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避免同样的错误反复发生。为了提高效率和工作质量,我想我们需要掌握一些高效的总结方法。接下来是一些写好总结的关键要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成就展参观心得有感篇一
为响应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号召,中建七局西南公司基础设施分公司党总支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参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网上展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11月10日,中建七局西南公司基础设施分公司党总支要求各党支部、全体党员,以集中观看或个人参观的方式,在网上参观70周年大型成就展网上展馆。成就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的时间顺序,逐年展示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主题,全方位立体化呈现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愤图强、艰苦奋斗实现的伟大跨越。
“通过观看国庆大阅兵感受到了祖国武器装备的先进,军事力量的强大,还有经济水平的发展。”“中国的大量商品现在已经远销到世界各国,包括一些发达国家,从而感受到中国制造业的强大。”“看到的国家发展的迅速,作为一个90后,我感到无比的自豪,我为祖国今天的繁荣昌盛感到骄傲!”成就展网上展馆在党员微信群中引起大家的共鸣。
广大党员纷纷表示,将积极投身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为祖国的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成就展参观心得有感篇二
70年巨变,让古老的中国焕发出奋斗的风采,让神州大地激荡起澎湃的浪潮。我有幸参观了“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
从1949年到,成就展按照70年的时间线展开,借助声音、文字、图片、影像以及模型等多元载体生动展出了我国70年间的重大事件及深刻变化。
7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在展馆里,在讲解员的解说带领下,我沿着编年体的时间线向前参观,带领我们走进时光隧道,真切感受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伟大祖国走过的伟大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
从第一条铁路建成通车、第一批国产汽车车下线,到远洋科考、载人航天飞行,再到世界最长跨海大桥、量子通信、高速铁路……展览选择150个“新中国第一”进行展示,以清晰的脉络,显示出中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实现的历史性跨越。
让我们在平凡的社工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努力,脚踏实地,共同创造美好未来!
成就展参观心得有感篇三
近日,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结合实际,采取适当方式组织党员干部参观“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及网上展馆。在此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参观大型历史成就展,是在向我们展示当今幸福生活会来之不易,是在告诉我们必须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在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有能力有信心战胜任何艰难险阻。
遥想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我们的共产党员只有不到100人,且随时处于被国民党反动派围剿的危机之中。无数共产党员冒着枪林弹雨走在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前面,终于用鲜血和真理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当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我们的内心是无比的激动,因为这是我们几千年都不敢想象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我们国家的gdp跃居世界第二,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一级。所有的这些成就,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当前我们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期,我们的生活会相比之前的时代丰裕了很多,生产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因此,我们更加必须珍惜,更加努力工作,更加践行宗旨,更好服务人民。
回顾我们走来的艰难历程,我们始终看到中国共产党的影子。从近代历史来看,鸦片战争以后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但最终在甲午海战中破产。紧接着,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的维新派开始推行变大维新,进行了“戊戌变法”,但最终也只有100日而已。在接着孙中山领导进行了辛亥革命,但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所以无论是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不可能真正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伟大胜利。反观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一步步走向繁荣富强,用实践证明了党的领导的唯一性和正确性。因此,新时代我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脱贫攻坚伟大战役中必须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始终坚信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克服艰难险阻。虽然我们在进行伟大事业的进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这是正常的,也是必须的。只要我们遇到困难不退缩、不畏惧,做到心中有党,心中信党,我们就一定可以度过难关,进而在伟大事业的实践中放飞自我、实现价值。
成就展参观心得有感篇四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支部集中组织党员参观了“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网上展馆。
此展览通过多媒体互动形式,360度呈现展览内容,全景式还原现场体验,展览从“序厅”开始,以“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主题,以编年体为时间主线,沿着屹立东方、改革发展、走向复兴,人间正道等展厅,带大家穿越“时空隧道”,足不出户的体验了祖国70周年前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科技、军事、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发生的变化,身临其境的感受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祖国各个领域所取得辉煌成就。
网上展馆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新载体,丰富了党员干部的线上学习课堂,进一步激发了党员干部的爱国主义精神,更加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党员们纷纷表示要真正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投入到本职工作中,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紧跟时代的步伐,坚定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信念,走好新时代检察人的长征路。
成就展参观心得有感篇五
走进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一个感受特别明显:按时间线陈列的展览,仿佛一条“时光隧道”,又像是一本具象化的历史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观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就展心得体会,希望能帮到大家!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新中国成立70年来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展现了党和人民感天动地的奋斗征程,感人肺腑、震撼人心。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1949-2019,70年栉风沐雨,70年沧海桑田。成就展以编年体为主线,漫步其中仿佛进入了一条时光隧道,让人全方位感知人民共和国的光辉历程。70年峥嵘岁月,彻底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深刻改变了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和世界地位。
时间的长河奔腾不息,奋斗的故事未完待续。成就展上历数了150个“新中国第一”,观众惊喜地发现,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个“第一”,正在越来越多地成为引领全球科技进步的“第一”。成就展每10年设置了一面英雄模范人物墙,一个个闪亮的名字镌刻在新中国70年的历史年轮上,全方位立体化呈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发愤图强、艰苦奋斗实现的伟大跨越。
在从苦难到辉煌的历史中、经沉沦而奋起的转折里,一条经验启示弥足珍贵:70年来我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充分说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这不仅是一种客观的、历史的、必然的选择,也是一种主体的、理性的、智慧的抉择。
70年后再出发,而今迈步从头越。继承前辈的事业,进行今天的奋斗,开辟明天的道路,我们就一定能满怀信心继续把新中国巩固好、发展好,在更壮阔的征程中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举行了大型成就展,这次大型成就展是按照时间序列来展开的,我们把它称之为“时光隧道”或者“历史长廊”,从1949年开始到2019年,用70年以来新中国的辉煌成就,书写一副美妙的历史画卷。可以说,这是一部编年体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通过展览展现在观众的面前。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个方面都在不断发展与改革,使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70年来中国的高速发展创造了无数的奇迹,我们从一个一穷二白贫困落后的国家一跃成为全世界举足轻重的超级大国,这是党中央和人民政府凝聚了全国人民集体智慧和力量的结果。
在这70年中涌现出太多催人奋进、可歌可泣英雄人物和事迹!首先要说的是:150个“第一”。其中,第一个“第一”是1951年10月官厅水库开工建设,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第一座大型水库;而第150个“第一”是,“2019年1月,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个月背着陆和巡视探测的国家”。这150个“第一”记录了一个发展中大国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从瓶颈制约成为优势支撑的不凡进程。
其次,展览展按照年代线性逻辑展开,观众在观展时如同步入“时光隧道”。这其中,又有十余块橙红色主题展板对每隔5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进行集中展示。当观众走出“时光隧道”,中国迈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伟大征程中的60个关键指标呈现在面前。展板形似片片风帆,寓意着“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国这艘大船正在披荆斩棘,一路向前。
接下来,看成就展中的7面人物墙,以年代为序,集中展现新中国发展建设进程中不断涌现的英雄模范。河南兰考原县委书记焦裕禄、掏粪工人时传祥、战略科学家黄大年、老英雄张富清等榜上有名。每隔10年集中展示这一阶段涌现的英雄模范人物,亦是集中展现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时代精神。
从大到小,从无到有,从国家发展到人民生活。从20世纪50年代的一间乡村婚房,到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一户城乡居民家庭场景,再到新时代的普通安居住宅,最后是人工智能走进千家万户的智慧家居,成就展还展示了4个家庭场景。此外,还有“赤脚医生”的医药箱、第一代化纤产品“的确良”、粮票、侨汇券等老物件,以此切实提高观众的代入感、参与感、共鸣感,把成就展办成人民的展览。
70年,是人一生的漫长旅途;是几代人的青春与梦想;是从无到有的奋进岁月,是可叹、可敬、可歌颂的里程碑,却也是一个整装再出发的新起点。历史的镜头转动了七十载,一年一景,一人一物,一帧帧的画面都印在了我们的记忆深处。我们将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用真抓实干融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目标,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情。
走进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一个感受特别明显:按时间线陈列的展览,仿佛一条“时光隧道”,又像是一本具象化的历史书。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北京举办了70周年大型成就展,其中浓墨重彩地推介了150个“新中国第一”,央视等多家媒体也在浓墨重彩地推介“新中国的第一”:第一辆自行车,第一辆汽车,第一架飞机,第一台内燃机车,第一艘核潜艇,第一颗原子弹,第一台电视机,第一台拖拉机,第一台计算机,第一辆高铁,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台万吨水压机,第一座长江大桥……150件标有“新中国第一”的照片和实物,生动展现了新中国白手起家、从无到有的探索历程,令人震撼。每个“新中国第一”,都是零的突破,都是一座丰碑,无不开辟了一片新天地,无不大力提升了国力,无不振奋了民族精神,成为我们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有力佐证。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当时情况我国是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农业生产力低下,粮食不够糊口。工业更是提不起来,底子极差,绝大多数工业产品都靠进口,连许多基本的日用品都不能生产,于是就有洋钉、洋油、洋火、洋灰、洋布、洋车、洋房、洋胰子等称谓风靡一时。那时,我国还有另一类“第一”:贫困人口数量世界第一,文盲人数世界第一,绝对贫困人口比甚至到1981年仍高达88.3%,居世界第一。中国人民就是在这样一片残垣断壁的战争废墟上,发愤图强,万众一心,通过短短几年时间就迅速地医治好了战争创伤,以最快的速度恢复生产,并以惊人的智慧和勇气,向一个个崭新的领域进军,不断填补空白,创造奇迹,涌现出无数个“新中国第一”。可以说,新中国70年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由无数个“第一”积累而来的创业史。
创业是十分艰难的,也是在勇于付出的。每个“新中国第一”,都有无数无名英雄在默默奉献。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背后是无数的科学家和无名英雄用生命在战斗,他们隐姓埋名几十年,默默地在为国家做奉献,有不少的科学家牺牲后没有留下姓名。孙家栋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他荣获2017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写道“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导弹、卫星,嫦娥,北斗。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袁隆平是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有效地解决了中国人民吃饭的问题。此外,还有王进喜,孟泰,郝建秀,赵梦桃、王崇伦,李顺达,许振超,徐虎,包起帆、马恩华、马恒昌、吴运铎、马万水等英雄劳模,他们都在“新中国第一”的诞生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居功至伟,彪炳史册。当然,在他们身后是成千上万默默奉献的普通劳动者,不计其数的无名英雄,人民不会忘记他们,历史不会忘记他们。
有了许多的“新中国第一”,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也将中国推向了“世界第一”。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贯通,这是中国第一条高原铁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穿越冻土历程最长的铁路;2016年,中国第一台全部采用国产处理器构建的“神威·太湖之光”夺得世界超算冠军,成为世界上首台峰值运算速度超过十亿亿次的超级计算机;2018年,中国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开通,它同时也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世界最长的钢结构桥梁,拥有世界最长的海底沉管隧道……70年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又从优到精,我们不仅逐渐补齐发展中的短板,更在一些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新中国的建设者们,新中国的英雄功勋们,正是凭着这股子倔劲儿、韧劲儿,我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实现了一次又一次自我超越,成为引领世界科学技术创新创造领跑者,成为推动中国科技走向世界的弄潮儿。
随着“新中国第一”乃至“世界第一”越来越多,意味着国家在创新创造领域越来越多地成为领跑者。而在一个个“第一”的背后,必然靠强大的国家在支撑;而要实现下一个“第一”,所面对的挑战会更大,所需要付出的智慧和汗水也会更多。作为每一个中华儿女,面对挑战与困难,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也有必胜的信心,70年来,我们创造了难以计数的“第一”,未来我们将创造更多“第一”。
成就展参观心得有感篇六
参观网馆,还是第一次。近日,利用业余时间我观看了“伟大历程,辉煌成就”网上展馆。哇塞!登陆网址,展现在面前的是高清晰高画质,360度旋转,身临其境,美轮美奂!让我们这些外地人省去时间和费用随时来京上网参观,感受祖国70年发展变化和当今飞速发展互联网科技给人们带来的便捷实惠!
网馆分序厅,屹立东方,改革开放,走向复兴,人间正道五个部分,有图片、文字、视频和清晰悦耳解说。我沿着时光隧道,多角度,宽领域,花费两个多小时时间从头到尾通盘看了一遍,有的地方甚至反复看了好几遍,如获至宝,如餐盛宴,确实享受!令人震撼,鼓舞人心,激励斗志!我为新中国建立能够屹立世界东方所创造的无数第一感到骄傲自豪!也为改革开放带来飞速发展感到幸福荣耀!更为民族复兴充满希望憧憬!我是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又服务农村的60后人,从未离开过“农”字,对“农”情有独钟,还是多谈谈这方面认识和体会吧!
党的惠民政策,让农民笑开颜。1977年,一位老人出山,力王狂澜,拨乱反正,修正航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犹如一缕春风吹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吹进农民心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出,解放了长期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打破了“一大二公”和平均主义“大锅饭”,一石激起千层浪,祖国大地焕发勃勃生机。土地承包,让我们家吃饱饭。当时,我们家在农村老少三代十口人,只有靠父亲一人在生产队劳动挣工分来维持生活,累死累活一年下来还要欠队里几百元。最要命的是我们家粮食年年不够吃,常跟人借,这点给我留下很深印象!尽管妈妈能干,省吃俭用,勤俭持家,常做玉米面菜团子,陷大皮薄,每每吃饭妈妈都唠叨我们多吃菜少吃饭,也无济于事。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我们家分得几亩地,一头牛,父亲高兴的样子从未见过的,不知从哪来力气和精气神,全家老少齐上阵,父亲牵头,爷爷帮衬,我们兄妹下学星期礼拜都下地帮着干活。至于种什么,干什么,再也不用生产队长张罗啦!到年末,没曾想粮食够吃了,不用借了,还有了余粮。参园子承包,让我们家脱贫致富。1981年,父亲看准时机与4家农民兄弟商议承包了队里人参园子,通过几年精心侍弄和付出我家分得万余元,算得上乡里首富“万元户”了。我用这钱上高中,读大学,弟弟盖新房娶媳妇,我们家从此走出贫穷踏上致富路。真是“翻身不忘毛泽东,致富不忘邓小平”呀!
恢复普通高考,让农民孩子受益。普通高考是国家重视教育重视人才选拔人才重要方式之一。然而,这一公平正义制度却遭遇十年“文大”浩劫。1966年开始取消高考,1970年又开始招生,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相结合的工农兵大学生。还记得那时候,凭借谁家庭出身成分好、根正苗红,双手糨子多,红卫兵造反派,白卷先生张铁生等等,不凭学习成绩,仅凭那些东西原子弹能爆炸吗?卫星能上天吗?像我这样成分高老子又没能耐穷人家孩子,学习再好也没戏。幸好,1979年恢复高考,我1981年考入大学,爬出祖辈经营地垄沟子,成为城里人,国家人,农行人。现在高招由当初几十万人扩招到现在八百多万人,起码得有一半多近五、六百万人像我这样农民孩子直接受益!我们这些农村读书郎由衷地感谢高考,感谢党恩!
开办春节晚会,让农民全家幸福。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人们物质生活富裕起来,开始追求精神文化生活,1983年春节联欢晚会应运而生。千家万户吃着丰盛年夜饭,欣赏“春晚”视听大宴,我和父母一家老少其乐融融,亿万农民幸福无比!“春晚”伴我们走过37年光辉历程,成为春节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和标配。试想,如果没有春晚,该多么寂寞无聊,有了春晚,该多么幸福欢乐!那时候,大人孩子盼过年,等着盼着看春晚,看赵本山压轴小品,虽然近几年看不到本山小品了,但春晚影响力和收视率以及在人们心中位置仍毫不逊色。近些年,随着影视互联网迅猛发展,人们欣赏水平胃口不断提升,对春晚期望值越来越高,春晚越来越难办是可以理解的。平心而论,央视春晚也不容易,真心希望春晚越办越好!多想农民问题,多反映农民生活和需求,真诚感谢央视春晚剧组所有人员倾情奉献和真情付出!
建国70年,改革开放40年,历程曲折,成绩辉煌,令世人瞩目,令国人骄傲,确实了不起!我坚信,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党中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那么,乡村振兴,“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成就展参观心得有感篇七
“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网上展馆开通后,我和同事们一起观看了展览成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70年成就展参观心得,希望能帮到大家!
大型成就展按照时间序列展开,分为序言、屹立东方、改革开放、走向复兴、人间正道5个部分,以1700多张历史照片、180多个视频、650多种实物述说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生动地呈现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重点突出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造的辉煌历史业绩,展览馆展示了从建国初到今天的重要事件,定格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时刻,新中国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感天动地的辉煌成就、弥足珍贵的经验启示,无一不是激励着我们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奋进。
70年风雨征程,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成就却是有目共睹的。从1949年的开国盛典,到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建成通车,到2008年的第一次北京举办奥运会,再到2018年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通车……,用无数傲人的成绩,向世人宣告,中国在世界东方昂首屹立。70年艰难探索,我们走出了一条属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党和国家领导人带领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团结一致、锐意进取,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奋进。新时代,中国肩负着光荣与梦想在新的征程上继续阔步前行。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老百姓是国家发展的受益者、见证者,更是国家发展的参与者、奉献者。不是每一名普通人都能有幸被列入展览,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充盈整个展览。新中国70年翻天覆地的变化,离不开每一位中国人的辛劳和智慧,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
如今,我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高技术领域捷报频传。国产大飞机、高速铁路、三代核电、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取得一批在世界上叫得响、数得着的重大成果,赢得了鲜花和掌声。今天的中国已跻身全球创新指数20强行列,中国经济正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向高质量发展不断迈进。70年后再出发,我们会有更多第一的成就,如今从头迈步,70年后我们再展辉煌成就。
“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网上展馆开通后,我和同事们一起观看了展览成果。
展览以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主题,以编年体为时间主线,安排设计了“序”、“屹立东方”、“改革开放”、“走向复兴”和“人间正道”5个部分,并体现历次党代会和重要中央全会、五年规划(计划)等方面的跨段主线,选择150个“新中国第一”进行展示,每10年设置英雄模范人物墙,充分运用声光电等多媒体科技展示手段,全方位立体化呈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发愤图强、艰苦奋斗实现的伟大跨越,清晰展现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深刻揭示新中国70年巨变背后的深刻道理。
通过观看一帧帧珍贵影像,一张张图片展板,一件件实物模型,我充分感受到了70年来我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为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感到无比自豪。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努力做好工作的动力,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勤奋工作、履职尽责,为街道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今天在网上看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就展,这次大型成就展是按照时间序列来展开的,我们把它称之为“时光隧道”或者“历史长廊”,从1949年开始到2019年,用70年以来新中国的辉煌成就,书写一副美妙的历史画卷。可以说,这是一部编年体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通过展览展现在观众的面前。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个方面都在不断发展与改革,使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70年来中国的高速发展创造了无数的奇迹,我们从一个一穷二白贫困落后的国家一跃成为全世界举足轻重的超级大国,这是党中央和人民政府凝聚了全国人民集体智慧和力量的结果。
展览展按照年代线性逻辑展开,观众在观展时如同步入“时光隧道”。这其中,又有十余块橙红色主题展板对每隔5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进行集中展示。当观众走出“时光隧道”,中国迈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伟大征程中的60个关键指标呈现在面前。展板形似片片风帆,寓意着“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国这艘大船正在披荆斩棘,一路向前。
成就展中的7面人物墙,以年代为序,集中展现新中国发展建设进程中不断涌现的英雄模范。河南兰考原县委书记焦裕禄、掏粪工人时传祥、战略科学家黄大年、老英雄张富清等榜上有名。每隔10年集中展示这一阶段涌现的英雄模范人物,亦是集中展现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时代精神。
从大到小,从无到有,从国家发展到人民生活。从20世纪50年代的一间乡村婚房,到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一户城乡居民家庭场景,再到新时代的普通安居住宅,最后是人工智能走进千家万户的智慧家居,成就展还展示了4个家庭场景。
70年,是人一生的漫长旅途;是几代人的青春与梦想;是从无到有的奋进岁月,是可叹、可敬、可歌颂的里程碑,却也是一个整装再出发的新起点。历史的镜头转动了七十载,一年一景,一人一物,一帧帧的画面都印在了我们的记忆深处。
70年后再出发,而今迈步从头越。继承前辈的事业,进行今天的奋斗,开辟明天的道路,我们就一定能满怀信心继续把新中国巩固好、发展好,在更壮阔的征程中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正式开幕。在这条总面积约达15500平方米的“时光隧道”内,上至国事、大事、大国重器,下如家事、小事、起居日常――属于中国人的每一个高光时刻、历史瞬间均得以再现。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络绎不绝地走进展览馆,在一个个展板或展品前感叹:70年,弹指一挥间;70年,中国大地换了人间。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老百姓是国家发展的受益者、见证者,更是国家发展的参与者、奉献者。不是每一名普通人都能有幸被列入展览,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充盈整个展览。新中国70年翻天覆地的变化,离不开每一位中国人的辛劳和智慧,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
大型成就展按照时间序列展开,分为序言、屹立东方、改革开放、走向复兴、人间正道5个部分,以1700多张历史照片、180多个视频、650多种实物述说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生动地呈现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国庆70周年大型成就展突出坚持党的领导。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的。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在展览中,突出坚持党的领导,专门设置了“历次党的代表大会及重要中央全会的重大决策部署”“历次五年规划(计划)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等方面的跨段主线,通过全方位展示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和成就,充分展现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豪迈气概和美好愿景。
70年后再出发,我们会有更多第一的成就,如今从头迈步,70年后我们再展辉煌成就。
“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9月23日在北京展览馆开幕,并于9月24日正式对外开放。
在新中国70华诞即将到来之际,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是最早向社会公众开放的活动之一。这次大型成就展是按照70年时间序列来展开的,我们把它称之为“时光隧道”或者“历史走廊”,也就是说从1949年开始一直走到2019年,把整个展览参观完。可以说,这是一部编年体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通过展览展现在观众的面前。(澎湃新闻2019-9-24)。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政治、经济、科教文卫等各个方面都在不断发展与改革使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70年来中国的高速发展创造了无数的奇迹,我国从一个一穷二白贫困落后的国家一跃成为全世界举足轻重的超级大国,这是党中央和中国政府凝聚了全国人民集体智慧和力量的结果。在这70年中涌现出太多催人奋进、可歌可泣英雄人物和事迹!今天通过这次“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完整的系统的梳理和再现了70年的奋斗历程!让我们铭记这段难忘的历史继续携手前行!
成就展参观心得有感篇八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体干部职工上午通过手机上网,细致的参观了“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
展览馆展示了从建国到今天的重要事件,定格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时刻,从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和弥足珍贵的经验中,我们由衷的坚信,我们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看了展览为国家的辉煌成就感到无比自豪的同时,也深切意识到新时代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中国人民的七十年,是不断创造伟大奇迹的七十年,是彻底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七十年。在新时代,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本职工作中,以实际行动“守初心、担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我们每个干部职工都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出更大的贡献。
成就展参观心得有感篇九
“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9月23日在北京展览馆开幕,并于9月24日正式对外开放。
在新中国70华诞即将到来之际,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是最早向社会公众开放的活动之一。这次大型成就展是按照70年时间序列来展开的,我们把它称之为“时光隧道”或者“历史走廊”,也就是说从1949年开始一直走到2019年,把整个展览参观完。可以说,这是一部编年体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通过展览展现在观众的面前。(澎湃新闻2019-9-24)。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政治、经济、科教文卫等各个方面都在不断发展与改革使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70年来中国的高速发展创造了无数的奇迹,我国从一个一穷二白贫困落后的国家一跃成为全世界举足轻重的超级大国,这是党中央和中国政府凝聚了全国人民集体智慧和力量的结果。在这70年中涌现出太多催人奋进、可歌可泣英雄人物和事迹!今天通过这次“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完整的系统的梳理和再现了70年的奋斗历程!让我们铭记这段难忘的历史继续携手前行!
成就展参观心得有感篇十
参观食堂后,总体感受学校对食堂很重视,食堂卫生很干净,对学生的饮食很照顾,作为家长可以很放心。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参观食堂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一排排摆放有序的大锅菜,一盘盘色香味俱全的菜品,一列列面带微笑的服务员,一阵阵闻之诱人的香味,这就是积极贯彻后勤总公司"质量、改革、发展"的方针,新的雅园食堂给我们带来的第一感觉。
在讲解人员的陪同下,我们了解到新的雅园食堂所发生的变化:
原来的食堂的经营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浪费,现在的食堂实行成本独立核算制,每个人都成了食堂的管理者,经济效益也有了更大的提高。
还有食堂新近准备推出的凉菜系列、咖啡屋等等,这一系列的变化无不显示着雅园食堂通过改革,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加强落实精细化管理后所带来的成果。
"敬业报校,诚信服务,保障有力,追求卓越"是我们总公司的宗旨,"质量、改革、发展"更是我们总公司的发展方针,只有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促进发展,提高服务质量,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发现新的问题,并通过进一步的深化改革来促进发展,如此循环不已,我们的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将会一步步的提高,才能让全校师生员工满意。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大楼服务部将向雅园食堂学习,学习他们的服务理念,学习他们的精细化管理,学习他们的微笑服务,从细节入手,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服务水平。
家长开放日这天,我作为家长代表,和随行的几位家长以及学生代表,在学校主管食堂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学校食堂。总体感受学校对食堂很重视,食堂卫生很干净,对学生的饮食很照顾,作为家长可以很放心。
1、学校重视,环境整洁。
为了学生的饮食安全卫生,上学期开始,学校专门成立了自己的食堂,创建了比较好的食堂环境并配备了很好的设备,并由专人负责学生们的饮食。在学校老师人手紧张的情况下,仍克服困难抽调了最优秀的刚带完毕业班的语文老师担任食堂的管理工作。没有经验,没有专业知识;有的是来自校长的重压,和严谨治学的态度,食堂管理老师开始了外出取经、严格管理的开设食堂之路,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在学校学习之余,能获得健康的身心和有保障的饮食。
2、严格管理、制度保证。
学校食堂进行了严格的管理,严格遵守餐饮相关的各项。
规章制度。
不仅是硬件环境好,在配套方面也是尽可能使用更好的设备设施以严格的管理,获得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等级中很高的标准(去年是b级,今年的动态检查中是开怀大笑的笑脸——最高等级),在学校餐饮食堂中位列前茅,多次获得好评。
每一位进入食堂的人员,都要在门口更换白大褂,带口罩和头套、鞋套,全副武装之后才可能进入。而且在分餐间,工作人员也是需要二次更衣才能进入,其他人员一律不能进入。更进一步保证了食品的安全卫生。
3、米面油有保障,饭菜足量。
米面油调料等都是从超市发进货,存货量不超过一周。蔬菜牛奶和肉类都是当天从超市发配送,保证了蔬菜和肉类的新鲜。
饭菜分量方面,一方面尽可能适量避免浪费,另一方面配备一定的备餐保证饭量大的同学能吃饱吃好。家长不用担心孩子吃不饱的问题了。
4、饮食注重营养,合理搭配。
在饮食营养方面,学校每周都制定菜谱,尽可能保证学生各方面的营养摄入,并注意荤素搭配。同时也根据学生的意见,增加了主食,像包子、面条之类。主管老师表示后面也会积极听取学生和家长的建议,更多增加品类。学生代表还希望能有炒饼之类的主食。
5、员工敬业,珍爱学生。
朱校长和主管老师对食堂工作非常重视,对员工也是激励,一方面肯定食堂员工的成绩,虽然不像代课老师那样站在讲台上,但都是幕后英雄;另一方面要求食堂员工,认真做事,把孩子装在心里,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为学生做出健康、卫生、营养的餐食。
从食堂出来,我想我们家长的心可以放下了,因为我们学校不光有很好的食堂内部环境,严格的规章制度,更主要的是有一支热爱孩子,为孩子身心健康着想的老师队伍。家长想到的,老师们都做到了;家长没想到的,老师们也都做到了。学校老师对孩子们的付出,那真的不是一般的敬业。作为一名家长,我真的很欣慰。
新学期,后勤总公司提出了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发展速度,提升服务质量的总方针,同时号召各部门向e食堂进行学习。3月8日,我物管中心主管以上干部由罗华杰主任带队餐饮公司副总经理曾兵陪同,对e食堂进行参观,学习其先进的工作理念和管理思想,为进一步提升本部门的改革发展奠定基础。
e食堂于20xx年暑假进行整体改革,通过一学期的改革实践不断摸索,终于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其中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物管部门进行学习和借鉴:
1、开拓进取的精神。e食堂的改革全方位打破各种束缚,破除一切不适合或者不受学生欢迎的供餐方式和饮食品种,敢于解放思想,这种精神同样也是适合我们物管部门,我们也应该破除常规,敢于勇于打破各种束缚。
2、劳动成果的完美展现。走进e食堂感到震撼的不仅仅是其环境的清雅,美丽的灯光,还有员工的风貌,统一的着装,温馨的笑容,礼貌的用语,一切的一切可以用震撼两个字,这不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食堂,更像是一个餐厅。我们物管部门的日常工作做得也很到位,也令师生满意却展示不出这种震撼的效果,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现在需要的是把我们的劳动成果展现出来,而不是再仅仅是简单的工作再工作,要高调做事。
3、更加人性化的服务。e食堂一改传统食堂单调的供餐风格,除了传统的大锅菜外还有西餐、套餐、小炒、糕点、面食,总而言之,e的食堂已经成功的满足了学生所有的口味要求。同样的,我们的物业管理也应该更加的人性化,物业管理也不应该是简简单单的物业管理更多的应该是物业服务,最大程度的满足师生要求。
4、服务更加的系统化、细节化。e食堂现在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的管理服务方式,在任何时刻都经得起考验,在细节上也更加的贴心,如衣服颜色的搭配、窗口的设计、菜区的划分等等。我们的物业管理更加的需要注意细节,平时我们做得好,老师和同学或许感觉不出来,但是一旦我们的工作出现了失误立刻就会出现尴尬的局面,所以我们的工作必须更加的注重细节。
共
2
页,当前第。
1
页
1
2
。
成就展参观心得有感篇十一
走进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一个感受特别明显:按时间线陈列的展览,仿佛一条“时光隧道”,又像是一本具象化的历史书。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北京举办了70周年大型成就展,其中浓墨重彩地推介了150个“新中国第一”,央视等多家媒体也在浓墨重彩地推介“新中国的第一”:第一辆自行车,第一辆汽车,第一架飞机,第一台内燃机车,第一艘核潜艇,第一颗原子弹,第一台电视机,第一台拖拉机,第一台计算机,第一辆高铁,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台万吨水压机,第一座长江大桥……150件标有“新中国第一”的照片和实物,生动展现了新中国白手起家、从无到有的探索历程,令人震撼。每个“新中国第一”,都是零的突破,都是一座丰碑,无不开辟了一片新天地,无不大力提升了国力,无不振奋了民族精神,成为我们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有力佐证。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当时情况我国是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农业生产力低下,粮食不够糊口。工业更是提不起来,底子极差,绝大多数工业产品都靠进口,连许多基本的日用品都不能生产,于是就有洋钉、洋油、洋火、洋灰、洋布、洋车、洋房、洋胰子等称谓风靡一时。那时,我国还有另一类“第一”:贫困人口数量世界第一,文盲人数世界第一,绝对贫困人口比甚至到1981年仍高达88.3%,居世界第一。中国人民就是在这样一片残垣断壁的战争废墟上,发愤图强,万众一心,通过短短几年时间就迅速地医治好了战争创伤,以最快的速度恢复生产,并以惊人的智慧和勇气,向一个个崭新的领域进军,不断填补空白,创造奇迹,涌现出无数个“新中国第一”。可以说,新中国70年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由无数个“第一”积累而来的创业史。
创业是十分艰难的,也是在勇于付出的。每个“新中国第一”,都有无数无名英雄在默默奉献。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背后是无数的科学家和无名英雄用生命在战斗,他们隐姓埋名几十年,默默地在为国家做奉献,有不少的科学家牺牲后没有留下姓名。孙家栋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他荣获2017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写道“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导弹、卫星,嫦娥,北斗。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袁隆平是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有效地解决了中国人民吃饭的问题。此外,还有王进喜,孟泰,郝建秀,赵梦桃、王崇伦,李顺达,许振超,徐虎,包起帆、马恩华、马恒昌、吴运铎、马万水等英雄劳模,他们都在“新中国第一”的诞生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居功至伟,彪炳史册。当然,在他们身后是成千上万默默奉献的普通劳动者,不计其数的无名英雄,人民不会忘记他们,历史不会忘记他们。
有了许多的“新中国第一”,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也将中国推向了“世界第一”。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贯通,这是中国第一条高原铁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穿越冻土历程最长的铁路;2016年,中国第一台全部采用国产处理器构建的“神威·太湖之光”夺得世界超算冠军,成为世界上首台峰值运算速度超过十亿亿次的超级计算机;2018年,中国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开通,它同时也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世界最长的钢结构桥梁,拥有世界最长的海底沉管隧道……70年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又从优到精,我们不仅逐渐补齐发展中的短板,更在一些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新中国的建设者们,新中国的英雄功勋们,正是凭着这股子倔劲儿、韧劲儿,我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实现了一次又一次自我超越,成为引领世界科学技术创新创造领跑者,成为推动中国科技走向世界的弄潮儿。
随着“新中国第一”乃至“世界第一”越来越多,意味着国家在创新创造领域越来越多地成为领跑者。而在一个个“第一”的背后,必然靠强大的国家在支撑;而要实现下一个“第一”,所面对的挑战会更大,所需要付出的智慧和汗水也会更多。作为每一个中华儿女,面对挑战与困难,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也有必胜的信心,70年来,我们创造了难以计数的“第一”,未来我们将创造更多“第一”。
成就展参观心得有感篇十二
保定军校广场西南角,有一处“保定军校纪念馆”。终于,有机会进去看一看。
除了一处修葺后的检阅台,旧址上的遗迹已荡然无存,纪念馆的设立就显得尤为必要。对于名著史册的保定军校,历来记述的文字很多,查阅起来也并不难。它不象黄埔军校那样保留了一些旧迹,但却是黄埔军校的前辈无疑。
民国时期从过政的史学家蒋廷黻曾说过:“研究中国近代史,首先要研究保定军校发展史。”是有一定道理的。当年,蒋介石谈起黄埔军校创建时的师资筹划,总是首先涉及到保定军校。
除了云南、广东等地讲武堂以及留日、俄和留法勤工俭学的部分人员,包括校长在内的黄埔军校的教学、管理力量,基本上都是出身于保定军官学校。保定军校的学生骨干,后来大多成为“黄埔系”的将领。当然,保定军校也出了吴佩孚和孙传芳等人(请关注我的《吴佩孚的另一面》)。
百年保定军校史,可追溯到1920xx年(光绪二十七年)袁世凯接替病死的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时起。根据《辛丑条约》规定,天津周围不得驻有中国军事机构。到达督署所在地保定的袁世凯首先抓办两件事:督练新军和开办新军学堂。由甲午战争的惨败,朝廷意识到建立新式军队、使用新式装备维护摇摇欲坠统治的必要。
清末建校所占的地方,本是被八国联军进入保定时焚毁的一处关帝庙旧址及周围庙产。据史料载,当初的校区分为校本部、分校、大小操场和靶场等。校本部居中,墙外有护河环绕。北面生活区,南面是军校的中枢和教学区。又各分为东、中、西院落,各房舍间有走廊相连,形成分布严整的格局。
现在的纪念馆大门,据说是仿照了当初可与总督署相比的军校大门建造的。用作展厅的“尚武堂”,正门两侧楹联:“尚父阴符简练揣摩传一派武侯韬略鞠躬尽瘁法千秋”,就是参照了当年张之洞的那一幅。尚武堂北面的讲台,一幅楹联是:“步炮工辎骑五科备设期韩信刍粮器械乘各务专司济萧何”。
不过,军校最初的名字并不称作保定军校。而是以北洋行营将弁学堂(1920xx年)、保定速成武备学堂(1920xx年)、保定速成学堂(1920xx年)、保定军官学堂(1920xx年)、保定预备大学堂(1920xx年)相延,到辛亥革命后(1920xx年)始称保定军官军校。
保定军校曾开设有步、炮、骑、工兵、辎重兵、参谋、测绘、军医、马医、军械、电信等多科及德、英、法、日等外语教学,为近代中国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军事人才。当然,他们后来又走上了各自不同的曲折道路。
名盛一时的保定军校旧建筑群没能保留下来,大概与后来北方战事的频繁和动荡的局面有关。1920xx年直皖战争中,皖系前敌总指挥曲同丰(军校第三任校长)被俘。向直军投降的皖系15师临时住在学员已放假的保定军校内。随后,因欠饷引发的兵变使一部分校舍遭火焚,军校不得不停办。不久,直系曹锟设在保定北面漕河的讲武堂移来此处。
曹锟从总统位子上被赶下台后,军校旧址又先后成为奉系及国民党军队的兵营。抗战期间,为驻在保定的日军占据。到1945年日本投降后,剩余的建筑基本被拆毁了。
记得我当年在保定时,西面铁路外,东南北拆除的老城墙以外,基本都是农田和荒地。城东康各庄,是少年青年冯玉祥生长的地方。城东北的军校旧址,变成了一片国营农场和畜牧场。
保定军官学校1920xx年停办,前后历时20xx年。八十多年后的20xx年,保定军校旧址进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行列。
遗址上建起的广场和纪念馆,在不可磨去的史载之外,无疑是对那一页重要历史的记录。
本着学习先烈事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宗旨。作为新时代的革命青年的09机制3班班委于4月25日组织全班同学参观孙中山先生创办的革命军官学校遗址——黄埔军校(广州市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周日早上,也许是天公作美,连续几天来的大雨突然般地消失了,换之以阳光明媚,微风习习。我们班的同学带着一份喜悦,掺着一丝陌生,和着一份崇敬,携着一缕情丝,怀着一滴好奇,摸索着踏上了黄埔军校之旅。
黄埔军校,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一个令人神往的革命基地,让我向往已久。我父亲是个善良的上辈子的人,出生于解放战争后的贫苦年代,不过对历史和革命有充足的见识。我们几兄弟经常从其口舌中听到很多关于黄埔军校的故事。在电视上也频频领略到黄埔军校的风采。久而久之,黄埔军校在我幼小的心灵中就开始萌芽!
黄埔军校,一个令人兴奋不已的名字,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因其岁月的峥嵘,培育了一批批时代的精英,创造了一个个历史的辉煌。更因其精神的伟大,为了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南征北战,戎马一生;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奋斗不息,百折不挠。一直以来,以为遥不可及的黄埔军校竟离我们这般近。半个小时的地铁和近10多分钟的步行行程我们就来到了黄埔军校的必经之地——鱼珠码头。
每人花5毛购一票,过关斩将,次第登上即将出发的客船。
第一次坐船,满是好奇与新鲜。喔!“一江春水向东流”,终于目睹了奔腾不息的珠江水。浑浊的液体一如既往地向大海方向流淌着。一种“源远流长”的沧桑感在我心头荡漾。这江水啊,不知流了多少年日,见证了多少惊心动魄的事件。
随着一阵阵轰鸣声,客船在江面上缓缓地游荡了起来。江面上迎面送来一股股的凉气,软软温柔地抚摸着。心中荒谬地想到如果能在江边生活那该多好呀,也许黄埔军校就是哺育在珠江水畔的辉煌与伟大。
江边散落着一排排高耸的码头,泊着一列列的船只。也许是年代的久远,不少船只已经退伍,被遗弃在码头的深处。看到这些,猛地头脑一片空白。古人寄情山水,豪情万丈。逝者如逝夫,不舍昼夜。也许人生也像那样,随着时光的流逝,渐渐变老,不中用的话就惟有被弃置在一个阳光照不到的地方。
离开客船,我们胜利登陆了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创办于1920xx年5月,位于广州市东南20公里珠江中的黄埔长洲岛上。而今,粉刷修缮后的黄埔军校依然绽放出它独特的魅力。
当我们步入大门的那一刻,我们就浓烈地感受到在战火硝烟滚滚黄沙留下的历史。
大门门额上鲜明而有力地题写着“黄埔军校旧址”几个大字。门口站着两位挺着笔直身躯而纹丝不动的身着海军制服的战士。不时有一两个军人迈着健步经过,从他们矫健的身影和墙壁上醒目的标语中,依然可以让人感到这座昔日军校特有的气质。
沿着蜒蜿的水泥路向前进,在阳光的照耀下,道路显得格外的清晰,一棵棵古树站立在路的旁边,粗大茂盛的枝杆遮天蔽日,路就像游动的巨蛇似的穿插在一棵棵古树之中,而人仿佛回到了那个时代。
不一回,走进了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排灰色整齐的南方特色的楼群。再走近一看,白底黑字的“陆军军官学校”六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的牌匾高挂在欧陆式的白色大门上,虽不华丽,却简单中透着庄严与肃穆。门前有两个哨岗,后面的两间房子是卫兵室,以前卫兵每天轮流在这里站岗放哨,执行警戒任务。
校门的两侧围墙上分别刷着“革命尚未成功”和“同志们仍须努力”的白色大字。不经意间,思维恍惚飘向孙中山那颗伟大的心停止跳动的那一刻:20世纪中国的第一位伟人——孙中山革命目标实现未遂,病榻上弥留之际的他给满目疮痍的故国和多灾多难的同胞留下了最后的遗言,给中华民族寄予最激越也最沉重的声音:“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仍须努力!”鼓舞而又不失力量,给死者以安慰,生者以使命!
刚进校门的一个侯等间的两侧墙上题着一副对联,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它真实地表达了军校师生投军报国的心愿。
校本部建筑面积很大,建筑别具一格,是两层砖木结构,三路四进,即三条主要通道,四排房舍。在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东西两侧,房舍排列的形式一致,且相互对称。四排房子之间以走廊连通,漆上油棕色的走廊明亮雅致。校本部四周有围墙。整座建筑宁静幽雅,自成一体。楼底层有个天井,天井中设有两座荷花池。池中没有荷花,代之以一群可爱的红色的鱼,我们几个人还为池中鱼的种类而争得面红耳赤,呵呵,青年人好胜、好斗之心十足。
走进房舍,即纪念馆,内部墙壁上陈列着许许多多的油画,照片和纪念品雕像,黄埔军校各期学员的主要事迹从中一目了然。
来此参观的人很多,有学生,其他游客,不一而全,但是绝没有大街上的吵闹,反而静静的,脚步放得也特别的慢,从他们迥迥的目光中可以看出此时他们的心情是何等沉重。
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一边听导游解释各张照片,人物塑像,聆听他们动听而感动的故事,同时也一边在温习以前学的中国近现代史!把抽象的历史与亲身的实践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不愧为学习方法之中的好方法!
想当年,无数革命先烈金戈铁马,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为了中华民族的自由一独立,不惜献出一个人一生中仅有的一次生命。看到他们的生命长度:23岁,26岁,28岁,33岁……哀,真是英年早逝呀。一个个年轻的生命,正值青春年华,风华正茂,就告别了,岂不悲哉!
在众多的展览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校本部二楼校长会客厅中的一副对联:“登高望远海,立马定中原。”首次看到此句诗,不禁赞美此人生之壮景。其视野之高远,心胸之宽广,让我不得不产生景仰之情。而挥戈北上,征战沙场,立马定中原,又是无比的自信乐观。其雄心壮志,如日月之明,恰似天地之大。实在难以用言语文字来表达。然而立该诗在此作为警言的人是谁呢?万万不能想到的正是校长蒋中正同志,乃人中豪杰也。
这副对联很工整,也很有气势,表达了他立足黄埔,北定中原,统一中国的抱负,同时又抒发了革命情怀,深得游客的景仰钟爱。
经过一位老者的解释,才真正明白此诗的背景以及其背后的故事。蒋中正与孙中山的斗争合作经历不得不让我震惊颤粟不已!蒋孙两人既是同事与朋友,又是敌人与对手。军校能够有这两位顶天立地的风云人物,真是时势造就英雄,黄埔军校人杰地灵呀!
带着一份豪情壮志,离开了黄埔军校校本部,一转身又来到了其附近的孙中山故居和纪念馆。
步入庭院,绿树成荫,环境优雅,面向珠江,风景美丽。一棵白兰树屹立庭中,
孙中山先生故居是一座中西结合的两层洋房建筑,墙上嵌有“孙中山先生故居”牌匾。
楼内举办“孙中山先生在广东革命活动的图片展览”和“军校校史陈列”。在这里大家可以比较详细地了解到孙中山先生的一生功迹和军校的整段历史。
来此瞻仰参观的人也不少,他们脚步放得特别慢,看得特别地仔细,接连着按动手中的相机,恨不得把整个故居中的东西一股脑儿地拍下来,以后再慢慢品味。
也许很多人都在深思与回味,一代伟人孙中山的在这平凡的小楼里面创造出三民主义的思想精神,可见其重大历史意义。
观看孙中山故居的人都会来到纪念碑身前瞻仰一会。纪念碑正面刻有“孙纪念碑”六个隶体大字,碑身背面刻有像赞,西面刻有训词。
碑上孙中山先生铜像身穿西服,左手叉腰,右手前伸,面向大众,神采奕奕,宛如他正站在讲台上给我们讲述“三民主义”的原理。人们一看到铜像就自然想到孙中山先生革命和伟大的一生。
在纪念馆中停留片刻后,我们前往了海军烈士陵园。陵园在绿叶斑光的照射下显得更加地幽雅。烈士墓前整齐地放着些白色的花,旁边的古树无语,但让人觉得像是在讲述着炮火连天,血撒沙场,一个个惊心动魄的事迹故事。然而谁又曾想起战场上昔日的拼杀,无畏的冲锋的壮烈。
经过珠江之滨,我们顺便参观了东征烈士墓园。园内设有个“东征史迹陈列室”,室内详细展示了军校师生在两次东征等战役中的光辉业绩。整座东征烈士墓青松翠柏,绿树红花,亭台点缀,环境幽静。东征烈士墓园还有一座北伐纪念碑。
带着沉重的心情不知不觉来到了军事武器展览馆,偷偷地从大门的门隙中往里面窥看,可见到里面有真正的坦克,飞机等军用武器,模模糊糊看不过瘾,意犹未尽欲内进,但经了解得购10元一票才允许内进,身上没有多余的钱,无可奈何,惟有长叹一口气后转身离开。
顺着江边的一条林荫道一步步向上走,太阳已经开始西斜,预示着时间不早了风们得离开军校了,虽有丝缕的不舍与眷恋,我们是走出了军校的一个侧门。站在码头的高处,眺望远方:江水依旧潺潺向东奔流;辽阔的江面,巨轮往驶;浩茫神舟,军校岸然。彼岸群楼林立,竞争高;此岸古树苍苍,枝叶盛。昔日的兵荒马乱,民不聊天,早已烟逝。今日的万里锦绣河山,明天会更加美好!
乘船原路返回,尽管累得很,但每个人心里面都莫名其妙地产生一份豪情壮志。这也许是一种对军人先烈的敬仰,一种对伟人壮士精神的共鸣!
随着一声声“嘟嘟嘟”声在耳畔拂过,黄埔军校的故址慢慢模糊在我们的视野。渐渐离我们远去的身影并不代表着一代的黄埔精神的流逝,也不意味着对黄埔旧址的淡忘。一幅幅震撼的记忆画面,虽然有些微黄,却在记忆的旋涡里徜徉,清晰如初。黄埔先烈的壮举,由时光沉淀为一种精神。泽被当代,启明后人。黄埔军校所迸发出的亮光,会代代相传,久久相存!
回望黄埔军校这座古老而苍桑的陆军学校,它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平淡而又神圣的黄埔军校参观生活结束了,而带给我们的震撼和感悟却才刚刚开始……。
共
2
页,当前第。
2
页
1
2
。
成就展参观心得有感篇十三
为让广大同学了解学生饭堂工作间的情况,校学生会生活部及膳食管理委员会于20xx年3月12日下午第八节课举行了“参观饭堂工作间”活动。在此,我们衷心感谢各位同学对本活动的大力支持!
同时,为让各位未进入饭堂工作间参观的同学了解活动开展情况,我们现把有关情况以文字形式进行公布。
一、相关情况说明。
本活动按计划是高一、高二每班派出一名代表,共40人;实际报名人数29人;实际参观人数23人。参观时高一高二分批进行。活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由饭堂负责人带领各班代表参观工作间;第二部分为各班代表向负责人提出问题、反映意见。
二、活动过程。
活动当天下午,同学们在管理饭堂工作的学校总务处戴主任(即平时的访谈报告中提到的“饭堂主管”)带领下,从饭堂进货口(即饭堂外洗碗池旁斜坡处)走进了饭堂工作室。进去后,首先看到的是右手边的一间工作室,用于统计每天停卡学生人数。然后我们走进了左手边的一条小巷。巷子的右手边是一间间储物室。排头的两间是用来存放油米酱醋的“仓库”。排后的几间室是工作室,工作室分为切肉的、洗切蔬菜的和做点心的。在巷子尽头向右拐便进入到了一间规模更大的的工作室,在那里摆放着炒菜工具;而高架上则摆有切好的蔬菜;这里还有一间专门用于煮饭的小型工作室。接着,我们来到了“洗涤室”。最后从“洗涤室”出口(一楼饭堂进价公告板旁)出来。参观结束。
参观完饭堂工作间后,同学们向戴主任提出了关于饭堂的疑问(如:停卡制度、教师饭堂工程等),戴主任对这些问题做了回应。最后由于戴主任接到电话,有急事不得不离场,活动结束。对此,部分同学无法当场提出问题或反映意见,事后我们对此进行了收集、整理,将在今后的访谈工作中提出。
三、同学参观感想。
活动结束后,我们建议各位参与活动的同学写下参观感想和对饭堂的意见及建议,以此让广大同学更好地了解本活动的情况。以下是部分同学的参观感想(无删改):
上周学校组织(本部注:其实是由校生活部及膳食管理委员会组织的,并非学校组织)同学们到校饭堂参观。下午四点,饭堂内没有一个工作人员,有的是已经清洗干净并摆放好了的盘子。地是潮湿的,似乎已经刷洗过了。
通过短短十几分钟的参观,我发现饭堂还是很整洁、有序的。油盐和调味品都各自储存在不同的密封小间里。肉类处理和菜类处理都分开在不同的地方。点心也是独自一处的,而且只有晚上才开放。所以,生的食品在没熟之前,应该不会碰在一起,还算是干净。但是,在参观过程中,我有一点不是很满意,就是洗碗间不够干净,我看见没有拧好的水龙头在滴水,还有一大盘污水没放走,还留在那里。希望校饭堂能继续改进。
——105陈同学。
3月12日星期二学生会组织的饭堂工作室参观活动中,我收获良多,对饭堂的了解更加深刻。以下是我的感想:
在佛山一中就读以来,天天在饭堂用餐,却不甚了解饭堂的运作情况,对自己进口饭菜的了解更不用说了,它是怎么加工处理,又是怎样弄成香喷喷的饭菜,更是无从了解。今天终于能借此机会一探饭堂厨房的秘密。
饭堂进货口便在一楼洗碗池旁,每天饭堂叔叔便把从校外采购回来的食材一一分类,称量,结账。早上7点左右我便常常看到食材的大货车停泊在那里卸货。一进入门口,就看见一个存放米饭,面食的食材存放间。每一天我们所吃的米饭便从那里来了。除此之外饭堂工作间还是区间分布非常明细、合理与方便的。功能分区绝不含糊,这里是蔬菜肉类清洗区,蔬菜粗细加工间,点心加工间一一指明。从这些工作间一路走来,便可感受到每日饭堂工作间内一派忙碌的景象。
还有就是负责人曾提到洗碗机不好使的问题,这里细想一下,不难发现校方竟然如此粗心大意,对购置上万元的大型洗碗机竟不曾试用,便听了几句销售员的吹捧,下重本买了下来,这其中真叫人不能相信。校方的资金运作处理竟不是精打细算,谨慎为上,这也是很难说校方的资金管理是如何有序咯!这大概也会将这些浪费的成本转嫁到我们学生(消费者)身上呢!
希望学校的饭堂管理能持续有效进行,加强与学生的接触与交流,让学生更好地配合饭堂的工作。
——110梁同学。
(本部注:对于洗碗机的问题,在此前的访谈中饭堂方面提到过。饭堂原本是计划使用餐盘的,即学生不需要自带饭盒;而饭堂亦购进了足够全校学生使用的餐盘。然后,饭堂为解决“清洁餐盘”这一问题,购进了一台大型洗碗机;但购进后,饭堂尝试运作了一次,发现洗碗机的实际效果远不如商家的说法。实际上,餐盘需先人工手洗并清除污迹后,才能放进洗碗机内清洁。对此,饭堂曾计划招聘钟点工洗餐盘,但与有使用餐盘的学校了解情况后,得知难以聘请到钟点工清洗数目多的餐盘;有学校甚至出现钟点工洗餐盘时因太过辛苦,宁愿不要工钱、提前离开的情况。无奈之下,饭堂唯有将餐盘及洗碗机置之不用。)。
我很荣幸能有机会参观饭堂。期间我看见了干净卫生的工作间,摆放有序的生熟食材以及认真工作的食堂员工。饭堂管理人介绍了他们平时做饭的程序,还专业地解答了同学们疑问,可以看出饭堂对学生是很负责的。但从中我发现饭堂似乎过早地在下锅前把一些菜肉灼熟,然后放在一边等要煮的时候再下锅,我想如果天气炎热了,摆放时间过长,食物可能会变味。另外我觉得工作室内不够通风,有些阴暗,地面也是湿漉漉的,希望饭堂能改进。
——113班刘同学。
四、同学反映问题。
活动过程中由于时间等问题,部分同学不能当场向戴主任提出问题、反映意见。对此我们在活动结束后进行了问题、意见的收集和整理。问题主要为:
1、菜式单一,建议增加蔬菜及海产品种类;。
2、冷冻食品非同一般的多;。
3、打饭和打菜共用一个勺子,可能会交叉污染;。
4、饭堂工作间内部问题,如:地面积水较多、光线较阴暗、通风不好;。
5、提供免费榨菜及洗洁精;。
6、在午餐和晚餐提供粥。
对于以上问题,我们将在今后与饭堂方面的访谈中提出,并把结果以访谈报告形式公布。
五、总结。
通过各位参观饭堂工作间的同学的感想及本部干事的随同参观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同学认为本活动能增加学生对学生饭堂内部运作情况的了解,建议我们将“参观饭堂工作间”活动继续传承下去。对此,我们会与饭堂方面沟通,争取以后每学期或每学年都能举办此活动。另外,部分参与此活动的同学反映,参观时行进速度过快、缺乏提问机会,我们会进行反思及改进。
最后,我们再次衷心感谢各位同学对本活动的大力支持!
成就展参观心得有感篇十四
为了国家的利益,使自己的一生变为有用的一生,纵然只能效绵薄之力,我也会热血沸腾。
——果戈理。
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自古以来,中国就有许多爱国的仁人志士。“先天下之忧而忧”是范仲淹对祖国的忧虑;“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是陆游报国无门的遗憾;“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做主人翁”是朱德对祖国未来的盼望。青春爱国,是我们无悔的选择和追求。
爱国,是一种牺牲。
他个性爽直,志向高远,是当时有名的才子。面对满目疮痍的祖国,他义愤填膺,毅然追随梁启超开展维新变法以寻求救国之道。面对封建统治者的反扑,他坦然自若地说:“西方各国的变法,都是因为有人以身殉道而成功,现在中国还没有因为变法而流血的人,这是国家所以不强盛的原因。我愿成为第一个为变法强国而牺牲的人。”1898年9月28日,他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英勇就义。他,就是“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因为爱国,他以血荐轩辕;因为爱国,他以死唤国民。
爱国,是一种魂,是一种使自己的儿女无论走到哪里都魂牵梦绕的精神召唤。
“为了国家和民族,我们应当回去!”这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在给留美学生的公开信中的一句话。华罗庚先生当时在美国很受器重,有人想和他签合同,把他留在美国,并给予优待。但当他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立即决定回国。“我是中国人,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这是被外国人称为“能抵五个师”的钱学森博士说的。面对美国的各种阻挠,他并没有放下归心,在1950年冲破阻拦,回到祖国,为让中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努力。是什么让他们放弃优越的环境毅然回国?是爱国心!是什么让他们自甘生活于贫穷的环境报效祖国?是爱国心!爱国心,是一种魂,是让游子归乡的国魂!
爱国,是所有青少年的职责。
梁启超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由此可见,国家的命运与少年紧密相连。我们是中华儿女,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拥有青春也拥有爱国心,爱国是我们应有的责任。因为爱国,才有“外争权,内惩贼”的口号,如惊雷在天安门炸响;因为爱国,才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的宣言,像利剑闪烁寒光;因为爱国,才有海外学成归来的学子,用知识和汗水报效祖国。
青春,应当有谭嗣同的牺牲精神;青春,应当有华罗庚、钱学森的归国魂;青春,应当有炎黄子孙的报国心。
成就展参观心得有感篇十五
煤矿是我们国家能源供应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煤矿安全管理一直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了提高公众对煤炭产业的了解和认识,我校举办了一场煤炭成就展览,我有幸参观了这次展览,以下是我的心得和感受。
第一段:展览的煤矿背景。
在展览开幕前,负责人介绍了一些煤矿的背景知识。我从这个环节中了解到煤炭工业的发展历程,对煤炭产业的未来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在介绍中,负责人还提到了煤炭生产的主要技术和设备,并强调了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这让我更加明白了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也让我更加关注煤炭产业的发展。
第二段:煤炭的使用价值。
在展览中,我看到了许多使用煤炭制成的产品,例如煤沥青、煤焦油、洗净煤、冶金煤等等。这让我瞬间意识到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煤炭,煤炭产业的发展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展览还展示了一些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这更加强调了煤矿要不断改善技术和管理,逐步实现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
第三段:煤矿的深度挖掘。
在参观展览的时候,我被展示的一些煤矿深度挖掘的场景所吸引。在现场我看到了大型机械设备运转,巨大的机械让我不由自主地产生了无尽的敬畏之情。这也让我更加意识到对于煤矿来说,在采煤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
第四段:煤矿人员技能培训。
展览中有一个煤矿安全技能培训区域。煤炭、瓦斯等安全问题一直都是煤矿工人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这些安全测试的技能不仅仅是一个培训项目,而是对于煤矿工人的一个必备技能。在参观这个展区后,我也对煤矿工人的高标准要求有了深刻的理解。通过学习这些技能,我也对煤矿的安全事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第五段:煤矿产业繁荣。
综合以上内容可以得出这次参观的煤炭成就展体现了煤炭产业不断创新,不断提升的精神,也展现了煤炭产业的各个方面的快速发展。每个展示区都能让人更加了解煤炭的种类、应用和市场前景,参观过后,我从各个方面更加了解了煤炭产业。
总的来说,此次参观煤矿成就展,使我对煤矿的发展和安全管理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也明白了煤炭产业的应用和市场前景。煤炭产业为我国的能源供应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为社会和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次参观对我的影响很大,我希望煤炭产业能继续创新,不断进步,为我国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成就展参观心得有感篇十六
为让广大同学了解学生饭堂工作间的情况,校学生会生活部及膳食管理委员会于20xx年3月12日下午第八节课举行了“参观饭堂工作间”活动。在此,我们衷心感谢各位同学对本活动的大力支持!
同时,为让各位未进入饭堂工作间参观的同学了解活动开展情况,我们现把有关情况以文字形式进行公布。
一、相关情况说明。
本活动按计划是高一、高二每班派出一名代表,共40人;实际报名人数29人;实际参观人数23人。参观时高一高二分批进行。活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由饭堂负责人带领各班代表参观工作间;第二部分为各班代表向负责人提出问题、反映意见。
二、活动过程。
活动当天下午,同学们在管理饭堂工作的学校总务处戴主任(即平时的访谈报告中提到的“饭堂主管”)带领下,从饭堂进货口(即饭堂外洗碗池旁斜坡处)走进了饭堂工作室。进去后,首先看到的是右手边的一间工作室,用于统计每天停卡学生人数。然后我们走进了左手边的一条小巷。巷子的右手边是一间间储物室。排头的两间是用来存放油米酱醋的“仓库”。排后的几间室是工作室,工作室分为切肉的、洗切蔬菜的和做点心的。在巷子尽头向右拐便进入到了一间规模更大的的工作室,在那里摆放着炒菜工具;而高架上则摆有切好的蔬菜;这里还有一间专门用于煮饭的小型工作室。接着,我们来到了“洗涤室”。最后从“洗涤室”出口(一楼饭堂进价公告板旁)出来。参观结束。
参观完饭堂工作间后,同学们向戴主任提出了关于饭堂的疑问(如:停卡制度、教师饭堂工程等),戴主任对这些问题做了回应。最后由于戴主任接到电话,有急事不得不离场,活动结束。对此,部分同学无法当场提出问题或反映意见,事后我们对此进行了收集、整理,将在今后的访谈工作中提出。
三、同学参观感想。
活动结束后,我们建议各位参与活动的同学写下参观感想和对饭堂的意见及建议,以此让广大同学更好地了解本活动的情况。以下是部分同学的参观感想(无删改):
上周学校组织(本部注:其实是由校生活部及膳食管理委员会组织的,并非学校组织)同学们到校饭堂参观。下午四点,饭堂内没有一个工作人员,有的是已经清洗干净并摆放好了的盘子。地是潮湿的,似乎已经刷洗过了。
通过短短十几分钟的参观,我发现饭堂还是很整洁、有序的。油盐和调味品都各自储存在不同的密封小间里。肉类处理和菜类处理都分开在不同的地方。点心也是独自一处的,而且只有晚上才开放。所以,生的食品在没熟之前,应该不会碰在一起,还算是干净。但是,在参观过程中,我有一点不是很满意,就是洗碗间不够干净,我看见没有拧好的水龙头在滴水,还有一大盘污水没放走,还留在那里。希望校饭堂能继续改进。
——105陈同学。
3月12日星期二学生会组织的饭堂工作室参观活动中,我收获良多,对饭堂的了解更加深刻。以下是我的感想:
在佛山一中就读以来,天天在饭堂用餐,却不甚了解饭堂的运作情况,对自己进口饭菜的了解更不用说了,它是怎么加工处理,又是怎样弄成香喷喷的饭菜,更是无从了解。今天终于能借此机会一探饭堂厨房的秘密。
饭堂进货口便在一楼洗碗池旁,每天饭堂叔叔便把从校外采购回来的食材一一分类,称量,结账。早上7点左右我便常常看到食材的大货车停泊在那里卸货。一进入门口,就看见一个存放米饭,面食的食材存放间。每一天我们所吃的米饭便从那里来了。除此之外饭堂工作间还是区间分布非常明细、合理与方便的。功能分区绝不含糊,这里是蔬菜肉类清洗区,蔬菜粗细加工间,点心加工间一一指明。从这些工作间一路走来,便可感受到每日饭堂工作间内一派忙碌的景象。
还有就是负责人曾提到洗碗机不好使的问题,这里细想一下,不难发现校方竟然如此粗心大意,对购置上万元的大型洗碗机竟不曾试用,便听了几句销售员的吹捧,下重本买了下来,这其中真叫人不能相信。校方的资金运作处理竟不是精打细算,谨慎为上,这也是很难说校方的资金管理是如何有序咯!这大概也会将这些浪费的成本转嫁到我们学生(消费者)身上呢!
希望学校的饭堂管理能持续有效进行,加强与学生的接触与交流,让学生更好地配合饭堂的工作。
——110梁同学。
(本部注:对于洗碗机的问题,在此前的访谈中饭堂方面提到过。饭堂原本是计划使用餐盘的,即学生不需要自带饭盒;而饭堂亦购进了足够全校学生使用的餐盘。然后,饭堂为解决“清洁餐盘”这一问题,购进了一台大型洗碗机;但购进后,饭堂尝试运作了一次,发现洗碗机的实际效果远不如商家的说法。实际上,餐盘需先人工手洗并清除污迹后,才能放进洗碗机内清洁。对此,饭堂曾计划招聘钟点工洗餐盘,但与有使用餐盘的学校了解情况后,得知难以聘请到钟点工清洗数目多的餐盘;有学校甚至出现钟点工洗餐盘时因太过辛苦,宁愿不要工钱、提前离开的情况。无奈之下,饭堂唯有将餐盘及洗碗机置之不用。)。
我很荣幸能有机会参观饭堂。期间我看见了干净卫生的工作间,摆放有序的生熟食材以及认真工作的食堂员工。饭堂管理人介绍了他们平时做饭的程序,还专业地解答了同学们疑问,可以看出饭堂对学生是很负责的。但从中我发现饭堂似乎过早地在下锅前把一些菜肉灼熟,然后放在一边等要煮的时候再下锅,我想如果天气炎热了,摆放时间过长,食物可能会变味。另外我觉得工作室内不够通风,有些阴暗,地面也是湿漉漉的,希望饭堂能改进。
——113班刘同学。
四、同学反映问题。
活动过程中由于时间等问题,部分同学不能当场向戴主任提出问题、反映意见。对此我们在活动结束后进行了问题、意见的收集和整理。问题主要为:
1、菜式单一,建议增加蔬菜及海产品种类;。
2、冷冻食品非同一般的多;。
3、打饭和打菜共用一个勺子,可能会交叉污染;。
4、饭堂工作间内部问题,如:地面积水较多、光线较阴暗、通风不好;。
5、提供免费榨菜及洗洁精;。
6、在午餐和晚餐提供粥。
对于以上问题,我们将在今后与饭堂方面的访谈中提出,并把结果以访谈报告形式公布。
五、总结。
通过各位参观饭堂工作间的同学的感想及本部干事的随同参观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同学认为本活动能增加学生对学生饭堂内部运作情况的了解,建议我们将“参观饭堂工作间”活动继续传承下去。对此,我们会与饭堂方面沟通,争取以后每学期或每学年都能举办此活动。另外,部分参与此活动的同学反映,参观时行进速度过快、缺乏提问机会,我们会进行反思及改进。
最后,我们再次衷心感谢各位同学对本活动的大力支持!
一、领导重视。
参观一实小,在距学校大门不远的路旁的公示栏公布着一周每日三餐的菜谱;在古城中学教学楼的墙壁上,张贴着食品。
应急预案。
;会议室里,两个学校的校长及分管食堂工作的领导对食堂工作流程和各项要求如数家珍。充分体现了学校领导对师生食堂的重视。
二.制度健全,工作细、实、透。
两个学校的食堂管理制度一应俱全,张贴悬挂在餐厅和操作间显著位置。学校的食品留样及食品品尝记录及时规范,一实小的进货台账有供货商信息的详细记录(身份证复印件、联系方式等)及食品入库单台账。
三.卫生工作无可挑剔。
这两个学校的餐厅,窗明几净,地面清爽,没有一点污渍,操作间内干净,通风条件很好,各种灶具摆放井然有序,工作人员按要求都穿着工作服,干净整洁,整个偌大的食堂不见一只苍蝇。一实小还有专门的消毒间,里面有大型消毒柜,对师生的餐具进行消毒。
四.重视食品安全。
两个学校都有食品留样柜,由专人负责,有品尝,有记录,细致严密。
五.功能分工细致标准高流程合理。
这两个学校的食堂有专门的洗菜池、洗碗池、消毒间、贮藏室、操作间等。贮藏室又分为主食库和副食库,里面的食品全部离地,摆放在货架上,并且生熟分开。操作间又分为生食区、熟食区等。
设施齐全,有食品留样柜、消毒柜、蒸饭柜、大型冷风机、吸灶等。
这次参观,使我增长了见识,认识到了我们学校食堂工作的诸多不足之处,及今后的努力方向,为以后的学校食堂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食堂整改提升计划及措施。
李村二中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半寄宿式学校,食堂在初建时就存在着空间小、设计不合理等先天不足,再加上经费投入和设备添置不到位,各个操作间功能分工混乱,一间多用,设备放置不合理,致使操作间内物品摆放杂乱,卫生状况不良。为了改善师生们的就餐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我们制定如下学校食堂整改提升计划:
一、加大食堂的管理,明确操作间功能,依据器具功能合理规划设备摆放位置。
二、加大对食堂食品监管力度,由专人负责,规范食堂物品摆放,建立食品进货台账,做好食品留样,生熟分开,及时消毒,搞好防蚊蝇防鼠工作。
四、为学校食堂添置一些必备设施,如:食品留样柜、消毒柜、煤气灶、吸灶、不锈钢货架等。
五、完善食堂管理制度,对照餐饮行业的标准把各项。
规章制度。
完善起来,建立食堂工作标准,细化食堂工作流程。
六、想方设法增加饭菜花样品种和质量,保证师生营养。
七、严把食品安全关和卫生关,确保师生安全健康。让师生满意,家长满意,领导放心。
共
2
页,当前第。
2
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