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小学一年级语文讲课教案指南电子版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与指导篇一
教材分析
“小兔运南瓜”是人教课标版语文实验教材第一册最后一个口语交际的内容。本次口语交际有三幅图。第一幅,小兔站在南瓜地里望着大南瓜想:怎么运走呢?第三幅,南瓜已经运回了家,兔妈妈奇怪地问小兔是怎么运回来的,小兔平静地告诉了妈妈。第二幅图空缺,那么,小兔究竟是怎样运南瓜的呢?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这一次的教学就以第二幅图为重点,它为我们提供了空白点,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想象,加以填充,以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目标
1.动脑筋想出小兔把南瓜运回家的办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2.积极参与讨论,能把自己想到的办法说清楚,并能对别人说的办法进行评论。
课前准备:课文图;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师:你们认识这只小动物吗?喜欢他吗?
生:认识,是小兔。喜欢!
师:这么可爱的小兔遇到什么难题了?为什么愁眉苦脸的呢?
生:他想把大南瓜运回家,可是他抱不动。
师:小朋友,咱们现在就一起来帮助小兔想办法,好吗?
生:好。
设计意图: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学生一进入这个情境,就会有强烈的表达冲动,积极性马上被调动起来了。
二、全班交流,展示表达
生:小兔可以请好朋友小灰兔、小牛、小羊帮忙把南瓜抬回家。
师:这种办法是请别人帮忙。真不错!还有其他的办法吗?
生:我可以帮小兔把南瓜抱回家,也可以背着南瓜回家。
师:你可真是个“大力士”啊!
生:小兔可以把大南瓜立起来,滚着往前走。
师:噢,自己解决问题,把南瓜当成车轮啦!这个办法真好!
生:小兔,我也有一个办法。你可以找根绳子拴住南瓜,把它拉回家。
师:有道理。这个办法能从实际情况去想,让小兔自己克服困难。
生:小兔,你也可以找来一根木棍,撬着移动南瓜,然后把南瓜运回家。
师:这种办法也是自己克服困难,不过挺费劲的。还有更巧妙的办法吗?
生:小兔可以向别人借车运大南瓜。
师:向谁借车?借什么车?
生:向邻居借车,有小货车最好,推车也行。
师:先求助别人,再自己运。
生:小兔可以用许多打了氢气的气球拴住大南瓜,然后把南瓜运回家。
师:很有创意!
师:你们真棒!想的办法真多。我把掌声送给你们。
师:(过渡)刚才大家都积极动脑,大胆发言,说出了自己想的办法。你们的办法都不错,可是小兔不知道选哪种办法好啦!现在请你们帮助小兔参谋参谋,他应该选哪种办法。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大胆想象,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教师运用肯定、赞赏等激励性评价,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
三、讨论评议,注重表达
(学生分组讨论后汇报。)
生:我觉得用抱或背的办法不好,因为这样很费劲又很慢。第3种办法把南瓜立起来滚回家就很好。
师:对呀,如果路平好走,自己推着南瓜滚回去的办法就挺好。
生:我认为向别人借车运南瓜的办法好,又快又轻松。
师:如果路陡难走,用小车运的办法就不错。
生:用气球运南瓜的办法好,很省力。(许多生:不好,不好。)
师:为什么不好?
生:万一气球撞到树上或者被什么东西扎了就会破,南瓜就会掉下来摔坏,那就白费力气了。
师:看来这办法还不容易实施呢。
生:我觉得第4种和第5种办法不好,小兔小,南瓜大,用绳子拉或用木棍撬着移动都太费劲。
师:是啊,这对小兔来说都太不容易做到了。
生:我觉得还是第1种办法好,自己搬南瓜很费劲,请好朋友小灰兔、小牛、小羊帮忙抬,就比较轻松了,“人多力量大”。
师: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老师替小兔谢谢你们!以后我一定要向你们学习,遇到事情多动脑筋想办法。
设计意图:学生把自己的体会加以梳理,通过小组合作加工,流畅地表达出来。这一环节再次体现了小组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拓展延伸,学科综合
师:(课件播放音乐)我们用自己喜欢的办法帮小兔把南瓜运回了家,现在就请每位小朋友选一种运南瓜的办法把它画下来,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画。回家后把小兔运南瓜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语言的内化与外化的训练过程,把它画下来是语言图像化的过程,看着画把它编成故事又是一个图像文字化的过程,在这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将得到有效的提高。
小学一年级语文讲课教案指南电子版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与指导篇二
“小兔运南瓜”是人教课标版语文实验教材第一册最后一个口语交际的内容。本次口语交际有三幅图。第一幅,小兔站在南瓜地里望着大南瓜想:怎么运走呢?第三幅,南瓜已经运回了家,兔妈妈奇怪地问小兔是怎么运回来的,小兔平静地告诉了妈妈。第二幅图空缺,那么,小兔究竟是怎样运南瓜的呢?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这一次的教学就以第二幅图为重点,它为我们提供了空白点,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想象,加以填充,以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动脑筋想出小兔把南瓜运回家的办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2.积极参与讨论,能把自己想到的办法说清楚,并能对别人说的办法进行评论。
课文图;多媒体课件。(教师)
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师:你们认识这只小动物吗?喜欢他吗?
生:认识,是小兔。喜欢!
师:这么可爱的小兔遇到什么难题了?为什么愁眉苦脸的呢?
生:他想把大南瓜运回家,可是他抱不动。
师:小朋友,咱们现在就一起来帮助小兔想办法,好吗?
生:好。
设计意图: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学生一进入这个情境,就会有强烈的表达冲动,积极性马上被调动起来了。
二、全班交流,展示表达
生:小兔可以请好朋友小灰兔、小牛、小羊帮忙把南瓜抬回家。
师:这种办法是请别人帮忙。真不错!还有其他的办法吗?
生:我可以帮小兔把南瓜抱回家,也可以背着南瓜回家。
师:你可真是个“大力士”啊!
生:小兔可以把大南瓜立起来,滚着往前走。
师:噢,自己解决问题,把南瓜当成车轮啦!这个办法真好!
生:小兔,我也有一个办法。你可以找根绳子拴住南瓜,把它拉回家。
师:有道理。这个办法能从实际情况去想,让小兔自己克服困难。
生:小兔,你也可以找来一根木棍,撬着移动南瓜,然后把南瓜运回家。
师:这种办法也是自己克服困难,不过挺费劲的。还有更巧妙的办法吗?
生:小兔可以向别人借车运大南瓜。
师:向谁借车?借什么车?
生:向邻居借车,有小货车最好,推车也行。
师:先求助别人,再自己运。
生:小兔可以用许多打了氢气的气球拴住大南瓜,然后把南瓜运回家。
师:很有创意!
师:你们真棒!想的办法真多。我把掌声送给你们。
师:(过渡)刚才大家都积极动脑,大胆发言,说出了自己想的办法。你们的办法都不错,可是小兔不知道选哪种办法好啦!现在请你们帮助小兔参谋参谋,他应该选哪种办法。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大胆想象,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教师运用肯定、赞赏等激励性评价,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
三、讨论评议,注重表达
(学生分组讨论后汇报。)
生:我觉得用抱或背的办法不好,因为这样很费劲又很慢。第3种办法把南瓜立起来滚回家就很好。
师:对呀,如果路平好走,自己推着南瓜滚回去的办法就挺好。
生:我认为向别人借车运南瓜的办法好,又快又轻松。
师:如果路陡难走,用小车运的办法就不错。
生:用气球运南瓜的办法好,很省力。(许多生:不好,不好。)
师:为什么不好?
生:万一气球撞到树上或者被什么东西扎了就会破,南瓜就会掉下来摔坏,那就白费力气了。
师:看来这办法还不容易实施呢。
生:我觉得第4种和第5种办法不好,小兔小,南瓜大,用绳子拉或用木棍撬着移动都太费劲。
师:是啊,这对小兔来说都太不容易做到了。
生:我觉得还是第1种办法好,自己搬南瓜很费劲,请好朋友小灰兔、小牛、小羊帮忙抬,就比较轻松了,“人多力量大”。
师: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老师替小兔谢谢你们!以后我一定要向你们学习,遇到事情多动脑筋想办法。
设计意图:学生把自己的体会加以梳理,通过小组合作加工,流畅地表达出来。这一环节再次体现了小组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拓展延伸,学科综合
师:(课件播放音乐)我们用自己喜欢的办法帮小兔把南瓜运回了家,现在就请每位小朋友选一种运南瓜的办法把它画下来,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画。回家后把小兔运南瓜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语言的内化与外化的训练过程,把它画下来是语言图像化的过程,看着画把它编成故事又是一个图像文字化的过程,在这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将得到有效的提高。
小学一年级语文讲课教案指南电子版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与指导篇三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课文。
2.读懂每句话,理解词语意思。
3.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读懂课文内容,认识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知道青蛙冬眠的特点。
4.学会6个生字,认识一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词句意思,读懂课文内容。
2.练习根据课后问题,读课文,回答问题,理解课文。
3.识字、写字。
4.朗读,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图片(竹叶、梅花、枫叶),田字格小黑板,写课后第2题填空题的小黑板,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读准音、读成句。
(二)读懂每句话,理解词语意思。
(三)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读懂课文;认识小鸡、小狗、小鸭、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知道青蛙是冬眠动物。
(四)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读懂每句话,理解词语意思。
(二)读懂课文内容,学会知识。
三、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理解题意。
板书:13 雪地里的小画家
1.“雪地”是什么样子的?(下大雪以后,地面上积了一层厚厚的雪,把大地都变成银白色的了)
2.什么是画家?(绘画技艺很高的人)
3.课题讲的谁?(小画家)
4.什么地方的小画家?(雪地里的小画家)
师述:我们学学课文,看看这些雪地里的小画家是怎样画人的,都画了些什么画。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读准生字的音。
1.学生自练看拼音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记住生字的读音,要读成句。(读几遍后教师检查,指名读)
2.出示生字卡片,读准字音。
3.这篇课文有几句话?从哪儿到哪儿是一句?(说出每一句是第几行)
4.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些什么知识?(四种小动物的爪或蹄子的形状不同,青蛙是冬眠动物)
(三)细读课文,理解词句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1.读第1句,问:小动物们要在雪地画画,看到下雪了高兴吗?你从哪里看出它们很高兴?(从第1句两个“下雪啦”看出它们很高兴)师述:这句话最后的标点符号叫叹号,在这里是表示高兴的语气。你们自己练习读出高兴的语气。(自读几遍后指名读)
2.读第2句。自由练读,指名读。
(1)这句话讲在什么地方?来了谁?(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2)“雪地”与上句有什么关系?(冬天下了大雪,才会有雪地)
(3)“一群”是多少?(好多个)
(4)这一群小画家和“雪地”有什么关系?(雪地是小画家画画的地方)
3.读第3句话。自由练读,指名读。
(1)谁在雪地上画画?(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在雪地上画画)(自己练说)
(2)它们都画了什么?(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板书:小鸡竹叶
小狗梅花
小鸭枫叶
小马月牙
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竹叶、梅花、枫叶、月牙的形状,说出它们形状上的特点,说说它们的名称。看书上插图与图片比较,说说小画家们画得像不像。
(3)说说小画家画的画是什么?(是它们在雪地上踩出的脚印)
(4)为什么说小鸡画竹叶呢?(小鸡的爪子印出的形状像竹叶)依次问其他几个动物画的为什么是……(小狗爪子下面的肉垫像梅花,小鸭的脚趾间有蹼连着,印出样子像枫叶,小马的蹄印像月牙)
4.读第4句话。(自己练读后指名读)
(1)你们平常画画时要用什么?”
(2)这4位小画家是怎样画画的呢?(不用……不用……几步就成一幅画)
(3)“几步就成一幅画”是什么意思?(小动物走过雪地,爪子或蹄子踩在雪地上,在雪地上留下的爪或蹄印就是它们画的画。把它们各种形状的爪或蹄印比作一幅美丽的画)(自己练说后,指名回答)
5.读第5、6两句话。想一想,青蛙为什么没有参加?它为什么大白天“在洞里睡着”了呢?(因为青蛙是一种冬眠动物)
师述:因为在寒冷的冬季,食物和水分都很缺乏,青蛙为了减少消耗,就卧在洞里不吃也不动,像睡觉一样,我们管这种现象叫冬眠,等到春天,天气暖和了,再恢复正常活动。
(四)指导朗读。
师述:你们觉得这篇课文有趣吗?读出小动物的快乐的情趣。(自己练读后,指名读,找2~3人)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6个生字:画、叶、牙、用、笔、几,认识新偏旁“”,竹字头。
(二)完成书后作业第2题。
(三)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
三、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指名读,齐读。
(二)学会6个生字。
1.画,huà,拼读音节。
(1)识记字形,自学后指名提问。(画,huà,用部件加笔画方法记,半包围结构。上面是“一”,中间是“田”,下面是竖折、竖两笔,一共8笔)
(2)自己默记字形,同桌互相检查。
(3)口头组词语。
画家图画绘画画报笔画
2.叶,yè,读准字音,读词语:枫叶。
(1)识记字形。自学后提问。(略)
(2)口头组词语。
树叶叶子落叶绿叶
3.牙,yá,拼读音节,读词语:月牙。
(1)识记字形:自学后指名说。(用数笔画方法记,一笔横“一”,二笔竖折“”,三笔竖钩“”,四笔斜撇“牙”。一共4笔,月牙的“牙”)
(2)口头组词语。
月牙牙齿
4.用,yòng,拼读音节。
(1)识记字形。(用,yòng,用偏旁加笔画的方法记,半包围结构,外面同字框,里面是横、横、竖。一共5笔。第一笔是竖撇)
(2)口头组词语。
用处作用用电功用费用
5.笔,bǐ,拼读音节,读词语:画笔。
(1)认识新偏旁“”,竹字头。笔顺是撇(),横(),点(),两边一样。
(2)识记字形。(笔,bǐ!,上下结构,上面竹字头,下面“毛”字,一共10笔)
(3)口头组词语。
毛笔钢笔铅笔画笔笔记本
6.几,jǐ,拼读音节,读词语:几步。
自学字形。与“几”字有什么区别?“儿”第二笔是竖弯钩(乚),“几”第二笔是横折弯钩()。
(三)指导书写。
1.画:引导学生自己找准位置(整体部件),看教师范写字后,独立写字头。
2.叶、牙、用、几4个字方法同上。
提示:“用”第一笔是竖撇。
3.笔。
(1)整体位置:上小下大。
(2)部件位置:①竹字头上的两上“”在竖中线左右各一个,左边第二笔横尾压竖中线,右边第一笔撇尖压竖中线。②“毛”字第一笔从竹字头右边的“”撇点之间起笔,撇到横中线上。第二横收笔在横中线上。其他写法同“毛”。
(四)指导背诵。
小学一年级语文讲课教案指南电子版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与指导篇四
1.借助拼音读课文。
2.读懂每句话,理解词语意思。
3.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读懂课文内容,认识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知道青蛙冬眠的特点。
4.学会6个生字,认识一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背诵课文。
1.理解词句意思,读懂课文内容。
2.练习根据课后问题,读课文,回答问题,理解课文。
3.识字、写字。
4.朗读,背诵课文。
图片(竹叶、梅花、枫叶),田字格小黑板,写课后第2题填空题的小黑板,生字卡片。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读准音、读成句。
(二)读懂每句话,理解词语意思。
(三)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读懂课文;认识小鸡、小狗、小鸭、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知道青蛙是冬眠动物。
(四)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读懂每句话,理解词语意思。
(二)读懂课文内容,学会知识。
三、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理解题意。
板书:13 雪地里的小画家
1.“雪地”是什么样子的?(下大雪以后,地面上积了一层厚厚的雪,把大地都变成银白色的了)
2.什么是画家?(绘画技艺很高的人)
3.课题讲的谁?(小画家)
4.什么地方的小画家?(雪地里的小画家)
师述:我们学学课文,看看这些雪地里的小画家是怎样画人的,都画了些什么画。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读准生字的音。
1.学生自练看拼音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记住生字的读音,要读成句。(读几遍后教师检查,指名读)
2.出示生字卡片,读准字音。
3.这篇课文有几句话?从哪儿到哪儿是一句?(说出每一句是第几行)
4.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些什么知识?(四种小动物的爪或蹄子的形状不同,青蛙是冬眠动物)
(三)细读课文,理解词句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1.读第1句,问:小动物们要在雪地画画,看到下雪了高兴吗?你从哪里看出它们很高兴?(从第1句两个“下雪啦”看出它们很高兴)师述:这句话最后的标点符号叫叹号,在这里是表示高兴的语气。你们自己练习读出高兴的语气。(自读几遍后指名读)
2.读第2句。自由练读,指名读。
(1)这句话讲在什么地方?来了谁?(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2)“雪地”与上句有什么关系?(冬天下了大雪,才会有雪地)
(3)“一群”是多少?(好多个)
(4)这一群小画家和“雪地”有什么关系?(雪地是小画家画画的地方)
3.读第3句话。自由练读,指名读。
(1)谁在雪地上画画?(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在雪地上画画)(自己练说)
(2)它们都画了什么?(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板书:小鸡竹叶
小狗梅花
小鸭枫叶
小马月牙
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竹叶、梅花、枫叶、月牙的形状,说出它们形状上的特点,说说它们的名称。看书上插图与图片比较,说说小画家们画得像不像。
(3)说说小画家画的画是什么?(是它们在雪地上踩出的脚印)
(4)为什么说小鸡画竹叶呢?(小鸡的爪子印出的形状像竹叶)依次问其他几个动物画的为什么是……(小狗爪子下面的肉垫像梅花,小鸭的脚趾间有蹼连着,印出样子像枫叶,小马的蹄印像月牙)
4.读第4句话。(自己练读后指名读)
(1)你们平常画画时要用什么?”
(2)这4位小画家是怎样画画的呢?(不用……不用……几步就成一幅画)
(3)“几步就成一幅画”是什么意思?(小动物走过雪地,爪子或蹄子踩在雪地上,在雪地上留下的爪或蹄印就是它们画的画。把它们各种形状的爪或蹄印比作一幅美丽的画)(自己练说后,指名回答)
5.读第5、6两句话。想一想,青蛙为什么没有参加?它为什么大白天“在洞里睡着”了呢?(因为青蛙是一种冬眠动物)
师述:因为在寒冷的冬季,食物和水分都很缺乏,青蛙为了减少消耗,就卧在洞里不吃也不动,像睡觉一样,我们管这种现象叫冬眠,等到春天,天气暖和了,再恢复正常活动。
(四)指导朗读。
师述:你们觉得这篇课文有趣吗?读出小动物的快乐的情趣。(自己练读后,指名读,找2~3人)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6个生字:画、叶、牙、用、笔、几,认识新偏旁“q”,竹字头。
(二)完成书后作业第2题。
(三)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
三、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指名读,齐读。
(二)学会6个生字。
1.画,huà,拼读音节。
(1)识记字形,自学后指名提问。(画,huà,用部件加笔画方法记,半包围结构。上面是“一”,中间是“田”,下面是竖折、竖两笔,一共8笔)
(2)自己默记字形,同桌互相检查。
(3)口头组词语。
画家图画绘画画报笔画
2.叶,yè,读准字音,读词语:枫叶。
(1)识记字形。自学后提问。(略)
(2)口头组词语。
树叶叶子落叶绿叶
3.牙,yá,拼读音节,读词语:月牙。
(1)识记字形:自学后指名说。(用数笔画方法记,一笔横“一”,二笔竖折“”,三笔竖钩“”,四笔斜撇“牙”。一共4笔,月牙的“牙”)
(2)口头组词语。
月牙牙齿
4.用,yòng,拼读音节。
(1)识记字形。(用,yòng,用偏旁加笔画的方法记,半包围结构,外面同字框,里面是横、横、竖。一共5笔。第一笔是竖撇)
(2)口头组词语。
用处作用用电功用费用
5.笔,bǐ,拼读音节,读词语:画笔。
(1)认识新偏旁“q”,竹字头。笔顺是撇(),横(r),点(),两边一样。
(2)识记字形。(笔,bǐ!,上下结构,上面竹字头,下面“毛”字,一共10笔)
(3)口头组词语。
毛笔钢笔铅笔画笔笔记本
6.几,jǐ,拼读音节,读词语:几步。
自学字形。与“几”字有什么区别?“儿”第二笔是竖弯钩(乚),“几”第二笔是横折弯钩()。
(三)指导书写。
1.画:引导学生自己找准位置(整体部件),看教师范写字后,独立写字头。
2.叶、牙、用、几4个字方法同上。
提示:“用”第一笔是竖撇。
3.笔。
(1)整体位置:上小下大。
(2)部件位置:①竹字头上的两上“”在竖中线左右各一个,左边第二笔横尾压竖中线,右边第一笔撇尖压竖中线。②“毛”字第一笔从竹字头右边的“”撇点之间起笔,撇到横中线上。第二横收笔在横中线上。其他写法同“毛”。
(四)指导背诵。
小学一年级语文讲课教案指南电子版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与指导篇五
1.认识多种职业,学习在生活中识字。(重点)
2.通过读词语来巩固会认的生字并积累词语。(重点)
3.会正确朗读并背诵古诗《风》,激发学生阅读积累古诗的兴趣。(难点)
4.掌握书写祝福话语的格式。(难点)
5.掌握书写规则。(重点)
6.了解中国民俗特色。
1.课件、图片、制作精美的贺卡。(教师)
2.词语卡片、彩纸。(学生)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设疑:同学们,能说说自己的亲人在哪里工作,是什么职业吗?
2.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
3.教师小结:通过今天的交流,同学们知道了很多职业名称。现在,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工作地点和职业名称吧!
设计意图:结合第一环节内容,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新课的开展做好铺垫。
二、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趣味识字”内容。
师:同学们,让我们和这些名称打个招呼吧!热情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学生齐读)
2.认识“工、厂、医、院、生”,指导识记。
3.指导书写“工、厂”,学生写完后在小组内展示评价。(在学生书写之前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4.学生交流:说一说自己还知道哪些职业。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在生活中识字的快乐。
三、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
(1)出示词语卡片。
果皮树皮加法办法旁边两边
许多也许到处四处学生生气
(2)多种方式读词语:领读、学生齐读、开火车读。
(3)说说每组词语的意思。
(4)继续扩词,积累词语。让学生用“皮、法、边、许、处、生”继续组出不同的词语。
2.写祝福语。
(1)教师出示多种贺卡,让学生欣赏祝福语。
(2)课件演示祝福语的格式。
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给谁写,我们要顶格写。然后空两个格(大概两个字的位置)写上祝福的话。最后要写上我们的名字。
(3)说一说你准备给谁写,写什么话。
(4)一起试着做一张贺卡。
(5)展示自己制作的贺卡。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扩词积累。通过读一读、记一记掌握积累词语的好办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二是引导学生了解贺卡的写法,锻炼学生把话写完整,让孩子在自主创作中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并引导学生在享受别人带给我们快乐的同时,我们也要学会让别人快乐。
四、书写提示
1.指导学生观察“小、水”的书写过程。
2.让学生说说这两个字书写过程中共同的笔顺规则。
3.教师强调“先中间后两边”的笔顺规则。
4.指导学生观察“月、问”的书写过程。
5.学生共同总结“先外后内”的笔顺规则。
6.学生练写“小、水、月、问”。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书写能力,让学生美观、规范地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设计意图:通过创造性的语文教学活动,让“语文园地”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乐园;让学生学会发现语文知识的规律,并且联系生活创造性地学语文、用语文。
二、故事导趣,形象背诵
2.出示图画,(按照诗句的顺序出示)说一说你看到风了吗?(引导学生说出从哪些现象可以看出风的存在。)
3.我们为这几幅画配上诗句吧。课件按图片依次出示诗句,引导学生按照图画背诵。
4.这么美的一首诗是唐朝诗人李峤写的。这首小诗也是一则谜语,同学们回家要背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猜一猜诗里面写的是什么。
小结:看看古人多了不起呀!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感到骄傲。
设计意图:“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汲取民族文化智慧。”以一则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以配画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进一步以配画引导学生积累背诵古诗,孩子在学习中自然升华了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及热爱。
三、快乐积累,了解民俗
1.同学们知道过大年吗?能说一说过年之前你们家里都要做些什么吗?
2.中国农历新年称为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团结、兴旺的象征,同时也是对未来寄予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我们要做好多事情,快一起读一读,看看我们都要准备什么。
3.学生自由读童谣。
4.说一说这首童谣中你哪里没读懂。
预设:(1)腊八:就是农历的十二月初八。
(2)糖瓜:用麦芽糖做成圆圆的小南瓜的形状。这种糖很粘,会粘住牙齿,让我们说不了话。(可以讲一讲灶王爷的故事)
(3)熬一宿:就是一晚上不睡觉。
5.齐读童谣。
学生在朗读韵文的过程中一定会被其中的一些准备活动所吸引。教师为学生解疑的过程就是为孩子讲解中国风俗特色,激发学生的民族豪情的过程。
小学一年级语文讲课教案指南电子版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与指导篇六
设计说明:
《小蜗牛》是一篇童趣盎然的科普童话。课文通过小蜗牛与蜗牛妈妈的三次对话,向我们介绍了小树林里一年四季的变化,同时巧妙地告诉我们小蜗牛爬行速度很慢的特点。课文语言浅显,通俗易懂,很适合一年级小学生阅读。故事配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目的是让学生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自主识字、自主阅读。所以本节课教学设计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分角色朗读及小组互助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和阅读,在反复地观察、朗读、识记、想象等语言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歌曲《蜗牛与黄鹂鸟》mv;制作蜗牛图片、生字词卡片和小蜗牛和蜗牛妈妈头饰;查找资料了解四季特点,搜集描写四季的古诗词。(教师)
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了解四季的特点。(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歌曲《蜗牛和黄鹂鸟》mv,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歌唱的是哪两种小动物。你们见过蜗牛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小蜗牛的故事。(板书:小蜗牛)
2.学生齐读课文题目。(出示蜗牛图片)师生简介。
3.学写“牛”字。
强调书写时要注意第一横短,第二横长,竖写在竖中线上。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用歌曲和图片导入新课,形象直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以“故事讲的是小蜗牛的什么事呢”为引子,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随课文题目识记、学写“牛”字,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对所学的汉字进行理解和记忆,适度分散了学生识字的难度。
二、整体感知,扫清障碍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和停顿。
2.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桌间互助认读生字。
3.检查识字情况。
课件出示带拼音词语:
zhù zàiháizi wánquánbiàn huífāyá
住在孩子完全变回发芽
hǎo jiǔwō niúwánbɑpáyɑpá
好久蜗牛玩吧爬呀爬
指名开火车认读,师生正音,注意下列生字的发音:“子”是平舌音,在“孩子”一词中读轻声;“住、树”是翘舌音;“吧、呀”是轻声。有错及时纠正。
5.整体感知,学写生字。
导学:生字我们都认识了,再读课文,你能把它读好吗?请大家再一次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争取把字音读得更准确,句子读得更通顺,同时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1)学生大声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师生以“五不”要求(不错读、不添读、不漏读、不回读、不破读。)评议学生朗读情况。
(3)想一想,这篇课文是通过什么形式来向我们讲述这个小故事的?
(4)学写“对”字。
①观察“对”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教师范写,强调“又”变成部首时第二笔是点,不是捺,右边的“寸”要比“”低一点,最后一笔点写在田字格的十字交叉点上。
③学生动笔写一写。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本课的生字新词比较多,而且,课文没有拼音,这对于学生学习来说有一定的困难。所以,从范读开始,教师就提出注意字音的要求,并在下面的自由读中安排同桌互相帮助,使学生能自主识字,并学会向他人请教。
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小蜗牛和妈妈一共进行了几次对话?你是怎么找到的?
在学生的交流中,认识冒号、引号,并简单了解用法。
2.你能找到他们的第一次对话在第几自然段吗?
指名朗读第2、3自然段,教师相机正音。
3.这次对话讲述的是什么时候?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哪干什么?
(1)指名读第2自然段。
(2)交流、汇报教师提出的问题。
(3)学写“妈”字。
①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这个字。
②观察“妈”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③教师范写,强调“女字旁”。
④学生动笔写一写。
预设: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小草从地下钻出来了、小河里的冰融化了……
5.图文结合,指导朗读。
导学:蜗牛妈妈是怎么对小蜗牛说的呢?
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朗读,注意声音要轻柔,语速可以稍慢,读出妈妈对小蜗牛的疼爱。
指导读第3自然段第1句话。(“爬呀,爬呀”和“好久”要重读,而且语速要慢。)
(4)那他看到了什么?
出示第二幅图,说一说小蜗牛看到的草莓什么样?(又大又红)
(5)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小蜗牛的话,要读出小蜗牛的天真无邪。
(6)同桌分角色朗读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一次对话,并评出最优秀的到前面戴头饰表演。
6.小蜗牛在春天出发,爬了好久才回到家,告诉妈妈他看到的景象,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阅读理解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有难度,本环节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并根据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展开联想。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读出不同的语气,帮助学生理解蜗牛妈妈对小蜗牛的疼爱及小蜗牛的天真烂漫。做到以读促讲、以读代讲,在朗读中加深理解。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认读生字新词。指名读、齐读。
2.学生看图复述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一次对话。
设计意图:通过认读卡片、说出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并利用图画复述课文,帮助学生巩固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接着提出新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自主学习,感受四季特点
1.自然过渡,学习第二次对话。
谁知道小蜗牛接着看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请同学们读一读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二次对话。你是从哪句话知道是夏天的,用横线画出来。
出示第二次对话内容: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夏天了!快去摘几颗草莓回来。”
(2)理解“已经”一词,用“已经”说一句话。
预设:我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我已经吃完早饭了。
(指导朗读蜗牛妈妈的话,注意重读“已经”这个词。)
(3)从蜗牛妈妈的这句话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预设: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摘几颗草莓。
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快去摘几颗草莓。
(4)小组交流:小蜗牛摘到草莓了吗?为什么?它又看到了什么?
预设:小蜗牛没摘到草莓,因为草莓没有了,它看到了树叶黄了,地上长着蘑菇。
(5)指名全班交流。
①自由练读。
②指名朗读。
③分角色朗读。
2.自主学习第三次对话。
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摘草莓,可它没摘到,这是为什么呢?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自学第三次对话。
(1)出示自学提示:
①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这次对话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
②用横线画出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干什么的句子。
③用浪线画出小蜗牛说的话,多读几遍,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④从最后一个自然段中你读懂了什么?
(2)小组之间交流,教师巡视。
(3)指名交流。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了“由扶到放”的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独立感受文本内容,并逐步学会自学,此时,教师已成为探究活动中的促进者,始终给学生以层层推进、引人入胜之感,让学生有不断探索、追求真知之动力。
三、角色朗读,情境再现
1.三人小组合作分角色练读。
提示:注意角色分配(一人旁白、一人小蜗牛、一人蜗牛妈妈)。
2.指名分角色朗读。
3.评选出最佳选手。
设计意图:轻松、有趣的分角色朗读会让学习变得情趣盎然、生动活泼。本环节的设计意在通过分角色朗读,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感受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心理活动。
四、仿照课文,练习对话
小黑板提示:
1.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相机指导。
2.指名说一说,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本环节通过让学生模仿课文对话练习自己眼中的四季,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运用对话。
五、指导书写
1.出示“全、回”两个字。
2.尝试给生字组词。
3.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注意点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学生独立书写,同桌互评,互相借鉴,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书上描红,体验自己书写与书中不同之处。
6.学生再写,班级展示。
7.反馈交流,展示评议,评选“小小书法家”。
设计意图:《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低年级学生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本节课的写字教学,由观察到动笔,重点强调了字的间架结构,并通过评选激发学生写字的热情,为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打好基础。
小学一年级语文讲课教案指南电子版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与指导篇七
《小蜗牛》是一篇童趣盎然的科普童话。课文通过小蜗牛与蜗牛妈妈的三次对话,向我们介绍了小树林里一年四季的变化,同时巧妙地告诉我们小蜗牛爬行速度很慢的特点。课文语言浅显,通俗易懂,很适合一年级小学生阅读。故事配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目的是让学生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自主识字、自主阅读。所以本节课教学设计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分角色朗读及小组互助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和阅读,在反复地观察、朗读、识记、想象等语言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歌曲《蜗牛与黄鹂鸟》mv;制作蜗牛图片、生字词卡片和小蜗牛和蜗牛妈妈头饰;查找资料了解四季特点,搜集描写四季的古诗词。(教师)
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了解四季的特点。(学生)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歌曲《蜗牛和黄鹂鸟》mv,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歌唱的是哪两种小动物。你们见过蜗牛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小蜗牛的故事。(板书:小蜗牛)
2.学生齐读课文题目。(出示蜗牛图片)师生简介。
3.学写“牛”字。
强调书写时要注意第一横短,第二横长,竖写在竖中线上。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用歌曲和图片导入新课,形象直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以“故事讲的是小蜗牛的什么事呢”为引子,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随课文题目识记、学写“牛”字,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对所学的汉字进行理解和记忆,适度分散了学生识字的难度。
二、整体感知,扫清障碍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和停顿。
2.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桌间互助认读生字。
3.检查识字情况。
课件出示带拼音词语:
zhù zàiháizi wánquánbiàn huífāyá
住在孩子完全变回发芽
hǎo jiǔwō niúwánbɑpáyɑpá
好久蜗牛玩吧爬呀爬
指名开火车认读,师生正音,注意下列生字的发音:“子”是平舌音,在“孩子”一词中读轻声;“住、树”是翘舌音;“吧、呀”是轻声。有错及时纠正。
5.整体感知,学写生字。
导学:生字我们都认识了,再读课文,你能把它读好吗?请大家再一次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争取把字音读得更准确,句子读得更通顺,同时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1)学生大声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师生以“五不”要求(不错读、不添读、不漏读、不回读、不破读。)评议学生朗读情况。
(3)想一想,这篇课文是通过什么形式来向我们讲述这个小故事的?
(4)学写“对”字。
①观察“对”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教师范写,强调“又”变成部首时第二笔是点,不是捺,右边的“寸”要比“”低一点,最后一笔点写在田字格的十字交叉点上。
③学生动笔写一写。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本课的.生字新词比较多,而且,课文没有拼音,这对于学生学习来说有一定的困难。所以,从范读开始,教师就提出注意字音的要求,并在下面的自由读中安排同桌互相帮助,使学生能自主识字,并学会向他人请教。
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小蜗牛和妈妈一共进行了几次对话?你是怎么找到的?
在学生的交流中,认识冒号、引号,并简单了解用法。
2.你能找到他们的第一次对话在第几自然段吗?
指名朗读第2、3自然段,教师相机正音。
3.这次对话讲述的是什么时候?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哪干什么?
(1)指名读第2自然段。
(2)交流、汇报教师提出的问题。
(3)学写“妈”字。
①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这个字。
②观察“妈”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③教师范写,强调“女字旁”。
④学生动笔写一写。
预设: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小草从地下钻出来了、小河里的冰融化了……
5.图文结合,指导朗读。
导学:蜗牛妈妈是怎么对小蜗牛说的呢?
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朗读,注意声音要轻柔,语速可以稍慢,读出妈妈对小蜗牛的疼爱。
指导读第3自然段第1句话。(“爬呀,爬呀”和“好久”要重读,而且语速要慢。)
(4)那他看到了什么?
出示第二幅图,说一说小蜗牛看到的草莓什么样?(又大又红)
(5)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小蜗牛的话,要读出小蜗牛的天真无邪。
(6)同桌分角色朗读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一次对话,并评出最优秀的到前面戴头饰表演。
6.小蜗牛在春天出发,爬了好久才回到家,告诉妈妈他看到的景象,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阅读理解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有难度,本环节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并根据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展开联想。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读出不同的语气,帮助学生理解蜗牛妈妈对小蜗牛的疼爱及小蜗牛的天真烂漫。做到以读促讲、以读代讲,在朗读中加深理解。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认读生字新词。指名读、齐读。
2.学生看图复述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一次对话。
设计意图:通过认读卡片、说出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并利用图画复述课文,帮助学生巩固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接着提出新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自主学习,感受四季特点
1.自然过渡,学习第二次对话。
谁知道小蜗牛接着看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请同学们读一读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二次对话。你是从哪句话知道是夏天的,用横线画出来。
出示第二次对话内容: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夏天了!快去摘几颗草莓回来。”
(2)理解“已经”一词,用“已经”说一句话。
预设:我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我已经吃完早饭了。
(指导朗读蜗牛妈妈的话,注意重读“已经”这个词。)
(3)从蜗牛妈妈的这句话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预设: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摘几颗草莓。
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快去摘几颗草莓。
(4)小组交流:小蜗牛摘到草莓了吗?为什么?它又看到了什么?
预设:小蜗牛没摘到草莓,因为草莓没有了,它看到了树叶黄了,地上长着蘑菇。
(5)指名全班交流。
①自由练读。
②指名朗读。
③分角色朗读。
2.自主学习第三次对话。
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摘草莓,可它没摘到,这是为什么呢?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自学第三次对话。
(1)出示自学提示:
①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这次对话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
②用横线画出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干什么的句子。
③用浪线画出小蜗牛说的话,多读几遍,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④从最后一个自然段中你读懂了什么?
(2)小组之间交流,教师巡视。
(3)指名交流。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了“由扶到放”的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独立感受文本内容,并逐步学会自学,此时,教师已成为探究活动中的促进者,始终给学生以层层推进、引人入胜之感,让学生有不断探索、追求真知之动力。
三、角色朗读,情境再现
1.三人小组合作分角色练读。
提示:注意角色分配(一人旁白、一人小蜗牛、一人蜗牛妈妈)。
2.指名分角色朗读。
3.评选出最佳选手。
设计意图:轻松、有趣的分角色朗读会让学习变得情趣盎然、生动活泼。本环节的设计意在通过分角色朗读,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感受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心理活动。
四、仿照课文,练习对话
小黑板提示:
1.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相机指导。
2.指名说一说,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本环节通过让学生模仿课文对话练习自己眼中的四季,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运用对话。
五、指导书写
1.出示“全、回”两个字。
2.尝试给生字组词。
3.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注意点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学生独立书写,同桌互评,互相借鉴,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书上描红,体验自己书写与书中不同之处。
6.学生再写,班级展示。
7.反馈交流,展示评议,评选“小小书法家”。
设计意图:《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低年级学生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本节课的写字教学,由观察到动笔,重点强调了字的间架结构,并通过评选激发学生写字的热情,为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打好基础。
小学一年级语文讲课教案指南电子版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与指导篇八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4个词语,认识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鼓励学生遇到困难要积极动脑,设法解决。
重点:读准翘舌音、平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字,准确掌握"找、看、放、升"的字形。理解"到处、升高"的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提示生字音、形、义的联系,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字形。
1.一幅画有瓶子、小石子、大石块和草叶的背景图及一只头可以活动的乌鸦(可用破硬纸板做)。有条件的可准备一个与插图相仿的玻璃瓶,瓶子里装好半瓶水,一堆小石子。
2.分别抄录4段课文的4块小黑板。
3.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一、形象揭题,学习生字
1.出示“乌鸦”图(板书:乌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全文。要求学生端正地拿书,专心看书,认真听读。
2.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词儿连续,句子不读破。读完后给课文第一段标上序号。
三、以读为主,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段。
(1)乌鸦为什么要喝水呢?谁来读一段?(出示课文第一段)
(2)“渴”是个生字,再读两遍。想一想,“渴”为什么是“氵”?
(4)乌鸦跑了许多地方去找水,真着争啊,谁愿意再读读第一段?注意“找”是翘舌音,全班多读两遍。
(5)他读出了乌鸦着急的样子,全班读一读。
2.学习第二段。
(1)这时,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多高兴啊!谁来读一读这句?“瓶”是后鼻音,再读一读。(出示第二段课文)
(5)谁来读最后一句,注意“怎”和“呢”读音,多读几遍。
3.学习第三段、第四段。
(2)请学生个别朗读三、四段课文。(出示三、四段课文)
(3)教师引读:乌鸦想出的办法是_学生接读第四段。
(4)乌鸦把小石子怎么放进瓶子里的?谁来演给大家看看?学习“放”,启发学生自己分析字形。
(5)引导学生观察:随着投放石子的增多,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学习“升、高”,“升”就是升旗的“升”,“高”就是“高矮”的“高”。
(6)演示乌鸦喝着水的情景。乌鸦多高兴啊,请学生读最后一句。
四、朗读课文,巩固生字
1.个别读,齐读全文。
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
3.描一描生字,记一记“找、怎、呢、法”的字形。完成课后练习2里4个的书写。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进行思维扩展训练
1.开展朗读竞赛,朗读全文。
2.假如你是这只小乌鸦,你还能想出别的办法喝到吗?鼓励畅所欲言。
二、复习,完成课后练习,适当补充拓展练习
1.继续完成课后练习2。
2.完成课后练习3。先自由读词语,再指名读,最后抄写。
3.用“找、看、放、升、高”进行扩词练习。教师在黑板上记下同学们说的词。最后挑几个词让学生抄下来。
三、说话训练
请同学用自己的话把《乌鸦喝水》的故事讲一讲。
小学一年级语文讲课教案指南电子版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与指导篇九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4个词语,认识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鼓励学生遇到困难要积极动脑,设法解决。
教学重点:
重点:读准翘舌音、平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字,准确掌握"找、看、放、升"的字形。理解"到处、升高"的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提示生字音、形、义的联系,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字形。
课前准备:
1.一幅画有瓶子、小石子、大石块和草叶的背景图及一只头可以活动的乌鸦(可用破硬纸板做)。有条件的可准备一个与插图相仿的玻璃瓶,瓶子里装好半瓶水,一堆小石子。
2.分别抄录4段课文的4块小黑板。
3.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形象揭题,学习生字
1.出示“乌鸦”图(板书:乌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全文。要求学生端正地拿书,专心看书,认真听读。
2.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词儿连续,句子不读破。读完后给课文第一段标上序号。
三、以读为主,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段。
(1)乌鸦为什么要喝水呢?谁来读一段?(出示课文第一段)
(2)“渴”是个生字,再读两遍。想一想,“渴”为什么是“氵”?
(4)乌鸦跑了许多地方去找水,真着争啊,谁愿意再读读第一段?注意“找”是翘舌音,全班多读两遍。
(5)他读出了乌鸦着急的样子,全班读一读。
2.学习第二段。
(1)这时,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多高兴啊!谁来读一读这句?“瓶”是后鼻音,再读一读。(出示第二段课文)
(5)谁来读最后一句,注意“怎”和“呢”读音,多读几遍。
3.学习第三段、第四段。
(2)请学生个别朗读三、四段课文。(出示三、四段课文)
(3)教师引读:乌鸦想出的办法是_学生接读第四段。
(4)乌鸦把小石子怎么放进瓶子里的?谁来演给大家看看?学习“放”,启发学生自己分析字形。
(5)引导学生观察:随着投放石子的增多,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学习“升、高”,“升”就是升旗的“升”,“高”就是“高矮”的“高”。
(6)演示乌鸦喝着水的情景。乌鸦多高兴啊,请学生读最后一句。
四、朗读课文,巩固生字
1.个别读,齐读全文。
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
3.描一描生字,记一记“找、怎、呢、法”的字形。完成课后练习2里4个的书写。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进行思维扩展训练
1.开展朗读竞赛,朗读全文。
2.假如你是这只小乌鸦,你还能想出别的办法喝到吗?鼓励畅所欲言。
二、复习,完成课后练习,适当补充拓展练习
1.继续完成课后练习2。
2.完成课后练习3。先自由读词语,再指名读,最后抄写。
3.用“找、看、放、升、高”进行扩词练习。教师在黑板上记下同学们说的词。最后挑几个词让学生抄下来。
三、说话训练
请同学用自己的话把《乌鸦喝水》的故事讲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