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和谐的建立离不开人们之间的互信和相互合作。怎样培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接下来是一些关于人际关系处理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篇一
一:知识与技能:巩固欣赏古代诗词的方法,提高欣赏力;发展联想、想象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体会诗中情,小组讨论理解诗中意,潜心品析发现诗中美,继而发挥想象感受全诗意境。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审美情趣,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用情境教学法创设意境,组织学生小组自学自悟赏析全诗,师生、生生进行交流并让学生发挥再造想象感受诗之美。
多媒体图片、乐曲《十面埋伏》
一、导入新课
二、朗读品味——读出韵味美
1、师配乐朗读(乐曲《十面埋伏》)
2、生配乐朗读、齐读。(要求读出韵味,体会情感)
三、理解诗意
1、问:读出了哪种情感?(苍凉、悲壮、豪迈……)
2、小组讨论:具体看看描述的是什么情境,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3、小组发言解释诗意。
四、品析词语——感受形象美
1、引导:诗是美的,还需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感受美的心灵。这首诗有一种悲壮之美,美在哪里?还需要我们从品析词语入手来发现美。
提示:李贺为我们描绘的战地图景,声色俱备,请同学们标出呈现色彩的词语,传递声响的词语,观其色、闻其声,进而品其味,谈出你的感受。
2、学生讨论,谈感受。
3、师归纳:
黑云——使人联想到大敌当前的形势,形势紧急;
金鳞——戒备森严,显示出不可侵犯的气概。
燕脂——更浓的紫色透出肃杀之气,仿佛战士的鲜血染成。
红旗——红旗半卷,写出行军的诡秘。
这是一副壮美的画卷,作者用浓烈凝重但并不张扬的色彩“黑”、“金”“紫”“红”勾画出苍茫悲壮的画面,加上“角声满天”“鼓寒声沉”,给人庄严壮烈的感觉。
五、再造想象——品味意境美
1、引导:通过品析,我们发现了美,让我们再来感受这美。好的诗都是富于启示性的,言近而意远。能够通过一两个鲜明的形象唤起读者的联想,启发读者在自己的头脑中构成无数新鲜的画面。
2、示范:请让我当一回导演,大家轻轻闭上眼睛,随老师的描述放映首联所表达的画面:
镜头中首先出现的是辽远苍茫的大漠,逐渐推近到一座灰蒙蒙的孤城上,孤城的上空是墨似的乌云。镜头渐渐拉远,只见整个天空都是阴霾密布,一直到远远的地平线上,黑沉沉的,给人沉闷肃杀的感觉,犹如大敌当前。偶尔有一丝日光从云间缝隙中射出。镜头逐渐推移——这是城门前的一队士兵,他们身穿铠甲,手握刀枪,持着盾牌,笔直的站着。一个特写镜头——这是一个年轻的士兵,他的脸上是刚毅严肃的表情,目光中透着坚定,那是誓死报国的决心。日光透射到他的铠甲上,闪出金色的光芒,仿佛给他增添了无穷的力量。
3、请同学们描述颔联颈联的画面。
要求:生动再现画面,传达出诗人的感情。
六、积累比较——吟诵其他边塞诗
1、交流吟诵自己积累的边塞诗
2、反复朗读《雁门太守行》,直至背诵。结束语:我们的祖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用他那不凡的魅力感染着我们,我们为诗歌美妙的意境而心驰神往,为诗人阔达的胸襟而感慨激动。我们爱诗,更爱孕育诗歌这片土壤的五千年文明古国!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篇二
1.反复诵读,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
2.抓住关键字、词、句赏析诗词。
3.领悟作者寄托的爱国情怀,学习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
抓住关键字、词、句赏析诗词。
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多媒体课件
1课时
一、新课导入
1.欣赏歌曲《满江红》
导入:一曲《满江红》荡气回肠,抒写了岳飞为国立功的豪情壮志,报效君主的耿耿忠心。无独有偶,唐朝诗人李贺也在诗歌中表达了忠君报国、建功立业的愿望。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雁门太守行》。(板书课题、作者)
2.出示学习目标
二、检测预习
1.作者简介
李贺(790~816),唐代著名诗人,河南福昌人。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
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他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2.解题
这是一首乐府诗,属于古体诗,不讲究押韵,不受太多格律束缚,可以说是古人的一种“半自由诗”,六朝和唐人的拟作都是咏叹征戍之苦。
3.背景链接
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叛乱此起彼伏,发生过重大的战争。如史载,809年(元和四年),王承宗的叛军攻打易州和定州,爱国将领李光颜曾率兵驰救。元和九年,他身先士卒,突出、冲击吴元济叛军的包围,杀得敌人人仰马翻,狼狈逃窜。从有关《雁门太守行》这首诗的一些传说和材料记载推测,可能是写平定藩镇叛乱的战争。当时是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李贺年仅17岁。
3、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读诗韵
1.请一位学生读,读准字音。
2.请一位同学读,读出节奏和停顿。
3.教师范读,你给老师评价一下。
(二)解诗意
1.结合注释自由读,说出诗歌的大意。
2.诗人构思大胆,把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高度集中在一个昼夜的.时间里加以表现。诗人分别描写了哪三个画面?请你按照时间顺序概括出来。
学生思考,归纳板书:
白天:敌军攻城,我军严守
傍晚:战斗激烈,气氛悲壮
深夜:夜袭敌营,风疾霜重
(三)悟诗情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明确:一、二句“紧张,壮烈”,中间四句“凝重,悲壮”,最后两句“坚定,豪迈”,读出紧张、悲壮、慷慨、激昂、豪迈之情。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写此诗时李贺17岁:家境贫寒、体弱多病、勤勉写诗、扬名诗坛、热衷功名、桀骜不驯。
明确:本诗有声有色地描写了从白天到夜晚的战斗全过程。一方面讴歌了将士们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一方面表达了诗人自己忠君报国、建功立业的愿望。
四、再读诗歌,品味特色
点拨:李贺的诗在风格上想象奇谲,辞采诡丽,变换缤纷,刻意创新。请同学们运用学过的诗歌鉴赏技巧来品一品这首诗。
1.请同学们自选角度,用“我喜欢,因为”的句式说话,感受诗中形象,描述画面,理解作者的感情。
2.小结:
陆游说:“贺词如百家锦纳,五色眩耀,光彩夺目。”这首诗就是用黑、黄(金)、红、白、紫等浓艳色调描绘悲壮的战争风云,对比鲜明强烈,构成了奇特的意境。
五、拓展提升
总结: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牧: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六、总结升华
爱国之情有多种形式,山河破碎,誓死报国的孤臣情,海外赤子的桑梓恋,外敌入侵的亡国恨。我们今天如何爱国?“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七、学以致用
请你就诗中“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一句进行扩写。
要求:1.展开想像,适当加上一些具体的景物描写,要充分运用颜色词来表现战争的惨烈,可以适当抒情。
2.字数在150字左右。
附板书:
雁门太守行李贺
白天:敌军攻城——我军严守
傍晚:战斗激烈——气氛悲壮
深夜:夜袭敌营——风疾霜重
浴血奋战——忠君报国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篇三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情况。
2、赏析两首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学习重点:赏析两首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授课时数: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了解作者:李贺(790—816):字长吉,唐皇室远支。仅做过几年奉礼郎(宗庙祭祀司仪一类事物的丛九品小官),早有诗名,但因父讳而无法应试进举。他对这种低微的职务不满,年少失意,心情抑郁,再加上刻苦作诗,损害了身体,年仅27岁就逝世了。他早岁工诗,很有才名,受知于韩愈。他的诗构思奇特,意境怪诞,想象丰富,语言新颖诡异。他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像,运用传说,熔铸词彩,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由于经历,他的诗中常有感伤、消沉情调。被人称为“诗鬼”。又《昌谷集》。
(二)阅读《李凭箜篌引》详析诗歌内容:
(1)“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高秋”一语除了表明时间是,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
(2)二、三两句写乐声的效果:
前四句先写琴,写声,后写人,有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
(3)五、六两句正面写乐声,而又各具特色:
“昆山玉碎”写出了乐声的特点“凤凰叫”写出了乐声的特点。
这里诗人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摹声音?
“芙蓉泣露”写出了乐声的特点。“香兰笑”写出了乐声的特点。
这里诗人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摹声音?
(4)第七句起到篇终,都是写音响效果。
承上启下的句子是。
分析“老鱼跳波瘦蛟舞”这句话的写作的妙处。
具体分析音响效果。
诗人凭借想象的翅膀,飞向天庭,飞上神山,把读者带进更为辽阔深广、神奇瑰丽的境界。
(5)小结:这是一曲诗的音乐,一首音乐的诗。美丽的秋空,多情的云,悲啼的“江娥”,满面愁容的“素女”,出产美玉的“昆仑山”,充满神话色彩的“凤凰”,浸染着《楚辞》情调的“芙蓉”和“香兰”,救世的女娲,骤落的秋雨,闻弦起舞的神妪,闻声跳跃的瘦蛟和老鱼,无眠的吴质,露湿的寒兔都融入了李凭惊天地泣鬼神的箜篌的美妙音乐之中。
音乐是一种诉诸于听觉的时间艺术,它的音响只存在一瞬,转瞬即逝。音乐形象比较抽象,难以捉摸,要用文字将其妙处表达出来就更困难了。李贺这首诗在众多的描写音乐的唐诗中脱颖而出,获得读者的挚爱,人们将李贺这首诗与白居易的、韩愈的诗歌并列为“摹写声音之至文”,这是有道理的。但是李贺这首诗的写作特色与白居易、韩愈的诗不同。
白居易的诗歌。
韩愈的`诗歌。
李贺的诗歌。
1、解题是乐府旧题,唐人的这类拟古诗,是相对唐代“近体诗”而言的。它有较宽押韵,不受太多格律束缚,可以说是古人的一种半自由诗。
2、学生朗诵课文、感知课文。
《雁门太守行》诗人选取三个画面描写军旅生活:一个在白天,表现官军戒备森严;一个在黄昏前,表现刻苦练兵;一个在中夜,写官军出其不意的袭击敌人。尾联以抒写官军全体将士心愿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政治立场:维护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诗中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以色传情,作者简直就是一个高明的画家。
3、问题探究。
理解重点句子。
首联开头,“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分析“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的妙处。
4、此诗的思想感情。
(四)、全文小结。
李贺的诗,用词新奇、构思独特、想象丰富、色彩斑斓、风格怪异。
(一)课堂作业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诗后两题。
暮江吟(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
(2)诗人为什么觉得“九月初三夜”是可怜的?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二)课后练习《新课程》第27页李贺诗二首。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篇四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鉴赏:
中唐时期藩镇之间和讨伐藩镇的战火此起彼伏,从未终止。战争中的种种传闻,从烽火漫天的战场不断地传来,其中有失败的消息,也有胜利的凯歌;有怯懦的败将,也有奋战卫国的英雄。关心着国家命运的诗人李贺,自然关心各地的战事,当他离开了京城,离开了风光秀丽的家乡,到潞州一带,到了雁门时,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著名诗篇。
诗的开头两句,着意于气氛的渲染,给读者勾勒了这场战争紧张的形势。首句用“黑云”作为比喻,写敌人来势凶猛,再以“压”这个动词来加强此种势态之描写,然后以“欲摧”两词,来补足这种来势之猛烈,并直接刻画了危险的情状。第二句写我方军容整肃,军威雄伟,有临危不惊之气概。这两句的画面描绘得栩栩如生,形象感人:黑云翻滚之下,凶猛的敌军向我孤城扑来,大有城倾郭摧之势;然而,我方将士泰然不惧,整装披甲;在日光照射下,金甲闪金光,气宇轩昂,正准备出击。诗的一开始通过对照表现了形势危急,又表现了我军将士的英雄气概。
三、四两句从声、色两个方面进一步渲染悲壮的气氛。角声呜呜,本来就是一种十分悲凉的音响;现在又是在满目萧瑟的秋天里回荡,自然就显得更加悲壮了。这里从声来写。“塞上燕脂凝夜紫”则从色来烘托。暮色苍茫,边塞红色的`城墙在暮霭凝聚下,呈现出深紫色,为这个悲壮的画面抹上了一层悲壮的色彩。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承接上面四句的描写,继续展开气氛的渲染。这里写易水,并非实指。诗人是利用“易水”这个意象来引动读者的欣赏联想。一提易水,人们心中就会浮起这一幕:在萧瑟的秋风秋色中,一群白衣白巾的壮士们,在河水滔滔奔腾向东南流去的易水河边饯别。他们为了自己国家的生存,送自己的勇士去赴死。一位壮士庄重地取出一张弦乐器——筑,弹着一曲悲切的乐曲;另一位壮士,和着悲壮的音乐唱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就是燕太子丹在易水送别荆轲的场面。李贺这里用易水这个意象牵动人们的联想,渲染了悲剧气氛。霜,给人以寒的感觉;鼓声低沉,更增添战争气氛的压迫感。
以上六句以沉重的色彩:黑、紫两色为基色,点染以紫色、红色,使得诗的意境以低沉的调子映入人们眼帘。用凄厉的角声,喑哑的鼓声,传达一种悲壮的声音进入人们耳膜。声、色互为映衬,使悲剧性的氛围更加强烈、更加动人。
在完成气氛渲染之后,诗人才让自己的主人公出场。个“提携玉龙为君死”的主人公,受过君主的恩遇,在国家危难,形势紧急情况下,都挺身而出,刀剑出鞘,利箭上弦,为了报答君恩,决一死战。由于前面六句对战场气氛、形势危迫作了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渲染,因之,此时表现出来的英雄群像,就具有动人心魄的力量。
这是一首以浓墨重彩描绘出来的边塞诗。景与人物相映衬,声光色态相交融,很有盛唐边塞诗的特色。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篇五
教学目标:
1、了解、学习诗歌的朗读技巧,培养朗读能力。
2、反复诵读,感受、品味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和语言美;。
3、领悟作者寄托的爱国情怀,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1、课前预:(1)搜集资料了解作家作品;。
(2)初读诗歌,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导入新课:(1)播放音乐,创设情境,引入《雁门太守行》。
(2)解题。
(3)简介师生交流资料(检查预习了解作者风格)。
1、读诗韵:明确朗读的三个层次,读准字音和节奏。
2、解诗意:在初读感知基础上,提出不明白之处,师生解疑。
3、悟诗情:(1)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品抒发的感情;。
明确:描绘将士们艰苦卓绝的战斗场面,赞颂将士们奋勇杀。
敌的.英雄气概和誓死报国的爱国情怀。
(2)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诗歌。
明确:一、二句紧张,壮烈。
中间四句凝重,悲壮。
最后两句坚定,豪迈。
(3)配乐齐读。
4、品诗言:
(1)教师点拨品析角度,学生用我喜欢,因为句式说话。(集体讨论;尊重学生阅读体验和独立见解)。
(2)背诵全诗。
5、小结过度。
1、比较阅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朗读诗歌。
(2)思考讨论:两首诗的异同点。
2、名句欣赏:师生交流表达爱国情怀的诗词名句。
必做:诵读25课《诗词五首》。
选做:
2、搜集、积累表达爱国情怀的诗词名句,从内容和写法等方面写点赏析文字,与同学交流。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篇六
教学目标:
1、了解、学习诗歌的朗读技巧,培养朗读能力。
2、反复诵读,感受、品味诗歌的韵律美、语言美和意境美;
3、领悟作者寄托的爱国情怀,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引。
1、课前预习:
(1)搜集资料了解作家作品;
(2)初读诗歌,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旧知导入:
(2)解题“行”“雁门关”。
二、诵读赏析。
(一)初读,感受诗韵美:
1.明确朗读的三个层次,读准字音读顺语句和读出抑扬顿挫。
2.补充古体诗的文体知识。
(二)精读,理解诗意美:在初读感知基础上,提出不明白之处,师生解答下面问题。
1.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2.作者在诗中给我们描绘了哪几幅画面?
3.你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战地气氛?
(三)赏读,感知诗艺美。
感受诗歌形象美,请同学们从关键字词、运用的修辞、表现手法等角度赏析,并用“我喜欢,因为”句式说话。示例:我喜欢“黑云压城城欲摧”,这一句采用比喻将敌军铁骑扬起的灰尘比作黑云,渲染了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机形势,突出边塞风云突变。(修辞)。
(四)品读,体会诗境美。
1.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品抒发的感情。
明确:描绘将士们艰苦卓绝的战斗场面,赞颂将士们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和誓死报国的爱国情怀,同时寄托了诗人立志报国的决心,表达了诗人渴望以才报国的迫切心情。
2.补充作者李贺生平背景。
2.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诗歌。明确:一、二句“紧张,壮烈”中间四句“凝重,悲壮”最后两句“坚定,豪迈”。
教师过渡:李贺短暂的一生愁苦多病贫困交加生不逢时,但是他沉思苦吟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篇,《雁门太守行》是一首悲壮的战歌也是一幅绚美的边塞图,通往诗人内心的钥匙就是充满浪漫气息的形象。(板书)。
(五)、课外写作拓展:诗歌是想象的果实,作者描写战争的惨烈场景,并没有进行具体的战争场面的刻画,现在请你就“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写一段话。
要求:(1)展开合理的想象,适当加一些具体的景物描写来表现战争的惨烈。
(2)100字左右。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篇七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情况。
2、赏析两首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学习重点:赏析两首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授课时数: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了解作者:李贺(790—816):字长吉,唐皇室远支。仅做过几年奉礼郎(宗庙祭祀司仪一类事物的丛九品小官),早有诗名,但因父讳而无法应试进举。他对这种低微的职务不满,年少失意,心情抑郁,再加上刻苦作诗,损害了身体,年仅27岁就逝世了。他早岁工诗,很有才名,受知于韩愈。他的诗构思奇特,意境怪诞,想象丰富,语言新颖诡异。他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像,运用传说,熔铸词彩,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由于经历,他的诗中常有感伤、消沉情调。被人称为“诗鬼”。又《昌谷集》。
(二)阅读《李凭箜篌引》详析诗歌内容:
(1)“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高秋”一语除了表明时间是,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
(2)二、三两句写乐声的效果:
前四句先写琴,写声,后写人,有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
(3)五、六两句正面写乐声,而又各具特色:
“昆山玉碎”写出了乐声的特点“凤凰叫”写出了乐声的特点。
这里诗人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摹声音?
“芙蓉泣露”写出了乐声的特点。“香兰笑”写出了乐声的特点。
这里诗人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摹声音?
(4)第七句起到篇终,都是写音响效果。
承上启下的句子是。
分析“老鱼跳波瘦蛟舞”这句话的写作的妙处。
具体分析音响效果。
诗人凭借想象的翅膀,飞向天庭,飞上神山,把读者带进更为辽阔深广、神奇瑰丽的境界。
(5)小结:这是一曲诗的音乐,一首音乐的诗。美丽的秋空,多情的云,悲啼的“江娥”,满面愁容的“素女”,出产美玉的“昆仑山”,充满神话色彩的“凤凰”,浸染着《楚辞》情调的“芙蓉”和“香兰”,救世的女娲,骤落的秋雨,闻弦起舞的神妪,闻声跳跃的瘦蛟和老鱼,无眠的吴质,露湿的`寒兔都融入了李凭惊天地泣鬼神的箜篌的美妙音乐之中。
音乐是一种诉诸于听觉的时间艺术,它的音响只存在一瞬,转瞬即逝。音乐形象比较抽象,难以捉摸,要用文字将其妙处表达出来就更困难了。李贺这首诗在众多的描写音乐的唐诗中脱颖而出,获得读者的挚爱,人们将李贺这首诗与白居易的、韩愈的诗歌并列为“摹写声音之至文”,这是有道理的。但是李贺这首诗的写作特色与白居易、韩愈的诗不同。
白居易的诗歌。
韩愈的诗歌。
李贺的诗歌。
1、解题是乐府旧题,唐人的这类拟古诗,是相对唐代“近体诗”而言的。它有较宽押韵,不受太多格律束缚,可以说是古人的一种半自由诗。
2、学生朗诵课文、感知课文。
《雁门太守行》诗人选取三个画面描写军旅生活:一个在白天,表现官军戒备森严;一个在黄昏前,表现刻苦练兵;一个在中夜,写官军出其不意的袭击敌人。尾联以抒写官军全体将士心愿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政治立场:维护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诗中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以色传情,作者简直就是一个高明的画家。
3、问题探究。
理解重点句子。
首联开头,“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分析“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的妙处。
4、此诗的思想感情。
(四)、全文小结。
李贺的诗,用词新奇、构思独特、想象丰富、色彩斑斓、风格怪异。
(一)课堂作业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诗后两题。
暮江吟(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
(2)诗人为什么觉得“九月初三夜”是可怜的?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二)课后练习《新课程》第27页李贺诗二首。
文档为doc格式。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篇八
《雁门太守行》这首诗是有着“鬼才”之称的李贺的代表作。这首诗描写一场惨烈的战争:孤城被敌军团团围困,危在旦夕,将士浴血奋战誓死抵抗。增援部队赶到,但敌军强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但将士们毫不气馁,奋勇冲杀,表现了为国效命战死疆场的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在我国古代反映边塞战争的诗篇中,这是一首壮烈雄奇、影响较大的佳作。李贺的诗,用词新奇、构思独特、想象丰富、色彩斑斓。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2、借助想象,理解诗歌运用色彩斑斓的词语来描绘悲壮的战争。
3、品味语言,领悟作者寄托的爱国情怀。
1、借助想象,理解诗歌运用色彩斑斓的词语来描绘悲壮的战争。
2、品味语言,领悟作者寄托的爱国情怀。
借助想象,理解诗歌运用浓艳色彩的词语来描绘悲壮的战争。
多媒体课件、乐曲《十面埋伏》
(一)导入新课李贺是唐代的诗人,他一生应试难中,又愁苦多病,更是壮志难酬,27岁就英年早逝了。正因为应试遇挫,仕途不顺,所以,他致力于诗。据说,李贺写诗非常勤奋,外出时总背一破囊,得诗句便写投囊中,暮归再成诗篇。在李贺的短暂生涯中,给后人留下了两百余首诗。据史书记载,有一次李贺带着诗卷求见韩愈,韩愈当时正送走客人,想休息,门人把李贺的诗卷呈送给韩愈,韩愈也就随手翻翻而已。不翻则已,一翻就拍案叫绝。原来诗卷的第一首诗就是《雁门太守行》,而这首诗,竟然就是李贺在17岁写成的。李贺的诗非常有特色有个性,人称“诗鬼”。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李贺的《雁门太守行》,看看这首诗究竟凭什么让韩愈拍案叫绝?(设计意图:通过故事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认知体验。)
(二)读诗韵
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读。大声朗读。
2、齐读要求:读出诗味,读出感情。声音洪亮。
3、范读
(1)、师配乐朗读(乐曲《十面埋伏》)
(2)、生配乐朗读、齐读。(乐曲《十面埋伏》)要求:读出韵味,体会情感。抑扬顿挫。(设计意图:通过朗读,读通读顺诗歌,培养语感;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深入到作品的意境之中,细心品味,入情入境。)
(三)解诗意
1、整体感悟问:通过朗读,你读出了哪种情感?明确:苍凉、悲壮、豪迈……过渡语:这首诗很多方面都投射出了战争的紧张、壮烈、悲壮,请大家在诗中找一找,读一读,可以在书中作标记。例如:“压”是“逼迫”的意思。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开”写出了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雄姿英发,士气高昂和敌军形成鲜明对比。“角声满天”“鼓寒声沉”,给人庄严壮烈的感觉。
2、理解内容本诗既是写边塞征战之事,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场面?明确:描绘了一个战争场面。
3、具体看看描述的是什么情境,结合内容,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要求:小组讨论,描述画面明确:这首诗描写一场惨烈的战争:孤城被敌军团团围困,危在旦夕,将士浴血奋战誓死抵抗。增援部队赶到,但敌军强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但将士们毫不气馁,奋勇冲杀,表现了为国效命战死疆场的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设计意图:通过整体感知和理解内容两个环节,既使学生较快地把握了主要内容,又训练了其概括能力。)
(四)悟诗情引导:诗是美的,还需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感受美的心灵。这首诗有一种悲壮之美,美在哪里?这就需要我们借助想象,从品析词语入手来发现美。
1.惨烈的战斗一直持续着,大家想象一下,战场上除了有号角声,还有什么声音?引导分析:有擂鼓的声音、奔跑声、呐喊声、相互的鼓励声、兵器的碰撞声、战马的嘶吼声、战士临死之前的惨叫声,以及战斗结束后留下的风声、水声等等。(设计意图:通过想象,战争悲壮、凝重的气氛就渲染出来了,进而学生也一气呵成地感受到战争过后的沉寂、惨烈。)
2、李贺写诗,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新奇浓重的色彩,试以这首诗为例作具体说明。提示:李贺为我们描绘的战地图景,声色俱备,请同学们标出呈现色彩的词语,传递声响的词语,观其色、闻其声,进而品其味,谈出你的感受。明确:“金鳞”、“燕脂”、“红旗”、“黄金台”、“玉龙”不但鲜明而且浓艳,它们在“黑云”、“夜紫”的背景下,构成了色彩斑斓的.画卷。例如,诗人巧妙地抓住了一系列富有特征的景象,运用了“黑”、“金”、“红”、“紫”、“燕脂”等字眼,使所描写的景物更加色调鲜明,又分别就“听”和“见”,“白天”和“夜晚”等角度,从侧面加以烘托,构成了一幅有神、有形、有动、有静的战斗画面,给人一种战斗惨烈的实感,从而突出了出征将士的英勇形象,使全诗气氛紧张而热烈,意境苍凉而悲壮,声情凝重而激昂。又如,“黄金、玉龙”,其质地和色泽,都为世人所重。“龙”,是古代传说中的高贵动物,“玉龙”,唐人用以称剑。“黄金台”,是求贤若渴的象征。战国时燕昭王曾筑台置千金于其上以招揽人才,因称此台为“黄金台”。诗人选用“玉龙”和“黄金台”造型设色,创造出“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诗句,一位神采奕奕的主将形象便宛然在目。
3、请同学们任选一联分别从视觉、听觉等角度来描述画面。
要求:字数80字左右,生动再现画面,传达出诗人的感情。(设计意图:在理解内容、领悟情感的基础上,借助丰富的想象,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领会本诗鲜明的特点,水到渠成,避免了空洞说教,领悟作品内涵,感受心灵的震撼。)
(五)全文小结《雁门太守行》以有限的文字给读者创造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无声的语言给后人留下了有声有色的意境。这就是《雁门太守行》的魅力,这就是诗鬼的才气。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改写诗歌,展开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全诗画面,做到有声有色、有动有静。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篇九
典故:黄金台:《上古郡国图经》“黄金台在易水东南十八里,燕昭王(姬平)置千金于台上,以延天下之士。”
战国时燕昭王曾筑台置千金于其上以延揽人才,因称此台为“黄金台”。“玉龙”,唐人用以称剑。黄金、白玉,其质地和色泽,都为世人所重。“龙”,是古代传说中的高贵动物,“黄金台”,是求贤若渴的象征。诗人选用“玉龙”和“黄金台”造型设色,创造出“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诗句,一位神采奕奕的主将形象便宛然在目。其不借为国捐躯的崇高精神,以及君主重用贤才的美德,都给读者以强烈而美好的感受。
尾联: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原文。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篇十
《雁门太守行》是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的代表作之一,是乐府旧题。
教学目标:
1、了解、学习诗歌的朗读技巧,培养朗读能力。
2、反复诵读,感受、品味诗歌的韵律美、语言美和意境美;。
3、领悟作者寄托的爱国情怀,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引。
1、课前预习:(1)搜集资料了解作家作品;(2)初读诗歌,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旧知导入:(1)我们之前学习过唐代诗人王维的边塞诗《使至塞上》,有一位诗人被称为唐代诗坛闪着奇光异彩的新星,他就是李贺,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作品《雁门太守行》(2)解题“行”“雁门关”。
二、诵读赏析。
(一)初读,感受诗韵美:
1.明确朗读的三个层次,读准字音读顺语句和读出抑扬顿挫。
2.补充古体诗的.文体知识。
(二)精读,理解诗意美:在初读感知基础上,提出不明白之处,师生解答下面问题。
1.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2.作者在诗中给我们描绘了哪几幅画面?
3.你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战地气氛?
(三)赏读,感知诗艺美。
感受诗歌形象美,请同学们从关键字词、运用的修辞、表现手法等角度赏析,并用“我喜欢,因为”句式说话。示例:我喜欢“黑云压城城欲摧”,这一句采用比喻将敌军铁骑扬起的灰尘比作黑云,渲染了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机形势,突出边塞风云突变。(修辞)。
(四)品读,体会诗境美。
1.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品抒发的感情。
明确:描绘将士们艰苦卓绝的战斗场面,赞颂将士们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和誓死报国的爱国情怀,同时寄托了诗人立志报国的决心,表达了诗人渴望以才报国的迫切心情。
2.补充作者李贺生平背景。
2.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诗歌。明确:一、二句“紧张,壮烈”中间四句“凝重,悲壮”最后两句“坚定,豪迈”。
教师过渡:李贺短暂的一生愁苦多病贫困交加生不逢时,但是他沉思苦吟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篇,《雁门太守行》是一首悲壮的战歌也是一幅绚美的边塞图,通往诗人内心的钥匙就是充满浪漫气息的形象。(板书)。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篇十一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雁门太守行”系乐府旧题。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叛乱此伏彼起,发生过重大的战争。如史载,元和四年(809),王承宗的叛军攻打易州和定州,爱国将领李光颜曾率兵驰救。元和九年,他身先士卒,突出、冲击吴元济叛军的包围,杀得敌人人仰马翻,狼狈逃窜。
从有关《雁门太守行》这首诗的一些传说和材料记载推测,可能是写平定藩镇叛乱的战争。
诗共八句,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黑云压城城欲摧”,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次句写城内的守军,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耀人眼目。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这里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据说王安石曾批评这句说:“方黑云压城,岂有向日之甲光?”杨慎声称自己确乎见到此类景象,指责王安石说:“宋老头巾不知诗。”(《升庵诗话》)其实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不能等同起来,敌军围城,未必有黑云出现;守军列阵,也未必就有日光前来映照助威,诗中的黑云和日光,是诗人用来造境造意的手段。三、四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显然,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正在进行。“角声满地”,勾画出战争的规模。敌军依仗人多势众,鼓噪而前,步步紧逼。守军并不因势孤力弱而怯阵,在号角声的鼓舞下,他们士气高昂,奋力反击。战斗从白昼持续到黄昏。诗人没有直接描写车毂交错、短兵相接的激烈场面,只对双方收兵后战场上的景象作了粗略的'然而极富表现力的点染:鏖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这种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暗示攻守双方都有大量伤亡,守城将士依然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
后四句写驰援部队的活动。“半卷红旗临易水”,“半卷”二字含义极为丰富。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接着描写苦战的场面:驰援部队一迫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威,投入战斗。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篇十二
1.初步了解“行”的文体特点。
2.探究欣赏古代诗词的方法,提高欣赏力。
3.领悟诗歌主题,从小树立爱国之志。
品味语言,体会古诗中颜色词的表达作用。
学习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从小树立爱国之志。
课时安排:1课时。
一、新课导入。
二、初读解题。
1.朗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2.解题。歌行体是乐府诗的一种变体。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都是“歌曲”的意思,其音节、格律一般都比较自由,遂有“歌行”一体。
比较:《长歌行》、《钱塘湖春行》。
三、再读探究。
1.小组合作。找出诗中表示色彩的词语,体会他们的表达作用。
2.交流反馈。先朗读、疏通诗句,再解释词语,最后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
3.教师小结。点明时间、点明地点、描绘形象、创造意境、传达感情……。
四、学以致用。
请你就诗中“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一句进行扩写。
要求:1、展开想像,适当加上一些具体的景物描写,要充分运用颜色词来表现战争的惨烈;可以适当抒情。
2、字数在150字左右。
五、作业布置。
请挑选本学期我们学过的三句诗句,体会色彩词的表达作用。
白天:敌军攻城我军严守。
傍晚:气氛悲壮战斗激烈。
深夜:夜袭敌营风疾霜重。
忠君报国浴血奋战。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篇十三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色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辗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注释】。
(1)雁门大守行:乐府《相和歌·瑟调曲》旧题。古雁门郡,占有今山西西北部。
之地。
(2)易水:在今河北易县。
(3)玉龙:指剑。
(4)角:古代军中一种吹奏乐器,多用兽角制成,也是古代军中的号角。
(5)塞上燕脂凝夜紫:燕脂,即胭脂,这里指暮色中塞上泥土有如胭脂凝成。凝夜紫,在暮色中呈现出暗紫色。凝,凝聚。“燕脂”、“夜紫”暗指战场血迹。
(6)临:逼近,到,临近。易水:河名,大清河上源支流,源出今河北省易县,向东南流入大清河。易水距塞上尚远,此借荆轲故事以言悲壮之意。战国时荆轲前往刺秦王,燕太子丹及众人送至易水边,荆轲慷慨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不起:是说鼓声低沉不扬。
(7)霜重鼓寒: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声不起:形容鼓声低沉;不响亮。此句一作“霜重鼓声寒不起”。
(8)报:报答。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相传战国燕昭王所筑。《战国策·燕策》载燕昭王求士,筑高台,置黄金于其上,广招天下人才。意:信任,重用。
【译文】。
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我军严待以来,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
秋色里,响亮军号震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
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
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
【评析】。
意象新奇,设色鲜明,造型新颖,想象丰富而奇特,这是李贺诗歌的突出特点。在《雁门太守行》里,这些特点得到了全面而充分的体现。仅以后两句为例,看看他如何注意设色和造型。这两句写主将为报君主的知遇之恩,誓死决战,却不用概念化语言,而通过造型、设色、突出主将的外在形象和内心活动。战国时燕昭王曾筑台置千金于其上以延揽人才,因称此台为“黄金台”。“玉龙”,唐人用以称剑。黄金、白玉,其质地和色泽,都为世人所重。“龙”,是古代传说中的高贵动物,“黄金台”,是求贤若渴的象征。诗人选用“玉龙”和“黄金台”造型设色,创造出“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诗句,一位神采奕奕的主将形象便宛然在目。其不借为国捐躯的崇高精神,以及君主重用贤才的美德,都给读者以强烈而美好的感受。
“雁门太守行”系乐府旧题。此诗共八句,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黑云压城城欲摧”,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次句写城内的守军,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耀人眼目。
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这里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据说王安石曾批评这句说:“方黑云压城,岂有向日之甲光?”杨慎声称自己确乎见到此类景象,指责王安石说:“宋老头巾不知诗。”(《升庵诗话》)其实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不能等同起来,敌军围城,未必有黑云出现;守军列阵,也未必就有日光前来映照助威,诗中的黑云和日光,是诗人用来造境造意的手段。三、四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显然,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正在进行。
“角声满天”,勾画出战争的规模。敌军依仗人多势众,鼓噪而前,步步紧逼。守军并不因势孤力弱而怯阵,在号角声的鼓舞下,他们士气高昂,奋力反击。战斗从白昼持续到黄昏。诗人没有直接描写车毂交错、短兵相接的激烈场面,只对双方收兵后战场上的景象作了粗略的然而极富表现力的点染:鏖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这种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暗示攻守双方都有大量伤亡,守城将士依然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
【诗人简介】。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
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