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发现问题、找到不足之处,并制定下一步的发展计划。在写总结之前,我们应该先梳理好需要总结的内容和重点。总结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总结的目的和方法。
两岸关系新形势政策论文篇一
摘要:宁波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障劳动者基本的生活权益以及企业合法的经营权益,使得宁波市的经济能够稳定发展。调剂最低工资标准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在实施政策历程中发现了很多问题。下面综合来自各方面的意见,给出一些有效的政策建议,愿望对宁波市最低工资标准制度的实施有所赞助。
关键字:有效措施,最低工资,监督,鼓吹。
1、适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从本文的总体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最低工资的就业正效应明显,即使在一些情况下出现负效应,负效应也对比小。另外宁波市最低工资标准仍然偏低,在宁波经济高增长的同时,最低工资标准并没有相应的提高,甚至与平均工资水平相比,也出现了不断下降的趋势。同时,最低工资在保障低收入人群基本生活条件吗,调剂宁波市居民收入结构,逐步消除过大的贫富差距,促进产业结构调剂等方面都会有很大的作用。所以,在现行根基上提高工资标准是可行的。
但是我们也注意到不同性别、行业、年纪、学历等群体有各自的特征,最低工资在这些特征影响下会产生不同的就业效应。所谓适度提高,就是遵照各自特性确立最低工资标准与失业之间的联动机制,在提高最低工资水平时要考虑把失业率把持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尽力发挥最低工资正效应,避免引起失业负效应。
2、制定更加细化的最低工资标准。
从理论和实际结果也可以看出,在不同行业收入差距过大、女性的“就业歧视”等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若在制定最低工资标准时不考虑这些因素,就会产生很多问题,不仅使得劳动者的权益受到危害,而且部分行业的用人单位也很难去履行最低工资规定。所以在制定最低工资标准时,需要在统一口径的根基上,分行业、分性别断定其标准。目前宁波市的最低工资的实行情况不佳,与制定标准不合理有关,虽然细化的最低工资标准制定起来会对比繁杂,但是这种繁杂的最低工资标准最合理,有利于各用人单位去履行,地方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可以立足实际、充沛调查,制定出真正有利于企业履行和保障劳动者权益,同时又避免对就业产生影响的最低工资标准。
3、增强最低工资的监管和履行力度。
在宁波市最新的《最低工资规定》中,进一步完善了最低工资制度,但是在实际履行的历程中,仍有不少用人单位知法犯法,不履行最低工资标准,或者用加班加点,降低员工的福利待遇等来变相不履行最低工资政策,企业的这些行为都与最低工资的相关规定相违抗。宁波市政府部门如果在最低工资的.履行历程中选择不作为,甚至为了发展经济、提高自身业绩而放弃最低工资的监管履行,就会严重降低最低工资制定时预期的效用。要充沛发挥最低工资的功效,就要加强最低工资制定、履行等环节的监督和对违法行为的处分力度。
另外,社会和媒体也要充沛发货其监督、鼓吹作用。现在很多劳动者甚至用人单位负责人对最低工资规定并不熟识,对其中的具体内容更不领会,所以出现了很多类似包吃包住来抵充最低工资的情形,劳动者也没有在自身权益受到损害时通过合法途径来捍卫自己的权益。我们要发动各种媒体对最低工资进行积极的鼓吹,相关劳动和社会保障组织则要深入各单位对用人单位负责人和劳动者进行制度的介绍和教导。加大对违法企业的查处力度,建立企业违法记载登记,以求在社会上形成正确认识,自觉遵循最低工资规定的效应。
总之,最低工资是一项有首要意义的制度设计,与就业也确凿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何很好地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最低工资制度的核心问题,只有根据不同情况,找出最低工资相应的就业效应,才干确立合理的最低工资标准。
两岸关系新形势政策论文篇二
全球治理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精英的口头语。精英们提出,技术创新和市场自由化带来的跨境商品、服务、资金和信息流动激增大大提高了全球国家的关联程度,以致于任何国家都难以依靠自身的力量解决国内经济问题。我们需要设立全球机构,制定全球规则和全球协议。
这样的说法今天普遍为人们所接受,质疑它就像对地球围绕太阳旋转提出质疑。但适用于气候变化或流行疾病等真正全球问题的规律并不一定适用于多数经济问题。与我们经常听到的不同,世界经济并不属于全球公域。在经济问题上,全球治理所能带来的好处有限―而且有时还会造成损失。
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是因为地球仅有单一的气候体系。在哪里排放温室气体都没有任何差异。因此国家限制碳排放对国内的好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恰恰相反,明智的经济政策―包括开放―首先是要有利于国内经济,承担经济政策不善所付出的代价也同样如此。单个国家的经济命运主要取决于国内情况而非国际局势。如果经济开放受民众欢迎,主要因为上述政策符合国家自身利益使然―而不是因为这样做能够帮助外界。能为全球经济稳定添砖加瓦的开放和其他明智政策并不取决于全球精神,而是取决于自身利益。
有时,牺牲其他国家利益才能成就国内经济优势。这就是所谓以邻为壑政策的案例。石油等领域占主导地位的自然资源供应商为哄抬价格而限制国际市场资源供应就是最经典的案例。在这种情况下,出口国的收益就是世界其他国家的损失。
“最佳关税”背后也存在类似的机制,即大国通过限制进口达到操纵贸易条件的目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实行限制或禁止运用上述政策的全球规则理由显然非常充分。
但困扰决策者的绝大多数世界贸易和金融问题并不属于此类。这方面的例子有欧洲农业补贴、对转基因生物禁令、美国滥用反倾销规则或发展中国家未能充分保护投资者权益。这些基本上都属于“风险自担”政策。由此产生的经济代价主要由国内民众承担,即使此类政策可能同时对别国民众产生不利的影响。
举例来说,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农业补贴十分低效,高价格高税收或二者兼备导致欧洲农民受益的同时损害了其他所有人的利益。这样的政策部署不是为了从其他国家那里占取好处,而是因为分配、管理或与公共健康相关的其他矛盾的国内目标主宰了整个经济动机。
加剧经济周期和造成金融动荡的糟糕的银行法规和宏观经济政策也同样如此。全球金融危机表明,超越一国边界的经济溢出效应可能无法忽视。但如果美国监管机构未能尽职尽责地完成监管工作,原因并不是因为别国经济受损而美国经济受益―美国本身就是受害最重的经济体之一。
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经济失策或许是发达民主国家政府未能解决不平等日益扩大的问题。其根源同样来源于国内政治―具体而言,是金融和商业精英控制决策过程以及他们胡编乱造的有关再分配政策的限制。
可以肯定,全球避税天堂就是以邻为壑政策的例子。但只要他们愿意,美国和欧盟等大国原本有能力采取更多限制避税―和竞相减免企业税的措施。
因此我们今天的问题与全球合作的缺失并没有什么关系。今天的问题本质上是国内问题,因此不能通过国际机构制定规则来加以解决,更何况破坏国内政策的那些既得利益能够轻易影响所谓的国际体系。全球治理往往只是保护既得利益全球计划的代名词,也正因如此,它所起到的主要作用是在推进全球化的同时协调国内经济政策。
因此,关于全球治理的解决方案还可以有另一种选择,就是专注于改善民主制度的国内运作问题,而不预判政策将产生何种对外影响。这是一种侧重于强化民主国家而非全球化的全球治理模式。
我认为,应当制定旨在提高国内决策质量的全球规则和程序要求。与透明度、广泛代表性、问责制和在国内诉讼中使用科学或经济证据等相关的那些全球纪律,只要不限制最终结果的,都是上述规定的实例。
全球机构已经在某种程度上采纳了这种类型的纪律。比方说,世贸组织的卫生及植物检疫措施应用协议(sps协议)明确要求在进口商品涉及健康问题时须出示科学的证据。这种类型的程序性规则可以很大程度上更好地扩大应用,以改进国内的决策程序。
此外我们还可以要求受进口关税不利影响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参与国内诉讼来改进反倾销规则。我们可以借助包含静态和动态效率的经济成本效益分析来改进补贴规则。
只有通过改进民主决策进程,才能解决那些由于国内审议失败所带来的问题。全球治理在此只能起到非常有限的作用―起作用的前提是它促进国内决策而不是对其加以限制。否则,全球治理目标会体现出一种对技术官僚方案的渴望,而这样的方案只会践踏并削弱公众审议。
两岸关系新形势政策论文篇三
两岸关系一直是中国人民的热点话题,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关心时事,认识两岸关系的动态,抓住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有利时机,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向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高层次迈进,这是在新起点上加快推进两岸关系的重要任务,这也是每个中国公民应该尽到的义务。
一、历史视野中的两岸关系。
自1949年台湾问题形成以来,大陆方面始终把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中国的发展从此进入历史新时期。《告台湾同胞书》就是在这个重要历史背景下发表的。30年来,大陆方面为促进台湾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系列对台方针政策。邓小平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从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和国家发展战略全局出发,在毛泽东、周恩来关于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为确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江泽民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丰富和发展了对台方针政策。党的十六大以来,大陆方面就对台工作作出重大决策部署,提出一系列新主张新举措,赋予对台方针政策新的内涵。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和实施,把大陆方面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法律化,表达了大陆方面坚持和平统一的一贯立场和最大诚意,同时表明了全中国人民坚决反对“台独”、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共同意志和坚定决心。
二、两岸经济关系新进展。
《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以来,在两岸同胞和各界人士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发生重大变化。1987年底,两岸同胞长期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同胞交往日益密切,两岸经济合作蓬勃发展,形成互补互利的格局。1992年,两岸达成“九二共识”,双方在此基础上举行首次“汪辜会谈”。2005年,国共两党领导人实现历史性会谈,达成“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2008年3月,台湾局势发生积极变化,两岸关系迎来难得历史机遇。2008年5月以来,本着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精神,两岸协商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得到恢复并取得重要成果,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迈出历史性步伐。双方妥善处理一系列问题,保持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势头,推动两岸关系展现出和平发展的前景。今天,两岸同胞往来之频繁、经济联系之密切、文化交流之活跃、共同利益之广泛是前所未有的。中国人民维护台海和平、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事业日益赢得国际社会理解和支持,世界各国普遍承认一个中国的格局不断巩固和发展。
三、两岸文化交流有新突破。
打破不必要的人为障碍、樊篱,推动教育、文化、社会各方面交流合作是为彼此促进、彼此激励提供保障。
2011年4月24日,大陆著名高等学府清华大学与颇有渊源的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共迎百年校庆。随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两个清华大学开始越来越紧密地交流互动,这是整个两岸高校交流互动的缩影或者说文化交流的一个面向。两岸清华大学这样的高校教育合作,以及台湾开放大陆学生就读等文化合作为增进两岸相互了解,深化两岸高等教育合作,甚至对于提升国家民族的竞争力都有很大帮助。
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脊梁,是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和共同财富,也构成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文化基础的核心内容。维护和增强这个核心,最主要的就是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将有力地增强两岸同胞共有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提供两岸关系发展的文化动力和民意支持。
在两岸经济合作已经取得丰硕成果、两岸各界大交流已经形成新局面的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感知到通过文化交流去提升两岸同胞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的特别重要性。两岸同胞都认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是中华文化的传人;进而认为大陆和台湾是自己共同的家园,要守护好、建设好这个家园;再进而认为自己负有振兴中华、民族复兴的责任,为此做出自己的努力,这样就能够消除许多误解和不必要的疑虑,进一步彼此理解、信赖和关怀,进一步交流合作、互利双赢;也就能够超越政治歧见,在发展中去解决各种问题,不断拓宽两岸关系前进的道路。
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协调发展是保障。
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需要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协调发展。一个文明社会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共同进步的社会。两岸关系发展也应当是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的过程。
两岸关系发展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要创造很好的经济、社会、文化条件来推动两岸政治问题的解决。两岸已有共识,敏感、高层次政治问题暂时先搁置,给两岸老百姓尤其是两岸青年比较好的、宽松自由、共同发展的空间。在共同发展的时空环境背景下,两岸相互促进,相互了解,为达成两岸问题最终政治解决的共识创造较好条件。
五、启示与展望。
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形势启示我们,要将两岸和平发展向和平统一方向引导,除了搁置争议之外,我们还需站在争取台湾民心的战略高度,在经济、文化、社会交流等方面不断细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路线图。胡锦涛六点意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提出了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战略要求,体现了解决两岸关系重大问题的新思路、新观念、新主张,也体现了破解难题、打开僵局的政治智慧。贯彻落实胡锦涛六点意见已经成为大陆对台工作的主轴。今后要进一步重视让台湾民众特别是基层民众广泛参与两岸经济社会合作进程,注意保障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促进两岸更好地共同发展。另一方面,我们要继续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只有踏踏实实地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我们才能有效地构建基础坚实、支撑有力、内涵丰富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增强两岸同胞对中华民族和统一国家的认同,为两岸最终和平统一创造条件并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4】《中国和平发展与两岸关系的回顾和前瞻》,郑必坚。
两岸关系新形势政策论文篇四
[论文摘要]公民教育视野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我国公民教育的指导思想,就要求用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受教育者,让青年学生在形势政策教育中受到公民教育的熏陶。
党明确提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主线,贯穿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全面而系统地探索现代形势与政策教育模式,促进现代公民教育,对于加深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发展道路具重要意义。
一、公民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德育教育的理念弱化。
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应当立足现实,注重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追踪,提倡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然而,当下封闭性的高校德育教育缺少与社会热点的追踪,教育内容缺少针对性和层次性,因此,当处于年轻气盛的高校学生在看待一些社会问题如房价过高、贫富差距悬殊、看病难、看病贵等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时,传统德育教育灌输式的方法效果不佳。
(二)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
所谓的大众文化是指采用时尚化方式运作、以现代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大众文化对我国公民教育会产生媚俗的影响。大众文化时代使得个体容易失去理性思考的能力。尽管我们批判大众文化,但却无法拒斥大众文化,例如网络上宣传暴力的游戏内容和宣传颓废精神的视频等。
(三)公民意识培养薄弱。
公民意识是一种现代意识,体现为高校学生对于公民权利、公民义务以及公民责任的认同与遵循。目前,高校存在重视公民义务教育,而忽视公民权利教育,注重的是臣属公民角色的塑造。教师作为权威,基本以大班讲课的方式进行灌输,学生参与性不强,积极性不高。此外,学生的公民参与大都是被动的,大学生往往处于金字塔的底层,他们作为公民参与相关活动是被动式的,无法彰显公民参与的重要性。
二、形势政策教育融入公民教育的意义。
学校公民教育属于德育的范畴。形势政策教育的关键,在于切实把它融入公民教育的全过程,转化为当代大学生的自觉追求。所谓“融入”意味着有机结合和渗透,形势政策教育体系建设和公民教育工作不应该是“两张皮”,只有有机结合在一起,互相渗透,才能“润物细无声”,使形势政策教育体系内容有更强的可接受性。
三、把形势政策教育融入加强我国公民教育全过程的主要途径。
把形势政策教育融入公民教育全过程,也就是要把形势政策教育的基本内容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同公民教育的内容有效结合起来,特别是同思想教育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在帮助人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注重意识培养。
应当注重增强高校学生的法制观念,提升道德品质,使他们透过事物的现象来看本质,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观察力、鉴别力。同时,学校德育工作借助形势政策教育,通过对时事热点的传播,可以促进学生对多种价值文化产生思辨,以增进大学生公民意识与公民教育。
(二)多开设相关形势政策教育讲坛、论坛。
公民意识的培养必须经历认知、情感、意向和行为的四个阶段。因此结合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建议多开设相关的形势政策教育的讲坛、论坛,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聆听。要通过国内热点形势的阐述,引导大学生观察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当下可以结合建党90周年来回顾党史,重走长征路,体验国家发展等,为大学生提供公民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成功范例。
(三)建立价值坐标——积极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公民教育是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要努力发挥模范的榜样作用,特别要注重身边典型的示范作用,充分发挥他们可亲可信的优势,引导广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基本道德规范,使广大学生明确是非、善恶、美丑界线,推动形成良好校风学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文明的社会风尚。
(四)营造良好的校园舆论氛围。
把形势政策教育与校园建设相结合。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自我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要以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深入开展唱读讲传活动,在校园形成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
总之,形势政策教育是高校“两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回顾党史,总结经验,引领学生更好地通过形势与政策课程这一媒介,更好地树立现代公民意识,正是当下我们形势政策教育的特殊魅力。
【参考文献】。
[2]赵晖.社会转型与公民教育——中国公民教育目标与内容体系的建构[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两岸关系新形势政策论文篇五
今年以来,两岸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取得新的重要进展。先后会见连战、萧万长、吴伯雄等人,阐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政策主张。国共两党在维护一个中国框架这一重大问题上增进了共同认知。海协会与海基会签署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第五届海峡论坛成功举办。两岸人民往来和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交流合作继续发展。民间探讨解决两岸政治军事问题的研讨活动增多。认识当前台海形势和对台工作,一要深刻理解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的总体考虑和政策主张。要坚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坚持在认清历史发展趋势中把握两岸关系前途,坚持增进互信、良性互动、求同存异、务实进取,坚持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二要巩固和增进两岸政治互信。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国共两党一致的立场,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目前,国共双方对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形成更为清晰的共同认知,对于巩固和增进两岸政治互信具有重要意义。三要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保持两岸关系大局稳定,继续反对和遏制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主张和活动。推动两岸民间政治对话,为今后两岸协商解决政治分歧创造条件。四要积极宣导“两岸一家人”的理念。凝聚两岸共同的民族、文化认同,明确携手实现振兴中华的努力目标,共同谱写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新篇章。
二、两岸的政治发展。
早在2012年7月,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就首次增设政治性较强的“两岸和平发展”议题,可谓两岸民间政治对话的萌芽。2012年底,“台北会谈”以“强化认同互信,深化和平发展”为主题,首次促成两岸“红蓝绿”学者直接对话,收到良好的试水效果。2013年,自“习吴会”对“民间先行开展政治对话”形成高度共识以来,包括在北京举行的“北京会谈”、“两岸军事安全筑信研讨会”、在香港举行的“两岸关系发展与创新研讨会”、在沈阳举行的“第22届海峡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在浙江举行的“第7届两岸发展论坛”等,频繁就两岸政治关系、军事安全互信等议题践行“民间先行”,推动两岸民间政治对话的内涵、机制、模式不断走向成熟。在一系列铺垫之下,10月中旬的首届两岸和平论坛达到两岸民间政治对话的高潮。
2013年,两岸两会继往开来,打开两会机制化协商新局面。一是签署两岸服务贸易协议。两岸服贸协议历经两年多商谈,在去年6月新任海协会长陈德铭与海基会张林中森首次会谈时终于顺利签署。该协议明确了两岸服务市场开放清单,为两岸服务业合作提供更多优惠和便利的市场开放措施,是两岸ecfa后续协商的重要一环。该协议的顺利签署,不仅标志着两岸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更为两岸两会下一阶段协商奠定良好开局。二是加速推动互设办事处。两岸两会互设办事处的提议由来已久,但因岛内“台独”势力阻挠及政党轮替而几度延宕,直至2008年后台当局态度转变才重露曙光。2012年8月,第八次“陈江会”将互设办事处再次提上日程。2013年3月,两岸两会在完成各自内部评估后,同时宣布双方同意将互设办事处正式列入两会协商议程,标志着互设办事处进入实质协商阶段。此后,两会历经4次业务磋商,就两会互设办事机构的实质内容及技术问题进一步求同存异、凝聚共识,台当局目前已将相关议案提交“立法院”审议。两会互设办事处一旦落实,将是继两岸“三通”、陆客赴台之后的又一两岸关系里程碑。
三、两岸的经济发展。
2013年两岸经贸关系,在留有遗憾的同时,也有不俗的表现。两岸经贸关系的遗憾,是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在岛内引起争议,迄今未被批准生效。6月21日,两岸两会在上海签订了《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这是两岸ecfa后续谈判的重要成果,标志着两岸经贸关系的制度化与机制化进程取得重要进展。但两岸签订服务贸易协议消息传出后,引发岛内强烈反弹。岛内出版、美容等行业纷纷发动大规模抗争,民进党等绿营势力也竭力反对。几经周折,台湾朝野达成共识,协议“应经‘立法院’逐条审查、表决,协议特定承诺表应逐项审查、表决,不得全案包裹表决,非经‘立法院’实质审查通过,不得启动生效条款”。为此,服贸协议审查要举办16场公听会。截至12月17日,已经举办完成12场,后续仍有4场未举行。根据这一进程,两岸服务贸易协议2013年不能通过台湾“立法院”审查已成定局。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尽管如此,两岸经贸交流在2013年依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2014年,两会将商签避免双重课税、地震监测、大气合作等一系列协议,两岸新型产业合作将持续深化发展,两岸人员往来将保持热络发展态势,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局面将继续巩固与发展。可预见的是,两岸经贸关系将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势头,从而将给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四、两岸文化发展。
文化部将继续推动商签两岸文化领域交流合作协议和互设民间文化办事机构,明确具体合作目标和阶段性措施,争取有所突破,提高交流合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台湾当局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大陆民众赴台从事文教交流的人数超6.7万人次。两岸交流频率之高由此可见。2013年,包括美术、民俗、音乐、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的交流盛宴在两岸各地不断上演,内容可谓丰富多彩。同文同宗、语言相通,让两岸文化交流更为方便,深入寻常百姓家。综艺节目《我是歌手》火爆大陆,一个海峡之隔的台湾也跟着“疯”。台湾报纸不吝版面大篇幅报道“我是歌手”的相关资讯,还有电视台直接转播决赛,收视率比平常时段增长了近220%。大陆电视剧《甄嬛传》的主演接连赴台,更引发热潮。两岸文博会、两岸汉字艺术节、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展等一系列两岸文化交流品牌活动不断形成,实现定期化交流。如7月在河北举办的“情系燕赵-两岸文化联谊行”活动,增加了台湾合作单位,让已有十余年历史的“情系”品牌活动彰显出新的活力。据介绍,文化部还新创了“艺传两岸”、“艺绘两岸”、“艺游两岸”等交流品牌,以期促进青少年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造型艺术、表演艺术等领域的交流。
回望2013年,两岸文化交流的深度与广度更是不断提升。如年初在台北成功举办由学术高峰论坛、美术展、专题研讨会和两岸交流笔会等系列活动组成的“当代中国画学术论坛”,成为迄今学术水平最高、展览规模及影响最大的美术专业活动之一。然而,相比两岸经济交流有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保障,文化交流领域一直缺乏一个整体的框架。2013年,两岸各界多次呼吁建立两岸文化和教育合作的框架性机制,包括可以适时探讨和商签两岸科技合作协议、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合作机制等具体性协议。12月22日,两岸70多家媒体参与的“2013海峡两岸媒体前瞻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发表的共同倡议提出:两岸媒体应继续推动两岸新闻交流正常化,呼吁有关方面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实现两岸新闻媒体开放常驻机构,推动两岸早日商签文化合作协议。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夙愿。中国梦与台湾的前途是息息相关的。中国梦是两岸同胞共同的梦,需要大家一起来圆梦。
参考文献:。
[1]人民政协网:《两岸经合》,2014年1月14日。
[2]华夏经纬网:《人民日报》2014年1月2日20版。
两岸关系新形势政策论文篇六
(一)台湾问题的历史由来。
大家知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上台湾也曾而两次脱离祖国,一次是民族英雄郑成功第一次收复台湾,赶跑了荷兰殖民者,郑死以后其后代将台湾独立与清廷对抗,后康熙帝任施琅为大帅收复台湾,此后台湾一直隶属大陆管辖。二是1898年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将台湾二次割让出去给日本,自此台湾脱离大陆50年,直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才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1946年国民党发起国共内战,经过历时四年的内在,国民党被赶出大陆、蜗居台湾。正当人民解放军一鼓作气完全解放台湾,美国派出第七舰队横亘在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由此才形成了台湾问题。处理好两岸关系成为中央政府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一个重大考验。
(二)台湾问题的演变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蒋介石退居台湾,国民党军队蜂拥入台,这标志着蒋介石集团在大陆统治的结束。蒋介石、蒋经国统治台湾时期虽也曾扬言要反攻大陆,成立伪中央政府,但可以看出他们依然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他们也坚持的是一个中国原则。后来李登辉上台,才开始提出“两国论”,开始搞台独分裂活动。将两岸关系迅速升温激化。李登辉之后陈水扁上台,民进党开始执政台湾,开始想明目张胆地进行台独公投,台独分裂活动日益猖獗。海峡两岸关系也日益紧张。2008年随着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对大陆的访问,拉开了两岸关系缓和的序幕,海峡两岸交流也日益紧密。就在同一年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赢得“大选”,击败民进党,时隔八年之后国民党重掌大权,也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门轰然洞开,两岸关系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两年多来两岸经济关系大事不断,世所罕见。先是中断近十年的“两会”恢复制度性协商,在大陆台湾先后举行四次重要会谈,达成12项经贸合作协定;再就是取得了包括全面直接双向“三通”、mou在内的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成果,两岸经贸关系进入全面、快速发展阶段。
(三)新时期两岸关系呈现及可能出现的新特点。
(1)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面临不小的挑战。目前的两岸关系是两年来最好时机,台海形势出现了对我有利的内外环境,李登辉的影响日渐式微;陈水扁被判无期徒刑,以“台独纲常”为宗旨的民进党早已下台。未来几年,岛内台独活动难于掀起大的风浪,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势不可阻挡。接下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将不可避免地触及政治议题,两岸关系“先易后难”、“先急后难”、“先经后政”、越到后来越难。难点在于以下几点。
1政治对话议题。马英九当局对政治对话的态度渐趋保守。所谓台湾岛内形成“共识”,实际上就是一种“托词”,如果民进党一直反对,岛内将永无共识;两岸对话还要夹带国际因素,这显然表明两岸政治互信有待进一步增强和强化。
2、经济合作机制化问题。马英九近年来不断重申ecfa的签署应在“对等、尊严”的原则下进行,必需符合“国家需要、民族支持和国民监督”的基本要求,必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和台湾人民利益,由此看出,ecfa形成两岸经贸关系的基本法,涉及到身份及关系的定位问题,搞好了,会使两岸关系更亲密;搞不好“两岸”也会成为“两国”的开始。
3、两岸军事互信问题。马英九在国18次国民党全代表会上显示,“因为两岸现在并没有剑拔弩张,所以并没有进行政治性谈判甚至建立军事互信机制的急迫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台湾方面要价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台湾却仍在计划向美国采购更多武器。在“军购”与“军事互信机制”之间,马当局定会选择前者。
4、台湾“国际空间”问题。近年以来,马当局继续推行“外交休兵”政策,暂时放弃了16年前的“加入联合国”的活动,转而与大陆协商弹性参与国际组织,反映出“一寸求和”的新思维。台湾当局的不断索取将使这一问题变得愈加复杂。
无论是年台湾政局还是两岸关系,表面看是风平浪静,实际上却是暗潮汹涌。为此我们应该保持清醒认识,不能盲目乐观,不能被岛内执政者更替所左右,不能被两岸关系的暂时缓和所迷惑。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影响台海安全稳定的根源并未消除,“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仍是两岸和平发展的主要现实威胁,解决台湾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不容低估。
两年来,两岸关系步入和平发展的轨道,两岸实现对话协商制度,经贸文化的交流合作日益紧密,新型两岸关系正在加速形成。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两岸关系在进入和平发展的轨道仅仅三年,在认同九二共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两岸之间形成了初步的政治互信。在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突破之后,两岸关系相应的进入有序推进、平稳发展的新时期。未来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合作将进一步深化并全方位拓展;两岸关系将进入合作与摩擦交替上升的新时期;两岸关系与岛内政治合作的衔接将越来越紧密;如何获取民心、争取民意支持将是未来两岸都要关注的焦点。
(2)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国因素不容低估。两岸关系应该是中国的内政,但它又有外力的干涉。可以说两岸关系中任何一个现象与事件,又都是中国、美国、中国台湾三方面相互牵制和博弈的结果。正像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台湾问题归根是美国问题。目前美国在台海两岸关系的基本态度是:不统、不独、不战、不和。长时间以来,美国在台海两岸间一直保持着藐视中间而实际上偏袒和支持台湾的做法。
中国的对台斗争实际上是对美斗争。在可预见的将来,美国对海峡两岸的政策不会根本改变。它确实有点像“摆钟”那样,以美国的国家利益为核心,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时而左时而右的摇摆不定。斗争将使长期的、曲折的和复杂的。当前两岸关系实现了历史性曲折和突破性进展,正朝着建立和平发展新局面的方向迈进。美国虽然表面上不断表态乐见两岸的和解。
(3)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岛内制约因素不可忽视。
1、岛内民意的走势左右两岸关系。现在台湾有一个最大的现实你,就是“台湾主体意识”的上升。
2、民进党能否东山再起。从外部环境上讲,自从马英九主政台湾以来,马英九在竞选时的承诺一直很难实现,马团队的民调也一直回落,台湾民众也颇有意见。另外,从国际局势上看,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一直把台湾作为遏制中国的妻子,也不愿意看到两岸和平统一。综上所述,民进党正在做着东山再起的准备。不过从目前来看,民进党要想东山再起的确困难重重。
(四)新时期大陆应该如何处理好两岸关系。
(1)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住过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2)同台湾同胞一道,加强两岸人员来往和经济文化领域的交流,坚决反对台湾分裂势力。
(3)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现阶段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4)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我们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5)“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6)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同时绝不承认放弃使用武力。
参考文献。
[2]中华人民共和国条约集(第19集)[z]。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条约集(第26集)[z]。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
[4]中国国际法年刊[z]。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
[5]王铁崖,田如萱。国际法资料选编[z]。北京:北京法律知识出版社,1982。
[7]董云善,刘武萍。世界人权约法总览[z]。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两岸关系新形势政策论文篇七
论文摘要:自建国以来,6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我们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新的基础。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大学生是青年中具有特殊优势的群体,新的世纪是我们中华民族复兴的世纪,生长在这个伟大时代的大学生,幸逢盛世,既是无限幸福,值得羡慕的一代,又是责任重大、任务艰巨的一代。我们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承担着推动我国走向世界强国之林的历史使命,大学生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因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将浅谈我对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引言。
大学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承担着推动我国走向世界强国之林的历史使命。但随着社会的转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目标追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意识之间存在一定的反差:既崇尚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又在利益问题上趋于急功近利;他们往往只注重专业学习,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基本常识,也就不能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而远大的理想。面对这些挑战,大学生必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正文。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大环境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其价值观的塑造。在我国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理念中,只有那些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的价值观,才能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当代自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大学生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把握未来方向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和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当代大学生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学习中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趋势,科学定位人生。
二、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我们只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才能切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灵魂、社会主义意识大厦基石的作用。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从身边做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改变我们现在经济还不发达,科学技术还比较落后,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比较低的现状。要把握好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个人理想,为社会大理想做贡献,用个人理想来促进社会大理想。同时,我们既要严格要求好自身,也要带动周围的同学朋友一起坚定这一伟大的理想。
两岸关系新形势政策论文篇八
开设《形势与政策》课非常必要。因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中国,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和重要阵地,是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丰富“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改进“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方法,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以党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高校培养目标为依据,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对大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它的草本任务是通过适时地进行形势政策、世界政治经济、国际关系草本知识的教育,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及时了解和正确对待国内外重大时事,使大学生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有坚定的立场、有较强的分析和适应能力。
基本形势和热点问题对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把握基本理沦,对于掌握形势分析的基本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基本形势是变化的,但在一个时期内,形势的发展有其规律性和必然性,如当代世界格局、主要大国之间的关系、国内改革开放的总趋势等,在一段时间乃至更长时期都是相对稳定的,把国际形势、国内形势中相对稳定、具有一定必然性和规律性的内容进行归纳,可以构成基本形势的框架。
热点问题是形势的发展变化中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有时形势(尤其是国际形势)受偶然性囚素影明而发生突然性的较大变化,由这种变化引发的、产生一定程度影响的问题,我们称之为热点问题这一部分内容业然也遵循形势发展变化的大趋势和总的变化规律,但由于时问的不确定性、突发性及受偶然因素的影响。因而在一段时期内有其自身的特点。
首先我们认识到,形势与政策左右我们的发展,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史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应为“适时务者为俊杰”。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树立一个远大理想,做一个成功人士!
关注世界。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其次,青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青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具潜力,最有创造性的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
再者,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很多方面已经取得很大的进步,例如神舟六号飞天成功。这都是值得我们高兴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取得积极进展。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从总体上看,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经济发展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如旱灾害,森林退化,空气污染,党的十六大五中全会提出,“十一五”时期必须统一规划,实施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逐步提高,想要取得大的发展就要了解国际局势,当前国际处在深度复杂的变化之中,总来说和平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我国又是wto的成员国,给我国经济发展和我们大学生就业提供了难得机会,同时也给予了我们极大的挑战,因此我们大学生要抓住机会。但是我国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如在一些偏远的地区,在的孩子还没有上学念书,有的人还过着原始人的生活,有的人均收入还不过百元,还没有摆脱贫困,这就需要我们大学生努力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中去,要不断努力创新,实现现代化建设。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形势,但这并不表明我国大学生绝对过剩,数据统计说明,美国和日本接受高等教育和人数占全国总人数的比重为25%和23%,而我国仅为5%,显然我国大学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大学生就业困难其实原因有二。
其一我国高校毕业生增长速度超过了社会新提供的比较理想的岗位的增速,从而导致大学生就业竞争加剧,获取同样岗位难度与过去相比明显增大,例如有个高校辅导员岗位竟然有1000多个大学生去竞争。
第二,一些大学生择业时“高不成,低不就”,陷入选择性的怪圈子。所以要从根本改变大学生选择性失业问题,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更好地符合国际形势趋势,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两岸关系新形势政策论文篇九
自建国以来,6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我们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新的基础。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大学生是青年中具有特殊优势的群体,新的世纪是我们中华民族复兴的世纪,生长在这个伟大时代的大学生,幸逢盛世,既是无限幸福,值得羡慕的一代,又是责任重大、任务艰巨的一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是我国进入21世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全局的中心和主题,这也是时代赋予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历史重任。
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继承人,他们将决定祖国的命运。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佼佼者,具有优势的特殊群体,大学生们必须坚定自己的理念,时刻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肩负起时代的重任,而且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强弱将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关系到他们能否或在多大程度上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说到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我们首先要认真地回顾一下历史,从这些历史中,我们不难看出,年轻人往往都站在历史发展的风口浪尖,他们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动力。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从老一辈革命家和建设者的身上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正是历史的需要,国家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科学地对待人生环境,创造有价值的人生,这是大学生对自我的要求,也是大学生承担社会责任的第一步;此后,我们要用我们的能力来回报家庭、回报国家、回报社会,为社会的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认清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首先,大学生们应关心祖国和民族的命运,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继往开来,为中国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而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我们要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我们要多关心时事,了解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特别是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方面的信息。我们要能够心怀祖国,而不是仅仅纸上谈兵、在文字上、在演讲台上大发爱国之情,我们要付诸行动。
再者,我们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顺应人民群众的需要。扎根基层,投身到西部,积极的到偏远贫困地区支农等。积极培养自己地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投身社会经济建设,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同时,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踏踏实实地打好基础,积极迎接科技和知识经济的挑战。要顺时代潮流而动,作时代的弄潮儿。我们要敢于挑战时代、挑战自我,要以强者的姿态于世。我们更要能够实事求是的工作和学习。少说空话,多干实事。
我们还要有全球意识,为保护生态环境和历史古迹,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和谐与发展,促进人类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贡献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我们要有地球公民意识,要开阔视野,拓展心胸,抛弃一些偏见。勇于和善于自我反省,同时,悦纳别人对自己实事求是的批评。
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要认清形势,肩负责任:首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经过努力是能够实现的:
党的十六大所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巩固和提高现在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的时期。这个目标是鼓舞人心和催人奋进的,也是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
21世纪的头20年必将有更大的发展和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国经济有广阔的增长空间,新的技术革命为我国经济提供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有比较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把丰富的资源更充分更有效地用于经济发展;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使社会生产力获得进一步的解放,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体制保证;支持经济发展的群众基础和人力资源是具备的,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国民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大批科技人员和各级各类管理人员成长起来,在改革和发展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从外部环境看,虽然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增加,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我们仍然能够集中力量进行国内建设。
回顾20世纪中国的发展历程,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沿着“五四”运动开辟的振兴中华的道路,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把握时代的脉搏,站在时代的潮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屈不挠地奋斗,历尽艰辛地求索,终于使中华民族走上了伟大复兴之路,并且为其自强、自立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就是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邓小平曾明确指出: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更是为青年的全面发展打开了无限广阔的天地。你们有一切机会学会为建设社会主义所需要的本领,你们有一切可能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力量贡献给祖国。只要你们方向正确,你们的任何一点积极性都应当受到珍视,都应当得到党和国家的支持。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全国各族青年,代表着我们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代表着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事业需要你们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在你们手中实现。”
从现在起到21世纪中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当代大学生成长和发挥作用的黄金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实现过程正好与当代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历程相吻合,这既是难得的机遇,更是荣誉和责任。“再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到建国100周年时,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将会胜利地得到基本实现。到那时,无数志士仁人梦寐以求的振兴中华的理想将变成现实,中国人民将过上中等发达水平的富裕文明生活,中华民族将对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以信息科学、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世界新技术革命正在形成新的高潮,世界经济正在走向知识经济,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依赖于高科技的发展和新知识的创造,世界各国抢占知识经济制高点的竞争日益激烈。
面对这一切,当代大学生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民族复兴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在前人已经取得伟大成绩的基础上,承担起这个事业赋予的重任,勇于竞争,大胆创新,充分发挥生力军的作用,努力成为历史的开拓者、完成复兴大业的实干家,为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两岸关系新形势政策论文篇十
摘要:在世界风云急剧变化,国际关系错综复杂的形势下,在这样一种深刻的社会转型期和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时代,由于大学生主体的政治观处于成长期的不稳阶段,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极端倾向,而当前形势政策教育有其自身的突出特点,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问题,形势政策教育的重大现实意义也不允许有任何的忽视。因此,加强大学生形势政策教育势在必行。本文主要从四方面论述了对加强大学生形势政策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思考。
论文关键词:形势政策教育,大学生,加强,必要性,重要性。
感慨之余,我们不禁反思自身。在世界风云急剧变化,国际关系错综复杂的形势下,在这样一种深刻的社会转型期和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时代,每个人都急迫地为自己充电,以追上时代的快船,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当代的大学生们更不愿脱离火热的社会生活而封闭在温凉的校园里,不愿逃避时代的烈阳暴雨而紧缩在安静的学校里。他们需要了解社会,了解时代,了解世界,需要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中去,他们时刻关注着形势政策的变化,他们与民族的命运紧紧关联。五十年弹指一挥间,祖国发生沧桑巨变,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作为信息时代的主导,他们肩负着前所未有的责任,他们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着,他们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奋斗着。没有硝烟,没有战场,但不会没有牺牲,不会没有输赢。青年一代的大学生肩负着创造未来的历史重担,只有关心国际国内的形势,理解和掌握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才能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的素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成长为支撑中华民族立于世界强林的顶梁柱,成长为敢为天下先、勇于盛世弄潮的骄子。
形势政策教育是对国内外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的重大问题,重大事件,重大决策的性质分析和理论阐述,帮助人们了解国内外时事形势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所以搞好形势政策教育是舆论引导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加强对大学生的形势政策教育则是这种舆论引导的题中之义和极其关键的一环。
一、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看加强其形势政策教育的必要性。
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决定了加强大学生形势政策教育势在必行。关心政治是当代大学生思想的主流。但大学生主体的政治观尚处于不稳定的阶段。在参与意识增强的同时,容易出现两种倾向,即偏激化倾向和淡漠化倾向。一方面当代大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强烈要求祖国富强,将自己的命运、前途和时代、社会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真心实意地希望祖国稳定,但往往急于求成,容易产生偏激情绪;另一方面富有创造和革新精神,知识面广,求知欲强,接受信息和新事物快,但思想较敏感,缺乏社会经验,是非观念及鉴别能力差,也容易导致偏激情绪的出现。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由于大学生生活的圈子相对安静、相对简单,也使得他们很有可能萌发一种等待呵护、等待关注的心态,从而导致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息事宁人的处世哲学,不去主动关心政治,不去主动关心形势,不去主动接受形势政策教育,产生一种淡漠倾向。这两种倾向都是政治观不成熟的表现。因此,只有加强形势政策教育,才能让他们认识到,现代化建设成就的取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靠自身的奋斗,靠每个社会成员的积极努力,需要一个艰苦的长期过程,决非一蹴而就。必须使大学生的政治观建立在客观、现实、理性的层面上,有机地构建大学生形势政策教育的内容,进而确立形势政策教育在大学生政治观中的重要地位。形势政策教育正是要向大学生讲述国家面临的形势和党与政府制定的政策,是新时期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二、从形势政策教育的特点看加强大学生形势政策教育的必要性。
任何事物既具有共性,也有其个性。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法律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等。形势政策教育作为其中一种,与其他思想政治教育有共性的一面,但也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
1、内容推陈出新。
国内外形势瞬息变幻,政治形势、经济形势风云起伏,新的政策相继出台,使得形势政策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时常更新,与时俱进,与史俱进,与事俱进,呈现出丰富性,多样性,时代性,并带有一定的及时性。
2、密切联系实际。
形势政策教育的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紧密结合当前国内外大事,讨论当前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分析形势,讲解政策,无疑必须紧扣实际,重要的是还必须密切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联系的时事与政策是具体的,但教育的着力点是通过具体事件和时事的分析,掌握正确的分析形势、理解政策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通过这种具体的量的积累使大学生达到抽象的质的变化,从而使他们无论面对什么样的突发的、复杂的、重大的形势都能坚定正确的立场,支持正确的政策方针。
3、稳定性与变动性。
无论是国内外形势,还是党的方针、政策,它们既具有相对稳定的一面,又具有不断变化的一面。不变的是其性质、根本目的和规律性,变的是具体的操作方式、手段和内容。形势政策教育必须反映和体现出其内容的这种双重特点,即:既要具有一定的计划性、系统性,又要具有鲜活的时代性、紧扣时代的脉搏,体现出其敏感性和灵活性。
形势政策教育的这些特点,既暗含了其自身发展的规律性,也对现阶段形势政策教育提出了方法论要求,尤其是对人格塑造正在进行中的大学生来讲,更加突显其紧迫性。一旦我们忽视了这些特点及其内敛的方法论要求,就会导致大学生与时政脱钩,扼杀青年大学生的热情和信心,甚至会导致根本性的方向错误,其后果不能也绝对不允许有任何的忽视。
三、从当前形势政策教育存在的问题看加强大学生形势政策教育的必要性。
形势政策教育是一个鲜活的东西,既需要“鲜活”的人来操作,又需要“鲜活”的思想来指导,还需要“鲜活”的方法来保障。然而,当前的大学生形势政策教育尚存在许多不“鲜活”的地方,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大学生形势政策教育的研究存在滞后性。这个问题的产生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没有按大学生形势政策教育的内在规律对其实施过程作一个远景规划和预测;另一方面是对突发时事的反应不够快速、敏捷和准确,从而导致大学生在新形势下并未得到应有的教育,而在“形势”已成“旧势”时又被迫接受不再“鲜活”的教导。
二是对大学生形势政策教育前沿问题的把握和突破不够。这个问题的产生与上一个问题的产生有着紧密的联系。我们不怕大学生了解真相,应该对前沿问题进行大胆地剖析,公正地摆明,客观地对待,鼓励大学生有自己独立的见解,然后用国家利益和民族大义来规范,让青年大学生自己做出我们期待的正确的选择,应该对大学生的是非感、国家感、民族感给予一定的信任。
三是大学生形势政策教育在一些方面仍然存在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现象。有一部分教育者惯用的形势政策教育方式就是大学生们联合起来,像“布道”一样进行填鸭式的说教,教育者唾沫横飞,而被教育者则仿佛被托入思想的空中楼阁,其效果可想而知。
四是大学生形势政策教育方式、方法有待提高。
形势在发展,政策在变化,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大学生也随时代的不同有着不同的成长特点。旧的方式、方法已经与之脱节,明显滞后,亟需改进和提高,建立更为科学的一套大学生形势政策教育方法体系。
四、从对现实的意义看加强大学生形势政策教育的重要性。
重视形势、政策的宣传教育,是我党的优良传统。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向全国发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号召,并有专门工作小组在与民族命运息息相关的大学生中间宣传党的政策并领导学生运动,12月9日,北平(北京)学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一二九”运动,它广泛地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抗日主张,掀起了全国抗日救国运动的新高潮。1988年胡启立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青年一代尤其是大学生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崇高的理想,始终保持旺盛的爱国主义热忱,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功立业。青年一代要把改革作为自己的事业,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为深化、加快改革出力献策,要把自己同时事联系起来,把自己同祖国和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1998年江泽民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向青年学生提出“四个统一”,即“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理论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社会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新人观的思想。一代代领导人的丰功伟绩,见证了形势政策教育对现实具有重大意义。
立足于知识经济的今天,当代社会正面临两大层次的转型:一是中国正经历着体制转型,即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这种转变的特征之一是由封闭到开放,反映在学生思想上便是由单纯、守旧转为复杂多变,人们的价值标准、道德标准也随之发生变化;二是当代青年学生正经历着能力转型,即随着素质教育逐渐深入人心,大学生从追求书面考核的高分数转向提高综合能力。当今的形势昭示人们,历史的车轮已跨入新的世纪,其特征是呈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世界形势变化很快,每天都有重要事情发生,身处改革开放浪潮的青年学生,要跟上形势,就必须认清形势,研究形势,因而加强大学生形势政策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日渐凸显。
首先,有利于面向现代化,展望祖国美好前景;坚定信念,提高政治鉴别力。形势政策教育的根本目标就在于教育学生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正确分析当今国内外时事现状和发展态势,深刻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理论渗透在对当前形势的分析和具体政策的理解之中。明确历史责任,紧跟时代步伐,确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
其次,有利于面向世界,洞察发展态势;开扩视野,明确奋斗目标。当今世界是一个高速发展道路充满竞争的世界,纵览世界格局发展趋势和国际风云变幻,认识我国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了解我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把握我国的国情民意,从而明确自己的成才方向与奋斗目标。
再次,有利于面向未来,强化新世纪意识;审时度势,适应世界潮流。二十一世纪,信息作为支柱产业空前发展。新世纪的青年学生肩负着时代重任和历史重任,要在二十一世纪有所作为,就须对稍纵即逝的信息识得准,抓得住,为我所用。因此,需要走向社会,认识国情,了解世界,洞察未来,端正成才起飞的航向。
充分认识到了加强大学生形势政策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就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用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鼓舞爱国热情,用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目标机激励爱国斗志。同时让大学生掌握科学的辩证思维方法,培养他们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学会判断形势变化带来的利弊得失,善于捕捉因政策调整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事态中,能够当机立断,随机应变,在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中不断提高分析问题的决策和应变能力。
处在纷繁变幻的信息时代,担当未来社会的开拓者,当代大学生是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春意盎然的花季正是他们茁壮成长的契机,微风拂面的温暖,为片片绿叶带来了勃勃生机。充满青春活力的大学生是时代的主导,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这样一批思想睿智、精力充沛的群体。因为他们的存在,单调的社会多了几分绚丽;因为他们的勤恳,平淡的社会添了更多繁华;因为他们的激情,东方巨龙再次腾飞,盘旋世界的上空。这个春天已经来临,让加强大学生形势政策教育的风吹生这象牙塔里的新叶!
参考文献:
[1]王桂霞李培苍:《浅论形势政策教育》,选自《临沂师专学报》,1995年第3期。
[7]李金池:《思想政治工作文集》,法律出版社,1991年5月版。
两岸关系新形势政策论文篇十一
[摘要]一段时间以来,关于“中国梦”的阐述,在中华大地引发强烈共鸣,而作为“中国梦”的直接参与者——当代大学生来说,则非常有必要对“中国梦”的内涵和深远意义做深入的了解,只有发于心,才能付诸实践。因此,本文主要围绕如何将“中国梦”植入当代大学生内心的方式、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中国梦思想道德方法。
梦想,即美好的愿望和理想。有梦想才会有希望,有希望才会去努力,有努力才可能会实现。要让“中国梦”成为现实,“做”是最重要的,而在做之前首先要了解、要认知,要从内心发出力量。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直接参与者,一个学生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而是一个家庭几代人,他们可以左右梦想实现的进程,所以必须让当代大学生深刻了解“中国梦”,让他们从当下发奋,让他们为实现“中国梦”去努力。而如何将“中国梦”植入到他们的内心,融入到他们的大学生活中,是本文主要探究的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
(一)思想矛盾。
当代大学生在思想上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他们关注国家时事和社会热点,对爱国行为能够产生共鸣,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较之过去有所增强;另一方面,他们对具体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并不用心,甚至排斥它,大多数的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很少有人去用心研究这些理论存在的必要价值。举个例子,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都会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也都会按时上交思想汇报,毕业班最后会有将近18%的学生成为中国共产党员,但是必须承认,这些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并不是很充分,他们的入党动机多样化、现实化。有调查显示:只有32.7%的学生是出于对理想和信念的追求,而为了仕途发展和找工作的人却占到了62%和64.3%,还有5%左右的同学认为入党事不关己,同时,还有一些大学生的国家自豪感淡漠,这些都是爱国主义淡漠的表现。
(二)道德认知。
当代大学生道德认知与其行为基本不能达成一致。有调查显示:64%的学生赞同“人的价值体现为对社会的贡献”,51%的学生认为“高尚的人格体现了人的价值”,71%的学生认为“职业道德应高于个人利益”,90%的学生认为“应提倡节俭”,92%的学生表示“不会沉迷于网络游戏”。可见,当代大学生对于社会主流价值观高度认可,大学生对基本行为规范自我评价性也较强。例如在上学期期末的一次调查问卷的总结中:评价自己社会责任感强的为91%,学生自我评价诚信度好的和较好的占83%,这说明大学生在道德认知上认为应该有社会责任感,应该讲诚信。然而,从现实中大学生的日常行为所暴露的问题,足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存在疏离,他们在理想与现实中纠结。
(三)功利主义。
由于受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在发生改变,从单纯的求学生活转变为具有现实意义的功利生活。从前的学生争当学生干部就是为了锻炼自己,增长才干,同时还能为同学们服务,可现在有为数不少的同学是为了期末的加分,为了求职自荐书上漂亮的头衔而争当干部,甚至有的学生干部拉选票、搞小帮派,社会上的不良风气都蔓延到了大学校园内。这些功利主义慢慢腐蚀着大学生的思想,让他们错认为金钱可以代替努力,关系可以代替进取,让他们忘记了对求学的初衷,忘记了父母殷切的期望,忘记了自己作为一名大学生的本分。曾经有一名学生,她曾连续两年被评为困难学生,可在大三的评选中没选上,她居然满腹委屈地找到我要求重新选举,我问她理由,她说她认为班级同学不公平,不了解她的情况,我问她:那前两年是谁选的你?她无语了。人要懂得感恩,懂得知足,尤其是经济困难的学生,国家给你资助,帮助你完成学业,如果被功利蒙蔽了心灵,那就会迷失在功利场里找不到出口,何谈实现“中国梦”。
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方式。
(一)自我认知。
被动地接受永远没有主动地学习效果好。当“中国梦”被大众热议的时候,我们的大学校园内有相当多的学生并不知道何为“中国梦”,他们甚至从未听说过:还有的同学只是在网页的标题处看到过“中国梦”这三个字,但对于具体内容一点也不清楚;只有凤毛麟角的部分同学关注过习关于“中国梦”的阐述,而这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为了考公务员才关注的政治时事。多么可怜的事实啊,如此美丽的“中国梦”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居然是漠不关心的。也许他们也有自己的美好梦想,就比如考试不挂科,能考上研究生,能找到好工作,能和喜欢的人在一起,等等。可俗话说的好:有国才有家,我们自己的小幸福是建立在国家大的幸福之上的,我们自己的梦想同样是建立在中国梦想的基础之上的。曾几何时,战火纷飞的中国,民不聊生,何来幸福?曾经的“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字眼至今仍历历在目,试问那样的年代里何来幸福?国家强大,她的子民才会被尊重;国家富裕,她的子民才能舒服的生活。“中国梦”这是强国之梦,富民之梦,美丽之梦,只有深深地植入心里,才能甘愿为之付出努力,才能付诸于实践之中。
当代大学生,他们有着与时俱进的思维模式,更有快捷的网络信息供他们了解世界,而且他们的年龄已经完全具备自我认知的能力。因此,让他们用自己熟悉并能接受的方法去了解“中国梦”,比如网络、书籍、熄灯之后同学间的聊天。如果由老师出面单纯以说教的方式强迫他们去学习,不容易产生共鸣,反而会因为他们内心的叛逆而起反作用,就像学思政课一样,只应付皮毛,而不知其内里,只有入了心,才能有行动,才能去改变。
(二)师长辅助。
作为师长,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给予提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督促他们自觉地了解中国的政治时事,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首要问题,教育者本身就是道德行为的示范者,教育者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信任程度,高校教师更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要用自身的高尚道德素质和人格魅力引导大学生。
其次,我们应采取多样化的措施来帮助大学生增长对“中国梦”的认知,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活动让他们了解“中国梦”不仅是国家之梦、民族之梦,同时也是百姓之梦、个人之梦。同志指出:“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因此,只有把国家理想与个人梦想相互衔接起来,中国的发展才能迸发巨大活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三)网络宣传。
网络宣传是最容易被学生们接受的方式,虽然网络对大学生思想道德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也可以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出力。大学生群体使用网络较多,我们要善于利用网络资源为教育服务,一方面积极利用网络覆盖信息广、传播信息快的特点,加强在网络上宣传积极、先进的知识和思想,鼓励和组织学生们在网络上自行查找关于“中国梦”的内容,让他们自发地去学习“中国梦”的知识,引发对“中国梦”的思考;另一方面要加强网络信息管理力度,利用技术手段,对网上低俗信息进行过滤,净化网络环境。总之,要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加强网络宣传力度,让网络充分发挥积极作用,鼓励学生们通过写微博的方式自由发表自己对“中国梦”的理解,在回帖与转发过程中把“中国梦”植入到内心。
三、结语。
“中国梦”是全中国人民的梦,甚至是全世界人民的梦。作为当代大学生,他们是“中国梦”实现的直接参与者,只有把“中国梦”植入他们的内心,只有让每个人引起共鸣,这个梦才会实现。教育的过程是漫长的,也是枯燥的,只有找到适合的方法,才能打开心灵上禁锢的门锁,才能支配行动。只有这样,中国的未来才更有希望,中国的梦想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张艳。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的思考[j].商情,2011(9).
[2]魏红伟。网络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3).
[3]李丽霞。重塑大学生的诚信品质[j].江苏高教,2003(5).
[4]蒋明军,徐松如。80后与90后大学生价值观系统比较研究[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3(5).
两岸关系新形势政策论文篇十二
摘要:。
“胡六点”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涉外事务等方面提出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针政策,其中第六点提出:“我们再次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同时指出,“两岸可以适时就军事问题进行接触交流,探讨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问题”;“为有利于两岸协商谈判、对彼此往来做出安排,两岸可以就在国家尚未统一的特殊情况下的政治关系展开务实探讨”。
由此可见,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关键的问题恰恰存在于“一个中国原则”这个“基础”之中。没有这个“基础”,两岸就没有谈判的可能,或者勉强谈起来只获得一纸协议,也不可能真正结束敌对状态;如果这个最根本的对立解决了,其他各项政治问题包括结束敌对状态、签署和平协议、建立军事互信等等,都将转化为技术性问题而迎刃而解。目前,两岸在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上达成了一致,支撑了去年以来两岸关系的明显进展;但是,如何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深化落实这一共识,尚需双方发挥高度智慧,在互动中形成高度默契、互为激励、螺旋上升的正面循环。所以,胡在2009年5月26日会见国民党**吴伯雄时进一步指出:“考虑到今后两岸关系的发展前景,包括需要逐步**一些政治难题,巩固和增进双方的政治互信尤为重要。坚持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是关键所在”。(二)两岸关系核心问题是要全面落实“一中原则”
2005年“胡连会”标志着大陆“两岸同属一中”的政策思想走向成熟并落实为具体政策,标志着国共两党二十年左右围绕一个中国原则进行的事实上的“谈判”终于达成初步一致。这就在两岸最为敏感的涉外问题上向台湾人民展示出合理解决的前景,也就在一个中国原则下互为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取得一致与平衡。
从“胡四点”到“胡六点”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讲话精神、从近年两岸关系出现的有关变化来看,以往一中原则单纯强调两岸关系的“法理内涵”,对台湾当局政治地位采取绝对排它性的否定态度;而“两岸同属一中”则在坚持一个中国法理基础的同时,为一中原则注入了实事求是、正视现实的“事理内涵”,以及以人为本、尊重包容的“情理内涵”。全面把握与落实“新三句”包含的法、理、情三重内涵,是我们正确坚持一中原则、继续推动两岸关系良性发展的基础与前提。
综上所述,两岸关系事有千端,全面地、坚定不移地落实一个中国原则是核心所在。它一方面要求台湾当局更加明确地坚持体现一中原则的“九二共识”,更加明确在排除人们对台湾未来走向上的疑虑;一方面要求大陆进一步合情合理地看待台湾当局应有的政治地位,并继续协商解决台湾参与国际活动的问题。在两岸关系历史当口,双方均须戒慎恐惧,小心呵护,务使近年两岸关系出现的良性互动不断深化,巩固发展。
2008年5月以来,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转折,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和突破性进展,展现和平发展的新局面。两岸双方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基础上建立政治互信,保持良性互动,两会商谈达成18项协议,两岸实现全面直接双向“三通”,签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两岸各界交流合作蓬勃发展,两岸关系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积极变化。
其中影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有利因素:1、中国大陆的发展与坚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政策及措施的不断加强;2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经产生与显现了重大的积极性作用;3、和平发展态势获得两岸民众尤其是台湾主流民意的高度肯定;4、两岸间政治互信有所建立;5、马英九团队持续推动两岸和平开放政策;6、国际社会乐见两岸和平发展。因此在解决台湾问题上要坚持的方针政策有:1、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2、实现两岸统一的前提和基础——一个中国原则;3、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一国两制。
除此之外,还要在此基础上通过以下五个方面来推动两岸的和平发展:第一,大力促进两岸人员往来;第二,积极推动两岸直接、双向、全面“三通”;第三,大力推进两岸产业合作拓展领域、提高层次;第四,切实推动两岸金融合作取得实质进展;第五,探索推动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
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基础上,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发展两岸经济往来,通过经济交往弱化政治,让百姓之间紧密相连,两岸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们共同的心愿,沟通才能够增进互信,合作才能够达成双赢,两岸同胞的福祉关系于两岸的和平发展,两岸的协商促进两岸的和平发展,为大陆和台湾的共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把握机遇顺势而为,开创两岸新局面。
我们应清楚认识到今日的两岸关系来之不易,要认识到马英九的执政期是我们难得的历史机遇期,他正派正直,是我们修复和发展两岸关系的机遇,机遇在前,我们应倍加珍惜。
当然,“先经后政”作为两岸的基础,也是应该建立得更扎实一点,但随着两岸关系的深入,我们总会面对众多政治难题。可是“先经后政”的本身其实也是一种政治,从2008年至2012年,成功的“先经后政”也化为选民的选票,不正说明经济与政治的相互影响。
面对两岸关系发展的大趋势,要求我们更关心另外45%的选民,也要求台湾在野的民进党要正视现实,理智地面对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大潮流,诚实的面对“九二共识”与“宪法一中”,不要甘作“为反对而反对一切”的反对党,要有理性的两岸政策,否则只能永远沦为在野党。即使偶然再度执政,也一定是不稳定。
(二)贯彻执行中央对台工作决策部署,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当前,两岸关系处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刻。两岸同胞普遍肯定与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两岸双方有继续推动两岸关系改善发展的意愿;过去几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国际社会普遍欢迎两岸关系继续改善发展,这些都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开创新局打下了良好基础。展望未来,两岸关系有望迎来新的机遇,迈出新的步伐,开创新的局面。前进的道路上,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我们要坚持中央对台工作大政方针,继续深入贯彻胡锦涛“12.31”重要讲话精神,以持续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主题,以深入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为主线,进一步扎实有效做好各项对台工作,进一步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创造有利条件。
(三)全面理解党的关于今后一个时期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
党的报告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进程。和平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和平统一首先要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坚持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全面贯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为和平统一创造更充分的条件。”这一指导思想体现了中央对台工作大政方针的连续性,包含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基本判断和战略决策、新形势下推进对台工作的主要目标。
中央强调要坚定完成国家统一大业的信心。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崇高愿望和坚强意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岸关系历经风雨洗礼,开辟出和平发展的正确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必将强有力地推动和平统一的进程。
中央强调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对台工作的大政方针,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平统一的方向和目标,全面辩证地把握和平统一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内在联系。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坚持和平统一方针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坚持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全面贯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坚定地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道路,尽最大努力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我们要牢牢把握持续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紧紧抓住广泛团结广大台湾同胞的主线,维护既有的宝贵成果,保持正确方向和前进势头,增强政治互信,促进交流合作,扩大人民往来,推进对话协商,取得各方面新的成就,加强各领域制度化建设,从而夯实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为和平统一创造更充分的条件。
参考文献:
一胡锦涛会见连战-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阐述三点看法。
二继往开来再创新局。
四《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两岸关系新形势政策论文篇十三
前言: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创新性举措,也是对“三农”工作做出的一个新的战略部署。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响应党中央关于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号召,推动农村统计调查工作更好地为乡村振兴战略服务,按照上级统计部门统一安排部署,笔者通过对樟树市张家山街道徐家堎村和中洲乡西塘村两个行政村和20份个人调查问卷的调查,尝试浅析基层在实行“乡村振兴战略”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徐家堎村委位于樟树市张家山街道,距离市区有13公里,下辖4个自然村,户籍户数502户,常住户数485户,常住人口2295人,耕地面积2827亩,主要以种植水稻和蔬菜为主。由于地处市郊,当地的农户大都在家务农,闲暇之时去城里做零工,生活倒也安逸。最近几年新农村建设,村容村貌大有改进,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100%,乡风民俗纯朴,尊师重教,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100%。全村上下大力推行村民自主自治,发展村级经济,2019年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034元。近年来,在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全村脱贫成果显著:2015年底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3户75人,2019年年底只有1户贫困户,贫困人口1人。
西塘村委位于樟树市中洲乡,距离市区有55公里,下辖12个自然村,户籍户数478户,户籍人口2016人。全村耕地面积4420亩,山林地面积5800亩,2016年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4850元,是十三五规划的省级贫困村。经过全村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开展脱贫攻坚战,2019年实现了整村脱贫的可喜成绩。
通过召开座谈会和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我们收集了20份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提交的问卷。大家一致认为: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感触最深的就是生活富裕了,交通便利了,村里的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而且变宽了,医疗保障更全了,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了。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的攀比之风也渐长,特别是结婚彩礼这块。徐家堎村的彩礼已高达20多万,除了彩礼有的女方还要求男方在市里买房,有的还要买个10多万的车,结婚费用高达七八十万。再有一个请客送礼也是农户生活中较大的开支。大家普遍反映影响乡村振兴的因素有资金、人才和技术,希望能有机会参加农业生产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培训。
首先,农村劳动力流失,空心化趋势严重。目前农村中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形成农村人口在年龄结构上的极不合理分布。这种人口的单向不可逆流动,不仅使得一些生态条件脆弱、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出现了大面积的乡村凋敝景况;更使得山区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缺少了必要劳动力的支撑。像中洲乡的西塘村,全村户籍人口478户2016人,其中整户外出1250人,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外出务工谋生,加之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生态环境脆弱,工农业发展基础薄弱,使得人口流失无法逆转,造成该村目前劳动力严重匮乏,呈现严重的老龄化和空心化。
其次,脆弱的生态条件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中洲西塘村由于山区村严酷的自然生态条件影响了人们的生存环境,更加剧了该村的人口流失,使得这里大片土地严重撂荒,土壤更加贫瘠,形成了恶性循环。
最后,农民思想观念滞后、文化素质较低,乡村振兴的实施缺乏有效的人才支撑。客观讲,大部分农民的思想还停留在传统农业的生产和经营上,这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形式变化的需要,也制约了当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部分农户甚至缺乏改善生活质量的内生动力,具有普遍“圖安稳”的思想观念。
一是要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以产业兴旺带动乡村发展,以“一村一品”带动乡村形成产业发展的循环系统。像徐家堎村距市区较近,在政府大力支持下村民发展蔬菜种植和稻田养虾产业,现已建好1000亩蔬菜大棚基地和600亩的稻虾养殖基地。西塘村已建成130平米的平菇种植大棚12个,千亩枳壳基地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划中。深入进行农产品开发,引进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将特色食品产业化,打造绿色农产品产业基地。
二是实现乡村人的振兴。推动乡村人的振兴,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既要鼓励下乡发展、回乡创业,也要带动职业转换,大力发展新型职业农民,加强职业培训。要让青年在乡村找到实现人生出彩的机会和舞台,重点是实现乡村要素与城市要素的结合,将城市需求与乡村的供给、乡村的需求与城市的供给,通过青年人返乡创业、城市居民下乡创业、农村居民留乡创业结合起来,实现全要素综合配给。
三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一要在产业振兴与人的振兴带动下,赋予传统乡村文化新的内涵,发展新乡村文化;二开展农村度假休闲游,通过对环境、设施等的改善吸引游客,发展自然休闲娱乐、农家乐等;三要挖掘乡土文化人才,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保护乡土风情、传统村落等,让乡土文明在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中绽放新的活力。
四实现乡村生态振兴。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实现乡村生态振兴,既要实现乡村生活生态环境美,又要实现乡村居住生态环境净,如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和垃圾分类及无害化处理。
参考文献:
[1]庄龙玉,龚春明.新时代乡村治理的理念与路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6).
[摘要]乡村振兴是党中央重大战略部署,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措施。然而,由于农村区域广阔,农村发展极不平衡,大部分农村公共设施和基础条件落后,农村经济发展动力严重不足,部分农村空心化现象突出,因此,乡村振兴面临新的课题。本文对乡村振兴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的治理措施,希望对于拓宽乡村振兴思路有所帮助。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志码:a。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重大战略部署,要走出现阶段乡村振兴面临的困境,必须加快乡村经济的发展,根据乡村实际做好发展统筹规划。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乡村经济实力不足,乡村基础条件较差,乡村公共服务水平不高,缺少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的硬件资源,乡村建设资金不足,乡村经济发展缓慢,尤其是乡村人员外流较多。部分乡村出现“空心户”“空心村”现象,因此,必须增强乡村吸引力,重视乡村人员外流问题。在这种背景下,研究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乡村建设严重滞后,城乡差距愈加明显。现阶段,随着城镇化速度加快,城市扩张明显,一些大中型城市建设表现突出,与广大农村形成鲜明对比,建设资源和公共资源向城市聚集,乡村建设严重滞后,城乡差距愈加明显,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大部分农村基础设施与城市相差明显。现阶段,虽然国家加大了对乡村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但由于乡村范围广阔、受众面广,能够改善的环境条件相对有限[1]。二是农村人居环境条件相对较差。农村与城市差异逐渐扩大,原因在于乡村农业生产的特殊性,由于广大农村条件千差万别,大部分农村仍然依靠手工为主以户为单元的家庭劳作方式,使改善农村的生产条件存在较大难度。乡村人居环境因乡村规划滞后呈现无序状态,乡村环境状况堪忧。三是农村公共服务能力较差。由于公共资源向城市倾斜,农村公共服务能力较差,如小学、中学撤并使部分农村孩子就近上学难;乡村医院医疗条件较差、待遇差,难以留住医护人员,医疗资源向城市集中,农村居民就近就医难。
第二,乡村发展动力不足,大部分乡村经济缺少主体产业支撑。乡村经济是社会管理较为特殊的对象,它是以乡村管理为主体的治理单元,由此导致乡村经济发展受到很大障碍,特别是许多乡村没有发展规划,排除在统一的城镇建设规划之外,乡村建设处于自发状态。加上政策对于农村土地利用的限制,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性质,除了土地流转之外,不能进行其他开发活动,影响农村利用土地发展经济的步伐,导致大部分乡村以农业经济为主,缺少主体产业支撑,乡村发展缺少必须的资金来源,乡村发展后劲不足。以村为单元的大多数村级集体经济空心化。承包制和农村税费政策改革后,村集体缺少了以收取提留为主的收入来源,集体经济呈现空心化。大部分乡镇经济实力较差,投入建设改善基础设施的能力不足,难以吸引到优势项目和优势企业入驻,经济发展缺少动力[2]。
第三,乡村吸引力功能弱化,乡村人员外流现象严重。由于社会优势资源向城市集中,农村吸引力明显下降,乡村人员外流现象十分明显。部分家庭中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乡村值守的人员只有老人和孩子,出现了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部分家庭举家外迁,只留下空房子,成了“空心户”,由此出现了部分“空心村”。在农村中从事农业劳动的青壮年劳动力缺乏,大部分乡村中老年人成为农业劳动的主体,从事简单的农事劳作,甚至部分出现了农田荒芜现象。
主要原因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家庭的田亩少,农业投入成本高,农业收益低,农村居民从事农业劳动不能满足生活的需要,由此导致乡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二是新一代农村居民的乡村观念淡薄,缺少传统乡村文化价值观念吸引,在城市环境熏陶下对乡村依赖性减弱,选择离开乡村,而乡村吸引力差,没有可以补充的人力资源回流;三是现阶段城镇化与乡村建设脱节导致乡村人员外流增加,使乡村发展缺少劳动力,而且有加剧趋势。
我国乡村范围广,地理形态差异较大,发展环境参差不齐,因此推行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结合各地发展实际,按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统筹规划,选择好乡村振兴路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加大乡村基础建设投入,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现阶段,要消除城乡差别,必须增加对乡村的投入,在政策和资金上向农村倾斜,针对各个区域内乡村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推进,有序进行乡村治理。一是做好区域内乡村建设规划,促进乡村建设有序开展。我国乡村范围广,地理形态差异较大,因为发展状况和区位差别形成的经济条件悬殊,因此,推行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有序开展。要充分重视大部分乡村发展缺少规划的问题,以县域为单位编制乡村发展规划,纳入全域發展范围,统筹运行;要将城镇化与乡村建设结合起来,促进乡村环境的整体改善。二是加大乡村农业水利建设资金投入力度,改善农业生产状况和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的稳定发展。三是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进行乡村道路规划建设、乡村人居环境建设,通过城镇化改变乡村分散难管的状况,从而提高乡村治理能力。四是做好乡村公共配套服务措施。在教育资源、医疗资源方面增加对乡村的投入,做好乡村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优化乡村资源条件,提升乡村宜居指数[3]。
第二,加快培育乡村支柱经济,促进农村支柱产业发展。乡村经济增长缓慢、发展后劲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缺少支柱经济,因此,要加快培育乡村支柱经济,改变乡村经济状况,促进乡村支柱产业发展。一是加快推进现代乡村农业建设,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各地要根据区位特点,寻找并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产品,集中开发农户单个的土地,实行农业产业园管理,推广“一村一品”或“一乡一品”集中耕作模式,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壮大乡村经济实力,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二是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田园经济。要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必须考虑农业经济效益,对传统的种粮种菜模式进行改革。比如,针对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的向往需求,有条件的乡村可以从发展休闲农业入手,做好相关配套服务,在满足城市居民的旅游娱乐需求的同时,提升休闲农业的附加值。又比如,可以让部分少地居民体验田园生活,组织他们从事乡村田园管理,从而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三是发展乡村工商业。振兴乡村经济,必须加大乡村招商力度,做实乡村发展基础,壮大乡村经济实力,使乡村发展有资金保障。
第三,重视乡村人员外流现象,增强乡村吸引能力。人是发展的决定因素,乡村振兴必须依靠乡村人员发展,因此,乡村人员外流问题,应引起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现阶段,在城市化加速发展和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必须针对乡村实际,增强乡村吸引力,使乡村人员流动保持在合理范围,优化村级结构,进行乡村、村组间的合理布局,有效节约与利用农村土地资源,防止空心村的出现。一是要加强乡村人文建设,培育本土乡村文化,让乡土文化价值观能够吸引新一代的农村居民,使他们增加对乡村的留恋,从而愿意投身到乡村建设。二是加强乡村组织建设,发挥乡村各级组织的凝聚作用。要选用有号召力愿意投入乡村建设的人士充实到乡村各个岗位,发挥他们的影响作用,从而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吸引更多的人回归乡村、热爱乡村,投入乡村发展。三是加强乡村社会管理,促进乡村和谐发展。要在乡村培育文明新风,改善乡村公共卫生环境脏乱差的现象,丰富乡村业余文化生活,提升乡村生活幸福指数。
由于我国乡村范围广,发展条件千差万别,乡村振兴任重道远。要改变乡村落后面貌,防止人员外流,必须加快乡村经济发展。具体来说,应加强乡村基本设施建设,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因地制宜做好乡村规划,培育乡村支柱产业,做好乡村社会治理,提升乡村幸福指数,从而吸引乡村人员回归,促进乡村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管程程.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1):6-7.
摘要: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原动力,是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就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但当前广东省粤中西地区农村职业教育还存在教育水平偏低、人才供需矛盾突出、保障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因此,需要提高农民认知水平和专业水平、加强产教融合、发挥专业服务产业功能,并在政策保障、招生制度、就业制度等方面实现创新,增强农村职业教育吸引力,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服务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职业教育。
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2018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强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提出中等职业教育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广大农村培养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职业教育作为连接教育与“三农”的枢纽和培养新型农业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质量强国战略的大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必须同步优先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广东省粤中西地区的农村人口比例大,农村整体文化素质偏低。以肇庆为例,肇庆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一员,占有独特优势的地理位置,但同时也是大湾区城市群中农村化程度高城镇化程度最低,经济相对落后的一个城市。如何更好更快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发展是首选,而乡村振兴首要任务是发展农村教育事业。职业教育是提高村民职业技能、就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解决粤中西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困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1.1教育水平偏低。
城市经济及生活水平高,就业空间大,农村经济收入来源严重受限,因而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当前,来自农村的从业人员学历低、专业技能欠缺等问题非常突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广东省“各种人口受教育程度”结果显示,高中或中专及以下学历的人员占全省常驻人口的91.79%,初中及以下学历人员占74.71%。另外,我国第三次农业普查中“广东省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的数据显示,高中或中专及以下学历的农村生产经营人员高达98.9%,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占88.6%。可见,在广东省常驻人口中,文化教育程度整体还是偏低,这不仅不利于产业转型和科技创新,也阻碍了乡村产业振兴。以肇庆为例,农村孩子受教育情况呈金字塔形,整体学历水平偏低。农村孩子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毕业时,根据学业成绩及家庭经济条件等因素在高中、中等职业教育及辍学打工中做出选择,这三者分别约为25%、45%、30%,其中选择中等职业教育的占比最高,家庭经济条件成为做出选择的关键性因素。选择读高中的那部分孩子最后由于学业成绩及个人志向等原因,在大学本科、高等职业教育和辍学打工中做出选择,这三者分别约为20%、45%、35%,其中选择高等职业教育的占比也是最高,这时学业成绩成为做出选择的关键性因素。农村教育水平偏低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多数人的传统意识里,职校是普教落选、落榜的学生选读的,在所有全日制的教育机构来看,职校是相对低层次的,由此导致很多农民都看不起职业学校,认为在职业学校学不到什么东西,普教才能培养出精英人才,既然孩子考不上普教,那还不如早点外出打工赚钱。二是现有的大多数职校毕业生在求职市场上无法发挥自身的优势,待遇低、就业范围窄,大多数学生到了职校后学习松散甚至弃学。由于政府经费投入有限,职校师资力量薄弱,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比较欠缺,真正合格的“双师型”教师甚少,普遍出现一个老师同时讲授多门课程的情况。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处于弱势地位,教学质量提升缓慢,由此导致职业学校和职业教育发展动力不足。
1.2人才供需矛盾突出。
目前,中等、高等职业学校以会计、电子商务、计算机、物流等热门专业为主,农村农业发展相关的专业如农林畜牧等比较少。《2018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8)》显示,2018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布点数3850个,涵盖教育部专业目录的19个专业大类,排在前3名的是财经商贸类(852个)、信息技术类(786个)、加工制造类(460个),而农林牧渔类专业布点数仅100个。《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9)》中2018年广东省高职院校在校生结构显示,农林牧渔大类专业在校生仅占0.64%,水利大类0.17%,在19个专业大类中排名分别为第18、19,学生报读涉农专业的意愿不是很强,农业人才供给能力可想而知。目前,肇庆包括中职高职在内的20所职业院校中,只有一所农业职业学校,其他职业教育供给难以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学校也没有设置农业相关专业。可见,专业服务产业的功能尚未实现,使得农民游离在职业教育的边缘地带,人才供需矛盾突出。此外,从现有的专业建设情况来看,农业职校还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其一是专业设置未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新要求。要么专业陈旧,要么忽略自身优势只顾追求新兴、热门专业,没有形成专业特色[1]。其二是实践技能培养不突出。主要表现为理论教学比重过大,过于关注升学而轻视专业技能的培养。实践教学实施落后,实践教学环境简陋,而现代农业技术已实现智能化、自动化,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学生学习陈旧过时的知识和技能,毕业后将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不能满足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需要。
1.3保障机制不健全。
近年来职业教育越来越受重视,但相较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保障机制还不是很健全。资金和政策主要向补基础教育短板和建设一流高等教育方面倾斜。从目前体制来看,农村职业教育办学经费主要源于地方政府[2],经费来源单一,地方财政收入受制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的地区往往会导致职业教育经费得不到有效保障。此外,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功能难以在短期内立竿见影,导致个别地方政府忽视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尤其在经济下滑、财政紧张的时候,就会首先考虑削减农村职业教育专项经费投入。经费是根本保障,如果经费投入不足,将会产生一系列问题,比如课程开发力度不够、教学设施陈旧落后、实训环境简陋、师资力量薄弱、教学信息化水平低等,最终导致学校缺乏竞争力,毕业生难以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农村职业教育服务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乡村振兴的功能无法发挥,而越贫困的地区,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力度越弱,以上问题就会越突出,也会因此陷入恶性循环。
职业教育是能着实提高村民职业技能、就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法宝。要实现粤中西地区乡村振兴战略,解决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迫在眉睫。
2.1提高全农民认知水平和专业水平。
大部分农民由于自身认知水平及传统观念的束缚,认为农民是不需要文化、不需要掌握技术的,从事的是社会最底层的工作,只要身体力行、勤劳肯干就可以。但事实上随着技术的创新发展,现代农业有了巨大的进步和改变,农产品越来越多元化,种植养殖技术越来越先进科学,在科学技术的辅助下农产品产值也可以越来越高。因此,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加大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科技等方面的宣传,让广大农民开阔视野,明白现代农业是需要专业知识、技术和科学管理理念的,同时也让他们认知到自身的不足,提高全农民终身学习的意识。需要围绕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建立以职业院校为中心,以继续教育学院或培训机构为辅助的职业教育网络,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为广大农民提供优良的学习环境。而职业院校应当承担起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任务,建立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线下培训讲座与线上远程学习相结合的多元化培育方式,以满足农民的教育需求。还可以把课堂移到田间[3],让专家们以“田间授课”的形式直接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现场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此外,还要向农民展示职业教育的成果及重要性,提高农民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及重视,使其明白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的非常实用的教育,孩子接受的职业教育也是一种高级的教育。
2.2办融合型职业教育。
办“融合型”职业教育,就是加强专业与产业融合,学校教育与乡村文化融合,将产教融合落实到乡村。首先,针对职业学校专业与产业对接性不强问题,职业学院需要加强专业建设,做好充分调研及评估工作,了解行业发展前沿、乡村振兴发展方向及人才缺口情况,打造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实时对接农业岗位要求及需求情况,构建当地农业生产与职业院校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加强专业与产业融合。农民、在校学生、教师均可以通过平台实时共享资源,农民可以通过平台提出实际遇到的问题并通过与教师沟通寻求解决对策,在校学生与教师通过平台实时关注各农业项目动态,对于农民实际遇到的问题提出专业性的解决方案,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将专业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实践。职业学校与当地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业生产大户等建立校企合作关系[4],成立校外实践基地,打造“政府、学校、农业经营主体、乡村”四方联动的合作育人平台,四方共同参与专业课程的开发、设置与评估论证中,推动职业教育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协同发展,深化专业与产业融合。其次,创新教育理念,促进职业教育与农村文化融合。农村社区是展示职业教育与农村文化的重要窗口,因此,充分发挥农村社区作用,将各种专业知识与技能以讲座、报告、宣传栏展示等形式直接传递给农民,打破职业学校与农村农民的空间限制,同时借助农村社区平台,展示农村文化,职业学校可以按照乡村振兴的要求,将乡村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乡风文明教育及相关典型事例融入到常规教学中[5],让受教育者了解乡村振兴和现代农村的经济与生活新面貌,全面提升农民及其他职业教育对象的综合素质,开展农村社区教育。最后,整合教育资源,探索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借鉴发达国家集团办学的成功经验,在条件成熟的地区探索实行混合所有制、股份制等办学模式,吸引社会力量以资金、技能或管理等各种投资形式参与农村职业教育当中,搭建产教融合平台,实现产业与专业、农业发展与职业教育的无缝对接。
2.3办服务型职业教育。
随着新农村建设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实施,粤中西地区农业产业结构面临新的升级改造,需要新型的农业技术技能型人才,以适应农村产业结构升级改造的需要。因此,职业教育需要办“服务型”的职业教育,以专业服务产业,以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以学校服务社会,将教育服务落实到乡村。一是农村发展过程中涉及的非农专业在教学内容上进行调整优化,比如财务管理、会计专业增加农村农业投融资管理、农业经济业务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等方面的内容;市场营销专业增加农产品营销及农业服务营销的内容;机电专业增加农业机械内容;电商专业增加农村电商内容;旅游专业增加乡村旅游内容等等,通过这样使人才培养更具有针对性。二是对现有传统的涉农专业及课程内容进行调整优化,打造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6]。现代农业不再是传统的农业,具有机械化作业、批量式生产、个性化加工等特点,从而使农产品附加值大大增加。因此,职业学校需要及时对专业知识和技能项目进行更新优化,并将地方特色文化及传统手工艺融入专业建设中,将当地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技术融入实践教学中,打造特色实践项目。比如肇庆的特产贡柑、砂糖橘、肇实等的种植技术、裹蒸粽制作工艺、玉器加工工艺等;茂名特产水果荔枝、龙眼、树菠萝、橘红等的种植技术、海产品水产养殖技术以及橘红制作工艺等;阳江的阳春砂仁种植技术、海产品水产养殖技术以及阳江豆豉制作工艺等,将这些技术工艺带进实践课堂,或将实践课堂搬到田间和果园,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创新农产品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及加工工艺技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切实发挥专业服务产业的功能,为乡村振兴培养乡村工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专业人才,发挥学校服务社会的功能作用。三是作为职业学校的直接管理者,当地政府应立足农村实际,鼓励并指导职业院校开展与农村发展重点相关的如农业技术研发、农村经济发展、农村文化建设等课题项目研究,有针对性地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先进生产经营理念和科学实验研究成果等。鼓励职业院校主动承担农村建设发展规划、政策法规解读和科普知识宣传等任务,全方位服务“三农”发展。
2.4办创新型职业教育。
虽然从2009年起我国对中等职业学校涉农专业及农村户籍的学生实行免学费制度,报读涉农专业的还给予助学金奖励,但还是未能从根本上扭转涉农专业招生规模不增甚至萎缩的局面。因此,要办“创新型”职业教育,包括政策保障、招生及就业制度上的创新,增强农村职业教育吸引力,促使职业学院成为农村经济人才的摇篮,在乡村振兴战略道路上导航引领。首先是政策保障创新。粤中西地区大部分属于欠发达农村地区,当地财政收入不高,以地方财政作为当地农村职业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势必受限。因此需要完善财政收入转移支付制度,加强对欠发达的乡镇和农村地区转移拨款力度,平衡优化资源,缩小教育质量水平差距,而且要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的监管,保证专款专用及经费的合理支配使用,解决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障碍问题。同时还要创新经费来源渠道和方式,探索校企、校乡、校县、校校联合办学模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构建可持续稳定的经费投入机制。师资是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关键。创新农村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机制,是提高农村职业人才质量的重要保障。一是从政府层面制定出台跟职称晋升、薪酬待遇、评优等有关的政策,吸引在职的优秀青年教师到农村挂职锻炼,为“三农”发展提供服务指导。将教师职称晋升、提高薪酬待遇、评优等与教师本人乡村服务经历挂钩,建立城区与乡镇、农村职业学校之间教师交流学习制度,提高农村职业教育师资质量。二是从学校层面制定出台政策,鼓励涉农专业教师进修学习,有针对性地培养专业教师学习现代化农业知识和技术,构建具有农业特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三是与农业类大学的合作,通过在工资福利待遇、生活保障、职业发展等方面制定倾斜支持政策,鼓励涉农专业毕业生从事农村职业教育事业。其次是招生策略创新。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源的数量和质量问题,不能仅靠学费减免及发放助学奖励金,要进行招生及就业制度创新。一是拓宽招生渠道,扩大招生范围。如职业学校到初中、高中学校重点讲解职业学校涉农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及就业前景等,提高学生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认知,为中考落榜、高考落榜的同学提高升学机会,增加报读率;面向农业户口的非学龄人员推出涉农专业扩招,让非学龄人员重新走入校园进行全日制学习,学习现代化农业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二是将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有机结合,对在职农民开展短期的专业技术技能和农村建设者主体意识方面的培训,拓宽农民视野,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培养有见识、有技能,热爱农业、关心“三农”发展的新型农业职业农民。三是职业学校与涉农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通过订单班、校企共同开发课程与教材、校企双元导师制等实行定向培养或校企共培共育,实现校企资源共享。最后是就业制度创新。在就业方面,职业学校要创新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将就业作为衡量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一方面与合作企业建立良好的用人合作关系,定期向合作企业及其他涉农企业输送专业人才,另一方面鼓励毕业生回乡创业,将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带回农村带回家乡,建设现代化农业。
乡村振兴首要任务是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农村职业教育是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短板,而职业教育对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实施全农民教育,提高全农民教育意识;办“融合型”职业教育,将产教融合落实到乡村;办“服务型”职业教育,将教育服务落实到乡村;办“创新型”职业教育,使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战略道路上导航引领,提高新型农业职业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服务乡村振兴,满足乡村振兴发展中的人才需求,解决乡村振兴发展中的瓶颈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平平.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职业教育的机遇、挑战与应对[j].职教论坛,2020(3):73.
[3]韩丽娜.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分析[j].农业经济,2020(3):86.
[5]高峰.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j].职教论坛,2019(4):138.
[6]印罗观,刘会平.乡村振兴背景下广东省农村职业教育现状调查及发展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1(3):92.
[摘要]乡村振兴是党中央重大战略部署,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措施。然而,由于农村区域广阔,农村发展极不平衡,大部分农村公共设施和基础条件落后,农村经济发展动力严重不足,部分农村空心化现象突出,因此,乡村振兴面临新的课题。本文对乡村振兴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的治理措施,希望对于拓宽乡村振兴思路有所帮助。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志码:a。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重大战略部署,要走出现阶段乡村振兴面临的困境,必须加快乡村经济的发展,根据乡村实际做好发展统筹规划。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乡村经济实力不足,乡村基础条件较差,乡村公共服务水平不高,缺少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的硬件资源,乡村建设资金不足,乡村经济发展缓慢,尤其是乡村人员外流较多。部分乡村出现“空心户”“空心村”现象,因此,必须增强乡村吸引力,重视乡村人员外流问题。在这种背景下,研究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乡村建设严重滞后,城乡差距愈加明显。现阶段,随着城镇化速度加快,城市扩张明显,一些大中型城市建设表现突出,与广大农村形成鲜明对比,建设资源和公共资源向城市聚集,乡村建设严重滞后,城乡差距愈加明显,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大部分农村基础设施与城市相差明显。现阶段,虽然国家加大了对乡村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但由于乡村范围广阔、受众面广,能够改善的环境条件相对有限[1]。二是农村人居环境条件相对较差。农村与城市差异逐渐扩大,原因在于乡村农业生产的特殊性,由于广大农村条件千差万别,大部分农村仍然依靠手工为主以户为单元的家庭劳作方式,使改善农村的生产条件存在较大难度。乡村人居环境因乡村规划滞后呈现无序状态,乡村环境状况堪忧。三是农村公共服务能力较差。由于公共资源向城市倾斜,农村公共服务能力较差,如小学、中学撤并使部分农村孩子就近上学难;乡村医院医疗条件较差、待遇差,难以留住医护人员,医疗资源向城市集中,农村居民就近就医难。
第二,乡村发展动力不足,大部分乡村经济缺少主体产业支撑。乡村经济是社会管理较为特殊的对象,它是以乡村管理为主体的治理单元,由此导致乡村经济发展受到很大障碍,特别是许多乡村没有发展规划,排除在统一的城镇建设规划之外,乡村建设处于自发状态。加上政策对于农村土地利用的限制,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性质,除了土地流转之外,不能进行其他开发活动,影响农村利用土地发展经济的步伐,导致大部分乡村以农业经济为主,缺少主体产业支撑,乡村发展缺少必须的资金来源,乡村发展后劲不足。以村为单元的大多数村级集体经济空心化。承包制和农村税费政策改革后,村集体缺少了以收取提留为主的收入来源,集体经济呈现空心化。大部分乡镇经济实力较差,投入建设改善基础设施的能力不足,难以吸引到优势项目和优势企业入驻,经济发展缺少动力[2]。
第三,乡村吸引力功能弱化,乡村人员外流现象严重。由于社会优势资源向城市集中,农村吸引力明显下降,乡村人员外流现象十分明显。部分家庭中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乡村值守的人员只有老人和孩子,出现了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部分家庭举家外迁,只留下空房子,成了“空心户”,由此出现了部分“空心村”。在农村中从事农业劳动的青壮年劳动力缺乏,大部分乡村中老年人成为农业劳动的主体,从事简单的农事劳作,甚至部分出现了农田荒芜现象。
主要原因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家庭的田亩少,农业投入成本高,农业收益低,农村居民从事农业劳动不能满足生活的需要,由此导致乡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二是新一代农村居民的乡村观念淡薄,缺少传统乡村文化价值观念吸引,在城市环境熏陶下对乡村依赖性减弱,选择离开乡村,而乡村吸引力差,没有可以补充的人力资源回流;三是现阶段城镇化与乡村建设脱节导致乡村人员外流增加,使乡村发展缺少劳动力,而且有加剧趋势。
我国乡村范围广,地理形态差异较大,发展环境参差不齐,因此推行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结合各地发展实际,按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统筹规划,选择好乡村振兴路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加大乡村基础建设投入,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现阶段,要消除城乡差别,必须增加对乡村的投入,在政策和资金上向农村倾斜,针对各个区域内乡村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推进,有序进行乡村治理。一是做好区域内乡村建设规划,促进乡村建设有序开展。我国乡村范围广,地理形态差异较大,因为发展状况和区位差别形成的经济条件悬殊,因此,推行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有序开展。要充分重视大部分乡村发展缺少规划的问题,以县域为单位编制乡村发展规划,纳入全域發展范围,统筹运行;要将城镇化与乡村建设结合起来,促进乡村环境的整体改善。二是加大乡村农业水利建设资金投入力度,改善农业生产状况和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的稳定发展。三是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进行乡村道路规划建设、乡村人居环境建设,通过城镇化改变乡村分散难管的状况,从而提高乡村治理能力。四是做好乡村公共配套服务措施。在教育资源、医疗资源方面增加对乡村的投入,做好乡村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优化乡村资源条件,提升乡村宜居指数[3]。
第二,加快培育乡村支柱经济,促进农村支柱产业发展。乡村经济增长缓慢、发展后劲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缺少支柱经济,因此,要加快培育乡村支柱经济,改变乡村经济状况,促进乡村支柱产业发展。一是加快推进现代乡村农业建设,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各地要根据区位特点,寻找并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产品,集中开发农户单个的土地,实行农业产业园管理,推广“一村一品”或“一乡一品”集中耕作模式,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壮大乡村经济实力,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二是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田园经济。要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必须考虑农业经济效益,对传统的种粮种菜模式进行改革。比如,针对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的向往需求,有条件的乡村可以从发展休闲农业入手,做好相关配套服务,在满足城市居民的旅游娱乐需求的同时,提升休闲农业的附加值。又比如,可以让部分少地居民体验田园生活,组织他们从事乡村田园管理,从而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三是发展乡村工商业。振兴乡村经济,必须加大乡村招商力度,做实乡村发展基础,壮大乡村经济实力,使乡村发展有资金保障。
第三,重视乡村人员外流现象,增强乡村吸引能力。人是发展的决定因素,乡村振兴必须依靠乡村人员发展,因此,乡村人员外流问题,应引起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现阶段,在城市化加速发展和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必须针对乡村实际,增强乡村吸引力,使乡村人员流动保持在合理范围,优化村级结构,进行乡村、村组间的合理布局,有效节约与利用农村土地资源,防止空心村的出现。一是要加强乡村人文建设,培育本土乡村文化,让乡土文化价值观能够吸引新一代的农村居民,使他们增加对乡村的留恋,从而愿意投身到乡村建设。二是加强乡村组织建设,发挥乡村各级组织的凝聚作用。要选用有号召力愿意投入乡村建设的人士充实到乡村各个岗位,发挥他们的影响作用,从而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吸引更多的人回归乡村、热爱乡村,投入乡村发展。三是加强乡村社会管理,促进乡村和谐发展。要在乡村培育文明新风,改善乡村公共卫生环境脏乱差的现象,丰富乡村业余文化生活,提升乡村生活幸福指数。
由于我国乡村范围广,发展条件千差万别,乡村振兴任重道远。要改变乡村落后面貌,防止人员外流,必须加快乡村经济发展。具体来说,应加强乡村基本设施建设,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因地制宜做好乡村规划,培育乡村支柱产业,做好乡村社会治理,提升乡村幸福指数,从而吸引乡村人员回归,促进乡村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管程程.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1):6-7.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新战略。__年1月2日,国务院公布了20__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详细阐述整个战略的内涵与实施。我有幸作为培训班的一员,亲历了整个培训过程,感觉受益匪浅、收获颇丰。在课堂上,聆听了学院教授铉玉秋、胡志宏所作的《浙江生态文明治理的“三治”经验》、《党建+生态:红色引领推动绿色发展》的专题辅导,让我对湖州市践行习总书记两山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推进乡村治理、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做法有了整体的了解和宏观的感受。现场教学,先后观摩学习了长兴县水口乡的全域“景区+农家”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南浔区和孚镇荻港村以“桑基鱼塘”为特色的传统村落—特色小镇文化旅游开发模式、双林镇向阳村“魅力水乡、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模式,“中国白茶第一村”—安吉县溪龙乡黄杜村脱贫致富的路径、“两山理念发源地”—天荒坪镇余村坚持绿色发展的过程、刘家塘村“慢生活”乡村旅游的理念、“田园鲁家”—递铺街道鲁家村“无中生有、创新发展”的过程,德清县阜溪街道五四村发展休闲农业旅游、下渚湖街道二都小镇“防风非遗文化”的开发和莫干山小镇发展郡安里(洋家乐)的做法,吴兴区仁皇街道桥西村“红色拆迁、发展集体经济”的举措,以及南太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党建引领、实施生态保护、发展旅游产业的成果等等。
湖州市是“两山”理念的诞生地、美丽乡村建设发源地,是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当全国首个省级地方标准—《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规范》正式实施后,湖州的美丽乡村建设正在从“物的新农村”向“人的新农村”转变。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结出丰硕的成果。此外,还有一点让感触很深,就是农村社会管理的精细化、资源开发利用的高效化、比较优势发挥的最大化、服务群众的细微化,体现在方方面面。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眼界决定高度,创新决定广度,思路决定出路,勇气决定举措,担当决定成效。只有“跳出右玉看右玉,走出朔州看朔州,对照安吉看右玉,对比湖州看朔州”,才能准确客观的发现我们的不足和短板。作为一名基层乡镇党委书记,如何创造性地贯彻好、落实好市委六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在加快实现“乡村振兴的特色区和践行“两山”理论的示范区”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想在先、走在前呢?我觉得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突破:
一是思想上要解放。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党纪法律范围内主动破除制约乡村发展的条条框框,为创新松绑、为发展撑腰。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全方位反思以前在农村农业工作方面的不足和问题,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探讨解决乡村振兴瓶颈的举措,把讨论活动变成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的过程,用讨论的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要在全社会形成人人为乡村振兴想办法,不为不作为找理由的浓厚氛围,树立为干事者担当,为作为者负责的正确导向。
二是政策上要吃透。结合现场教学所去村庄,感悟最深的就是湖州人把政策用足用活了。这恰恰是我们工作的一大短板,我们的习惯做法是用政策限制,不是用政策发展。因此,一方面要加大政策法规的学习培训和宣传力度,提高执行者的业务素质和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政策研究的力度,提高解读政策的能力,创造性地提出贯彻落实政策的细则或举措,让政策更接地气,更服水土,而不是机械教条式的执行政策,更不能把政策变成谋取私利的工具和依据,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政策变成推进乡村振兴的动力。
三是资源上要激活。这里所说资源指政策资源、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源。首先政策资源。五四村、鲁家村、向阳村等已经全部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现农民承包地经营权全部流转,股权化既保证了农民的土地收益,又弱化了农民个体实际地块的界限,最大限度地降低用地成本,化解了土地纠纷,很好地处理了农村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极大地释放和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的规模化、集约经营。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这一政策,我们还未用足用活。其次社会资源。乡村振兴不是一部门的事,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统筹整合使用政府资源、统筹调动社会民间力量,引导企业资本参与。参观的乡村,村级都设有统一战线工作组,统筹调动乡贤、名人等力量助力乡村治理,这个做法真的不错,值得借鉴。第三文化资源。一是湖州的所有村都有文化礼堂,都有讲习所,都有文化长廊,都有农风家训,都有村史馆,都有农家书屋,都有老年公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处可见深入人心,文化育人、文化兴村、耕读传家的氛围很浓。二是村级党组织尊重人才、培养人才的眼光和远见着实让我们佩服,可以说照此下去,下一轮的发展引领者仍然是湖州。三是对文化资源的挖掘也要做到极致。这次学习还有一个感受就是湖州的博物馆很多,湖笔博物馆、桑基鱼塘博物馆、荻港村名人博物馆等等。国级传统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等都做到了极致。我们的传统古村落、非遗等资源相当一部分在沉睡,未能发挥文化资源在促进经济、教化乡邻、抚育文明风尚中应有的作用。
四是责任上要担当。从鲁家村的成功案例,到向阳村党支部、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集体决定、共担风险,处处闪耀着为民担当、干事创业的情怀。创新发展,先行先试,需要担当,就要大力传承弘扬右玉精神。一要有为群众为集体利益担当初心。二要有迎难而上、艰苦奋斗,不怕挫折、不怕失败,愚公移山的恒心。三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久久为功,利在长远,天下为公的公心。这既是对干部个人的要求,也是对各级党组织的要求。
五是党建上要加强。党群服务中心是每个参观点最突出、最显眼的标志。“为集体操心、让群众省心、请组织放心”、“村庄发展快,要靠书记带;群众生活美,要靠班子领;火车开的稳,要靠党员撑”、“党员农家乐”、“党员文明户”、“党员责任牌、责任区”、“党员请您歇歇脚、上下楼梯慢慢走”等暖心提示清晰显眼,处处体现了党员示范带头,服务群众的理念,体现了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乡村治理中领导核心作用。任何一个美丽乡村的建设,都离不了党组织引领、党员示范带动,只有强一个支部,才能促一个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要通过党建引领,不断强化“三基建设”,激活基层党委、农村党支部内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观能动性。
摘要: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的重大课题。首先,分析乡村文化振兴的困境,主要包括农村意识形态弱化、乡村文化主体的空心化、城乡文化差距扩大阻碍城乡融合、乡村文化产品发展滞后严重、传统村落文化“空洞化”。其次,从强化意识形态引领地位、实施乡土文化重构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三个方面,阐述了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构建。最后,提出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思路。
关键词:乡村文化乡村振兴城乡文化。
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乡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俱增。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和三农问题的日益凸显,使乡村文化重塑显得非常迫切。农村空心化、农业副业化、农民老龄化等问题使乡村文化振兴面临严峻挑战,比如文化传承断裂、价值取向缺失、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弱化,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亟待加强等。乡村文化塑造可加强乡村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构建乡村主流价值观,为实现城乡全面融合和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动力和支撑。
1.农村意识形态弱化。
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快速推进的过程中,社会各个领域都普遍面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弱化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中央强化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意识形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农村非主流意识形态存在不断蔓延的趋势,影响和阻碍了广大农民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和接受。当然长期以来农民群体的话语主导权较弱、发声渠道受限,也是导致削弱农村地区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因素。文化素质偏低、宗教思想入侵、宣传队伍不健全等是农村农民主流意识形态弱化的主要表现。
2.乡村文化主体的空心化。
农民是乡村文化发展和建设的主体,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城镇化、工业化快速推进,人口转移的推拉力作用导致大量农业农村人口向城市聚集,农村人口流失严重,且流向城市的大都是青壮年,大量老人、儿童和妇女则留在农村。人才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这种人口的持续外流构成了文化主体的缺位,对乡村文化振兴构成巨大挑战。人口流失改变了农村的人口结构,削弱了文化交流,文化活动变得更为单一化。人口流失的一个直接影响就是导致农村文化传承创新难以实现,传统乡村文化的主要承载者是那些留守在农村的老年人,随着现代化进程快速推进,他们最终会因不能及时更新知识或者跟不上时代步伐而被边缘化;而作为乡村文化主要传承力量的青年人却离开农村、涌入城市,最终导致乡村文化主体出现空心化,阻碍了乡村文化振兴的进程。
3.城乡文化差距扩大阻碍城乡融合。
党的十九大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乡村文化要振兴也同样要走城乡融合的路。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不断拉大了城乡之间的文化差距,致使城市和乡村在文化制度、价值观念、意识形态、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伴随大量农民进城打工,逐步在城市安家,城乡文化的差距带来的冲突,严重阻碍了城乡文化的融合。这种城乡文化的冲突主要表现在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中心文化与边缘文化的冲突,以及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的冲突。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致使一些優秀的乡土文化与城市文化产生隔离,得不到城市文化的接受认同,乡土文化出现了收缩;另外农村的农耕文化与城市的工业文化所形成的巨大反差,在某种程度上也阻碍了城乡文化的融合发展。
4.乡村文化产品发展滞后严重。
乡村文化产品发展滞后主要表现为供给不足与供给无效并存。市场经济中的产品主要由企业和政府供给,一般商品由企业来提供,公共产品则主要由政府提供。农村人口居住分散,人口密度普遍偏低,文化产品建设成本高,利润回收不易,致使企业投资农村意愿弱。而地方政府受财源限制,投入文化产品能力不强,再加上政府对公共产品的供给内容和供给方式较为单一化,侧重于有形物质的投入,而轻视对无形物质的开发,忽视文化产品服务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需求,出现某些农村地区文化产品供给浪费和无效。
5.传统村落文化“空洞化”
城乡二元体制、现代化大潮的冲击、传统村落自身保护的不足等,使得传统村落文化出现“空洞”。近些年来,国家在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方面采取了大量措施,效果明显,但二元体制仍然积弊甚深,致使农村基础设施、社会公共服务欠账较多,制约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另外,现代化快速发展,对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传统村落产生严重冲击,村落居民逐渐放弃了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甚至崇尚现代城市文化。传统村落文化出现了更多的“空心化”“衰退化”。最后,传统村落自身保护能力不足也是“空洞化”的原因之一。传统村落大多数位置偏远,发展环境较差,基础设施和公务服务投入严重不足,自身经济发展基础和能力较弱。大量村落中青壮年群体的迁移外流,使村落失去了保护和传承的生机活力。
1.加强意识形态引领地位。
乡土文化重构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在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乡土文化重构是对现代价值观和乡土价值观的融合,通过乡土文化重构使乡村精神面貌,进而吸引外流人口或能人返乡创业,助力农业增长、农村稳定、农民增收。乡土文化重构是多维需求的重合。乡村居民对乡土文化的重构是内在自发的需求,乡土文化重构能为村民提供一个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美丽乡村文化环境。其次,乡土文化重构也要树立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于乡土文化重构的全过程。从五大发展理念看,创新是乡土文化重构的源泉和动力,协调是乡土文化重构的内在要求,开放是乡土文化重构的必由之路,绿色是乡土文化重构的生态诉求,共享是乡土文化重构的价值目标。乡土文化重构,能促使家庭和睦、邻里和谐,也能净化乡村生态、优化乡风民风,创造良好的乡村文化环境。
3.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城乡融合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使命,就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农村发展不充分这个社会主要矛盾。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城乡融合首要任务就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要摒弃城乡发展原有的思维模式,在城乡融合过程中要倡导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价值观念。实施城乡融合,要强调城乡要素互通,既包括技术、资金、土地等的融合,也包括城乡文化要素的融合。在所有要素的融合中,文化的融合是价值层面的融合,也是城乡各要素融合的前提。因此在乡土文化的重塑过程中,要注重城乡文化的融合,通过全方位、全要素的融合,继承和发扬乡土文化。另外,还要加快解决户籍制度、土地制度、产业发展等相关制度的改革,破除制约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制度障碍。
1.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两岸关系新形势政策论文篇十四
大学毕业生是社会人力资源中最宝贵的一部分,其就业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激烈的职场竞争所形成的就业难已成为大学毕业生的共识。如何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成为胜手呢?首先要破除旧的就业观念,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的就业观念。只有这样,才能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在求职竞争中成为强者。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谈一下大学生怎样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一、从“精英”向“大众”的转变。
随着90年代中后期全国高校扩招规模的逐年加大,全国高等教育入学率居于高位,20**年高等教育入学总人数超过23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1%以上,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推进,大学生就业模式必然由精英教育阶段所形成的毕业生就业模式向大众化教育阶段所形成的毕业生就业模式转变。
在精英教育阶段,由于高等教育是稀缺资源,受教育者的地位必然增高,被称为“天之骄子”,就业实行“统包统分”的就业模式。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上大学不再需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大学生也不再被称为“天之骄子”,大学生就是普通老百姓,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同老百姓找工作一样,“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是当前就业的主要形式。社会中的各行各业都需要大学生,既有大学生毕业去当工人,也有大学生毕业去做个体经营,只要是大学生通过诚实劳动来为社会创造价值,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就是现在社会所倡导的。劳动者的素质普遍提高了,社会才能更好地发展。
二、从“城市”向“基层”的转变。
当前,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广大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以及广大农村还存在人才匮乏的状况。一些县市是能提供比城市好的多的工作和待遇,但很多大学生还是不愿意去,认为委屈了自己。实际上,基层的天地广阔,蕴藏着无数的机会,大学生完全可以把到基层就业视为创业的起步、成材的开始,通过了界国情民意,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大学生应该将就业的姿态放低,将人生的目标抬高,在城市就业已趋于饱和的情况下,选择到基层就业是理性的、现实的。从20**年开始,我们学校相继开展了服务西部、农村资教、选拔选调生等工作,出台了诸多优惠政策,既拓宽了就业渠道,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而且对毕业生就业观也是一种引导和教育。在服务西部计划和农村资教行动中,涌现了许多优秀的毕业生,得到了社会、单位的一致好评,我校也涌现了像梁华山、吴天亮等一批优秀的到基层服务的毕业生,他们在基层中展现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为自己、为母校争的了荣誉!
三、从“公有”单位向“非公有”单位转变。
在传统的职业观念影响下,人们都希望能够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或国有大企业谋职、发展,而不愿意到集体企业或民营企业求职发展。但是,政府机关、科教文卫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大型三资企业由于多种原因(如体制原因、产业结构原因、亏损等),吸纳大学毕业生的能力是有限的,很难大量接受大学毕业生就业。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民营、个体企业单位大量增加,随之带来的是对人才的大量需求,以前大学生担心民营企业规模小,经营管理水平低,个人没有发展前途;怀疑民营企业管理不规范,福利待遇没保障;还害怕民营企业工作不稳定,办公环境差。而现在的民营企业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的民营企业发展非常迅速,人才市场薪资调查表明,民营企业的收入水平甚至已和三资企业不相上下,民企灵活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手段为人才创造了比在其他单位更好的个人发展空间。随着社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民企工作也不用担心四金交纳等个人保障问题。
四、从“专业对口”向“通用人才”的转变。
很多大学生就业时特别强调要专业对口,认为大学花费了几年时间所学的杂混业是自己生存之本,如果离开了自己所学的专业而选择其他行业,那就白白浪费了大学的时间,专业情节依然影响着求职的心理,实际上大多数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标准是:注重应聘者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至于专业是否完全对口,并不过分计较,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在校期间所学专业知识与现实需要难以吻合,求职过程中如果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则难以找到合适的职业,一个具有开拓精神的毕业生,应看重行业的发展前景,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择业方向,勇于进入与自己相近或相关的职业。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体制转轨时期,随着结构的调整,必然也会使某些行业迅速发展,如第三产业的邮电通讯、金融保险、社会服务等,就业人数将会明显增加。由于我们的教育结构不能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必然会使某些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大学教育不仅仅是学习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大学生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会比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更快更好地融入与适应。
五、从“打工”向“创业”的转变。
打工是一种被动的就业行为,而自主创业是给自己“打工”,是一种主动的就业行为。新一代大学生精力旺盛,有着强烈的挑战自我,实现自我的激情,并且无负担,没有太多牵挂,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专业基础扎实、具有创新意识、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强,善于接受新知识。
从现阶段的就业形势看,国家宏观政策激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建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广大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创业——这包含机遇与挑战的字眼,已经成为无数大学生心中的梦想。中国也已经诞生了一大批大学生创业者,而且其中不乏许多非常成功的典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两岸关系新形势政策论文篇十五
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对外政策的调整有利于中日关系的发展,日本是经济大国,资源小国,对海外资源的依赖性和依赖程度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大,加上国际局势动荡,对日本影响很大。因此,日本需要分散原料,燃料的供应,就近取材来满足其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
本在国际上的影响仍十分有限,它既无法同美,俄那种政治影响力遍及全球的超级大国相比,也无法与英法相比,因此,它力图在最有前途的亚太地区扩大政治影响,亚太地区既是日本的主要资源供应地,又是日本重要的商品市场。日本企图从政治上“担负起稳定亚太地区的使命”。从这一指导思想出发,日本加强了亚太外交,积极在这一地区发挥作用施加影响。在国际重大问题上,积极参与,尤其在经济上大大增加对亚太“热点”地区的投资。加强经济合作。
中国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为中日两国友好关系注入了新活力,中日官方和民间的互访增多,中日经济贸易迅速增长,经济合作的加强。文化的交流等都促进了中日关系的良好发展。
中日两国友好合作关系有了显著发展,总体来看,主流是好的,正常的,发展是顺利的,都给双方带来了好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摩擦,这些问题主要包括经济和政治两方面。
政治上,主要上是日本如何对待过去的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及如何处理与台湾的关系这是中日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
经济上,大多是业务问题:一是两国由于体制的不同,在契约的观念,市场开放程度,交涉权限等方面产生的差异,二是随着歼击机往来的扩大,引起的贸易不平衡。三是在技术合作方面,日本企业严密控制先进技术的出口和转让,采取卖产品不卖设备,卖设备不卖技术的做法,这不能满足中国在技术引进方面的要求。
1.史教科书事件。
日本为了替军国主义者发动的战争开脱罪责,近些年来,频频发生篡改历史教科书事件,引起了中国,朝鲜等亚洲国家的强烈反对。
两岸关系新形势政策论文篇十六
全球治理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精英的口头语。精英们提出,技术创新和市场自由化带来的跨境商品、服务、资金和信息流动激增大大提高了全球国家的关联程度,以致于任何国家都难以依靠自身的力量解决国内经济问题。我们需要设立全球机构,制定全球规则和全球协议。
这样的说法今天普遍为人们所接受,质疑它就像对地球围绕太阳旋转提出质疑。但适用于气候变化或流行疾病等真正全球问题的规律并不一定适用于多数经济问题。与我们经常听到的不同,世界经济并不属于全球公域。在经济问题上,全球治理所能带来的好处有限―而且有时还会造成损失。
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是因为地球仅有单一的气候体系。在哪里排放温室气体都没有任何差异。因此国家限制碳排放对国内的好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恰恰相反,明智的经济政策―包括开放―首先是要有利于国内经济,承担经济政策不善所付出的代价也同样如此。单个国家的经济命运主要取决于国内情况而非国际局势。如果经济开放受民众欢迎,主要因为上述政策符合国家自身利益使然―而不是因为这样做能够帮助外界。能为全球经济稳定添砖加瓦的开放和其他明智政策并不取决于全球精神,而是取决于自身利益。
有时,牺牲其他国家利益才能成就国内经济优势。这就是所谓以邻为壑政策的案例。石油等领域占主导地位的自然资源供应商为哄抬价格而限制国际市场资源供应就是最经典的案例。在这种情况下,出口国的收益就是世界其他国家的损失。
“最佳关税”背后也存在类似的机制,即大国通过限制进口达到操纵贸易条件的目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实行限制或禁止运用上述政策的全球规则理由显然非常充分。
但困扰决策者的绝大多数世界贸易和金融问题并不属于此类。这方面的例子有欧洲农业补贴、对转基因生物禁令、美国滥用反倾销规则或发展中国家未能充分保护投资者权益。这些基本上都属于“风险自担”政策。由此产生的经济代价主要由国内民众承担,即使此类政策可能同时对别国民众产生不利的影响。
举例来说,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农业补贴十分低效,高价格高税收或二者兼备导致欧洲农民受益的同时损害了其他所有人的利益。这样的政策部署不是为了从其他国家那里占取好处,而是因为分配、管理或与公共健康相关的其他矛盾的国内目标主宰了整个经济动机。
加剧经济周期和造成金融动荡的糟糕的银行法规和宏观经济政策也同样如此。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表明,超越一国边界的经济溢出效应可能无法忽视。但如果美国监管机构未能尽职尽责地完成监管工作,原因并不是因为别国经济受损而美国经济受益―美国本身就是受害最重的经济体之一。
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经济失策或许是发达民主国家政府未能解决不平等日益扩大的问题。其根源同样来源于国内政治―具体而言,是金融和商业精英控制决策过程以及他们胡编乱造的有关再分配政策的限制。
可以肯定,全球避税天堂就是以邻为壑政策的例子。但只要他们愿意,美国和欧盟等大国原本有能力采取更多限制避税―和竞相减免企业税的措施。
因此我们今天的问题与全球合作的缺失并没有什么关系。今天的问题本质上是国内问题,因此不能通过国际机构制定规则来加以解决,更何况破坏国内政策的那些既得利益能够轻易影响所谓的国际体系。全球治理往往只是保护既得利益全球计划的代名词,也正因如此,它所起到的主要作用是在推进全球化的同时协调国内经济政策。
因此,关于全球治理的解决方案还可以有另一种选择,就是专注于改善民主制度的国内运作问题,而不预判政策将产生何种对外影响。这是一种侧重于强化民主国家而非全球化的全球治理模式。
我认为,应当制定旨在提高国内决策质量的全球规则和程序要求。与透明度、广泛代表性、问责制和在国内诉讼中使用科学或经济证据等相关的那些全球纪律,只要不限制最终结果的,都是上述规定的实例。
全球机构已经在某种程度上采纳了这种类型的纪律。比方说,世贸组织的卫生及植物检疫措施应用协议(sps协议)明确要求在进口商品涉及健康问题时须出示科学的证据。这种类型的程序性规则可以很大程度上更好地扩大应用,以改进国内的决策程序。
此外我们还可以要求受进口关税不利影响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参与国内诉讼来改进反倾销规则。我们可以借助包含静态和动态效率的经济成本效益分析来改进补贴规则。
只有通过改进民主决策进程,才能解决那些由于国内审议失败所带来的问题。全球治理在此只能起到非常有限的作用―起作用的前提是它促进国内决策而不是对其加以限制。否则,全球治理目标会体现出一种对技术官僚方案的渴望,而这样的方案只会践踏并削弱公众审议。
文档为doc格式。
。
两岸关系新形势政策论文篇十七
众所周知,台湾是中国第一大岛,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我国不可让步的原则性问题,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是中国内战遗留的问题,完全属于中国的内政。台湾问题迟迟没有解决的原因是复杂的,其中很主要的原因是来自外国势力的干涉、阻挠,特别是美国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是每个主权国家的神圣权利,也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联合国宪章明确规定:联合国和它的成员国不得侵害任何会员国或国家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不得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的事件。联合国《关于各国依联合国宪章建立友好关系及合作之国际法原则之宣言》指出:凡以局部或全部破坏国家统一及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为目的之企图,都是不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的。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被侵略、被宰割、被凌辱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而英勇奋斗的历史。台湾问题的产生与发展,都与这段历史有着紧密的联系。由于种种原因,台湾迄今尚处于与大陆分离的状态。这种状态一天不结束,中华民族所蒙受的创伤就一天不能愈合,中国人民为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斗争也一天不会结束。因此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完全统一,已然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五十年来,中国政府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奋斗。
1979年中美建交后,美国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承诺执行一个中国政策,但却又制定所谓《与台湾关系法》,干涉中国内政,继续向台湾大量出售先进的进攻型武器。强化美台军事交往与合作,鼓励台湾分裂势力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阻挠两岸和平统一。对此,我坚决反对任何外国势力干涉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决不允许任何外部势力阻挠、破坏中国和平统一进程。
近年来,台湾岛内“台独”活动日形嚣张,给两岸关系的发展和国家和平统一投下了阴影。中国政府严重关注这一事态的发展,对任何制造“台湾独立”的行径绝不会坐视不理。台湾海峡两岸目前的分离状态,是中华民族的不幸。所有中国人无不殷切盼望早日结束这种令人痛心的局面。
为了实现两岸人民正常往来和国家统一,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措施并且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华人的理解和支持。2006年,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胡锦涛主席提出“四点建议”,明确指出:坚持“九二共识”,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两岸同胞谋福祉,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根本归宿;深化互利双赢的交流合作,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2008年年初,台湾政局发生了重要的积极变化,执政长达八年的民进党选举惨败下台,国民党重新执政。国民党深知两岸经贸关系对于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两岸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迅速展现出和平发展的良好势头。一年多时间里,两岸两会不但立即恢复了协商,而且签订了九项协议,达成了一项共识,主要都是与两岸经贸议题密切相关的,标志着两岸经贸关系正迎来一个新的重要机遇。
我觉得要逐渐实现统一,两岸双方有必要巩固累积构建的互信基础,认真思考和务实解决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台湾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地处东经119°18′03〃至124°34′30〃,北纬20°45′25〃至25°56′30〃之间。面积3.6万平方公里,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绿岛等岛屿。台湾海峡呈东北向西南走向,北通东海,南接南海,长约200海里,宽约70至221海里,平均宽度约108海里,是海上交通要道,也是国际海上交通要道。中国东海和南海之间往返的船只从这里通过。从欧洲、非洲、南亚和大洋洲到中国东部沿海的船只也从这里通过。从大西洋、地中海、波斯湾和印度洋到日本海的船只一般也经过这里。厦门与台湾隔海相望,其地理位置优越且有良好的深水港湾,自古有“扼台湾之要,为东南门户”之称。台湾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台湾对大陆来说就是一艘永远不沉的航母,台湾对美国来说是它第一岛链的最前沿,台湾经济军事及政治位置都不容小觑。
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中国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家园。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2010年新年贺词,表示将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更好造福两岸胞。2012年3月22号,胡锦涛指出,两岸虽未统一但中国领土和主权没有分裂。并强调,在反对“台独”、认同“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我们应该沿着这条正确道路继续向前迈进,不断巩固成果、深化合作,努力再创新局,为台海地区谋和平,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真正做到中华民族不再内战,海峡两岸不再内耗,让两岸同胞、所有中华儿女拥有充满光明的愿景,这是我党应该奋斗的目标。
1.大陆企业赴台投资正式启动,两岸开通空运定期航班,两岸直接双向“三通”全面实现。
4.2012年3月4号,全国政协委员、新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便表示,未来两岸故宫交流合作的空间无限广阔。5.2012年新年伊始,两岸文化教育界合作编纂的《两岸常用词典》宣布完成,“中华语文知识库”网站也正式开通。
两岸交往制度化和机制化进程有序推进大陆方面通过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举行了两次会谈,又签订了六项新协议,并达成陆资入岛共识。以大陆企业赴台投资和两岸正式开通空运定期航班为标志,两岸同胞期盼30年之久的全面直接双向“三通”终于实现,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取得实质进展。
在未来,我们要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局势的能力,不断强化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使两岸关系的改善发展惠及更多基层民众,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上出现的各种问题,不断排除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和阻力。要继续按照先易后难、先经后政的思路有序推进各项议程,着眼未来,为今后破解政治难题积累共识、创造条件。要进一步把各项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稳,扎扎实实地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新形势下,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要加强交流,加深理解,消除敌意,增进互信,尽早建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制度化框架,确保两岸关系平稳向前发展,以维护祖国的和平统一。大陆与台湾在英明的领导人的共同努力下,我坚信宝岛台湾迟早会回到母亲的怀抱!
和平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期盼,但却永远是一个难以完全实现的梦想,不然,世界上就不会有战争。就两岸和平发展而言,大陆强调和平发展,国民党主张和平发展,陈水扁也曾呼吁两岸和平发展,为何两岸无法实现和平发展?关键是没有建立起两岸和平发展的基础。如今岛内政治与两岸关系形势的变化,出现了两岸和平发展的曙光,是因为两岸尤其是国共两党有了两岸和平发展的共同基础。一是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二是坚持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九二共识”。三是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四是两岸相互信任的初步建立。五是主张两岸共同繁荣与发展。如今两岸和平发展出现了历史机会之窗,如何把握与建构,是一个两岸共同需要做出战略考虑的重大问题与需要共同努力的历史使命。过去多次出现改变两岸关系历史发展的机会,但在对时局把握与形势判断的失误,两岸错过了多次难得的历史机会,两岸应吸取教训,把握历史机遇,共创两岸和平发展的历史新篇章。
两岸关系新形势政策论文篇十八
摘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理论是党的以来,党中央提出并形成的关于通过和平发展方式最终达成国家统一目标的思想和理论。它的提出不仅是时代因素作用的结果,也是丰富的理论和思想渊源演化的成果。它体系完整、内涵丰富,具有鲜明的特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两岸关系的所有重要领域,全面回答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成为新时期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对台政策的理论基础。其实质是中国特色的两岸统一理论,是以和平统一为导向、分阶段解决台湾问题的理论创新。
关键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理论;两岸统一。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理论(下文简称“和发理论”)是指党的以来,以胡锦涛为的党中央运用科学发展观,从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和国家发展战略全局出发,根据国际、国内与两岸关系形势发展变化,在科学总结两岸关系发展规律与祖国大陆对台工作实践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力争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的思想理论与大政方针,逐步提出并形成的通过和平发展方式最终达成国家统一目标的思想和理论。和发理论抓住了两岸关系发展当中存在的主要矛盾与问题,撷取了两岸与国际社会三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既坚持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实现国家完全统一的原则性,又充分考虑两岸关系的历史、现实以及台湾同胞的特殊心理,力图通过和平发展逐步解决两岸关系当中存在的各种深层次矛盾与问题,有力地指导了对台工作实践,开辟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本文将对和发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形成过程、内涵特点、主要意义进行分析。
(一)和发理论是在新世纪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提出的。冷战结束后,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的潮流与主题。这既使我们面临发展机遇,也使我们面临严峻挑战,为台湾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有利和不利的双重影响。一方面,我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对外关系不断发展壮大,一个中国原则得到国际社会普遍承认与遵守,任何旨在分裂中国领土主权的主张均行不通。另一方面,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冷战幽灵仍在游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玩弄“以台制华促变”把戏,企图以台湾为筹码牵制我国,企图促使大陆朝着他们所期待的方向演变。两岸关系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在新形势下,顺应时代潮流、追求和平发展、实现共同繁荣是我们的不二选择。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张完全符合时代主题,符合台海两岸与亚太地区各国人民的利益,符合国际社会的期待。这一主张将时代潮流与和平统一的既定方针相结合,将两岸的主题与世界的主题相统一,在理论上占领了道义制高点,得到了国际舆论的高度赞同。
(二)和发理论是在我国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时刻提出的。以来,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对台政策作为中央政府各项政策中的重要一环,必须同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相适应。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张正是科学发展观运用于解决台湾问题暨处理两岸关系的体现。关于和平统一战略要同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相一致问题,邓小平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对此就做过论述。他说:“在国际事务中反对霸权主义,台湾归回祖国,实现祖国统一,归根到底,都要求我们把经济建设搞好”;“四个现代化搞好了,经济发展了,我们实现统一的力量就不同了”[1]。两岸关系的长期和平与稳定,可以避免台海发生危机,防止台海局势过多牵扯中央精力。这对于维护和延长大陆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实现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为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创造条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发理论的提出正是以此为主要出发点和着眼点的。
(三)和发理论是在两岸关系与岛内政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刻提出的。两岸关系自1979年全国人大发表《告台湾同胞书》,特别是1987年底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以来取得了长足进展。两岸在经济文化交流、社会交往、宗教对话等方面十分热络,为两岸关系不断向前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复杂历史因素造成的两岸之间的结构性敌意在短时间内不能得到改变,两岸现阶段立刻实现统一的时机并不成熟。台湾政局急剧演变也使中央重新思考对台政策和部署对台工作,将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稳定台海局势、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为重点。蒋氏父子在其统治时期,虽坚持立场和推行本土化政策,但始终坚持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原则。李登辉在其主政前期坚持蒋氏父子的立场,制定了《国家统一纲领》,成立了半官方的海峡交流基金会与大陆展开接触谈判协商,促进了两岸民间交流快速发展。但在其主政的中后期,李登辉推行“分裂、分治”路线,致使两岸关系屡屡陷入紧张状态,一度濒临战争边缘。以陈水扁为代表的民进党上台执政后,更加肆无忌惮地推行“台独”路线,不仅大搞“去中国化”,挑拨制造族群对立与仇恨,而且大搞“正名、制宪”、“公投自决”等活动,有计划地向“法理独立”目标迈进。“台独”分裂势力所进行的这些冒险挑衅活动给台海地区和平造成了严重威胁。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理论体系的提出与形成大体经过了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从2002年11月胡锦涛全面领导对台工作到2005年3月大陆通过《反分裂国家法》。这个阶段,中央针对“台独”势力活动猖獗,直接威胁台海和平和大陆现代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论述。主要内容包括:2003年3月胡锦涛就做好对台工作提出“四点意见”,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大力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深入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团结两岸同胞共同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里首次提出了“团结两岸同胞”的概念。2004年5月17日,针对陈水扁连任的严峻形势,中台办、国台办授权发表声明,对“台独”势力发出严正警告,首次提出了“共谋两岸和平发展”的概念。2005年3月4日,胡锦涛就新形势下的两岸关系发表四点意见,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此次谈话有许多重要的新提法,例如对“四个只要”作出“庄严承诺”,为和发理论注入了新元素。
(二)第二阶段:从2005年4月国共两党北京会谈到2008年3月中国国民党在台湾重新执政。这个阶段,鉴于反“台独”斗争取得重大成效、“台独”政权在岛内日益不得人心,台湾泛蓝阵营三党领袖相继大陆行,国共两党达成《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简称“国共五项愿景”),中央在加大对台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了相关的理论论述。2006年4月16日,胡锦涛在会见参加首届两岸经贸论坛的台方代表时首次明确提议:“两岸同胞携起手来,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这个主题,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使我们的感情更融洽、合作更深化,共同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共同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新时期以和平发展为主题的对台工作行动纲领,主张在“一中原则”的基础上,两岸协商正式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三)第三阶段:从2008年4月“胡萧会”至该年底胡锦涛发表“1231讲话”。这个阶段,鉴于中国国民党在岛内两场关键选举中获得大胜,中央抓住机遇就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出部署,并及时提出一系列新的论述。2008年4月12日,胡锦涛在博鳌会见台候任副领导人萧万长时指出,两岸在新形势下应做到“四个继续”。同年4月29日,胡锦涛在会见连战时指出:两岸双方应当共同努力,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同年5月28日,胡锦涛会见国民党**吴伯雄时指出:首先要建立互信,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是双方建立互信的根本基础。同年12月31日,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以下简称“1231讲话”),全面回顾总结了30年来对台工作所取得的成就与经验,深刻阐述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与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战略,就如何开创和平发展新局面提出六项重大主张。“1231讲话”标志着中央关于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张,历经实践检验和经验总结逐步臻于成熟完善,初步形成了较为系统完善的理论体系。
(一)为什么要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1.和平发展是以人为本、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需要。胡锦涛多次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贯彻到各项对台工作中去,理解、信赖、关心台湾同胞,体察他们的意愿,了解他们的诉求,为他们排忧解难,满腔热情为台湾同胞多办好事、多办实事,依法保护台湾同胞正当权益,最广泛地团结台湾同胞一道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国共五项愿景”指出:“和平与发展是二十一世纪的潮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也符合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利益”。“1231讲话”进一步指出: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符合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时代潮流,要继续长期坚持和全面贯彻这些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大政方针。
2.和平发展是促进全民族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需要。胡锦涛在2003年就指出:“中国发展了,中华民族强盛了,是全体中华儿女之福。古今中外的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家和万事兴。一个民族要发展、要强盛、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首先要团结起来,同心同德去奋斗、去拼搏”[2]。“1231讲话”进一步指出:“回顾近代民族之艰难奋斗历程,展望未来民族之光明发展前景,我们应该登高望远、审时度势,本着对历史、对人民负责的态度,站在全民族发展的高度,以更远大的目光、更丰富的智慧、更坚毅的勇气、更务实的思路,认真思考和务实解决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问题”;“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全民族的团结、和谐、昌盛。”中央领导还反复强调:两岸同胞的前途命运归根结底系于民族的复兴与国家的统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经成为推动民族复兴、实现民族夙愿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3]。这些论述总体表明一个意思,就是中华民族要复兴必须团结奋斗,必须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推动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共创民族复兴的最大根基。
3.和平发展是中国大陆和平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世界历史,传统大国的崛起几乎无一例外要靠对外发动侵略战争进行掠夺。中国现代化之路究竟怎么走受到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很多人担心中国大陆的崛起会重走传统大国的老路,对其他国家造成威胁。中国共产党明确宣示要坚持和平发展战略,下决心走出一条与传统大国兴盛不同的强国之路,“其核心是以发展的成果增强维护和平的能力,又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前进道路上的问题”[3]。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党和政府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然选择。
4.和平发展是通往和平统一的必经之路。台湾问题形成的原因错综复杂,决定了解决台湾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过一个较长时间的条件准备。和平发展是为和平统一创造条件的必要过程。“1231讲话”提出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首先要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论断,科学回答了为什么要致力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问题,从而“既确定了当前推进两岸关系的主题,又表明了我们坚定不移的努力目标”。换言之,除非有外力干预和“台独”分裂势力挑衅打乱和平统一的部署,否则大陆不会中断和平发展的进程,主动发动台海战争。
(二)如何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1.和发理论擘划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框架。这部分内容主要体现在“1231讲话”提出的六项主张上。
(1)必须恪守一个中国,增进政治互信。“1231讲话”指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核心利益,“两岸在事关维护一个中国框架这一原则问题上形成共同认知和一致立场,就有了构筑政治互信的基石,什么事情都好商量”。坚持“一中原则”首先应该坚持“九二共识”。“九二共识”是1992年由两岸正式授权的民间团体达成的,其“核心是双方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精髓是求同存异,即求一个中国之同,存政治分歧之异”。两岸当年正因为有“九二共识”,才有了1993年“汪辜会谈”的举行,以及两会先后所达成的若干个促进交流合作的协议。国共两党也正是基于“九二共识”,才在2005年达成了“五项共同愿景”,并在2008年后共同推动两岸关系步上和平发展的轨道。因此,“九二共识”是寻求打破两岸政治僵局的务实做法,是将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产物。20年来的实践证明,“九二共识”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定海神针,也是两会开展对话协商的必要前提,否定“九二共识”必然会导致两岸关系动荡不安,造成两会协商谈判的中断。
(2)必须推进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经济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以人为本理应经济先行,特别在全球经济竞争更加激烈的情况下更应如此。祖国大陆从1979年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开始就积极推动两岸直接“三通”,主张政经分开,主张将经济交流放在各项交流的首位。事实证明,两岸经济合作有先天之利,两岸经济交流是两岸关系中最活跃的因素,不仅有利于台湾经济提升竞争力和扩大发展空间,有利于两岸经济优势互补和互利互惠,有利于“两岸合作赚世界的钱”[4],还有利于推动两岸经济关系朝着制度化、机制化、正常化的方向发展,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奠定更为扎实的物质基础。经济交流与和平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两岸民众的生存发展呼唤经济交流,经济交流需要和平发展,而和平发展又极大地推进了两岸经济的交流合作,直接造福两岸同胞。
(3)必须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经济是联结物质利益的纽带,文化则是联结精神和情感的纽带。实现两岸关系持久和平良性发展,文化同样不可或缺。正如中国国民党荣誉**吴伯雄所说,经济交流使两岸手牵手,但只有文化交流才能使两岸心连心[5]。两岸一个多世纪的疏离,半个多世纪的敌对并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使两岸的意识形态和情感认同出现了严重的断裂乃至对立。要改变这种情况,除了加强经济交流,还要增进文化交流,而两岸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就是最好的抓手。“1231”讲话指出: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宝贵财富,是维系两岸同胞民族感情的重要纽带。中华文化在台湾根深叶茂,台湾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台湾同胞爱乡爱土的台湾意识不等于“台独”意识。应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使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发扬光大,以增强民族意识、凝聚共同意志,形成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4)必须加强人员往来、扩大各界交流。“两岸交流,归根到底是人与人的交流,最珍贵的是两岸同胞心与心的沟通。”[6]“两岸关系的转变,根基在民间,动力在人民。”[7]两岸交流应当以两岸民众为主体,以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为核心,以增进同胞感情和提升福祉为归宿。两岸交流没有党派之分和地域之别,应当遍及城市和农村,深入到县市、乡镇、学校和社区,深入到工人、农民、青年、妇女和少数民族等各个界别之中。广泛开展两岸各界交流特别是加强基层民众直接交流,有助于增进了解、积累共识、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深化合作,为两岸关系发展营造更好的氛围,打下更坚实的民意基础,创造更有利的条件。“1231”讲话指出:对于那些曾经主张、从事、追随过“台独”的人,“也热诚欢迎他们回到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方向上来”。可见,两岸关系要实现和平发展,两岸同胞必须大和解大团结,加强交往、促进交流是先决条件。
(5)必须维护国家主权,协商涉外事务。在和平发展阶段,如何处理好既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又适度满足台湾参与国际活动的需求及愿望,对我们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解决这一问题的难点在于如何在现有国际法体系下使分而未裂的两岸能在国际社会“和平共处”,包括如何定位过渡期的两岸政治关系,如何处理与政治定位相关的国旗、国歌、称谓等。“1231讲话”针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些基本原则,指出:“两岸在涉外事务中避免不必要的内耗,有利于增进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对于台湾同外国开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往来的前景,可以视需要进一步协商。对于台湾参与国际组织活动问题,在不造成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两岸务实协商作出合情合理安排”。
(6)必须促进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理应以正式宣布结束敌对状态、签署和平协议作为重要标志。两岸一日不这样做,和平发展就一日没有制度保障,就存在倒退的隐忧。鉴于此,“1231讲话”呼吁:为了避免再出现骨肉同胞兵戎相见,让子孙后代在和平环境中携手创造美好生活,两岸中国人有责任共同终结两岸敌对的历史;为有利于两岸协商谈判、对彼此往来作出安排,两岸可以就在国家尚未统一的特殊情况下的政治关系展开务实探讨;为有利于稳定台海局势,减轻军事安全顾虑,两岸可以适时就军事问题进行接触交流,探讨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问题。总之,“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应是两岸共促和平发展的阶段性奋斗目标。
2.和发理论明确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本思路。这部分内容主要体现在近年来胡锦涛提出的3个“16字箴言”上。
(1)关于“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8]。这是2008年4月胡锦涛在中国国民党获得台湾大选胜利后会见连战时所提出的,因获得国民党方面的高度认同而成为国共两党共同遵循的“游戏规则”。其中“建立互信”是16字的核心,“关键是在事关维护一个中国框架这一原则问题上形成共同认知和一致立场”[9]。“搁置争议”就是要在政治互信的基础上,暂时搁置双方有高度争议的问题和难题。“共创双赢”就是要站在全民族发展的高度,摒弃冷战零和思维,最大限度地寻求双方利益的交汇,照顾彼此关切。
(2)关于“先易后难、先经后政、把握节奏、循序渐进”[10]。这是2009年5月胡锦涛在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轨道一周年之际所提出的。中央领导多次反复重申这16字箴言,其原因在于两岸关系错综复杂,两岸关系发展经纬万端,既蕴含巨大潜力,又为各种复杂因素制约。因此,必须在推进和平发展的过程中,“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统筹协调各领域工作,分清轻重缓急,把握节奏时机”;“从解决两岸民众最需要、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做起,从两岸双方有共同意愿、有合作条件的领域开始”。这既符合两岸关系发展规律和做事情的规律,也体现了对台工作以人为本的主旨,是“已被实践证明的有益经验和可行途径”[9]。
(3)关于“平等协商、善意沟通、积累共识、务实进取”[11]。这是2008年6月胡锦涛在会见江丙坤率领的海基会复谈代表团一行时所提出的,以此作为开展两岸协商谈判的指导思想。胡锦涛指出:平等协商就是在商谈中双方要平等相待,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对方。善意沟通就是在商谈中要充分考虑对方的实际情况,多从善意的角度理解对方的想法,消除不必要的疑虑。积累共识就是要不断扩大共识、缩小分歧,这样才能取得更多更大的成果。务实进取就是要实事求是地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真正解决问题,做到行稳致远。这16个字可以说体现了祖国大陆积极推进两岸复谈的态度。
和发理论是以胡锦涛为的党中央在新形势下运用科学发展观处理台湾问题所提出的新论述,具有鲜明的风格。
(一)最大限度地寻求两岸与国际社会三方利益的公约数。冷战结束后,和平发展成为时代潮流和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在两岸统一时机尚不成熟的情况下,以和平发展为主题符合两岸与国际社会三方面的利益,既有利于维持台海地区的和平稳定,促进共同发展,争取台湾同胞的支持和世界舆论的同情;也有利于我们抓住时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推进民族复兴的伟业,为和平统一创造条件,因而是上上策。
(二)抓住了两岸关系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从两岸关系的角度来看,台湾问题长拖不决的原因复杂,但主要矛盾是两岸发展不平衡。大陆的综合实力还不够强大,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还没有充分体现,解决台湾问题的筹码还不够多,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我们自己。因此,中央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和平发展作为现阶段两岸关系的主题,抓住了解决台湾问题暨两岸关系问题的关键,有助于统一全党的认识和作为。
(三)把促进两岸同胞共同奋斗放在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以来,中央所有公开发表的涉及对台政策的文稿几乎无一不提到“团结”、“共同”等字眼,使用频率之高为2003年以前所罕见。以胡锦涛“1231讲话”为例,其中28次提到“共同”一词,3次提到“团结”一词。这既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先锋队的本质体现,有助于团结两岸同胞,形成共促和平发展、振兴中华的合力。
(四)将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和发理论体现了“两手并用”的策略思想,使“软的更软、硬的更硬”。例如:一方面强调要以人为本,将争取台湾民心的工作落到实处,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尊重、信赖、依靠台湾同胞,努力为台胞排忧解难,推动实现全民族的团结、和谐、昌盛;另一方面则明示“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祖国分割出去”[11]。对台工作正是秉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宗旨,在两条战线上都展开攻势,才激活了两岸关系一盘棋,推动两岸关系走上和平发展的道路。
(一)和发理论奠定了对台工作和对台政策的理论基础。和发理论涉及开展对台工作、发展两岸关系的原则、目标、主题、宗旨、依靠力量、途径、步骤、方法等,涵盖了两岸关系的所有重要领域,较全面地回答了两岸同胞所关心的重大问题,深刻阐述了为什么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以及怎样才能实现和平发展两大问题,提出了解决两岸关系发展当中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新情况新问题及症结难点的新思路新办法,指导了两岸关系取得重大突破,使党的对台政策建立在科学可行的基础之上。
(二)和发理论使祖国大陆牢牢掌握两岸关系发展的主导权。和发理论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出发,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既定目标出发,从海峡两岸的实际情况出发,最大限度地兼顾了大陆、台湾和国际社会三方面的利益,寻求和谐社会、和谐两岸关系与和谐世界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以人为本、顾全大局、理性务实、重信守诺、追求双赢的良好形象,从而极大地争取了岛内民心,争取了国际社会的支持同情,也使“台独”分裂势力失去攻击的着力点,使我们牢牢掌握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战略主动权。
(三)和发理论较好地回答了和平发展与和平统一的关系问题。和发理论描绘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宏伟蓝图,提出了走出僵局、实现和平发展的办法与措施,指导对台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为两岸和平统一找到了一条务实可行的道路,即寓振兴中华、和平统一目标于和平发展、共创双赢的过程之中,通过后者来创造实现前者所需的条件和能量,以量变促质变。和平发展、共创双赢与振兴中华、和平统一相辅相成,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反之亦然。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将和平发展与和平统一都落到实处。和平发展阶段的实质是由敌对状态向最终统一过渡,是和平统一的低级阶段;和平统一则是和平发展的高级阶段及必然走向。和发理论的实质就是中国特色的两岸统一理论,是以和平统一为导向、分阶段解决台湾问题的理论创新。
总之,和发理论孕育于反“台独”斗争尖锐之时,形成于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转折的关头。这一理论的提出标志着党对台湾问题本质的认识更加深入,对两岸关系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全面,对现阶段国际形势和两岸关系总体形势的把握更加准确,对由“和平发展”到“和平统一”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等更加有数,对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战略思考更加清晰,对现阶段对台工作的任务、重点更加明确,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已经并将继续指导对台工作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
[1]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g]//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40.
两岸关系新形势政策论文篇十九
摘要:两岸关系一直是中国人民的热点话题,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关心时事,认识两岸关系的动态,抓住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有利时机,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向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高层次迈进,这是在新起点上加快推进两岸关系的重要任务,这也是每个中国公民应该尽到的义务。
关键词:两岸关系历史问题交流台湾问题新形势。
自1949年台湾问题形成以来,大陆方面始终把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中国的发展从此进入历史新时期。《告台湾同胞书》就是在这个重要历史背景下发表的。30年来,大陆方面为促进台湾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系列对台方针政策。邓小平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从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和国家发展战略全局出发,在毛泽东、周恩来关于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为确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江泽民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丰富和发展了对台方针政策。党的十六大以来,大陆方面就对台工作作出重大决策部署,提出一系列新主张新举措,赋予对台方针政策新的内涵。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和实施,把大陆方面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法律化,表达了大陆方面坚持和平统一的一贯立场和最大诚意,同时表明了全中国人民坚决反对“台独”、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共同意志和坚定决心。
《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以来,在两岸同胞和各界人士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发生重大变化。1987年底,两岸同胞长期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同胞交往日益密切,两岸经济合作蓬勃发展,形成互补互利的格局。1992年,两岸达成“九二共识”,双方在此基础上举行首次“汪辜会谈”。2005年,国共两党领导人实现历史性会谈,达成“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2008年3月,台湾局势发生积极变化,两岸关系迎来难得历史机遇。2008年5月以来,本着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精神,两岸协商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得到恢复并取得重要成果,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迈出历史性步伐。双方妥善处理一系列问题,保持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势头,推动两岸关系展现出和平发展的前景。今天,两岸同胞往来之频繁、经济联系之密切、文化交流之活跃、共同利益之广泛是前所未有的。中国人民维护台海和平、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事业日益赢得国际社会理解和支持,世界各国普遍承认一个中国的格局不断巩固和发展。
打破不必要的人为障碍、樊篱,推动教育、文化、社会各方面交流合作是为彼此促进、彼此激励提供保障。
2011年4月24日,大陆著名高等学府清华大学与颇有渊源的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共迎百年校庆。随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两个清华大学开始越来越紧密地交流互动,这是整个两岸高校交流互动的缩影或者说文化交流的一个面向。两岸清华大学这样的高校教育合作,以及台湾开放大陆学生就读等文化合作为增进两岸相互了解,深化两岸高等教育合作,甚至对于提升国家民族的竞争力都有很大帮助。
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脊梁,是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和共同财富,也构成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文化基础的核心内容。维护和增强这个核心,最主要的就是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将有力地增强两岸同胞共有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提供两岸关系发展的文化动力和民意支持。
在两岸经济合作已经取得丰硕成果、两岸各界大交流已经形成新局面的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感知到通过文化交流去提升两岸同胞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的特别重要性。两岸同胞都认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是中华文化的传人;进而认为大陆和台湾是自己共同的家园,要守护好、建设好这个家园;再进而认为自己负有振兴中华、民族复兴的责任,为此做出自己的努力,这样就能够消除许多误解和不必要的疑虑,进一步彼此理解、信赖和关怀,进一步交流合作、互利双赢;也就能够超越政治歧见,在发展中去解决各种问题,不断拓宽两岸关系前进的道路。
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需要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协调发展。一个文明社会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共同进步的社会。两岸关系发展也应当是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的过程。
两岸关系发展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要创造很好的经济、社会、文化条件来推动两岸政治问题的解决。两岸已有共识,敏感、高层次政治问题暂时先搁置,给两岸老百姓尤其是两岸青年比较好的、宽松自由、共同发展的空间。在共同发展的时空环境背景下,两岸相互促进,相互了解,为达成两岸问题最终政治解决的共识创造较好条件。
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形势启示我们,要将两岸和平发展向和平统一方向引导,除了搁置争议之外,我们还需站在争取台湾民心的战略高度,在经济、文化、社会交流等方面不断细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路线图。胡锦涛六点意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提出了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战略要求,体现了解决两岸关系重大问题的新思路、新观念、新主张,也体现了**难题、打开僵局的政治智慧。贯彻落实胡锦涛六点意见已经成为大陆对台工作的主轴。今后要进一步重视让台湾民众特别是基层民众广泛参与两岸经济社会合作进程,注意保障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促进两岸更好地共同发展。另一方面,我们要继续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只有踏踏实实地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我们才能有效地构建基础坚实、支撑有力、内涵丰富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增强两岸同胞对中华民族和统一国家的认同,为两岸最终和平统一创造条件并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4】《中国和平发展与两岸关系的回顾和前瞻》,郑必坚。
两岸关系新形势政策论文篇二十
“胡六点”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涉外事务等方面提出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针政策,其中第六点提出:“我们再次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同时指出,“两岸可以适时就军事问题进行接触交流,探讨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问题”;“为有利于两岸协商谈判、对彼此往来做出安排,两岸可以就在国家尚未统一的特殊情况下的政治关系展开务实探讨”。
由此可见,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关键的问题恰恰存在于“一个中国原则”这个“基础”之中。没有这个“基础”,两岸就没有谈判的可能,或者勉强谈起来只获得一纸协议,也不可能真正结束敌对状态;如果这个最根本的对立解决了,其他各项政治问题包括结束敌对状态、签署和平协议、建立军事互信等等,都将转化为技术性问题而迎刃而解。目前,两岸在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上达成了一致,支撑了去年以来两岸关系的明显进展;但是,如何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深化落实这一共识,尚需双方发挥高度智慧,在互动中形成高度默契、互为激励、螺旋上升的正面循环。所以,胡在2009年5月26日会见国民党主席吴伯雄时进一步指出:“考虑到今后两岸关系的发展前景,包括需要逐步破解一些政治难题,巩固和增进双方的政治互信尤为重要。坚持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是关键所在”。(二)两岸关系核心问题是要全面落实“一中原则”
2005年“胡连会”标志着大陆“两岸同属一中”的政策思想走向成熟并落实为具体政策,标志着国共两党二十年左右围绕一个中国原则进行的事实上的“谈判”终于达成初步一致。这就在两岸最为敏感的涉外问题上向台湾人民展示出合理解决的前景,也就在一个中国原则下互为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取得一致与平衡。
从“胡四点”到“胡六点”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讲话精神、从近年两岸关系出现的有关变化来看,以往一中原则单纯强调两岸关系的“法理内涵”,对台湾当局政治地位采取绝对排它性的否定态度;而“两岸同属一中”则在坚持一个中国法理基础的同时,为一中原则注入了实事求是、正视现实的“事理内涵”,以及以人为本、尊重包容的“情理内涵”。全面把握与落实“新三句”包含的法、理、情三重内涵,是我们正确坚持一中原则、继续推动两岸关系良性发展的基础与前提。
综上所述,两岸关系事有千端,全面地、坚定不移地落实一个中国原则是核心所在。它一方面要求台湾当局更加明确地坚持体现一中原则的“九二共识”,更加明确在排除人们对台湾未来走向上的疑虑;一方面要求大陆进一步合情合理地看待台湾当局应有的政治地位,并继续协商解决台湾参与国际活动的问题。在两岸关系历史当口,双方均须戒慎恐惧,小心呵护,务使近年两岸关系出现的良性互动不断深化,巩固发展。
2008年5月以来,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转折,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和突破性进展,展现和平发展的新局面。两岸双方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基础上建立政治互信,保持良性互动,两会商谈达成18项协议,两岸实现全面直接双向“三通”,签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两岸各界交流合作蓬勃发展,两岸关系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积极变化。
其中影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有利因素:1、中国大陆的发展与坚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政策及措施的不断加强;2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经产生与显现了重大的积极性作用;3、和平发展态势获得两岸民众尤其是台湾主流民意的高度肯定;4、两岸间政治互信有所建立;5、马英九团队持续推动两岸和平开放政策;6、国际社会乐见两岸和平发展。因此在解决台湾问题上要坚持的方针政策有:1、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2、实现两岸统一的前提和基础——一个中国原则;3、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一国两制。
除此之外,还要在此基础上通过以下五个方面来推动两岸的和平发展:第一,大力促进两岸人员往来;第二,积极推动两岸直接、双向、全面“三通”;第三,大力推进两岸产业合作拓展领域、提高层次;第四,切实推动两岸金融合作取得实质进展;第五,探索推动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
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基础上,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发展两岸经济往来,通过经济交往弱化政治,让百姓之间紧密相连,两岸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们共同的心愿,沟通才能够增进互信,合作才能够达成双赢,两岸同胞的福祉关系于两岸的和平发展,两岸的协商促进两岸的和平发展,为大陆和台湾的共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把握机遇顺势而为,开创两岸新局面。
我们应清楚认识到今日的两岸关系来之不易,要认识到马英九的执政期是我们难得的历史机遇期,他正派正直,是我们修复和发展两岸关系的机遇,机遇在前,我们应倍加珍惜。
当然,“先经后政”作为两岸的基础,也是应该建立得更扎实一点,但随着两岸关系的深入,我们总会面对众多政治难题。可是“先经后政”的本身其实也是一种政治,从2008年至2012年,成功的“先经后政”也化为选民的选票,不正说明经济与政治的相互影响。
面对两岸关系发展的大趋势,要求我们更关心另外45%的选民,也要求台湾在野的民进党要正视现实,理智地面对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大潮流,诚实的面对“九二共识”与“宪法一中”,不要甘作“为反对而反对一切”的反对党,要有理性的两岸政策,否则只能永远沦为在野党。即使偶然再度执政,也一定是不稳定。
(二)贯彻执行中央对台工作决策部署,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当前,两岸关系处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刻。两岸同胞普遍肯定与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两岸双方有继续推动两岸关系改善发展的意愿;过去几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国际社会普遍欢迎两岸关系继续改善发展,这些都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开创新局打下了良好基础。展望未来,两岸关系有望迎来新的机遇,迈出新的步伐,开创新的局面。前进的道路上,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我们要坚持中央对台工作大政方针,继续深入贯彻胡锦涛“12.31”重要讲话精神,以持续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主题,以深入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为主线,进一步扎实有效做好各项对台工作,进一步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创造有利条件。
(三)全面理解党的关于今后一个时期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
党的报告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进程。和平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和平统一首先要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坚持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全面贯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为和平统一创造更充分的条件。”这一指导思想体现了中央对台工作大政方针的连续性,包含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基本判断和战略决策、新形势下推进对台工作的主要目标。
中央强调要坚定完成国家统一大业的信心。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崇高愿望和坚强意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岸关系历经风雨洗礼,开辟出和平发展的正确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必将强有力地推动和平统一的进程。
中央强调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对台工作的大政方针,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平统一的方向和目标,全面辩证地把握和平统一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内在联系。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坚持和平统一方针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坚持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全面贯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坚定地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道路,尽最大努力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我们要牢牢把握持续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紧紧抓住广泛团结广大台湾同胞的主线,维护既有的宝贵成果,保持正确方向和前进势头,增强政治互信,促进交流合作,扩大人民往来,推进对话协商,取得各方面新的成就,加强各领域制度化建设,从而夯实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为和平统一创造更充分的条件。
两岸关系新形势政策论文篇二十一
大家知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上台湾也曾而两次脱离祖国,一次是民族英雄郑成功第一次收复台湾,赶跑了荷兰殖民者,郑死以后其后代将台湾独立与清廷对抗,后康熙帝任施琅为大帅收复台湾,此后台湾一直隶属大陆管辖。二是1898年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将台湾二次割让出去给日本,自此台湾脱离大陆50年,直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才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1946年国民党发起国共内战,经过历时四年的内在,国民党被赶出大陆、蜗居台湾。正当人民解放军一鼓作气完全解放台湾,美国派出第七舰队横亘在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由此才形成了台湾问题。处理好两岸关系成为中央政府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一个重大考验。
新中国成立以后,蒋介石退居台湾,国民党军队蜂拥入台,这标志着蒋介石集团在大陆统治的结束。蒋介石、蒋经国统治台湾时期虽也曾扬言要反攻大陆,成立伪中央政府,但可以看出他们依然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他们也坚持的是一个中国原则。后来李登辉上台,才开始提出“两国论”,开始搞台独分裂活动。将两岸关系迅速升温激化。李登辉之后陈水扁上台,民进党开始执政台湾,开始想明目张胆地进行台独公投,台独分裂活动日益猖獗。海峡两岸关系也日益紧张。2008年随着国民党名誉**连战对大陆的访问,拉开了两岸关系缓和的序幕,海峡两岸交流也日益紧密。就在同一年国民党**马英九赢得“大选”,击败民进党,时隔八年之后国民党重掌大权,也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门轰然洞开,两岸关系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两年多来两岸经济关系大事不断,世所罕见。先是中断近十年的“两会”恢复制度性协商,在大陆台湾先后举行四次重要会谈,达成12项经贸合作协定;再就是取得了包括全面直接双向“三通”、mou在内的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成果,两岸经贸关系进入全面、快速发展阶段。
(1)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面临不小的挑战。目前的两岸关系是两年来最好时机,台海形势出现了对我有利的内外环境,李登辉的影响日渐式微;陈水扁被判无期徒刑,以“台独纲常”为宗旨的民进党早已下台。未来几年,岛内台独活动难于掀起大的风浪,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势不可阻挡。接下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将不可避免地触及政治议题,两岸关系“先易后难”、“先急后难”、“先经后政”、越到后来越难。难点在于以下几点。
1政治对话议题。马英九当局对政治对话的态度渐趋保守。所谓台湾岛内形成“共识”,实际上就是一种“托词”,如果民进党一直反对,岛内将永无共识;两岸对话还要夹带国际因素,这显然表明两岸政治互信有待进一步增强和强化。
2.经济合作机制化问题。马英九近年来不断重申ecfa的签署应在“对等、尊严”的原则下进行,必需符合“国家需要、民族支持和国民监督”的基本要求,必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和台湾人民利益,由此看出,ecfa形成两岸经贸关系的基本法,涉及到身份及关系的定位问题,搞好了,会使两岸关系更亲密;搞不好“两岸”也会成为“两国”的开始。
3.两岸军事互信问题。马英九在国18次国民党全代表会上显示,“因为两岸现在并没有剑拔弩张,所以并没有进行政治性谈判甚至建立军事互信机制的急迫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台湾方面要价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台湾却仍在计划向美国采购更多武器。在“军购”与“军事互信机制”之间,马当局定会选择前者。
4.台湾“国际空间”问题。近年以来,马当局继续推行“外交休兵”政策,暂时放弃了16年前的“加入联合国”的活动,转而与大陆协商弹性参与国际组织,反映出“一寸求和”的新思维。台湾当局的不断索取将使这一问题变得愈加复杂。
无论是年台湾政局还是两岸关系,表面看是风平浪静,实际上却是暗潮汹涌。为此我们应该保持清醒认识,不能盲目乐观,不能被岛内执政者更替所左右,不能被两岸关系的暂时缓和所迷惑。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影响台海安全稳定的根源并未消除,“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仍是两岸和平发展的主要现实威胁,解决台湾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不容低估。
两年来,两岸关系步入和平发展的轨道,两岸实现对话协商制度,经贸文化的交流合作日益紧密,新型两岸关系正在加速形成。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两岸关系在进入和平发展的轨道仅仅三年,在认同九二共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两岸之间形成了初步的政治互信。在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突破之后,两岸关系相应的进入有序推进、平稳发展的新时期。未来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合作将进一步深化并全方位拓展;两岸关系将进入合作与摩擦交替上升的新时期;两岸关系与岛内政治合作的衔接将越来越紧密;如何获取民心、争取民意支持将是未来两岸都要关注的焦点。
(2)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国因素不容低估。两岸关系应该是中国的内政,但它又有外力的干涉。可以说两岸关系中任何一个现象与事件,又都是中国、美国、中国台湾三方面相互牵制和博弈的结果。正像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台湾问题归根是美国问题。目前美国在台海两岸关系的基本态度是:不统、不独、不战、不和。长时间以来,美国在台海两岸间一直保持着藐视中间而实际上偏袒和支持台湾的做法。
中国的对台斗争实际上是对美斗争。在可预见的将来,美国对海峡两岸的政策不会根本改变。它确实有点像“摆钟”那样,以美国的国家利益为核心,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时而左时而右的摇摆不定。斗争将使长期的、曲折的和复杂的。当前两岸关系实现了历史性曲折和突破性进展,正朝着建立和平发展新局面的方向迈进。美国虽然表面上不断表态乐见两岸的和解。
1.岛内民意的走势左右两岸关系。现在台湾有一个最大的现实你,就是“台湾主体意识”的上升。
2.民进党能否东山再起。从外部环境上讲,自从马英九主政台湾以来,马英九在竞选时的承诺一直很难实现,马团队的民调也一直回落,台湾民众也颇有意见。另外,从国际局势上看,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一直把台湾作为遏制中国的妻子,也不愿意看到两岸和平统一。综上所述,民进党正在做着东山再起的准备。不过从目前来看,民进党要想东山再起的确困难重重。
(1)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住过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2)同台湾同胞一道,加强两岸人员来往和经济文化领域的交流,坚决反对台湾分裂势力。
(3)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现阶段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4)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我们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5)“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6)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同时绝不承认放弃使用武力。
参考文献。
[2]中华人民共和国条约集(第19集)[z].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条约集(第26集)[z].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
[4]中国国际法年刊[z].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
[5]王铁崖,田如萱。国际法资料选编[z].北京:北京法律知识出版社,1982。
[7]董云善,刘武萍。世界人权约法总览[z].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两岸关系新形势政策论文篇二十二
台湾问题是中国历史的遗留问题,从新中国建国后直到今天,两岸也一直没能实现统一。在李登辉和陈水扁任职期间,“九二共识”遭到“两国论”和“一边一国论”的破坏,两岸关系一直动荡不安。直到马英九上任后,两岸关系才逐渐缓和升温。2015年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断巩固与深化的一年,两岸同胞真正实现亲如一家。虽然在一些小的议题上争论不断,但大陆展现对台湾战略的新思维和新高度,不仅维系了两岸的沟通管道,使两岸交流合作持续开展,而且举世瞩目的两岸领导人实现首次会面。
11日,大陆举行庆祝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国民党前主席连战率领台湾各界人士参加,受到总书记的热情接见。三是“习马会”。11月7日,在全球瞩目下,习近平与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两岸领导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时间长达70秒左右。这历史性的一握,冲破了两岸交流形式的最后束缚,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这是自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具有里程碑意义。
在“习马会”上,两岸领导人都强调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两岸的政治基础;两岸领导人视致力于中华民族复兴为两岸的共同使命;两岸领导人都认为,双方应该相互尊重彼此的选择,不同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不应成为干扰两岸交流合作,伤害同胞感情的因素。这三个共同点,实际上构成了两岸关系最大公约数的主要内涵,由此也明确了巩固和发展两岸关系的基础。因此在过去的八年里,两岸三通变成了可能,两岸双向交流成为现实。同时两岸的经济关系也实现正常化,促进了两岸的经济发展。
2碍。在2000年7月20日,蔡英文表示“‘台独’是台湾人民对两岸关系的选项之一”,公然为“台独”主张张目。她曾为所谓“台湾加入联合国”造势,公然鼓吹要“彰显台湾为主权独立国家的存在事实”,还屡次表示希望美国作为“第三者”插手两岸事务。由此可以想到若她执政,两岸关系势必紧张化,和平发展不会容易。
果不其然,在她赢得2016年台湾当局领导人选举后,6月访美期间,进一步将“两岸现状”阐释为“在中华民国现行宪政体制下,依循普遍民意,持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虽然对于“九二共识”蔡英文的讲法也有所变化,从一开始的“根本不存在”到诬称是“国共共识”到“求同存异”的变化。但本质上是没有变化的。现在蔡英文、民进党对两岸关系持“不挑衅、无意外”的态度,以谋求大陆没有理由对蔡英文当局出重手,但是,蔡英文拒绝沿用“九二共识”,尤其拒绝对“一中原则”采取积极表述,也拒绝确认,两岸不是国与国关系,这毁弃了两岸本已存在的政治基础,就必然对双方的和平发展构成重大冲击。而且在9月13日,蔡英文会见“美国在台协会”主席薄瑞光时声称美国是“台湾最重要战略伙伴”,同时感谢了美国持续的“对台军售”。9月29日,蔡英文在公开信《给民进党党员的信》中公开叫嚣要“力抗中国的压力,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和“摆脱对于中国的过度依赖,形塑一个健康的、正常的经济关系”等等。这些都是不利于两岸关系友好交往的,如果蔡英文借执政之机大搞“台独”,那么两岸关系将再次陷入动荡不安。
3尤其是台湾主流民意的高度肯定和赞赏支持,两岸同胞都渴望彼此互通有无,共同发展,共同进步。没有民众真正想“台独”。所以在这一重大民意的压力下,蔡英文不得不提出愿意维持两岸关系的现状。再加上美国一直奉行“以台制华”战略,维持两岸关系“不统不独,不战不和”现状,以获取战略利益最大化。他一方面反对大陆对台动武,一方面又不断向台出售武器。所以美国固然不希望台湾回归我们祖国大陆,但是他并不会也不敢支持台湾真正独立。如果他帮助台湾独立,我们就可以采取武力强行解放台湾,从而遏制美国在东南亚的发展。所以不管是台湾内部还是国际上的形势对台湾领导人的压力,都使得蔡英文当局不敢真正宣布台湾独立。
蔡英文的执政理念始终是深深的伤害了两岸人民的心,由于民进党不接受“九二共识”,想要台湾独立,实行“去中国化”致使两岸好不容易拉近的距离又远离了。在经济上,大陆方面,去台湾旅游消费的人明显减少;台湾方面,蔡英文还想告别以往过于依赖单一的市场经济(即出口大陆)。这两方面使得台湾的经济景气持续低迷。台湾和大陆的关系也日益紧张化。她若想长期执政,就必然要改变自己的一些执政理念,必须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两岸友好往来的基础,是不可动摇的。否则的话,没有两岸同属一个国家的政治前提和政治基础,两岸的经济交往就不可能正常化,从而台湾的经济可能停滞不前。由于美国和日本的干涉,台湾现任领导人的执政理念,未来的两岸关系还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是台湾要想高速稳定发展,两岸实现真正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必然的趋势。两岸关系的发展前景是光明的,但是,摸索的途中仍然是曲折崎岖。
4
“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定海神针”。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关键的问题恰恰存在于“一个中国原则”这个“基础”之中。没有这个“基础”,两岸就没有谈判的可能,或者说,就算谈起来也只获得一纸协议,不可能真正结束敌对的状态。台湾若是不承认这一原则,两岸关系可能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如果这个最根本的对立解决了,其他各项政治问题包括结束敌对状态、签署和平协议、建立军事互信等等,都将转化为技术性问题而迎刃而解。
和平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我们要牢牢把握持续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紧紧抓住广泛团结广大台湾同胞的主线,维护既有的宝贵成果,保持正确方向和前进势头,增强政治互信,促进交流合作,扩大人民往来,推进对话协商,取得各方面新的成就,加强各领域制度化建设,从而夯实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让任何企图分裂我们国家的不法分子无机可乘,为和平统一创造更充分的条件。
在新形势的发展下,尽管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面临着许多的阻力和挑战,但两岸交流合作深化趋势不可逆转,祖国完全统一是民心所向,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心愿和最大民意,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两岸关系新形势政策论文篇二十三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形势与政策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使学生基本掌握该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把理论渗透到实践中,指导自己的行为。
因此,要实现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目标,增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效性,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必须贴近生活。贴近生活,就是要使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等融入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内容之中,使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充满生活色彩,富有生活气息,反映生活本质;就是要使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途径和载体超越课堂、超越校园,要使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触角深入到社会的敏感地带和热点问题;就是要通过引导,使大学生更理性地观察、思考和分析生活。
一、联系现实生活,精选教学内容。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时效性强,没有也不可能有较稳定的、具体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有些重大问题的教育时效性很强,学生很关注,社会影响大,迫切需要及时解决认识问题。
各高校一般根据教育部社政司下发的每学期《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主要围绕党和国家推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当代国际、国内形势的热点、焦点问题,并结合各校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来确定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
形势与政策课论述的热点问题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需要我们关注的一些国家大事。比如,从文化传承看国家软实力建设、台海局势分析、建立创新型国家、从中东、北非局势看国家的稳定富强、未来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等。二是吸引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焦点。比如,如何看通胀下的经济形势、从毒胶囊事件看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如何看待和认识国际金融危机的形成、影响与应对,如何看待我国4万亿元投资扩大内需以及土地流转、食品药品安全、网络民意、从微博发展看网络规范等。三是与大学生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热门话题。比如,如何看待大学生就业形势、从大学生村官看就业择业等。这些问题,不仅在大学生中有很高的关注度,而且有很强的时效性、针对性,极易引起共鸣。
与其他课程相比,形势与政策课更为直接地体现着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它反映的是社会发展的宏大变化,紧密联系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当时形势,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政策性、时效性,而且当代大学生比较务实,他们不喜欢听大道理,也不喜欢听脱离生活实际的空洞内容,如果空讲理论,不联系社会的生活实际,就达不到教书育人、转变学生思想的目的。所以,形势与政策课讲授的概念、原理、观点,只有结合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才会使理论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也才能被学生所接受。
近年来,我校在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选择上注重选取贴近生活的、学生感兴趣的、国内与国际的热点焦点问题,并且有目的有重点地加以分析说明。例如春季学期开学之初,结合当时国际国内形势,把最热、最受关注的3月5日结束的我国利比亚大规模撤离同胞的行动作为专题内容。通过本次专题的讲授传达给学生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让学生了解中国海外大撤离是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外交为民”的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
再如,在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我们在讲授的过程中及时穿插了东海问题,并及时向学生宣传理性爱国、干好本职工作就是最大的爱国这一理念,及时教育了学生在大是大非面前要提高理性思考的辨析能力。
4月以来,我们结合国际国内最新局势,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理解和认识“中国梦”、认清我国当前海洋权益形势和国际关系等。这样为学生释疑解惑,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和了解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使他们无论面对任何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都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通过选择贴近社会生活的内容,把学生带到真实可感的时代生活中去接受教育,引导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思考,也帮助学生树立起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二、贴近学生生活,创新教学模式。
要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强化教学效果,必须贴近学生生活,创新教学模式。
1.改变教学方式,实现灵活多样。
(1)系统讲授与专题讲座相结合。
要抓好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系统讲授,设立专题,把问题讲深讲透,满足学生的需求。例如,20全国“两会”期间,为了让学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及“两会”精神,我校通过精心安排,在“两会”召开之际就组织师生集体学习并提炼了相关专题,并按照相关教学计划集中组织向学生系统讲解,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和正确理解党的基本路线、重大方针和政策。
同时,高校要结合实际,组织举办专题讲座,定期聘请校外领导或专家对国内外发生的突发事件、重大事件、重大节日或纪念日及时跟进讲解,如有关奥运、中东北非政局、两会精神、庆祝建党90周年、喜迎十八大的专题讲座等。例如,在进行南海局势的专题教育中,我们专门聘请海军工程大学教授、著名的国防理论研究专家黄友牛来校为学生作了题为“认清周边安全形势,不断增强国防观念”的报告。
(2)理论讲解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在进行理论讲解时,要善于引领学生关注生活,在具体知识的呈现中充分做到把基本观点、原理融入鲜活的题材中,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同时,要采用多维互动式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围绕其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讨论,吸引绝大多数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讨论方式有小组讨论、师生对话、看录像短片畅谈观点等。例如,在讲授社会保障体系时,除讲授政府的责任外,还涉及社会慈善机构,就可以让学生搜集“红十字会”的相关资料,就“郭美美事件”进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国家成熟的慈善活动的做法,进一步思考中国将来应该怎样完善慈善事业以辅助社会保障。
(3)课堂教学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形势,正确理解政策,不能离开学生利益的满足,要把教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学校可以结合学分制,对学生听课、讨论、写报告等进行累计积分,并使之成为这门课程学习成绩的一部分。
2.改变教学手段,由传统向现代转变。
随着高等教育条件的改善,高校电视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越来越普及,在教学中充分应用这些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丰富形势与政策的教育内容,增强形象直观教学,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和感染力。
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教学手段要生活化、现代化,变抽象为直观。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手段和影视音像资料,建立素材库、制作精良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把文字、声音、动画效果融为一体,营造立体的、动态的、活泼的教学氛围,给课堂教学注入浓烈的生活气息,增强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庆祝建党90周年”专题时,可以下载电影资料,利用多媒体设施再现建党时的情景。
在形势与政策教育中还可以广泛利用电视教学,同时也可以创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体网站和栏目,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设置动静结合的频道,设置大量的贴近学生生活、拓展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的栏目,开通由高水平教师主讲的网上专家论坛,设立专家网络邮箱,适时引导学生在线交流,开展在线答疑,建立网络教学考核评估系统等,满足学生对知识广延性、开放性的需求,使教学更加完整、连续、形象、生动和有效。
三、适应社会需求,加强实践教学。
现代社会要求教育必须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这就意味着教育要向生活回归。因此,要把形势与政策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要搞好课堂教育,又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例如,把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学习、服务社会、勤工助学、择业就业、创新创业紧密结合,要求学生参加寒暑期两次社会实践活动,撰写和提交调查报告,成绩计入课程学分。调查的主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农村的学生可以在寒假对回乡过年的农民工进行调查,也可对新农村建设、农村社保、农民收入、农村食品安全等多方面进行调查;城市的学生可以对城市居民贫富差距情况、老年人生活状况等方面进行调查。
讲到“改革开放的成就”这一内容时,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社会调查,让学生走出课堂去收集各种资料,在切实了解改革开放给我国社会带来的变化和发展后,带着思考和问题再走进课堂。
在进行就业形势与政策教育时,组织学生到一些大型企业调研就业形势和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需求情况。各种调研活动使学生更加贴近社会,更加贴近时代,更加了解国情,拓展了“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主题。
在“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专题教学中,结合理论教学开展“生活中的荣与耻”征文、“校园中的‘风景’”摄影、dv展评等实践教学活动。围绕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让学生们关注和发现生活中践行“八荣八耻”的具体事例,用真情实感书写、拍摄身边的真善美,讲述对荣与耻的感悟。
依托学校、社区及教师资源,联系一些教育基地、知名企业、政府部门或是基层农村,让大学生带着任务去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还可以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以重大热点问题为契机,深入挖掘其中的理论深度和实际教育价值,更好地把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和党团活动、“大学生三下乡”“青年志愿者行动”等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促进形势与政策课“入脑”“入心”,实现教学效果的知行转化。
社会是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第二课堂。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既能增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又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实现由学校课堂向现实生活的延伸,对进一步帮助学生在社会这所大学校中认清形势发展趋势,深刻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并内化为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
总之,由于形势与政策课本身具有开放性、时代性、前瞻性和社会性等特点,与时代和社会息息相关,与个人成长息息相关,形势与政策课的组织和教学应该是开放发展的,教学内容应该是贴近生活、与生活现状和谐对接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使学生融进教学环境,接触生活、接触社会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金雁。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贴近”的思考[j]。江苏高教,(3)。
[2]孙洪艳。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模式探究[j]。成人教育,(11)。
(作者单位湖北武汉城市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