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一大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出贡献。在写总结时,我们可以借鉴一些优秀的范文或者别人的经验,但要有自己的思考和批判。通过阅读范文,你可以对总结写作的结构和风格有更深入的了解。
杨绛的读书心得篇一
前几日在咖啡馆里读完了《杨绛传》,不知到底是作者文辞真诚,还是杨先生和钱钟书的爱情、品德叫人敬仰羡慕,只花了小几天,加起来不过几个小时,就看完了。
其实并没有刻意煽情,现在也不是会被刻意煽情所轻易感动的人。但阅读过程中,多次被杨先生一家的情、智、德,所感动。同时,这些人内心深处的本质所在的也更加让我触及内心最接近真相的问题:
我是要追寻人生的价值,还是金钱带来的乐趣?
此前小半生,一直在这个问题中纠结,做了很多并不让人内心快乐且坚定的选择。若是选择前者,我应当做的,便是去做自己想做的,若还不是很清楚这事到底是什么,就去探索清楚若是选择后者,我就该认真择一份业,十分投入其中,不再自我怀疑,不甚坚定。
而其实一直以来,我所忧心的,都只是让自己落入了这俗世的俗套。人的一生何其短暂,快乐的方式很多,但能让你内心强大、坚定、幸福的,一定不多。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也许没有那么多琳琅满目,却也更容易认清真实,坚定自我。如今我们生活在这个信息爆炸、享乐主义盛行、倡导提前消费的年代,选择太多,诱惑太多,物欲也太多,更难看清楚真实是什么。杨父说,起居家用,够用就行。不耽于外物,才能将全部的身心投入自我的修养,修身是自我提升的辅助之路。
杨、钱先生在战乱、流放……这样兵荒马乱的生活中,还能学好多门语言,做好学问。而现在,拥有更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的我们,却还不能做到自律克己地去学习,真的很羞愧。好在读书使人明志,既已逐渐清晰自己内心的真实,就当该清晰地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又该如何去做了。
这几年,我总觉得自己好像学会了、懂得了一些,但仔细想去沉淀,却发现没什么真实的内容。细思起来,太过浮躁,其实学的都很浅显。粗略地读写评论分析,看几篇文章,几本书,就以为自己懂了。却没有细致地沉下心去学这些文字背后的基础是什么。前一年一直想要自己形成系统的、逻辑的思维体系,其实就是发现了一些自己学的肤浅的证据。看过的,无论多少,都是别人的。如果自己没有潜心去学习系统的基础知识,没有形成逻辑的思考总结,我将永远不会有自己的东西。
所幸现在清晰了一点,就是发现自己的物欲其实不会太高。这些年,我有很多时刻常独自面对自我,勺布斯说,“当身边的声音消失之后,内心的声音会被放得很大。有好,亦有坏。坏的是,再小的欲望,也会因为这样的安静,让你感到刺耳。好的是,当你学会了克制,就会将内心之中,真正的声音听得更清楚。”在与自己独处之时,内心最细小的纠结,深剖下来,就是最自我的欲望。能逐渐认清自己,明白内心的真实,明白你想要的`是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欲望自然降低,方向更集中,生活亦将更有力量。不需要时刻提醒自己,要去自律,因为,这本就是你生活的样子。
我一直记得大学有个学长说过的一句话:了解自己,进而能对自己有办法。其实就是格物而致知之格自己。但格物是一生的作业,永远格不完的。永远做个心态上的小学生,保持谦卑和进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杨绛的读书心得篇二
我看书一向很慢,然而《扬绛文集》却看得很快,因为这部文集很好看,像吃豆腐一般,很轻松,很滑爽,“哧溜”一下就读完了。读完后想写点什么,留下点痕迹。
《扬绛文集》第三卷借来时封面已很破旧,硬封壳外的软封套棱角已磨得要脱落了,说明借阅此书的人很多,也说明此书很好看。好看在它真实地反映了杨绛一家三人在特定的历史阶段的生存状态,读后让我对这一对名人夫妇和他们的女儿肃然起敬。
首先是对钱钟书,这样一个不慕虚荣、淡泊名利的人感到敬佩。我早就知道当他的《围城》被拍成电视剧后,他的名声一下子大噪,到了家喻户晓地步。很多人想看看他,却传出他的一句话:“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何必要去看看那只下蛋的母鸡呢?”这句透着机智和幽默的话让我更感到他的与众不同。
钱钟书的甘于平淡还有,生前不同意无锡老家为他建纪念馆。无锡市领导在他去世三年后建了“钱钟书纪念馆”,说他是“无形资产”,可资“实用”,为旅游创汇。杨绛用钱钟书深叹浮名为累的话:“我成了一块烂肉,苍蝇都可以在我身上撒蛆。”表现了她的义愤和对不尊重去世者意愿的愤慨。
钱钟书生前还说“我不进现代文学馆”。相比许多人以能进现代文学馆为荣,更有甚者削尖脑袋往里钻,人格的高下便显现出来。向清华大学捐赠的奖学金也不用钱钟书之名,而称之为“好读书”。从不接受国内外任何荣誉勋章、奖章、学位等等。杨绛说他是个“狷介谨厚的书生”,确实如此。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一个放下名利的人,一定是活得很自在,很超脱,也一定是阅尽人间无数。
杨绛在《我们仨》中写“钟书在工作中总很驯良地听从领导,同事间他能合作,不冒尖,不争先,肯帮忙,也很有用。”这正是明达的知识作分子在险恶的小人多多的政治环境中温良恭俭让的明哲保身的做法,这和淡泊名利是一脉相承的。
还有一件小事也表现他的品质。在《怀念陈衡哲》一文中记:陈衡哲老公外出应酬,让杨绛去她家作伴相陪,两人一起谈了许多话,闲谈中陈欲言又止,又忍不住要说,问杨能不能守秘密,杨说“能”。又说“连钟书也不告诉,行吗?”,杨斟酌了一番说“可以”。事后回家,杨绛对钱钟书说“陈衡哲今晚告诉我一件事,叫我连你也不告诉,我答应她了。”钱钟书听后,一句也没问。这让我很佩服钱钟书的自制力。像这种事,如果对一个女人来说特有诱惑力,心中痒痒的想知道,非要问出个所以然不可。他能一句都不问,这真是一种君子风度。
《我在启明上学》写的是杨绛八岁至十岁时一段学校生活。想不到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学校是那么的阳光,那么的美好。这是个教会学校,称教师叫“姆姆”。姆姆们对学生有爱心,比现在的老师都好。师生的关系是那么单纯、和谐、开明。那时的学校没有入队、入团一说,不像现在从小学起就在孩子中带有政治色彩,说起来是让孩子从小追求进步,实际上造成孩子间的不平等,分档次,造成一些调皮又敏感的学生的心理障碍,污染了童心和童真。那时的学校真让人羡慕,现在的都变味了,某些老师盯着学生的家长,给好处的可利用的学生受优待,不给的受排挤:沾污了斯文,沾污了开明。因小利而败坏了职业道德,给教育留下了沉重的阴影。
杨绛小时候是个聪明、活泼、调皮、乖巧、有个性的学生。她会从十层台阶往下跳,竟然没有跌交;她能跳一种我们现在叫“海狸蹦”的绳,把绳子缩短,身体弓着,跳起时绳子绕身体两周。她能连蹦十一下,我小时也跳过,但跳不到这么好,我知道这是一种技巧,要动作敏捷又协调的人才能做到。
一次星期天“跑路”,到一私家花园去玩,有个孩子走入池塘,陷进泥里,姆姆说她“没志气”,让她去,不管。小杨绛公然不同意姆姆这种不管不问的做法,主动带那群孩子去帮这个小女孩。把她拉上来,指挥把装满烂泥的鞋子洗干净,还弄来干袜子让她穿上。她的这次举动在这群孩子中产生了威信,被拥戴为大王。让她很陶醉。看得出杨绛有个快乐的童年,她内心充满了阳光。有个快乐的童年是幸福的。
他们的女儿圆圆(钱瑗{音怨})遗传了父母的天资,是个读书的料子。因身体不好,在高中以前基本上是在家学习由杨绛教的,但考入贝满高中后仍是学习尖子,门门课优秀。并能融入集体,是个特例。可惜“生不逢时”。用“生不逢时”当局会不满意的,杨绛说:“阿瑗是我生平杰作,钱钟书认为是‘可造之材’,我公公心目中的‘读书种子’。她上高中背粪桶,大学下乡下厂,毕业后又下放四清,九蒸九焙,却始终只是一粒种子,只发了一点芽芽。做父母的,心上不能舒坦。”她对工作又特别的认真负责,起早贪黑在家备课,编写教材,做了教授还批改学生作业到深更半夜,不懂得珍爱自己的身体,最后是生命早殒,不到六十岁,她本可做得更多,更出色,更有价值,可惜了!
《我们仨》是一部展示他们家庭生活和情趣的写真。共三部:第一部《我们俩老了》,写了老时的心境和梦魇,预示着老年夫妇的落单的凄惶和悲伤。
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是用梦幻的形式写了钱钟书得病住院和钱瑗得不治之症去世的情景,用古驿道、客栈、水道、船这些物象让人有种在阴曹地府边缘游荡之感,浮着丝丝的凉气,读着感觉一阵阵的发冷。形式的独特表现情感的沉痛,让人看了压抑、沉重,也如在梦幻中的阴郁、不确定。写到圆圆的病倒,杨绛是用一种平静的语言叙述,这更加给人以痛惜和叹惋。正如文中说“心上又绽了几个血泡”。这么好的一个人,为什么天不借以年寿?痛哉!哀哉!更为凄惨的是白发人看黑发人先走。两年内父女先后去世,留给存者的是“好生过”。
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记叙了一家三口与世无求,与人无争,仨人相守的生活操守。文章是从钱杨两人结婚后到英国牛津求学开始写起,写了他们的读书生活与交往。看到了这一家人的朴实生活,同时也目睹了他们的和谐进取的人生格调。
杨绛是幸福的,她有个好丈夫,还有个好女儿。正如她所说“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看到这里我心里升起一个念头:想去陪陪杨绛阿姨,让她不孤独,不落单。我想她周围的人一定在尽这个责任的。
杨绛的读书心得篇三
。
著名作家、翻译家杨绛先生去世的消息传来,心头一沉。这个噩耗既有点意外,又是意料之中,毕竟是一百多岁的老人了,什么时候走都是可能的。
或许相对于杨绛先生的丈夫钱钟书先生而言,她的名声略逊一筹。但没有杨绛先生,可能也就没有了后来的钱钟书,为了成就钱钟书,她付出了太多太多,当然这是她心甘情愿的。在钱钟书眼中,她是“最才的女,最贤的妻”,这对于她来说,是当之无愧的。著名作家夏衍先生就曾经这样说过:“你们捧钱钟书,我捧杨绛”。她的博学、睿智、宽容、韧性在女性中是罕见的,在她身上尽显名媛风范。这样的人就够得上是真正的精神贵族。她和钱钟书半个多世纪相濡以沫的爱情故事一直为人所称道。在一些人看来,杨绛的出名是借了丈夫的光,在我看来,杨绛先生是靠自己的实力成就了自己,相反,钱钟书的成就中,含有她的贡献,可谓是“军功章中有你一半,也有我的一半”。杨绛先生不是“攀援的凌霄花”,她是钱钟书先生身边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他站在一起。他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他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借用舒婷《致橡树》中有关用词,我觉得很是贴切。这就是伟大的爱情吧!
在钱钟书先生去世后,杨绛先生一个人生活了十八年。在这十八年中,她就完成了其他人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她在九十二岁那年出版了散文集《我们仨》,九十六年那年出版《做到人生边上》,在一百零二岁那年出版了八卷本的《杨绛文集》,一百零三岁那年出版了《洗澡之后》。这是她自己的著作,这些作品甫一出版,都是风靡中外。难能可贵的是,在她最后的十多年,以她的病躯之身,精心整理钱钟书先生遗留下来的大量的笔记。要知道,光是《钱锺书手稿集?中文笔记》的原稿就多达一万五千页。这是多大的工作量啊!
早在上海“孤岛”时期,她就在无意中步入了剧坛,赢得了文名。当时她创作了《称心如意》、《弄真成假》、《游戏人间》、《风絮》等。这些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观察力和艺术创造力引人侧目。借用柯灵先生的话来说:“她的《称心如意》和《弄真成假》,是喜剧的双壁,中国话剧库中有数的好作品”。
杨绛翻译的西班牙文学中的经典——《堂吉诃德》的译本被公认为优秀的翻译佳作,据初步统计,迄今已累计发行70万册。
_以后出版的《干校六记》,展示了一位老作家的赤子之心和善良的情怀,这著作的文笔淡雅细腻,语言诙谐幽默,具有“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格调,值得反复诵读。
杨绛先生无愧于“最才的女,最贤的妻”的说法。她的为人为文值得后人敬仰。
杨绛的读书心得篇四
近年来,由于“红楼梦”大热,许多读者也开始对另一位“古稀女作家”杨绛感到关注。她的代表作《我们仨》更是备受赞誉,成为了无数人的心灵读本。近日,我也读了一遍杨绛的《谈与写》,让我受益匪浅。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与杨绛进行了一次对话,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心得和体会。
第一段深入体悟“我与生活的对话”
杨绛在《谈与写》中反复强调,文学美如生活的影子,她将自身与生活之间的对话看做是她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方法。读到这里,我深刻地意识到,作为一个作家,只有在生活中深入沉浸、细致观察、多角度探索,才能在文字中传达那种鲜活、丰富、有力量感的生命的感觉。我们需要与生活进行沟通,并从中寻找创作灵感。在写作中要注重对生活的体察,用心收集生活点滴,并且把心得慢慢转化为创作。
第二段聚焦千万读者共鸣的核心。
在看完《我们仨》之后,我越来越觉得,杨绛的作品与前辈的作品并不完全一样。她的写作风格简练、直观,故事情节平实却不简单,情感真挚而不煽情。她阐释的是那些千篇一律的生活琐事,但这些往事总会引进我们的思考,启发我们认识自己,认识人生。正因为如此,她的作品触动了那么多读者的心灵。那些类似“我们仨”这样流传下来的经典著作,恰恰是一代代读者和杨绛之间的生机勃勃的对话。
第三段用谦卑的心态面对写作与生活。
杨绛在《谈与写》中讲到,写作是一个不断探索自己、不断磨练自己的过程。即使是摸索和失败的经历,也都是非常必要的。成功来之不易,我们不能够追求一锤定音。面对成功和挫败,没有比谦卑更重要的态度,不单单是面对写作,也是面对生活。谦卑的心态,可以让我们无所畏惧,接受生活的一切挑战,不论面对何种阅历与经验,都愿意秉持着一颗真实而诚恳的心态去面对,去坦然并适度地去感受人生的种种经历。
第四段借鉴大师的思维风格和写作技巧。
通过阅读《谈与写》,我们能够深刻地体悟到,杨绛的作品凝聚了她自己的尝试和探索。她构思故事情节、塑造人物、营造氛围和落笔修辞,都具有个人独特的审美眼光和深厚的写作技巧。我们要好好借鉴这些优秀思想和方法,以此在自己的写作中,形成个人风格与创作方法,并不停地学习、完善、提升自我,做一个更好的作家。
第五段细化生活中的美好与感动。
杨绛的作品看似平凡,实则蕴含了许多生活中的美好与感动。她真实地描述了对角色的爱、对家庭的责任、对人性的思考,把诸如“诚实”、“勇气”、“尊严”、“生活的意义”等主题,表达得深深入入,生成了人们心中的一道美丽风景线。我们在写作中,也应该细化生活中的美好和感动,让更多人能够参与到这个感性、丰富与深层次的文化生活中来,创造更多的价值。
总之,阅读杨绛的作品是一种真正有益的体验,它凝聚了她的人生哲学、思想观念、生活态度和写作经验。这种影响有时是无形的,但是它能够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序曲,唤醒我们内在的共鸣。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会因为不断地阅读各种文学名著,并结合个人的才华和经验,把自己的作品愈发地深刻、动人和有价值。
杨绛的读书心得篇五
《我们仨》这本书为我们平静地讲诉着一个家庭的故事,两个人,三个人,一个人,最后他们都“回家”了……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帮到大家!
《我们仨》由钱钟书先生的遗孀、作家杨绛所著。本书分两个部分,一部分以“梦”的形式隐喻情感,一部分记述现实。现实部分,从1935年伉俪二人在牛津求学写起,一直到1998年钱钟书去世,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最后都化作一位百岁老人对家人绵绵的思念。作者所思念的,是一个与世无争的学者家庭,妻子杨绛、丈夫钱钟书、女儿钱媛,一家三口都是单纯的文人,不沾是非,不涉政治,任世事浮沉,不改做人本色。但在中国20世纪风云变幻的大背景下,“我们仨”依然饱经战火、疾病、政治、生死的洗礼,难以独善其身。
在“我们仨”中,女儿钱媛无疑是处于最中心的位置。在杨绛的眼中,女儿懂事、聪慧、好读书,是自己“平生唯一杰作”。钱家家长(钱钟书之父)“得意非凡”地宣称:“女孙健汝(钱媛)”是“吾家读书种子也”。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可造之材”,却多病多难,生不逢时。“上高中学时背粪桶,大学期间下乡下厂,毕业后下放四清,九蒸九焙,却始终是一粒种子,只发了一点芽芽。”其间的遗憾憋闷,溢于言表。
杨绛先生为女儿的才华惋惜,但杨绛她自身何尝又不值得惋惜。在钱钟书的眼中,杨绛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诚然也。钱钟书虽然才华横溢,学贯中西,但有得必有失,于生活计,几乎百无一用。杨绛在牛津“坐月子”时,钱钟书不时地在家做些“坏事”,将桌布染黑了,台灯砸了,门轴弄坏了,均束手无策,唯有苦着脸向妻子杨绛求救。杨绛一一安慰“不打紧”。出院后,她逐一“搞定”。钱母感慨这位儿媳,“在家什么粗活都干,真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钟书痴人痴福。”而这对于一个惜时如金的学者来说,是幸也,亦或不幸也?杨绛在翻译上的造诣颇深,她翻译的《堂吉柯德》,至今为止依然是中译本外国名著中的经典之作。
“我们仨”中最“宝贝”的自然是钱钟书。钱钟书是一个纯粹得近乎单纯的文人,他将毕生精力都投入到学术事业中。中国的文人,不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在几千年的政治文化熏陶下,无非分两种,一种当了官的,一种是想当官而不得的。即使隐士如陶渊明者,早年的愿望也是“大济苍生”,他几次挂冠而去,均是迫于无奈,不是因为嫌官小,就是因为不“合群”。而钱钟书却是一条漏网之鱼,是一众鸭棚中诞出来的一只天鹅蛋,是文人中的“病梅”,异类中的异类,几千年以来,仅此一枚。朱家骅许他一个联合国科教文卫的职位,他辞谢了;晚宴要和“极峰”(蒋介石)握手,他趁早溜回来了;收到国宴的请帖,他请病假;即使是社科院文学所的一个顾问衔,他也力辞得免。
钱钟书一生所爱,唯有他的书、他的家。在书里,他是学问的宠儿;在家中,他是精神的领袖。这两个地方,自由、美好、安全,符合他全部的慧心与童心。他或许会以为,这两个地方都如英国哲学家洛克所说,“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可这句话显然不符合中国国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田家无四邻,独坐一园春”终究只是古代文人的美好奢望。1966年,钱钟书和杨绛都被革命群众“揪出”,成了“牛鬼蛇神”,被批斗,被“洗澡”,杨绛还被人剃成了“阴阳头”,苦不堪言。他们凭借平和的心态以及对学问的执着,挺了过去。但是,女儿钱媛的丈夫王德一却因不堪受辱,愤而自杀。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90年代中期,病床上的“我们仨”开始分头写作各自的《我们仨》。不久,钱媛病逝,次年岁末,钱钟书亦离世。“剩下的这一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此中辛酸,难以向人道也。四年后,唯一完本的是杨绛版的《我们仨》,此时杨绛已是九二高龄。书中,一个个残碎的梦境,一件件细碎的小事,在黑白间杂的夜幕下,如一粒粒星辰,以爱作线串起,熠熠生辉。
无论悲欢离合,家庭都是人生最后、最好的庇护所。如果你爱家,就读一读《我们仨》吧。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先生的文章,情感总是平和的,我很是喜欢;先生的为人更是让人肃然起敬,我很是佩服;先生的爱情,更是让人羡慕。
老爷子和先生于二十四五岁结婚后,直到一九九七年老爷子去世,他们一同度过了六十四載的时光。过去人的爱情总是含蓄的,书中从未提及过“爱”字,但无一不传递着“爱”,他们之间的爱,是相依相伴,是互相懂得,“钟书常自叹拙手笨脚,我只知道他不会蝴蝶结,分不清左脚右脚,拿筷子只会像小孩那样一把抓。我并不知道其它地方是怎样的笨,怎样的拙”、“能和钟书对玩的人不多,不相投的就会嫌弃钟书刻薄了。我们饿不相投的人保持距离,又好像是骄傲了。我们年轻不谙世故,但是最谙世故、最会做人的同样也遭非议。钟书和我就以此自解”。这些无不透露着,先生对老爷子做人做事的懂得,欣赏他所擅长的事情,理解他所不擅长的,甚至偶尔他做下所不擅长的事儿,她便会大加赞赏,由衷的开心。谁不爱这样的女人呢?这样的爱,是自由,是包容,是理解,是尊重。这样的尊重还体现在他们有矛盾的时候,“我们讲定,以后不妨各持异议,不必求同,遇事两人商量。”在教育女儿方面,他们也秉持着这样的理念,“孩子自己决定,不予干涉”,这样开明的教育方式,培养出了一位优秀的女儿。
她这么说,“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争,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这就是,我们仨的意义。
说几点,自己额外的思考:
1、他们当年便能出国深造,而,八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中的大多数依旧没有能力出去。钱钟书和杨绛均出生书香门第,在他们家族中成材成器的兄弟姐妹、叔伯姨舅很多,而普通人家的子女,想要达到他们这样的成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所以,纵向看看,还是有些感触的。
2、假使他们俩要为了生活奔波劳碌,会不会还是如此的平和、谦虚,甚至拥有较高的人格魅力呢?当然,这只是个假设,我想说明,一个人的品性和他的生活状况有一定的关系,但至于有多大,还是不知道。像,《走在人生边上》所说的那样,人是有肉体和灵魂构成的,生活是由物质和精神构成的,提升自己的物质能力和精神水平、灵魂深度,同样的重要。
观别人的一生,矫情点说,像自己活了一次,或许对生活能更理解些,更从容些。愿此刻的自己和此时的你都能安然幸福。
高一语文课上,听老师讲起杨绛先生,然后回家翻开《堂吉诃德》——哦,果然是她翻译的,1978年,邓小平曾把中译本《堂吉诃德》作为国礼送给来访的西班牙国王——肃然起敬。
杨绛(1920xx年7月17日—),原名杨季康,是著名律师杨荫杭之女。擅长于翻译、文学著作、戏剧等。著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风絮》等,翻译了《一九三九年以来英国。
散文。
作品》、西班牙著名流浪汉小说《小癞子》、法国勒萨日的长篇小说《吉尔·布拉斯》等。然而,她的身份,更让我们感到熟悉的,是钱钟书之妻。六年后再读《我们仨》,仍觉得这是一本开卷便不忍放下的作品。《我们仨》是92岁的杨绛先生在女儿、丈夫去世四年后的回忆录,全书共三个部分——《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其中,前两个部分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生活情感,笔法独特也有些晦涩难懂;第三部分占据全书大部分篇幅,从1935年她与钱钟书刚结为夫妇赴英留学开始,在牛津喜得爱女,回忆了一家三口63年来经历的风风雨雨和更多感人至深的温馨画面,语言从容、简洁,看似平平淡淡,却闪耀着经过漂洗的朴素生活本来的绚烂多彩。
1935年,初到英国,这对自小被仆妇照顾的新人开始在跌跌撞撞中过日子。为了做早饭,他划了生平第一根火柴;为了满足馋嘴的他,她学会用雪利酒文火做红烧肉;他们把店里送来的扁豆剥壳又一面嫌弃壳太厚豆太小,剥了好多才醒悟过来“这是专吃壳儿的,是扁豆,我们焖了吃,很成功”;而每天早晨一大瓯牛奶红茶,也成了他们一辈子戒不掉的习惯。她不再是当初不识柴米油盐的苏州小姐,他也不再是古月堂前吟诗作赋的无锡少年,然而日子却像搬入新居的第一个早晨钟书给她端到桌上的早餐,有果酱、蜂蜜,那般甜蜜。
挤在北师大的宿舍,“阿瑗不用担心爸爸妈妈受欺负,我们也不用心疼女儿每天挤车往返了。屋子虽然寒冷,我们感到的是温暖。”这是豁达的一家人,也是默契的一家人,内心的相互支持让他们捱过这个特殊时期受到的特殊待遇。然而日子再难熬,我读杨绛先生的文字,感受到的只是她内心的平静、沉定,她没有诉说饱受的委屈,她回忆的只是钟书哮喘发作时一个妻子心中的焦灼和戏称之“呼啸山庄”来带给丈夫略微宽解,她回忆的只是地震时期外文所年轻人和女儿女婿给他们的帮助与关怀。这期间,他们依旧不辍笔耕,她译完《堂吉诃德》八册,他的《管锥编》初稿亦已完毕。
1977年,文革结束,他们搬进现在的三里河寓所,生活开始苦尽甘来。之后20xx年的生活,平平淡淡无阴无晴,实则阴晴隐于其中,只是这位耄耋老人已尝尽人生百味,参透悲欢离合,无一句控诉无一句抱怨罢了。然而,1997年女儿钱瑗去世,1998年丈夫钟书去世,再参透,她仍旧是想念女儿和丈夫的,于是20xx年这本《我们仨》出版问世。在卷尾,她引用白居易的《简简吟》——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读到这里,我仿佛看见她的心上多添的几只饱含热泪的眼睛,又绽出的几个血泡。
“我们仨,却不止三人„阿瑗长大了,会照顾我,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妈妈。„钟书是我们的老师。他可高大了。但是他穿衣吃饭,都需我们母女把他当孩子般照顾,他又很弱小。”就是这样的一家人,相扶相伴跨过半个地球,走过半个世纪,让孑然一身的漂泊者也为他们感动,也想找个能相知相爱相惜的人,感受家带来的温暖与支撑。家,已然不是一处寓所,简简单单地容纳我们仨,而成为一个意象,成为这一辈子身心的港湾。
。
杨绛的读书心得篇六
。
大多人羡慕杨绛,能遇到钱钟书这样志趣相投的人,可我不羡慕。杨绛曾对不想结婚的女儿说:“将来我们都是要走的,撇下你一个,我们放得下心吗?”
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恐怕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杰作——女儿,她竟会走在自己甚至是老伴儿前面。回忆想来,只怕如梦般遥远。
钱媛去世后第二年,钱钟书也跟随而去,落下杨绛一人独自一人存活于世。在这短短两年之内,杨绛竟承受了两次失去至爱之痛。或许是杨绛的命太长,但绝非钟书的命太短。他已陪她度过了60余年,可惜的是他们的女儿,钱媛。
钱钟书和杨绛两位八十多岁的老人眼睁睁看着自己女儿的离去却无能为力,悲痛欲绝而又无可奈何。更可悲的是,钱钟书此时也是病倒在床,这意味着,杨绛在悲痛之余还要照顾自己的老伴儿,未来的一切都是不可预料的,或许,或许明天,杨绛就要面临老伴儿的离世…果不其然。杨绛一人独自过完了剩下的18年。
也许杨绛余后18年存活于世,并非只为爱情,更为她的事业(杨绛翻译了《堂吉诃德》);或许,她不是独活,她在用她余下的光阴替他们一家三口一起看这繁华的世界,待到她死去那天,便能了无遗憾。
但我只是一个平凡又俗气的人,没有那么伟大的目标,更没有那么坚强的内心,所以,如果同样的事降临在我身上,我可能只会一蹶不振,既舍不得了解生命,也不愿过此般暗无天日的日子,整天浑浑噩噩…因此,我打心底里佩服杨绛先生。
杨绛的读书心得篇七
杨绛,原名杨季康,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学者、翻译家。她是著名学者钱钟书的妻子,也是《红楼梦》的英译者之一。而她的代表作品则是《我们仨》,这本书讲述了她和丈夫钱钟书、女儿钱锺书的生活。这本书因为其温馨感人的故事情节和杨绛淡然从容的写作风格,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经典作品。
阅读杨绛的作品,给我的第一个感受就是,她的文字清新委婉,感性温馨,没有华丽的修辞,蕴含了生活的真谛。她将一些生活琐事,描绘得鲜活而有趣,让人感慨这位老人家如此接地气,生活如此美好。同时,她的文字虽然温情脉脉,却不失深度。每个毫不起眼的细节,都映射出生活的哲理,让人感叹生活之美,也更深刻地理解幸福的真谛。
第三段:杨绛的成长经历对她的创作产生的影响。
杨绛的成长经历影响了她的作品创作和写作风格。十年动乱时期,她历经战火和顽疾,坚韧不拔,和朝夕相处的锅炉、雨果、寄养的孤儿等无一不见证了她不屈不挠的精神。这样的经历在她的著作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感受到生活中的苦难磨炼能够成就更加坚强、从容的内心。她的创作风格自然也是饱含人生体会的,让人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深刻认识和对情感的细腻把握。
第四段:杨绛的作品对我的启发。
在读杨绛的作品的过程中,我暗暗地感受到充满爱和关怀的生活态度以及淡然从容的态度。她用轻盈的文字和单纯的情感描摹着生活的细节,让我明白到碎片化的时间里,当我们徜徉其中时,会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和感动。同时,杨绛淡然从容的生活态度和人生态度也是我所欣赏的,不论遇到什么坎坷和不如意,她总是能悠然自得,百折不挠。这样的人生态度让我深受启发,也让我学会从每一个细节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第五段:结语。
在读完杨绛的作品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她文学作品背后的生活哲理和生命智慧。她在文学的世界里,诠释了不断探求幸福和向往美好的人性,呈现了一种渴望亲情、友情、爱情、家庭和谐的价值观,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生活中幸福的种种可能。她用浅显的语言和深刻的感悟,诠释了生命的价值与重要性,也将直面苦难的态度和从容与乐观的人生观传递给我们。读杨绛,就像倾听一位智者的讲述,让我们明白什么才是生活的意义和真正的快乐所在。
杨绛的读书心得篇八
20__年5月27日,杨绛老先生病逝。
对于105岁高龄的杨绛先生,我,一无所知。
书的一开头便介绍了杨绛先生的家庭背景,出生在无锡小镇的杨季康,那一片灵秀的土地让小小的杨季康浑身上下给人一种和颜悦色、温文尔雅的气息。想象中这样的女子只需要在家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即可。可书中的一个片段却让我颇为震撼。面对上海沦陷地公交车上的日军,杨绛一改从前的形象,铿锵有力地证明了中华民族不卑不亢的气节,那日本军官或许是被震慑到了,嚷嚷了几声便下了车。也许对祖国的热爱,不会被个人性格所局限,杨绛的爱国热情就在那一瞬间爆发了。
__期间,她的丈夫钱钟书被莫名的扣上了一个“罪名”,杨绛激烈的反映,震动了她的同事,她抗议,她呐喊,正是当时__期间中国知识分子的代表体现,铮铮傲骨、刚正不阿,对丈夫真挚、深厚的爱。她看似柔弱的外表下,是一颗坚韧不拔的心。
杨绛与他的丈夫钱钟书被称为文学界的珠联合壁,不论时代如何变迁,夫妇二人始终如一,淡泊名利潜心向学。杨绛先生的作品《我们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想着会是一本描述家庭和睦、零杂琐碎的事的回忆录。可就在我越发将书往下翻阅,我才明白,这是充斥着生离死别的回忆录。书的第二部分,女儿和丈夫先后离去。杨绛却将这一令人痛苦不已的过程同梦幻的手段表现出来。不得不感叹先生的文学功底以及对世俗红尘的释怀。用一个人撑起了我们仨。
也许我对杨绛先生还没有了解透彻,对她的作品也没有本本、篇篇都了然于心。但从这篇《杨绛传》中至少我认识了一个坚韧、爱国、勇敢的女人。她不再以“钱钟书夫人”为世人所知。
她就是杨绛先生!
杨绛的读书心得篇九
。
6月份开始读了《杨绛传》,这本书,了解了这位伟大女性不平凡的一生。
读完,有一种想再读一遍的冲动。
杨绛先生一百岁时曾说:我今年100岁,已经走到了人生边缘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
书中印象最深的是钱钟书和杨绛被下放到农村的段落,那几天看到他们在农村受苦,感同身受,好似自己的亲人正在经历着这样的磨难。心疼杨绛,又心疼钱媛。
看到钱钟书病重,钱媛也住进了医院,75岁的杨绛,一个年近八旬的老人,一头是病重的老伴,一边去病危的女儿,躺在病床上,浑身插满管子,那是怎样一种无助与心痛。钱媛最后一次给杨绛打电话,“妈,以前你有个女儿,现在女儿也不中用了"。看到这里,我一个局外人都忍不住泪流而下,先生当时不知道是怎么面对这样的局面。
杨绛的读书心得篇十
最近,我在知乎上搜索了一个问题,读书到底有什么用?答者五花八门,却并没给出我想要的答案。去看看那些真正好读书的人的一生,我也许能够找到答案。翻开《杨绛传》,我看到了杨绛先生令人倾佩的一生,看到了杨绛先生好读书的一生。至此,我更加明白了读书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对于读书的意义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杨绛先生自幼在父亲的熏陶下养成了好读书的习惯,后来又遇见了“书痴”钱钟书,变得更加嗜书如命了。他们读遍了古今中外的书籍,读书是他们一生的追求。后来,杨绛先生又将他们夫妇的稿酬版税捐赠给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基金以帮助更多的读书人。读书和治学成了杨绛一生的命题,读书成就了先生别样的风骨。杨绛说过,“读书不是为了拿文凭或发财,而是成为一个有温度懂得情趣会思考的人!”也许只有真正的读书人才懂得读书的意义。她认为读书是“隐身”的串门——“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对质。”在杨绛看来,读书正是学习的极佳方式,是完全自由的求索过程。杨绛先生用一生的读书生活回答了世人关于读书用处的疑惑。
也许我们做不到像杨绛先生那样读书,却可以如她一般热爱读书。对于我们而言,读书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看法。在我看来,读书的好处很多。
体育锻炼塑造的是人的形体,而读书是锻造灵魂的方式。人生在世有两种成长,第一种是形体的成长变化,第二种就是灵魂的改变和升华。形体的变化受到遗传等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大多不容易改变。灵魂的进步与升华就完全取决于个人后天的修炼。读书正是锻造灵魂的良好方式。臧克家说:“读了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在书中,我们可以和古今中外的名家或者新锐作者交朋友,谈论人生智慧。当我们阅览先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时,就仿佛是两个灵魂的交流,这种交流产生的效果并不能显而易见。在书中文化的潜移默化之下,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行事准则,甚至一举一动都会被改变,被优化。我们读书不应该去怀有功利的目的,读书可以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不要仅仅关注到读书对于一个人的物质生活的影响。我们更应当关注到读书对于一个人灵魂的升华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读书可以提升一个人沟通的能力,美的语言靠读书而习得。杨绛先生当初为了翻译《堂吉诃德》,毅然决定要学习西班牙语。她利用书籍自学了西班牙语,并成功翻译了这部西班牙文小说。读书是一种学习语言的良好方式。一个人的气质不仅体现在他的举手投足之间,更多的是体现在他的言语之中。美的语言可以提升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效果,书读得多了,一个人对于问题的见解和说出的话语自然会有与众不同的地方。
读书可以改善人的思维,由读书引发的思考助力人生。为什么有的人读的书很多,却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我见过一些人,读了很多书,能够随意引经据典,讲话不离诗书礼义。然而,就是这样的一种人,却并没有领会书里蕴含的大智慧。原因是什么?我觉得主要是这种读书人的格局不够。他们读书的体量很大,可是因为格局太小,终究无法容纳书中真正的智慧,无法将书里的人生哲学运用到生活实际。一个人的格局之所以小,是因为他思考人生问题不够彻底。这样的人往往喜欢标榜自己书读得多,喜欢摘抄书中的词句去应用。我觉得这样读书是无用的,读书其实不能以阅读量作为考量的标准,而应当以思考量为准绳。一个人读的书有多寡之分,一个人阅读后的思考也有勤懒之别。读书之后,应当勤于思考,思考作者的思想,思考书中的理论对于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最终转化为自己对于生活的体认。我觉得这是比读书本身更重要的一件事。读书是一种知识的输入,而思考是一种转化能量的输出。要是你真的想靠多读书来改变自己,提升气质,感悟人生,那就千万不要忘记去思考。一天,一个月,一年的时间里,我们不要去追求读了多少有意义,高评价的书,我们要去探索因读书而产生了多少思考,产生了多少感动。有思考,才值得去读书,否则纵使诗书满腹也难掩人性迂腐。
读书的好处太多,不能一一列举。然而对于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这个问题,我觉得不仅仅是因为读书有诸多的好处,更是因为我们希望借助读书来认识世界,认识自我。
杨绛的读书心得篇十一
我以为我读完的第一本书可能是《瓦尔登湖》,这是我到目前为止最喜欢的书。我看的书很少,所以遇到它,就很喜欢了,也没有其他的书籍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可以与它媲美。
但是,很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我看完的第一本书居然不是它。而是夏墨写的《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
这本书很早就看了,每天晚上闲来无事的时候就看看。相比纸质书,我似乎对电子书更有耐心。无论是一本小说,还是一本传记再或者像《瓦尔登湖》这样的散文等等。我能看的,有兴趣的,在电子书上,我就可能把整本都看完,从头眷顾到结尾。如果是小说,我喜欢把它拿来消遣,看它是为了满足我的新鲜感和好奇心;如果是传记,我就把它当做涨知识的经历,希望有些人的故事能潜移默化给我一点点生活的启示;如果是散文,偏生活偏哲学,我喜欢研究,深一点,一字一句地体会其中的深奥。实际上,我接触多的也就这三种文体。
看传记,只是为了学习一个人的内涵,在一个个故事中体会,重点在故事和整体,着眼点不在这个文本本身,而且真实的东西相比虚构的更容易深入人心。于是我便时常“光顾”这本书。而《瓦尔登湖》我则买了纸质书拿回来研究,由于和我手机上我原来看的翻译有些小差别,还需时时对照相比较,有些东西变了一个字它的意境就变了。同样的东西在不同的语言塑造的氛围中可能会影响我们领悟的深浅。我生怕错过一点点,我迫切地想要理解梭罗的意思,又时时准备好反驳。于是在斟酌和体会中我就轻松地把《杨绛传》给先看完了。
事实告诉我我没有选错书。
杨绛是一个不用听我的评价,你只需听过这个名字就知道她是和哪些词联系在一起的人。
我资历尚浅,没有多少经历。她背后有什么更多的东西以我现在的`年岁可能暂时还无法领悟。一点点,一点点。
她出身名门,却不骄奢。不是张爱玲也不是林徽因。比张爱玲多一份大度从容,比林徽因多一分大气平和。她恰恰是那种可以和男人并肩的女性,不会似丁玲和萧红会盖过男人的名气,也不会似张幼仪被徐志摩妻子这个头衔盖下去。前半生,人们知道钱钟书,说,这是杨绛的先生;然而后半生,人们知道杨绛,说,这是钱钟书的妻子。最后,他们两个齐名流芳后世,谁也没有盖过谁,相濡以沫的婚姻比谁都幸福;二人比肩的才华教谁都羡慕。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钱钟书只想这样介绍她,他说,她是他的朋友,妻子,情人,也是他的知己。
钱钟书是一个率真有趣的人,在个性上和很多年轻的男孩一样,有些幼稚,但是有趣。有些女孩随着心性的增长难以忍受男孩的稚气,最后失去耐心。但是这的的确确是男孩美好的天性。她就保护着他内心那份纯真。他不会系鞋带,连鞋子左右只都分不清,没关系,她来照顾他。他爱喝英国的下午茶,但是回国后就寻不到那种味道,没关系,她就试着用多种茶来配给他。在文革下乡改造那段时间,任时局多么动荡,钱钟书也会每天都写一封信寄给她。两人在困境中只有这样的相守,但是只有这样的相守就很满足,家人是要在一起的。
有关钱先生,任何时候,任何事,杨先生的做法都是理解和接纳。两个人在心灵上相通,做了一生的朋友、知己和恋人。到了晚年,他们几乎不怎么见客了。两人就在家一同看书交流。在钱钟书眼中,杨绛的才华是卓绝的,和人交谈总免不了要夸杨绛一番。而在杨绛眼里,钱钟书的才华却要高于她。离了钱钟书就没有后来的杨绛,离了杨绛也不会有写《围城》的钱钟书。他们的路,无论多坎坷,做彼此的知己,相守相爱,依靠着走完了这一生。
女人可以爱,爱得大方和大度,才能得到男人的尊重和欣赏。自身的从容和自信,以及对彼此的守护,对爱情的衷心,默默肩负的责任,守护着守护着,也许你守护的不是他,而是一份属于两个人的爱情。
杨绛的读书心得篇十二
每当夜深人静之时,忘却了白天的紧张与疲惫,处世的烦恼与愁绪也消失了,读《杨绛传》有感。没有尘世的喧闹和打扰,我独游于字里行间。《杨绛传》吸引了我的注意。只记得在学校的颁奖词中听闻过这个名字,封面中几个大字”生命的烤火者“令人遐想。不禁翻开书页,了解杨绛先生的一生。
杨绛与他的丈夫钱钟书被称为文学界的珠联璧合,不论时代如何变迁,夫妇二人始终如一、淡泊名利、潜心向学。杨绛先生的作品《我们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想着会是一本描述家庭和睦、零杂琐事的事的回忆录,就在我将书往下翻阅,我才明白:这是充斥着生死离别的回忆录。女儿与丈夫相继离去,杨绛先生已心静如水,感叹:”世间好物不坚拆,彩云易散琉璃脆。“生死无常,世事就如一场长梦,梦醒了,就回家了。不得不感叹先生的文学功底以及对世俗红尘的释怀。她的笔清淡,她的文哀而不伤。她给人以无限慰藉,给人以生命的希望。
经历了与家人的生离死别,中国的分崩离析种种事变,杨绛先生孑然一身地生活在世上,饱经沧桑后,她并没有一脸戾气反而更加沉稳。岁月将她打磨成了一颗珍珠,光芒并不耀眼,内敛而温润。
也许我对杨绛先生还没有理解透彻,对她的作品也没有本本篇篇都了然于心。但从《杨绛传》中至少我认识了一个坚韧、爱国、勇敢的女人。她是”生命的烤火者",她的生命接受了中西文化之火的洗礼,她的生命亦烘烤着百年的文学历史。火萎了,她也走了,她的文字,她的品质,将永存于我的心中。
杨绛的读书心得篇十三
杨绛,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读这本书,是因为封面的一句话深深吸引着我,“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这是钱钟书先生对杨绛说的一句话,也让我很想知道这是怎样一位德、才兼备的女性,才能在中国被称之为“先生“的。
这位生于江南书香世家的女子,身上有着水乡女子的温柔婉约,却又蕴藏着北方女子的傲骨。婉约和傲骨,在她的身上完美地融为一体,从小受父亲杨萌杭影响,杨降拥有了自然,沉稳,善良,正直等美好品质,不得不承认,杨降先生能有如此成就与她的家庭环境是分不开的。父亲轻松的教育方式让小时候的杨绛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成长。父亲身上的可贵品质,让杨绛先生受用一生。贤惠的母亲,则以中国传统女性的柔软,教会她什么是包容和信任。
与钱钟书的相遇,也是因为杨绛先生的清华梦。他们有缘相遇在清华大学,在最美最好的。年纪遇到彼此,一见钟情。从此便开始了他们幸福美好的生活。钱钟书先生每天一封情诗更是触动了杨绛的少女心。爱上一个人无须太多的理由。杨绛与钱钟书携手度过了大半生的时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以割舍。世人常向往白头偕老,只是实现的人很少,而杨绛与钱钟书,风风雨雨几十年都未曾离散,直到死亡才叫他们分别。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杨绛先生与丈夫也不免要受到不公之事,但是他们彼此心心相印,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化险为夷。
人不到一定阶段,是不会盘点过去的,人不到一定年龄,也是不会沉下心来思考人生的。因为,人是带着梦想来的,是带着新奇来的,从年少到年老,总想潇洒走那么一回。人生是一种过活,各有各的活法,各有各的理解,只有吃过了馒头,才知道馒头的味道。哪怕是摸着石头过河,哪怕是头撞在南墙上。
杨绛的读书心得篇十四
每天晚上睡觉前看上几页杨绛先生的《我们仨》,真的是一种享受,我是从第三部分开始看的—《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前两部分我还没看,我是个平凡的人,我只想看他们的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生活,而对于他们的生离死别我真的不忍心看,如果不是这本书,我还真的忘了钱老和圆圆离开我们已久了。
我最衷情钱仲书夫妇的低调和博学,而钱老的幽默和杨老的平和更是让人生敬,一本书反反复复看了几遍,可是我却无法说出我的感受,他们面对困苦时的平静,面对荣誉时的低调,为人处事只求无悔于心,钱老一家人的生活是平凡的,但他们一家人始终是乐观的,无论困苦与荣耀,始终宠辱不惊,真是于平凡中显出不平凡。
对中国这个著名的家庭的亲情故事,面对他们的温暖与欢乐,沧桑与忧伤,面对书中简单而朴白的文字,任何的评价都属多余,那种罕见的真情和达观,在作者那里是一种淡定自然,在读者那里却常常禁不住潸然泪下。生活在回忆中的杨绛先生,可谓得了汉语的精髓,世入了人生的化境,读这样的书,真是让人既心往之,又感慨万千。
一个不平凡的人,写了一本平凡的书,却引起了意想不到的反响,这就是杨绛和她。
杨绛的读书心得篇十五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一句平实的话语,却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份厚重的爱与刻骨铭心的思念。
杨绛先生的叙述,含蓄、节制、内敛、细腻,却有那难以言表的亲情和忧伤弥漫在字里行间,读下来会觉得心里有股暖暖的涓流在徐缓间流动,烘得全身都有说不出的共鸣感觉。平和自然的风格,行云流水般的语句,一位失去老伴和女儿的老妇,在经历了“相守相助,相聚相失”之后,将这淡淡的悲哀和怀念娓娓道来。平淡、平静、平和的文字,却如此深刻地震撼着我的心,让我的心思跟随杨先生的回忆一起走过了这个家庭已经经历过的那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聚散离合。
锺书弥留之际,“还问我做梦不做。我只是明白了。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的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的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他对她说的最后一句话是:“绛,好好里。”读到这里,我似乎感同身受,也泪如雨下。在古驿道上,他们三人往返奔波,格外的辛苦,格外的漫长。在这古往今来人人必经的人生的最后旅程中,他们三人相聚、相守、相失。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曾有的欢乐,而今的寂寞,天人相隔,往事皆随风远去。《我们仨》,文字简单平实,不慌不忙,娓娓道来,如清风一样,拂面而来的是一阵阵幽香。
杨绛的读书心得篇十六
《我们仨》是钱钟书夫人杨绛撰写的家庭生活回忆录。1998年,钱钟书逝世,而他和杨绛唯一的女儿钱瑗已于此前(1997年)先他们而去。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杨绛在92岁高龄的时候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一个先后痛失爱女和爱人的老人,在其最后的年月中孤单前行,并终于将这个温馨又历经挫折的家庭用朴实的文字展现在我们面前。
书中的前两部分,写的是“梦”。
这第一个梦里,“我”梦见钟书自顾撇“我”而去。于是醒来时便向他埋怨,钟书只是说,那是老人的梦,他也常做。于是钟书似乎记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个长达万里的梦。
这第二个“梦”里,便是“我”最艰难最痛苦又长达万里的时光。奔波于双双病重的丈夫和女儿之间,“我”惶恐地走在人生的驿道上。爱女的先行一步已是对人生的重大打击,而爱侣的`日渐衰弱更加让人心绪难平。“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的愈远,愈怕从此不见。”看到这里,是我第一次流泪,就那么坐在班车上。
看到第三部分,我所感的已不是初读时对“梦”的不解,而是从心底慢慢滋生的温暖气息。看这匹配的学术夫妻和他们聪明刚直的爱女,他们好像总是可以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出乐趣来,比如饭后遛弯儿是“探险”,而彼此分享所见所闻又称“石子”。他们一个人要扮演多个角色,爸爸在学术上是老师是巨人,在生活中却和女儿是兄弟甚至只是弟弟。妈妈总要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把毛巾折得有棱有角,可还是会半夜怕鬼怕的要死,只有女儿在才敢走夜路。这几十年的婚姻家庭生活,他们一家人过得平淡安稳略有滋味。在国外留学期间自己学做饭攻克学问难关,回国后遇上战乱文革能相互支持,文革后伴随病痛的老年生活也能在读书工作中安详静默。无论多困难的境地,对他们来说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他们不去打破世界的方圆,这野心不是他们所能拥有,他们只求在自己的方圆里求得一份自由闲适。
他们不求名份不求富贵,他们拥有最温馨的家庭生活也忍受过最艰难的社会压力,他们有的只是学术上的钻研和追求,甚至还略带呆板之气。可他们就是这样,走过了普通却又不平凡的63年。
我很喜欢他们一家人的性格。钱钟书生活上的憨厚与学问上的严谨,杨绛自由温和出得厅堂入得厨房,女儿圆圆大胆聪颖有孝心。这样温情的一家怕是在那个年代也少有的吧。这自由心与甘于平淡的心最是难得。
书里的彩页有他们一家的人的生活照信札图片,还有钱媛在病床上未能完成的《我们仨》。看着这些毫无华丽朴素得令人动人的文字,让我恍然。
杨绛的读书心得篇十七
周末,朋友相聚,偶尔间谈起了读书,自己虽然平时还算是能隔二片三的看几页,但真正从头到尾读完一本书的时候却很少。也可能是被封面上的“生命的烤火者”六个大字所吸引的缘故,利用两周晚上陪女儿做作业的时间,读完了《杨绛传》,对杨绛先生的一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今日值班,就两个片段和大家作一些交流分享。
《杨绛传》一书中,文学、家庭、写作、翻译串联起了杨绛先生苦难而幸福的一生,她却在文学里开阔了眼界,在家庭中收获了亲情。
杨绛先生出生在无锡小镇,以她当时的家庭,只需要在家学习琴、棋、书、画是完全可以的。但在文革期间,她的丈夫钱钟书被贴上大字报后,杨绛就像是一只大鸟,竭尽全力地把丈夫和女儿保护起来,生怕他们受到一点点的伤害。她的举动,震惊了同事,大家想不到看似柔弱的杨绛也会有外柔内刚的一面。这也正是文革期间中国知识分子刚正不阿的具体表现。杨绛先生常说:“忧患容易孕育智慧,苦难方能滋生修养。”在最艰难的日子里,她做到了和自己的祖国共沉浮,和自己的丈夫共度难关,展现了我们中国知识分子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作为一名基层单位的新闻宣传工作者,从杨绛先生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更多的是缺少那股对工作的热爱和激情。特别是在我们企业改革发展的关键期,更要发挥我们的“喉舌”作用,为企业发展加油鼓劲。
从《杨绛传》一书中可以看出,她的父母对其一生的影响极大,这也是杨绛一生最为庆幸的事。书中写到父亲问杨绛:“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不好过。”杨绛说。“一星期不让你看书呢?”“一星期都白过了。可见,没有什么比杨绛对书更为重要的,更为不可或缺的。
了解了杨绛先生的一生,特别是在100多岁以后仍坚持创作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也不断的反思自己,为什么有时候总是埋怨孩子不积极主动去学习,而是被电视、手机所牵制。其实,效仿是孩子的天性,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作为父母的我们,不得不好好检点自己的行为,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身教远远胜于言传。
一个家庭如此,一个企业更是如此。我们作为在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仍可以留下来工作的晋能人,没有理由不珍惜当下的工作,没有理由不努力学习接受新的事物,尽可能去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杨绛的读书心得篇十八
我以为我读完的第一本书可能是《瓦尔登湖》,这是我到目前为止最喜欢的书。我看的书很少,所以遇到它,就很喜欢了,也没有其他的书籍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可以与它媲美。
但是,很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我看完的第一本书居然不是它。而是夏墨写的《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
这本书很早就看了,每天晚上闲来无事的时候就看看。相比纸质书,我似乎对电子书更有耐心。无论是一本小说,还是一本传记再或者像《瓦尔登湖》这样的散文等等。我能看的,有兴趣的,在电子书上,我就可能把整本都看完,从头眷顾到结尾。如果是小说,我喜欢把它拿来消遣,看它是为了满足我的新鲜感和好奇心;如果是传记,我就把它当做涨知识的经历,希望有些人的故事能潜移默化给我一点点生活的启示;如果是散文,偏生活偏哲学,我喜欢研究,深一点,一字一句地体会其中的深奥。实际上,我接触多的也就这三种文体。
看传记,只是为了学习一个人的内涵,在一个个故事中体会,重点在故事和整体,着眼点不在这个文本本身,而且真实的东西相比虚构的更容易深入人心。于是我便时常“光顾”这本书。而《瓦尔登湖》我则买了纸质书拿回来研究,由于和我手机上我原来看的翻译有些小差别,还需时时对照相比较,有些东西变了一个字它的意境就变了。同样的东西在不同的语言塑造的氛围中可能会影响我们领悟的深浅。我生怕错过一点点,我迫切地想要理解梭罗的意思,又时时准备好反驳。于是在斟酌和体会中我就轻松地把《杨绛传》给先看完了。
事实告诉我我没有选错书。
杨绛是一个不用听我的评价,你只需听过这个名字就知道她是和哪些词联系在一起的人。
我资历尚浅,没有多少经历。她背后有什么更多的东西以我现在的年岁可能暂时还无法领悟。一点点,一点点。
她出身名门,却不骄奢。不是张爱玲也不是林徽因。比张爱玲多一份大度从容,比林徽因多一分大气平和。她恰恰是那种可以和男人并肩的女性,不会似丁玲和萧红会盖过男人的名气,也不会似张幼仪被徐志摩妻子这个头衔盖下去。前半生,人们知道钱钟书,说,这是杨绛的先生;然而后半生,人们知道杨绛,说,这是钱钟书的妻子。最后,他们两个齐名流芳后世,谁也没有盖过谁,相濡以沫的婚姻比谁都幸福;二人比肩的才华教谁都羡慕。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钱钟书只想这样介绍她,他说,她是他的朋友,妻子,情人,也是他的知己。
钱钟书是一个率真有趣的人,在个性上和很多年轻的男孩一样,有些幼稚,但是有趣。有些女孩随着心性的增长难以忍受男孩的稚气,最后失去耐心。但是这的的确确是男孩美好的天性。她就保护着他内心那份纯真。他不会系鞋带,连鞋子左右只都分不清,没关系,她来照顾他。他爱喝英国的下午茶,但是回国后就寻不到那种味道,没关系,她就试着用多种茶来配给他。在文革下乡改造那段时间,任时局多么动荡,钱钟书也会每天都写一封信寄给她。两人在困境中只有这样的相守,但是只有这样的相守就很满足,家人是要在一起的。
有关钱先生,任何时候,任何事,杨先生的做法都是理解和接纳。两个人在心灵上相通,做了一生的朋友、知己和恋人。到了晚年,他们几乎不怎么见客了。两人就在家一同看书交流。在钱钟书眼中,杨绛的才华是卓绝的,和人交谈总免不了要夸杨绛一番。而在杨绛眼里,钱钟书的才华却要高于她。离了钱钟书就没有后来的杨绛,离了杨绛也不会有写《围城》的钱钟书。他们的路,无论多坎坷,做彼此的知己,相守相爱,依靠着走完了这一生。
女人可以爱,爱得大方和大度,才能得到男人的尊重和欣赏。自身的从容和自信,以及对彼此的守护,对爱情的衷心,默默肩负的责任,守护着守护着,也许你守护的不是他,而是一份属于两个人的爱情。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杨绛的读书心得篇十九
现代人都在追求轰轰烈烈,想要轰轰烈烈的事业,轰轰烈烈的爱情,却忽视了平淡中的美丽。我们以为自己有理想、有追求,每天在滚滚红尘中为了生计和所谓的理想而奔波忙碌,但又有几个人真正仔细地思考过自己内心深处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们抱怨工作不够顺利,恋人不够浪漫,家人不够体贴,朋友不够理解,我们抱怨生活太枯燥乏味,但我们有没有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寻找乐趣、体会乐趣呢?生活原本就是平淡的,但在这平淡中,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还是可以去享受其中的乐趣的,就像歌中唱到的“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