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一种有效地整理和概括信息的方式,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总结是对过去的一种总结和反思,也是对未来的一种启示和规划。小编整理了一些考试技巧,帮助你取得好成绩。
保护大气层倡议书篇一
本课的教学是结合教材内容和课标两个方面进行设计的:就教材内容而言,《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是地理选修模块的内容,涉及地理学的理论、应用、技术各个层面,关注人们生产生活与地理密切相关的领域,既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又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从课标要求看,要求学生说出大气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并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因此,本节课的设计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1、理解大气环境问题产生的本质原因;2、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才能让学生深刻感受大气环境问题的危害,才能在此基础上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基于此,本课的教学设计大致如下:首先用央视公益广告视屏导入,引导学生感知大气污染给我们带来的危害,从而激发学生探求大气污染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大气污染问题的欲望,同时也很好地进行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然后从大气污染的概念入手,从大气污染的本质原因中,导出两个关键词,即“大气的自净能力”和“大气污染物”,接下来重点围绕这两个关键词展开教学。最后,设计一组典型例题,以训练学生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并检测学生能否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具体情境之中。
从课堂流程看,教师通过简要的语言将各个环节连贯起来,使各环节过渡自然流畅并成为一体;从课堂达成效果看,展示学生能根据展示内容做适当的延伸拓展,比如逆温的生消过程,大气环境问题的概括总结;从课堂生成问题看,学生能有效获取材料中的信息,但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有待提高:只能看到表象,不能对表象进行合理的解释;知道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但只是生搬硬套,缺乏灵活变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就学生目前的认知水平,这样的问题是允许存在的,但在今后的教学中对这类问题的学习教师应该多给予指导、点拨。
本节课存在的不足主要有:学生的展示形式单一,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对个别同学的展示教师没能及时干预,导致展示时间过长,教学任务没有完成。针对这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培训,尤其是在展示形式上不能太过死板,要适当增加一些趣味性的东西,同时要要求同学们在班级展示之前进行组内小展示,以提升课堂展示的质量。
保护大气层倡议书篇二
全体师生:
大气污染防治事关社会长远发展、事关每一位公民的生活幸福,全体师生都要关心、支持和参与此项行动,积极投身到行动中来。在此,我校向全体师生发出如下倡议:
一、从我做起,履行公民义务。防治大气污染,没有谁能够置身事外,这是每一位师生应尽的义务。广大师生既是防治大气污染工作的参与者,更是防治大气污染工作成果的受益者,大气污染防治行动,需要每个人的关心、支持和参与。我们号召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中来,从细微之处着手,从生活小事做起,身体力行、植绿护绿、勇于担当,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努力争做保护大气环境的践行者。
二、从我做起,低碳绿色生活。防治大气污染每个人均可有所作为。每天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少抽一颗烟、少开一天车、少开一刻灯,不燃放烟花爆竹,不在户外烧烤;购物时尽量选用布袋子、菜篮子,少用塑料袋,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少开空调,出门时提前几分钟关闭电源;照明选用节能灯,养成随手关灯的好习惯。大力提倡 “135”的绿色环保出行理念,即1公里内步行、3公里内骑自行车、5公里内乘公交的出行方式。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上下班,尽可能采取乘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减少尾气排放、减少交通拥堵,为广大市民作出表率。
三、从我做起,美化净化环境。空气质量事关每个人的身心健康,生活环境关系每个家庭的和谐幸福。在日常生活中,维护城市环境,规范自 己的行为,自觉做到垃圾分类处理,不乱丢乱放垃圾,不焚烧秸秆树叶,不制造扬尘,不损毁树木草坪,不乱泼脏水污水??,把保护环境作为一种习惯、一种品质和一种责任,科学合理安排生活,自觉养成文明的生活方式。
四、从我做起,担当社会责任。大气污染防治人人有责,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权利。每位师生都有义务规劝他人、监督他人。广大师生要积极拿起手机、照相机、摄像机,监督身边的污染大气等不文明行为,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积极行动起来,以实际行动支持和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打好大气污染防治的人民战争。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气污染防治靠大家。同呼吸、共担当、快行动,让我们以主人翁的态度,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力所能及的身边事情做起,关心环境,爱护环境,以实际行动共同创造“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的美好家园” !
保护大气层倡议书篇三
市环保局局长:
我是一位正在上小学的学生。今天我想跟您讨论一下关于保护大气资源的问题。
在1991年夏天,一支登山探险队开始攀登喜马拉雅山。将到半山腰时,突然大雪满天,飘下的雪和山上的雪纷纷扬起,旋转着,飞舞着,雪片像刀子一样刮打着队员们的脸上。探险队员们只能找个避风的岩壁躲了起来,想等风雪过后在登山。忽然发现雪的白雪中夹着一丝灰色,并且闻到了一种极难闻得气味,还伴着一股刺鼻的酸味,这让人觉得恶心、反胃,经过调查已知是在1991年年初发生的海湾战争中,伊拉克战败他们点燃了科威特境内的几百口油井,石油燃烧后,飘到大气层中,经过长期旅行才和雪花连在一起。
保护大气层也是一种节约能源的行为,为了节约能源个人能做的事情有很多,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蕴含着巨大的节能潜力。如家店在待机状态,耗电也是非常可观的,例外:减少存放在冰箱中的食物、节约用水,在生活中多使用再生品,少使用一次性用品等,都可以节约能源。
我国在1979年9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并在1983年年底召开的全国第二届环境保护大会上,将环境保护确立了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一、少使用汽车,摩托车等机械物品。
三、对于一塑料源集中处理,能回收的回收利用,不得私自燃烧。
保护大气层倡议书篇四
在离地球表面16—28公里的高空,有一种稀有的物质保护着我们,使紫外线不能直射我们,这就是——臭氧。臭氧是一种有特殊臭味而浅蓝色的气体,它是由太阳飞出的带电粒子进入大气层,使氧分子破裂,变成氧原子,而部分氧原子与氧分子重新结合成臭氧分子。
臭氧层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保护伞,那它具体又有什么样的作用呢?其一为保护作用,臭氧气层能够吸收太阳光中的波长300um以下的紫外线,这样紫外线,就不可以直接接触或灼伤人体皮肤了。其二为加热作用,臭氧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并将其转换为加热大气。其三为温室气体的作用,在对气流层上部和底部,即在气温很低的这一高度,臭氧的作用同样也十分重要。
虽然人类在160多年前就开始逐步认识臭氧了,但仍然对它进行大规模地破坏,制造会破坏臭氧层的物质。大面积的破坏,使得南极上方出现了一个臭氧空洞,而且空洞有美国一般大,珠穆朗玛峰一样高。在北美.欧洲等地区,臭氧气层严重减缺,导致皮肤癌.白内障的机率增加,海洋中的生物死亡,农作物减产等大量影响。
如果臭氧层消失,人类将无法生活,因此臭氧层的重要性可想而知。让我们来保护臭氧层吧,做到不使用氟氯碳化物,不购买冷气.冰箱.汽车.喷雾剂等会破坏臭氧层的物质,尽量购买不含氟氯碳化物的物氟氯碳化物品。我相信,在全球人的共同努力下,臭氧气层会逐渐恢复,世界上的空气也随之变得清新,令人神清气爽。赶快醒悟吧,赶紧行动吧!保护臭氧层,大家人人有责。
保护大气层倡议书篇五
xx市的公民们:
最近,xx空气污染指数一直很高。走在街上,风里都带着一阵阵灰尘。听别人说,这就叫做空气污染。所谓空气污染,一般是指人为原因所引起的空气污染。我很讨厌空气污染,它会让人很不舒服,还会带来很多疾病。我发现,空气污染指数这么高,主要来自于工业企业、炉灶和锅炉和交通运输。人类无节制地向空气中排放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空气污染,一般是指人为原因所引起的空气污染。
工业企业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也是大气卫生防护工作的重点之一。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日益增多。在居住区里,随着人口的集中,大量的民用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也需要耗用大量的煤炭,特别在冬季采暖时间,往往使受污染地区烟雾弥漫,这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大气污染源。近几十年来,由于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城市行驶的汽车日益增多,火车、轮船、飞机等客货运输频繁,这些又给城市增加了新的大气污染源。其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是汽车排出的废气。汽车污染大气的特点是排出的污染物距人们的呼吸带很近,能直接被人吸入。汽车内燃机排出的废气中主要含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铅化合物等。除了这些,生活中燃烧香烟、建筑装饰材料等也会释放一些有毒气体。
由上可知,空气污染所造成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人们要想“尽终其天年”,必须保持和创造一个干净的空气环境,在这方面,人们又应采取哪些必要的措施呢?我觉得应该:
(1)植树造林,美化环境。
(2)发展新能源,减少或防止污染物的排放。
新能源在自然界大量存在,我们熟知的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以及氢能、原子核能等,都是干净的新能源。目前,一些大城市的屋顶,已开始安装太阳能收集器。人们向往的太阳能炊具、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空调设备也已试制成功,并将逐步推广应用。
倡议人:xxx
日期:xx年xx月xx日
保护大气层倡议书篇六
尊敬的环保局长:
您好!
今年夏天的气温也出奇的高。据专家统计:全球年平均气温上升了5-8℃,未来总趋势是全球变暖。您可别小看这5-8℃,它可能造成生态失调,导致冰川融化、洪水泛滥、海啸频发等自然灾害,还会使人得皮肤癌。是什么导致这些事情的发生?是大气层被破坏了。
我们地球的保护罩——大气层,她已经被人类各种不当的活动破坏得没有人样了。由于人类乱砍乱伐树木,使二氧化碳、pm2.5、氟氯烃等没了克星,再加上人类10亿级数量汽车尾气、日益增加航空废气、空调、电冰箱、电视等过度使用或排放,产生了大量废气,直冲大气层,大气层根本无法抵挡这突如其来的攻击,受到破坏是必然的。为了地球的大气层,也为了我们人类自己,我向您建议:
1.大力推荐电动公交、自行车、步行等环保出行,限制油气公共交通工具、私家车的出行时间,减少汽车尾气对大气层的破坏。
2.尽量使市民少用空调、电脑、电视等会排放氟氯烃的电器,夏天在家多用扇子、电风扇、人力风扇等环保器具,并加大禁烟力度。
3.建房子时请用环保材料,并要在刚装修好的房子多喷水,种花,减少有害气体外泄,也降低对居家环境的空气污染。
4.希望政府在人口密集的城镇及周围少建化工厂,并定期严格检测工厂废气排放,把废气排放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5.在全市多宣传植树的好处,多植树造林,可以吸收大量废气,保护大气层。
最后,我想告诉您,如果人类不及时制止废气对大气层的伤害,可能导致动植物灭绝,而我们人类也在劫难逃。
市民:
20xx年5月4日。
保护大气层倡议书篇七
总结精选(1):
大气层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层”,并在内部构成风、雨。地球上的大气层是我们的保护神,他的综合作用主要有:大气区综合各类带给了不可缺少的云集;大即使地面上持续适宜的温度;大气降一幅防护罩。大气层有烟气、但其。在厚厚的大气层持续了足够了氧气,水循环和热循环,就像一层厚厚的毛毡保护着我们的地球。大气层的方位和阳光、电等大气现象;维持空气循环。
总结精选(2):
大气层是包围着地球的空气层,大气层的范围十分广阔,水平方向上笼罩着整个地球,垂直方向上的厚度超过了地球上最高山峰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和海洋中最深点马里亚那海沟的深度。大气层的底界为地球表面,上界到底在哪,此刻还难以下结论,过去曾把向太阳一侧的磁层顶高度(距地面约576千米)作为大气层的上界。据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证明,大气层的上界已与行星星际气体逐渐融合在一齐,因此,上界的界限比较模糊。人类活动的范围还仅仅局限于大气层的底层,风、云、雨、雪等各种天气现象一般发生在20千米以下的大气层中。
大气无形无色,用肉眼无法觉察,但是它确实存在,科学家发现整个大气层内的大气质量约为5.14千克,约占地球总质量的百万分之一,足有5个喜马拉雅山的质量之和。大气分布很不均匀,一般越往上空气越稀薄,据推算,在360千米高空的大气层中,空气密度仅有海平面附近的万亿分之一。因此,大气层的质量主要集中在48千米以下的区域,而在48千米以上的浩瀚太空,所含大气质量还不到总质量的0.1%。
大气层对人类和各种动、植物的生存和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一,大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第一需要,人能够几日不食不眠,但不能够几分钟不呼吸,停止了呼吸就意味着生命体的死亡。同样,各种生物体也需要呼吸。植物的光合作用也离不开大气的介入。
第三,大气层遮挡了一些对人体有害的射线,如紫外线、x射线及其它宇宙射线,这些射线是诱发皮肤癌、白血病等一些疑难杂症的凶手。第四,消除、减轻了来自星际间的流星对地球的袭击,起到了保护伞的作用。宇宙中有超多的冰球,穿越大气层后,小的就溶化掉了,大的也磨损了许多,只有少量的陨冰碎块能落到地球表面。
另外,其他星球相撞后产生的碎片有时也会飞向地球,但经过大气层的消磨后,到达地球的陨石数量已微乎其微。
总结精选(3):
对流层在大气层的最低层,紧靠地球表面,其厚度大约为10至20千米。对流层的大气受地球影响较大,云、雾、雨等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内,水蒸气也几乎都在这一层内存在,还存在大部分的固体杂质。这一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大约每升高1000米,温度下降5~6℃;动、植物的生存,人类的绝大部分活动,也在这一层内,因为这一层的空气对流很明显,故称对流层。对流层以上是平流层,大约距地球表面20至50千米。平流层的空气比较稳定,大气是平稳流动的,故称为平流层。在平流层内水蒸气和尘埃很少,并且在30千米以下是同温层,其温度在-55℃左右,温度基本不变,在30千米至50千米内温度随高度增加而略微升高。平流层以上是中间层,大约距地球表面50至85千米,那里的空气已经很稀薄,突出的特征是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降低,空气的垂直对流强烈。中间层以上是暖层,大约距地球表面100至800千米层最突出的特征是当太阳光照射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被该层中的氧原子超多吸收,因此温度升高,故称暖层。散逸层在暖层之上,为带电粒子所组成。
大气层又称大气圈,是因重力关系而围绕着地球的一层混合气体,是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包围着海洋和陆地,大气圈没有确切的上界,在离地表~16000公里高空仍有稀薄的气体和基本粒子,在地下,土壤和某些岩石中也会有少量气体,它们也可认为是大气圈的一个组成部分,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为氮、氧、氩、二氧化碳和不到0.04%比例的微量气体,这些混合气体被称为空气,地球大气圈气体的总质量约为5.136×10^21克,相当于地球总质量的百万分之0.86,由于地心引力作用,几乎全部的气体集中在离地面100公里的高度范围内,其中75%的大气又集中在地面至10公里高度的对流层范围内,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和运动特征,在对流层之上还可分为平流层、中气层、增温层等。大气层保护地表避免太阳辐射直接照射,尤其是紫外线;也能够减少一天当中极端温差的出现。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特殊的层,即臭氧层和电离层。臭氧层距地面20至30千米,实际介于对流层和平流层之间。这一层主要是由于氧分子受太阳光的紫外线的光化作用造成的,使氧分子变成了臭氧。电离层很厚,大约距地球表面80千米以上。电离层是高空中的气体,被太阳光的紫外线照射,电离层由带电荷的正离子和负离子及部分自由电子构成的。电离层对电磁波影响很大,我们能够利用电磁短波能被电离层反射回地面的特点,来实现电磁波的远距离通讯。
在地球引力作用下,超多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构成数千公里的大气层。气体密度随离地面高度的增加而变得愈来愈稀薄。探空火箭在3000公里高空仍发现有稀薄大气,有人认为,大气层的上界可能延伸到离地面6400公里左右。据科学家估算,大气质量约6000万亿吨,差不多占地球总质量的百万分之一,其中包括:氮78%、氧21%、氩0.93%、二氧化碳0.03%、氖0.0018%,此外还有水汽和尘埃等气溶胶及大粒度悬浮颗粒。由于地磁场的保护作用,使得大气层在太阳风及宇宙高能射线流的刮蚀作用下得以保存。
根据各层大气的不同特点(如温度、成分及电离程度等),从地面开始依次分为对流层、臭氧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电离层)和外大气层。
自然状态下,大气是由混合气体、水汽和杂质组成。除去水汽和杂质的空气称为干洁空气。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为78.09%的氮,20.94%的氧,0.93%的氩。这三种气体占总量的99.96%,其它各项气体含量计不到0.1%,这些微量气体包括氖、氦、氪、氙等稀有气体。在近地层大气中上述气体的含量几乎可认为是不变化的,称为恒定组分。
在干洁空气中,易变的成分是二氧化碳(co2)、臭氧(o3)等,这些气体受地区、季节、气象以及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影响。正常状况下,二氧化碳含量在20km以上明显减少。
总结精选(4):
接近地球表面的一层大气层,空气的移动是以上升气流和下降气流为主的对流运动,叫做“对流层”。平均厚度约为12km,它的厚度不一,其厚度在地球两极上空为8公里,在赤道上空为17公里,是大气中最稠密的一层,总质量占大气层的四分之三还要多。大气中的水汽几乎都集中于此,是展示风云变幻的“大舞台”:刮风、下雨、降雪等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对流层内。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该层有如下特点:
(1)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这是因为该层不能直接吸收太阳的短波辐射,但能吸收地面反射的长波辐射而从下垫面加热大气。因而靠近地面的空气受热多,远离地面的空气受热少。每升高1km,气温约下降6.5度。
(2)空气对流:因为岩石圈与水圈的表面被太阳晒热,而热辐射将下层空气烤热,冷热空气发生垂直对流,又由于地面有海陆之分、昼夜之别以及纬度高低之差,因而不同地区温度也有差别,这就构成了空气的水平运动。
(3)温度、湿度等各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大气与地表接触,水蒸气、尘埃、微生物以及人类活动产生的有毒物质进入空气层,故该层中除气流做垂直和水平运动外,化学过程十分活跃,并伴随气团变冷或变热,水汽构成雨、雪、雹、霜、露、云、雾等一系列天气现象。
平流层。
中文名称:平流层英文名称:stratosphere其他名称:同温层定义1:从对流层顶到约50km高度的大气层。层内温度通常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增。底部温度随高度变化不大。应用学科: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大气(二级学科)定义2:距地表约10~50km处的`大气层。位于对流层之上,逸散层之下。应用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全球生态学(二级学科)流层(stratosphere),亦称同温层,是地球大气层里上热下冷的一层,此层被分成不同的温度层,当中高温层置于顶部,而低温层置于低部。它与位于其下贴近地表的对流层刚好相反,对流层是上冷下热的。在中纬度地区,平流层位于离地表10公里至50公里的高度,而在极地,此层则始于离地表8公里左右。
对流层上面,直到高于海平面50公里这一层,气流主要表现为水平方向运动,对流现象减弱,这一大气层叫做“平流层”,又称“同温层”。那里基本上没有水汽,晴朗无云,很少发生天气变化,适于飞机航行。在20~30公里高处,氧分子在紫外线作用下,构成臭氧层,像一道屏障保护着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太阳紫外线及高能粒子的袭击。
对流层。
对流层。
中文名称:对流层英文名称:troposphere;convectionzone定义1:大气最下层,厚度(8~17km)随季节和纬度而变化,随高度的增加平均温度递减率为6.5℃/km,有对流和湍流。天气现象和天气过程主要发生在这一层。应用学科: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大气(二级学科)定义2:恒星内部冷热气体不断升降对流的区域。应用学科:天文学(一级学科);天体物理(二级学科)地球对流层(troposphere)。
位于大气的最低层,集中了约75%的大气质量和90%以上的水汽质量。其下界与地面相接,上界高度随地理纬度和季节而变化。在低纬度地区平均高度为17~18公里,在中纬度地区平均为10~12公里,极地平均为8~9公里,并且夏季高于冬季。
对流层从地球表面开始向高空伸展,直至对流层顶,即平流层的起点为止。它的高度因纬度而不同,在低纬度地区大约17至18公里,在中纬度的地区高10至12公里,在高纬度地区只有8至9公里。在高纬度的地区,因为地表的摩擦力会影响气流,构成了一个平均厚2公里的行星边界层。这一层的构成主要依靠地形而有所不同,而且亦会被逆流层的分隔而与对流层的其他部份分开。
英语里的对流层一字“troposphere”的字首,是由希腊语的“tropos”(意即“旋转”或“混合”)引伸而来。正因对流层是大气层中湍流最多的一层,喷射客机大多会飞越此层顶部(即对流层顶)用以避开影响飞行安全的气流。
在宇宙中恒星也有对流层,太阳内部能量向外传播除辐射,还有对流过程。即从太阳0.71个太阳半径向外到达太阳大气层的底部,这一区间叫对流层。这一层气体性质变化很大,很不稳定,构成明显的上下对流运动。这是太阳内部结构的最外层。
中间层。
中间层(mesosphere)。
又称中层。自平流层顶到85千米之间的大气层。
该层内因臭氧含量低,同时,能被氮、氧等直接吸收的太阳短波辐射已经大部分被上层大气所吸收,所以温度垂直递减率很大,对流运动强盛。中间层顶附近的温度约为190k;空气分子吸收太阳紫外辐射后可发生电离,习惯上称为电离层的d层;有时在高纬度地区夏季黄昏时有夜光云出现。
中间层以上,到离地球表面500公里,叫做“热层”。在这两层内,经常会出现许多搞笑的天文现象,如极光、流星等。
电离层/暖热层。
电离层(ionosphere)/暖(热)层(thermosphere)。
电离层是地球大气的一个电离区域。60千米以上的整个地球大气层都处于部分电离或完全电离的状态,电离层是部分电离的大气区域,完全电离的大气区域称磁层。也有人把整个电离的大气称为电离层,这样就把磁层看作电离层的一部分。大约距地球表面10至80千米。最突出的特征是当太阳光照射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被该层中的氧原子超多吸收,因此温度升高,故称又暖层。散逸层在暖层之上,为带电粒子所组成。
该层特点是:
极光。
除地球外,金星、火星和木星都有电离层。电离层从离地面约50公里开始一向伸展到约1000公里高度的地球高层大气空域,其中存在相当多的自由电子和离子,能使无线电波改变传播速度,发生折射、反射和散射,产生极化面的旋转并受到不同程度的吸收。
在电离作用产生自由电子的同时,电子和正离子之间碰撞复合,以及电子附着在中性分子和原子上,会引起自由电子的消失。大气各风系的运动、极化电场的存在、外来带电粒子不时入侵,以及气体本身的扩散等因素,引起自由电子的迁移。在55公里高度以下的区域中,大气相对稠密,碰撞频繁,自由电子消失很快,气体持续不导电性质。在电离层顶部,大气异常稀薄,电离的迁移运动主要受地球磁场的控制,称为磁层。
电离层的主要特性由电子密度、电子温度、碰撞频率、离子密度、离子温度和离子成分等空间分布的基本参数来表示。但电离层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电子密度随高度的分布。电子密度(或称电子浓度)是指单位体积的自由电子数,随高度的变化与各高度上大气成分、大气密度以及太阳辐射通量等因素有关。电离层内任一点上的电子密度,决定于上述自由电子的产生、消失和迁移三种效应。在不同区域,三者的相对作用和各自的具体作用方式也大有差异。
外层。
太阳风与地磁场。
外层(exosphere)又名散逸层,热层顶以上是外大气层,延伸至距地球表面1000公里处。那里的温度很高,可达数千度;大气已极其稀薄,其密度为海平面处的一亿亿分之一。大气层有多厚,这的确是一个很吸引人的问题。人类经过不懈地探索和追求,对大气层的认识越来越清晰了。整个大气层能够分成几个层。从地面到10~12千米以内的这一层空气,它是大气层最底下的一层,叫做对流层。主要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雹等都发生在这一层里。在对流层的上面,直到大约50千米高的这一层,叫做平流层。平流层里的空气比对流层稀薄得多了,那里的水汽和尘埃的含量十分少,所以很少有天气现象了。
从平流层以上到80千米这一层,有人称它为中间层,这一层内温度随高度降低。
在80千米以上,到500千米左右这一层的空间,叫做热层,这一层内温度很高,昼夜变化很大。从地面以上大约50千米开始,到大约1000千米高的这一层,叫做电离层。美丽的极光就出此刻电离层中。
在离地面500千米以上的叫外大气层,也叫磁力层,它是大气层的最外层,是大气层向星际空间过渡的区域,外面没有什么明显的边界。在通常状况下,上部界限在地磁极附近较低,近磁赤道上空在向太阳一侧,约有9~10个地球半径高,换句话说,大约有65000千米高。在那里空气极其稀薄。
通常把1000千米之内,即电离层之内作为大气的高度,即大气层厚1000千米。
保护大气层倡议书篇八
市长叔叔:
您好!
我今天向您反映一件事,我发现我们小区周围的空气越来越差,以前一走出小区,满鼻子都是清鲜空气,可这一切发生了改变,我上次在家用镜子做折射,发现了空气中有很多灰尘。这是什么造成的呢?原来在小区旁边建了一个新的工厂。工厂上方都排放污染的气体,那白气重得让人发晕。现在很多家庭买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时候排出的尾气污染了空气。最后是过年放鞭炮的时候空气中都是火药味,熏的让小区的人都捂住了口鼻。空气污染带给了我们很多困扰和危害。市长叔叔,在此我向您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你能采纳:
1、让工厂搬到远离市区的地方开办。
2、宣传人们尽量绿色出行。
3、尽量不要在市区燃放鞭炮,或是在空旷得广场里放鞭炮。
4、政府多出几辆空气泡,把空气中的pm2.5消除。
5、开展墙报,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以上是关于治理污染的几点建议,望采纳。
赵凯鑫。
20xx年11月7日。
保护大气层倡议书篇九
在离地球表面16—28公里的高空,有一种稀有的物质保护着我们,使紫外线不能直射我们,这就是——臭氧。臭氧是一种有特殊臭味而浅蓝色的气体,它是由太阳飞出的带电粒子进入大气层,使氧分子破裂,变成氧原子,而部分氧原子与氧分子重新结合成臭氧分子。
臭氧层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保护伞,那它具体又有什么样的作用呢?其一为保护作用,臭氧气层能够吸收太阳光中的波长300um以下的紫外线,这样紫外线,就不可以直接接触或灼伤人体皮肤了。其二为加热作用,臭氧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并将其转换为加热大气。其三为温室气体的作用,在对气流层上部和底部,即在气温很低的这一高度,臭氧的作用同样也十分重要。
虽然人类在160多年前就开始逐步认识臭氧了,但仍然对它进行大规模地破坏,制造会破坏臭氧层的物质。大面积的破坏,使得南极上方出现了一个臭氧空洞,而且空洞有美国一般大,珠穆朗玛峰一样高。在北美.欧洲等地区,臭氧气层严重减缺,导致皮肤癌.白内障的机率增加,海洋中的生物死亡,农作物减产等大量影响。
如果臭氧层消失,人类将无法生活,因此臭氧层的重要性可想而知。让我们来保护臭氧层吧,做到不使用氟氯碳化物,不购买冷气.冰箱.汽车.喷雾剂等会破坏臭氧层的物质,尽量购买不含氟氯碳化物的物氟氯碳化物品。我相信,在全球人的共同努力下,臭氧气层会逐渐恢复,世界上的空气也随之变得清新,令人神清气爽。赶快醒悟吧,赶紧行动吧!保护臭氧层,大家人人有责。
倡议人:
日期:xx年xx月xx日
保护大气层倡议书篇十
全县广大职工朋友们:
洁净的空气是我们存活的基础,还天空一片蔚蓝,建我和谐家园需要大家共同参与。x月x日,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全县“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动员大会,旨在全县掀起“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高潮,全力推进大气污染整治,全面改善我县空气质量,保障群众环境权益,努力打造美丽幸福新文安。全县广大职工朋友们,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以最大的的热情参与到行动中。为此,特发出如下倡议:
——勇于担当大气污染防治的主力军。广大职工要主动承担起工人阶级肩负的历史使命,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迅速行动起来,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转变生活理念、工作理念和发展理念,从企业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生活点滴做起,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
——积极争当大气污染防治的急先锋。鼓励职工在生产生活中多提合理化建议,用实际行动彻底解决烟尘、粉尘、扬尘、机动车尾气等突出问题,全面改善空气质量,保障群众环境权益,还全县人民一片蔚蓝的天空。
——全力争做大气污染防治的实践者。每个职工都要做一名大气污染防治的实践者,广泛宣传环保理念和大气污染防治知识,监督举报大气污染的不法行为,积点滴之功做环保,努力从现在做起,推动“绿色崛起、高端发展”理念的实现,为实现建设“现代产业基地、水韵宜居名城”奋斗目标做出贡献!
倡议人:xxx
日期: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