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初中语文课评课稿 中学语文评课稿篇一
在备课时,围绕县教研室提出的“先学后教”,我设计了的教学环节是:问题导引——自学导航——小组合作——班级交流——巩固提升。下面我就这节课的得失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以王维的《苦行》诗导入,以对夏天的“抱怨”引入梁衡对夏的情感的独特。开课时,学生对《苦行》诗不了解,有个别生字读音不知道怎样读,也没有很好的理解诗意,所以学生不能真正体会诗人的情感,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没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二、在品味本文的语言时,学生也能找出写的好的字词句时,却不知道从哪些方面去赏析、评点。应该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比如赏析语言美点时:可从修辞、用词准确、形象等方面来赏析。
三、语文课堂还应注重朗读,并应该有朗读的具体指导。
在备课时,虽说也设计了学生自由朗读、听课文录音读、小组齐读、学生齐读等读的方式,但真正对学生朗读的指导只是停留在那几句言语上,并没有真正有实际意义的指导。
一堂课下来,我更多是紧张,总觉得作为一名语文教学能手,并没有给大家起到一个好的示范,惶惑的是语文教学的方向在哪儿?怎样能把学生带进文本、联系生活,去体会大自然的去体会人世间的真情冷暖,做一个感性的有语文味的老师。
初中语文课评课稿 中学语文评课稿篇二
《夏》是七年级上册一篇优美的散文,清新短小而又隽永含蓄,作者梁衡以他对夏独特的情感把夏描写的紧张、热烈、急促,赋予夏以人的情感,体现了夏旺盛的生命活力,进而赞美辛勤的劳动人民的朴素感情,让读者对夏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这节课设计细读课文、逐层推进。研读课文分了四个环节:围绕关键词“紧张”,第一环节设计读开头与结尾,引导学生通过读首尾明确读出作者对饱含汗水的紧张之夏的赞美之情,对辛勤劳动者的歌颂之情,并引导学生理解本课的首尾呼应之美;第二环节读承接“紧张”,细读人们的紧张表现,“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节奏是紧张无比的,勤劳的庄稼人白天与夜晚都是不停歇的,他们是值得赞颂的;第三环节紧扣“热烈”,读成熟与生长的热烈,春的萌发至夏便“蒸腾”起来,第二段的词语尤为有热烈之气,这一段重在词语赏析,细细品味热烈韵味。第三段的秋苗在暑气的蒸腾下,是那样勃勃生机,“冲刺”的热烈与紧张尽情在叶、苗、蔓中书写,本段重在欣赏修辞之美。读完全文,第四环节的目的是总结文本,更是走出文本,提升学生的理解。
课堂延伸是为了在对比中让学生理解更丰富的夏景,理解作者笔下的夏天所要表达的情感;课堂升华部分是对同一内容的不同构思,是让学生在感受不同文体的表现特点,开拓学生的思维。
作业是学以致用,在本课的学习中明白抓住景物的特点,巧用修辞写活身边的平常的物、景。
教学中,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对课文研读不够细致。
2、各环节过渡不严密,不能精心设计语言引领学生。
3、重视朗读,但指导性不强。
4、时间的分配不够合理,探究时间少。
5、学生提取主要信息的能力要加强培养,具体指导,有序训练。
初中语文课评课稿 中学语文评课稿篇三
《夏感》是当代散文家梁衡的散文名篇,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是描写夏天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单元要求是:反复朗读课文,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揣摩、欣赏精彩句段和词语,并将他们摘抄下来。因此,我预设的教学目标是:
1.感知文本,了解夏的特点。
2.感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对夏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3.品味语言,理解文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作用。教学的重难点是目标品味语言,理解文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作用。我的初衷是,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个性体验文本所展现的自然美、情感美、语言美。
首先,没能有效完成预设的教学流程,组织语言不够流畅。本想让学生对文章有初步了解后,以“感受、感悟、感情”为线索来组织教学,进而突破比较手法在文中的运用,但没有做到位。其次,教学方法简单,预设用“合作探究”的方法来学文中比喻句、拟人句,以及品赏语言。虽有做到但由于自己没组织好,衔接不是那样自然,究其原因是我没有吃透教材,个人的语文素养还有待提高;一堂课下来,让我有了“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感慨,也激发了我提高个人各方面能力的决心。
如果说教学中还有亮点的话,就是我能根据课堂生成内容,解决预设的教学目标,难点有突破。能根据课堂生成进行点拨,让学生感知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文中比喻、拟人的句子。此外,我简洁的语言,中肯的评价,多样的鼓励,也形成了我教学的独特风格。
有人说:教育的艺术就是遗憾的艺术。本堂课遗憾很多,收获也不少。带着这些遗憾和收获,我相信,我会走好我以后的教学之路。在这我衷心感谢杨特和其他七位同学的指导和帮助。
初中语文课评课稿 中学语文评课稿篇四
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溶溶,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而作者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黄金的夏季。
文章紧紧抓住了夏天热烈、金黄、紧张的特点,围绕着这几点来赞美夏天的景物和人物,段段扣主题,句句不离主旋律。由对夏日的总轮廓描写,到聚焦长满庄稼的田野;由歌唱自然到赞美人类,内涵丰富。
第1段运用对比,把春天的景物和夏天的景物相比较,从而突出了夏天的特点:万物都在向上,万物呈现着勃勃生机。接着由火红的太阳自然过渡到成熟的麦子上:金黄色铺天盖地,麦浪翻涌,那一份磅礴,升腾在天地之间。这些让我们看到夏天来了。
第2段又把夏之色和春之色、秋之色作比较,极力描写夏的“金黄”,已经有很多新的生命在不息地生长。“挑”、“举”、“匍匐”,似乎能让人听到棉苗均匀有力的喘息声,看到高粱、玉米摇头晃脑的喜悦和瓜秧的腰肢扭动……这一切,无不是万物以旺盛的活力,向秋收做着最后的冲刺。树犹如此,勤劳的人们就不用多说了。大家从白天到夜里,神经一刻也不能松弛,既要忙着夏收,又要照料管理秋收的庄稼。“他们的肩上挑了夏秋两季”。
既然,历来人们爱那春花秋月,为什么作者要反其道而行之呢?原来他要歌颂劳动,赞美辛勤劳作的农民。所以,最后,作者直抒胸臆:“我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季节。”为的是表达对夏天的热爱和对劳动者的赞美。
学习这篇课文的重点是感受夏天的特点,体会作者热烈赞美夏天的思想感情。学习的难点是品味富有魅力的语言。
初中语文课评课稿 中学语文评课稿篇五
梁衡先生的《夏》是他作为基层记者长期细腻而敏锐的观察所写出来的一篇优美的散文,清新短小而又内涵丰富,作者用生动形象而又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写出了夏天紧张、 热烈、急促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夏天的热爱和对劳动者的赞美。崔老师是我们学校年轻教师的精英,在我校工作不到五年的时间,工作成绩有目共睹,社会评价妇孺兼知。上午,我满怀期待的走进课堂,依依不舍的离开教室,总体感觉是一节真实的课堂展示,是一堂高效课堂教学。具体谈一下几个方面:
本节课一开始,崔老师精彩的导入语:多数文人墨客认为秋天萧瑟凄凉,而刘禹锡却道“我言秋日胜春朝”;同样,多数人认为炎炎夏日最难熬,但作家梁衡却道“夏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激情洋溢的语言,很快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的例子在这节课中很多,崔老师深厚的文学功底可见一斑。可以说崔老师的课大气:大气就是才气,就是底气!是纵横捭阖,是放得开,收得拢;是挥洒自由,是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是一种成熟的风度和儒雅的气质,以及灵活的教学机智在课堂教学方面的具体体现。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开头的生字教学,要求学生读准每个字音,细节的关注不可谓不细致;
2、通过展示发现共性问题,采取读重点段落的方式突破难点,让学生说出结论的思维过程等;
3、通过寻找喜欢的句子,说明喜欢理由,为精彩语句点赞,为写作埋下伏笔,从仿写开始,走向精彩;
4、课后延伸:运用本节课的写法,至少使用两种修辞,进行150——200字的小练笔,开启习作之门。
语文是听说读写的教学,是感悟的教学。本节课严格按照我校自学——合作——讲解课堂教学模式三步曲进行。先后共有35人次进行展示,其中板展9人,第二波10人,第三波16人。课堂上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直到9位同学主动展示(在板展的同时,下面的同学仍在自学,这样快的同学不仅学得快,而且进行了展示,慢的同学通过自学也掌握了),通过展示与检查,反馈了学生的自学效果,折射出学生的自学能力,为整节课的教学打好了基础。
在夏之初再体验环节中,通过寻找喜欢的句子,采用在组内分享,在班内展示的形式,使学生的合作、展示、概括能力得到提高。
通过以上方法环节,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通过文字赏析,体味其遣词造句的功夫,品味其意蕴节奏之美,以形成良好的语感。
本节课,通过自学提高,展示评价,对比分析等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同时注重教学细节。例如:在指导学生评析“芊芊小草”比喻成密密厚发时,教师及时抓住细节,通过对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缜密,从不同角度加以赏析的良好习惯。通过规范语言表达,修辞手法与写作手法并举,获得更高的分数。有如:合作学习时,教师温馨提示:请采用圈点勾画的办法,展示时明确提出第几段第几行。也有力的培养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本文是一篇短文,本身的信息量并不大。崔老师在立足于课内的同时,尽力将学生的视线拉向更广阔的语文阅读空间。课的结尾,崔老师设计了这样的思维拓展(仿写句子):
春日融融,夏日炎炎,秋风飒飒,冬雪皑皑,一年四季各有其迷人之处,请同学们按照下面的句式,表达自己对所爱季节的情感。
我爱春天,爱她的万物复苏,爱她的草长莺飞。我爱 ,爱她的 ,爱她的 。学生充分展示,语言精炼有气势,着力倾听不重复,先后达16人进行不同展示。
这样,把学生的目光从夏天引向缤纷的四季,同时加强语言训练,积累语言
电影人有一句让人耳熟能详的话:“电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意思是杀青后的作品,再从当初的设想或者新产生的设想来看,总留下许多的遗憾。这也说明电影是一门具有无限的创造力的艺术。课堂也一样。对一堂已经上完了的课,我们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作出多种多样的评价,发现其留下的很多很多的遗憾。正像我们很多听课者感受到的那样,对课文本身的朗读、挖掘是否还嫌不够;甚至板书的规范、朗读的普通话、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等等,都有遗憾在里面。这些都是要经过长期的努力方能达到。另外,本节课提醒两点:
1、字词要读清、读准、读通,更要落实在书面上;
2、预留当堂检测时间。
通过展示、检阅,方能得到锻炼,实现快速成长的目的。希望年轻优秀的崔老师更加出色,崔老师的课堂更加引人入胜。