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定方案时,我们应该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案的制定需要与相关人员充分沟通和协商,获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在制定方案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参考一些专家的建议和经验。
大学生下乡活动方案篇一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按照“目标精准化、工作系统化、实施项目化、传播立体化”和“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原则,号召我校学生利用暑期走出校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弘扬“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的交大精神,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不断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成为五有交大人。
二、实践主题。
青春之力践行_·青春之光筑梦新时代。
三、实践内容。
(一)“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专项行动。
号召青年创新创业团队利用成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助力精准扶贫。积极走进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接受思想洗礼、学习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重温革命前辈伟大而艰辛的创业史,走好新时代青年的新长征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人。
申报条件。
(2)其他成果优秀的创新创业团队,能够积极促进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发展。
(二)主题实践。
1、“投身实践铸信仰”理论学习宣讲专项行动。
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活动,通过撰写有理论深度或能指导实践工作的文章、调查报告,为社会的改革发展建言献策。
2、“投身实践话成就”——国情社情观察专项行动。
寻访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国家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取得的新面貌、新成就。
走访“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对“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建设、贸易体系建设、轨道交通建设、民生民情等方面开展深入考察学习。
3、“投身实践助发展”——乡村振兴调研专项行动。
走访贫困地区,特别是学校精准扶贫对口帮扶地区__县,开展民风民俗调研、技术科普、义务教育帮扶等活动,助力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战略。
走访农村基层,开展生态文明、低碳环保、美丽乡村建设等专题调研。
4、“投身实践送温暖”——教育关爱服务专项行动。
发扬志愿服务精神,开展支教、敬老、助残、公益劳动、科普宣传、法律援助等活动。开展以课业辅导、亲情陪伴、暑期学校等为主的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开展科技、文化、法律、卫生等方面的专题志愿服务活动。
5、“投身实践促传承”——优秀文化学习专项行动。
深入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开展文化保育、文化调研、景观建设调研等形式的活动,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内涵和保护现状,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6、“投身实践自成才”——职业能力提升专项行动。
走访校友以及校友企业,一方面搜集校史校友资料,争取校友对学校的关注和支持;另一方面深入企业、科研单位、国内一流大学开展实习实践。
走访生源地中学,通过宣讲会、励志讲座、学业辅导等多种方式宣传交大文化、交大历史和交大特色。
调研创新企业,走访创新创业优秀代表。
开展专业特色相关活动,依托实习实践基地,开展海外游学,拓宽国际视野,提升综合素质。
7、、省级、市级专项。
校团委将及时转发专项通知至新青年,由各学院按照通知要求申报。每个专项各学院可报一支队伍,申报成功的国家、省市级专项列入校级团队,不占学院校级团队名额。
四、社会实践形式。
(一)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普遍要求与重点提高相结合,社会实践与服务社会、创新创业相结合,由学校与学院共同组织,分级管理。
(二)团队分为校级团队(重点团队和一般团队)、院级团队。
1、校级团队。
由校团委负责审批、管理、成果验收。包括团中央、省市级专项,机关部处、校级学生组织、学院推荐的队伍。
__学院可推荐1-3支校级团队,各机关部处可推荐1-2支校级团队,重点团队原则上不超过各单位推荐总数的50%(在汇总表中备注)。
团队将申报材料于6月4日下班前交至__老师处,大一同学将申报材料交至__老师处。各团队负责人请加群__。
由学院评审后,于6月6日(星期三)下午17:00将纸质材料(申报表、保险信息汇总表、团队信息汇总表)签章后统一交至综合楼256校团委办公室,电子版发送至邮箱__。
2、院级团队。
由学院负责组织、管理、成果验收,校团委备案。
院级团队将申报材料于6月4日下班前交至__老师处,大一同学将申报材料交至__老师处。各团队负责人请加群__。由学院团委统计好本学院院级实践团队,填写汇总表,纸质稿签章后于6月6日(星期三)下午17:00报至综合楼256校团委办公室,电子稿发送至邮箱__备案。
(三)有实践愿望但未找到合适项目的团队,可以关注校团委网站。学校将不定期公布部分地方需求项目,由带队老师与地方进行联系后,按要求申报。
(四)鼓励开展返乡社会调查。鼓励大学生暑期返乡之际就近就便在家乡所在地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开展志愿服务或社会调查,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形成调研成果。
五、申报流程。
(一)落实实践地点。团队可根据预先设计的实践内容和实际情况自行寻找实践地点。
(二)组建实践团队。
参加20__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同学必须是20__年12月之前仍在校的全日制学生。校级团队要求由3至8名队员组成(可跨年级、跨专业、跨学院组队,重点团队要求指导老师必须随队参加)。院级团队人数不限,根据实际情况由学院确定出行人数。
(三)确定实践计划。选定实践内容,确定实践计划。
(四)申报实践项目。
团队填写《项目申报表》(附件1)、《校级队伍保险信息汇总表》(附件3),提交至各单位负责老师处。由各单位评选汇总后于6月6日(星期三)下午17:00将纸质材料(申报表、保险信息汇总表、团队信息汇总表)签章后统一交至综合楼256校团委办公室,电子版发送至邮箱__。
(五)评审实践项目。
校团委将邀请相关专家评审,并于6月12日左右公布立项结果。院级申报项目由各学院自行组织立项,报校团委备案。
(六)第二课堂选课。
各单位及时在第二三课堂系统开课,并组织队伍按时选课,进行活动报备。不按要求选课报备的队伍无法参加评奖评优。
六、经费支持。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经费采取的学校支持、个人出资、社会赞助等多元化渠道解决。
1、校级团队。由校团委支持经费,校级重点团队支持元/支,校级一般团队支持1000元/支。
2、院级团队。由学院统筹安排,实践团队自筹经费。
七、社会实践项目开展及相关要求。
(一)签订社会实践协议。
各校级团队必须签订《20__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协议书》。校级团队队员由校团委统一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院级团队队员由学院团委统一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未购买保险的团队不能出行且不能参与评奖评优。
(二)社会实践动员、培训、出征。
6月中旬,校团委将举行出征仪式,开展动员培训会,下发材料,明确注意事项,社会实践全面启动。
(三)社会实践开展。
各实践队按计划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1、各校级实践队开展活动期间,必须报送不少于1篇工作简报或新闻宣传稿(1000字以内,至少含图片2张)至校团委(发至邮箱__),文件名统一为:队伍编号+赴__省__市(县)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工作简报。校团委将及时报送学校和团省委相关网站(注意:校团委网站上,每个团队新闻稿只采用一篇。如有多篇工作简报,请汇总为一篇新闻稿件报送)。
2、利用好新媒体宣传。实践期间,请各学院、各单位做好宣传,利用微信、微博实时发布动态,微博发布后@交大有思,进行转发和推广。
3、院级团队宣传工作要求以各院系要求为准,校团委不做统一要求。
大学生下乡活动方案篇二
xxxxxx。
20xx年7月21日—30日。
1、理论普及宣讲。结合党的十九大关于脱贫攻坚惠民政策,深入基层,入户走访调研,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向村民宣传扶贫攻坚相关政策,营造人人知晓政策,人人参与扶贫的浓厚氛围,引导广大群众摈弃“等靠要”的思想,树立勤劳致富的理念。
2、文化艺术服务。以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为导向,招募有文艺特长的志愿者组建文化艺术服务团队,以弘扬时代精神、倡导文明新风为目的,以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精心编排基层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贴近基层生活实际的文艺节目,到扶贫点开展文艺演出,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3、教育关爱服务。针对扶贫点基础教育薄弱、教育资源匮乏、留守农民工子女相对较多的情况,结合我校学生师范专业特点及优势,以关爱留守儿童为重点,为当地中小学生特别是农民工留守儿童举办课业辅导、素质拓展、亲情陪伴、爱心捐赠等活动;探索高校与扶贫点学校结对帮扶的长效机制,帮助当地优化教育资源、提升教学质量。
4、精准电商扶贫。借鉴我校往年扶贫经验,继续对扶贫点开展精准电商扶贫。依托经济与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组织志愿者开展“互联网+农业”电商发展现状调研行动,针对乡村电商知识匮乏的现状,开展电商创业技能培训,对扶贫点贫困户开展“私人订制”一对一帮扶电商线上线下实践行动,联合农户努力打造特色地标性农副产品线下零售终端与线上购物平台联合营销。
5、推普脱贫攻坚。深入扶贫点,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扶贫战略需要,发挥我校师范大学生的专业优势和智力优势,开展推普脱贫攻坚活动。通过开展普通话口语培训、普通话标准宣讲、阅读写作训练、语言文字游戏设计等形式,提高贫困落后地区人民特别是青壮年劳动者和青少年儿童的普通话水平。
1、宣传发动。利用校园广播、微信、海报、网站等方式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广泛宣传,各学院要深刻认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积极发动本学院学生参与,认真组织好本学院学生的报名推荐工作。
2、队员招募。各学院根据《20年xx师范学院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主队队员招募人数及要求一览表》(附件1)组织学生报名,7月6日前将《20年xx师范学院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主队队员报名表》(附件2)以学院为单位上报校团委,电子稿发至校团委邮箱。由校团委组织队员面试选拔。
3、队员培训。实践团队组成后,校团委将对全体成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安全、卫生、民俗、技能及其他一些下乡基本常识等。各组指导老师也将对每组队员根据实践活动的需求开展相应的`培训,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4、活动实践。按照活动计划,在贫困点扎实开展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及时总结开展情况,并上传活动信息,做好活动的宣传工作。
5、活动总结。活动结束后要及时总结,如实践成果、团队总结报告、团队成员个人小结(每人一份)、活动照片、“三下乡”简报、各媒体对实践活动的相关报道等。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要充分认识组织开展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加强领导,加强协作,形成合力。校团委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有关工作,认真进行筛选组队工作,并选派得力学生干部和教师带队指导,服务内容切合基层实际和需要,切忌走马观花、变相旅游等。
2、精心组织,注重安全。要对活动方案进行精心、周密的策划,做好活动预案;要充分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要制定实践活动安全预案,并确定1名同志为实践活动安全员。除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志愿者进行安全教育外,出发前所有成员必须签订《xx师范学院20xx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个人安全责任书》。
大学生下乡活动方案篇三
活动内容。
1
“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理论宣讲。
本活动要求组建宣讲团,深入一线基层、深入人民群众,领会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收集鲜活生动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重要会议、革命故事、光荣传统、实践创造、历史成就等,形成宣讲提纲、案例,开展面对面、互动式、接地气的宣讲活动,深刻感悟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伟大成就,深刻感悟党领导中国青年运动的光辉历程。
同学们在调研过程中需要形成宣讲提纲、案例汇编、展示材料等,完成不少于10场高质量的主题宣讲,制作不少于5个主题宣讲课程微视频。
2
“党领导的中国青年运动”调查研究。
同学们可以聚焦党领导中国青年运动成就和经验的挖掘提炼,形成社会调研报告和学术论文等研究成果,帮助青少年深化理论认知、增强历史自觉自信。
3
“我们这十年”国情调研。
本主题活动聚焦“我们这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选取小切口深挖精耕,着眼群众需要解惑释惑、阐明道理,开展社会调查,用青年视角解读发展成果,展示过去十年中国社会发展的缩影,坚持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从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坚定历史自信。
在调研过程中,同学们需要形成有深度、有思考的人物通讯、调研报告、深度报道、纪录片或短视频。为解决社会难题、推动社会进步建言献策,实现实践成果、调研成果与“挑战杯”等项目的有效衔接。
4
“助力双减”课后教育服务。
本主题活动倡导同学们发挥学科专业优势,面向中小学设计课后支教课程,组织开展课业辅导、美育熏陶、体育锻炼、亲情陪伴、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助力“双减”政策落实落地。结合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要求,做好线上教学设计,打造一批线上教学课程。
5
“乡村振兴”专题实践。
本主题活动呼吁同学们深入学校定点帮扶村等乡村振兴一线,聚焦乡村振兴核心发展目标,依托专业开展生态规划、乡风文明、电商创业、污染防治、科技支农、文化下乡、志愿服务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促进乡村人居环境品质提升,助力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
在调研过程中,同学们需要收集系列乡村振兴发展故事、制作系列乡村主题规划设计、设计美丽乡村文创产品、拍摄系列乡村纪实视频等实体性成果。
活动流程。
1
前期阶段(5。22-6。1)。
由学生自行组队,3-15人为一组(校级项目需要10-15人,院级项目无该要求),包括小分队负责人,允许跨专业,跨年级组队。由小分队成员确定调研类别、课题及指导老师(各小分队可联系其成员所在班的班主任老师,或是学院的辅导员老师,或是通过学院的官网以邮件、电话等方式联系专业课老师),并根据课题完成调研活动申报表,为响应全国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建议同学们选择家乡所在地进行实地调研。
由学院老师及相关负责人评选(盲评)项目,并根据项目的质量确定立项(根据各小组答辩内容,若项目可行性较强、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则予以立项,并视情况给予经费支持),评分最高的团队将推举为校级三下乡项目。
2
中期阶段(6。2——8。31)。
学院将提供实践活动推荐信,由小分队成员自行联系调研乡镇的有关政府负责人,确定具体调研时间和地点,制定详细的调研方案和人员安排。
院实践部在此期间将择期开展20__三下乡立项会,为各成功立项团队再次介绍调研注意事项,发布调研所需材料等。
活动期间可以通过拍照、拍摄短视频以及撰写新闻稿等记录调研过程,采访稿记录与当地人交流情况,每日结束后整合总结调研工作。
3
后期阶段(开学后一周至二周内)。
调研结束后需要撰写并上交调研报告,准备答辩ppt(答辩ppt的内容大致包括课题介绍、调研目的、调研地点、调研方法、可行性分析、团队优势等),并与调研乡镇保持后期跟进工作,汇报调研成果,进行答辩。
后由学院老师及活动相关负责人进行三下乡有关评奖评优活动,结合开学后所提交资料及结项答辩情况进行评奖评优(奖项包括优秀团队、优秀调研报告、先进个人、优秀短视频等院级奖项,校级项目可参与校级评奖)。
报名方式。
报名时间:
报名截止至6月1日,所有报名结果会在项目评审后公示。
参与成员:
以__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20__级至20__级本科生为主,可以跨院组队,但小分队负责人需为__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学生。
活动地点:
各团队可以自行选择地点,为响应全国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建议同学们选择家乡所在地进行实地调研。
qq交流群:
下方为群二维码,请各位同学自行组队后,由团队负责人加入本群(群号:__)。
大学生下乡活动方案篇四
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人们一直在追求社会的平等、安定、和谐。一部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理想的历史。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的和谐社会。我们所要建立的和谐社会应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现代的、新型的和谐社会。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应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的关系,以及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与社会思想多样化的关系。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长期执政的历史任务出发,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把它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到全党面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渊源。
胡总书记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古往今来,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人们一直在追求社会的平等、安定、和谐。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理想的历史。第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和谐”的思想非常丰富。“和”被广泛地应用于描述家庭、国家、天下等内部治理良好、上下协调一致的状态;“谐”,有协调、融洽的含义。比如,孔子提出“和而不同”,认为“和”的本质在于统一和协调多种因素的差异;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认为只要内部和谐,上下齐心合力,就能无往而不胜;荀子提出“和则一,一则多力”,认为在一个组织内部人们和谐相处,就能取得一致,增大力量。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各种和谐社会的理想,而最具代表性的是“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小康社会”指一种生活宽裕、上下有序、家庭和睦和讲究礼仪的社会,而更高级的社会则是一种公有共享、其乐融融的“大同社会”。
定与和谐。16世纪后,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社会出现贫富分化严重、阶级矛盾突出、政治秩序混乱和社会生活极不和谐等现象。这种混乱的社会状态使一些思想家提出反对资本主义、向往理想社会的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和傅立叶把他们设计的理想制度称为“和谐制度”。傅立叶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不合理、不公正的,将被新的“和谐制度”所代替。欧文对“和谐制度”进行了长期的实验,试图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工作与生活和谐的社会。但是,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和谐社会”是根据抽象的伦理道德和理性原则设计出来的,脱离现实社会的经济基础,因而不能不以失败而告终。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十分丰富。胡总书记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所要建立的和谐社会应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现代的、新型的和谐社会。
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发展活力的社会。社会活力是社会进步、协调、和谐的基础和条件。社会活力不断增强,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社会活力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社会主体的活力,表现为人的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二是作为社会生产和生活直接构成要素和资源的活力,如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的改善,新的知识、思想、文化的形成与创造等;三是社会生产、生活的方式和机制所具有的活力,能够实现社会系统的自我延续、自我调控、自我更新并发挥其功能。这三个层面不可分割、互为前提,统一构成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动力。
第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促进公平和正义的社会。我国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在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动,利益关系的多元化,社会公平问题日益凸显出来。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公平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拉大;
二、一些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错综复杂。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把发展放在首位,打破旧体制下的平均主义,出现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收入分配差距不能拉得过大。应当把这种差距控制在合理的、群众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尤其要消除产生分配不公的不合理的甚至是非法的因素。一方面,应当继续鼓励人们走勤劳致富、合法致富的路子;另一方面,应当坚决防止那些利用种种非法手段搞歪门邪道的人。同时,还要加强社会调控,让那些能力和条件较差的群体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社会的帮助,逐步走上富裕的道路。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有序的社会。和谐社会必定是有序的社会。
位正确,行为方式符合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思想文化领域的有序主要表现为,正确处理指导思想一元化和思想文化发展多样性的关系,形成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社会生活领域的有序主要表现为,坚持共同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以及在此前提下的个人自由。
(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安定的社会。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十六大提出了我们党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战略部署,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这是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针对当前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而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社会出现了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形式的多样化。在这样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既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动力,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就显得特别重要而艰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种价值目标,又是一种不断推进的社会历史过程。从这个角度看,“构建和谐社会”与“实现全面小康”两者的现实起点一致,目标一致,实践过程也一致。和谐是一种社会状态,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通过解决当前发展阶段存在的突出问题,促使全面小康的目标在和谐的状态中实现。如果说,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阶段性目标,那么,逐步消除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和谐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实现这个目标所要完成的重要战略任务。“和谐社会”是对“全面小康”的坚持与发展,是对“全面小康”中关于社会更加和谐要求的进一步展开和丰富,它使得“全面小康”在理论形态和实践基础上更加完整和系统。
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系。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总结国内外关于发展问题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统一于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和实践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发展,是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日益丰富。贫困不能产生真正的社会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做好发展这篇大文章。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在于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而离开发展这个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就没有生机勃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没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做到“五个统筹”。统筹就是兼顾,兼顾才能和谐。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城乡发展存在不协调,东西部发展存在不平衡,不同社会阶层的成员之间存在机会不均等,都制约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和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逐步缩小这些差距,消除这些不协调现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人是发展的主体,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的幸福安康。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考虑广大人民的需求,为他们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保证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群体与群体、社会阶层与社会阶层之间的和谐。只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实现社会和谐;而社会是否和谐,又是检验是否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标准。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深化改革的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活力、公正、有序和安定等,都需要深化改革。改革是化解并最终解决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当前,我们遇到的许多矛盾和难题,是前进中的、发展中的、能够通过改革与发展来解决的矛盾和难题。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如果不坚持发展,不坚持改革,就只能是死路一条。如果在改革上畏首畏尾,甚至走回头路,不仅使我们面临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难以解决,而且还会引发新的社会不和谐。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也就是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虽然已经初步建立,但还有待于完善。现在,一些难题正处在攻坚之中。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等改革都在积极稳妥地推进,但总的来说,与经济体制改革相比,还不完全适应,尤其是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明显滞后。这是目前诸多社会矛盾未能得到妥善解决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加快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应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建立健全失业、医疗、养老等方面的社会保障制度,充分发挥其减震器、安全阀功能。实践证明,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是相得益彰的。社会和谐是判断改革成败得失的一个重要尺度。任何改革方案的设计和出台,都要避免引发剧烈的社会振荡。我们所进行的改革,受惠者应该是大多数群众。代表好、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才会支持和拥护改革,社会才能安定和谐。
第四,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与社会思想多样化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面临的艰巨使命。历史方位的变化要求我们党不断改革和完善执政方式。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既要使党的领导贯穿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中,又不要使自身处于社会矛盾的漩涡中心,要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局势的本领,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在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开放的扩大,我国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革,社会阶层和社会思想出现了多样化趋势。这给坚持党的指导思想一元化带来了严峻挑战。苏东剧变的教训表明,党的指导思想搞多元化,必然造成灾难性后果。另一方面,面对社会现实的变化、尤其是经济的深刻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思想多样化,不能采取正确的方针和政策,也会引起社会的不稳定甚至严重混乱。党的指导思想应当充分反映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愿望、要求和共识。无疑,我们党的性质决定了党的指导思想具有先进性,但这种先进性必须建立在代表社会大多数人根本利益的基础之上,并得到社会大多数人的认同,这样党的先进性才具有最广泛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当然,党的指导思想和意识形态反映广大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决不意味着要淡化党的阶级性。
总之,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同时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我们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不仅是用来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要用来改造世界。世界在变化,时代在发展,党的理论也应当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我们既不能游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去追求理论创新,也绝不能关起门来、盲目地排斥那些属于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和谐社会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759页,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
2、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关论述党建2005年第3-4期。
3、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刘云山人民网2006年10月24日。
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
大学生下乡活动方案篇五
认识自己肩负的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认识成长的正确道路;莲山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上,提高思想境界,巩固理论知识,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培养实际工作的能力:
1、通过开展暑期的三下乡活动,增加队员们对于当前党中央及国务院提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工程建设必要性的认识,从而树立努力学习先进文化知识,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2、通过对民生、民情、民风的了解,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的经济、文化、法律以及教育了解,从而能够帮助大学生对加强科学文化教育以及理想教育等方面的认识。
3、通过大力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八荣八耻”的时代精神,为“新农村,新风貌”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提高我们的思想道德修养。
5、通过宣传国家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政策,结合当地农村生活情况、经济状况、科教文卫事业现状,为当地农民的脱贫致富,以及农村建设进言献策。
6、落实国家五五普法规划,巩固我们的专业知识。通过普法教育活动,宣传法治精神和依法治国方略,提高当地群众的法律意识,让人们群众学会自觉学法、懂法、用法、守法!构建和谐农村、平安农村,让群众学会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合法的权利。
7、通过自由组队自主筹备联系开展各项工作,培养参与队员们的组织协调应急,与人交流等各方面能力;投身基层参与实践,锻炼队员们的知识运用能力及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起的共同努力,培养队员的团队合作精神;在艰苦的生活环境里参与到各种义务活动当中,磨练队员们的意志,唤起艰苦奋斗的意识,从而更加深刻理解艰苦奋斗这一中华民族的美德。
8、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短短三天的活动,能发扬我们历久弥新的“三下乡”活动的优良传统,展示科大莘莘学子的道德风范和悠悠风情,扩大广外大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并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活动的成果展示科大文法系学生的特色风采。
总的来说,我们的根本目的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工程中奉献自己应有的力量,在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实践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自身修为。
大学生参与“三下乡”活动,是当年五四青年开创的“走向社会,深入民众”光荣传统的延续,是我们知识分子同工农群众相结合、教育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一贯方针在新时期的集中体现,是贯彻落实江总书记提出的“四个统一”的具体行动,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中之义。
走进农村,走进农民生活;
关注党政,关心农村建设。
xx科技大学xx系
7月24日——7月26日
3、进行法律宣讲,结合农村存在的法律问题和纠纷进行法律调查、法律援助和法律咨询
7月24日:早晨八点出发,到达xx镇,安排小组成员住宿,初步了解活动所在地的情况。与当地检察院联系,讲述我们本次活动的内容与意义,希望获得其支持;初步与当地媒体联系,希望其给予关注。
7月24日(下午):向当地村民了解党中央在村子里实施的建设新农村政策,如: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等,以及人民的生活情况,如:向村里困难家庭咨询其生活情况,对党在农村实施的扶贫救助政策有何感触。同时在村委会的支持与配合下开展初步的法律宣讲和调查工作。
7月25:结合农村犯罪、土地问题以及劳动合同(农民工)的情况,宣传法律知识,进行法律咨询和援助,并进一步向当地村民宣传一些由国家规定的,如:涉及婚姻、财产继承、义务教育等方面的法律基本知识,并告诉其可以通过一定的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当地村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推进农村的民主法制建设。
大学生下乡活动方案篇六
1、以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行动为牵引,不断开展主题鲜明的网络参与活动,推出青年喜爱的网络文化产品,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将先进性和担当精神延伸到网上,争当中国好网民,发出青年好声音。
2、在线上活动广泛开展的同时,普遍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下活动,大力提升青年网络文明素养,并通过面向全社会的动员,形成线下学习动员、线上实践行动的有效循环。全国各地的大、中、小学等基层共青团、少先队组织,普遍开展团队日、班队课活动,通过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帮助他们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升用网素养。
3.通过网络世界了解社会生活,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以及学习生活等需要从点滴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网络文明,不造谣,不诽谤,不说不文明话语,做一个有责任感的网络文明人。
大学生下乡活动方案篇七
一、活动主题。
扶贫建功青春行。
二、活动地点。
三、活动时间。
20xx年7月21日—30日。
四、活动内容。
1.理论普及宣讲。结合党的十九大关于脱贫攻坚惠民政策,深入基层,入户走访调研,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向村民宣传扶贫攻坚相关政策,营造人人知晓政策,人人参与扶贫的浓厚氛围,引导广大群众摈弃“等靠要”的思想,树立勤劳致富的理念。
2.文化艺术服务。以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为导向,招募有文艺特长的志愿者组建文化艺术服务团队,以弘扬时代精神、倡导文明新风为目的,以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精心编排基层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贴近基层生活实际的文艺节目,到扶贫点开展文艺演出,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3.教育关爱服务。针对扶贫点基础教育薄弱、教育资源匮乏、留守农民工子女相对较多的情况,结合我校学生师范专业特点及优势,以关爱留守儿童为重点,为当地中小学生特别是农民工留守儿童举办课业辅导、素质拓展、亲情陪伴、爱心捐赠等活动;探索高校与扶贫点学校结对帮扶的长效机制,帮助当地优化教育资源、提升教学质量。
4.精准电商扶贫。借鉴我校往年扶贫经验,继续对扶贫点开展精准电商扶贫。依托经济与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组织志愿者开展“互联网+农业”电商发展现状调研行动,针对乡村电商知识匮乏的现状,开展电商创业技能培训,对扶贫点贫困户开展“私人订制”一对一帮扶电商线上线下实践行动,联合农户努力打造特色地标性农副产品线下零售终端与线上购物平台联合营销。
5.推普脱贫攻坚。深入扶贫点,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扶贫战略需要,发挥我校师范大学生的专业优势和智力优势,开展推普脱贫攻坚活动。通过开展普通话口语培训、普通话标准宣讲、阅读写作训练、语言文字游戏设计等形式,提高贫困落后地区人民特别是青壮年劳动者和青少年儿童的普通话水平。
五、活动步骤。
1.宣传发动。利用校园广播、微信、海报、网站等方式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广泛宣传,各学院要深刻认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积极发动本学院学生参与,认真组织好本学院学生的报名推荐工作。
2.队员招募。各学院根据《20xx年师范学院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主队队员招募人数及要求一览表》(附件1)组织学生报名,7月6日前将《20xx年师范学院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主队队员报名表》(附件2)以学院为单位上报校团委,电子稿发至校团委邮箱。由校团委组织队员面试选拔。
3.队员培训。实践团队组成后,校团委将对全体成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安全、卫生、民俗、技能及其他一些下乡基本常识等。各组指导老师也将对每组队员根据实践活动的需求开展相应的培训,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4.活动实践。按照活动计划,在贫困点扎实开展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及时总结开展情况,并上传活动信息,做好活动的宣传工作。
5.
活动总结。
活动结束后要及时总结,如实践成果、团队总结报告、团队成员个人小结(每人一份)、活动照片、“三下乡”简报、各媒体对实践活动的相关报道等。
六、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要充分认识组织开展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加强领导,加强协作,形成合力。校团委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有关工作,认真进行筛选组队工作,并选派得力学生干部和教师带队指导,服务内容切合基层实际和需要,切忌走马观花、变相旅游等。
2.精心组织,注重安全。要对。
进行精心、周密的策划,做好活动预案;要充分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要制定实践活动安全预案,并确定1名同志为实践活动安全员。除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志愿者进行安全教育外,出发前所有成员必须签订《师范学院20xx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个人安全。
责任书。
》。
篇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教育引导我院学生积极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实践,按照团中央、团省市委相关工作部署,现将我院20xx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目标精准化、工作系统化、实施项目化、传播立体化”和“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原则,号召我校学生利用暑期走出校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弘扬“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的xx精神,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不断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成为五有xx人。
二、实践主题。
青春之力践行十九大·青春之光筑梦新时代。
三、实践内容。
(一)“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专项行动。
号召青年创新创业团队利用成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助力精准扶贫。积极走进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接受思想洗礼、学习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重温革命前辈伟大而艰辛的创业史,走好新时代青年的新长征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人。
申报条件。
(2)其他成果优秀的创新创业团队,能够积极促进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发展。
(二)主题实践。
1、“投身实践铸信仰”——理论学习宣讲专项行动。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基层开展十九大精神宣讲会、交流会,并通过网络直播、网上交流等形式,增强宣讲的生动性。
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活动,通过撰写有理论深度或能指导实践工作的文章、
调查报告。
为社会的改革发展建言献策。
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实践和调研活动。
2、“投身实践话成就”——国情社情观察专项行动。
寻访改革开放xx周年以来,国家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取得的新面貌、新成就。
走访“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对“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建设、贸易体系建设、轨道交通建设、民生民情等方面开展深入考察学习。
3、“投身实践助发展”——乡村振兴调研专项行动。
走访贫困地区,特别是学校精准扶贫对口帮扶地区xx市和xx县,开展民风民俗调研、技术科普、义务教育帮扶等活动,助力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战略。
走访农村基层,开展生态文明、低碳环保、美丽乡村建设等专题调研。
4、“投身实践送温暖”——教育关爱服务专项行动。
发扬志愿服务精神,开展支教、敬老、助残、公益劳动、科普宣传、法律援助等活动。开展以课业辅导、亲情陪伴、暑期学校等为主的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开展科技、文化、法律、卫生等方面的专题志愿服务活动。
5、“投身实践促传承”——优秀文化学习专项行动。
深入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开展文化保育、文化调研、景观建设调研等形式的活动,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内涵和保护现状,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6、“投身实践自成才”——职业能力提升专项行动。
走访校友以及校友企业,一方面搜集校史校友资料,争取校友对学校的关注和支持;另一方面深入企业、科研单位、国内一流大学开展实习实践。
走访生源地中学,通过宣讲会、
励志。
讲座、学业辅导等多种方式宣传交大文化、交大历史和交大特色。
调研创新企业,走访创新创业优秀代表。
开展专业特色相关活动,依托实习实践基地,开展海外游学,拓宽国际视野,提升综合素质。
7、省级、市级专项。
校团委将及时转发专项通知至新青年素质网,由各学院按照通知要求申报。每个专项各学院可报一支队伍,申报成功的国家、省市级专项列入校级团队,不占学院校级团队名额。
四、社会实践形式。
(一)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普遍要求与重点提高相结合,社会实践与服务社会、创新创业相结合,由学校与学院共同组织,分级管理。
(二)团队分为校级团队(重点团队和一般团队)、院级团队。
1、校级团队。
由校团委负责审批、管理、成果验收。包括团中央、省市级专项,机关部处、校级学生组织、学院推荐的队伍。
xx学院可推荐1-2支校级团队,拟申报校级的团队于6月4日(星期一)下午17:00之前将纸质材料交至x5526周xx老师处,电子版发送至邮箱xx@。
2、院级团队。
由学院负责组织、管理、成果验收,校团委备案。
拟申报院级的团队纸质稿于6月4日(星期一)下午17:00之前报至x5526周xx老师处,电子稿发送至邮箱xx@备案。
(三)有实践愿望但未找到合适项目的团队,可以关注校团委网站。学校将不定期公布部分地方需求项目,由带队老师与地方进行联系后,按要求申报。
(四)鼓励开展返乡社会调查。鼓励大学生暑期返乡之际就近就便在家乡所在地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开展志愿服务或社会调查,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形成调研成果。
大学生下乡活动方案篇八
今年我系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筹备之初就得到了分院领导和分院团总支老师的高度重视。根据我分院知识技能优势和当地实际情况,决定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将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活动主题,以学习,宣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线,围绕和服务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结合我分院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色,动员青年团员发挥知识技能优势,为基层农村服务,为推动当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卓有实效的贡献。
一、组队情况。
基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农村的活动宗旨,在筹备之初,我们在人员确定的问题上,对三下乡服务队的组员提出一系列的要求,具体如下:
通过层层选拔和严格把关,并结合各班老师的意见,我们选出了n名优秀的队员,形成了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这个充满了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团体。这为我们这次活动的顺利完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前期工作部署和完成情况。
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人员确定后,我们多次召开座谈会,围绕活动主题,收集分析有关当地的资料,认真思考,反复讨论,确立了“有专业特色、符合当地实际”的活动方向,并拟订出了活动计划,有条不紊地部署各项活动方案,具体实施情况如下:
1.结合我理工分院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色,我们将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定位在以科技、文化下乡为主,为此,我分院团总支于6月向全院3个支部发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三下乡”活动的倡议。
2。为了加强对国家税费改革政策和三农问题在基层农村的宣传力度,我们专门查找有关书籍刊物、上网收集了大量资料。
由于提前拟订了社会实践活动的计划,并在计划中提出明确的要求和内容,所以下乡前的各项筹备工作都有条不紊地进行。在各项筹备工作的落实中,我们多次专门召开各班团支书会议,对本次实践活动的总体布置和各种具体细节一一交代清楚。使全系同学都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筹备工作的顺利完成及“三下乡”活动的按时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学生下乡活动方案篇九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教育部、团中央等七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优势,不断提升社会实践活动的系统性和实效性。根据共青团省委和四川省教育厅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今年暑期继续开展“奋斗的青春更美丽”为主题的`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全院团员青年了解国情、认识社会、坚定信念、磨砺意志,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着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适应行业、企业、社会的合格大学生。
xxxx年xx月xx日—x月x日。
(一)政策宣讲。
组织团学干部深入农村开展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国家惠农政策等宣讲活动。
(二)开展支教服务活动。
充分利用师范类专业学生的作用,对留守儿童进行学业辅导,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帮助学生度过一个愉快、充实的暑假。
(三)开展支农服务活动。
结合农业类专业学生在农业技术上的优势,通过举办农业知识专题讲座、现场指导和资料宣传等多种方式,传播推广农业实用新技术,帮助农民做好农作物选育、畜牧养殖等方面的工作。
(四)开展生态环保服务活动。
组织部分学生深入到农村、乡镇和城市社区,结合环境污染、水资源保护、垃圾处理、气候异常、资源开发、自然灾害预防等内容,开展科普知识宣讲、社会调查研究、发展建言献策等活动,普及生态环保理念、引导健康生活方式。
(五)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动员广大同学在本地或家乡利用学院安排的时间,积极通过当地政府或共青团组织为所在村镇、社区提供各种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到敬老院、福利院、孤儿院等地方,广泛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在基层中锻炼自我,回馈社会,以实际行动为中国梦的建设作贡献。
采取集中组队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各系团总支要围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召开团支部书记会议,鼓励学生积极回当地参加xx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1、全面发动,精心组织。各系部要认真做好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动员工作,要求做到人人参与实践,扩大活动的覆盖面,要求每位学生至少选择1项活动进行实践,并认真撰写实践报告,确保活动效果。各系部在6月中旬组织学生报名,并填写相关信息。
2、就近就便,注意安全。社会实践活动期间,请同学们注意安全不要到危险区域停留(江边河边)逗留;乘车保持秩序,不要拥挤抢位,不要乘坐非正规的客运车辆和超载车辆;遇到突发事件应该沉着冷静,及时与带队教师和辅导员联系。同时请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要遵纪守法,自觉维护学院声誉及大学生良好形象。
3、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系部要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积极主动地报道本系部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情况,宣传我院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各系部和团队负责人在第一时间将实践活动中的所闻所感,配上相关图片,发送到,院团委将在团委网页上及时报道实践活动的相关情况。
4、活动结束后,学生要撰写一篇社会实践活动总结报告,并于下学期开学之时连同“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上交各系团总支。
5、各系团总支在下学期开学后二周之内以系为单位开展社会实践优秀总结报告评选活动,并将评选结果上报院团委。
6、院团委将根据各系团总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实际效果及提交的相关材料情况,开展评选活动并进行总结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