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教师系统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确保教学的连贯性和完整性。教案不仅包含了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还包括了课堂组织、学生活动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教案的编写要科学合理,灵活适应教学实际和学生需求,并与教材紧密结合,使教学活动更加有针对性和有效性。一份完美的教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能够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升。以下是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所编写的教案,希望可以为大家的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手指教案部编版篇一
本学期继续任五年级两个班的数学老师,两个班目前来看,优生少,学困生偏多整体水平不高。有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从课堂表现来看,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能力。但部分学生思维不够敏捷、接受能力有明显障碍的学生,应该给与更多的关注,在教学中,要想尽办法通过创设愉快的情境,努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并逐步引导他们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十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数与代数”领域有:简易方程、因数和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加法和减法。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有:圆。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有:折线统计图。还有就是找规律和解决实际问题。联系上述四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4次实践活动,教学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材考虑了高年级数学教学的知识量比中年级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意识比中年级强。教材适当调整了编写体例,设置了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习、整理与练习等栏目与板块。例题教学重要的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试一试”安排在各道例题之后,在简单的情境中再现或应用例题中的知识,起消化知识的作用。“整理与练习”在回忆中突出基础知识,在整理中建立认知结构,在练习中灵活应用知识,在探索与实践中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自我评价中反思学习过程与收获。
1、使学生正确理解一些知识的形成,牢固掌握公式和方法。
2、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方面:
1、了解方程和等式的关系,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用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关系,会求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和100以内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3、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行分数与分数、分数与小数间的互化和大小比较。
4、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约分和通分的含义,灵活运用比较大小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5、探索和发现简单覆盖现象中的一些规律。
6、认识圆及其特征,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初步掌握计算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思考方法。
8、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相关数据的过程。
情感与态度方面:
1、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
2、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树立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3、引导反思促进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当天的学习活动,适时教育学生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习上要实事求是,并以肯定的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4、创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学以致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借以激发和保护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1)认真钻研教材,努力实践“互动课堂学程导航”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2)激发学习兴趣,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以基础知识切入口,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3)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4)切实做好“培优补偿”教育工作,特别关注后进生和优秀生,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
(5)教学中要注意知识面的扩展,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能力。
(6)注意和学生家长联系,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
(7)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不足,加以弥补知识缺陷。
(8)培养学生合理运算的意识,并注意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体验计算教学的开放性。
(9)加强验算检查,养成习惯的培养。
手指教案部编版篇二
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理解名著价值,了解作者及作品,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品味诗歌的体裁特点,理解作者独特的抒情方式。
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理解名著价值,了解作者及作品,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了解作者及作品,品味诗歌的体裁特点。
理解作者独特的抒情方式,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课前准备:学生搜集作家冰心及《繁星》、《春水》有关资料。
一、导入本节。
(多媒体播放音乐及荷叶红莲图)。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人生路上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坎坷与磨难的人。母爱是伟大的,可以使我们在痛苦的时候得到安慰,在孤独中得到欢乐,在失望时看到希望,在冷落时得到幸福。冰心奶奶的这首《荷叶母亲》让我们体会到了那深深的母爱。与对母亲的颂扬相联系的,便是冰心对童真的歌咏,以及对一切新生、初萌的自然事物的珍爱。冰心在她的《繁星》、《春水》里放情地赞美了纯真的童心和新生的事物,表现了她的纯真与纤弱,对真、善、美的崇仰和坚强的自信心与奋斗精神。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冰心奶奶那晶莹剔透的心灵,去了解一种独特的诗歌体裁。
二、作家、作品介绍。
1、学生依据课外搜集向大家介绍作者。
2、多媒体出示作家资料。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代表作有:名著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冰心小说散文选》等。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3、学生介绍作品信息。
4、多媒体出示作品资料。
《繁星》是诗集,由164首小诗组成。冰心一生信奉“爱的哲学”,她认为“有了爱,便有了一切”。在《繁星》、《春水》里,她不断唱出了爱的`赞歌。她最热衷于赞颂的,是母爱。冰心赞颂母爱,赞颂人类之爱,赞颂童心,同时她也赞颂大自然,尤其是赞颂她在童年时代就很熟悉的大海。歌颂大自然,歌颂童心,歌颂母爱,成为冰心终生创作的永恒主题。
《春水》是《繁星》的姐妹篇,由182首小诗组成。在《春水》里,冰心虽然仍旧在歌颂母爱,歌颂亲情,歌颂童心,歌颂大自然,但是,她却用了更多的篇幅,来含蓄的表述她本人和她那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的烦恼和苦闷。她用微带着忧愁的温柔的笔调,述说着心中的感受,同时也在探索着生命的意义,和表达着要认知世界本相的愿望。
经典名著的价值在于典范的语言,在于精彩的故事,在于典型的人物,在于深刻而独到的主。
题,它给予人心灵的滋养。《繁星》《春水》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善于捕捉刹那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抒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语言清新淡雅而又晶莹明丽,明白晓畅而又情韵悠长。在当时的文学青年中掀起一股模仿的热潮,很多模仿之作蜂拥而出,这样的一种创作的方式被称为“春水体”或“冰心体”。
三、赏析对母爱的歌颂。
1、《繁星》三三。
母亲啊!
【品析】诗人在这首诗中歌颂了母爱。冰心用自己聪慧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清澈的双眼去观察,用童真的态度去审视,才发现原来母亲和孩子是一体的,母亲是生命的源头,孩子是生命的派生,孩子的一切都得之于母亲。在母亲的怀里沉睡,飘荡无依的心灵才会得到安宁,得到休憩,“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
2、《繁星》·一五九。
母亲啊!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请学生赏析,其他学生补充,教师总结。】。
【品析】在这里诗人选取了“巢”这个意象,非常贴切。对孩子来说,母亲的怀抱永远是最安全的地方。当天上的风雨来时,鸟儿会躲到它的巢中;当孩子心中的风雨来时,她会躲到母亲的怀里,母亲温暖的怀抱会象安全的巢一样庇护她。这首诗体现了作者构思的大胆、想象的奇妙和根深蒂固的母爱情怀。
【感受与体会】母亲的怀抱是我们小时候温暖的港湾;长大了,我们依然离不开母爱的呵护,母亲的爱,依然是我们心中的风雨来临时的港湾。
3、《繁星》八十。
4、《繁星》七一。
这些事---【请学生赏析,其他学生补充,教师总结。】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感受与体会】也许我们已经可以翱翔蓝天,不再需要母亲的护羽,但疲倦时,想到的始终是儿时母亲膝上撒欢的情景。《繁星》七二西山呵!别了!我不忍离开你,但我苦忆我的母亲。
【教师总结】这是两篇颂扬母爱的诗歌,冰心笔下的母爱强调的是母亲对子女的爱护、体贴、理解,显露其人类固有的淳朴天性。而且这种"满蕴着温柔''的母爱,不是更多的正面刻画母亲形象,而是让读者察觉到许多情境,感想的背后,在"月明的园中'',在"藤萝的叶下'',在"母亲的膝上'',隐约存在着母亲的音容笑貌。这个母亲和蔼恩慈、温纯善良、体贴孩子、富有同情心,这位母亲不仅让诗人"苦忆'',也感动着千万的读者。
四、延伸阅读。悟一悟《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泰戈尔的诗以灵巧自由活泼的形式和清新恬淡的风格著称,而他爱自然、爱人类的博爱思想也深深地影响了冰心。赏析泰戈尔经典名句:如果错过太阳你流了泪,那么也将错过月亮和星辰。我不能选择最好的,是那最好的选择我。鸟儿愿为一片云,云儿愿为一只鸟。
1、学生诵读名著。
2、学生自由交流阅读感受。
3、讨论诗歌体裁。
五、课堂练习写一写。
手指教案部编版篇三
教学目标:
1.认识“拍、靠、蚕、插、根、棍、把、掰、苞、鸣、闯、匹”12个生字,会写“拍、合、豆、谷、蚕、匹”6个生字。学习新部首“提手旁、人字头、虫字旁、三框儿”。
2.通过拼读音节读课文,掌握生字字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感悟汉字的表意功能。
4.利用拍手歌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儿歌,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提高识字效率。
5.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以及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重点:
掌握生字,能读准12个新字,会写6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难点:
了解生字的意思,并能运用生字组词造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趣,引入新课。
1.听儿歌。
2.播放《幸福拍手歌》。
3.生回答:这首歌名叫《幸福拍手歌》。
4.师:你们真聪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拍手歌》这首儿歌。
5.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读文识字。
1.引导学生自由读儿歌,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会认字和会写字,然后反复拼读。
师:同学们,老师已经布置你们圈出课文中会认和会写的字,你们都做好了吗?(出示课件:课文生字。)。
生:汇报读字情况,教师纠正。
3.同桌之间互读儿歌,互相正音。
师:刚才同学们都读得很好,现在调皮的生字宝宝跑到儿歌里面去了,它们想考考大家是不是还认识它们呢。现在请同学们同桌一起读儿歌,互相正音。
4.检查读文情况。
手指教案部编版篇四
1反复诵读,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
2.朗读品味文中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语句,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3.学习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情感。教学重点:理解作者看繁星的感受,品析文章优美的语言。
1.查字典扫除生字词。
2.把自己在阅读中喜欢的语句尝试批注。
3.想想自己有没有看星的经历,把你的经历与感受描述一下。
1学时。
一、导入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看星的经历呢?看来,星星、星空是倍受我们青睐。那,你是在什么情况下看星的呢?你产生了怎样的遐想呢?我们来交流一下感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繁星》,看看作者巴金遥望星空有怎样的感受。
1.作者三次看星的感受有什么不同?请结合作者三次看星的不同感受的语句分析说明。
2.朗读作者看星感受的语句,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可在适当的时候介绍写作背景,以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三读品味文章之所以让我们愿意一读再读,是因为用了一些生动的修辞。请同学们再读读文章感受一下,找出修辞之句并加以赏析。(提示:比喻、拟人、排比等)。
五、四读延伸根据本堂课所学,结合自身看星的经历感受,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回味本文的语言美,情感美,同时请同学们模仿课文虚实结合的写法,按照下面的句式写一段面对碧海蓝天,你产生的联想和想象,字数在100字左右。“渐渐地……我仿佛看见………我仿佛听见……我觉得……”
六、作业布置。
1.仿照本文按时间顺序的写法,叙写自己的看星经历,并展开联想和想象,抒写自己的情感。
2.阅读二十二课《七颗钻石》,结合自身对星座的了解,展开想象写一个关于星座的故事,故事要有明确的中心。
手指教案部编版篇五
我班有学生xx人,学生的学习态度、班级的学习风气是比较好的。我一直对行为习惯的培养很重视,因而这批同学的学习态度端正,作业书写工整、美观。但也有部分同学由于父母长辈过分宠爱,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学习习惯较差,作业马虎,字迹潦草,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因此,在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要特别加强学生学习习惯和责任心的培养,学会思考方法,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
(一)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能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能结合实际情境,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第三单元“分数乘法”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第五单元“分数除法”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能够正确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结合实际情境,能用多种方法解决简单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混合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在列方程的过程中,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有两个未知数,需要选择设一个未知数为x,再根据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二)空间与图形。
第二、四单元“长方体(一)(二)”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基本特征,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认识体积(包括容积)单位,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某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引领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第六单元“确定位置”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方向和距离来表示物体位置;在具体的情境中,自建参数系确定位置。
(三)统计与概率。
简单的复式统计图,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与同伴进行交流。通过实例,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四)数学好玩。
本单元设置了“象征性”长跑、有趣的折叠、包装的学问三个内容,主要目的鼓励学生从数据中获取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思想,锻炼思维能力,积累思考经验,开阔眼界。
1、转变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2、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练习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习,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
5、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6、后进生转化措施: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只有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心,我们的转化工作才找到了起点。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后进生。对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要做到“三心”:诚心、爱心、耐心。重视与家庭的联系。
手指教案部编版篇六
1.认识“仞、岳”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裳”,会写“仞、岳”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第一单元我们学到了三首古诗,分别是什么呢?(生答)这三首古诗,都表达了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天真无邪的童年时光。但是,你可曾想过,在这种和平宁静生活的背后,有边关塞外无数将士在浴血奋战。(我们把表现这些内容的诗,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9课《古诗三首》。
1.齐读三首古诗,找出不认识的字词。
2.(出示生字词)着重指导。
(1)学生交流识字,轮流读词,师正音。
(2)注意区分形近字“摩”和“磨”。
3.分小组再次齐读三首古诗。
1.同学们,读完三首古诗,再与前面我们所学的三首关于童年的古诗相比较,你感受到了什么?(没有轻松愉快的感觉,语言比较严肃,注重环境描写。)。
2.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首《从军行》,看看这首诗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吧!
(1)(出示相关资料)了解诗人王昌龄。
(2)齐读古诗,结合注释理解诗题“从军行”,初步理解古诗内容。
(3)(齐读古诗第一、二句)我们知道,这是一首边塞诗,诗的第一、二句,集中写了边塞之景,诗中描写了哪些边塞的景物呢?(青海、长云、雪山、孤城、玉门关)这些景物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奇丽壮阔,苍凉雄浑)从这两句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讨论探究:抓住重点词“暗”“孤”)这两句诗突出了什么呢?(环境恶劣;战争惨烈;戍边将士的孤立无援)现在我们已经抓住了这两句的主要情感,谁能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青海湖上空连绵不断的乌云使大雪山都变暗了,从这座孤城可以远远望见玉门关。)。
(4)如果你是戍边将士,此刻你身处这样的环境中,你会想些什么?(快点回家)那么,诗中的`将士又在想什么呢?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齐读第三、四句)第三句主要写了什么?(战士身经百战,连铁甲战衣都磨破了。)然而,即使战争如此惨烈,他们还是在心中暗暗发誓——(不破楼兰终不还),不打败敌人,誓不返回家乡。突出了戍边将士为了保家卫国,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在大敌当前时决心奋战到底的豪情壮志。
诗人在描写战争时,先描绘边塞风光以渲染战争气氛,再集中概括戍边战士长期战斗的艰苦生活及誓死破敌的豪情。从中,我们不难感受到将士们杀敌卫国的英雄气概。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试着背诵这首诗吧!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从军行》,在那奇丽壮阔的边塞风光中,感受到了戍边将士誓死破敌的决心和爱国热情。现在,让我们再一次背诵这首诗,体会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和豪情壮志。
2.接下来我们要来学习另外一首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板书课题)。
1.(出示资料)了解诗人陆游。
2.齐读古诗,结合注释初步理解内容。
3.这首诗的诗题很长,它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时间:秋夜将晓。地点:篱门外。事情:迎凉有感——一阵凉风吹来,心中产生一阵伤感。)所以简单来说,题目交代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1.这首诗的前两句写了什么景?(漫长的黄河向东流入大海,巍峨的华山直上云天。)从句式上看,你发现这两句诗有什么特点?(句式一致。)这种修辞手法就叫(对偶)。除此之外,这两句诗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夸张)。
2.这两句诗写了奇伟壮丽的山河,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美丽。然而,如此大好河山,却沦于敌手,于是诗人笔锋一转,写下(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结合注释,说说你的理解。(宋朝遗民对着这样的河山也只能伤心欲绝,满怀希望地望着南方,盼望南宋朝廷的军队收复失地,如此一年又一年。)。
3.从哪个词可以看出人民的伤心欲绝?(泪尽)大好河山,沃土千里,人民渴望(和平安定的生活)。然而,他们的愿望却一次次落空,这是多么令人心碎啊!
4.自由读诗,体会其中的情感,并背诵全诗。
1.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两首诗,一首写了戍边将士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另一首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现在,我们来学习最后一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看看这首诗又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情感吧。(板书课题)。
2.(出示资料)了解诗人杜甫。
3.了解本诗的创作背景。
(出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763年春天。755年,安禄山、史思明起兵反叛,史称“安史之乱”。763年,“安史之乱”结束。流落梓州、过着漂泊生活的杜甫听到叛乱已平的消息,想到终于可以返回日思夜想的家乡,不禁满怀欣喜。于是,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名作。)。
4.反复诵读,感悟诗情。
(1)感悟“悲喜交集”。
由于“安史之乱”,杜甫被迫流落他乡,艰苦备尝。而这时突然传来捷报,诗人回想自己漂泊辛苦和黎民疾苦,不禁“涕泪满衣裳”,这是喜极而泣、悲喜交集的逼真表现。让我们试着体会这种情感,再读诗歌。
(2)探寻“喜欲狂”。
师:诗人的“喜欲狂”表现在哪里?
生1:他“漫卷诗书”,胡乱地将书籍一卷,再也无心伏案读书了。
师:杜甫是一位“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读书人,这么爱读书的人现在竟无心读书了,这是多么反常的举动啊。从他这种反常的表现中,能感受到诗人的“喜欲狂”。
生2:从“放歌”“纵酒”,也可以看出他“喜欲狂”。
师:杜甫当时已经52岁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既要尽情歌唱,又要开怀畅饮,真是“喜欲狂”呀!
师:诗人是为何事、何人而“喜”呢?
生1:他为战争结束了,官军收复了河南河北而喜。
生2:他为老百姓终于可以过上安定的生活而喜。
师:他为战乱平息、国家安定而喜;他为老百姓不再流离失所,终于可以安居乐业而喜。在这“喜”中包含着他浓浓的爱国之情和忧国忧民之情。
通过学习这三首古诗,我们看到了古代边关的烽烟四起,感受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体会到了诗人悲喜交集的复杂情感。
教学反思。
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去理解和感受古诗的内容,在学最后一首诗时,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内容并体会情感,做到读思结合。
手指教案部编版篇七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观察、讲述了解动物尾巴的特征,理解儿歌的内容,感受儿歌的结构。
2.培养幼儿喜欢小动物及乐于助人的品质。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小动物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一)找尾巴。
师:有一群小动物听说中二班的小朋友喜欢帮助别人,它们想请小朋友帮帮它们。看,是谁需要帮忙呀?(课件逐一出示:猴子、兔子、松鼠、鸭子、公鸡、孔雀,幼儿说出它们的名字)。
师:你知道他们需要我们帮什么忙吗?幼儿回答。
二、基本部分。
(二)个别幼儿找尾巴,并说说是谁的尾巴。(课件:装上尾巴)。
(三)互相讲述小动物尾巴的特点。
(四)幼儿交流。
1.小猴的尾巴长的什么样?(细细的,长长的。)。
2.小兔、小松鼠、鸭子、公鸡和孔雀的尾巴长的什么样?
(小兔尾巴短短的,小松鼠的尾巴大,像把伞;鸭子的尾巴扁,公鸡的尾巴弯;孔雀的尾巴像把扇。)。
教师小结,帮助幼儿掌握长、短、扁、弯、像把伞、像把扇等词。
师:小朋友真棒,一下子就帮小动物找到了尾巴,刚才小动物跟杨老师说:谢谢小朋友!
(五)学儿歌。
1.师:现在你知道这些动物尾巴的样子了吗?下面杨老师来考考你们。
师:谁的尾巴长?幼:猴子的尾巴长。
师:谁的尾巴短?幼:兔子的尾巴短。
师:谁的尾巴象把伞?幼:松鼠的尾巴象把伞。
师:谁的尾巴扁?幼:鸭子的尾巴扁。
师:谁的尾巴弯?幼:公鸡的尾巴弯。
师:谁的尾巴像把扇?幼:孔雀的尾巴像把扇?
2.师: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子就记住了,刚才小动物问能不能帮它们将这编成儿歌?(幼:能)。
3.看图按顺序师生共念编的儿歌一遍。
4.师:这么好听的儿歌还缺什么?(幼:名字)。
我们来帮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吧!(幼儿回答可以讨论)——《谁的尾巴》。
5.师:小朋友帮小动物编的儿歌真好听。下面我们一起来朗诵。
6.以问答方式朗诵儿歌。
7.和幼儿一起分析儿歌结构。
(六)听尾巴歌。
1.刚才小朋友们说得真好,现在有一个小朋友把小朋友编的儿歌还编了一首好听的歌,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
2.老师唱,小朋友答。
(七)创编儿歌。
3.师:看,桌子上还有很多小动物在排着队请小朋友帮它们编儿歌呢,我们快点开始吧!
幼自由取动物卡编或鼓励幼儿大胆地为动物编儿歌。
4.幼儿交流。
三、结束部分。
请幼儿与同伴相互交流,说说自己为小动物的编儿歌。
手指教案部编版篇八
教学目标:
1、会写“巴、把”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的语气,知道动物尾巴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写“长、比、巴、把”4个字。
教学准备:
动物图片,ppt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咱们课前来做个游戏,这个游戏叫“摸身体”。伸出你们的小手指,老师说:“摸摸你的脸,你们快速的用手指摸着自己的小脸蛋,并且回答老师‘摸摸我的脸’,看哪位小朋友反应最快。”(鼻子、耳朵、嘴巴、胳膊、尾巴)。
2、我们有尾巴吗?可是动物王国中有尾巴的动物可多了。今天,小动物们要进行了一场比尾巴大赛,请同学们做裁判,大家愿意吗?咱们今天就来学习第六课,比尾巴。(板书课题,学生书空,齐读课题)。
3、“尾巴”中的“巴”读轻声。一起来读一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到底有哪些小动物来参加比尾巴大赛,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到82页,认真听老师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一、二小节(第一轮比赛)。
1、今天的比赛分为两轮,首先进行的是第一轮比赛,请同学们自读第一、二小节,想想参加第一轮比赛的小动物有哪些?用“--”划出。你还发现了什么?(反义词)。
2.细心的小朋友会发现在这三个句子的末尾都有一个像小耳朵一样的符号,他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标点符号,叫问号。问号出现在问句的末尾,怎样才能读好问句呢?听老师来读。
3、你能读好句子吗?(指名两人读,师生问答读)。
4、用“好像”说一句话。
5、比赛结果怎样呢?(板书,完成连线)。
6、分组问答读。
(二)学习三、四小节(第二轮比赛)。
1、第二轮比赛开始啦!
2、请同学们自读第三、四小节,用“__”划出参加第二轮比赛的小动物。想想第二轮比赛比什么?(反馈,反义词)。
3、男女生比赛读。生生一问一答。
4、比赛结果怎样呢?(板书,连线)。
(三)全班齐读。
(4)仿照课文说一说。
(5)小动物们可爱吗?你打算以后怎么做?(保护动物)。
四、指导写字。
学习生字“巴、把”。
认读生字,书空笔顺,观察位置,教师范写,比较,组词,学生练习。
五、画一画:把你喜欢的动物的尾巴画下来。
板书设计。
6、比尾巴。
猴子——长。
兔子——短。
松鼠——一把伞。
公鸡——弯。
鸭子——扁。
孔雀——最好看。
手指教案部编版篇九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学习认真观察分析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理解词语“扫兴、垂头丧气、目瞪口呆”等。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两次赛马时双方三匹马出场的顺序的不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从人物对话、神态等中体会人物的性格。
:读熟课文、查字典、提问题。
明胶片、小卡片等。
玩纸牌。
提醒:注意生字“忌”上面是自己的“己”。
田忌是什么身份的人?他与谁赛马?
田忌赛马的结果怎样?谁能用课文中的词表达?(转败为胜)。
1从“转败为胜”这个词语中,可以看出田忌与齐威王赛了几次?结果分别是什么?
板书:一二。
败胜。
2通读全文,找出田忌“初赛失利”、“再赛获胜”的段落。
3交流指名读。
1同样的马,两次比赛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明白:第一次他们是怎样赛的,田忌为什么输了?
再次要弄明白:第二次他们是怎样赛的,田忌为什么赢了?
带着两个子问题默读课文,思考。
2交流:(为了使语言规范,照顾到中下生,辅以填空)。
第()次比赛的时候,田忌用()对齐威王(),用()对()。
用()对(),由于(),所以田忌()。
理解: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
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
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3学生。总结:同样的马,两次比赛的结果截然相反的原因。
2默读第二段,思考。
3交流。
4.总结:孙膑这一办法看似简单,但是经过了周密的思考,他不仅观察了马力,还观察了人----骄傲、自恃马强、斗力不斗智的齐威王,因此劝田忌再赛。
用关联词将孙膑分析问题的思路说一说。
(虽然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但是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因此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
5分角色朗读。
6表演。
以角色的身份谈赛后的感受。
(田忌:败不馁齐威王:胜不骄孙膑:遇事要冷静,要仔细观察,认真分析等)。
板书:田忌赛马。
第一次第二次。
田忌败(0:3)胜(2:1)败不馁。
上中下下上中。
齐威王上中下上中下胜不骄。
观察分析。
孙膑。
手指教案部编版篇十
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正确读写“重叠、空隙、触角、痕迹”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和能力。
4、感受作者对大自然无限热爱的生活情趣。
5、背诵、抄写作者描写生动形象的句子、段落,并仿照课文写一篇介绍植物的__。
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并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它的特点的。课前准备:
课前发动学生通过上等方式搜集有关植物攀爬运动的资料。第一课时。
一、“植物资源”交流,导入新课。
1、学生展示自己找到的“植物资源”,介绍自己了解到的植物攀爬运动的资料。(老师重点把握学生发言中有关爬山虎的信息来导入。)。
2、导入:是啊!爬山虎与其他攀爬植物不同,它有许多特别的地方。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近大作家叶圣陶爷爷的《爬山虎的脚》,去领略它的与众不同之处。二、初读感知,理清脉络。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a、把句子读正确、读通顺;b、__主要写了爬山虎哪些方面的内容?)。
2、读后交流:(老师要引导学生注意:从__叙述的内容中体会到写__要按一定的顺序写,才能做到条理清楚。)第一自然段: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第二自然段:爬山虎的叶子。
三、品赏叶子的美。
2、读有关语句,说说它美在哪里?3、交流爬山虎叶子的美。
a:刚长出来的叶子的美:颜色美:嫩红——嫩绿。b:长大了的叶子的美:
句子一: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的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引导学生体会“新鲜”、“均匀”等词的准确性和“那么……那么……”用法的独到之处。)。
句子二: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的很。(引导学生: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体会“漾”字的妙处。)。
4、出示挂图,或上搜集的图片(爬山虎叶子的画面),学生美读第二自然段。
5、引导学生探究作者的写作方法。
手指教案部编版篇十一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公”。认识1种笔画“撇折”,认识两个偏旁“八”和“鸟”。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问话的语气。
3、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教学重点。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公”。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问话的语气。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可是王老师只带上课认真、举手发言积极、声音响亮的`同学去,你们能做到吗?那我们就出发吧!
3、[]出示,我们乘着大巴车,迎着凉爽的秋风,望着窗外优美的风景,听着美妙的音乐,一路向动物园走去。瞧,动物园已经到了,动物们很有礼貌地站成一排向我们打招呼呢,我们也来跟他们打声招呼吧?学生加手势读词语。学生拼读音节。齐读,指名读,同桌读。
4、[]这些小动物们身后都有一条什么?板书:尾巴。
二、朗读课文。
1、动物比尾巴大赛马上就要开始了,我们去看看他们先比什么?(出示文中三个问句)。
2、自由练读问句,指导认识问句,教师示范问句的读法。
3、指名读,开火车读这六个问句。(注意对朗读的评价)。
5、[]大家猜猜评选结果会是怎样?哪些小动物可能当冠军。
不知道那么猜得对不对,我们去看看评选结果。
齐读,小火车读,同桌读,读得不准的地方互相读。
6、[]猴子、兔子和松鼠到在大赛上捧得了大奖,公鸡、鸭子、孔雀也不甘示弱,他们觉得自己的尾巴也很有特点,还想再比比,看看他们在比什么?自由读,齐读,指名读。
7、出声朗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8、同桌对读课文。
三、识字。
3、组内交流识字方法。谁愿意向大家提个醒,怎样记住这些调皮的生字宝宝。
4、请一名同学当小老师,其它同学提问题,考考他怎样识记这12个字。
5、摘掉帽子的生字宝宝还认识他们吗?
四、写字。
1、“公”里面哪些笔画你已经认识?还有哪些不认识?
2、学写新偏旁,学生书空,并连写一个。
4、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观察所得范写。(“公”上面的“八”开口度要适中。)。
5、学生先描红,再练写。(教师个别指导)。
6、评议。(用投影展示学生作品,评出最作品,奖励一颗闪光的小星。)。
五、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那些,学得快乐吗还有哪些要改正。
手指教案部编版篇十二
1.认识”瑰丽、尝试、火箭、捆绑、探索、惨重、穿越、振奋、规模、协作、精细、宛若、概括、、魄力、嫦娥奔月、炎黄子孙、积劳成疾、风华正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技术的伟大成就,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艰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
4.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1课时。
1.教师准备“神舟五号”发射与飞行过程的录像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
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1.学生交流“神舟五号”有关资料,课件出示“神舟五号”发射与飞行过程的录像。
2.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课文追寻奋斗者的足迹,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探求去思考。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看看阅读提示给我们提出了哪些阅读建议。
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看图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
3.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1.学生围绕阅读提示中的思考题“数千年来的飞天梦是怎样变为现实的,在说说自己从中感悟到了什么?”来自主学习。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
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学习体会,教师组织学生就重点内容进行全班交流与研讨。
1.关注追寻飞天梦的人们带给我们的思索和启示。
2.关注语言,句式,具体的数字。
3.关注文章的叙述顺序,文章的详略。
1.全班同学交流学习收获,可从和表达方法等方面谈。
2.搜集资料,办一张“以航天事业”为主题的手抄报。
手指教案部编版篇十三
上课时间:20173月9日(第3周星期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吃、忘、井、村、叫、毛、主、席、乡、亲、战、士、面”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吃、主、住、以、叫、江、没”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悟饮水思源的道理。
课前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喜欢听歌吗?现在我们就来听一首好吗?(播放歌曲《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
师:说说你都听到了什么?
生:听到了毛主席。
师:你知道毛主席是什么人吗?
生:他是我们国家的主席……。
师:简介毛主席生平及主要贡献(课件展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毛主席的文章。(板书课题:吃水不忘挖井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毛主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吃、忘、井、村、叫、毛、主、席、乡、亲、战、士、面”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吃、主、住、以、叫、江、没”,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总结。
在这节课里,你学会了哪些知识?教学反馈:
教学反思内容:
课题。
总第(14)课时。
第(2)课时上课时间:2017203月9日(第3周星期4)。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吃、忘、井、村、叫、毛、主、席、乡、亲、战、士、面”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吃、主、住、以、叫、江、没”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悟饮水思源的道理。
课前准备:生字,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生字。
2、听写生字。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指名分段朗读。
二、入情入境,深入理解课文。
1、指名读第1段。
师: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时在哪儿住过?“这儿”指哪儿?
生:毛主席在一个小村子住过,也就是瑞金城外的沙洲坝。
(让学生读读第一句,然后把两句合起来读读。)。
2、自由读的形式读第2段。
师:乡亲们有什么困难?怎样解决的?
生:乡亲们吃水难。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们在村里挖了一口井。
朗读这段,指名3~5人。
3、齐读第3段。
师:自己在书上划出石碑上的话。
师::乡亲们在石碑上刻着什么?为什么要立这块石碑?
生: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感谢毛主席,怀念毛主席,饮水思源。
分小组读,集体朗读。
4、简介毛主席的其他事迹。
学生先交流自己对毛主席其他事迹的了解,体会毛主席的品质,教师再进行适当的补充。
三、总结全文。
1、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师总结: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一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他那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好品质,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四、实践活动。
1、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毛主席的故事。
2、利用班会讲解毛主席的故事。
手指教案部编版篇十四
设计意图:
小动物们都有各自的尾巴,可它们长的什么样?有什么用?却是幼儿平时非常容易疏忽的。小动物我们都要全力保护它。为了进一步培养幼儿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在本活动中层层深入地展开,先让幼儿通过“做朋友”,观察发现它们尾巴的不同,在互相讲解中激活幼儿兴致,在“捉迷藏”中进一步巩固了解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则本活动的重点顺利通过。再则,活动的难点“尾巴的用途”又在多媒体课件所设置的情境中得到解决。
针对我班幼儿园不同发展水平,我先让能力弱的幼儿在来园活动中先接触了一下内容,相信这样在活动中,幼儿的发挥会均衡些。
目的要求:
1、认识一些动物的尾巴,初步了解它们的用途。学习词:平衡、观赏。
2、加深幼儿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3、发展幼儿良好的观察力和操作想象力。
重点难点:
重点是认识各种动物尾巴不同的样子;难点是初步了解它们的用途。
活动准备:
1、各种动物图片挂件若干。
2、背景图一幅,动物图片和象征物若干。
3、多媒设备及课件。
4、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带领。
幼儿说说讲讲动物,观赏动物,了解动物尾巴的不同。
1、师:“今天,有好多小动物到我班来作客,这些小动物是谁。
它们的尾巴是怎样的?让我们跟它们做做好朋友吧!”
2、幼儿在音乐中自由地讲解各种动物,教师指导幼儿比较它。
们尾巴的不同。
3、集中幼儿讲解尾巴的不同。
师:“你同谁做好朋友,它的尾巴怎样的。”
二、幼儿独立操作。
师:“还有一些小动物也想来和你们做朋友,可它们把尾巴忘带了,我们帮它们装上尾巴吧!”幼儿操作,并互相检查。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奖五角星。
集中讲一讲幼儿的操作。
三、玩“捉迷藏”游戏,认识一些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目的1)。
1、师:“现在还有一些小动物要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我们来找找它们是谁。”
2、幼儿找出小动物:猴子、牛、燕、袋鼠、松鼠、鱼、孔雀。
3、认识这些小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
师:“这些小动物真粗心,身体藏好了,尾巴却露在外面,我们看它们的尾巴是什么样的,象什么?”幼儿讲解,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
四、初步了解尾巴的用途。(目的1)。
(一)听录音,了解。
1、幼儿自由讲。
师:“尾巴有粗有细,各不相同,那它们有什么用呢?”幼儿讲解。
2、听录音。
3、再次讲解。学习词(1)“平衡”(不摔跤,很平稳)。教师做不同动作让幼儿猜,再请幼儿做不同的动作,进一步理解;学习词(2)“观赏”(让别人观看,得到他人的赞扬)。
(二)看电脑,了解:设置情境“换尾巴”。
1、看电脑。师:“换尾巴后,发生了奇怪的事,你们猜是怎么回事。”
2、幼儿互相猜测,再讲解。
3、听电脑告诉大家,再讲解。4、集体给小动物换回尾巴。
五、动物舞会。
师:“今天,你们做了这么多好事,高兴不高兴,我们一起来扮演喜欢的小动物,参加它们的舞会吧!”
幼儿找喜欢的动物挂上,集体跳舞。
在音乐中跳舞,离开活动室。
手指教案部编版篇十五
教学要求:
1、图文结合,联系字音,熟读课文。
2、充分利用图片和多媒体教学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3、培养学生多种渠道地采集资料的能力和兴趣,对学生进行爱科学、学科学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2、通过对太空知识的了解,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1、师课前寻找的有关太空知识的图片、多媒体及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趣,引入课堂。
1、引入课堂,同学们请看,这是哪?(出示美丽的太空景色图)。
对,这就是美丽的太空。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有着“上天”的梦想;而今,这一梦想已经成为现实,“上天”不再是什么新奇的事情了。20xx年10月,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叔叔在这美丽的太空中活了二十多个小时(板书:太空生活),现在,彭老师就要邀请孩子们和我一起去了解了解咱们中国的航天史。
2、媒体播放,师讲述:。
3、创设质疑情景。
……。
(2)点击播放:杨利伟鼓励学生的话。
4、多媒体课件演示宇航员在太空中生活的画面。孩子们可要仔细观察了,待会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5、学生谈感受,师板书:趣事多。(齐读课题)。
过渡:太空生活中究竟有哪些有趣的事呢?课文中给我们做了详细的介绍,想读读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读书要求:孩子们,你们读书时想给自己提点什么样的要求?
1、看来你们都养成读书的好习惯了,那赶快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吧。注意读准生字字音,读好每句话。
2、学生自读课文。
3、检查昨天学习生字情况。
(1)读带音节的生字。
(2)读去掉音节的生字。
(3)读带生字的词语。
4、读文。指名6个孩子接力读课文,其余学生思考:太空生活写了哪些有趣的事?
三、学习课文。
1、这么多有趣的事情,你最喜欢哪件趣事的段落呢?
(1)学生再自由朗读课文。
(2)指名读。
(3)齐读。(喜欢哪个段落就站起来读哪个段落)。
(1)课件出示:在太空中,宇航员-----必须-----,不然-----。
(做什么事)(怎么样)(会发生什么)情况)。
(2)小组内说说——全班交流。
3、的确,在太空生活中,睡觉、喝水、走路,洗澡,都很有趣,那么,太空为什么会发生这么有趣的事呢?课文中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
(1)孩子们,再读读课文,找一找。
(2)交流。出示相应句子:因为在宇宙飞船里,水失去了重量。——(板书:失重)师介绍:在太空中,由于摆脱了地球引力,处于失重状态,所以任何东西只要轻轻一碰,就会飘浮起来。
4、你们还知道太空生活中的趣事吗?我准备聘请几个太空小导游给我们介绍介绍,可以介绍书中的趣事,也可以介绍你搜集的趣事,先自己练习练习。
(1)出示练习:(可独立完成,也可同桌互助完成。)。
a、运用书上的内容把话说完整。
b、用了解到的内容把话说完整。
c、联系生活,大胆想象,把话说完整。
大家好!我是太空小导游---,欢迎大家来太空旅游。由于。
(姓名)。
太空处于失重状态,所以游客们------必须----,不然-----。祝大。
(做什么事)(怎么样)(会发生什么情况)。
家在太空度过美好的一天!
(2)自由练习说一说。
(3)全班交流。
(1)点击播放:杨利伟叔叔说的话。
(2)你们听清楚杨叔叔给我们提的要求吗?孩子们,从现在开始,为你们成为宇航员的梦想努力吧!
四、兴趣题(三选一)。
1、画一画:自由想象太空的奥秘,用彩笔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太空。
2、说一说:把你了解到的太空生活趣事说给朋友、家人听听。
3、写一写:根据手上的资料,展开合理的想象,假设自己在太空会发生什么趣事,以“我在太空中生活”为题目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睡觉。
(失重)走路。
洗澡。
手指教案部编版篇十六
1.随文识字。
2.深入学习《小壁虎借尾巴》,弄清小动物们尾巴的作用,知道小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
3.了解其他小动物尾巴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检查会认字,教师出示字卡,学生认读,教师给予鼓励。
2.通过字卡,进行分组读,赛读。教师进行鼓励总结。
3.检查会写字,要求学生组词、造句和默写,并给予适当的鼓励。
二、段落教学。
出示课文,指名朗读、齐读和赛读,让学生充分熟悉课文内容,分析每句话的意思。
1.根据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填写动词。(出示课件)。
2.没有尾巴多难看啊?小壁虎向谁借尾巴了?(课件)。
小鱼老牛燕子。
3.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课件)。
4.小鱼、老牛、燕子借给小壁虎尾巴了吗?为什么?
小鱼的尾巴用来拨水。
老牛的尾巴用来赶蝇子。
燕子的尾巴用来掌握方向。
5.看到如此伤心难过的小壁虎,你想对他说点什么?
我想偷偷告诉他,你的尾巴可以再长出来。
6.小壁虎回家找妈妈,妈妈是怎么说的?
“傻孩子,你转过身子看看。”
原来小壁虎的尾巴长出来了。
三、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件的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
四、拓展延伸。
想一想,壁虎还会向谁借尾巴?
小提示:
1.梅花鹿的尾巴可以报警,只要向上一翘就告诉所有的伙伴,伤害它们的敌人来了,赶快跑吧。
2.松鼠的尾巴能当降落伞,在树上跳来跳去掌握平衡,还能当一床非常温暖的被子。
【板书设计】。
21小壁虎借尾巴。
小鱼的尾巴。
用来拨水。
老牛的尾巴用来赶蝇子。
燕子的尾巴用来掌握方向。
小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
【教学反思】。
【相关链接】。
形形色色的动物尾巴。
袋鼠的尾巴。
袋鼠前肢短小,后脚长而有力,行进时,完全以后脚来跳。袋鼠的尾巴用处很大,运动时能使身体保持平衡,休息时,大尾巴支在地上,与两条后腿组成一个三角支架,稳稳地支撑住身体。它们善于跳跃,能跳7~8米,跳高1.5~1.8米。如果它们去参加奥运比赛,一定能拿到“双跳冠军”。
松鼠的尾巴。
松鼠有条特别大的尾巴,能起到的作用就更多了。由于松鼠经常在树上跳来跳去,很容易从高高的树上摔下来,有了这条大尾巴起平衡作用,它就安全多了。当然,万一不留神摔下来,大尾巴上的毛会蓬松散开,好像一顶降落伞,使下落速度大大减慢,保护它不容易受伤。寒冷的冬天,松鼠夜晚在树洞里睡觉,蜷起身子缩在大尾巴内,这样大尾巴又成了御寒保暖的“被子”。最近科学家还发现,松鼠把摆动尾巴的变化当做它们互相交流的“语言”呢。
手指教案部编版篇十七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壁虎、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功能及小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
课前准备:4种动物的图片,幻灯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开火车读字词。
2、扩词:虎借难。
3、第1、2段告诉我们小壁虎的尾巴--断,它想去--借尾巴。
二、读讲第三、四、五段。
过渡:小壁虎向谁去借尾巴,它借到了吗?
范读,分组读。
小壁虎向谁去借尾巴?用上“和”回答。
板:小鱼、老黄牛、燕子图。
(一)小壁虎怎么去借尾巴?小鱼、黄牛、燕子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它?
1、第一步:
(1)指名读第3段,有几句话?分句读。
(2)出示:爬呀爬,齐读。
师述小壁虎尾巴的功能。
(3)小壁虎是怎样向小鱼借尾巴的?
比较句子:
a、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b、小鱼,你把尾巴借给我。
哪种说法好?
小壁虎这样问可以看出他怎么样?怎么看出来的?导读这句话。
2、第二步:小鱼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圈出小鱼尾巴怎么动、有什么用的词语。板:摇拨水。
3、第三步:看灯片。
(1)小壁虎看见小鱼怎么在河里游来游去?
(2)小鱼摇着尾巴,可以一会儿怎样游,一会儿怎样游?(做手势)。
小鱼着尾巴,在()()游来游去。导读这句话。
(3)小鱼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小壁虎向()借尾巴,()要用尾巴(),所以没借到。
(4)小鱼怎么回答小壁虎的?
比较句子:a、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
b、不行,我要用尾巴拨水。
4、第四步:导读第三段,练习分角色朗读。
(二)第3、4、5三个自然段中许多内容一样,因此读的主气完全一样。
第一步:指读第4段、第5段,有几句话?每句分别讲什么?
第二步:圈出老黄牛、燕子的尾巴怎么动、有什么用的词语。
板:甩赶蝇子摆掌握方向。
第三步:看灯片。
(1)老黄牛怎么在树下吃草?
老黄牛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2)燕子怎么在空中飞来飞去?
燕子()着尾巴在()()飞来飞去。
燕子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5、根据上面的内容填空:
小壁虎向()借尾巴,()要用尾巴(),所以没借到。
6、指导分角色朗读3、4、5段。
三、读讲第6、7段。
1、指读6、7段,思考:
(1)小壁虎开始为什么难过?
(2)后来怎么又高兴起来呢?
2、读后交流。
3、导读。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齐读课文。
板书设计:
断小鱼图摇拨水。
26小壁虎借尾巴老黄牛图甩赶蝇子。
长燕子图摆掌握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