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对一些事物进行总结。总结时可以结合自身经验和感悟,提出一些个人的思考和建议。喜欢总结的朋友们不要错过这些精彩的总结范例!
呼兰河传的读书心得笔记篇一
《呼兰河传》是萧红所著,记录了她的童年生后,将书中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形象生动,令人印象深刻。今天小编在这分享一些呼兰河传。
读书笔记。
给大家,欢迎大家阅读!
今天,我读完了萧红的《呼兰河传》非常兴奋地写下了这篇《呼兰河传》读后感。
我这才明白什么叫“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呢!萧红写的全是生活,她的人物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活灵活现的。不管是高兴还是悲伤都好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都能产生共鸣似的,好像她说的都是我们所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她是凭她个人的天赋与对生活的观察在创作,使我们感到特别真实。
她的言语时而朴素平淡,时而风趣幽默,她的书使我们对读书有了更大的兴趣,写出了她对呼兰河城的观察遇到她对一些人或事独特的见解与看法。
她以一个孩子的身份,写出了一个孩子对自己家乡的回忆,对童年生活、人的记忆,不是编出来的故事,“我手写我心”表现得非常突出,我们也应该这样。
快来一起享受读书的快乐吧!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完小说,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小说的主人公应该是谁。是“我”?是“祖父”?还是根本就没有主人公呢?或许这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主人公或许就是这座“人吃人”的小城——呼兰河,当然也可以是小城里这些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麻木不仁的居民。
萧红的一生是短暂的,她只活到了三十一岁,在战乱中的香港带着病痛和惊恐辞别了人世,呼兰河带给萧红的,或许正是一个真正作家——萧红要告诉我们的吧。一座本应该是美丽的小城,却到处弥漫着冷漠与孤独的味道。而我们,最终还是要走出那片黑色的世界,去寻找、去体悟、去珍惜自己身边这份难得的和谐与安宁!
这个星期,我们整个班都在读《呼兰河传》。这本书颇好看,这是作者萧红记录她美好的童年。
萧红住在呼兰河城,她和祖父一起生活,每天的生活是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玩耍,锄草,学诗……,就连花园里的植物也是自由的,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若愿意长到天上去,也没有人管它们。萧红就这样快乐的生活着,直到有一天她祖父去世了,家里一天比一天荒凉,没有了欢笑声,没有了朗读声,花园里的植物也干枯了,失去了生命力。
这本书让我记忆深刻的人是冯歪嘴子,他是靠卖年糕为生,生活很艰难。他娶了一个妻子,妻子又生了一个儿子。从那以后,每次冯歪嘴子去吃饭,人们多会讽刺他说:“少吃些吧,把馒头留给儿子吃吧!”又过了几年,他的妻子又要生子,但妻子的身体越来越瘦弱,产后不久便死去。虽然生活更为艰辛,冯歪嘴子并没有因此而放弃生命,放弃儿子,他坚强的维持着一家人。
通过这本书,我还了解了很多呼兰河城的民间风俗文化,如跳大神,放河灯,野台子戏……,呼兰河城是个特色浓郁,热闹的地方。
这本书有哲理,也富有童趣,含有丰富的情感,全部表达的是作者的心里话,真实的生活。
萧红这个名字,我应该不陌生,不是由于这本《呼兰河传》、也不是那本名气很大的《生死场》。
对于她的了解,是由一本在图书馆借的,封面泛黄,脏兮兮的《马伯乐》,这本书应该很多人没有看过。
萧红对于生她养她的故乡怀有十分崇敬的感情,这也就能够说明她字里行间对于故乡的那种近乎水墨画的描述,人物的呼之欲出、各种神态,都在她的作品中得到充分体现。
我不是研究萧红的专家,也不想对她的人生进行解读,因为自己资历不够,也没有足够的文学功底,只能就事论事的说说而已。
有人说,萧红的童年是寂寞的,这可以从书中看出来。而我却不认为这样,她的童年是多彩的,因为书中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无一不牢牢的刻在她的脑海里,挥之不去。祖父忙碌时她的调皮和可爱,都是她多彩童年的生动写照。
农村的生活就是这样,有快乐也有阴影,封建思想的顽固,造成了层出不穷的悲剧,而作者所经历过的,双眼所看到的,都是真真切切的旧社会的写照。
从大的方面来说,她同情中下阶层的人民,这是一种大爱,而从小的方面来说,这是她童年的全部,她心目中的故乡,那个完整而又可爱的故乡。
呼兰河传的读书心得笔记篇二
《呼兰河传》是萧红最为脍炙人口的名作之一,亦是现代文学“最美的收获”之一。它由作者构思并开始写作于1937年的武汉,而因时世**不安,转徙流离,直至1940年12月才在香港完成。作品先是边写边在1940年9月至12月期间的香港《星岛日报》副刊《星座》连载,翌年5月由上海杂志公司在桂林出版单行本,可惜作者未看到样书就英年早逝了。
《呼兰河传》自诞生后,多年来不断再版、重印,成为最受欢迎的中国现代文学名著之一。
萧红(1911—1942),原名张廼莹,笔名悄吟等,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1927年,进入哈尔滨东省特别区第一女子中学读书。1931年,为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开始了一生的流浪和漂泊。1934年,与萧军一起到上海,得到鲁迅先生的帮助。1935年底,出版中篇小说《生死场》,轰动文坛。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辗转于武汉、临汾、西安、重庆等地。1940年1月到香港,在病中完成了《呼兰河传》的写作,并写出长篇小说《马伯乐》第一部及回忆性散文《回忆鲁迅先生》等。1942年1月22日,病逝于香港,年仅三十一岁。
萧红是现代文学史上极具才情的女作家,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她拥有两套笔墨,两种才情。一方面关心民族、国家的生死存亡,穷人和弱势者的生存境遇;一方面又专注于自己孤寂的情绪,心灵的微妙感受,对于爱和温暖的追求与向往。
萧红对于国家民族的关心,更多时候聚集于批判国民性的痼疾这一焦点上。她曾经说:“现在或是过去,作家写作的出发点是对着人类的愚昧。”便指这一点。萧红的这一追求直接受到鲁迅“改造人的灵魂”的写作导向的影响,是五四启蒙精神的延续。
经历多年漂泊之后对于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反思,促成了《呼兰河传》的写作。
呼兰河传的读书心得笔记篇三
也许你会说呼兰河落后闭塞,但中国的自然乡村都是在偏僻遥远的`地方;也许你会说呼兰河的人们迂腐麻木不仁,但这的的确确是一些乡村的写照。也许这便是乡土文学吸引人之处:贴近生活,贴近的是那样完美以至于小说中的虚构你也不会辨认出来。
呼兰河东二道街的大泥坑,虽然严重的影响了老百姓的生活,但没人提出来要把大坑填上。是的,人们的无动于衷,甚至于嘲笑反映出他们的麻木不仁。但是,在我的记忆中,我姥爷家后面有一大块空旷的地,其中的大概一半用来种苞米,可另一半却始终无法利用,其原因就是那一片地上有好几个大坑。小时的我还经常去其中最大的一个坑去捞鱼,直到我小学三四年级也就是20__年左右那些坑才被填平。可想而知,当时的人们思想没有现在先进,工具没有现在那么功能强大,怎么会轻易就把坑填平?同时这个大坑不也象征着呼兰河人民所经历的种种苦难吗?他们掉入“坑”中,只能自己或在别人的帮助下尽力爬上来,倘若自己无能、也没人帮忙,那只能想夜间的“动物”一样,湮没在苦难之中而无人知晓。对于呼兰河城中的百姓来说,生活就宛若那条泥泞曲折的道路,远处即使是春意盎然的风景,唯一能做的却是对付脚下的泥泞。这正是乡土中普通人生活的写照。
这本书中最温馨的莫过于作者描写和祖父生活的那一章了。纵观萧红的一生,恐怕只有童年这短暂的时间是快乐的吧。作者写出了童年的天真顽皮,更突出了祖父的高大形象。虽然生活艰辛,但儿童就可以无忧无虑,天真快活,根本没有什么补习班作业之类的事来打扰童年的美丽,而且还有那么可爱体贴的祖父照顾。这与我的童年生活如出一辙,只不过我爷爷家没有后花园,而是在楼前有一大片草地和树林。草地上承载了我太多的欢乐:夏天就去捉螳螂、蚂蚱、蚯蚓、蛐蛐,到了秋天侧弹玻璃球,冬天就玩雪或者冰溜子。沐浴在微风之中,享受着太阳的温暖,感受大自然的奇妙。这就是乡土带给儿童的欢乐。
乡土的生活是艰辛的。有二伯的生活充满了辛苦,正是这变幻无常的生活造就了有二伯古怪的性格。有二伯喜欢被人叫做有二爷,一听到小孩子叫他有子便会大怒。虽然自己一贫如洗,但自己还是放不下自己的面子,可他虽然操劳一生,但也刚刚果腹,连孩子们都嘲笑他,最终只能沦落到偷东西,这分明是命运的捉弄,他又有什么办法呢?生命就宛如蜿蜒的合适,总要冲开苦难的包围,固执的流向远方——即使是想象中的远方。他想通过跳井上吊来冲破包围,可“他还是活着”,只能肩负着人间的苦难,勉强的活在世上。
到了后面的冯歪嘴子和王大姑娘,虽然这是一场悲剧,但其中也有动人的色彩。虽然王大姑娘死了,但冯歪嘴子坚强的活了下去,养他的两个儿子,给儿子带回去水果、肉等。生活是艰辛的,可越是这样越要顽强的生活,只因为有亲情的呵护。这也许就是当时人们生活中的一线光明吧,这也就是乡土的温暖。
文档为doc格式。
呼兰河传的读书心得笔记篇四
《呼兰河传》是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作品以萧红自己童年生活为线索,把孤独的童话故事串起来,整本书下来描写细腻,令人心生喜爱。今天小编在这分享一些呼兰河传。
读书笔记。
给大家,欢迎大家阅读!
《呼兰河传》,作者萧红。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常想出去走走,多些感受阳光、芳草、感受那些单纯而温暖的笑脸。萧红——这个内心敏感丰富外表刚强的女子,在写完《呼兰河传》后心中的炉火逐渐无望的熄灭了。
但丁说:“生活于愿望之中而没有希望,是人生最大的悲衰。”我体会着萧红心中那个叫“呼兰河传”的悲哀:冰冷深入骨髓,笼罩着作家的后半生,然后她滑入黑暗、无边无际。
萧红是以对家乡小镇的体验进入写作,这种写作与童年深刻独特的记忆有关。萧红有着真切的乡村体验,作品中充满原始的气息,这种原始的血气构成另外一种美学意义上的美。
她的文字是生命的体验,在作品中渗透的是粗糙的生命体验,充满苦难,她的文字很少文学的修辞、粉饰。这种作品风格在五四以来表现启蒙、小资的作品中找不到。
读完小说,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小说的主人公应该是谁。是“我”?是“祖父”?还是根本就没有主人公呢?或许这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主人公或许就是这座“人吃人”的小城——呼兰河,当然也可以是小城里这些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麻木不仁的居民。
萧红的一生是短暂的,她只活到了三十一岁,在战乱中的香港带着病痛和惊恐辞别了人世,呼兰河带给萧红的,或许正是一个真正作家——萧红要告诉我们的吧。一座本应该是美丽的小城,却到处弥漫着冷漠与孤独的味道。而我们,最终还是要走出那片黑色的世界,去寻找、去体悟、去珍惜自己身边这份难得的和谐与安宁!
高中的时候读过萧红的传记,对其悲惨的身世有所了解,知道她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一个,也了解到《呼兰河传》这部自传小说饱含作家的人生况味。
然而真当自己翻开这本书细细品读时,那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无限寂寞凄凉、悲愁无奈,还是着实令我震惊。在小说里,作者追忆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融进了作者独特的生命体验和情绪记忆;用一种率直的真实、凄婉细腻的笔触,真实、感人地再现了呼兰河的乡土人情、风俗习惯;并通过作者年幼时代的生活和感受,反映出呼兰河畔人民的生活、思想和精神状态。
那些林林总总的回忆,在纸上铺展开来,带给我们的,并非童年美好怀想,而是一种时隐时现的寂寞感,以及掩藏在这寂寞之下的沉重的悲哀。
呼兰河是一座小城,在小城里有一个可怜的小团圆媳妇在水中不停的挣扎。我仿佛看到那些所谓驱妖道具在哪儿瞎摆弄。他被滚烫烫的热水烫了三次,几天后,小团圆媳妇死了。我看真本书的开头我感觉十分轻松,读到后面有点沉重。
在东二街上有个大泥坑,六七尺深,人们和家畜无论是在晴天,还是在下雨天都会遭受灾难,淹死过狗,淹死过猪,用泥浆闷死过猫,鸡和鸭,到家第一个想法是填坑,但是他们的方法总是五花八门的。
在作者童年的后花园里,他与他的祖父一起玩耍,一起干活,生活充满了乐趣。
矛盾曾经说过,要点不在《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于它还不像之处,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这就是我写的读《呼兰河传》有感。
呼兰河传的读书心得笔记篇五
作者出生时祖父都已经六十多少了,作者三、四岁时,祖父快七十了,七十岁的祖父非常爱作者,他们爷俩在后园笑个不停。祖父的后园就是小作者的天堂,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一切都是自由的。
书里讲到在东二道街上有个大泥坑,六、七尺深,在那个大坑里淹死过人、猪、狗、猫、马,那个大坑家家户户都知道,有的人说拆墙,有的人说种树,就是没有说把这个坑填平。
在作者的描述中,她的童年是快乐的,也是寂寞的。她从小在后园里长大的,作者和祖父在后园里一起玩,一起干活,作者和祖父时时刻刻在一起,童年充满了快乐。
文章中写到团圆媳妇是一个美丽可爱的小姑娘,才十二,本该是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而她却早早的卖给了一户人家做童养媳,是多么的可怜!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我们的新社会,人们用知识变得智慧,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自己美好的生活,没有男女的不平等,没有可怕的战争。
啊!我真想永久地停留在童年,可是时光总是要走的。那就用一颗善良、热情的心好好珍惜,感受这美好的时光吧!
《呼兰河传》我读完了,可我的思想还停在那灰色的境界里。
呼兰河传的读书心得笔记篇六
萧红那个时代的作者,似乎都极擅长平铺直叙,有什么,就说什么,但也没有流水账那么的无聊。最重要的,是他们不带主观感情色彩的选词,仿佛他们是个照相机似的,好的坏的,留给读者评判。
我自己觉得这一点是极难的,至少对于我来说。一件事情从我的嘴里说出来,或是从我的笔尖写下来,不经意间就带入了自己的情绪。比方说写一个在公共场合大声打电话的'大人,在描写体型是自然的就用上了”满脸横肉“而不是”胖乎乎“或是”体态丰满“之类的词,让人从看到这个描述开始,就不由得对他厌恶起来。而萧红她是不会那么做的,隔壁的婆婆对待小团圆媳妇的方式,她也不用”欺负“来形容,只是写她的所见所闻,写那个婆婆的想法。于是读者的感受就不会向一边倾倒,而是向各方面散开,既觉得婆婆做的不对,但竟也对婆婆心里所权衡的利弊生出一点赞同来。
过几天就要清明放假了,想想自己的老家,应该还和几十年前的呼兰河小城差距不大。田埂,有些破败的小院子,还有互相知晓底细的左邻右舍,都是何其相似。
班级里有从祖辈开始就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也有像我这样,逢年过节要回老家走动走动的,祖籍农村的孩子。中午休息的时候,有几人说不想清明回家扫墓,因为那些已经长眠的人,都没有自己认识的,有些甚至是在自己出生之前就去世了的。其实又何止他们呢?身边有至亲离开的,其实也不大愿意回去。
大约两年前回了老家,大爷家开的超市里的那些货架都被临时撤掉了,地上铺了厚厚的稻草,再盖上一层床单,再后来的人来人往,不论是坐还是走动,都在那一层床单上了。三天过后,这些又都撤了回去。今年过年时,回乡下参加小侄子的一岁生日,回程路过大爷家的超市,大人们也就下来聊天。
两年的时间过去,于是货架上又积上灰了。
呼兰河传的读书心得笔记篇七
文/伦喋喋。每个人都有他/她自己的家乡,在他/她们的心中,自己的家乡是最美的。
家乡也会带给他们很多回忆。我前几天看了一本书,名叫《呼兰河传》,书的作者是萧红。
萧红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于1942年逝世。她原名张乃莹,是中国近现代女作家,也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她的代表作有《生死场》《呼兰河传》《马伯乐》......
这本书先讲了呼兰河的风土人情及习俗,如跳大神、放河灯、逛娘娘庙等等,她还介绍了一些我们现在见不到的那些非常有意思的街市铺子,如当铺、豆腐店、扎彩铺等等,通过这些铺垫让我们能似乎看到了一幅旧社会东北农村的乡土画卷。然后就讲了萧红和她的爷爷之间发生的故事,有在菜园子里的(语文书中有一课“祖父的园子”就是从这节选的),非常有趣。接着她讲了几个凄惨的人物故事,读起来又让人很悲愤。
据说跳大神可以治病,主角有大神和二神,大半是在天黑跳的;放河灯是为了超度饿鬼的,在那天会有很多鬼被放出来,这是给它们一个转世投胎的机会;在看野台子戏时,一个家中往往是三姨二姑全都聚了起来,互赠礼品,有时如果台下出了热闹,就没有多少人看戏了;四月十八逛庙,总有几个警察等着收走丢的孩子,老爷庙里的泥像威风凛凛,娘娘庙里的泥像却近似普通人......可见那时候的人们有多么迷信,而这些乡土习俗现在基本都见不到了。
萧红的爷爷非常疼爱她,当时的封建社会重男轻女,萧红的奶奶还用针扎过她,所以萧红很讨厌她的奶奶。在菜园子中,爷爷做什么,萧红就跟着做什么,她就像一个被宠坏的假小子各种调皮捣乱,但爷爷一如既往的爱护她;爷爷还经常教萧红读诗,并告诉她每首诗的意思。在半夜里当萧红被团圆媳妇的哭声吓着的时候,爷爷哄她、安慰她,告诉她这不是哭声......爷爷最后还是离开了她,唯一把她当成宝贝一样的人也走了。
还有可怜的团圆媳妇,刚12岁就成了童养媳,她天真、懂事又能干,但她在婆家生活得并不幸福,她的婆婆总是打她、骂她、羞辱她,在她脚心上烫出痕迹,还说她没规矩。后来团圆媳妇害怕了,在半夜里喊着要回娘家,就被打得更狠了,然后就一病不起了。她的婆婆用了各种“妙计”,与其说是妙计,不如说是毒计,她们把团圆媳妇当众扒光,放到开水里“洗澡”,几次都差点死过去。最后团圆媳妇被她们活活折腾死了。这些愚昧又狠心的人看的我咬牙切齿,团圆媳妇和我一般大,但她却不幸生活在那样的社会里,是迷信的旧习俗害死了她,是那些麻木、冷漠的人们害死了她,想想都觉得太可悲了!
这本书我看时一会被逗得呵呵笑,一会因书中人悲惨的生活而感到伤心不已,最后又因为自己拥有现在这样幸福自在的生活而庆幸不已,这是一本让人感慨的好书,强烈推荐给大家。
呼兰河传的读书心得笔记篇八
假期闲来无事,又重新潜心拜读了一遍《老人与海》,读时却不禁感想颇深,仿佛不是在阅读一本枯燥的书,而是在阅读一颗生动的心,一颗赤红的心,一颗跳动的充满激情的心。那是数年前我体会不到的。我的感怀也由此开始。
王勃笔下流淌出的千古传唱的《滕王阁序》,其间曾说,“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不仅是一个人的志向,也是老人圣地亚哥的真实写照,是他的灵魂的最恰当描述,是一种生命意义,是一种悲剧一般的壮丽,还是一种对人生的洞悉。当这个世界的天平不向每个人倾斜时,总用人会被象征倒霉的另一端所高高抬起,没有信心,厄运会轻易吞噬空虚的心灵。人真的是很奇怪的动物,为何有勇气面对死亡,却没有勇气面对失败呢?难道失败真的如此可怕吗?冷冷的海风里夹杂着一股血腥,也许这才是人真正害怕的。唯有不羁的灵魂,才是与大海的对抗,与自然的对抗,与世界的对抗,与命运的对抗,这样的灵魂才能做到,真正的伟大,即使他不曾成功过。
《老人与海》讲述了一个故事,一位圣地亚哥的老渔夫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被同行看成失败者,可是他坚持不懈,终于钩到一条大鱼,大鱼把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最终被老人杀死了,绑在船的另一边。老人在归途中一再遭到鲨鱼的袭击,但他仍然斗志昂扬,像一个角斗士在大海这残酷的角斗场是顽强地展开搏斗,历经了重重艰难险阻。虽然老人捕的鱼,在归航的途中只剩下了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但丝毫没有减退老人的坚强意志。
远涉千里,深入大海。为的只是一条鱼么?说到底,人的真正胜利也只能是精神的胜利。人在物质上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能赢得我们崇高的敬意。而只有精神和气魄的胜利,才使我感动,才使我和追随老人的孩子一样,为他的悲壮落泪无可否认,只要是人就都会有缺陷。当一个人承认了这个缺陷并努力去战胜它而不是去屈从它的时候,无论他能否最终战胜自身的这个缺陷,他都是一个胜利者,因为他已经战胜了自己对缺陷的妥协,他是自己勇气和信心的胜利者。老渔夫就是敢于挑战自身缺陷及自己勇气和信心的胜利者。从世俗胜利观的角度看,老渔夫不是最后的胜利者,因为尽管开始他战胜了大马林鱼,但是最终大马林鱼还是让鲨鱼吃了,他只是带着大马林鱼的白骨架子回到了岸上,也就是说,鲨鱼才是胜利者。可是,在理想主义者眼里,老渔夫就是胜利者,因为他始终没有向大海没有向大马林鱼,更没有向鲨鱼妥协和投降。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外在的肉体可以接受折磨,内在的意志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一方面倒下,恰恰是另一方面的站起,在一个宛如梦境的场景中,必定会出现胜利的结局,这是圣地亚哥的魂,也是他无论如何都不会倒下的精神层面。我认为,这,才是伟大的定义。
老人,外表的丑陋,内心的壮丽,和奋勇。无论如何,都没有人敢说他不是英雄。
英雄或许要有强大的肉体,令人称颂的作为,四方流传的美誉,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甚至可以说可有可无。一个英雄,拥有的,便是精神力量的巨人。所谓英雄者,敢为人之所不敢为,敢当人之所不敢当。所谓英雄者,坚强刚毅,屡败屡战。他左右自己,成为一个永不会被击倒的人,他在精神领域,没有失败的记录,也没有失败的预兆,甚至没有失败的概念。自信,坚持,不懈,拼搏,一个老人的故事,一个英雄的启迪。
浮想联翩之间,才领悟到,所谓老当益壮,壮的意义,我想就是一个英雄的努力,他在现实中失败,却在精神上达到了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