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我们内心深处对书籍情感的表达和反思。那么,如何写一篇具有个人特色和观点的读后感呢?首先,要认真把握读后感的写作要求,包括内容的选择、分析和表达。其次,要对所读书籍进行充分的思考和理解,通过思考书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主题思想等,展开深入的阐述。另外,要注意读后感的观点独立性和创新性,可以结合自身的经验、思考和感受,对书中的内容进行自由发挥和拓展,展示个人的独特思维和感悟。接下来请大家阅读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相信会给你带来一些启示和灵感。
与孩子一起成长读后感篇一
读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一个人一辈子。《父母课堂》确实是一本好书。读了这本书,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影响和指导了我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作为一名家长,几乎每天都要遇到教育孩子的难题,很多时候都不知如何下手去解决。学习之后,我逐步改变了许多影响孩子发展的思想及行为习惯,找到了很多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的好方法。
2015年10月刊《父母课堂》里面的《伴随孩子一起成长》这篇文章里面提到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对我启发很大。家长帮助孩子培养出足够的自己的价值,除了鼓励孩子拓展自己的想法和敢于冒险尝试、对孩子做得好的事予以嘉许之外,还可以引导孩子勇于承担责任。家长更应以身作则,让孩子感受到承担责任是正确的做法。
教孩子学会关心,学会做事做人,有意识的引导孩子正确的处理和面对人、事、社会,知道尊老爱幼,百善孝为先。做事情要有恒心、毅力、自信心,挖掘孩子的潜能,在困难面前“我能行”,积极面对,消除畏难情绪,培养他的探索精神,谦虚勇进。同时要培养孩子的诚实品质,诚实守信,责任心强,知错就改,老老实实的做人,踏踏实实的做事。
家长更应以身作则,让孩子感受到承担责任是正确的做法。例如:家长偶然说错了一句话,当家长察觉时便应坦然地说:“对不起,我刚才说错了。”又假若家长无意中做了一件伤害孩子的事,当察觉时,家长可以诚恳地、带着歉意地说:“对不起,刚才无意中伤害了你。”诚恳及带着歉意的态度才是承担责任的真正表示,道歉的言语只不过是一种配合。只说出道歉的话而没有那份诚意及抱歉的表情,孩子会觉得家长虚伪而不能改善心里的感受。假使他学会同样的行为,他日与同辈相处时,便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真诚相待了。孩子看到家长勇于承担责任,那么当他自己犯了同样的言行错误时,便会模仿家长做出同样的行为。一旦形成习惯,孩子会明白:承认错误是生活中正常而且有用的行为,因为这样做更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和谅解,孩子会更勇于突破、发挥自身能力和提升自己。
俗话说,只有不懂教的家长,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孩子的好坏在于家庭,一个幸福的家庭才能教育出好的孩子。不是我们的孩子教不好,而是我们做父母的要懂得孩子,要知道怎样去教育孩子,要细心观察孩子的言行,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思想活动,学会与孩子做朋友,给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与孩子一起成长读后感篇二
儿女的成长只有一次,与他们一起成长,是责任,是幸福,也是一门艺术厚厚的一本书翻完,作者对女儿的一片爱心跃然纸上,本书是作者送给女儿的一份生日礼物,也是作者对自己培养孩子全过程的一个系统总结,李镇西老师既是一个学校的教育者,又是一位家庭教育者,视野全面客观,不存在厚此薄彼,以偏盖全之说,正适合当下有心于教育孩子的既是教师,又是家长的我们阅读。作者从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一事一物入手,阐述了教育其实并不高深,寻常处,见真谛。
书中,李镇西老师告诉我们“家长也是教育者”,“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在我们教育子女的同时子女也在教育着我们,而且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该是和谐的统一,作为家长首先应该是一位当之无愧的教育者,是孩子永远的老师,无论是学校老师或家长,其教育的目的都是为了把孩子培养成优秀的可造之才。我从未认为教育孩子只是学校老师的事情,也从不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自己就完全放心,万事大吉。但在实际行动中却在这样做,读完本书后自觉惭愧。
李镇西老师记录女儿生命成长的历程,是用心在记录。从女儿一颦一笑到女儿许多的第一次,无不体现了一位伟大父亲对女儿的记挂和关爱。第一次随爸爸妈妈坐公交车,第一次呈现出笑的表情,第一次独坐,第一次“手足舞蹈”地跳舞……无不体现出伟大的爱心。十八年,父亲从年轻到中年,从女儿呀呀学语到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到亭亭玉立的大学生,失败则鼓励,迷惘则开导,困惑则解惑,始终充满期待充满微笑。
李老师在书中强调:“和许多年轻的父母一样,我非常爱我的女儿,但我不把我曾有过的‘科学家梦’、‘艺术家梦’强加给她。我抱定一个信念:我要让她成为一个快乐的人!而什么是快乐呢?李镇西告诉女儿:“快乐,源于善良:让人们因我的存在感到幸福,就是最大的快乐!快乐,源于知识:畅游在浩瀚知识的无边海洋,就是最大的快乐!快乐,源于童心:永远保持赤子般的纯净无暇,就是最大的快乐!快乐,源于超越:战胜自己并争取做最好的自己,就是最大的快乐!原来,快乐就是如此朴实的一个概念。
是的,世界上的孩子千差万别,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环境,自然有着不同的孩子。这些孩子不一定智慧超常、才高八斗,不一定都能成名成家,铸成大器,不可能样样优秀,处处超越别人。但是,不论怎样的孩子,我们应该把他们培养成善良和快乐的人,塑造孩子完整的人格,让他们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所以,“让女儿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和女儿一起快乐地成长!”是李镇西坚定不移的家庭教育理念,也应该成为我们教育子女坚定不移的理念。
翻看多遍后,才发觉何谓“最好”?只有对比才有好坏,而此中的“最好”,却不是让家长们之间互相比较出来的“最好”,而是家长用心与自己比较后得出来的“最好”!此“最好”无固定的评判标准,无论工作性质的不同,无论贫富,无论地域差别,此“最好”只在家长自己心中,我们做家长的,在面对自己的孩子(也可以说是我们自己一生最伟大的作品、艺术品)时,能够做到问心无愧,倾心付出,尽职尽责即可。正象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我们的教育,重点不在于教会了孩子语文、几何、物理、化学等知识,一般人估计一生都用不上那些几何、化学之类的东西,我们的教育,重点是在于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做最好的家长,就是让孩子做个优秀的人!每个孩子都各有特长,都充满自信,勇敢面对挑战。
总之,读完李镇西老师的书,我觉得书中每一篇小文章,每一个小故事,每一个微小的人生片段,一两句话的教育感悟……都给人一种温暖的、健康的、向上的感觉,一种爱的感觉。最后,再次用李镇西老师的话共勉吧:“与孩子(女儿)一起成长,是责任、是幸福、也是一门艺术。”
与孩子一起成长读后感篇三
陪伴孩子成长是家长不可缺失的重要工作,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坚持带他们走一走,看一看,与大自然多亲近亲近,认识认识蚂蚁蜻蜓,闻闻花朵和野草的芬芳,感受一下雨中踩水的乐趣,这个过程中,不用你多说什么,孩子自己就可以看到感受到,那丰富而纯净的幼小心灵,自然而然地追寻着善良与美好。可是我却错过了陪伴孩子成长的最佳时机,现在想想心里真的很愧疚。现在很多年轻父母和我当时一样,借口工作忙,孩子只管生,不管养,让父母替自己当父母。隔辈人的溺爱会给孩子养成许多不良习惯,到时纠正不过来追悔莫及。况且老年人不好动,可小孩子又过于精力充沛,一刻也不闲着,两相矛盾如何调停?那就看电视呗,最简单便捷。结果长时间看动画片,眼睛将来就有隐患。而孩子幼年时期不跟父母生活在一起,性格也容易形成极端,不是特别沉默就是特别好动,这都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说过,人生不是百米赛跑,而是马拉松。教育不应该只是一门科学,而是一门人生的艺术。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再出发。做为家长的我们,做为老师的我们,都做好准备了吗?我已错过一次陪伴成长的机会,现在我要陪伴更多的孩子一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读书培养孩子们的静气,让见闻决写孩子们的兴趣爱好,最终成为幸福的人。虽然考评制度不会等到若干年后去问过我们曾经的学生幸福与否再给你的业绩打分,但是身为家长和老师要清楚明白,成绩只代表某个时期某个阶段,它决不是人生的全部。
与孩子一起成长读后感篇四
孩子在幼儿阶段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品行的最关键的时期。在这个阶段里,把小孩培养好孩子的性格和生活习惯,不仅会给我们这些家长减轻很多的负担,也有利于小孩的健康成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孩子是一件需要非常的耐心,和付出很多精力的事情,我们一定要足够耐心,足够宽容。下面是我的一些育儿心得。
幼儿时期的小孩,表达能力或许还没有太好,但是已经初步具备了表达自己简单意愿,想法的能力。有时候我们做家长的总会有这样的想法,小孩还那么小,什么也不懂。就什么都提他想了,自己觉得合理了就行,也不管小孩是怎么想的。其实这样在无形之中就忽略了小孩的感受,长期以往,小孩就不会和你表达心理的感受,而且会反感你为他所做的一切。学会倾听,尽量多让小孩表达他自己的想法,意愿。你会发现一个小孩的世界是多么的有趣可爱。你也会得到一个善于和你交流的小伙伴。
有些家长比较严格,对小孩比较苛刻。也许,你们是希望孩子从小就对自己严格些,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品行。但是很多失败的案例告诉我们,太严格往往会适得其反。玩,是小孩的天性。小孩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做错事情不可避免,如果他们每次错了,都会得到责怪,他肯定会常常觉得很懊恼,毕竟很多东西他确实不懂,而且有时候他连自己错在哪里都不知道。但是赞美和表扬就不同,批评给孩子带去的是负能量,而赞美是正能量。多赞美,他就会更有信心去做事情,对这个世界保有足够的好奇心,他会满怀欢喜的去探索。但是凡是都要有个度,家长的表扬要有原则,孩子若是犯了原则上的错误,该批评的,还是得批评。
多锻炼小孩的动手能力,让他多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既有利于小孩的身心发展,也是孩子和父母极好的互动,可以增进与孩子间的感情。孩子也会在劳动中收获到很多。
以上是我的一些关于育儿的小心得,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与孩子一起成长读后感篇五
很少读近现代的小说,初读《叉仔》的时候,很自然联想到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好的作品总是共通的,就《叉仔》而言,其刻画人物声口之历历在目,其语言之生鲜有灵气,都叫我联想起一些伟大的乡土文学作品来。
作者选取了裂变的大时代之下的一条普通的叉仔巷中一个普通的少年叉仔,通过叉仔之眼好奇地张望深圳20年以来的阵痛与成长。
《叉仔》中还用了不少粤语、潮汕话、客家话等方言,深圳这座移民城市文化的缩影。令人惊喜的是,方言的羼入并没有影响阅读体验,反而平添了不少“寻宝”的惊喜和乐趣。比如:
叉仔愣愣看着碌架床的顶部,阿爸那个“劏”字弄得他心慌慌,整个胸膛好像架在浪船上荡得空空的。
一个“劏”字,左边一个当、右边一个刀,仿佛一把亮晃晃的尖刀悬在猫儿头顶上。
还有一些方言词汇,如“奀皮鬼”,“奀拆开来就是“不大”,年纪不大又满脑子调皮的叉仔跃然纸上。这些现代汉语里已经很少见的词语,在《叉仔》一书中俯拾皆是,遗珠似的四处滚落,散发着温润的光泽。
与孩子一起成长读后感篇六
孩子是一棵小树苗,需要阳光,需要呵护才能最终长成参天大树。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我始终坚持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中排在最前面得环节,是重中之重。所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作为家长的我就很重视这方面知识的吸取并尽可能好的运用在实践中。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到现在我也曾看过不少的育儿方面的书籍,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这本《陪孩子一起成长》特别是书中的两个观点我非常赞同,并与之产生共鸣。
第一个观点就是“家长要学会表现无知”。
家庭应该主动分享学会孩子的好奇,要学会表现出无知的状态。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我就会陪孩子一起玩游戏,或者一起看一本书,看到最后,我就会用孩子那种充满童趣和好奇的口吻故意问上几个问题,让她来做我的老师。孩子在那个时候就会很认真,感觉到很有“成就感”。记得有一次我问孩子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是什么,能告诉妈妈吗?孩子说她也不知道,于是我就表现出非常想知道的样子,她就把百科全书翻开经过一段时间的查找,告诉了我她的答案。趁机我就夸赞了她,并说以后还会经常请她帮我解决我不知道的问题。看得出她很开心。
个人认为除了装无知、装傻,爸爸妈妈还要让权,所谓让权就是随着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学会把权力交给孩子。平时在家的时候当我看到她的书桌很乱的时候为了锻炼她能自己整理的好习惯,我就故意说今天你的书桌你做主你想怎么整理就怎么整理,你是书桌的主人,一定要把它管理的好好的。孩子那时就会表现出积极的样子。在周末出去到某处游玩之前,我有时候就会对孩子说:“孩子,今天出去需要准备的东西我都不知道要带哪些,你能来做主吗?”孩子每一次都能表现出很乐意的样子。家长学会无知以后孩子做事的积极性和动力会大大提高,从而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第二个观点就是“孩子要学会感恩、敬畏、宽容”。
一个能怀有“感恩”的人,就会懂得珍惜,懂得分享,懂得热爱生活。当父母付出了无尽的爱给孩子,收获的却是孩子的冷漠和自私时,每一位父母都会感到既吃惊又心寒:是谁让孩子变成这样的?爱孩子是每一位父母的本能,为此,爸妈们愿倾尽所有,不求回报。然而,不少孩子把父母无微不至的爱看成天经地义,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体谅,更不知道感恩。为什么付出了爱却没有收到爱的回馈?我们作为父母也许该自我反省一下了。
爱的付出也有讲究,“不求回报”的爱也并非都是好的。因此,我们应该教会孩子感恩。为此,在平时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我都会不失时机的给孩子讲一些小故事。这些故事可以是一些古诗,如“锄禾”,让她感到粮食来之不易,让她认识到能吃到这么美味的食物应该要感谢农民伯伯,感恩阳光和水还有空气;有时当孩子在喝着干净的水时,我会给她讲一些自来水生产的过程,让她认识到干净的卫生的水来之不易,我们要感恩那些能让我们喝的上这些水的所有人。
让孩子懂得感恩,我觉得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充分利用各种节日。如:春节时要教孩子热情接受爷爷、奶奶及其他亲属送给他的礼物,并表示感谢,不管价钱多少,回到家里都要求孩子妥善保管,学会珍惜别人的情意;教师节,让孩子亲手制作贺卡送给老师,表达对老师的美好祝愿;父亲节和母亲节,给爸爸妈妈说几句感谢的话语,不一定感谢爸爸妈妈给他们帮了多大的忙,而只需表达生活中感觉很幸福的一点一滴。
二是及时的表扬孩子。在孩子做了好事后,不管他是主动还是被动做的,不管他做得是否令人满意,父母都要发自肺腑地感谢他、赞扬他,那么孩子定会大受鼓舞。不管孩子为你做了什么,都要让孩子觉得“幸亏有我出手帮助,事情才会这么顺利”。父母由衷的肯定才是孩子关心他人的动力。
教育孩子是整个家庭的重任,我们这一代父母是需要学习的,需要学习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智慧。“陪孩子一起成长”是一本让我们学到很多知识的好书,为了孩子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我将会好好研读下去。
与孩子一起成长读后感篇七
一本好书可以启发人的智慧,洗涤人的灵魂。继上学期的内容,我园又组织了研读枕头边书活动。我精心挑选了孙云肖教授的《与孩子一起成长》一书,感悟颇深,受益匪浅。
书中孙云晓教授谈到“没有体验就没有成长”,这句话我很赞同。让孩子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去感受生活,培养能力,战胜困难,是孩子成长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一步。小儿已经10岁了,其他同龄的孩子都会游泳,而他只是钻在救生圈中乱胡闹,一直不会游泳。为了克服他的胆怯心理,我一直鼓励他,并亲自给他报名参加了暑期训练班,儿子终于丢开了救生圈,迈向了游泳池。现在儿子虽然只会简单的“狗刨’,可我依然欣慰,因为儿子毕竟克服了胆怯,战胜了自己,勇敢地跳入水中,他亲身体验到了水的力量,体验到了与水嬉戏的快乐,这种体验儿子是不会忘记的,这就是儿子的成长啊。
孙云晓教授提出了“向孩子学习”新概念。他说:“现代社会是两代人共同成长的社会,向孩子学习是成年人真正成熟与睿智的标记。”现在,父母对独生子女的爱是好的,关心生活质量,但同时对孩子也要求过高,期望过高,彼此不平等。就拿我自己来说吧,儿子身上的缺点既多又不善掩饰,这常常让我忍无可忍。如:鞋子、袜子、衣服乱仍;做完作业摊了一桌子就不见人影;作业、考试马虎;甚至每天吃饭都不让人省心。在这种情况下,谈向孩子学习,似乎有些风马牛不相及。细细地读了孙云晓老师的这本书,使我发现,实际上怎样看待孩子的优缺点才是问题的关键。“在充满失败语言的家庭或学校里,是难以想孩子学习的。与此相反,优秀的父母与教师总是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而及时、热情地欣赏孩子的优点。”儿子学习从不用功,边学边完是他的作风,成绩也不是太稳定,虽然每次期末考试总能拿下前几名,但他的主动性真是太差了,总要人强迫着做些课外题。近来却把打乒乓球当成了主要内容。花大价买了乒乓拍,爷爷帮着做了一张乒乓台,一有空就缠着人陪他打球,偶尔我也被邀请。开始时他总是打不赢我,每每总会耍耍小脾气。随着不断的练习,儿子的打球技术越发进步神速,我总是被他5:11打败,他也神气极了。趁着这有利时机,我向他展开了随机教育:输不气馁,赢不骄傲,重在参与!同时也要向他学习这种钻劲,学一样本领就要一学到底,而不是如我这般碰碰这,摸摸那,遇到困难就退缩了,结果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许多成人往往会有意无意地做出一些不符合社会和谐发展的事情,也是对孩子的成长有负面影响的事情。可我们总是不以为然。而正处于接触社会的孩子,他们总是以美好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一切,他们也有更加美好的愿望。我们不能以自己的带有功利性的心态来要求孩子,也不应该高高在上,而应该把他们当做朋友,当做学生,甚至当做老师来不断地和孩子一起“成长”。如果我们只是从眼前关心孩子的物质需要和考试分数,不能从根本上理解甚至加以打击他们的愿望和要求,那只能扼杀孩子积极进取的精神,使孩子的教育不可能全面发展。
细细品味这本书,浅显的文字却将深刻的道理剖析得入木三分,读后非常受启发。好的教育方法可为孩子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有所作为。通过这次学习,也感觉到以前自己的教育方法有很多不到之处,今后会加以改正,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真诚的爱教育孩子,使孩子能够茁壮成长。
与孩子一起成长读后感篇八
维果茨基是苏联杰出的教育心理学家。他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具有深远而丰富的启示。最近发展区理论是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在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下面是我对最近发展区理论的认识及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1、让幼儿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
幼儿对许多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感,教师要引导幼儿运用自己的感官去感知周围的世界,并能学会自己去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最简单的方法。在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幼儿自己去观察探索,让她们成为学习的主导者。如:大班数学活动认识圆柱体和圆锥体,教师提供一些圆柱体、圆锥体让幼儿去观察比较,认识并理解其主要特征,并激发其想象:我们幼儿园里还有哪些物体是这种形状的?并让幼儿自己去寻找,通过这种主动活动,让幼儿形成正确的概念。
2、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
我们的活动应建立在孩子的兴趣之上,孩子如果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任何活动都是没有意义的。如:中班科学活动《神奇的泡泡》,我们就给孩子准备了丰富的材料,如:洗衣粉、洗洁精、糖、盐等,让幼儿自己一样一样的动手去实验,结果孩子会很快的发现,糖、盐放入水中立即会融化,但不会形成泡泡,洗衣粉、洗洁精则会形成很好的效果,孩子会被自己的小发现而激动不已,从而学到真的知识。
3、提高幼儿的操作能力,增强其参与性。
我们的活动应该让幼儿参与其中,让她们在操作中寻找问题真正的答案。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最近发展区理论也必将在新的背景下不断充实丰富,为未来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更有益启迪!
与孩子一起成长读后感篇九
让书籍陪伴儿子成长――――营造环境,满足需求(二)。
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由于我本身是教师,经常把教科书教案什么的拿回家备课,并且还爱买一些书回家看。这样孩子经常可以接触到书,经常接触到读书的人,孩子心里也自然会对读书这件事有了认同感。
我们还注意给孩子创造较好的读书条件。给他在书橱里腾出专门的空间,放孩子自己的书,一般是放在书橱的底层,这样小孩自己伸手就能拿到,有时他捞出书,一腚坐在地上就看,天真而可爱。后来我们搬家的时候,其他东西能不带的尽可能的都没带,只有儿子的书完好无缺的一本不少的都带了回来。这些环境方面的因素,也给孩子喜欢读书创造了条件。
我们经常带孩子逛书店,星期天、节假日上街首先去书店,逛书店是孩子必备的生活之一。在给孩子购书上,从来我们没有吝啬过。无论价格多么昂贵的书,只要孩子想要我们都满足他。记得有一本《最新21世纪少年儿童百科》,是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在那个年代那是最为流行的孩子读的书,可是价格昂贵,一百多元钱,在那种经济条件下,都又不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谁舍得给孩子花一百多元买书?好像听说有人给政委家的孩子送礼才买那这书。丈夫就从北京给他买来那本书,买来以后孩子那真是如饥似渴啊,由于里面的.知识包罗万象,又配有那精美的图画,看一遍又一遍,那真是百看不厌,一有空就抱起那本书看起来,里面的那些知识他都能讲下来,那本书都被他翻坏了,至今我们还保存着呢。记得儿子在上一年级的时候的日记中都曾写道:“这几天,我总是爱看一些百科知识的书使我懂得了不少知识,有天文、地理、人体、动物、植物等方面的知识,非常有趣。今天我又学到了一个知识,地球是什么?地球是个大圆球,它很大很大,如果沿着地球最宽的部位画一个大圈,就有4万多千米。我们称这个圈为赤道。赤道的北面为北半球,南面为南半球。地球上有山、有水、有海洋,也有动物和植物。”从日记中我感受到,读书已深入到孩子那幼小的心灵,不是瞎读,不是仅翻翻看看图画而已,他能从书中有所得。让我们感到很欣慰。只要丈夫去外地出差,很少给孩子买吃的,但必须抽出时间去书店给孩子挑选我们当地买不到的好书。从不远千里之外买回来的书更是珍贵的礼物,因此孩子对书更加看重,更加珍。在他的小书柜里,什么方面的书都有,百科知识、童话、名著、古诗、历史、军事、开发智力的等都摆满了小书柜。孩子现在知识的丰富,与小时侯看的书有直接关系。
与孩子一起成长读后感篇十
读了徐秀莉老师的《与孩子一起成长》一书之后,使我认识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如何把孩子培养成才,父母的一言一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书中提到“赏识教育”对孩子应该多鼓励少批评,而批评呢更要注意方法得当。女儿写作业,考试非常大意经常出错,我总是批评多于鼓励。现在想想:这样只会让孩子产生压力,对学习没有兴趣。适当的给予鼓励,能让孩子找回自信。徐老师提到“孩子的学习首先要自愿,有兴趣,才有动力。”家长总是盲目的要求孩子学这个,学那个,一到周末时间家长孩子忙的不可开交,却从不问孩子,想不想学,有没有兴趣。看来作为家长首先要经过孩子的同意,然后往孩子的兴趣方面发展,孩子有兴趣,自然学的好。
我觉得书中的每一篇小文章,每一个小故事,每一句教育感悟,让我非常受启发。也感觉到自己的教育方法有很多不到之处,今后能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使孩子能够茁壮成长。
与孩子一起成长读后感篇十一
“人生如梦,人生苦短”,人一生有两件事最重要:一是参加社会实践,获得事业的成功。二是家庭子女教育,完成自我生命延续。下面,我就近期阅读地《陪孩子一起成长》这本书,简单谈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孩子的成长应该是立体的、多方位的成长,对孩子的教育也是立体。全方位式的教育,仅仅依赖学校教育,忽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一种缺憾。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孩子,与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组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面对调皮淘气的儿子,经常爱犯错误,我们不批评那是肯定做不到的,但是,如何在短时间内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寻找他在生活中那些值得表扬的闪光点,再给他一个个浅浅的微笑,让他认识到犯错误不可怕,只要改正的及时,父母一样会疼爱他们。所以我们家长不能在批评完孩子以后就撂下不管了,这会让孩子与你的心越来越远。
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孩子可以从中得到快乐及满足,能感受到爱及温暖,有时超过对书本身的兴趣。才开始要去发现孩子最感兴趣的书籍,鼓励他去阅读,要物质鼓励他,并让他把那些书最吸引人的地方讲出来,再加以赞扬,让孩子再讲得过程中获得一种满足感。这样就能调动他的阅读兴趣。
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孩子当然也不例外,来自父母的赞美会激起孩子内在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感,促使他们进一步强化良好的行为,直至养成好性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从兴趣出发,才能让孩子乐学,现在社会上有种怪现象,那就是小小年纪,大多数孩子要学很多门知识,很多家长不去考虑孩子学习效果如何,好象是学的内容越多,孩子就离成才就越近,完全不考虑孩子是否愿意去学,有没有兴趣,结果造成浪费金钱,浪费经历,更浪费孩子天真的快乐时光,所以我希望父母从平时的生活学习中捉孩子的兴趣点,加以引导,然后再给他们的兴趣去点温加油,让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这样才会获取更加的效果。
申辩也是一种权利,有的父母喜欢那种腑首帖耳“听话”的孩子,父母怎么讲,孩子就怎么做。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了,就会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打骂孩子。不允许孩子申辩,这样不但不能使孩子心服口服,还会使孩子滋长一种抵触情绪,为推脱责任埋下恶根,孩子申辩本身是一次有条理地使用语言的过程,也是父母交流的过程,如果父母能意识地找一些问题来与孩子辩论,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训练。
与孩子一起成长读后感篇十二
近期我读了杨文老师的《和儿子一起成长》这本书,作者介绍了自己教育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的经验。把自己的孩子夏杨培养成剑桥大学博士。夏杨非常优秀。夏杨的社会活动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学业成绩一样优秀。他一度拿到跨国投资银行百万年薪的全职聘书,这本书对我最大吸引力的就是作者如何让他儿子夏杨的如此优秀的地方,作为母亲,我有太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激发了我读这本书的兴趣。要做有耐心的父母。杨文说生活即教育。在生活中,父母要耐心的和孩子交流和沟通。如果孩子犯了错误,要抓住时机跟孩子交流,反之,则错过了很好的教育孩子的机会。每一个父母培养孩子,都是在无怨无悔地付出,但是能不能把孩子培养好,关键在于父母能不能坚持自己的目标和方法。父母都喜欢自己的孩子,但是,孩子却是父母最头疼的事,也许,你的孩子不听话,把父母的耐心和期望都抛到一边,让父母无法理解,孩子为什么没有继承父母的优点。但是,当孩子表现好的时候,父母又看到了孩子继承了父母的优点,孩子的时好时坏,很容易让父母财他失去耐心。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要找对方法,其实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修正自己的过程,需要很大的耐心和智慧。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有决心、有恒心、有毅力,不怕困难,勇于战胜困难,这样才能给孩子留下好的印象,孩子树立好的榜样,让孩子懂得做什么事情都要付出很大的毅力和决心,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能够有所成就。而大多成功的人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他们身上所具备的一些优秀品质。所以对孩子从小进行优良品质的教育,对其今后的健康成长是非常必要的。
1、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自信,是成功人生的起点!自信的人更容易获得快乐,更容易取得成功。
2、培养孩子应对失败、困难的态度和能力。人的一生中不会一帆风顺,在人生的道路上会有许多的困难与挫折,遭遇困难如何应对,这是对一个人心理素质的'最大挑战。
3、培养孩子宽广的胸怀。一个有着宽广的胸怀的人,一定是乐观豁达的。从小教育孩子和伙伴们和睦相处,以诚相待,不要因为一些小事而斤斤计较,如果和伙伴之间有了磨擦时,不要抱怨,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谅他,进而反思自己的行为。这样会让孩子赢得更多的友谊,交到更多的朋友,这对于孩子社会性交往也是一个很好的培养。
与孩子一起成长读后感篇十三
孩子的成长应该是立体的、多方位的成长,对孩子的教育也是立体.全方位式的教育,仅仅依赖学校教育,忽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一种缺憾。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孩子,与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组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面对调皮淘气的儿子,经常爱犯错误,我们不批评那是肯定做不到的,但是,如何在短时间内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寻找他在生活中那些值得表扬的闪光点,再给他一个个浅浅的微笑,让他认识到犯错误不可怕,只要改正的及时,父母一样会疼爱他们。所以我们家长不能在批评完孩子以后就撂下不管了,这会让孩子与你的心越来越远。。
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孩子可以从中得到快乐及满足,能感受到爱及温暖,有时超过对书本身的兴趣。才开始要去发现孩子最感兴趣的书籍,鼓励他去阅读,要物质鼓励他,并让他把那些书最吸引人的地方讲出来,再加以赞扬,让孩子再讲得过程中获得一种满足感。这样就能调动他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从兴趣出发,才能让孩子乐学,现在社会上有种怪现象,那就是小小年纪,大多数孩子要学很多门知识,很多家长不去考虑孩子学习效果如何,好象是学的内容越多,孩子就离成才就越近,完全不考虑孩子是否愿意去学,有没有兴趣,结果造成浪费金钱,浪费经历,更浪费孩子天真的快乐时光,所以我希望父母从平时的生活学习中捉孩子的兴趣点,加以引导,然后再给他们的兴趣去点温加油,让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这样才会获取更加的效果。
申辩也是一种权利,有的父母喜欢那种腑首帖耳“听话”的孩子,父母怎么讲,孩子就怎么做。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了,就会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打骂孩子。不允许孩子申辩,这样不但不能使孩子心服口服,还会使孩子滋长一种抵触情绪,为推脱责任埋下恶根,孩子申辩本身是一次有条理地使用语言的过程,也是父母交流的过程,如果父母能意识地找一些问题来与孩子辩论,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训练。
与孩子一起成长读后感篇十四
初次拿到《与孩子一起成长》这本书时,乍一看没觉得有什么新意,翻开来细看,越看越喜欢。与普通的育儿书不同,双子姐在书中谈及的'育儿方法非常实用且具可操作性,一口气全部读完了,并推荐给小姑子看。好书是一定要反复看的,为促进自己进一步消化吸收,写下如下读书笔记。
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感受是:没有不行的孩子,只有不行的父母。在育儿之路上,父母要用心,只要用心,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双子姐在养育冬儿上,凭的就是一颗真真切切的浓浓爱子之心,处处站在孩子的角度引导孩子,其用心之至值得我仔细学习。双子说:“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是我们和孩子的缘分。上天给我们家长的这个礼物,犹如送给爸爸妈妈一个最亲最爱的朋友,我们家长一定要善待她。”更让人感动的是,双子姐在身体状况极度不佳的情况下,本着一颗“大爱”之心,双子姐以顽强的毅力写出了一篇篇博文指导在育儿路上迷茫的家长。
阅读此书,作为一个六岁女孩的妈妈,以下几点我必须牢记:。
1、每个孩子天赋不同,与其他孩子相比,有优势也有劣势。如对小学阶段的一些关键知识点,如果父母能够在孩子不足的地方提前介入做好引导,让孩子学中玩,轻松地学会了,会大大提高孩子的信心,孩子也会越学越游刃有余。
2、做好与老师的沟通工作。现在一个老师带很多孩子,本身很累,双子姐通过书信的方式与老师沟通,既能深入交流,也节省了老师时间,获得了老师好感,进而促进了孩子学习。
3、用“快速心算”改掉孩子粗心的毛病。粗心是孩子脑子发育不成熟的表现,也和性格有关,六岁的孩子,脑容量只有成人的百分之70-90,口算用孩子的脑、眼、口、耳、写,极大地促进了孩子脑子的发展。具体操作是,父母与孩子面对面坐下,家长从背后抽出一张张加减法运算卡片放在胸前,让孩子快速脱口说出答案,这不是教孩子加减法,而是教孩子一种能力。训练孩子:集中注意力、反应能力、数学童子功,越熟越快越准越好。
4、兴趣班因人而异,但不管选择什么兴趣班,长期坚持才能有所收获。从双子姐身上获得的启发是,琪琪今后游泳、乒乓球、围棋是我必然会引导学习的,钢琴等乐器看机缘,画画是琪琪一直喜欢的,我会继续鼓励和赞赏。
5、发挥家里老人的育儿作用。“无论大人还是孩子,想要走进他的心灵,一定要和他产生共鸣,和长辈的共鸣就是感动他们,认可他们,他们必然会来帮助你、理解你。”这样做的好处是家庭和谐、老人有成就感,孩子也学会了如何孝顺、尊重长辈。这点是琪妈做的很不好的,今后要好好改善。
6、让孩子学会“造三句”。读故事时引导孩子用关键词自己造句并记录。“造三句”即将词放在句子的前、中、后。
琪琪马上要读一年级了,双子姐的书给了我很多启发,此处记录下来的仅仅是极小的一部分。目前,双子的孩子冬儿从一到三年级的“差生”在双子的精心引导下从四年级开始发力跻身于全面发展的优等生之列,目前冬儿已经是一个高中生了,因此此书更多的内容比较适合家有小学生或者初中生或者学习成绩不理想的父母,双子姐以朋友的身份,将引导孩子的宝贵经验娓娓道来,如帮助孩子编写口诀以巧妙记忆历史、地理、化学等各科重要知识点,如何引导孩子开心写作及相关技巧、如何减少考试中的失误,如何让孩子考前轻松复习、如何处理孩子学习生活中系列难题以及与孩子沟通的方式方法。总之,双子姐说出了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也将自己的经验悉数奉献。
《与孩子一起成长》确实是一本好书,有空时琪妈还要继续翻阅,相信每阅读一次就是一次新的收获。
与孩子一起成长读后感篇十五
《和学生一起成长》一书,我首先粗略地看了一遍,了解了作者的大致意图,我理解到不管她写的“交给他金钥匙”还是“知、情、意、行统一”等等,她的言行都是从细节抓起。通过看此书及自己的多年教学经验,作为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教育学生是要从“细节抓起”。
窦老师在写给宋宇庭的一封信:擦干眼泪,你会变得更美丽中,就从宋宇庭主动扫教室这一细节,称赞她为学生:你一直这样默默地为班级奉献,为同学服务,你的行为令我十分感动。然后又从宋宇庭自习课上的表现,想到他的数学成绩名列前茅的原因。从考试不理想,流泪哭起来。这些细节,指出他性格上的弱点。“不坚强”,爱哭。教育宋宇庭眼泪使你失去许多成功的机会。很多生活中的失败,是因为人们没有认识到,当他们放弃努力时,距离成功是多么接近。并送宋宇庭一句终生受用的话:男儿当自强!你是个男孩,一定要做到男儿有泪不轻弹。擦干眼泪吧,你会变得更潇洒!相信宋宇庭将来一定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坚强的、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我相信窦老师的这封信,从宋宇庭的一件件爱哭的细节说起。宇庭一定会心服口服,并一定能改正缺点,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抓细节是多么重要,通读此书,我教学的一幕幕也不时地浮现眼前,记得教过一个班,生a的爸妈离异,她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她奶奶来校跟我说过。这孩子毛病太多,爱偷家里钱,让我平常多关注、多教育她。一天午自习,我进教室,余光正好看见她拿着一卷钱,也就在我进教室的一刹那,她快速地藏到了桌抖,我到她桌前,她慌了说:“老师我不是偷的是捡的”从这件小事最后调查出了“我班的一名班干部b学生”她俩经常偷家里钱,买照相机等很多东西,小卖部,桌抖都存放着钱和东西,生b我和一起到小卖点去取存在那的1000多元钱。生b最后说出都是生a让她偷的。从少到多。生b的家长平时家里的钱多,哪都放。得知表面上看似优秀的女儿竟从家里偷好几千元的钱。后悔至极,痛哭流涕,几次要跪下给我磕头,作辑,说如果不是老师缌,后果不堪设想。
细节是多么的重要,抓细节是多么的重要。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定别忽视细节问题,很多问题,很多情况都要从细节抓起。正是这些细节中才会反映出学生的实际问题。学生的表现,学生的优、缺点的体现。老师只要抓住这些细节之处,抓住问题的实质,才处理解决问题。只有在这些似乎平淡的细节中,表现出的优、缺点才是学生的实质所在。我们老师才能发现优、缺点,肯定、表扬学生在细节中表现出来的优点、优秀品质。提醒学生的在细节表现出来的弱点、缺点。才能有针对性的教育学生改正这些弱点、缺点。使学生不断进步。让我在细节中发现问题,从细节抓起,使我们教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
与孩子一起成长读后感篇十六
从事教育工作好多年,面面对形形色色的学生,面对自己的孩子,心里经常想:“什么样的教育是好的教育?”以前读过孙云晓教授写的《拯救男孩》,如今又读了他的《与孩子一起成长》,我深深地感悟到:好的亲子教育就是好的教育。
要做一名令孩子们满意的好爸爸好妈,要从心底让孩子们无条件地爱家长,相信家长。这种关系是爱的体现,是一个生命喜欢另一个生命的感情,是一种平等共处的关系,孩子和家长是平等的。
在书中介绍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位父亲曾忧心忡忡,因为9岁的女儿曾几次对他叹气:活着真没意思。我想,父母在惊愕的同时是否也该好好反思一下:是什么让我们的孩子不快乐?听了这位父亲对孩子童年的描述,我有一个感觉,是否可以这样说,在一个人的童年中吃什么、穿什么往往并不重要,玩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我敢肯定的说,现在的孩子不快乐的重要原因,是因为没有好玩的。
儿童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成长最快速的时期,是生理、心理发展突飞猛进的时期。儿童期的成长绝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也不仅仅是体力的增长,它是一个全面的发展,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他的很多器官都需要在各种体验中生长,需要各种刺激促进其发育。放手让孩子玩、指导孩子玩、和孩子一起玩,这是玩的几个层面,和孩子一起玩是玩的高境界。我可以这样说,凡是没和孩子一起玩的父母都不是称职的父母;没和孩子一起玩过,将是父母一生都是无法弥补的遗憾。
玩能为孩子后创造精神的培养提供一双翅膀,为孩子后创造力的形成提供一种可能。不会玩的孩子,很有可能就被未来社会淘汰的人。有一句话:“淘小子出好的,淘丫头出巧的。”这个“淘”与“玩”有什么关系呢?“淘”是玩的一种特征,是儿童聪明才智的自然流露,“淘”能将儿童的聪明才智发挥到极致。一般情形下,很会玩的孩子都是淘孩子,他们有个性,有主意、有领导才能。现在的孩子不要说“淘”了,就是简单的玩的时间都越来越少;虽然有了高档的玩具和电脑游戏,但是玩的花样却越来越少;同伴之间的玩也越来越少。这主要是有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第一,缘于父母的恐慌,怕孩子玩多了误了学习,这与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有关。第二,孩子的学业负担过重。我也看过一份调查,现在的孩子半数以上都睡眠不足,学业重,当然没时间玩了。第三,我们已经进入高科技的时代,一切都是电子化了,玩具是高档了,不过孩子的动手能力大大地削弱了。
深思这本书,让我深深感悟到要想孩子们真正健康成长,学以致用,作家长的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到原因,找到切入点,找到沟通的要道,敲打出孩子们的最初想法,心平气和的对孩子们加以启发,引导和适当的鼓劲。让孩子们感到我们才是他们最亲近的人,最关心的人,最可信的人。亲子关系处理好了,家长在孩子们心中的建立绝对信任的地位,孩子们就会毫无保留的倾诉他们所谓的“秘密”,这是爱本身所折射出来的力量。
因为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一切都是陌生的,一切都是新奇的,他们有着一双永远充满好奇的眼睛。作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甚至是孩子的终身教师。对孩子的影响是无可替代的。正如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所强调的:“国家的命运操纵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握在母亲的手中。”我们应做到身体力行。
家庭教育寓于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存在于家庭的每一瞬间,家长毫无掩饰的言谈举止时时刻刻被模仿,这种模仿对孩子的品格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在漫长的时间里毫无感觉地完成的。如果你勤劳,孩子就勤快;如果你热情,孩子就大方;如果你主动,孩子就积极;如果你礼貌,孩子就学会了尊重……事实上,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满仁慈、爱心和责任感的家庭,他日后会成为健康、正直、乐观向上、有所作为的人。
还记得书中说“没有体验就没有成长”,让孩子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去感受生活,培养能力,战胜困难,是孩子成长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一步。书中德国著名作家、诗人歌德的母亲教育子女的方法对我启迪也很大。在歌德童年的时候,她常常给他讲半个故事,留下后一半,让小歌德接着自己讲。这时候,小歌德凭着自己对前半个故事的理解与对后半个故事的想象,将母亲未讲完的故事继续编下去。日久天长,歌德的创作才华大有增长,青年时代便名扬天下了。是啊,如果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采用“半个故事”的教育方式,就可以让孩子去发挥想象,创造性地去完成工作的全部。这不仅可以丰富孩子的想象力,而且还使孩子养成做一件事有始有终的好习惯。
细细品味这本书,浅显的文字却将深刻的道理剖析得入木三分,读后非常受启发。总之,作为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寻找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耐心等待孩子成长,也许等来的就是成功!
与孩子一起成长读后感篇十七
儿女的成长只有一次,与他们一起成长,是责任,是幸福,也是一门艺术。
厚厚的一本书翻完,作者对女儿的一片爱心跃然纸上,本书是作者送给女儿的一份生日礼物,也是作者对自己培养孩子全过程的一个系统总结,李镇西老师既是一个学校的教育者,又是一位家庭教育者,视野全面客观,不存在厚此薄彼,以偏盖全之说,正适合当下有心于教育孩子的既是教师,又是家长的我们阅读。作者从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一事一物入手,阐述了教育其实并不高深,寻常处,见真谛。
书中,李镇西老师告诉我们家长也是教育者,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在我们教育子女的同时子女也在教育着我们,而且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该是和谐的统一,作为家长首先应该是一位当之无愧的教育者,是孩子永远的老师,无论是学校老师或家长,其教育的目的都是为了把孩子培养成优秀的可造之才。我从未认为教育孩子只是学校老师的事情,也从不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自己就完全放心,万事大吉。但在实际行动中却在这样做,读完本书后自觉惭愧。
李镇西老师记录女儿生命成长的历程,是用心在记录。从女儿一颦一笑到女儿许多的第一次,无不体现了一位伟大父亲对女儿的记挂和关爱。第一次随爸爸妈妈坐公交车,第一次呈现出笑的表情,第一次独坐,第一次手足舞蹈地跳舞……无不体现出伟大的爱心。十八年,父亲从年轻到中年,从女儿呀呀学语到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到亭亭玉立的大学生,失败则鼓励,迷惘则开导,困惑则解惑,始终充满期待充满微笑。
李老师在书中强调:和许多年轻的父母一样,我非常爱我的女儿,但我不把我曾有过的‘科学家梦’、‘艺术家梦’强加给她。我抱定一个信念:我要让她成为一个快乐的人!而什么是快乐呢?李镇西告诉女儿:快乐,源于善良:让人们因我的存在感到幸福,就是最大的快乐!快乐,源于知识:畅游在浩瀚知识的无边海洋,就是最大的快乐!快乐,源于童心:永远保持赤子般的纯净无暇,就是最大的快乐!快乐,源于超越:战胜自己并争取做最好的自己,就是最大的快乐!原来,快乐就是如此朴实的一个概念。
是的,世界上的.孩子千差万别,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环境,自然有着不同的孩子。这些孩子不一定智慧超常、才高八斗,不一定都能成名成家,铸成大器,不可能样样优秀,处处超越别人。但是,不论怎样的孩子,我们应该把他们培养成善良和快乐的人,塑造孩子完整的人格,让他们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所以,让女儿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和女儿一起快乐地成长!是李镇西坚定不移的家庭教育理念,也应该成为我们教育子女坚定不移的理念。
翻看多遍后,才发觉何谓最好?只有对比才有好坏,而此中的最好,却不是让家长们之间互相比较出来的最好,而是家长用心与自己比较后得出来的最好!此最好无固定的评判标准,无论工作性质的不同,无论贫富,无论地域差别,此最好只在家长自己心中,我们做家长的,在面对自己的孩子(也可以说是我们自己一生最伟大的作品、艺术品)时,能够做到问心无愧,倾心付出,尽职尽责即可。正象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我们的教育,重点不在于教会了孩子语文、几何、物理、化学等知识,一般人估计一生都用不上那些几何、化学之类的东西,我们的教育,重点是在于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做最好的家长,就是让孩子做个优秀的人!每个孩子都各有特长,都充满自信,勇敢面对挑战。
总之,读完李镇西老师的书,我觉得书中每一篇小文章,每一个小故事,每一个微小的人生片段,一两句话的教育感悟……都给人一种温暖的、健康的、向上的感觉,一种爱的感觉。最后,再次用李镇西老师的话共勉吧:与孩子(女儿)一起成长,是责任、是幸福、也是一门艺术。
初次拿到《与孩子一起成长》这本书时,乍一看没觉得有什么新意,翻开来细看,越看越喜欢。与普通的育儿书不同,双子姐在书中谈及的育儿方法非常实用且具可操作性,一口气全部读完了,并推荐给小姑子看。好书是一定要反复看的,为促进自己进一步消化吸收,写下如下读书笔记。
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感受是:没有不行的孩子,只有不行的父母。在育儿之路上,父母要用心,只要用心,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双子姐在养育冬儿上,凭的就是一颗真真切切的浓浓爱子之心,处处站在孩子的角度引导孩子,其用心之至值得我仔细学习。双子说: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是我们和孩子的缘分。上天给我们家长的这个礼物,犹如送给爸爸妈妈一个最亲最爱的朋友,我们家长一定要善待她。更让人感动的是,双子姐在身体状况极度不佳的情况下,本着一颗大爱之心,双子姐以顽强的毅力写出了一篇篇博文指导在育儿路上迷茫的家长。
阅读此书,作为一个六岁女孩的妈妈,以下几点我必须牢记:
1、每个孩子天赋不同,与其他孩子相比,有优势也有劣势。如对小学阶段的一些关键知识点,如果父母能够在孩子不足的地方提前介入做好引导,让孩子学中玩,轻松地学会了,会大大提高孩子的信心,孩子也会越学越游刃有余。
2、做好与老师的沟通工作。现在一个老师带很多孩子,本身很累,双子姐通过书信的方式与老师沟通,既能深入交流,也节省了老师时间,获得了老师好感,进而促进了孩子学习。
3、用快速心算改掉孩子粗心的毛病。粗心是孩子脑子发育不成熟的表现,也和性格有关,六岁的孩子,脑容量只有成人的百分之70-90,口算用孩子的脑、眼、口、耳、写,极大地促进了孩子脑子的发展。具体操作是,父母与孩子面对面坐下,家长从背后抽出一张张加减法运算卡片放在胸前,让孩子快速脱口说出答案,这不是教孩子加减法,而是教孩子一种能力。训练孩子:集中注意力、反应能力、数学童子功,越熟越快越准越好。
4、兴趣班因人而异,但不管选择什么兴趣班,长期坚持才能有所收获。从双子姐身上获得的启发是,琪琪今后游泳、乒乓球、围棋是我必然会引导学习的,钢琴等乐器看机缘,画画是琪琪一直喜欢的,我会继续鼓励和赞赏。
5、发挥家里老人的育儿作用。无论大人还是孩子,想要走进他的心灵,一定要和他产生共鸣,和长辈的共鸣就是感动他们,认可他们,他们必然会来帮助你、理解你。这样做的好处是家庭和谐、老人有成就感,孩子也学会了如何孝顺、尊重长辈。这点是琪妈做的很不好的,今后要好好改善。
6、让孩子学会造三句。读故事时引导孩子用关键词自己造句并记录。造三句即将词放在句子的前、中、后。
琪琪马上要读一年级了,双子姐的书给了我很多启发,此处记录下来的仅仅是极小的一部分。目前,双子的孩子冬儿从一到三年级的差生在双子的精心引导下从四年级开始发力跻身于全面发展的优等生之列,目前冬儿已经是一个高中生了,因此此书更多的内容比较适合家有小学生或者初中生或者学习成绩不理想的父母,双子姐以朋友的身份,将引导孩子的宝贵经验娓娓道来,如帮助孩子编写口诀以巧妙记忆历史、地理、化学等各科重要知识点,如何引导孩子开心写作及相关技巧、如何减少考试中的失误,如何让孩子考前轻松复习、如何处理孩子学习生活中系列难题以及与孩子沟通的方式方法。总之,双子姐说出了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也将自己的经验悉数奉献。
《与孩子一起成长》确实是一本好书,有空时琪妈还要继续翻阅,相信每阅读一次就是一次新的收获。
孩子是父母手心里的宝贝,养育他们不像养活一株草,一盆花那样简单,呵护、陪伴、指引、欣赏……无论哪一样都不可或缺。
此从有了女儿,我就不失时机地阅读各种育儿经典,希望可爱的女儿能快乐的成长并且有一个幸福的童年。
上学期,从幼儿园买回一本《陪孩子一起成长》的书,我如饥似渴的读了一遍,很多生动活泼的案例提出了各种简单实用的教育方法和技巧,我真正的用心品读,收获了很多理性的教育观念。其中享受阅读的快乐一文引起了我心灵的共鸣。
人们常说:书籍是人最安静、最永恒的朋友,也是人最容易接近、最智慧、最耐心的老师。
作为老师的我深知幼儿读书的益处,因此从女儿牙牙学语开始,我就有意识的和女儿一起看图读故事、一起享受在温馨、快乐、充满爱的故事中。直到现在,每晚读书是我们的必修课,语气故作夸张的爸爸、讲述娓娓动听的妈妈,都让女儿陶醉在美丽动听的故事情节中,常常被快乐、明朗的故事情节所吸引。为了晚上能多读几篇故事,女儿会主动承担一些责任;为了能多听几个故事,女儿宁愿答应一人独立睡觉等条件。开始是妈妈读给她听,听熟悉了自己会读给小玩具朋友听,而且是以幼儿园老师的身份。现在女儿对认字有了强烈的欲望,读书时,自己用小手划着指,指哪里我读到哪里,在享受故事情节的过程中也认识了字。阅读变成了女儿睡觉前不可缺少的一件事,也成了女儿生活的一部分,女儿房间一只小小的书架上放满了各种精美的幼儿读物,充满了书香气息。
很小的时候,女儿只知道享受故事带来的乐趣,而不懂保护书,《东方宝宝》、《幼儿画报》《故事大王》《睡前故事》等精美的书经常女儿我弄得支离破碎、皮肉分离。
虽然我们不是最佳最好最棒的父母,但是我们可以努力去做,去实现孩子这些小小的愿望,陪孩子一起成长,无论生活发生了什么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