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低碳经济视角下的茶文化旅游分析论文(汇总18篇)

低碳经济视角下的茶文化旅游分析论文(汇总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2-24 00:39:30
低碳经济视角下的茶文化旅游分析论文(汇总18篇)
    小编:BW笔侠

文言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和理解其中的意义。在总结时要尽量做到言之有物,突出实质性的收获和收益。在这里为大家分享一些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低碳经济视角下的茶文化旅游分析论文篇一

低碳经济,是指以低污染和低能耗为基本特征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具有经济性、创新性和可持续性三个特性。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严峻,财政金融支持体系存在的问题较多。本文针对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建立环境税收体系、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和手段、完善碳交易市场和健全金融支持体系等建议。

低碳经济的概念。

低碳经济,是指以低污染和低能耗为基本特征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在这种经济模式下,经济发展能够与生态环境相平衡,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等手段开发新能源、实现资源的高效可循环利用,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低碳经济有以下三个特性:第一,经济性。低碳经济追求的是以更加环保和高效的方式实现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不是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治理环境问题。第二,创新性。低碳经济的发展依靠的是技术的创新,通过对能源利用技术等的革新,提高生产效能,从而实现绿色发展。第三,可持续性。低碳经济的根本目标在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可持续,既实现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又保障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

低碳经济视角下的茶文化旅游分析论文篇二

摘要:在分析陕西省产业结构构成状况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对陕西省各产业碳排放现状的描述,阐述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提出了陕西省产业结构优化视角下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研究。从政策上制订低碳经济发展规划,从机制上完善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从产业结构调整角度促进陕西省低碳化发展。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国。近年来,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政府提出了约束性碳减排目标。然而,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区域的碳排放水平及减排措施所有不同,有必要深入分析区域碳排放特征,制定因地制宜的区域低碳发展路径,才能有效促进我国碳减排整体目标的实现。陕西省处于工业化加速阶段,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形成了“二三一”的局面。陕西省第二产业产值中工业产值占到80%以上,高污染、高耗能的重工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比较大。同时,第三产业仍然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陕西是中国的能源大省,随着陕西经济在“十二五”期间迅速上升,离不开能源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其在推动陕西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引致了大量的碳排放。深入研究陕西省经济的发展状况,对陕西省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1陕西省各产业碳排放现状分析。

近年来,陕西省能源产业迅速崛起,带动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升级,促进陕西省经济快速增长。但是,随着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增加了环境中co2的排放,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矛盾凸显。-陕西省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碳排放量总体逐步上升。2000-20陕西省gdp平均增长率为17.55%,碳排放量平均增长率为10.62%,碳排放呈现出“高速增长—波动—逐步下降”的特点,其中2000-碳排放量平均增长率18.45%,-期间碳排放增速波动较大,-年碳排放量逐步下降,平均增速7.83%。陕西省能源消费主要是由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水电组成。煤炭消费比例在能源消费总量的70%左右,占主导地位。以煤炭为主的消费结构在短期内不会发生太大改变。有研究表明:天然气能源利用效率比煤炭高30%,石油比煤炭高23%。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是造成近年来陕西省环境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

2陕西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2.1培育区域经济新增长点。

随着陕西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带来温室气体总量的持续增长,环境质量与产业结构协同优化显得尤为重要。从世界经济发展历程来看,低碳是实现发展的重要途径,新兴产业技术革命的兴起都会崛起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陕西省作为国家首批五个低碳试点省份之一,通过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减缓由于经济快速增长、能源需求新增所引起的碳排放增长,能够避免陕西省进入资源诅咒的怪圈,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2.2优化产业结构的必由之路。

陕西省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在支撑陕西工业发展的支柱产业中,势必会带动能源消费的快速增加。陕西是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大省,尤其是煤炭。陕西能源生产企业大多具有生产规模小、能源加工转换率低等特点,增加了陕西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变的成本,使得单位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长期处于较高水平。加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制约陕西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陕西经济低碳发展围绕能源企业如何应对新技术、新能源的挑战,实现从传统的高碳低增长方式向低碳高增长模式转变。陕西目前所处的工业化具体发展阶段,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发展低碳经济为契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形成新经济增长点。

2.3环境保护的迫切要求。

近年来,陕西省能源化工高碳排放的产业特征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导致陕西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面对资源开发强度大和环境容量小的`矛盾,要求企业大力开发低碳技术,促进工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减少“三废”排放,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因此,作为国家低碳示范省,发展低碳经济是将其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以及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由之路,以低碳理念引领省域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培育低碳竞争力、倡导低碳生活,对陕西省实现低碳转型刻不容缓。

3低碳经济下陕西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点。

陕西省要发展低碳经济,需要突破原有发展路径。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并整合各种社会力量,完善科技创新机制,以推进陕西的低碳化进程。

陕西省低碳经济发展依赖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现有效降低碳排放强度,必须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一是大力提倡发展低污染,低能耗的新兴产业,明确重点发展行业或企业,优化产业布局,将资源有序地引导向低碳经济方向,坚持走低碳的新型发展道路;二是从陕西目前发展来看,应结合其经济发展阶段,低碳经济的新路径的另一重要着力点就是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平衡全省工业的整体碳排放量。

陕西省从机制上完善技术支撑,加大对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技术领域创新的支持,新产业快速发展,可再生能源、绿色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替代也正在进行,推进高耗能企业的技术升级,实现节能降耗减排。一方面,应综合利用先进技术,建立科学合理的碳排放预算制度,逐步形成以煤气化为龙头的多产了联合技术系统开发及利用的新途径。另一方面,建立低碳经济研究机构,鼓励校企联合进行“产学研结合”,推动有条件的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立研发机构。陕西应加强与发达国家的技术交流合作,学习先进经验,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

陕西已经进入以工业经济为主导的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第二产业结构碳排放占很大比例。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视角考虑是陕西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由之路。以“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规划为契机,加快陕西省经济增长转变方式,关中地区要以科技园区为载体,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高新技术产业;陕南、陕北利用中心城市的经济带动作用,围绕各类产业园区,推进产业结构在空间上的优化布局。发展新兴产业具有可持续性,能够解决陕西产业结构不合理现状,达到减少碳排放的发展目标,新兴产业规模的扩大不仅不会导致产业高碳化,反而会进一步增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低碳优势。

4结论。

本文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陕西省实际情况,从多个方面分析了陕西省走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的必要性。提出其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选择,从政策上制订低碳经济发展规划,从机制上完善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从产业结构调整角度促进陕西省低碳化发展。

参考文献:

低碳经济视角下的茶文化旅游分析论文篇三

社会学在分析生态环境问题时主要侧重两大理论模式,即结构主义模式和建构主义模式。结构主义在分析环境问题时强调整体性和共时性,更加注重社会制度在形成和应对环境问题过程中的作用,其理论视角更多的是关注宏观层次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但结构主义忽略了环境本身存在的客观性。换句话说,结构主义预设了这样一个前提,即环境问题形成的社会客观性,它更多强调的是外在的、制度化的因素促成环境问题。而建构主义则另辟蹊径,该理论模式认为,我们要重新思考人类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将环境视作种人类社会表达利益和不同意见的“中介”,因而它启示人们在协调社会发展的各个主体间实现某种平衡,这种平衡能考虑大多数人的利益,其实质可以理解为从环境本身去寻找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和对策。

一、建构主义的理论阐释。

“建构主义”一词在哲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和教育学等学科中被广泛使用。一般而言,我们可将建构主义的词源最早追溯到美国学者彼德・伯尔格和托马斯・鲁克曼《现实的社会建构:论知识社会学》一书。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也同样注重该概念的运用,他认为:“认识既不能看作是主体内部结构中预先决定的,也不能看作是客体原有特性预先设定的,认识起因于有效地和不断地建构”。建构主义反对只讲主体或只讲客体,而是特别重视主客体的互动,其实质是一种实践活动,这种思想在学校教育实践中被广泛运用,但这种用法没有达到社会学意义的实践层次。20世纪80年代,后现代主义特别是解构主义在美国的流行,间接地赋予了建构主义以新的含义。建构主义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的认识方式和思维模式,它所指涉的是这样一种思考问题的观念,即人类不是静止地认识和发现外在的客观世界,而是经由人的能动性发现不断构造现实世界。在解释社会问题上,建构主义引入“互动”一词,将社会问题定性为社会互动过程的产物,并且这种互动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它反映了不同社会群体对该问题所持的态度。社会问题本身是各个不同群体表达自身利益的符号,是他们之间利益竞争的暂时结果。此外,社会建构主义主张政府在解决社会问题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社会问题往往需要动用政府机构的权力,政府能够将不同群体的利益进行整合,从而形成关于解决该问题的一系列政策法规。总之,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社会现象的问题性质,不是或不仅仅是被客观状况所决定,它同时也是被社会性地建构出来的。

二、生态环境问题的建构。

著名环境社会学家汉尼根(hannigan,j.a.)认为,群体对于环境的关注不是基于环境存在的客观事实,而是被人们定义为环境问题。不同群体在不同时期对环境问题的关心程度不一致。事实上,环境问题并不能物化自身,它们必须经由个人或组织的建构、被认为是令人担心且必须采取行动加以应付的情况,这才构成问题。[6]58-62我们至少可以从汉尼根关于环境问题的阐释中得出建构主义理论的五大要点。

1.建构主义是从动态的角度看问题。它主张环境问题的形成有其历史演变过程,即环境问题具有历史性。它告诫人们在环境发展过程中要树立发展的意识,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不能只注重眼前利益,要关注后代的生存需要。也是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应该树立大生态发展理念,把生态、经济、社会、文化融为一体,以生态发展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和谐和文化创新。

2.建构主义强调群体的主观性,认为环境问题其实质是不同群体之间表达自身利益的共同符号。不同的群体具有不同的地位、文化,因此不同群体在社会生活中都有自身的利益趋向。处于优势地位的群体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他们利用权力、财富甚至是政治斗争毫不留情地向环境索取所需的一切;而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群体在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困境时也在竭尽可能地去获取环境的给予。但是二者对于环境的影响是有区别的,前者更多地会造成资源的枯竭,后者则是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3.建构主义特别注重人的能动性。能动性表现为群体对内外刺激或影响做出积极的、有选择的反应。建构主义认为环境问题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人们之所以对环境做出这样或那样的行为是因为环境自身所导致。虽然这种观点有为人类辩护的嫌疑,但它也在引导我们思考如何合理地将环境的负面影响转向有利方面。

4.建构主义意味着对社会事实的重新解构。后结构主义开创者雅克・德里达认为解构的目的是分析那些被隐瞒、被掩盖、能够揭露事物内情的要素。因此,建构主义主张环境问题不再只是某种应该加以改正的客观情境,它启示人们思考隐藏在环境背后的某些问题。我们与其宣称环境出现了危机,不如分析谁在强调环境问题以及环境问题到底是由谁引致的。由此,才能找到环境治理的关键点和着力点,并强化责任主体环境保护与修复的义务,推动环境关注主体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立法和依法处置环境污染行为。

5.建构主义将环境问题引入公共领域,赢来普通大众的广泛关注,特别是政府机构的关注。这种关注使得政府部门认识到只有解决该问题才能维护社会稳定,也从而使得许多对策真正进入了政府的工作议程,并有可能获得政策安排。

根据建构主义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阐释,我们可以且应该充分借助科学技术的力量,合理地协调不同社会群体间的利益分配,加强大众传媒、政府、民间组织等对生态问题的重视和监管,从而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一)利用科学技术减少环境对人类的不利影响。

人类早期时代由于科技水平低,在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着生产效率低、单位能耗高以及综合利用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的连带效应是对环境的严重破坏。因此,环境问题的解决要依靠科学技术的提升,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解决我国资源环境问题上的重要作用,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科技的运用不是只注重在环境污染后的处理,而应该在对环境资源进行规划、开采直到生产都要把好关。要摒弃传统的“先发展,后治理”的观念,在发展中就要做好环境保护。2.政府要加大对资源环境领域的科技投入,重视基础性、公益性的科技工作。鼓励科技研发公司参与环境保护事业,对从事环境保护事业的社会组织予以经济支持。3.稳妥推进资源环境领域科研机构的体制改革,提高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减少企业能耗,加大循环经济的开发力度,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4.在各个区域开展技术合作,实行区域联动制度,加大环境科技成果分享,共同实施区域性重大环境科研研发工作。

(二)正确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对环境资源的诉求。

由于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各个群体对于环境状况的认知不尽相同。在某些环境问题中,环境本身虽然是利益群体纠纷的导引线,但这不是根本的争论点。比如在我国某些煤矿地区时常出现资源争夺现象,一些不具备生产能力的小企业为了本群体的生存利益不顾实际地承揽发展任务,不断扩大生产,结果使得煤矿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也污染了当地环境。因此,环境的持续发展要考虑不同群体的切身利益,使环境资源创造出社会财富的同时兼顾社会公正。鉴于我国资源分布区域性不均匀的实际情况,我们需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首先,坚持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根据当地资源的实际状况做好合理规划和科学生产,使人们能世世代代享受生态环境的恩赐。其次,要科学调配资源。对于缺乏迫切需求资源的地区要优先供应,并实行价格补偿机制。最后,国家要大力实施区域性资源调配工程。只有这样才能让社会各个群体的利益得到保护,保证相对公正的社会福利,从而避免大规模的群体利益纠纷事件,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三)发挥大众传媒在约束人类不合理行为中的作用。

大众传媒以其特有的方式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从而成为约束人类不合理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大众传媒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起到警示人们的作用。大众传媒,特别是网络作为媒体的监督公器在传递信息方面具有无法比拟的效率。越来越多的环境污染事件经媒体曝光后能得到很好地解决。大众传媒不仅要监督和曝光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还要善于向受众传达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对环境危机的忧虑,从而唤醒人们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大众传媒应向受众及时报告本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增强受众对环境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满足受众求知、求新、参与的愿望。其次,媒体应肩负自身的责任,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大众传媒应该尽量向广大受众多传播绿色资讯、普及环保知识,让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倡导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新风尚。新闻媒体要多报道关于环境保护的典型案例和正面形象,积极开展环境保护活动。最后,媒体的环境宣传只有与保护环境的具体行动结合起来,只有媒体与政府、企业建立起联动传播的合力机制,通过设定公共环境保护议题、开展大型环境保护宣传活动、专题培训等手段面向全体公民进行公益性环保教育,才能产生真正的效果。因此,大众媒体应该率先垂范,实践绿色行动宣言。

(四)加强政府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主导作用。

英国学者安东尼・吉登斯于出版了《气候变化的政治》一书,提出了“保障型国家”概念,认为在后工业文明时代“参与式国家”中的政府的辅助功能难以面对复杂的风险型社会。特别是在发展低碳经济和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政府的战略地位尤为显著,政府应该更加积极而有力地承担起不可推卸的环境立法与生态保护的责任。因而,政府应在发展生态经济中始终起主导作用。政府要真正转变经济发展的观念,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首先,政府一方面需要引导人们清洁生产,另一方面在治理工业企业污染事件时要严格执法,不让违法分子有机可乘,要以行政手段强化环境保护在各类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地位。其次,政府要加快环境保护的立法进度,明确各类社会主体在生产生活中应履行的环保义务。再次,政府部门应投入充足的财力、物力、人力积极处理已有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建立环境问题的'预警机制,确保环境问题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最后,政府要加强在环境治理方面的国际合作。对于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如果我国政府在环保技术上能寻求与发达国家的共同协作,环境的治理工作将从整体上得到较大提高。在这个知识产权越来越被重视的时代,技术共享可以让发展中国家在环境治理和保护中少走弯路。

(五)广泛吸纳非政府组织参与生态治理。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仅仅依靠政府是很难实现的。环境非政府组织是公共服务组织,能够弥补政府作用的不足。既然政府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不能提供所有的服务,就必须依靠社会的其他领域贡献他们的力量。非政府组织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非政府组织能够很好地发挥自身的宣传教育优势。它通过各种有组织的宣传活动向公众介绍具体的环境问题,能够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随着新兴技术的出现,如互联网,非政府组织机构越来越多地采用在网站上发布公众服务信息的方式号召广大民众关注环境问题的影响。2.非政府组织能够反映基层民众的心声,就群众关心的、涉及群体利益的重大环境问题与政府官员进行交流,在政府和群众之间构建和谐的沟通桥梁。3.非政府组织能够协助政府研究和制订解决环境问题的新方案,同时还能通过向社会募集资金帮助环境受灾区的居民。4.非政府组织能够发挥自身的监督作用,一旦发现某些个人、企业等存在危害生态环境的问题会提出警示,在必要时会考虑提起诉讼,迫使他们遵守法规。此外,在解决某些全球化环境问题中非政府组织发挥着关键作用。比如全球性的大气变暖就需要非政府组织积极搭建世界各个国家共同商议节能减排的平台,以更好地应对全球性变暖带给不同区域的不利影响。

四、结语。

生态环境是全球关注的重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是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实践证明,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索取,应当与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回馈相平衡。我们必须控制、约束自身的非理性需求和行为,正确处理经济与生态的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阻碍社会主义建设的“绊脚石”,虽然它是存在的客观事实,但建构主义并没有将环境问题当作一成不变的事实,人类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生态环境发展的客观规律,逐步减少制约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不利生态环境因素。

低碳经济视角下的茶文化旅游分析论文篇四

摘要: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中农业低碳发展是低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构成部分,主要作用是节约能源减少资源损耗,降低农业与农村生产生活的碳排放,保护农业生态循环的速率平衡与生物多样性。基于此,在低碳发展时代条件下,采取多学科交叉及理论分析方法,站在生态学的角度对低碳农业发展的有关问题展开谈论,指出了低碳农业主要是促进环境发展,加大对农业节能减排技术的宣传,降低农业面源污染,进一步提升农村能源利用效率等,健全政府在低碳农业发展中的职责,这样有利于农村环境的改进,带动现代农业的健康运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低碳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责任。

21世界完全是绿色时代,提倡低碳环保,生态文明的时代,从人类开始步入生态文明时代后,低碳农业是最具代表性。在全球气候变化中,应当积极面对,这是人类目前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在化石燃料所造成的副作用情况下,导致农业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更高,山气候变化促使水资源、燃料、能源等方面都造成了粮食安全;同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源中农业包含在内,所以,怎么样固碳降低碳排放是现阶段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农业与农村经济共同发展的目标与方向。

1低碳农业的生态学概述。

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每个部分都是现代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尤其是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相互间的作用,生态系统是在一系列的反馈情况下,针对外界的干扰对内部的架构与作用进行协调,这样能够保证系统的稳定性。为了进一步保证系统的稳定,生态系统要将能量不断地额输入,不然就会面临崩溃,大部分的基础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利用,而在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十分关键,它主要是利用co的`形势在大气环流中流动。在这个整体的循环阶段,co的额定速度与生成的速度要保持一种均衡的状态,但是在现代工业加快发展中,石燃料大量被开采,导致co的生成速度加快,让碳循环的速率失衡,促使大气中的co浓度不断上升,导致温室效应。

根据具体的情况分析,我国地面积宽广,农业人口比例较大,资源并不是十分的充裕,气候变化较为复杂,生态环境并不坚固,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怎么样将抵抗风险的能力提升,将农业生态资本的储存提高,这样农业全方面生产能力提升与带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想要可持续发展必须走向低碳农业的道路。

2低碳农业的生态发展原则。

2.1可持续原则农业生态系统在一些干扰中还能保持不变或生成率的能力恢复就是可持续性。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是农业资源中永续要一直利用的基础,对人们提出要按照可持续性的条件对生产、生活方式进行调节;同时,农业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主要是对农业经营活动的消耗标准进行确认。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应当控制在农业生态系统的负荷范围中,这是可持续性原则的关键,农业资源开发主要是通过对排放的废弃物再次利用;同时,该排放量应当掌握在农业生态环境容量中,让农业生态资本存量并无太大变化,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这就是维护农业生产力和发展。

2.2公平性原则在低碳农业发展中追求公平性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现代人的公平,主要是目前发达国家的人们在生活满足的时候,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人却面临各方的威胁,但是这些国家还不断将自己的资源往外输出,其得到的生活物资并不平衡,导致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难以实现。所以,在食物分配与公平的发展权中应当均衡。二是代际间的公平,也就是所指的代人中的纵向公平。要树立人所依存的农业资源使用并不是没有界定的意识,当代人不能因为本身的发展以及需求侵害后代人所需要的生存条件以及农业资源,要合理科学性的运用农业资源与环境。

2.3有序利用原则全部的事物发展都有一个过程,全部按照从低到高、简单到复杂,落后到先进的一个发展规律。我国正处于一个发展阶段,所以在我国的每个地区应当落实好低碳农业发展。现今,我国大部分的地区社会经济较为滞后,农业环境发展并不超前,所以,应当意识到该情况,并根据具体的情况,一步一步来,慢慢的推动低碳农业的发展,并累积资源资本、技术还有管理经验。

2.4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原则在低碳农业发展阶段,应当将资源节约的政策让各级阶层都落实后,将开发与节约放平等的位置上,节约优先,根据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施行,加大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力度,鼓励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绿色消费;同时,循环农业应当往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以及高效率的方面发展,加大资源循环利用以及非再生资源的节约利用力度;农业污染防治力度应当增强,在农业方面造成的污染应当多采取防范措施,将农村环境质量改进;提高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力度,对农业生态资源开发活动应当严苛控制,对水、土地、草原以及水生物等农业资源、动植物野生种质资源保护好,带动经济社会发展,调节人口、资源和环境,慢慢实现农业低碳化和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

3结语。

在生态文明发展中,人类环境不断的受到威胁,为了保障环境的健康发展,实现可持续性,农业污染防治力度应当增强,在农业方面造成的污染应当多采取防范措施,将农村环境质量改进;提高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低碳经济视角下的茶文化旅游分析论文篇五

[摘要]近年来经济发展对环境破坏严重。

人们物质丰富的同时,更加关注环保低碳,于是“低碳旅游”的概念被提了出来,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的态度不言而喻,相继出台了和旅游相关的政策,助推“低碳旅游”,都说“食、住、行、游、购、娱”这是旅游不可或缺的因素,其中住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旅游城市或者旅游景区的酒店与旅游紧密相关,酒店作为一个媒介和平台对“低碳旅游”的推广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样低碳旅游对酒店管理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关键词]低碳旅游;酒店管理;问题;措施。

面对全球气候变暖,旅游行业也受到了一定影响,低碳旅游的概念受到热烈追捧,我国政府也相继出台政策,政府行为说明了未来旅游的发展大趋势,酒店与旅游是唇亡齿寒的关系,酒店为游客提供休息的空间,提供优质的服务,酒店作为一个平台起到宣传低碳旅游的作用,我国对酒店星级有严格标准,星级高的酒店无论硬件设施还是软件都要数一数二,硬件指客房、及设施设备等,软件主要指的是服务,服务水平的好坏一般是由酒店管理模式和体制决定的,低碳旅游的推广及发展,必然影响着酒店管理模式和体制。

可见,深入研究低碳旅游对酒店管理的影响,无论对旅游业还是酒店业都有特殊的意义。

1.我国低碳旅游发展状况。

所谓低碳旅游,就是以最低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旅游的方式,低碳旅游是一种生活态度,能够真正的放松身心,热爱生活的同时保护着环境,全身心的接触自然,绿色出行。

低碳旅游对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有重要影响。

和官方的`低碳旅游相比,老百姓更早的迈出了低碳旅游的步伐,香格里拉这个地方我想大家都知道,一个人们向往的世外桃源,它的美好,它的神秘都离不开低碳环保,壮阔的雪山、茂密的原始森林,香格里拉就是低碳的代名词,张家界、峨眉山等景区为了实现低碳,都采用电瓶车代步,有效的控制了汽车尾气,低碳旅游在改变环境和空气的同时,也改变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态度。

不得不说低碳旅游还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尝试和创新。

2.低碳旅游对酒店管理的影响。

酒店业作为我国的第三产业,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管理模式也有自身特色,酒店主要提供的是服务,服务是一种无形的商品,目前我国大多数酒店的口号是“宾客至上、服务第一、以人为本”,低碳旅游的提出,让低碳、节约、绿色无污染的概念植入到目前酒店的管理模式中,员工也会为顾客提供相应的服务。

低碳旅游影响着酒店管理模式,酒店内部环境要保证清洁、体现绿色环保理念,创造良好氛围;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通过各种手段使之提升,最终提高酒店的效益;宣传低碳旅游,从而推出“绿色服务”,树立酒店积极正面的形象;改进和完善企业各个环节,做到节约能源、绿色环保、能源利用最大化,保持生态的同时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3.1服务设施智能化,服务水平要高标准:目前我国的一些高端酒店的设备设施与外国同星级酒店还有一定差距,设施设备的智能化远远没有达到国际水平。

为了顾客对酒店更有家的感觉,宾至如归,酒店无论从服务还是硬件设施都应该尽可能满足客户需求,同时也要考虑低碳、环保。

服务是酒店生存和发展的灵魂,然而我国大多数星级酒店只是在硬件设施上达到了星级标准,在服务上还存在很大距离,加上设施设备智能化水平低,其实远远没有达到星级标准。

3.2不能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声誉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认识中国,并来到中国经商、旅游,但是我国高星级酒店貌似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应对外国友人的到来,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尤为重要的是语言关,没有掌握外语的专业人员,就不能很好的和外国顾客沟通,服务水平自然受到了制约,影响顾客的满意度,也制约着酒店的发展。

3.3酒店专业人才缺乏,人员素质不高:酒店是一个以人为本的企业,人才是酒店发展的基础,是酒店的基石,在低碳旅游的浪潮下,酒店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

然而我国酒店业真正的专业人才缺乏,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由于受我国保守思想的影响,人们都觉得酒店行业不是正经行业,其实不然,酒店行业的人员是专业人员,人们对酒店行业的误解也影响酒店人才的引进,不利于酒店发展。

3.4企业文化缺乏:无论任何企业企业文化的建立都是至关重要的,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酒店行业也不例外,企业文化体现了酒店自身的人文底蕴和管理水平,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我国酒店管理层普遍对企业文化认知不深,没有足够重视,如果企业文化不能得到员工的认知,不能建立一个让员工满意的文化氛围,势必造成人员流失,降低员工忠诚度,一个没有企业文化的酒店,更不能很好诠释低碳环保的概念,也不符合低碳旅游的要求。

4.相应的改进措施。

4.1制定与低碳标准相匹配的服务标准,加大监管:随着低碳旅游的推广和普及,一定时间内必定出台低碳的标准,酒店业也应紧跟形势,制定与低碳标准相匹配的服务标准。

根据酒店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一个一体化、标准化质量管理制度;根据酒店的服务流程,确定质量监督的关键点;质量管理需要责任到人,分级、分层相互制约;明确质量监督的方法、内容和评价标准;有效严格的质量监督才能提高酒店的服务质量。

4.2建立企业文化,加强员工培训:员工是最直接为顾客提供服务的,服务就是顾客购买的商品,商品的制造者是酒店的服务人员,酒店的最高宗旨是顾客至上,员工是所有活动的基础,如何让员工自主服务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唯有一个好的企业文化,让员工认同酒店,愿意为酒店奉献,自觉自动的为顾客提供服务,加强员工培训,定期考核,设立相应的奖惩制度,便于员工的自我提升,只有员工发自内心的为酒店考虑,为顾客服务,顾客才会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4.3建立人才培养、晋升制度及薪酬制度:对酒店业而言,高素质人才是迫切需要的,所以酒店在招揽人才的同时要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和晋升制度,能够留住人,加强内部培养,给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科学合理的晋升制度,让员工充满干劲,有健全的薪酬制度,让付出有回报,多劳多得,使每个员工都有积极向上的活力,这样才能提高服务质量。

5.结语。

低碳旅游势必是将来的发展趋势,酒店业也会受到低碳旅游的影响,管理模式会进行改进和完善,主要企业文化建立和人才培养,建立相应的制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供优质、低碳的服务,使酒店成为低碳旅游的推广平台,提升酒店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低碳经济视角下的茶文化旅游分析论文篇六

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步伐放缓,在“新常态”的背景下,中国如何降低资源能耗、治理环境污染又保障经济的长久健康发展、履行大国责任成为全球瞩目的问题。

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现实严峻。一方面,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困难重重。在“新常态”背景下,我国进一步强调经济结构的转型调整,但是,第二产业所占的比例依然很高,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虽快但贡献率仍有待进一步加強。另一方面,我国的能源结构调整进展缓慢。我国是以煤炭为能源结构主体的国家,且需求量巨大,而提高煤炭的利用率、降低其污染物排放的.技术难度较大。同时,我国促进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力等资源的利用和推广需要循序渐进,资金、技术、管理等配置很难一步到位。能源结构的调整从根本上讲,需要实现技术的创新。而技术的突破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长期钻研,我国在技术创新的财政支持方面尚欠缺长期的投入机制。

财政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点:

环境税收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国还没有真正建立环境税制,对能源消耗所造成的负外部性成本缺乏补偿机制。现有的资源税、增值税、消费税等税种虽然针对资源利用进行了一定的税收调节,但并未突出其补偿能源消耗造成的负外部性成本功能,且标准远低于发达国家,因此,其环保节能的作用较弱,利用税收手段进行有效调节的目的难以实现。相较而言,英国、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环境税收体系较为完善,不仅能够利用税收收入补偿企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也能够通过提高企业成本、利用税收调节和引导企业进行技术革新,利用新能源和节能技术进行生产。

财政支持投入不足且手段单一。一方面,通过我国公开的政府预算可以看到,财政支出用于资源和环境治理的金额较少,所占比例远低于英美等发达国家。据测算,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资金缺口较大。另一方面,财政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手段单一。在目前我国采取的政策手段中,占最大比例的是财政支出和财政补贴手段,而其他财政税收形式利用的较少,如间接税收优惠、专项基金等手段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我国碳交易市场尚不成熟。我国虽然是世界上参与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最多的国家,且市场份额居全球首位,但是,由于缺乏交易系统等建设,我国长期在世界碳交易市场上一直都处于低端位置。,我国全面启动碳交易市场,成为世界最大的碳交易市场。但是,我国的碳交易市场尚不成熟,和发达国家相比,不仅起步较晚,且相关的金融体系建设较为落后,对碳金融的认识也不够深刻,交易平台尚不成熟,交易价格不合理。这不利于我国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促进技术革新、发展低碳经济。此外,我国碳交易市场上的碳金融衍生品较为缺乏,金融体系发育不足,不利于多元化的投资。

金融支持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并没有形成完善的支持机制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等领域的技术创新企业的贷款等支持体系尚不健全,缺乏绿色金融理念。金融机构需要建立间接融资等多方位的体系支持低碳企业开展研发创新,并加大支持力度,依靠金融创新服务于低碳产业和低碳技术。同时,金融机构要加强对贷款资金的追踪管理,从而保障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和管理。

低碳经济视角下的茶文化旅游分析论文篇七

引言:

就目前来看,我国还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大规模能源和资源消耗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保证。特别是受我国煤多油少气不足的资源条件限制,决定了煤炭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主要能源。曾有资料数据显示,我国的单位gdp耗能高达日本的8倍,试想这样的高耗能再乘以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是让人嗔目结舌的。因此,迫切的资源问题让我们发现不能再仅仅以高能耗和环境污染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通过减轻单位gdp和资源、环境代价,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切实需求,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我国目前发展形势。

(一)政策法规不完善以及执行力度弱。

从国外来看,低碳经济的发展无不以完善的法律政策体系为保障的,但是我国然在相关政策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力方面仍显薄弱,这也是目前制约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一大问题。目前,我国在有关碳经济的开发利用领域的法律主要有《煤炭法》、《电力法》、《约能源法》、《循环经促进法》等法律。但是,国内有关低碳经济的政策法律体系缺乏统一的立法标准和行为规范。除此之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不到位;行政执行力不强,问责力度弱,监管体系滞后;法律法规不健全,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等多种制度性因素也使得全社会主动减排的动能不足。

(二)产业结构以工业为主。

首先,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为了改善和提高13亿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肯定会产生巨大的能耗;而且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我国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变的一个长期制约因素,资源利用效率低,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重、粗放式发展等问题。

(三)能源技术水平低。

受到科技发展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限制,我国目前在能源生产和利用过程中效率较低、工业生产等领域技术水平落后,技术开发能力和关键设备制造能力差,产业体系薄弱,这就造成了“我国单位gdp能源消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2倍左右,比美国、欧盟、日本和印度分别高2.4倍、4.6倍、8倍和0.3倍。”此外,有关低碳经济的技术整体水平还比较低,仍以中低端为主,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而且缺乏发展低碳经济的专业技术人才,远跟不上发展低碳经济事业的需要。特别是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和技术公司出于垄断的考虑,限于市场上既有的障碍,比如知识产权、市场份额的问题等等,也严重阻碍了低碳技术的迅速扩散、转让。

(四)社会低碳意识弱。

除了以上这些客观因素的制约,高消费依旧是国民生活的现阶段追求,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低碳经济、低碳生活只是一种宣传概念,和实际生产生活联系不大。有人认为低碳就是要省吃俭用,还有人认为“低碳生活”只是理论上的,无法在实践中实现。能够自觉接受可持续消费价值观指导,做到适度消费的人更是寥寥无几。以手机消费为例,中国现在每年平均淘汰近7000多万部手机,产生了大量污染严重的电子垃圾,这意味着发展低碳经济的'困难还在于不少人对低碳生活的观念还比较模糊,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习惯还难以改变,全社会的低碳意识比较薄弱。

二、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路与对策。

(一)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首先,要构建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比如可以划分中小企业的污染分类标准,让发展低碳经济有法可依;还可以通过国家制定标准,来限制商场、银行、饭店、政府部门和部分单位设定合理的空调温度和耗电程度。其次,要加大执法力度。通过提高处罚标准,切实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在积极推动相关法律的落实过程中,还要组织开展能源资源节约专项检查和监察行动,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特别要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和污染源的日常监督检查,对违反节能环保法律法规的单位公开曝光,依法查处,对重点案件挂牌督办。再次,要落实政府问责制度和奖惩制度。一方面,可以将能源资源节约指标完成情况纳入综合评价体系,作为政府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对严重违反国家节能管理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典型案件加大执法和处罚力度,公开严肃查处,依法追究有关人员和领导者的责任,起到警醒教育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制定企业污染的具体管理方法和鼓励措施,对企业技术升级和结构转型提供支持和一定的补贴。。

(二)调整产业结构。

调整产业结构需要从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由外需,投资拉动转变为内需外需,消费投资共同拉动来实现。这就要求我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由第一二产业带动转变为一二三产业平衡发展,平衡区域经济,破除城乡二元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从结构的调整来看,我国的长期的目标是产业结构均衡发展,丢掉高污染、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无核心竞争力的行业,社会协调发展;短期目标是保证充分就业,社会稳定。因此通过政策引导进入新产业领域,缓步推行税收、汇率改革,逐步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企业,保障劳动力就业是进行稳定转型的必要前提。从不同行业的转移来说,比如太阳能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国际市场机会,且国内外差距不像其传统行业那么大,这些产业的出现和发展意义重大;从同行业的纵向转移来说,创造新兴的产业机会是增加利润,也增加劳动力收入的重要途径。

(三)加大新能源开发力度。

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推动低碳经济的重要动力,这就需要加快能源资源节约技术研发和推广。一方面要优化能源资源节约技术创新与转化的政策环境,加强资源环境高技术领域创新团队和研发基地建设,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能源资源节约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同时,广泛开展能源资源节约国际科技合作,与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家建立节能环保合作机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拓宽节能环保国际合作的领域和范围。

(四)积极倡导低碳经济思路。

全民低碳意识的提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作,需要多部分参与合作,包括政府部门、主流媒体和社区等等。一方面建议国家财政对公交车和出租车进行补贴,改善目前乘车现状,可以通过大力发展公交事业,增加公交车数量和实行公交车专用车道;设置专门的自行车车道,鼓励骑自行车。另一方面可以加大废旧物资回收力度,鼓励资源回收利用的单位。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宣传,提高全民节约意识。不仅要通过主要新闻媒体进行节能报道,播放节能公益广告,还要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观念渗透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对在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大力弘扬节能风尚,提高全社会的节约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1]郑永红,梁星.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和建议[j].环境经济,11月。

[2]吴飞美,郗永勤.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低碳经济视角下的茶文化旅游分析论文篇八

低碳经济的内涵是指能源被高效利用、清洁利用和低碳或无碳能源开发,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降低能源和资源消耗,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和污染物的排放,实现减缓气候变化的目标,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和低碳生活等经济形态,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财政、税收作为重要的宏观调控杠杆,在促进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进程中应该有所作为。

一、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但却是建立在巨大的资源消耗、环境破坏和污染的基础上的,与环境的矛盾非常突出,co2排放量仅次于美国,位居第二;能源消耗水平高出日本24%;水泥、合成氨、纲等产品的能耗水平比世界先进水平平均高出20%以上,经济发展的能源瓶颈凸显,环境承受力已达到一定的限度。在日益严峻的国内资源形势下,伴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加速,外部环境要求我国节能减排的压力也在逐渐增大。我国对能源需求的增长助推了全球能源需求总量的上升,石油和一些初级金属产品的消耗量占世界消耗总量的比例较大,引起了国际上一些国家的不满。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我国在能源和环境问题上的国际压力正不断增加,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势在必行。此外,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会议上,我国政府已下定决心,即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大规模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因此,发展低碳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们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上述目标的必然选择。

二、当前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缺陷。

1.财政投入总量不足,使用效率不高。

我国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上财政投入总量较为不足,与国外有一定差距。当前我国财政用于环境保护的投入占gdp的比重还不到1%,而据有关统计,20世纪70年代时,一些发达国家用于环境保护的财政投入就已经占到gdp的1%—2%。而且其财政投入中的大部分投资用于老旧企业的技术改造和高新科技项目的开发上,对于走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模式方面的投资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究其原因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一直都没有列入国家财政支出政策的重点,没有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较低的财政环保投入水平使得控制污染的力度较为薄弱,工作未能落到实处。不仅节能减排财政资金投入量有限,而且在使用中还存在效率低下等问题,使得财政投入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上力度有限。

2.税制设计滞后,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1)现行促进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税制存在缺陷。首先,我国增值税转型工作刚刚起步。在生产型增值税制度下,企业购买的设备其进项税额不得计入成本进行抵扣,无疑降低了企业购进节能设备、新建减排设施扥积极性。当前我国对部分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实行了免征增值税的规定,有效地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和废旧物循环利用率,但是税收优惠所涵盖的节能减排产业范围较小,所有节能减排产业链上的企业难以享受到加大节能减排改造带来的税收优惠,这也大大削弱了企业走低碳经济的积极性。

其次,现行资源税对资源浪费、资源消耗行为调控力度不够。一是税负过低,使众多企业和个人在开发使用资源时几乎不计成本;二是征收范围过于狭窄,税目仅限于矿产品和盐,而水资源等都没有列入征税范围,导致了资源的低效甚至过度使用;三是计税依据不合理,现行资源税是从量计税模式,纳税额难以反映资源的市场价格,不能随之提高而提高,从而难以有效发挥资源税的市场调控作用,以约束资源的开采和使用。而且我国资源税对企业已经开采但未销售或未使用的资源不进行征税,造成一些企业资源盲目开采和浪费严重。再次,要进一步完善现行消费税设计。尽管国家在2006年对消费税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对部分高能耗、高污染消费品及不可再生或替代的资源性消费品进行了征税,但由于差别税率、征税范围等税制设计的不完善,使得消费税在促进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上作用不够明显。最后,前税制中针对节能减排的优惠规定很少,特别是对相关技术研发没有激励性较强的税收优惠,一些企业因技术研发投入较高、风险较大,往往不愿意投入大量资金,从而制约了节能减排技术和设备的研究开发以及推广使用。

(2)缺乏专门促进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发展的税种。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税种,涉及到的只有资源税、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等。而在国外已开征了燃油税、水资源税、垃圾税等税种,对促进节能减排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同时,要特别指出的是,我国目前在处置企业废弃物上还没有相应的税种,一般是采取征收排污费的方式对排污者进行规制。而排污费的形式,在征收、使用、管理等环节上存在诸多问题,难以有效约束企业的污染行为。

3.财税政策手段单一,难以完全发挥政策效应。

当前,我国财税政策手段相对单一,政策的效应难以完全发挥。我国实行的激励性财政政策手段非常单一,除了预算内的财政资金直接支持企业节能减排项目研发和技术改造外,较少有其他手段来进行配套调控,从而难以形成政策工具的合力以及相互补充的组合效果。财政手段上,财政补贴、财政贴息、财政性投融资基金等财政政策手段都可以直接或间接用于促进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税收措施上,投资抵免、再投资退税、延期纳税等措施已被国际普遍应用,而在我国却没有得到较好的使用,单依靠税收减免这一鼓励性的政策措施来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税收优惠力度十分有限。

三、发展低碳经济的财税政策建议。

1.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充分发挥财政政策调控作用。

(1)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财政投入。要实现“低碳经济”的目标,离不开技术创新,但相关的技术创新常常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因此,没有国家的宏观调控,没有国家的财政扶持,实现难度较大。财政补贴尤其是贷款贴息的方式对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进行支持,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市场主体在新能源开发、节约能源技术研究等方面的成本费用支出,从而促进他们积极主动的减排降耗。同时,政府要通过财政预算形式,明确资金数量和增长的幅度,建立发展低碳经济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和长效支持机制,支持低碳技术的研发,支持新能源产业和低能耗产业的不断发展。

(2)充分运用财政补贴方式支持节能产品的推广和使用。鼓励地方政府在公交、出租等领域推广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可以充分发挥财政补贴的“四两拨千斤”作用,从而不断扩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要深入推进大型公共建筑和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继续加大财政对节能减排、降低污染等节能环保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同时在已设立的专项支持资金的基础上,要加大力度确保专项资金的合理增长,以保证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开发的资金需要,从而促进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

(3)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支持地方政府发展低碳经济。要不断完善我国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地方政府发展低碳经济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即:一是从转移支付总量上,通过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力度,来弥补地方政府财力的不足,满足地方政府发展低碳经济的需要。二是从转移支付的计算方法上,要不断完善因素法,增加生态功能、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应用、节能减排力度等低碳环保因素。三是从转移支付的用途上,应单独安排转移支付专项资金用于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财政、审计部门要加大对资金的监督力度,确保资金的使用方向和效率。同时,要通过专项转移支付手段,进行财政支持和奖励经济落后地区淘汰落后产能,并要求地方政府安排配套财政资金,引导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不断升级。

2.改革税收制度,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1)完善资源税制度。要将应保护性开采利用的资源和能源纳入征收范围之内,进一步扩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要不断完善计税方法,对资源税的征收应采取从量计征和从价计征相结合的征收模式。目前,国内的资源税征收是依据1994年发布的《资源税暂行条例》采取从量计征方法,资源税以产量收取导致资源的价值在价格中所占比例微乎其微,未能客观反映资源的稀缺性,未能起到税收应有的调节作用;要按稀缺程度不同相应提高征税标准和单位税额,对非再生、稀缺性强的资源要课以重税,限制粗放型、掠夺性开发,避免资源的严重浪费,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调整消费税制度。在促进节能减排的税种中,消费税应该发挥重要的调节性作用。目前,在我国关于节能的消费税中,只对汽油、柴油征税,并且税率偏低,未能正确反映能源的价值。关于减排方面,主要有对排气量符合标准的小汽车、小轿车实行减免税优惠,但优惠力度太小。因此,消费税应进行相关方面的改革:要提高汽油、柴油等能源产品的消费税税率,提高能源产品的总体税负;扩大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将目前尚未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的高能耗产品和资源消耗品纳入征收范围,并提高税率;应继续加大达到一定排放量的小轿车和小汽车的消费税优惠力度,鼓励企业生产低排放、低污染的产品,对符合一定节能标准的节能产品,允许按照一定比例享受增值税减免优惠。

(3)开征碳税。根据国外的经验,征收碳税被认为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政策手段之一。碳税是一个混合型税种,它的税率应由该能源的.含碳量和发热量决定,不同的能源由于含碳量和发热量不同,因而,应该有不同的税负与之相对应,低碳能源的税负要低于高碳能源的税负。开征碳税对减少碳排放、进低碳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我国应结合实际情况,在适当时候及时开征碳税,发挥碳税的功能。

(4)开征环境保护税。征收环境税是贯彻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手段,要从有利于促进对环境的保护,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的角度出发,研究设计在我国适时开征环境税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并具有可操作性。

3.整合协调相关政策,充分发挥政策合力。

政府要整合协调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注意政策之间的配合衔接,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充分发挥政策合力。首先,在财政支出方面,除了财政直接支持外,应充分发挥财政补贴作用,对符合低碳经济发展导向的节能改造、节能技术研发、节能消费以及可再生能源的研发等,予以适当的补贴。其次,要制定科学的政府采购制度,把促进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等特定的政府采购目标纳入政府采购的考量范围,在对产品进行严格认证的基础上,实行集中采购。

再次,可结合实际需要,考虑设立碳基金,基金的主要收入来源为碳排放交易费。开征碳交易税后,碳税收入成为基金的主要收入来源。支出要用于提高能源效率、研发节能新技术、寻找新的替代能源等方面。最后,要解决排污的外部性问题,通过对高排放的高碳经济(如煤炭、钢铁等)实行排放许可权交易制度,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四、结语。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它关系到经济能否健康、持续、稳定、较快发展,关系到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因此,我们必须走中国特色的发展低碳经济之路,从财税政策角度上,对超过能效和排放标准的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企业和居民试行征收碳税、环境保护税、能源税以及碳关税;对实行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的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能效、高效率的企业和居民进行财政投资、财政补贴、财政贴息货款、减免税、加速折旧等财税政策支持。要充分发挥财税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促进低碳经济的健康发展,从而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低碳经济视角下的茶文化旅游分析论文篇九

服务业的发展状况与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标志,也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但是主要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方式,而低碳经济是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率、高效益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我们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探寻低碳经济背景下低碳服务业的发展途径。

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是低碳经济的核心问题,能源效率的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必然会引起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产业结构从第一产业依次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由劳动密集型占主导向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占主导转变。当前,我国是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走低碳化经济道路,产业结构的优化势必会推动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出现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工业社会向服务型社会转型。低碳经济的发展也必然推动服务业现代化,对资源实现有效的整合,使其发展更加符合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二)服务业发展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对的严峻的挑战之一,为了迎接这一挑战,全球范围内开启了一场经济发展模式的改革,共同致力于创建一种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多年来,我国作为全球的主要生产制造中心,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高能耗、高污染的问题。面对我国工业化、城镇化高速发展的现状,用高新科学技术革新传统产业、优化结构、大力发展低碳化服务业,显得分外重要。现代服务业相对传统产业具备能耗低、污染小等特征,加速发展金融、旅游、教育、文化等产业可以减少我国的碳排放数量,是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发展容易产生规模效应,减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耗费,使得资源、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成为可能,有利于低碳经济的发展。

(一)我国服务业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服务业的规模有所扩大。

一方面,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有较大的提高。1990年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比重为31.60%,而达到43.00%,上升11.40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服务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急剧上升。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由1978年的4890万人增至的23771万人,增长了4.86倍,是经济转型期间就业人数增加最多的部门。从三大产业吸纳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看,1978年至20,三大产业就业职员分别增长19.96%,160.39%和386.11%。此中第一产业就业份额连续降低且降幅较大,这表明第一产业就业已基本进入饱和状态,第二产业对劳动力需求量比重大约稳定在22%,但也有小幅度下滑趋向,近年来对劳动力需求较大的是第三产业部门,稳步提升到30%左右,成为真实的“三分天下”的局面。

2.服务业的结构有所改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服务业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型服务业,交通运输邮件通讯业、保险金融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社会福利、教育文化广播电影电视行业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增长较快。

(二)我国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结构上不合理,产业层次相对较低。

我国服业主要集中在传统的行业,如交通运输、仓储业、批发零售贸易业、饮食业,而新兴的和技术含量高的现代服务产业如信息业、咨询服务、各种技术服务等在服务业所占比重偏低。服务业的增加值中,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37.4%,接近占服务业比重的三分之一;而金融业、信息服务业、软件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为28.4%而发达国家的现代服务业已占50%以上。目前我国这种依靠资源和环境的传统服务业发展,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改善这种低端产业链,提升服务业层次势在必行。

2.总体规模偏小,增加值虽不断增大,但未达到低碳经济发展要求。

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吸纳的就业人数不断增加,20我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截止年服务业就业人数增至23771万人,较1978年增加了4.86倍,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为30%左右,而发达国家是70%-80%,由此看出我国服务业规模还是偏小。另外,我国服务业虽然有了显著增长,但在国民经济中,第二产业仍占主导地位,而且我国服务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水平远远不及。第二产业的主导地位使得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仍然是以高能耗、高污染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模式,在全球产业链中,我国的服务业还属于低端产业,未能适应低碳经济的要求。

3.低碳服务业人才匮乏。

据某招聘网站数据,年3月份北京低碳行业的需求人数相对同期增加了117.3%,伴随着企业对低碳人才渴求与人才现状的矛盾,高等教育低碳专业的设置却还是一片空白。高等院校低碳教育的培养跟不上产业发展的步调,已经严重阻挡了服务业的低碳化发展。

4.地区发展不平衡,市场化程度较低,不利于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

具体而言,城市发展快,农村发展慢;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快,内地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发展慢。东部地区20服务业增加值为86749.21亿元,占全国服务业增加值的59%,西部地区增加值为25992.29亿元,仅占全国服务业增加值的18%。除了服务业地区发展不平衡之外,我国服务业部分还处于垄断经营状态,市场准入问题严重,比如邮政通信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等行业,市场化程度低,服务成本高,竞争力相对薄弱。

5.服务业领域企业低碳责任缺失,消费者低碳消费观念薄弱。

如今一些现代服务企业运用低碳旅游、低碳物流等新型运营模式来自觉承担企业对社会发展应有的责任。但我们也应看到,在追逐利润最大化的诱导下,认真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仍不普遍,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件时有发生。另外,服务业相对于其他行业有更高的消费关联度,所以消费者重视健康、生态的低碳消费需求是拉动现代服务业低碳发展的巨大引擎。但是民众的低碳消费增长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依然缓慢,主要体现在低碳消费意识不强,消费结构不合理,奢侈浪费之风严重等方面。

(一)依据低碳经济原则促进服务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型。

1.向现代服务业转变,促使服务业向产业链高端晋升。

我国的产业结构正处于转型时期,推进传统服务业向低消耗、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过渡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建立在专业化基础上的现代服务业处于“微笑曲线”的上下两头,属于产业链的高端。改造传统服务业就是对服务业的优化升级,使其不断向高端服务业延伸和渗透,充分利用现有服务资源,用现代科学技术、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包装传统产业,冲破行业垄断,改造传统服务业高消耗、技术落后的现状,提高服务水平,增加产品附加值,逐步形成新的服务业态。

2.运用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不断创新高端服务产品。

目前我国服务业发展是非常基础性的,低附加值,如国内金融服务的中间业务有数百种,尽管发展很快,但过于集中在结算和代办等传统服务方面,高附加值的并不多。相比之下,外国银行在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高端市场有着相当大的优势,将来的高端市场会是中外资银行竞争的重心。为此,可考虑创新一些高端领域的金融服务产品,如产业风险投资基金、住房信托基金、汽车金融和证券融资等。

(二)在符合低碳经济要求下增强服务业竞争力。

1.加快发展提高我国服务业比重,促进服务业的低碳化发展。

当前,我国工业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挤压着服务业比重空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制约着服务业向纵深推进,城镇化程度不高也影响其发展,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偏低也对其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面对这些问题要促进服务业的长足发展,就要不断拓展服务业发展的空间,加大对服务业的政策支持,逐步增加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推进城镇化的发展,让更多的劳动者从事服务业,提高该行业的就业比重。加快经济的发展,增加国民的收入,促进消费性服务业的发展,优化服务业结构,促进产业的低碳化发展。

2.大力推进服务业技术进步和人才培养,走现代服务业道路。

现代服务业是以信息技术和知识为依托的,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其关键在于人才。因此,大力推进服务业的技术进步,加快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培养大批服务业的专门人才和管理人才,就成为向现代化服务业转型的关键因素。深入实施人才投资战略,加大对服务人才的专项投资,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拓展教育培训领域,采取各种激励措施吸引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创造性和积极性,顺利实现向现代服务业的过渡。

3.加强服务业市场的培育和建设,推进服务业均衡化发展,不断增强活力。

我国服务业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市场开放程度不高,个别行业仍属垄断经营;某些行业缺少行业标准、缺乏服务规范、法律规定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统一管理和综合协调部门缺乏独立性。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市场的有序发展,加强市场培育和建设,创造一个有序的市场环境是现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特别是要彻底打破行业垄断,破除以自我服务为主的封闭模式,强化服务业的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另外,针对服务业发展地区不均衡的问题,要重视地区服务业协调发展,制定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与战略,缩小区域服务业的差距,统筹城乡服务业的发展,实现区域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三)通过管理改善和观念提升促进低碳化服务业的发展。

1.企业强化低碳供应链管理,培育低碳企业文化。

面对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我国服务企业必须加强低碳供应链管理,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显然需要企业从长远利益着眼,建立低碳供应链管理的战略地位,积极引导企业以低碳供应链管理为重心,让低碳发展逐步渗透到企业的各个方面,培养低碳企业文化。将创建企业低碳形象和品牌变为每位员工的自觉追求。对原企业供应链进行重构,把低碳、环保理念融入到供应链的设计、采购、集成、交付及回收的整个过程,实现高管理效率的闭环运作模式。

2.强化国民低碳消费意识,推行低碳消费方式。

观念意识是行动的前提和先导,低碳消费是消费环保化和节能化的综合表述,体现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双重价值观念。在我国推行低碳消费方式必须首先进行观念破冰,既要打破传统消费中部分压抑消费的不合理认识,更重要的是要破除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从而养成健康科学的消费习惯。全国开展消费教育,重建低碳消费文化,积极进行政策引领,强化居民低碳消费意识,加强对低碳产品的认证,对产品和服务标注碳标签,为消费者选择低碳产品提供参考依据。

低碳经济视角下的茶文化旅游分析论文篇十

人类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是建立在对地球资源的索取上。自二十世纪以后,环境问题受到众多国家和相关研究人员的关注。造成地球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的主要是因为人类的生产活动造成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各行业企业开展节能减排运动已成必然趋势。但在节能减排的同时,如何扩大企业经营收益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1、农场开展低碳财务管理工作的意义与目标。

1.1意义。在低碳经济下,农场想要在市场竞争中稳定发展,并得到社会、消费者的认可,必然要做出关于低碳理念的相关措施。而过去阶段,我国大多数农场在经营生产中并没有贯彻落实低碳理念。由于农场领导对低碳理念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经营过程中,对资金的使用及分配和其他财务管理工作和低碳理念存在一定出入,在农场决策中没有有效考虑环境因素。这就会导致农场难以开拓市场,难以迎合消费者的需要。而通过低碳财务管理,可有效改善这些问题,在农场产品成本过程中,以低碳理念视角来分析产品成本、利润以及其它方面的因素,制定最符合低碳经济需要的产品方案,从而提高农场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产健康稳定的发展。

1.2目标。低碳经济下,农场的最终价值的计量发生质的改变。过去阶段中,环境保护是作为农场生产经营的一种责任,但不具备强制性,同时也没有贯彻落实到农场产品生产及各环节经营过程中。这就导致环境保护责任只是通过外在视角来对农场财务管理产生一定影响,而并没有内化入财务管理工作中,这一阶段,农场最终价值和传统实际价值对等。近些年来,国家开始高度重视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并制定了很多相关法律法规来强制要求农场披露有关碳的各类信息,如产品碳足迹、碳资产等。这种情况下,高碳生产的企业必然会丧志大量市场,或被有关部门限制生产经营。所以,低碳经济下,农场的最终价值不仅体现在传统实际价值上,还应该加入农场的环境价值。当农场的积极贯彻低碳理念,积极运用低碳财务管理模式,并创造了一定的环境价值,那么该农场的'最终价值会比传统实际价值高很多。而农场若是高碳生产,并对环境带来了一定破坏,那么该农场的最终价值则需要用传统实际价值减去破坏的环境价值。所以,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提高农场的最终价值则是农场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在传统实际价值不变的情况下,开展低碳财务管理工作,可有效提高农场的环境价值,从而促进农场最终价值的提高,并降低财务风险。

2、农场开展低碳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已然不适用于当今低碳经济下的农场发展需求,低碳、节能、环境保护都是当今社会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旋律。而低碳标准的实行,对农场带来具大的影响。首先,农场为了实现低碳经营目标,必然会对传统经营、生产模式进行改革,而低碳经营生产会加大农场成产成本,使农场收益较低。其次,农场过去阶段某些高碳、高耗的产品会进行优化或直接停止生产,若这一部分产品是农场的主营产品的话,会造成农场巨大的损失。而农场若是不能适应这种变革,就会被市场淘汰。低碳经济下,农场财务工作面对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来自于如何在低碳经济下使农场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来自于农场最终价值的提高。农场最终价值的提高需要农场融入低碳理念,实行减排降能,生产出符合标准的“三低产品”。而利益最大化则需要在低碳经营的基础之上,不断优化农场资金配置,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经营收益。所以,才不工作人员需要全面的掌握低碳财务管理理念,建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以保护环境为工作原则,提高眼界,以低碳长期投入和农场未来规划为向导,不断优化财务管理方式方法。

自十八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传统手工劳动被机械劳动所替代,并且到了二十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全球进入了“电气时代”。到了现如今二十一世纪,人类对地球资源的掠夺和索取已经逐渐使自然环境的不再平衡,并且由于人类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出来的污染物质,对大气、臭氧以及水资源带来较为严重的破坏。如何抑制、解决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水污染等问题,还需要全人类共同思考和参与。低碳经济下,社会主张是生产生活中对环境的保护,降低生产耗能、减排,从而使地球环境不再受到破坏。企业生产要充分发挥资源的重复利用功能,并积极使用可再生资源进行生产。以此为导向开展农场投资活动,使农场不断迎合低碳经济下的社会需要。具体可从以下两点出发:(1)合理利用生产资源,引入现代新兴环保类资源,并建立可再生资源系统,充分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降低农场的生产成本,并保障农场符合“三低标准”。(2)加大对低碳项目的投资开发力度,扩展农场的业务范围,摒弃高耗能、高排量、高投入的业务。并且,在项目的投资开发上,一定要注意迎合市场需要,如现代人民越来越喜欢无污染、无公害的有机蔬菜,那么农场可以就这一方向出发,开发新项目。低碳经济下,金融业也必然会做出许多有关低碳理念的举措。在这一背景下,金融业会逐步出台各类低碳经济业务,帮助各行业企业开展低碳活动。而农场融资行为也必然受金融业碳经济改革的影响。一方面,金融业会降低农场融资行为中存在的社会环境风险纳入评价标准之中,会大力支持农场开展低碳以及符合低碳经济发展需要的项目。这一现象,会为一些以绿色、环保为经营理念的农场带来一定发展机遇,减轻该类农场的融资难度。但一些高耗、高排、高投入的项目必然无法获得资金支出。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对加大农场项目进程的监督力度,保证农场项目实际情况符合标准,并以社会环保责任的实现程度纳入到农场信誉范畴。

我国大多数农场现阶段都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低碳财务管理模式,有些农场虽然以及提高了对低碳财务管理的重视,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也只是单单对主营业务或某一生产环节进行低碳控制,这就导致低碳财务管理的作用难以有效发挥。而农场最终经营目的是为了获取利益,只有保证农场持续的获得经营收益,才能促使农场稳定的发展下去。财务信息是农场决策层制定相关发展决策的重要依据,其才财务信息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农场未来的发展趋势。而在低碳经济下,农场的社会责任与环保责任的履行情况也同样对农场未来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所以,低碳财务管理下,需要把农场生产经营过程中碳的排量以及环境成本在财务报表中进行披露。同时,农场的碳资产和碳负债会随着低碳经济的不断深化而越来越凸显它的价值,农场想要合理调节碳资产、碳负债并充分利用这些信息,就必须把它也纳入到财务报表中。低碳经济下,高耗能、高排量农场会逐渐较小生产排放,从而履行环保责任。而农场为了减小排量,一定会采取某种措施,从而造成该部分的成本支出。减排成本的支出会带来农场实际经营利润的降低,而农场为了准确核算出经营利润,需要把减排成本纳入到农场传统成本范围之中。综上所述,在全球低碳经济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我国农场需要作出财务管理工作上的改革,才能有效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才能迎合市场、消费者的需求,才能履行社会赋予的相关责任。而做好财务工作,需要在财务管理的全过程融入低碳理念,并以财务手段促进农场的转型。充分利用金融政策的优势,大力开发环保项目,并完善财务信息披露,使财务信息满足农村决策的需要,并促进农场健康稳定的发展。

低碳经济视角下的茶文化旅游分析论文篇十一

[摘要]介绍低碳经济,并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分析我国当前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首先要建立低碳理念,然后朝着低碳化的生产结构和能源结构方向发展。

[关键词]低碳经济背景;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影响我国发展全局的问题中一直都包括农业、农民、农村这三方面问题,近几年来,关于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在中央发布的一号文件中已经数次提到。尤其在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中诸多弊端层出不断,具有代表性的是不当发展造成的生态严重破坏、滥用农药化肥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水资源浪费和地下水污染问题。目前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推行低碳经济,在这一背景下,思考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解决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就成为相关学者研究的重点。

1低碳经济介绍。

低碳经济,也就是low-carboneconomy,是以减少排放温室气体、低能耗、低污染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发展体系。低碳经济的指导理念是可持续发展,是以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制度创新和新能源开发为手段,减少化石能源消耗,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保证生态环境不被破坏为目的的一种双赢的经济发展形态。最早在政府文件中提到“低碳经济”的,是英国能源于2003年发布的《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提出的背景是在英国受到了能源安全威胁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影响,英国将要面对的问题,对于世界上的其它国家也一样是要面对的。在我国,发改委也于2010年确定开展建设低碳产业的试点,我国也开始进入低碳经济时代。低碳经济作为社会发展的崭新形态,它的主要手段是:创新的工艺、创新的能源以及创新的技术和创新的制度。低碳经济的发展观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具有的特征是耗能小,污染物排放少,污染少甚至不污染。因此,这种低碳经济的发展形态可以实现能源消耗的降低、污染物排放的减少,节能降耗,既经济又环保。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求农业经济逐渐转变为低碳的发展,要求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要低碳运行,从原料使用、能源消耗、运行和农业废物处理等各个环节,都能绿色、低碳、生态化发展,进而实现整个行业以致整个国家的低碳发展。在这一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为了能够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经济,建立高效、节能、环保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并不断完善形成体系,这就要求要在实现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发展建立完善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2我国当前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

我国当前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生产效率低下,二是科技水平较低,三是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严重。首先,我国农业生产效率不高。受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影响,在我国,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农民群体,大多数为文化知识水平不高的普通农民,缺乏先进的农业经营管理知识,只是以出卖劳动力实现农业生产。而且,在工业和其它行业快速发展的影响下,许多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年人陆续放弃农业生产,转而去外地打工,从事其它行业,这就造成了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数都是没有能力外出打工的老年群体。因此,当前,很多农业科技的先进技术都很难在农村进行推广,很难真正的服务于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这就造成了我国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业经济发展缓慢的现状。其次,我国农业科技总体发展水平较低。与很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发展虽然历史悠久,农民也有自己的一套种植经验和种植方式,但是新科技和新技术较少。尤其在一些偏远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式还是非常落后的,甚至还有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发展方式存在。总体来说,我国从事农业科技创新的人员相对较少,也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科技创新的能力不足,无法借助科技发展的力量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我国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无法快速提高。最后,我国农业发展中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破坏的问题较为严重。我国农业经济在长期的发展中,粗放式的发展方式一直占有较大的比例,另外工业的粗放发展也对农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由于化肥、农药工业的粗放经营,导致农药化肥品质相对不高,加上农业生产的粗放发展,滥用、错用农药化肥,造成了我国农业环境污染和农业生态破坏问题日益严重。另外,工业发展中的废水、废渣等无组织排放,对农业环境也造成了很大影响。同时,我国农业发展一直存在着掠夺式发展的情况,造成了自然生态被破坏,土壤沙漠化严重、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低碳经济视角下的茶文化旅游分析论文篇十二

摘要:全球气候变暖是当前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而世界经济的发展对能源需求量的持续增加,使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温室气体排放所带来的环境和生态问题将进一步加剧。而且我国能源紧张、人均资源占有量低、环境污染严重也使我国面临着较大的国际转移排放压力。倡导发展低碳经济,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也有利于现代能源服务的普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结构和加强能源安全。

关键词:低碳经济;现状政策选择。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理念,低碳经济的提法最早源于英国在发布的能源白皮书“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认识,低碳经济是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从技术角度认识,低碳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在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作用下,利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等各种低碳技术,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着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

综上所述,广义的低碳经济是以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为标志的绿色生态经济模式。目标是控制碳排放,维持生物圈碳平衡;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可以说,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价值观念、国家权益、生产生活方式的全球性革命。

二、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现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制定低碳经济政策,积极推动低碳绿色增长。尤其是为了应对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一些国家更是把开发新能源、发展低碳产业作为重振经济的重要动力。

德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是发展生态工业。德国的生态工业政策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严格执行环保政策;制定各行业能源有效利用战略;扩大可再生能源使用范围;可持续利用生物智能;推出刺激汽车业改革创新措施以及实行环保教育、资格认证等方面的措施。为了实现从传统经济向绿色经济转轨,德国除了注重加强与欧盟工业政策的协调和国际合作之外,还计划增加政府对环保技术创新的投资,并通过各种政策措施,鼓励私人投资。德国政府希望通过筹集公共和私人资金,建立环保和创新基金,以此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法国的低碳经济政策重点是发展核能和可再生能源。12月,法国环境部公布了一揽子旨在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计划,这一计划有50项措施,涵盖了生物能源、风能、地热能、太阳能以及水力发电等多个领域。除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之外,,法国政府还投资4亿欧元,用于研发清洁能源汽车和“低碳汽车”。此外,核能一直是法国能源政策的支柱,也是法国低碳经济的一个重点。

美国选择以开发新能源、发展绿色经济作为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后重新振兴美国经济的主要动力。美国政府低碳经济政策可以进一步分为节能增效、开发新能源、应对气候变化等多个方面。其中,新能源的开发是核心。202月15日,美国出台了《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投资总额达到7870亿美元,该法案将发展新能源列为重要内容,包括发展高效电池、智能电网、碳储存和碳捕获、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和太阳能等)。在节能方面最主要的是汽车节能。此外,为应对气候变暖,美国力求通过一系列节能环保措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践。

在低碳经济的实践上,英国作为低碳经济的先行国,在通过了全球第一个有关低碳经济的法案一《气候变化法草案》,制定了到减少碳排放30%,到2050年减少碳排放60%的目标。日本、丹麦和挪威等国的低碳经济和低碳技术也取得了迅速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果。国内对低碳经济的实践则主要集中于碳交易和创建低碳城市。

(1)碳交易。20,世界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总额达280亿美元,交易的二氧化碳量达到了13亿吨。目前全球有四个交易所专门从事碳金融的交易,包括欧盟的euets、澳大利亚的newsouthwales、美国的chicagoclimateexchange和英国的ukerrs等。此外,还有很多知名金融机构活跃在这些市场上,包括荷兰银行(abnamro)、巴克利(barclayscapita1)、高盛(goldmansachs)、morganstanley和ubs等。美国的chicagoclimateexchange是全球第一个也是北美唯一自愿性参与温室气体减排量交易,并对减排量承担法律约束力的组织和市场交易平台,它也是全球唯一同时开展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物、六氟化硫6种温室气体减排交易的市场。在中国,年兴业银行基于品牌和市场价值与ifc合作签署了《能源效率融资项目(chuee)合作协议》(即《损失分担协议》),成为国内首家推出“能效贷款”产品的商业银行。根据该协议,ifc向兴业银行提供2亿元人民币的本金损失分担,以支持最高可达4.6亿元人民币的贷款组合,兴业银行则以ifc认定的节能、环保型企业和项目为基础发放贷款,ifc则为贷款项目提供相关的技术援助和业绩激励,而中国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则分别推出了“挂钩海外二氧化碳排放额度期货价格”的理财产品。

(2)低碳城市的创建。低碳城市是由新能源利用、清洁技术、绿色规划、绿色建筑和绿色消费等一系列要素构成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20,国家发改委与联合国自然基金会开始“低碳城市发展”的全面推广,上海和保定成为首批试点城市,由国家发改委、建设部、科技部、环保总局、商务部等专家组成的项目技术顾问组也正式亮相。同年,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了《保定:全球可持续能源生产的“电谷”》,肯定了“保定模式”在发展可再生能源方面做出的贡献。广东省珠海市也在年邀请专家研究低碳经济,欲申报国家低碳经济区。

四、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选择。

低碳经济是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是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然而,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发展阶段,发展经济、减少贫困和满足就业等仍是实现现代化的最大任务,向低碳经济转型还面临着许多现实条件的`制约。为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适时适度地创新公共政策,根据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的新要求,创立一种具有积极价值的、适宜的政策安排。

(一)、调整产业结构,限制高碳产业的市场准入,倡导产业低碳化。

产业结构对碳排放会产生较大影响,同等规模或总量的经济,如果技术水平相同而产业结构不同,则会导致碳排放量相差较大。以工业制造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则是能源大户,需要大量消耗能源。我国正处在工业化高速发展时期,第二产业在一定的时期内还会显示强劲的势头,这也是发展的客观需要。所以,根据国情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倡导产业低碳化,这是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二)、增大陆海碳汇。

森林可以吸收大量co2,相当于减少了co2排放,是良好的碳汇。据研究,我国人工造林的固碳率为1.4吨碳/(公顷?年),相当于每公顷林地每年可平均吸收5.1吨co2。.我国森林面积达到1749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13.92%。增加到18.21%,为促进全球碳汇建设和温室气体减排做出了巨大贡献。根据国家《林业发展“十一五”和中长期规划》,到20我国森林覆盖率将达到23%按照我国国土面积约960万km(合96000万hm)计算,相当于年比20新增森林面积4600万公顷,每年可新增碳汇430.1万吨,相当于减排1578.4万吨co2.2020年间累计新增加碳汇5.2亿吨,相当于累计减排18.9亿吨co2。另外,海洋也是重要的碳汇之一有研究表明,过去2中人类燃烧化石燃料和制造水泥过程中释放的co2。被海洋吸收了近一半。我国在东海进行的大洋碳通量研究也表明,东海是co2的汇。因此,通过加大力度开展研究,尽早比较准确地确定我国邻近海域的碳汇结构和强度.有望进一步增大我国的碳汇规模。

(三)、创新文化政策,倡导生态文化。

生态文明是党在经济和社会转型的紧要关头所形成的又一重要思想创新,并提出了文化“软实力”的概念。文化是基础国民教育,它奠定国民的品味教养;文化是生活,它决定我们所见、所感、所思的整体环境的真善美或假恶丑;文化是经济,文化产业在现代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已不言而喻。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全民普遍共识的、绿色的生态文化的构建。生态文化作为正在崛起的新兴文化,是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体系,是人们最优化的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所反映出来的思想观念的总和,体现在人类为解决所面临的种种生态问题环境问题,与自然和谐相处,求得人类更好地生存与发展的种种措施和手段上。创新文化政策就是要形成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核心的生态文化,在生活中坚决抵制铺张浪费的奢侈文化,生态的观念深入人心。

五、结束语。

目前,我国正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进行创新型国家建设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这与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基本上是一致的。从经济的角度讲,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与其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模式:工业化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依赖的是原始生产要素的高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工业化中级阶段,经济发展以投资和科技进步为主要带动力量;工业化高级阶段则以信息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要发展方向。中国的经济转型摒弃了传统的“高投入、高污染、低产出”的经济发展模式,走出一条“低投入、低污染、高产出”的路子。公共政策的创新使我们主动融入到低碳经济的实践和世界发展的潮流中,获得更多的可持续发展的资金和技术,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一个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新模式。

参考文献:。

低碳经济视角下的茶文化旅游分析论文篇十三

为了防止因人口或环境的破坏而引发人类的生存危机,世界各国纷纷引入具有可持续性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即“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式,这种发展方式是以“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为基本特征的发展模式,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的又一个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发展理念的重大更新。低碳经济,不仅对世界各国的发展道路的选择有重要影响,而且与人类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同时,也对不同产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就是对以“无烟工业”著称的旅游经济也有着很大影响。尽管旅游经济曾经一度被誉为环保产业,但是事实证明旅游经济的过快发展也会对自然和社会环境产生许多破坏性的影响。由此,将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引入旅游经济发展的过程之中也是十分必要的。

最早提出“低碳经济”概念的是英国。作为一个资源并不丰富的海岛国家,英国对国家的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是十分关注的,这都与其国家的未来生存和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及至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就提出了以“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即“低碳经济”。这既是人类对之前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又是人们面临全球资源日益短缺和气候日益恶化所做出的必然选择。目前,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共识性理念,低碳发展、低碳生活已经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并成为人类的日常生活方式。

所谓低碳经济,就是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通过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方式的创新,在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求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最终实现经济社会与人类生存环境的良性互动的可持续的发展状态。低碳经济就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最终目标,以“三低”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具体包括低碳技术、低碳产业和低碳能源三个方面。

低碳经济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

低碳经济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观念认为,旅游产业是“无烟工业”,属于“朝阳产业”。但是,随着世界范围内的旅游产业和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人们发现一度被认为是“绿色、环保”的旅游经济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一般而言,某一地方的旅游经济的承载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不是可以无限发展的。一旦旅游经济的发展超出了当地旅游环境所能够承载的底线,就会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比如,一旦某地旅游经济超出其承载能力,不仅会对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和破坏,而且还会使得人们对旅游环境的综合体验的质量大幅度下降,进而对当地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低碳经济更加注重旅游经济发展的人文关怀。旅游产业作为一项人们发展性的消费需求,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人文关怀的含义在里面。人们游览名山大川和各地富有人文精神的文化遗产,都会让人们的精神受到震撼和洗礼。低碳经济以人与环境的和谐为旨归,强调的就是让人们在良好的环境中实现全面的发展,并使得这种发展更加具有可持续性。传统的旅游观念在于放松人们的心情,陶冶人们的情操。这种发展旅游经济的观念只是关注人们对于旅游活动的一时的享受,并没有从长远的角度考虑旅游经济的发展,以及旅游经济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具有人文关怀的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对人们在旅游活动中的人文关怀贯穿了整个旅游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它不仅注重人们在旅游过程中的精神享受,而且更加注重旅游产业本身对人们的全面发展和生活理念的积极影响,从而使得低碳经济视野下的旅游经济具有了公益性的教育意义。由此可见,低碳经济视野下的旅游经济已经突破了传统的产业经济的范畴,不仅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和人文关怀的终极价值。

低碳经济视野下旅游经济发展的创新之路倡导和推广“绿色、低碳”的旅游理念。旅游经济不仅是一项经济产业,更是人类精神文明得以继承和发展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精神活动。低碳经济下的旅游观念的转变、普及和推广,并进一步深入人心,才能转化为人们的具体行动,才能使得低碳旅游成为现实。这既是低碳经济视野下发展旅游经济的基本目标,也是旅游经济发展的最终旨归。开展以政府为主导,多方共同参与的“绿色、低碳”的旅游观念的推广活动,使得这一观念日益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并付诸实践,是发展我国低碳旅游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我国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积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低碳的旅游环境。良好的环境本来就是发展旅游经济的基础和前提。但是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一些对环境有破坏和污染性的产业的发展,给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威胁,并影响到了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边治理边污染的发展理念已经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也不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可。同时,与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也是相矛盾和冲突的。因此,我们不仅要保护旅游地的自然环境,而且还要使得旅游经济的承载能力与其自然和人文环境相适应。唯有如此,才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和思想,才能保证旅游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地发展。具体来讲,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对当地的旅游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规划、设计合理的旅游环境不仅能够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游客的精神享受,而且能够保证旅游环境得到科学、合理地开发和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根据旅游环境的承载能力,科学设置旅游设施,合理安排旅游路线。不仅能够使游客安全、顺利地进行游览、观光,而且使得游客数量与旅游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另一方面,运用和推广新型环保技术。广泛应用新能源和绿色材料,努力改善旅游环境。将低碳、环保的理念贯穿到整个旅游经济的全过程。比如,运用环保技术处理旅游垃圾;在景区使用绿色、环保的电动车;鼓励游客骑自行车或步行等。通过上述活动进一步减少碳排放和碳污染,在发展旅游经济过程中努力实践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

第二,制定低碳旅游环境的标准及其评估、认证制度。低碳经济在我国刚刚兴起,还是新事物,发展还不完善,许多相关法律和制度都有待进一步完善,关于旅游经济发展的低碳标准就更是一个制度空白区。为了更好地落实低碳经济发展理念,为了实现我国旅游经济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有必要建立和完善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相关低碳标准。只有建立旅游经济发展的低碳评价体系、等级认证制度和监测系统,才能保证低碳经济发展理念在旅游经济发展中得到真正的落实,才能实现我国旅游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公共职能,并调动各方非政府组织的积极性,共同参与旅游经济的低碳标准的制定、实施和监督,为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可靠的保证。

社会各方共同合作,不断开创低碳经济视野下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局面。传统的发展理念只是把旅游经济作为一项经济活动加以认识和研究,而低碳经济发展理念则认为,旅游经济不仅仅是一项经济活动或人们发展性的消费活动,更是一项人类文明和发展理念的文化传承活动。也就是说,旅游经济不仅仅涉及经济领域,而且还涉及到社会领域并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发展低碳旅游经济就需要社会各方力量的合作,共同致力于“低碳、环保和可持续”的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一方面,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作为国家公权力机构,应在法律、法规、制度建设、资金、税收、宣传引导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引导社会各方树立低碳发展理念,努力使得低碳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发展旅游经济和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行动指南。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和行业组织的中介服务功能,使得二者相互合作,共同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理念在旅游经济发展中的实施。以经济利益引导人们践行低碳经济发展理念,同时辅以公益性的行业组织所开展的低碳实践活动,在社会范围内形成低碳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低碳经济视角下的茶文化旅游分析论文篇十四

(一)资金放贷。

从整体来看:虽然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没有构成太大的威胁,但是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宏观经济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影响,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地方。从宏观经济发来的信息来看:国内cpi系数不断增加,央行不断提高宏观经济的备金率,实质上这是宏观调控最为严厉的方式,随之将大幅度降低商业银行的资金放贷。放贷作为先行商业银行资金业务最热门的一种,被列为优质资产的房产为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保障。在次贷危机发生的情况下,国内对房地产进行了很大的调控。另外,受连锁效应与价值链影响,商业银行中的回笼资金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当下商业银行的资金放贷与紧缩还存在很长的时间区域。

(二)放贷质量差异大。

为了迎合低碳经济要求,各个政府、单位在培育、引进高新技术上,竞争趋势愈演愈烈。竞争的目的不只是促进经济内在发展,同时也是行政晋升的有效机制,对此很多地方官员开始对商业贷款进行打压控制。在这种经济背景下,很难保障放贷质量。而企业为了继续促进商业发展与低碳经济,也就形成了商业借款等现象,此时的商业银行面临着腹背受压;一则,政府正在不断增加商业银行压力,二则受不对称信息影响,它很难掌握产品前景。也正是在这两种压力下,放贷质量始终不一。

自低碳经济提出以来,它改变了传统的促使经济增长的形式,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要求其满足经济结构与可持续发展。但是,从现行的金融业务开展情况来看:低碳经济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与发挥,金融银行在低碳经济发展中还存在很多影响因素。

(一)缺乏准确的认识。

从低碳经济发展过程来看:提出时间晚、发展时间短是其主要特征,也包含很多内在银行机构不熟悉低碳经济境况,或者在理解与开展低碳经济环节与业务上存在偏差。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对低碳经济的审查、立项、实施、批复与风险管理缺乏理解,不够了解低碳金融的利润空间与业务规程。也正是因为低碳经济缺乏强有力的认识,在发展低碳业务上缺乏动力,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传统经济模式向低碳经济的转变。

(二)发展理念和利润追求存在矛盾。

从现行的低碳经济发展要求来看:它更注重低碳环保。受技术水平等一系列客观因素影响,外加缺乏税收减免以及风险补偿制度,相关单位在经济转型时期很可能造成经营成本上升,最后减小企业盈利水平,影响最大利益。在经济效益受阻、企业效益快速提高的环境下,同样也会影响企业的信贷风险。而金融银行不可能完全承担社会环境对经济成本带来的压力,这也是低碳经济诸多项目融资问题越来越严峻的原因。

(三)缺乏专业的中介。

和普通融资相比,低碳经济项目开发,将面临更多的风险,它需要经历周期较长、相对复杂的审核。同时也只有借助专业单位才能推动项目实施与发展。但是,从国内中介机构来看:并没有相关项目开发,在帮助金融商业部门专业评估与风险分析上,缺乏专业的技术咨询,这也让金融银行单位在选择项目上更加严格、谨慎。

(四)法律风险约束。

从当前的低碳经济实施过程来看:大众对低碳经济明显缺乏认识,在低碳经济发展前景等问题上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与疑惑,对世界各国协议还存在争论。另外,低碳经济的认证标准与认证程序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监管单位的技术水平与管理能力还存在风险。

(一)正视低碳经济,提高认识程度。

从现行的银行金融发展状况来看:基于低碳经济的银行金融的认知态度与支持程度更多的是来源于社会对低碳经济的理解与利润市场。为了实现低碳经济与银行金融部门的`全力配合与支持,推动金融银行与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正视低碳经济,从源头上提高认知。在银行金融发展中,通过渗透低碳经济理念,从根本上增强对低碳经济的认知。通过增强员工培训,借鉴与吸收国外发展经验,让整个银行业务正视低碳经济。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对低碳经济的认知,同时还能明确效益产生过程,推动低碳经济相关业务的快速发展。

(二)推动可持续发展理念。

低碳经济有助于银行树立正确的发展意识,在正视短期与长期效益的同时,扩充市场概率与绿色信贷之间的关系,并且担负起股东利益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在发展低碳经济时,短期内很可能对经济效益构成较大的影响,从而损害金融机构利益。但是一旦放弃高污染粗放与高耗能经济模式的支持,就会大大减少潜在危机,推动金融、银行可持续发展。当然,在实施低碳经济时,金融银行也可能丧失原有市场与固定客户,如果在放弃高污染、高耗能的同时,拥有较好的市场与客户,增加低碳经济投入,就能扩充低碳经济占有率,促进绿色信贷发展,让银行金融的相关业务向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银行金融作为相对复杂的部门,它和很多细节都有牵连,不仅关系着股东权益,还承担着社会责任。为此,为了确保股东利益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必须从客户、股东、社会共同利益出发,这样才能达成双赢的局面。

(三)加强低碳创新人才的培养。

金融创新作为带动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重要条件,注重金融人才培养,对掌握市场主动权具有很大作用。因此,在低碳经济背景下,金融管理人员必须以专业知识为基准,牢牢掌握新型投资评估与技术计量;通过增强对金融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从根本上做好低碳经济技术评估与专业知识的掌握与应用,以推动银行金融的快速发展。金融机构是整合国家相关要求与发展规定,制定金融培训方法与内容,这样才能保障金融信贷人员的专业水平与素养。完善与建立奖惩机制、绩效考评体系,能够公平、公正地对员工进行评价,从而提高员工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将低碳业务与员工绩效有机地联系起来,在健全奖惩体系与考评机制的同时,增强员工对经济发展的关注力度,从而推动金融业务可持续发展。

(四)增强银行对低碳经济的支持。

从低碳经济发展经验来看:银行对低碳经济有着很强的针对性与可塑性,客户所处的地位与环境,完全不同于低碳经济影响,故使用的支持方式不同。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创新银行对低碳经济的支持力度,从而带动低碳经济发展。如:大型低碳产业项目对银行贷款的重视与支持,它对商业银行的后期支持,对保障低碳产业资金顺利进行都有重要作用。对于有较强辐射的企业,必须为其提供良好的贸易融资与产业融资,以此保障绿色环保;银行机构利用知识产权替代货权质押,为企业提供新的技术支持,在正常融资的同时,提高市场竞争力度。而对于减排节能的高碳单位,一般以融资租赁的方式,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通过为低碳产业提供配套服务与理财服务,让低碳产业相关项目不断向高碳单位发展、渗透。

(五)增强监管创新。

从现行的低碳环境来看:银行金融中存在多种风险与不确定因素,对此,除了要对其进行准则指导与规范外,还应该尽量降低风险造成的负面影响。首先,我们可以整合国外发展经验,根据低碳交易地位、作用和实际状况,对经济结构进行新的创新与设计。其次,对于低碳信息监管,除了要为其提供有效的服务,还应该对绿色环保与节能减排进行有效跟踪与收集,通过整合调控政策与发展趋势,完善评估体系,对其作出正确的意见指导,并且使用有针对性的设计方案。

四、结语。

低碳经济为银行金融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与机遇,它能快速改善金融服务,帮助低碳建设各个领域与系统的整合与协调。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注重制度创新工作,在服务与支持方式创新的同时,推进银行金融单位可持续发展。

作者:张淑婷单位: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濮阳分行。

低碳经济视角下的茶文化旅游分析论文篇十五

摘要:近年来,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低碳经济成为引领当下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带领下,我国的经济也在逐渐实现转型,而这种转型对环境安全而言也是一个好消息。随着低碳经济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加入到这种新型的发展模式中来。旅游业作为嗅觉最灵敏的行业领导者之一,自然也率先引入了低碳概念。随着人们出行观念的改变,低碳旅游已然成为了大多数人的首选。在茶文化旅游中,低碳经济的引入也更加契合茶文化发展的模式。本文首先对低碳经济的理论进行了大体的概述,接着对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茶文化旅游进行了深入分析,希望能够改变当下茶文化旅游存在的不良现象。

关键词:低碳经济;茶文化;旅游。

当下,旅游成为人们放松身心的最佳方式之一。每逢节假日,与家人朋友外出游玩也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为我国带来了不菲的经济收入。而与之前的传统旅游方式相比,现在的人们却愿意选择更节能环保的方式。作为节能减排的代言人,低碳经济模式的发展引领了一股新的旅游风潮,在低碳经济理念下,旅游业变得越来越绿色环保。而低碳旅游的发展对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也大有裨益。茶文化旅游业的兴起为人们提供了生态化的旅游乐国,它不仅能够让人们看到恬静的茶园景色,也能够加深人们对于茶文化的了解。因而,在此背景下,分析低碳视角下的茶文化旅游将会为经济旅游模式注入一股新鲜血液。

20世纪九十年代,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低碳经济首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与之前只顾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相比,低碳经济将环境保护放在了更为重要的位置上。因此,低碳经济的主旨是低排放、低污染、低耗能,在节能减排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更好的发展。低碳经济不仅能够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更能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生存土壤。在全民上下高度关注的背景下,低碳经济的重要性也由思想意识高度上升到国家的政治高度。低碳经济模式的实施也展示了我国负责任的大国态度,表明了我国在环境保护上的决心。可见,低碳经济不仅是某个人的事情,或者某个组织的事情,它更应该是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所达成的共识。在全球化经济融为一体的背景下,低碳经济的发展也能够改变某些国家对这方面认识的不足,提高他们对资源利用以及环境保护的意识。

1.2低碳经济对旅游业的影响。

在低碳经济的影响下,旅游业也迅速的改变了之前的发展模式,朝着更加绿色、更加生态的发展模式前进。在有限的全球资源下,如何制造可再生的能源,实现经济的可循环利用也成为时代关注的重点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自己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人们也更注重提高自己精神上的幸福指数。因此,节能环保的低碳经济理念也为构建合理的生态旅游产业链,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做出了不少贡献。而将低碳经济引入到旅游业中,也必将为旅游业带来更加光明的未来。

低碳经济视角下的茶文化旅游分析论文篇十六

在当前“农超对接”的大环境下,邮政物流显示出独特的优势。本文从邮政物流自身的特点出发,采用swot分析,指出了“农超对接”新模式带给邮政物流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指出了邮政物流参与“农超对接”的优势与劣势,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论文关键词:农超对接,邮政物流,分析。

0.引言。

农超对接,指的是农户和商家签订意向性协议书,由农户向超市、菜市场和便民店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主要是为优质农产品进入超市搭建平台。“农超对接”的本质是将现代流通方式引向广阔农村,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销一体化链条,实现商家、农民、消费者共赢。其根本点在于尽可能减少中间环节的损失,真正使老百姓得到实惠。随着各级政府的大力推进及实际效果的显现,作为农业物流运作的新模式,“农超对接”正显示出强大的运作活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基于以上背景,构建高效实用的物流体系成为“农超对接”当务之急。而物流体系构建中的主体选择则成为重中之重。作为中国物流的老字号,中国邮政在这场新兴的“农超对接”大战中,该何惧何从?凭借其自身的品牌优势、以及惠及“三农”的口碑,中国邮政能否一枝独秀,成为构建“农超对接”物流体系的主体?本文将运用swot分析方法,就中国邮政从事“农超对接”的内外部环境及自身优劣势进行分析。

1.邮政物流从事“农超对接”的优势。

中国邮政作为惟一同时拥有实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企业,其物流网络覆盖全国、遍及城乡,对于邮政物流发展“农超对接”业务,具有独特的资源和优势。

(1)品牌优势。

凭借中国邮政这一百年老字号,邮政物流在“三农”中有着过硬的口碑。首先邮政服务历史悠久,且属国家所有,其品牌优势已经深入人心。长久以来其及时、可靠、安全、便捷的邮政服务,是邮政物流从事“农超对接”的天然优势。其次“人民邮政为人民”的服务宗旨,使邮政在农民心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一定意义上,体现着政府或国家的公信力,这一点成为邮政物流从事“农超对接”的资源财富。另外,凭借其多年来发展农产品物流的经验,及服务“三农”的实践,其品牌优势,已深入人心。

(2)网络优势。

中国邮政拥有依托全国、覆盖城乡的网络优势,具有遍布全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实物传递网络和金融网络,还具备覆盖城乡的专用信息网,这使得中国邮政具有实物网、信息网、金融网三网合一的优势。与此相对应,中国邮政具有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三流合一”的优势。邮政物流具有较完善的物流信息网络和较强的物流信息搜集和利用能力,可以为地方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服务,这些都是其他物流企业所无法替代的核心能力。

(3)经验优势。

邮政物流依靠覆盖城乡的网络优势,为“三农”提供及时、安全、便捷、廉价的物流服务,迅速挤占农资市场,成为服务三农的重要力量。同时,邮政物流在生产组织和作业流程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要求,积累了丰富的物流经验,更易于了解客户需求、行为方式与习惯,更容易形成供需双方的良好沟通。另外,邮政系统可以利用其自身拥有的数据资源为客户进行精准定位,提供增值服务,使其物流服务更具竞争力。以上经验以及所拥有的客户资源,为邮政物流发展”农超对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技术支撑优势。

中国邮政拥有集图像、语音和数据传输功能为一体的邮政综合计算机网,拥有全国联网的`金融网,同时拥有百年邮政的技术经验,这些都是其他物流企业无法取代的优势。中国邮政建有完善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三农”的技术积累,也为其创造了服务“农超对接”的领域和空间。

2.中国邮政从事“农超对接”面临的机会。

“农超对接”对于中国邮政来说是拓展其物流业务千载难逢的良机。

(1)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为邮政物流从事“农超对接”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商务部、农业部联合发文《商务部农业部关于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组织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工作,积极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推进农产品“超市+基地”的供应链模式。,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交通运输部等6部委《关于推动农村邮政物流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出:“到,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双向高效、种类丰富、服务便利’的农村邮政物流服务体系。”新的《邮政法》指出:“农村地区应当逐步设置村邮站或者其他接收邮件的场所。”可以看出,随着新《邮政法》和《意见》的贯彻实施,邮企在农村物流市场将发挥更多优势。因此,积极搭建“农超对接”平台,是邮政物流拓展业务,实现扭亏增收的一个绝佳机会。

(2)破解农户与超市的天然屏障,急需现代物流发力。由于农产品与超市之间的距离,现有的农产品物流网络覆盖面小,无法实现农超的本质对接。由于农产品生产地的相对集聚和近距离贩运,造成本地供大于求的局面,市场价格低,农民处于“增产不增收”的经济怪圈里面。而本地超市又要到外地去采购农产品,市民无缘享受当地新鲜优质的农产品和现代农业的新成果。而中国邮政恰能凭借其网络、品牌、资源及群众优势来弥补“农超对接”的断层。

(3)多方共赢,邮政物流何乐而不为。“农超对接”若能落到实处,对于农民、超市、消费者、亦或物流服务商——邮政物流而言,都是多赢之势。

低碳经济视角下的茶文化旅游分析论文篇十七

茶文化旅游是在当地茶叶资源以及茶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整合当地的特色产业,为人们打造的一个更为贴心和环保的茶旅游方式。相比于其他行业,茶文化旅游本身就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能够给人们带来更为自然的生态环境,而在低碳经济发展理念下,茶文化旅游也开始着手筹建新的发展项目,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在中国,饮茶不仅是人们茶余饭后的一个活动,更是促进情感交流的方式之一。无论是在重要的商业密会还是在老百姓的家中,都有以茶会友的习惯。可见,茶文化早已经深入到我国人民的心中,与人民的生活密不可分。因此,以茶叶为主线,结合其他产业共同发展,不仅能够大大的增加当地的经济,更能促进当地茶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促进茶文化的弘扬。而茶叶生长的环境大都温度适宜,环境优美,这些先天性的条件也为茶文化旅游奠定了可行性基础。同时,茶文化的内涵也为当地积累了丰厚的文化底蕴,这都为茶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文化条件。

2.1合理配置:科学设计茶文化旅游的路线。

对于旅游业而言,旅游路线的规划往往直接决定着旅行的舒适度。因而,茶文化旅游项目以及路线的规划,绝对不能一概而论。为了制定合理的路线,我们只有深入地了解每个城市茶文化的特点,才能够利用这些优势打造专属的特色。中国地大物博,与茶有关的城市也有不少。而由于地理环境以及土壤环境的不同,茶叶的味道也各有千秋。为了凸显当地茶城的特色,我们一定要对当地的茶文化旅游路线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的配置。在设计茶文化旅游路线之前,我们要对茶城进行全面而又系统的调查,包括地理环境、人文景观、历史故事、风土人情。其次,我们要将这些内容进行合理的搭配,并进行进一步的修饰和删减,当然,这其中涵盖着可能对茶文化旅游造成污染的项目,也包括了可能破坏当地茶文化特色的因素。剔除了这些不符合低碳要求的项目之后,我们才能打造一条低碳环保的茶文化旅游路线。而适度的开发机制也是维持茶文化旅游城市长久发展的前提。因而,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对茶文化旅游区的开放程度进行慎重的考量,并不断地进行修正和测试,才能够促进茶文化旅游路线的优化升级。

2.2主打特色:开发低碳的茶文化旅游产品。

在旅游中,旅游产品的开发至关重要。茶叶作为茶文化旅游的标配,成为了带动茶文化旅游经济发展的必需品。与茶叶有关的药品和保健品业已经成为旅游业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当然,在研发与茶叶相关的新产品中,我们一定要将绿色安全、低碳环保放在首位。因此,在产品的生产环节,我们也要对产业链进行严格的把关。同时,在包装销售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资源的浪费问题,特别是包装纸的运用。践行低碳节能的发展理念,使用循环可再生的材料作为茶叶包装,突显旅游产品的茶文化特色。当然,同花哨却毫不实用的包装纸相比,人们更愿意购买环保实用的材料。所以,绿色节能的茶叶包装更能满足大众的消费需求。茶文化低碳旅游模式下,有的城市还开发了茶文化生态游、茶文化健身游的项目,这些项目符合了低碳茶文化旅游的主题,能够吸引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游客前来游玩。在低碳经济的概念下,有的茶城还将当地的茶叶制成低碳茶饼,不仅方便收藏,更能够吸引游客的兴趣。可见,开发低碳的茶文化旅游产品不仅能够增加当地的专属茶文化特色,更能为游客量身定制专属的旅游路线,为他们留下愉悦环保的旅游体验。

2.3保护底蕴:深入挖掘茶城的文化内涵。

旅游中真正打动人内心的绝不仅仅是美食的诱惑以及别外洞天的美景,在具备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之后,茶城如果想要得到更长远的发展,就必须深入挖掘历史所赐予的文化优势。例如:在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之中,与色彩绚丽的服饰相比,更让人心之所向的是一段段唯美的爱情故事。可见,文化内涵能够为这个城市建造坚不可摧的城墙。这是任何事物都替代不了的,而这些不仅能够牵动人最敏感的神经末梢,更能为我们带来精神上以及心灵上的鼓舞。民族文化特色是强烈的印记,而少数民族自然的生活状态也能够增加茶文化旅游的魅力,让茶文化旅游低碳的主题表现得更为明显。深入挖掘茶文化也能够让本地悠久的茶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扬,让这些尘封起来的传统文化重新被人们熟知,这对于文化本身也是一种很好的保护。侨香风情,文化圣海,人们在获得了低碳生活的感受之后,更获得了心灵上的低碳享受。

2.4贴心服务:营造轻松自由的旅游体验。

传统旅游之所以被人所诟病正是因为大量的被迫消费。强制性的消费行为不仅造成了人们心理上的不适,也使得旅游的质量大大的下降。因而,基于低碳经济下的茶文化旅游一定要改变传统高消费给人带来的感受。在低碳经济的引导下,茶文化旅游应该是轻松自由的,在这个过程中,除了美好的低碳体验外,其他任何不好的印象都不能留下。而贴心的服务不仅能够给人们留下美好的旅游体验,让游客沉浸在自然的茶园美景之中,更让人们不受强制消费的迫害,有了欣赏美景的心情。

2.5立足创新:打造茶城文明的茶文化品牌。

旅游是城市对外宣传的平台之一,在当前的社会媒体中,仅靠电视以及网络等新媒体往往不能够让人们全面的了解当地的茶文化,只有亲身进入到当地,受到当地文化的熏陶,才能够在不经意之间发现茶文化的韵味。在茶文化旅游中,茶城应该注重打造自身的专属茶文化品牌。例如:加强对茶叶质量的监测,打造家喻户晓的茶叶品牌;注重茶叶食品的开发,为人们献上风味独特的茶餐饮。这些不可替代的茶文化特色都能够为茶城不断积累名气,也为茶城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通过一个品牌了解一座城市,这才是茶文化旅游对于这座城市最慷慨的回礼。而这一切都是要建立在低碳经济模式的基础之上,才能让人们得到最舒服、最自在的体验,才能够让每个人成为城市的发言人。这种力量要比广告强得多,通过亲身经历建立的信赖提升城市形象,从而让茶乡的知名度愈来愈高。

3结语。

综上所述,在低碳经济的引领之下,茶文化旅游如果想要做出自己的特色,就应该深入的挖掘当地茶文化的内涵,构建合理的旅游路线,搭配自由轻松的旅游体验,并在其中建立具有形象力的茶文化品牌,才能够使茶城的形象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低碳经济视角下的茶文化旅游分析论文篇十八

摘要:低碳经济是目前中国走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也是世界各国发展可持续经济的必然选择。近年来,由于各种资源的损耗与滥用,使得能源短缺的情况更加严重,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在中国走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关键时刻,必须转变经济发展的模式,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

关键词:低碳经济;经济可持续发展;相互关系;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与建设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同时也造成了非常严峻的能源消耗过度、环境负担加重的现状。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在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还需要了解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分析并讨论低碳经济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从而提出更适合当前中国低碳经济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案与策略。

一、低碳经济在中国的发展。

(一)发展现状。

目前,中国的低碳经济模式已经基本建立,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也正在形成,在节约能源、减少废气排放等方面也出台了一些税收政策,并根据不同产业的生产模式制定了相关的低碳经济发展政策。我国也致力于调整各企业发展依靠传统产业结构,把经济发展的重心向第三产业倾斜,并不断进行创新升级,对于某些需要耗费大量能源并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项目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同时在一些城市试点进行低碳经济的发展试验,还建立了一些低碳交易的场所,形成了自愿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新型市场。

(二)实践成果。

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一些良好的成绩。首先是能源方面,其结构正在不断被调整优化,比如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以及使用水电等具有环保作用的能源;其次在节约能源、减少废气、废水、废物的排放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功,各项指标均得到良好的控制。人们开始自发地进入低碳环保的生活模式,在生产和消费方面都实行了约束机制,人们对低碳生活和绿色出行的认识越来越多,各种低碳理念也转变成其真正践行的活动。

(三)国情需要。

中国正在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低碳经济是发展可持续经济的必然选择,也符合我国国情需要。目前,中国的能源问题非常严峻,很多能源出现了短缺的现象,这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另外,面临能源匮乏的同时,我国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环,环境污染问题非常严重,这使得环境的承受能力急剧下降,严重阻碍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同时也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二、低碳经济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相互关系。

首先,可持续经济发展与低碳经济两者相互依存、协同进步,前者是后者的理论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有效途径,两者的发展理念与科学发展观的理念非常一致。其次,低碳经济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途径,其目标就是要实现经济良好发展与生态环境不被破环的和谐共赢的状态,并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成为了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低碳经济的发展还能实现企业生产结构的改善,成为优化升级产业布局的.有效措施,改变了传统的能源结构,使生产发展更加环保节能,这既提高了经济效益,又能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是应对能源危机、提升国际战略地位的根本出路。

(二)低碳经济对三大产业的影响。

低碳经济对中国的三大产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首先是对第一产业的影响,第一产业不仅给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基础的粮食保障,也为企业的生产发展提供了基础的工业原料。其中,农业污染是我国生态环保中最严峻的挑战,所以必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农业方面的污染,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次是第二产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第二产业为各个生产领域提供了技术装备,对其他行业的优化升级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工业发展的同时,工业污染的问题也日趋严峻,而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能有效的解决工业污染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还能利用清洁能源促进建设绿色建筑,促进企业的低碳环保与产能的提升。最后是对第三产业的影响,低碳生活不仅能优化第三产业服务业的行业结构,还能促进服务业向高品质的方向发展,使得服务业能更好的服务社会、服务人民。

(三)低碳经济对社会与环境的影响。

低碳经济的发展能为人类创造更舒适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目前,我国大力提倡低碳生活、低碳消费,这不仅使之前存在的一些铺张浪费的现象得到有效抑制,还使人们增强了节约环保的意识。其次,低碳经济的发展也使得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环境污染的情况逐渐减少,各种绿化设施设备开始兴建,这对保护环境、改善生态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低碳经济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一)低碳经济存在的问题。

由于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阶段,国内人口数量又在大幅增加,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这使得大量的温室气体被释放出来,同时对于能源的消耗也更加严重。尽管中国在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结构上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目前产业结构仍然存在不合理的现象,第三产业在所有产业中的比例还很低,严重影响了低碳经济的发展。我国在贸易方面也做得不够好,大多数出口商品其能源消耗比较高,对原料的加工还属于劳动与资源大量耗费的状态。另外,有关低碳经济相关政策的制定也还不够完善。

(二)解决措施。

要解决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时存在的各种问题,首先必须要调整目前经济发展的传统结构,向现代化的方向发展,鼓励大量企业向低碳低耗能的产业模式发展。同时,限制某些能源消耗高的企业的发展,提高市场准入的标准。其次。还要改变能源的开发结构,大力提倡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环保的能源的使用,对污染环境的煤炭进行适当的技术处理,避免碳排放和污染环境。改变传统的贸易结构,运用先进的技术生产出低碳节能的环保产品,改变目前出口贸易产品品种单一的现状,引导并鼓励各行业走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进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总结。

综上所述,低碳经济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发展可持续经济就必须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实现能源使用的环保化,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德勋.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10:3-7.

[3]陈名立.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09:324.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在制定方案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各方的意见和建议,以达成共识和协作。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当前的资源和条件,并合理规划时间和人力的分配。这些范文中的方案涵盖了不同领域
人生如梦,岁月如歌。总结是唤醒记忆,铭刻成长的神奇力量。在写总结时,要注重客观客观,避免主观臆断,尽量做到客观准确地反映所总结的事实和现象。通过阅读以下总结范文
写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的肯定,也是一种对自己的鼓励。写心得体会时,可以参考一些相关的优秀范文,学习他人的写作经验和技巧,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
总结能够帮助我们对过去一段时间的经历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在总结中,可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例子进行分析和评价。以下是一些写作大师的总结写作技巧和方法,供大家参考
总结是一个反思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在未来更好地成长和发展。总结不仅要总结过去的工作,还应该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了解不同
总结的过程中,我们要客观冷静地分析自己,不偏不倚地看待自己的表现。论证是总结文章中通过逻辑推理和证据支持论点的关键环节。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优秀总结范文,供大家
方案的评估和反馈是确保方案执行效果的重要环节。怎样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方案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重点。通过借鉴以下方案范文,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方案制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是对一段时间内的学习或工作进行概括和评价的重要方式。总结要注意语气的抑扬顿挫,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下面是一些总结的经典例子,希望能给你一些灵感。师德年度工作
总结是掌握知识和经验的过程,也是提高自我的机会。总结要有重点、有深度,我们可以选择重要的事情进行分析和总结。总结是一种宝贵的学习工具,帮助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在学习的道路上,总结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所学内容。如何高效学习,提高学习效果是许多学生和家长关注的问题。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总结范文,希望可
报告的写作需要遵循一定的结构和格式,以确保内容的条理清晰和易于理解。在报告中,可以使用图表、表格、图片等可视化工具来增强信息的表达和理解。这份报告旨在对XX问题
总结是一次自我审视的机会,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提高工作效率已成为现代人面临的一大挑战。接下来是一些优秀范文的摘录和说明,希望能对您的总结写作有
通过撰写报告,我们可以对所研究的问题或者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总结。报告的结构应该合理,要考虑读者的需求和背景。通过阅读下面的报告示例,可以了解到不同行业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规划未来的目标和方向。在写总结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维度对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进行分析和总结。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学习这些范文的优点,将之运用到
5.创新是指通过独特的思考和富有创造性的行动来创造新的想法、方法和解决方案。在撰写总结时,我们应该注重事实的客观描述。推荐以下范文给大家,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医生
总结是实现个人成长和进步的必经之路。总结不仅要注重事实的陈述,还要分析原因和找到问题的根源。以下是专家的建议和指导,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能力有所
有时候,我们需要从过去的经历中总结出一些有价值的经验教训。考虑到读者和目标的定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新型城镇化论文篇一
必须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生活品质。写总结时要注意用语规范、准确,不使用模糊、含糊不清的词语和表达方式。以下是一些成功的总结范例,它们能够启发您
总结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写总结时,要注重适当运用图表、数据等可视化工具,以增强总结的说服力和可读
总结需要我们对过去的工作进行回顾和归纳,从而形成对整体情况的准确把握和清晰认知。要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首先需要对这段时间内的工作、学习或生活经历进行全面梳理。以下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概括出规律和经验,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指导。在写总结时,要注意避免主观色彩过重,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鉴于范文的多样性,读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适合
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难题,但我们要学会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并不断成长。在总结中可以适度运用修辞手法,提升文章的艺术性和吸引力。下面将为您分享一些具体案例和实践经验,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于一段经历的感悟和总结。写心得体会需要注重逻辑和条理,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下面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写作的典型错误和对策,希望能给大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和进步,从而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发展。在写总结之前,我们需要明确总结的目的和对象,以便更好地展开思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实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处理一些琐碎的事情。在写总结时,我们可以引用一些权威的资料和数据,增强总结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案例和经验分享,
教案是教学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在编写教案时,教师可以参考一些优秀的范例教案进行借鉴和参考。以下教案范例的使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
读后感可以使我们更加主动地思考阅读中的问题和观点,提高批判性思维和文学素养。读书时要注意做好读书笔记,以便之后写读后感时能够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以下是
演讲稿要注重结尾的总结和激励,让听众有所收获和启发。在写演讲稿之前,我们需要明确演讲的目的和受众,以便更好地选择合适的主题和内容。以上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优秀
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上的总结,都可以帮助我们更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首先要明确总结的目的和对象。以下是一些写作专家总结技巧的分享,给大家提供一
阅读是拓展知识和增长见识的途径之一,我们需要培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编写一份完美的总结需要系统性思考。接下来是一些总结的范例,希望能够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最好的告
在工作和学习中,我们经常需要撰写各种类型的报告。在报告的结尾部分,可以提出一些建议和展望,为读者提供进一步的思考和行动方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报告范文,希望
报告需要准备充分,包括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和分析。在开始撰写报告之前,应该明确报告的目标和受众,以便有针对性地收集和整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报告是对某个事件、情况或问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现问题、改进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在总结中,我们可以结合具体的事实和数据进行分析。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优秀总结范文,供借鉴参考。资助大学生代
读后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和主题思想等要素,进而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撰写读后感时要注意避免片面主观,要尽量客观公正地评价书中的内容。以下是
人生中有许多琐事需要梳理和总结,它们对我们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怎样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和价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示和思
人们常常会试图去理解和解读自己的情感体验,以便更好地应对和处理各种情感需求。1、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需要有清晰的结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诗歌作品,希望能给您带来
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享受追求梦想的过程。总结是对过去的回顾,未来的展望,该如何平衡?以下是一些旅游达人整理的旅游攻略,分享给大家参考。学期末的个人自我鉴定篇一回
报告需要根据受众需求,选择合适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最后,对于一份优秀的报告来说,编辑和校对工作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以确保报告的质量和准确性。大
秋天是一个令人沉醉的季节,金黄的叶子、清爽的空气,让人忍不住想起过去的美好时光。总结中的语言要简洁明了,表达要准确到位,避免使用模糊和不具体的词语。每个范文都有
总结是一种方法,一种策略,通过定期总结我们的学习和工作经验,可以更好地提高个人能力和专业素质。写总结时,要突出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以及自身的反思和改进。请看以下作
通过总结,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也看到了自己的优势。写心得体会时,也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和观点,但要注意保持个人思考和意见的独立性。以下是我整理的一些心得体会,
总结的内容可以包括个人的成长经历、工作业绩和学习收获等方面。总结的语言要简练、准确,避免冗长和复杂的描述。在阅读这些总结范文时,你可以对比自己的写作,找出不足之
总结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吸收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在总结中,应注意客观、准确地描述自己的工作内容和职责,突出自己的成绩和亮点。总结是一个对
总结是思考的过程,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较为完美的总结需要我们清晰明了地梳理思路,准确地表达出我们的观点和见解。下面是一些备受推崇的总结范文,相
报告是向他人汇报事实、结果、观点或建议的一种书面形式。在写报告前,应该先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资料收集,确保所提供的信息准确可靠。通过分析这些报告范例,可以发现一些成
合同的生效和终止应符合法律规定和双方的约定。合同中的相关风险应当在条款中得到明确的规定。合同的使用要遵循诚实信用、公平交易的原则。装修装饰工程合同正规篇一发包方
邀请函是邀请他人参加特定活动或事件的一种书面方式。注意总结的时间范围和事件选择。这些总结范文涵盖了多个领域和不同主题,相信能够满足大家的需求。揭牌仪式讲话稿集总
演讲稿是一种通过口头表达方式传递信息和观点的书面稿件。演讲稿的开头应该注意什么,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除了语言表达能力,演讲者还应该注意语速、声音和身体语言的运用
演讲稿应包含引人入胜的开头和鼓舞人心的结尾;在写作演讲稿时,可以多参考一些名人演讲或优秀演说家的技巧,从中学习借鉴。掌握了撰写演讲稿的技巧和要点后,让我们一起来
报告能够帮助我们总结与归纳,从而更好地整合资源,改进工作和学习方法。在编写报告时,可以借用图表和图像等可视化工具来展示数据和结果,使报告更加生动有力。以下是小编
总结是锻炼思维的好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经验和教训。阅读过程中,积极思考和提出问题,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希望以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总结范文能够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和
年轻人是国家的未来,他们承载着国家的希望与梦想。在总结中,我们可以结合一些实例和案例,以增加可读性和说服力。总结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总结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总结能够增强我们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认知,为未来的进步提供指导。写总结时,我们可以借鉴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学习它们的结构、语言和思路,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借助这些
总结不仅可以巩固我们的知识和经验,还可以为下一阶段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写总结时应注重内容的精炼和言之有物,避免空洞的描述和流于表面的评价。在总结范文中,你可以
方案的制定需要基于充分的调研和数据支持。制定方案时要考虑问题的长期性和可持续性,以确保方案的成功实施。如果你正在制定方案,不妨看看下面的范文,或许能找到适合自己
总结是对一段时间内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综合评价,用于指导我们的进一步发展。一个较为完美的总结应当具备准确、简明扼要的特点,突出重点和核心信息。这些范文是经
计划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分配时间,避免任务冲突和时间浪费。制定计划时,要合理安排休息和娱乐时间,保持身心健康的平衡。制定计划时,可以参考这些范文,找到适合自己的思路
每个人都需要总结,因为它是我们成长的见证,也是我们前进的基石。总结中要突出重点,同时也要注意平衡各方面的内容。下面是一些优秀总结的案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示和灵
论证是通过提出一系列的理由、证据和观点,来证明或支持某一立场或观点。突出亮点,吸引读者的眼球;时间管理对于提高个人效率和工作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下面是一些相关的
报告可以通过文字、图表、幻灯片等形式呈现,以增加可读性和可视性。语言要规范、准确、简练,避免冗长和啰嗦的表达。如需参考报告写作技巧,以下范文可以为您提供一些建议
总结不仅是对自己的一种总结,也是对团队的一种梳理和评估。总结的结构应该清晰,包括导言、正文和结论等部分,以确保内容的完整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总结范文,供大
演讲稿可以通过使用一些修辞手法和修饰语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演讲稿的语言要求高度凝练,并且注意用词恰当,避免出现含混不清或模糊不清的表达。与大家分享一些著名演讲者
计划有助于提高时间管理和自我管理能力。确定一个明确的时间表,将任务分解成具体的步骤和行动计划。计划是为了达成某个目标而提前安排的一系列行动步骤,一个好的计划可以
报告是对某个问题、事件或项目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的一种书面形式。通过报告,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相关背景情况,并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解决。报告通常包含引言、目的、方
总结是一种反思和思考的过程,使我们在不断前进中不断完善,持续进步。最后,写总结要审时度势,结合实际情况,突出重点,以实现工作和学习目标为导向。总结作为一种具体的
总结是我们反思经验的重要方式,它能让我们更好地吸取教训。如何通过观看电影和电视剧来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总结范文中的经验和思考或许能给我们提供新的启示和思路。教师
总结是对自己过去一段时间的努力和成果的呈现,我们应该写下来纪念一下。在总结中,我们应该避免使用模棱两可的词语和表达,以确保观点的清晰和准确。总结是一种成长和进步
合同是法律保护下的协议,对于交易双方的权益和责任有明确法律效力。如何编写合同的第一步是明确合同的目的和意图。在下面的段落中,我们将介绍一些与合同有关的重要知识。
总结是对已经取得的成绩和进展进行总结和概括的必要过程。写总结的过程也是自我认知和提升的机会,我们应该持续学习和改进写作的技巧和方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
缺乏计划往往导致目标的模糊性和效率的降低。在制定计划之前,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需求,确定想要实现的成果。小编希望这些计划范例能够激发你的创意,帮助你制定一个
在写作过程中,合理安排时间和思路是取得高分的关键。写总结时,我们要结合实际情况,具体分析每个环节的优点和不足。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科学素养的培养应该从小学开始。在总结时,我们应该积极提出问题和建议,推动自己的进步和成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一些绘
撰写演讲稿需要注意语法和拼写的正确性,以保证演讲稿的质量和专业性。演讲稿的语言应该简洁明了,不要使用太多的行话或术语。希望大家在阅读这些演讲稿范文时,能够发现自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不断反思和修正总结,不断提升总结的质量和效果。成功离不开坚持和努力,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潜力,并为之奋斗不止。幼师中专
心得体会是通过对自己经验的反思,使自己不断进步的途径之一。要写一篇较为完美的心得体会,首先要有切实可行的目标和计划。这些心得体会范文是各行各业的人们对自己经历和
报告需要清晰、准确地表达观点和结论,以便读者能够理解和使用。报告中的内容应当具有客观性和中立性,尽量避免主观性的评价或偏见。以下是一些关于报告写作的实用建议和技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身的长处和不足,从而更好地规划和安排未来的学习和工作计划。总结中可以适当引用他人的观点和经验,用以佐证自己的观点。3.通过阅读这些总结范
读后感是对作者的观点和思想进行评述和解读的重要方式。那么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首先,我们需要仔细阅读书籍,并对书中的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做
合同中通常包含了交易的条件、支付方式、期限、解决争议的方式等重要条款。合同的解除应当符合法律的规定和双方的协商一致,以避免引发纠纷和损失。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
总结是我们反思过去、总结经验和教训的机会。怎样提高自己的情商,与人更好相处?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的总结经验,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为加油教师国旗下讲话稿篇一教师演
总结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方法,可以培养我们的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写总结时,要注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为以后的发展提供参考。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有目标地规划自己的未来。怎样通过总结来归纳规律和总结经验,是我们写总结时需要思考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总结的范文,探索其中的奥秘
在学习和工作中,总结是一种重要的反思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在总结中,我们可以采用具体的实例来支撑我们的观点和结论。请参考以下总结范文,相信能够为
报告的语言要求精炼明确,句子结构简练,用词准确恰当,以确保读者能够轻松理解。在报告完成后,要进行审校和修改,确保报告的格式和内容无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报告
方案的调整和改进是不可避免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和适应性的调整是必要的。要编写一个较为完美的方案,首先需要明确目标和需求。如果你对制定方案感到困惑和无从下
对过去一段时间内的学习和工作进行总结和概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提升。写总结时,可以与他人交流和请教,汲取更多的经验和启发。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分享一些精选的总结范
总结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回顾和总结收获,同时也要注意总结不足和不足之处。总结应该具备客观性,不偏不倚地表达事实和真实的感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总
总结是一种自我激励的方式,让我们对自己的成长有更清晰的认识。在总结中,我们要注重结论的概括性和可操作性,让读者能够直接得到实际效益。总结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从而更有动力去追求和实现。写心得体会时,我们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和体会,做到真实、客观。以下是小编为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综合体。怎样写一封有力的投诉信?以下是一些科技创新的案例分享,希望能够给你带来新的思考和启发。安全工作的领导讲话稿篇一安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并为未来的发展做出调整和规划。要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需要不断反思和检视自己的经验,找出问题所在,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的根源,从而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在总结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用数据和事实来支持结论,增强总结的可信度和分析力。最后,祝愿大家能够写出满意的
心得体会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在撰写心得体会时,可以借鉴一些优秀的范文,学习其表达方式和论述技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
2.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进一步提高自身能力。总结需要注重前瞻性,要结合具体情况提出改进和发展的建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希望对
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可以拓宽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在写总结时,可以参考一些相关的范文和案例。下面是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论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小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梳理思路、发现问题、找到不足,并提出改进的措施。在写总结时要注意条理清晰,逻辑严谨,避免内容的重复和冗杂。领导、老师和企业会根据总结来评估个人或
每个方案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对应的指标来衡量其成果。完美的方案应该能够满足当前的需求,并为未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以下方案范文仅供参考,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论证是通过提出一系列的理由、证据和观点,来证明或支持某一立场或观点。平时多积累写作素材,对于写好作文很重要。总结并不是为了追溯过去,而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会计
每一个成功的人背后都有一个成熟的计划。设定合理的时间节点和阶段性目标,可以帮助我们及时调整方向和进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份完美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身的不足和问题,并寻找解决的方法和途径。总结不宜出现与主题无关的内容,保持紧凑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实用技巧和方法,希望能提升大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