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的格式和排版应该整齐清晰,以便读者容易阅读和理解。报告的语言要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于技术化的词汇和复杂的句式。通过阅读下文的报告范文,您将可以更好地理解报告写作的技巧和要点。
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篇一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申报的《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的研究与应用》,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20xx年课题(课题批准号ffbo11495)。根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教科规办函[20xx]16号文件)的要求,今天召开开题论证会,进一步完善落实研究方案后,正式开展研究工作。下面,我代表课题组作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请领导和课题组成员对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进行指正、审议。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教育科研是人们探索和认识教育客观规律的有效途径,是促进教育决策科学化、推动教育科学理论转化为教育实际应用的重要手段,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有力措施。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要点》指出:“要进一步规范课题管理,强化课题管理环节,确保课题的顺利进行,并力争多出精品力作,不断提高教育科研的水平和效益”。这为加强课题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从目前国内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现状来看,各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工作无论在管理思想、管理组织形式、管理程序,还是管理方式、管理手段方面,都明显落后于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资料表明,国内外研究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总的状况是:研究人员、研究成果少,研究面窄,研究水平较低。在研究内容上:实践性问题研究多,理论性问题研究少;操作性问题研究多,宏观性问题研究少;零散性问题研究多,系统性问题研究少。
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加强对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规律、理论基础、发展趋势以及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科学化与标准化等重要问题的研究,确定省级教育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统一省级教育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概念,建立一套系统化、规范化、程序化,且具有高度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机制的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提升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质量水平,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课题成果的最大的效益,是本课题研究的根本目的,也是本课题研究的价值取向。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申报的《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的研究与应用》,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20xx年课题(课题批准号ffbo11495)。课题主持人黄宜锋。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条件。
全面质量管理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最初应用于工业,后来从工业部门扩展到建筑业、交通邮电业、商业、服务业等众多领域,并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和运用,在日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以最经济的方式让顾客、社会和组织所有成员持续满意的一种质量管理模式。它认为,质量是一个全面的、综合的概念,质量管理的内容不仅是最终产品本身的质量,还包括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工序质量和工作质量,要综合考虑质量、价格、交货期和服务等等;质量有一个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是整个组织活动的成果,质量管理必须对质量形成的每一个环节都加强管理,以预防为主,通过各个环节的作用,使质量螺旋上升。
这种模式的特点表现为全面、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员、全组织的质量管理,使质量管理成为全体成员的内在需求——以人文为本的自主管理;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管理,强调以最小成本投入获得最优化的效益和效率。全面质量管理的精髓就在于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全面质量管理的观念和思路,符合教育规划课题质量管理要求。教育规划课题质量同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一样,也有一个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从课题研究方向的确定,到课题的申报评审、开题、中期检查、结题鉴定、成果评奖、成果推广这些环节构成了一个系统,课题质量就是在这个系统中逐步形成的。这个过程是以与课题相关的重要因素——人的素质为中心,随着过程的不断发展,课题质量也在不断适应、不断改进的过程中得到提升。
作为一个质量系统,其目标实现取决于各个环节的质量保证和各环节之间的协调,无论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最终的质量。因此,必须将质量形成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纳入质量管理体系中,实行全过程的管理。而要实施全过程质量管理,必须重视人的因素。在研究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要靠课题组成员去实施,都要课题所在单位和有关管理部门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并通过有效的手段加强对课题的管理。因此,课题研究过程比其它任何行业的生产服务过程都更加强调人的作用。所以,我们可以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观念建立以全面、全过程、全员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规划课题质量管理体系。
要研究对象,探索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现代管理的规律,建构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的体系,并在其试行过程中不断地调整和改进,提高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管理水平和效益,从而推动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现代化、规范化、标准化。
探索省级教育科研课题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不仅对我省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质量与管理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还可以为我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改革与发展提供新思路。我们将当代最新的管理科学——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引入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结合教育科学规划管理活动的特殊性,在引入、消化、应用这一管理理论的过程中,无疑也会发展和丰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具备了较好的基础。一是课题由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牵头,研究内容与承担的工作要求相一致,具有联系紧密的特点,因而有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内在动力,研究条件和研究时间均有足够的保证。二是本课题得到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和有关专家的重视和支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金宝成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熊川武教授,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副组长申纪云、王健、张作功副厅长、张学军院长是本课题组顾问。主持课题的是教科院分管科研课题工作的副院长,能有效地保证课题研究的协调、实施;三是参与研究的人员有中小学、职业学校、大学的教师、校长,有省、市、县教研管理机构的研究人员、领导,有网络计算机专家,研究力量雄厚,大家都曾在不同层面上主持和参加过国家级、省级多类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具有丰富的课题研究和管理经验,有的已有不少科研成果。
三、课题概念界定。
(1)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不仅是最终成果本身的质量,还包括与成果质量有关的研究工作质量及其组织工作的质量管理;(2)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过程质量管理”,主要是指课题指南设计、申报、开题、中期检查、结题鉴定、成果评奖、信息公布、成果推广等环节的质量管理;(3)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员质量管理”,主要是指课题指南设计者、申报立项评审者、课题组组长、开题论证者、中期检查者、结题鉴定者、省级评奖和信息公布者等人员的管理。使以上人员树立起“质量第一,人人有责”质量管理的观念。(4)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可控因素质量管理,即对影响课题研究工作和课题管理工作的可控因素(如课题质量标准、课题经费、研究进程等)实施直接或间接控制的`目标管理。(5)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质量标准能够量化的尽可能数量化。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理论研究。
(2)国内外科研课题管理的动态与趋势。
课题研究工作质量标准体系研制。
课题的成果质量标准体系研制。
依据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的理论和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质量标准体系(包括课题的成果质量标准和课题研究工作的质量标准)构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模式。
4、省级规划课题质量开发(包括湖南教育科学规划网、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网络管理系统,含课题申报系统、课题信息储存、管理、发布系统以及课题库资料收集整理归档)。
(1)制订文件。
(2)组织培训。
(3)分组实施。
(4)反馈、分析、整理信息。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与途径。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之调查法、文献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具体措施是:
1、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广泛收集和查阅国内外有关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的研究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国际上、国家和省有关管理部门关于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的文件。
2、邀请有关专家作全面质量管理专题学术报告或举办座谈,使课题组成员的掌握全面质量管理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有关专门技术。
3、运用经验总结法,总结教育科研传统管理的经验,吸取精华,为建构新的教育科研课题管理模式打好基础。
4、通过座谈、访谈、书面调查等形式,广泛听取教育研究专家和管理专家的意见。
5、将研究成果及时在湖南省“十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管理活动中进行实施,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六、课题组织机构。
为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设立顾问小组。
1、顾问小组。
聘请下列领导、专家为课题组顾问:。
熊川武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申纪云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湖南省教。
张学军湖南省教科院院长、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副组长。
黄中益湖南师大教授、省教育学会副秘书长。
2、课题组。
课题组负责实施并完成课题研究工作。
组长:黄宜锋(主持人)男、中学高级湖南省教科院副院长。
副组长:李倡平男、副研究员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副主任。
副组长:易志勇男、中学高级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副主任。
成员:卢国良男中教高级湖南省教科院党委副书记。
肖云龙男教授中南大学高教所所长。
常思亮男副教授湖南师大教育系主任。
杜祥培男副教授湖南农业大学教务处长。
谢根生男副教授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教科处长。
龚德良男副教授郴州师专计算机系室主任。
吴振峰男副教授湖南大众传媒学院网络系主任。
赵雄辉男副研究员湖南省教科院高教所副所长。
龙迪辉男中教高级长沙市教科所所长。
黄海春男中教高级常德市教科所所长。
苏沙平男中教高级湘潭市教科所所长。
彭天文男中教高级衡阳市教科所所长。
王以平男中教高级邵阳市教科所所长。
葛天普男中教高级岳阳市教科所所长。
罗晓明男中教高级郴州市教科所所长。
蔡子文男中教高级益阳市教科所所长。
佘长保男中教高级怀化市教科所所长。
王志海男中教高级娄底市教科所所长。
黄沛华男中教高级湘西自治州教科所所长。
刘协平男中教高级张家界市教科所所长。
汪华明男中教高级永洲市教科所所长。
丁文平男中教高级株洲市教科所副所长。
唐亚唯男中教高级岳阳市教育局职成教科长。
周国辉男中教高级长沙市职教研究中心主任。
刘甫会男中教高级衡阳市职教研究中心主任。
曾立民男中教高级株洲市职教研究中心主任。
王江清男中教高级湖南省教科院职成所理论室主任。
邵汉清男副教授长沙市同升湖实验学校校长助理。
郑定子男特级教师湖南师大附中教研室主任。
薛剑刚男中教高级湘潭市教科所。
王建军女特级教师醴陵市教研室副主任。
沈小强男研究生湖南师大教科院。
张光铎男博士青果园软件开发公司总经理。
(注:1、此次排名属非正式排名,不作课题结题时的依据,正式排名要待课题结题后,按对课题贡献大小。2、各市州教科所长、职成教中心主任以及高校处室负责人,如因工作需要换人可由单位继任者自然接替。)。
七、课题组成员分工。
1、理论研究组。
主要任务:分析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现状,研究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规律;探索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发展趋势;研究由全面质量管理、全程质量管理、全员质量管理和质量组成的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系统。
八、课题成果及完成人。
(一)主要成果。
1、《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质量标准体系》。常思亮、肖云龙、邵汉清负责,质量标准体系制定组全体成员参与。
2、《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研究与应用》研究报告。黄宜锋、易志勇负责,总课题组全体研究人员参与。
3、《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手册》。李倡平、罗慧、薛剑刚、王建军负责,总课。
题组全体研究人员参与。
(二)阶段性成果。
1、论文。
(1)省级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管理的思考。主要撰稿人:黄宜锋、易志勇、伍春辉。
(2)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基本规律及发展趋势。主要撰稿人:李倡平、罗慧。
(3)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模式构建。主要撰稿人:常思亮、易志勇、沈小强。
(4)实施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的思考。主要撰稿人:、肖云龙、易海华。
(5)其他论文待定。
2、试行情况报告。
(1)基础教育试行情况报告。各市州实施情况报告由各市教科所所长负责,全省的实施情况报告由易海华负责。
(2)职成教育试行情况报告。相关市州实施情况报告由市州职成教中心主任负责,全省的实施情况报告由伍春辉负责。
(3)高等教育试行情况报告。相关高校实施情况报告由相关高校参与成员或教务(科研)处长负责,全省的实施情况报告由赵雄辉、罗慧负责。
3、网站、网络管理软件及相关文件。
(1)《湖南教育科学规划网》系统软件(含课题信息储存、发布、申报系统)开发、完善。李倡平、易志勇、吴振峰负责。
(2)《湖南教育科学规划网络管理系统》开发,完善。李倡平、易志勇、张光铎负责。
(3)国内外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文献和省级规划课题资料的收集整理、发放、归档,由于康林、沈小强负责。
九、课题研究步骤及内容。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年5月----20xx年10月)。
1、整理课题申报相关资料,完成课题申报、立项。
3、收集国内外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文献和课题管理研究文件。
4、策划、筹建《湖南教育科学规划网》和《湖南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网络管理系统》。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xx年11月----20xx年6月)。
1、分两批完成“十五”规划课题主持人业务培训。
2、收集整理国内外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规划课题研究文件资料,完成《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20xx年度资料汇编》。
3、调查了解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现状(含赴外省考察学习),研究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规律及特点;探索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发展趋势。
4、查询有关数据,研究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制定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原则和标准。
5、邀请全面质量管理专家做专题学术报告或座谈,提高课题组成员的全面质量管理专业理论知识。
6、采取座谈会、访谈、书面调查等形式,广泛听取教育研究专家和管理专家的意见。
7通过“边研究、边试点、边推广”的办法,在各市州、相关单位试点,实施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全员质量管理、全程质量管理、全因素质量管理。
8、逐步完成相关论文并公开发表。
9、进一步完善《湖南教育科学规划网》、《湖南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网络管理系统》(含网上课题申报系统和信息管理发布系统开发、运行)。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xx年7月----20xx年12月)。
3、完成总课题研究报告。
4、编著出版《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模式研究与应用》和《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手册》(业务性工具书)。
5、成果提交鉴定、验收。
十、经费管理。
(1)资料费(购买与搜集相关的文件、资料)2.5万。(2)调研差旅费(赴上海、江苏等地考察)4万元。(3)小型会议费(进行方案论证、专家座谈等)2.5万元。(4)《湖南教育科学规划网络管理系统》软件设计、开发费5万元。(5)域名申请、设备维护、网站内容更新费5万元。(6)印刷补助费(工具书印刷补助)4万元。(7)开题、结题鉴定论证费2万元。
以上7个科目经费预算合计为25万元。由于该项目属国家非资助项目,故经费来源:(1)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经费补助4万元。(2)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结合工作弥补11万元。(3)有关单位赞助10万元。
20xx年10月31日。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民生、陈泽庚:《上海普通教育科学研究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管理》,载《教育科研体制、规划与管理的研究文献》。
2、杜青禄:《教育科研课题全过程管理的实践与思考》,载《教育科研体制、规划与管理的研究文献》。
3、《美国大学科研的领导与管理》,载《教育科研体制、规划与管理的研究文献》。
4、阎立钦:《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必。
须加强教育科研》,载《教育研究》20xx年第4期。
5、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要点和课题指南》。
6、柳斌主编:《学校教育科研全书》,九洲图书出版社5月版。
7、马和民、高旭平著:《教育社会学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12月版。
8、杨文士、张雁主编:《管理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11月版。
9、李卓奇编著:《教育科研定量分析》,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2年5月。
10、孙岗主编:《科技管理学》,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月版。
11、冉宗植、洪家兰等编著:《科研组织行为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年1月版。
12、常思亮著:《学校管理学概论》,中南工大出版社20xx年7月。
13、吴志宏著:《新编教育管理学》,华东师范大学20xx年7月出版。
14、looke.h.vredevoogd:《论科研管理》,《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xx年第3期。
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篇二
主题的阐述与研究的范围:
课题研究背景、价值。
对健康及健康教育内涵和外延的理解。
什么是健康: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
思考的问题:
从体现幼儿的年龄特点入手研究健康教育的内容,使本园健康教育形成特色。
将幼儿园健康教育研究与家庭教育指导相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二研究的目标、内容。
研究的目标:
(2)形成各年龄阶段健康教育集体活动方案。
(3)探索健康教育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形成教育合力。
研究的内容:
(1)各年龄阶段健康教育目标的研究。
(2)各年龄阶段健康教育个性化内容的开发。
a托小班生理健康教育具体内容的研究。
b中班行为健康教育具体内容的研究:我们所指的幼儿行为健康教育是幼儿在生活环境和幼儿园教育的影响下,逐步获得基本的健康知识以改善个人和社会的健康行为态度,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积极自我保护能力的教育。
(3)健康教育个性化内容实施途径和操作策略的研究。
(4)幼儿园健康教育家庭指导活动内容的构建和组织实施研究。
三课题任务分配。
子课题及主要负责人。
《小班亲子运动有效性的研究》负责人:何晓琛。
《小班游泳运动游戏化对促进幼儿生长发育有效性的研究》。
负责人:冯慧莹。
《家园一致性教育案例的开发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习得的实践研究》。
负责人:吴靖旻。
《开展幼小互助苑,提高幼儿入学适应性的研究》。
负责人:宋惠。
《家园一致促进家长健康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实践研究》。
负责人:刘云(区级课题方案待定)。
子课题研究内容。
子课题1:《小班亲子运动有效性的研究》。
l研究目标:通过研究探索开展亲子游戏的有效途径。在研究中形成包括游戏指导、组织形式、资源开发等一系列模式,并保障和验证亲子游戏开展的实效性。
l研究内容:
(2)建构亲子游戏地活动案例:进行不同类型家庭亲子游戏案例开发的研究。
子课题2:《小班游泳运动游戏化对促进幼儿生长发育有效性的研究》。
l研究目标:该课题研究旨在探索小班游泳运动游戏化的策略、方法、途径、原则并开发小班游泳游戏化的活动方案。通过上述研究促进小班幼儿的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
l研究内容:
建构小班幼儿游泳运动游戏化内容体系。
构建小班幼儿游泳游戏化的策略。
(1)开展游泳运动游戏化的途径、方法、的研究。
(2)开展游泳教练与教师教学策略整合的研究。
课题的评价性研究:(1)现状研究(2)验证性研究。
子课题3:《开展幼小互助苑,提高幼儿入学适应性的研究》。
l研究内容:
(1)本园大班幼儿入学前心理适应问题及一年级小学生入学适应性现状调查。
(2)幼小互助苑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的研究。
(3)教师对幼儿和家长的指导策略研究。
子课题4:《家园一致性教育案例的开发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习得的实践研究》。
四研究过程安排。
准备阶段(2月206月)。
实施阶段(年3月20xx年12月)。
第一阶段:(2015年4月2015年12月)。
l阶段目标:构建各年龄阶段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
l研究内容:
各年龄阶段健康教育目标的制定。
各年龄阶段个性化研究点的确立及其健康教育特色课程内容的预设。
l研究方法:文献法、调查法、座谈法。
第二阶段:(2015年12月20xx年6月)。
l阶段目标:探索实施途径和操作策略、形成各年龄阶段健康教育集体活动方案。
l研究内容:
健康教育集体活动方案编制小组的成立与课题过程管理。
教科研整合开展健康教育集体教学的研究。
日常渗透性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集体教育之外的健康教育途径策略的研究。
l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
第三阶段:(20xx年6月20xx年12月)。
l阶段目标:
形成各年龄阶段家庭教育指导的特色活动内容。
形成家庭教育指导案例。
l研究内容:探索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
l研究方法:调查法、案例研究法、座谈法。
总结阶段(20xx年12月20xx年3月)。
l阶段目标:
完成《幼儿园健康集体教育活动优秀方案集》。
完成《幼儿园健康教育家教指导案例选编》。
l研究内容:开展健康教育内容与主题背景下的集体教育相整合的深化研究。
l研究方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
研究的组织与管理。
课题推进方式。
子课题根据各自的研究方案同时开展实践研究工作。
过程管理措施。
各课题项目组每月一次课题研讨活动、负责人做好会议记录、科研负责人全程参与课题研讨。
业务助理直接通过教研活动、教师文案和教师日常教育活动管理课题实施的过程。
实施策略。
由幼儿园骨干教师成立健康集体教学方案编制小组编写本学期健康教育集体活动教案。
通过专家指导观摩活动直接指导课题的开展。
科研负责人开展对课题负责人到实施者的接力式指导培训,形成全员参与课题的局面。
课题运作中需要把好的几个环节。
重视课题管理措施的到位,保证子课题的实施开展。
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篇三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信息素养是个体适应信息化社会生活的基本生存能力,也是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培养中小学学生的信息素养已经成为教育的核心任务。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我国在中小学实施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中小学领导、教师和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普遍关心和积极探索研究的课题。
信息素养是一种以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处理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它包括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创造信息的能力、表达信息的能力、应用信息的能力、信息协作意识的能力。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是目前培养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措施。
由于发展不平衡,我国农村与城市存在着较大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硬件环境与软件环境建设上。事实上,只有农村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拥有一定的硬件环境与软件环境,才可能在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同时发挥后发优势,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因此重视对培养农村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十多年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在课程目标和理念、教师队伍建设、教材编写、教学设备更新、教学方法研究和实践等方面都取得了成绩。当然,在发展的道路上也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尤其是农村,设备配置不到位,普及程度不到位,不能很好地让农村中小学生全员接受信息素养的培养,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一些教师知识结构老化,师资配备不均衡。农村老教师的知识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跟不上时代的需求,有的设备闲置,有的学校还没有开设信息技术课,更谈不上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与提高。
对于学生的信息素养的教育最终要通过教师贯彻实施到学校教育当中去,,国家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提出并组织起草编写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提出了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把教师的信息素养培养列入教师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核心目标。教师信息素养是教师整体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20开始,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部门陆续开展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教育部师范司制定了《关于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通知》。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重点是要提升教师在教育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设计能力,期望通过组织开展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辽宁省对于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的培养展开了很多方面的工作,对于在职教师已进行了信息技术一、二级培训、同时还开设了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各市进行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农远工程教师的培训等,都是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师开展不同方面的培训。尤其是农远工程的实施,把大量的教育教学资源通过信息化方式,从城市传输到农村、从发达地区传输到落后的地区,能够解除广大农村及偏远落后地区的新课程教育资源匮乏的燃眉之急,以资源共享促教育均衡发展。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使得教育信息化设备第一次真正的走进了每一所农村中小学校,走近了我们每一位教师。这就为培养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奠定了基础。
二、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在我国,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研究也随着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小学的开展而取得了较大进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不断出现新突破。在这种大环境下,城市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有了一定的进展;在农村虽然教育发展面临重重困难,但人们也已然认识到影响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信息素养问题,特别是与现代教育发展相适应的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更是农村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中需要格外关注的问题。因为只有农村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拥有能适应发展需要的高水平师资力量,才可能在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合格人才,促进教育和地区经济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的经济文化差距。为此,教育部明确提出:要重视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培训,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对教育信息技术的掌握和使用能力的培养。因此,了解、分析城市、农村地区教师、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及其特点,探究其深层次影响因素,结合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策略就成为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也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价值体现。
(一)研究目标。
1.通过对信息素养这一概念全面的理解以及分析来讨论中小学生信息素。
养的时代特征。同时通过对辽宁省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的调查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了解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现状、特点的基础上,通过理性的分析,从分析中寻找和了解问题,从而进一步分析和研究城市、农村不同地区培养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深层次影响因素。
2.探讨目前培养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的有效途径以及实施策略,为更好地培养不同地区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提供一定的依据。
3.如何培养教师信息素养,使教师能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设计,改变传统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在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4.通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硬件环境、软件环境建设研究,提出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硬件环境、软件环境建设的标准和实施建议。
5.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是当今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问题,也是实施新课程,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有效途径。研究的重点是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的方式与教学效果和在课程改革中所起的作用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高的影响。
6.通过研究探索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量化评价方法,为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地区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改善策略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进而为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缩小贫困地区与经济较发达地区差距并最终实现城乡全面发展做出一点有益的探索。
(二)课题研究内容。
1.信息素养的基本问题研究。
(1)信息素养的概念。
国外的有关界定、我国的界定、信息素养与其它相关概念的区分(信息素。
养与计算机素养、信息素养与技术素养、信息素养与科学素养、信息素养与信息能力、信息素养与媒体素养等。)。
(2)信息素养的流派(计算机文化论、计算机工具论、信息与微电子教育、多媒体文化、超媒体文化与网络文化、信息素养等)。
(3)信息素养的特点(信息素养的普遍性、信息素养的操作性、信息素养的发展性)。
2.目前我省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有关问题研究。
(1)中小学生应具备的信息素养。
(2)不同地区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现状。
(3)培养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硬件环境建设(包括机房设备、网络建设等),软件环境建设(包括教学资源、教学课件等)。
(4)领导重视程度,具体措施研究。
3.培养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
(1)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信息素养的内容。
信息意识情感、信息知识、信息处理能力、信息交流能力、信息技术与课。
程整合能力、信息伦理道德修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2)目前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
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调查、研究的数据统计、调查的结果及分析、中小学教师对于信息素养的认识程度、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情况、中小学教师对于培养信息素养的看法、目前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不足之处。
(3)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方法及途径。
培养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具体措施、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应具备标准;加强中小学教师在职期间培训,校本”培训、继续教育培训、为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创造条件。
4.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有关问题研究。
(1)信息技术课程教材的比较研究。
(2)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研究。
(3)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研究。
(4)信息技术课程学业水平评价研究。
5.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
(1)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的方式研究。
(2)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效果研究。
(3)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对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高所起的作用研究。
6.中小学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方法与培养策略研究。
(1)中小学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方法研究。
(2)中小学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策略研究。
从调查实际分析出发,并与教育理论密切结合,提出关于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量化评价方法。
村地区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量化评价方法,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进一步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高度重视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提供依据。
三、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一)研究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
实验课题必须符合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指导精神,遵循课题《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研究》目标,推动我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和深入发展。
2.科学性原则。
信息技术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以教育信息化的思想、
方法来加强对实验课题的管理。首先,各实验点校在实验课题的立项上,要从本单位的信息技术教育实际入手,以信息技术教育学科为主,进行科学论证,保证课题的科学性;其次,实验课题的组织管理、实施要科学化,要加强过程监控、实验数据和文档资料的管理。
3.组织性原则。
课题要统一组织,加强管理。各实验学校要在课题组的指导下开展活动。课题组的所有成员要有全局观念,认清所从事的实验工作在整个课题研究中所处的位置,顾全大局,圆满、顺利地完成实验研究。
(二)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思路,把课题分为几个子课题进行研究。每一子课题都要有一名课题负责人,组织安排课题的研究方法和进程,制定研究成果的呈现方式,同时要注重成果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实验研究的各子课题间相对是独立的,相互又是融合的,统一在总课题下。所以要用系统论的思想和方法统帅各子课题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以我省的基础教育为基地,在已掌握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调研、分析,找出存在的共性问题,再与不同地区进行交流对比,确定课题的研究重点和切入点,制定研究方案,进行专题的研究。在研究的开始和进程中,各市子课题组可以建立广泛的联系,相互沟通,探讨研究,争取做到成果互补,资源共享。在研究手段上,我们要充分利用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网站()开辟一个本课题的专题栏目,与各地研究人员进行讨论,交流;还要建立qq群(qq号:223680083)加强联系。
1.根据不同地区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和问题的调查问卷、师生座谈、个别访谈和课堂教学观察等研究中获取的信息来了解全省中小学学生信息素养的基本情况。
2.通过对中小学学生信息素养现状理性的分析,能够从繁复的现象中寻找和了解存在的问题,从而为进一步分析中小学学生信息素养深层次影响因素、形成改善策略提供思路。
3.中小学学生信息素养有其自身特点,信息素养之不足可以通过适当的措施加以改善,关键在于寻找更有效的措施。
4.评价作为一种行为导向,其科学性、有效性对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发展有重要影响。通过对不同地区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各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可以探索更有效的中小学生信息素养量化评价方法。
5.通过对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各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可以为有针对性地提出城市、农村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策略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另外还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研究法、调查法(测试、问卷、访问、座谈)、文献法,实验法、比较法等,其中以实验、调查、应用研究为重点。
四、实验的组织和实施管理。
(一)实验的组织。
总课题组是由有关行政领导、信息技术教育专家和信息技术教研员等组成;。
实验点校的课题组应由学校领导、信息技术教育负责人和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组成。
课题顾问:袁跃张国林李兆君肖连富白春章。
课题主持人:叶金霞吴晓阳。
课题组成员:高国军王建群张晖闫铁莹董德宝。
袁利寻海东田露王双孟繁海。
赵书阳张杨刘明娟王英杰林玲。
鲁东董玲刘巍王春梅刘兰芳。
李来鹏。
(二)实验的实施管理。
本课题由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信息技术教育研训部承担组织实施管理。
1.各实验点校均可按照自己的实验方案独立开展实验工作,实验点校间可互相参加会议和活动,也可参加全国同类的会议和活动。
2.各实验点校要在课题组的指导和协调下,互相学习,协作攻关,成果共享。
3.各实验点校要更换课题负责人,应征得本人同意并向总课题组提出书面申请。
4.总课题组要对实验点校课题进行检查指导,建立管理档案、加强资料管理,组织成果汇报会,总结经验、推广典型,评选优秀成果。
5.各实验点校课题主持要按阶段写阶段实验报告报送总课题组,连续两次不报者,视为放弃实验处理。
6.总课题的研究成果包括各实验点校课题的研究成果,发表时除注明总课题组成员外,同时应标注有关的各实验点校成员。各实验点校研究成果出版时,要征求总课题组意见,并统一标注总课题组名称和课题组成员。
五、实验的实施步骤。
本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在较大范围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其它研究方法,力求详尽了解辽宁省中小学学生信息素养基本状况。通过对全省中小学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水平等方面问卷调查和深入细致的访谈工作,获取学生信息素养现状的第一手资料。
第二阶段:以市为单位统计分析各地区调查数据和访谈结果。分析影响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深层次因素;对省内不同学校学生信息素养水平进行差异性比较,对影响中小学学生信息素养的各外部因子和内部因子做相关分析;同时根据得出的结论,撰写调查报告。
第三阶段:根据前期研究成果,对辽宁省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问题做归因分析并尝试建构有较强针对性的适合不同地区中小学生特点的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模式,分析应用策略并尝试在实践中检验其实际效果,最后写出研究报告。
具体时间安排:
1.20xx年3月下旬召开课题开题会,总课题组安排实验工作及研究任务,并布置签订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协议书。
2.20xx年4月,实验点校根据总课题组的课题实验方案,结合本单位的实际,组建课题组,选择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明确研究任务,填写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协议书,上报总课题组。
3.20xx年4月—20xx年3月进行第一阶段实验。在此阶段,总课题组要调研、了解情况,进行指导。20xx年4月份,各实验点校上报第一阶段实验总结报告,总课题组组织召开阶段成果汇报会,总结经验,积累资料,评选阶段优秀成果,推广典型,准备和布置下一阶段实验任务。
4.20xx年4月—20xx年3月,在总结第一阶段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第二阶段实验。各实验点校分别对承担的子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形成信息技术实践研究的理论依据,撰写论文或研究报告,20xx年3月各实验点校上报第二阶段实验总结报告,课题组组织评选阶段优秀成果。
5.20xx年4月—20xx年6月,各实验点校提交最终实验研究报告、论文等实验成果。课题组组织专家评价、验收;同时撰写最终课题研究报告,编辑出版论文集;向规划办上报实验成果,申请验收、鉴定。
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篇四
在新世纪,中国高校学生面对世界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将发生新的革命性突破,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高校学生道德教育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面临严峻挑战.
世界各国确立道德教育目标的共同特点是:追随时代,适应信息社会.各国都把爱国主义教育,合格公民教育,个性品德教育作为最基本的目标.
美国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爱国精神,能为国家承担责任和义务的合格公民.1994年12月,为了实现《美国xx年教育目标法》中规定的8条教育目标,美国又制定了《美国联邦教育部战略规划》,确定了四项实施重点,其中两个重点之一是:帮助所有学生达到具有挑战性的学业标准,以使他们培养成合格的公民,并为继续学习和到生产部门就业做好准备.
日本则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心为目标,培养发展民主社会和国家,为和平的国际社会做贡献的日本人.7月16日,日本第十五届中央教育审议会公布第一次咨询报告《21世纪日本教育的发展方向》.《报告》把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作为21世纪日本教育的发展方向.什么生存能力呢《报告》中说:“无论社会如何变化,孩子能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思考,主动做出判断和行动,有较好的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并且能够自律,善于和他人协调,善于为他人着想,感情丰富和充满人性.同时,健康身体也是不可缺少的.”
法国的道德教育目标是教育学生成为有目标,有理想,有责任感的国家公民.法国学校道德教育采取以下公民道德课为主,以其他各科为辅的方式进行的.其主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1)人权教育.人权教育在法国公民道德教育中占有核心地位.如在小学阶段要求使儿童懂得做个新的公民,必须尊重人身安全,尊重人类尊严及自由表达的权利,同时还应承认人一人之间存在差别;(2)民主生活.通过建立民主生活,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关于民主的良好体验,进而形成民主作风,这也是法国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3)国家政体.公民道德教育还包括在学生中系统地传授有关国家政治制度及其合理性的知识;(4)爱国主义教育.各年级均进行爱国主义教育;(5)伦理道德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爱,勇敢,荣誉,正直,正义,宽容,仁慈,善良的品德.
英国学校道德教育内容主要反映在自20世纪70年代出现在道德教育教材中.这类教材与宗教有联系,但又与宗教有本质的不同,它以现实生活为题材,使学生掌握各种生活技能,编制新颖,生动活泼.其道德教育内容包括10个方面:(1)有关社会意识和公民意识及个人义务责任;(2)有关个人与他人的关系;(3)有关就业中的工作制度,雇主关系;(4)有关商品社会中的消费问题;(5)有关婚姻爱情及家庭问题;(6)有关学习名人英雄的情操;(7)有关各行业的职业及职业道德;(8)学习文化传统和各国优秀文化;(9)参与社会事务及福利事业;(10)有关暴力,吸毒,酗酒,凶杀,死刑,性解放,核战争等问题.
德国学校道德教育内容主要有:(1)个人行为的道德教育,包括礼貌,诚实,正直,纪律,劳动习惯等;(2)人际关系的道德教育,如群体观念,助人为乐,尊重他人的劳动,协作精神等;(3)社会和职业的道德教育,包括社会公德,爱护公物等.在学校教育中,这些道德教育内容主要是通过宗教教育和公民课实施的.同时,性教育也是德国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2.开题报告格式与开题报告写作技巧。
3.课题开题报告格式及写开题报告的技巧。
4.论文开题报告格式及如何写论文开题报告。
5.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会_开题报告。
8.关于开题报告的格式。
9.工会开题报告。
10.通用开题报告格式。
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篇五
杜祥培男副教授湖南农业大学教务处长。
谢根生男副教授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教科处长。
龚德良男副教授郴州师专计算机系室主任。
吴振峰男副教授湖南大众传媒学院网络系主任。
赵雄辉男副研究员湖南省教科院高教所副所长。
龙迪辉男中教高级长沙市教科所所长。
黄海春男中教高级常德市教科所所长。
苏沙平男中教高级湘潭市教科所所长。
彭天文男中教高级衡阳市教科所所长。
王以平男中教高级邵阳市教科所所长。
七、课题组成员分工。
1、理论研究组。
主要任务:分析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现状,研究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规律;探索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发展趋势;研究由全面质量管理、全程质量管理、全员质量管理和质量信息管理系统组成的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系统。
主要成员:黄宜锋、易志勇、肖云龙、葛天普、丁文平、薛剑刚、王建军、周国辉、伍春辉、龚德良。
2、标准体系制定组。
主要成员:李倡平、常思亮、邵汉清、苏沙平、郑定子、易海华、赵雄辉、王江清、刘甫会、沈小强、杜祥培。
3、试行实施组。
主要任务:通过试行省级规划课题的全员质量管理、全程质量管理、全因素质量管理模式,带动各市州、各学校教育科研课题全面质量管理。
主要成员:卢国良、罗慧、彭天文、蔡子文、佘长保、龙迪辉、王以平、罗晓明、黄沛华、黄海春、王志海、汪华明、刘协平、曾立民、谢根生、唐亚唯。
4、信息网络组。
主要任务:开发、完善、试行质量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含开发课题申报系统,信息收集、储藏、发布系统)。
主要成员:李倡平易志勇、吴振峰、龚德良、张光铎、于康林。
八、课题成果及完成人。
(一)主要成果。
1、《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质量标准体系》。常思亮、肖云龙、邵汉清负责,质量标准体系制定组全体成员参与。
2、《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研究与应用》研究报告。黄宜锋、易志勇负责,总课题组全体研究人员参与。
3、《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手册》。李倡平、罗慧、薛剑刚、王建军负责,总课。
题组全体研究人员参与。
(二)阶段性成果。
1、论文。
(1)省级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管理的思考。主要撰稿人:黄宜锋、易志勇、伍春辉。
(2)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基本规律及发展趋势。主要撰稿人:李倡平、罗慧。
(3)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模式构建。主要撰稿人:常思亮、易志勇、沈小强。
(4)实施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的思考。主要撰稿人:、肖云龙、易海华。
(5)其他论文待定。
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篇六
在新世纪,中国高校学生面对世界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将发生新的革命性突破,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高校学生道德教育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面临严峻挑战.
世界各国确立道德教育目标的共同特点是:追随时代,适应信息社会.各国都把爱国主义教育,合格公民教育,个性品德教育作为最基本的目标.
美国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爱国精神,能为国家承担责任和义务的合格公民.1994年12月,为了实现《美国xx年教育目标法》中规定的8条教育目标,美国又制定了《美国联邦教育部战略规划》,确定了四项实施重点,其中两个重点之一是:帮助所有学生达到具有挑战性的学业标准,以使他们培养成合格的公民,并为继续学习和到生产部门就业做好准备.
日本则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心为目标,培养发展民主社会和国家,为和平的国际社会做贡献的日本人.7月16日,日本第xx届中央教育审议会公布第一次咨询报告《21世纪日本教育的发展方向》.《报告》把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作为21世纪日本教育的发展方向.什么生存能力呢《报告》中说:“无论社会如何变化,孩子能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思考,主动做出判断和行动,有较好的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并且能够自律,善于和他人协调,善于为他人着想,感情丰富和充满人性.同时,健康身体也是不可缺少的.”
法国的道德教育目标是教育学生成为有目标,有理想,有责任感的国家公民.法国学校道德教育采取以下公民道德课为主,以其他各科为辅的方式进行的.其主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1)人权教育.人权教育在法国公民道德教育中占有核心地位.如在小学阶段要求使儿童懂得做个新的公民,必须尊重人身安全,尊重人类尊严及自由表达的权利,同时还应承认人一人之间存在差别;(2)民主生活.通过建立民主生活,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关于民主的良好体验,进而形成民主作风,这也是法国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3)国家政体.公民道德教育还包括在学生中系统地传授有关国家政治制度及其合理性的知识;(4)爱国主义教育.各年级均进行爱国主义教育;(5)伦理道德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爱,勇敢,荣誉,正直,正义,宽容,仁慈,善良的品德.
英国学校道德教育内容主要反映在自20世纪70年代出现在道德教育教材中.这类教材与宗教有联系,但又与宗教有本质的不同,它以现实生活为题材,使学生掌握各种生活技能,编制新颖,生动活泼.其道德教育内容包括10个方面:(1)有关社会意识和公民意识及个人义务责任;(2)有关个人与他人的关系;(3)有关就业中的工作制度,雇主关系;(4)有关商品社会中的消费问题;(5)有关婚姻爱情及家庭问题;(6)有关学习名人英雄的情操;(7)有关各行业的职业及职业道德;(8)学习文化传统和各国优秀文化;(9)参与社会事务及福利事业;(10)有关暴力,吸毒,酗酒,凶杀,死刑,性解放,核战争等问题.
德国学校道德教育内容主要有:(1)个人行为的道德教育,包括礼貌,诚实,正直,纪律,劳动习惯等;(2)人际关系的道德教育,如群体观念,助人为乐,尊重他人的劳动,协作精神等;(3)社会和职业的道德教育,包括社会公德,爱护公物等.在学校教育中,这些道德教育内容主要是通过宗教教育和公民课实施的.同时,性教育也是德国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道德教育内容方面:世界各国都根据信息时代特点,把培养学生民族意识,爱国精神和社会责任感,重视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帮助学生掌握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品德能力等作为道德教育的重点.在道德教育途径和方法方面:各国都已改变了道德教育靠专设课程传授的片面做法,发展到各学科教育,校内外活动教育以及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道德教育模式.
中国在道德教育观念上,从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们对现代道德教育性质与功能问题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道德教育是“阶级斗争工具”转向道德教育是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的教育,把人的德性发展作为道德教育的根本.中国部分高校在确立道德教育目标时,根据信息时代的特点,逐渐将传统性目标与时代性目标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改变了重传统道德教育而缺乏时代感的倾向.
中国在道德教育内容的选择上,由以前的“政治挂帅”,跟政治风向转,逐渐把系统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道德能力教育与政治思想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改变以政治教育取代道德教育的倾向.
中国在选择教育途径和方法时,亦由以前的形式主义,课堂灌输,逐步将系统教育与分层次教育;专门课程教育与学科渗透教育;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口授教育与活动教育结合起来.改变重说教,轻活动;重理性,轻实践;重校内教育,轻社会教育;重当前,轻未来和教育形式单调枯燥,脱离实际,一刀切等传统的陈旧做法.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鉴于目前已经发生变化了的社会大环境,与时俱进研究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问题,对高校来说,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怎样更新道德教育内容,引导高校学生正确认识文化多样性和各民族文化传统的特征,正确认识全人类利益和民族利益的关系,是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条件。
道德是指人们关于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和偏私,诚实与虚伪,荣誉与耻辱等观念,以及同这些观念相适应的由社会舆论和人们的信念来实现的行为规则体系.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具有教化力,环境力,觉悟力,它从教育入手,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荣辱与是非观念,从而达到自我规范,自我约束的效果.道德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净化世风,为国家,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理想和道德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高校学生有了自己的理想,才会自觉运用道德和法律来约束自己,理想的破灭常常也伴随着道德的沦丧.理想,道德教育就是价值观念,伦理关系的教育,在塑造什么样的人,用什么价值改造社会方面起着最为直接,最为根本的作用.通俗地说,道德就是行为规范,它包涵在目前大力倡导的精神文明建设和以德治国之中.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人才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
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本课题将以以马列主义,毛主席思想,小平理论为指导,以我国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具体实践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我国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规律,借鉴国外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有机的结合,探索一条信息时代我国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成功之路.
探索我国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成功之路,不仅对我国高校学生道德教育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还可以为我国高校学生道德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新思路.我们将当代国外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实践——结合我国的国情,进行比较和借鉴,引入,消化和应用,无疑也会发展和丰富我国的道德教育理论.
本课题组的研究人员与高校学生接触密切,对高校学生道德教育情况比较熟悉,并在有关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具备了较好的研究基础.由于在同一单位,很方便对课题的问题进行及时研究,研究内容与承担的专业技术职务工作要求相一致,具有联系紧密的特点,因而有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内在动力,研究条件和研究时间均有足够的保证.鉴于本课题的跨学科性,课题组人员既熟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又熟悉现代信息技术,有两位课题组人员曾从事计算机教学工作.课题组负责人即图书馆负责人,图书馆馆刊辟有“教育”专栏,每期刊有道德教育的有关信息资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平台,图书馆信息资料部有专人收集高校学生道德教育有关信息,掌握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研究前沿动态,充分和翔实的课题研究资料,为课题的研究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中国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历史变迁。
(1)建国初期高校学生道德教育(1949—1965)。
(2)“文革”期间高校学生道德教育(1966—1976)。
(3)改革开放期间高校学生道德教育(1977—)。
2,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特征(本课题的核心研究内容)。
(1)道德教育内容逐渐更新。
(2)不同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并存。
(3)国际合作精神教育。
(4)传统文化道德教育。
3,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难题。
(1)中西方价值观念的冲突。
(2)传统价值观念与现代价值观念的冲突。
(3)道德理论和道德实践的冲突。
4,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新思路。
(1)尊重学生的道德主体性。
(2)将中国道德教育与世界接轨。
(3)将传统道德教育与现代接轨。
(4)将道德理论教育与现实接轨。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与途径。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资料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案例调查—理论探索—对策研究”的思路进行.具体措施是:。
1,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广泛收集和查阅国内外有关道德教育理论和道德教育的研究文献资料.
2,通过座谈,访谈,书面调查等形式,广泛听取道德教育研究专家的意见.
3,对高校学生道德教育中遇到的问题,运用逻辑推理,理论诠释和联络推导,以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重点,进行专题研究.
4,将阶段性研究成果及时在有关教育刊物发表,并将有关成果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和完善.
五,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组长:罗军强(主持人)男,高级政工师湖南省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长.负责课题设计,资料收集,撰写《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特征》,《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新思路》和课题最后的统稿.
成员:石银燕女副教授湖南省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副馆长.负责课题资料收集,整理和调查,撰写《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历史变迁》.
成员:陈放明男政工师湖南省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信息部主任.负责课题资料收集,整理和调查,撰写《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难点》(包括案例分析).
六,课题成果及完成人。
(一)最终研究成果。
《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研究》(研究性论文,6万字)罗军强负责,课题组全体成员参与.
(二)阶段性成果。
1,论文。
(1)《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历史变迁》(1.5万字).主要撰稿人:石银燕。
(2)《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特征》(1.5万字).主要撰稿人:罗军强。
(3)《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难点》(1.5万字).主要撰稿人:陈放明。
(4)《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新思路》(1.5万字).主要撰稿人:罗军强。
(5)其他论文待定.
七,课题研究步骤及内容。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xx年3月----xx年11月)。
1,整理课题申报相关资料,完成课题申报,立项.
2,收集国内外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理论文献和有关资料.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xx年11月----xx年6月)。
1,继续收集和整理有关资料,撰写论文初稿.
2,调查了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现状(含考察学习),补充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研究的有关数据,了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规律及特点;探索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势.
3,采取座谈会,访谈,书面调查等形式,广泛听取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研究专家和专业人员的意见.
4,逐步完成相关论文并公开发表.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xx年7月----xx年12月)。
1,完成《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研究》课题。
2,完成阶段性研究论文.
3,成果提交鉴定,验收.
八,经费管理。
资料费(购买与收集相关的资料)500元.
调研差旅费(赴外地考察)1000元.
小型会议费(进行方案论证,专家座谈等)1500元.
学习培训费1000元.
开题,结题鉴定论证费1000元.
以上5个科目经费预算合计为5000元.由于该项目属非资助项目,故经费来源主要靠学院科研经费资助.
主要参考文献。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编《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美】e.拉兹洛著《决定命运的选择》三联书店..6。
沉壮海《有效德育过程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4。
张瑜《努力探索网络德育的有效途径》中国高等教育(18)。
程建平《发掘有效载体讲求德育实效》安徽教育(4)。
马超《20世纪90年代我国德育理论研究新进展》上海师大学报(哲社教育版)(1)。
潘玉腾《现代思想道德教育要发展人的主体性》福建师大学报(哲社版)(1)。
檀传宝《德育理念与德育改革》年第2期。
10)程胜《学校德育实效性问题探微》江西教育科研(4)。
11)冯建军《主体道德教育与生活》教育研究(5)。
12)杨启亮《在失落中探索学校德育的求是精神》教育发展研究(9)。
13)詹万生《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德育的反思与构建》教育研究(9)。
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篇七
三、课题概念界定。
(1)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不仅是最终成果本身的质量,还包括与成果质量有关的研究工作质量及其组织工作的质量管理;(2)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过程质量管理”,主要是指课题指南设计、申报、开题、中期检查、结题鉴定、成果评奖、信息公布、成果推广等环节的质量管理;(3)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员质量管理”,主要是指课题指南设计者、申报立项评审者、课题组组长、开题论证者、中期检查者、结题鉴定者、省级评奖和信息公布者等人员的管理。使以上人员树立起“质量第一,人人有责”质量管理的观念。(4)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可控因素质量管理,即对影响课题研究工作和课题管理工作的可控因素(如课题质量标准、课题经费、研究进程等)实施直接或间接控制的目标管理。(5)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质量标准能够量化的尽可能数量化。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理论研究。
(2)国内外科研课题管理的动态与趋势。
课题研究工作质量标准体系研制。
课题的成果质量标准体系研制。
依据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的理论和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质量标准体系(包括课题的成果质量标准和课题研究工作的质量标准)构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模式。
4、省级规划课题质量信息管。
理系统开发(包括湖南教育科学规划网、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网络管理系统,含课题申报系统、课题信息储存、管理、发布系统以及课题库资料收集整理归档)。
(1)制订文件。
(2)组织培训。
(3)分组实施。
(4)反馈、分析、整理信息。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与途径。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之调查法、文献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具体措施是:
1、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广泛收集和查阅国内外有关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的研究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国际上、国家和省有关管理部门关于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的文件。
2、邀请有关专家作全面质量管理专题学术报告或举办座谈,使课题组成员的掌握全面质量管理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有关专门技术。
3、运用经验总结法,总结教育科研传统管理的经验,吸取精华,为建构新()的教育科研课题管理模式打好基础。
4、通过座谈、访谈、书面调查等形式,广泛听取教育研究专家和管理专家的意见。
5、将研究成果及时在湖南省“十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管理活动中进行实施,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篇八
在新世纪,中国高校学生面对世界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将发生新的革命性突破,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高校学生道德教育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面临严峻挑战.
世界各国确立道德教育目标的共同特点是:追随时代,适应信息社会.各国都把爱国主义教育,合格公民教育,个性品德教育作为最基本的目标.
美国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爱国精神,能为国家承担责任和义务的合格公民.1994年12月,为了实现《美国xx年教育目标法》中规定的8条教育目标,美国又制定了《美国联邦教育部战略规划》,确定了四项实施重点,其中两个重点之一是:帮助所有学生达到具有挑战性的学业标准,以使他们培养成合格的公民,并为继续学习和到生产部门就业做好准备.
日本则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心为目标,培养发展民主社会和国家,为和平的国际社会做贡献的日本人.197月16日,日本第十五届中央教育审议会公布第一次咨询报告《21世纪日本教育的发展方向》.《报告》把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作为21世纪日本教育的发展方向.什么生存能力呢《报告》中说:“无论社会如何变化,孩子能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思考,主动做出判断和行动,有较好的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并且能够自律,善于和他人协调,善于为他人着想,感情丰富和充满人性.同时,健康身体也是不可缺少的.”
法国的道德教育目标是教育学生成为有目标,有理想,有责任感的国家公民.法国学校道德教育采取以下公民道德课为主,以其他各科为辅的方式进行的.其主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1)人权教育.人权教育在法国公民道德教育中占有核心地位.如在小学阶段要求使儿童懂得做个新的公民,必须尊重人身安全,尊重人类尊严及自由表达的权利,同时还应承认人一人之间存在差别;(2)民主生活.通过建立民主生活,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关于民主的`良好体验,进而形成民主作风,这也是法国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3)国家政体.公民道德教育还包括在学生中系统地传授有关国家政治制度及其合理性的知识;(4)爱国主义教育.各年级均进行爱国主义教育;(5)伦理道德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爱,勇敢,荣誉,正直,正义,宽容,仁慈,善良的品德.
英国学校道德教育内容主要反映在自20世纪70年代出现在道德教育教材中.这类教材与宗教有联系,但又与宗教有本质的不同,它以现实生活为题材,使学生掌握各种生活技能,编制新颖,生动活泼.其道德教育内容包括10个方面:(1)有关社会意识和公民意识及个人义务责任;(2)有关个人与他人的关系;(3)有关就业中的工作制度,雇主关系;(4)有关商品社会中的消费问题;(5)有关婚姻爱情及家庭问题;(6)有关学习名人英雄的情操;(7)有关各行业的职业及职业道德;(8)学习文化传统和各国优秀文化;(9)参与社会事务及福利事业;(10)有关暴力,吸毒,酗酒,凶杀,死刑,性解放,核战争等问题.
德国学校道德教育内容主要有:(1)个人行为的道德教育,包括礼貌,诚实,正直,纪律,劳动习惯等;(2)人际关系的道德教育,如群体观念,助人为乐,尊重他人的劳动,协作精神等;(3)社会和职业的道德教育,包括社会公德,爱护公物等.在学校教育中,这些道德教育内容主要是通过宗教教育和公民课实施的.同时,性教育也是德国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1234。
更多相关内容。
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篇九
教育科研是人们探索和认识教育客观规律的有效途径,是促进教育决策科学化、推动教育科学理论转化为教育实际应用的重要手段,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有力措施。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要点》指出:“要进一步规范课题管理,强化课题管理环节,确保课题的顺利进行,并力争多出精品力作,不断提高教育科研的水平和效益”。这为加强课题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从目前国内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现状来看,各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工作无论在管理思想、管理组织形式、管理程序,还是管理方式、管理手段方面,都明显落后于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资料表明,国内外研究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总的状况是:研究人员、研究成果少,研究面窄,研究水平较低。在研究内容上:实践性问题研究多,理论性问题研究少;操作性问题研究多,宏观性问题研究少;零散性问题研究多,系统性问题研究少。
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加强对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规律、理论基础、发展趋势以及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科学化与标准化等重要问题的研究,确定省级教育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统一省级教育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概念,建立一套系统化、规范化、程序化,且具有高度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机制的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提升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质量水平,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课题成果的最大的效益,是本课题研究的根本目的,也是本课题研究的价值取向。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申报的《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的研究与应用》,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xx年课题(课题批准号ffbo11495)。课题主持人黄宜锋。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条件。
全面质量管理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最初应用于工业,后来从工业部门扩展到建筑业、交通邮电业、商业、服务业等众多领域,并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和运用,在日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以最经济的方式让顾客、社会和组织所有成员持续满意的一种质量管理模式。它认为,质量是一个全面的、综合的概念,质量管理的内容不仅是最终产品本身的质量,还包括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工序质量和工作质量,要综合考虑质量、价格、交货期和服务等等;质量有一个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是整个组织活动的成果,质量管理必须对质量形成的每一个环节都加强管理,以预防为主,通过各个环节的作用,使质量螺旋上升。
这种模式的特点表现为全面、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员、全组织的质量管理,使质量管理成为全体成员的内在需求――以人文为本的自主管理;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管理,强调以最小成本投入获得最优化的效益和效率。全面质量管理的精髓就在于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全面质量管理的观念和思路,符合教育规划课题质量管理要求。教育规划课题质量同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一样,也有一个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从课题研究方向的确定,到课题的申报评审、开题、中期检查、结题鉴定、成果评奖、成果推广这些环节构成了一个系统,课题质量就是在这个系统中逐步形成的。这个过程是以与课题相关的重要因素――人的素质为中心,随着过程的不断发展,课题质量也在不断适应、不断改进的过程中得到提升。
作为一个质量系统,其目标实现取决于各个环节的质量保证和各环节之间的协调,无论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最终的质量。因此,必须将质量形成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纳入质量管理体系中,实行全过程的管理。而要实施全过程质量管理,必须重视人的因素。在研究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要靠课题组成员去实施,都要课题所在单位和有关管理部门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并通过有效的手段加强对课题的管理。因此,课题研究过程比其它任何行业的生产服务过程都更加强调人的作用。所以,我们可以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观念建立以全面、全过程、全员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规划课题质量管理体系。
要研究对象,探索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现代管理的规律,建构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的体系,并在其试行过程中不断地调整和改进,提高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管理水平和效益,从而推动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现代化、规范化、标准化。
探索省级教育科研课题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不仅对我省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质量与管理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还可以为我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改革与发展提供新思路。我们将当代最新的管理科学――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引入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结合教育科学规划管理活动的特殊性,在引入、消化、应用这一管理理论的过程中,无疑也会发展和丰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具备了较好的基础。一是课题由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牵头,研究内容与承担的工作要求相一致,具有联系紧密的特点,因而有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内在动力,研究条件和研究时间均有足够的保证。二是本课题得到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和有关专家的重视和支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金宝成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熊川武教授,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副组长申纪云、王健、张作功副厅长、张学军院长是本课题组顾问。主持课题的是教科院分管科研课题工作的副院长,能有效地保证课题研究的协调、实施;三是参与研究的人员有中小学、职业学校、大学的教师、校长,有省、市、县教研管理机构的研究人员、领导,有网络计算机专家,研究力量雄厚,大家都曾在不同层面上主持和参加过国家级、省级多类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具有丰富的课题研究和管理经验,有的已有不少科研成果。
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篇十
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鄞江中学始建于1956年,是一所普通农村中学,地处经济、文化相对比较薄弱的鄞西农村。为摆脱困境,学校从1983起开始实施美术教育的改革,并于同年成立了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家价值。
二、研究概念界定。
本课题的“美”,是指以美术教育为原始切口和主要载体的美育结果,即学生在学校受全面教育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接受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充分享受美、感悟美、创造美,让美成为所有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并形成素养以得到终身受益的享受。
“所有学生”,是指全校的每一个学生,而不仅仅指美术专业班的学生。作为一所具有美术教育特色的学校,她的每一学生都应享受优质的美术教学资源,因为他们有必要、也有可能接受良好的美术教育。
“精神动力”和“生活方式”,是指学生主体对学习和生活的认知态度、价值理性、核心动机、审美习惯等在一定时空、相关人际、抽象客体、物象客体中的作用性反应中所呈现的状态。本课题重点关注学生的在校生活阶段的各种状态,也适当涉及非在校时段和将来的生活预期。为此,贴近生活实际的美术教学,将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也将使他们改善生活的逻辑结构。
“特色美术学校”,是指在以美术教育为特色的学校群中,再以一定的内涵发展的方式区别于该群体的学校。本课题研究所追求的正是以“全体性而非选择性、生活化而非专业化”为特色的“美术特色学校”。
三、研究目标。
全员美术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培养专业美术家,而是提高全体学生的人格素质,使全体受教育者掌握美术史论的初浅知识,习得形象感知、形象思维、形象想象、形象表现等多种美术能力,提高审美修养。简言之,学校全员美术教育的终极目的应当是通过美的教育促进全体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并最终影响和改善社会的精神风貌和物质环境。
因此,我们认为建设农村特色美术学校的目标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1.明确学校定位,确立合乎社会和地区需要、合乎学校现状和前景的办学理念,并以此为指导,不断推动学校“以美兴校,形成特色”战略向前发展,由“美术特色学校”转向“特色美术学校”,由注重部分学生转向注重全体学生。
2.立足学生发展,建构“以美术熏陶为经线,以生活方式为纬线”的教育框架,依托本地的人文资源,结合本地市场的需求,开发具有本地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为学生精神生活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使美的教育渗透到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以促进学生和谐个性和艺术鉴赏能力的全面发展,从而提高其将来的生活质量。
3.优化师资队伍,完善培养机制,通过专业教师的创作机制和进修体制,充分挖掘全体教师的潜力,加速锤炼,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引领和指导学生的校园生活。
4.尝试建立一套具有普遍意义的农村高中特色美术教育的管理体制,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特色活动项目等提供系统的支持与保障。
5.探索符合农村实际的和高中阶段美术人才培养的选拔机制、有效途径、具体方法和评价体系,为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6.以美术特色教育的成功经验和管理模式带动学校音乐和体育特色的发展,从而使学校逐步走上一条立体化、综合化的发展道路。
这几个部分的目标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但最终还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四、课题的实施。
(一)打造一个能充分感知的生活化的“美”的环境。
1.不断完善专业教学设施。,学校投资新建了3660平方米艺术馆,内设12间画室、2个展厅(教师作品展厅和学生作品展厅)、1间精品收藏室、1所400平方米的陶艺工作室,多个教师工作室等,各类美术教具一应俱全。校园内的环境布置突出了特色美术学校的特点,学校被评为宁波市“园林式校园”,安置了八位现代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和四大发明等16座雕塑。学校还在图书大楼内开辟了美术专用阅览室和作品展览厅。为更有利地开展艺术活动,又将在教学大楼1―5层大厅安置陈列橱,并拟于20xx年对艺术馆进行改造。(负责人:徐惠银)。
2.主办《中国水彩》杂志。由中国美协主编、鄞江中学主办的水彩方面唯一的国家级刊物《中国水彩》20xx年落户我校,至今已出版了46期,并将继续主办下去;《中国水彩》成为学生接触高雅艺术的最好载体。
7.关于论文开题报告的格式。
9.关于开题报告得的范文。
10.关于开题报告的相关要求。
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篇十一
(5)其他论文待定.
七,课题研究步骤及内容。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xx年3月----xx年11月)。
1,整理课题申报相关资料,完成课题申报,立项.
2,收集国内外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理论文献和有关资料.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xx年11月----xx年6月)。
1,继续收集和整理有关资料,撰写论文初稿.
2,调查了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现状(含考察学习),补充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研究的有关数据,了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规律及特点;探索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势.
3,采取座谈会,访谈,书面调查等形式,广泛听取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研究专家和专业人员的意见.
4,逐步完成相关论文并公开发表.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xx年7月----xx年12月)。
1,完成《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研究》课题。
2,完成阶段性研究论文.
3,成果提交鉴定,验收.
八,经费管理。
资料费(购买与收集相关的资料)500元.
调研差旅费(赴外地考察)1000元.
小型会议费(进行方案论证,专家座谈等)1500元.
学习培训费1000元.
开题,结题鉴定论证费1000元.
以上5个科目经费预算合计为5000元.由于该项目属非资助项目,故经费来源主要靠学院科研经费资助.
主要参考文献。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编《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美】e.拉兹洛著《决定命运的选择》三联书店..6。
沉壮海《有效德育过程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xx.4。
张瑜《努力探索网络德育的有效途径》中国高等教育xx(18)。
程建平《发掘有效载体讲求德育实效》安徽教育xx(4)。
马超《20世纪90年代我国德育理论研究新进展》上海师大学报(哲社教育版)xx(1)。
潘玉腾《现代思想道德教育要发展人的主体性》福建师大学报(哲社版)xx(1)。
檀传宝《德育理念与德育改革》年第2期。
10)程胜《学校德育实效性问题探微》江西教育科研xx(4)。
11)冯建军《主体道德教育与生活》教育研究xx(5)。
12)杨启亮《在失落中探索学校德育的求是精神》教育发展研究xx(9)。
13)詹万生《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德育的反思与构建》教育研究xx(9)。
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篇十二
三、课题概念界定。
(1)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不仅是最终成果本身的质量,还包括与成果质量有关的研究工作质量及其组织工作的质量管理;(2)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过程质量管理”,主要是指课题指南设计、申报、开题、中期检查、结题鉴定、成果评奖、信息公布、成果推广等环节的质量管理;(3)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员质量管理”,主要是指课题指南设计者、申报立项评审者、课题组组长、开题论证者、中期检查者、结题鉴定者、省级评奖和信息公布者等人员的管理。使以上人员树立起“质量第一,人人有责”质量管理的观念。(4)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可控因素质量管理,即对影响课题研究工作和课题管理工作的可控因素(如课题质量标准、课题经费、研究进程等)实施直接或间接控制的目标管理。(5)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质量标准能够量化的尽可能数量化。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理论研究。
(2)国内外科研课题管理的动态与趋势。
课题研究工作质量标准体系研制。
课题的成果质量标准体系研制。
依据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的理论和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质量标准体系(包括课题的成果质量标准和课题研究工作的质量标准)构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模式。
4、省级规划课题质量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包括湖南教育科学规划网、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网络管理系统,含课题申报系统、课题信息储存、管理、发布系统以及课题库资料收集整理归档)。
(1)制订文件。
(2)组织培训。
(3)分组实施。
(4)反馈、分析、整理信息。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与途径。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之调查法、文献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具体措施是:
1、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广泛收集和查阅国内外有关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的研究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国际上、国家和省有关管理部门关于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的文件。
2、邀请有关专家作全面质量管理专题学术报告或举办座谈,使课题组成员的掌握全面质量管理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有关专门技术。
3、运用经验总结法,总结教育科研传统管理的经验,吸取精华,为建构新的教育科研课题管理模式打好基础。
4、通过座谈、访谈、书面调查等形式,广泛听取教育研究专家和管理专家的意见。
5、将研究成果及时在湖南省“十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管理活动中进行实施,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六、课题组织机构。
为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设立顾问小组。
1、顾问小组。
聘请下列领导、专家为课题组顾问:。
熊川武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申纪云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湖南省教。
张学军湖南省教科院院长、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副组长。
黄中益湖南师大教授、省教育学会副秘书长。
2、课题组。
课题组负责实施并完成课题研究工作。
组长:黄宜锋(主持人)男、中学高级湖南省教科院副院长。
副组长:李倡平男、副研究员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副主任。
副组长:易志勇男、中学高级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副主任。
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篇十三
开题活动提示:
开题主要研讨课题研究的可行性,重在清思、聚焦和分工。
开题活动建议由省级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或直属单位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课题组外专家应不少于22人,并尽可能向社会开放。
一、开题报告要点: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要求具体明确、可操作,限5000字左右(可加页)。
课题负责人签名年月日。
二、专家评议要点: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意见和建议,限1000字左右。
三、
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请书、根据评议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限1000字左右(可加页)。若对课题负责人、课题名称、成果形式、研究内容等有重大变更,需单独提交“变更申请审批表”(可在我办网站下载)。
课题负责人签名年月日。
。
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篇十四
基于以上三个问题,我们就可以分别组成三个项目组来开展研究,即“校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组”“课例研究项目组”和“专业阅读项目组”。
4研究目标、内容、方法与步骤、分工与预期成果。
4.1研究目标。
1.通过建立有机适应型组织,提升校本教研质量,增强学校应对变革的效能,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
2.通过“校本教研管理制度项目组”,开发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校本教研管理制度。
3.通过组织“课例研究项目组”,丰富实验校教师的学科教学法知识,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4.通过组织“学科知识项目组”,丰富实验校教师的学科知识。
4.2研究内容。
1.有机适应型组织的理论研究。
2.校本教研管理制度研究。
3.课例研究。
4.教师学科知识发展研究。
4.3研究方法与实施步骤。
1.研究方法。
用文献研究法分析有关组织理论和校本教研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进而提出适合本省课改实际的推进策略;研究人员将运用行动研究法进入学校现场、深度参与到研究中;运用调查法确定学校亟待解决的教学问题;运用多案例研究法分析省级校本教研实验校的结论,体现研究的复现逻辑(replicationlogic)。
2.实施步骤。
(1)2012月至1月:制定研究计划。
(2)202月至年3月:组织课题开题会。明确研究分工;成立三个研究项目组;发布子课题。
(3)2013年2月至2013年6月:各个项目组围绕核心问题展开研究。
(4)2013年7月至11月:第一次校本教研现场会暨阶段性研究总结。
(5)2013年12月至4月:课题中期研究总结。各个项目组总结研究成果。
(6)205月至7月:第二次全省校本教研现场会暨阶段性总结。
(7)年8月至11月:课题总结,完成课题总报告。
(8)2014年12月:申请结题。
4.4分工与预期成果。
1.研究分工。
李海龙为课题总负责人,组织协调各项研究事务。
李海龙、赵阳、陈保新、刘俊凯负责“管理制度项目组”的研究;三次省级交流的会务组织。
杨伟东、申宣成负责子课题管理;市级教研共同体活动的组织管理。
李涵、张琳、杨伟东、杨惠茹负责“课例研究项目组”的研究。
高正起、杨爱珍、申宣成负责“专业阅读项目组”的研究。
杨霞负责英文文献翻译。
2.预期成果。
课例集两卷(2013年一卷、2014年一卷,必要时结集成书);校本教研管理制度集一卷(必要时结集成书);与课题相关的研究论文若干篇。
4.5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专业保障。课题组成员自身不但有较高的理论和实践素养,还专就此项研究与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建立了专业合作关系,该所承诺将随时提供他们能够搜集到的关于校本教研的国内外的最新的研究成果,目前课题组已经搜集了200余篇(本)研究文献,并整理出了文献综述。
2.制度与资金的保障。省基础教研室已经下发了专门的校本教研实验校的管理办法,实现了学科教研员和学校的对接,提供了专项的研究资金,这些都为本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足够的资金支持。各个实验学校的校长对这一项目也高度认同,承诺在学校内部提供尽可能多的研究便利。因此,开展本研究有足够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保障。
3.时间保障。本课题组的两位成员都是课题办的专职工作人员,组织实施课题研究就是他们的本职工作。同时,省教研室已经以文件的形式对学科教研员进入实验校的时间做了规定,这些都为本研究的推进提供了时间的保障。
注释:
1.信奉理论是指当事人宣称他/她所遵循的理论,而使用理论则是指那些在实际行动推导出来的理论。参见:argyris,c.,schon,d..theoryinpractice:increasingprofessionaleffectiveness.sanfrancisco:jossey-bass,1974,p.19.
2.本尼斯著,姜文波译.领导的轨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88.
3.梁歆,黄显华著.学校改进:理论和实证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3.
4.邵水潮,申宣成.论有机适应型组织对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的促进作用[j],当代教育科学,2012,,20.
7.金卡梅隆,罗伯特奎因著,组织文化诊断与变革。
9.基本研究问题(issue)和具体研究问题(problem)是stake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前者“是指我们面对的问题情境(problematicsituation),甚至是在我们头脑中显现出来感觉到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后者则是指“在基本研究问题基础上更进一步的细致的问题,具体问题是直接针对我们的研究目标的”。参见:马云鹏.课程实施探索:小学数学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83-84.
10.余文森.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j].教育研究,2003,4.
11.余文森.校本教学研究的实践形式[j].教育研究,2005,12.
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篇十五
一、开题活动简况:
二、专家评议要点:
侧重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建议,限0800字字评议专家组签名:
三、
重要变更:
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立项申请书、根据评议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可加页课题主持人签名:
四、开题报告:
即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后的完整的研究方案,限05000字,可加页课题主持人签名:
五、所在单位审查意见与建议单位公章:
年月日日六、县(区)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查意见与建议公章:
年月日注:1.须在开题后1个月内上报开题报告。
2.课题编号为课题的立项批准编号。
3.在报送开题报告的同时,请将电子版发送至市规划办邮箱。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顺市新抚区凤翔路737号)邮编:
113008。
。
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篇十六
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本文是一篇关于教育科研课题的开题报告格式的文章,一起来看吧!
《×××》课题,是xx职教中心×××专业部申报学校的校本教研课题,经学校批准,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学校汇报如下:
一、本课题选题的依据。
写清本课题研究的长远意义和现实意义以及该课题研究的迫切性。
二、本课题研究的条件。
三、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四、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
五、本课题研究的方法。
一般采用的有问卷法、观察法、文献法、行动研究法、比较研究法。
六、本课题研究的成果呈现形式。
1、论文集:本课题研究的报告、总结、论文、案例、教案精编。
2、公开发表。
七、本课题研究的进度计划。
1、准备阶段:什么时间课题申报、收集资料、制订课题研究计划、学习相关。
2、实施阶段:什么时间开题、执行计划、开展研究、收集、整理课题各项活动的资料、及时提炼成研究成果、上报学校。
3、总结阶段:什么时间总结各项研究资料、撰写结题报告。
八、本课题组成员分工,即组织机构。
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篇十七
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申请表课题名称课题批准号课题类别课题负责人开题会议时间课题主研人员课题参研人员联系人及电话电话:
(手机),(办)。
拟邀请点评专家(请注明单位、职称、职务)。
课题承担单位意见(签章)。
年月日二级管理单位意见(签章)。
年月日领导签字:
单位签章:
各类一般课题开题会由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委托“二级管理单位”主持。开题会须提前1周申请。
二、请将此表签字和盖章后转化为pdf格式,上传到“市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管理系统”。请自行保存有签字和盖章的纸质原件,备提交结题评审材料时使用。
三、
课题名称请准确填写,不加引号(课题名称中已有的引号除外)、书名号等标点符号,不得使用简称或代称。
四、课题批准号、课题类别以下达的课题立项通知书为准。
五、课题负责人限填1人,以课题立项通知书为准,变更的以批复为准。
六、课题主研人员限填6人,课题负责人不再填入此栏。
七、课题参研人员限填6人,课题负责人、课题主研人员不再填入此栏。
八、开题会拟邀请的点评专家一般为5—7人,其中本地、本单位及其上一级主管部门专家不超过2人,邀请的领导和来宾不作为点评专家。
。
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篇十八
在新世纪,中国高校学生面对世界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将发生新的革命性突破,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高校学生道德教育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面临严峻挑战。
世界各国确立道德教育目标的共同特点是:追随时代,适应信息社会。各国都把爱国主义教育,合格公民教育,个性品德教育作为最基本的目标。
美国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爱国精神,能为国家承担责任和义务的合格公民。1994年12月,为了实现《美国xx年教育目标法》中规定的8条教育目标,美国又制定了《美国联邦教育部战略规划》,确定了四项实施重点,其中两个重点之一是:帮助所有学生达到具有挑战性的学业标准,以使他们培养成合格的公民,并为继续学习和到生产部门就业做好准备。
日本则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心为目标,培养发展民主社会和国家,为和平的国际社会做贡献的日本人。1996年7月16日,日本第xx届中央教育审议会公布第一次咨询报告《21世纪日本教育的发展方向》。《报告》把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作为21世纪日本教育的发展方向。什么生存能力呢《报告》中说:"无论社会如何变化,孩子能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思考,主动做出判断和行动,有较好的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并且能够自律,善于和他人协调,善于为他人着想,感情丰富和充满人性。同时,健康身体也是不可缺少的。"。
法国的道德教育目标是教育学生成为有目标,有理想,有责任感的国家公民。法。
国学。
校道德教育采取以下公民道德课为主,以其他各科为辅的方式进行的。其主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1)人权教育。人权教育在法国公民道德教育中占有核心地位。如在小学阶段要求使儿童懂得做个新的公民,必须尊重人身安全,尊重人类尊严及自由表达的权利,同时还应承认人一人之间存在差别;(2)民主生活。通过建立民主生活,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关于民主的良好体验,进而形成民主作风,这也是法国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3)国家政体。公民道德教育还包括在学生中系统地传授有关国家政治制度及其合理性的知识;(4)爱国主义教育。各年级均进行爱国主义教育;(5)伦理道德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爱,勇敢,荣誉,正直,正义,宽容,仁慈,善良的品德。
英国学校道德教育内容主要反映在自20世纪70年代出现在道德教育教材中。这类教材与宗教有联系,但又与宗教有本质的不同,它以现实生活为题材,使学生掌握各种生活技能,编制新颖,生动活泼。其道德教育内容包括10个方面:(1)有关社会意识和公民意识及个人义务责任;(2)有关个人与他人的关系;(3)有关就业中的工作制度,雇主关系;(4)有关商品社会中的消费问题;(5)有关婚姻爱情及家庭问题;(6)有关学习名人英雄的情操;(7)有关各行业的职业及职业道德;(8)学习文化传统和各国优秀文化;(9)参与社会事务及福利事业;(10)有关暴力,吸毒,酗酒,凶杀,死刑,性解放,核战争等问题。
德国学校道德教育内容主要有:(1)个人行为的道德教育,包括礼貌,诚实,正直,纪律,劳动习惯等;(2)人际关系的道德教育,如群体观念,助人为乐,尊重他人的劳动,协作精神等;(3)社会和职业的道德教育,包括社会公德,爱护公物等。在学校教育中,这些道德教育内容主要是通过宗教教育和公民课实施的。同时,性教育也是德国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道德教育内容方面:世界各国都根据信息时代特点,把培养学生民族意识,爱国精神和社会责任感,重视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帮助学生掌握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品德能力等作为道德教育的重点。在道德教育途径和方法方面:各国都已改变了道德教育靠专设课程传授的片面做法,发展到各学科教育,校内外活动教育以及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道德教育模式。
中国在道德教育观念上,从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们对现代道德教育性质与功能问题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道德教育是"阶级斗争工具"转向道德教育是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的教育,把人的德性发展作为道德教育的根本。中国部分高校在确立道德教育目标时,根据信息时代的特点,逐渐将传统性目标与时代性目标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改变了重传统道德教育而缺乏时代感的倾向。
中国在道德教育内容的选择上,由以前的"政治挂帅",跟政治风向转,逐渐把系统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道德能力教育与政治思想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改变以政治教育取代道德教育的倾向。
中国在选择教育途径和方法时,亦由以前的形式主义,课堂灌输,逐步将系统教育与分层次教育;专门课程教育与学科渗透教育;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口授教育与活动教育结合起来。改变重说教,轻活动;重理性,轻实践;重校内教育,轻社会教育;重当前,轻未来和教育形式单调枯燥,脱离实际,一刀切等传统的陈旧做法。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鉴于目前已经发生变化了的社会大环境,与时俱进研究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问题,对高校来说,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怎样更新道德教育内容,引导高校学生正确认识文化多样性和各民族文化传统的特征,正确认识全人类利益和民族利益的关系,是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
道德是指人们关于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和偏私,诚实与虚伪,荣誉与耻辱等观念,以及同这些观念相适应的由社会舆论和人们的信念来实现的行为规则体系。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具有教化力,环境力,觉悟力,它从教育入手,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荣辱与是非观念,从而达到自我规范,自我约束的效果。道德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净化世风,为国家,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理想和道德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高校学生有了自己的理想,才会自觉运用道德和法律来约束自己,理想的破灭常常也伴随着道德的沦丧。理想,道德教育就是价值观念,伦理关系的教育,在塑造什么样的人,用什么价值改造社会方面起着最为直接,最为根本的作用。通俗地说,道德就是行为规范,它包涵在目前大力倡导的精神文明建设和以德治国之中。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人才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
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本课题将以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我国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具体实践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我国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规律,借鉴国外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有机的结合,探索一条信息时代我国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成功之路。
探索我国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成功之路,不仅对我国高校学生道德教育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还可以为我国高校学生道德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新思路。我们将当代国外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实践——结合我国的国情,进行比较和借鉴,引入,消化和应用,无疑也会发展和丰富我国的道德教育理论。
本课题组的研究人员与高校学生接触密切,对高校学生道德教育情况比较熟悉,并在有关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具备了较好的研究基础。由于在同一单位,很方便对课题的问题进行及时研究,研究内容与承担的专业技术职务工作要求相一致,具有联系紧密的特点,因而有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内在动力,研究条件和研究时间均有足够的保证。鉴于本课题的跨学科性,课题组人员既熟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又熟悉现代信息技术,有两位课题组人员曾从事计算机教学工作。课题组负责人即图书馆负责人,图书馆馆刊辟有"教育"专栏,每期刊有道德教育的有关信息资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平台,图书馆信息资料部有专人收集高校学生道德教育有关信息,掌握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研究前沿动态,充分和翔实的课题研究资料,为课题的研究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1、中国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历史变迁。
(1)建国初期高校学生道德教育(1949—1965)。
(2)"文革"期间高校学生道德教育(1966—1976)。
(3)改革开放期间高校学生道德教育(1977—xx)。
2、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特征(本课题的核心研究内容)。
(1)道德教育内容逐渐更新。
(2)不同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并存。
(3)国际合作精神教育。
(4)传统文化道德教育。
3、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难题。
(1)中西方价值观念的冲突。
(2)传统价值观念与现代价值观念的冲突。
(3)道德理论和道德实践的冲突。
4、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新思路。
(1)尊重学生的道德主体性。
(2)将中国道德教育与世界接轨。
(3)将传统道德教育与现代接轨。
(4)将道德理论教育与现实接轨。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资料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案例调查—理论探索—对策研究"的思路进行。具体措施是:。
1、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广泛收集和查阅国内外有关道德教育理论和道德教育的研究文献资料。
2、通过座谈,访谈,书面调查等形式,广泛听取道德教育研究专家的意见。
3、对高校学生道德教育中遇到的问题,运用逻辑推理,理论诠释和联络推导,以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重点,进行专题研究。
4、将阶段性研究成果及时在有关教育刊物发表,并将有关成果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和完善。
。
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篇十九
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何谓有价值、有创见性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从何而来呢?这需要研究者长期实践、细心观察和深思熟虑。当课题或自己提出的问题赢得社会认可后,就要把自己的研究方案设计好,即撰写科研课题开题报告。
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研究设计)就是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规划和制定。换言之,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计划。开题报告主要说明这个课题有价值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
写好科研课题开题报告要了解它们的基本结构与写法,但“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重要的还是要做好基础性工作。首先,要了解别人在这一领域研究的基本情况。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要有创造性,熟悉了别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情况,才不会在别人已经研究很多、很成熟的情况下,重复别人走过的路,而是站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事更高层次、更有价值的东西去研究;其次,要掌握与研究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论基础扎实,研究工作才能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否则,没有理论基础,你就很难深人进去,很难有真正的创造。因此,我们进行科学研究,一定要多方面地收集资料。要加强理论学习,只有这样制定出的报告和方案才能更科学、更完善。
撰写开题报告是进行科研课题申请的首要工作。通过开题报告的思考与写作可以帮助我们清楚地了解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究竟想做什么,想得到什么,怎么做,能否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若分析后觉得不现实,则可以立即调整自己的方向和目标,使课题目标的达成有可能性,从而避免“大题小作”或“小题大作”。课题开题报告的写法根据课题研究的类别略有不同。但一般地说,科研课题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人写课题名称时,往往写得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整个课题的形象与质量。
1、名称要准确、规范。
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有时候还要把研究方法写出来。总之,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课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开始研究,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
2、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
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能不要的文字就尽量不用,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但要尽可能表明三点:研究对象、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一,要阐明课题研究的背景,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进行这项研究的。因为任何课题研究都不是凭空来的,都有一定的背景和思路。
第二,要阐明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能解决什么问题。
第三,要认真、仔细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前人或他人对本课题或有关问题所做的研究及研究的指导思想、研究范围、方法、成果等。把已有的研究成果作为自己的研究起点,并从中发现以往的不足,确认自己的创意,从而确定自己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这样既可以更加突出本课题研究的的价值、意义,也可以使自己开阔眼界,受到启发,拓展思路。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有针对性,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让人一看就觉得科学性、实用性比较强,的确有价值。
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篇二十
开题报告的组成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前言、正文和结语;三个次要组成部分:标题、署名、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如何撰写教育科研课题的开题报告。
二、开题报告的结构。
1、课题名称。题目必须与内容一致。确切、中肯、具体、鲜明、简练、醒目。开题报告一般不使用副标题。
2、署名。在题目的下面,必须签署课题研究单位,一般不写撰写者姓名。署名的目的是表示对开题报告负责。
3、开题报告可以不写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4、前言。前言是开题报告的序言。前言部分一般都应说清楚课题选题、立项、批准的过程,以及开题前的准备、开题缘由、开题意义,开题前所进行的调查情况所做的工作等。要力求简明扼要,直截了当,并实事求是,要开门见山、直入主题。不要面面俱到,不着边际,文不对题;或一步登天,言尽意止,不留余地。
5、正文。开题报告的正文部分占报告的主要篇幅,它是报告的主体。正文部分必须对再次论证的内容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包括研究前的观察、测试、调查、分析、学习,材料形成的观点和理论。如调查的问题、现状和实质,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正文部分是开题报告的关键部分,它体现了课题组的水平,同时也可以看出今后课题研究的状态和水平。撰写开题报告的正文部分,同样要掌握充分占有材料,要认真对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整理,经过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组织,最后得出正确的观点。可采用图表来集中反映数据,要注意少而精,数据必须准确无误。正文部分要层次清楚,观点鲜明,逻辑性强,大标题涵盖小标题,小标题服务于到标题,标题统帅内容,内容说明标题。
三、开题报告的写法。
1.课题与问题的提出。
a、提出和研究的背景:现实背景、历史背景。
b、提出和研究的依据:政策依据;理论依据;实践依据。
e、问题研究的意义:现实意义;历史意义;实践意义;方法论意义。
以上几点要求做到:少而精;针对问题;能指导操作;表述简明、准确,有具体贯彻要点,涵盖子课题,能理解把握。
2.课题的界定:对课题题目的界定;对条件词、关键词的界定,包括内涵与外延。
3.基本主张与研究设计。
a、研究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可以是哲学的、政治理论的,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
b、研究的具体目标。总目标、分目标,目标要实在,要可行。和内容。课题研究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课题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相对于目的和指导思想而言,研究目标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
c、研究的具体内容。内容要紧扣课题的目标来分解。
d、研究的方法、原则与策略:方法、原则与策略的理论支撑;方法、原则与策略的可操作性;方法、原则与策略的活动性。课题研究的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确定研究方法时要叙述清楚做些什么和怎样做。
e、课题研究的步骤。课题研究的步骤,也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和时间安排包括:整个研究拟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起止时间;各阶段要完成的研究目标、任务;各阶段的主要研究步骤;本学期研究工作的日程安排等。
f、预测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形式:本课题研究拟取得什么形式的阶段研究成果和终结研究成果。如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研究报告、论文、经验总结、调查量表、测试量表、微机软件、教学设计、录像带等。其中调查报告、研究报告、论文是课题研究成果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篇二十一
在新世纪,中国高校学生面对世界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将发生新的革命性突破,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高校学生道德教育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面临严峻挑战。
世界各国确立道德教育目标的共同特点是:追随时代,适应信息社会。各国都把爱国主义教育,合格公民教育,个性品德教育作为最基本的目标。
美国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爱国精神,能为国家承担责任和义务的合格公民。1994年12月,为了实现《美国xx年教育目标法》中规定的8条教育目标,美国又制定了《美国联邦教育部战略规划》,确定了四项实施重点,其中两个重点之一是:帮助所有学生达到具有挑战性的学业标准,以使他们培养成合格的公民,并为继续学习和到生产部门就业做好准备。
日本则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心为目标,培养发展民主社会和国家,为和平的国际社会做贡献的日本人。1996年7月16日,日本第十五届中央教育审议会公布第一次咨询报告《21世纪日本教育的发展方向》。《报告》把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作为21世纪日本教育的发展方向。什么生存能力呢《报告》中说:"无论社会如何变化,孩子能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思考,主动做出判断和行动,有较好的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并且能够自律,善于和他人协调,善于为他人着想,感情丰富和充满人性。同时,健康身体也是不可缺少的。"。
法国的道德教育目标是教育学生成为有目标,有理想,有责任感的国家公民。法国学校道德教育采取以下公民道德课为主,以其他各科为辅的方式进行的。其主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
(4)爱国主义教育。各年级均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5)伦理道德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爱,勇敢,荣誉,正直,正义,宽容,仁慈,善良的品德。
英国学校道德教育内容主要反映在自20世纪70年代出现在道德教育教材中。这类教材与宗教有联系,但又与宗教有本质的不同,它以现实生活为题材,使学生掌握各种生活技能,编制新颖,生动活泼。其道德教育内容包括10个方面:
(1)有关社会意识和公民意识及个人义务责任;
(2)有关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3)有关就业中的工作制度,雇主关系;
(4)有关商品社会中的消费问题;
(5)有关婚姻爱情及家庭问题;
(6)有关学习名人英雄的情操;
(7)有关各行业的职业及职业道德;
(8)学习文化传统和各国优秀文化;
(9)参与社会事务及福利事业;
(10)有关暴力,吸毒,酗酒,凶杀,死刑,性解放,核战争等问题。
德国学校道德教育内容主要有:
(1)个人行为的道德教育,包括礼貌,诚实,正直,纪律,劳动习惯等;
(2)人际关系的道德教育,如群体观念,助人为乐,尊重他人的劳动,协作精神等;
(3)社会和职业的道德教育,包括社会公德,爱护公物等。在学校教育中,这些道德教育内容主要是通过宗教教育和公民课实施的。同时,性教育也是德国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篇二十二
二、开题报告要点:核心概念界定、国内外相关研究简况;研究目标、实现目标需研究的问题,针对问题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研究进度、预期成果、组织分工、经费分配等(3000字以内,可加页)。
学科作文:以训练学生语言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为重点,以学科知识、学习情景、学习收获为内容,挖掘学习生活中的素材,关注学生心灵成长历程,让学生自觉用文字自由表达他们在学习各学科知识过程中的见闻、心得。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为学习而写作——介绍美国的一种写作实验方案》一文中介绍:目前世界上有些国家的教师正在探讨一个新的课题——把写作作为其他课程的学习工具。他们认为:写作不但是写作课上的练习,而且是学习其他课程的一种手段。写作应该成为跨课程的学习工具。写作是“书面上的选择”。(作者使用“选择”一词。意在排除像抄书这样的书写活动)包括记录要点、列出纲目、记下观察情况、表达感受,它们和写散文、写故事等的写作行为是一样的。每一个写作者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他们正在学习的东西,写作练习实际上是提倡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的学习方法。他们认为:语文教师和各科教师相互配合,只要方法得当,就能成功地运用写作这一手段去促进学习。前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和聂恰耶娃强调作文训练与各学科教学的联系。他们认为:看图作文和听音乐作文是小学阶段的重要作文形式。同时,他们还要求让学生在各个学科中寻找丰富的写作素材。他们认为:作文不仅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工具,而且应该成为加深理解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发展学生创造能力的手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三、专家评议要点:对开题报告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修改建议(800字以内)。
专家组通过审议开题材料、查看相关资料、听取主持人报告、课题组答辩,对课题开题报告进行了可行性评估,形成一致性意见:
小学学科作文教学研究以训练学生语言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为重点,以学科知识、学习情景、学习收获为切入点,开辟了新的写作资源,形成跨学科教学理念,真正体现素质教育内涵。该课题的研究开创了教师教、学生学的新路子,是一个*性的`新的教学实验,指导学生用另一种视角看世界,了解世界,提升了学生生命的成长素质。课题主持人从20xx年开始思考学科和作文整合,并进行了一个阶段的实验,取得了丰厚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学科作文理念,在国内类似的研究不多,通过中国知网搜索,仅有两篇关于学科作文的论文,其中一篇是莲花小学课题组的文章,该课题从作文的基本特征出发,从学生的作文困惑入手,符合新课改精神。该课题采用个案研究、行动研究等方法,恰当适用,课题研究方案切实可行,课题预期研究成果令人期待。为了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确保课题顺利达成课题目标,专家组建议:
1、进一步明确学科作文的内涵,从学生、学科、作文三个层面切入,准确定义学科作文的概念。
2、课题研究目标高了一点,整合各学科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学科整合的方式,形成作文教学的合力这是可行的,但形成大语文、大作文教育思想不是一个实验周期可以做到的。课题需解决的问题不能太多,应该少而精。学科作文教学策略研究可以作为一个专门的课题放到下一个研究周期进行,学科学习策略和作文策略研究更是理论性强,作为小学教师,要解决这个问题不容易。
3、应该加强个案研究,选好个案研究对象,及时收集个案的信息,不断分析总结,确保课题实验数据真实、有效。
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篇二十三
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下面是小编收集的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在新世纪,中国高校学生面对世界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将发生新的革命性突破,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高校学生道德教育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面临严峻挑战.
世界各国确立道德教育目标的共同特点是:追随时代,适应信息社会.各国都把爱国主义教育,合格公民教育,个性品德教育作为最基本的目标.
美国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爱国精神,能为国家承担责任和义务的合格公民.1994年12月,为了实现《美国xx年教育目标法》中规定的8条教育目标,美国又制定了《美国联邦教育部战略规划》,确定了四项实施重点,其中两个重点之一是:帮助所有学生达到具有挑战性的学业标准,以使他们培养成合格的公民,并为继续学习和到生产部门就业做好准备.
日本则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心为目标,培养发展民主社会和国家,为和平的国际社会做贡献的日本人.1996年7月16日,日本第xx届中央教育审议会公布第一次咨询报告《21世纪日本教育的发展方向》.《报告》把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作为21世纪日本教育的发展方向.什么生存能力呢《报告》中说:"无论社会如何变化,孩子能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思考,主动做出判断和行动,有较好的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并且能够自律,善于和他人协调,善于为他人着想,感情丰富和充满人性.同时,健康身体也是不可缺少的."。
法国的道德教育目标是教育学生成为有目标,有理想,有责任感的国家公民.法。
国学。
校道德教育采取以下公民道德课为主,以其他各科为辅的方式进行的.其主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1)人权教育.人权教育在法国公民道德教育中占有核心地位.如在小学阶段要求使儿童懂得做个新的公民,必须尊重人身安全,尊重人类尊严及自由表达的权利,同时还应承认人一人之间存在差别;(2)民主生活.通过建立民主生活,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关于民主的良好体验,进而形成民主作风,这也是法国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3)国家政体.公民道德教育还包括在学生中系统地传授有关国家政治制度及其合理性的知识;(4)爱国主义教育.各年级均进行爱国主义教育;(5)伦理道德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爱,勇敢,荣誉,正直,正义,宽容,仁慈,善良的品德.
英国学校道德教育内容主要反映在自20世纪70年代出现在道德教育教材中.这类教材与宗教有联系,但又与宗教有本质的不同,它以现实生活为题材,使学生掌握各种生活技能,编制新颖,生动活泼.其道德教育内容包括10个方面:(1)有关社会意识和公民意识及个人义务责任;(2)有关个人与他人的关系;(3)有关就业中的工作制度,雇主关系;(4)有关商品社会中的消费问题;(5)有关婚姻爱情及家庭问题;(6)有关学习名人英雄的情操;(7)有关各行业的职业及职业道德;(8)学习文化传统和各国优秀文化;(9)参与社会事务及福利事业;(10)有关暴力,吸毒,酗酒,凶杀,死刑,性解放,核战争等问题.
德国学校道德教育内容主要有:(1)个人行为的道德教育,包括礼貌,诚实,正直,纪律,劳动习惯等;(2)人际关系的道德教育,如群体观念,助人为乐,尊重他人的劳动,协作精神等;(3)社会和职业的道德教育,包括社会公德,爱护公物等.在学校教育中,这些道德教育内容主要是通过宗教教育和公民课实施的.同时,性教育也是德国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道德教育内容方面:世界各国都根据信息时代特点,把培养学生民族意识,爱国精神和社会责任感,重视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帮助学生掌握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品德能力等作为道德教育的重点.在道德教育途径和方法方面:各国都已改变了道德教育靠专设课程传授的片面做法,发展到各学科教育,校内外活动教育以及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道德教育模式.
中国在道德教育观念上,从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们对现代道德教育性质与功能问题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道德教育是"阶级斗争工具"转向道德教育是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的教育,把人的德性发展作为道德教育的根本.中国部分高校在确立道德教育目标时,根据信息时代的特点,逐渐将传统性目标与时代性目标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改变了重传统道德教育而缺乏时代感的倾向.
中国在道德教育内容的选择上,由以前的"政治挂帅",跟政治风向转,逐渐把系统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道德能力教育与政治思想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改变以政治教育取代道德教育的倾向.
中国在选择教育途径和方法时,亦由以前的形式主义,课堂灌输,逐步将系统教育与分层次教育;专门课程教育与学科渗透教育;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口授教育与活动教育结合起来.改变重说教,轻活动;重理性,轻实践;重校内教育,轻社会教育;重当前,轻未来和教育形式单调枯燥,脱离实际,一刀切等传统的陈旧做法.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鉴于目前已经发生变化了的社会大环境,与时俱进研究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问题,对高校来说,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怎样更新道德教育内容,引导高校学生正确认识文化多样性和各民族文化传统的特征,正确认识全人类利益和民族利益的关系,是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
道德是指人们关于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和偏私,诚实与虚伪,荣誉与耻辱等观念,以及同这些观念相适应的由社会舆论和人们的信念来实现的行为规则体系.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具有教化力,环境力,觉悟力,它从教育入手,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荣辱与是非观念,从而达到自我规范,自我约束的效果.道德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净化世风,为国家,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理想和道德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高校学生有了自己的理想,才会自觉运用道德和法律来约束自己,理想的破灭常常也伴随着道德的沦丧.理想,道德教育就是价值观念,伦理关系的教育,在塑造什么样的人,用什么价值改造社会方面起着最为直接,最为根本的作用.通俗地说,道德就是行为规范,它包涵在目前大力倡导的精神文明建设和以德治国之中.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人才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
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本课题将以以马列主义,毛主席思想,小平理论为指导,以我国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具体实践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我国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规律,借鉴国外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有机的结合,探索一条信息时代我国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成功之路.
探索我国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成功之路,不仅对我国高校学生道德教育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还可以为我国高校学生道德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新思路.我们将当代国外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实践——结合我国的国情,进行比较和借鉴,引入,消化和应用,无疑也会发展和丰富我国的道德教育理论.
本课题组的研究人员与高校学生接触密切,对高校学生道德教育情况比较熟悉,并在有关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具备了较好的研究基础.由于在同一单位,很方便对课题的问题进行及时研究,研究内容与承担的专业技术职务工作要求相一致,具有联系紧密的特点,因而有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内在动力,研究条件和研究时间均有足够的保证.鉴于本课题的跨学科性,课题组人员既熟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又熟悉现代信息技术,有两位课题组人员曾从事计算机教学工作.课题组负责人即图书馆负责人,图书馆馆刊辟有"教育"专栏,每期刊有道德教育的有关信息资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平台,图书馆信息资料部有专人收集高校学生道德教育有关信息,掌握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研究前沿动态,充分和翔实的课题研究资料,为课题的研究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1,中国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历史变迁。
(1)建国初期高校学生道德教育(1949—1965)。
(2)"文革"期间高校学生道德教育(1966—1976)。
(3)改革开放期间高校学生道德教育(1977—xx)。
2,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特征(本课题的核心研究内容)。
(1)道德教育内容逐渐更新。
(2)不同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并存。
(3)国际合作精神教育。
(4)传统文化道德教育。
3,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难题。
(1)中西方价值观念的冲突。
(2)传统价值观念与现代价值观念的冲突。
(3)道德理论和道德实践的冲突。
4,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新思路。
(1)尊重学生的道德主体性。
(2)将中国道德教育与世界接轨。
(3)将传统道德教育与现代接轨。
(4)将道德理论教育与现实接轨。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资料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案例调查—理论探索—对策研究"的思路进行.具体措施是:。
1,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广泛收集和查阅国内外有关道德教育理论和道德教育的研究文献资料.
2,通过座谈,访谈,书面调查等形式,广泛听取道德教育研究专家的意见.
3,对高校学生道德教育中遇到的问题,运用逻辑推理,理论诠释和联络推导,以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重点,进行专题研究.
4,将阶段性研究成果及时在有关教育刊物发表,并将有关成果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和完善.
组长:罗军强(主持人)男,高级政工师湖南省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长.负责课题设计,资料收集,撰写《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特征》,《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新思路》和课题最后的统稿.
成员:石银燕女副教授湖南省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副馆长.负责课题资料收集,整理和调查,撰写《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历史变迁》.
成员:陈放明男政工师湖南省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信息部主任.负责课题资料收集,整理和调查,撰写《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难点》(包括案例分析).
(一)最终研究成果。
《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研究》(研究性论文,6万字)罗军强负责,课题组全体成员参与.
(二)阶段性成果。
1,论文。
(1)《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历史变迁》(1.5万字).主要撰稿人:石银燕。
(2)《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特征》(1.5万字).主要撰稿人:罗军强。
(3)《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难点》(1.5万字).主要撰稿人:陈放明。
(4)《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新思路》(1.5万字).主要撰稿人:罗军强。
(5)其他论文待定.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xx年3月----xx年11月)。
1,整理课题申报相关资料,完成课题申报,立项.
2,收集国内外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理论文献和有关资料.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xx年11月----xx年6月)。
1,继续收集和整理有关资料,撰写论文初稿.
2,调查了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现状(含考察学习),补充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研究的有关数据,了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规律及特点;探索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势.
3,采取座谈会,访谈,书面调查等形式,广泛听取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研究专家和专业人员的意见.
4,逐步完成相关论文并公开发表.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xx年7月----xx年12月)。
1,完成《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研究》课题。
2,完成阶段性研究论文.
3,成果提交鉴定,验收.
资料费(购买与收集相关的资料)500元.
调研差旅费(赴外地考察)1000元.
小型会议费(进行方案论证,专家座谈等)1500元.
学习培训费1000元.
开题,结题鉴定论证费1000元.
以上5个科目经费预算合计为5000元.由于该项目属非资助项目,故经费来源主要靠学院科研经费资助.
主要参考文献。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编《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美】e.拉兹洛著《决定命运的选择》三联书店.1997.6。
沉壮海《有效德育过程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xx.4。
张瑜《努力探索网络德育的有效途径》中国高等教育xx(18)。
程建平《发掘有效载体讲求德育实效》安徽教育xx(4)。
马超《20世纪90年代我国德育理论研究新进展》上海师大学报(哲社教育版)xx(1)。
潘玉腾《现代思想道德教育要发展人的主体性》福建师大学报(哲社版)xx(1)。
檀传宝《德育理念与德育改革》年第2期。
10)程胜《学校德育实效性问题探微》江西教育科研xx(4)。
11)冯建军《主体道德教育与生活》教育研究xx(5)。
12)杨启亮《在失落中探索学校德育的求是精神》教育发展研究xx(9)。
13)詹万生《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德育的反思与构建》教育研究xx(9)。
。
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篇二十四
3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6号),在其“课程实施与评价”部分明确提出了“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同年12月,教育部在上海启动了“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重大研究项目,并在全国确立了80余个校本教研建设基地。8月,国务院在其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41号)中,再次强调“校本研修”是教师学习培训的一条重要路径。由此可见,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正式课程(formalcurriculum)层面始终十分重视校本教研的作用。
然而,正如管理学大师克里斯阿吉里斯(chrisargyris)所说,人们所信奉的理论与他们所使用的理论之间常常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一论断对校本教研尤其适用:课改十年,校本教研的实施过程可谓问题丛生、阻抗重重。基于这一状况,本研究试图从组织变革的视角入手,运用“有机适应型组织”这一理论,结合河南省基础教研室校本教研实验校建设工作,指导校本教研的实施,改进校本教研的实践,提升校本教研的品质,力争以点带面,推进河南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
2核心概念的界定。
本课题中的“有机适应型组织”是著名管理学大师沃伦本尼斯(w.bennis)提出的概念。该组织是一种由各种专家组成的系统,与传统的科层制相比,它具有聚焦问题、灵活高效等特征。
本课题中的“校本教研”指的是以学校为基础、以教师为主体、以行动为导向的学校教育教学研究。它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出发,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研究,并在专家的引领与指导下,解决实践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专业成长。
本课题中的“改进”借用了“学校改进”(schoolimprovement)之意。按照世界经济合作组织(oecd)教育研究中心和剑桥大学教育学院学校改进研究小组的定义,学校改进是教育变革的一种重要策略,它强调以学校为中心、在关注课室变革的同时关注教师的专业投入和学校的组织变革。
3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述评。
3.1为什么要从组织变革的视角解决校本教研的问题。
1.校本教研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我们发现校本教研工作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专业引领不够,研究内容同质化,在低水平上重复;第二,研究和教学分离,教师看不到研究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不高;第三,校内教师的合作和交流不够,不同学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第四,教研部门重管理不重服务,重外引不重内发,形式主义、经验主义盛行。
2.国内外著名学者对课改阻抗的归因分析及提出的解决方案。
加拿大著名教育学者迈克尔富兰(m.fullan)通过一系列的实证研究发现,世界各国自上而下强力推行的教育变革大多虎头蛇尾甚至无疾而终,其主要的原因在于影响教育变革的因素太多(共三类九种),众多的变量不但使教育变革问题丛生,而且使变革始终处于一种非线性的、不稳定的状态中,而化繁为简、推进变革的主要策略就在于变革学校文化、建立学习型组织。
日本学者佐藤学认为导致课程改革步履维艰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之间的专业壁垒和“学科内容主义”,教师习惯于孤军作战而很少合作攻关,重视“学科内容”的研究而忽略了教学法知识的作用。改变这一状况的主要策略就是加强教师之间和学校之间的业务联系,构建活动、合作、反思的学习共同体。
尽管富兰和佐藤学对课程改革困境分析的视角不同,但他们都强调从组织变革的视角解决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问题、推进课程改革的实施。而放眼其他领域也不难发现,组织文化是关乎各个领域变革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正如金卡梅隆(k.cameron)和罗伯特奎因(r.quinn)在《组织文化诊断与变革》一书所指出的:有关企业运作的大量实证报告表明,正是失败的组织文化变革导致了其他方面的挫折。
3.2有机适应型组织理论为解决校本教研的问题提供了新路径。
虽然组织变革理论对于推进课程变革非常重要,但除了富兰和佐藤学的研究之外,国内外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并不深入。基于这一状况,本研究借鉴美国管理学大师沃伦本尼斯(w.bennis)关于“有机适应型组织”的论述,从省级教研层面,提出了一种新的问题解决思路。
1.有机适应型组织的内涵和特征。
本尼斯认为,有机适应型组织是一种由各种专家组成的、聚焦于问题解决的、灵活多变的临时性系统。该系统在运转方式、组织结构、人际沟通和评价管理等方面都与科层制有着截然不同的特征。从运转方式(function)层面看,它是围绕着有待解决的各种问题开展工作的;从组织结构(organization)层面看,它主要由项目小组构成,工作人员的权力和责任会根据情境和任务随时变化,因此其适应性极强,可以应对各种不确定性的问题;从人际关系(relationship)层面看,它强调组织成员的彼此信任;从管理评价(evaluation)层面看,它强调根据技能和专业训练进行横向的评价。这四个方面构成了有机适应型组织的四要素模型,我们称之为“fore模型”。之所以这样命名,是因为在英文中,“fore”的意思是“前面”“船头”的意思,而在我们看来,有机适应型组织不但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组织形态,而且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从组织形态看,有机适应型组织是一种由项目小组引领的、结构扁平的、充满活力的组织。它把传统的科层制的金字塔模式转变为了“八爪鱼模式”。从思维模式看,它强调在系统思考、聚焦问题、专家引领、项目驱动的问题解决思路。
对照这一组织变革理论,目前我国省级教研部门所扮演的主要是政策传达与发布的角色,其作用仅是管理与驱动,而未能充分发挥专业引领和资源整合的作用。因此,本研究决定由省基础教研室牵头,以省级校本教研实验校为抓手、以有机适应型组织理论模型为指导,打破传统的省、市、县、校在专业指导上的线性结构,探索改进校本教研的新路径。
2.具体的问题解决路径。
按照有机适应型组织理论的思维模式,我们首先由必要对本课题进行系统的分析。“以有机适应型组织理论改进校本教研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包含着这样的逻辑假设:借助有机适应型组织改善校本教研;通过校本教研的改善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在这一逻辑假设中,有机适应型组织理论是手段,校本教研的改进是载体,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目的。由此可见,本课题中涉及了有机适应型组织、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发展三个子系统。要想把基本的研究问题分解为具体的研究问题,还有必要对这三个子系统做进一步的分析。
如上所述,有机适应型组织这一系统中包含了四个要素:需要解决的问题、临时的项目小组、人际关系和评价管理四个要素。
校本教研系统从内容看包括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三个要素;从实践形式看包括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学型研究、以课题为载体的教学型研究、以阅读为载体的学习型研究。
教师专业发展系统包括外部的助推系统和内部的知识系统两个部分。而纵观整个教师教育研究的历史,它经历一个从外部的学校管理机制研究到内部的知识结构研究的演变。尤其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教师知识结构的研究逐渐成为教师教育研究的热点。其中,美国学者舒尔曼(shulman)的研究影响较大,他最初将教师的知识结构分为三类,即学科知识、教学知识和课程知识。学科知识指的是教师对学科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教学知识指是对学科知识进行组织、表达和调整以适应学习者的兴趣和能力的知识;课程知识是对教材和教学计划的理解和掌握。
分析比较三个子系统关系(见图1研究技术路线图)可以发现,各子系统的构成要素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如我们可以借助制度的变革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外部的动力;可以通过课例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知识;通过阅读提高教师的学科知识等。由此,我们就可以将本课题研究的基本问题进一步分解为以下三个具体的研究问题(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