也可在表演时播放范唱录音,以暗示学生应边歌唱边表演,才能达到最完美的演出效果。另外,教师应注意学生创编过程中的实效性。低年级学生缺乏创造能力与表演经验,初步尝试可能反应效果欠佳、想法稚嫩,教师不能一味的鼓励支持,应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正确的指导,帮助学生产生恰当、优质的创作内容。
狼教案三课时篇六
1、《同伴进行曲》等四首作品,反映了中外少年儿童同伴间的珍贵友谊之情,欢快、热情的音乐体现了好伙伴之间的合作意识与集体主义精神。
2、聆听《同伴进行曲》,听辨乐曲的相同乐段并学画图形谱。边听音乐边进行队列表演活动。聆听《船歌》时,能听辨合唱部分的'二声部音调并画出二声部的图形谱。
3、流畅的唱好《原谅我》、《噢!苏珊娜》。为《原谅我》编新歌词,为《噢!苏珊娜》编舞,提高音乐表现力。
1、聆听、欣赏。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2、休止符、有感情演唱歌曲。
钢琴、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碰铃、铃鼓、双响筒)。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
1、发声练习:
2、实践模唱,复习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三、聆听《同伴进行曲》。
1、初听全曲,了解音乐风格和辨别演奏的乐器类型。
一问:音乐适合跳舞、走步还是睡觉?
二问:从音乐中你能听出是用哪种类型的乐器来演奏的?
2、分段听,要求能区分两个乐段不同的节奏、情绪。
(1)聆听乐段一和二:选择图形谱,说说为什么?
选择动作,说说为什么?并做一做。
动作一:独自原地踏步,左右摆臂。
动作二:同桌手拉手,横移步。
(2)聆听乐段三:选择与刚才的哪个乐段相同,完成书本作业画图形谱。
3、完整复听,队列表演(行进中的)。
四、新授。
1、游戏导入——《找朋友》。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外国的新朋友——苏珊娜(洋娃娃代替或教师扮)。
2、聆听歌曲,按节奏拍手,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3、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4、重点、难点:弱起和附点的唱法。
5、巩固:分两大组比赛唱。同时加入打击乐的伴奏(鼓——双响筒——合奏)。
6、表演:教师简介西部牛仔,并示范一下邀请舞,讲清楚跑跳步要领,动员男生学习牛仔邀请女生跳舞。
五、编创活动:
1、出示节奏谱,集体念念,拍拍。
2、视唱3、5、6三个音。
3、分四人小组讨论用三个音编一条旋律唱唱。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最好听。
六、课堂小结,下课。
狼教案三课时篇七
教学要求: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进一步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能正确的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教学重点: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进一步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能正确的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能正确的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口算。
7×79×621÷33×4。
24÷812÷235÷74×7。
6×948÷818÷256÷7。
2.回忆上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3.今天我们就来练习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二.计算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1题。
1)出示题目,生弄清题意。2)学生独立完成。
3)反馈,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写的,每个算式的意义是什么?
2.完成练习一第2题。
1)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2)生说说怎样想到商的。
3.完成第5题。
1)生找出错处,并改正过来。2)指名说说错误的原因。
3)问:如何才能找到合适的商?计算有余数除法时还要注意什么?
4.完成第6题。
1)学生分组计算,指名板演。2)反馈。
3)比一比:每列火车中的三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5.完成第8题。
1)生口答商是几。2)分组计算检验。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练习了有余数的除法,在计算时要想被除数中最多有几个除数,还要注意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四.作业设计。
练习一第3、4题。
狼教案三课时篇八
一、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知道宋元时期政权并立及其更替概况;知道“澶渊之盟”、岳飞等基本的历史事件与人物;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了解中国文明发展的区域多样性(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相互影响)。
过程方法:学会阅读课本和搜集、分析、运用历史资料等方法;学习分析、比较、概括、综合的历史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古代民族间的战与和是农牧文明交融的途径之一;分裂是短暂的,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对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富强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交流、交融。
难点——农牧文化交融的影响。
三、教学设计(学与教的过程):
(导入新课):从学生身边的生活用品—椅子入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由此引出“农牧文化交融”的内容。
讲授新课:
1、复习回顾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转折点——“安史之乱”,简单介绍唐后期政治状况已经是相当混乱。历史上常见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情况又出现了,中国重新回到了分裂的局势。(学生结合社会图册和中国历史纪年表查找:唐朝以后中国的黄河流域先后出现的五个朝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而中国的南方也相继出现了十个政权——蜀、吴、闽、吴越、楚、南汉、南平、后蜀、南唐、北汉,统称“五代十国”。)。
教师设问:有没有同学听说过“陈桥兵变”?学生回答,然后简单讲述“陈桥兵变”的内容。(教师在此补充“杯酒释兵权”的故事)。
2、[展示]《北宋、辽、西夏并立形势图》。
教师提问:在此之后,北宋重新统一了中原和南方的广大地区,但是当时的北宋并没有完全统一中国,为什么呢?(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展示资料]介绍辽和西夏的历史,风俗。当时中国的多个民族建立的政权就在神州大地上“较量”,都想一统天下。所以各个政权之间就有了摩擦,其中在北宋时期较重要摩擦结果的是“澶渊之盟”(播放视频)。
[模拟宫廷辩论]:与辽国的“澶渊之盟”到底是签还是不签?(学生分成小组,在小组中讨论以后阐述自己组的观点,教师归纳总结。)3、[展示]《北宋、辽、西夏并立形势图》和《南宋、金、西夏并立形势图》,观察两幅图有什么不同。图片简介女真族的兴起,展示《射雕英雄传》图片,讲述郭靖、杨康取名引出“靖康之耻”,然后提问:南宋的统治者到了南方以后,有没有想要恢复北方被少数民族占领的失地呢?教师给出南宋诗人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4、[展示]图片、视频《成吉思汗》,简介成吉思汗。简述元朝统一全国的过程。
[出示]材料1—4分别回答农牧文明交融的在政治、经济、语言文字等方面的交融,然后教师总结。
《传统城市的新气象》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要求:
2—5 描述历史上不同区域的社会生活概貌,了解不同区域文明的生活方式。
4—5 综合多种因素,认识中国和世界社会变迁中的若干重大转折时期。
5—2从娱乐、信仰、礼俗和语言文字等方面,了解民众的精神生活状况及其变化。
二、学生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
3、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
二、过程与方法:
2、设计小组活动,引导学生合作交流,设计课后延伸内容,让学生收集有关信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五、教学方法。
六、教学准备。
七、教学过程。
【承转】由此可见西汉时南方经济水平怎样?(相对落后,经济重心当时在北方)。
1、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课件展示】魏晋时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唐朝后期——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经济重心继续南移。
南宋时期——长江流域作为全国经济重心的地位彻底确定下来。
【提问】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发生南移的原因何在呢?
【课件展示】“谚语辨析”:展示南宋“农耕图”和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提问】是什么原因促使当时农业迅速发展呢?
【承转】农业的发展带来了手工业迅猛发展,而最能体现当时手工业水平的就是宋瓷。
【多媒体展示】播放关于宋瓷的短片。
设计意图:一方面吸引学生注意力,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对宋瓷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课件展示】两宋名瓷分布图。
【课件展示】景德镇瓷器的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瓷器china的由来引发学生兴趣,也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叙述】除景德镇外,两宋还有哥窑、钧窑、汝窑、官窑等名窑。
【课件展示】哥窑、钧窑、汝窑、官窑等瓷器图片。
2、传统城市出现新气象。
【多媒体展示】《清明上河图》局部和有关此画的视频。
【提问】说说你从录像里看到一个怎样的汴梁城(回答要具体)。
设计意图: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基本信息,让学生从视频中领略汴梁城的繁华。
材料二:《北宋东京城市布局图》。
【讨论】与唐代长安城相比,北宋东京城有哪些新气象?
1.城市布局打破“坊”、“市”界限,商业活动不再受区域限制;
2.商业活动时间延长,有了夜市和早市;
3.出现娱乐场所“瓦肆”;
4.有了专业性市场,如鱼市。
5.消防、治安等措施的完备。
【投影】“纸币的出现”、“商标和广告的出现”
【叙述】介绍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展示】以及南宋金元时期的纸币,尤其说明元代在世界上最早推性纯纸币的流通。
【展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商标和广告。
【提问】交子、商标、广告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叙述】随着州或府、城、县经济交易功能的增强,工商业市镇逐渐形成发展起来。
课堂小结。
综合探究活动(角色扮演): 汴梁一日游:
东京郊区虹桥 (汴河运货的繁忙景象)。
新宋门入城逛街 (繁华景象以及城市与农村衣食住行的差别)。
大相国寺的集市 (大规模集市贸易盛况)。
酒楼品尝佳肴 (亲口尝尝美味佳肴)。
课堂小结。
课后探究:
八、教学提纲。
二、传统城市的新气象。
1、 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2、 传统城市出现新气象。
九、 教学后记:
1、内容的多样性。
2、情感的多样性。
第三课 多元文化的交融与世俗的时代。
第一课时 (农牧文化的交融)。
教学目标。
1. 知道宋元时期并立政权及其更替概况。了解岳飞,能说出他的突出作用。
2. 学会阅读课本和搜集分析运用历史资料等方法。
3. 通过具体史实的学习,仍是古代民族间的战和市农牧文明交融的途径之一。分裂是短暂的,同一时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教学方法。
阅读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历史人物岳飞的故事导入。
讲授新课。
1澶渊之盟。
指导学生读图4-64,看看当时政权分布情况。
一边知道学生读图4-65,一边检要介绍契丹族的情况。
澶渊之盟在什么情况下签订的?
2宋金关系得教学建议。
知道学生阅读课本,适当补充一些有关女真族的知识。体温:
北宋时怎样灭亡的?从而引出南宋健力,南宋军民的抗金斗争。
让学生收集有关岳飞的资料,课上相互交流,可使学生对岳飞的优秀品质有一感性认识。
结合图4-66,向学生讲述一下宋金和议的史实,提问“如何看待宋金和议“。
3农牧文化融和的教学建议。
有很多丰富生动的史例反映出农牧文化的影响与融和。
教师补充文化碰撞和交流有深刻体会的材料。
教师指出:文化的交流从来都是双向的,不过因为双方文化发展水平的不同,双方的地位不是对等的。
让学生从课本中找出文焕融和的具体表现。
元朝建立的教学建议。
教师补充成吉思汗的丰功伟绩。
放映影片。
学生阅读课本:学生了解元是蒙古族建立的政权,是继唐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王朝。
小结。
第二课时(传统城市的新气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分析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一发展的原因,培养学生初步的知识迁移,归纳及分析和论丛史出的能力。
2提供丰富的史料,使学生感知体会有关历史现象。
3使学生体验我国宋元时期在农业,手工业商业贸易和城市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而这些成就在当时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教学方法。
情景设置法,主体探究法 分析讨论法。
教学过程。
问题导入。
同学们,从大家平时的了解和感受中,你认为我国哪一带的经济相对较发达?
那么。我国南方经济是否自古以来就十分发达呢?
新课教学。
1关于经济重心南移的教学建议。
提问:经济重心发生南移的原因何在呢?
回顾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探讨:一个地方经济要发展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学生阅读课本,概括南方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
提问:南宋以前中国的制瓷业的发展变化情况如何?
课件展示、
2传统城市的新气象的教学建议。
提问。
现代城市格局有哪些特点?
那么你知道这种城市格局势从什么时候确立的?在此之前的城市格局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然后让学生比较两幅城市平面图的差别。
阅读课文和清明上河图。
那时城市生活有哪些特点?
交子出现前,人们使用什么货币进行流通?有什么缺点?
交子商标和广告的出现说明什么?
叙述:随着州霍府,城,县经济交易功能的增强,工商业市镇自古建形成发展起来。
教学提纲。
经济重心南移。
传统城市出现新气象。
第三课时(情趣无限的世俗生活)。
教学目标。
1了解宋元时期城市居民,乡村农民以及岁时节日普通大众的社会生活。
2阅读文字和图片,描述宋元时期人们的生活情况。并体会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发展变化。
3初步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到人们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历史的创造者。
教学方法。
启发式 对比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同学们知道中国有哪些创痛节日?这些传统节日你们最喜欢过哪一个节日?
你们知道这些传统节日都有哪些风俗?
人们在节日立又有哪些活动呢?
新课教学。
1关于城镇生活的教学建议。
阅读课文,概括城镇日常生活的具体表现。
阅读教材内容和阅读卡,图片,说说当时人们的娱乐方式有哪些?
引导学生阅读王安石的元日。
提问:
这首诗反映了哪些北宋过新年的习俗?
2关于乡村部分的教学建议。
宋元时期农民的精神生活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乡村民众生活如此丰富多彩?
材料补充。
古典小说能反映古代社会的一些情况。水浒传片断。
问题:
材料中李逵和燕青在那里看说平话。
为什么当李逵高叫时燕青要拦着?
材料中反映出正在瓦资勾栏里演出什么节目?除此之外,还演出哪些节目?
课堂小结。
教学提纲。
情趣无限的世俗生活。
1岁时节日人们的生活。
城镇人们的生活。
乡村人们的生活。
第四课时(文人的世界)。
教学目标。
1了解宋元时期在教育诗词绘画戏曲等方面的主要成就,进而了解宋元时期文人士大阶层的文化世界及其与普通大众的关系。
2文学艺术的发展是以政治经济为基础的。由此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史观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了解宋词元曲宋元时期绘画等都是我国丰富多彩的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方法。
谈话法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天净沙.秋思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比较。
新课教学。
1宋代的教育。
宋代同治者为何推行重文轻武的国策?
读图4-83.4-84,说说重文轻武的国策有什么后果?
教师总结。
士人地位的提高,学校教育的普及,科举考试的扩大为文人世界的多姿多彩提供了根本条件。
2关于宋代文人的特征。
先让学生阅读苏轼的题西林壁,这首诗歌反映了宋诗的什么特点?
一苏轼的词为例,师生共同赏析。
学生背诵苏轼的词,细细品味。
欣赏图4-85,4-86,试着说说绘画景物有哪些主要特点。
为什么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
3关于元曲。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元曲,然后教师在补充介绍窦娥冤及一些主要剧作家简介其代表作。
提出。
大量作家创作元曲,并流行于民间,说明了什么。
元曲盛行反映出什么什么社会特点?
关汉卿作为元杂剧作家的杰出代表时这部分内容的重点。
窦娥冤故事流传广泛,手人欢迎,说明了什么?
教学提纲。
教育空前发展:学校教育普及科举考试扩大。
宋元文人世界多姿多彩。
宋代文人情趣风雅,注重哲学思考。
宋元文人与民间文化的互动。
第五课时(古代科技的典范)。
教学目标。
1学生对中国古代几大发明并不陌生,探究几大发明的来龙去脉及其政治经济等其他方面的联系。
2通过对宋元时期科技成就的学习,感受中国古代文明的光辉灿烂及对世界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激发民族自豪感。
3通过对毕升发明活字印刷,黄道婆改良棉纺织技术等内容的学习。
教学方法。
讲故事 收集材料整理制作。
教学过程。
播放一段人们燃包租放烟火迎新年的影视材料。
你知道中国古代有哪些科技发明?
1活字印刷术。
读图4-91,感受唐朝掉半数高超的技术水平。
教师向学生分别讲述一下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简易过程。
然后知道学生开展教材活动,说说雕版印刷术又哪些缺点?
学生思考毕升发明的泥活字有哪些进步?
又有哪些缺陷?
想一想:转轮排字架势怎么工作的?
2指南针。
准备好指南针。
指南针有什么用途。
大家知道我国igudai有哪些指南工具?
比较一下,指南针有哪些优点?
3黄道婆与棉纺织技术。
听听另一位普通的劳动妇女黄道婆的故事。
元木制棉纺车与珍妮纺纱机图。
对比两者发明,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教学提纲。
火药的发明与活期的发胀及其和政治军事的关系。
印刷术的继承与创新。
有司南到指南针刀落盘。
黄道婆的平凡与伟大。
第六课时(开放与交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对马可波罗事迹的了解和有关宋元泉州港的学习,感受宋元时期海外贸易的发达,中外交流的繁盛。
2通过分析宋元时期政治经济科技等各种因素对海外贸易的影响。
3使学生感受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突出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方法。
多媒体运用。
教学过程。
展示唐代元代的疆域图。
提问。
如此辽阔的疆域,政府怎样有效的管理?
那时没有电话电视等现代通信系统,中央的命令怎么传达到边远地区?
在驿道上除了通达边情,布宣号令“,还有哪些人呢?
络绎不解得人流中走来一位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游记中关于中国物产各地风俗的内容。
提问:马可波罗为什么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
设想马可波罗游记中的描写对欧洲人会哦产生什么影响?
教师提供大量有关泉州内容。
根据图片内容涉及一些念问题,突出泉州外贸的发达与商业的繁荣?
比较。
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的异同提出。
为什么汉朝时陆上丝绸之路发达,而耸远古时期则海上丝绸之路发达?
讨论。
宋元时期社会的开放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宋元时期中外经济文焕交流的繁荣,请同学们分析一下出现这样一个空前开放和交流局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